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醫療保障方案范文
時間:2023-10-10 17:27: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育賽事醫療保障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藥品采購請示一學院團委:
為了迎接院運動會、校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到來,我院學生會女生部負責后勤醫療工作。據統計藥品不足,尚不能夠為運動員提供充足的醫療保障,現需要置辦醫藥用品。按市場價計算,所需藥品經費總計300元。故特此申請300元作為本項目購買經費。
以上請示妥否,請批示。
聯系人:院學生會XXX部部長XX(24324335555)
廣西XXXXXXXXX學生委員會
XXXX年XX月XX日
藥品采購請示二酒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我校因教學需要,需購買部分特殊藥品(見附表),使用期限為一年。
妥否,請批示。
XXXXXX
20XX年12月17日
藥品采購請示三尊敬的集團領導:
為響應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能源化學工會全國委員會聯合舉辦第六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的號召,化工集團要求技術中心組織和準備好此次競賽。由于競賽實驗方案20XX年11月1日公布,而比賽時間為20XX年11月9日。技術中心化驗室沒有競賽實驗方案中的藥品,同時也到各個分廠化驗室借所需的藥品,但是分廠也沒有相關藥品。為了不影響此次競賽,技術中心通過加急購買到所需的藥品,購買金額為960元。
特此申請,懇請領導批復。
篇2
外來“女婿”招入“大宅門”
2001年,香港著名實業家李嘉誠先生屬下的和記黃埔集團,正緊鑼密鼓地與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辦理一門“親事”,共同組建上海首家中藥合資企業――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接受委托的香港“獵頭”也以“媒婆”的犀利眼光,開始在全球范圍搜索能夠擔當起中藥國際化“使者”重任的“掌門人”。
一位擁有醫學碩士學位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已在法國某醫藥集團任職10年的中國銷售總監,進入了“獵頭”的視野。總監的名字叫周俊杰,“60后”出生。香港“獵頭”找到他的時候,他遠在加拿大。
一般來說,在外資企業能夠從“士兵”晉升到“將軍”的,絕對要靠“戰功”。周俊杰也不例外。那年頭,巨大的工作壓力讓他失眠。每月25日是公司銷售數據匯總的日子,也是他壓力最大、焦急的日子,但即使是失眠,第二天上班后,他又得西裝革履出現在辦公室里。年復一年,他和他的團隊能做到產品銷售50%的年增長率,怎么不讓人刮目相看?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機會又一次來了!集團總部決定派他“空降”多倫多,去實施一項新的“全球有潛力接班人計劃”。“軍令如山倒”,他只身赴任。在周圍同事的眼里,這可是個令人羨慕的“美差”。在加拿大,做研究的“虛”,與做銷售的“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習慣了在“高壓”下運作的職業經理人來說,周俊杰仿佛覺得自己變成了“天外來客”,不自在。
現在回想起來,那段短暫的“空降”日子在他的腦海里,除了留下“派對”和“釣魚”之類的記憶外,再也搜索不到其他有印象的“碎片”。周末,他受加拿大朋友的盛情邀請去參加家庭聚會。當時電視直播地方議會選舉,結果“派對”的“興奮點”成了候選人演說的“大辯論”。周俊杰深深地覺得,自己無論如何與朋友“聚”不到一起。假日,公司的同事相約釣魚,他懷著新奇結伴而行。結果在河邊一坐一天。傍晚收桿的時候,同事把釣上來的魚全部放回了河里。倒不是“嘗鮮”落空而有些惆悵,而是姜太公式的“坐禪”對他勝過折磨。
