行為藝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2 00:06: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行為藝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身體比例的設計上,如果都是比例正常的角色會因為沒有對比而感覺乏味。因此,設計師在創作正常頭身比例角色的同時普遍喜歡另外設計出頭小身大、手長腳短或者是上臂粗下臂細等身體特征比例懸殊的角色。這特意設計的比例,為塑造有趣的造型建立了良好的基礎。動畫《瘋狂原始人》的爸爸角色和媽媽、女兒角色的對比就是絕佳的例證。貌似尋常而又有趣無比的造型,其實都經過設計師的精心推敲獲得。聰明的設計師們早就知道哪些造型細節能夠取悅觀眾,一個又一個看似不經意的造型比例調整往往就是關鍵。

二、場景設計輔助趣味性提升

場景設計對提升畫面質量的作用也不容小看。他們作為襯托躲在角色的后面似乎并不容易受人關注。可事實上,失去了與角色進行互動的有趣場景,角色的各種行為和動作也就失去了依托。回顧《瘋狂原始人》的場景,各種元素既寫實又與現實不同。設計師為了捕捉觀眾的眼球花費了不少心思。大象的體型被縮小到跟老鼠的大小一樣,尾巴也換成了老鼠的模樣。突然這樣一群怪模怪樣的家伙從鏡頭中沖出來,還真會被他們可愛的造型嚇一跳。至于場景中的植物樣式也是層出不窮,在擬人的花草襯托下本來平靜的背景更添活力和動感。設計師們變化著設計場景中各種動植物,讓人耳目一新。設計師改造動物和植物造型的創意,絕對是令人贊嘆的。一方面,在簡單的造型上進行交叉組合便成為新的事物。另一方面,夸大特征,局部改變原有比例又能成功創造新的造型。第三,逆向思維,改變物體的活動空間屬性又會產生奇妙的效果。小小改變令本來平淡無奇的畫面變得有趣且活潑。一個好的場景其優勢在于造型上的細節,普普通通的場景中不經意的充滿生活氣息的小細節就足以吸引觀眾的眼睛。即便什么都沒有的場景,通過描畫場景中各種污漬紋理這些細微的地方仍然能使畫面豐富起來。由此可見,動畫設計中視覺細節的重要性。正如大師們常說的一句名言,“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好的視覺效果離不開平時細致入微的觀察。利用觀察所得豐富和改造,這樣創造出來的作品才會貼近生活,貼近觀眾,與觀眾形成互動,才會提升作品的視覺趣味性。

三、小動畫配合整體節奏

篇2

關鍵詞:納稅籌劃

一、兼營行為與混合銷售行為的合理安排

按照稅法規定,在兼營與混合銷售行為下,不同的業務情況需要繳納不同的增值稅或營業稅。納稅人在進行籌劃時,主要是對比增值稅與營業稅稅負的高低,然后選擇低稅負的稅種。

1.兼營業務是指納稅人在銷售增值稅的應稅貨物或提供增值稅應稅勞務的同時,還從事營業稅的應稅勞務,并且這兩項經營活動并無直接的聯系和從屬關系。稅法規定兼營行為的征稅方法,納稅人若能分開核算的,則分別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不能分開核算的,一并征收增值稅,不征收營業稅。若該企業是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因為提供應稅產品或勞務時,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少,所以選擇分開核算分別納稅有利;若該企業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則要比較一下增值稅的含稅征收率和該企業所適用的營業稅稅率,如果企業所適用的營業稅稅率高于增值稅稅率,選擇不分開核算有利。

2.企業的混合銷售行為,是指以貨物銷售為主的混合銷售行為。對于屬于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而言,如果將涉及貨物和涉及增值稅非應稅勞務的營業額合并征收增值稅,加大了增值稅稅基,增加了企業增值稅負擔,如果涉及營業稅的項目無進項稅額抵扣,或者可抵扣的進項稅額較少,則宜將混合銷售行為轉化為兼營行為。

二、企業銷售中有關折扣的納稅籌劃

稅法中對折扣的劃分有四種:即商業折扣、現金折扣、實物折扣和現金折返。企業在選擇促銷手段時,一方面應考慮其市場營銷效果,同時也不能忽視其稅收成本,否則可能造成得不償失的結局。

