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污染研究范文
時間:2023-07-23 09:37: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室內空氣污染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總揮發性有機物;氡
近年來,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住房條件大幅度改善,裝修也越來越豪華,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亦日趨嚴重,因而室內環境污染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1.室內空氣污染的定義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在室內空氣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成分濃度的增加,其數量、濃度和持續時間超過了室內空氣的自凈能力,使空氣質量發生惡化,對人們的健康和精神狀態、生活、工作等方面產生影響的現象[1]。
2.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據調查,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建筑裝飾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有機溶劑、甲醛、苯、氯化烴等有機物,其中甲醛、苯、三氯乙烯等是已知的致癌物質,常見的室內空氣主要污染物有以下幾種:甲醛、苯、二甲苯、甲苯、氨、總揮發性有機物、氡等。
3.室內空氣污染的研究進展
3.1國外室內空氣污染的研究進展。國外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但從60年代開始才有了關于室內空氣污染健康效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種人類活動引起的呼吸性健康疾病 [2,3]。此時,歐美等他國家開始大量使用甲醛制品,其中,甲醛泡沫樹脂隔熱材料在那時曾被大量用于構建房屋,致使大量甲醛釋放到室內,引起居住者急性中毒,甚至引起中毒性肝炎或過敏性紫斑。這些問題在當時引起很大的震動,于是,工業衛生、環境保護、化學化工和建筑裝璜等專業的工作人員都圍繞著甲醛污染問題,相繼開展了環境監測、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觀察、毒理試驗、工藝改革及相應的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
1983年,世界衛生組織開展大規模調查,初步掌握室內空氣質量問題的成因、現狀和危害。1974~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召開了8次關于“室內空氣質量與健康的會議,此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1989~1993年間進行了來自14個國家的200名專家參與的有關室內空氣方面的調查研究,在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世界衛生組織于1989年提出空氣有機污染物的分類,得出揮發性有機物對人類危害的試驗性結果[2]。1991年,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學會與國際建筑研究學會聯合召開了首次健康建筑與室內空氣質量國際會議。期間,許多學者進行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室內環境污染也逐漸發展成為比較科學完備的研究體系,從污染物檢測、流行病學調查、污染分析模擬,到質量風險評價、風險管理、污染物衛生標準等各方面都比較深入。
與此同時,室內環境管理機構也開始在發達國家或地區形成,如美國環保局于1988年在其空氣與輻射司下設了室內空氣質量程序辦公室,1995年又與較早設立的氡分部合并成立了室內環境處,并附設了兩個與室內環境相關的國家實驗室,在相關部門設立了室內環境的監管、執法機構;從1993年到現在,美國還將每年10月份的第3周作為國家氡活動周,使室內環境質量控制成為全民行為,在學校里都設有室內環境協調員,管理和督導室內環境質量的監測和控制。法國政府也于1999年底成立了國家室內空氣檢測站,并從2001年開始,每年在全國選擇1000個監測點,對典型室內場所的氡、鉛、霉菌、過敏源、人造礦物纖維、殺蟲劑及煙草煙霧等10多種有害物質進行檢測,并向公眾通報檢測結果。
日本、意大利、德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對室內環境空氣質量進行了控制,分別制定了本國的室內環境質量標準。美國一般引用美國環保局已有的環境空氣監測分析方法和采樣方法,或制定適用于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的分析方法,如美國新澤西州環保局 2003 年4月頒布的程序文件《室內空氣中 VOC采樣及分析規范》、威斯康新州公眾健康局的專業導則《化學蒸汽入侵下居室室內空氣》、克羅拉多州公眾健康與環境有害材料管理局的《 室內空氣樣品分析導則》等。
目前,國外研究的幾個主要方面有:室內生物性污染物的研究、室內污染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污染物暴露評價、計算機模擬技術、室內空氣污染模型建立研究、室內污染控制方法研究以及室內二次污染的研究。
3.2國內室內空氣污染的研究狀況。我國最初大規模出現室內空氣污染是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室內空氣質量的不斷惡化,人們開始關注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國家開始重視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預防醫學工作者開展的有關室內空氣質量研究,主要集中于燃料燃燒、煙草煙霧和烹調油煙的研究。90年代初期,隨著房屋裝修日益普遍豪華化,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也越來越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且從國家層次開始著手室內空氣污染的控制工作。政府和科研人員對室內建筑裝修引起的室內染研究更是關注,在繼續早期污染物研究的同時,科研工作者又進行了甲醛、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及多環芳香烴等污染物的研究[3]。
衛生部于1999年開始組織了室內空氣衛生監督管理方法的調研工作,并委托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牽頭進行了有關文獻調研及專家走訪,主持召開了由全國25個單位參加的起草工作會,形成了“室內空氣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正在加緊制定配套的衛生標準及檢驗方法,繼續研究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收集我國室內空氣污染的背景資料,完成了《室內空氣衛生監督管理辦法》[4]。
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 2001年7月啟動了人造板、涂料、壁紙等 10 項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的起草工作,并于當年12月正式頒布。10 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對室內裝修所使用的原料和輔料、加工工藝、使用過程等各個環節中甲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氨、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氯乙烯單體、苯乙烯單體、可溶性的鉛、鎘、鉻、汞、砷等有害元素以及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限量值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2001 年11月26日,建設部頒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分別對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在建筑和裝修材料的選擇、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施工中有害物質的限量提出了具體要求,并提出驗收時必須進行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
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醫學安全所于2003年聯合出版《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一書,這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全面評價提高了科學依據,對控制室內空氣污染,切實提高我國的室內空氣質量,保護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目前我國建筑、環保、衛生等部門都在開展室內環境質量監測,各部門均制定了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包括《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居室空氣中甲醛的衛生標準》、《住房內氡濃度控制標準》以及《室內空氣質量衛生規范》(衛生部文件衛法監發〔2001〕255 號)等。崔九思主編的《室內空氣污染監測方法》、《室內環境檢測儀器及應用技術》,周中平等編著的《室內污染檢測與控制》等著作對室內空氣監測的采樣方法、分析方法進行了研究分析,并介紹了國內外最新的儀器分析手段。
我國研究工作剛剛起步,相繼開展了一些工作,如不同地方、環境場所中室內污染物的檢測及其污染物對人體的刺激影響,少數單位利用環境艙室對材料的釋放量和材料的毒害、毒性進行模擬研究,污染控制技術的開發研究,例如嚴彥等[5]利用小型環境室測定和探討了國產木制板材的甲醛釋放規律;白志鵬等[6]進行了室內混凝土墻體中氨釋放規律的模擬研究;韓克勤[7]對室內材料和用品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速率和規律進行了試驗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或在試驗條件相對穩定的實驗室進行的,可利用的數據資料有限。
如何降低或消除室內空氣污染物也是近年來政府和科研人員關注的重點。室內空氣污染控制的途徑有三大類,即源控制、通風和空氣凈化。對于源控制,我國現階段主要是通過實施《限量》法規和改進生產工藝來進行;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減少病態建筑綜合癥的重要途徑,但是增加通風所帶來的能耗增加也不可忽視。因此,我國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如何合理進行室內通風的研究,如馬仁民 、沈晉明 、吳果[8-10]等人研究了通風的有效性與室內空氣品質的關系等。近年來國內采取了催化轉化、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及其組合技術等治理室內污染物,以期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濃度,給人們創造健康的生活空間。如楊瑞等[11]用光催化氧化法處理甲苯的靜態試驗;陶躍武等[12]使用光催化氧化法處理丙酮和乙醛,肖勁松等[13]在4m3的測試室中利用納米Ti02涂料光催化降解甲醛,以及用納米催化劑降解室內污染物等。
參考文獻:
