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離婚細則范文

時間:2023-05-19 15:51: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婚姻法離婚細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婚姻法離婚細則

篇1

關鍵詞:夫妻財產制度,新婚姻法,舊婚姻法,立法建議

婚姻法的修訂,牽動全國上下十三億民眾之心,可以說民眾對此事的關心程度甚至超過對憲法的修改,因為它是老百姓的又一實實在在的“權利宣言”。修訂結果,共有三十三處變動或增刪[1],而夫妻財產制,作為規范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財產關系的法律制度,正是2001年婚姻法修正的重點。

夫妻財產制度,國外大體上有統一財產制、共同財產制、聯合財產制和分別財產制。以上四種夫妻財產制是按財產的歸屬和管理的角度劃分的,和法定財產制、約定財產制劃分的角度不同。按照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的歸屬,夫妻之間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夫妻之間沒有約定的,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也就是說,我國法定財產制實行的是共同財產制。

一、新婚姻法較舊婚姻法關于夫妻財產制度規定的比較與進步

修訂后的《婚姻法》,明確規定了夫妻財產的三個部分:即夫妻約定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個人財產,彌補了我國原有的婚姻法對夫妻財產界定上的一些漏洞,增強了法律的可操作性,具體表現在:

1、夫妻之間可約定財產。新婚姻法新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九條規定了約定財產的相關內容,即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等。此項規定充分反映了對民事權利主體意愿的尊重,體現了當事人之意思自治,符合私法自治的基本精神。

修訂后的《婚姻法》對夫妻之間可約定財產的規定,反映了以人為本的立法價值取向,符合世界各國民事法律發展之潮流,但對此規定也有些學者不甚贊成,認為“它是無異于對離婚訴訟的一種引誘”[2].對此觀點筆者不敢茍同,夫妻關系的建立除了感情基礎外,更需要物質作后盾。正是由于有了事先的財產約定,才會為日后可能產生之摩擦提供了劑,更能消弭雙方可能產生的不快,增加夫妻關系之間的向心力,又有何不可?再說我們經常說“親兄弟明算帳”,難道能說是對兄弟反目的一種引誘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2、完善了我國的物權制度,體現了物權法定原則。我國民法中未規定物權的取得時效制度,而婚姻法修訂以前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卻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及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同樣可視為共同財產。”該司法解釋其實創造了物權的時效取得制度,實際是典型的法官造法,這種造法并不符合立法法的規定,是對物權法定主義的違背,實有檢討之必要。此次《婚姻法》的修訂,對夫妻財產作了明確的規定,即除當事人之間另有約定外,依法屬于個人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從而解決了我國以前婚姻立法中的這塊硬傷。

3、規定夫妻個人財產制度,有利于提高婚姻當事人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我國原有的“夫妻共同財產”范圍規定過于寬泛,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個體業主、私營企業主大量出現,而他們的財產數額巨大,一旦發生繼承或贈與,將其個人財產規定為夫妻共同財產,會挫傷他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司法實踐中,有人正是利用這種法律規定,通過不正當結婚、離婚等手段來斂富聚財,因此這種擴大夫妻共同財產的做法已證明是行不通的,甚至會引發道德災難。修訂后的《婚姻法》規定了夫妻個人財產制度,即新增加了一條作為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1)一方的婚前財產;(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這樣就免除了婚姻雙方當事人的后顧之憂。由于夫妻財產關系明確,也排除了第三人的交易顧慮,有利于推動整個社會資源的最有效利用。

4、夫妻財產內容進一步充實,反映了社會發展的要求。我國原有的夫妻財產制度為婚后所得共同所有制,但這種制度的內容卻幾乎一片空白。事實上此制度的核心是夫妻財產本身。我們知道財產包括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知識產權等),原來的夫妻財產制度對無形財產未加規定,修訂后的《婚姻法》對此作了完善。如第十七條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列為共有財產,增加了“知識產權的收益”。

5、體現了對弱者的保護,更好的反映了私法本質——實質正義。修改后的《婚姻法》體現了對弱者的保護,反映了社會主義新型夫妻關系的要求。比如說第四十條規定了“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還有對婦女兒童有特殊的保護,比如說離婚時貫徹“兒童優先”原則等。

