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常用公式范文
時間:2023-08-16 17:40: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濟學常用公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礦山作業 井下施工 理論體系
井下施工測量技術作為礦山測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的工作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井下施工測量工作本身的性質決定的。這項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隨時記錄好測量數據,能夠對其中涉及到的測量圖進行必要地分析,并計算出相關的數值。整個測量工作是由不同的工作環節組成的,每個工作環節對于測量數據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這就客觀地決定了井下施工測量工作的整體難度。因此,相關的技術人員必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心盡責,從而保證最終所得數據的科學準確性。
1井下施工測量的工作流程
井下施工測量工作的開展有著嚴密的流程,需要相關的施工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這些工作流程,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這些工作流程主要包括:(1)相關單位將所要測量區域的設計圖紙交給測量單位后,測量單位的技術人員必須要對設計圖紙進行嚴格的審核,并開出最終的審核通知單;(2)現場施工的測量人員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查找參考資料。所有工作準備就緒后向上級部門申請批準,得到批準后首先對井下的地形進行實際的考察勘探;(3)井下測量時對所要測量的位置進行準確地標記;(4)對原先的測量邊、測量角進行必要的檢查,檢查無誤后開始導線延伸。對于其中的工作誤差進行必要的修正;(5)導線測量以施工放線完畢為基準,采用標準的導線測量方法開展作業;(6)開始腰線的標定工作。首先核對原先的腰線位置,然后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重新的測量。這主要針對的是坡度延伸的腰線位置確定。當一切數據都與理論值相比沒有太大的偏差時,則意味著井下作業完成;(7)升井后將測量的數據與原始數據進行比對,并對相應的測量結果進行必要地驗證計算。最后交給工作組組長檢查;(8)當所有的資料準備工作完成后開始填圖,并根據實際的井下測量情況下發相關的測量記錄單;(9)對所有的測量資料進行統一地整體保存。
2井下施工測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施工前資料準備工作的問題
施工前資料準備工作的問題主要是針對設計圖紙的審核。審核的內容主要是:(1)設計圖紙中各個角度的標注以及相關坐標點的位置所對應的數據,是否和已知的數據相吻合。這是對設計圖紙整體上是否科學規格的審核;(2)審核巷道的高程與已知的數據是否一致:(3)設計圖紙中相關標注尺寸的比例與實際的要求是否相對應;(4)施工過程關于巷道間的相連路線之間的數據需要進行驗證標注,并做好間距通知單的發放工作。這些是施工前期對于設計圖紙審核的主要內容。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由于技術人員對于這些工作內容審核的不仔細,很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隱患。
2.2井下測量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1)原始數據記錄錯誤,無法確定測量點的實際位置;(2)由于巷道實際的工作環境影響,數據分析不準確;(3)相關的技術人員設備操作不規范,導致測量數據與理論數據不相符;(4)記錄的內容不齊全,部分重要的標注數據沒有做好及時地記錄;(5)進行統一的資料整理時,忘記了標注相關的計量單位,導致數據的精確度無法確定;(6)測量過程中應急機制不完善,無法處理好突發的事件。
3井下施工測量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3.1做好事先的資料準備工作
在井下施工測量工作開始前,必須及時地做好設計圖紙的審核工作。對于設計圖紙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應該及時地與相關部門的負責做好溝通工作。將問題存在的原因進行統一的記錄分析,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所有的問題快速地解決。同時,由于井下測量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突發的狀況。這就客觀地要求技術人員在對設計圖紙進行審核時,必須對其中的方位值、方位角及一些標注比例進行必要地檢查。在對相關標注進行審核時,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行業標準去核對,從根本上將所有可能出現差錯的位置進行不斷地審核。
3.2做好井下的施工測量工作
在實際的施工測量工作開始后,施工人員首先應該對井下的整體地形進行全方面的考察。對于設計圖紙中已經標注的測量點進行認真地核對,保證每個測量點的準確性。在開始測量工作時,也應該隨時檢查好自己的測量工具攜帶是否齊全,從而使實際的測量工作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同時,在對巷道高程的測量過程中,必須將實際的測量值與原始的數據進行比對,確定測量數據是否符合實際的要求。在對放線方位角和夾角的推算過程中,必須控制好誤差,保證測量數據與原始數據的不會出現太大的差錯,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當所有的井下工作完成后,技術人員在對資料進行統一的整理時,必須認真地記錄好每一組數據,避免由于人為的工作疏忽而導致整個測量工作的失敗。
4結語
在開展礦山測量學的井下施工測量工作時,應該記錄好每個測量點的實際位置,保證測量結果的科學有效性。井下施工測量工作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實際的作業區也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這就客觀地決定了相關的技術人員在具體的測量工作中必須保持一種高度的責任感,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崗位。做好井下施工測量工作,有利于減少礦山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 數學知識 經濟 應用
許多大經濟學家同時又是大數學家,數學與經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分別獲得1970年和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薩繆爾森和??怂故且蛩麄冇脭祵W方式研究一般經濟均衡體系而著稱。而最終在1954年給出一般經濟均衡存在性的嚴格證明的是阿羅和德布魯。他們對一般經濟均衡問題給出了富有經濟含義的數學模型,利用1941年日本數學夾角谷靜夫對1911年發表的荷蘭數學家布勞維爾提出的不動點定理的推廣,才給出的經濟均衡價格體系的存在性證明。他們倆人也因此先后于1972年和1983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梢姅祵W知識在經濟研究中的重要性。我們下面從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數值分析、模糊數學、泛函分析等幾門數學專業課進一步說明這一點。
一、數學分析在經濟中的應用
1.極限部分的應用
經濟中,極限是由離散情形推廣到連續情形的一種常用思想。例如:假設數額A以年利率R投資了n年,如果每年計m次利率,則終值為。當m趨于無窮大時,就稱為連續復利。在連續復利情況下,數值A以利率R投資n年后,將達到:
即(重要極限)
2.微積分學部分在經濟中的應用
微分學是與經濟學聯系最緊密的一部分。數學分析中的條件極值的必要條件在經濟中有所應用。一元函數微分和多元函數全微分在經濟中都是屢見不鮮的。例如彈性、邊際效用、規模報酬、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拉弗橢圓、貨幣乘數、馬歇爾-勒那條件、李嘉圖模型等無數的經濟概念和原理是在充分運用導數、積分、全微分等各種微積分知識構建的。金融經濟學中一階隨機占優定理和二階隨機占優定理中不僅涉及到微積分而且涉及到概率統計。
例如(一階隨機占優定理)設為兩個只取有限區間中的值的隨機變量,和分別為它們的分布函數,那么一階隨機占優于的充要條件為
證明:所謂一階隨機占優于,是指對于上述函數類中的任何有,
即但由分部積分法