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司,中國環境科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Steve MHays,Ronald V Gobbell,Nicholas R GaniCK. Indoor air quality: solution and strategies[M]New York:Mc-Graw Hill Inc,1995
朱利中,劉勇健,松下秀鶴.室內空氣中多環芳烴的污染特征、來源及影響因素分析[J]環境科學學報,2001,21(1):64-68
徐東群,崔九思,韓克勤,等.室內空氣污染衛生監督管理研究進展[J]第二屆全國衛生監測工作研討會,2000,1:23-24
嚴彥,王光學,楊旭,等.木制人造板材甲醛釋放規律的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03,23(1):134-137
白志鵬,王宗爽,賈純榮,等.應用環境艙研究室內混凝土墻體中氮的釋放規律[J]中國環境科學,2003,23(2):117-121
韓克勤,井海寧.室內材料和用品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速率測定和釋放規律[J]中國環境衛生,2002,5(1):190-205
馬仁民.通風的有效性與室內空氣品質[J]暖通空調,2000,30(5):20-23
沈晉明.室內空氣品質的新定義與新風直接入室的試驗測試[J]暖通空調,1995,25(6):30-33
吳果,龔毅.滿足室內空氣品質要求的通風量計算[J]鄭州紡織工學院學報,1998,9(2):20-25
楊瑞,金招芬,張寅平,等.納米光催化材料在空調領域中的應用[J]暖通空調,2001,31(l)42-44
篇2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凈化技術;防治對策
1引言
室內環境既包括辦公室、教室、醫院等室內環境,又包括圖書館、電影院等各種室內公共場所及飛機、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內環境。這里所說的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是指居室內的空氣污染,室內空氣污染在此也可定義為:由于室內引入能釋放有害物質的污染源或室內環境通風不佳而導致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種類上不斷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適癥狀的現象[1]。
現代居民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室內空氣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增高,室內建筑的密閉性也越來越好,這導致室內外空氣的交換越來越少,室內污染物容易積累,引發室內空氣污染。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室內裝飾材料和日用電器使用逐漸增多,使室內污染氣體含量積累超標。本文旨在通過對室內空氣環境的主要污染物、污染防治對策與凈化技術的研究,全面客觀地認識室內空氣污染。
2室內空氣環境污染的種類及其對人體健康影響
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是人為污染,以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為主,同時存在少量物理性污染。
(1)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是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主要組成部分。長期接觸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可引起惡心、嘔吐、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嚴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還可誘發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細胞病變。
(2)無機含氮化合物和氧化劑。氨、氮氧化物。氨是室內臭氣的主要來源,具有弱堿性,對接觸的組織具有腐蝕和刺激作用,破壞細胞膜結構,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可出現流淚、咳嗽、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成人呼吸道窘迫綜合癥等。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指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NO對人體肺部有較強的損害作用,濃度越大對人體的傷害越大,其對兒童肺功能和呼吸系統的危害性則更大。
(3)含硫化合物:SO2、H2S、SO2很少單獨存在于空氣中,往往和可吸入顆粒物(IP)一道進入體內。室內空氣中SO2、IP污染主要由燃煤引起的,SO2很少達到呼吸道深部,但如果SO2附在IP上,則可隨著IP進入細支氣管和肺泡。當它們到達肺深部時,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則沉積在肺泡內或粘附在肺胞壁上,產生刺激和腐蝕作用。
(4) 噪聲。噪聲是指人們主觀上不需要的聲音,它屬于感覺公害,當聲音超過衛生標準時,它將影響人們的休息和睡眠,長久接觸強噪聲會損害聽力,甚至會造成耳聾,以及引起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方面的疾病。
(5) 放射性物質與電磁輻射。某些室內用品中存在放射性元素,這些放射性元素在衰變過程中會產生放射性物質。這些輻射體直接照射人體時,會對人體的器官和系統造成傷害。
電磁輻射污染是家用電器以及日常使用的電子用品在工作時產生的各種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其具有較強的穿透性,能穿過人體組織。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的輻射劑量下,會使免疫和代謝功能降低,誘發疾病。
3室內空氣污染物來源
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有3個方面:建筑及室內裝飾材料、室外污染物、人類活動。
(1) 建筑及室內裝飾材料。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學物質,以及家具和裝修中的使用的物質都能產生揮發性有害氣體,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油漆、泡沫填料、內墻涂料等室內材料中均含有多種揮發性有機物。
(2)室外污染物的污染。室外大氣中污染氣體及顆粒物質的超標,加劇了室內空氣的污染。這些污染物質能通過門窗以及墻壁滲透到室內,對人體造成危害。
(3)人類活動。人類活動包括烹飪、吸煙及其取暖等,這些人類日常活動會產生CO、NO、SO2以及未完全氧化的烴類等污染氣體,這也是室內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4室內污染物防治對策分析
4.1污染源控制
消除污染源常被認為是控制室內空氣污染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1)改善室內通風環境。保持良好的室內通風狀況有助于室內空氣品質的改善。建筑設計人員在建筑設計階段應選擇合理的自然通風以改善室內環境[2]。為了減少室外環境空氣污染物對室內的影響,需要掌握適宜的開窗通風的時間。一般來說,在天氣正常情況下可以選擇每天機動車流量小,室外空氣質量較好的時段進行。
(2)合理選用建筑裝潢材料。在裝潢材料的選擇上,要選用對室內環境危害較小的物質,一般遵循以下3個原則:選用環保安全型材料和資源利用率高的材料;選用可再生利用的材料;選用低資源消耗的復合型材料。
(3)合理布局室外污染源。對城市污染源進行全面規劃可以降低居民區附近氣體中污染物的濃度,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室外污染氣體進入室內造成污染。一般來說,污染源應遠離居民區同時大氣擴散能力強的區域。
4.2空氣環境污染凈化技術
室內空氣污染的凈化技術近年發展較快,出現了許多新方法。目前,室內空氣凈化技術按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光催化氧化技術。光催化氧化技術采用特定的波長照射納米復合材料,產生強氧化劑,由光催化反應將反應體系吸收的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使室內有害氣體及異味氣體等分解為無臭無害的產物。此技術采用紫外光,它有除臭殺菌的功能。
(2)吸附技術。目前常見的吸附劑有顆粒活性炭、活性炭纖維、活性氧化鋁、硅膠等[3]。吸附法法是通過吸收污染物而不能破壞污染物的成分,因此在吸附劑達到飽和的情況下去除效果較差,甚至會造成二次污染。
(3)室內空氣污染的生物凈化。生物技術基本方法有生物過濾法、生物洗滌法、生物吸收法等。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細胞和真菌菌絲巨大比表面積的特點。生物過濾技術是利用生物膜分離技術,是在過濾器中的多孔填料表面覆蓋生物膜,廢氣流經填料床時,通過擴散過程,把污染成分傳遞到生物膜,并與膜內的微生物相接觸而發生生物化學反應,使廢氣中的污染物完全降解為CO2和H2O。
(4)膜分離凈化技術。用于分離氣體的膜主要有有機聚合膜和無機膜。有機膜分離技術已成功地應用于有機物的分離,其分離系數較高,但有機聚合膜氣體通透量低,不能在高溫和腐蝕性強的環境中進行分離。無機膜分離技術則廣泛應用于空氣分離制取富氧、濃氮,其氣體分離系數較低,但無機膜具有較高的通透性切能在高溫和腐蝕性的環境中正常運行[4]。
(5)負離子空氣凈化。負離子能吸附室內空氣中的微小顆粒物,形成帶電的大離子,從而沉降。負離子空氣凈化技術對設備要求較高,且對空氣中低濃度的污染物去除率不高。因此目前負離子空氣凈化技術還需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如何將負離子的發生和污染物的去除結合起來是研究重點。
(6)等離子體技術。等離子體技術主要有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和放電等離子體技術。低溫等離子技術是集物理學和化學于一體的全新技術。由于等離子體體系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團并具有較高能量,因此足以使大多數氣態有機物中的化學鍵發生斷裂,從而使之降解。放電等離子體技術是利用放電等離子產生的能引起化學反應的多種自由基活性物質,有效地分解去除了室內氣體狀污染物質。為提高微粒狀物質和氣體狀物質的去除率,現在多采用等離子體反應器與催化劑聯合使用的球狀顆粒填充式結構,脈沖放電和沿面放電形式。
(7) 組合技術。室內空氣凈化方法種類繁多,但各有優缺點,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常將不同的技術組合使用,以達到有效凈化空氣的效果。現在,已有許多采用不同組合技術的室內空氣凈化器投人生產,它們大致可按照凈化技術的不同分為過濾式空氣凈化器、電子式空氣凈化器、離子發生器空氣凈化器、納米光化學空氣凈化器、化學吸附或化學分解空氣凈化器等幾大類。
5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室內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我們不僅要提高公眾的室內環境認識,加強自身防范意識,還需要建立一整套系統的、完善的管理體制和技術支持,這對今后解決我國室內環境空氣污染極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韋冬萍.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2(5):1057~1058.
[2] 湯雷,于丹丹,劉倩.居民室內空氣污染的現狀與防治[J].科技創業家,2012(5):243.
