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期貨走勢范文

時間:2023-09-21 16:57: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產品期貨走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產品期貨走勢

篇1

農產品期貨門檻低

隨著國內外農產品價格的飆漲,一些投資者的視線漸漸向與農產品有關的投資品種聚焦,農產品期貨成為這些投資者選擇的投資渠道。

去年以來,農產品的價格一路飆升,也將CPI指數連連推高,一些投資者對農產品期貨躍躍欲試。北京中期期貨的齊先生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上市的農產品期貨有大豆、豆粕、豆油、玉米、棕櫚油、菜籽油、小麥、棉花,白糖等9個交易品種。我國期貨公司一般的開戶門檻多為5萬元,而按照30%左右的可控風險倉位來說,投資一手農產品期貨需要6000至50000元不等。最貴的棉花期貨需要15000元左右的保證金(按照1成保證金計算),和最便宜的玉米合約相去甚遠。他說,“按照10%的保證金來算,交易一手最便宜的玉米合約只要1800元左右,這讓許多投資者可以嘗試一把投資。”

齊先生說,對于新手而言,選擇合適的品種和合約是第一步。普通投資者最好選擇主力合約,也就是成交量和持倉量最大的臺約,這樣進出方便,避免平倉不能及時出來的一些風險。由于期貨市場實行交割制度,投資者盡量放棄到期月份合約,并盡量選擇遠期合約(有些交易所不允許個人投資者交易交割月的合約),在臨近交割期限時保證金比例也會相應提高,如果投資者不注意的話,持倉比例就會隨著占用保證金的比例不斷提高而提高,從而影響個人資金管理。在選擇好交易品種后,臺理、定期進行“資金管理”是進行期貨投資交易的核心。

“目前,期貨市場采取的是T+0的交易規則,一方面,T+0會使市場產生很多短線交易,可能在某些時候加劇市場的震蕩和波動,另一方面當日可以平倉也讓認為做錯方向的投資者迅速離場。”齊先生說,一般期貨市場個人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占比很小,10萬元左右入場會比較安全。

另外,為了使一些不擅長風險控制的投資者也可以分享農產品期貨投資的機會,目前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掛鉤農產品理財產品。齊先生說,從深發展銀行推出小麥、玉米和大豆三種農產品期貨指數的結構性產品以來,掛鉤農產品期貨價格、農產品指數的各類銀行理財產品頻頻加快了面世的腳步。民生銀行的“掛鉤牛奶期貨價格”保本產品就是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三級牛奶價格掛鉤,交行得利寶“濃青4號32谷豐登收益優化”95%保本產品就掛鉤小麥、豆粕、咖啡的價格走勢

齊先生說,這些理財產品大都為結構性掛鉤產品,即銀行募集資金后并非直接投資于農產品或者期貨,而是按照合同的收益公式計算最終收益,掛鉤的農產品期貨價格的漲跌幅對收益會產生關鍵影響。如交行的“濃青4號一五谷豐登收益優化”95%保本產品,它掛鉤小麥、豆粕、咖啡期貨的比例為50%、40%和10%,農產品價格的增長幅度最大封頂25%。所以,投資者在購買這款產品時首先要認清這是一款95%保本的產品,其次要了解它的收益率是在博取三個品種期貨價格漲跌幅度,最高25%的最高收益率是預期的,本質上它是固定比例保本的浮動收益產品。由于這些農產品期貨理財品種的增多,現在投資者投資農產品期貨更容易了。

農產品期貨交易需注意的情況

齊先生說,由于期貨市場風云變幻,難以捉摸。投資者進入農產品期貨交易特別需要注意三種情況。第一,農產品期貨市場同品種不同合約非聯動性波動。一般情況下,同一品種各合約之間的聯動性是比較高的,反映出來就是同漲同跌,幅度差異一般都在很小范圍內。但在某些時候如合約所屬年度不同、期現價差過大等情況下,同一品種不同合約間的走勢就可能出現異常差異,從而導致價差的變化脫離歷史規律。這種情況下,許多投資者仍將歷史情況來作為目前的操作依據,就有點刻舟求劍的味道了。這種情況下的投資也往往導致失敗。

如2009年8月13日至9月28日的連粕M1001臺約和M1005合約的走勢。此期間M1005合約受豆類商品集體調整影響而同步下挫,期價從3055元/噸下調至2658元/噸,幅度達13%;而M1001合約則從3150元/噸下調至2930元/噸,幅度僅為7%。兩者價差變化幅度出現了6%的差別。當時豆粕的現貨價格約3650元/噸,期貨價格明顯低于現貨價格500元/噸左右,因此近月臺約(當時的M1001臺約為最貼近現貨月的主要合約)將更具抗跌性,導致當時M1001合約與M1005合約的價差進一步擴大。許多投資者并未分析其內在原因,而僅僅憑感覺認為,M1005合約偏離現貨價格更多、更便宜,從而做出錯誤的投資行為。因此農產品中同一品種不同臺約的價差變化研究應抓住其“內因”。