其中我們要注意到,由于F-G實際上只在一個有限區間中不為零,上述的積分其實都是只在有限區間中進行的。這一等式對于任何非負可測函數成立。考慮到隨機變量的分布函數都是右連續左有極限的遞增函數,容易證明,最后一個表達式非負的充要條件為。
二、高等代數在經濟中的應用
高等代數作為一個將復雜多元方程簡單化求解的數學工具,對分析多種變量相互影響而產生復雜經濟現象的經濟學的貢獻可謂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欲預測10年后某地區的房屋價格,可通過搜集人均收入、土地價格、建筑原材料價格等多種變量的基期數據,用假定和計量的方法、統計學的知識分析房屋價格與各因素的相關程度并用高等代數的數學方法解多元線性方程組,從而計算出相應公式,再加入通貨膨脹、利息率等現實因素,便可大致模擬出10年后該地的房屋價格。
三、概率與數理統計在經濟中的應用
概率論在保險學中得到最強勢的發揮。金融經濟學中用到隨機變量的數學期望、方差、協方差等。要通過基本概率論的概念才能來理解隨機游走、布朗運動、隨機積分、伊藤公式等概念。概率論中的隨機游走概念和-域的概念在有效市場理論中起本質作用。布萊克-肖爾斯期權定價理論需要概率論中的中心極限定理,它的證明涉及隨機變量的特征函數等概念,還涉及隨機序列、鞅等概念。又例如切比雪夫大數法則:設是由相互獨立的隨機變量所構成的序列,每一隨機變量都有有限方差,并且它們有公共上界:,則對于任意的,都有:
這一法則的結論運用可以說明,在承保標的數量足夠大時,被保險人所交納的純保險費與其所能獲得賠款的期望值相等。這個結論反過來,則說明保險人應如何收取純保費。
四、模糊數學在經濟中的應用
當上市公司信用評價中的綜合分析評價法的各因素具有模糊概念時,權重就帶有模糊性。這時如利用普遍的方法就不可避免地帶有片面性和主觀性。而模糊數學就是利用數學方法來處理客觀實際和人類主觀活動中存在的模糊現象,于是借助模糊數學的經濟評價方法就隨之產生。綜合評價法一方面集合了AHP法與專家調查法在財務指標評價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發揮了模糊評價方法在具有模糊性的指標評價中的獨特作用,因而它能更客觀地、更全面地對上市公司的信用進行評價。
五、數值分析在經濟中的應用
若衍生證券估值沒有精確解析公式時,可用數值計算方法。包括二叉樹圖方法、蒙特卡羅模擬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
六、泛函分析在經濟中的應用
在金融學中,許多情況下都要在希爾伯特空間中考慮問題,而希爾伯特空間為泛函分析中的重要內容。例如希爾伯特空間中的黎斯表示定理:黎斯表示定理指出,希爾伯特空間上的連續線性函數一定可通過某個元素對其他元素的內積來表示。它對金融經濟學的意義在于:如果“市場”[由方差有限的某些隨機變量(證券的未來價值)所張成的希爾伯特空間] 有連續的線性定價函數,那么它一定可通過某個“定價證券”(即“隨機折現因子”)來表示。
篇3
【關鍵詞】經濟學教材 金融法規 金融風險管理 信用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089-01
一 經濟學教材概述
經濟學專業教材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國外的經典教材,如曼昆的宏觀經濟學,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原理以及最為經典的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這些教材都是國外主流的經濟學教材,沿用至今數十年,即使再版也僅僅是更新了數據和案例,核心內容沒有做過大的修改。另一類就是國內的教材,所有的專業教材按照教授對象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教材。但是,國內的教材不論教授對象如何,編寫的主軸都是以西方經濟學理論為主,然后按照具體的專業需要把各部分的內容進行拆分和細化,如專門的金融風險管理教材和金融法規教材。
二 國內經濟學教材存在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教材的主題和內容脫節。以金融法規的教材為例,金融法規是一門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特點和培養目標需要、從金融業務中需要的法律知識角度出發,以學生未來企業工作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和編排的課程。如果只看主題,學生們會認為這是一門關于金融法規的課程,實際上課的時候卻發現這門課根本沒有任何關于金融法規的內容,有的只是金融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因此這門課的教材只是一本大雜燴,我國根本沒有制定專門的金融法。這導致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找到重點,因為每個章節都是一部龐大的法律,老師可以做的就是簡單介紹一下每條法律大致涉及的內容,導致和金融法規的主旨背道而馳。
第二個問題是教材的難度不一。以金融風險管理的教材為例,金融風險管理是一門非常切合現實需求的課程,因為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讓每個普通人都感受到了金融風險的殺傷力。這么一門實用的課程,教材卻有著各章節難度不一的問題。教材前面的章節集中介紹金融風險的概述和基本理論,然而在風險識別、度量與預測的章節,難度一下子提升了很多,因為涉及到不少微積分理論及方差的計算公式。而后面關于金融風險戰略和巴塞爾協議的內容又完全不涉及計算,難度一下子下降了許多。這樣的編排使得教師不容易安排好合適的課程計劃,前面花了太多時間講數學和計算,后面又完全脫離計算,學生好不容易理解了計算,卻又很快在后期的學習中忘掉。
第三個問題是個別課程的教材更新速度太慢,老師不得不采納太老舊的教材。以信用風險管理為例,這門課概述了信用、信用風險及信用風險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信用風險管理的歷史演進。介紹了企業信用風險管理、金融機構信用風險管理和國家信用風險管理的基本內容。對于金融業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這門課非常實用。但是當老師挑選新教材時,會發現這門課可選的教材寥寥無幾,而國外相關的教材難度又偏大,唯一比較合適的教材也已是2008年的版本了??赡苁怯捎谶@門課在國內比較冷門,因此國內該課程教材的編寫并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對于老師來說,總是選舊書的好處就是能減少備課的壓力;然而對于學生,他們只能被動接受過時的信息和內容。
三 國外經濟學教材的概況
國內已有翻譯的很多非常優秀的國外經濟學教材,比如初級入門常用的曼昆經濟學原理,此書為大學低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文中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為貼近,復雜的數學用得很少,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十大原理”,適合零基礎的學生閱讀。
中級水平則有平狄克的微觀經濟學,該書是標準的中級微觀教材,在美國多個大學供MBA采用。此書內容適中,主題廣泛,均是各部分理論之要點,不旁及其他分歧內容,其中定價部分較為詳細。圖形清晰、語言流暢、所采用數學工具甚淺,有函數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
高級教材的經典是羅默的高級宏觀經濟學,它是目前通用的研究生宏觀經濟學教材之一,被國內許多院校指定為考博參考書。此書是做經濟理論研究的較好參考書,特色是大幅增加了對內生增長理論、真實經濟波動理論、后凱恩斯學派的市場微觀調節理論的介紹。全書深入淺出、清楚明了,尤其是技術方法運用恰當,是一本相當不錯的宏觀經濟學。
由此可見,國外經濟學教材的最大特點是因材施教,編者非常了解自己所要撰寫的內容是適用于哪個程度的學生,且難度由淺入深,逐級推進。
四 對我國經濟學教材的建議
第一,在教材最初的立項時就應當嚴格地確定教材的適用范圍,哪些內容適合大專院校,哪些內容適合本科院校,哪些適合研究生和博士。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授課對象,書本的內容就很容易發生偏差,導致老師不好教,學生也不好學。
篇4
項目化教學 經濟數學 整體教學設計考核方案《經濟數學》系統項目化整體教學從《經濟數學》課程能力訓練項目設計、考核方案、第一次課設計梗概、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四個方面進行全面系統設計,課程內容進行了優化整合,其內容共分5個模塊,每個模塊設計1個能力訓練項目,共設計5個能力訓練項目。每一模塊內容結束時,學生提交本模塊能力訓練項目的分析報告或解決方案。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經濟數學知識,獲得解決簡單經濟應用問題的能力。
一、《經濟數學》課程能力訓練項目設計
1.能力訓練項目名稱
能力訓練項目名稱有:尋找經濟學中常用的經濟函數;連續復利問題;邊際與彈性問題及最值經濟問題;由邊際函數求總函數,資本現值與投資問題;經濟學中的線性規劃問題。