篇3
[關鍵詞] 室內空氣;甲醛;室內空氣污染;危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R12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08-0034-03
當今,人類正面臨“煤煙型污染”、“光化學煙霧型污染”之后,以“室內空氣污染”為主的第三次環境污染。而室內空氣污染又因為具有“不可見”的原因,容易被人們忽略,從而成為了人類健康的一個“隱性殺手”[1]。
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是指建筑物的本身以及家具或裝飾材料釋放出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氣體,從而造成室內空氣的污染,污染越來越嚴重,將會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2]。據報道[3],全球將近50%的人正處于室內空氣污染之中,室內空氣污染已經引起35.7% 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炎和 15% 的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癌。因此,室內空氣污染不容忽視。美國專家通過檢測發現,室內空氣中存在500多種揮發性有機物,其中具有致癌性的物質就有20多種,具有致病性的病毒有200多種。這些物質中對人體危害較大的主要有甲醛、苯、氡、氨、酯以及三氯乙烯等。美國已經將室內空氣污染列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五大環境因素之一。大量的事實證明,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一個“隱形殺手”,也成為世界上各個國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4],室內空氣污染每年將造成160 萬人的死亡,即每20秒就會有1人因為室內空氣污染而死亡。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室內空氣污染列為人類健康的10大威脅之一。
室內環境安全是扎實推進關系整個國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也是國家經濟建設順利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而甲醛現在被各界普遍認為是室內環境的第一殺手,它的釋放期長(一般為3-15年),其對人體尤其是兒童、孕婦、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危害嚴重。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Ⅰ類致癌物(即人類致癌物)。
1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的來源
1.1 甲醛
又叫蟻酸,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5]。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溫狀態下是氣態,通常是以水溶液的形式出現,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爾馬林“。甲醛液體在較冷狀態時貯存時間久容易混濁,在低溫狀態時則會形成三聚甲醛沉淀。蒸發時有一部分甲醛逸出,但多數變成三聚甲醛。甲醛為強還原劑,在微量堿性時還原性更強。在空氣中能緩慢氧化成甲酸,能與水、乙醇、丙酮任意混溶。pH 2.8~4.0。相對密度(d2525)1.081~1.085。熔點-118℃,沸點-19.5℃。折光率(n20D)1.3746。閃點60℃。易燃。低毒,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800 mg/kg。其蒸氣能強烈刺激黏膜。
1.2 甲醛的主要來源
建筑裝修材料、燃料的燃燒與工業應用、食物及各種生活消費品三個方面[6]:
1.2.1 建筑裝修材料室內空氣中的甲醛主要來自于裝修材料、裝飾材料、家具和涂料等,尤其是人造板材、膠粘劑。各種人造板材 (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等)制作過程中由于使用了黏合劑,所以含有甲醛,這些板材會在很長一段時間(最長可達數十年)內緩慢地釋放甲醛。新式家具的制作,地面、墻面的鋪設裝飾等,都要用到黏合劑。凡是大量使用黏合劑的地方,總會有甲醛釋放。
1.2.2 燃料的燃燒與工業應用汽油的不完全燃燒會產生一定量的甲醛,而有些燃燒的過程(如農作物的燃燒、垃圾焚燒、吸煙等) 均可釋放不同程度的甲醛,含有甲醛的一些產品在其生產、運輸、儲存和使用等過程中均可向環境中釋放一定量的甲醛。
1.2.3 食物及各種生活消費品食物中也會含有一定量的甲醛,因為甲醛是一種中間代謝產物,很多生物體內都存在著低濃度的甲醛。如豬肉中甲醛的含量為20 mg/kg,土豆中甲醛的含量為57 mg/kg,梨中甲醛的含量為60 mg/kg。人每天通過食品攝入甲醛的量為1.5~14 mg。近年來,在面包生產過程中一些生產者加入一種“吊白塊”( 即甲醛次硫酸鈉)的物質以改善劣質面品的感官。此外,甲醛還可來自化妝品、殺蟲劑、消毒劑、清潔劑、防腐劑、紙張、印刷油墨、紡織纖維等多種化工輕工產品。
2室內空氣甲醛污染的危害
2.1 中毒的臨床表現
甲醛是一種原漿毒物,能與蛋白質結合。吸入高濃度的甲醛后,會出現呼吸道的嚴重刺激和水腫、頭痛、眼刺痛,也可發生支氣管哮喘。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壞死。全身癥狀有乏力、頭痛、心悸、胃納差、體重減輕、失眠以及植物神經紊亂等。經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現黏膜充血、皮膚刺激癥、過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長期吸入低劑量的甲醛還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7]。
2.2 甲醛對健康的影響
可以分為對呼吸系統的影響、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生殖發育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作用這幾個方面[8]:
2.2.1對呼吸系統的影響甲醛對呼吸系統的影響一直以來在學術界中都是研究的熱點。甲醛對呼吸道具有明顯地刺激作用。研究表明,在甲醛下長時間暴露,可引起呼吸道的炎癥以及肺功能的損害,嚴重者可能導致癌癥。
2.2.2 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大量的動物實驗證明,甲醛對免疫系統具有明顯地抑制作用,并且有明顯地致癌作用。通過吸入染毒法實驗觀察,甲醛能導致小鼠免疫器官的質量明顯下降,并能引起小鼠T淋巴細胞的數目明顯減少,而高劑量的甲醛還能引起抗體形成細胞的數量明顯減少,且可以引起小鼠足墊腫脹部位的單核浸潤細胞的數量明顯減少。可見,甲醛能影響并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它對機體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均有明顯地抑制作用。
2.2.3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甲醛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一定地損害作用,它可以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中變形壞死的DNA、RNA 重新合成的數目減少,可引起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有實驗研究表明,甲醛對小鼠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一定的毒性損害作用。
2.2.4 生殖發育毒性甲醛具有生殖和發育毒性,可引起孕期婦女發生妊娠綜合征,可引起新生兒的體質降低等。李解生等[9]在研究甲醛對小鼠胚胎的發育毒性時中得出這樣的結論:甲醛可導致小鼠胚胎畸形的發生率增加,對小鼠具有生殖毒性;甲醛在小鼠體內可抑制小鼠胚胎的生長發育,對小鼠胚胎具有發育毒性。
2.2.5遺傳毒性和致癌作用甲醛對人體健康最主要的危害之一就是遺傳毒性。遺傳毒性涉及細胞的三個不同水平,即基因水平、DNA 水平和染色體水平。在基因水平上,甲醛作為一種強氧化劑,可以直接使堿基引起氧化,進而導致核酸分子產生突變和損傷。在DNA水平上,經實驗證實,一定濃度的甲醛可以使DNA鏈發生斷裂,并且甲醛作用所產生的DNA-蛋白質交聯(DPC)容易使某些重要基因(如抑癌基因)造成丟失,從而發生腫瘤或某些嚴重的疾病。在染色體水平上,經實驗證實,甲醛可使胎鼠肝微核率與染色體發生畸變。由以上這些甲醛所表現出的遺傳毒性不難推斷出甲醛是有致癌性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對甲醛的致癌性評論曾為“動物陽性;人類不明確”,后經過進一步研究,將其確定為Ⅰ類致癌物(即對人類及動物均致癌――"sufficient evidence of carcinogenicity")。
3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的防治措施
目前,國內外采取很多方法對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進行治理,并且現在已經有一些產品問世并使用,而且門類很多,令人不知道如何選擇。其實,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的凈化技術歸納起來主要有吸附法去甲醛、空氣負離子法去甲醛、臭氧氧化法去甲醛、催化氧化法去甲醛等[10]。
3.1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主要的防治措施
分為消除或控制污染源、通風換氣的稀釋效應、凈化劑降低室內甲醛的污染和綠色植物、活性炭等降低甲醛的污染四個方面[11]:
3.1.1消除或控制污染源控制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污染,應該從裝修前入手。首先要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然后選擇較為環保的裝飾材料。裝修設計時還要進行一些預評價,要充分考慮所用板材的種類和數量,更要及時改進施工的工藝。在工藝的選擇過程中要主要考慮三點:
3.1.1.1 選擇材料注意選擇的材料既要在質量上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又要是經濟實惠的,即選擇材料要達到最優的組合。
3.1.1.2 裝修方式提倡是盡量接近自然,盡量少用各種化工材料,盡量不要進行過度的裝修。
3.1.1.3 施工過程盡量運用一些工藝的手段對建筑材料進行必要的處理,以減少甲醛污染,將污染從源頭上進行控制。
3.1.2 通風換氣的稀釋效應對于已經裝修完畢的房子,控制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風。根據一些檢測結果表明,房子裝修完畢后不應急于入住,應多開窗通風換氣。房子這樣放置3個月左右的時間,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濃度基本都能達到國家標準的要求。通風換氣是消減室內空氣中甲醛最簡單、有效、經濟的措施,當室內平均風速滿足換氣率的要求時,可有效地減少甲醛的蓄積。
3.1.3凈化劑降低室內甲醛的污染對于房子裝修完畢后急于入住的業主來講,使用凈化劑來消減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濃度是比較理想的方法。一般常見的凈化劑有除醛劑、除醛棉等,它們是利用化學反應,對室內甲醛進行消減的,從而控制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污染。有實驗數據證明,使用凈化劑能使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濃度降低80%左右。但由于甲醛的釋放年限可長達15年以上,因此使用凈化劑只能在短期內取得較好的效果,而不能取得長期效果。
3.1.4 綠色植物、活性炭等降低甲醛的污染利用綠色植物來消減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污染是一種既美觀又實用的方法。據研究報道[12],以下6種植物均能吸收空氣中的甲醛:廣東萬年青(Aglaonema modestum)、綠蘿(Epipremnum aureum)、垂葉榕(Ficus benjamina)、虎尾蘭(Sansevieria trifasciata)、龜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hybr),并且根據凈吸收率及單位葉面積吸收甲醛量的差異,將這6種植物的吸收能力分為兩類,吸收甲醛能力較強的植物有:廣東萬年青、綠蘿、虎尾蘭、龜背竹、垂葉榕;較低的植物有:四季秋海棠。根據研究,蘆薈、龍舌蘭、吊蘭等能吸收90%以上的甲醛,從而對室內空氣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
活性炭具有較強的吸附功能,根據實驗和資料證明,它能吸附95%以上的甲醛,且可以反復使用,能有效的控制甲醛在室內的積累。據報道[13-15],活性炭與植物聯合作用對室內空氣中甲醛的凈化效果比單一應用活性炭或植物效果要好,而且長期作用的效果要比短期作用的效果好;利用新工藝制備的活性炭對室內空氣中甲醛的動態吸附效果要比靜態的吸附效果好;經過熱處理后的活性炭,當達到一定溫度(如650℃)時,負載MnOx活性炭對甲醛的吸附量明顯高于活性炭原樣。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生活的舒適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備受人們的關注。而甲醛以污染來源廣、危害大成為室內空氣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室內空氣甲醛污染,做好室內空氣甲醛污染的預防和治理,從而保障自身及他人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孔雪霞.論室內空氣污染物危害及防治[J].山西科技,2011,26(5):144-145.