周俊杰十分懷念那些與自己曾經朝夕相處、共同奮斗的同事和客戶。當然留戀的同時,他也未嘗沒有過“跳槽”的想法。他說,在外企做職業經理人,日子久了就變成“木頭人”。乍一聽,不可思議。周俊杰解釋,那是指做人麻木了:平時有40%的時間要應付老板,忙于會議;無窮無盡的溝通,不折不扣的執行。有些文件,改一個字必須向亞洲分部匯報,改一句話要征得歐洲總部同意。辛苦到最后,他終于發現自己的創造意識模糊了,自我價值流失了。
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此刻,香港“獵頭”找到了他,雙方一拍即合。然而與其說周俊杰“逃離”外企,不如說他是被李嘉誠先生做大做強中藥產業、實現中藥國際化的遠大目標所“征召”。道理很簡單,周俊杰說:“我們這輩人骨子里都有一股樸素的愛國情結。感情上更愿意做一些對國家、對民族有意義的事情。而如何將傳承中國千年文化的中醫藥事業發揚光大、如何將民族產業發展成國際性的大產業,是我能夠期待挑戰的事情。”
兩個月后,即2001年8月,周俊杰加盟了即將問世的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并且被李嘉誠先生“欽定”為總經理,成為一個肩負中藥國際化重任的職業經理人。雖然長期從事西醫、西藥,但接觸中藥他還是頭一回。作為上門“女婿”,他看到了中醫藥的厚實“家境”和衰落“家道”。也就是說,一方面他發現作為國粹的中醫藥原來是那么博大精深,其理論基礎和卓越療效經過長期的歷史檢驗而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也發現中藥產業在國際市場只停留在原料中間體的低端出口,成藥只囿于東南亞的華人地區。因此,對這個從事西醫、西藥的“女婿”來說,今后要在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這個中藥產業的“大宅門”里當家,這碗飯是難吃的。
“蜜月”在艱難的磨合中度過。如今,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已經相互認同,發展愿景和社會責任已經確立。周俊杰感謝和記黃埔集團為自己提供了把想法和抱負付諸實踐的平臺,而中藥國際化的崇高目標像周俊杰心中的太陽,釋放出巨大的光和熱,在前進中給了他無窮的勇氣和力量。
“沖擊波”掀起了中藥現代化
回顧往事,創業和發展中的跌宕起伏,在性情儒雅的周俊杰心中掀起巨大波瀾。這潮頭源于中醫藥事業遭遇的“沖擊波”:
從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近15年來,國際上對天然藥物及中藥的研究不斷升溫,許多跨國制藥企業紛紛建立相應的研究機構。在德國和法國,植物藥的產量幾乎每年都以30%的速度遞增。他們從植物單體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藥品,以規避長期服用西藥所帶來的副作用。當時德國人開始從中國低價收購大量的銀杏葉,國人還真不知道他們“葫蘆”里賣什么藥;直到非復方的銀杏片劑、膠囊和針劑問世,并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才恍然大悟。現在,銀杏制劑在全世界銷量極大,甚至還賣到中國。這種“出口轉內銷”的怪事,深深地刺痛著周俊杰。
還有讓周俊杰更傷心的事:大量的“漢方”被貼上了國外企業的“標簽”。比如,日本和韓國早就注意搜集中國的經典古方、驗方,加以研究和開發后申請了專利。日本人則更進一步,他們在200多個“漢方”的基礎上,已經步入了建立藥材基地和飲片生產的階段。現在,國際市場上最吃香的幾種“洋中藥”,大都出身于已被隱名埋姓的“漢方”,而真正產于我國的“中藥”,卻只能分得一杯殘羹。
周俊杰到上海和黃藥業后,洶涌的“沖擊波”,濤聲依舊,然而這并沒有能嚇阻他做“弄潮兒”的決心。他知道,幾千年來中醫藥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中醫藥產業作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之一,讓中醫藥產業走向國際,是一件功在民族,利在國家,造福人類的偉大事業。他那勇當“弄潮兒”的底氣,則完全來自我國優秀的中藥產業和產品。與和記黃埔集團合資的原上海中藥一廠,就連續多年獲得了國家質量金獎和銀獎、國家級和上海市的中藥名牌產品稱號,經營著國家中藥保密產品麝香保心丸、膽寧片、生脈注射液等多種知名中藥。就這樣,周俊杰“時不我待”,帶領上海和黃藥業的員工,開始了奮勇搏擊!
