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污染治理范文

時間:2023-10-17 17:37: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業污染治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工業污染治理

篇1

【關鍵詞】工業污染 治理投資 效率分析

2003-2010年,河北省的生產總值從6921.29億上升到24515.76億,增長了2.54倍,其中工業生產總值從3657.19億上升13126.86億,增長了2.59倍。然而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河北省的環境污染卻日益嚴重,到2011年廢氣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的排放量分別達141.21 、180.11、132.25 萬噸;廢水排放量達278551萬噸;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45128.51 萬噸。據統計,2/3以上的環境污染直接或間接來自于工業污染,由此可見,加強工業污染治理是河北省環境污染治理的重心所在。

一、河北省工業污染治理投資現狀分析

2003年河北省的工業污染治理投資額為9.87 億,到2011年已上升為24.34億,然而,其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占GDP的比重卻一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另外,根據國際通用標準與國家的有關規定,工業污染治理投資應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以上,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應在1%以上。然而,到2011年根據統計數據計算,河北省的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0.15%,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0.19%,可見河北省的工業污染治理投資規模與區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存在很大不足。

二、模型選擇與數據來源

數據包絡線法(DEA)只要確定合理的投入與產出項,不需確定具體的函數關系形式就能對工業污染治理投資效率進行有效的評價。本文將選用DEA中的BC2模型,通過BC2模型可以計算得到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綜合技術效率表示在綜合考慮技術與規模影響下的相對效率,該值越大,說明決策單元相對效率越高;純技術效率反映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決策單元在技術利用與管理經驗等方面的能力;規模效率反映決策單元要素投入規模對效率產生的影響。

本文選擇輸出指標為河北省工業廢水排放達標量(萬噸)、工業二氧化硫去除量(萬噸)、工業煙(粉)塵去除量(萬噸)、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量(萬噸),與輸出指標相對應,選擇工業污染治理投資為輸入指標,具體包括工業廢水治理投資,工業廢氣治理投資與工業固體廢棄物治理投資。數據來源于2004-2012年的《河北省統計年鑒》。

三、河北省工業污染治理投資效率分析

從綜合效率分析,如表1所示,2003-2011年僅有2010年綜合效率相對,其余大部分年份綜合效率無效。第一,2003與2009年,規模效率大于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小于1,且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表明純技術效率是造成DEA無效的主要原因,因此河北省在這兩年份應適當擴大投資規模,與此同時要著重進行投入產出結構的調整。第二,2004,、2006與2011年,純技術效率大于規模效率,純技術效率為1,且處于規模報酬遞減階段,表明在這三年,純技術相對有效,投入產出結構相對合理,規模效率無效是造成這三年綜合效率無效的唯一原因,因此,在這三年中,河北省由于應適當縮小工業污染治理投資規模,減少由于大規模投資造成的資源浪費。第三,2005、2007與2008年,規模效率大于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小于1,且處于規模報酬遞減階段,表明在這三年,純技術無效是造成這三年中決策單元無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這三年,河北省應適當縮小投資規模,與此同時要著重進行投入產出結構的調整,工業污染治理資金的分配以及先進管理經驗的引進。第四,2010年河北省綜合效率相對有效,表明2010年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河北省充分利用現有技術來提高工業污染治理效率,與此同時,投資規模合適,不存在投入冗余與產出不足等問題。

四、結語

2003-2011年,河北省工業污染治理投資效率波動較大,有待進一步加強。從規模收益角度來看,河北省大部分年份規模收益處于規模報酬遞減階段,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因此,以后年份中,河北省不能簡單通過擴大投資規模來提高工業污染治理投資效率,必須積極優化工業污染治理的投入產出結構,加快引進先進技術與人才步伐,使河北省工業污染治理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參考文獻

[1] 劉立柱,劉璐.區域環保投資 DEA 相對有效性分析[J].天津大學學報: 社科版,2000,25(01):61-64.

[2] 鄭麗娟.基于DEA的杭州工業污染治理效率研究[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1(02):49-50.

篇2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工業企業也隨之不斷發展,它所產生的有害氣體越來越多。在很多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勢必會排放很多工業氣體,而這些氣體因為多含有的有害物質且不易在空氣中消散,對我們的生活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所以,文章對于如何治理現今的工業技術污染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對工業污染問題的治理提供良好的借鑒意義。

 

1 工業廢氣污染的種類及成因

 

社會上的工業生產種類繁多,對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是石油及與之相似的工業品種,這些工業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排出大量的有害氣體,這些氣體的有害物質在空氣中無法分解,對空氣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而其中污染物主要包括兩種:第一、固體顆粒污染物;第二、氣體污染物。

 

1.1 固體顆粒粉塵污染物

 

固體污染物是空氣污染物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除了被稱為固體顆粒污染物外,它還有另外一種名稱叫溶膠性污染物。顧名思義,顆粒污染物一般指的是大氣中的固體或液體顆粒狀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主要來自化工廠、水泥廠及鍋爐廠等這些地方所產生的廢氣污染。大部分是因為在這些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中,都需要燒煤等礦物質來完成生產,而在燃燒過程中,在很多時候燃燒物燃燒的并不徹底,隨后被排放到空氣中,其中所存有的不溶于大氣的顆粒物就對空氣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

 

1.2 氣體污染物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著工業企業的不斷發展,在現今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所排出的大氣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污染物:

 

(1)含氮有機氣體污染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汽車相類似的一些機械產品燃料的燃燒也會對空氣造成污染。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汽車作為一種新型、便利的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但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現今,絕大多數的汽車仍需要燃料的燃燒,才能進行工作。但在汽車燃料的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氮有機氣體污染物,對這些氣體在燃料燃燒過程中被排放進大氣中,使得空氣中的含氮有機污染物不斷增多,不利于空氣的循環,對空氣的正常循環結構造成了嚴重破壞。

 

(2)含硫氣體污染物。含硫污染物是大氣污染物中并不經常見得一種。它主要是由工業企業冶煉金屬所產生的,是由有金屬氣體在冶煉的高溫環境下產生的。這種污染物還能與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發生反應后所產生的物質就是我們所說的酸雨。酸雨除了對物體具有腐蝕作用外,同時也對人的身體健康有所危害,使人在酸雨的環境下產生呼吸系統的疾病。

