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保障工作總結范文

時間:2023-09-14 17:50: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網絡安全保障工作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網絡安全保障工作總結

篇1

一、2019年工作總結

近年來,在互聯網內容不斷革新的新形勢下,網絡安全委員會始終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網絡安全工作機制,提高基礎管理和專業隊伍技能水平,同時積極開展網絡安全知識技能宣傳和普及,努力提高安全管控能力,切實保障綠色、健康的互聯網接入環境?,F將2019年重點工作匯總如下:

1. 強化組織建設,堅決打擊違規網站及違法犯罪行為

過去的一年,網絡安全工作委員會帶頭強化自身組織建設,完善內部管理制度與規范;對有關單位接入網站的備案信息積極核查,緊緊圍繞違法犯罪內容進行監督管理,及時接收并處理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并積極協助執法機關對涉案網站調查取證。2019年全年,清理違規網站16083個,涉及鏈接2946013條,協助執法單位調查取證79起,有效處理不良信息舉報7965個。

2. 積極參與2019河南省互聯網大會、網絡安全競賽等活動

為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數字經濟,助推實體經濟與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聚焦大數據時代網絡安全、為互聯網發展保駕護航,網絡安全工作委員會積極參加2019河南省第六屆互聯網大會,并在主管部門領導的支持下參與承辦了“安全護航  數創未來”分會;分會場上特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王元卓、北京賽博英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譚曉生、沃通電子認證服務有限公司 CTO王高華、阿里云華中大區安全總監馬睿博、百度安全總經理馬杰、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杜躍進等網絡安全領域專家及學者,分別作《大數據驅動數字經濟》、《智能化安全運營,護航數字化未來》《解讀<密碼法>,數據加密保護是重點》《構安全生態,建AI未來》《云安全應用的新實踐》《大安全亟待升級》等主題演講,深度探討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以新時期網絡安全為基石,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構建并全力護航數字經濟時代。

除此之外,網絡安全委員會始終重視并堅持培養技術人才,2019年7月積極參加主管部門組織的網絡安全競賽,并積極為賽場提供場地、設備及網絡環境等,以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

3. 全力保障國家重要會議和活動安保工作

網絡安全工作委員會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學習工作,組織相關單位學習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并開展考核。在2019年民族運動會和70周年大慶安保期間,及時將安保工作的目的、要求和內容傳達到相關負責人,以確保安保工作的落地與執行。除此之外,安保期間相關企業單位專設專人值班,實行7*24工作制度,并適時信息安全安保工作的通知,設置緊急信息接收、反饋與處理通道,第一時間接收上級主管單位的指令、處理并反饋;全力完成重點階段的安全保障工作。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網民的網絡安全技能仍需提高

自《網絡安全法》普及以來,明顯感覺到網民的網絡安全意識有了顯著提升,但是有些用戶雖重視,但苦于未配置技術人員或技術人員能力達不到要求,導致即使知道網站存在安全隱患也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希望主管部門在宣傳安全意識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基礎安全防范技能方面的內容。

三、2020年工作設想

當下,隨著《網絡安全法》的普及,網民對打擊網絡有害信息和不法行為的呼聲更為強烈,尤其是數據泄露、釣魚網站等詐騙事件的頻發,維護網絡安全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诖耍?020年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網絡安全工作:

1. 做好自我規范,加強組織溝通

委員會將繼續完善組織建設,通過組織會議、行業沙龍等形式為會員單位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集中發揮各會員單位的優勢,共同促進我省互聯網行業健康,共同參與維護我省網絡安全。除此之外,委員會始終堅持“堅決打擊違規網站及違法犯罪行為”的決心,聯合各成員單位,對發現可疑線索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并積極協助其鎖定證據。

2. 堅持投入,大力培養技術人才

2020年委員會將繼續強化網絡安全隊伍建設,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的學習、培訓及考核平臺;并積極組織相關單位參加各項網絡安全技能大賽,切實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3. 做好重要時期的網絡安全保障工作