[例]某百貨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月購進貨物一批,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利潤率為50%.銷售價格均含稅,成本不含稅。本月為了促銷,擬采取折扣銷售方式,現有四種不同的折扣方案:

方案一:顧客購買貨物價值滿200元的,按7折出售(折扣額與銷售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

方案二:顧客購買貨物價值滿200元的,贈送價值為60元購物券(不含稅成本為40元),可在商場購物;

方案三:顧客購買貨物價值滿200元的,返還現金60元;

方案四:顧客購買貨物價值滿200元的,在10天內付款,給予30%的折扣,在30天內付款不給折扣(若消費者選擇該方案的話,假設一般在10天內付款)。

現有一消費者購貨價值為200元,則百貨公司選擇哪種方案最有利?現分析如下:

方案一,百貨公司計算如下:

(1)應納增值稅額為:200×70%/(1+17%)×17%-200×(1-50%)×17%=3.34(元)

(2)銷售毛利為:200×70%/(1+17%)-200×(1-50%)=19.66(元)

(3)應納企業所得稅:19.66×33%=6.4878(元)

(4)稅后凈利:19.66-6.4878=13.1722(元)

方案二,百貨公司計算如下:

(1)應納增值稅額為:(200+60)/(1+17%)×17%-200×(1-50%)×17%-40×17%=13.98(元)

(2)銷售毛利為:200/(1+17%)-200×(1-50%)-40=30.94(元)

(3)由于贈送商品成本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則:應納企業所得稅:[200/(1+17%)-200×(1-50%)]×33%=23.41(元)

(4)稅后凈利:30.94-4-23.41=7……53(元)

方案三,百貨公司應按照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為保證顧客得到60元的優惠,商場贈送的60元應是不含個人所得稅的,該稅應由商場承擔。

(1)贈送現金商場需代顧客偶然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為:60/(1-20%)×20%=15(元)

(2)商場應納增值稅額為:200/(1+17%)×17%-200×(1-50%)×17%=12.06(元)

(3)扣除成本、對外贈送的現金及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后的利潤為:200/(1+17%)-200×(1-50%)-60-1.5=-4.06(元)

(4)由于贈送的現金及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則:

應納企業所得稅=[200/(1+17%)-200×(1-50%)]×33%=23.41(元)

(5)稅后凈利為:-4.06-23.41=-27.47(元)

方案四,假定該消費者選擇在第九天付款,則消費者享受的現金折扣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該百貨公司應納增值稅額與第三種方案的計算結果相同,即為12.06元。

(1)企業毛利潤=200/(1+17%)-200×30%-200×(1-50%)=10.94(元)

(2)應納企業所得稅=[200/(1+17%)-200×30%-200×(1-50%)]×33%=3.61(元)

(3)稅后凈利=7.33(元)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顧客購買同樣價值的商品,由于企業采取的折扣方式不同,企業的稅收負擔和收益額也不一樣。比較而言,方案一(折扣銷售)最優,方案三(返回現金)最不可取。

三、代銷方式的納稅籌劃代銷通常有兩種方式:

其一,收取手續費的代銷方式。即中間商按照生產企業制定的市場價格代銷其產品,根據實現銷售的商品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向生產企業收取手續費。這種手續費收入對中間商而言是一種勞務收入,應繳納營業稅。

其二,視同買斷的代銷方式。即中間商和生產企業約定一個協議價,如果產品可以銷售出去、雙方按照此協議價結算。雖然不墊付資金這種銷售是代銷,但中間商所獲取的收入來自于商品銷售,應繳納增值稅。

這兩種代銷方式下,中間商都能夠獲取一定的收入,但這兩種收入的稅收負擔卻不同。假設兩種方式下,中間商的收入相等,那么哪種方式稅收負擔更輕一些,中間商獲取的純收益更大一些,或者說中間商應選哪種代銷方式呢?

