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災害治理范文

時間:2023-09-21 16:58: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煤礦災害治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煤礦災害治理

篇1

關鍵詞:煤倉瓦斯;災害;措施

引言

對于高瓦斯礦井選煤廠來說,煤倉普遍存在著瓦斯積聚和超限問題,有時煤倉瓦斯濃度遠遠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標準,極大地威脅著選煤廠的安全生產。井下煤炭采掘后經運輸系統進入選煤廠貯煤倉后,堵嚴煤倉下口,貯煤倉上倉口到煤倉貯煤位間形成盲倉,瓦斯能長時間、均勻地從煤體中釋放出來,加之倉內空氣流通性差,極易造成煤倉上部瓦斯積聚。另外,由于倉內貯煤時間長且多,煤倉下部壓力大,煤中瓦斯不易釋放,因而當倉下放煤時,瓦斯就會隨煤在出煤口釋放,往往導致煤倉下部倉口處瓦斯濃度較大,故而在高瓦斯礦井選煤廠中,煤倉瓦斯是十分重大的危險源。陜西陜煤黃陵礦業公司一號煤礦屬于高瓦斯礦井,瓦斯絕對涌出量已達100m3/分鐘,其配套的選煤廠設計有3個三萬噸煤倉、3個一萬噸煤倉,煤倉總貯煤量達到12萬噸。其中3個三萬噸煤倉倉直徑達30米,倉內凈高達60米,其倉容和倉高在國內較為少見,屬特大型煤倉。因此,一號煤礦選煤廠煤倉的瓦斯災害較為嚴重,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

1 瓦斯的特性及危害

1.1 瓦斯的物理特性

瓦斯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約為0.554g/cm3。瓦斯難溶于水,比空氣輕,擴散性比空氣高1.6倍,雖然無毒,但當其濃度高時,會使人因缺氧而窒息。瓦斯不助燃,但當其在空氣中有一定濃度并遇到高溫時,能引起爆炸。

1.2 煤體中瓦斯的貯存和解吸

瓦斯通常是以游離狀態和吸附狀態存在于煤體的裂隙和孔隙內。游離狀態和吸附狀態的瓦斯處于不斷變換的動平衡狀態。在壓力降低、溫度升高或煤體結構受到破壞時,部門吸附狀態的瓦斯就輕化為游離狀態,即發生解吸現象。煤炭被采掘出后以及在隨后的轉運過程中,吸附狀態的瓦斯因煤體結構被破壞,外界壓力減小和溫度升高等因素,一直處于解吸狀態,因此吸附的瓦斯不斷地從煤體中逸出,散發到空氣中,當處于通風不暢通的地點,瓦斯便很容易積聚。

1.3 瓦斯爆炸的條件及危害

瓦斯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有一定濃度的瓦斯,瓦斯爆炸的濃度界限一般為5%-16%,但煤塵的混入則可以降低瓦斯的爆炸下限;二是要有一定溫度的引火源,通常為650-750℃,電氣火花、明火、煤自燃、撞擊及摩擦火花等都足以引爆瓦斯;三是要有足夠的氧氣。瓦斯爆炸時,瞬間溫度可達到1850-2650℃,爆炸壓力可達0.75-1.03Mpa,是正常大氣壓力的7-10倍。這種高溫、高壓的氣流,形成強大的爆炸沖擊波,以極快的速度自爆炸點向四周沖擊,可直接摧毀設備,并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

2 國內選煤廠煤倉瓦斯災害的案例

我國高瓦斯礦井選煤廠發生瓦斯事故的案例也很多,在此列舉幾個典型案例。

2.1 案例1

山西焦煤集團屯蘭煤礦屬于高瓦斯礦井,屯蘭礦選煤廠是一座設計入選原煤能力4Mt/a的大型煉焦煤選煤廠,有原煤倉4個,產品倉4個。2001年5月,屯蘭選煤廠焊工在產品倉上部對刮板運輸機橫梁的插板進行電焊作業時,在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況下,致使電焊火花掉入產品倉內,引起瓦斯爆炸,造成該電焊工重傷。

2.2 案例2

1991年至今,山西陽泉煤業集團選煤廠共發生瓦斯事故11起,其中新景礦選煤廠發生4起煤倉瓦斯事故,分別是1997年11月、1997年12月、1998年4月、1999年5月。

3 一號煤礦選煤廠煤倉瓦斯災害預防和治理的具體措施

陜西陜煤黃陵礦業公司一號煤礦井下瓦斯的絕對涌出量在100m3/min左右,屬高瓦斯礦井,其配套的選煤廠是一座設計入選能力為6Mt/a的特大型選煤廠,建有原煤倉3個,單倉倉容為3萬噸,另外還有3個地銷產品倉,單倉倉容為1萬噸。這些煤倉自2011年3月份建成投用以來,發現煤倉的瓦斯涌出量較大,尤其是三個3萬噸的大型煤倉放煤時,煤倉下部倉口的瓦斯涌出量很大,并在倉口上方的隅角積聚,這些部位的瓦斯濃度已超過1%,有時甚至達到2%左右,給選煤廠的安全工作帶來了很大隱患。為了有效的預防和治理煤倉的瓦斯災害,我們結合具體情況,采取了以下一些具體措施。

3.1 加強瓦斯災害的宣傳教育,強化職工的瓦斯意識

針對地面職工對瓦斯的危害認識不到位,瓦斯事故安全意識淡薄的現實狀況,我們狠抓宣傳教育工作。一是組織全體職工學習煤礦瓦斯的基本知識,認清選煤廠煤倉瓦斯的危害。二是搜集了大量國內選煤廠瓦斯事故的案例,在班前會上給職工講解。三是從礦上職教部門借來瓦斯爆炸事故的光碟,在學習室播放組織職工觀看,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慘痛的事故現場,震撼教育職工。

3.2 防止瓦斯積聚

防止瓦斯積聚可采取自然通風、強制通風和強制抽放等措施。一是加強各處煤倉上部抽放風機的管理。我們將煤倉上部抽放風機的運行監護工作落實到每班的崗位工,作為其設備監護和班后交接的一項工作,發現故障及時上報廠部,迅速安排人員解決,并且落實專人(安監員)對各風機實行定期倒換運轉,對停運風機強制進行維護和檢修。二是針對煤倉下部瓦斯涌出較大的情況,我們首先加強倉體周圍換氣扇的運行管理,要求所有換氣扇頭必須24小時開啟運行,出現問題及時修復;其次要求倉體四周的所有門窗全部打開,加強自然通風;再是對煤倉放煤口上部的各處盲區、隅角進行填充、封堵,消除易發生瓦斯積聚的通風死角;另外針對放煤時倉上瓦斯涌出大的情況,我們在煤倉下皮帶間安裝了兩臺11千瓦的局部風機,當放煤時將風機開啟,用風筒對倉口上方強制通風,將瓦斯吹散,以防止發生積聚。

3.3 設計、安裝抽放設施

為從根本上解決三個3萬噸大型煤倉下部的瓦斯隱患,我們又在每個煤倉下部增加安裝了兩臺抽放風機,并配套了抽放管路至每個放煤倉口的上方,及時抽排放煤時涌出的瓦斯。這樣,在冬季來后,即使倉體四周的門窗關死,也能保證瓦斯的抽放,防止瓦斯積聚。

3.4 嚴管火源

火源是引發瓦斯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必須從嚴管理。

(1)防止明火。煤倉上下禁止使用明火、吸煙、無安全措施施工等現象,一經發現嚴肅追查,從重處理。

(2)杜絕失爆。煤倉上下各類電氣設備全部按防爆標準進行管理,杜絕各類失爆現象。我們與施工方配合,對煤倉上下所有電氣設備逐臺進行了防爆標準整改,并定期檢查。

(3)防止其他火源。主要是防止機械設備運轉和檢修安裝過程中產生的摩擦、撞擊火花,對有可能出現的這類火源及時預防。

3.5 建設和完善瓦斯的自動監控系統

可靠的瓦斯監控系統是全天候監控瓦斯濃度是否超標的重要保證,為更好的防治煤倉瓦斯,在完善抽放系統的同時,我礦正在積極籌備建設選煤廠瓦斯監控系統,并將并入全礦井的瓦斯監控系統,進行統一管理。

4 結束語

篇2

【關鍵詞】煤礦瓦斯;災害治理

1 引言

礦井瓦斯災害、火災、水災、頂板事故、礦塵災害是煤礦井下開采危害最為嚴重的五大災害,其中瓦斯事故的危害尤為嚴重,影響非常之大。因此,如何防止瓦斯災害事故是煤礦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扎實有效推進“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順利開展煤礦瓦斯治理,深化煤礦瓦斯治理攻堅戰,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礦瓦斯重特大事故,全面提升煤礦瓦斯治理水平,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本文從瓦斯災害治理的指導思想、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談談瓦斯治理的技術方案。

