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和特點范文

時間:2023-08-09 17:41: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和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和特點

篇1

思想政治工作以研究人為對象是一門高層次的科學。從總體上講,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是遵循人的認識規律的思維規律,按照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和工作方法,采用一切有利于教育人的科學知識,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從而端正人的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改革思維方式,提高認識水平,增強人們改造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能力。版權所有!

一、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要把握其內在規律

思想政治工作同經濟工作、教育工作、科技工作一樣,有其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研究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的必須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有規律的,任何具體的規律都同一定的物質運動形式和具體條件相聯系,都是事物的本質聯系在發展過程中的表現。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必然是思想政治工作這一社會現象中普遍的本質關系或本質之間關系的反映。這種普遍的本質關系主要是:人的主觀意識與客觀存在之間的關系,人的思想與行為之間的關系,人們思想的變化、發展中國家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間的關系,思想政治工作主體與對象客體之間的關系,主體思想與客體認識之間的關系,思想政治工作與社會的經濟、科技、文化等工作之間的關系。這些本質關系稱之為矛盾,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的整個過程,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動力源泉。這些關系的展開和矛盾運動制約著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的過程和趨勢,它們之間關系的協調及其協調的程度,影響著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就是這些本質關系矛盾運動的軌跡或規則。實踐證明,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直接取決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活動的規律性,而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活動家的規律性,又受制于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是客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同其他事物的規律一樣也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人們認識與否和承認與否,它都是客觀地存在著的。因為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屬于社會規律,而社會規律是個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從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和客體、載體和形式上看都是物質的客觀存在,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以及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活動也是客觀的。如人們在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必然具有一定的客觀性、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有其客觀規律性。

(三)要尊重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性。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的客觀性表明,它既不能任意地被人“創造”,又不能隨意被人“改造”;它的作用既不能人為地拔高夸大,又不能被人任意貶低取消。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是可以被認識和掌握的。只要我們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中,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系統地總結我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歷史經驗,加以科學的概括,就能不斷地認識它和掌握它,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和能動性。

只有堅持尊重規律,研究規律,掌握規律,不斷總結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才能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

二、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必須明確其主要內涵

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的涵義有: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遵循客觀規律的科學。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而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動是客觀存在的反映,也是的一定的規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客觀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和人的思想及行為活動的規律為基礎,協調和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和社會政治問題的具體實踐活動。思想政治工作就其指導思想來說,應該用先進的思想體系,崇高的道德規范以及新型的人際關系去影響教育群眾,使之思想境界高,精神狀態好。然而,這些先進的東西是一定條件下經濟基礎和社會存在的反映,而不是超越歷史發展階段的抽象觀念。可見,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見性也是以遵循客觀規律和人的思維規律為前提的,沒有超出客觀外界的條件和規律。因此,我們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一切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把先進性的要求與廣泛性的要求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充分挖掘和發揮億萬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主動和創造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和解決人們思想問題的科學。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思想問題,對人精神狀態、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就問題來說,如市場經濟的求利原則也會成為人們追求個人和局部利益的借口,使一些人忘掉了社會職責和人格尊嚴,不擇手段地追求金錢;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使一些人產生投機心理,誘發各種弄虛作假、爭名奪利、損人利已、爾虞我詐的歪風邪氣;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使一些人產生用等價交換原則看待一切,用金錢來衡量一切,奉行享樂主義,缺乏敬業愛崗的精神。要解決這些思想問題,不能搞政治運動,也不能靠壓制和打擊的辦法,而只能靠說理的辦法,教育的辦法,疏導的辦法,釋疑解難的辦法,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導人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克服抵制個人主義、利已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影響。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調動人們生產、工作和學習積極性的科學。事實告訴我們,要發揮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積極性,除加強制度建設外,做好人們的思想政治工作顯得更為重要。如要調動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就要針對職工在生產中的心理活動規律開展工作,使從們增強企業主人觀念、時間觀念、質量觀念、競爭觀念,促使他們為國家和社會生產更多質優價廉的產品,更好地服務于人民;要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就要做好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他們合法經營、科技興業和勤勞致富,生產出更多適銷對路的產品,造福于社會,要調動知識分子的生產積極性,就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把知識分子當做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把科學技術當作第一生產力來看待,只有這樣,才能使知識分子更好地發揮他們在現代生產經營中的骨干作用,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熱情貢獻給人民。大量事實證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調動人們生產、工作和學習和積極性,促使廣大干部群眾講學習、講正氣、講大局、講貢獻,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努力工作,創造出一流的業績。

三、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要堅持“三個結合”

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客觀要求。越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是要認真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的基本途徑,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一)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要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必須把繼承和創新結合起來。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形成了許多的和寶貴經驗。這些優良的傳統和經驗,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但是,國際國內的情況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國際上百方敵對勢力企圖用他們的價值觀念,對我國在意識形態方面加以滲透。在國內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四個多樣化”日趨明顯,人們的觀念與社會的現實不斷發生碰撞,面對這些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新矛盾,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在繼承前提下創新,在加強的基礎上改進,在實踐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觀規律,使它逐步形成一門具有完整知識體系的科學,從而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作用。版權所有!