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將在鄭州舉辦,網絡安全工作委員會將全力領導各相關單位各盡其責,充分發揮“警務室”等機構在政企間的橋梁作用,共同為該活動做好準備工作,。

最后,委員會將牢記宗旨,通過組織網絡安全培訓、競賽、行業會議及專項安保等多種工作方式,積極推進網絡安全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快科技創新,助推實體經濟與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爭取在2020年將我省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篇2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yoyoli”為你整理了這篇某縣信息中心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信息中心緊緊圍繞全縣信息工作部署,全力推進網站建設、信息公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編制等各項工作進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信息工作完成情況

1、深入開展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工作。今年以來,縣信息中心啟動了縣政府門戶網站改版工作,頁面設計參考省政府門戶網站和市政府門戶網站色系和風格,使整個網站欄目構架及布局更加合理,并新增移動瀏覽端、繁體版網站、智能搜索等功能,大力提升了網站的實用性。調整后的網站圍繞“信息公開、網上辦事、公眾互動和回應社會關切”四大功能定位開設了“魅力遂川”、“新聞中心”、“信息公開”、“政務服務”、“公眾參與”、“投資旅游”六大頻道,按照政務公開要求,開設了“政務五公開”專題頁面,將“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全部涵蓋在內,每一類公開還分別設置了子欄目,進一步方便了群眾瀏覽政務公開信息。目前,新版縣政府門戶網站已經上線試運行。

2、大力開展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今年我縣積極響應全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號召,將縣政府門戶網站整體遷移至市大數據中心。通過市大數據中心軟硬件資源對縣門戶網站實行整合,實現我縣政府門戶網站與全市統一標準體系、統一技術平臺、統一安全防護、統一運維監管,集中管理信息數據,集中提供內容服務,實現政府網站資源優化融合、平臺整合安全、數據互認共享、管理統籌規范、服務便捷高效,進一步增強我縣政府網站政務公開能力、公共服務能力、信息共享能力,確保信息公開有渠道、互動交流有平臺、便民服務有載體。

3、圓滿編制政務公開標準目錄。我縣在第一時間制定下發《遂川縣縣本級26個試點領域政務公開標準目錄編制工作方案》,細化各鄉鎮及26個試點領域涉牽頭單位的工作任務,明確各項工作完成的時間節點。同時還邀請了市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專家作了重點培訓,對全縣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目錄編制工作進行統一指導。要求各鄉鎮、各牽頭單位明確負責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目錄編制工作的分管領導和業務負責人,參照26個試點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梳理本單位“三定”方案和權責清單,編制完成相應領域的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初稿,并對初稿中的公開事項名稱、內容、依據、時限、主體、渠道、對象、方式、層級等要素逐一進行梳理核對,不斷完善標準目錄。26個試點領域牽頭單位編制完成相應領域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后,進一步向市級對應主管部門征求修改意見,對標準目錄進行查缺補漏、整理核對,并統一規范政務公開標準目錄的平臺、格式、要求,最終形成全縣26個試點領域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目錄并對社會公開。

4、扎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今年以來,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扎實推進,按照最新機構改革方案和各單位提交的申請,調整了縣政府信息公開主體責任單位,由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和縣直相關單位組成,責任單位個數調整為58家,進一步明確了縣政府信息公開主體責任單位在政務信息審核和以及依申請公開中的責任。在縣政府信息公開日常監測中,我縣加大監測力度,通過委托第三方監測與縣本級自查自糾兩種方式,對全縣所有政府信息公開主體責任單位開展了信息監測工作,對在監測中發現問題的單位,通過文件通報和政府督辦單等多種形式督促檢查直至整改到位。

