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科技人才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1 18:08: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街道科技人才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街道科技人才工作計劃

篇1

四川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吳凱與巴中市委書記李剛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四川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劉進與巴中市副市長袁聞聰分別代表四川省科協與巴中市人民政府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

此次合作旨在加快巴中科普事業發展,推動科技興巴戰略,提高巴中民眾科學素質,促進巴中“兩化”互動、統籌城鄉、追趕跨越、加快發展。合作將按照四川省和巴中市發展的總體部署,本著“優勢互補、務實開拓、創新機制、共謀發展”的原則,切實加強巴中的科協組織網絡建設、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科普能力建設,推進巴中市公民科學素質達到全省的平均水平,著力提高為巴中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的能力,共同推動巴中加快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的北向東向開放高地、川陜渝重要的樞紐聯結地、西部綠色經濟示范區、全國扶貧開發示范區、川東北重要中心城市,努力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此次合作內容包括兩部分,就是明確四川省科協的責任重點和巴中市政府的責任重點。四川科協工作重點為:一是促進巴中著力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包括逐步配備科普大篷車,推動巴中建設科技館,支持巴中農村綜合科普示范區建設,支持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區)工作等。二是支持基層科普能力建設。指導巴中抓好社區科協、農技協的建設和發展,支持巴中建設農村綜合科普示范區。三是助推企業科技進步。支持開展“金橋工程”、“廠會協作”、科技咨詢等服務活動,支持加大高端人才引進,爭取在5年內幫助巴中建立1家院士工作站和4家各具特色的專家工作站。四是幫助巴中科技人才成長。強化對巴中各類科技學會專兼職工作人員和會員的培訓,支持巴中承辦重要的學術會議。五是探索基層科普工作的路子。省科協將通過與巴中市的合作,在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創新科協工作模式和有效發揮專家人才的作用等方面進行試點,積極探索基層科普之路。

巴中市政府工作重點為:一是加強對科協工作的領導。充實和完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領導小組,將科學素質綱要工作納入市政府目標考核內容,把科協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同部署、同落實。二是建立健全科協組織網絡。支持建設好縣(區)、鄉鎮(街道)、社區、企事業等基層科協組織,配齊配強各級科協領導班子,逐步改善科協工作條件等問題。三是切實加強科普能力建設。優先解決市科技館建設中的具體問題,支持城鎮、社區科普畫廊等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農村科普“站、欄、員”建設,努力增強科普服務能力。四是全力做好保障工作。按照《科普法》及科普示范縣創建標準足額預算科普工作經費,并隨著財力增長逐年增加;切實解決好科協機構、編制等工作中的實際困難。設立巴中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勵,充分調動青少年科技創新熱情。

此次合作期限為五年,合作雙方還明確了合作機制。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四川省科協與巴中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推進領導小組,雙方分別確定一個牽頭責任部門,并將其主要負責人作為聯絡員,保持密切聯系與磋商,指導和協調合作工作有效開展。二是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確定合作重點等工作。三是密切信息溝通。通過不定期制發簡報、交流調研等多種形式,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信息通報交流渠道,促進不斷拓展雙方合作范圍、深化合作內容、提高合作層次,更好地服務巴中經濟社會發展。

吳凱表示,四川省科協將從四個方面與巴中市政府加強配合,務實推進戰略合作。一是緊密結合巴中產業發展實際,努力提供科技支持與科技服務。二是緊密結合服務巴中民生改善與社會和諧,全面推動科學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三是緊密結合巴中科技發展的現狀,積極扶持巴中提升持續創新發展能力。四是緊密結合巴中科技人才需求實際,大力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篇2

一、實踐體會

(一)加強指導,著力提高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質量人大代表參與管理國家事務,行使民主權利的一條重要途徑是通過大會或閉會期間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的方式進行的。這些建議質量的高低,既影響著辦理效果,也影響著代表執行職務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因此,辦理好代表建議的前提,應該是著力提高建議的質量。而人大常委會做好指導工作,是提高代表建議質量的重要保證。