要為中藥在國際市場爭得應有的地位,進而實現中藥國際化,在周俊杰看來,首先要實現中藥現代化。他說,所謂中藥現代化,就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手段闡述藥物的成分、作用、機理和臨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組織藥品生產。歸根結底,就是要讓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明白,中藥的質量和療效是有科學依據的。
為把麝香保心丸這個老產品打進國際市場,使之真正成為舉世矚目的中藥名牌,和黃從2003年開始了對麝香保心丸的深度開發,該項目得到了國家科技部、衛生部和上海市科委的
大力支持,獲得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重大新藥創制”中藥大品種項目及上海市科委中藥現代化項目,以上項目由上海和黃藥業牽頭,與復旦大學華山醫院以及第二軍醫大學、清華大學等方面權威專家共同完成。上海和黃藥業已投入資金人民幣3000萬元,估計政府還將出資3000萬元,項目2013年完成。
現在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究人員已經分析出麝香保心丸內含95個化合物,確定了全部化合物的分子結構;明確了主要成份的指紋圖譜;以及藥物入血后如何起到療效作用的研究;同時,還篩選出3-5個具有促進血管新生的化合物,為研制成組分中藥奠定基礎。
在此基礎上,他們對部分組分進行了體內藥代動力學研究。在進行蟾酥研究時發現:其主要成分為脂蟾毒配基、華蟾毒精、蟾毒靈、蟾毒他靈、阿端那蟾毒精等,半衰期都很短,每天=三次的間隔服用足以保持有效物質的濃度且不易蓄積發生不良反應。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華山醫院的臨床試驗報告指出,患者6個月連續服用,血液、肝腎功能等各方面指標未見異常,從而解除了臨床醫生對含有蟾酥類藥物安全性的疑慮,為麝香保心丸長期服用提供了合理依據。
麝香保心丸的物質基礎及其化學結構的確定,基本上掃清了西方不認可這個中藥產品的障礙,雖然真正實現被認可的目標還有漫長而遙遠的路要走,但畢竟前進了一大步。這對隨后的系統生物學和藥理學系統研究,闡明其作用機制有著積極的意義。
周俊杰和他的員工們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們意識到,中藥現代化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需要按照中醫藥理論指導對傳統產品進行二次開發。麝香保心丸的二次開發被提上議事日程:破解它治療冠心病中的“密碼”。上海和黃藥業與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合作設立了科研基金,重點做麝香保心丸促進血管新生研究。從培養細胞到動物模型、再到人體心肌核素顯像、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技術監測,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長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不僅能保護血管,阻止動脈粥樣硬化,還能夠促進血管新生,起到藥物搭橋的效果。這一研究成果,被授予首屆國家中西藥結合科技進步獎;麝香保心丸促進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研究文章,發表在美國權威雜志《Life Sciences》上。2009年11月與英國劍橋大學血管新生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將在該中心進行麝香保心丸的血管新生研究。
另一個品種膽寧片,是根據驗方開發的中成藥。按照中醫“肝膽同治”的理論,原本適應證為膽囊炎、膽石癥的膽寧片,應當對肝臟病理變化也具有治療的效果。膽寧片的二次開發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他們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了新的認識:膽寧片確實能夠調解血脂、保護肝細胞、抑制肝細胞脂肪變性。膽寧片治療脂肪肝新適應證的臨床研究,已經獲得了SFDA的批準臨床批文,現已完成臨床研究,正在國家藥監局報批。膽寧片在2009年獲得了“上海市十大優秀專利產品”榮譽;生脈注射液也獲得了“制備治療腫瘤增效減毒藥物中的用途”的專利。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發產品,讓周俊杰和他的員工們看到了中藥現代化的曙光!
從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誕生至今,周俊杰已經伴隨她走過了整整8個年頭。今天,上海和黃藥業發揚其傳統優勢,已發展成為擁有丸劑、片劑、注射劑等12大類劑型,擁有“上藥”牌注冊商標及70多個品種的知名中藥生產企業,為推動中藥現代化的進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世界就是那樣豐富多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藥現代化的波瀾才剛掀起,就有人說,讓三千年前的中醫藥披上現代科學的外衣,就好像給老子塑像“穿西裝”一樣。更為極端的是有人說要取消中醫藥,聽到這樣的奇談怪論,周俊杰顯得格外不滿。他說,中醫藥走向國際,成為主流醫藥,必須走繼承和揚棄兩條路,在繼承與遵循傳統中醫藥理論和系統的同時,不斷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和手段進行創新。但在中藥遭遇“沖擊波”時,他受不了這種“數典忘祖”的無知;即便不做如此過激的回應,也不能容忍一些人用這種言論,蔑視所有為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而奮斗的人們!