2.擬實現的能力目標
第一,能識別需求函數、價格函數、供給函數、總成本函數、收入函數與利潤函數,并掌握這些函數的性質及圖像畫法。
第二,理解函數的變化趨勢、變化的連續性,會用單利、復利兩種方式計算利息。
第三,能求解經濟學中邊際與彈性問題及最值經濟問題。
第四,掌握由邊際函數求總函數的方法;會討論資本現值與投資問題。
第五,會求解經濟學中較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
3.相關支撐知識
第一,理解函數的概念,會正確求解函數的定義域;理解函數的性質,會判斷函數的奇偶性等。
第二,理解極限的概念,掌握求極限的方法;理解無窮小量、無窮大量的概念,會正確判斷無窮小量、無窮大量;理解函數在一點X0、區間(a,b)、閉區間[a,b]上連續的概念;理解函數間斷點的概念,知道間斷點的分類,能判斷函數的連續性等。
第三,理解導數與微分的概念,了解導數的幾何意義并能加以應用。
第四,理解原函數和不定積分的概念;熟練掌握不定積分的直接積分法、湊微分法、第二類換元積分法及分部積分法;掌握微積分基本定理和定積分的計算公式;掌握定積分的概念和性質;熟練掌握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和分部積分法。
第五,理解行列式、矩陣、逆矩陣、矩陣的初等變換及矩陣秩的概念;熟練掌握行列式的兩種計算方法;熟練掌握矩陣的線性運算及矩陣的乘法運算;熟練掌握求逆矩陣的兩種方法及求矩陣秩的方法;掌握克萊姆法則求線性方程組的方法;理解n維向量、向量組線性相關、線性無關、向量組的秩、基礎解系、齊次線性方程組的通解、非齊次線性方程組的通解這幾個重要概念;熟練掌握線性方程組解的結構及其判別法則。
4.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
第一,讓學生自學第一章函數第三節經濟中常用的函數;找出經濟函數、觀察函數的性質、圖像;最后得出經濟函數分析報告。
第二,通過對函數變化趨勢的討論,引入數列、函數極限概念,引導學生尋找極限的計算方法;通過函數圖像的觀察,分析函數變化過程中的兩個不同特點,引導學生得到函數連續的概念、判斷函數連續的方法;最后推導連續復利公式、并解釋其經濟意義。
第三,通過分析函數因變量隨自變量變化的快慢程度,引導學生發現導數概念,為更好計算導數,尋找計算導數的方法;為尋找計算函數改變量的近似方法,引導學生探尋微分概念,進一步尋找計算微分的方法,最終找到用微分計算函數改變量的方法;為找到判斷函數單調性、極值、最值、函數圖像的做法,引導學生發現使用導數這一重要工具。
第四,通過已知某函數導數求某函數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原函數的概念,通過尋找求原函數的方法,發現不定積分的概念,最后找到求不定積分的四種方法。
第五,通過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三元一次方程組,引導學生發現二階行列式、三階行列式概念,通過歸納法引導學生發現n階行列式概念,在尋找計算行列式方法中得到行列式性質等。
5.結果
結果有:經濟函數分析報告;連續復利公式的推導及經濟意義解釋;邊際與彈性問題及最值經濟問題解決方案;由邊際函數求總函數,資本現值與投資問題解決方案;經濟學中線性規劃問題解決方案。
二、考核方案
對學生考核分三個方面:平時成績(占30%)+能力考核(占25%)+期末考試成績(占45%)。期末考試采取相同教學內容的班級統一命題、閉卷考試的方式。命題的范圍和水準嚴格按照《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整體教學設計的要求執行。期末考試出同等難度和題量的A、B、C三套試卷及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及能力考核具體內容設計:
1.平時成績
考核項目:出勤;課后作業;課堂表現。
考核內容:遲到、早退、曠課、事假、病假、上課睡覺;完成作業情況;上課態度、參與程度、處理問題準確度。
考核標準:遲到、早退、曠課、事假、病假、上課睡覺此項共計10分。學生上課遲到一次扣1分,請事假一次扣1分,病假一次扣0.5分,上課睡覺一次扣1分,曠課一次扣2分,扣完10分為止。完成作業情況此項共計10分。少交一次作業扣2分,作業不認真、質量差一次扣1分,扣完10分為止。上課態度、參與程度、處理問題準確度此項共計10分。上課積極參與,主動并能正確回答問題或板書做題正確一次得2分、兩次得5分、三次得8分、四次得10分。上課不回答問題或板書解題此項得0分。
2.能力考核
(1)考核項目
提交經濟問題解決方案或分析報告。
(2)考核內容
第一學期:第一章內容學完后提交經濟函數分析報告;第二章內容學完后提交連續復利公式的推導及經濟意義解釋;第三章內容學完后提交邊際與彈性問題及最值經濟問題解決方案。
第二學期:第四章內容學完后提交由邊際函數求總函數及總函數改變量,資本現值與投資問題解決方案;第五章內容學完后提交經濟學中簡單線性規劃問題的解決方案。
(3)考核標準:
此項共計25分。提交方案或分析報告內容翔實、準確,第一學期提交一個得8分、提交兩個得16分、提交三個得25分。第二學期提交一個得12分、提交兩個得25分。一個學期內一次也不提交方案或分析報告此項得0分。
三、第一次課設計梗概
1.設計思想
4個關鍵詞:溝通、介紹、滲透、要求。
2.教學過程
師生相互介紹用多媒體課件――財經、金融專業中的數學函數導入新課并介紹課程內容介紹課程教學方法介紹學習方法介紹考核方式與學生約法三章,提出紀律要求進入正題――研究函數、反函數概念及函數四個基本性質課堂小結、布置課外作業。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第一,以啟發式教學為主。
第二,注重數學文化的學習。
篇5
[關鍵詞] 反流性食管炎;抑酸劑;藥物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 R5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26-01-02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Pharmacoeconomics of the PPI Treatment RE
SHI Hua XU Zailing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Lishui City Center Hospital,Lishui 32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PI clinical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RE and its pharmacoeconomics analysi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election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300 cases of the R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meprazole group, Rabeprazole group,Esomeprazole Pantoprazoleroup,Lansoprazole group,each of 60 cases. To compare these 5 groups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PI clinical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RE and its pharmacoeconomics analysis. Results Rabeprazole group symptoms reduc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the largest of each 90.5%、99.8%、98.3%、87.5%、89.8% and 91.7%、100.0%、98.3%、86.7%、90.0% respectively,while Omeprazole group's costs-ratio was the minimum as 605.6、1498.5、1932.6、895.6、907.5 Yuan and 6.6、15.0、19.4、10.3、10.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we should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patients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for drugs,if economic conditions allow patients to choose a new generation of PPI such as Rabeprazole,but the traditional PPI such as Omeprazolefor indicates much more economic welcomed.
