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護理工作總結范文
時間:2023-10-13 16:54: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康復護理工作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軍隊療養院;療養淡季;護理訓練
軍隊療養院不僅要保證廣大官兵的康復療養和疾病矯治,而且擔負著部隊戰備醫療保障,以及隨時應對各樣難以預料的突發性事件的醫療衛生保障任務[1]。因此,軍隊療養院護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作用。目前我國護理院校大中專教育普遍未設立較系統的療養醫學理論和課程,這與療養院護理工作的實際要求存在較大差距[2],因此,軍隊療養院護理人員在職培訓工作就十分重要和必要。我們除了狠抓日常業務訓練外,療養淡季的業務訓練已經成為在職培訓的工作重點。我院自2004年以來,充分利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這段療養員入住相對較少的淡季時間,積極開展療養護理訓練工作。實踐證明,我院的培訓做法科學、合理、有效,是提升療養院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和護理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現將做法及取得的效果報告如下。
1抓好療養淡季護理業務訓練的做法
1.1搞好開訓動員,結合我院護理工作實際情況,科學地制訂訓練計劃每年10月初,通過召開療養淡季開訓動員大會,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淡季護理訓練的重要意義,激發了大家的參訓熱情,明確了訓練要求和目標。訓練計劃由護理部結合我院業務發展建設總體規劃、學科發展方向及動態,并結合該階段社會流行病學,制定出淡季護理訓練內容。做到了每年的訓練既有相同的內容,如:療養康復基本理論、護理學基本理論、療養護理常規、護理崗位技術操作、禮儀知識、優質服務規范及平戰時急救護理技術等;又有不同之處:如2006~2007年,我院淡季業務訓練根據總后衛生部下發的《關于在全軍護理戰線開展崗位技術練兵活動的通知》精神,按照軍區聯勤部衛生部的相關要求,開展戰傷救治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2008年,結合汶川發生“五一二”特大地震自然災害,就現場救護技術、各項專科護理、心理護理及災后疾病防護知識進行訓練;2009年,針對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流行,我們對其相關防控知識進行了培訓。使訓練計劃做到既有重點,又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1.2周密組織系統綜合訓練
1.2.1分層次、全方位地開展訓練通過深入開展軍隊歷史使命、理想信念、戰斗精神、職業道德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護理人員愛院敬業的主人翁意識,不斷改進和加強護理隊伍作風建設。堅持以《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療養技術常規》、《療養康復護理學》、《戰傷救治規則》和《療養服務規范》作為業務建設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操作訓練的依據,進行護理禮儀、優質服務規范、保健療養護理、療養康復護理及療養院常見急危重癥的搶救技術等專業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訓練,努力提高護理質量。在此基礎上,對初級護士主要進行各班工作程序、護理規章制度、崗位職責、“三基”等基礎培訓的學習,以此奠定扎實的工作基礎。護師的培訓重點是進一步加強和提高急救護理技術水平,力爭能熟練掌握常見老年病的療養康復護理知識和健康教育水平、常用療養康復護理操作技術以及學習相關的邊緣學科,如醫學心理學、醫學社會學、醫學美學等,逐步培養撰寫論文的能力。具備主管護師及以上資歷的護士除全面掌握常用基本護理技術和平戰時急救護理知識外,還應培養解決臨床護理問題的能力和指導復雜、疑難的急救護理技術操作的能力,熟悉老年人急危重癥的急救護理程序,并能較好地組織安排護理人員配合醫師做好急救工作和具備開展科研課題研究的能力。擔任行政職務的護士長除進行相應職稱的業務訓練外,還要進行以護理行政管理、護理業務管理、護理管理新理念等為內容的培訓,著力提高護士長隊伍的組織管理能力,強化護士長工作的獨立性、規范性和科學性。