第二,農產品期貨市場相關品種聯動性偏差。屬性相近但不同品種的走勢也存在一定差異,這種差異就帶來了套利投資的機會。如大豆、豆粕和豆油之間的壓榨利潤套利,或豆油、棕櫚油和菜油之間的油脂間套利。

共同的基本面影響因素使屬性相同的不同品種大趨勢走勢基本一致,但自身的一些影響因素如政策調整等因素可能使兩者的中小級別走勢產生差異,進而使兩者價差或比價出現變化。而當價差或比價關系變化到一個相對不合理的狀態時,替代性影響將開始產生作用,從而使兩者價差或比價關系重新恢復正常水平。因此,屬性相近但不同的品種合約表現為大趨勢變化一致,但中小級別趨勢變化可能不一致。

比如2009年12月23日至2010年1月6日期間的連豆油Y1009合約和棕櫚油P1009合約走勢。棕櫚油P1009合約走勢明顯強于連豆油Y1009臺約,主要是因為當時馬來西亞棕櫚果實高達20%的減產預期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考慮做多棕櫚油同時做空豆油期貨的套利,從而實現低風險投資操作。切不可因在看空豆油期價的情況下,由于棕櫚油價格漲得更多而想“占便宜”就做空棕櫚油期貨,這樣的做法非但不符合交易原則――逆市,也不符合當時的基本面分析。

篇2

業內人士表示,基于大豆、谷物近幾年減產導致供需偏緊和市場資金有所青睞,預期農產品仍有走高趨勢。

兩利好支撐農產品

近一段時間以來,大宗商品期貨“農強工弱”現象明顯,前期跌幅較大的豆類油脂于上周一開始觸底反彈。而商品龍頭滬銅本周一大幅跳空低開,跌破前期震蕩區間。相比工業品,農產品整體止跌企穩反彈跡象顯著。

北京中期農產品分析師楊莉娜表示,國內油脂經過一輪季節性壓力及基本面多空轉換因素影響,10月份,農產品期價逐漸止跌企穩,開始構筑底部,震蕩整理后有望進一步延續上行走勢。

銀河期貨分析師梁勇表示,從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國內商品依然延續“農強工弱”局面:一方面,由于農產品生產成本逐年提升,再加上大豆、谷物近幾年減產導致供需偏緊將繼續支撐農產品期價;另一方面,在經濟大環境不樂觀周期中,市場資金比較青睞下跌風險較小的品種。恰逢歐洲債務問題蔓延及美國經濟數據不佳時,再加上農產品在供應量減少年景,作為生產成本型的商-品具有較好的抗風險性。

此前,美國農業部最新月度供需報告預計,美國大豆產量為28.6億蒲式耳,高于市場預期1.01億蒲式耳,同時高于9月份預計的26.34億蒲式耳。對此,邁科期貨農產品分析師王惠平表示,美國農業部在10月份作物供需報告給市場帶來意外,此前由于美國干旱天氣炒作,市場對美豆減產預期強烈,而新的供需數據提振了未來市場供應前景,全球大豆供應局面由此前供應緊俏,到對未來供應預期相對看好,豆類期價因此受到打壓。

不過,梁勇表示,從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大豆、玉米庫存均處于歷史低位,供應緊張的格局要在南美新糧上市前才能得到緩解。

“美豆減產已成定局,但順利收獲以及生長末期天氣改善,令減產幅度低于了此前預期,一度引發了資金獲利了結,不過,在明年南美豆上市前市場供應緊張格局將持續。”楊莉娜表示,馬來西亞棕櫚油10月以后將逐漸轉入季節性減產周期,按照往年規律,棕櫚油進入減產期后,若需求保持一定水準,將對穩定棕櫚油期價形成正面影響。

相對于走勢企穩的農產品,滬銅等有色金屬表現較為疲軟。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美元強勢反彈、歐債問題持續惡化,期銅在這兩大因素重壓之下苦不堪言。