[Key words] Reflux esophagitis;PPI;Pharmacoeconomics
反流性食管炎(RE)臨床較常見,給患者帶來的燒心、反酸和胸骨后灼痛等典型或非典型癥狀明顯,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針對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應用藥物治療,而抑制胃酸分泌則是其最主要的治療措施[1]。使用何種抑酸劑最經濟,臨床療效最好尚有待于進一步討論。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2011年診治的3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奧美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5種臨床常用抑酸劑的臨床療效和其藥物經濟學成本-效果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洛杉磯世界胃腸病會議標準分級[2]選取我院300例內鏡下已確診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隨機分為奧美拉唑組(Ⅰ組)、雷貝拉唑組(Ⅱ組)、埃索美拉唑組(Ⅲ組)、泮托拉唑組(Ⅳ組)、蘭索拉唑組(Ⅴ組)各60例。5組患者男130例,女170例,平均年齡45歲(22~68歲),5組均無原發食管動力疾病、消化性潰瘍、食管、胃手術史,嚴重心腦肺肝腎疾病、妊娠或哺乳者。5組一般情況(年齡、性別、病程分級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5組治療方法見表1。
1.3 療效觀察
(1) 通過對5組患者術后定期隨訪(2~8周),分別采用“燒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癥狀記分評價其臨床療效,從無癥狀、有感覺,不明顯,可忍受、稍重,但不影響工作、明顯,無法忍受,影響工作和休息;發生頻率從每月發生、每周發生、每日發生分為4個等級,分別賦0、1、2、3分,其中癥狀記分降低>80%為顯效;50%~80%為有效;<50%為無效。并計算癥狀總有效率,計算方式為(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通過治療期間內鏡下表現作為臨床療效評定,胃鏡下見食管炎消失為痊愈;改善大于或等于1個級別為好轉;改善不明顯為治療無效,并計算治療總有效率,計算公式: (痊愈+好轉)/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統計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χ±s)表示。采用秩和檢驗和方差分析。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5組臨床癥狀的比較
5組所有患者均獲得2~12周隨訪,均未見明顯藥物不良反應。結果見表2~5。表2顯示,5組三項癥狀積分均不同(F為46.027~75.699,均P=0.000);治療中(第4周、6周、8周)5組三項癥狀積分有統計學意義(q為0.00~0.63);5組治療后三項指標各時點與治療前比較均顯示癥狀積分下降(q為7.26~25.72,均P<0.01),Ⅱ組、Ⅲ組下降幅度最大,Ⅱ組優于Ⅲ組。
2.2 治療8周后5組內鏡下檢查表現的比較
表3、4顯示,5組不同級別食管炎療效均各不同(秩和檢驗,Hc=15.063,P=0.002),5組經比較,Ⅱ組各級食管炎療效均優于其他組。
2.3 5組藥物經濟學成本-效果的比較
表5顯示,雷貝拉唑組(Ⅱ組)臨床療效最好,奧美拉唑組(Ⅰ組)成本-效果比最低、最經濟。
3 討論
RE臨床常見,其發病率也逐年上升,僅次于內鏡陰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非糜爛性反流?。∟ERD),在胃食管反流?。℅ERD)發病率中占第二位,部分重度RE也可發展成為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為癌前病變)。反流性食管炎給其患者所帶來的燒心、反酸和胸骨后灼痛等典型或非典型癥狀明顯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目前臨床針對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藥物治療,而抑制胃酸分泌則是其最主要的治療措施。
本研究通過對比奧美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5種臨床常用抑酸劑的療效和其藥物經濟學成本-效果分析顯示[1]:5組8周療程結束后癥狀降低總有效率分別為90.5%、99.8%、98.3%、87.5%、89.8%;內鏡下檢查表現總有效率分別為91.7%、100.0%、98.3%、86.7%、90.0%;治療成本分別為605.6、1498.5、1932.6、895.6和907.5元;成本-效果比分別為6.6、15.0、19.4、10.3及10.1。新一代抑酸藥雷貝拉唑可產生劑量依賴性的抑酸強度和持續時間[4],使胃酸降低更明顯,能顯著減少食管反酸和反流次數,使肝臟首過效應降低[5],血漿清除率緩慢,血藥濃度升高從而在治療反流性食管炎中臨床療效最好,而作為傳統抑酸藥的奧美拉唑效果-成本比最低、最經濟。
綜上所述,臨床用藥治療RE時可根據患者個體以及經濟狀況的特殊性選擇其最適合的藥物,若患者經濟條件允許可選擇新一代抑酸藥如雷貝拉唑,而傳統抑酸藥如奧美拉唑因更經濟而適用于廣大基層醫院患者治療[6]。
[參考文獻]
[1] 謝仁光,周宏灝.藥物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1995,12(10):42-45.
[2] Armstrong D,Bennett JR,Blum AL,et al. The endoscopic assessment of esophagitis:a progress report on observer agreement[J]. Gastroenterology,1996,111(52):85-92.
[3] 高舒達臨床協作組.法莫替丁治療反流性食管炎多中心臨床觀察[J].中華消化雜志,2003,23(16):410-413.
[4] Scote LJ,Dunn CHJ. Esomeprazole: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acid related disorders in the use[J]. Drugs,2002,62(116):1091-1118.
[5] 雷貝拉唑多中心臨床協作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癥狀特征及雷貝拉唑治療療效的多中心評估[J].中華消化雜志,2005,22(14):363-366.
篇6
【關鍵詞】 原發性高血壓; 藥物經濟學;成本效果分析法;敏感度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ree pharmacotherapeutic regimens for moderate and severe primary hypertension.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ized into three groups,i.e.,the group treated with extended release nifedipine tablets,the group treated with valsartan tablets,and the group treated with val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 The first group only used extended release nifedipine tablets at 30 mg once daily,the second group used valsartan tablets at 80 mg once daily,and the third group used val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 once daily.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for all three groups lasted for 12 week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hee groups of th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hypertension treated with different pharmacotherapeutic regimens,however,the costs of different pharmacotherapeutic regimen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Valsartan showed the best costeffectiveness among the three pharmacotherapeutic regimens.
Key words:hypertension;pharmacoeconomics;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sensitivity analysis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如何針對高血壓的不同人群,選擇具有良好經濟學效益的治療藥物,是當前需要重視并解決的問題。筆者利用藥物經濟學中成本—效果分析法和敏感度分析評價我院臨床上常用的硝苯地平緩釋片和纈沙坦片單用或纈沙坦氫氯噻嗪片(復方制劑),治療中重度原發性高血壓的3個方案,為優化臨床合理用藥,降低治療成本,推動醫療資源合理使用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病例為2007年2月~2007年12月本院門診和住院的成年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排除甲亢、嚴重貧血、妊娠婦女、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繼發性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者,且近2周未服用任何藥物。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的診斷標準,選擇2級的中重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60~179 mmHg和(或)舒張壓100~119 mmHg(1 mm Hg=0.133 kPa),共94例;其中男45例,女49例,年齡43~88歲,平均(69.1±9.8)歲。隨機分成3組:硝苯地平緩釋片組32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齡(68.63±9.2)歲;纈沙坦片單用組31例,其中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齡(69.16±11.2)歲;纈沙坦氫氯噻嗪(復方制劑)組31例,其中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齡(69.42±9.16)歲。3組在血壓、性別、年齡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給藥方法 所有觀察患者治療前未服其他降壓藥2周以上。硝苯地平緩釋片組30 mg(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號115508),每天1次;纈沙坦片單用組服纈沙坦80 mg(海南皇隆制藥廠有限公司,批號20070210),每天1次,必要時加用美托洛爾;纈沙坦氫氯噻嗪(復方制劑)組服纈沙坦氫氯噻嗪80/12.5 mg(陜西白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70120),每天1次。3組療程均為12周,從第1次測定血壓時算起。
