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育方法范文

時間:2023-09-19 17:41: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英語教育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英語教育方法

篇1

關鍵詞:初中英語;創新理念;創新方法

就初中英語教育工作來講,工作理念與工作方法上的創新有利于全面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與品質,使學生運用創新性思維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需要對初中英語教育中創新理念的內容以及具體創新方法的內容進行重點研究與探索,促進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全面進步與發展。

一、初中英Z教育中創新理念的應用

1.語法教學創新

初中英語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創新理念是對于語法教學的創新。其主要通過四個方面得以體現。第一,就語言結構上來講,需要充分運用圖表進行表達,使英語的語法結構具有明確性。第二,對于語法的訓練項目需要在真實的語境中完成。第三,教學的具體方式需要分階段、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第四,注重對學生語法的實戰化訓練。

2.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創新

英語閱讀與寫作的創新是初中英語教育中進行理念創新的另一種模式。我們需要在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訓練、培養的基礎上注重學生思維能力與英語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他們的英語閱讀、寫作成績,為他們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初中英語教育中應用的創新方法

1.明確教學的主體

明確教學的主體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一種創新方法。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沒有充分注重學生的個性思維與個人興趣。因此,開展以學生為英語教學主體的課堂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充分運用網絡多媒體、微課教學模式、云教室等技術手段與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英語教師通過幽默的語言、生動的講述靈活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以及對于英語知識的主動學習精神與探索能力。

2.活躍教學的氛圍

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非常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及學生的學習。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相關的工作,達到這樣的效果。第一,對于學生采用英語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相關安排,使學生之間可以取長補短、促進他們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第二,應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彼此之間進入具體的英語語言訓練環境中,全面提升他們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第三,鼓勵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認真交流,對于不懂的問題及時提出,營造出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第四,充分尊重與發展每個學生的長處,使學生養成對于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對于所學英語知識進行充分的思考與實踐,鍛煉自己的才干。

3.開展課外活動

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英語創新的另一個具體方法是開展課外活動。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的英語理論知識進行進一步理解與學習,并且在這種學習中提升自己對英語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具體來講,首先,積極參加英語講故事、英語詩朗誦、英語演講活動、英語猜謎、英語成語接龍等,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對于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充分運用,培養自己的獨立運用意識和創新思維,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識鏈條。其次,在參加活動后對自己的表現進行深刻剖析與總結,尋找自己的不足,以便于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與訓練,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質量與效率,為自己將來的發展創造出好的基礎。比如,英語語法的合理運用、語言的靈活表達、英語單詞的大量積累、注重英語寫作的技巧、訓練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等等。這些工作的具體訓練會促使能力的提升。

對于初中英語教育中創新理念與創新方法的科學研究,有利于初中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可以對于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實踐化應用,對于他們將來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這種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的創新也對于初中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啟示。

參考文獻:

[1]王曉琳.關于初中英語教育的創新理念和方法的探討[J].學周刊,2015(1):69.

[2]王宗碧.初中英語教育的創新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4):22.

篇2

1.“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它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

大凡學游泳的人都有這樣的一種體驗,在岸上談如何學會游泳,談一會兒就會使人感到厭煩。但如果能親自下水體驗一下,并努力地去學著游,情況就不一樣了,漸漸地會愛上這項運動。人往往一旦愛上某件事,即使不讓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興趣就是在這一次次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而且變得越來越濃。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呢?我認為,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要熱愛自己的學生,要把自己對英語、對人生、對生活的深沉的愛和理解傳授給學生,要把自己最具獨特魅力的東西展現給學生,感染學生,讓其產生共鳴,從而激起他們內心深處對語言、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進而轉化為學習動力。其次,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利用投影儀、錄音機、簡筆畫、實物、模型、動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種直觀手段,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難為易,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將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戲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競爭性等各種活動中獲得樂趣,增長知識。最后,讓學生體驗成功是教師進行興趣培養的重要策略。心理學者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成功愿望,在課堂教學中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生,獲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2.“模仿”是學好英語的基礎