篇2

編者的話: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和本報編輯部聯合開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筆談”活動,認真貫徹中央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堅持“三貼近”原則,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建議,努力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影響力、感染力。從今日起,本報在理論版開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筆談”專欄,陸續刊登有關文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對象都與人密切相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應更加重視人文關懷,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將人文關懷落實到政策制定和日常工作中,不斷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

與時俱進,不斷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觀念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既應體現社會存在及其規律,又應把握社會發展大趨勢,引領時代觀念的更新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政治工作經歷了兩個創新階段。第一個階段,引導人們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去迎接市場經濟的挑戰。多年來,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倡導的效率觀念、競爭觀念、平等觀念、風險觀念等,對人們正確認識并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進而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第二階段,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在繼續研究、豐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形成的價值觀念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如何實現市場經濟與人的全面發展的相互促進。比如,伴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房屋拆遷越來越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對此,我們既要運用市場規律維護群眾的利益,又要把注意力放在拆遷以后,關注群眾在人際交流、就業、子女入學、新居住地的文化心理的融洽等涉及人文關懷的問題。

博采眾長,不斷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識創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是抽象的數學定理,而應成為激勵人的意志、豐富人的精神需求的精神家園。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不斷吸取人文社會科學的新成果,豐富和發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識體系。應在指導下,以人文關懷為主題,進一步整合社會學、心理學、公共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形成具有多學科支撐的不斷發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識創新體系。尤其應注意吸取與當代人的生存際遇密切相關的學科成果。比如在非典和一些重大突發事件出現時,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吸收了心理學等學科的方法和成果,在解決和處理各種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時,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事實證明,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也是一門涉及人的諸多方面、需要各學科聯合攻關的綜合科學。人的思想問題是無窮盡的,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出現,這就需要我們將知識創新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目標中,永葆思想政治工作鮮活的生命力。

求真務實,不斷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應與為人民群眾做實事、做好事結合起來,在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品格,使廣大人民群眾在得實惠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持久的精神依托和溫暖。思想政治工作部門應善于將人文關懷的理念貫徹到實際工作中,使實際工作更多地體現為人性化的服務。我們欣喜地看到,許多部門已經將人文關懷作為改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目標,并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稱贊。如教育部門尤其是中小學教育,不再簡單地以分數論“英雄”,而是在如何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點上做了許多工作;醫療部門在努力解除病人身體痛苦的過程中,采取多種方式使病人得到更多人性化的服務和精神上的呵護;等等。我們期待著,思想政治工作能在服務和促進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將人文關懷化為實踐創新的目標和動力,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時代的變革面前給人以更多的力量和溫暖。

篇3

關鍵詞: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活力之源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5-0242-02

創新一詞是起源于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就是這樣一種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概念化過程。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科學的理論思維作指導,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創新在經濟,商業,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筑學這些領域的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口語上,經常用“創新”一詞表示改革的結果,既然改革被視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那么促進創新的因素也被視為至關重要。

在跨入21世紀的新時期,面對中國社會和人們不斷變化的思想實際,如何進一步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是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而緊密結合改革開放和人們的思想實際,不斷創新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也成為擺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在新時期,必須以與時俱進的精神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點、新規律。把創新作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要求,努力提高政工干部的綜合素質,同時著力在觀念、內容、方法和機制上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創新無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之源。

一、觀念創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本質要求

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加強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的研究,建立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深化對思想政治工作本質認識的標志。

“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我們黨就通過充分發揮了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取得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積累了豐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形成了很好的傳統。

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強的前提下改進內容,又要求其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方法。繼承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是符合理論的“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符合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趨勢。把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相互結合,為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譜寫時代的新注解,通過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人到現代管理之中,把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轉變為思想道德與科學文化教育,做到教育引導與嚴格管理并舉,以提高職工素質,激發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開展創新活動,塑造富有凝集力,具有強烈的“團隊意識”的職工隊伍,創造一流的經濟效益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內容和主要目標,就是在觀念上有所創新。

思想問題的多因性、思想活動的多樣性、思想行為的多變性和改革開放給人們思想帶來的開放性,都迫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在新形勢下做出合乎人心、順乎潮流的全面改進和不斷創新。要以社會先進思想為主導,倡導先進、弘揚正氣、批評錯誤、抵制歪風,轉變思想政治工作片面追求“平衡中庸”的觀念,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發展的主旋律,要主動認識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掌握人們的心理和思想活動規律,把握職工的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文化素養、社會關系及其所處的環境對其思想變化影響的規律,從而及時發現苗頭,事先做好工作,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頭,增強工作的實際效果。

二、內容創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前提

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創新,要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關鍵要著眼于人的現代化,在積極探索中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上,要增強針對性、實效性、主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作用。

