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管理方案范文
時間:2023-10-16 17:07: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療管理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工作目標
進一步加強醫療廢物源頭管理,完善醫療廢物長效管理機制,提高醫療廢物的管理水平,實現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全程跟蹤管理,進一步提高醫療廢物規范化管理水平。
二、檢查范圍和內容
(一)檢查范圍
全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
(二)主要內容
醫療廢物管理組織、制度、專人負責、應急方案的建立和落實情況;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工作人員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和培訓情況;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登記的情況;醫療廢物暫存地的情況;醫療廢物處置情況;醫療廢水處理設施及運轉、消毒排放記錄等。
三、任務分工
區衛生局醫政科聯合區衛生監督所對轄區內疾控中心、血站、醫院進行拉網式檢查;各鎮衛生所對轄區內個體診所、廠校醫務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拉網式檢查。
四、時間安排
1、2013年11月18日前,各鎮衛生所完成對轄區個體診所、廠校醫務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檢查;2、區衛生監督所會同局醫政科于2013年11月12日—18日對轄區內疾控中心、血站、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檢查結束后抽查部分個體診所、廠校醫務室、社區衛生服務站;3、區衛生監督所各職能科室、各鎮衛生所將檢查表于2013年11月20日前交區衛生監督所衛生監督三科處。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醫療廢物的管理和安全處置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社會安全。區衛生監督所、各鎮衛生所要認真組織實施此次專項整治行動,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切實做好檢查記錄,并對存在問題提出針對性整改意見,本次檢查將進行結果通報。
(二)落實責任,嚴格執法
各醫療衛生機構必須落實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制度,確保醫療廢物處置、醫院廢水處理工作的管理。醫務、護理、后勤、感控、臨床等職能部門及醫務人員切實履行相應職責,查缺補漏,不留死角。區衛生監督所、各鎮衛生所對檢查發現的不嚴格執行分類收集規定、不認真落實集中暫存設施管理制度、不規范處置醫療廢物、不正常使用廢水處理設施等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立案查處。尤其是將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倒賣醫療廢物,醫療廢水不處理直接排放的違法行為要從嚴從重處罰。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防止疾病傳播、保障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為目的,以實施醫療廢物集中安全處置工作為重點,以建立醫療廢物全過程監管機制為保障,進一步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加強管理,杜絕醫療廢物違法排放,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環境安全。
二、工作目標
(一)醫療機構實現醫療廢物規范化管理。組織、指導、要求各醫療機構依據醫療廢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完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和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明確專(兼)職人員負責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要定期對從事分類、收集、貯存醫療廢物的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能、安全防護以及緊急事態處理等知識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業務素質。
(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實現規范化收集、安全處置。
從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活動的單位,要穩定擁有經過培訓的技術人員以及相應的技術工人,具有保證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建立健全各種檔案、臺賬、保留原始數據;嚴格執行定期報告制度,按時報送季(年)報。
(三)提高醫療廢物收集處置率。通過醫療廢物綜合管理示范城市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市醫療廢物的綜合管理工作要向小規模診所和鄉鎮一級衛生院深入,做到全覆蓋、無縫隙管理,實現鄉(鎮)以上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收集處置率達到100%目標。
三、工作任務及職責分工
(一)建立市級相關部門聯席管理制度和機制,進一步理順環保、衛生、發改、城管等相關管理部門在醫療廢物全生命周期的職能和協調關系,提升城市醫療廢物全過程的監管和協調能力。
市環保局牽頭,市城管局、市衛生局、市發改委配合。
(二)建立醫療廢物流向監督管理體系,有效協調醫療廢物產生、收運和集中處置各環節的銜接,建立醫療廢物申報登記制度。
市環保局牽頭,市衛生局、市城管局配合。
確保醫療廢物產生和分類環節,充分考慮城市處置設施的技術特點和要求,采取源頭合理分類管理和減量化措施,有效避免醫療廢物收集不全面、因分類不規范不合理引發的處置過程的安全隱患和二次污染等問題
市衛生局牽頭,市環保局、市城管局配合。
(三)充分考慮城市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技術特點,制定廢物源頭分類管理與減量化方案,采取措施,有效解決受處置設施技術局限而不能完全消納的醫療廢物處置問題。
市城管局牽頭,市衛生局配合。
(四)充分考慮轄區內小規模診所和鄉鎮一級衛生院醫療廢物處置問題,提出經濟合理和技術可行的解決方案。
市衛生局牽頭,市城管局配合。
(五)充分考慮如何應對大型疫病的爆發、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提出相應的醫療廢物管理應急方案。
市衛生局牽頭,市城管局、市環保局配合。
(六)充分考慮公眾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關注,提出可行的公眾參與計劃
市環保局負責。
(七)規范醫療廢物管理和處置的相關管理政策和技術標準,明確醫療廢物產生、包裝、收運、和集中處置各環節的環境管理要求,特別關注目前比較薄弱的管理和操作人員能力建設、事故應急管理機制、醫療廢物處理過程中二次污染(含二次殘渣)的監督管理、醫療廢物處置運行效果評估要求等。
市環保局牽頭,市城管局、市衛生局、市發改委配合。
(八)加大監督和執法力度,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嚴查醫療廢物流失、非法回收利用及違規處置等行為,確保城市醫療廢物無害化安全管理和處置
市衛生局、市環保局負責。
四、保證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市政府建立醫療廢物綜合管理示范城市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解決項目引進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指導、監督和協調醫療廢物示范項目工作的開展,根據醫療廢物綜合管理示范城市工作大綱制訂詳細的工作目標,并將工作任務進行詳細分解,落實責任,實行目標督察責任制。
(二)分工負責,齊抓共管。
醫療廢物綜合管理示范城市工作涉及單位要根據各自在醫療廢物管理方面承擔的工作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醫療廢物從分類、收集、貯存、運送、安全處置全生命過程進行嚴格監管,確保我市醫療廢物得以安全處置。
(三)加大力度,強化管理。