[例]某食品制造公司推出一種新食品,產品銷售狀況不佳,該制造公司決定委托某商業公司代銷其產品,并借此打開銷路。待選的方案有兩種:

方案一:商業公司按照食品制造公司制定的價格10元/個對外銷售,每月底,商業公司向食品制造公司返回銷售清單,并按實際銷售價格和數量與食品制造公司結算貨款;同時商業公司根據代銷的數量和銷售額,向食品制造公司收取20%手續費。預計商業公司月銷售數量為10000件,則其手續費收入為20000元(10×20%×10000)。

方案二:商業公司與食品制造公司約定交接價格為8元/個。每月底,商業公司向食品制造公司返回銷售清單,并按約定的8元/個的銷售價格和數量與食品制造公司結算貨款,商業公司按照10元/個的價格對外銷售,實際售價10元/個與協議價8元/個之間的差額,即2元/個歸商業公司所有,假定商業公司月銷售數量仍為10000件,則商業公司每月取得進銷差價也為20000元[(10-8)×10000]。

兩種方案中,商業公司每月毛收入額均為20000元,但兩種方案下公司的稅收負擔和凈收益額是不一樣的,具體分析如下(忽略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方案一,食品制造公司的收益與稅負:

此方案中,食品制造公司收到商業公司的代銷清單時,要確認銷售收入額100000元(10×10000)及銷項稅額17000元(100000×17%),同時要支付商業公司手續費10000元,所支付的手續費作為銷售費用在所得稅前列支。設食品制造公司銷售的這批產品銷售成本及其他期間費用為B,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P,則食品制造公司的收益與稅負如下:

應納增值稅=17000-P(元)

所得稅前收益=20000-1000=19000(元)

商業公司的收益與稅負:

應納營業稅=20000×5%=1000(元)

所得稅前收益=20000-1000=19000(元)

此方案下,消費者最終以100000元的價格購買了產品并承擔了全部增值稅負擔,消費者總支出為100000×(1+17%)=117000(元)

方案二,食品制造公司的收益與稅負:

此方案中,食品制造公司收到商業銀行的代銷清單時,要確認銷售收入額80000元(8×100000)及銷項稅額13600元(80000×17%)。設食品制造公司銷售的這批銷售成本及其他期間費用以及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均同方案一,則食品制造公司的收益與稅負如下:

(1)應納增值稅=13600-P(元)

(2)所得稅前收益=80000-B(元)

而商業公司在此代銷業務中,相當于購進成本為80000元,銷售收入為100000元,該公司應對此代銷業務繳納增值稅,不再繳納營業稅。則商業公司的收益與稅負如下:

(1)應納增值稅=100000×17%-13600=3400(元)

(2)所得稅前收益=100000-80000=20000(元)

篇3

[關鍵詞]威尼斯樂派;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宗教音樂;世俗音樂;歌劇

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在意大利興起的一次深刻的和一場文化思想變革,恩格斯曾高度評價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人文主義是這場變革的指導思想,文藝復興的先進思想家們提倡人性,反對神性,提倡個性自由,反對禁欲主義。他們頌揚現實的歡樂和幸福,贊美愛情是人最高尚的感情,認為人有追求榮譽和財富的權利。

人文主義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在新時代的精神帶動下,哲學、自然科學、文學和藝術等領域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對音樂領域也有非常大的影響。音樂是人們用來表達情感的古老且無處不在的一種方式,這個時期的音樂更多地與人和人的生活結合起來。西方文藝復興這一重要的歷史時期,不單是一個以人文主義思潮為基礎的思想飛躍的時期,更是各種事物發展轉換的一個平臺。作為文化中重要的部分之一,音樂同樣沿著這樣整體的軌跡前行著。在此時期,音樂藝術逐漸世俗化、大眾化,并相互融合。

16世紀下半葉產生的威尼斯樂派開創了“復合唱”風格的經文歌,并將這種風格延伸到了器樂領域,促進了協奏曲風格的發展,將世俗音樂的發展推向了,并引領了歌劇的發展。威尼斯樂派的音樂家們在創作中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把文藝復興時期音樂藝術推向了高峰,使威尼斯成為文藝復興后期音樂文化的中心。

一、威尼斯樂派的宗教音樂

(一)“復合唱”經文歌的繼承與發揚

“復合唱”的風格是圣馬可大教堂特有的宗教音樂形式,它是分開的合唱隊交替演唱的。據資料記載,在中世紀時就已經存在,特別是在教會儀式中將唱詩班分成兩組進行交替式演唱的傳統在公元1世紀就已出現。維拉爾特擔任圣·馬可教堂樂長后,繼承了法國弗蘭德斯的復調傳統,而且將其與主調和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更加有效地挖掘了復合唱風格所能帶來的影響上的效果,開創了唱詩班分開演唱的復合唱風格。分開的兩組合唱隊分立教堂兩側長廊,時而交替,時而相合,形成威尼斯樂派特有的“復合唱”或稱“雙重合唱”的風格。