2 瓦斯治理的指導思想

要想從根本上治理好瓦斯事故,必須從思想上入手,思想決定觀念,觀念影響行動,行動形成習慣,習慣引發事故。因此,我們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煤礦安全規程》為標準,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的瓦斯治理方針,增強“瓦斯事故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意識,落實瓦斯防治管理制度和措施,做到思想上警鐘長鳴、制度上嚴密有效、技術上支撐有力、監督上嚴格細致,通過開展瓦斯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提高煤礦瓦斯治理水平,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健康發展。針對當前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和瓦斯治理的現狀,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嚴格管理,強化平時的監督檢查,推動煤礦瓦斯治理再上一個新臺階。

(1)轉變觀念,提高對瓦斯綜合治理工作的再認識,從思想上變被動為主動,要治理好瓦斯,首先必須以思想教育為先導,切實提高對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一是要堅決擺正煤礦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正確認識煤炭工業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擺正安全生產與職工生命的關系。三是要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突破口,強化企業主動安全管理。

(2)以投入為保障,提高瓦斯治理效果。一是瓦斯治理專項資金提取要全額按標準提取到位,提取的資金要切實用于改善通風系統和監測監控設備投入。二是要把資金用在刀刃上,更加突出礦井“一通三防”的治理整治,特別是抓緊,使礦井通風系統規范達標。

(3)以礦井技術改造為先導,探索瓦斯治理的手段和規律。在搞好礦井設備設施引進、吸收、消化的同時,要積極加強礦井瓦斯綜合治理的技術攻關,促進瓦斯治理成果轉換,特別是要認真總結瓦斯治理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加強礦井掘進、生產前后瓦斯應力分布規律、危險重點區域和礦井瓦斯監測的預警預報,分析其活動規律。

(4)加強全過程控制,提高礦井瓦斯綜合治理水平。要以瓦斯抽采為根本抓手,從源頭上降低瓦斯的危害。通風系統合理規范、穩步可靠是減少瓦斯積聚,消除瓦斯爆炸危險的最主要手段。要認真落實好工作面“三專兩閉鎖”管理制度,加強礦井現場管理的監督檢查,加強機電設備的管理,杜絕失爆或不符合國家煤礦安全標準的機電產品下井。要以制度建設為保障,落實好現場安全管理責任。

3 瓦斯治理基本要求

通過開展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有關煤礦瓦斯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查找瓦斯治理的薄弱環節,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提升煤礦瓦斯治理水平。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具體的來說,主要有加強機構建設、保障機制、基礎建設、突出重點、加強管理、合理部署采掘計劃、通風可靠、監控有效等幾個方面,下面對其分別進行闡述。

3.1 加強機構建設

(1)成立瓦斯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瓦斯治理工作,每月召開1次會議,及時研究解決瓦斯治理重大問題。

(2)樹立煤礦企業安全誠信榜樣,促進企業增強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做到依法生產、安全生產。

(3)設置“一通三防”、地測、安全監控等技術管理機構,推廣瓦斯治理成熟經驗與先進技術。

(4)編制瓦斯治理規劃和年度計劃、生產計劃、安全生產指標統一考核。

(5)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落實至各基層管理。

(6)建立健全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3.2 保障機制

建立煤礦瓦斯治理專項資金,按原煤實際產量從成本中提取,稅前列支,全部用于瓦斯整治工作。

3.3 基礎建設

(1)按照《煤礦瓦斯等級鑒定暫行辦法》安監總煤裝〔2011〕162號文的通知開展瓦斯等級鑒定工作,建立通風系統及瓦斯治理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實行統一管理。

(2)礦井具備完整的獨立通風系統,實現機械通風;采區實現分區通風,按規定設置專用回風巷;杜絕無風、微風作業和不符合規定的串聯通風作業。

(3)建立礦井正規采煤制度,實現礦井全部采用正規采煤。

(4)按要求及時報送瓦斯治理相關材料。

3.4 突出重點

(1)開展煤礦瓦斯專項整治各項活動,建立瓦斯治理工作體系,有效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

(2)總結瓦斯治理成熟技術和經驗并推廣,依靠科技推進瓦斯治理體系建設。

3.5 加強管理

(1)建立健全以礦井主要負責人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瓦斯治理責任體系,以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術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制。

(2)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健全瓦斯治理工作機構。

(3)煤礦每年編制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粉塵、防滅火安全措施計劃,并貫徹執行。

(4)對檢查出的重大瓦斯隱患,建立專項檔案,落實分級監控責任,跟蹤整改進度和質量。

3.6 合理部署采掘計劃

(1)優化生產布局。充分考慮瓦斯治理的需要,優化巷道布置,簡化生產系統,明確開采順序,合理確定工作面參數,實現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產。

(2)合理組織生產。按照《煤炭生產許可證》載明的能力編制生產計劃和組織生產。

(3)堅持正規開采。采煤工作面必須保持至少2個安全出口,形成全負壓通風系統。

3.7 通風可靠

(1)礦井有完整的獨立通風系統。巷道貫通前,按《煤礦安全規程》(以下簡稱《規程》)規定,制定安全措施。

(2)礦井生產水平和采區實行分區通風。

(3)按規定設置和管理風門、風筒、密閉等通風設施及構筑物。

(4)礦井、采區通風能力滿足生產要求。

(5)設置專用回風速符合《規程》規定設置專用回風巷。

3.8 監控有效

(1)按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的要求布置、安裝煤礦安全監控系統。

(2)監控設備傳感器的種類、數量、安裝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等符合規定。

(3)監測設備的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復電點和信號傳輸符合規定。

(4)下井人員按《規程》規定佩戴便攜式瓦斯監測儀器。

(5)礦井安全監控系統設備性能完好,工作正常。

(6)煤礦與具有相應的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技術服務機構簽訂服務協議。

4 結束語

瓦斯災害是礦井五大災害之一,由于它在礦井安全生產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以我們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瓦斯災害的治理,從制度上和行動上杜絕瓦斯災害事故的發生。本文主要從加強機構建設、保障機制、基礎建設、突出重點、加強管理、合理部署采掘計劃、通風可靠、監控有效等幾個方面對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篇3

關鍵詞:煤礦瓦斯;危害;治理方針;對策

煤礦瓦斯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響因素眾多。有的原因具有潛在性、突發性,而事故本身具有破壞性和災難性。但煤礦瓦斯災害事故的發生也有其一般的規律,只有掌握了災害發生、發展的規律性,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發生和發展。

一、煤礦瓦斯的危害

1、煤礦安全方面

瓦斯窒息,甲烷本身無毒,當空氣中甲烷濃度較高時,就會降低空氣中氧氣的濃度,井下的盲巷或通風不良地區,易造成瓦斯窒息事故;瓦斯爆炸,當瓦斯與空氣混合后,瓦斯濃度在5~16%之間,氧氣濃度不低于12%時,遇到高溫火源就會發生爆炸,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瓦斯爆炸事故是礦井五大自然災害之首;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由于地應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發生的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會對巷道設施和通風系統產生破壞,有時會發生風流逆轉,造成人員窒息和瓦斯爆炸、燃燒及煤流埋人事故;煤礦瓦斯突出及瓦斯爆炸事故頻發,嚴重影響了礦井的安全生產,對人身健康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嚴重限制了煤礦的生產進度。

2、環境污染方面

煤礦瓦斯含有甲烷,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倍,預計2010年甲烷排放量全世界將增至2800萬t,其中70%來自低濃度煤礦瓦斯。目前,我國的泛風煤礦瓦斯(由于甲烷濃度低于5%)排入大氣中,會加劇溫室效應,嚴重地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瓦斯事故主要表現為瓦斯爆炸,瓦斯突出和瓦斯窒息等幾種形式。前,瓦斯事故多發已成為制約我國煤礦安全狀況好轉的最主要因素,經成為嚴重影響我國煤炭工業形象、制約煤炭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主要矛盾,因而必須抓住瓦斯這個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因素,狠抓治,只有這樣才能將瓦斯事故降下來,才能使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局面發根本性的改變。

3、我國煤礦在防治瓦斯災害方面存在的問題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認識上尚存在著定位不準、認識不清的問題。

(2)鄉鎮、個體煤礦已成為瓦斯災害的重災區,是瓦斯事故的主要生地。

(3)瓦斯管理仍存在著大量問題和隱患,瓦斯治理已成為煤礦安全產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許多煤炭企業包括國有重點煤礦在內安全投嚴重不足,通風系統及配套設備落后,“一通三防”設施不建全,許多瓦斯礦井沒有建立瓦斯抽放系統,監測監控系統裝備不全、功能落,設備嚴重老化或者帶病運轉,礦井防災、抗災能力普遍偏低。