歐盟峰會上并未取得重大進展,更是激化了市場對歐債危機擔憂情緒。此外,最新數據顯示,匯豐中國10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9.1,創下3個月以來新高;美國10月制造業PMI初值微升至51.3,9月終值為51.1,不過,歐元區10月Markit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跌至45.8,上月為46.1。一德期貨分析師許可表示,中國、美國PMI數據表現尚可,但歐元區數據疲軟以及全球工業需求前景的不確定性仍令金屬承壓。

年內有望企穩上漲

篇3

宏觀經濟環境:央行加息,9月CPI走高,管理通脹預期任務更突出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這是我國央行時隔3年后的首度加息,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對當前通脹壓力的擔憂是央行選擇此時加息的重要原因,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說,“大量流動性難以化解以及資產價格的問題,結合對經濟形勢的總體判斷,促使了央行這次加息。”

國家統計局21日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10.6%,CPI同比漲2.9%。9月份CPI同比漲3.6%,漲幅創23個月新高,這在部分上解釋了央行日前的加息原因――抑制物價上漲。專家們普遍認為,雖然目前物價上漲仍屬溫和,但國內外流動性充裕使得管理通脹預期的任務更加突出。

國內供需格局:市場供應充足,采購需求減少

最低收購價小麥的持續投放仍是保證市場糧源的重要渠道,近段時間以來,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周投放量持續保持在450萬噸左右的水平,同時產區小麥的零星收購及部分出庫,市場糧源供應基本充足;需求方面,由于秋糧中水稻、玉米的上市進一步沖擊小麥市場的供應,貿易商減少了對產區小麥的采購,同時面粉廠大多面臨小麥價格上漲、采購成本增加的壓力,近期銷區面粉價格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上調。

期貨市場:上周多個農產品期貨再創新高

受早秈稻大幅上漲及資金關注影響,本麥整體表現強勢,主力合約WS1105開盤價2600元/噸,盤中最高價2726元/噸刷新合約歷史新高,收盤2664元/噸,成交1445890手,持倉113480手,較上周上漲52元/噸,漲幅1.99%。由于現貨價格表現相對滯后,期價的強勢運行也為現貨的下一步走勢引領了方向。

相關農產品:近期大幅上漲加強了小麥市場的預期

今年以來,不僅大蒜、綠豆、辣椒等小宗農產品價格輪番上漲,棉花、食糖等大宗農產品的價格也持續高位運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月至9月,糧食價格同比增長12.7%,棉花價格同比增長32.0%。蔬菜價格同比增長16.4%。從近期的水稻、玉米行情來看,市場收購價格已然處于高位,從農產品的比較角度出發,市場對小麥后期價格預期也較為強烈。

篇4

能源價格上漲導致可用于生產替代能源的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的需求增加,價格上升。加上美元走軟,以美元作結算的農產品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吸引大量資金趁機炒作,進一步推升價格。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買賣農產品,淘金商品牛市,抗擊通脹。香港很多持牌經紀行如輝立、敦沛、新鴻基金融、英皇等都提供買賣全球農產品期貨的渠道。世界范圍內多個交易所可供買賣的農產品種類非常多,除了大家熟悉的玉米、小麥、大豆、棉花外,還有豬肉、可可、咖啡、白糖,甚至橙汁。投資者如果能夠準確判斷具體農產品的未來走勢,合理運用杠桿作用,那么不難通過買賣期貨合約獲取可觀的回報。不過,農產品期貨交易24小時進行,任何突發事件都可能令價格大幅波動,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可能隨時直面斬倉的損失,風險也是非常大的。

因此,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通過投資農產品基金或指數類產品,間接投資農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農產品基金:投資標的各異

乘著農產品價格上揚的勁風,近來香港媒體上不斷有推廣主打“農產品”投資的基金的廣告。

香港零售市場上的農產品基金已經有多只――德盛環球農產品趨勢基金、領先農產品基金、施羅德農業基金(原名寶源農業基金)、德銀DWS環球神農基金。而巴克萊公司繼推出商品大王指數基金后,近期又推出專門投資農產品期貨的農產品指數基金,為農產品基金隊伍再添一員。

在這5只基金中,施羅德農業基金和德銀DWS環球神農基金成立于2006年,今年至今已推出了3只新農產品基金,可見投資農產品頗為投資界所看好。

這些基金投資的主要是一籃子期貨合約,或者是農產品股,或者兼而有之。當然,不同農產品基金的投資組合、投資策略并不相同。

巴克萊商品大王農產品指數基金 發售期截至5月30日,力求追蹤羅杰斯國際商品指數――農產品指數,即RICI農產品指數,全面參與農產品期貨投資。RICI農產品指數反映全球農業原材料的價格走勢,包括小麥、棉花、米,以至瘦豬肉、橙汁、燕麥、含脂羊毛等一籃子20種農產品商品期貨合約。截至去年12月,該指數中小麥和玉米占比最大,分別達20.06%、13.61%,其次是棉花占11.60%、大豆占8.6%。各品種所占比重的高低反映環球需求的變化。該指數由“商品大王”吉姆?羅杰斯于2004年創立,自成立至今年5月2日,累積升幅近38%。數據顯示,該指數在過去5年的波動性比標普高盛農產品指數和道瓊斯AIG農產品指數低。