5、OA辦公系統平穩運行。我縣電子政務辦公系統自運行以來,不斷擴大普及面,增加系統接入用戶數量。通過鄉鄉通工程,全縣23個鄉鎮、3個國有林場和1個工業園區全部納入了電子政務辦公系統。全縣OA系統實行單軌制的單位達到147家,使用人員近2千人,全年收發公文14萬件。為避免OA系統電子簽章被盜用的風險,我中心開展了OA系統電子簽章升級改造工作,明確了電子簽章管理責任,規范了電子簽章使用流程,將安全風險降低到零。

二、明年工作打算

1、切實加強門戶網站建設。強化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第一平臺作用,整合政府網站信息資源,加強政府門戶網站集群協調聯動,強化與縣內其他新聞媒體和新聞網站的聯動,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拓寬信息傳播渠道,完善功能,健全制度,加強內容和技術保障,將政府門戶網站打造成更加全面的信息公開平臺、更加權威的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平臺、更加及時的回應關切和便民服務平臺。

篇3

關鍵詞:設備加固;加固施工實驗;閉環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09-3044(2014)08-1674-04

1 項目背景

根據中國電信網發業(2011)27文《關于報送《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貫徹落實情況和2011年防震減災工作總結的通知》,要求各通信公司為了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確保在遇到突發性地震災害時通信設備的損害程度最小,根據集團公司相關要求特制定通信機房設備加固規范,并遵照執行。

本次加固工程制定的加固方案主要引用YD 5059-2005《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范》,YD5060-2010《通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圖集》和YD/T 5026-2005《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設計標準》三種標準和集團公司相關文件要求對電信公司重點機房機柜機架加固進行設計、施工。

2 建設規模、目標

按照電信集團公司相關文件要求,選取安徽電信新技術生產樓和圣泉路IDC機樓內未達到集團設備加固等級要求的機房作為加固工程試點區域。目前兩個機樓均為安徽電信核心生產局所,主要安裝有業務信息系統設備和IDC系統設備,設備機型多為小型機、存儲、標準網絡機柜和配套電源設備。

本次加固標準為四級防護標準,工程實施后使兩棟機樓內所有設備均能實現7度以上抗震設防標準。其終期加固實施目標為:

1)當遭受本地區設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時,電信設備安裝的鐵架及相關加固點,不應產生損壞。

2)當遭受超過本地區預估設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時,電信設備安裝的鐵架及相關加固點,允許有局部損壞,但不應產生列架傾倒現象。

3)當遭受本地區設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時,架內設備應穩定在機架內部,不出現設備脫落或大的損壞。

3 項目重點、難點分析

3.1 項目重點

本項目重點工作在于解決如何使通信設備在不中斷業務狀態下實現架體和架內設備的加固改造,并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可靠以及成本投入的可控性。

為保證不中斷業務,項目的方案制定勢必要求不得帶有破壞性內容,只能利用現有條件,按照對設備運行影響最小的方案去實施,因此在技術操作上選擇最簡單可靠的方式。例如對設備架體加固采用增強現有走線架支撐強度,實施方式有以下幾種:

1)機房內各走廊位置靠一側對走線架對地加固;

2)走線架縱向兩側增加兩道縱向連接;

3)走線架對柱體和墻體加固。

設備架體再通過角鋼或墊片與走線架之間進行連接和加固,使之達到機房設備、走線架體與建筑結構整體融合的目標。

列間設備架體加固案例示意參見以下照片,如圖1~圖4。

考慮到架內設備尺寸各異,加固操作不得對設備產生破壞性影響,還要能夠方便設備正常檢修和升級擴展需要,因此選擇合適的架內安裝材料和加固方式是架內加固的關鍵所在。本項目的架內加固材料選用特種工程塑料,使得加固器件對設備運行安全影響降至最低水平。