篇4

【關鍵詞】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

網絡已日益成為人們傳播信息的重要媒體,成為吸納、承載人們生活、生產(工作)的大平臺,既能以其快速便捷的信息提供方式及無可比擬的信息量極大地推進物質文明,同時對人們的傳統道德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都發生著重大影響。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近日的《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表明,我國互聯網發展在網民數量、寬帶網民數和國家域名注冊量已躍居世界第一,標志著我國已步入互聯網大國的行列,并且這個數字還在激增。研究新時期網絡時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特點和規律,是我們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1.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

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現代化的新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空間和新渠道。重視和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就必須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時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上下功夫。互聯網絡帶給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

(1)網絡發展使思想政治工作宣傳地域全球化。互聯網絡既是傳播信息的工具,又是存儲信息的載體。它最大限度地滿足著用戶對信息資料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國際互聯網上有各種各樣的聯網數據庫,可為提供各種用戶所需的服務信息。另外,網絡本身就是一個信息資源超級市場,借助于網絡平臺人們既可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也可以發現很多具有價值的信息資源。互聯網絡的發展使網絡傳播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傳播手段,被人們稱為“新媒體”,它是對內、對外的輿論陣地,互聯網絡的有效運用將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地域全球化更加廣泛。

(2)網絡發展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形式多樣化。在網絡中,人們不分社會地位高低、不分職務高低、不分富貴貧賤都是平等交流的主體,相互間的信任也不帶任何強制的性質,而成為自愿的產物。個人或組織可以完全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出版”自己的言論,被稱為網上作品。在網上還可采取隱瞞姓名與人溝通、交流、發表言論,這些都給思想政治工作的輿論管理、輿論監督增加了難度,甚至有許多棘手的問題,很難解決,因此,要做好引導,要通過互聯網絡的綜合宣傳形式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輻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3)網絡發展使思想政治工作宣傳功能多元化。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上快速傳播、同步交流、信息檢索、現實虛擬、游戲娛樂、電子商務等功能的廣泛應用,給思想政治工作也帶來了新的活力。由于網絡版面不受限制,數據庫可保存已刊發的所有新聞信息,通過互聯網絡,人們不必出門便可查閱和瀏覽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電子報刊,因而,在網絡建設中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特殊的地位,起到促進、增強和催化作用,而且具有特殊的效應。

(4)網絡發展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效果經濟化。網上新聞的“即時播發”和流動播出極為便捷,提高了新聞的時效性和傳播速度。網絡傳媒將無限豐富的材料進行立體式的,受眾只需點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鏈接,就可看到相關條目的詳細內容。網絡信息可隨時隨地,并且超越了時空限制,不分地點、國度、身份進行交流,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者。為此,思想政治工作與網絡建設要融為一體,要用先進的通訊和科技成果加大工作力度,圍繞網絡建設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將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網絡各項工作始終。

2.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

(1)網絡信息滯后。一直以來,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在原地踏步,所用的教材和所傳播的觀念陳舊,宣傳途徑也一直以教室授課、展板展示等為主。口頭宣傳或者低水平的理論分析已經不能打動新時代的學生和群眾,必須把握時代脈搏,及時地了解當前群眾的思想政治狀況和動向,根據社會的進步以及群眾的思想變化及時做出相應的對策調整。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知識的落后。由于互聯網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事物,網絡技術普及不夠,許多同志對互聯網的特點和影響認識不足,對互聯網帶給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課題、新機遇研究不夠,因而出現了形形的不良網絡行為,這給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每個網站又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念,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政治傾向,特別是西方敵對勢力利用他們的技術優勢,通過網絡平臺對我國進行政治意識形態、道德文化、價值觀念的滲透和侵入,這充分說明思想政治工作者責任重大,任重道遠。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觀念、知識直接影響到教育的實效。

(3)對新媒體、新技術的利用不夠。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必將帶來權力與權威體系的變革。新技術使人們很容易地獲取全方位的信息。如何使網民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對信息的政治敏感性、識別力、判斷能力等,是宣傳思想教育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因此,要做好引導和服務,加強思想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網絡領域里逐步發揮功能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由高高在上的“思想權威”轉變為細致周到的“思想服務者”。

3.網絡時代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議和對策

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深化,人們對網絡內涵的理解和把握在不斷的延伸、拓寬和強化,正確利用網絡,提高人們對不良信息的免疫力、鑒別力,培養健康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并從實際出發,注意研究網絡時代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探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斷開創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3.1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組織培訓學

習,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運用網絡技術的水平,充分認識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認識其重要性、嚴峻性和復雜性,全面了解互聯網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新挑戰,提高運用網絡技術的水平,利用高科技的信息手段,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通過增加網絡技術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廣大網絡技術人員加入到思想政治工作者隊伍中來,用他們的行為更多、更直接的影響到眾多的網絡參與者。

