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法實施條例范文

時間:2023-05-18 17:05: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畜牧法實施條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畜牧法實施條例

篇1

“十二五”期間,河南縣委縣政府發展有機畜牧業產業化的工作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有機畜牧業發展,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以人與自然和諧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群眾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動力,以有機農業、生態工程、循環經濟、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河南縣資源和產業優勢,遵循自然和經濟發展規律,加快有機畜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步伐,實現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使源自青藏高原純天然、無污染、無公害的有機畜產品逐步被消費者所接受,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使牧民群眾在發展有機畜牧產業中得到更多實惠,積極打造全國有機畜牧業第一縣并建成在全省乃至整個藏區有影響的有機畜牧業生產示范基地。

園區引領,推進有機畜牧業產業化進程。一是堅持規劃指導建設。以《河南縣有機畜牧業發展規劃》和《河南縣有機畜牧業科技示范園區發展規劃》為建設依據,規范和合理設計建設內容,捆綁使用好各類項目和資金,強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規范企業、合作社、牧戶的經營行為,在此三者間建立利益攸關的緊密利益聯結體,以“公司+合作社+牧戶”的產業化模式,把園區建設成為集畜產品研發、檢測、生產、加工、銷售、倉儲、物流為一體的標準化示范園區。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已入駐園區的青海佰盈豐牧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雅可牧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聚能活力源飲料有限公司三家企業的基礎上,完善制定《示范園區招商引資辦法》,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服務環境、治安環境,著力引進一批實力強、技術力量雄厚、有市場開拓能力的企業入駐園區,對有機牛羊肉、乳品進行精深加工,堅決摒棄過去那種低水平、資源消耗型的畜產品加工模式,提升有機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和示范帶動能力,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推進示范區發展主導產業形成核心產業群,以龍頭企業引領和帶動作用,推動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三是強化組織領導。盡快組建成立河南縣有機畜牧業科技示范園區管理委員會,切實加強對園區建設的組織領導。

科技引領,推動有機畜牧業科技創新。一是建立較為科學完整的有機畜牧業工作數據信息系統,建立有效的信息公開化和共享制,健全牲畜溯源系統和有機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為有機牛羊佩帶耳標,實現從“草場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提高有機養殖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二是協調科研單位圍繞有機畜牧業發展,開展優質牧草新品種引進選育和種植、防災減災、健康養殖、牦牛藏羊良種繁育、高原家畜寄生蟲病綜合防控、藥物高效低殘留、牲畜糞便無害化處理等技術研究,為有機畜牧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保護良種,打造有機畜牧業知名品牌。按照“宜牛則牛,宜羊則羊,因地制宜”的原則,大力選育推廣藏系歐拉羊、牦牛等優良畜種,加快“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建設,擴大品牌畜種覆蓋面,努力提高有機畜產品質量和產出能力,努力把自治縣建設成為藏系歐拉羊、雪多牦牛和河曲馬優良畜種示范區,擴大品牌影響力,創造品牌效益。

人才引領,提升有機畜牧業發展水平。一是繼續實施有機養殖明白人和經紀人培養計劃。依托牧區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綠色證書工程、雨露計劃等,加大對牧民群眾有機養殖技術知識培訓力度,每戶至少培養一名有機養殖明白人,教育群眾按照《有機養殖技術規程》的要求,不使用農藥、化肥等違禁產品,使基地生產的牛羊肉、乳等產品純天然、無污染、無公害,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放心的有機食品,為標準化經營奠定基礎。二是培育壯大牧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精心指導培育、實施訂單牧業、股份合作等方式,引導草場、牲畜、資金等生產要素向養殖大戶和養殖能手集中,在企業合作社、牧戶之間建立穩定的產銷合作和服務契約關系。將草原生態獎補機制、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有機畜牧業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三位一體”發展格局,提升服務水平,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規范運行。三是通過政府訂購、定向委托、招投標等方式,扶持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廣泛參與農牧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支持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興辦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有機畜牧業。

篇2

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

縣委、縣政府及各監管部門非常重視“兩節”、“三會”期間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及時出臺了《××縣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加強20__年元旦春節及“三會”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通知》對重點整治的食品品種、食品區域、食品業作了明確規定、對各監管部門明確了任務,落實了責任。并于2月1日召開了“三會”專題聯席會議,會議研究部署了“三會”期間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成立了“三會”期間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并將任務和職責逐級分解到具體崗位和人員。為確保“兩節”及“三會”期間的食品安全工作有了組織保障。

