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信技術培訓范文
時間:2023-10-19 16:07: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微波通信技術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電力系統通信工作 新形勢優化
中圖分類號:TM7文獻標識碼: A
一、目前電力通信網的特點
1、要求有較高的可靠性和靈活性。電力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及國民經濟有著重大的影響,電力供應的安全穩定是電力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電力生產的不容間斷性和運行狀態變化的突然性,要求電力通信有高度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2、傳輸信息量少、種類復雜、實時性強。電力系統通信所傳輸的信息有話音信號、遠動信號、繼電保護信號、電力負荷監測信息、計算機信息及其他數字信息、圖像信息等,信息量雖少,但一般都要求很強的實時性。目前一座110kV普通變電站,正常情況下只需要1到2路600-1200Bd的遠動信號,以及1到2路調度電話和行政電話。
3、具有很大的耐“沖擊”性。當電力系統發生事故時,在事故發生和波及的發電廠、變電站,通信業務量會驟增。通信的網絡結構、傳輸通道的配置應能承受這種沖擊;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各種應急、備用的通信手段應能充分發揮作用。
4、網絡結構復雜。電力系統通信網中有著種類繁多的通信手段和各種不同性質的設備、機型,它們通過不同的接口方式和不同的轉接方式,如用戶線延伸、中繼線傳輸、電力線載波設備與光纖、微波等設備的轉接及其他同類型、不同類型設備的轉接等,構成了電力系統復雜的通信網絡結構。
5、通信范圍點多且面廣。除發電廠、供電局等通信集中的地方外,供電區內所有的變電站、電管所也都是電力通信服務的對象。很多變電站地處偏遠,通信設備的維護半徑通常達上百公里。
6、無人值守的機房居多。通信點的分散性、業務量少等特點決定了電力通信各站點不可能都設通信值班。事實上除中心樞紐通信站外,大多數站點都是無人值守。這一方面減少了費用開支,另一方面卻給設備的維護維修帶來諸多不便。
二、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電力系統通信工作
1、制定設備故障響應等級制度
做好電力系統通信工作的首要工作是確保電力系統通信網絡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為此,需要對設備發生故障時的響應級別進行合理劃分,當若干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同時出現問題時,應當先對響應級別較高的設備進行修復,使通信系統受故障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而不至于全面癱瘓。在制定響應等級制度的時候,應考慮電力系統自身通信的特點,將一些常見的獨立性故障的等級劃分為最低;將一些局部性故障,諸如安穩裝置、繼電器故障等級劃分為較高;將一些可能影響到整個電力系統通信網絡調度的故障等級劃分為最高。經過上述故障等級的劃分,便可以針對設備不同的響應級別進行有順序的維護。
2、維護完善技術資料
對電力系統通信的相關技術資料進行完善與維護,有助于縮短通信設備出現故障時的維護時間,提高其維護效率。具體需要維護和完善的技術資料應包括。
1)重點標注所管轄地區內部電力通信安穩裝置、繼電器保護裝置的復用通道圖和調度電話通道圖。
2)所管轄地區的載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光纖通信的組織圖。
3)各種設備的現場運行規程;各種設備網管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制度。
4)MDF架配線資料,DDF配線資料;ODF光纖熔接配線資料。
5)電力系統通信設備所用匹配頻譜的載波頻率資料。
6)中心站和集控站的拓撲結構圖和供電示意圖。
7)電路開通(退出)運行方式通知單。
3、建立通信管理系統,優化電力通信網絡
隨著電網業務的增加,以星型結構向外延伸,中心站作為核心,站作為發射延伸的的電力系統通信網絡的站數量在被動增加,難以有效的管理越發龐大的通信資源。目前我我國電力系統多用光纖SDH作為其通信網絡的主體以SDH自愈環網絡拓撲為主的方式,這種通信網絡傳輸容量不足,網絡拓撲結構復雜,并且由于分期招標的影響,使得通信設備品牌較雜,無疑增加了整個網絡的監控點,不利于集中監控全網設備,加大了應用統一界面的管理平臺對電網通信運維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因此,為了提高電力系統通信管理水平,亟需建立一套能夠對多個品牌設備在統一界面下進行管理的系統,并且對電網通信網絡拓撲結構進行優化。其中,建立通信管理系統應包括以下功能:
1)網絡監視功能。應能顯示通信資源配置的網絡拓撲圖,以掌握電網通信網中新增或刪除的設備,增加或刪除網絡中的傳輸鏈路;可對通信網絡故障進行檢測,能夠顯示故障出處和性質;能夠監視并分析通信網站中設備的運行狀態,設置和監視環回,并可對其性能指標進行測試;可對通信安全進行管理,限制非維護管理人員的越權進入。
2)資源管理功能。能夠維護并管理電力系統通信網絡的資源數據,可提取不同品牌通信設備的的配置信息,并配合網絡監視功能實現動態管理設備資源;無法從外部系統獲取的配置信息、能夠手工以圖形、表格、文本等格式進行錄入。
3)電子運維功能。能夠通過流程來固化管理體系規范生產工作,進而對生產過程中的通信人員和技術工具進行管控,以流程化來提高通信工作的管理水平。設置統一的值班界面,實現對各專業值班信息的全運維管理,便于各專業進行值班信息的交互,實現各個專業的綜合值班的目的,建設多專業網絡運維人員的統一生產工作平臺。
此外,在優化通信網絡的管理時,因網絡管理信息的傳輸載體多為網絡傳輸系統的DCC通道。因此遭傳送網絡管理信息時,應注意透明化、盡量傳輸在同一廠家的設備之間;在對ECC子網進行劃分、選擇網元尋址方式時,應綜合照顧到設備網絡管理系統,以達到縮短ECC子網的響應時間的目的。在優化電力系統的通信網絡拓撲結構時,因遵循以SDH自愈環為主體,以線、星型結構為輔助的原則,制定網絡時,需綜合考慮業務的需求、涉及的管轄范圍、路徑走向等因素。并選用目前較為主流和組網方式,即SDH自愈環保護整個中心站和各個集控站。
4、加強通信人員素質培訓,提高通信技術人員運行維護水平
對通信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其綜合能力,并養成經常備份網絡管理數據的習慣。制定嚴格的規章管理制度,為提高通信人員自覺性,應采取崗位責任制。在對通信人員進行素質培訓時,應對不同層次的人員進行系統的、全面的培訓,使他們能夠適應電力系統通信要求。通信人員主要包括通信網絡維修人員和通信技術人員,首先,作為維修人員,往往需要去現場進行作業,應著重培養其現場維修技能;其次,作為通信技術人員,對這方面的培訓應重點放在理論知識上。
在對通信人員開展技術培訓時,其培訓方式可分為三種,分別為內部、外部以及現場培訓。內部培訓可根據培養人員的自身情況,合理選擇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以達到短期內迅速提高培訓人員知識技能水平的目的。外部培訓人員可以將自己的培訓資料分享給整個通信隊伍,并將自己所學習到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通過講課的方式傳授給大家。現場培訓可安排在諸如技術改造過程中,可安排通信設備廠家現場解答通信人員的一些技術性疑問,以便快速掌握相關設備的運行特點。
5、建立運行管理體系
建立完善的運行監視體系,每日對通信設備網管經行查看,了解設備和系統的運行情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分析和處理。并建立通信調度機構,實行24H值班制,代表通信部門執行通信調度業務。按照“統一調度,分級管理,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整體,支線服從干線”的調度管理原則進行系統調度,共同確保通信通信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及通信電路可靠和流暢。完善故障處理,例行檢查,電路檢修,數據統計與分析。落實通信電路的檢修,中斷,停役申請制度。杜絕隨意中斷電路事件發生,確保網絡穩定運行。
6、建立通信安全應急管理體系
要建立和完善通信應急組織體系,應急預案,保證制度。對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演練,對預案進行實施和評估。在組織體系方面應把通信各專業人員納入應急組織體系之中。在應急預案中要對現有預案進行梳理,使其進一步細化和系統化,具有可操作性。在應急保障體系中,加強應急人員,工具,物資的儲備和管理。把應急演練納入員工的培訓計劃之中,不定期的舉行通信反事故演習。對演習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不斷改進應急預案.提升通信應急預案的可靠性。
結束語:在信息化時代,不論是日常的自動化辦公系統,還是財務管理信息、電力負荷控制信息、電能量計費信息、可視會議電話、生產搶修移動通信電話、安全生產管理監控信息以及生產管理信息等都需要通過電力通信系統承擔信息與數據傳輸任務??傮w來看,科學合理化的電力系統通信規劃能夠為電力系統通信提供必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