 

(3)碳氫有機氣體污染物。碳氫化合物統稱烴類,是指由碳和氫兩種原子組成的各種有機化合物,碳氫化合物主要來自天然源。其中主要包括四種污染:烷烴、烯烴、芳香烴、含氧烴。日常生活中,雖然人們還沒有感受到它對人們生活的不良影響,但是它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對人們造成了危害,這一氣體的排放,對空氣中的臭氧層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太陽所發出的紫外線強度大大增加。不僅對社會環境造成了破壞,同時也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增加了皮膚癌的患病幾率。之前有研究表明,氟物質的使用過量對環境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響,因此,我們應該減少氟物質的使用量,對自己負責,對環境負責。

 

2 促進工業廢氣污染治理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的策略

 

2.1 突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

 

應該加大對空氣污染的治理問題,這要從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工業行業抓起。對于工業污染問題的治理,只靠個人是不夠的,政府必須加大對污染企業的管理力度,制定有效、合理的整治措施,對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非法型企業,政府應該予以取締,空氣污染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所以這就要求政府相關部門把治理好空氣污染問題當成重中之重。對于空氣污染治理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對于如何治理的策略性建議,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參與進來,出謀劃策,為空氣污染的有效治理出一份力,同時結合政府的有效政策,使人民對保護環境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層面。團結統一,使空氣的治理問題能夠高效完成。

 

2.2 不斷革新工業廢氣污染治理技術

 

對于工業廢氣的治理,為了減少排放氣體的污染物質,相關部門已經推出了多種污染氣體排放之前所能進行的有效處理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催化燃燒法、催化氧化法、酸堿中和法、等離子法等多種處理方法。除以上方法之外,廢氣處理塔采用多重廢氣吸附過濾凈化系統,工業廢氣處理設計周密、層層凈化過濾廢氣,效果較好。但是相關的治理技術在在治理空氣的過程中,還存在比較大的缺陷,這就要求我們在空氣的治理的過新程中,不斷實踐、不斷改良,不斷推動著治理技術的革新,是全社會人民團結起來,鉆研治理空氣污染的新技術,從而使空氣污染的治理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2.3 注重政策的引導和環保宣傳力度

 

對于空氣的污染,很多都是傳統的工業企業造成的,對于空氣污染的治理,需要耗費大量的生產資金,有很多小企業因為資金不足,為了節約成本,對于空氣造成污染的問題企業給予了置之不理得態度。在這問題上,政府應該加強對這一問題的宣傳,使群眾的環保意識得以有效提高,在今后環境的保護的實踐中增加人民的自主意識。由于一些企業資金不足,無法完成本企業對所排放的污染氣體的治理,這就要求政府對這樣的企業給予一些資金上的支持,有了充足的資金,企業的污染治理才能有效進行。同時,政府還應該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運用法律的手段強制企業進行氣體污染物的處理。對于對空氣治理問題置之不理的企業,政府應該進行通報批評,且根據企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同時要求企業必須按照要求完成,否則就會得到更加嚴厲的懲處。

 

3 結束語

 

文章主要論述了工業廢氣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并通過詳細的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治理建議,在文章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發現,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就是工業企業,所以工業企業在治理廢氣污染的問題上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企業必須要履行對于保護環境應盡的義務。另外,個人在也要加強自己的環保意識,監督好自己的同時也能對別人實行監督,團結一致,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共同構建和諧、健康、美好的社會環境。

 

作者:楊偉鵬 來源: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20期

篇3

一、治理范圍及重點

場地布置不規范,對環境污染有隱患、影響周邊環境的餐飲企業;無照從事涉及污染物排放企業及生產粉塵、廢水、廢氣、噪聲超標的企業。

二、組織機構

縣局成立由副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企業監管科、餐飲監管科、行政審批科、市場監督管理所、稽查大隊等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市場監督管理局企業污染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企業監管科,任辦公室主任,任副主任。各相關單位根據工作職責,相互協調配合,共同推進企業污染治理工作。

三、實施步驟

(一)全面排查階段(2014年9-12月)

各相關單位集中力量,以市場監管所為單位,對轄區內的無照涉污企業、餐飲業排污情況進行調查摸底,針對排查出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明確下一步整治工作內容。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4年12月-2015年10月)

各相關單位根據工作職責,負責組織開展對關停企業依法及時變更及吊、注銷工商登記,依法查處無照經營違法行為,牽頭組織餐飲業的污染治理工作。實行“每周一報”制,請各所確定一名聯絡員,并于每周四下午下班前將情況報至企業監管科陳曉彤處。報表見附件1。

(三)督查總結階段(2015年11月-12月底)

縣局將組織督查組對整治情況進行督查。各市場監管所對整治行動情況及時總結,并于12月20日前將企業污染治理總結上報縣局企業監管科。聯系人:陳曉彤;聯系電話:5083992。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

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企業污染治理工作,充分認識該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復雜性。加強組織協調,明確工作職責,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建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方案。堅持聯合治污、科學治污,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整治任務如期完成,企業污染治理目標按期實現。

(二)強化督促檢查

各責任單位要按照本方案工作重點,落實責任,明確措施,強化監督,把整治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對列入整治范圍的污染企業,按照工作職責,切實做到措施到位、整改到位、查處到位,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整治任務。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對各單位治理情況將適時進行督促檢查。

(三)嚴格責任追究

嚴把市場主體準入關,加大對無照經營查處力度。對從事涉及污染物排放企業、污染嚴重、投訴強烈的典型環境違法案件不依法處理、查處取締,對當地造成污染或形成環境安全隱患的單位或個人,要依法追究責任。

