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語教學案例范文

時間:2023-10-16 17:08: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三英語教學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三英語教學案例

篇1

首先,學案導學復習法適應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通過學案導學復習法,教師用學案引導學生把握好復習的方向,自主復習,并引導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也發(fā)生了變化,由原來的“演員”型教師變成了“導演”型教師,學生也由原來的“聽眾”變成了“演員”,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學案導學復習法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通過學案導學復習,教師把學案提前一天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復習,通過提前復習,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學習的內容、教師的授課意圖、教師要提的問題、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等。學生通過學案事先已經知道一節(jié)課的復習內容和步驟,事先做好復習工作,由被動的接受變成主動的參與,歷史課由老師唱獨角戲變成師生互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從而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緊密地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

再次,學案導學復習法也適應歷史復習課的現實需要。通過高一高二的歷史學習,學生已經對歷史的基本史實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學生對于教師設計的學案中的問題基本上能夠解決,“跳一跳就能夠摘到果子”,能夠嘗到成功的喜悅。而那些不能解決的或者解決起來有困難的問題,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學生在課堂上的關注和重視,帶著“疑”而學,從而達到歷史復習課的效果。在學案導學復習法的嘗試中,筆者是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實現歷史復習的。

第一,設計好學案,提前發(fā)給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在編制學案前,教師要了解好新課標的要求和高考要求,清楚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認真鉆研教材,達到學案編制的有效性。

篇2

【關鍵詞】 搭建支架 調動積極性 自主合作相結合

每年升入本校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能力相對薄弱,怎樣讓課堂活起來?怎樣讓學生動起來?在教學中我不斷的摸索出了一些經驗,要改變學生,教師先要自變。

一、教師要改變思想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學生是完整的人,是正在發(fā)展的人,所以我們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其次,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我們得激活學生,讓學生動起來,不能等著哪天他會主動學習。第三,我們要認清現實情況,學生基礎就是如此,不能把責任完全推到學生身上,學生現在的局面是由諸多因素造成的。第四,我們不能只是認為他們不爭氣,我們得學會愛他們,學會幫助這個時代的他們成長。

二、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

2.1給學生搭建知識支架

想聽到學生準確的讀出單詞,那就要教他們音標,想聽到他們流利的對話,就先教他們記熟詞匯,熟練地掌握句型,想看到他們翻譯正確,先教他們背誦對話和課文,這個教由誰來做,效果才能更明顯,是學生自己。教師要舍得把教這個任務轉交給學生。為實現這一目的,我采取了分組教學的方式來組織課堂。

新生入學后,先進行學情分析,通過入學的三次考試(初一、初二、初三綜合卷)來調查、分析學生的成績,這也是分組的基本依據。每個小組安排兩個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作為小組成員的小老師,然后其他成員,按成績均勻分配。根據班級人數,最多6人一組,每人在小組中都有職位,各司其職,互相監(jiān)督管理,職位角色每節(jié)課按順序更替,每節(jié)課每人得分都有累計,每小組的得分都有公布,每一節(jié)、一周得分王都記錄在教室的進步表中,期末評出進步之星,評出最佳小組。小組活動前,教師提前一天發(fā)放第二天的學習計劃、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和檢查手段,活動期間,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及時恰當的評價,評價要豐富多樣,切合實際并注重人文思想,小組活動后要有總評,根據得分評出本節(jié)課個人得分王和小組冠軍。

小組每人都有職位,避免了合作不主動,參與不全面的問題,同時提前發(fā)放每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小組各成員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充足的預習準備時間。在學生小組活動期間,教師有時間關注、觀察每個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給教師提供了更多的親近學生的機會。就拿學習Are you free this afternoon?這一課來說,最重要的目標是學習十個詞匯,其次了解邀請及接受和拒絕的簡單句型,為下一課學習句型做鋪墊。學習詞匯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取了分組教學模式,詞匯的認知、熟讀、識記,詞匯的拓展學習及語境運用,均在小組內完成,教師只負責內容的檢查,檢查手段的掌控,巡視指導,關注情感,進行評價。學生熱火朝天的參與學習,教師精神飽滿,神采飛揚的課堂把持,我們實現了雙贏。經過長期的堅持,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人格素養(yǎng)。

2.2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快樂的學習

教師們都知道學生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其過程和結果都顯而易見。怎樣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樱鸵寣W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學習并快樂著,就是我們要達到的效果。在詞匯學習中,我會告訴學生,這次我把詞匯寫在卡片上,像抽撲克牌一樣,我任抽一張,你要猜出上面是哪個詞,學生一聽樂了,趕緊的投入合作學習,在展示結果中,學生個個躍躍欲試,臉上洋溢著笑容。在學習對話前,要先解決七八個詞組,在熟讀識記后,我讓學生轉過身,背對大屏幕,口頭檢查詞組。背對屏幕?驚奇之余,不亦樂乎,但同時也體會到了教師的智慧。在操練對話時,他們可以和同桌或后位操練,熟練后還可以走下桌,找自己的好友去演練,自覺地把語言生活化,真實化,課堂上學生不再有倦意,不再目光呆滯,像完全換了一個人一樣。

當然,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也有許多注意事項。第一,搭建的支架要充分恰當。第二,教學目標要集中,不求多,學生能有足夠時間來完成。第三,教師要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有很強的求知欲。第四,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足夠的包容之心。第五,一個活動一個形式,再好也不能節(jié)節(jié)用堂堂用,要運用的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