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返鄉就業的積極意義范文
時間:2023-09-19 17:41: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返鄉就業的積極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中原經濟建設事項系統的工程,其建設也是非常復雜的,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需要統籌兼顧,需要匯聚多方力量共同聚力。加上中原經濟區建設要求政府擴大就業,保障民生,加大對高校畢業生這一群體的就業指導和安排,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行動力。鑒于此,本文對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的高職院校畢業生農村創業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研究尤為必要。
關鍵詞:高職院校;農村創業;必要性
中原經濟區要實現農業的現代化,要發展現代農業,人才的支持、智力的支撐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具備知識的青年回到農村,充實到農村的廣闊天地去,并且中央也進一步明確指出,要積極創辦現代的農業和現代的企業,這就需要各個高校提供人力上的支撐,積極鼓勵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之后能夠積極投入到農村中去。
一、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農村創業必要性分析
(一)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結構性失業成為一大難題。
2013年我國的大學畢業生高達600多萬,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學生數量激增,畢業之后導致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隨之產生的就是就業的巨大壓力,就業難成了每一個大學生面臨的難題,特別針對學歷、文化層次不高的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來說,就業是難上加難。一方面是用人單位的要求比較苛刻,條件限制較多,比如性別歧視,重工作經驗,不要外地畢業生等原因,呈現出不少企業單位招工難的狀況,另一方面又伴隨著大學畢業生因就業期望值過高,自身定位認識不夠等原因找不到工作,出現就業荒,就業難的狀況,說明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對接矛盾出現,結構性失業已成為主要原因。
(二)農村留守勞動力素質相對較低,缺乏大量的知識人才充實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的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為我們帶來了顯著的成績,同時也進一步使城鎮和農村的差距和矛盾加大,人們的收入水平出現差距。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城務工的青年人數逐步增加,導致留守在家的大多以老人、婦女。兒童居多。農業要推進現代化,目前留守的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無法適應現代農業的節奏。這也就意味著,要想推薦農業現代化,必須要有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否則無法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也無法取得實效。
(三)高職院校畢業生農村創業的積極意義
高職院校畢業生通過在校學習,掌握了系統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正是因為具備了知識優勢,也有利于大學生進行創業,為其創業提供有力保障。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畢業生農村創業無疑為發展農業的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1.高職院校畢業生農村創業可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大學生的創業水平,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實效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是具有極大的推動力。創業不僅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帶來了更多的經濟增長效益。我們知道,大學生創業潛力是巨大的,因此做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創業,積極投入到農村中,從而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做貢獻,提供推動力。
2.高職院校畢業生農村創業能夠傳播新的知識和技術,有效提升當地農民的素質。
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民族素質的高低直接起著決定性作用。因為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素質較低何談整個民族的素質。現在,農村大多青年離開家鄉進程務工,把老人和婦女留在農村,導致農村人力資源緊缺。如果現在學生畢業之后都不想返鄉,那么農村的經濟發展將沒有有力的人才資源保障。因此,要積極鼓勵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給與他們物質上的保障,提供資金的支持,吸引大學生投身農村,解決農村人才緊缺現狀。
3.高職院校畢業生返鄉創業可以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大學畢業生在農村創業,能夠積極助推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他們帶來了新的知識、新的科技,這是發展現代農業所急需的東西,大學生返鄉創業,一方面可以在農村推廣科學文化知識,推廣科學的管理方法,一方面還可以使農業科技水平的到創新,還可以創新農村的生產體制。為農村注入新鮮血液,促進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在農村積極發揮示范作用和引領作用。
二、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農村創業可行性分析
(一)現代農業發展缺乏人才支撐,給高職院校畢業生農村創業提供了機遇支持
面對農村勞動力流失日益流失的嚴重局面,現代農業發展缺乏人才的支撐,加上大學生就業難的現實窘境,這些客觀原因確實為高職院校畢業生農村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創業本身就是善于抓住機遇去發展事業的一個過程,而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這就為大學生農村創業開辟了有力的環境。
(二)大學生農村創業有國家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
為了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回鄉,國家和地方都出臺了多項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為大學生回到農村進行創業提供有效的激勵和保證舉措,提供有助于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全方位、多渠道保證大學生在農村進行創業。
(三)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的開展,為高職院校畢業生農村創業提供了教育支持
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借助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我國創業教育由來已久,并且取得了較大的成績,高職院校創業教育雖然起步較晚,但也發展較快。許多高職院校非常重視學生就業,不僅開設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同時積極鼓勵、組織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以培養高素質人才、專業性人才、創新性人才為目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張見.新農村建設凸現農林院校學生創業機遇[J].職業圈,2007(22)
[2]王荔.大學生到農村就業的現時狀況研究[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12
作者簡介:
陳華(1981-),女,河北邢臺人,碩士研究生,河南鄭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