[2]李峰. 室內空氣污染危害及其防治[J]. 科技資訊,2011,26:144.
[3]張淑娟,蘇志鋒,林澤健,等. 廣東省室內空氣污染現狀及特征分析[J].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50(2):139-142.
[4]世界衛生組織. 每年室內空氣污染造成160萬人死亡[J].首都公共衛生,2011,5(1):46-47.
[5]朱桂芝,李濤,郭曉詩,等. 甲醛對人體毒作用[J]. 中國衛生工程學,2004,3(4):250-251.
[6]羅曉紅,顧艷. 室內甲醛污染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 職業與健康,2011,27(21):2501-2503.
[7]徐志金,陳清波.淺議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環境科學與管理,2008,33(5):89-90.
[8]程慧芳,王健,于婉,等.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及其對健康的危害[J]. 中國科技信息,2011,12:25,27.
[9]李解生,李純穎,李勇,等. 甲醛對小鼠胚胎的發育毒性[J]. 實用預防醫學,2009,16(4):1242-1243.
[10]寧曉宇,袁向華,鄭浩,等. 甲醛污染治理技術研究進展[J]. 中國環保產業,2010,5:23-25.
[11]林海. 淺談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控制措施[J]. 環境工程,2011,29(增刊):182-184.
[12]曹受金,潘百紅,田英翠,等. 6種觀賞植物吸收甲醛能力比較研究[J]. 生態環境學報,2009,18(5):1798-1801.
[13]廖秋實,李苑,楊宇婷,等. 活性炭和植物吸收對室內空氣甲醛凈化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5):99-102.
[14]胡劉平,莫開林,楊凌,等. 活性炭對甲醛吸附的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07,28(4):52-54,15.
篇4
【論文摘要】以往,人們總是把環境污染歸咎于工業生產和交通汽車等,其實,據一些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工業污染僅占41%,而室內污染卻高達59%。為此,一些環保專家發出忠告:居室不是安樂窩,辦公室可能是污染源。文章主要分析了造成室內污染的主要來源——空氣污染。
以往,人們總是把環境污染歸咎于工業生產和交通汽車等,以為只要遠離工廠和公路,就可以免除污染之虞。其實,據一些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工業污染僅占41%,而室內污染卻高達59%。為此,一些環保專家發出忠告:居室不是安樂窩,辦公室可能是污染源。本文主要分析造成室內污染的主要來源——空氣污染。
一、室內空氣污染的表現及來源分析
(一)室內空氣污染的表現分析
在進行室內空氣污染分析時,首先必須要分析其污染主要表現,了解清楚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癥狀,以便及時地采取措施。室內空氣污染的表現如下:(1)每天清晨起床時,感到憋悶、惡心、甚至頭暈目眩;(2)經常容易患感冒;(3)雖然不吸煙也很小接觸吸煙環境,但是經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異物感,呼吸不暢;(4)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噴嚏、免疫力下降,新裝修的房子孩子不愿意回家;(5)家人常有皮膚過敏等毛病,而且是群發性的;(6)家人共有一種疾病,而且離開這個環境后,癥狀就有明顯變化和好轉。
(二)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分析
在了解了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表現之后,我們接著就要分析一下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也就是它污染的途徑,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如下:(1)由于食用而在室內釋放的污染氣體和顆粒;(2)裝修材料釋放的污染物;(3)家電所釋放的污染物;(4)由于使用空調而導致室內空氣質量下降。
二、室內空氣污染的致病因素分析
即使我們了解到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表現及來源,然而我們還要透過現象抓本質,所以我們要進一步深入分析空氣污染造成人類生病的因素,以便對癥下藥,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室內空氣污染的致病因素如下:
(一)甲醛的致病因素分析
1.家居中甲醛的存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室內污染主要是由于燃煤和吸煙造成的。近年來,由于居室裝修熱的興起,使甲醛及各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室內空氣造成的污染日趨嚴重。在新裝修的房間里,空氣中甲醛濃度往往超出規定的衛生標準數十倍。
2.制造甲醛的來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家具上常用的顆粒板等多是以甲醛樹脂做黏合劑,家在遇熱、潮解時會釋放出甲醛,另外地毯、除臭劑、消毒劑等也會釋放甲醛。主要來源于人造木板及其制品,粘膠劑,內墻涂料,木家具,壁紙,貼墻布,批灰用的107膠,夾板及地板用804膠,劣質萬能膠,化釬地毯,泡沫塑料,油漆等。
3.甲醛的危害。(1)甲醛不僅對人體的皮膚、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而且長期生活在低濃度的甲醛環境中,會使人感到頭痛、軟弱無力、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下降;(2)一項研究證實:甲醛可以與空氣中的離子性氯化物反應生成致癌物質——二氯甲醛醚;(3)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4)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甲醛對人體健康有負面影響。當室內空氣中含量為0.12mg/m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0.5mg/m可刺激眼睛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空氣中達到30mg/m時可當即導致死亡;(5)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妊娠綜合癥,引起新生兒體質降低、染色體異常,甚至引進鼻咽癌;(6)高濃度的甲醛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都有危害。甲醛還有致畸、致癌作用。長期接觸甲醛的人,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的癌癥。
(二)苯和甲苯的致病因素分析
1.苯和甲苯的存在形式。苯和甲苯是另一類較常見對人體有害的室內空氣污染物,它們主要存在于油漆、涂料和黏合劑中,亦能以蒸氣狀態存在空氣中。
2.苯和甲苯的危害:(1)苯屬于中等毒性物質,一旦吸入會導致中毒,急性的可損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的則可對人體的造血組織和神經系統產生傷害;(2)高濃度的甲苯中毒可以引發肝、腎和腦細胞的退化和壞死;(3)苯和甲苯對眼睛、皮膚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長期吸入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血癌),女性對苯的危害較男性敏感,對生殖功能亦有一定影響,可導致胎兒先天性的缺陷。(三)油煙中的致病因素分析
潛伏在居室內的污染至少有煙味、油煙味、新家具油漆味等等。(1)香煙污染。吸煙人士吐出的煙霧是室內污染的原因;(2)食用油污染;(3)爐灶引起的空氣污染。無論使用天然氣、煤炭或柴草等作燃料,燃燒時均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的氣體。人體通過呼吸系統吸入體內,會損害人的心、肺和腦等重要器官。家庭用的燃氣熱水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廢氣,污染了室內的空氣。因排氣不良而引起中毒事件,人們已很清楚,而使用冷氣機不當,室內空氣不流通,有毒的物質也會不斷地積聚,同樣會使室內空氣受到污染。據來自廣州和沈陽的調查報告表明,以煤燃燒取暖和烹飪,都會使肺癌人數明顯增加。
(四)臥室中的另類致病因素分析
1.床上有機物。我們床上的用品棉絮、被單等都是鴨毛、羊毛等有機物,這些地方相對溫暖潮濕,是螨蟲和細菌滋生的地方,人的汗水、皮膚、毛發、建筑顆粒等又為它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品,這些都是螨蟲、細菌適宜生活的環境,螨蟲到晚上會爬到人的身上吸血,還會傳播疾病,其排泄物還能引起人的過敏,而生活中對螨蟲過敏的人真的不少。
2.地上有機物。我們不要忽略地板縫中也有許多有機物,因此也會產生許多有害細菌,如霉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這些細菌一旦散發到空氣中,人會感染,因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健康。
3.預防的辦法:一是按時打開門窗通風,最佳時間是上午9時至11時,下午2時至4時,因為太陽光能殺滅居室內空氣的致病細菌;二是外出或下班回家後,應及時換鞋及衣服,并洗手洗臉,防止將室外或工作場所空氣的粉塵、煙霧等有害物質帶回家中,破壞家居空氣。
三、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的有關建議
篇5
2、夏季普遍使用空調來降低溫度,房間門窗封閉較為嚴密,室內空氣換氣率也比較低。
2、有毒有害氣體在夏季溫度高和濕度增大的情況下,釋放量會增加,有研究表明:室內溫度在30°C時,室內有毒有害氣體釋放量最高。
3、夏季空氣濕度大、氣壓低,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對流相應減少,污染氣體更容易滯留。
4、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成分增加,家中室內空氣污染,室內環境監測中心檢測結果發現,夏季室內空氣污染比其它季節超出20%以上。
5、植物消除法
吊蘭、蘆薈、虎尾蘭能適量吸收室內甲醛等污染物質,改善室內空氣污染狀態;茉莉、丁香、金銀花、牽牛花等花卉分泌出來的殺菌素能夠殺死空氣中的某些細菌,抑制結核、痢疾病原體和傷寒病菌的生長,使室內空氣清潔衛生。但植物本身吸附作用較為微軟,一般作為輔助方式。
6、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能夠對室內有害氣體起到吸附作用,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種果殼和優質煤等作為原料,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對原料進行破碎、過篩、催化劑活化、漂洗、烘干和篩選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
7、加強通風法
篇6
關鍵詞:室內環境;室內空氣質量(IAQ);污染;標準;評價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rigin, research objects and related content of the indoor air quality and indoor air pollution, pu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compares the indoor research situation, IAQ standards and the progress of IAQ evaluation index with that of abroad.