1.2.2 血壓測定 各組治療后每周復查,測血壓和心率,由心內科??漆t師用水銀柱血壓計測血壓?;颊呷∽?,右上肢測壓3次,取平均值為血壓值。收縮壓(SBP)以出現柯氏第Ⅰ音,舒張壓(DBP)以出現柯氏第Ⅴ音為準。
1.2.3 生化指標測定 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在治療前及治療12周結束時檢測各組肝功能(ALT)、腎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血脂、血電解質等。
1.2.4 療效判斷 按衛生部頒布的《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療效判定標準為:(1)顯效:DBP下降≥20 mmHg或降至正常;(2)有效:DBP下降≥10 mmHg但未降至正常,或SBP下降10~19 mmHg;(3)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者。
1.3 統計學方法
3種治療方案療效結果采用χ2檢驗,各組成本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1.4 成本計算
為便于比較,門診和住院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成本只計算藥費、檢驗費等直接成本,不考慮間接成本和隱性成本。為使分析有實際意義,以上費用均按2009年2月份的價格進行計算。敏感度分析:對藥價、檢查費、療效等參數進行處理,評價這些因素對經濟學的影響程度。
2 結果
2.1 治療成本
硝苯地平緩釋片組、纈沙坦片單用組、纈沙坦氫氯噻嗪組的治療總成本分別為:784.76元、673.88元,693.20元。
2.2 成本—效果分析[1]
在12 周治療后,療效結果及成本—效果分析見表1。3組療效差異無顯著性(χ2=0.787,P=0.675),成本差異有顯著性(F=65535,P=0.001),3組成本效果比有一定差距,纈沙坦組成本最低,有效率也最高,而纈沙坦氫氯噻嗪雖然療效同纈沙坦組但成本較高,且增量成本差距接近,因而綜合考慮,較經濟的治療方案應為纈沙坦組。
2.3 增量成本—效果分析
3組SBP和DBP每降低1個單位所花費的成本分析見表2,從表2知,纈沙坦片組每降低1個單位血壓所花費的成本較低。因而綜合考慮3組中,以纈沙坦片組成本效果比最佳。
2.4 敏感度分析
本文把3組成本相加得總費用為2151.84元,再分別求出C藥、C檢分別占總費用的百分比,C總成本=53.7%(C藥)+46.3%(C 檢)。在不考慮物價上漲因素的情況下,假設C藥取消15%的加成,敏感度分析的成本公式=49.7%(C藥)+50.3%(C檢),對結果影響不大。
3 討論
3.1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危險因素之一。據有關調查,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的患病率為18.8%,估計全國患病人數1.6億多[2]。目前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很多,而且近年來新的抗高血壓藥物層出不窮,如何針對高血壓的不同人群,選擇具有良好經濟學效益的治療藥物,是當前需要重視并解決的問題。由于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氫氯噻嗪聯合應用是臨床抗高血壓常用的治療方案,本文對我院中重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和纈沙坦片單用或纈沙坦氫氯噻嗪片(復方制劑)3種治療方案進行藥物經濟學評價,為優化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3.2 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的目的是尋找在達到某一治療效果時費用最低的治療方案,它適用于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的治療方案之間的比較[3]。本資料分析可知,如果簡單地以最小成本分析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法得到的結果均是纈沙坦組最低,但由于后二組療效接近,因而應充分考慮成本效果比差異,同時后兩組增量成本效果比近似,如果沒有后續研究,此時可根據成本高低進行優選。增量—效果比,它代表了一個方案的費用效果與另一個方案的費用效果相比較而得,這一比值越低,則標明增加1個效果(mmHg)單位需要追加費用越低,實際意義越大。從3組治療方案降低1個單位血壓所花費的成本看,纈沙坦組最低,結合前面結論,此時可得到綜合結論:纈沙坦組為較經濟的治療方案。表1 3組降壓療效及成本—效果比較表2 3組服藥前后血壓變化成本效果比較表3 3種治療方案的敏感度分析
3.3 藥物經濟學各種不同的分析、研究方法各有所長,很難武斷地認為其中的某一個為最佳,加之各種治療方案在不同人群或不同醫療單位,研究中所選用的指標通常情況下較難準確測量,因此為了探討分析中所用指標,還必須采納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敏感度分析是為了研究不同假設或數據對分析結果的影響而提出來的,其基本出發點是將所要研究的內容放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分析,進而得出一個較科學的結論。本文僅對2個參數進行了敏感度分析,即通過改變C藥、C檢,計算出不同的C/E和敏感度分析的成本公式。計算結果表明3組治療方案受參數影響不大,敏感度分析結果與CEA分析結果基本一致。CEA分析最適于幫助臨床醫生以最低的消費獲得最佳的療效[4],所以CEA目的不僅是節省藥品費用,更重要的是藥品得到合理使用,減少部分藥源性疾病和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把合理和經濟融為一體[5]。
參考文獻
[1] 趙樹進,袁進.非洛地平與氯沙坦或海捷亞合用治療原發性中重度高血壓的藥物經濟學評價[J].藥物評價,2006,3(4):286-288.
[2]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數據匯總分析協作組.中國成人體重指數和腰圍對相關疾病危險因素異常的預測價值:適宜體重指數和腰圍切點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23:5-10.
篇7
【關鍵詞】高中數學;國民經濟;術語
國民經濟看上去復雜難懂,廣大中學生對此并沒有太多的興趣,尤其是種類繁多的專業術語,就算是成年人也往往難以分辨。其實,很多國民經濟術語背后的數學原理并不難懂,只需要理解一些簡單的高中數學原理,我們就可以輕松辨別并深刻理解這些經濟學術語。高中數學知識點眾多,且難易有別。有些知識雖然容易掌握,卻意義深刻,在國民經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一、“比例”與“恩格爾系數”
比例是中學數學中最簡單的知識點。它的涵義是在一個總體中,部分量占總體量的比重,反映的是總體的構成。其計算公式是a:A。比如,一個班級共有50名學生,其中男生23人,女生27人,則在這個班級中,男生的比例為23:50,女生的比例為27:50。如果在比例后乘以100%,則換算出男、女生所占班級總人數的百分比分別為46%和54%。恩格爾系數是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總結出的一個百分數,用公式表示為: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總額÷家庭或個人消費支出總額)×100%。根據上述比例知識,我們可以看出,恩格爾系數表示的是一個家庭或個人購買食品的花費占所有支出的比例。在國民經濟中,恩格爾系數用來衡量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是一個重要的民生指標。這很容易理解:恩格爾系數越大,說明家庭的花費主要是在食品,也就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上,家庭越貧困;反之,恩格爾系數越小,家庭越富裕。
二、“加權平均數”與“CPI”
加權平均數是權重不同數據的平均數,計算加權平均數需要先將數值乘以各自的權重,加總后再除以總單位數。其計算公式是:(X×a+Y×b+Z×c)÷(a+b+c)(其中,a、b、c分別是X、Y、Z的權重)。例如:規定學生的最終成績由測驗成績占20%、期中考試占40%、期末考試占40%組成,某學生測驗成績90分,其中考試80分,期末考試95分,則該學生的最終成績為(90×20%+80×40%+95×40%)÷(20%+40%+40%)=88分。此處,每次成績的比重就是權重。CPI,英文全稱是ConsumerPriceIndex,意思是居民消費指數,反映了消費者支付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它的本質就是一個加權平均數。我國的CPI由類商品構成,各部分比重(權重)。食品在CPI的構成中所占比例最大,即權重最大。我們經常聽說CPI是被豬“拱”上去的,意思是豬肉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導致居民消費指數隨之暴漲。原因是食品在CPI的核算中比例(權重)很大,而豬肉在食品的構成中比例(權重)也很大,因此,豬肉的價格漲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CPI的漲幅。
三、“集合”與“GDP”
集合是高中數學接觸到的新知識,它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的可以確定卻又互相區別的事物,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其中,交集和并集是集合中的重要概念。交集是指在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既屬于集合A,又屬于集合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而并集則是上述兩個集合中,所有屬于A或屬于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GDP,英文全稱是GrossDomesticProduct,意思是國內生產總值,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常用指標,是在一個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反映了一國的經濟表現和國力大小。2015年,我國GDP總量排名世界第二,意味著我國國力逐漸強盛。GDP的核算方式有三種,分別是生產法(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收入法(GDP=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和支出法(GDP=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在上述三種核算方法中,雖然統計的口徑不同,但在核算時,不管用何種方法都必須保證等式右邊每一個相加的部分必須是可以確定的,同時各個部分又是互相區別的。即在各式子中每個部分之間是不可以有交集的,否則在核算時會重復計算,導致所得結果數據偏大;同時還要保證等號右邊每部分之和是涵蓋了所有的社會生產,即它們的和是國民生產的全部,否則在核算時會漏算少算,導致所得結果數據偏小。這樣的結果都不能如實反映GDP的真實水平。總之,GDP的核算既要避免重復計算,又要保證窮盡所有??傊?,為了增加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完全可以將高中數學知識與國民經濟相聯系,將乏味的知識點與社會生活相結合,增強數學的實用性和課堂學習的生動性,一方面讓我們更好理解國民經濟狀況,避免“兩耳不聞窗外事”;另一方面可以增強我們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兩者互相促進,良性循環,共同助力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孫魯平.漫談經濟數學在二十一世紀經濟中的應用[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01):30.