領先農產品基金 今年4月剛成立,投資組合中既有農產品期貨合約,也有農業股。投資期貨的資產占70%至90%,投資股票的則占10%至30%,有關比重根據市況進行調整。該基金旨在提供與一只純農業商品期貨指數及一只純農業股份指數相關的回報,所參照的商品指數是道瓊斯AIG農產品指數,包括咖啡、粟米、棉花、大豆、豆油、糖及小麥7種于美國交易所買賣的農產品期貨合約,股票指數則是SGI環球農業(美元)指數,追蹤全球農業行業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一籃子44只股票)的表現,包括從事農業基建、設備制造、灌溉、種子及肥料生產等行業的企業。

德盛環球農產品趨勢基金 今年4月剛剛成立,投資與農業相關的環球股票,覆蓋上、下游農產品行業,包括上游行業――原材料生產(包括天然資源、農業生產)、下游行業――產品加工及批發零售,以達到長期資本增值的目標。該基金認為,上游行業公司的成本并不受農產品價格上升影響,所以農產品價格的上揚會拓寬其盈利空間,最后推高公司股價;而下游行業公司因需求上升,上漲的成本可以轉嫁給消費者,所以公司盈利仍然可觀。從該基金的參考組合模型看,其主要投資于北美和歐洲的公司,主要行業包括肥料、包裝食品與肉類、機械及重型貨車。

施羅德農業基金 2006年10月成立,投資目標是通過投資于全球與農業類別的期貨及期權合約,以產生長期的增值。該基金不會直接購入實物商品,任何需要就商品進行實物交收的合約將在交收前平倉。期貨及期權合約占整個投資組合約50%至100%,也可投資股票,比重不多于25%。該基金目前總資產已超過50億美元。為降低基金在交易期貨時的收益能力,基金公司2月已宣布無限期暫停接受申購。該基金2007年回報率達到25.36%。

德銀DWS環球神農基金 2006年9月成立,投資于世界各地從農業獲利的公司股票。根據該基金的投資政策,至少會投資70%資產于經營農業或賺取農業收益的股份上,涵蓋范圍非常廣,包括灌溉、收割、策略、生產、加工、服務及經銷公司等公司均是投資目標。該基金還可以將不高于30%的資產投資于非農業股及其他資產上。該基金2007年回報率達到32.21%。

凈價投資證:掛鉤期指表現

荷蘭銀行推出首只在香港上市的農產品指數掛鉤凈價投資證――農指荷銀一零四購(10788),與羅杰斯商品第二代指數(RICI第二代)農業分類指數掛鉤。

RICI第二代是荷銀與“商品大王”吉姆?羅杰斯合作,在傳統型RICI指數基礎上,在2007年10月攜手開發的更新型指數,具有逢低吸納的機制,偏向于減持升勢較急的產品,并增持表現落后的產品,旨在減低期貨合約的掉期成本,更好地反映商品基本因素,以獲取長線回報。該指數按照全球消費模式及趨勢,以及各種商品的季節性、周期性等,來確定商品在指數中所占比重,并于每年重新檢討成分比重。

而農業分類指數是RICI第二代系列中的三大分類指數之一,由全球21種農產品期貨組成,包括小麥、玉米和棉花等。布隆博格數據顯示,由2006年2月14日起計的2年里,該指數的年化回報率為32.45%,高于道瓊斯商品指數(11-31%)、高盛商品指數(12%)及RICI商品指數(19.79%);波幅僅14.58%,比后3項指數的15%至22.91%波幅低。

我們以前介紹過,因為凈價投資證的行使價接近于零,所以其價格與掛鉤資產的價值相差無幾,變動幅度也幾乎是相同的,幾乎沒有窩輪那樣的杠桿作用,投資者賺錢或者虧錢主要看掛鉤資產的表現,非常類似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所以,與RICI第二代農業分類指數掛鉤的該凈價投資證,表現應比較貼合指數表現。

篇5

在國內期市普跌的背景下,加之"豆油45萬噸、大豆300萬噸的退進口增值稅"傳言,昨日大連豆類合約幾乎全線跌停。此次暴跌屬于北半球大豆季節性價格高點出現的概率非常大。

