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企劃案范文
時間:2023-05-30 16:10: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服裝設計企劃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服裝領域里,設計管理的實踐更先于理論,很多企業均啟用了設計管理,只是還未將其進行理論化。如皮爾卡丹通過涉及餐飲、家具、運動等服裝以外的領域,來擴大其在市場的占有力。再如ZARA品牌,則通過買手模式將一些來自世界時尚之都的潮流挖掘到自己企業內部,以此帶來了快時尚這一服裝品牌。隨著服裝設計管理的不斷深入,國內一些服裝品牌也逐漸意識到其重要性,并逐漸嘗試與自身品牌相呼應的設計管理,并試圖將其從設計中分離開來。我國本土服裝品牌逐漸走向成熟化,商場、大型超市等服裝購物場所的各種品牌開始充斥著消費者眼球。然而奇怪的是,國內消費者對本土服裝品牌的擁護度和忠誠度并不高。之所以出現這種現狀最重要的原因并非因為中國缺乏設計師,而是缺乏好的設計管理。
我國服裝企業設計管理的基本現狀
有上文闡述我們可知,當前國內并沒有擁護度和忠誠度特別高的服裝品牌,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產品的設計未能抓住消費者的胃口。服裝設計管理對無形中增加服裝品牌的價值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尤其隨著服裝品牌化的進程,服裝設計不再是簡單的傳達個人理念,而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者的利益為核心,用理性的指導帶動設計。科學的設計管理能夠提高產品開發設計的效率,為品牌的建設增加競爭力。然而當前國內設計管理的現狀并不容樂觀:
我國以工業設計領域為最早接觸設計管理的行業。設計管理目前在我國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上海嘉華、海爾等大中型企業目前也參與到了設計管理的運用和研究中,一些高校也逐漸將設計管理納入到主要課程的行列中。然而,當前國內大多數企業內部對設計管理的重視度還不夠,一些企業或許了解到設計管理的重要性,但并未能在企業內部進行推廣使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服裝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且成為了國內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然而服裝企業多以利潤為經營核心,缺乏對創新研發的重視力度,對品牌的成長規劃更是少之又少。服裝企業樹立品牌,建立自己的設計團隊對于企業長遠發展來說,意義重大。由于服裝市場更新速度快,季節性強,且隨著企業品牌的增加和擴張,設計的品質和數量將更趨復雜。企業內部穩定的設計團隊,可以靈活的跟進設計和生產的過程,給企業減少不必要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帶來的損耗。服裝設計與工業設計不同,工業設計可以將企業內部的設計需要外包給設計公司或獨立設計師,但服裝設計則必須擁有自己穩定的設計團隊,同時需要這些設計人員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同時對企業的運作結構、產品技術以及品牌的營銷方式及特征均深入了解。除此之外,企業內部一個好的設計團隊,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設計成本,同時還可及時收集整合相關信息,以集體智慧的力量獲取更多更好的設計思路。
然而相關調查顯示,國內服裝企業用于研發的費用還不到銷售收入的22.5%。較少的投入,必然負擔不起太多研發人員和設計人員的費用,必然導致服裝企業內部自主設計能力的低下。甚至一些企業根本沒有自己的設計師,為獲取利益只是對國外的一些流行版型進行抄襲,或聘請一些服裝設計師為自己的品牌進行設計,自己企業內部沒有穩定的設計團隊。一些大規模服裝企業,也只是大型“加工企業”而已。雖然生產能力很強,但企業內部的營銷能力和設計能力卻十分薄弱。隨著市場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國內服裝行業逐漸以國際視角來看待服裝行業出現的這一系列問題,并逐漸明白品牌附加值的重要性——遠遠高于加工所帶來的利益所得。隨著2008年全球性危機給服裝行業帶來的洗禮,更讓我們意識到組建自己的品牌,以及有效的設計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很多企業逐步將品牌的建設置于企業最核心的位置上,但很多企業卻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尤其是產品的設計過程中,由于缺少長期的規劃和管理,沒能將各項資源有效的整合利用,導致在品牌道路上走得不是一帆風順,無數的新建的服裝品牌甚至熬不過第一年就銷聲匿跡了。因此,服裝企業必須更加強化其內部的設計管理。