負有對醫療廢物監管職能的各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督促醫療廢物產生和處置單位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醫療廢物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操作規程,規范醫療廢物管理;進一步完善醫療廢物管理臺賬,按照國家規定長期保存;對醫療廢物管理方面的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查處。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目標,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建立并完善政府推動、農民互助、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積極引導農民參加以大病統籌為主要形式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基本原則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相共濟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遵循以下原則:
㈠低點起步,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與我鄉農村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農民的醫療保障需求相適應,重點減輕農民患大病的經濟負擔,要根據農村實際情況,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
㈡政府推動,多方籌資。農民以家庭為單位自愿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遵守有關規章制度,按時足額繳納合作醫療經費;有條件的村集體可以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市鄉財政按有關規定安排專項補助資金。
㈢市級統籌,保障適度。農村大病統籌合作醫療以市為單位統一籌資,統一管理,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社會化程度。
㈣保證比例,健全體系。全鄉農業人口投保率達80%以上,村覆蓋率達100%。逐步完善以村為單位的農村大病統籌合作醫療制度,形成以農村大病統籌合作醫療為主體,其他醫療保障形式為補充,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使農民人人都享有醫療保障。
三、資金籌集
實行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30元,其中市鄉財政給予每人每年20元的補助,農民個人每人每年繳費10元。根據我鄉的實際情況,今后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居民收入增加和醫療需求增長,逐步提高籌資額度和保障水平。
農村五保戶、低保家庭和特困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其合作醫療個人出資部份由市、鄉政府負責解決。
鼓勵單位和個人捐贈資金支持農村大病統籌合作醫療,拓寬籌資渠道。
四、補償標準
農村合作醫療經費的補償核銷堅持“以收定支,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采用“當年累計、分段計算、累加支付”的方法,真正把群眾受益放在首位。在補償機制上,以大病統籌為主,實行共同承擔原則。
農民醫藥費補償標準:全年住院費用1000元起報,1000到5000元段按10%標準補償;5000元到10000元段按20%標準補償;10000元以上按30%標準補償,全年個人累計補償金額不超過20000元。
門診特殊病種限定為惡性腫瘤、精神病、白血病、器官移植的后續治療、尿毒癥等五大病種,特殊病種門診費用不設起報線,統一按20%標準補償,全年每人累計最高補償5000元。
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每3年由所在地的衛生院安排一次常規性的體檢,并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體檢成本費用在合作醫療基金中支出。
如年末合作醫療基金有較大節余的,可提取一定比例的節余資金用于對一些特大額醫療費用農民的醫療補助,最后的節余資金作為風險金儲備并入下一年度使用。
視基金的收支情況,必要時可對大病醫療住院費用的補償標準做適當調整,報市政府同意后實行。
五、組織與管理
㈠組織機構
*鄉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作為我鄉合作醫療工作的領導機構,要加強對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協調。負責并做好合作醫療資金的籌集,合作醫療證卡的發放,宣傳引導和報銷補償農民的初步審核等工作。要在日常業務工作中不斷加強自身的發展,逐步完善自己,最終成為農民信任、符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規范化建設標準》(浙衛發[2004]23號)的規范合作醫療業務機構。
各村要建立相關的組織機構,并確定專職聯絡員,定期匯總本村參保農民的補償核銷有關材料,定期送鄉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審核上報,最大限度的方便參保農民,使其不用出鄉就可及時拿到補償金。
㈡監督管理
篇4
[關鍵詞] 鐵路醫保 信息系統 容災備份
福建鐵路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是南昌鐵路局福建境內參保單位所管轄鐵路職工的醫保管理系統,自2003年7月啟動至今,已經平穩運行四年,現有參保人員7萬多人。它是一套以IC卡為載體,以城域網為主干,以現代化通訊方式為網絡聯通手段,以客戶機/服務器模式為處理方式的大型計算機信息管理網絡系統。該系統將福建省醫療保險管理中心鐵路分中心(以下簡稱福建鐵路醫保中心)繁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為若干個有序的模塊,依靠計算機系統的強大數據處理能力,幫助各級醫療保險管理部門正確決策,為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員提供高效服務。
1 系統現狀
福建鐵路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由兩臺IBM RS6000/ H85小型機共享一個IBM 7133磁盤陣列組成(見圖1),通過小型機與陣列柜的集群技術,提供系統安全運轉的保證。小型機上安裝IBM AIX V5.1操作系統,ORACLE 9i數據庫系統。
IBM 7133磁盤陣列采用的串行存儲結構(SSA)是一種高性能的串行互聯技術,用于連接磁盤設備和主機適配器。SSA子系統是由磁盤和適配器組成的環路構成的。SSA是一種特別為低消耗、高性能地與磁盤驅動器連接而設計的串行連接。它是一種雙信號連接(發送和接收),提供了全雙工通信。
不可否認,在存儲技術發展的先期,SSA技術在性能、擴展性等方面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隨著醫保應用的不斷完善,數據量的不斷增加,IBM 7133磁盤陣列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用戶對性能的需求。
網絡采用TCP/IP協議作為網絡互連協議,采用星型網絡拓撲結構。Cisco Catalyst 4503作為中心交換機完成中心局域網的設備連接。在廣域網接入方面,主路由器采用CISCO 3662路由器,承擔和邵武、永安、漳平、福州、廈門的五個鐵路醫院建立網絡連接; 在撥號接入上,使用一臺CISCO 3662的路由器來作為接入設備.。
2 系統容災備份需求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醫療保險信息系統的實時性越來越強,影響越來越大,其系統運行環境可靠性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廣大用戶的日常操作。一旦出現無法避免的災難而導致系統長時間不能運行,將給業務帶來極大損失,并對用戶帶來極大影響。因此高可靠的系統運行對現代信息系統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當遇到以下災難性事件時,現有的主機系統將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業務:
① 主機系統故障。如系統/應用軟件故障、磁盤陣列損壞、通信卡損壞、電源故障、CPU故障;
② 網絡故障。如網絡設備故障、通信線路故障;
③ 主機房故障。如主機房發生電源故障、通信故障、水災或火災、其他災難;
④ 整幢樓房故障。如整幢樓房發生電源故障、水災或者火災、其他災難;
⑤ 區域性的災難。如地震、洪水。