維拉爾特為圣馬可教堂寫過的一首雙合唱團的詩篇合唱,讓兩個唱詩班在教堂的兩邊廊廳相對而唱,這是音樂史上交替合唱的一座里程碑,維拉爾特的彌撒被稱作當時模仿彌撒中最優秀的作品。之后,喬瓦尼·加布里埃里的復合唱經文歌使這種風格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他的大型復合唱經文歌大多為特定的節日慶典而創作,復合唱的規模,音響的對比和音色組合的豐富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宏大與輝煌的程度。歌詞內容不再受嚴格的基督教義的限制,更加靈活多變,大部分歌詞內容簡單,所表達的情感直接,贊頌式的歌詞更提現了威尼斯人民樂于用更加外在、直接的方式來表達對上帝的祈禱,迎合了威尼斯慶典的隆重氛圍。

(二)器樂音樂的豐富和創新

威尼斯樂派出現了許多出色的管風琴家他們致力于器樂音樂創作,創造性地利用管風琴、琉特琴等樂器演奏技術,發明了利切卡爾、托卡塔等體裁,并且出版了數量可觀的琉特琴曲集。

喬瓦尼·加布里埃里將復合唱多團組的風格引入到了器樂合奏當中,并將已經孕育成熟的器樂法應用于合奏坎佐納和奏鳴曲的創作中,為巴洛克早期的器樂發展指出了方向。早期著名的《弱聲強聲奏鳴曲》這首器樂合奏曲其實是一個供樂器演奏的復合唱經文歌,在歷史上有著突出的地位,因為它是歷史上出版的器樂合奏曲中第一個標明每一聲部所用的樂器的作品。另外,在《弱聲強聲奏鳴曲中》喬萬尼·加布里埃利還首次引入了強、弱力度記號,這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創舉。他創作的《神圣交響曲》第一卷中巴洛克協唱(奏)風格的主要原則已經初步確立,即人聲與樂器結合在一起,樂器部分不再僅僅是簡單地重疊人聲,而是有時也承擔獨立的角色,聲樂與器樂兩者之間處于既相互對比,又彼此協調的關系當中。

這一時期的威尼斯樂派繼承了“復合唱”經文歌的表現方式,開創了特有的 “雙重合唱”風格,并將復合唱曲技巧移植到了器樂重奏上,從而為近現代配器法奠定了基礎。他們譜寫宏偉壯麗的教堂音樂, 真摯的情感,迷人的音色, 使每個聽眾都深感親切,音樂的表現更加注重人的自我情感表達和體驗,不再脫離人民的生活,是人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人民感情的真實反映,它的影響力遍及到了整個意大利。

二、威尼斯樂派的世俗音樂

意大利牧歌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重要的世俗音樂體裁,是以較高水準的詩歌為詞譜寫的復調歌曲。隨著牧歌的發展,意大利涌現出大批的牧歌音樂作曲家,作曲家們對牧歌的創作手法、風格各不相同。其中,意大利牧歌以威尼斯為發展中心,音樂多以五聲部居多,羅勒是這個時期比較有影響的牧歌作曲家,他注重歌詞的表達,既采用主調的風格,又大量運用復調的手法,還大膽探索和聲。蒙特威爾第對牧歌進行各種實驗性手法的探索,半音化的音階、宣敘性的音調、色彩的對比等被大量運用,他的牧歌大膽地突破傳統,創作的牧歌被稱為“現代牧歌”。威尼斯樂派的音樂家們既是宗教音樂作曲家,又熱衷于意大利牧歌的創作,羅勒和蒙特威爾第曾任圣馬可大教堂的樂正,同時把意大利牧歌發展到了頂峰。