二、整合監管資源,開展聯合執法大檢查,確保節日及“三會”期間的食品安全

采取聯合執法與各監管環節分頭執法相結合的方式,對轄區的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進行了全面的監督監查,全力確保公眾食品安全。“兩節”及“三會”期間全縣共出動執法人員344人次,出動車輛64輛次,檢查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戶)1239家次,查處違法案件13件,責令整改21家,罰款14600元,沒收銷毀各類劣質食品256公斤,貨值2700元,發放宣傳材料2500份。

為確保節日及“三會”期間的食品安全,縣食品安全委員會組織縣食藥監、質監、工商、衛生、農業、畜牧、教育、經貿、商務部門執法人員對縣城區開展了3次食品安全聯合執法大檢查。聯合執法檢查組以整治、宣傳、引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重點整治奶制品、豆制品、肉及肉制品、飲料、兒童食品、食用油、食用鹽、醬油、醋、白酒及其他散裝食品等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品種;以城鄉結合部、農村集貿市場為重點區域;以小商店、小超市、代銷點、流動攤販及、飯店、農家樂、學校周邊飲食攤點為重點整治對象。嚴厲打擊無證、無照、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凈化食品市場。聯合執法檢查活動共出動執法人員36人次,車輛3輛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戶159家次,共查獲超期變質食品110公斤,超期變質的魚罐頭3件,累計標值1200元。通過開展食品安全聯合執法檢查活動,嚴厲打擊了無證、無照、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增強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為確保縣“三會”及“春節”期間的食品安全,營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三、監管部門各司其職,全力確保各環節的食品安全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 一是認真履行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職能,充分發揮政府“抓手”作用,制定了《××縣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做好元旦、春節及“三會”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各項監管制度;先后組織召開了2次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聯席會,組織開展了3次食品安全聯合執法大檢查;并在節日期間組織相關執法人員,督促檢查各監管環節整治食品安全工作情況。收集、整理、各種食品安全信息,“兩節”及“三會”期間共編印了2期3條食品安全信息,2期食品安全預警公告,收集編報各種食品安全信息報表,撰寫、上報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總結,積極發揮了政府的“抓手”作用。二是加強對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為確保“兩節”及“三會”期 間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分別于20__年12月25日、20__年1月28日至2月3日,對縣城區餐飲服務單位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出動檢查人員20人次,共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60家,重點監督檢查餐飲具的消毒清洗、食品冷藏等環節衛生狀況;從業人員健康狀況;檢查索證索票和臺賬制度是否健全。從檢查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餐飲單位都證照齊全,符合食品衛生要求,食品能做到生熟分區,餐具清洗,消毒保潔落實到位,整體餐飲環節的衛生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和提高。

農業局 加大對農業投入品的專項整治力度,從源頭上抓好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加強了植物檢疫和農藥經營活動管理。一是先后在大興、戈奎、三猛、平河、大水溝、大黑山等鄉鎮的重點地區、重點環節、重點品種、重點市場進行集中整治,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添加劑以及農藥、化肥、農膜、種子、漁藥等批發、零售門市,嚴厲查處經營使用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對硫磷、磷胺等高毒高殘留農藥和漁藥的經營戶,無證照經營農藥、漁藥的經營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進一步加大了農產品及農業投入品的專項整治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源頭環節的安全。二是開展蔬菜、水果農藥殘留檢測。根據制定的蔬菜、水果農藥殘留檢測計劃,在農貿市場采取抽樣方式,對銷售的蔬菜、水果進行快速檢測,共抽檢52份樣品,合格數50份,合格率達96.4%,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的要求。“兩節”和“三會”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和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添加劑專項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4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15輛次,檢查各類農藥經營戶105家,化肥經營35家,農膜經營戶25家,種子經營戶21家。無查處任何違法案件和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添加劑經營戶。確保了兩節及“三會”期間的農產品安全。