篇8
關鍵詞:經濟學 教學改革
1 經濟學的學科特點
《經濟學》是國家教育部審定的財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財經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這門學科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而建立起來的經濟學科,是對資本主義運行的基礎―――市場機制的經驗性總結。從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和理論體系分析,它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1 理論性非常強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主要內容,微觀經濟學以價格理論為核心,以單個消費者和單個生產者為研究對象,涉及供求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成本理論、生產理論、市場理論、分配理論等。宏觀經濟學以國民收入決定論為核心,以整個國民經濟的活動整體作為研究對象,涉及的主要理論有總需求與總供給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宏觀經濟政策理論、通貨膨脹與失業理論、經濟增長理論等。
1.2 完善的體系與派別林立并存
概括地說,經濟學從宏觀及微觀的層面探討并揭示了市場經濟運行下資源的配置和利用,它具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但經濟學又是學派林立,僅現代經濟學就包括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學派、供給學派、新凱恩斯主義、新劍橋學派、新制度學派等。龐大的體系和林立的派別在豐富和完善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同時,過多的學術排斥和對立也給經濟學的初學者造成了眾多疑惑與費解。
1.3 研究方法具有多樣性
經濟學的分析方法以實證分析為主,廣泛運用數學推導和數學模型來論證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基本理論的論述中多將語言邏輯分析與數學分析相結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圖表,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別是邊際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經濟學中主要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借鑒性。
1.4 研究對象及內容具有普遍性
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會資源進行生產,以滿足人們的多方面的需求是一切經濟制度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同的經濟制度只是以不同的生產方式和分配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價格機制對資源的配置作用是市場經濟體制下所普遍存在的,因此,經濟學中的價格理論、生產理論、市場理論等對于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2 經濟學的教學特點
2.1 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政策性
雖然經濟學植根于西方社會,但它對于市場經濟運行環境、運行方式、調節手段的理論卻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通過學習使學生擴展理論分析的空間,懂得多角度、多范圍、多層面來分析社會經濟問題,能對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進行客觀的描述。
2.2 數學分析的必要性
經濟學不僅對經濟現象作定性描述,還傾向于進行定量分析。數學是了解經濟變量間相互關系和變動趨勢的有效工具。一般來說,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使用有兩種情況:一是將數學用作定量分析的工具,直觀反映經濟變量間的關系和變動趨勢;二是有數學對經濟現象進行推理。這就使經濟學的教學中面臨大量圖表和公式推演。但是數學畢竟只是一種研究工具,并不是經濟學的全部,因此在本科教學過程中要合理把握數學分析的程度。
3 當前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3.1 教材內容時代感不強
從總體上看,我國目前所用的經濟學教材基本上是薩繆爾森《經濟學》早期版本的體系和內容。教材落后于經濟發展現狀,且更新緩慢,沒能反映出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前沿動態。教材不能反映經濟社會運行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不能體現經濟學發展潮流和方向。在這樣的教材體系下,不能使學生了解現代經濟學、理解現代的經濟學者如何考察世界經濟、掌握研究當前的經濟問題而需具備的原理。其次,現有教材體系偏重于介紹和證明,疏于說明和例證,缺乏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尤其缺乏用經濟學理論對中國實際的分析。這決定了教學多是從理論到理論,使教學和學習抽象而乏味,淡化了課程的現實魅力。
3.2 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活動各要素間互動性不夠
課程教學主要局限于課堂教學活動本身,教學方式基本上是教師站在講臺上當演員,學生坐在臺下當聽眾。教師“填鴨”式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講得越多越好,越細越好,生怕學生聽不懂。學生本身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記錄、整理和背誦課堂筆記上,對原理形成的思路不作思考,忽視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培養。師生互動、理論與實踐互動、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互動、學校與社會互動等的缺乏,使推動教學活動過程良性循環的強大合力未能形成。
3.3 過分強調多媒體教學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替代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憑借廣泛的集成性、靈活的控制性和信息的多維化等特點,得到越來越多教學工作者的青睞和推崇。應該說,多媒體教學的引入,使得教師可以將大量的文本、圖像、圖形、聲音,乃至動畫效果立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只能依靠不停地板書和費時且不精確的圖形描繪模式,達到了人機互動、師生交流的良好效果。但是,多媒體教學雖然有著傳統教學所無法達到的效果,卻不能也不應該全面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在經濟學的教學中。畢竟經濟學不僅包含抽象的理論,更包含著大量的數學推理和圖形分析,而這些單純利用多媒體演繹是很難讓學生真正去理解和消化的。所以,多媒體的運用并不意味著教師從此拋棄課本和教案,拋棄粉筆和推演,而只是改變傳統教學中陳舊的、缺乏創新的教學觀念和僵化模式,使傳統教學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4 經濟學教學改革設想
4.1 擴展教學內容,增加對非主流學派、前沿理論的介紹
“經濟學”是一門集大成的經濟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開拓學生視野,使學生對其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拓展學生的思路,有效地提高學生經濟觀察的敏銳力。目前國內“經濟學”教材基本上都是以新古典綜合派理論體系來編寫,雖然也吸收和容納了其他學派的某些觀點,但遠不能反映當今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對經濟學理論研究的全貌,甚至對某些經濟現象缺乏基本的解釋力,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講解主流經濟學觀點以外,還應該盡量融合其他流派的觀點,如貨幣學派、供給學派、理性預期學派、新劍橋學派、新奧地利學派和新制度學派等。從根本上來說,各流派之間只是認識和分析經濟問題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其理論并非根本性的不相容。
任何一本教科書都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最新發展,“經濟學”作為一門發展較快的人文社會學科,在教學中應力求站在學科的發展前沿,跟蹤經濟學的最新發展和研究成果,有重點地補充介紹當前經濟學理論發展的前沿問題,從而使經濟學真正成為學生了解西方經濟運行和西方經濟政策的窗口,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4.2 改進教學方法,引入啟發式教學,適度推行雙語教學
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說過:“經濟學不是一種教條,只是一種方法,一種心靈的容器,一種思維的技巧,幫助擁有它的人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在經濟學的教學中應積極引入啟發式課堂教學方法。所謂啟發式課堂教學,是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啟發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達、質疑、啟發、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形式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為學生的學習設置啟發的情境,建立啟發的氛圍,促進啟發的開展,把握啟發的深度,評價啟發的成??;要求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啟發的目標,思考啟發的問題,掌握啟發的方法,敞開啟發的思路,交流啟發的內容,總結啟發的結果。經濟學教學中之所以適合實施啟發式課堂教學,是因為經濟學本身不是教條,而是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其結論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一種思想方法、思維過程。所以在經濟學的教學中,教師不應該總是直接地給出或簡單地講解現成的結論并要求學生機械地記憶,而應該按照啟發式課堂教學的要求,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組織學生討論,適時給予評價,引導學生在問題啟發中不斷質疑和釋疑,而學生則應該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自主尋找方法,自主啟發思路,自主發現規律,自主解決問題。顯然,這將真正幫助學生擺脫教條,學會思考問題,培養思維技巧。