1.2.2采取多形式和多渠道相結合的訓練方法訓練中,主要采取全院集中訓練、科室分組訓練與個人自主訓練相結合的形式。全院集中訓練采用由各科護士長輪流進行專題授課,主要講授療養康復、護理服務規范、臨床常見疾病的病情觀察、護理及急救知識、醫院感染管理、流行病學相關知識。每次授課均做成多媒體課件,長期放在院局域網上供大家交流、學習。我們還定期組織收看“全軍護理新業務、新技術遠程教學講座”及聘請療養護理專家進行業務授課。操作訓練主要是通過在全院選出3~4名業務訓練尖子,每人負責一項操作規范程序,統一在全院進行現場演示,并和其所在科室護士長一起負責該項操作的全院指導工作。各科室內還成立互幫小組,在護士長組織下實施訓練,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充分發揮骨干的傳、幫、帶作用。戰傷救護訓練主要在播放影像教材的前提下,結合我院實際情況,進行心肺復蘇術、通氣、止血、包扎、固定及轉運等常用護理技術訓練。急救護理訓練主要模擬急救現場、急救過程中涉及組織、醫護配合、吸氧、輸液、心電監護、護理記錄等急救技能操作和急救設備操作等內容。根據各科室的工作性質,我們還有計劃地安排療養科護士和門診部護士進行交叉輪訓。護理禮儀培訓以收看中國人民大學金正昆教授的《現代禮儀》系列講座和現場示范講解為主。同時還分批組織護理人員到鄰近星級賓館學習服務禮儀,觀摩本市舉辦的職業技能比賽。根據我院的客觀條件和工作需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有計劃地選派護理骨干外出參觀、進修、專科培訓學習或參加軍隊護理專業學術活動。外出參加學習的同志以授課的方式將所學到的新知識、新理論、新觀念進行介紹,有力地帶動了護理隊伍專業素質進一步提高。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以保證取得滿意的訓練效果。
護士長培訓主要是學習有關護理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思維,以便了解護理管理新進展,掌握一定的護理管理知識和方法,進一步提高業務水平和組織管理能力。通過安排護士長進行短期的脫產專科進修,定期舉辦護士長培訓班,召開護士長經驗交流會等方式,針對新形勢下護理隊伍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相互交流管理經驗、心得體會。為著力提高護理隊伍的科研素質,近期我們成立了護理科研小組,積極探索可行的護理科研課題。
1.3進行嚴格的分階段考核、驗收和評價每年3月下旬至4月份,按照訓練計劃和要求,根據護理人員的職稱、職務制定考核標準,對各級護理人員分階段檢查訓練計劃落實情況,進行考核、驗收和評價。每次考核成績均與年終評功評獎、晉職晉級掛鉤,并對成績優秀的護理單元及個人予以表彰,極大地激發了全院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愛崗敬業精神。
第一階段是基礎理論知識考核:主要就本年度療養淡季學習的專業理論知識組織統一考核,考場紀律嚴明,嚴禁作弊行為。第二階段是護理技術操作考核:由主管護師及以上的人員組成評委,對每一位護理人員進行逐項護理技能考核,并分別確定各項的個人名次和護理單元集體名次。第三階段是及時做好訓練工作總結,找出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并予以糾正和改進。最后對每名護理人員的各項考核成績進行綜合評價,并評選出訓練尖子和優秀護理單元。第四階段是利用每年的“五一二”國際護士節,組織各護理單元業務訓練尖子,向院領導、專業人員進行業務技術比武和禮儀表演匯報。在我們自己的節日里,向全院展示“白衣天使”的風采。
2效果分析
通過療養淡季進行的護理業務訓練,提高了全院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整體素質,提高了在平戰時緊急情況下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急危重癥的搶救技術水平,護理綜合保障能力得到較大提高,使每一名護士都擁有了更好的職業修養和更專業的禮儀規范,從外表到內涵修養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訓練中人人參訓、個個達標,參訓合格率達到了100%。通過訓練,還激發了護理人員愛崗敬業,以療養院為家、視療養員為親人的主人翁意識,提升了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服務水平。
由此可見,療養院利用療養淡季開展護理業務訓練的做法是科學、有效的,是提升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和護理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這必將為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維護官兵和老干部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高飛,李麗.軍隊療養院聘用護士業余時間的半軍事化管理[J].中國療養醫學,2007,16(9):519-520.