畜牧局 認真做好宰前宰后檢疫工作,嚴格把畜禽及其產品的檢疫和市場流通環節的監管,做好流通環節的查證驗物工作,實行市場安全準入制。嚴格按照《畜禽產地檢疫規范》和《云南省屠宰檢疫操作規范》等動物檢疫標準及《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切實做好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保證讓廣大消費者真正吃上“放心肉”。一是加強動物屠宰檢疫。截止20__年2月20日,全縣共屠宰檢疫4404頭,其中豬4256頭,牛148頭,未檢出病害動物產品。二是加強動物產地檢疫。在全縣9個鄉鎮,81個行政村,148個自然村,6個規模養殖場開展了產地檢疫,畜禽共檢疫數29870頭(只),其中豬7150頭,牛425頭,羊45只,禽類22250只,檢出病畜禽0頭(只)。累計佩帶耳標豬7150頭,使用動物產品檢疫證明43本。使用動物產地檢疫證明28本。回收產地檢疫證112張,回收耳標102套。三是加強交易市場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監管。全縣9個畜禽交易市場共檢疫牲畜5720頭、禽類44500只,動物產品45.76噸。四是加強市場監管。搞好生豬定點屠宰場檢疫,抓好畜產品衛生安全工作,在全縣杜絕了畜禽及其產品交易市場上的非法交易和摻雜使假現象的發生,切實維護好消費者的權益。五是加大違法案件的查處。截止2月20日,動物衛生監督所共查處未經檢疫違法運輸生豬案件三例,按照《動物防疫法》對其進行了處罰,有效控制了動物疫情的擴散,保障我縣畜牧業健康穩步發展,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六是加強對養殖環節督促檢查工作,從源頭保證動物及動物產品安全。七是加大動物防疫法宣傳力度。結合實際,利用節假日和民族街天為契機,因勢利導地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云南省動物防疫條例》、《高致病禽流感防治知識》、《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與業務知識。“兩節”及“三會”期間出動執法人員32人次,市場巡查3次,出動車輛3輛次,組織開展宣傳活動1次,出動宣傳人員8人(次),出動宣傳車輛1次,發放動物防疫知識、圖片、宣傳畫等宣傳資料1000余冊(張),這不僅提高了畜牧獸醫隊伍自身的執法水平,也強化了從業人員及生產經營者的法制觀念。

質量技術監督局 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整治,規范食品生產加工環節。一是深入生產企業從原料購進、產品生產、質量查驗、包裝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全面的檢查。檢查方式是“六查一問”:即查食品原輔料、查進貨索證索票、查臺帳、查質檢報告、查環境衛生、查從業人員健康證,詢問質量管理和質量保障情況。同時,將監管薄弱的鄉鎮、農村、城鄉結合部食品生產企業作為重點,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兩節”及“三會”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27人次,車輛9輛次,對轄區內的獲證食品生產企業6家、(糕點、米線等)小作坊11家進行了監督檢查。檢查商店(超市)30余家、集貿市場1家。檢查中對無“qs”標志的小食品進行了下柜處理,對臺帳不健全、衛生狀況不佳的餐飲店作了限期整改要求。通過檢查,全縣大部分糕點小作坊的整體情況保持較好,環境衛生干凈整潔,臺帳建立完善,添加劑進貨驗收和使用記錄符合要求,從業人員持健康證上崗。二是執法檢查與宣傳相結合,執法人員認真宣傳了《食品安全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經營者的法制意識,進一步強化了我縣食品生產者的質量安全意識,規范了食品生產質量管理,保障了春節期間和“三會”期間食品質量安全。