江南期貨分析師付春江認為首先,從導致價格快速下跌的主要因素來看,不確定消息對人們心理的影響可能是主要的因素,在這些因素沒有明朗之前,投資者的短期心態仍將會表現相對謹慎;其次,從價格的波動特征來看,短時如此劇烈的波動已經表明大豆價格在4600一線短期過分虛高,市場內在的調整要求相當強烈;再次,價格的快速回落將空頭集團從死亡線的邊緣拖了回來,空頭最艱難的階段暫時告一段落,由于前日追買豆粕809合約的多頭被空頭打在低位斬倉,空頭已經奪得初步反攻的勝利。

全線跌停的原因

國內大連豆類期貨周二大幅下挫,其中豆粕大豆各合約以跌停報收,豆油幾近跌停,大豆和豆粕均減倉超過5萬手,說明周二的下跌主要是多方主動撤退導致。而造成這種短期暴跌的原因一是受到CBOT在重要壓力位高開走低的影響,國內大豆周二跌幅較大實際上也有對CBOT大豆繼續回落的預期;二是對國家幾乎必然要出臺對油料油脂的調控政策的擔心。多方獲利巨大,選擇此時落袋為安也是常理。

與國內截然相反的是CBOT豆類期貨周二的走勢,在美元下跌和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再創新高的刺激下,豆油價格大幅收高,帶動豆類期貨整體走強。另外市場繼續炒作中國需求,我們在前期提過,我國政府給予進口優惠政策鼓勵進口,以平抑國內物價的效果要受到國際投機資金炒作的影響,也會受到其它國家反向調控的影響,效果會打很大的折扣,因為本輪糧油以及食品價格的上漲并未中國一國,而是世界范圍的,在大量依賴進口的產品上不得不忍受于國際價格的不利變化。

他還表示,價格的大幅下跌使得多空雙方的優劣態勢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是基本面看漲慣性這一根本性因素暫時還沒有根本性改變,不確定的消息面與基本面相對強勢交織在一起,強化了市場短期運行的不確定,市場在持續穩定走弱之前,可能還有較為激烈的震蕩反復過程,技術面而言,要等到周線最終落盤收定之后市場形勢或許才能更加明朗起來。

深圳東銀期貨公司期貨研究員孫詠黎指出主要就是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而且各種研究機構都在近期肯定了這種說法,這是其一生產企業對于未來前景不看好,而導致工業品大幅下跌,工業品的下跌帶動了農產品這是主要的誘因。另外農產品長期高企,從技術上來說,也會導致一次大的調整總要跌一次,只不過恰逢其時,被工業品帶動。另外針對農產品上漲的趨勢,各國也在近期相應的調整了之后的生產計劃來進行增產,也會短期內導致價格的下跌,但是,對于農產品來說,下跌并不是長期的趨勢,上漲才是通貨膨脹的影響在全球都有呈現,所以作為必要消費品的農產品自然是首當其沖。

另外,溫總理最近發表講話說是要打擊惜售糧食者,控制CPI。這樣對于國內市場有很大影響,期貨商預期糧食價格下跌,而進行拋售短期內下跌。

而且對于國際市場來說,玉米和糖有工業品能源屬性,所以經濟衰退更加對他們有直接影響,好比最近的原油有短暫下跌。

他還認為,機構在看空有這個因素,但主因還是要看宏觀。

據相關報道稱,市場認為政府可能會將大豆(4524,-11,-0.24%)進口關稅下調的實施時間延期至12月份以后,來遏制通貨膨脹,但政府官員否認了市場的猜測。

財政部一位官員稱,他沒有聽說此事。中國從十月份開始將大豆進口關稅從3%下調至1%,為期三個月。此舉旨在遏制國內價格,但結果只是進一步提高了國際價格。

十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漲了6.5%,達到了八月份創下的11年最高水平。

期貨人士表示,美元疲軟以及貴金屬價格走高為大豆期貨提供支撐,這亦助推玉米價格。CBOT 1月大豆合約上漲16-1/2美分至每蒲式耳10.87美元。

未來大豆走勢

11月20日,CBOT玉米期貨周二收盤上漲,但低于早盤觸及的更高水準,能源價格飛漲以及大豆期貨良好的漲勢為玉米市場提供支撐。

分析師表示,中國強大的出口需求,加上周邊市場上漲給基本面提供潛在支撐,而技術面同樣強勁。

交易商認為,缺乏任何有規模的拋售增添了市場強勢,尾盤時原油期貨猛漲推動豆油價格走高,從而帶動大豆期貨上漲。

交易商表示,大豆市場受到雙重因素支撐,中國新的出口銷售提供基本面支撐,外部市場走勢令投機客保持活躍。不過,一些謹慎情緒在市場未能挑戰合約高位后浮現,人們擔憂在本周交易時間縮減的情況下,漲幅受限。