二、新婚姻法對于夫妻財產制度的規定存在的缺陷

我國新修訂的婚姻法在夫妻財產制度方面作了不少努力,為解決夫妻財產方面的爭議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據,有助于建立穩定的社會主義家庭關系。但筆者認為這次修訂仍存在許多缺陷,現略述如下:

1、共同財產規定得很不周延[3].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或第十八條的規定。而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分別規定的是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在此兩者并不兼容,更嚴重的是,第十七條第五款規定:其它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第十八條第五款規定:其它應當歸一方所有的財產。兩者都是“口袋型”條款,都可以作擴張解釋,當二者發生沖突時,如何處理?立法者本意可能是避免不能窮盡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的范圍而有意為之,但卻留下更大的法律空子,甚至可能引起法律適用混亂。在這方面,日本的婚姻家庭法規定得比我們清楚得多,也爽快得多:“夫妻間歸屬不明的財產,推定為共有。”[4]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也有類似的規定。

2、夫妻財產契約的簽訂必須遵守誠信原則,不得有違社會之公序良俗,婚姻法對此有所疏漏。實踐中,夫妻之間的一方可能憑借其優勢地位,或者誘使、利用對方的無經驗,簽訂不公平之協議;或借財產協議規避債務。法律在這方面應作出規定和限制,而我國法律恰恰缺乏相應的規定。或許立法者以為這是不言而喻的,但往往是一些社會常理,法律不規定就會產生歧義,比如說關于丈夫是否享有生育權以及配偶權等問題的爭論[5],就是因為法律規定不明或者缺乏規定而產生。

3、夫妻財產制度的約定缺乏公示程序的規定,令該約定缺乏公信力。我國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雖然該規定約定必須采用書面形式。但是筆者以為,該約定毫無公信力,根本不足以對抗第三人。由于書面約定,乃是夫妻之間的合意,無公證機關的介入,其約定勢必可任意曲解,第三人根本不可能知情。于此,善意第三人利益不應因此受損,根據法律最終之價值取向,將不得不以犧牲該約定的公信力為代價,在與夫妻任何一方發生交易之時,第三人的債權可向夫妻任何一方主張債權。在這方面,許多發達國家法典比我們規定得明確:法國民法典規定夫妻所有財產協議,均應有公證人在場,當事人對此協定均表同意并且必須有公證人在契約上簽字,該證書必須指明在舉行結婚前交至身份官員[6],德國法也有類似之規定[7].筆者認為,這些規定固然會增加財產約定的成本,但考慮到約定可能涉及第三人的利益,我們仍然應當借鑒。

4、與前一問題相關,夫妻財產制度缺乏協議變更程序。由于夫妻財產協議是夫妻雙方意思一致達成的結果,是其意思自治的反映,那么,當事人當然有權利對夫妻財產協議進行變更。遺憾的是,我國婚姻法對此卻沒有作出相應的規定。相比較而言,西方發達國家的婚姻家庭法對夫妻財產的協議變更有明確的規定,如法國民法典規定:夫妻之間對財產契約作任何更改,須具備前述簽訂財產契約的條件,并且必須以書寫在婚姻財產契約的原本之后,才能對抗第三人。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5、婚姻法未規定別居制度[8],造成夫妻在關系存續期間難以對財產進行分割。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夫妻的財產分割必須是以婚姻關系破裂為代價,這就掐斷了當事人選擇的余地。實踐中,有的夫妻僅只想進行財產方面的分割,而不想婚姻關系破裂,走向離婚之路的情況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實上,正是沒有規定別居制度,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當事人對個人財產行使完整的物權也顯得困難重重。

三、立法建議

由于《婚姻法》修改剛過兩年,再行對其修改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卻可通過與之不相沖突的婚姻法實施細則或在以后民法典親屬篇的制訂中加以完善,就夫妻財產制度方面,具體說來可以作以下幾方面的完善:

1、法律中明確規定:夫妻財產約定不明或未加約定的,推定為共同共有。這樣規定可以明確夫妻雙方新增的但尚未約定權利歸屬財產的權利歸屬,有利于減少雙方因此發生的爭議。

2、夫妻財產協議應遵守誠信原則、公平原則、合法原則、不違背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則。即使是制訂民法典,仍然應當對夫妻財產協議應遵行上述原則作出特別規定,因為夫妻財產協議制度屬于民法中的一項特殊制度,無論從立法習慣還是守法意識方面講,這種規定都是必要的。