說到模仿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發音,純正的發音會給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別人也會對你的英語水平刮目相看。如果發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語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對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斷,更糟的是,它對今后的聽力會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個音素,千萬不要認為發音好不好無所謂,這個關攻不下,就會導致你學習中的殘缺。有位成功人士談他學英語的秘訣時說:“我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外國人怎么說,我就怎么說,外國人怎么寫,我就怎么寫。”世界聞名的英語專家亞力山大為英語學習也下了這樣的定義:“語言是一種表演技巧,我們在思考語言的時候,不是考慮我們對它了解多少,而是我們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們能把它用得多好。”說到底,學英語就是模仿那種腔,那種調,那種味兒,如果我們能夠模仿得像一個Native Speaker,那就絕對成功了。

要突破語音關,首先要明白單個音素的發法,在此基礎上把握連讀、縮讀等口語表達時最常發生的語音現象,進而練習語調和節奏,練習時最好模仿原聲錄音,有條件的還可錄下自己的發音,與原聲進行對比,這樣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糾正發音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唯有耐心、細心和恒心,才會有進步。我們常說,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學英語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開端。

3.“氛圍”是學好英語的途徑

曾經有人向老外請教:What's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學英語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老外隨口便說:“Go to the United States or marry an American.(到美國去或與一個美國人結婚),如不可能做到就Watch American movies(看美國電影)。你們中國不是有一句老話叫‘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嗎?’在家看一部電影就好比在美國生活了一天。”這些話就告訴我們學語言離不開環境,但是我們的學生在學校接觸真實英語的機會非常有限,他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環境就是課堂,所以我們決不能吝嗇口語訓練的時間,不能認為教學任務完不成,而隨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許多豐富的口語練習。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組織并設計好Work in pairs,Read and speak out,Group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種口語活動,創設一個近似真實的語言環境,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對話,如起居、節假日、生日聚會、拜訪、打電話、看病、購物、游泳、體育活動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有的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課前勢必去積極準備,把生活引入課堂,再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這樣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英語,鍛煉英語,突破口語屏障。

篇3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方法

一、前言

英語作為全世界各地應用最廣的語種,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仍然十分重要,因為在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它也不斷地在進步。目前,國家對英語教育的要求,已經從知識的傳授轉變成綜合能力的培養,英語口語的教學的重要性便不可忽視。從小學、初中、高中以及大學的這些教育中,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就充當著一種承前啟后的角色。

二、英語基礎知識的儲備是英語口語表達的基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才能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達到語言本質上的溝通。在學習的整個過程,都應該遵循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讓學生開始熟悉每個單詞、詞匯或者句子,然后逐漸增加到完整的文章。口語存在著“聽”與“說”的兩個部分,對學生而言在學習英語口語的過程,更加多的是模仿和學習,而不是創新,所以教學中應該更注重于讓學生去學習標準的發音,可以從簡單的音標開始,到單詞、完整的句子、最后到文章以及語調、語速等等[1]。新課標英語的素材就更注重于英語口語的基礎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總的來說就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符合了當前社會時代的進步和需要,牢固了學生的基礎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興趣是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關鍵

當前,學生們的壓力非常的大,雖然大多數不是家庭和社會直接賦予他們的,但并不是說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或者是學習成績欠佳的學生,他們的興趣都是與成績成正比的。對于老師們來說,成功的教導學生們拿到一個好的成績或指導學生們認知正確的人生觀,后者更為重要,也是教師們的終生使命。興趣,就是一個優秀的教師能使他們的學生產生的一種能力。學習語言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基本都是一個枯燥乏味而且繁瑣的過程,興趣就是能在這樣過程中的調味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不斷的對外界新鮮的事物或者是熱點話題,用學生們可以理解的、積極向上的方式進行,并且與社會同步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學中常說的教學中帶有趣味性、互動性、可理解性的教學理念,可以讓學生學的開心、說得流行,記得深刻。再者,全世界各地的任何語種的表達形式都與自身的文化色彩不同而不同,中西方國家的文化底蘊產生了對同樣的事情有不同的理解力,在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過程也是一種同時學習英語本身帶來的文化的過程。新課標教材凸顯了英語和漢語之間文化底蘊的不同點,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正確的認識到兩者之間的不同,從而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從而加強了學生聽說能力[2]。