中糧期貨人士從金屬的下跌來看,國際市場可能開始彌漫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而農產品,目前只是短期調整,但其趨勢,應該說已經要展開變化,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實際上,玉米市場前期漲停出現時,我就反復強調,要關注豆米上漲的幅度,并且在投資建議上,建議多單減磅,并建議逢高放空。

漢堡的油籽分析機構油世界預測稱,由于產量低于預期而壓榨量較高,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供應將緊張。

油世界預測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產量可能會減少約1500萬至2.23億噸,而大豆消費量將增加。

消費增長將意味著2008年8月末全球大豆年終庫存下降至約5600噸,年比降幅1600萬噸。

油世界預測大豆價格可能會上漲。

篇6

當前的期貨市場可以說上升趨勢是確定的,但上升節奏和延伸高度是不確定的,尤其是累計了一定漲幅,一些國內主流品種開始接近前期高點時,這就需要多方面考察當前期市的基本面,來確定投資的風險收益以決定是否值得參與。

我們看到目前外盤的商品走勢依然強勁,其中商品“大龍頭”原油一路高歌,從近期走勢看,12月以來的原油漲幅超過了8%,倫銅也突破了08年的高點,農產品的反彈也十分凌厲,在國內棉糖價格因為物價調控而低位震蕩的時候,外盤熱門農產品品種的熱度依然不減。綜合來看,代表國際大宗商品指數的CRB指數也創出歷史新高。

國家發改委日前披露,預計今年原油對外依存度將接近55%,石油安全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據能源局年初的數據,中國2009年生產原油1.89億噸,凈進口原油卻達到1.99億噸,原油進口依存度首超50%的警戒線,達53%。

原油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是至少今后5年內的趨勢,因為國內原油消費量在不斷增長,而產量又有限。此外,由于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主要依據國際原油價格做調整,因此,隨著國內原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擴大,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的關聯度也將更高,國際油價的變動將更直接地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變化。

篇7

近期產區新麥市場收購價大都上漲回落,而國內外小麥期價雖連創新高,但對國內現貨市場的影響暫未顯現,近期影響產銷區小麥價格走勢的因素有如下幾方面:

(1)政策面:近期農產品市場調控政策正迎來密集出臺期。僅7月28日一天,國家發改委就聯合多個部委一次性了三個政府文件,都跟農產品相關,分別涉及大宗農產品市場調控體系和機制、糧食最低收購價和臨時存儲糧油收購政策以及《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 《關于嚴格執行糧食最低收購價和臨時存儲糧油收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將嚴控利用災害天氣哄抬糧價,對違法企業執行取消政策性糧油收儲資格,三年內不得從事政策性收購的處罰,對已經收購入庫的要退出政策性庫存統計,扣回費用利息補貼。發改委如此密集地涉農政策和信息,所指向的都與農產品價格的調控相關,凸顯政府穩定和管理糧食市場價格的決心。

(2)國內小麥供需:當前國家小麥庫存充足,小麥市場的供應充足與需求季節性低迷形成較大反差。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每周的投放量保持在450萬噸左右,加上最低收購價小麥專場交易會投放大量小麥,市場供應量充足。但需求方面,目前正處于面粉銷售淡季,面粉加工業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采購小麥的積極性不高。最近兩周政策性小麥競價銷售成交不到一成,6日國家專場小麥拍賣再遭冷遇,這也反映出小麥市場需求較為低迷。

(3)購銷市場:因面粉消費處于淡季,目前面粉銷量不會明顯增加,短期內面粉出廠價格上調難度較大,因此加工企業采購小麥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導致南銷小麥數量依舊不大;產區收購主體由于資金、倉容等問題,收購力度有所減弱,有些已經退出收購市場,近段時間,飼料小麥需求較大;由于現在投放的08、09年最低收購價小麥存在很大的質量問題,且陳麥進廠價格與新麥基本一致,在價格和品種上皆無競爭優勢,導致市場成交一再觸底。

(4)國際小麥:雖然CBOT小麥期價6日跌停,但近期繼續表現較強的上漲勢頭,7月份CBOT小麥9月合約價格上漲42%,創半個多世紀以來最大單月漲幅。5日,受俄羅斯宣布出口禁令影響,CBOT小麥期貨上漲8.27%至7.8575美元/蒲式耳,當日暴漲60美分,創2008年8月29日以來的最高水平。8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到我國口岸完稅價8月5日暴漲至2886元/噸,較7月30日的2556元/噸上漲330元/噸,漲幅12.91%。