(4)突出理論還沒有實現重大突破,不能為突出事故的預防提供理上的必然保障。

(5)瓦斯抽放效率偏低。

二、煤礦瓦斯災害的治理方針與對策

瓦斯治理,通風是治標,抽采是治本,管理和科技是聯系二者的橋梁和紐帶,所以依靠嚴格的管理和先進的科學技術,能使二者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最終實現瓦斯的綜合治理。

1、以人為本,加大日常瓦斯管理力度

在瓦斯管理上,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現場瓦斯檢查及治理,不斷擴大瓦斯檢查及監控范圍,使瓦斯治理工作關口前移。在瓦斯檢查上,要根據開采實際,增加測點數量,完善測點布置。瓦斯檢查員不但檢查工作面、上隅角、回風流及回風硐室的瓦斯濃度,同時檢查回順高頂、工作面后三角點,綜放面放煤口等風流中的瓦斯。

2、強化通風管理,整治隱患根源

礦井通風管理的好壞,是“一通三防”安全隱患的根源,礦井通風的核心是以風定產,也是治理瓦斯的主要手段?!爸位鹣戎物L”是礦井防火的基本規律,要作好瓦斯整治及礦井預防自然發火工作必須緊緊抓住這個核心。處理好二者之間關系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通風為生產服務”的原則。二是“生產必須服從合理通風規律”的原則。

3、依靠科技支撐,加大安全系統改造,全面提高礦井的綜合抗災能力

引進新產品、新技術,加大安全系統改造,使企業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同時礦井生產的安全系數也大大提高。安全系統的改造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即,通風系統改造、消火注漿系統改造、監測系統改造成、瓦斯抽采系統改造和生產系統改造。

三、總結語

通過走出去參觀、學習、培訓,參加文化交流,組織本部門有關人員盡可能參在一些瓦斯治理領域應投入大量的科研力量,與高校聯手,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增加科技含量,努力探索瓦斯治理的新方法、新工藝,購置新設備,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瓦斯治理經驗、理念和技術,實現科學采礦。

參考文獻

[1] 魏小文,姜新佩.煤礦瓦斯的綜合治理與利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8(11):105-107.

篇4

關鍵詞:煤炭;地質環境;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 P618.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in large scale mine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serious damage. Coal m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linked. Coal resource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Therefore regulate mine production activities, protection of co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in coal production, China co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itu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Enable us to the co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increased moment of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co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1.煤炭生產會引起哪些地質環境問題

煤礦資源的不合理開發,煤礦生產活動的不合理規劃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主要包括環境污染、資源破壞以及礦山地質災害三大類。 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為煤礦生產活動引起煤層、煤矸石等地質體中有害物質的遷移擴散,造成煤礦周圍空氣污染、水質污染、土壤污染、輻射污染、振動污染等問 題。資源的破壞主要表現為采動巖移和礦井抽排水可改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儲存和循環狀態,造成煤礦區水位下降以及地表水的嚴重缺失,煤層自然以及巖層移動等 使得大量的煤炭資源損,土體資源的流失等問題。礦山地質災害主要表現為地表地質災害與井下地質災害。地表地質災害主要為采礦巖移誘發山體滑坡、崩塌、泥石 流等。井下地質災害主要為采動壓力可誘發冒頂、礦井突水、煤與瓦斯突出等。

煤礦生產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嚴重影響著居民、職工的生活工作環境,制約著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我國煤炭地質環境的污染現狀

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邊坡開挖影響了山體斜坡穩定,導致地面開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破壞了自然地貌景觀,影響整個地區環境的完整性。據 2002年統計,中國因采礦引起的塌陷180多處,塌陷坑1600多個,塌陷面積1150 。中國發生采礦塌陷災害的城市近40個,造成嚴重破壞的有25個,每年因采礦地面塌陷造成的損失達4億元以上。

我國礦山企業每年產生固體廢物約l4萬 ,治理率不到7%。因露天采礦和廢渣堆置等原因,直接破壞與侵占的土地近208 ,并以每年200 的速度增加。全國國有煤礦現有矸石山l500多座,歷年堆積量達3240t,占地達5000k m 以上。采礦產生的廢水排放量占中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l0%以上,處理率僅為4%。絕大部分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礦山開采中廢氣、粉塵、廢渣排放,產生大氣污染和酸雨。煤炭采礦行業廢氣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的57%,其中有害物排放量約76萬,主要是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使礦區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因二氧化硫污染導致的酸雨區面積占國土面積3 0%以上。

全國礦山植被、土地和水生態破壞問題突出。我國因采礦累計侵占的土地達59072 , 破壞森林11024 ,破壞草地2735 。破壞土地16328 ,并且每年以416 的速度遞增,導致了一些地區地下水位下降。此外,由于很多地方的掠奪性開采,造成了我國礦產資源的極大浪費。目前,我國礦產資源回收率僅為30%左右,比 世界平均水平低20個百分點。

3.煤炭地質污染的防護措施

3.1樹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

采取防治結合的方針,開展礦山地質環境調查、研究工作,通過科學管理和工程技術手段開展積極有效的治理。目前,我國的礦山環境管理處于被動局 面,環境調查、治理手段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因此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增加科學投入力度,加強地質環境保護的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的制定,如崩塌、滑坡、泥 石流的勘查技術標準,礦山環境評價、恢復治理標準以及地面沉降檢測技術標準,使地質環境保護工作逐步實現法制化、規范化。

3.2積極開展煤礦環境地質調查工作

掌握煤炭開采過程中的地質環境問題的類型、分布規律和危害特征,煤礦的環境地質調查工作主要做好以下方面。

對礦區內各種地質災害,尤其是采動影響、煤矸石堆放引起的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其形成條件、成因、分布規律、 影響范圍、危害程度等,并針對性的實施連續監測,對煤礦建設和開采過程中可能誘發或加劇的地質災害進行預測、評估和預報。

進行礦區瓦斯地質調查,調查煤層瓦斯賦存、來源及分布規律,評價礦井瓦斯的涌出量、涌出特征,掌握影響瓦斯抽放的各類地質條件及改良方法。進 行礦區的水文地質調查,查清礦井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動通道,確定污染水體的擴散途徑。進行礦區的水質分析和巖土分析,查明土壤污染、水體污染與煤炭生產中 有害化學成分遷移的規律,為控制水土資源流失提高地質依據。

3.3建立一支技術高,設備精良,素質好的地質災害監測隊伍

建立地方群眾性監測網。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必須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原則。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首要特色是健全公共財政體制,加大各地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積極推行資源有償使用;全面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水資源費,建 立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備用金制度;嚴格實行排污收費制度。同時著眼于構建長效機制,積極探索生態補償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應該在已有相關的法律條款的基礎 上,緊密結合礦區環境的特點,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礦區、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該體系應覆蓋礦區發展的全過程。國家有關部門應通過舉行論 證會、聽證會或其他形式,征求有關專家和公眾意見,盡快研究、制訂礦山環境破壞補償的新辦法目。

3.4健全地質環境治理和保護的法律法規

在審批辦礦時,應切實把礦山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審查。在礦山環境管理的法律制度上,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應該納入法制軌道,建立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治理保證金和財務擔保制度、礦地生態恢復和土地復墾制度、環境許可證制度、環境監督和檢查制度。

4.結束語

從目前煤礦事故的頻繁發生來看,治理煤礦地質環境刻不容緩。為保持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加強煤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勢在必行。只有加強對煤礦地質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才能做到煤炭的可持續開發利用與地質環境的協調發展。■ 中國wWw.省略

【參考文獻】

[1]韓杰,我國礦山環境破壞治理現狀及對策研究[1].中國工程科學,2005(7):394—396.