Keywords: indoor environment; indoor air quality (IAQ); pollution; standard; evaluation methods
中圖分類號:B845.6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導論
一天中人們會有80%左右的時間在室內度過, 室內空氣質( Indoor Air Quality, IAQ) 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理、心理健康。從20 世紀60年代開始,如何保障室內空氣品質的優良已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重點。室內空氣品質是指在某個具體的環境內,空氣中的某些要素對人群工作、生活的適宜程度, 是反映了人們的具體要求而形成的一種概念。這種概念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的, 室內空氣品質并不局限于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治理, 還包括室內適宜的溫濕度、生活的舒適感和居室的美觀性。但在現有階段, 室內空氣污染物仍是影響室內空氣品質的主要因素。
1、關于IAQ理論的概述
1.1室內環境
室內環境主要指居室,廣義上講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包括辦公室、會議室、醫院室等室內環境和飯店、賓館、候車室等公共場所以及火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室內環境從它的物理特性來定義,包括空氣質量、照度環境布置和噪聲等,其中最難的控制的是室內環境的空氣質量問題。
由于室內引入能釋放有害物質的污染源或室內環境通風不佳而導致室內空氣有害物質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種類上不斷增加,并引起任的一系列不適應癥狀,稱為室內空氣受到了阿污染。
1.2室內空氣質量的概念
IAQ的定義近20年來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最初,IAQ幾乎完全被等價與某些污染物濃度以及室內熱參數,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被理解為室內空氣手煙塵有害氣體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以及空氣溫度、空氣濕度、流動速度等熱環境參數。
1996年,美國供暖制冷和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新通風標準62-1989R,提出了“接受的IAQ”和”感受到的可接受IAQ“概念”。其中,可接受的IAQ定義為:空調房間中絕大多數人沒有對室內空氣質量不滿意,并且空氣中沒有已知污染物達到了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的程度的濃度;感受到的可接受的IAQ定義為:空調房間中絕大多數人沒有因為氣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滿,它是達到可接受的IAQ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這一定義包括了客觀指標和主管感覺兩方面的內容。可接受的IAQ標準要高于感受上的可接受的IAQ;因為前者是基于對健康是否有害的客觀指標,并考慮了人們的主觀感受;而后者只是基于人體感覺的主觀評價。
國內有學者認為,室內空氣質量是指在某個具體的環境內,空氣中某些要素對人們生活 工作的適宜程度,它反映了人們的體要求而形成的一種概念,IAQ的優劣根據人們的具體要求而定。
1.3室內空氣污染
室內空氣污染的定義:由于室內引入能釋放有害物質的污染源或室內環境通風不佳,而導致室內空氣有害物質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種類上不斷增加,并引起人的不適癥狀。
室內空氣污染具有積累性、長期性、多樣性的特點。室內空氣污染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影響人的工作效率。
1.4室內空氣污染的種類和來源
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有3個方面:室外空氣污染,大氣中的粉塵、車尾氣和工業廢棄;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和室內設備等;人類自身活動,人體代謝產物、烹飪或取暖造成的N氧化物、CO和粉塵,吸煙煙霧,清潔劑與殺蟲劑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以及可吸入顆粒物等。
室內主要污染物可分為4大類:
化學污染:據統計,至今已發現的室內空氣化學污染物約500多種,其中VOC達307種。例如,僅烹調油煙就產生多環芳烴、丙烯醛、顆粒物等200余種成分;煙草煙霧成分更復雜,已堅定出3000多種化學物質。裝修型污染物種類繁多,包括甲醛、苯物系、VOC、氨、重金屬等數百種化合物。
放射性污染:方劑地本身滲透的氡及其子體以及各種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質。其中,r射線來自房屋的建材大理石、花崗巖等天然石材,或摻工業廢渣的建筑裝飾材料、陶瓷磚等。氡及其子體來源于建材如花崗石、磚砂、水泥、石膏以及受氡污染的煤氣、水等。
生物污染:細菌、真菌、病菌、花粉、蟲螨等。僅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200種之多,這些感染的發生絕大部分石在室內通過空氣傳播的。
電磁輻射:計算機、電視機、微波爐、電磁爐、廣播、電視等。
2國內外室內空氣質量研究的現狀及進展
2.1國內研究進展
國內IAQ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當時制定了職業安全的車間空氣質量標準。80年代末制定了公共場所的IAQ標準。90年代以來,由于室內裝修導致的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系統的IAQ研究開始展開。由國內60多家室內環境檢測機構參加的中國室內環境聯盟2003年在京成立。
(1)我國政府于2001年7月開始著手制定相關法規,現已公布并開始實施的有一下4種: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此外,還有《住宅《裝修工程施工規范》》(2002年5月1日起實施)、《建筑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2002年3月1日起實施)。
《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GB28580~18588-2001),共10項,2002年1月1日起實施。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建設部令弟110號,2002年5月1日起實施)。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衛生部和國家環境總局共同頒布,2002年3月1日實施。
(2)室內各種污染物的檢測方法。為保障公眾的健康,2001年11月26日,我國公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該規范要求,對于民用建筑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除了正常進行物理性能檢測外,還必須進行室內環境污染濃度檢測。其中比較重要的如下:
環境空氣中氡的檢測活性碳核法
環境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環境空氣中甲醛的測定酚試劑分光光度法
環境空氣中氨的測定靛酚藍分光光度法
(3)室內空氣質量評價。目前,對IAQ的評價采取客觀評價和主管評價。客觀評價是采用室內空氣 污染物濃度等指標來評價。客觀評價的依據是各種污染物濃度、種類、作用時間與人體健康效應之間的關系。主管評價即利用人體的主管感覺對室內環境進行描述和判斷,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工作,一時表達對環境因素的感覺,二是表達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在許多情況下,主管反映往往較某些客觀的評價更具重要意義。目前,我國IAQ 主要評價方法是由同濟大學沈晉明提出的符合我國國情的評價方法。還評價方法的評價過程主要有三條途徑,即客觀評價、主觀評價和個人背景資料。客觀評價直接用室內污染物指標來評價IAQ,主管評價即利用人自身的感覺進行描述額判斷,最后綜合主客觀評價,結合個人北京資料作出結論。這一方法提出了評價IAQ及提高IAQ較使用的工作流程。
(5)空氣凈化技術。目前我國的空氣凈化技術級別很多。主要是通過分離、凈化、過濾三個步驟。開發的新技術有光催化氧化法和等離子體凈化方法等。
2.2 國外研究現狀
20世紀70年代氣,IAQ研究在國際上開始受到重視,政府與民間組織、機構、投入兩人大量的人力和經費從事室內環境問題的研究。美國成立了專門機構負責室內環境安全與空氣質量,法國成立了室內空氣質量檢測中心。不少國家投巨資建立了專門用于室內環境研究的受控研究艙,如美國勞倫斯伯克實驗室的室內環境系、丹麥理工大學的室內環境和能源國際中心等。另外日本美國等還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室內建筑、裝修材料和家庭用品管理的相關法律。