3.2構建重要的網絡文化陣地

網絡作為文化傳播教育的重要陣地,與傳統媒體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傳統媒體的作用。我們要將網絡作為新的文化傳播和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建立起一大批宣傳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政治教育專門網站,并利用論壇、博客等網絡資源,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引導作用,做到網上有黨的政策、有正面的聲音,營造積極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充分調動和鼓勵各部門、各單位在網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網站或主頁,傳播先進理念、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牢牢占領網絡陣地,抵御腐朽思想和不健康文化的滲透侵襲。

3.3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要利用互聯網快捷、生動、開放、交互等特點,按照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性,把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與現代的網絡管理有機結合,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網絡建設的新內涵,廣泛運用新技術,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思想動態;在網絡上建立博客,QQ群,定期開展理想信念、社會道德與實踐的研討、交流;開設政治經濟、人文科技、文明道德等大批量主流板塊,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管理,從源頭上控制網絡帶來的欺騙性和危害性。

3.4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化

目前,要適應互聯網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必須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網絡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強化,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與網絡的有機結合,要利用互聯網的覆蓋面廣、形式多樣、滲透力強等特點,把樹立共同理想作為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下轉第94頁)(上接第45頁)通過有效的載體和豐富多彩的形式加大思想教育工作力度,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和網絡道德,提高文明程度,推進社會發展和進步,不斷改進、加強和創新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使之適應網絡時代新要求。

4.結語

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全新的系統工程,我們要抓住網絡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機遇,積極迎接挑戰,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努力使網絡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更好地為創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科]

【參考文獻】

[1]龍寶新.教師教育文化創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2]唐元先,劉秀倫“.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課程教育方法探析[J].教育教學研究,2012,5.

篇5

一、找準重點、找準工作角度和方法。

在任何一項工作中要想成功,方式和方法是很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樣,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有效保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學會抓住重點,其中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圍繞這個中心來展開,因為企業的經濟效益沒有成績的話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就暗淡無光,思想政治工作要由單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隊伍整體素質轉變。經營生產產生經濟效益是企業的中心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圍繞中心工作進行,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針對這一問題有很多可行的辦法,面對廣泛復雜的員工狀況,需分析各類人員素質狀況、思想特點,采取多角度、多側面的工作方法,可以通過獎懲來評價員工的行為,肯定員工的表現予以表彰,是員工獲得一定的榮譽感,在精神上獲得極大地滿足;也可以強化企業員工主人翁意識,逐步形成一種和諧融洽、團結互助的企業氛圍,這會大大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進程,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開展宣傳教育,轉化企業員工的思想認識,制定相應的適合員工發展的奮斗目標,實現員工的自我促進、自我激勵。

二、深入細致準確把握職工的思想狀況。

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目前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越來越表現出多樣性,在這種情況之下就必須堅持思想政治教育,防止對利益的盲目追求,正確對待和處理集體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員工的工作情況和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企業員工糾正思想上的偏差,準確把握企業職工的思想狀況,這樣才能使思想那個政治工作的優勢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三、既要高唱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又要提倡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樣化。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時刻了解和掌握員工思想形成和變化,注意員工思想形成的每一個小細節,探究其規律,做到心中有數,并對每一個小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樣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一位企業員工的心坎上,員工的思想變化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緊密相連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引導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員工思想的變化,一般說來主要有物質因素、政治因素、心里主觀因素這幾種,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要密切注意這些因素對職工的影響,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當前,努力研究與探討企業員工們思想活動的新規律,已經成為我們探索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的新課題,因此我們一方面,要高度重視員工們的物質利益要求,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滿足,盡力辦好事、辦實事;另一方面,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素質,使企業員工們正確對待物質利益需求。

四、與時俱進,堅持創新。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勢下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適應新情況,大膽進行探索和創新。在思路上,由被動向主動轉變;在內容上,由單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隊伍整體素質轉變;在形式上,由集中、統一、大型的活動向小型、靈活、多樣的方式轉變。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專職政工人員要消除工作的“時間差”和滯后性,要以平等的態度待人,加強和職工的溝通和交流,做到以情感人,讓職工產生信任感、成就感、溫暖感和舒適感;要注意把握職工的情緒,主動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要堅持做到讓思想政治工作進車間、入班組、上一線、到現場,及時把握職工的思想動態,針對職工中出現的思想實際問題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引導職工做好本職工作。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與企業各部門工作相結合。

篇6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事業單位

一、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是自然界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高級動物,是人類社會的創造者,因而關于人的思想形成、變化和發展的規律歷來便是人類研究的重點,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因此而產生存在的。由此可知,思想政治工作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因而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便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2.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選擇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利益主體的思想形成、變化和發展的規律日益復雜多變,這就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持續沿用固定的模式,必須得適應人們多變的思想,這樣思想政治工作才會有成效,才能反過來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生產實踐活動,不斷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