篇5

編 制:

審 核:

地測副總:

總工程師:

銀洞溝煤礦地測科

二〇二一年十月

銀洞溝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方案 

為深刻汲取隱蔽致災因素不清引發的水害、瓦斯等事故教訓,從根本上防范煤礦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全面開展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礦安〔2021〕121 號)和《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關于轉發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全面開展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寧應急函〔2021]96號),按照中鋁寧夏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關于轉發《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關于轉發<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全面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各項工作要求,及時完成銀洞溝煤礦隱蔽致災因素進行全面普查治理工作,為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主要任務 

采取隱蔽致災因素調查(地質勘探調查和煤礦開采調查)、探查(物探、鉆探)等手段,查清隱伏在煤層及其圍巖內、在開采過程中可能誘發災害的地質構造和不良地質體及其在采動應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災變地質體,通過開展地面普查,重點普查采空區范圍、地質構造、含水性和瓦斯富集區等,通過開展井下探查,精細探查采空區、導(含)水體、構造、瓦斯和應力異常區域等致災因素,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指導煤礦安全生產措施的制定和實施,達到消除隱患,切實保障安全生產。

二、組織領導 

為保證本次普查活動順利實施,成立銀洞溝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地質測量科,具體負責普查活動的日常調度和協調。 

三、普查時間、范圍 

時間: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底。

范圍:銀洞溝煤礦井田全范圍(地表、井下)。

四、普查步驟 

(一)劃分專業,明確責任人。2021年10月20日至31日,由總工程師組織相關人員,根據礦井生產布局、設計和現狀,從礦井地質構造、導(含)水體、采空區積水、周邊老窯水、封閉不良鉆孔、防滅火、瓦斯富集區、地應力異常顯現區域和地表塌陷區、地質滑坡、地表水體等致災因素方面,明確普查對象、責任人,制定實施普查進度計劃表。

(二)合理組織,普查詳實。2021年11月至12月,由礦各分管專職副總師牽頭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從礦井地質構造、導(含)水體、采空區積水、周邊老窯水、封閉不良鉆孔、防滅火、瓦斯富集區、地應力異常顯現區域和地表塌陷區、地質滑坡、地表水體等致災因素方面全方位開展自查,對自查問題分類列出清單,匯總后上報總工程師。

(三)制定預案,落實整改。2022年1月至2月,對應各專業普查出的隱蔽致災問題及隱患,由分管專職副總師、各部門負責人指定專人編制整改治理預案,明確整改及治理時限、治理措施、資金及物資來源和責任人,督促責任單位與責任人按照預案及治理措施和時限推進落實隱蔽致災問題及隱患的整改工作。

(四)認真總結,編審報告。2022年3月,對普查隱蔽致災因素結果和治理情況認真進行總結,編制修訂《銀洞溝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報告》,并及時報煤業公司總工辦和煤業公司總工程師審查。 

五、普查主要內容 

(一)采空區災害普查。采空區引起的各種事故和災害問題日趨嚴重,且具有嚴重性、多害性及時變性,由于采空區的隱蔽性,往往誘發采空區透水、有毒有害氣體泄漏誘發的中毒、水災和瓦斯爆炸事故及采空區誘發的其他工程災害,成為附近區域及臨近煤層開采的重大安全隱患。通過調查、物探和鉆探勘查等手段查清煤礦井田范圍內老窯、自采空區空間及分布狀況和水害、有毒有害氣體、煤炭自燃等隱蔽因素。 

(二)水害致災因素普查。煤礦水害是指煤礦在采掘過程中,不同形式、不同水源的水通過特定的途徑進入礦井,并給生產帶來影響或災害的過程和結果。采空區積水、含水層水害是導致透水事故的重要因素。通過調查、物探和鉆探勘查等手段查清煤礦井田范圍內及可能影響礦井安全生產的周邊地表水體、老窯涌水及積水、封閉不良鉆孔導水、主要含(隔)水層水、構造導水等。

(三)瓦斯致災因素普查。地質構造分布、軟煤分布及變化、瓦斯含量等是煤礦瓦斯災害的主要致災因素。通過調查和鉆探勘查等手段探測構造及煤層分布狀況,準確測定煤層的瓦斯含量,查明礦井瓦斯涌出量及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

篇6

[關鍵詞]煤礦 地質 勘探 開采 環境 治理

[中圖分類號] P624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9-215-1

0前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煤炭能源的愈發依賴,但是煤礦開采對環境的破壞作用卻不容小覷,那么要如何協調煤礦開采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減少因為煤礦開采帶來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呢。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目前,專業人士普遍認為在還沒有找到可以代替煤炭的清潔能源之前,煤礦開采帶來的地質和環境問題必須依靠提升煤礦勘探、開采技術和加強煤炭開采的法律法規建設來完成。

1常用的煤礦地質勘探技術分析

隨著我國煤炭行業的快速發展,煤礦地質勘探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先進的煤礦勘探技術也層出不窮。基于煤礦地質的復雜性,只是單一的采用一種方法進行地質勘探很難準確把握煤礦位置和煤層瓦斯情況,因此,當前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勘探技術想結合的辦法提高煤礦開采的效率和安全性。當然技術的提升離不開勘探設備的升級換代,我們也必須加強先進地質勘探設備的引進工作,從而最終確保地質勘探結果的準確性。以下筆者將介紹幾種目前比較常用的煤礦地質勘探技術。

1.1地震勘探技術

地震勘探技術是主要是利用地下介質不同的密度和彈性差異,通過人工激發地震波觀測對大地的影響,并且通過檢波器接收和觀測地震波向下傳播時遇到密度和彈性不同的介質發生的反射和折射情況來推斷地下巖層的性質和形態的這樣一種地球物理勘探技術。

對于煤層較淺區域我們可以采用地面地震勘探技術,對于深埋超過地下八百米的深礦我們可以采用深層礦井地震勘探技術。由于深礦地質條件復雜、操作空間有限、不明因素眾多,所以深層礦井地震勘探技術也主要包括具體四種不同的方法。首先是槽波勘探法,即通過激發導波在煤層中的傳播,通過觀測導波的傳播特點來推測煤層的間斷性,這種方法的主要優勢是探測距離較大,精準度也比較高;其次是瑞利波勘探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激發界面附近進行傳播的瑞利波(即面波),然后收集該瑞麗波,并分析其相對的速度和波長曲線,最后分析出相應煤巖層的地質狀況。再者是震波超前探測技術 ,即通過發射地震法,在礦井有限的空間內多點多位置布置震波激發點和接收點,采集盡可能多的反饋數據以供處理和分析的一種方法。最后是井巷二維地震探測技術,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深礦地震勘探技術,即為了避免不同波種和不同性質的地震波在接受時在不同分量上有不同程度的突顯,在布置激發點和檢測點時,根據煤巖層分布和地震波的傳播規律沿測線進行排列,便于數據采集。

1.2地質雷達勘探技術

這種技術主要是利用地下各類介質不同的電阻率、介電常數等參數差異,通過發射高頻電磁脈沖波來探測煤巖層地質的一種物理方法。該方法的主要優勢是利用雷達技術可以很清晰精準的顯示出在一定范圍內巖石、瓦斯、水體的分布情況,進而為煤礦的開采提供重要的地質信息。

1.3礦井瞬變電磁技術

這種技術也被稱為礦井瞬變電磁法,是一種非接觸類的探測技術。這種方法在工作時,發射和接受回線邊長依據采掘空間斷面的大小選擇,能夠加大發射功率和接收回線匝數增加二次信號的強度,進而可以增大瞬變電磁法的順層。

1.4無線電波透視技術

這種技術主要是通過向地下介質發射高頻無線電波,然后觀測其高頻無線電波在傳播中的衰減狀況來判斷地質異常體的位置和形態的一種技術。但是由于這種技術是從國外引入,目前使用范圍還不是很廣泛,技術也不是很成熟,所以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1.5高密度電阻率法

這種技術主要是以巖石介質的導電性為基礎,通過在人工建立的穩定電流場內觀測、分析電流的分布狀況,以達到勘探和找礦目的的一種物理方法。該方法的主要優勢是測點密度大、多極距和多裝置形式,并且可以通過求取不同比值參數從而突出異常信息的特點,這對于排除煤層瓦斯分布位置具有重要作用。

2當前煤礦開采引起的主要地質問題

當前我國因煤礦不合理開采引起的地質問題非常突然,其中主要包括地質災害、環境污染和資源破壞等三大類。地質災害主要是由于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沒有做好地質勘探調研工作而盲目開采導致一系列的地質災害,諸如山體滑坡、泥石流、礦井突水、瓦斯氣體泄露及爆炸等,這些地質問題對礦區百姓和采礦工人的生命安全都有巨大威脅。環境污染主要表現在由于煤礦開采活動而引起的煤層、煤矸石等地質體中有害物質泄露而引起的水環境、大氣環境和土壤環境等污染問題。資源破壞主要表現在由于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破壞地表和地下水資源以及動植物棲息地資源等方面。

3強化煤礦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的措施分析

強化煤礦地質環境綜合治理不是只是紙上談兵,需要落實到每一個細節當中,各礦產開采企業和各級監管部門必須端正態度,提高對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視程度,強化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治理意識,建立起一系列的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方案,并且為地質環境治理提供技術層面、資金層面、方法層面和法律層面的錯層保障。有句諺語說的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地質環境的綜合治理也不是朝令夕改的事情,待需我們共同努力長期堅持。