2.3我國IAQ與國外IAQ比較之我觀
世界各國對IAQ已有深入研究,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系統的制定出IAQ標準,主要原因在于IAQ管理實際操作中的困難性。作者因時間有限,主要進行了一下兩方面的比較:
IAQ標準的比較
由于各國國情不同,室內污染特點不同,人種、體質特性不同,制定標準的目的不同,因此,各國IAQ標準值是有差別的,且多為推薦標準,總體上可以歸納為5類:空氣污染衛生基準、職業安全標準、公共場所IAQ標準、居民住宅IAQ指導標準、暖通空調的行業標準。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IAQ標準包含的指標較全面。最新頒布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中全面規定了室內空氣4類19個指標的限量值,其中與人們生活和工作長期密切相關的物理性參數4個,化學參數13個,生物性參數1個,放射性參數1個。甚至包括了主管指標。
發達國家的機械通風行業標準一般包括IAQ標準,這類標準多數同時也是職業安群、公共場所或居民住宅的IAQ標準。而我國則在IAQ標準中包含一些暖通方面的指標,如新風量、相對濕度和溫度等。
氨在我國制定的多個IAQ標準中均作為一個指標,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北方民用建筑工程冬季施工過程中使用含氨基類混凝土防凍劑導致了室內氨污染。而在發達國家,氨沒有被列入IAQ標準。
美國IAQ標準中包括氯丹,美國很多房屋建筑使用大量木材,氯丹常被用于防治損害房屋木建筑材料中的白蟻而成為室內主要污染物之一,國內則無此問題。
室內建筑裝飾裝修材料中有害物質限量標準比較。控制室內主要污染源建筑裝飾裝修材料是提高室內空氣質量一個重要方面。歐美國家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推行產品環境標志計劃,不要求企業必須執行,但是獲得認證的產品往往受到消費者的信賴,能夠提高市場競爭力,促進綠色消費。我國的建材限量標準具有強制性,盡管我國在制定建材限量標準方面起步晚,但發展快,因為我國制定這些標準時充分借鑒了上述發達國家的標準和有關國際標準。
參考文獻:
OLESEN B.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ventilation of building.J.1997
篇7
經調查結果顯示,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有兩種:一種是污染物的來源和去除,另一種是對空調的設計與運行。
1.1污染物產生的影響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污染物有很多,對人類健康產生的影響也大不相同。室內空氣的污染物主要有固體顆粒、有害氣體和微生物。如果考慮到微生物的傳播途徑,還可以將污染物分為有害氣體污染物和顆粒污染物,其中顆粒污染物又包括微生物和固體顆粒。室內有害氣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苯、甲醛、二甲苯等。固體顆粒中危害人體健康是可吸入性的顆粒物;較大的粒子則能通過氣管纖維和鼻毛的攔截而被除去。在人們吸煙時,煙霧中既具有懸浮的顆粒物,還有氣態分子的污染物。近年來,具有放射性的氡氣對于室內空氣質量的污染問題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因其產生的衰變物能誘發肺癌、皮膚癌的發生。室內空氣污染具有污染范圍大,污染物濃度低、種類多且危害性大的特點。熟知污染源會相應產生何種的污染物以及污染物之間相互反應的過程,是改善空氣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從理論上來講,控制污染源的產生是避免室內污染的最佳方式,但對于控制有害氣體的污染卻很難實現。
1.2空調的影響對于空調新風的清潔度和新風量的大小是處理新風問題中的兩個重要方面。新型的空調設計應該充分將這兩種因素考慮進去,同時提供舒適的濕度和溫度,是保證室內空氣質量的關鍵性因素。新風清潔度是指室外的空氣在空調的作用下對室內空氣產生的影響。目前,新風的過濾是主要將室外空氣中附著的微生物和室外的顆粒污染物過濾掉。然而,這只是污染室內空氣質量的一個小的因素。正因為如此,新風過濾對改善空氣質量的意義并不是很大。
1.3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影響室內溫度指的是室內環境中空氣的溫度。溫度對于調節人體的熱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對人體的舒適度和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濕度是室內空氣中水分的含量,濕度對于人體的溫度熱感和熱平衡也有十分重大的作用。經過丹麥技術大學的研究表明,人體感知到的空氣質量受到人體吸入的溫度和濕度的影響。經實驗結果表明:造成低濕度和全身熱舒適性的原因是由室內空氣污染物和室內人員數量共同確定。
1.4建筑材料產生的影響(1)氨。氨主要來自于在建筑施工中使用了混凝土外加劑。尤其是在冬天進行施工時,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加入了氨水和尿素為主要成分的混凝土防凍劑。這些防凍劑中含有大量的氨類物質,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這些外加劑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被還原成為氨氣釋放到空氣中,造成室內氨的含量大量升高。于此同時,氨氣還可能來自于室內用于裝飾的增白劑中。這些氨氣會對空氣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2)苯類物質。苯類物質的毒性較大,在1993年時就被確認為致癌物質。苯類物質存在于各種建筑材料的有機物中,例如:在油漆中就含有大量的苯類物質,在一些劣質的家具中同樣也含有。若是長期接觸苯類物質會引起慢性中毒,出現失眠、頭暈、記憶力減退等癥狀,最為嚴重時還能使骨髓中造血功能發生障礙,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2如何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在經過調查之后顯示,要想改善空氣質量,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要不斷完善空調通風系統、消除造成污染的污染物的來源。從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相互關系和主要的因素來分析,提出了以下有關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具體措施。
2.1對污染源的控制減少或消除室內空氣污染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對污染源的控制,從理論上來說,采用低污染性的材料取代具有高污染性的材料是最理想解決室內空氣污染的方法。針對已存在于室內的污染源,應該弄清楚污染源的特性和對室內環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方式,采取封閉式或隔離式的方法對污染源進行處理,從而防止污染物進入室內的其他環境中。如在一些現代化的大樓中,最常見到的是具有揮發性的污染物,其控制的方法可采用隔離控制和過濾、吸附等方式進行處理。對于微生物的污染,由于水分和營養是微生物生存所必須的條件,因此,降低微生物污染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控制濕度和塵埃。也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進行處理:對在施工中容易受潮的微生物和材料進行及時的清除;將有助于微生物生長的材料進行密封處理。
2.2空調的改進措施在對空調系統進行設計時,要盡可能做到以下幾點:對新風選擇要具有合理性,不能盲目進行,改進對新風的過濾處理系統;提倡新風直接進入室內的方式,減少在途徑中的污染,新風所經過的途徑越少,其受污染的程度越低;于此同時,還可以運用一些新的技術手段,提高工作區內新風的質量,由全面向局部轉化;安裝能對氣流進行監測的系統,保障室內良好的空氣質量所需循環風量和新風量;在有特殊傳染源的房間,還要安裝局部排風系統。
2.3吸附凈化處理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劑的方式處理氣體的混合物,使污染物中一種或多種組分吸附于固體吸附劑的表面,從而形成分離。此方法尤其適用于室內空氣中具有揮發性的氨、二氧化硫、硫化氫和氡氣等氣態形式的污染物。
3結語
篇8
(一)室內環境污染的原因
據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檢測中心專家介紹:從目前檢測分析,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室內裝飾材料及家具的污染是目前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方面.
2 建筑物自身的污染.
3 室外污染物的污染.