羅勒繼維拉爾特后任圣馬可大教堂樂正,被看作是第二實踐的先驅,它確立了模仿復調為寫作5部牧歌的規范,和聲的變化有清新的色彩性,半音變化,重視復調性織體或復調與主調相結合的織體手法,例如:《從那美麗的東方》表現了青年所愛的姑娘復雜的情感——焦慮,憂傷,膽怯,激情,具有戲劇性,融合了復調與主調的音樂,表達了主人公對美好情景和情感的愉悅訴說,第30~35小節的音樂就是一個所謂“詞語描繪”的范例,極富藝術趣味。這六小節的歌詞大意是:“你走吧,你讓我一人在此!別了!”這一詩行的語詞只用了6小節的音樂,羅勒的寫作卻十分精致,30~32小節,當姑娘呼喚“你走吧”,作曲家用了“破碎的”模仿來強化這一情感的焦慮。1548年羅勒為短歌《美麗的圣母頌瑪利亞配曲》,寫成了八首牧歌,開創了類似套曲的創作風格。

蒙特威爾第是意大利重要的作曲家、指揮家,1613年他任圣馬可大教堂樂長一職,在供職期間,創作出版了兩部大型世俗音樂集,其包括《仙女的悲歌》、《坦克雷迪與克洛迪亞》等作品。《仙女的悲歌》是他晚期優秀的作品,這是一首女高音歌曲,蒙特威爾第創作了一個充滿悲彩的旋律,他為了表現這種“痛苦的折磨”,運用一種緊張的音樂技巧來表現,即下行級進的固定音高。旋律的下行往往伴隨痛苦的積聚,這個音型就像是少女的嘆息與哀怨,就是這個音形無休止地重復,象征著少女不斷重復著孤獨與痛苦的嘆息。

蒙特威爾第的牧歌創作跨越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期兩個時代,全面地反映了歐洲音樂風格從文藝復興向巴洛克過渡時期的變化趨勢。他的牧歌反映了人文主義思想,它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反對封建主義的禁欲主義,鼓勵人們積極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理性思維。

三、威尼斯樂派的歌劇

歌劇是音樂的戲劇,它的產生絕不是偶然現象,而是文藝復興時代的音樂藝術在各個領域發展的結果。歌劇藝術不僅具有本身的藝術魅力,更重要的是它思想的先進性和世俗性。文藝復興運動賜予了歌劇產生所需要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條件,它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動向,歌劇所包含的每一個成分都受到這個時代的深刻影響,不管是從思想到表現,還是從精神到肉體,全都滲透了那個時代的特色。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座歌劇院——神卡西亞諾劇院,后來又相繼建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歌劇院,吸引著眾多的音樂大師來到這里。此時的威尼斯成為了歐洲歌劇的中心,而歌劇在威尼斯公眾的心里深受喜愛,欣賞歌劇已經成為民眾的主要休閑娛樂方式,上有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

蒙特威爾第作為威尼斯樂派的代表人物,他也創作了大量歌劇,其中《奧菲歐》是第一部真正的歌劇,他認為歌劇的音樂要表達人類深刻的情感,并且要符合歌詞意義。他運用了相當近代化的管弦樂隊為戲劇配樂,用不諧和音烘托氣氛表現矛盾,在歌劇中,獨唱(宣敘調、詠嘆調)、重唱、管弦隊和舞蹈綜合在一起表達劇情。《波佩雅的加冕》是蒙特威爾第為歷史歌劇樹立的一個最早的樣板。在劇中, 第一次表現了真實的人類,他們感情和舉動都很容易讓觀眾理解,全劇的基調就落在愛的力量最高這一主題上。蒙特威爾第對人物刻畫栩栩如生, 音樂與戲劇達到了完美的統一與平衡, 在表達人類感情方面取得的成功標志著現代歌劇的誕生。在歌劇的啟蒙時代,蒙特威爾第把歌劇推向了第一個高峰,被譽為“近代歌劇之父”。

篇4

盡管微型博客Twitter最近問題不斷,但這并不妨礙投資人對它的看好。

近日,Twitter宣布獲得第三輪融資,其中部分資金來自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旗下的貝索斯風險基金。Twitter稱該項投資將用于網站基礎設施及可靠性建設,“在網站成為有效交流工具之前,暫不考慮盈利問題。”

早在上月,技術博客圈GigaOM創始人奧姆?馬利克(Om Malik)就向外界透露了本輪融資消息,當時他稱星火資本(Spark Capital)將是主投資人。

綜合各方面的消息,此次投資據傳為1500萬美元,貝索斯的參與直到最近才被公布。消息人士表示:“Twitter吸引了投資人濃厚的興趣。”

Twitter此時宣布貝索斯的加入,無疑給自己贏得了一個寶貴的機會。自誕生以來,Twitter問題多得讓人懷疑它的前途,但是杰夫?貝索斯加入或許將改變其現狀,尤其是他在網站可擴展性方面的經驗或許會有助于它走出泥沼。

但問題是:現在開始拯救Twitter,會不會有些晚了?