針對以上情況,在日常維護運行和主機雙機熱備的管理基礎上,我們再建立福建鐵路醫療保險管理系統的災難備份中心,對系統數據安全進行更高層次的保障,意義非常重大。當上述災難發生而短時間內不可恢復,災難備份中心用于恢復業務,提高整個系統的連續高可用性。
3 項目建設目標
目標:在現有系統基礎上,通過新增設備和優化系統建設,建設一個更完善、更高效的福建鐵路醫療保險信息管理系統。
•新增主機及存儲設備,將新增主機與原有系統主機組成雙機集群系統。建立數據庫實時備份機制,加強系統的數據和應用安全,提高現有系統的業務處理能力。
•利用原有系統備機與新增存儲、網絡設備,建設福建鐵路醫保應用級容災系統。當災難或其他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時,最大程度地保護所有系統數據的安全,幾十分鐘至幾小時內恢復關鍵用戶與系統主機的連接并正常運作。
4 系統升級及容災設計
4.1 設計原則
4.1.1實用性原則
按實際應用需要,系統設計應充分利用已有軟硬件設備資源;應用系統采用成熟的易于二次開發的通用數據管理系統,保證系統功能齊全、操作方便、顯示直觀,同時具有良好的用戶界面,便于維護和靈活擴充,滿足不同層次的應用需求。
4.1.2 先進性原則
在滿足實用性的基礎上,力爭選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及通信設施,數據庫及軟件平臺支撐工具采用較好的主流產品;系統結構設計合理,數據處理速度快、冗余性強,并具有數據安全防護功能。
4.1.3 可擴展性原則
可擴展性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系統體系結構的可擴充性、軟硬件系統的可擴展性和系統規模的擴展能力等。考慮到醫保系統用戶擴容、業務增長等因素,設計應具有用戶端靈活的擴充能力,系統數據庫采用可擴充的、標準化的模塊設計,具有良好的可伸縮性,可靈活配置,支持根據實際需要擴展系統規模。
4.1.4 高可用性、可靠性原則
醫保信息系統性質特殊,要求系統具有高可用性、可靠性。要能實時承載系統的高速運行、數據信息流轉的安全,具有良好的故障恢復能力與預警能力,整個系統必須進行多重保障設計,包括熱備份、冗余設備/鏈接路等。
4.1.5 安全性原則
本系統對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從網絡配置、軟件系統、運行環境和管理操作等多方面充分考慮系統數據的保密與安全。必須具備防黑客攻擊、防病毒免疫機能等安全措施。
4.2 系統升級設計
4.2.1 主機存儲設計
根據福建鐵路醫保中心對主機和存儲系統升級和容災策略的要求,增加1臺高性能小型機(性能要求:4路CPU,8G內存,4個73GB硬盤,兩個以太網口,2個4Gbps HBA卡),一臺擴展16槽的高速光纖陣列(性能要求:1.3T硬盤容量,冗余雙控制器,每控制器2G Cache,內置4口FC接口),將新增加的高性能小型機做為生產主機, 原來H85作為生產備機,提高系統的處理能力,原有的H85備機作為災難備份主機系統,升級后的系統拓撲結構見圖2。
4.2.2 數據遷移設計
數據遷移的內容包括:現有的醫保系統的數據,以及歷史數據(包括電子數據和紙質數據),以及目前需要新納入的數據。
4.2.3 應用遷移設計
由于目前系統屬于實時在線系統,必須保證應用系統在停機遷移后仍能正常啟動服務。即福建鐵路醫保中心的業務能夠正常開展,定點醫療機構能夠正常刷卡結算。具體方法是:通過Toad工具可以導出所有的醫保應用對象,包括視圖、過程函數、包、觸發器、序列號等。Toad生成對象的目的是防止IMP導入過程中,對象丟失時,可以用其恢復,IMP比較經常丟失的對象是視圖。
4.3 應用級容災設計
在應用系統中,當故障或災難發生時,首先要保證系統數據的安全,其次是盡快恢復系統生產運行。目前,IBM RS/6000 上,在業界最為完整的災難備份方案是:采用本地熱備份(HACMP-HotStandby)技術,實現生產中心RS/6000雙主機熱備份。在此基礎上,建立實時模式的災難備份/恢復中心,同時配合實時災難備份技術,在保護技術上進一步延伸,這種完備的系統災難備份方案將對以下情況的故障和災難提供恢復能力。容災系統拓撲結構見圖3。
4.3.1方案特點
支持數據在不同地理空間的兩個場所(機房)之間實時鏡像;
支持所有數據庫和文件類型,對應用程序透明;
適用基于TCP/IP,TCP/UDP應用的網絡;
提供三種地理上的數據鏡像模式:同步(SYNC),鏡像寫一致(MWC),異步(ASYNC);
保證數據一致性。
4.3.2方案描述
福建鐵路醫保中心的生產系統由新增的IBM高性能服務器和原有的生產主機IBM H85構成HACMP雙機熱備群集系統。雙機共享新增的生產陣列,原有的H85備機作為福建鐵路醫保中心系統的容災主機。
正常情況下,福建鐵路醫保中心的新增生產主機和備用主機各自獨立運行,備用主機負責監視生產主機的運行狀態,容災主機和存儲系統維持著一份生產系統的實時鏡像。
當福建鐵路醫保中心新的主機發生故障時,同樣位于福建鐵路醫保中心的備機將通過HACMP實現本地的切換。當新的生產主機恢復并重新加入群集系統后,應用和IP地址又將從本地備份主機返回給福建省鐵路醫保新增的生產主機,恢復平時的運行狀態。
當福建鐵路醫保中心發生災難性故障時,如火災、大樓停電,導致鐵路醫保中心主機全部不可用時,應用將手工切換到福建鐵路醫保中心的災難備份主機H85上。備份主機H85利用新的容災高速光纖存儲陣列上存放的福建鐵路醫保生產數據實時鏡像實現生產系統接管。一旦福建鐵路醫保中心故障排除,應用將按照計劃切換回福建鐵路醫保中心新的生產主機上。
4.4 網絡容災設計
災備中心網絡系統的容錯、容災設計應該充分保證系統基礎架構的網絡設備層的安全、可靠、有效的工作。
網絡層上的容災備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使用冗余通訊設備。
(2)使用有效的、可靠的路由協議。
(3)使用基于網絡設備的HSRP備份協議。
(4)備份鏈路的配置。
根據容災備份中心實際分布的物理位置以及容災備份的需求,建議容災備份中心與數據中心之間通過裸光纖直接連接。容災網絡作為一種應急網絡,鑒于目前通信費用較高,建議各下聯節點與容災中心之間通過VPN保持連接,并采用靜態路由來保證數據的有效傳輸。
篇5
【關鍵詞】西醫治療;小兒肺炎;治療方案;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725.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1-0120-01
1.一般資料
所選的126例病例均為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患兒,將他們隨機分兩組。其中,治療組有64例中,男32例,女32例:年齡最小者1歲,最大者15歲;病程14―25d;其中,無發燒發熱者21例,而發熱者19例(以正常體溫為38°C為計);咳嗽并喘息者8例;小兒肺部有干濕音的21例;小兒肺部胸片顯示有支氣管肺炎或肺部周圍有炎癥者30例;對照組64例中,男32例,女32例;年齡最小者1歲,最大者17歲;病程15―28d;無發燒發熱者18例,而發熱體者20例(以正常體溫為38°C為計);咳嗽并喘息者9例;小兒肺部有干濕音的20例;小兒肺部胸片顯示有支氣管肺炎或肺部周圍有炎癥者31例。兩對照組小兒在年齡、體重、性別、發育、營養及居住生活環境方面的比較,差異并無顯著意義(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2.1中藥治療:中藥組用以下方劑作為治療辦法。方劑組成:五味子10g,麻黃3g,細辛1.5g,野10g,黃芩10g,半夏10g,甘草3g。藥量加減:高熱者則加生石膏10g;喘重者則加蟬蛻3g、地龍6g;痰多則加橘紅3g。1歲以下小兒,每天1/4劑;1~2歲小兒,每天1/3劑;2―5歲小兒,每天1/2劑;5―8歲小兒,每天1劑;8歲以上小兒,每天1.5劑。年齡較小的可加糖服用。
2.2西藥治療:患兒采用常規的西藥治療12~19d,用頭孢菌素類藥物或者內酰胺類抗生素來控制小兒的肺部感染,如果存在支原體感染或者伴有劇烈的咳嗽,則應用大環內酯類藥物,痰多或濕音多者,應該加鹽酸氨溴索,以3mg/kg分2次對小兒給藥,加以吸氧、降溫以及維持體內水電解質的穩定等一系列的輔助治療,針對喘息重者,還應用0.4mg/kg地塞米松進行靜滴。按照肺炎治療的常規方法進行治療。對存在并發癥者,則應對癥處理。比如,對于肺炎病情較重者應該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注意保護心臟。可以嘗試給予患者氫化可的松以及冬眠合劑或者進行吸氧治療。對于煩躁不安者,則應肌肉注射異丙嗪1mg/kg,至小兒的病情穩定后才停用。
3.結果
3.1療效判斷標準:顯效:小兒用藥2―3d后,喘咳癥狀明顯減輕,并且,在10d以內小兒喘咳停止,小兒肺內病態體征完全消失;有效:小兒用藥3~6d后,喘咳癥狀減輕,l2d之后小兒喘咳停止,小兒肺內病態體征部分消失;無效:用藥6d以上,小兒喘咳癥狀未見減輕者。
3.2療效比較:兩實驗組額療效進行比較之后,發現治療組小兒在用中藥治療之后,除2例小兒因并發癥存在而治療無效外,其余患兒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的好轉程度優于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比較得出,治療組為93.8%,對照組為78.1%,兩組的治療效果差異具有顯著性。結果見表:
4.討論