篇4

一、認真組織部署,加大宣傳力度。

本委根據“市醫藥化工行業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和全縣整治工作動員大會精神,結合本縣實際,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了這次醫藥化工行業污染整治的目標、措施、時間安排和具體要求。一是制定了《縣醫藥化工行業污染整治行動方案》,并報縣政府批準后。將《縣醫藥化工行業污染整治行動方案》下發到了各成員單位和三個重點企業[縣超威日化有限公司、縣飛尚林產有限責任公司(原林化有限責任公司)、縣榮美香業有限公司]。二是向企業宣傳這次整治的必要性、目標要求、工作舉措。指出這次整治是我市為貫徹落實全省農村重點污染區域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市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和建設“開放繁榮秀美幸福新”的環境保護總體要求,結合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廳開展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活動統一部署,經市政府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的一次環境保護專項整治系列行動。各企業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務求不流形式、不走過場,取得實效,三是向企業發放了《市醫藥化工企業污染整治調查表》。8月6日,本委召開各成員單位人員會議,對集中整治各個階段工作進行了具體布置和安排。

二、深入企業、全面排查。

從8月7日開始,本委召集縣環保局、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監察局、縣公安局、縣工商局、縣供電公司等部門人員深入企業排查、整治。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監管職能采用聽匯報、看現場、查資料、問情況的方式對縣三個重點企業進行分門別類統計,著重檢查了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污染物排放達標情況,對企業環境管理污染物排放臺帳、日常監測制度、應急預案的制定、事故應急裝備及應急物質儲備進行了調查。

通過全面排查,各成員單位認為,我縣三個企業在污染治理上總的來說做了大量工作,基本達到了上級環保政策的要求,各企業均不存在大的影響環境安全的問題。如飛尚林產有限責任公司,核定規模“年產4200噸松香,1200噸松節油”,符合整治自查要求,2007年至2010年先后投資70余萬元,由金水源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建設了“廢水治理工程”。該工程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和斜管沉淀的生態環保技術,日處理廢水達10T/D,達到國家廢水排放一級標準,做到了廢水不落地,生活污水和生產污水處理達標后并入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管網。超威日化現建設規模為年產50萬箱(每箱300雙盤)盤式蚊香,香坯生產,是榮美香業有限公司承接,其生產成品不屬危險化學用品,其成品中的農藥成分是由有關單位指定購買的低毒低殘留農藥,符合國家標準,對人體無礙。

篇5

【關鍵詞】反滲透膜;膜污染;原因;措施

1.膜污染的定義

膜污染是指因處理水中的微粒、膠體粒子或溶質分子與膜發生物理化學作用,或因濃差極化使某些溶質在膜表面的濃度超過其溶解度及機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內吸附、沉積,造成膜孔徑變小或堵塞,使膜產生透過流量與分離特性的衰減變化現象。

2.膜污染產生的原因

2.1離子結垢

在反滲透過程中,給水中的CaCO3、CaSO4、BaSO4等溶解度較小的鹽類被濃縮,致使濃水中這些鹽類的濃度超過了它們的溶解度而析出,產生沉積物并停留在膜表面及膜孔內形成水垢,使膜受到污染,造成反滲透裝置的透水量降低、壓差明顯上升,效率迅速降低。

2.2二氧化硅沉淀

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溫度和PH值,且最大的二氧化硅溶解度通常為150mg/L,而許多原水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超過20mg/L。二氧化硅沉淀一旦在膜面上析出,則缺少有效的清除方法。因此,為了運行安全,應嚴格控制濃水中二氧化硅的濃度,通常以100mg/L作為控制指標,在操作運行時不能讓二氧化硅沉淀沉積在反滲透膜上。

2.3金屬氧化物的沉積

地下水中常含有鐵、錳等游離離子,它們與空氣或氧化劑接觸后,能被氧化成難溶膠體而堵塞膜孔,引起反滲透膜壓差上升,產水量下降。

2.4懸浮顆粒及膠體污染

當反滲透給水前處理系統中保安過濾器短路或發生故障時,保安過濾器失去過濾功能,進水中懸浮顆粒和膠體無法去除,反滲透本體進水濁度和於塞指數遠遠超出了反滲透給水水質標準的范圍,致使懸浮顆粒及膠體在膜面上形成非晶體沉淀,堵塞反滲透膜進水通道,使膜受到污染。

2.5微生物的滋生

反滲透膜是有機材料,本身會引起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反滲透進水中存在較多的有機物質(CODMn),也會促進生物滋生,若給水中添加磷系阻垢劑,再加上反滲透給水溫度適宜,更使微生物生長迅速。當膜表面滋生出大量生命力旺盛的微生物時,覆蓋在膜表面的微生物不僅會破壞反滲透膜的脫鹽層,使膜的脫鹽能力下降,微生物及其產生的粘液還會堵塞膜孔,使膜在運行中壓差上升,產水量下降。

3.膜污染預防措施

針對以上膜污染產生的原因,膜污染預防措施如下。

3.1防止離子結垢

(1)為防止CaCO3、CaSO4、BaSO4結垢,通常采用加酸、鈉離子軟化、添加阻垢劑等方法來解決。

(2)為防止BaSO4結垢,可通過添加阻垢劑的方法來解決。

3.2防止SiO2結垢

為防止SiO2結垢,通常采用降低反滲透進水中二氧化硅濃度以及適當提高給水溫度(當給水溫度為40℃時,SiO2的溶解度可達160mg/L)和采用控制水的回收率的方法來解決。

3.3防止金屬氧化物沉積

當水中鐵、錳含量少于0.1mg/L時,可以不予處理;鐵、錳含量為0.1~0.5mg/L時,可加酸將水的PH值調至5.5,防止生成鐵、錳氧化物;鐵、錳含量大于0.5mg/L時,為防止水中鐵、錳等游離離子被氧化污染反滲透膜,在反滲透系統之前,可采用曝氣-錳砂過濾的方法來去除,或采取措施避免與空氣或氧化劑接觸,以確保鐵、錳保持溶解狀態。

3.4防止懸浮顆粒及膠體污染

懸浮顆粒及膠體污染主要是由于反滲透給水前處理系統故障造成的,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應規范操作程序,嚴格控制反滲透給水水質,針對不同材料的反滲透膜,其主要控制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反滲透給水水質指標

3.5防止微生物滋生

防止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是在給水前處理中添加殺菌劑。目前常用的是次氯酸鈉,控制一定的余氯量,控制指標見“表1反滲透給水水質指標”。另外,為了降低水中CODMn的含量,也可在前處理系統中設置活性炭床。

