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范文
時間:2023-09-19 16:51: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初中計算機;情境教學
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開拓學生思維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自身情況精心選擇教材,因材施教,巧妙安排教學結構,科學設計教學過程和形式,讓學生置身于問題情境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和教學效益的提高。
一、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中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引發心理與情感共鳴,從而以具體的教學內容為依托,設立出帶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形象的主體形象場景的教學方法就是“情境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與傳統單向的知識灌輸模式不同的是,它更能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將理論知識從課本中脫離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利用學生的真實生活體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對學生根據教材內容照本宣科進行講解,學生很難理解計算機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而情境教學法,往往首先是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然后利用學生積極向上、正面的情緒創造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來獲得計算機知識。另外,計算機課程由于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單純的理論知識教學并不能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知識,提高計算機的使用技能。因此情境教學法通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來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更好地獲取計算機知識。
二、初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中情境教學的運用對策
(一)情境創設要能貼近生活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只要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因此,要使教學成功,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最重要的功能表現在陶冶和暗示。設定一個好的教學情境作為教學的導入,無疑能起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形成良好的影響,同時明確參與動機,剔除情感中的消極因素,保留積極成分,那必將為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有效解決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情境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啟迪,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信息科技課是體現創新性、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課堂上,要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用學到的技術解決生活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知識點。情境把同學們不知到已知、淺知到深知類的問題融合在情境里,激起了學生們強烈的求知欲。
(二)精心選擇教學材料
問題情境的創設應當有充分、豐富的課堂教學材料為鋪墊,使學生的思維在廣度、深度上有一個充分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和余地。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上課時,精心篩選材料,緊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習目的,而又應有所拓展和延伸。通過教師精心選擇的資料,使學生獲得一個美好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有針對性的學習解決問題。中學計算機教學課在選擇教學素材、創設問題情境時,切忌教條、僵化、語錄式的材料,那種空洞、說教式的材料只能抑制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反感甚至排斥。應選擇富有情趣和吸引力,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中煥發出強烈的求知欲,促使學生在生疑、解疑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的教學素材。問題情境用于新授課,從一開始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氣氛很快進入活躍的。
(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計算機教學的主要方式是通過課堂進行教學,這就要求學生與教師之間要建立起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要加強溝通與交流。而情境教學法就是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一定的情境,最后讓學生在指導下可以自主學習知識。但由于計算機本身具有極強的復雜性,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又大不相同,所以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各種問題,遇到各種挫折。在這個時候,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時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的形式解決問題。在這種良性的溝通和交流中,學生從原來的不愿意參與,轉變到主動積極參與,真正做到“我想學、我要學”。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備課環節,充分利用身邊有的素材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深入學習。
結語:情境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可以緊密聯系師生之間關系,還對提高計算機學習效率,改善學習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松亞虎.提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4,22:112-113.
篇2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信息技術;模塊;必修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我國對高等計算機教學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教育部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高等院校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信息素養。注重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了解以及對信息的獲取、加工和處理的能力。而2004年前后,很多國內高校的非專業計算機課程由之前的計算機文化逐漸轉變為較為專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等課程。從字面上的認識來看,很多人認為計算機基礎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存在很大的差異,其實不然,經學者研究發現,就教學內容來講,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存在很多重復的內容,導致教育資源的浪費。因此,本文就計算機基礎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適切性進行研究和分析。