中藥國際化的“兩條腿”走路
其實,有關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種輿論環境,周俊杰心知肚明。而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道路更是艱難曲折,這種失敗風險,周俊杰同樣一清二楚。
早在1995年國家科技部提出了中藥國際化的目標,2002年國家頒布《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核心內容是讓中藥在造福國人的同時也造福人類。然而,“十一五”規劃提出5~10個中藥品種進入國際主流市場的目標,目前除有些品種只作為食品添加劑或保健食品進入西方市場外,至今還沒有1個品種能夠做到。這便是嚴酷的現實。
中藥國際化難道就像一出外國荒誕劇《等待戈多》那樣謎團重重嗎?劇中兩個主角在黃昏的小路旁等待戈多的到來,可是戈多是誰、什么時候會來,他們根本就不清楚。今天,從上到下都在大張旗鼓地高喊“中藥國際化”的口號,到頭來會不會發現這只是一個永遠確定不下來的東西。
冷靜地思考,中藥國際化艱難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周俊杰回答:主要在于東西方文化差異以及由此產生的中西醫藥體系和標準的不同。作為一家之言,他認為開展政府間國家標準的對等認可或許能促進中藥國際化進程;中藥的科研與生產,在藥理標準上中國標準既要靠攏也要影響歐美標準。周俊杰強調,這需要巨額資金的支撐,因為進入美國市場的任何藥物都要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認證,而一種中成藥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費用就高達10億美金,即使中國最大的中藥企業也難承受如此高的費用。標準和資金成為中藥國際化的兩個“瓶頸”。
還是那句老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對自己職業生涯的選擇,周俊杰義無返顧,這非常符合他個性中不服輸、有毅力的邏輯。事實上,他已經越來越喜歡中醫藥事業,把個人的名譽、地位,乃至寶貴年華置之度外。員工們也越來越支持他們的老總,欽佩這位職業經理人的勇敢和自信。
上海和黃藥業的中藥國際化進程,貫徹了“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一是加強植物藥的研究,因為植物藥成分明確,相對容易符合現行歐美的標準;二是在傳統中藥的基礎上主動吸納西方藥療理論,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中藥標準與歐美標準的接軌。藥品的安全、有效,是研究和創建中藥標準和體系的基礎。
由于和記黃埔集團的加入,“兩條腿”走路的中藥國際化開始“不差錢”。據了解,他們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創建了一個中藥現代化的研發基地,一期投資3000萬美元。借鑒美國藥品開發的規范化、標準化經驗,為中藥所用,該研發中心現有近300人,其中80%的人員曾在美國、歐洲從事多年藥物研發。目前已有兩個植物藥在美國完成了Ⅱ期臨床試驗。并與禮來、強生等多家跨國公司簽訂合作研發協議,重點從事著心腦血管、糖尿病、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新藥的開發。
上海和黃藥業嚴格按照GMP標準規范生產,在原料、中間體、成品的每個環節都建立了質量檢驗標準,層層把關;對
全體員工強化GMP標準培訓,做到制度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管理,堅持了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還引進管理模式與理念,把數字化建設貫穿于整個企業管理模式。周俊杰介紹,他們每年引進一個管理平臺或工具,都要先請咨詢公司根據本公司的實際來做架構,絕不照搬人家的東西。國際上管理的新潮流是,把每個部門每個員工對本身工作結果的關心,統一到公司的戰略目標上來。因此,周俊杰要求把公司的戰略目標分解到部門來做,每個崗位再制訂出相應的職責,最后做出流程。周俊杰親自主持制訂的《上海和黃藥業發展綱要》,已經成為公司的重要資源和財富,科學管理絕不會因人而廢了。
周俊杰和他的員工們,兢兢業業從基層做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著實現中藥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他們披荊斬棘從自己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走在中藥國際化的大路上。令他們感到欣慰的是,國家層面的中藥標準化建設正在加快,包括“完善技術標準體系;探索建立中藥材來源、生產工藝和檢測指標相結合的質量控制模式;加強藥品標準物質的研制及其標定;建立國家中藥標準物質庫”在內的研究,目前已在科技部等有關部門立項。