3.1提高煤礦勘探和地質調研的技術水平,以技術提升地質治理水平

我們的地質勘探工作除了要對煤礦具置進行勘探以外,還需要對礦區地質條件進行勘探,并且針對礦區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包括泥石流、地表塌陷、山體滑坡等進行具體分析。另外還需要注意勘探礦區的水文狀況,理順礦區水文分布規律,研究礦山開采過程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擴散規律,為控制礦區水污染及治理工作提供精準依據。最后需要對煤礦開采區域的瓦斯地質進行勘探和調研,注意瓦斯來源、分布規律和擴散條件等,這同樣是為礦區的綜合治理提供精準依據。

總之,我們需要要注意總結各種可能引起這些地質災害的原因、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地質構造地區分布規律、地質災害覆蓋程度和影響范圍等,通過逐步研究,制定出一套地質環境指標和地質環境治措施,同時加強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等,以便在技術層面更好的防范和治理地質災害的發生。

3.2拓寬煤礦地質治理的融資渠道,以資金拉動地質治理進程

煤礦地質治理不是朝令夕改可以完成的事情,他需要長期堅持,更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只有依靠資金的投入才能拉動地質治理的進程。關于地質治理的資金投入必須拓寬融資渠道,首先是對于部分國家控股的煤炭開采企業,治理自己需要由企業與政府共同承擔。其次,對于新建或在建的私人煤炭企業,治理自己應當由企業自行承擔。再者,地方政府還可以引導社會資金的投入進地質環境治理工程中,然后再比例分配收益。最后,政府應該對于地質治理的投資或者項目建設應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或者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預撥部分地區環境治理資金用于地質環境的治理。

3.3建立煤礦開采生態補償機制,以常態化立體化的方法確保地質治理效果

目前國際上流行的環境治理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起相應的生態開發補償機制,我們應當效仿這種機制,以確保生態資源可以實現有償使用和循環利用。建立煤礦開采生態補償機制的具體措施包括很多方面。首先,可以制定礦產資源補償費等條款,這部分資金主要用于生態環境治理資金庫備用。其次,根據我國煤炭開采的具體情況和法律規定,依據誰開采誰治理的治理原則,制定一整套的煤礦開采生態治理行業規范,確保煤礦開采生態補償機制有范本可行。最后,環境監管部門應該實時舉行聽證會,廣泛聽取專家、媒體和群主的意見和建議,積極探索地質環境治理的新途徑新方法。

3.4完善礦山開采行業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確保地質治理的執行力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各項法律法規還不盡完善,煤礦行業的法律法規同樣不盡完善,這就給煤礦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的監管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法律保障是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的基石,然而在法律上尚不完善的情況下,環境執法監管部門很難確定自己的權利范圍是只有監管的權利還是可以促使企業強制執行等,因此我們的法律法規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篇7

關鍵詞:瓦斯防治;抽放;安全

中圖分類號:TD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11)0020(C)-0212-02

前言: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煤國,也是煤礦瓦斯災害最嚴重的國家,全國煤礦年瓦斯涌出量在100億m3以上。在統計的635處原國有重點煤礦中,高瓦斯和突出礦井有280處,約占44.1%。瓦斯是我國煤礦的主要災害因素之一,它是由賦存在井下煤層中的有害氣體受采動的影響釋放到開采空間的有害氣體的組成,其主要成分為甲烷。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嚴重威脅著我國煤礦的安全生產,從每年的事故統計中來看,煤礦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絕大多數是由于瓦斯爆炸,占特大事故總數的70%左右,為此,瓦斯爆炸被稱為是我國煤礦安全的“第一殺手”。如何治理和防治瓦斯事故的發生,應引起煤礦各級領導及煤礦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并對其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從理論和實際工作中找出解決辦法,防止和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

一、礦井概況

大黃山豫新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是農六師國有控股企業,其前身是大黃山煤礦。煤礦建于1958年,分一號井、七號井兩對礦井開采。兩井原設計生產能力分別為15萬噸和9萬噸,現核定生產能力分別為16萬噸和10萬噸。

七號井:所采煤層屬急傾斜近距離厚煤層群,侏羅系下八道灣組,共含煤6層,煤層總厚度約41.2m。煤層的透氣性系數在0.68―1.01m2/MPa2.d之間。瓦斯儲量為31702.47萬m3,現水平煤層瓦斯最大壓力0.72MPa。煤層瓦斯含量為3.47―5.66m3/t。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76.9m3/t,絕對瓦斯涌出量13.29m3/min,礦井瓦斯等級屬高瓦斯礦井。

一號井:所采煤層屬緩傾斜近距離厚煤層群,侏羅系下八道灣組,共含煤6層,煤層總厚度約37.08m。煤層的透氣性系數在0.319―2.823m2/MPa2.d之間,瓦斯儲量為34888.194萬m3。礦井煤層瓦斯現水平最大壓力1.06MPa,深度每100m下降瓦斯壓力增加0.41―0.67MPa?,F水平煤層瓦斯含量為5.06m3/t,深度每100m下降瓦斯含量增加2.36m3―3.3m3。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29.66m3/t,絕對瓦斯涌出量37.08m3/min,礦井瓦斯等級屬高瓦斯礦井。

二、瓦斯治理技術

(一)大黃山豫新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瓦斯治理現狀

大黃山豫新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礦井的瓦斯災害異常嚴重,歷史上的多次瓦斯事故曾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和慘重的損失。從58年建礦以來曾發生5起瓦斯爆炸事故。從1983年開始建立瓦斯抽放系統,84年形成了抽放能力為64m3/min的瓦斯抽放系統。隨著礦井的改擴建項目實施,對礦井的瓦斯抽放系統進行改造,2005年形成了抽放能力為180m3/min瓦斯抽放系統。經過50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瓦斯抽放技術和瓦斯監測、監控系統,監測監控系統選用重慶煤科院的生產的KJ90系統,全套系統配置管理64個分站,可擴展為128個,1024個輸入量,512個控制量。目前,兩礦井已經連續19年沒有發生煤與瓦斯爆炸事故,今年我們將抽出的礦井瓦斯進行充分利用,建立16×500KW瓦斯發電廠,為企業提供電能,保護環境,創造效益。

(二)大黃山豫新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瓦斯治理技術經驗

1、對臨近煤層進行瓦斯抽放

采區巷道施工前,在已有巷道中施工瓦斯鉆場、鉆孔,穿透各煤層的瓦斯抽采鉆孔,然后并網進行瓦斯抽放,預抽時間至少半年以后才安排巷道的掘進工作。今年七號井799水平東翼走向長度2000m,每隔30m施工一個鉆場,每個鉆場施工12個穿透中大煤層的鉆孔,鉆孔孔徑Φ75mm,鉆孔最大深度約120m,共施工鉆場67個,鉆孔長度16804m;一號井780水平東翼走向長度1800m,每隔30m施工一個鉆場,每個鉆場施工16個穿透中大煤層的鉆孔,鉆孔孔徑Φ75mm,鉆孔最大深度約180m,共施工鉆場60個,鉆孔長度97921m,鉆孔平面上呈扇形重疊布置。鄰近煤層通過這些鉆孔進行抽采,礦井瓦斯抽采鉆孔的終孔間距為6―8m。

2、工作面上偶角及空區瓦斯采用埋管和布置走向高低位鉆孔進行抽放

為解決工作面瓦斯超限問題,大黃山豫新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對工作面上偶角及采空區的瓦斯進行了抽采。上隅角埋管抽放:在工作面回風順槽鋪設一趟直徑為Φ108mm支管,外接4―5根Φ100鋼絲彈簧膠管作為吸管對上隅角進行抽放。采空區瓦斯抽放采用高低位鉆孔抽放法,鉆場間隔30m,每個鉆場布置6個鉆孔;相鄰兩個高位鉆場之間的鉆孔必須有部分在平面上重疊,其長度不小于20m。

3、本煤層瓦斯抽放

工作面機巷沿工作面傾斜方向,每隔30m布置順層鉆孔,其孔深為工作面斜長的2/3??组g距8―10m,孔徑為Φ75mm,同時,在兩孔之間增加一交叉鉆孔,孔深適當處長1至2m,孔徑Φ75mm。風巷每隔30m亦布置順工作面方向的下向鉆孔,孔長為工作面斜長的1/3。順層鉆孔前期預抽瓦斯,瓦斯衰減后采用高壓進行煤體注水。

4、掘進工作面邊抽邊掘

由于礦井預抽時間、抽放效率等因素存在,巷道掘進工作面平均配風量200m3/min,風排瓦斯在炮后經常瞬間超限,造成安全隱患,影響施工進度,采取邊抽邊掘方法后,消除了風排瓦斯在炮后經常瞬間超限就問題,掘進速度由原80―100m提高到150―200m。