四、轉變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被動學習態度

在多年的教學方式中,教師與學生很多時候都是扮演這兩種角色,“你來教,我來學”、“你教什么我學什么”、“你不教我不學”這樣學習的態度,因此許多的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只能參與這樣的被動的角色。完美的教學備課,或者在賦予他們全覆蓋式的知識點是很完美的,但是,現在的教學中我們應該賦予他們的不僅僅只是考試上需要的。更多的應該教導他們在質疑后、討論中、交流間獲得的知識,學生們可以在不斷的思考中獲得屬于他們自己的表達方式。理解力不是在教學中可以賦予他們的能力,只能在教學中將屬于他們自己的理解方式激發出來,成為他們終身受用的東西。如遇到一位躺在地上神志不清的路人,你會說“Brother,what are you doing now?"或者“Sir,Can you hear me?”,所以在這樣的場景中,不同文化有會有不同的理解力,同樣還有英語口語中升降調所表達的態度。許許多多方面的問題都不是僅僅在課堂上就可以教會他們的東西,應該多點啟發學生們在生活中真實的體驗,得到的收獲,感受到的情感。通過這樣的鼓勵方式讓學生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學習英語口語的真正目的是運用它們不是背誦它們。新課標的素材就充分傳達這樣的思路,讓學生在獲得的不僅僅是表面上的知識點,而是讓學生去思考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自身的英語口語能力。與此同時,這對于教師們的教學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從教師自身的出發,或許用更開闊的思路去開導學生的思維,教學中適當的提示,易懂的句子,合理的動作,也可以讓學生在假定的環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等等,來加強自身理解力。同時組織大量的英語口語實際活動,如按不同的階段進行英語學習分組,組織學生模擬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對話片段,讓學生們在活動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和今后需要改善的問題[3]。

五、結束語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不僅僅只有新課標的素材,許許多多不同的新興的教學方法會應運而生,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只會越來越受到重視。畢竟英語口語還是因生活而生的一種溝通方式,與實際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也只有反復不斷的多練習才能提高整個能力,不管未來教學的方式怎么改變,不改變的也只有多聽、多讀、多練。

【參考文獻】

[1]石慧英.試談初中英語口語有效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2,(08):50-52.

篇4

關鍵詞:課堂結構;教學方法;素質教育 教材是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對整個教學工作的成敗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材是英語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可見教材在英語教學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要實現優化課堂教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做到優化教學目標的制定,優化課堂教學的設計,優化教學方法的組合等,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以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初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及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1.初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現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當前,傳統應試教育下的課堂教育模式仍在某種程度上穩固地占據著課堂,依然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嚴重干擾著人才的培養,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與質量,必須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育的效率,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明白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特點。

二、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目的

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目的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以改善教和學的方式、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及共同發展為目的,旨在通過改革使學生學得自由、學得主動、學得快樂,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獲取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以確保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三、構建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關鍵在于教師的自身素質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新形勢下,作為老師光有埋頭苦干的精神是不夠的,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要向教學科研要質量、要效益,這是基礎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對老師的迫切要求。

四、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是溫暖的,有人情味的,愛心、熱心是責任心的源泉,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使師生心靈相通,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盧梭說得好:“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工作作風,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只有對老師、對英語、對英語學習以及英語文化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取得成績。

五、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加強學法指導的同時,還要注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能否順利發展下去的前提之一。教師還可以就新授內容向學生提問,讓他們試著回答,并說出自己的見解,這些方法的使用可促進學生積極地預習、聽講,會活躍課堂氣氛,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篇5

1. 分層教學方法對初中英語教學的作用

1.1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如今,教育體制在不斷的完善,國家也對教育體系進行了改革,與新課改的實行,初中英語教學正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機遇和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分層教學法因為能夠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更好地因材施教,因而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方法對初中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是對英語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膽的優化與改革。這種做法能夠有效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有效促進初中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