3、規范夫妻財產協議,規定登記公示程序,未經公示程序不得對抗第三人。這樣規定可以避免夫妻通過財產協議制度來逃避債務,甚至可以避免當事人利用現行《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規避對第三人所負債務。對于夫妻財產協議的公示程序,可借鑒法國民法典的一些做法。

4、增加財產協議變更程序,要求夫妻雙方進行財產協議時,必須按法定的程序進行。同時,為了確保協議的公信力,應當對夫妻財產協議的變更次數和條件作出必要限制,這也是對夫妻的財產協議變更沖動和輕率作出的必要規制。至于限制的方法,筆者認為不能簡單的規定變更的次數,而應當將變更條件和次數綜合考慮,針對夫妻制度的總體特點作出必要限制。

5、增設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分割制度,既為更好地體現民事權利主體之意愿,也為挽救更多的婚姻。

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是一項艱巨復雜的任務,我們現在進行的工作,既是一個新的起點,也是以往修改婚姻法工作的繼續。筆者相信,隨著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的深入和有關司法實踐經驗的豐富,經過立法機關,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一定會在民法典的制定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婚姻家庭編也一定會成為我國民法典中的一個亮點。

注釋:

[1]新華社電,《專家闡述與修改婚姻法相關的六大問題》轉引自2001年1月27日海峽網。

[2]黨國英《關于我國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則的思考》轉引2001年5月9日北大法律信息網。

[3]田雨《學教授析婚姻法修正草案夫妻財產三大盲點》轉引自2001年12月27日海峽網。

[4]新華社電,《專家闡述與修改婚姻法相關的六大問題》轉引自2001年1月27日海峽網。

[5]李明舜《民法典的制定與結婚、夫妻法律制度的完善》,《民商法學》2003年第1期。

[6]羅潔珍譯《法國民法典》,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第345頁。

篇2

年度樓市關鍵詞1.調控

現象解讀:2011年可以說樓市調控最嚴厲的一年,1月26日國務院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正式提出了“新國八條”,二套首付比例提至60%。繼“新國八條”出臺,各地政府紛紛響應國家政策調控號召,也紛紛出臺地方的調控政策,抑制樓價的瘋長。年尾,盡管樓市一片狼藉,但國家依然堅守調控的口號,

“會讓樓價回到合理的價格范圍”!

點評:國家有決心調控樓市,對老百姓來說,那可是好事!不過作為普通百姓,我們可不是那種愛聽口號的呀,只希望國家喊得出,做得到,千萬別半路夭折了啊!

年度樓市關鍵詞2.加息

現象解讀:今年又可謂“加息年”,年內三度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每次均上調0.25個百分點。層層加息下,受沖擊最大的莫過于那些還在供房的房奴們,以及打算買房的剛需族了,一個月下來房貸徒增了好幾百,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起啊!因為加息的影響,很多人自然就想到了要不要提前還貸,一系列的選擇又擺在了購房者面前!

點評:適當的加息是有利于遏制非理性購房行為的,不過可不要過度哦,畢竟現在中國人買個房子都是不容易的呀!房貸在漲,物價在漲,就工資沒漲,還叫人活嗎!

年度樓市關鍵詞3.房產證加名

現象解讀: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新出臺的新婚姻法解釋(三)首次明確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購買的不動產應歸產權登記方所有。這一新釋一出臺,立即引發了一番熱議,房產證該不該加名?婚姻法新釋,掀起了房產證加名的熱潮,也映射出在如今的社會下,人們對于“婚姻和房子”的種種態度傾向。

點評:婚姻法新釋出來,有人說是社會的進步,這幾年為“房子”而結婚的社會風氣可以扭轉了;也有人說新釋對女人不公平,女人對一個家庭的貢獻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小編說,神馬都是浮云,如果你們的婚姻堅貞不移,加不加名會有影響嗎?

年度樓市關鍵詞4.限購

現象解讀:繼1月26日國務院出臺“新國八條”,提出全國范圍限購政策后,限購令開始在各個城市大力推廣,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都紛紛出臺限購令細則,以響應國家的號召。限購令在2011年全國樓市一波反彈行情下快速擴容,從一線城市迅速蔓延至二、三線城市,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不少人都哀嚎:有錢也買不到房阿!

點評:在樓價瘋漲的背景下,一個限購令出來,可謂立竿見影,成交量在限購令的打壓下放緩了腳步,不過可惜的是這個政策也誤傷了一些剛需族,他們的合理購房需求沒力怯實現咯!