4 燃燒產物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
5 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成分也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一個原因。
(二) 室內環境污染的危害
對于室內環境問題,我們往往忽視其重要性。如今,各種疾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再一次提醒我們,改善室內環境,杜絕和防止室內污染,不僅是為了提高我沒的生活質量,而且,它也關系到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首先我們應搞清楚什么是室內環境,室內環境包括兩點,第一是自然環境,第二是人工環境。自然環境有包括空氣環境、聲音環境、溫濕環境和光環境。人工環境又分為綠化環境、裝飾環境、改造后的自然環境等。我們通常所提到的環境污染只是提到空氣環境污染,因為它對人的危害最大、最直接,從而忽視了其他環境的利用和改造。其實,其他的室內環境污染一樣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娛樂等等方面產生了各種危害和影響。。
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氣、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總揮發性有機物 TVOC和可吸入顆粒物。
1 甲醛
甲醛(HCHO)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甲醛可經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福爾馬林”可經消化道吸收。室內空氣中的甲醛來源于用作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含有甲醛。因為甲醛具有較強的粘和性,還具有加強板材的硬度及防蟲、防腐的功能,所以用來合成多種粘和劑,如脲醛樹酯、三聚氰氨甲醛、氨基甲醛樹脂,酚醛樹脂等。目前生產人造板使用的膠粘劑是以甲醛為主要成分的脲醛樹脂。板材中殘留的和未參與反應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而脲醛樹脂(UF)被認為是甲醛釋放量最高的粘合劑原料。
表一 裝修前后室內芳香烴類化合物濃度
2 氨:
氮是一種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比空氣輕(比重為0.5),可感覺最低濃度為5.3ppm。氮是一種堿性物質,它對接觸的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組織中的水分,使組織蛋白變性,并使組織脂肪皂化,破壞細胞膜的溶解度極高,所以主要對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3 氡
氡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現為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效應。確定性效應是指在高濃度氡的暴露下,機體出現血細胞的變化。氡參人體脂肪有很高的親和力,特別是氡與神經系統結合后,危害更大。而隨機效應主要表現為腫瘤的發生。由于氡是放射性氣體,當人們吸入體內后,氡衰變產生的阿爾發粒子可人體的呼吸系統造成輻射損傷,誘發肺癌。氡主要來自低下地質結構構造斷裂,花崗巖、鋁礬土、粉煤灰等。氡氣在水泥、沙石、磚塊中形成后,一部分會跑到空氣中來。
表二 主要污染物檢測指標
(三)室內環境污染的治理方法
在了解了相關的污染原因和污染物的具體成分之后,針對這些室內環境的污染源,筆者給出以下幾條建議以應對室內環境的污染問題:
1 選材上要嚴格把關
首先在選擇裝飾材料時,要謹慎地控制污染嚴重有毒的材料作為裝飾材料,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選擇建筑裝飾材料的依據是該種材料的有毒有害氣體釋放量符合標準,在裝修過程中應盡量選擇符合國家《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中的10 項系列標準的材料和有機污染物含量比較少的材料,實行環保綠色裝修。如選擇對人體無害的天然建筑材料,或有主管部門核發合格證的綠色環保證書的化學合成材料;同時要加強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各類建筑和裝飾材料的監督檢查。施工過程中把好材料關,進場時必須出具環境指標檢驗合格報告。當材料用量大時還應進行必要的抽檢和復檢,重點應以控制有害氣體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放射性物質的含量為主要內容。
2施工過程要一絲不茍
首先,在裝修時應選擇信譽好、正規的裝飾公司和施工隊伍。近幾年,由于“裝修游擊隊”泛濫,其施工程序和管理不規范,是導致家裝行業質量和信譽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其次,要選擇正確的施工工藝。在施工過程中可通過工藝手段對建筑材料進行處理,以減少污染,盡可能采用機械打磨,禁止室內使用含苯類溶劑的涂料、膠粘劑、處理劑和稀釋劑;裝修工程結束應該進行竣工驗收,通過有關部門的檢測儀器和國家規定的標準方法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了解室內污染狀況,綜合評價裝修工程是否達到人們對環境和健康的要求,然后經過科學的分析,做出科學準確的評價,有針對性地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
結語
室內裝修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是一個常新的研究課題, 室內裝飾污染的防治應以事前控制為主,事后處理為輔, 雙管并重, 雙管齊下, 在事前控制中, 研究開發綠色環保建筑裝飾裝修材料, 實現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是減少裝飾裝修材料產生室內空氣污染,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有效措施, 也是最根本的措施; 同時也必須注重建筑裝修完成后投入使用前的污染處治, 把裝飾污染對人的健康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參考文獻:
[1]張熙,胡松,黃進.建筑裝飾材料與室內空氣污染
[2]蔣延鱗編著.現代家庭裝修指南,科學普及出版社,北京,1999
[3]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2001
篇9
【關鍵詞】建筑;裝飾材料;空氣污染
中圖分類號: TU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室內空氣污染如今已經成為繼光學煙霧和煤炭煙霧后對人體健康威脅最大的第三污染源。由于人們長期處于室內,室內的空氣質量直接決定了人體的健康狀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受到了室內空氣污染的影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其中以兒童白血病、婦女不孕癥或胎兒畸形和肺癌這三大病癥為主。所以,室內空氣質量應得到及時的改善。在裝修時使用的材料也應選擇無污染的裝飾材料,以此保證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狀況。
室內劣質空氣含有的有毒物質及危害
據統計,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兩萬多次,吸入空氣能夠達到15-20立方米。此項統計證明,室內的空氣質量直接決定了人體的健康狀況[1]。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是指,除了正常的空氣含量之外,室內原有的空氣成分中還增加了一些濃度和數量夠較高的分子,這種分子是室內空氣不能自行過濾的,由此導致了空氣質量產生質變,發生惡化的現象。人們一旦長期吸入質量不達標的空氣,就會導致健康和精神層面出現問題。在室內污染程度嚴重的環境下居住,身體的各項機能就會下降,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此外,若是老人和兒童長時期處于室內劣質空氣的環境下,會更容易增加血液病和癌癥的患病機率。隨著室內裝飾材料的更新換代,裝飾材料釋放出的污染分子也是不同的。科學研究證明,目前我國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的污染指標要高出許多倍。室內較為常見的有害物質通常是裝飾材料釋放出來的,裝飾材料中含有的氨、氡和總揮發性有機物、苯系物、甲醛等類似的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是最為嚴重的。
甲醛的主要釋放源為裝飾材料。在室內裝修時采用的刨花板、細木工板和膠合板等木質的板材中含有的加權數量最高。由于甲醛是一種有刺激性氣體,為人體的嗅覺產生的刺激最大,對眼睛內膜和咽喉以及皮膚刺激非常嚴重,且還有致癌的危險。
苯系物毒性非常強,在裝修時采用的防水材料和稀釋劑,還有一些相關的添加劑等,苯系物的含量非常高[2]。長期的接觸苯系物會導致人體的造血功能障礙、白細胞減少、生殖系統功能能降低等,是非常危險的致癌物質之一。
裝飾材料產生的有害物質
在裝修時采用的各種裝飾材料中含有的有毒物質也是不同的。大量科學研究證明,室內空氣質量環境主要取決于建筑材料中含有的成分,這些建筑材料已經成為威脅人體健康的一大殺手。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對于建筑材料也作出了相關的規定,對于建筑材料放射性核元素、聚氯乙烯卷材地板、壁紙、混凝土外加劑、木家具地毯及地毯用膠粘劑以及人造板材等等都做了相關的硬性規定。
2.1壁紙產生的危害
壁紙作為目前較為流行的裝飾材料,在使用的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物質含量也是非常高的。對壁紙來說,不同成分的壁紙所長程的污染程度也是不同的。壁紙對空氣產生的影響主要取決于紙本身含有的有毒物質形成的。化纖紡織物壁紙釋放出的有毒氣體通常為甲醛,對于人體的危害非常大,塑料壁紙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氯乙烯和甲苯等有毒物質。不僅如此,在施工過程中經常使用的膠黏劑也會產生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對于人體來說,都是由致病危險的,所以在選擇壁紙的過程中一定要選用純凈的放射性物質或有毒物質含量低的壁紙。在美觀室內環境的前提下,對健康也由一定程度的保障。
2.2涂料釋放的有毒物質
涂料通常包括了助劑、溶劑、成膜物質和顏料等,成分相對復雜,主要含有的有機成分有:丁苯橡膠、乙酸纖維劑、氯化橡膠、脲醛樹脂以及酚醛樹脂等等,這些有機物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釋放出甲苯二異氰酸酯、酚類記憶甲醛等有害物質[3]。溶劑型涂料中含有的溶劑也是污染空氣的主要成分,在涂刷的過程中,瞬間就能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的丙酮、醋酸丁酯、甲酸、二甲苯、丁醇、以及甲醛。這些有害物質對于人體的皮膚以及上呼吸道都有一定的危害。長時間接觸會產生神經衰弱綜合癥。
2.3人工板材及膠合家具
在家居裝飾材料中,人工板材和人造板家居的使用率在裝飾材料中最高。人工板材板材的使用率也隨著家居市場的需求率快速增長起來的。人工板材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會使用相關的膠黏劑和油漆,這些膠黏劑和油漆一旦開始使用,就會向空氣中釋放有毒物質。尤其是一些含有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家具,其含有的有毒物質多為甲苯二異氰酸酯,這種物質對人體的珊瑚島會產生極大的刺激,濃度超標時,會導致人體產生呼吸困難、劇烈咳嗽和喘息性支氣管炎,更有甚者會出現肺水腫的現象。
防護措施
在進行室內裝修時,對于裝飾材料的選擇十分重要。在條件充裕的情況下,應對選用的裝飾材料的來源進行相應的鑒定,盡量選用環保綠色、無刺鼻氣味的建材,在裝修時盡量節省節省資源,進行適度的裝修[4]。裝修工程結束后不要立即入住,要先將房屋空置一段時間,開窗通風,這樣能夠使有害物質排除和稀釋。待房屋無異味時在入住。房屋的裝修時間最好安排在夏季,因為夏季氣溫高,相對濕度低,有利于有害物質的徹底排除。
結語
在對室內進行裝修時,盡量將裝飾材料中的有害物質封閉在無害材料中,對于人造板材應將空置的縫隙全部封嚴,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有毒物質污染工作環境。在施工完成后,應及時將門窗及櫥柜全部打開,盡量使有毒物質隨著空氣流通排除,通風時間越長,裝飾材料散發的有毒物質越少。因此,在裝修結束后,不要直接入住,經過一定時間的通風后再進行入住。還可在裝修后的房屋內放置活性炭,活性炭對于多種有害物質都進行有效的吸附。且不會出現二次污染,對于室內空氣的凈化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如此便能夠保證家人的身體健康,裝修質量也會達到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韓文霞.2008年安陽市裝修居室室內空氣污染與入住居民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調查[J]. 預防醫學論壇. 2011(05)