3.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

以人為本就是要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一方面它為思想政治工作樹立了明確的奮斗目標,讓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不再迷茫,明確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它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內容,讓更多有益于人們全面發展的工作內容被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范疇,讓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不再空洞無力,沒有內涵。

二、以人為本理念下的事業單位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對策

1.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以人為本對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而言,其實就是以事業單位的職工為中心,用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引導職工不斷進取,包容職工多樣的性格特征,激勵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具體而言,我們需要在事業單位大力宣揚“真、善、美”的優秀品格,不斷升華職工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其道德素質修養;同時我們要時刻關注職工的現實需求,增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促使職工的身心同步發展,推動他們全面發展;這樣才能讓他們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現實社會中把握住自己的底線,從而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2.思想政治工作目標應注重能力培養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因而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再繼續墨守成規、一成不變,把追求的目標仍然定位于將人塑造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而是需要將目標定位于將人塑造成為一個能適應市場激烈競爭環境下的“能力人”。具體而言,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內容應該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內容應該包含國家政策方針內容。國家政策方針決定國家社會的發展方向,而人的思想形成、變化和發展是離不開社會發展而孤立存在的,因而將國家政策方針納入到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助于職工緊跟社會時代的脈搏,不被時展潮流所拋棄;同時,還可以有效引導職工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樣便無形地升華了他們的道德情操。其次,思想政治工作應該繼續發揚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作用,將道德信念、道德人格、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的重視和追尋繼續保留。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職工的道德情操,使其成為道德素質高尚的人。再者,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內容應該包含知識技能的教育。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只有掌握足夠的知識技術才能在當今社會中生存下去并實現自己的價值,因而人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便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借助于思想政治工作這個機會和平臺為職工提供知識技能的培訓,這樣事業單位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以職工為中心。

3.思想政治工作要出實招、辦實事

(1)制定可行措施。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經常進行群眾查訪,進行調研,只有這樣才能了解真實情況,然后根據現實情況制定可行的措施。經驗來源于實踐,因此要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不違背基本規律的情況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舉措的制定和實施都以符合人們最根本的利益為前提。只有這樣,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2)充分落實。這需要有關部門首先改變官僚作風,改進工作方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政策落實方面,部門必須要做到恪盡職守,不和徇私枉法,兢兢業業地為群眾服務,辦實事。把群眾最關心的變為自己最關心的。做到實事求是,不做形象工程。

4.思想政治工作應尊重職工間的差異性

由于職工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水平都不盡相同。因此他們的思維方式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所提出的建議也是種類各異的。因此要學會綜合考慮建議是否可以付諸實踐,是否符合科學規律。如果符合這兩個要求,就可以予以采納,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多與職工進行交談,這樣可以對職工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由于職工知識水平高低不一,思想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不能做到完全統一。要允許差異的存在,同時謀求共同的思想。這樣才能促進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以人為本理念為思想政治工作明確奮斗的目標、豐富了工作的內容。因而只要我們以人為本地開展事業單位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事業單位職工的思想形成、發展和變化才會順應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才能真正促進事業單位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惠彪.以人為本,打造和諧設計企業——事業單位改制后思想政治工作實踐[J].世紀橋,2012(15):125-126.

[2] 侯俊.新時期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實現“以人為本”[J].科技信息,2011(23):215-126.

篇7

在新形勢下,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探索新途徑、新方法,形成形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是推動林業企業改革穩定、發展的思想保障。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充分認識文化與經濟的密切關系,大膽運用其他社會科學理論知識,充實、豐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富于人文精神,更具有文化內涵。

進入二十一世紀,林業企業面臨的經營形勢和內外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林業現有的資源采伐作業條件惡劣,燃材料費用漲幅較大,企業辦社會的沉重負擔,使林業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振興東北老工業企業基地,使主輔剝離,企業改制,裁減人員給林業帶來了新的生機,同時在利益分配、勞資關系、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林業企業矛盾更加加錯綜復雜。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創新林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務于林業經濟建設的觀念不動搖

目前在林業企業改制的過程中,精減人員、壓縮管理機構的過程中,有些地方忽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撤減思想政治工作部門,精減政治思想工作人員時有發生。有的林業企業將宣傳部、組織部、政法委合并政治部或黨委工作部。合并精減只是一種形勢,然而在一些部門更甚的是把所有政工人員全部減下去,這給思想政治工作事業帶來嚴重的后果。

二、構建和諧林區是林業思想政治工作追求實現的目標

現代社會人際交流、溝通、理解、融洽廣泛深入,信息傳播快,人的思維活動差異性較大。收入差距拉大,體制轉換快,崗位流動性強,都導致了思想活動的開放性、逐利性、多變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復雜和困難,常規的“我說你聽”的灌輸形式很難適應“多彩的世界”。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必須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本著讓思想工作對象入心入腦的原則,把工作對象與自我結合,民主平等,注重方式方法,講求層次化、個性化,講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必須研究人,熟悉人,以人為本。必須制定切合林業特點的思想政治工作綱要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林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務必克服困難,振奮精神,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勤奮工作,不懈探索。林區實現了和諧,穩定的發展就有了基礎和保證,林業二次創業再造輝煌,林業長遠的發展目標就能實現。