幾年來,區人大常委會一是定期向代表寄發學習資料、舉辦培訓、以代表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習等方式,努力提高代表的綜合素質,增強代表意識,不斷提高代表履行職務的能力;根據工作計劃,組織區人大代表深入實地視察檢查、進行專題調研,開展行風評議以及接訪群眾等活動,并邀請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參加;組織區人大代表二百多人次旁聽區法院庭審和區檢察院的聽證會,并進行庭審評議,不斷拓寬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努力使代表提出的建議更具有準確性和可行性。二是在每屆人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前,常委會就專門印發《關于代表提出議案及建議、批評和意見的注意事項》到每一位代表手中,對代表提出的議案和建議的范圍、內容、格式規范等作出說明。同時發出書面通知,要求代表圍繞大會議題,回到選區,傾聽選民的呼聲,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視察活動,搜集素材,做好撰寫議案、建議的準備工作。并把常委會印發的議案和建議、批評意見專用紙寄送到代表手中,提前做好議案、建議的宣傳發動和組織工作。三是在人代會期間,常委會組織力量在做好議案、建議的登記、分類、整理和確定承辦單位等工作的同時,對征集的議案、建議認真把關,對不符合一事一議的建議與代表討論協商,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拆分成兩個或幾個建議;對個別有悖現行政策和法律的建議,則及時指出,耐心勸導代表修改或撤回,從而保證了代表議案、建議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為辦理工作掃清前期障礙。

(二)規范辦理程序,完善辦理制度

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強、法律規定嚴和工作要求高的經常性工作,要提高辦理質量,就要克服辦理過程中的隨意性。

區人大常委會在征求人大代表意見、總結歷年辦理經驗的基礎上,著手規范辦理程序,逐步健全和完善代表建議辦理制度,促進辦理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一是嚴格規范辦理程序。完善辦理工作流程即接辦、登記、分解、回執、督辦、把關、答復等,環環緊扣,使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和科學的循環,促使辦理程序規范化、制度化;二是嚴格規范答復格式。答復時遵循“三把關”(即:辦理答復材料須經承辦單位經辦人員、分管領導和分管區領導審核把關、簽名),方可按規范行文;三是嚴格規定辦復期限。要求承辦單位在法定3個月期限內辦理完畢并答復代表,對不滿意件堅決執行重新辦理制度,辦理期限為一個月;四是強化工作責任制。要求承辦單位領導親自把關,親自抓落實,特別是一些辦理任務較重的單位,如建設局、教育局等部門,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管、指定專人跟蹤辦”的辦理機制,形成各有關方面齊抓共管的局面;五是嚴把督查關。從抓好“二率”(解決率、滿意率)入手,采取電話催辦、組織檢查等措施,了解辦理進度,狠抓辦理質量,提高辦理效率。

(三)加大督辦力度,提高解決率和滿意率

提高辦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其根本在于能否及時采納代表的建議,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區人大常委會要求各承辦單位在辦理工作中,強化“精品意識”,把代表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辦理工作質量的準繩,注重提高解決率和滿意率,力求堅持“三個原則”:1、凡是有條件辦到的,抓緊組織實施。如針對陳開通代表提出的關于對企業和各種科技管理人才的戶籍落戶和為子女入學提供保證的建議,我區進一步放寬了科技人才戶口遷入江南新區的條件,即在江南新區企事業單位工作的管理人員、技術骨干,有學歷證明(大學或中級職稱以上),均可辦理戶口遷入,其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可以隨遷。又如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專項整治美食街,重塑專業一條街的窗口形象的建議,區城監大隊及時協同有關單位、部門對美食街的市容市貌進行整治,共強制拆除違章搭蓋33戶,面積143平方米,拆除不規范廣告牌8塊,糾正、制止占道經營行為158起,經過整治的美食街環境得到較大的改觀;2、對因條件限制,近期不能辦理的,先予以采納,爭取納入今后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如:針對吳乃明代表提出的《對*鯉城區人民政府關于農村學布局調整的實施意見》的幾點修改建議,區政府組織人員調研,對江南、浮橋片區學校重新進行規劃,制定《江南新區教育發展規劃》,擬在江南新區新建達標中學、達標小學及達標幼兒園各一所,并將現有26所小學按城區學校布局調整合并成16所,通過整合使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學校布局調整合并方案將作進一步論證后實施;3、對因涉及人事、機構、財政體制等問題或超越本級政府職權范圍,確實難以實施的建議,要實事求是地正確運用有關法律、法規、政策予以耐心解釋,明確答復。對代表不滿意的答復件,嚴格按規定退回重辦,力求取得代表的理解和諒解。如杜翠瓊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縣后街(附屬二院后門路段)車輛管理的建議,因該路段的交通堵塞問題未能及時有效地解決,要求區政府退回原承辦單位重新辦理。