小兒肺炎病因及病情情況較為復雜,而抗生素的使用只對某些特定的細菌有效,對于耐藥的菌株和病毒所致的肺炎并無太大幫助。而且,如果濫用抗生素,不但給機體造成嚴重的危害,容易發生體內的菌群失調,并可能產生抗藥性和二重病菌感染等情況。因此,使用西藥治療時,要避免上述的不足外,并減少抗生素的使用、療程和劑量,這樣才能提高療效。中醫學認為,肺炎屬于咳嗽一類范疇,由于風熱、熱毒、風寒等因素引起。
中醫學認為,肺臟為“嬌臟”,當邪氣侵襲,肺失宣發,肺氣閉郁,阻塞氣道,則為喘或痰鳴。因此,在臨床表現上,小兒肺炎多以痰熱閉肺以及風溫閉肺等癥狀多見。根據中醫的辨證理論,肺炎的治療應當以清肺化痰,復肺臟清肅為目的。小兒肺炎為小兒易患的常見病,嚴重威脅著小兒健康。平喘是中醫藥方的主要目的,喘的病理原因是小兒呼吸道黏膜充血,因為水腫而導致分泌痰量增多,進而導致小兒支氣管的平滑肌痙攣。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特征即為咳嗽喘促,難以平臥。因而,用解痙攣、擴張支氣管、平喘的藥方能夠治療小兒肺炎,并緩解小兒的支氣管黏膜腫脹,利于過量的分泌物排除。
西醫治療方法認為,小兒肺炎與小兒呼吸系統的解剖及生理結構和免疫學特點有密切關系,本測試組中選用頭孢菌素類以及內酰胺類、大環內酯類的藥物來感染,并且,用地塞米松來平喘,并與鹽酸氨溴索共同配合使用,達到祛痰效果,能有效改善呼吸道的通氣功能,這對治療小兒肺炎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嬰幼兒的氣管直徑狹窄,嬰幼兒的氣管的黏膜柔嫩,而且血管豐富,嬰幼兒軟骨柔軟,常常因為缺乏彈力組織,導致支撐作用差,也因黏液腺的分泌不足,導致嬰幼兒呼吸道干燥。嬰幼兒的纖毛運動較差,也容易導致清除能力差。另一方面,因為抗生素的應用,這就造成了病菌的耐藥性能的增強,這也逐漸增加了肺炎治療的難度。西藥使用抗生素,能夠有效控制感染,如果做到抗生素的使用正規、恰當、足量,就能夠使小兒肺炎的病情得到改善,縮短治療的病程,進而取得良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吳瑞萍,胡亞美.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098.
篇6
1.1環境原則
對于放射診療設備而言,機器的放置應在背陰處,確保放置范圍內的空氣流通、干燥、陰涼,不能夠存放于陽光直射、高溫等環境條件較為惡劣的區域。對于機器本身而言,其表面的干凈、整潔、光亮是外觀的基本要求,此外,控制臺的使用頻率較高,應保證每半年或一年清理一次,還需要仔細除塵、檢修。
1.2電源電壓管理原則
放射診療設備運行所需要的電源、電壓是有嚴格要求的,在使用設備的同時,應該仔細檢查其電源的電阻,以免出現過大的變化和浮動,確保電源、電壓符合機器的使用要求。
2放射診療設備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日常的工作中,嚴格遵循《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等條例。同時我院將以下過程進行改革和創新,包括放射診療設備的采購、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淘汰等。在上述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優勢得以體現,各司其職,在放射診療設備運作的整體過程中對其進行質量安全管理。具體包括如下幾方面:
(1)務必做到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三同時”方針。
(2)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我院成立由主管副院長和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構成的放射防護和輻射安全管理委員會,其中由主管副院長擔任組長。
(3)我院嚴格執行在放射診療儀器取得放射診療許可證后方可投入臨床使用。每年都邀請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我院放射診療儀器進行性能檢測,及時了解機器的性能并及時做出調整以確保患者的檢查質量。我院核醫學科的活度計、表面污染檢測儀等設備屬于特殊設備,按照要求送到指定部門進行檢測。
(4)提升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第一,組織我院相關技術人員參加各種防護學習及學術考試,以競爭模式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高度;第二,組織我院工程技術人員進行院內、科室內部的培訓;第三,我院與設備經銷商協作,對放射診療設備的使用以及維護進行專業培訓。上述方案落實后,我院每年委派一定數量的工程師外出學習,定期培養優秀的臨床工程師。
(5)加強醫護人員及檢查患者的個人防護措施。規范醫護人員及患者的檢查步驟,穿戴好相應的防護服。我院PET-CT中心在加強醫護人員及對患者的個人防護方面做得非常好,不但設有專門的病人行走通道,檢查休息室及病人出口,更有一套嚴格的檢查流程,保證到醫護人員及患者的個人防護安全。
(6)保證放射診療設備的運行質量及檔案管理規范化。我院正在建立院內放射診療設備管理檔案,對每臺設備的參數、安全系數、所屬科室、運行時間、啟用日期、防護檢測、維修記錄等要點進行詳細的備案。并且在我院內網設備科專欄區實現了實時報修,維修跟進,維修后使用情況的信息化。
3結束語
篇7
關鍵詞:油料化驗室;安全;管理;五防
油料化驗室主要負責油庫、加油站等儲油、供油單位油料質量管理和油料化驗分析工作,平時接觸油料多,動用儀器多,用火用電比較頻繁。化驗室安全穩定的運行對保障用油單位油料安全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做好化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應重點做好“五防”。
1 防火災和爆炸
油料化驗室平時檢測油料比較多,儀器設備動用頻繁,其中部分實驗需要用到蒸發性很強的試劑,防火和防爆始終是安全管理的重點。
1.1 易燃易爆品要集中管理
油料化驗室應設立單獨的油樣室和試劑室,以便于集中管理易燃易爆品。易燃易爆品存放時應按性質分類存放,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存放環境應避光并保持通風、干燥;存放油品和試劑的容器應有標簽,每個標簽應標注其名稱、危害屬性、禁忌、制造商或供應商、有效期等;要求低溫存儲的油品及試劑,應存放在冰箱中;對人體危害程度比較大的試劑,如硫酸、丙酮、甲苯等最好單獨放入鐵皮柜中,并由專人保管;化驗室內的廢油和廢液,應裝入專用回收罐中及時收走并處理。
1.2 要有完善的消防設施
油料化驗室應設有消防系統及消防器材,消防器材要有專人管理,外人一律不準隨意挪用,不得以任何借口堵塞消防通道。消防器材一定要固定放置在明顯的地方,不得任意移動;消防器材如滅火器等要定期檢測,并按規定更換藥液;使用前須檢查噴嘴是否暢通,如有阻塞,應用鐵絲疏通后再使用,以免造成爆炸;使用后應及時檢查,并更換損壞的零件。
2 防觸電
人體通過50Hz的交流電1mA就有感覺;10mA以上會使肌肉收縮;25mA以上則感覺呼吸困難,甚至停止呼吸;100mA以上則可能使心臟的心室產生顫動,以致無法救活。油料化驗室用電儀器比較多,使用時須注意觸電的危險。
2.1 化驗室內的專業人員必須掌握本室儀器設備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2.2 操作電器時,手必須干燥,因為手潮濕時電阻顯著變小,易于引起觸電。
2.3 一切電源部分都應配備絕緣裝置,電開關應有絕緣匣,電線接頭必須包以絕緣膠布或套膠管。所有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應接上地線。
2.4 已損壞的接頭或絕緣不好的電線應及時更換,更不能直接用手觸摸絕緣不好的通電電器。
2.5 修理或安裝電器設備時,必須先切斷電源。
2.6 不能用試電筆去試高壓電。
2.7 使用高壓電源應有專門的防護措施。
3 防中毒
油料化驗室接觸的油料和化學試劑,很多是對人體有毒的,它們對人體的毒害途徑和程度各不相同。中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吸入或皮膚接觸到有毒物質引起的,因此要避免中毒,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3.1 使用產生有毒氣體的試劑時都應該在通風櫥內進行。如無通風設備可以在空氣流通的地方或室外操作,盡量減少有毒有害氣體在化驗室內擴散,必要時戴口罩或防護面罩及防護眼鏡。
3.2 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有毒藥品,稱量和加料時應該使用工具,有藥品粘在皮膚上時應立即洗凈。
3.3 如果有毒物質濺入口中,要立即吐出,再用大量水沖洗口腔。如已吞下,要根據具體情況給以解毒劑,并送醫院治療。
3.4 當水銀儀器破損時,灑出的水銀應盡量消除干凈,然后在殘跡處撒上硫磺粉使之完全消除。
3.5 用嗅覺檢查試劑時,只能用手扇送少量氣體,輕輕聞嗅。
3.6 劇毒試劑應存放在塞嚴的瓶內,標上標簽,由專人嚴加保管。
3.7 不要用化驗室內的器皿作飲食工具,離開化驗室后立即洗手。
3.8 試驗后的廢液或試劑不能倒入下水道內,應集中收集后予以無毒化處理。
4 防灼傷
灼傷是指皮膚或眼睛接觸到強酸、強堿或腐蝕性物質受傷,以及被高溫燙傷。化驗室內要穿工作服,接觸上述物質時要戴防護手套、眼鏡,小心操作。