服裝設計管理中的幾個問題
協調與溝通是服裝設計管理中的重點,其工作的主要內容為:對外為部門間的協作與配合工作,對內為團隊內部的協作。服裝企業中,從某一服裝產品的制訂到產品投放市場銷售這一過程需要涉及設計部門、企劃部、樣品部、市場部、采購部等部門。僅從設計流程來看,設計部也必須與銷售部、經理部、企劃部等進行直接聯系(如圖1所示)。由圖1不難看出,設計部必須將企劃部制定的相應產品開發計劃具體實施,還必須向企劃部提供服裝面料信息、流行信息等等,除此之外一些服裝企業還會將產品的賣場的陳列設計歸屬為設計部,讓設計部直接參與產品的銷售環節。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完成工作,是企業順利運作的前提和基礎,且多依賴于設計管理中的協同工作。設計管理者拿到企劃部制定的服裝產品企劃案后,由設計部門負責產品的設計工作。雖然由于習慣沿襲和組織結構等方面的關系,各企業內部品牌設計研發方案的環節與工作組織等不盡相同,但將設計方案按產品概念、產品數量、開發計劃、產品分配、款式圖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制定,同時將品牌設計方案中涉及到的各項內容進一步組織、劃分設計工作的開展,同樣是設計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監督和控制主要是對設計工作的進度和計劃開展的控制和監督。服裝品牌產品的推出以流行季為主要時間單位。通常按照春夏和秋冬一年兩個流行季推出服裝品牌產品,也會有一些品牌他們主要根據銷售地區的氣候條件和產品特點,進行流行季的劃分,有春、夏、秋、冬四個流行季的劃分,也有六個或八個之分。無論怎么劃分,已經確定,這一流行季的特征就成了企業恒定的工作指針。企業所有的工作都圍繞其進行開展,從產品的企劃、設計再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所有環節均根據流行季來作相應的調整和計劃。而設計管理的除了對設計方案的制定外,還要對工作計劃的進度和完成效果進行實時監控,以防工作進度滯后或完成效果不佳。
服裝企業一份服裝品牌企劃在決定以后,通常需要后續數十萬甚至百萬的投資,因此其成敗對企業來說十分重要。因此雖然服裝產品企劃案最后由決策部門拍板決定,但提案者同樣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服裝產品的企劃方案是由一些圖形、數據、文字組成,屬于較為籠統的概念性方案,將其物化的過程,需要各部門協調完成。而設計部門是企劃案通過以后的第一執行部門,因此其設計師能力如何,與產品成敗直接關聯。設計師根據顧客需求,將市場中大眾顧客的認識轉化到服裝研發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管理設計,從而有效促進企業搶占市場的利潤空間。成熟的,具備服裝設計管理經驗的設計師,不但應該要洞悉社會流行的趨勢,抓住消費者的心理,制定合理符合企業和消費者需求的研發計劃,同時還需協調好企業各部門的工作,組織和整合各方資源和企業的總體力量,以及有效的監督和品質的控制來實現產品最優化的設計和產出,從而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這就是服裝設計師具備卓越的設計管理能力的體現。服裝設計管理屬于企業管理的柔性管理程序,其中會涉及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數據指標、硬性的管理條例、過程控制等。但管理過程中還必須注意時間和空間上適度的放開,以便設計師更有效的發散創作思維,同時,對控制成本、設計質量的監督,也是要有的放矢。
篇2
新――多以團隊形式亮相