三、林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企業壯大離不開良好的政治氛圍,更離不開和諧的環境,做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站在企業發展的高度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必須隨著時代進步和企業改革、調整和發展的要求而求實、求變、求新,始終堅持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立場上,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環節做好宣傳、發動。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深入挖掘代表,反映企業形象及特征的企業理念,引導員工的價值取向。

林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在林業的喉舌,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林業企業改革、發展帶來的各領域的深刻變化,傳統的觀念受到挑戰,特別是在“務虛”為基礎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以經濟指標為考核尺度的企業中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置疑,思想政治工作者警覺的吶喊,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中追求的目標就是構建和諧林業,它能促進林業的發展和穩定,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它能夠構筑員工的企業精神,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性。當今企業的競爭是復雜的、全方位的、多層次的競爭,體現在理想與價值的取向,人才與技術儲備,產品與市場開拓,服務與質量信譽,公益與社會責任,企業與社會和諧競爭,是企業形象的角逐,是企業文化的競爭,是企業創新能力和創造力的部分,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四、思想政治工作者隊伍與制度建設要得到加強

由于形勢的變化,特別是林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對于經營管理工作不能突顯實效的特征,其潛在的價值和遠期效果而被忽視,但實踐證明林業企業改制后不是要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相反應得到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隊伍建設更應加強。一是要配足人員;二是要引進人才培養和儲備后備隊伍;三是要加強現有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后續培養,補足更新知識,適應林業發展形勢的需要;四是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

五、林業思想政治工作要適應形勢的需要

當前林業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必須從更新觀念入手,結合新時期林業發展的特點,就主體和對象之間相互融合,由消極被動變主動積極,加強交流、溝通、理解、融洽。適應新時期信息時代的思維活動差異性明顯增加,收入的差距、體制的轉換、崗位的交流所導致的開放性、逐利性、多變性的需要。要創新思維、探索手段和方法,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注重層次性,個性化,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關注民生,關心民意,注重解決群眾關心的焦點熱點出發,從解決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用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打造林業企業的思想文化基礎,做研究的的專家,成為塑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適應林業發展需要。

六、林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要向基層群眾轉移

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僅停滯在單位、機關,但是隨著企業改制,勞資關系的緊張,收入差距的加大,職工的矛盾由為突出。思想政治工作要中心前移,直接同一線職工群眾、弱勢群眾靠近,要及時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引導正確的價值取向,幫助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要務實的解決問題,做到群眾不小事,真誠傾聽群眾的呼聲,真實反映群眾的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曖放在心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化解職工群眾的內部矛盾和不和諧因素,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只有解決現實的困難,做好基層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一個穩定的大局,體現科學發展觀,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林業發展環境,促進林業的發展。

篇8

關鍵詞:以人為本心理沖突 人文關懷

Abstract: The party's 18 report states: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ocusing on human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ster self-esteem, calm and rational, positive social mentality." This is the law for us to grasp the emotions people, targeted to resolve people's psychological conflic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oriented, focusing on emotion from the grasp of the law to resolve the psychological conflict in the new situation to explore how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Keywords: People-oriented humanistic care psychological conflict

中圖分類號:D442.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握好的幾個方面人是自然的一個部分,這就注定了我們不可能選擇自己出生的年代,也不可能離開現實而去生活。同樣,作為自然產物的生命,也逃離不了自然的陰晴圓缺。而這反映到我們的歲月中,便產生了感情的上下起伏,人們稱之為情感規律。而每一次上下起伏,帶給我們的都是帶著痛與傷的心理沖突。既然無法選擇與逃離,就要把握和遵循情感規律,積極應對和化解心理沖突。