4.膜的清洗

在系統的運行中,盡管選擇了適宜的操作條件,但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膜組內的微生物、有機物和無機雜質顆粒會不可避免的污堵膜表面,使反滲透膜發生污堵,造成系統產水量下降及脫鹽率下降等情況。因此必須采取一定的清洗方法,以去除膜面及膜孔內的污染物,達到恢復透水量、延長膜使用壽命的目的。膜的清洗方法可分為三類:物理、化學、物理-化學法。

4.1物理法

物理清洗是用機械方法從膜面上脫除污染物,這些方法包括:正方向沖洗法、變方向沖洗法、反壓沖洗法、振動清洗法、排氣沖水法、空氣噴射法、二氧化碳清洗法和自動海綿球清洗法等,其中變方向沖洗法是物理清洗法中最為有效的清洗方法。

4.2化學法

化學清洗通常使用化學清洗劑進行清洗,如稀酸、稀堿、酶、表面活性劑、結合劑和氧化劑等。

酸類清洗劑,可以溶解除去礦物質及DNA。

檸檬酸、EDTA之類化學劑可用于除垢和堿性污染物。

Biz、Uitrasol之類去垢劑可有效去除生物污染。

NaOH水溶液可有效脫除蛋白質污染,對于蛋白質污染嚴重的膜,用含0.5%胃蛋白酶的0.01mol/L的NaOH溶液清洗30min可有效恢復透水量。

使用化學法清洗時,使用的化學藥劑必須與膜材料相容,并嚴格按膜生產廠提出的條件(壓力、溫度PH和流速)進行清洗,防止膜發生不可逆損傷。

4.3物理-化學法

物理-化學法是將物理清洗方法和化學清洗方法有效結合以提高清洗效果的方法,如在清洗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劑。 [科]

【參考文獻】

[1]丁桓如,等.工業用水處理工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篇6

降塵是大氣重要顆粒污染物之一。它作為有毒有害污染物附著的載體,產生的污染可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城市景觀的損壞,并導致居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降低,在我國被列為環境空氣質量常規監測項目。降塵量可以較客觀地反映與評價城市區域揚塵污染水平,及時掌握降塵污染狀況,對區域揚塵污染專項治理措施成效和評價城市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具有實際意義。降塵監測具有采樣設備簡單、操作簡便易行、成本相對較低等特點。吳涇工業區環境綜合整治揚塵污染治理,降塵監測對象主要針對是大型老企業的污染治理,區域環境、大型建設工地和交通道路四類,共設置12個監測點位,能充分反映整個吳涇工業區揚塵污染治理的分布狀況。吳涇工業區的降塵監測采用濕法收集,使用內徑15cm,高30cm的塑料桶作為收集降塵的容器,以下簡稱降塵桶。在降塵桶內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使進入降塵桶的塵顆粒溶入液體中或沉積在容器底部,從而可以有效避免“二次起塵”現象。由于在氣候適宜的條件下,加蒸餾水的降塵桶不免會滋生藻類等生物,這將對降塵量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濕法收集降塵時降塵桶內通常加入能抑制生物滋生的硫酸銅溶液。同樣在氣候寒冷的條件下,為防治蒸餾水結冰需要加入乙醇溶液。降塵監測以一個月(30d±2d)為監測周期。采樣結束后將降塵樣品統一送入實驗室分析降塵量。分析步驟大致為記錄樣品特征-轉移-沖洗-蒸發-烘干-平衡-稱重。在計算單個點位降塵量時,使用以下公式:降塵量[t/(km2·30d)]= 式中,W1為降塵和水(含硫酸銅或乙醇)蒸發至干并在105℃恒重后的重量,g;W才為空白樣(硫酸銅溶液或乙醇溶液)烘干恒重后的重量,g;S為降塵桶采樣口面積,cm2;n為采樣天數(準確到0·1d)。

2 區域降塵監測的影響因素

2.1 采樣的點位設置不統一

根據《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第二冊)大氣和廢氣部分》和《上海市降塵監測技術規范(試行)》規定,區域降塵監測采樣點位設置必須符合以下規定:(1)降塵監測點位設置高度為5~15m,以8~12m最為適宜,降塵桶放置高度要求盡可能相同,且采樣口距平臺有1.5 m的高度;(2)降塵監測點位周圍50m范圍內沒有其它塵污染源干擾;(3)降塵監測點位應盡量避開周圍的高大建筑物及樹木,與建筑物的距離至少應是其突出高度部分的2倍;(4)監測點至少要有270°水平面的自由開敞范圍。根據以上條件規定,且采樣點條件統一(如:高度等)的降塵監測點難度較大。降塵監測點位高度設置過低或有樓梯直達時,會導致降塵桶被盜或被人為污染( 如降塵桶內發現煙頭,茶葉,垃圾等異物)的概率增大;點位設置過高時,降塵桶內發現鳥類的尸體或糞便等異物的概率增大,且不易于工作人員更換降塵桶。找一定數量符合統一要求的降塵監測點位非常困難,所以少數監測點的高度超過了規定的15m,點位設置偏高,對區域性降塵監測結果造成較大影響。

2.2 氣候季節變化及其它環境因素

由于降塵桶設置在室外的開闊區域,而且監測周期較長,天氣季節變化以及周邊環境都會對降塵監測產生影響。在氣溫較高、蒸發量大的季節,如果降塵桶內水分蒸發過多造成干涸的話,降塵無法被水體捕捉,在風的作用下會再次揚起,影響降塵量;在降水頻繁、降水量大的季節,降塵桶內的水量很可能會溢出,溢出的水體帶走了部分降塵,也會影響降塵量。另外,在實際監測中發現,降塵桶中還經常會出現鳥類、昆蟲和樹葉等物質,尤其是鳥類及其排泄物對降塵監測的影響很大。根據歷年數據統計發現,最多的一個月在3個降塵桶內發現死鳥,造成降塵數據的嚴重損失。