Twitter引爆互聯網

從去年開始,這個微型博客網站就迅速躥升為全球網絡業被討論最多的網絡新星,成為繼MySpace、YouTube和Facebook后的最熱門網站,風靡全球。

Twitter(嘮叨)產生于2006年夏季,由全球博客托管服務的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通過Obvious公司推出。它是一種易于更新的微博客系統,人們可以通過它實現跨Web、IM(QQ、MSN、Gtalk)、手機短信等方式的溝通,它有一個特點是每次發言不能超過140個字符。

事實上,在問世后的第一年內,這顆網絡新星始終不溫不火,但在2007年3月中旬,參加得克薩斯“南南西音樂節”(South by Southwest)的科技類博客作者采用它之后,它迅速得到火爆應用。之后,著名風險投資者弗萊德?威爾遜(Fred Wilson)以及一系列網絡公司創始人都使用它隨時匯報自己的行蹤,甚至美國的總統候選人奧巴馬也在使用Twitter。Twitter的知名度不斷飆升,到2008年5月初其用戶已經達到了108萬。

在5月12日發生了中國汶川大地震后,Twitter著實風光了一把。它在SNS類網站中,率先于當天14時35分33秒披露了這一震撼全球的消息,不少國外媒體和人士也是通過Twitter求證消息,這也讓Twitter展示出作為一種重要媒體的價值。到了5月底,其用戶數狂漲到158萬。

Twitter的發明者杰克?多爾西(Jack Dorsey)說:“它的氛圍感更強,你基本上是在一堵墻上涂寫,如果誰想看,就可以看到。”Sun公司首席執行官喬納森?施瓦茲(Jonathan Schwartz)也曾公開表示,Twitter是后YouTube時代“病毒式”互聯網應用程序中的最新熱點,這些互聯網應用程序具有吸引大量在線受眾的潛力。

微型博客滿足了很多網絡用戶的基本需求――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所有瑣碎的個性化信息,并互相交流。很多人都成了Twitter的忠實支持者,并將其作為第一消息來源。不久前,美國《商業周刊》記者Sarah Lacy采訪Facebook首席執行官Mark Zuckerberg卻慘遭觀眾猛轟,她事后也在Twitter留言痛罵這些觀眾,引起議論紛紛。

Twitter憑著其獨特魅力風靡全球,除了英文版之外,它近期還推出日文版,并舉行了一次小小說寫作大賽,要求參賽者提交的作品不能超過140個字符,該項大賽獲得了圓滿成功。

此外,這家小網站令業內人士的另一個興奮之處在于,它的盈利模式是那樣的顯而易見:只要做好網站與手機的互通技術,那些慣于使用短信的用戶就將為Twitter創造豐厚收入。這也導致了中國市場上出現大批Twitter的模仿者。比如飯否和嘰歪等等,支持國內移動通訊服務商和國產IM工具的綁定。

遭遇中年危機

盡管出場比較精彩,并且憑借其獨特魅力贏得世界眾多擁躉,Twitter之后的表現卻并不盡人意,有媒體形容其出現了“中年危機”。

近一段時間以來,Twitter的服務器極不穩定,用戶頻頻遭遇當機問題。根據Pingdom的一項對社交網絡類型網站的調查,今年第一季度Twitter的故障時間竟超過了37個小時。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訪問量過于龐大,以至于現有的服務器無法承受。

有專家解釋說,Twitter的輝煌是建立在其開放的應用程序接口之上,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這個接口寫出各種語言的程序來訪問、操作Twitter,使得這個平臺具有幾乎無限的擴展性,而恰恰是依靠這些客戶端程序,Twitter才成為最成功的Web 2.0應用之一。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據統計,Twitter超過60%的訪問請求來自各種客戶端程序,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這無異于對Twitter服務器不間斷地、合法地攻擊。