篇2
2020年是我院加壓奮進、乘勢而上的一年,回顧一年來的工作,護理部緊跟醫院發展步伐,圍繞醫院2020年工作計劃,以創建“市級醫療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工作為抓手,以“提高醫療服務品質,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活動為主線,結合護理部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積極開展工作。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全院護理人力資源概況
截至2020年12月,全院在崗護理人員427人,臨床一線崗位護理人員375人,占全院護理人數的88%,共設34個護理單元,正、副護士長33名。特殊護理單元護理人力資源情況:手術室護理人員22人,急診科護理人員25人,ICU護理人員25人,產房助產士14人,NICU護理人員10人,血透室護理人員9人。2020年退休11人,因各種原因離職9人,離職率2.06%。
二、 加強護理質量管理,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一)完善考核細則,督導整改落實。依據醫院綜合目標千分制考核細則要求,對臨床科室25個護理單元的質量檢查標準進行了修訂和細化,重新核定扣分標準。發揮護理部及科室護理質控小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各項護理制度的執行情況。護理部全年共計完成護理質量檢查、專項督導及護士長夜查房52次。
(二)依據質控計劃,做好質量控制。按照年初制定的護理質控計劃,護理部質控組與各質控小組護士長共同參加質控,分工明確,按照每月質控重點開展質控檢查。護理部將每月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到科室,并在護士長例會中提出,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對整改效果進行追蹤跟進。護理部每季度組織召開護理質量分析會,共同討論現存的質量問題,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今年共計召開質量分析會議4場。
(三)嚴格培訓考核,落實核心制度。護理部每季度針對查對制度、輸血護理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級護理制度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并匯總分析。組織核心制度理論考試2場,考核護理人員367人,合格率99.46%;單人徒手心肺復蘇操作考核1場,考核護理人員277人,合格率100%。組織多人協作心肺復蘇比賽1場,通過考核與比賽,為更好的落實各項核心制度打下了基礎,并且強化了急救意識,提高了搶救技能。
(四)規范病房管理,夯實基礎護理。堅持每日于醫生查房前完成晨間護理,細化基礎護理工作。護理部及護士長重點對晨晚間護理質量、新入院患者處置等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護理部每月進行專項督導,并隨時、隨機抽取科室進行質控檢查,發現問題,現場反饋,督導科室及時整改。
三、落實人才培養,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一)積蓄后備力量,打造人才隊伍。醫院為構建梯隊結構合理的護理專業隊伍,于11月份出臺了《關于建立青年護理人才庫的實施方案》,每2年選拔和培養一批青年護理人才。12月15日—17日,通過筆試、操作、民主測評最終確定20名青年護理人才入圍。下一步護理部將依據人才培養計劃逐步落實。
(二)加強隊伍建設,更新管理理念。今年共選派護士長59人次參加省、市級管理培訓班。提高了護士長的管理水平,促進了我院護理專科水平的發展。邀請市立醫院護士長來院授課,交流管理經驗。9月份,選派6名護士長前往滕州中心人民醫院進修學習。為下一步晉級三級醫院打下基礎。
(三)加強專科培訓,注重人才培養。