2.3 降塵桶的人為因素

由于降塵監測點位位置多在8~12米的高度范圍內,而且都有樓梯可以到達,降塵桶的丟失現象非常嚴重,據統計基本每季都會丟失2~3只降塵桶。固定降塵桶的支架和鐵塊也會被人盜取,造成降塵桶丟失。另外降塵桶被人為污染也非常嚴重( 如降塵桶內發現煙頭,茶葉,垃圾等異物)。造成降塵數據的缺失。

2.4 巡檢與巡檢記錄

由于環境影響和降塵桶丟失情況的存在,為確保降塵監測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需要專業人員定期巡檢。一般要求每10天巡檢一次。如果巡檢工作沒有到位,發生以下情況時會對降塵監測造成影響:當降塵桶內水位低于2cm時未能及時添加蒸餾水,造成降塵桶水量過少甚至無水,最終導致降塵量偏低;當降塵桶內水量接近溢出時,沒有及時更換降塵桶,也造成降塵量偏低;當降塵桶內有鳥類排泄物、樹葉或昆蟲等雜物時,未能及時撈出,造成鳥糞或昆蟲腐爛發酵,影響降塵監測的準確性,或者在撈出時沒有用蒸餾水沖洗而直接丟棄,造成降塵量偏低;在降塵桶被盜情況發生后,未能及時放置新桶,從而導致樣品因采樣天數不足而缺失。巡檢記錄是判斷降塵樣品和降塵數據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按照規定應在每次巡檢時記錄下降塵監測點位的名稱、周邊是否有污染源、降塵樣品的顏色、濁度、是否有雜物等性狀,以及何時更換降塵桶等信息。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巡檢記錄的不規范和不完整會給最終的降塵量計算帶來困難,造成降塵量的偏差。

2.5 降塵量分析測定

根據上海市監測中心規定,在上海氣溫較高的夏半年(5月~10月)需要添加2ml(0·05mol/L)硫酸銅溶液防止降塵桶內微生物滋生,在氣溫較低的冬半年(11月~次年4月)則需要添加300ml(20%)乙醇溶液防止降塵桶內的蒸餾水由于低溫結冰。添加劑的錯誤添加在實際工作中也時有發生,導致降塵數據的偏差。降塵樣品的分析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轉移問題,轉移過程包括降塵桶向燒杯轉移和燒杯向蒸發皿轉移。在轉移過程中由于塵顆粒會黏附于降塵桶內壁,需要用蒸餾水反復沖刷,如果轉不干凈,會直接造成降塵量偏低。

2.6 數據損失

降塵監測的周期較長,對于單個監測點來說,一個月只能獲得一個數據,一年只有12個數據。

而且由于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的存在,會給降塵數據造成不小的損失。在遇到以下情況的時候,該監測點當月的數據缺失或無效:

(1)如果該監測點的降塵桶丟失或被盜,則當月數據缺失。

(2)如果該監測點降塵桶內有明顯的無法去除的異物(如鳥類),則當月數據缺失。

(3)如果該監測點連續監測時間少 于20天,則當月數據無效。

(4)如果該監測點降塵量月均值低于評價標準或異常高于歷年同比數據,則當月數據無效。據統計降塵數據缺失或無效的數據時有發生。

3 建議與解決的方法

3.1 建立崗位責任制度

3.1.1 制定降塵采樣巡檢制度, 對巡檢周期、巡檢內容、巡檢人員及時間安排作出具體規定

根據氣候環境變化情況,采樣監測技術規范,制定降塵點位日常巡檢計劃和巡檢質控技術要求, 確保采樣正常。加強監測人員責任心建設,減少環境和人為影響。環境和人為影響基本可以通過巡檢工作得到解決,只要工作人員增強責任心, 每月按規定巡檢3次,每次認真填寫巡檢記錄,詳細記錄巡檢時間、降塵桶內大概水量、降塵樣品的顏色、周邊有無污染源等信息,及時更換降塵桶,保證降塵監測數據的準確性。都能一定程度避免環境造成的影響和人為造成的破壞。

3.1.2對于實驗室分析,必須依據相應工作的程序文件規定,詳細的方法測定步驟和作業指導書規范操作

參與分析的人員需要有認真、仔細、耐心的工作態度,能夠不厭其煩地將所有的降塵顆粒從一個容器轉移到另一個容器中,保證降塵數據的準確性。

3.2建立健全數據管理制度

(1)建立剔除異常值的原因記錄。

(2)建立修改數據的原因記錄表,應在表中詳細記錄何種原因導致的數據異常,并且應先將情況報告站領導批示,并在上報數據時備注說明。

(3)建立樣品數據缺失時間的原因記錄表。

(4)建立數據出現異常情況時的記錄表,如出現沙塵暴天氣數值異常偏高等情況時,應在上報時說明情況。

在審核降塵量數據時,一般將低于規定限值,或高于歷史最高值的單個測點降塵量數據作為異常數據。在發現降塵數據異常情況時, 會同相關人員商討,根據站數據管理制度和各鄉鎮提供的巡檢記錄以及點位周邊的環境和施工情況進行判別。如果無法確定的話,則會到現場調查,找出原因后再做決定。

3.3 加強降塵監測質控質保措施

對降塵監測采取的質控質保措施包括采樣和分析工作獨立操作、盲樣分析、增加密碼樣、添加標樣和突擊抽查等,這些措施在實際工作中已經獲得了不錯的成效。降塵監測點位分散在閔行區吳涇鎮范圍內,鎮環保部門負責降塵采樣工作,在一個采樣周期結束后,將降塵樣品送到閔行區環境監測一站,由質管人員負責重新編排號碼,使樣品成為盲樣,另外在樣品中還會添加若干密碼樣,一并送實驗室分析。這種采樣過程與分析過程獨立操作的方法有效避免了各人操作手法不同而導致數據無法在同一水平上比較的問題。盲樣分析和密碼樣也使實驗室分析人員無法得知樣品的具體來源,有效控制了分析質量。在降塵監測周期中,對某些點位添加一定量的降塵標樣是一項不錯的措施,可以監控降塵監測過程,添加的降塵標樣最終在計算降塵量時扣除。如果最終扣除標樣后的數據遠低于上海市水平或與歷史數據無可比性,則說明降塵監測在此周期內受到了環境的影響和人為的破壞,可通過數據管理制度對數據進行處理。另一種措施是突擊抽查,在降塵監測周期中不定期抽查降塵監測狀況。另外每月收樣后統一把平行密碼樣,交由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比對。此外,定期開展降塵監測的學習與交流、加強降塵監測的質量控制,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有效。