(5)國內強麥期貨:近期強麥期貨大幅上漲,主力合約WS1101近期開盤價2393元/噸,盤中最高沖至2491元/噸,刷新合約歷史價格新高,收盤價2479元/噸,較前期五結算價上漲94元/噸,上漲3.94%,周成交量482684手,持倉133376手。國際小麥價格的不斷上漲與國內強麥期價的屢創新高紛紛預示著后期小麥價格將脫離目前的低迷態勢,呈現穩中上漲的格局。

篇8

2011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先揚后抑,年初受寬松的流動性、復蘇的全球經濟和瘋狂的投機炒作等影響,不少工業品期貨價格都達到了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至高點,但在歐債危機不斷升級打擊風險偏好、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大宗商品需求預期不斷下調等眾因素的合力下,大宗商品自第二季度先后震蕩下行,至年底全年跌幅幾乎吃盡自2010年中以來的全部反彈幅度。

與此同時,一向被認為是大宗商品“領頭羊”的原油,今年走勢則相對獨立。2011年2月,突尼斯和埃及政局動蕩后,國際原油價格迅速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利比亞戰亂又將國際油價推升至近三年高點。此后雖然有漲有跌,但布倫特油價迄今仍保持在每桶110美元上下。

2012年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將取決于兩股力量的較量:全球經濟疲弱、需求不振導致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的力量和全球央行聯手釋放流動性導致大宗商品價格走高的力量。由于全球經濟放緩已成不爭的事實,而全球央行開始聯手釋放流動性,寬松貨幣政策的出臺將刺激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寬幅震蕩的格局。

具體來看:行情趨勢上,由于流動性仍顯寬裕,其外溢效應將持續發生作用,大幅下行空間并不存在,然而中長期的多頭行情也很難見。各品種方面,農產品及油、糖等食品價格將較工業品價格堅挺,而工業品中金屬價格可能較為疲弱,原油走勢可能相對獨立。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跟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

由于全球極端天氣增加影響產量預期,而人口增長帶來了需求增長預期,再加上最低限價的保護政策,農產品價格大幅走低的可能性不大。此外,由于工業品進入去庫存化的周期令投機資金更加看好農產品及食品,2012年國際糧油價格很可能震蕩走高。

由于全球經濟放緩導致需求預期減少,工業品價格仍將疲弱,但自2011年二季度以來工業品,尤其是金屬已經歷了一輪快速大幅的下跌,繼續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未來一段時期內可能緩慢下行。

在工信部最新公布的“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規劃里,銅冶煉、鉛(含再生鉛)冶煉、鋅(含再生鋅)冶煉等都納入淘汰目標。由此看出金屬冶煉供過于求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問題,2012年隨著國際需求放緩,國內房地產投資和建設繼續縮減,供應過剩和需求不振將進一步打壓金屬價格。

而原油2012年的走勢可能更為復雜,經濟低迷、地緣政治和金融領域三大因素將起主導作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認為歐債危機的沖擊將導致2012年原油價格下跌;國際能源署(IEA)則認為非洲和波斯灣地區的動亂可能導致油價飆升。在經濟疲軟減少原油需求與產油國政治動蕩減少原油供給的雙重作用下,明年油價將大幅波動。

篇9

上周滬油價格表現出內強外弱的特征,由于國內現貨偏緊滬油本周在資金面的推動下放量上升,創出新高,不過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挫仍對其產生一定拖累,最終小幅收跌0.42%。基本金屬的走勢則略有分化,其中表現較強的是滬鋁,汽車產銷創歷史新高且經濟工作會議仍維持明年對汽車的消費刺激,這對國內鋁消費形成重要的拉動,從而對鋁價形成利好,截止周五滬鋁收報16295元,上漲2.52%。而滬銅和滬鋅的走勢相對較弱,維持弱勢震蕩,最終全周分別下挫2.51%、1.37%,短期內震蕩格局延續。而滬金上周繼續跟隨國際黃金價格回落直至上周五才小幅反彈,周跌幅高達5.3%。美元的反彈對國際金價打壓作用較大,滬金短期內也仍將受外盤影響而劇烈波動。農產品方面,大豆期貨沖高回落,外盤下挫令期價承壓,大豆市場資金持倉興趣降低,連豆減倉下跌,最終收跌0.25%。玉米和強麥期貨走勢相對強勁,總體呈震蕩上揚走勢,雖也受到周邊市場的跌勢影響,但其支撐相對較強,后市仍具備上行可能。