(一)注重人文關懷 “人文”與人的價值、尊嚴、個性、理想和命運等密切相關。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是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一句話,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自覺意識提高的反映。 (二)重視心理疏導所謂心理疏導,從醫學角度來講,就是利用心理學的知識改變人們的心理認知、情緒、行為和意志,來達到消除癥狀,治療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種方法。從思想政治工作角度來講,就是通過解釋、說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間的理解,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影響對方的心理狀態,改善或改變心理問題人群的認知、信念、情感、態度和行為等,達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狀態和清除思想障礙的目的。這體現的是科學發展和以人為本的精神理念,是人性化的一種具體表現,是滿足人類個體心理需求與精神需求的一種科學做法。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有較高的說服力、較強的影響力,同時也要求注重形式和內容的創新。根據群眾的實際需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更加注重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就如同醫學角度的心理疏導一樣,需要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個體,同樣可以視為病人,只不過這種病人不是生理上的病,而是思想上的病。當然,思想上的病與心理上的病是不能截然分開的,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所以做思想政治工作,絕不可以只從政治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也要從心理和精神角度來分析,這樣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讓人們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和思想是有機統一的,也是相互發生作用的。可以想象,一個思想覺悟很高的人,在出現了心理問題以后,也會做出一些在常人看來與其覺悟不相稱的行為舉動來。同樣,如果一個人只是心理健康,而思想覺悟很低,那他的行為舉動,也難免會產生負面效應。(三)把握情感規律情感規律,簡單的講就是人的情感波動的周期性。人也是動物,所以必然也受到生物鐘的支配和影響。人的感情變化有它的規律,比如:注意越集中(努力),情感越加強;聽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漸消退;在同一感覺下習慣了,情感即變得遲鈍,對患者的苦悶、煩惱情緒不加勸慰,任其發展到頂點,也就不再感到苦悶煩惱了。再比如: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動過程中,人的情感的梯級越高,呈現的“心理斜坡”越陡,也就越容易向當前情緒的相反狀態轉化,即相反的心理狀態極有可能在另一時刻不可避免地出現。正所謂人越在高興的頂峰越可能“樂極生悲”,而這樣情感的大起大落無疑對人的身心都是極其有害的。比如窮書生范進中舉,因大苦驟然而大樂竟至瘋癲即為明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學習把握運用好這些情感規律。 (四)化解心理沖突心理沖突是指個體在有目的的行為活動中,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動機時所產生的一種矛盾心理狀態,即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方向的動機、欲望、目標和反應同時出現,由于莫衷一是而引起的緊張情緒,是心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人的生活是多層面的,有家庭的層面,有事業的層面,也有社會的層面。在不同層面中遇到的問題,都需要個人選擇判斷。人們常常錯誤地認為情感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企圖用意志支配情感,但事實并非如此。情感不僅是自然發生的,而且也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它是與你的生活欲望結合一體的。當我們試圖將它成為可能時,就會產生心理沖突,由此產生痛苦、煩惱、焦慮、緊張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用科學方法化解人們的各種心理問題和沖突。

篇9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 員工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提高職工思想業務素質

政治思想工作離不開正確的理想信念,正確的理想信念來源于馬克思理論的武裝,來源于在這一科學理論指導下對社會主義歷史發展規律和人生價值的清醒認識和正確把握。理想信念教育要著眼于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為此,首先要用科學的理論教育廣大職工,要完善職工學習培訓制度,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的對職工進行理想信念的學習教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立足崗位,履行職責,努力工作,開拓進取,全身心的投入到企業的改革發展中。

其次,要搞好職工的文化技術培訓,努力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尤其要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科技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學習教育。要教育鼓勵職工勤學生產技能,認真鉆研技術,爭當崗位能手,并廣泛開展群眾性勞動競賽,讓職工的智慧、才干得以發揮。

二、面對新形勢,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觀念

思想觀念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即能規范企業行為,推動企業進步,又能促使企業開拓創新,構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平臺。企業要生存,就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進行改革。面對企業的改革,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及時更新觀念,樹立起改革意識、市場意識、主人翁意識和全局意識,學會用新的眼光審視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性工作,準確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動態,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要根據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緊密結合干部、職工對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及時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規律和主要特點,在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同時,加快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方法。

三、適應新要求,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

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創新,關鍵是要不斷賦予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內涵,與時俱進,并把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寓于解決實際問題之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客觀上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貫穿“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從干部群眾的思想、工作、生活實際出發,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把關系到企業經營發展和職工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特別是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好、落實好。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滿懷真情幫助職工,解決其后顧之憂,用心體察他們的疾苦,增進同他們的感情,關心職工的生活和工作,努力創造條件,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真正做到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即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辦實事中貫穿思想教育,才能體現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達到精神與物質的統一,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親和力,更好地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服務。

四、解決新情況,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為適應新形勢下的新情況,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須探索新的方法。第一,教育疏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的改進,就是講究思想教育的藝術,對干部職工反映的思想認識問題,要通過耐心說服和積極疏導去解決,把大道理轉化為小道理,做到循循善誘,啟發覺悟,形成共識。第二,形式多樣。要改變傳統的單一教育模式,開拓創新,寓教于學、寓教于樂、寓教于做,要善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與職工業務學習結合起來,與廣大職工的崗位工作結合起來,于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結合起來,在輕松愉快的環境氣氛中陶冶情操、提高覺悟。第三,比比看看。比政治學習氣氛濃不濃,看誰政治能力強;比業務素質硬不硬,看誰工作水平高;比服務態度好不好,看誰贏得贊譽多;比團結協作行不行,看誰凝聚力量大;比工作作風實不實,看誰工作效率高;比廉政自律嚴不嚴,看誰社會形象樹的好。通過開展“六比六看”活動,使職工的心齊了,氣順了,凝聚了人心,團結了職工。第四,感情投入。感情的交流與溝通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又是有感情的,無論思想認識的統一,還是政治覺悟的提高,都是以感情的交流、溝通、融合為基礎的。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一定要滿腔真誠、以情感人。要以共同目標、共同理想的同志之情,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手足之情,關心、愛護、體貼職工,幫助他們解決具體困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職工家中,把工作做到職工心坎兒上,用真誠感動他們,使他們向你敞開心扉。此外,我們一直提倡管理層走進職工,參與一線職工的工作,傾聽職工的心聲,告訴職工關于如何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大限度的群眾化。使職工能夠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自覺發揮主人翁精神,顧全大局,著眼長遠,理解、支持并積極參與各項改革,推動公司的不斷發展。第五,領導帶頭。領導干部身體力行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俗話說,“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身作則,這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條件,也是最有說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有的基本功。現實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門政治工作之所以缺乏活力和效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的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以身作則、表里如一。因此,領導干部必須注重身教、言教、律己、育人,使職工能從領導干部的言談舉止、工作作風中獲得良好的教育和啟迪。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動局面,有利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有利于大家齊心合力為完成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的各項任務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黃玉民.淺談加強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J]