1、全年共選派20名護理人員前往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及取得省級專科護士資質。學習的專業有:重癥護理、急診急救、血透室、呼吸內科、手術室、眼耳鼻喉、神經內科、康復科、中醫適宜技術、內鏡;并順利取得血液凈化護理專科護士、產科護理專科護士、康復護理專科護士、腫瘤護理專科護士、急診護理專科護士、重癥護理專科護士、手術室護理專科護士及PICC專業技術資質。護理部組織進修返院護理人員開展業務講座、進修匯報4場,以帶動科室整體業務水平的提高。今年共選派8名護理人員參加山東省護理學會專科護士培訓班,獲取8個專業省級專科護士證書;4月份邀請中醫院楊玉光老師培訓中醫適宜技術。
2、對《護士分層管理規定》進行了重新修訂,10月份完成層級進階考核工作,全院共有71名護理人員通過理論、操作考核及科室評議順利通過層級晉階。
(四)加強專科護理開展,11月份開設PICC門診,PICC置管63人次、維護860人次。壓瘡小組參加會診4例,護理會診穿刺286例。4月份邀請上級專家對導管固定相關知識進行了培訓。全年共選派35名護理人員參加棗莊市各護理專業委員會會議。
四、加強患者風險管理,保障護理安全
(一)加強對低年資護理人員進行重點規章制度的培訓與考核及不定期監督檢查,減少差錯發生,保障病人安全。1—12月組織理論考試5場,考核護理人員867人次,合格率98%;操作考核4場,考核護理人員543人次,合格率100%。
(二)堅持護士長夜查房,督促檢查護理人員崗位職責履行情況,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時予以糾正處理。全年護理夜查房24次。堅持每月召開護士長例會,對工作中的不足作出針對性、實效性改進措施,以確保護理質量及護理安全。
(三)落實對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風險的評估,重點做好預防知識的宣教,預防措施的落實,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護理部針對《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治手冊》、《薛城區人民醫院住院病人VTE風險評估表》內容,組織醫院質控組進行專項督導檢查,發現問題:醫護人員在此項工作中不能做到緊密銜接,對于評估出的高風險患者,預防及處理措施不及時。針對此問題:護理部統一要求科室每日對評估出的VTE高風險患者要有動態統計和提示,督促醫生及時處理。
(四)加強護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定期匯總分析,并對重大不安全事件進行根因分析,制定具體有效的改進措施。全年組織召開護理質量與安全分析會議4次。護理質量與安全分析會由發生不良事件科室的護士長將典型案例制作成PPT,分析發生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再由其他科室護士長提出不同意見。通過剖析,提高了護士長的參與程度,加深了對不良事件的印象,最大限度避免類似問題再在本科室發生。鼓勵護理不良事件主動上報,1—12月共計上報護理不良事件113例、其中標本采集缺陷9例,跌倒23例,導管滑脫11例,給藥錯誤11例,醫囑處理及執行缺陷13例,墜床11例,走失2例,自殺1例,其他32例。壓瘡293例(院外壓瘡96例,難免壓瘡193例)。全年召開安全警示教育會議2次,會議上就典型案例與護士長進行深刻剖析,大家集思廣益,制定整改措施。通過安全警示教育會的召開,能夠互相警示,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安全。
(五)為提高護理人員應對突況的處置能力及急救水平,6月20日,護理部聯合醫務科舉辦了多人協作心肺復蘇技能競賽,共有100名醫護人員參加,經過激烈角逐,最終28名醫護人員獲獎。此次比賽全面提升了全院醫務人員崗位勝任能力,為急危重癥患者的有效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年內針對醫院機動護士庫人員進行了2次培訓,2次考核,提高了護理人員緊急狀態下的急救水平,保證了應急狀態下護理人員需具備的應急能力。
五、提升護理服務品質,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一)為持續提升患者滿意度,打造人文護理標桿,10月份出臺了《“為您服務從我做起”關于全面提升護理服務品質的實施方案》。以入院、出院護理,晨晚間護理、護理巡視4個重點環節,制定出12條服務標準,以點帶面,力求達到禮儀規范、服務主動、環境溫馨、流程順暢、操作舒適、安全護理的效果。進而提升護理服務品質,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此實施方案自2020年10月15日開展至今,各臨床科室共收到錦旗33面,表揚信116封,提名表揚護士共415人次。2018年住院患者滿意度平均為95.65%,2020年滿意度平均為99.71%,比去年增長了4.06%。