3.4 改進降塵桶結構設計,減少鳥類影響

由于降塵樣品在野外收集,加蒸餾水的降塵桶可能成為鳥類的“飲水器”,造成鳥類的意外死亡和降塵量的偏差。中外研究者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提出了多種設想, 筆者認為Ganor等人[7]提出的方法比較切實可行,即在降塵桶口的邊緣加一圈齒輪形的邊,使鳥類不能停留在降塵桶邊緣, 也不影響降塵量的采集,從而達到解決鳥類影響的目的,值得試用推廣。

3.5 做好空白分析工作

在降塵監測的實際工作和研究中我們發現, 夏季在降塵桶中加入0.06 25 g的硫酸銅溶液, 可以較好的解決藻類滋生對降塵監測的影響具體做法:實驗室配置濃度為0.05 mol/L的硫酸銅溶液,在配置降塵溶液時,在每個降塵桶內加入5 mL的該溶液。但需注意的是,添加劑硫酸銅溶液對降塵量監測結果影響較大,故必須認真做好空白分析工作。

3.6 設置規范要求的監測點位

對于區域降塵監測中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國家布點設置規范要求的監測點位,應與上級部門協調更換合適的點位,保障區域降塵監測數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編.《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9.

[2]王贊紅.大氣降塵監測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3,17(1):54-59.

[3] 黃嫣旻,居力,魏海萍,等.上海市降塵監測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環境監測,2009,25(2).

[4]錢廣強,董治寶.大氣降塵收集方法及相關問題研究[J].中國沙漠,2004,24(6):779-782.

[5]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關于我國華北沙塵天氣的成因與治理對策[J].地球科學進展,2000,15(4) :361-364.

[6] McTainsh G H. Harmattan dust deposition in northern Nigeria[J].Nature,1980,286:587-588.

[7]Ganor E, Foner H A, Gravenhorst G.The amount and nature of the dustfall on Lake Kinneret (the Sea of Galilee), Israel: flux and fractionation[J].Atmospheric Envionment,2003,37;4301-4315.

篇7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程度深,化肥、農藥的施用土地產出的途徑,加之化肥、農藥使用量大的蔬菜生產發展迅猛,使得我國已世界上使用化肥、農藥最大的。這兩類污染在地區還直接破壞農業生態系統,對魚類、兩棲類、水禽、獸類的生存巨大的威脅。

二、小城鎮和鄉村聚居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滯后產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鎮和鄉村聚居點的生活污染物基礎設施的不管制的不健全,直接排入周邊環境中,嚴重的“臟亂差”:每年產生的約為1.5億噸的鄉村生活垃圾幾乎露天堆放;每年產生的超過3000萬噸的鄉村生活污水幾乎直排,使鄉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然而,在我國鄉村現代化進程發展較快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和環境管理落后于經濟和城鎮化發展的并經濟的而,其對人群健康的威脅卻在與日俱增。

三、鄉鎮企業布局不當、治理產生的工業污染

受鄉村自然經濟的,鄉村工業化上是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工業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環境污染,加大了治理的,還污染危害直接到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我國鄉鎮企業廢水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一半,而且鄉鎮企業布局不,污染物率也低于工業污染物平均率。

我國鄉村污染治理體系尚未,環境污染將迅速“小污”變“大污”,而且“小污”成“大害”,給弱勢產業的農業和弱勢群體的農民帶來了的負面。為此,應當如下措施:

1、環境立法,健全鄉村環境管理機構,環境保護職責權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我國的諸多環境法規,如《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對鄉村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考慮。

2、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城鄉分治使城市和鄉村間著嚴重的不公平。主要指城鄉地區在獲取資源、利益與承擔環保責任上嚴重不。長期,把污染防治投資幾乎投到工業和城市。城市環境污染向鄉村擴散,而鄉村從財政渠道卻幾乎得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資金,也難以申請到用于專項治理的排污費。那一世

篇8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程度深,化肥、農藥的施用成為提高土地產出的重要途徑,加之化肥、農藥使用量大的蔬菜生產發展迅猛,使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使用化肥、農藥數量最大的國家。這兩類污染在很多地區還直接破壞農業相關生態系統,對魚類、兩棲類、水禽、獸類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脅。

二、由于小城鎮和鄉村聚居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滯后產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鎮和鄉村聚居點的生活污染物因為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以及具體管制的不健全,一般直接排入周邊環境中,造成嚴重的“臟亂差”現象:每年產生的約為1.5億噸的鄉村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產生的超過3000萬噸的鄉村生活污水幾乎全部直排,使鄉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然而,在我國鄉村現代化進程發展較快的地區,這種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和環境管理落后于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水平的現象并沒有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其對人群健康的威脅卻在與日俱增。

三、鄉鎮企業布局不當、治理不夠產生的工業污染

受鄉村自然經濟的深刻影響,鄉村工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工業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不僅造成環境污染,加大了治理的困難,還導致污染危害直接影響到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目前,我國鄉鎮企業廢水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而且鄉鎮企業布局不合理,污染物處理率也顯著低于工業污染物平均處理率。

由于我國鄉村污染治理體系尚未建立,環境污染不僅將迅速“小污”變“大污”,而且已經“小污”成“大害”,給作為弱勢產業的農業和弱勢群體的農民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為此,我們應當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強環境立法,建立健全鄉村環境管理機構,明確環境保護職責權限,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我國目前的諸多環境法規,如《環境保~》、《水污染防治法》等,對鄉村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體困難考慮不夠。

2、政府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城鄉分治使城市和鄉村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現象。主要指城鄉地區在獲取資源、利益與承擔環保責任上嚴重不協調。長期以來,國家把污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城市環境污染向鄉村擴散,而鄉村從財政渠道卻幾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資金,也難以申請到用于專項治理的排污費。