一、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
根據《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結構大致分為六個模塊,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大塊。必修部分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內容和概念,僅僅只有“信息技術基礎”一個模塊。而選修部分以信息處理技巧和技術運用為主,包括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運用、網絡技術的運用、數據管理技術與人工智能初步六大板塊。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每個模塊都是兩個學分,而且一般情況下必修課程的信息技術基礎是必須修滿兩個學分的,而選修課程內容中的六大模塊則可以選取其中一個進行學習。必修中的信息技術基礎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是繼續學習選修課程的前提,該模塊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基本的信息處理模式和基礎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簡單的計算機問題。由于每個院校的教學模式不同,所以,各個高校的計算機選修課程都不一致,但不管選修哪門課程,應該都涵蓋一些計算機基礎內容的知識點。
二、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內容
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內容相比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更為簡單一些,以計算機的理論知識為主,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由來與發展歷程,和認識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處理軟件。計算機信息基礎主要包括計算機的發展簡述、計算機的應用領域、計算機的數據表示、計算機的系統組成、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以及計算機的病毒知識等幾個方面。主要是從計算機本身的功能出發,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本性能和輔助工具等基礎內容,涉及的信息處理技術相對來說較少。
三、計算機基礎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適切性分析
為了明確高校新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以及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編排的現狀,我們進行了一些調查。根據調查發現學習過基礎知識的學生都能簡單了解計算機的性能,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也接收得更快。事實上,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內容無非是對計算機本身的功能、特點以及一些簡單的信息處理方式進行總結,教學內容都不會過于復雜。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本身就涵蓋了一些簡單的計算機基礎教程,他的必修模塊也相當于把計算機的功能、概念介紹了一遍,只是在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上又增添了一些信息處理的模塊,相比于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內容來說更為全面,涉及的信息處理技術也更多一些。只是在計算機基礎上做了一個內容的補充和延伸,在網絡處理技術、媒體運用技術、數據管理技術方面都做了一些簡單的介紹與講解,讓學生在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的同時能夠實際操作一些計算機技術,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的性能、特點。總而言之,計算機基礎與高中信息課程教學內容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教學內容上也有一定的重復,因此,我們可以適時地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增加一些信息技術處理的模塊,讓計算機基礎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能夠更好地銜接,實現計算機基礎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適切性。
隨著網絡的發展,計算機已成為人們生活獲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因此,計算機的教學內容也要發生一些改變,原本的高校計算機基礎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重復性和差異性,使高校學生受到的計算機教育程度不同,計算機水平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要適時地對原有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調整,以保證其教學內容的適切性。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汽車專業;人才培養;作用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05-0000-02
The Role of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Analysis in Automotiv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Hu Yanfeng
(Hangzhou Automobile Advanced Technician’s School,Hangzhou31001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computer technology widely used as basis in the automotive major,discusses the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important role in auto major talents culture,analyzed the need for computer basic teaching,discussed from various angles of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application in the automotive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Keywords:Computer basic teaching;Auto major;Talents training;Role