5、封孔技術

原瓦斯鉆孔封孔采用水泥砂漿進行封孔,鉆孔施工期長,影響瓦斯抽放時間,后引進聚氨脂封孔,套管固定時間由原來的幾小時縮短到幾分鐘,加快了鉆孔施工速度。

(三)瓦斯治理管理經驗

結合多年的抽放實際,總結出了適合大黃山煤礦特點的瓦斯抽放措施:“多鉆孔鉆密孔,嚴封孔勤排水,多方法長期抽形成固定抽放和移動泵站相結合分區域抽放模式”。從根本上為礦井瓦斯災害的治理奠定了基礎。

1、礦井實行通風瓦斯調度值班制度。嚴格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及時反饋井下瓦斯等有害氣體涌出信息,加強對瓦斯涌出異?,F象的分析和治理;

2、認真落實瓦檢員的崗位責任制。嚴格放炮管理制度和瓦斯檢查制度,杜絕空班漏檢;杜絕瓦斯超限區、點,一旦出現瓦斯超限區、點,按《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及時妥善處理;

3、實行干部跟班下井制度。嚴格干部跟班下井制度,保證各采掘面每班有副隊長、隊長以上干部跟班、嚴格調度和監控中心值班制度,發現井下瓦斯超限及時向值班領導匯報,值班領導必須及時做出處理措施并跟蹤落實制、實行安全追究制;

4、實行動態管理。加強安全監控系統的使用維護、管理工作及系統功能的不斷完善,及時掌握井下各種安全動態信息,實行安全工作動態管理;建立瓦斯抽放規律性和數據統計分析,使瓦斯抽放管理工作趨于規范。

結束語:煤礦瓦斯治理與管理是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除了完善可靠的安全裝備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外,還應加強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督。瓦斯事故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煤礦企業要加大瓦斯管理投入,推出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瓦斯爆炸事故才能大幅度地減少,煤礦的安全狀況才能得到根本好轉。

作者單位: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溫成新,1992年畢業于新疆煤炭??茖W校,任新疆大黃山豫新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兼項目部主任。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水文地質 煤礦 現狀 災害 措施

[中圖分類號] P345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10-3-33-2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煤礦行業便步入了高速發展時期。雖然近幾年,煤礦行業的發展遇到了極大的瓶頸,但不可否認,煤礦資源依然是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主要能源,是維持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煤礦資源開發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水文地質工作能否落實到位。就目前我國礦區水文地質工作的發展現狀而言,出現了很多不利于煤礦資源開發的現象。比如,部分煤礦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不再重視煤田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縮減了水文地質工作的勘察程序和時間,盲目開發和生產的現象屢禁不止,煤礦開采事故頻發,不僅給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同時還會帶給煤礦企業重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時還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鑒于此,煤礦企業必須要在煤礦資源開發的過程中高度重視水文地質工作,確保將各項水文地質勘察措施落實到位。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我國煤礦水文地質工作的現狀,然后對煤礦水文地質災害的類型以及影響進行了闡述,最后分析了煤礦水文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期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讓讀者對我國煤礦水文地質工作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1當前我國煤礦水文地質工作的現狀

(1)防治工作較為被動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水文地質條件十分復雜,不同地區的煤礦,其水文地質災害也有著一定的差異。鑒于此,煤礦企業就必須要重視水文地質災害的防范工作,爭取將災害的苗頭撲滅在萌芽狀態。但是,目前很多煤礦企業存在著嚴重的“輕防范、重治理”的思想,只重視災害發生以后的治理工作,而忽略了災害發生前的防范工作,這顯然是不可取的。某些災害,一旦發生,往往就會是企業致命的打擊。總體而言,我國目前在煤礦水文地質工作方面處于被動的狀態,災害不發生就不重視。

(2)防治技術有待提升

隨著我國煤礦資源需求量的上升,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煤礦的開采量也在不斷上升,開采面積和深度也在不斷擴大,水文地質災害的威脅程度也在隨之加劇。鑒于此,我國煤礦企業就必須要積極采用先進技術處理現階段的水文地質災害,以確保防治工作的有效性。但是,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水文地質災害的防治技術還極為落后,很多成熟的防治技術未得到有效的推廣,很多監測預管手段都沒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利用。

(3)防治目標不夠明確

煤礦水害出現的主要因素有3點:水源、水量和導水通道。在這三大因素中,前兩者是比較容易查明的。而導水通道卻很難查明,往往很多突水現象的出現就是因為未對導水通道進行預知而造成的。目前,部分煤礦企業在水害防治工作中的目標不明確,往往只是對水源和水量進行監測,而未對導水通道引起足夠的重視。

2煤礦水文地質災害的類型以及影響

(1)礦區水文地質災害的類型

造成礦井水害的通常有地表水、老空水、孔隙水、裂隙水、巖溶水,這幾種水害類型較為常見,影響較大,另外還有一種新型水害類型為離層帶水,目前正處于研究階段。水害類型及其表現如表1所示。

(2)水文地質災害對礦區的影響

水文地質災害對礦區的影響是極大的,不但會降低煤礦資源的開發進度,同時還會給工作人員的安全以及煤礦企業的發展構成威脅。

①影響礦山采礦安全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礦區安全事故都是因為礦區發生水害,造成淹井、塌井等安全事故或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

②影響礦山工程的進度和經濟效益

若地下水大量匯集進入采掘工作面,引起工作環境惡化或排水困難,會導致采掘工作很難進行,進而降低了整個礦山工程的進度。

礦山工程進度顯然和經濟效益是掛鉤的,另外地質水害加大了礦井正常生產成本,從企業利潤收益來看,這對礦井的經濟效益是起負影響的。采礦畢竟是有風險的行業,一旦發生事故,對礦井的設備設施都是毀滅性的。從這些方面來看,礦區水文地質水害嚴重制約礦區的經濟發展。

③影響礦山地區的環境

在巖溶充水礦床地區,若向外排水的時間過長,就會致使大量的顆粒泥沙隨水流排出溶洞,溶洞原有的力學平衡被破壞,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溶洞坍塌。若再遇上強降雨天氣,礦井便會被流入的地表水淹沒。這不僅破壞了礦山地區的生態環境,同時還會給礦山企業帶來極大的損失。

3煤礦水文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

(1)提高安全意識,重視預防工作

在煤礦開采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安全問題。安全生產是保證煤礦企業生產質量和效率的關鍵,是促進煤礦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在新時期,在礦區開采煤礦資源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生產方針,將工作人員的安全放在首位,加大水文地質工作的落實力度,嚴格分配防、治水工作的責任,根據當地礦區的地下水特點以及發展趨勢和規律,制定適合當地水害治理的防治方案。

(2)強化水文地質工作的基礎

在煤礦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必須要采用鉆探、物探等技術有目的的對井下水以及地面水進行勘探,獲取準確的水文地質信息,完善水文地質的觀測工作,并嚴格遵循“預防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將水害防治措施落實到煤礦開采的各個環節,并制定出長遠的防治水規劃,以此確保煤礦資源開采的安全性。

(3)進一步完善井下防治水措施

地下水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鑒于此,煤礦企業必須要在不同季節,對礦區水文地質情況進行提前的排查和預防,確保將各種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時期。對于井下工程,必須要編制專門的安全制度,并制定防治措施。在施工現場,必須要配備專業的防治水人才,進行現場盯查,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4結束語

根據上文分析可知,水文地質工作對提高煤礦開采的效率及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我國在煤礦水文地質工作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缺陷,但是只要通過不懈的努力,必定會將水文地質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逐漸提升,讓其為我國煤礦資源的開發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繆協興,王長申,白海波等.神東礦區煤礦水害類型及水文地質特征分析[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0,27(3):285-291,298.

[2] 高勇,張敬凱,韓春建等.天然電場選頻物探法在煤礦水文地質中的應用--以河南永安煤礦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2,(29):105-106.