工商行政管理局 加強對食品流通環節的整治,規范食品流通環節。一是以糕點、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兒童食品為重點檢查品種;以農村、縣城區、城鄉結合部的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和副食店為重點整治部位;嚴查無照經營和制售不合格、過期、假冒劣質、腐爛變質食品等商品的違法行為;二是全面推行企業自律制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進貨臺帳和索證索票制度,鞏固“兩個100%”工作成果;三是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市場和重點區域的動態巡查,做到人員、區域、責任三落實,加大對制假售假案件查處力度,堅決取締無照經營行為,確保“一個徹底解決”治理成果;四是充分利用產品質量監測等手段,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質量定向監測,加大監測的處理力度。對散裝食品以及現場加工制作食品,重點加強配料成份、微生物含量以及禁用工業化學品等的監督檢查。對包裝食品,重點加強對合格證、保質期、添加劑、理化指標等的監督檢查。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要按照有關規定依法查處;五是集中時間、集中人員和力量,突出轄區特點,開展“打假保節”專項執法行動,切實將食品市場主體準入、食品質量信息公示、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市場巡查以及工商所轄區責任制等各項食品安全監管長效制度抓實、抓好,加強對流通領域食品質量的全程監管;六是充分發揮“一會兩站”的作用,認真受理消費者的申訴舉報,切實加強對食品案件的辦理;七是建立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堅持24小時專人值班,24小時保持通訊暢通,并按照我局《市場監管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應急預案》的規定和要求,做好市場緊急情況應對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和緊急情況時能及時應對,妥善處理;八是建立了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要求各工商所(分局)將市場監管巡查任務劃片分段建立監管責任區,逐戶落實責任人,實行網格式管理,對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究責任人責任;九是加強對市場促銷行為的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加強對“雙節”期間廠家、商家各種促銷行為的監管,嚴厲打擊虛假打折、欺騙宣傳、違法有獎銷售及以“廠家直銷”、“降價促銷”等名義兜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十是嚴厲打擊 利用“雙節”期間從事傳銷行為。加強對出租房屋、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地區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以節日聚會、知識講座業務宣傳等名義搞傳銷培訓。在“兩節”市場專項整治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135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0臺次,組織檢查組18次,檢查市場19個,檢查食品等各類經營戶447戶次,查獲超期食品142.6千克;啤酒、飲料86瓶;假巖蜜3千克。累計標值1508元;取締無照經營21戶;查處無照經營、銷售超期變質食品等違法違章案件13起,收繳罰沒款14590元;責令整改消防安全隱患1處;食品質量檢測13組9個品種。通過專項整治,有效維護了轄區市場穩定和消費安全,凈化了食品市場經營環境。

衛生局 加強對食品消費環節的整治,規范食品消費環節。一是以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和疾病傳播的食品和生產經營單位為重點,認真貫徹落實縣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防止食物中毒和重大食源性疾病的發生,保障廣大群眾的飲食安全。二是加強餐飲具清洗消毒情況,對“綠之源”餐具消毒公司的餐具消毒情況進行了抽檢,共抽檢餐具6件,合格6件,合格率100%。三是加強對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監管,檢查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單位1戶,桶裝水生產單位3戶,均持有效衛生許可證,檢查從業人員9人,持有效健康體檢合格證9人,合格率100%,抽檢生活飲用水12件,合格12件,合格率100%。“兩節”及“三會”期間出動執法人員30人次,出動車輛10輛次,檢查食品經營單位108戶。

商務局 對屠宰場、肉類、酒類批發另售市場進行拉網式的專項檢查,重點檢查了與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豬肉、禽蛋、防寒用品和煙花爆竹等節日商品等的突擊檢查,取得了實效。為確保全縣人民度過一個健康、安全、祥和的節日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兩節”及“三會”期間出動執法人員9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臺次,檢查經營戶8戶次。

經貿局 加強對轄區食用鹽經營戶的執法檢查力度,確保食用鹽安全。“兩節”及“三會”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15人次,車輛3輛次,檢查42家食用鹽經營戶。

各鄉鎮根據《××縣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做好元旦、本文來源:文秘站 春節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綠食安委〔20__〕10號)文件要求,極積開展本轄區內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保障了“兩節”期間的食品安全。

縣食安委辦積極組織相關執法人員,對各監管環節在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情況進行了督促檢查。

四、嚴格執行值班制度,確保食品安全信息暢通

“兩節”及“三會”期間嚴格執行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晝夜值班,確保節日期間食品安全:一是做到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24小時開機,保證通訊暢通;二是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不擅自離崗,若有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或遇緊急情況,立即報告并作出應急處理措施。

五、認真開展20__年問題乳粉清查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監管責任;二是制定了《××縣關于徹底清查20__年問題乳粉專項整治實施方案》;三是組織各鄉鎮、各監管部門開展了1次聯合執法大檢查,聯合檢查組以城鄉生產、流通市場為重點區域;以食品超市、食品批發部、食品零售店等食品經營企業(戶)為重點清查對象;以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等乳制品為重點品種,對我縣轄區食品市場進行了拉網式清查,嚴厲打擊了制售假劣食品的違法行為。通過檢查,轄區內沒有乳制品生產企業,食品超市和食品批零部未發現問題乳制品經營銷售的情況。

六、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