4.1 取用強酸、強堿、強腐蝕性試劑時,操作應小心并戴上膠皮手套、眼鏡;開瓶時,瓶口不準對人;取用易揮發的試劑時要在通風櫥內進行。
4.2 酸、堿灼傷,都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若為酸灼傷再用1%碳酸氫鈉溶液洗滌;若為堿灼傷,則用1%-2%硼酸溶液洗滌,最后都要用水洗凈。
4.3 稀釋濃硫酸時,必須在厚壁燒杯等廣口、耐熱容器內進行,必須緩緩將濃硫酸加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不得將水加入濃硫酸中。
4.4 當濃硫酸傾撒在室內時,應先用堿與其中和,再用水沖洗或先用泥土吸收,掃除后再用水沖洗。
4.5 溶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發熱物質時,必須置于耐熱容器內進行。
4.6 廢酸、廢堿必須倒在專門的廢液桶內,廢液桶應放在安全的地方。
5 防靜電
油料化驗室靜電的危害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危及大型精密儀器的安全,主要是現代儀器中的高靈敏、高性能的元件對靜電放電敏感,造成器件損壞;二是靜電火花易于引起油蒸氣燃燒爆炸,造成危險。所以化驗室要做好靜電防護工作。
5.1 進入化驗室人員要穿好防靜電工作服,嚴禁攜帶手機。
5.2 在油樣室或試劑室等爆炸危險場所嚴禁穿脫衣服,不得梳頭、拍打衣服。
5.3 大型精密儀器要有防靜電接地措施。
5.4 嚴禁將易產生靜電的易燃易爆液體用塑料容器裝貯。
5.5 化驗室內,特別是油樣室和試劑室要經常通風,使爆炸性氣體濃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參考文獻
[1]謝清.淺析危化品從業單位安全管理與可持續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8).
[2]張貴強戴毅茹王堅.基于藍牙定位技術的危化品監控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15,(1).
篇8
【關鍵詞】 腹瀉;,,結腸疾病,功能性;,,谷參腸安
摘要:目的:觀察谷參腸安合痛瀉要方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IBS)的臨床療效。方法:將9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9例,以谷參腸安合痛瀉要方(炒白術、白芍、陳皮、防風)治療;對照組49例,以單純谷參腸安治療。兩組療程均為4周。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7.8%,對照組為65.3%,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兩組主要癥狀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P<0.01),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谷參腸安合痛瀉要方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 腹瀉; 結腸疾病,功能性; 谷參腸安
The Efficiency Observation of Gushen Chang'an plus Tongxie Yaofang on 49 Cases Irriable Bowel Syndrome of Diarrhea type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ushen changan and tongxie yaofang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Method: Divided 98 patients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Group one is treated with gushen chang'an and tongxie yaofang (sojutsu var, root of herbaceous,dried orange peel, parsnip). Group two is treated with only gushen chang'an as comparison. The treatment course for both groups is four weeks.Result: The effectiveness is 87.8% for group one, and 65.3% for group 2. The comparison is based on statistical inference (P<0.05). The symptoms of both groups witnessed great improvement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has particular meaning (P<0.0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one and group two after treatment also has statistical meaning.Conclusion: Gushen chang'an and tongxie yaofang has fairly goo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for 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Key words: Diarrhea; Colon disease, functional; Gushen chang'an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臨床常見的胃腸功能性疾病,是一組包括腹痛、腹脹伴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以及大便性狀異常(稀便、粘液便及便秘)等臨床表現的癥候群,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但無器質性疾病(無形態學、細菌學及生化代謝等異常)的證據,常好發于青壯年。近年來,我科用谷參腸安合痛瀉要方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49例,取得較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選擇:西醫診斷參照IBS羅馬標準Ⅱ的標準(1999年修訂)[1],其分型參照《腸易激綜合征診治共識意見》[2],中醫辯證參照《中醫內科學・泄瀉》[3]中有關久瀉的分型標準。凡年齡在18~65歲之間,符合西醫診斷及其分型和中醫辯證標準,受試前經大便常規、血生化、結腸鏡或鋇劑灌腸造影、腹部B超等檢查,未發現有消化道器質性病變患者均納入本觀察。對于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65歲患者,不符合西醫診斷及其分型和中醫辨證標準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或合并有糖尿病、甲亢、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原發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均不納入本觀察。
1.2 一般資料:入選病例均為2002年至2004年我科門診和住院患者,共9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治療組49例,男21例,女28例;年齡18~65歲,平均40.2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2.98年。對照組49例,男19例,女30例;年齡20~63歲,平均38.6歲;病程1~7年,平均3.02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口服谷參腸安片(地奧集團成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每次2粒,每日3次,中藥方劑痛瀉要方(炒白術15g、白芍12g、陳皮8g、防風6g),每日1劑,水煎取汁約200ml,分早晚2次口服。
2.2 對照組:單純口服谷參腸安片,每次2粒,每日3次。兩組服藥期間均停服其它藥物,連續服藥4周。
2.3 觀察項目:①臨床療效。②治療前后主要癥狀(包括腹痛、腹脹、排便次數、排便不盡感、大便性狀等)積分變化。主要癥狀程度分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按無、輕度、中度、重度4級計0~3分,無癥狀積0分,輕度積1分,中度積2分,重度積3分。