同時,區人大常委會加強了對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的跟蹤監督。通過調查、視察、檢查、聽取區政府一年一度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報告等形式,加大督辦力度,確保代表建議落到實處。如針對黃國強等十二位代表提出的“關于要求區政府分期分批建設鎮、街道老年人活動中心和村、居老年人體育活動場地”的議案,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提議案的人大代表先后三次深入鎮、街道視察檢查議案的辦理情況,并安排了兩次常委會會議專門聽取區政府辦理工作情況的匯報,終于使這件歷時三年的議案的辦理工作圓滿完成。

二、存在問題

幾年來,我區人大常委會在督促辦理代表建議工作中雖然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從每年的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檢查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有的承辦單位職能有限。對代表提出的一些用地、規劃問題,都涉及到市相關職能部門(市房管局、市公用事業局等),如多數代表反映的筍浯溪兩側架設路燈的問題,職能部門為市政公用事業局;鎮撫巷排水排污系統的改造問題,究其原因該轄區地勢低,要等中山路步行街改造后才可進行;二是有的承辦單位片面追求答復率,出現重答復、輕落實的現象,聯系、走訪征詢代表的意見不夠主動,“兩見面、三結合”活動開展不夠,出現敷衍應付、相互推逶現象等。如:對辦理工作征求代表意見工作不習慣、不主動,年度征求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反饋表回收率不高,有時僅占30,但它從某一側面也反映了,代表對辦理工作有不滿意的一面,認為“年年提、年年無解決問題、提也無用”,因此拒不填寫反饋意見表。可是,我們每年在發給承辦單位的《辦理工作須知》中又可看到這樣一條規定:“建議領銜人15日內未反饋的,對承辦單位的答復意見視同滿意”,似乎有助承辦單位不積極回收建議辦理情況反饋表之嫌;三是辦理工作“前松后緊”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的承辦單位接受辦理任務后遲遲不行動、不抓緊落實,辦理期限快到時才倉促擬文應付答復代表,如去年在三個月的辦理期限中,最后一個月答復的占了75,因此出現答復文稿不規范、措辭生硬、內容過于簡單化等問題。

三、思考與對策

針對以上影響辦理工作的幾個問題,我們認為,要注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進一步提高對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關鍵要在落實上下功夫。各承辦單位要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進一步加強對辦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提高政治責任意識,把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落實到具體的各項工作中去,努力使辦理工作做到: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與為民辦實事結合起來,與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結合起來。要始終把代表滿意不滿意、落實到位不到位作為衡量辦理工作的唯一標準。一是要明確責任抓落實。要從布置任務、落實措施,督促檢查和審核答復實行層層把關,努力做到領導責任落實,承辦任務落實,辦理期限落實,辦理要求落實,辦理質量落實。二是要突出重點求落實。要在保證所答復的代表意見全面落實的基礎上,選擇一兩件代表反映強烈、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老大難”問題,作為每年辦理工作的重點,認真加以落實,提高代表的滿意率。如2002年針對封國榮等十二位代表提出的關于背街小巷照明路燈電費支出的建議,區政府安排了16.872萬元用于路燈的管養,同時將小街巷路燈改造列入了為民辦實事項目,得到代表和群眾的充分肯定。同時要注重抓好四個環節,即抓好調查研究、提出對策措施、強化督促落實、保證答復滿意率,做到辦理一件,落實一件,代表滿意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