篇9

水泥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又屬高能耗、重污染行業。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水泥工業粉塵排放占全國總排放量的70%以上,氣體污染物如:氮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污染也不可低估,并且對大氣污染有加重趨勢,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有相當的比重。目前,我國水泥工業中的新型干法窯水泥生產環保工作做得比較好,但仍有40%左右非新型干法窯水泥生產的污染治理困難依然較大,尚缺乏成熟的技術,急需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水泥污染治理技術和設備。但從整個行業來看,企業環境績效的取得主要靠末端治理,環保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很高,成了進一步做好水泥工廠環保工作、繼續提高環境績效的阻力,如何有效預防污染、改進污染控制技術裝備提高其性價比、加強污染控制技術裝備應用和管理、提高污染控制技術裝備運行可靠性、降低環保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是推進水泥工業環保工作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確保實現“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加快現有水泥工業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水泥工業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綜合治理,減降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升技術裝備質量和污染防治技術整體水平,提高污染防治工程技術和設備的國產化程度,加快推動我國水泥工業污染防治技術的發展步伐,滿足水泥企業對環保適用技術的迫切需求,使國際先進的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及時在國內示范應用,使國產的先進、成熟、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更多地走出國門,為供需雙方提供相互交流、合作的機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筑材料行業分會定于2009年4月1日-3日在北京中苑賓館召開“2009年全國水泥工業污染預防與控制技術及管理交流會”。由中國水泥協會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筑材料行業分會舉辦的“2009中國國際水泥峰會”和“第十屆中國國際水泥技術及裝備展覽會”同期舉行。

本次交流會將重點圍繞水泥企業關注的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污染物排放標準、清潔生產與污染預防,除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碳治理與減排等應用技術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交流研討。

現將會議征文及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論文征集的主要內容

(一)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1、國際先進的水泥工業污染物控制技術及在我國的示范和應用;

2、國產先進、成熟、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在國外的示范和應用;

3、水泥工業除塵、脫硫、脫氮、脫氟系統工程典型案例與分析;

4、水泥企業粉塵污染治理現狀與發展趨勢;

5、電、袋復合式除塵器的開發與應用;

6、水泥廠袋收塵器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建議;

7、脫硫除塵成套設備關鍵技術的最新研發與應用;

8、水泥工業高濃度煤粉的袋式捕集技術和設備;

9、大風量、長袋、低壓脈沖除塵技術和設備;

10、水泥窯頭、窯尾袋式除塵技術及高爐煤氣袋式除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11、在水泥工業除塵工程設計、施工、安裝調試及設備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采取的辦法與解決措施;

12、水泥工廠加強除塵系統和設備的維護與管理提高設備運轉率的經驗和教訓;

13、水泥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實現預防污染、節能減排的經驗;14、水泥工廠貫徹ISO14000實現減排、提高環境績效的經

驗;

15、水泥企業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CDM實現CO2減排的做法與經驗。

(二)節能減排的新技術與新趨勢

1、水泥工業節能減排新技術展望;

2、水泥企業低品位石灰石資源利用新技術;

3、水泥企業用回轉窯焚燒生活垃圾、固體廢棄物的新技術;

4、水泥企業利用外行業尾礦、工業廢渣、粉煤灰等綜合利用的新技術;

5、水泥企業采用新型多通道燃燒器利用劣質燃料、二次燃料的新技術;

6、水泥企業采用低NOX生成分解爐的預分解新技術;

7、水泥企業采用低NOX生成的燃燒新技術;

8、水泥企業采用除塵、除有害氣體一體化的收塵技術與設備;

9、水泥企業開放場合粉塵控制新技術;

10、全密閉電石爐尾氣治理及綜合利用;

11、水泥企業采用高新技術“留殼改仁”改造低效率收塵設備的經驗;

12、水泥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措施預防與控制污染的新技術;

13、新型干法水泥企業提高型清潔生產審核技術與方法;

14、水泥企業開展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實現CO2減排新的做法;

15、水泥企業噪聲治理新技術;

16、水泥企業工業廢水治理新技術;

17、水泥企業治理污染物高濃度、高含濕量、腐蝕性、爆炸性、粘性廢氣的新技術;

18、低溫余熱發電、高效節能粉磨(立式磨、輥壓機、高效選粉機等)、高效低壓損預熱器、高效熟料冷卻器、散裝水泥、高效密閉輸送等節能減排型水泥成套技術裝備創新及產業化發展。

希望各有關單位及相關人員,根據征文內容撰寫論文。

二、論文征集

1.本次研討會面向全國征集與主題相關的學術報告、論文、調研成果,將擇優選用并安排會議發言。

2.個人簡介:會議演講者需提供300字左右的個人簡介,供會場主持人向參會代表進行介紹。

3.論文要求:①采用A4紙規格,5號宋體字,每頁42行,每行45字。一般不超過5頁。文責自負。論文摘要在500字左右;②題目下方為作者姓名,單位,郵編;③會議只接收論文的電子版(或軟盤)。;④論文截至日期為2009年3月1日。凡被錄用論文,將匯編到題為《2009年全國水泥工業污染預防與控制技術及管理交流會論文集》中,同時論文作者獲論文證書,參會人員每人一冊。

三、主旨報告

1.環境保護部有關領導介紹我國“十一五”環保規劃及當前環保形勢和任務,國家水泥工業污染治理規劃情況及大型水泥工業項目國家污染治理專項資金申請等內容;

2.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領導介紹水泥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和節能減排等環保相關管理規定。

四、特邀報告

1.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介紹水泥行業面臨的環保形勢任務及環保治理技術需求信息;

2.為了吸收與引進國內外的水泥污染控制方面的理念、技術與管理經驗,特邀請國內外一批知名領導、專家參加會議,并做基調發言或重要學術報告;

3.專家就中國水泥工業的除塵發展歷程、現狀以及發展趨勢進行概括分析和總結,介紹已經推廣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水泥清潔生產技術和綜合的解決方案。

五、參會人員

1.管理部門:政府官員、行業協會、污染控制部門管理人員;