1.2提升教學質量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既是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的充實與豐富,更是對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一次大膽創新,有效促進了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具體來說,分層教學法一方面不僅重視對初中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培養,而且還能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培養,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進一步的提升。此外,分層教學法要求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不同,分別布置學習任務,從而保障每一個學生在自身英語基礎上,都能學習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實踐能力。

1.3促進初中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教師首先必須對自己所教的初中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進行充分地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個性化的輔導方案,使學生的發展更加全面,還可以有效刺激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此外,分層教學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2. 分層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按照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層

教師在處置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首先就要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充分的了解,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例如,在進行My name is Gina句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對于一些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教師只要求其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即可。而對于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舉一反三,學習My father’s name is…或His name is...等句式。

2.2對課堂教學進行分層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環節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評估,并且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點內容,所以,老師針對學生的詞匯量的差異,對學生的閱讀特點和閱讀興趣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可行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可以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感,并且不斷地完善自身的閱讀能力。其次,對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詞匯量不同的閱讀素材,并且使教學的方法呈現出個性,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切實得到提升,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取知識。最后,教師還要給每一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閱讀要求,布置有針對性的閱讀作業,從而保證作業的布置在初中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

例如,在進行How do you learn best? 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分別布置課后作業。對于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要求其重復閱讀文章,加深理解。而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對文章中的重點句型進行仿寫,以提高閱讀與寫作的能力。

2.3按照學習目標進行分層

對于教師來說,由于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都不盡相同,其掌握詞匯量與語法的程度也不一櫻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英語素養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詞匯量和語法水平,然后有針對性地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使學生都可以學習到知識,確保學生的英語成績的提升。

3. 總結

綜上所述,在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使新課改的要求實現,還能夠有效提高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進行分層教學、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1] 張曉芬. 分層教學方法對初中英語教學策略的影響研究[J]. 校園英語, 2016(06).

篇6

一、英語課堂教學問題分析

由于我國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教師都還難以轉化自身的教學觀,尤其是邊遠地方的教師,因為教學觀的陳舊,他們更注重英語課堂教學自身的主導地位,對句型、語法規則過度講解,從而忽略學生的主體性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發展,造成教師教得難、學生學得更難的現象。加上學習好壞是因人而異,我國卻只進行這種方式對于學優生來說并無大礙,但卻忽視了學困生,最終導致他們學習的興趣被一一磨滅。

二、有效課堂教學方法

現階段較為常見的提升教學效果及水平的方法就是情境教學。一般情境的建立都是基于學生相應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再進行外在或陌生事物的體驗,使學生完成內心的交流,所以情境教學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例:Unit 7 Topice 2 You mest cook very carefully(Section B)這一課題,教師可先準備好本課題需要的食物,并親自演練如何制作三明治,之后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在如此輕松愉悅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既能享受,又能提升學習的興趣,促進他們對句型及語法的學習,以及更深層次地理解單詞的含義。

另外,還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將所學內容集圖像、動畫等為一體,通過對學生多重感官的刺激,促進他們英語學習的質量及效果。最后,教師要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采用考試成績結合學生課堂表現,以及家長評價、同學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系統的評價。例如,為了在課堂上激發學生不同層次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用不同的評價語言,評價表現優異的學生可用You are excellent!或Perfect!評價表現較好的學生可用Well done!You are very cleve!評價一般表現的學生可用Good!You are right!而評價表現較差的學生可用Ok,come on please!學生只有充分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程度,才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

由此可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學習為主,充分利用有效課堂教學法,以達到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并培養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篇7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方法 興趣 模仿 氛圍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05-0166-01

初中英語傳統教學方法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主要表現在:重教師的知識傳授,輕學生的全面培養;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輕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苦學苦練,輕課堂教學的不斷提高。因此,實施素質教育,要轉變這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與質量,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初中英語教育的效率。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談我對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的一點認識。