2.4 統計學方法:所有資料用Spss10.0統計軟件分析,有效率比較用X2檢驗,癥狀計分比較用t檢驗。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根據主要癥狀總分值(為各項癥狀積分之和)求出療效指數。療效指數=(治療前主要癥狀總分值-治療后主要癥狀總分值)/治療前主要癥狀總分值×100%。痊愈:主要癥狀消失,大便成形,粘液消失,療效指數100%;顯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大便近似成形,粘液明顯減少,療效指數≥75%;有效:主要癥狀好轉,大便仍溏,粘液減少,療效指數≥30%但<75%;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療效指數<30%。
3.2 治療結果
3.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7.8%,對照組為65.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略)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2.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積分變化比較見表2。兩組治療后主要癥狀均有明顯改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治療組癥狀改善程度要優于對照組。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積分變化比較(略)
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4 討論
IBS主要表現為腹痛或腹脹及大便異常,它們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目前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許多學者認為,本病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異常所致,而胃腸動力紊亂及內臟敏感性增高是兩個主要發病因素。目前尚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本病。谷參腸安主要由甘草、茯苓、白術、谷氨酰胺等成份組成,甘草[5]含有甘草甜素、纖維素等,有較強的解毒作用,有類皮質激素的抗炎、抗過敏作用,并有解痙作用;茯苓[6]對精神抑郁、緊張等有一定的作用;谷氨酰胺[7]是一種十分重要且有特殊意義的營養物質,具有預防腸粘膜萎縮,提高腸道免疫力,維持腸粘膜組織結構和腸粘膜屏障功能。
腹瀉型IBS屬于中醫學泄瀉中的久瀉范疇。《醫方考》曰:“瀉責之于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實,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因此,中醫認為肝郁脾虛是其主要病因病機[8]。肝氣久郁克脾,脾氣更虛,令痛瀉反復發作,纏綿難愈。痛瀉要方是專治脾虛肝盛所致的腹痛泄瀉方。方中白術健脾燥濕和中: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陳皮和中化濕,理氣醒脾;防風疏肝理脾,又具勝濕止瀉作用。
以上這些藥物在機體內相互補充,發揮協同作用,既調節消化系統之功能又增強腸道細胞的功能,因而,治療IBS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Thompson WG, longstreth GF, Drossman DA,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J]. Gut,1999,45(2):43-47.
[2]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腸易激綜合征診治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2003,23(7):427.
[3] 王永炎.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94-200.
[4]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39-143.
[5] 河南醫學院.中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231.
[6] 楊醫亞.中醫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24.
篇9
關鍵詞 晚期胃癌 草酸鉑 氟尿嘧啶 亞葉酸鈣
材料與方法
2002年7月~2006年12月收治經病理學確診的晚期胃癌(AGC)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齡35~68歲。原發局部進展病灶10例,淋巴結轉移12例,遠處轉移4例,其中肝轉移2例,遠處淋巴結轉移2例,腹盆腔種植轉移1例,骨轉移1例。
入組標準:①有明確的病理診斷分型。②有客觀檢查方法(首選CT),有可觀察病灶,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③按ZPS評分標準,體力狀況為0~2級。④未經化療初治患者,化療前檢查未見明顯禁忌證。
治療方法:草酸鉑100mg/m2加入5%葡萄糖500ml靜滴2小時,dl; CF400mg/m2加入0.9%生理鹽水250ml,2小時靜滴后,立即靜脈推注5-Fu400mg/m2 dl。微泵(5ml/小時)持續靜滴5-Fu2400mg/m2共46小時。每2周重復,為1個周期。完成3個周期后判定療效。化療前30分鐘給予萬唯加地塞米松止吐、預防過敏處理,艾恒只可用葡萄糖液配制,用藥期間忌冷飲冷食及觸摸涼物,艾恒總量不超過850mg/m2。
療效評定:按WHO抗腫瘤藥物客觀療效評定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疾病穩定(SD)、疾病進展(PD)。近期客觀有效為CR+PR,有效者應1個月后再檢查確認。臨床受益定義為CR+PR+SD≥6個月。疾病進展時間(TTP)為患者開始治療日至病灶開始出現進展時間,MOS為患者開始治療至死亡或末次隨訪時間,多臟器轉移患者總體療效按單臟器最差療效評價。QOL通過KPS評分判定:增加20分為顯著;增加10分為改善,無增減為穩定;減少10分為減退。
不良反應:按WHO推薦標準分為0~Ⅳ度,Ⅲ度以上視為嚴重不良反應。
結 果
入組觀察20例,均可評價療效,其中完全有效(CR)1例(5%),部分有效(PR)9例(45%),穩定(SD)7例(35%),包括2例患者SD≥6月,進展(PD)3例(15%),總有效率50%,臨床獲益率(CR+PR+SD≥6個月)13例(60%)。20例患者MTTP6.4個月,MOS10.5個月。QOL中KPS評分達到改善9例,顯著改善6例。
不良反應達Ⅲ、Ⅳ度以上者10例,其中惡心嘔吐2例(10%),腹瀉2例(10%),白細胞減少2例(10%),血小板減少3例(15%),外周神經感覺異常1例(5%),無化療相關死亡。
討 論
應用新藥、新方案治療AGC是研究熱點:5-Fu的老藥新用,紫杉醇、伊利替康、草酸鉑、希羅達和S-1等在胃癌中的應用,均獲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單藥近期有效率達到20%以上,兩藥達到30%以上,三藥達到40%~70%,TTP達到4~6個月,QOL改善者接近半數,中位生存期達到8~10個月[1]。國內關于AGC全身化療報道,95%以上含有在胃癌中處于主導地位的5-Fu,但有接近70%的文獻關于5-Fu使用方法為4~6小時靜滴[2]。我們使用FOLFOX6遵循了循證醫學的結果,采用了5-Fu De Gramont 給藥方法,高劑量亞葉酸鈣(CF≥200mg/m2)靜滴2小時,使之在2~4小時后血中保持峰值,4小時以后下降,5-Fu靜脈推注在5~10分鐘后即達血中峰值,在CF注入2小時給予5-Fu(靜推)兩者峰值同步,使5-Fu生化調節增效。后續5-Fu持續輸注,使其不斷作用于癌細胞S期,可增強其抑制作用。同時FOLFOX6方案采用每2周給藥方法,這是立足于Norton-Simon理論:根據腫瘤生長動力學的數學模型,每2周給藥能最大程度打擊腫瘤,最少引起耐藥瘤株重新進入細胞周期,符合當今腫瘤化療向劑量密度發展的趨勢。
草酸鉑(L-OHP)半衰期達24小時,與順鉑無交叉耐藥,且與5-Fu聯合應用具有互補協同作用。L-OHP不良反應輕微,主要劑量限制性毒性為外周神經感覺異常,通過補充鈣和鎂可減少周圍神經毒性,在停藥后12~13周恢復,呈可逆性。
國內金氏報道奧沙利鉑聯合亞葉酸鈣和5-Fu治療初治和復治AGC總有效率42.5%,中位無進展生存期5個月,中位總生存期8個月,Ⅲ度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25%[3]。我們所觀察到總體療效與之相似;Ⅲ度以上周圍神經毒副作用較低,可能與本組患者全部為一線接受FOLFOX6方案化療,以及艾恒使用平均6.8周期,與金氏所建議化療中位周期數8個周期偏少,艾恒累積劑量較低有關[3]。
綜上所述,FOLFOX6方案作為AGC一線治療方案,療效可靠,不良反應輕微,價格效益比良好,值得進一步觀察、推廣。
參考文獻
1 秦叔逵,龔新雷.晚期胃癌化療的現狀和進展.臨床腫瘤學雜志。2006,9(11):641-652.