篇10
關鍵詞:裝修材料;室內空氣;空氣污染
中圖分類號:N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3-0316-02
一、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
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兩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中國城市居民占不到總人口的一半,但已有2.7億以上居民呼吸的空氣不達標。這一近于聳人聽聞的說法,來自經合組織(OECD)2007年7月17日宣布的《OECD中國環境績效評估》報告,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80%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環境中度過,僅有低于5%的時間在室外,而其余時間則處于兩者之間。而一些行動不便的人、老人、嬰兒等則可能有高達95%的時間在室內生活。故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對人體健康的關系就顯得更加密切更加重要。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在室內空氣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的成分增加,其數量、濃度和持續時間超過了室內空氣的自凈能力,而使空氣質量發生惡化,對人們的健康和精神狀態、生活、工作等方面產生影響的現象。
凡是居住在室內空氣已被污染的人,他們的身體時刻都受著傷害。一般來說,慢性中毒很難被人們發現,更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當危害、中毒癥狀轉成病變時人體才有一定反應。
因此,室內空氣質量的優劣能夠直接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尤其老、弱、病、殘、幼、孕等體弱人群,在室內活動時間更長,室內空氣質量對他們更為重要。
目前室內污染的種類日趨增多,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能夠揮發出有害物質的各種建筑材料、裝飾材料、人造板材家具等民用化工產品進入室內,因此,人們在室內接觸有害物質的種類和數量比以往明顯增多。國內外大量調查資料都證實了這樣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室內空氣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還高,室內空氣污染比大氣污染更為嚴重。
二、裝飾裝修材料與環境污染
室內環境是由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所圍成的與外環境隔開的微小環境,這些材料中的某些成分對室內環境質量有非常大影響。大量文獻表明[1~2],在國內引起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裝修中使用了不良建材,這些建材成為污染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源。2001年12月2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十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該標準從2002年1月1日起實施,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執行。這十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包括:人造板及其制品、內墻涂料、溶劑型木器涂料、膠粘劑、地毯及地毯用膠粘劑、壁紙、木家具、聚氯乙烯卷材地板、混凝土外加劑、建筑材料放射性核元素等。在此之前,中國對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中有害物質限量標準沒有準確及詳細的規定。此次頒發的標準完全參照了國際最先進的相關標準,這十項標準對裝飾裝修材料中的甲醛、苯、鉛、汞等有害物質的含量做了明確的限制。下面就是幾種常用建筑裝修材料對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
1.板材及膠合板家具。人造板材及人造板家具是室內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有關統計[3],中國人造板工業20世紀80年代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20世紀90年代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長,遠遠高于國內同期GDP增長率。人造板產量的大幅增長,其主要原因是中國建筑裝修、家具業等消費市場的需求快速增長。人造板材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加入膠黏劑進行粘結,家具的表面還要涂刷各種油漆。這些膠黏劑和油漆中都含有大量的揮發性有機物,在使用這些人造板材和家具時,這些有機物就會不斷釋放到室內空氣中。含有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家具在使用時還會釋放出甲苯二異氰酸酯,造成室內空氣的污染。許多的調查都發現,在布置新家具的房間中可以檢測出較高濃度的甲醛、苯等幾十種有毒化學物質。
2.壁紙。裝飾壁紙是目前國內外使用最為流行的裝修材料。壁紙裝修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主要由紙本身的有毒物質造成的,由于壁紙的成分不同,其影響也不同。天然紡織壁紙尤其是羊毛壁紙中的織物碎片是一種致敏源,可導致人體過敏;有些化纖紡織物壁紙可釋放出甲醛等有害氣體,污染室內空氣;塑料壁紙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其中含有聚合物單體及塑料的老化分解產物,可向室內釋放各種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如甲醛、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同時,在壁紙施工中使用的膠黏劑也可向室內釋放有害物質。
3.涂料。涂料的組成通常包括成膜物質、助劑、顏料以及溶劑,涂料的成分十分復雜,含有很多有機化合物。成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有酚醛樹脂、酸性酚醛樹脂、脲醛樹脂、乙酸纖維劑、過氧乙烯樹脂、丁苯橡膠、氯化橡膠等。這些物質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向室內空氣中釋放甲醛、苯、甲苯二異氰酸酯、氯乙烯、酚類等有害氣體。溶劑型涂料所使用的溶劑也是污染空氣的重要來源,這些溶劑基本上都是揮發性很強的有機物質。剛剛涂刷涂料的房間空氣中可檢測出大量的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丁醇、甲酸、丙酮等五十多種揮發性有機物。涂料中的顏料和助劑還可能含有多種重金屬如鉛、鎘、汞、鉻、錳以及砷、五氯酚鈉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也可對室內人群的健康造成危害。
4.無機材料和再生材料。無機建筑材料以及再生材料包括砂、石、磚、瓦、地磚、馬賽克、陶瓷、玻璃以及混凝土、石灰、石膏等及其制品,如砌塊、預制品和構件等,這類材料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放射性問題,有的建筑材料含有超過國家標準的γ輻射。由于生產建筑材料的原料和取材地點不同,各種建筑材料的放射性也各不相同,有些石材、磚、水泥、混凝土等材料中含有高本底的鐳,鐳可蛻變成氡,通過房間的縫隙等進入室內,造成室內空氣氡的污染。氡是一種放射性很強的元素,長期接觸氡,即使是很低濃度,也可使室內人群患肺癌的危險增加。
三、常見污染物及其危害
1.甲醛及其危害。甲醛(HCHO)在常溫中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對空氣比重是1.06,易溶于水、醇和醚。室內空氣中的甲醛主要來自裝修使用的復合地板、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板、墻面涂料、壁紙、地板、化纖地毯等裝飾材料,以及脲醛樹脂、酚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等膠粘劑與飾面浸漬材料。甲醛具有較高毒性,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為致癌和致畸性物質。
2.苯及其危害。苯(benzene)在常溫下為無色、有特殊芳香氣味、易揮發的油狀液體,沸點為80℃。苯、甲苯、二甲苯作為有機溶劑或稀釋劑存在于裝修裝飾材料的油漆、涂料中,在房屋裝修過程中飾面板粉刷、家具粉漆而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經呼吸道及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大量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環境中的苯可能是引起兒童白血病的重要因素之一[4]。
3.揮發性有機物及其危害。室內空氣中最常見的化學性污染物是揮發性有機物( VOCs)。VOCs是指在室溫下飽和氣壓超過70.91Pa和沸點小于260℃的有機物。VOCs是 強揮發、有特殊氣味及刺激性的有機氣體。VOCs的主要成分為芳香烴、鹵代烴、氧烴、氮烴等900余種。VOCs長期處于低劑量釋放,對人體危害很大。其毒性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異常,損傷DNA,有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是引發人們患病態建筑綜合癥(SBS)和建筑關聯癥(building related illness,BRI)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4.放射性核素及其危害。用天然大理石和花崗巖來裝飾建筑物越來越成為人們的一種時尚,但不應忽略使用這類裝飾材料時帶來的放射性污染問題,另外瓷磚、涂料等裝飾材料也含有放射性核素,對人體的健康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5]。含有放射性核素的裝飾材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通過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時釋放的射線產生的,包括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其中對人體影響最大的是γ射線,可致機體放射性損傷。
四、防護建議
1.防止室內環境污染首先應從房屋裝飾設計和建筑材料人手,推行綠色環境設計,盡可能采用無污染或污染程度小的綠色環保型材料進行建筑和裝修。
2.室內裝修應盡量簡潔化,有效地減少室內污染物數量。
3.室內裝修完畢后,應加強通風,使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最大限度的排出。
五、結語
現在的建筑裝飾材料中大量使用了多種化學品,都不同程度地含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大量調查資料顯示:室內裝飾材料已成為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減少室內環境的污染,對人們的健康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綠色環保亦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參考文獻:
[1]李鳳霞,國冬梅,延巖.室內空氣污染與管理現狀[J].預防醫學論壇,2005,(1):75-78.
[2]顧士圻.居室裝飾裝修污染監測研究現狀及其對策[J].中華衛生監督與健康雜志,2005,(2):84-86.
[3]吳躍峰.人造板與室內空氣污染治理[J].湖南林業科技,2006,(4):61-62.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室內空間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