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道德與法治科研課題范文

時間:2023-06-05 18:01: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道德與法治科研課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學道德與法治科研課題

篇1

【關鍵詞】職業道德;法律課程;教學對策

前言

職業學校的學生,對于職業的指向性相對不專業,所以學校更應該開設職業道德與法律的課程來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從根本上保證學生跨出校門后,也是一個具備專業職業道德的人。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開設,大到改變社會現階段的風氣,小到提高學校的專業程度,無論是從哪方面說,開設這門課程都很必要。

一、當前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老師的專業素養缺乏

很多學校開設課程后老師們并沒有意識到課程的重要性,只是單一的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缺乏課堂的互動,在課堂上,老師處于主導位置,課堂氣氛枯燥無味。甚至于有的老師專業知識并沒有掌握完全就開始了講課,授課過程完全按照書本照搬,對于學生的提問也沒有準確的回答。

(二)學生的學習意識不高

很多學生對職業道德與法律的課程重視程度也不高,覺得學了也沒什么用處,不學習這門課程,出了學校的大門我還是能好好工作。或者有的學生認為,現階段社會上不良風氣太多,在學校學習也沒有辦法應對社會。還有一部分學生跟著老師的節奏認真學習,但是面對實際情況卻無法應用。

(三)學校不能加以重視

而對于學校來說,很多學校只是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并沒有將這門課程重視起來,學校相關課程的教師團隊建立的也不完善,學校對課程的安排不科學,沒有根據專業進行相關的訓練,對于課程的制度不能得到健全和完善,導致了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實施不順利,不能適應時下的課程要求。

二、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重點

(一)注重課程的科學性

提高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成效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是要學會注重課程的科學性,雖然課程的科學性在很多專業上都能得以體現,但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上卻很缺乏。無論是教學課程的設計方面,還是教學理念的實施,都沒有很好的體現課程的科學性、所以我們要做到,在國家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結合學校特點、學生程度、教學的實施,制定出一套符合科學性的教學方法。

(二)注重課程的差異性

注重課程的差異性,簡單來說就是注重授課過程中根據每個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行不同調整,調整中要盡可能的照顧到每個學生的特點,通過教學方法的輔助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通過引導將每位學生都“帶”到課堂中來。

(三)注重課程的藝術性

注重課程的藝術性,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處于畢業就進入社會的階段,在進入社會前接受到的教育很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所以,教學方法就要講究有一定的藝術性,學生在這一階段已經對教育的意義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經歷了小學、中學,單一枯燥的課堂對他們已經沒有吸引力了。他們更喜歡從課堂中獲取樂趣和新鮮感。這就要求老師要盡可能地采取新型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在教學中多融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因素,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新高度。

三、加強職業道德與法制課程成效的對策

(一)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

加強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師應該樹立起課程的重要性意識,面對學生要抓住情感的表達,在課堂上及時的改進自己教學方式的不足,對學生的提問加以耐心的講解。課下要對自己專業知識進行補充,因為每個專業的學生都需要上職業道德與法律的課程,按照學校的教學資源,并不能保證每個專業都有一個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老師,這樣的情況下,老師不僅僅要學習本專業的知識,還要對時下的經濟、政治、教育、醫學等多方面進行研究,這就要求老師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只有了解自己學生以后要走的路,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

(二)改進現階段的教學方法

改進現階段已有的教學方法,對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做一大改變,進行互動式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在課堂上做好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在互動中尋找樂趣,使學生更進一步的認識知識。實踐式的教學模式指的是利用我們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對學生加以引導,例如:大多數同學寒假暑假回家都要買火車票或者汽車票,在這幾年里,你遇到的售票員服務態度是什么樣的?在這樣的提問下引發學生們的思考,讓同學們積極回答自己心里的感受。總結出:這就是一個人在工作時如果不具備專業的職業道德,有多么令人反感。而具備職業道德的人給他人的感覺又是什么樣的。讓同學們在例子里自己感受,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

(三)建立完善的教學機制

學校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教學機制,組織建立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對課程的老師,盡量選用專業的老師,免得出現功不對口的現象發生。倡導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對每一學期課程進行考察,驗收結果,還要給學生提供評價平臺,匿名投票給老師的課程打分、提意見,對學生的意見進行分析采納。

四、結語

作為老師,要將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的重點發揮的淋漓盡致,大力加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教學力度,學校要給予充分的支持,支持老師對課程的研究,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掌握好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方法的技巧,為學生的職業道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相鳳.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