一、“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它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呢?我認為,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要熱愛自己的學生,要把自己對英語、對人生、對生活的深沉的愛和理解傳授給學生,要把自己最具獨特魅力的東西展現給學生,感染學生,讓其產生共鳴,從而激起他們內心深處對語言、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進而轉化為學習動力。其次,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利用投影儀、錄音機、簡筆畫、實物、模型、動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種直觀手段,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難為易,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將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戲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競爭性等各種活動中獲得樂趣,增長知識。最后,讓學生體驗成功是教師進行興趣培養的重要策略。心理學者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成功愿望,在課堂教學中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生,獲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二、“模仿”是學好英語的基礎

說到模仿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發音,純正的發音會給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別人也會對你的英語水平刮目相看。如果發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語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對你做出不公正的判斷,更糟的是,它對今后的聽力會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個音素,千萬不要認為發音好不好無所謂,這個關攻不下,就會導致你學習中的殘缺。有位成功人士談他學英語的秘訣時說:“我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外國人怎么說,我就怎么說,外國人怎么寫,我就怎么寫。”世界聞名的英語專家亞力山大為英語學習也下了這樣的定義:“語言是一種表演技巧,我們在思考語言的時候,不是考慮我們對它了解多少,而是我們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們能把它用得多好。”說到底,學英語就是模仿那種腔,那種調,那種味兒,如果我們能夠模仿得像一個Native Speaker,那就絕對成功了。

三、“氛圍”是學好英語的途徑

曾經有人向老外請教:What’s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學英語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老外隨口便說:“Go to the United States or marry an American.(到美國去或與一個美國人結婚),如不可能做到就Watch American movies(看美國電影)。你們中國不是有一句老話叫‘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嗎?’在家看一部電影就好比在美國生活了一天。”這些話就告訴我們學語言離不開環境,但是我們的學生在學校接觸真實英語的機會非常有限,他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環境就是課堂,所以我們決不能吝嗇口語訓練的時間,不能認為教學任務完不成,而隨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許多豐富的口語練習。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組織并設計好Work in pairs, Read and speak out,Group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種口語活動,創設一個近似真實的語言環境,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對話,如起居、節假日、生日聚會、拜訪、打電話、看病、購物、游泳、體育活動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有的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課前勢必去積極準備,把生活引入課堂,再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這樣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英語,鍛煉英語,突破口語屏障。

四、“毅力”是學好英語的保證

篇8

關鍵詞:初中英語;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373-01

英語是一門語言。英語教學,是教和學的辯證統一,二者相輔相成。教學過程是學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的矛盾轉化過程。為了加強這一轉化過程,增強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益,培養學生更有效地了解知識,積累知識,發展智育,以期達到變知識為能力的目的。下而筆者談談中學英語教學。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英語語言知識,更應發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如學習The man whomever gave up 一課,學生了解Thomas Edison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科研事業,為全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從而鼓勵學生要向Thomas Edison那樣,努力鉆研科技,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文化本領,將來為自己的祖國建沒發輝聰明才智。這樣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習了英語語言知識,而且受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初中學生要學習好英語,興趣、信心是學習好英語的重要環節。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信心方面的培養。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中學英語教學要進行創新教育,教師是關鍵。素質教育中寶貴的一條就是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方法。教師要加強創新教育理論的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備課就是一種創造性勞動。每堂課,筆者認為都應具有典型性、實用性、代表性,注意練習中題型多樣性和新穎性。

備課可設置如下程序:1、提出問題。分析學生學習,理解上可能出現的障礙,思考怎樣由淺人深,化難為易。2、綜合分析,聯想歸納。這是一個尋覓過程,要去其粗取精,不斷升華。3、形成創意。這為成熟過程,而且還要為如何使用做好周密細致的安排,如出現Let,講不定式,則應講Make、hear、see、watch等后而動詞不定式省去小品詞to,以及感觀動詞hear、see、watch后面還可跟動ing形式,其意義卻不同。教師應堅持每課一個創意,抓住難點,按上下文的程度,化抽象知識為具體的活運用,不可追求場面熱鬧。教師備課的目的,是為了上好一堂課,那么授課時應該:

1、創造暗語,為以后的教學打下伏筆。

2、先“音”后“意”,以說促聽,以聽帶說,提醒學生在記一個單詞前,一定先要弄清它的準確發音,這樣學生先知道詞的發音之后,才會聯想單詞的拼寫、音標如何寫,漢意、詞意又是什么等。課堂上做句型轉換或英漢互譯,教師應有意快速說出原意,讓學生聽后立刻重復,這樣學生的聽力能力得到隨時訓練,最后才完成句型或譯成漢語,這樣才能達到以說促聽,以聽帶說的效果。

3、打下伏筆,溫故而知新,應用舊知識去解釋新知識。如用here and there解釋everywhere,用at last/in the end解釋finally。

4、采用變式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多采用“一意多達”的變式教學,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如,李麗出生了10年。

①Lily has been born for ten years.

②Lily was bom ten years ag.

③Lily has been born since ten years ago.

另外,要注意引申、對比求異,發展學生橫向思維。如:Know和get to know, in front of和in the front of.

另外授課時應注意課堂提問,英語答案是明確的,提問要有思考價值,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用英語思考的能力,通過設疑、解惑,最終使學生實現知識和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要的是抓好聽、說、讀、寫四個環節方面的教學。說是英語口語方面的訓練,我們要重視說的訓練。

英語教學中,閱讀理解是學生的一個難點。閱讀英語有助于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豐富學生的知識,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和歷史。因此教學中講課本知識時應廣泛搜集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對課文中不認識的單詞,鼓勵學生運用工具書或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理解文章的內容,抓住深層涵義,領會作者的意圖,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他們的知識豐富了,開闊了眼界,文化素質就得到提高。

為在英語教育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外語素質,我認為從如下四個方面人手;

(1)為師者,要能跟上教育改革時代的步伐,真正做好“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吸取所任學科的時代精神營養,并不斷擴大所學專業,所任學科的邊沿學科的相關知識,使為師者所擁有的那桶水成為鮮活的活水。

(2)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使學生發展其個性、培養能力、提高文化素質。

(3)立足外語教材和課外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篇9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方法改進 興趣 模仿 氛圍 毅力

初中英語傳統教學方法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主要表現在:重教師的知識傳授,輕學生的全面培養;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輕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苦學苦練,輕課堂教學的不斷提高。因此,實施素質教育,要轉變這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與質量,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初中英語教育的效率。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談我對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改進的一點認識。

一、“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它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 大凡學游泳的人都有這樣的一種體驗,在岸上談如何學會游泳,談一會兒就會使人感到厭煩。但如果能親自下水體驗一下,并努力地去學著游,情況就不一樣了,漸漸地會愛上這項運動。人往往一旦愛上某件事,即使不讓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興趣就是在這一次次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而且變得越來越濃。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呢?我認為,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要熱愛自己的學生,要把自己對英語、對人生、對生活的深沉的愛和理解傳授給學生,要把自己最具獨特魅力的東西展現給學生,感染學生,讓其產生共鳴,從而激起他們內心深處對語言、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進而轉化為學習動力。其次,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利用投影儀、錄音機、簡筆畫、實物、模型、動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種直觀手段,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難為易,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將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戲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競爭性等各種活動中獲得樂趣,增長知識。最后,讓學生體驗成功是教師進行興趣培養的重要策略。心理學者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成功愿望,在課堂教學中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生,獲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二、“模仿”是學好英語的基礎

說到模仿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發音,純正的發音會給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別人也會對你的英語水平刮目相看。如果發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語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對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斷,更糟的是,它對今后的聽力會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個音素,千萬不要認為發音好不好無所謂,這個關攻不下,就會導致你學習中的殘缺。有位成功人士談他學英語的秘訣時說:“我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外國人怎么說,我就怎么說,外國人怎么寫,我就怎么寫。”世界聞名的英語專家亞力山大為英語學習也下了這樣的定義:“語言是一種表演技巧,我們在思考語言的時候,不是考慮我們對它了解多少,而是我們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們能把它用得多好。”說到底,學英語就是模仿那種腔,那種調,那種味兒,如果我們能夠模仿得像一個Native Speaker,那就絕對成功了。