篇10

關鍵詞:企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Abstract: Nowadays the social ideology of significant was changed, the mind of the youth groups showing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 Therefore,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young workers in the new era of has become an urgent requir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youth workers, the instability ideological of youth, the way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Key words: enterprise; you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中圖分類號:D412.6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職工為對象,以解放思想、認識和政治立場問題為重點,通過教育和動員達到全體職工為實現當前和長遠目標而奮斗目的的一種手段與方式。當前,在新的歷史時期和社會經濟發展大環境下,青年員工的思想狀況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態勢。由于職工的思想具有復雜、多變、能動、獨立等特征,這就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持久不懈地抓。因此,加強新形勢下企業青年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迫切要求,只有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青年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在內容、方法、手段和機制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創新,才能把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促進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一、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把握當代青年的特點當代青年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主要表現在: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競爭意識、社會參與意識、學習意識。既認同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員工的共同價值,又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在日常工作中,重視個人目標、個人理想的實現。所以,當代青年在政治上日趨成熟的同時,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一些新的觀念和行為準則也在青年中逐步滲透發展起來。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如果不和企業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就很容易導致極端個人主義。個人理想的實現如果不和社會共同理想結合起來,就很容易產生功利主義。因此,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就首先要充分認識和把握當代青年的特點。

二、企業職工思想不穩定主要原因

總體上說企業大部分青年職工愛崗敬業,主流意識積極向上,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體現在:

1、青年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政治思想工作與現實的生產經營活動脫節,凝聚力不強,缺乏感召力;部分職工沒有多少政治追求,他們認為:“講政治,是領導干部和黨員的事,職工只管干活掙錢”。2、新形勢下青年職工對現實政治的態度比較淡漠,缺乏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政治素質較差,往往表現出信心不足、牢騷不斷;青年職工價值觀呈現“拜金主義”傾向,這部分職工利己主義嚴重,對經濟利益看得很重,過份計較個人得失;部分職工面對企業的困難局面,不是與企業“同命運,共患難”,而是“不辭而別”,“走為上策”。3、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不斷出現,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一時很難適應,特別是在觀念、內容、方法上的不適應。

三、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方式是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員工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道德水準和行為方式已發生著深刻變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內容遇到了嚴峻挑戰。要想做好新形勢下青年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掌握和順應員工不斷變化的思想實際,跳出傳統的思想工作框框,確立新的思維方式。首先,教育形式要活。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對象主要是青年職工。而當代青年職工又具有文化高、視野寬、興趣廣等特點。因此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必須在富有知識性、趣味性、靈活性上做文章,這樣才能把他們吸引住。例如:采取知識競賽、讀書演講、紅色之旅學習教育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這樣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富有成效。其次打破“固有”“單一”的思維方式。只有打破因循守舊的思維方式,將在市場形勢下仍有生命力的優良成分繼承下來不斷更新新的內容,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符合當前的實際,收到應有的效果。 堅持以思想疏導、正面教育為主,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才能起到作用。再者,工作方法要靈活。所謂工作方法活。是說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因事、因時進行、選擇恰當的方法,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同時,還應根據職工的思想特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貼近實際,為職工所接受,使思想政治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四、結合企業主導思想,堅持從實際出發,及時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追求效益是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中心任務。開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緊圍繞這一中心要求,緊密結合企業各項業務工作來進行。只有這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才能落到實處,才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如今青年職工在企業愈呈現變化快,浮動性大的特點,對真理的認識需要經過他們自己的比較、提煉、思索、消化,在這個過程中有點回潮不足為奇。企圖通過講一兩堂課,談一兩次話,就把青年職工轉變過來,那是不現實的。要從實際出發,求實、務實、扎實。思想政治工作要達到求實,一是率先垂范,為人師表,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最重要的職工道德。二是辦實事,時時處處為職工著想,幫助職工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增強思想教育說服力、感染力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