“雙語教學”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兩種語言作為媒介,尤其是第一語言為外語作為教和學的媒介,即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其內涵因國家、地區不同而存在差別。目前我國高校教學中雙語教學已經成為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經濟全球化決定了“經濟學”采用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在我國經濟走向世界、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的過程中,采用雙語教學模式講授“經濟學”課程既是國際經濟理論本土化的一個過程,更是我國培養出的專業人才國際化的一個過程。但是,在雙語教學中也應注意如下問題:一是不能因為采用雙語教學而影響專業課程的學習進度和深度,降低專業學習的標準,畢竟專業課程學習是根本。二是不能只追求雙語教學的形式,而是要通過雙語教學過程,使學生真正提高外語的應用能力,進而促進專業知識的學習。
4.3 豐富教學手段,傳統式教學與現代化教學各取所長
借助多媒體方式和手段,將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梳理成一個完整的框架,并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演示過程中,穿插相應的統計資料、圖形分析甚至現實經濟生活的視頻資料,可以大大增強授課的形象性、直觀性和生動性。但也應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缺陷和局限性。比如在數學公式的推導和圖形分析的演繹中,多媒體很難直觀地呈現出來,而這些都有賴于通過傳統板書的方式有步驟、有條理地進行推導和演繹。除此以外應充分地利用現代化手段將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教師可以將經濟學課件傳送到校園教學網共享,以供經濟學學生或對經濟學有興趣的學生下載并靈活使用。同時,學生也可以針對在學習經濟學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對某些經濟現象或形勢的困惑,通過網絡的平臺與教師、同學進行廣泛的交流和探討,從而達到教學并舉、人機互動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春璇.關于“經濟學”教學的若干思考[J].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6(9):48-49
篇9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如果建筑產品價格的時間序列與某些宏觀經濟變量的時間序列密切相關,且這些經濟變量的變化周期超前于建筑產品價格的變化周期,那么這些宏觀經濟變量就可能成為建筑產品價格變化的雨晴表。本文的寫作目的就在于探討這些宏觀經濟變量的鑒別及其應用。
一、宏觀經濟變量的分類
欲了解對建筑產品價格水平具有超前預測力的宏觀性經濟變量,首先必須清楚經濟活動指示性變量的分類。某經濟活動指示變量可分為三類:超前指示變量,即時指示變量和滯后指示變量。超前指示變量是指那些到達其周期峰谷較擬預測經濟活動變量要早的經濟變量,同期指示變量是指那些與擬預測經濟活動變量同時到達其周期峰谷的經濟變量,滯后指示變量是指那些到達其周期峰谷較擬預測經濟活動變量要晚的經濟變量。
為了預測建筑產品價格水平的變化趨勢,確定對建筑產品價格具有超前預測力的宏觀經濟變量至關重要。作為建筑產品價格的超前指示經濟變量,從歷史數據的分析上看,其變化周期應領先于建筑產品價格的變化周期,且其領先時間的長短決定其對建筑產品預測力的強弱。一般來說,如果一個經濟變量的變化周期超前建筑產品價格變化周期的時間短于一個季度,則該經濟變量只適用于即時預測,如果超前時間達到三個季度,則該經濟變量可用于短期預測,對建筑產品價格水平中長期的預測需要經濟變量具有更長的領先時間。
二、對建筑產品價格水平具有預測力的宏觀經濟變量分析
借鑒國內外相關文獻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建筑市場的實際,可能對建筑產品價格水平具有一定預測力的宏觀經濟變量如下:
建筑業投資:建筑業投資是指用于建筑施工及其相關活動的投資,該變量與影響建筑產品價格水平的供給強相關;失業率:因為失業率的變化對消費者的購買力有影響,對決定建筑產品價格的需求產生影響;工業品產出:工業品產出是各個制造產業產出的加權平均,從理論上講,該變量的變動與建筑業的投資相關;人均國民收入:該經濟變量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一般經濟狀況,一般來講,該變量的變動與消費者的財富水平和商業信心有關,而這兩方面都會對影響建筑產品價格的需求產生影響;銀行最低貸款利率:該變量常用來衡量短期市場利率水平,從長遠講,對投資方和承建方的貸款利率有影響;一般零售品價格指數:雖然該指數不是建筑成本指數,但它能方便地表示一個經濟的購買力狀況(比如對通貨膨脹的度量),對決定建筑產品價格的需求產生影響;批發價格指數:批發價格指數在國外也叫生產者價格指數,是用“一攬子產品”的方法計算的所有國產制造產品的價格指數,該變量對建筑產品投入品(如水泥、木材、鋼筋等主要建筑材料)成本有影響;貨幣供給量M3:該變量衡量一個經濟中的貨幣供給總量,現代社會是以貨幣交換為媒介的商品社會,為了解建筑產品價格水平的預測問題,就必然涉及到貨幣的購買力問題,而貨幣的購買力與貨幣供給量緊密相關,正是基于此考慮,引入了該變量;建筑業產值:該變量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由承包商完成的建筑工程的價值,也就是業主支付的不包括增殖稅的那部分價值,是建筑業形成的固定資產,衡量建筑業的產出或現有施工能力;注冊承包商數量:該變量表示在國內注冊的私有或國有建筑企業的總數,該變量會對建筑產品價格水平的供給方產生影響;工業品價格與成本比率:該變量表示制造業的市場狀況或盈利趨勢,一般認為資本投資都來源于利潤,所以該變量可能影響建筑產品價格的供給方;建筑投入品價格指數:該變量表示建筑投入品如勞動、材料和設備的價格指數,該變量與承包商成本變動密切相關;建筑產業人均生產率:該變量常用來表示生產率水平,建筑產業人均生產率會對建筑產品價格水平的供給方產生影響;以現價計算的新授予合同數量:該變量指授予私有或國有承包商的合同數量,包括新授予合同及改建、擴建合同的數量,授予合同數量是對建筑供給的一種衡量方式;生產能力利用率:經濟學家常用該變量來衡量價格上升的能力,對許多行業來說它是一個很好的價格雨晴表,低的生產能力利用率會帶來低的價格水平,相反,高的生產能力利用率會促使價格水平提高,在建筑業,該變量與建筑投資的需求有關,也與承包商在短期或長期內對需求變化的適應能力有關;工商部門利潤率:因為工商部門利潤率構成了建筑投資的一大部分,所以該變量的變動可能對影響建筑產品價格的供給有關。以上從理論上分析了可能對建筑產品價格水平具有預測力的宏觀經濟變量,對這些可能性的驗證還需要基于歷史統計數據,用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法進行探討。
三、研究方法探討
上文分析了可能影響建筑產品價格水平的宏觀經濟變量,這些變量對建筑產品價格的預測有無實質性影響及影響力度有多大,還依賴于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方法,即:用建筑產品價格水平及這些變量的歷史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由于計劃經濟的影響,過去國家對建筑產品價格水平的預測并不很重視,導致有關的統計資料非常匱乏,不滿足計量經濟學分析對數據的基本要求,所以本文只從理論上對分析方法進行一些探討。
對建筑產品價格水平具有預測力的宏觀經濟變量的鑒別及其預測力的度量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步驟來進行:
首先,收集建筑產品價格(以建筑產品價格指數表示)的歷史資料,按照公式(1),將它作為一個時間序列,繪制其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圖,鑒別該趨勢圖的轉折點,并以此轉折點作為選擇對建筑產品價格水平具有預測力的宏觀經濟變量(因變量)的參考,再以同樣的方法繪制各宏觀經濟變量(自變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圖,對比該兩個時間序列的變化趨勢,按照公式(2)確定自變量超前于因變量的時間長短。
T為趨勢項
i表示自變量的滯后期數
據式(2)的分析結果可以將影響建筑產品價格水平的經濟變量劃分為超前指示變量、即時指示變量及滯后指示變量。對于建筑產品價格水平預測來說,最有價值的宏觀經濟指示變量應該是那些對建筑產品發展趨勢具有超前指示作用的經濟變量。
篇10
關鍵詞:管理學原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1015202
《管理學原理》是應用型本科經濟管理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應用型本科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學好《管理學原理》對其打好專業基礎,養成良好學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多年來,本人長期從事管理學課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常常思考應用型本科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什么要開設管理學課程?”、“管理學課程老師講什么和學生學什么?”、“管理學課程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如何評價學的效果?”等問題,積累了一些心得和體會,現將其總結出來,供同志們參考!