(二)“317護”健康宣教平臺運行良好:“317護”健康宣教平臺是我院“提高醫療服務品質,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活動的一項亮點工作。全院護理人員高度重視,積極推送。3月份,各臨床科室健康宣教平均推送率達到60%;為進一步提高推送率,4月份護理部出臺了《關于提高“317護”推送率的管理規定》,將“317護”掃碼宣教列為患者入院的第一項工作內容,4月底,全院各臨床科室平均推送率達到了98.2%,提前完成目標,同時獲得全省“最佳知識傳播醫院獎”。全年共推送健康宣教課程109578篇,推送率85.54%,患者或家屬閱讀量為77496篇,閱讀率85.08%。自10月份起,利用“317護”平臺開展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10次,被提名表揚護理人員356人次,住院患者滿意度平均為99.99%。“317護”健康宣教平臺的鋪開使用,使我院的健康宣教工作更加簡單、有效、生動,使宣教更有針對性,患者更容易接受,提高了住院患者滿意度,同時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提升了護理服務品質。
(三)每月繼續對二級回訪結果進行書面反饋。1—12月份,對護理人員提出表揚300人次,服務態度不滿意問題13條,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
(四)全年開展延續護理服務9例,神經內科為非住院患者更換尿管1例、更換胃管2例;重癥醫學科為非住院患者更換尿管3例,更換胃管3例。限于醫院門診不能購買部分耗材,以及交通、收費問題,導致延續護理服務開展例數不盡人意。
(五)加強護士職業禮儀的培訓、學習,針對2018年度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護士職業禮儀規范》培訓。共組織2場,培訓44人次。通過培訓,進一步規范護理人員的儀容、儀表及服務行為。全年開展業務講座24場,共計培訓護理人員680人次。
(六)獲得的榮譽及獎勵
2020年8月在“2020年紅十字應急救護比賽”中,血液腫瘤科二病區王寧同志榮獲應急救護演講個人單項二等獎、急診科孫翠梅同志榮獲成人心肺復蘇個人單項二等獎、神經外胸外科朱簫同志榮獲創傷救護個人單項三等獎;2020年10月在由中國抗癌協會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主辦的“GPM最強音全國總決賽”中血液腫瘤科二病區程朋玲同志榮獲團體二等獎;2020年12月在由山東省護理學會主辦的“山東省‘天使杯’青年護士心肺復蘇技能競賽”中,手足外、脊柱外科程艷同志榮獲個人三等獎、急診科劉峪滎同志榮獲個人二等獎。
六、實習帶教工作
2020年醫院共接收護理實習生63人。護理部組織實習生考試2次,組織業務講座24場,對于不能及時參加者,按照實習生管理規定進行處罰。業務講座后,護士長針對專科知識進行授課、講解,并留置課后習題,要求實習生完成學習筆記并上交作業,以此加強實習生對專科知識的掌握、記憶,促進實習生教學質量的加強與提高。學生們能夠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先后參加醫院宣傳片拍攝、中小學生查體、“急救白金十分鐘”宣傳等活動。
七、工作中的不足
缺點和不足:
(一)因計劃生育政策調整,護理人員因生育、哺乳等因素導致人力資源配置不足,臨床低層級護理人員占據了較大比例,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二)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時間難以保證,培訓師資缺乏,影響培訓效果。
(三)專職護理質控人員缺乏,對全院的質量監督檢查存在漏洞,弱化了質控效果,不利于全院護理質量的提高。
(四)護理管理人員缺乏相關管理知識,護理管理指標不明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效果不佳。
(五)年輕護理人員對患者安全目標的理解不深刻,主動參與管理的意識不強,安全意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