但服務器不穩定的問題在所有的 Web2.0站點還是比較少見的。盡管Twitter 過去曾號稱把性能提升了100多倍,但現在看來還不夠。因為這一系列問題的困擾,用戶怨聲載道。

最具有諷刺性的是:就在日前Twitter獲得融資的消息曝光之際,這家微型博客又遭遇老問題――服務中斷。有用戶調侃說:“Twitter眼下終于可以松口氣了,所以,這項功能就暫時癱瘓了。”

但是諸如此類的問題在這家網站實在過于常見,以至于用戶在登錄該網站前,都要先去is twitter 網站看看該網站是否還存在(該網站用Yes或者No表示Twitter服務是否正常)。這讓用戶很是惱火。

面對很惱火的用戶,Twitter也承認架構上的一些問題,他們宣稱Twitter最初的架構也是面向內容管理系統而不是消息系統的,這需要一個轉變過程。

正因為它頻頻當機,導致最近以來Twitter的工程師相繼辭職。4月25日,有媒體報道,繼幕后架構師Blaine Cook離開公司后,高級工程師Lee Mighdoll也辭了職。后者在今年1月8號才進入Twitter,當時,公司將他和Cook描述成“最完美的搭檔”。 但他在公司僅僅工作3個月后就辭職,多少讓人難以接受。

業內認為,這些工程師離開的原因可能是Twitter總是出現頻繁掉線的問題。盡管最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但是Cook負責的程序設計仍然不夠完美。他的離職可能是公司平息用戶不滿的最好辦法。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垃圾信息泛濫的問題。隨著Twitter作為交流媒體的作用日益凸顯,網站中的垃圾信息也漸漸呈現泛濫的趨勢,這大大影響了用戶體驗,以至于網站方面不得不靠官方黑名單來杜絕垃圾信息。

自我救贖是否已晚?

Twitter已經啟動了漫長而艱巨的重建,盡管其管理團隊已經開始學會在必要時通過禁止服務來快速調整負載,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更重要的是,許多與它類似的網站也在努力地趕超,Twitter的喘息之機或許正是它們乘虛而入的時候。現在才開始的自我救贖是否已為時晚矣?

目前Twitter的競爭對手眾多,其中比較有威脅性的就是Friendfeed、Plurk和Jaiku,與前者相比,追趕者的界面更舒服,功能更強大。

FriendFeed是一個用于聚合個人站點信息的在線服務。通過它,用戶可以把自已在一些常用社會性網絡上的信息聚合到一個站點上,比如Twitter消息、YouTube視頻、Del.icio.us書簽、Flickr圖片。它并不是Twitter的替代者,但它允許用戶像Twitter那樣交談,與Twitter相比,FriendFeed的信息更容易查找。據悉,Twitter的大量早期用戶目前已經迷上了FriendFeed。

還有Plurk也被用戶看好,它是一項類似于Twitter的可視化微博客服務,除了可以發表140個字符的微型博客之外,它還可以按照時間排序,共享多媒體并創建群組。

也有專家認為Jaiku才是Twitter的真正威脅,Jaiku在美國曾是僅次于Twitter的微博客服務,去年10月份被谷歌收購,但它并沒有銷聲匿跡。日前就有消息傳出, Jaiku聯合創始人于里?恩格斯特倫(Jyri Engestrom)正在忙于將Jaiku轉向谷歌應用引擎,旨在將Jaiku的各項服務在谷歌的網絡應用統一平臺上運行。

Jaiku也在博客上暗示了其宏偉計劃,宣稱將充分地利用谷歌應用引擎,達到數百萬的用戶規模,而且還不用擔心基礎架構問題。

鑒于目前面臨的形勢異常嚴峻,Twitter已經在著手實現自我救贖。在獲得第三輪融資之后,它的聯合創始人比茲?斯通(Biz Stone)稱,這部分資金大都將投入到大規模技術升級改造中去,“逐步”重建網站基礎結構。星火資本合伙人比吉恩?薩貝特(Bijan Sabet)憑借公司此次投資一舉進入Twitter董事會。他表示,“當務之急是提供穩定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