二、股指期貨仿真交易

上周市場總體呈現震蕩回調走勢。周一承接上周五的上升走勢,小幅震蕩收高,但是勢頭遠不如之前的強勁,成交量也大幅收窄,顯示多空雙方均較為謹慎。隨著中央經濟會議的結束,消息面上相對較為平靜,股指也因此開始陷入了調整,上周二大盤一路下行,盡管尾盤跌幅有所收窄,但調整態勢明顯,成交量也繼續萎縮。此后因股市及國際商品市場的下跌,加上二手房營業稅征免時限延長的打壓,大盤縮量整理的態勢延續,市場觀望氛圍濃厚。上周五,最新出爐11月經濟數據基本符合預期,市場仍維持震蕩整理。截止上周五收盤,滬深500指數收報3575.02,全周下跌1.88%。股指期貨仿真交易合約呈現遠強近弱的格局,突顯投資者對近期走勢較為謹慎。

篇10

一、健全農產品期貨市場體系

經過10多年的努力,農產品期貨在期貨市場中的重要性明顯增強,已上市的18個各類期貨品種中,有9個品種與農產品相關,為促進農業發展、保障農民利益、穩定農產品價格發揮了積極作用。早秈稻期貨的上市,將進一步擴大期貨市場的服務范圍,完善農產品期貨的品種結構,形成較為健全的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及相關產品的農產品期貨市場體系,這種體系的完善將在穩定市場、引導預期、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水平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發揮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

目前,我國稻谷主要是根據現貨市場供求來定價,由于我國分散、傳統的現貨交易難以形成真實反映供求情況的市場價格,未來價格變化趨勢也不能很好地得到判斷,加上近幾年來糧食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程度在增強,價格的波動幅度明顯擴大,保持國內糧食市場穩定的難度在增加。這次早秈稻期貨的上市,將隨著交易規模的逐步擴大,通過利用信息的共享性和網絡的便利性,使廣大期貨參與者能及時、準確地收集到大量的市場供求和價格信息,并通過透明的期貨交易機制形成較為合理的市場預期,有利于準確地判斷未來價格變化趨勢,進而科學、合理地指導生產和經營,促進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改變現有的價格形成機制,實現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競爭壓力在逐漸加大,稻米加工和貿易企業對早秈稻價格的變化比較敏感,其避險需求較為強烈。通過參與早秈稻期貨交易,企業可通過在期貨市場買進或賣出與現貨數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早秈稻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期貨合約,來補償因現貨市場早秈稻價格不利變動所帶來的實際損失,從而有效地規避市場風險,實現穩健的生產和經營。

三、提高糧食價格國際影響力

受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去年四季度全球糧食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其中大米價格大起大落。我國雖然是稻谷生產和消費大國,但國內稻谷價格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很小,國際市場稻谷價格走勢基本不參考我國市場價格,國內外市場價格之間的相關性很弱。早秈稻期貨上市后,由于國內外期貨市場之間的信息共享與交流會明顯增多,再考慮到全球稻谷的主要消費區域在亞洲東部,且稻谷在美國農產品中屬于小品種,產量不到全球市場的2%。近些年,我國的稻谷生產和消費量約占全球稻谷產銷量的30%,在稻谷期貨上擁有一定競爭優勢,隨著早秈稻品種逐步走向成熟,可能會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早秈稻交易中心和價格中心,從而真正形成一個權威的、有影響力的早秈稻期貨價格,這將既有利于我國稻谷市場穩定,又會對國際稻谷價格產生直接影響。

四、保障農民收益,更好地服務“三農”

據統計,我國早秈稻總產量在3100―3200萬噸。早秈稻品種期貨的上市,首先將為早秈稻生產和經營提供及時、全面的市場供求信息,改變以往收購、流通、消費環節信息不透明、不對稱狀況,使農民能及時掌握信息,科學安排生產,合理進行銷售。其次,將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種植優質稻谷品種。第三,將推動發展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多種形式的生產訂單經營模式,改變農民原有的分散生產方式,實現生產規模化,同時也利于產銷關系的穩定,進而促進相關產業鏈協調發展。

但一個稻谷期貨從上市到成熟并發揮其功能,要經歷一個不斷完善、不斷改進的過程,培養的時間也會比較長。短期來看,早秈稻期貨品種上市,對我國糧食價格特別是稻谷價格影響有限。今后一段時間,早秈稻期貨對國際市場的影響仍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