年度樓市關鍵詞5.限價

現象解讀:限價是今年樓市調控中的另一亮點,不少地方都出臺政策,要求地方開發商新推出的樓盤漲幅不能超過多少多少或者在直接規定了房價控制在哪個價格范圍之內。如果說限購是從購房者身上下手,那么限價就是把矛頭直接對準開發商,用行政的手段去強行抑制樓價的增長,不過對于限價政策,開發商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一個精裝變毛坯,第二個簽兩份合同,讓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點評:限價,某些地方政府為了躲避限購而出臺的政策,限價政策可以說比限購來得直接,價格hold住了,看你開發商還怎么漲價!我們這些買房的當時拍手叫好啦!

年度樓市關鍵詞6.保障房

現象解讀:2011年,中國迎來了保障房建設時代,配合限購等房地產調控政策,保障房建設從2月21日開始作為硬性任務下達至各省,2011年中國將建1000萬套保障房,命令下達后各地的保障房建設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而截至11月,全國的保障房建設約1/3還在“挖坑待建”的狀態,只有1/3開工較早且體量較小的項目初步完成了結構封頂。在保障房上,人們最關注的莫過于兩個問題:一是保障房的質量問題,趕工完成的房子到底有沒有保障;二是保障房的申請問題,開寶馬的也能申請到經適房,而真正需要申請的老百姓卻申請無門,保障房的申請如何做到公正、公平、公開?

點評:保障房建設是一項利民工程,國家加大力度建設保障房,我們是拍大手掌歡迎了!只是我們不希望的是,某些開發商為應付了事,保障房匆匆竣工,到時都不知住的是“保障房”還是“沒保障的房”咯!當然,還有就是保障房的申請問題,既然是一項為民工程,監管一定要有力度!

年度樓市關鍵詞7.拐點

現象解讀:樓市拐點論從年終開始就不絕于耳,從政策的調控到房價的下’跌,到樓市的低迷,于是各種各樣的“拐點論”出來了,不少專家都認為,樓市拐點已經慢慢呈現,并且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逐步確立!樓市拐點論,無疑是讓這個冬天的樓市更冷了,大家都守著這個觀點持幣觀望,希望房價能真正降下來,于是這種僵持狀態一直在2011年的年尾持續著。

點評:到底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是不是樓市拐點?!我們現在無從考證,唯有等時間給我們答案了!對于買房者來說,手里有沒有錢才是最重要的,房價降了還是跌了,還是要看自己的經濟條件!拐點,你可以聽別人說說,但還是要保留自己的判斷,沒有人會為你的買房行為買賬!

年度樓市關鍵詞8.房鬧

現象解讀:今年的樓市可謂跌宕起伏,一輪輪調控政策的鎮壓下,有些城市終于是扛不住了,樓盤出現了大幅度的降價,而這一降價催生的結果是一房鬧!最先掀起房鬧的就是上海了,舊業主大砸售樓中心要求退房,隨后退房風暴也蔓延到其他城市。中國人一向買漲不買跌,買了房管你什么合約精神,漲了我慶幸,跌了我就是受不起!

點評:我們可以理解房鬧者的心理,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這樣貶值了,怎么說都不會好過!但買賣房產都是自愿行為,買得這么高的價位,也應該有心理準備去承受它跌價的―天!

年度樓市關鍵詞9.降價潮

現象解讀:樓市近兩年來難得一見的降價潮,席卷全國。金九銀十一片慘淡后,樓市堅冰消融,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線大城市開始領銜降價,10月全國百城住宅均價連續兩月下跌,大開發商也hoid不住了,萬科等品牌開發商也亮出了降價牌!年尾了,趕沖年關,各式各樣的打折促銷信息更是層出不窮,不過房價越是降,買房者就越是觀望不出手,對于很多人而言,現在的降價還是不夠給力的,因為即使是降了,對比起來,也還是很貴!或許能降到百分之三四十的時候,大家都蜂擁出手了!

點評:房價降,對購房者來說,是做夢也想的好事,我們當然也希望房價越低越好,降到人人都可以買房的程度,不過也要理性地去思考,總理說了,會讓房價回到合理的價格范圍,這個合理的范圍就可圈可點了,所以對于大降可別抱太大希望哦!

年度樓市關鍵詞10.土地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