本屆Intertextile面料展展出面積總計50000平方米,共有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1114家企業參展,展品涵蓋棉、麻、絲、毛、化纖、功能面料,針織、繡花蕾絲、輔料,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媒體等。海外國家和地區展團來自意大利、德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和巴基斯坦,來自奧地利的纖維紗制造商蘭精公司(Lenzing)繼續組團參展。其中,日本服裝面料及相關紡織品供應商展區為本屆展會首次增設,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組織了近50家公司參加面料展,參展面積700多平方米,展出的面料有男女裝面料、童裝面料以及其他面料,也是面料展上最大的外國展團之一。面料展上,一些意大利制造的極品羊絨面料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感受。此外,還有部分獨立展商分別來自中國香港、土耳其、英國、美國和越南。內地展商來自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大部分展商仍然來自浙江、江蘇、上海,廣東和福建等地區。此外,江蘇盛澤、浙江蕭山、福建石獅和中國麻紡協會等地區和組織均以展團亮相展會。新――更重功能性
近年來,運動面料多以功能性為賣點,如吸濕排汗。防水防風等。在此次面料展上,參展面料除“功能性”外,還更突出了“環保”和“時尚”。作為一家生產運動功能面料的紡織企業,華懋(廈門)織造染整有限公司每次參加Intertextile面料展,都會帶來公司的主流產品。一直以來,華懋的運動功能面料都備受關注,Recyeled (可回收)面料、超級易去污面料、吸濕排汗易去污PD21布種、TPE環保面料。納米竹炭面料、遠紅外涂層面料等,都吸引了行業的目光。公司產品開發部負責人說,環保輕量產品不僅符合紡織品趨勢,更能體現公司一種環保責任。
以搖粒絨產品為主打的江蘇申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也將環保理念融入到各類新型功能性面料中。此次參展的搖粒絨系列產品,主要看點除了“易去污”,用可再生原料生產的環保面料也是一大主題,例如可樂瓶的回收再利用。
面料的自然,環保以及高科技、高性能,也是一些大的品牌采購商所關注的。深圳歌力思服裝事業有限公司產品開發總監顧怡認為,高品質面料的使用能使品牌風格卓爾不群,更能引領消費潮流,品牌也會有更強的競爭力及附加值。面料在技術上的創新對服裝價值的提升也有很大作用。歌力思一直比較關注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面料,如新型纖維、特種功能性及符合后整理面料等。新――環保加創新
“低碳”、“節能減排”等字眼近來頻頻在國內外媒體上出現。而本屆展會上,“環保”和“創新”則是貫穿于各個展館的關鍵詞,各式時尚型、功能型、環保型和創新型的優質面輔料在展會上集中亮相。參展產品中正裝面料館的“科技”、女裝面料館的“時尚”、休閑裝面料館的“舒適”、運動裝面料館的“功能”和輔料館的炫目工藝,為20lO年的“低碳經濟”和產品創新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新――借機找品牌客戶
江蘇盛虹面料有限公司2009年加強了與品牌的合作,李寧,美特斯?邦威,利郎,阿依蓮、歌力思、海瀾之家,紅豆等知名品牌服裝都是盛虹面料的用戶。“我們與服裝品牌的對接就是通過Intertextile面料展這個平臺,”盛虹面料總經理唐俊松說:“面料展這個專業展會搭建了這一讓面料企業與服裝品牌直接接觸的橋梁,效果特別好,有很多服裝設計師和品牌擁有者主動前來和我們接洽。”唐總還介紹說:“北京和上海的面料展盛虹面料每次都會參加,原因一是展會影響力比較大,二是效果比較好。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品牌公司的合作。”事實上,從去年開始,盛虹面料已經主動放棄了一些小的貿易商客戶,省掉中間環節,讓利給消費者。
益盛(福建)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林秀查總經理介紹說,這次展會上,益盛的展品中棉的比例略大一些,但是也會有交織和化纖面料。“現在人們比較喜歡多纖維混紡、交織的面料,我們將順應市場的需要開發新產品。”林秀查表示,面料展架起了面料與服裝上下游面對面交流的橋梁,此外企業參展還能加深客戶印象。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高鵬,他認為,作為大企業,在這樣的專業展會上,接單是一方面,展示企業形象也很重要,同時面料展也是與現有客戶進行交流的場所,“只有充分交流了,才能進一步做好產品”。
新――自主研發成主力
從去年開始,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分春夏,秋冬兩次推出產品企劃案,按市場的需求進行系統化的產品開發,一般有4個系列,每個系列有20多個品種。華紡股份新品開發以自主研發為主,研發中心有專門的面料研發小組,擁有各種小樣試制設備,主要根據服裝企業的訴求定向進行新品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