篇10
我女兒身體素質不大好,今年又要小學升初中,學習壓力大,經常感冒。我想給她買點營養品補一補,增強她的免疫力。我看市場上五花八門的補品都標明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怕吃多了反而不好。請問,免疫力越強越好嗎?怎么增強人的免疫力才科學?
讀者 吳秋琳
吳秋琳讀者:
很多人對免疫力一知半解,主要存在以下四個誤區:
誤區1:免疫力越強越好。免疫力就像血壓和血糖,低了不是好事,容易引起細菌和病毒的感染,太高也是病,對人體有害。免疫反應太強烈,破壞力太大,人容易患上紅斑狼瘡、類風濕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好的免疫力是處在一個均衡的狀態,要有好的自我調節能力。
誤區2:免疫力就是抵抗力。抵抗力包括免疫力、排異能力、修復能力(愈合和再生能力)等眾多能力,免疫力只是其中的一種。簡言之,抵抗力范疇更大。藥店推銷員“增強免疫力就能提高抵抗力”的說法不正確。
誤區3:老人及亞健康人群需要服藥或保健品來增強免疫力。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不必服藥,因為藥物對免疫系統的干擾最大,特別要反對隨意服用激素類藥物和濫用免疫球蛋白。對于一些聲稱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保健品,因為沒有衡量標準,更不必服用。
誤區4:嬰幼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需要特別保護。孩子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下,機體的免疫系統變得弱不禁風、不堪一擊,對成長十分不利,因為免疫力需要不斷刺激和鍛煉才能提高戰斗力。
通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處于一種平衡狀態。只有當孩子反復出現感冒、肺炎或腹瀉,成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皮疹、發熱長期不退、關節腫痛等癥狀時,才需要去醫院檢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孩子不必過于干凈。免疫系統會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如果下次遇上相同的病菌,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孩子的生活環境太干凈,會減少感染產生抗體的機會,抵抗力反而減弱。
第二,警惕情緒的影響。中青年人的免疫系統雖然強大,卻容易受不良情緒和壓力的干擾。保持樂觀的情緒有助于增強免疫力。而壓力則會對免疫系統產生抑制作用,使人體受到感冒或其他疾病的侵襲。一旦發現自己的身體有些不適,應從最基本的睡眠、飲食做起。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白血球增多、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第三,均衡補充各種營養。對老年人而言,吃一些增強抵抗力的保健品不如均衡補充各種營養,因為營養是免疫力的基礎。每天吃一個雞蛋,飲用250毫升牛奶,可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增加動物性食品和豆制品的攝入。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和水果,其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第四,運動能增強免疫力。適當的運動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延緩機體組織的老化和免疫系統功能衰減的進程都有好處。
醫生 劉智藝
假期
如何預防胃病復發?
我有胃潰瘍的老毛病,久治不愈,每到春節假期就發作,非常苦惱。請問,在聚餐較多的春節,要預防胃病發作,我該注意些什么?
讀者 侯海濤
侯海濤讀者:
在中秋節、春節等節假日期間預防胃病發作,建議你注意以下五個方面的細節。
第一,飲食規律化。飲食應該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不要食用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進食時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減少對胃部的刺激。若已經患上胃病,在飲食上更應該注意。盡量做到定時進餐,每日可定時進食5~6次,進食量少,能減輕胃的負擔,避免胃部過度擴張;進餐次數多,可使胃中經常存有少量食物,以中和胃內過多的胃酸。病重的患者最好食用營養豐富又易于消化的松軟食品,如面條、米粥、牛奶等。如果有條件,還可多吃點蜂蜜,因為蜂蜜有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愈合的功能。
第二,少吃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長期服用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藥物,如紅霉素、強的松等,易造成胃黏膜損傷而出現炎癥或潰瘍。煙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對胃黏膜產生有害的刺激作用,過量吸煙會引起膽汁返流。過量飲酒或長期飲用烈性酒會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慢性胃炎發生率明顯增高。所以,建議你戒煙戒酒。
第三,積極治療口咽部感染灶。除治療外,日常注意勿將痰液、鼻涕等帶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導致慢性胃炎。
第四,保持精神愉快。胃是否健康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系。過度的精神刺激,如長期緊張、恐懼、悲傷、憂郁等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和胃壁血管痙攣性收縮,進而誘發胃炎、胃潰瘍。
第五,遵醫囑服藥。目前治療胃病尚無特效藥,胃病患者要遵醫囑定時定量服藥。如果癥狀好轉,也不可擅自停藥,最好復查后,在醫生的指導下減藥或停藥。
醫生 羅軍民
什么情況下
再有兩周我就要分娩了,醫生建議我選擇剖腹產,理由是“胎兒情況不理想”。這樣模糊的說法讓我不能接受。請問,什么情況下需要選擇剖腹產?
讀者 王彩霞
王彩霞讀者:
剖腹分娩即經腹部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當胎兒或產婦出現以下14種危急情況時,醫生會建議產婦選擇剖腹分娩:
1.胎兒窘迫。胎兒由于缺乏氧氣而處于危險狀態,有可能胎死腹中。倘若胎兒心跳少于120次/min,則屬于十分危急狀況,必須剖腹分娩。
2.胎兒過大。胎兒體積過大無法經由骨盆腔生產,必須剖腹分娩。糖尿病母親多會有胎兒過大的分娩障礙。
3.產婦骨盆過小。有些身材過于矮小的產婦,因骨盆過小沒有足夠空間讓胎兒經由骨盆腔生產,只能剖腹分娩。
4.胎位不正。最安全的自然分娩胎位是胎兒頭先露出來,稱為頭先露產式,不正確的胎位包括臀先露產式、面先露產式、枕橫位等。
5.產婦患有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有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綜合征的產婦,胎兒無法從胎盤獲得足夠的營養與氧氣,也不能承受生產過程所帶來的壓力,必須選擇剖腹分娩。
6.自然生產無法繼續進行。因產婦子宮收縮程度過小,子宮頸擴張不足,胎兒無法產出,只能選擇剖腹分娩。
7.胎兒未成熟。未成熟的胎兒會較虛弱,通常孕期小于36周,胎兒體重小于5磅(2.3千克),不能承受自然分娩的壓力,必須選擇剖腹分娩。
8.胎兒體積不達標。胎盤不健全使胎兒營養及氧氣供應量不足,結果導致胎兒虛弱,體積達不到實際月份應有標準。
9.前置胎盤。如果胎盤附著在子宮的部位過低,會導致出血以及阻擋胎兒出生通道,必須選擇剖腹分娩。
10.胎盤剝離。通常情況下,胎盤剝離是由產婦高血壓或創傷所引起的,會導致陰道出血,屬十分緊急情況,必須選擇剖腹分娩。
11.卵巢囊腫。產婦的卵巢患有囊腫,阻礙胎兒的出生,需要剖腹分娩。
12.子宮肌瘤。產婦子宮患有肌瘤,阻礙胎兒出生,需要剖腹分娩。
13.產婦有病癥。如果產婦患有糖尿病、腎臟病等,正常分娩對母體和胎兒都會形成壓力,多選擇剖腹分娩。
14.產婦曾經接受剖腹分娩手術。以前曾接受剖腹分娩的產婦,子宮較易受傷,選擇剖腹分娩可降低子宮破裂的風險。
遇到以上14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醫生通常建議,甚至替產婦決定施行剖腹分娩,以保護產婦和胎兒的生命。
醫生 萬琳
跑步
會導致關節炎嗎?