要突破語音關,首先要明白單個音素的發法,在此基礎上把握連讀、縮讀等口語表達時最常發生的語音現象,進而練習語調和節奏,練習時最好模仿原聲錄音,有條件的還可錄下自己的發音,與原聲進行對比,這樣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糾正發音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唯有耐心、細心和恒心,才會有進步。我們常說,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學英語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開端。

三、“氛圍”是學好英語的途徑

曾經有人向老外請教:What’s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學英語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老外隨口便說:“Go to the United States or marry an American.(到美國去或與一個美國人結婚),如不可能做到就Watch American movies.(看美國電影)。你們中國不是有一句老話叫‘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嗎?’在家看一部電影就好比在美國生活了一天。”這些話就告訴我們學語言離不開環境,但是我們的學生在學校接觸真實英語的機會非常有限,他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環境就是課堂,所以我們決不能吝嗇口語訓練的時間,不能認為教學任務完不成,而隨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許多豐富的口語練習。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組織并設計好 Work in pairs, Read and speak out, Group discussion 和 Interview 等各種口語活動,創設一個近似真實的語言環境,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對話,如起居、節假日、生日聚會、拜訪、打電話、看病、購物、游泳、體育活動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有的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課前勢必去積極準備,把生活引入課堂,再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這樣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英語,鍛煉英語,突破口語屏障。

篇10

一、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首先從模仿” 著手

說到模仿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發音,純正的發音會給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別人也會對你的英語水平刮目相看。如果發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語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對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斷,更糟的是,它對今后的聽力會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個音素,千萬不要認為發音好不好無所謂,這個關攻不下,就會導致你學習中的殘缺。有位成功人士談他學英語的秘訣時說:“我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外國人怎么說,我就怎么說,外國人怎么寫,我就怎么寫。”世界聞名的英語專家亞力山大為英語學習也下了這樣的定義:“語言是一種表演技巧,我們在思考語言的時候,不是考慮我們對它了解多少,而是我們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們能把它用得多好。”說到底,學英語就是模仿那種腔,那種調,那種味兒,如果我們能夠模仿得像一個Native Speaker,那就絕對成功了。

要突破語音關,首先要明白單個音素的發法,在此基礎上把握連讀、縮讀等口語表達時最常發生的語音現象,進而練習語調和節奏,練習時最好模仿原聲錄音,有條件的還可錄下自己的發音,與原聲進行對比,這樣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糾正發音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唯有耐心、細心和恒心,才會有進步。我們常說,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學英語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開端。

二、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注重語言的相互交流

廣義上講,英語教學存在于語言教學的每個階段,甚至每個單元。語言教學既然最終以語用為目的,就必然涉及語言文化的教學。文化因素與語言形式的難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簡單的語言形式并不意味著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語用與文化因素,如Hello/Hi/Sorry/Pardon/Thank you等形式上極簡單的表達。真正使學生感到困難的不是如何發準音或拼寫正確,而是在實際交際中如何恰當運用語言。教師在教學中只要自始至終注意結合語用、文化因素,把語言形式放到社會語用功能的背景下進行教學,就能使語言知識“活”起來,使學生逐步提高語用能力。這樣講,并不是要求教師在講每一個語言項目時都把與之相關的語用功能介紹全、練習夠,這是不現實的,也違反認知規律。目前我國中學外語教學的弊病之一就是講者不厭其煩,力求一次講全、講透。在介紹一個新語言項目時,往往以點帶面,全面開花,字典搬家。學生則忙于記筆記。具體語言形式的功能要隨語境而變化,使用中相關社會因素較多,只有逐步介紹、訓練,循環往復,學生才能體會到不同語境中語義的差異并逐步掌握,進而形成語言能力。

三、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注重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持久興趣,對良好意志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直觀教具、姿態語言創設言語情境,加強教學活動材料的交際性及可操作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使其學有所得,激發其成就感,這是保持學生長久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情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持久興趣,對良好意志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直觀教具、姿態語言創設言語情境,加強教學活動材料的交際性及可操作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使其學有所得,激發其成就感,這是保持學生長久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