篇9

關鍵詞:礦山瓦斯;問題;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C35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瓦斯災害是煤礦生產中最嚴重的災害之一,在煤礦生產過程中,發生一次死亡人數多的重大事故主要是瓦斯爆炸事故和瓦斯突出事故。在我國,雖然我國煤炭資源豐富,分布地域廣闊,但由于煤層賦存條件差異大,含瓦斯煤層多,瓦斯儲量大,煤與瓦斯突出嚴重。

1.治理瓦斯的必要性

瓦斯氣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因而非常容易發生爆炸。據調查顯示,大概41%的礦難以及36%遭遇礦難的人員都是由瓦斯爆炸引起。首先瓦斯爆炸會產生大量的熱,這會對人員以及器械產生嚴重的破壞。其次,爆炸會產生巨大的沖擊波,沖擊礦工人員以及器械,還會使很多煤塵發生爆炸,加重爆炸程度。再次,瓦斯爆炸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這些毒氣足以導致人員窒息。所以,瓦斯爆炸的危害極大,嚴重影響著煤礦的正常開采及礦工的生命安全,因而必須對瓦斯采取有效的治理策略。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煤礦的需求日益增加,煤礦的開采深度也在不斷地加深,煤層中的瓦斯含量也隨之不斷增加,這導致治理瓦斯的難度也進一步加大。此外,由于很多礦井地質非常復雜,加上開采過程中沒有科學地開采,也未做出相應的安全措施,這些原因導致瓦斯問題非常嚴峻,因而更加必須要盡快對瓦斯加以治理。

對煤礦瓦斯的合理治理,可以有效地防止礦難事件發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人員的安全。在治理時,不能僅僅依靠理論,應當切實結合礦井的實際情況,只有適合某個礦井的治理方法,才有助于礦井的瓦斯治理。治理瓦斯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相關人員具有充足的耐心與決心,不斷地對瓦斯加以監控、治理,以便于保證瓦斯濃度控制在安全的范圍,推動采煤工作的有序開展。

2.瓦斯礦井的分布情況及瓦斯事故造成的危害

2.1瓦斯井的分布情況

在中國,大部分的煤礦都有瓦斯礦井。其中大中型煤礦中約有20.34%的礦井是高瓦斯礦井,約有19.77%礦井是突出礦井;小型煤礦中約有15%的礦井是高瓦斯礦井。而且瓦斯的涌現量與礦井的挖掘深度、機械化程度成正比,也就是礦井越深、機械化程度越高,瓦斯的涌出量就越大。因此瓦斯的整治工作已成為預防煤礦災害的重點。

2.2煤和瓦斯突出危險礦井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在中國,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礦井的數量及突出頻度、強度與煤礦的挖掘深度、開挖強度成正比,也就是煤礦挖的越深、挖掘的強度越大,煤和瓦斯突出危險礦井的數量增加的就越快,突出危險性、突出的頻度及突出的強度就越高,突出危險地區就越大,甚至是一些曾經不是突出危險地區也出現了突出危險特征,一些不是突出危險礦井得參照突出危險礦井來管理。例如2000年初,全國共有104個突出危險礦井。其中重慶市的100%、貴州的91.7%、江西與湖南的50%、河南的40%,大中型煤礦都存在突出的危險;1999年全年,大中型煤礦共發生2128起各不相同的瓦斯突出事故,其中有5個煤礦在一年就各自發生了100起以上的瓦斯突出事故;據統計,2002年全年共有36起煤礦突出事故出現了傷亡,占全年瓦斯事故的11個百分比,死亡了270人,占瓦斯事故傷亡人數的15.9個百分比。

2.3瓦斯爆炸造成的損害

對于高瓦斯煤礦來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瓦斯爆炸。由于瓦斯爆炸是經濟損失最嚴重、傷亡最慘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其是嚴重制約社會生產生活的重大煤礦安全事故。據統計2002年,我國煤礦總共發生了153起瓦斯爆炸傷亡事故,占全國瓦斯事故的47個百分比,共死亡了1216人,占全國瓦斯事故的47個百分比。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得出,預防瓦斯爆炸是降低煤礦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

3.防止瓦斯爆炸基本措施

3.1控制方法

(1)建立合理的通風系統。通風是排放瓦斯最主要的手段。做好通風安全技術管理是防治煤礦主要事故的先決條件和關鍵環節。建立合理的通風系統,能夠保證井下所有工作地點有足夠多的風量將井下涌出的瓦斯及時沖淡并排放出井外,避免瓦斯積聚,所以建立合理的通風系統是防止瓦斯爆炸最有效、最基本的措施。

(2)搞好瓦斯抽放,降低煤層瓦斯涌出量,抽放瓦斯是防止瓦斯積聚的有效措施。隨著煤礦開采深度不斷加深,瓦斯涌出量變得越來越大,通過通風的方法來使瓦斯的濃度降低到煤礦安全規程要求范圍內,從技術和經濟角度兩方面來看,都是不合理的。瓦斯抽放不僅能夠有效利用瓦斯,還能夠降低煤層的瓦斯涌出量。實行瓦斯抽放是控制采掘空間瓦斯濃度,減少瓦斯積聚。也防止煤與瓦斯突出的根本措施。

(3)加強瓦斯日常管理對于突出礦井,還應做好瓦斯突出預測工作。瓦斯日常管理是預防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瓦斯日常管理就是建立巡回檢查瓦斯制度,就是要瓦檢員不間斷地下井檢查通風情況和瓦斯的濃度,當發現局部積聚瓦斯問題時,要即時處理。

(4)瓦斯抽放與資源利用。瓦斯是我國煤礦的主要災害源,但同時也是一種潔凈能源和原料。瓦斯抽采的最高目標就是瓦斯利用。政府通過采取法律、經濟、政策扶持等手段加強對企業瓦斯抽放工作的引導,充分調動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積極性,帶動更多具有條件的礦井建立并完善瓦斯抽放系統,推動煤礦瓦斯抽放與利用產業的發展。我們同時也要按照采氣采煤相互兼顧的原則,針對煤與瓦斯共采的相關技術問題進行可行性分析,重點扶持具備條件的礦區開展煤層氣開發與利用,真正實現“變抽放為抽采,煤與瓦斯共采,治理與利用并重”的瓦斯治理規劃。

3.2具體管理對策

(1)加大對突出危險性預測工作的開展力度。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和高瓦斯礦井,應按規定測定煤層瓦斯壓力、瓦斯含量及其他與突出危險性相關的參數,建立礦井瓦斯基礎資料數據庫,編制礦井瓦斯地質圖。有條件的煤礦應積極開展突出敏感指標及其臨界值考察工作,建立科學合理、適合礦區實際的煤與瓦斯突出預測預報指標體系。

(2)加大瓦斯檢查管理工作的開展力度。作為企業管理者,必須從根本上意識到瓦斯管理工作的開展意義及價值,明確其在煤礦生產中的關鍵性地位。從煤礦生產實際出發,將瓦斯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實現防突發性事故機構的完善與落實,將責任加以精細化管理,并落實到個人。另外,還要成立一支高素質水平的技術人才對隊伍,確保滿足實際的工作操作需求。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培訓。目前我國大多數采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所欠缺,急需企業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制度,從而使采礦的生產工作能夠得到安全的保障。企業應當規范的生產的標準和流程,強化采礦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時企業要及時生產管理中問題,并完善制度內容,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采礦企業應重視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并規范人員選拔制度、嚴格用工制度。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從而提高職工的專業理論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進而防范由于操作不當引起的安全事故。

4.結束語

要做好瓦斯治理工作,要樹立應有的瓦斯治理觀念,增強“瓦斯不治,礦無寧日”的瓦斯治理工作意識,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標本兼治,把各項治理措施做到實處、做到位。只有加強瓦斯治理,把瓦斯治理工作推向一個新臺階,才能實現礦場的安全生產,才能真正做到采礦工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5.參考文獻:

[1]梁可進。邱春亮.高瓦斯特厚易自燃工作面瓦斯防治措施[J].中州煤炭。2014。08:84-85+105.

篇10

【關鍵詞】 固定資產;一次折舊法;環境治理補償費;礦井建筑物;超齡使用固定資產

企業固定資產按經濟用途和使用情況綜合分類,一般分為七類:(1)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2)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3)租出固定資產;(4)未使用固定資產;(5)不需用固定資產;(6)融資租入固定資產;(7)土地。結合煤炭企業特點,為了有效地從會計賬面上監督固定資產的使用及折舊額的計提,筆者認為,應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增設“一次折舊固定資產”和“超齡使用固定資產”兩個類別的固定資產進行核算。

一、“一次折舊固定資產”類別的增設與核算

近幾年來,煤炭企業建立了“環境治理基金”。該基金主要是從成本中按期計提,形成專門基金,分別用于煤礦環境治理方面,其中,用于購置固定資產采用一次折舊法計提折舊,即當購置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生產使用時,一次計提全部折舊價值,以后使用時不再計提折舊。這樣處理的理由是:企業形成這些基金時,已按計提標準分期計入了成本費用科目,相當于日后形成的固定資產已經計提了折舊。當以后這些固定資產真正購置使用時,應一次轉移全部折舊價值。現以“環境治理基金”為例,說明它的具體應用方法。

環境治理補償費的構成:環境治理補償費專項用于采礦區生態環境保護、礦區污染源治理、地質災害防治和環境恢復整治,從成本中列支。環境治理補償費,有些屬于事前預防支出,有些屬于事后補償支出,其具體構成有如下兩項:

1. 預防性環境治理補償費

預防性環境治理補償費分為:

(1)礦區生態環境保護支出。包括煤炭企業提取的造林育林基金、水污染和大氣污染保護費以及改進煤炭加工和輔助、附屬企業生產工藝,提高水重復利用率,推廣閉路循環和其它清潔生產工藝技術以保護礦區生態環境所發生的支出。

(2)礦產開發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的預防支出。包括:地質災害監測和信息管理費;為預防地質災害而進行的河流改流引道、修筑防洪堤以及采用井下特采措施所發生的支出等。

預防性環境治理補償費應按照礦山土地復墾率相應提取,提取標準是:礦山土地復墾率達到70%以上的煤炭企業,按照不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0.5%提取環境治理補償費;復墾率在50%-70%的煤炭企業,按照不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1%提取環境治理補償費;復墾率在10%-50%的煤炭企業,按照不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3%提取環境治理補償費;復墾率在10%以下的煤炭企業,按照不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5%提取環境治理補償費。預提的預防性環境治理補償費應當專款專用。

企業按照規定提取的環境治理補償費,在“長期應付款”科目核算,設置“應付環境治理補償費”二級科目,借方反映環境治理補償費的使用數,貸方反映環境治理補償費的提取數。企業可根據環境治理補償費項目的構成,設置三級明細科目。企業使用已提取的環境治理補償費如能確定有關支出最終將形成固定資產時,應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設置“環境治理工程”二級科目,歸集環境治理補償費列支的各項工程支出。

(1)企業每月根據主營業務收入和標準提取環境治理補償費時

借:制造費用――原選煤――環境治理補償費

――洗煤――環境治理補償費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環境治理補償費

如果不能直接分清原選煤、洗煤負擔,記入“制造費用――混合――環境治理補償費”科目,在期末分攤到原選煤和洗煤。

(2)專戶存儲。根據專戶存儲要求,將提取的環境治理補償費轉存銀行專戶時:

借:銀行存款――環境治理補償費專戶

貸:銀行存款――基本戶

(3)企業使用已提取的環境治理補償費時,應分別三種情況進行處理:

①發生費用性支出時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環境治理補償費

貸:銀行存款――環境治理補償費專戶

②購置設備直接形成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環境治理補償費專戶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環境治理補償費

貸:累計折舊―― 一次折舊固定資產

③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費用

借:在建工程――環境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環境治理補償費專戶

工程完工形成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環境工程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環境治理補償費

貸:累計折舊―― 一次折舊固定資產

動用環境治理補償費形成的固定資產在以后使用期間不再計提折舊。

2. 補償性環境治理補償費

補償性環境治理補償費分為:

(1)礦區廢水、廢渣、廢氣等污染源治理支出。項目有:①礦井廢水治理支出。包括:礦井廢水排放污染費和礦井廢水污染治理費。②煤矸石治理支出。包括:煤矸石排放占地費(分為累計堆存煤矸石占地費、新增煤矸石占地費兩部分)、煤矸石排放污染費和煤矸石治理費(煤矸石自燃滅火工程、煤矸石分選處理和煤矸石利用等所需支出)。③廢氣排放和治理費。主要包括:廢氣處理設備的更新改造支出、廢氣中物料回收和利用以及其他防污治理的支出。

(2)礦產開發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的治理支出。具體包括:地質災害導致的土地資源損耗費;地質災害引發的地面建筑物損壞補償費;地質災害區農作物減產絕產補償費;地質災害區移民搬遷補償費;地質災害區治理費。

(3)礦區自然、生態和地質環境的恢復支出。包括對礦區被破壞的土地進行土壤改良、植被恢復、土地復墾、恢復成建筑用地或其他可使其恢復生態平衡達到可使用狀態的支出。

(4)與礦區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和恢復直接相關的其他支出。包括開發適合我國煤礦的環境評價方法和環境管理模式,以及對礦區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和恢復進行的重大課題研究所發生的支出等。

補償性環境治理補償費適用于采取“先用后攤”的方式核算。

(1)發生補償性環境治理補償費時

借:長期待攤費用――環境治理補償費

貸:銀行存款

(2)攤銷時

借:制造費用――原選煤――環境治理補償費

――洗煤――環境治理補償費

貸:長期待攤費用――環境治理補償費

如果不能直接分清原選煤、洗煤負擔,記入“制造費用――混合――環境治理補償費”科目,在期末分攤到原選煤和洗煤。

“長期待攤費用――環境治理補償費”攤銷時間的選擇采用孰低法,即在礦井尚余壽命年限和5年之間選擇較短的時間進行平均攤銷。

二 、“超齡使用固定資產”類別的增設與核算

煤炭企業固定資產核算中不同于一般企業的另一方面是“礦井建筑物”的核算。礦井建筑物是煤礦井下提供開采煤礦資源勞動條件的固定資產,包括井筒、通道、峒室、泵房、井內車場及煤倉等。從理論上講,由于這些固定資產要在煤炭資源整個開采年限內提供服務,其折舊應該按照當期開采煤量占預計整個開采年限內可采煤量的比例來計算,即礦井建筑物折舊和煤炭開采量掛鉤,采用產量法計提折舊。然而,我國在會計實踐中,各個煤礦不能自主決定采用產量法的計提標準,而是由煤炭企業主管部門統一規定,如每噸煤計提維簡費(維持簡單再生產的簡稱)標準為1.50元(1965年)、2.50元(1977年)、4.00元(1981年)、6.00元(1983年),從1985年1月1日起又專門設置“井巷工程基金”,每月按每噸原煤1.50元的標準從成本中計提,1989年7月1日起又提高到2.50元,2004年5月21日起又統一改提維簡費:河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河南、寧夏、新疆、云南等省(區)煤礦,噸煤計提維簡費8~50元;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煤礦,噸煤8~70元;煤礦,噸煤計提維簡費9~50元;其他省(區、市)煤礦,噸煤計提維簡費10~50元,計提的維簡費包括井巷費,即煤炭企業不再提取井巷工程費[財建(2004)119號]。

從以上變化可見,煤炭企業維簡費的標準由國家確定,且不斷變化,雖然國家充分考慮了全國煤炭企業的平均水平進行綜合確定,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各個煤炭企業的實際情況,致使煤炭企業礦井建筑物的折舊不能完全和其價值配比。鑒于此,對于已提完折舊①的礦井建筑物由于仍然在使用,可繼續計提折舊。

例如,某煤礦某月原煤產量13 000噸,每噸原煤計提20元維簡費共260 000元,其中,超齡礦井建筑物價值占全部礦井建筑物價值的20%。該礦當月計提維簡費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制造費用――原選煤(維簡費)208 000

貸:累計折舊(260 000×80%) 208 000

借:利潤分配――提取專項儲備(260 000×20%)52 000

貸:盈余公積――專項儲備 52 000

以上賬務處理依據2008年12月26日財政部財會函[2008]60號的《財政部關于做好執行會計準則企業2008年年報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進行的。即高危行業企業按照規定提取的安全生產費用,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中的具體要求處理,在所有者權益“盈余公積”項下以“專項儲備”項目單獨列報,不再作為負債列示。煤炭企業在固定資產折舊外計提的維簡費,應當比照安全生產費用的原則處理。

動用上述“專項儲備”資金購置固定資產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動用上述“專項儲備”資金用于費用性支出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期末,按照上述“專項儲備”資金實際使用金額(包括資本性支出和費用性支出)在所有者權益內部進行結轉(結轉金額以“盈余公積-專項儲備”等科目余額沖減至零為限):

借:盈余公積――專項儲備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從以上分析可見,煤炭企業礦井建筑物隨著開采年限的增加,有的已經超齡使用,但按國家規定仍要計提維簡費。從徐州礦務集團的實際情況看,徐州礦務集團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礦井,有的煤礦已80多年快要報廢了。徐州礦務集團礦井建筑物的價值已有三分之二折舊完畢,每年據噸煤35元計提的維簡費有4個多億。這么大數額的資金是以相應的物資形態――礦井建筑物對應著。如果會計核算不予反映,勢必造成相當一部分固定資產脫離企業管理的視線,并有可能給企業管理層的決策造成失誤。因此,筆者認為,煤炭企業應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增設“超齡使用固定資產”類別。核算以下兩類超齡使用固定資產:

一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超齡礦井建筑物;

二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其他超齡固定資產。

將超齡使用固定資產單獨設類反映,有利于從會計賬面上監督這些固定資產的使用及折舊額的計提與否,有利于編制“累計折舊明細表”。期末,企業按新的會計準則規定在附注中披露固定資產信息時,在固定資產“原價”項目、“累計折舊”項目分別增設“超齡使用固定資產”項目予以反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