我聽到一種說法:人在跑步時,膝蓋承受的重量可達體重的8倍,所以長時間或長距離跑步會對關節造成嚴重損傷;隨著年齡的增加,經常跑步鍛煉的人容易患上關節炎。請問,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讀者 韓湘珺
韓湘珺讀者:
跑步不但不會導致關節炎,相反,跑步能預防人衰老后出現各種關節問題。
美國斯坦福大學對1000個成人進行了21年的跟蹤調查后發現,跑步者和非跑步者的膝蓋健康程度沒什么區別。醫學教授詹姆士·福萊德說:“事實上,功能良好的關節能承受很大的壓力,因為關節軟骨中沒有供血的動脈,它依靠運動產生抽吸作用而獲得氧氣和營養。運動對于維護軟骨健康至關重要。”另一項針對1279位老人的長達9年的研究也表明,愛運動與不愛運動的人患關節炎的風險相同;經常運動的人,膝蓋軟骨更厚實、健壯。
基因和肥胖,特別是肥胖,才是導致關節炎的真正元兇。研究顯示,肥胖者患關節炎的風險比非肥胖者高4倍。運動醫學的研究顯示,單純的跑步對膝關節的損傷并不大。從生物進化理論的角度來看,膝關節足以完成它的終身使命,之所以會出現損傷,主要是因為現代人體重普遍超標,讓膝關節承受的壓力過大,再加上跑步姿勢、關節退行性病變等各種原因,使其受損后難以恢復,才有了“跑步損傷膝關節”的說法,其實這是所有因素加起來導致的結果。所以,建議肥胖、關節有退行性病變的老年人不要單純用跑步的方法來運動,可以跟游泳等其他運動方式相結合。
加強腿部力量練習也很重要。小腿肚(腓腸肌)肌肉力量越強的人,越不容易發生運動損傷。每天做高抬腿12次就足以增強腓腸肌的耐力。另外,跑步要堅持,尤其到了冬季更不能松懈,突然運動和突然停止運動都容易傷害關節。
醫生 師昊君
冬季怎樣治療痛經?
我經期不規律,每到冬天痛經就特別嚴重。醫生診斷我患的是“宮寒”。請問,宮寒是怎么引起的?冬天怎樣治療痛經?
讀者 仲曉晴
仲曉晴讀者:
天氣變冷,不少女性就會出現痛經,或原有痛經更嚴重的情況,一般是由于女性體質虛寒,或不良生活習慣使喜溫的子宮受涼所致。比如,一些女性冬天還穿短裙,容易受寒著涼,導致子宮和下腹部血液循環不暢、子宮肌痙攣。
中醫稱痛經為“經行腹痛”。痛經有虛實之分,臨床可分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濕熱下注四個癥型,治療方法有所不同。
第一,氣滯血瘀型。癥狀是:經前一二天或月經期內小腹脹痛,拒按,或伴胸肋脹;或經量少,或經行不暢,經色紫暗有塊,血塊排出后痛減,經凈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瘀點,脈弦滑。治療思路是理氣、化瘀止痛。
第二,寒濕凝滯型。癥狀是:經前數日或經期內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經色暗黑有塊;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膩,脈沉緊。治療思路是溫經、散寒除濕、化瘀止痛。
第三,氣血虛弱型。癥狀是:經后一兩天或經期內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空墜,喜揉按;經量少,色淡質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無華,或納少便溏;舌淡,脈細弱。治療思路是益氣、補血止痛。
第四,濕熱下注型。癥狀是:經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時小腹時痛,經來疼痛加劇;低熱起伏;經色暗紅,質稠有塊,帶下黃稠;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數或濡數。治療思路是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冬季一般寒濕凝滯型痛經較多見,因此在寒冷的天氣里,女性一定要注意經期保暖,保持身體暖和可加速血液循環,松弛肌肉,尤其是易痙攣及充血的盆腔部位。只要注意下半身保暖,女性可以避免許多婦科疾病。
醫生 馬明云
中醫穴位按摩
能治療性冷淡嗎?
我今年32歲,婚齡6年。我感覺自己性冷淡,卻羞于看醫生。聽說中醫穴位按摩能治療性冷淡,您能告訴我按摩的手法嗎?
讀者 云菲菲
云菲菲讀者:
性冷淡的基本癥狀是對性刺激反應比較遲鈍,不主動要求性生活,甚至可能對伴侶的性要求感到排斥。中醫穴位按摩對治療性冷淡有一定功效,手法有以下四種:
第一,性敏感部位按摩。性敏感部位是指能夠激起與性興奮的體表部位或穴位。女性的敏感部位有耳朵、頸部、、腋下、、等,穴位有會陰、會陽、京門等穴。按摩性敏感部位時要緩慢輕柔,感覺舒坦愜意為佳,可用指尖、掌面按壓,以柔濟剛,達到激發起的效果。每天按摩一次即可。
第二,腰部按摩。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拇指緊按同側腎俞穴,小幅度快速旋轉腰部,并向左右彎腰,同時雙手掌從上向下往返摩擦,約2~3分鐘,每天2~3次。
第三,神闕按摩。仰臥,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掌按在神闕穴上,左右各旋轉200次,以自感深部微熱為度,每天2~3次。
第四,導引體操。兩腿伸直坐好,自然放開,兩手放在身后著地支撐身體,向外開足尖,同時于吸氣時反彎上體,即軀干、頭部后仰;接著足尖扭入內側,同時于呼氣中向前彎曲,但雙手不能離地。這樣前屈、后仰3~4次。
以上按摩療法,可以交替進行,但不可操之過急,應持之以恒,只要堅持1~2個月,性冷淡完全有治愈的可能。
醫生 陳文靜
腎虛
有哪些日常表現?
我今年34歲,在機關辦公室工作,作息不正常,精神壓力比較大。前段時間參加單位的例行體檢,醫生說我有腎虛跡象,日常生活中要留意觀察。請問,腎虛有哪些日常表現?
讀者 馬冬
馬冬讀者: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精神易緊張,腎虛逐漸成為現代人,尤其是白領的健康殺手。腎虛的人容易出現腰酸背痛、神疲乏力、心煩易怒等癥狀。判斷是否腎虛,有三個小妙招。
1.注意健忘程度。如果領導問起讓你辦的事情進展如何,你說“我忘了”,一次、兩次可以,但是如果多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就不僅是件丟臉的事了。健忘程度是判斷是否腎虛的重要標準。如今,因腎虛引起的健忘現象正呈現低齡化的趨勢。不要以為健忘只是個老年病,它應該引起所有年齡段的人注意。
2.觀察氣色。可以經常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氣色。腎虛的人通常情況下氣色差,臉的光澤度、潮濕度明顯不夠。這需要長期調理,才能使身體內部激素達到正常水平,讓面色紅潤、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