2.研究單位:水泥、環保、系統研究單位、設計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監測機構、環評單位等;

3.企業:水泥生產企業、水泥裝備制造企業、環保工程公司、脫硫除塵治理公司,環保工程施工、安裝單位,工業企業燃煤鍋爐單位技術負責人、科技及管理人員等;

4.其他有意參加研討交流的單位及人員。

六、會議安排

1.會議安排:會期3天,相關政策主題報告、專題報告、案例分析、分組交流2天,考察1天。

2.工作語言:會議期間主要用中文和英文交流,會場配備同聲翻譯。

3.有關會議議程、日程安排等事宜將于會前一個月準時通知報名參會人員。

七、會議聯系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北京市海淀區紅聯南村54號,100082)

聯系人:

電話:

篇10

關鍵詞:農村環境現狀;農村環境保護;南陵縣;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 in Nanling County, such as drinking water, garbage, sewag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blem, summarize the reasons for the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to protect the rural environment in Nanling County.

Keywords: rural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nling County;

中圖分類號:X3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農村人居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總體農村環境形勢十分嚴峻。經濟發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環境污染加劇,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態環境也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農村環境的惡化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影響了農民的利益。因此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工程。

一、南陵縣農村環境現狀

當前南陵縣農村環境形勢十分嚴峻,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及農業面源污染相互疊加,農村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危害農民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飲用水源方面

一是供水設施不足,目前南陵縣農村人口49.46萬人,占南陵縣總人口的90%,現有自來水廠21家,日供水總量約為8萬噸,供應人口達30萬人。其中地表水15家,地下水6家,通過近幾年的整治,個別仍然存在著水質差和污染隱患等問題。二是隨著工業強縣和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以及半山半圩地理、地質條件等影響,水資源缺乏和利用率不高仍是南陵縣經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制約因素。三是農村飲用水不安全問題突出,局部山丘人畜飲用水比較困難。由于降雨分布極不均勻、工程措施缺乏、集中式供水設施少、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不同程度地受到農業生產、生活及工業污染等因素,南陵縣農村飲用水安全有待進一步改善。

2、生活垃圾方面

一是南陵縣8個鎮均無標準化垃圾堆放和處理實施,垃圾分散,未能進行統一管理和集中處理。二是農村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場存在規模小、選址不合理、大部分未采取衛生深埋、無害化處理,且防滲隔滲措施不到位。三是由于資金原因,縣垃圾壓縮性中轉站至今未完成,縣垃圾衛生填埋場需重新選址建設。

3、生活污水方面

一是隨著城鎮化建設加快、住房不斷增多和人口的增加,農村生活污水排污量將增大,污染隱患增多。二是未采取有效處理措施,群眾生活污水不能及時得到處理,存在到處亂倒、亂潑、亂排等現象,對水源構成一定污染隱患。

4、農業面源污染方面

一是農業發展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不夠,普便存在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不僅污染了水源,也影響了農產品的品質。二是在水源附近從事農作物耕作,設置露天蓄糞池,有的糞滿外溢,嚴重影響環境衛生。三是農村白色污染較為嚴重。四是南陵縣養殖業發展比較快,帶來污染后果也非常嚴重,大量的養殖,嚴重污染了水體。

5、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方面

一是由于經濟發展,農村企業不斷增多,且存在城市污染向農村地區轉移現象,因此南陵縣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和防治工作非常艱巨。二是南陵縣各鎮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污染比較嚴重、污染治理設備不完善,不能完全達到環保要求,更不適應國家產業發展趨勢。三是各鎮環保結構不健全,不能及時進行環境監督與管理。

二、導致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原因

1、重視程度不夠,污染問題加重

長期以來,縣級政府策重于辦企業,抓工業發展,忽略了環境保護,因此使農村環保工作薄弱,沒有深刻認識到現代工業發展對農村環境的巨大破壞性、不可恢復性:工業優先增長和依托工業的現代化農業的快速發展,使農村的產業結構從自然和諧型轉變成脅迫危害型,農村原具有的強大環境自凈力的自然循環被破壞,居民的集中,使原本可以自然降解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環境的自凈力而形成污染。建立在工業污染防治上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沒有將農村污染和城市污染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造成農村環境管理明顯滯后于城市環境管理,不利于農村現代化進程。農業技術的推廣、選擇,沒有重視環境保護,缺乏環境政策制約機制,一些農技推廣人員對指導農民提高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效率缺乏積極性,導致化肥、農藥不合理施用的情況一直在加劇,甚至個別地區的劇毒農藥仍在使用。由于沒有配套的收集管理系統,農用薄膜技術在大力推廣的同時,造成大量的塑料薄膜散落在農村土地上,構成新的環境污染。

2、措施不力、資金缺乏,農村污染治理的機制難以建立

國家對城市和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如排污費返還使用,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還可以申請用財政資金貸款貼息等。對農村小型鄉鎮企業的環境污染治理,由于貸款風險大,卻難以得到扶持。有些地區還沒有建立鄉鎮一級的環境保護機構、設立人員編制,對農村面源污染更是缺少資金。農村的環境管理,主要依靠縣級環保部門,而縣級環保部門存在人員編制少、配置不合理,要加大對農村的環境管理卻往往力不從心。由于農村污染治理的資金缺乏,農民收入低,農村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市場機制難以建立。長期以來,污染治理資金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農村幾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能力的建設資金,也難以申請到用于專項治理的資金。農村環境保護公益性很強、沒有經濟回報或回報率較小,因此對社會資金缺乏吸引力,政府也沒有發揮主導投資作用。由于農村聚居點和小城鎮單體市場規模小,其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難以進行市場化運作,因而必須依賴財政資金。而鄉鎮和村一級行政組織普遍財源不夠,難以建設污染治理基礎設施,這就造成了農村聚居點的污染日趨嚴重。

三、南陵農村環境保護建議

1、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

加大農村環保投入,各鎮根據工作實際,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機構(成立環境監理站、確定專職環境助理員),實施有效監督與管理。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堅決淘汰污染嚴重和落后的生產項目、工藝、設備,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業在我縣農村地區死灰復燃,并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嚴防城市污染向農村地區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