21世紀是以工業文明為基礎、信息文明為手段、生態文明為目標的高速發展的世紀,這也是人類進入了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的信息時代的世紀。而以計算機、微電子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科學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已使汽車行業的生產、設計和應用技術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這是知識經濟創新本質的體現。面向非汽車專業的計算機教育,是涉及面更廣、影響更加深遠的計算機應用教育。
一、計算機技術在汽車專業中的應用
計算機在汽車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產品開發、設計、制造、修正到汽車控制的計算機應用,都已經取代了原有的傳統技術。在汽車專業人才的培養中,計算機基礎教學能夠讓學生了解汽車研發到使用的計算機應用過程。這部分知識的吸收掌握,不論在哪個具體領域內都是必要的。
(一)汽車計算機控制系統
汽車計算機控制系統傳統汽車是依靠駕車者通過點火開關、加速踏板、離合器踏板、制動踏板、變速器桿和其他開關等控制裝置進行控制的,需要駕車者在人一車一環境的閉合回路內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和操作,才能駕馭汽車行駛,其控制過程完全是一個人機控制。由于時展對汽車不斷賦予新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完全的人工控制已經難以勝任對控制性能要求很高、控制過程非常迅速、控制系統十分復雜的汽車控制;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如果駕車者仍然在控制閉合回路之中處于控制地位,往往產生錯誤的分析、判斷和操作,進而釀成嚴重后果。隨著社會和消費者對汽車功能和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電子化、智能化、網絡化成為現代汽車的重要標志和發展趨勢。現代汽車普遍利用電子技術對汽車進行廣泛的控制與管理,特別是計算機控制與管理,既能保證駕車者對汽車操縱與控制意圖的實現,又能將駕車者從操縱與控制的繁重勞動中解脫出來,還能使汽車與環境和社會的關系變得更為協調。
(二)計算機輔助汽車設計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是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工藝人員設計零件從毛坯到成品的制造方法,是企業的產品設計數據轉換為產品制造數據的一種技術。早期開發的CAPP系統主要是檢索方式,即系統工作時,首先檢索出適合一組相似零件的標準工藝,然后通過編輯修改,生成具體零件的工藝過程。在汽車企業中,特別是產品開發中更有效地應用計算機輔助技術,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經營,國外福特公司制定了有關戰略和發展目標,克萊斯勒公司提出了CAD/CAM戰略,日本豐田公司制定了面向21世紀的“信息高度系統化構想”,美國通用公司(GH)汽車公司決定在管理、商業經營、C4(即CAD、CAM、CAE、CIMS)技術三個方面著手改進。現在,美國、西歐、日本甚至韓國的許多汽車商都已應用CAS技術,只是程度的深淺、范圍的大小有所不同。CIMS(Computer Intergrated Manufacture System)即計算機集成(綜合)制造加工系統。
(三)計算機輔助修正技術
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輔助制造技術和輔助測量技術,我們已經比較熟悉了。而計算機輔助修正(調整)技術,則是近一二十年才出現并發展起來的。它是檢測技術的進步,加工技術的革新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應用的新的領域之一。它實質是理論分析和實踐經驗綜合的工業化“專家系統”,因此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計算機輔助修正技術,解決檢測結果的量值與需要修正的量值之間,沒有確定的函數關系的場合下的修正問題。
二、汽車專業教育中計算機教學的必要性
為了提高我國汽車行業的技術開發及應用能力,使我國汽車行業在新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能夠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在包括汽車專業在內的職業教育中繼續加強計算機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國家雖然在普通初中安排了以計算機的使用為基本內容的教育,但是技校新生在初中階段受過的計算機普及教育,還不能滿足社會與專業本身對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一般需要。計算機教育在職業教育各專業培養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計算機本身是一個學科、一個專業,但同時也是其它各學科、專業的基本工具,是“公共基礎課”。根據“一體兩翼”的理念,技校生在學好專業“一體”的基礎上,再添加強有力的計算機與外語這“兩翼”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社會競爭適應能力,有利于發展他們的專業才干。這關系到人才素質培養的大問題。職業教育包括汽車專業在內的各類專業與計算機抑或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的相互結合、交叉滲透,是現代科學發展的重要方面,是不可忽視的新學科的一個生長點。跨學科、復合型的汽車專業高級專門“通才”的培養,不能單靠傳統純汽車專業的課程設置,而必須設置一些交叉學科的課程,比如根據專業分類指導開設更多與汽車專業相融合的計算機課程。
三、計算機教育在汽車專業教育中的應用
汽車專業計算機教學的實質是計算機應用的教育,是“以應用為目的、以實踐為重點、著眼信息素養培養”的一種教育,在原有基礎之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以滿足社會和專業本身對汽車專業畢業生在計算機知識、技能與應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從計算機專業的視角來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將人才培養的規格歸納為三種類型(四個專業方向),即科學型(計算機科學專業方向)、工程型(包括計算機工程專業和軟件工程專業方向)、應用型(信息技術專業方向)。汽車專業計算機教育從根本上說來是隸屬于寬泛意義上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名稱下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種計算機基礎教育,為不同學校培養不同類型的汽車專業人才服務。
汽車專業計算機教學面向汽車專業學生,它既不同于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也有別于其他理科專業的教學。汽車專業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工作在生產、技術、治理和服務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并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去解決汽車專業專業領域中的問題。
汽車專業計算機應用的主體對象是汽車專業專業人員,汽車專業專業是其基礎專業,計算機只是服務于專業需要的工具,而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的主體對象是計算機專業人員。所以汽車專業計算機教育與其說是把計算機應用于汽車專業專業(此時計算機專業人員是主體),不如說是使汽車專業專業人員把計算機當作專業工具使用,培養汽車專業專業人員掌握服務于汽車專業專業本身的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此時汽車專業專業人員是主體)。由于汽車專業專業人員把計算機用作工具,在專業中添加了計算機技術,因此也常引發、催化了以計算機軟、硬件的應用為背景的新學科、新專業的產生。
四、結束語
汽車制造業是我國近年來飛速發展的工業產業,而專門的汽車人才培養還處于薄弱階段。新的經濟環境對汽車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計算機基礎教學作為輔助課程,在汽車人才培養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宋軍.汽車專業的人才培養及教學改革探索[J].河南教育:下旬,2008,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