1應用型本科經濟管理類專業開設《管理學原理》課程的必要性思考
1.1《管理學原理》課程主要面向的專業類型
《管理學原理》課程面向的專業主要包括經濟學學科門類和管理學學科門類。經濟學學科門類包括0201經濟學類、0202財政學類、0203金融學類、0204經濟與貿易類。管理學學科門類包括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類、1202工商管理類、1203農業經濟管理類、1204公共管理類、1205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1206物流管理與工程類、1207工業工程類、1208電子商務類、1209旅游管理類。
1.2經濟管理類專業開設《管理學原理》課程的必要性
《管理學原理》在經濟類專業中的地位。哲學教給學生如何認識問題,經濟學教給學生如何解析問題,管理學教給學生如何解決問題。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在認識問題、解析問題的基礎上有必要解決問題,《管理學原理》正是教給學生解決經濟運行中一般操控和綜合操控問題的方法。
《管理學原理》在管理類專業中的地位。管理學的學科體系是:管理學原理吸收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倫理學、人類學、法學、數學、系統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的精華,加上管理學的核心知識,從而形成專門管理的管理技術和基本理論(管理學原理),在此基礎上應用于專業管理學(工業管理學、農業管理學、企業管理學、商業管理學、行業管理學)、職能管理學(管理預測學、管理決策學、管理計劃學、管理控制學)、綜合管理學(管理體制學、管理方法學、管理藝術學)、基礎管理學(管理哲學、管理歷史學)。從管理學的學科體系可以看出,《管理學原理》是管理類專業綜合管理課程、部門管理課程、要素管理課程、過程管理課程的基礎。
1.3《管理學原理》的前置課程和后置課程
前置課程:哲學、經濟學基礎、經濟應用數學。理由:哲學、經濟學基礎是認識問題、解析問題,是管理學解決問題的基礎。經濟應用數學是管理學的分析工具。
后置課程:綜合性的管理課程,如企業戰略管理、商務策劃管理;行業管理課程,如工業管理、商務管理、旅游管理;要素管理課程,如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過程管理課程,如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理由:《管理學原理》是一般的管理原理、技術和方法,是綜合性的管理課程、行業管理課程、要素管理課程、過程管理課程的基礎。
2應用型本科《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思考
2.1課程定位和課程目標
《管理學原理》是揭示管理活動一般規律的課程。是應用型本科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層管理崗位綜合管理能力和一般管理能力的任務。教學是64學時,4學分。
課程目標?!豆芾韺W原理》的知識目標:通過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一般的計劃知識、決策知識、組織設計和人事管理知識、領導和溝通知識、激勵知識、控制知識、創新知識?!豆芾韺W原理》的知識目標:通過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般的決策能力、計劃能力、組織設計協調能力、領導與溝通能力、激勵能力、控制信息處理能力、創新能力?!豆芾韺W原理》的素質目標:通過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較好的政治文化素質、較強的一般管理的業務素質和良好的身心素質。
2.2課程內容
《管理學原理》的教學內容可以總結為“一條主線”、“兩大理論前提”、“三大管理基礎”、“七大管理能力”?!耙粭l主線”是以培養基層管理崗位綜合管理能力為主線;“兩大理論前提”是指管理、管理學脈絡理論前提和管理理論形成與演變理論前提;“三大管理基礎”是指管理的環境、管理的原理、管理的方法;“七大管理能力”是指管理的決策能力、計劃能力、組織設計和協調能力、領導與溝通能力、激勵能力、控制和信息處理能力、創新能力。
2.3課時分配
3應用型本科《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實施與改革思考
3.1教學對象的分析
學生專業屬性的分析。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有的是文科生、有的是理科生,文科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理科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專業本身具有交叉學科的性質,要求學生具有廣闊的知識面。
學生知識架構的分析。大一學生具有較好的數理化或史地生理論素養,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經濟學基礎、高等數學、計算機課程的滯后或平行開設,造成前置課程的知識不足;90后耐心不足。
學習管理學課程可能出現的困難分析。思維方式轉換困難。同學們高中階段多為形象思維和簡單的邏輯思維,一下子轉到較為復雜的抽象思維必定出現理解的困難。這表現為感覺《管理學原理》枯燥、單調、乏味。同時,知識底蘊、實際工作經驗的不足,造成對管理學理論理解的困難。
3.2教學方法的思考
《管理學原理》課程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推理引證法、案例分析法、問題討論教學法、課堂宣講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推理引證法又叫邏輯推理論證法。歸納法和演繹法是兩種重要的邏輯分析法。歸納是指由個別到一般、由事實到概括的推理方法;演繹是指由一般到個別、由一般原理到個別結論的推理方法。引證法是引用經典的言論、科學原理、盡人皆知的常理等作為論據來直接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引用的東西,用來作講道理的依據。如我們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用推理引證法介紹量、本、利分析法,先從基本概念出發,推導出產量成本函數和產量收入函數,再進一步推導出保本點的公式、目標利潤產量公式、產品定價公式等。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案例,教給受訓學生研究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及執行業務能力的培訓方法。如我們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對“美國聯合郵包公司的科學管理”進行案例分析,讓同學們分析出聯合郵包公司是如何進行動作-時間研究制定勞動定額,如何應用標準化原理,如何計劃職能和執行職能相分開,如何科學培養第一流的工人。問題討論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我們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用問題討論教學法討論“誰能拯救紅塔?”、討論褚時健要不要復出?同學們踴躍發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既理解了管理的職能,又深刻認識了管理者的素質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同學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宣講教學法是結合課程知識圍繞一個專題,學生上講臺宣講。如我們在《管理學原理》課堂中組織“溝通宣講會”,讓學生上講臺講溝通理論,講溝通故事,談溝通經歷,演溝通情景劇,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溝通能力。項目教學法作為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而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它將傳統的學科體系中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教學項目”,圍繞著項目組織和開展教學,使學生直接全程參與、體驗、感悟、論證、探究。工作要主動,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如我們在《管理學原理》的計劃章節組織學生撰寫“開店計劃書”,既讓學生掌握了制定計劃的技巧,又培養了同學們的創業意識。
3.3教學改革的思考
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方面,我們主要在教學手段、教學措施、學生實踐方面進行創新。在教學手段創新方面,我們大力開展多媒體教學,我們制作課程錄像、開發精品課程讓學生課后觀摩,我們建立《管理學原理》課程QQ群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在教學措施創新方面,我們可以配備管理游戲道具寓教于樂,我們可以請企業家進校園現身說法講管理,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活動策劃中用管理。在學生實踐創新方面,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管理認知實訓基地,見證管理活動。如我們帶領學生參觀湖北新三友機床有限公司,見證鐵塊如何變成數控機床的流程,并認識其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機制。又如我們帶領同學參觀武漢量販店和沃爾瑪,了解其組織結構的設計和人事管理。
4應用型本科《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的思考
4.1建立多元化的《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師教學評價體系
建立教學過程考核保障體系。形成學生期中教學信息反饋、期末學生評教評學、督導評價、同行評價、企業人員評價的教學過程評價考核體系。
4.2建立系統化的《管理學原理》課程考核標準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