同樣令他們感到欣慰的,還有國際方面的進展。現在《歐盟傳統藥品法案》已經正式生效;FDA也在網上公布了《植物藥研制指導原則》,中國植物基源的草藥赫然在列。根據“歐盟法案”的規定,中成藥需提供15年的臨床藥效數據,才能獲得注冊。盡管承認中藥合法身份與進入歐美主流市場還是“兩碼事”,但周俊杰說,這肯定是一個進步。因為過去歐盟和美國沒有制定中草藥標準,現在有了標準,只不過準入門檻較高罷了。
那么,在努力實現中藥國際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面對這個似乎必然會提出的問題,周俊杰的臉上又一次流露出“當家人”的自豪。他描述了公司近年來在中藥國際化進程中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呵,那些枯燥的阿拉伯數字,在他的口中頓時變成美麗的音符,清暢穿透,激越高亢:
環比銷售收入增長:2008年為32.30%,2009年預計33.00%;
環比凈利潤增長:2007年為33.18%,2008年為54.00%;
2009年,核心產品麝香保心丸銷售額達到4億元,環比增長38%。
周俊杰用數據告訴我們:中藥如果能夠在國際市場上也有這樣的增長,從而占有較大的份額,那么世界將無法忽視中藥的存在。何況明代李時珍留下的《本草綱目》,記載了1892種植物藥物,收錄了11096條藥方。隨著世界對植物藥的認可程度的增強,它們中間會有更多的藥物藥方經過科學研發后走向全世界。
圓一個全球華人共同的“夢”
中藥現代化,是李嘉誠先生心中一個久藏的“夢”。
從香港“中藥港”的夭折到上海和黃的再次起步,李嘉誠繼續著他的中藥國際化圓“夢”之路。他要讓全球500強企業中。出現國際化中藥企業的身影。為他自己,也為全球華人,圓一個共同的“夢”。
李先生告戒“掌門人”周俊杰:“中藥行業要耐心培育,不要企圖掙快錢。”周俊杰把這話牢記在心。現在有的中藥企業急功近利,真正的創新中藥極少,大部分新產品只是改變了劑型或包裝。有的企業因客觀條件的限制而只做層級較低的中藥,在耗資數億元以上的新藥面前,望而卻步。眾所周知,上海和黃藥業及和記黃埔則不然,他們在產品研發上進行了長期的、如上所述的大投入。
李先生善待有數十年工齡的老員工,認為他們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周俊杰說,中藥國際化是漫長的“馬拉松”,他要像李先生那樣,更注意善待員工的各種“細節”,保證企業持續發展所需要的中堅力量。
李先生有著擔當社會責任、堅持慈善為懷的理念。周俊杰說,遵循他的囑托,上海和黃藥業除了捐助并建造了“上海和黃藥業希望小學”、贊助體育賽事、贈送健康禮包之外,最根本的是把這一理念融入到中藥國際化的實踐中去。當今新醫改方案出臺,要擴大醫療保障在基層、社區、農村的覆蓋,特別是麝香保心丸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這為療效確切、安全且價格低廉的中醫藥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中藥以其療效確切、安全、價格低廉而深受患者的歡迎,上海和黃藥業將增強終端推廣力度,用最好的藥品為老百姓服務;在某種程度上,以及在目前形勢下,將中藥國際化落腳點首先落于中國的市場。
圓一個全球華人共同的“夢”,周俊杰胸有成竹。于是我們請周俊杰對中藥國際化的進程做一個更長遠的展望。他停頓了半天沒有回答。看得出他不想信口開河,他要給出一個不讓自己今后食言的見解。深思熟慮之后,他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中藥何時能真正進入歐美主流市場,最重要的取決于巾國強大后能否掌握國際話語權,提高中醫藥在國際醫療體系中的地位,建立國際認可的中醫藥標準。
10年后,中國用于治療老年病和心腦血管的幾個植物藥有可能在FDA注冊。我們已經有一批企業正在做這方面的努力。依據是植物藥成分的確定性,使我們的產品能夠符合西方的藥典標準,而復方中藥產品因為其成分的復雜仍將難以做到這一點。
20年后,中醫藥在世界有一席之地,中西醫齊頭并進。西醫治病從某一器官切入,而中醫治病從人的整體開始;并且,上醫治未病,中醫藥的優勢能把疾病控制在未發生狀態。在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疾病譜變化的背景下,中醫藥強調人的理念會使西方人基本接受。依據是中藥的中國標準被國際認可。
50年后,中醫和西醫擁有同等地位和平臺,齊駕并驅。中世紀歐洲有四分之三的人死于瘟疫,而中醫藥的廣泛應用使中華文明得以保存。中國綜合國力的強大是歷史的必然,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的中醫藥影響的擴大,也是歷史的潮流。依據是中藥作為文明的多樣性被世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