架內加固器件安裝示意圖如圖5所示。

對于架內設備在機柜托板上正常放置,上下距離大于25mm的情況,采用PPS加固件,用零件的方凸臺扣入機架側柱的方孔內,再用快裝螺釘與機架側柱連接緊固。如圖6所示。

螺桿底部增加復合改性塑料(改性彈性體),增大與設備表面的摩擦力。如圖7~圖8所示。

3.2 項目難點

1)技術難度

本項目技術難度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創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首創性在于國內通信領域還沒有對在網設備實施加固改造的現實范例。本次設備加固方案是根據對機房現場環境和設備種類詳細調查摸排后創造性設計出可供現場施工的最合理可行方案,使得在網設備加固改造由規范文件中理論性要求變成實際改造的技術成果。

復雜性表現在由于加固設備尺寸不一、架內設備種類繁多,固定模式多樣,加固最終要求所有設備均要實現架體間和架內整體的固定,因此對于設計方案就必須要求具有全局的統一性和局部的唯一性,對于機架間的加固和機架內的加固措施需分別采用不同的施工策略。

不確定性一方面指由于加固方案沒有成熟經驗可供借鑒參考,所以對于實際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現場問題無法提前預估,因此設計方案的編寫采用“摸石頭過河”模式,首先通過在模擬機房內進行現場加固實驗,針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摸索修正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逐步完善其設計內容,最終得到合理可行的設計施工方案和項目組織管理措施。另一方面由于加固工程量的巨大及方案變動的不確定性,使得最初設計方案無法精確預計出各種加固材料制作方式和用量,因此造成現場施工材料實際使用量和制作模式的不斷變更,這些不確定性都增加了設計階段的困難性。

2)施工難度

總體來說由于施工現場環境復雜,重要設備安全等級高,因此既要保證施工進度又要保證在網設備安全運行,因此制定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環節的主要難點。

設備加固施工難點在于機房空間狹小,施工操作面局促、施工器材無法在現場制作。另外由于維持機房潔凈度要求,對于現場打眼、焊接、絕緣等操作需采用吸塵器配合洗塵、防塵布封閉操作空間等特殊處理措施。特別是為了保障設備安全運行,對于施工過程的每一步操作都需制定詳盡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及確定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3)項目組織難度

本項目施工涉及兩個通信機樓,每個機樓又涉及十幾個不同種類機房,分別由不同部門負責運營管理。因此施工單位需要與不同部門之間聯系協調,因此項目組織管理十分復雜。

為了解決項目管理難題,本項目以設備維護單位、建設管理單位、設計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為成員組織項目管理統一集合體。統一協調設計、施工、監理、運營、配合等各方面問題,及時響應,及時反饋,所有問題均實現閉環管理。

應對設備運行維護部門提出的現場勘察及施工現場安全要求,項目組確定由設計單位牽頭,施工單位密切配合,對圣泉路機房和新技術生產樓所有設備進行詳細深入現場勘察,通過記錄好每臺設備的現有加固方式和周邊環境的摸排,后期由設計單位會同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以及建設管理單位一起多次召開工程建設方案論證及施工協調會議,將現場勘察發現的問題及時消化解決,并結合眾家之長制定完善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和安全責任處理流程,交由施工監理單位監督落實。

4 建設投資效益分析

本項目加固改造面積共計9450平米,其中新技術生產樓涉及五至十層以及負一層和十八層通信機房,共計4500平方米。圣泉路局涉及一至五層通信機房,共計4950平方米。項目改造投資額206萬元,平均每平米加固改造費用為218元/平米。

5 案例總結

通過本次安徽電信機房設備加固工程重難點技術方案研究分析,可以發現設備加固技術方案具有可操作和可實施性,并且在投資效益上也具有很高性價比。通過少量投入可以帶來巨大的社會安全性提高和通信網絡安全保障級別提升,這是機房加固工程所能產生的最大效益。由于該項目的復雜和獨特性,使得我們在本項目的設計、施工和管理過程的每一個階段必須抱著十分謹慎、畏懼的態度,從宏觀、多角度的對理論和現實可能發生的情況數據進行更細致、前瞻、廣泛和科學的論證,力求保證得到最安全可靠的實施效果,因為對通信網絡的任何影響都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標準【YD 5059-2005】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