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發炎的癥狀范文

時間:2023-10-24 18:01: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呼吸道發炎的癥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呼吸道發炎的癥狀

篇1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血液透析;半永久留置導管;并發癥;營養狀態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79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033-02在我國終末期腎病的發病率在10/10萬以上,血液透析是慢性腎衰竭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療措施之一,而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障充分透析的必要條件。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年齡大、血管條件差,無法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瘺,半永久留置導管為患者提供了一種較理想的血管通路。但是導管長期并發癥仍然是使其失功的主要原因。持續質量改進(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它強調的是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更要重視過程質量的控制和持續改進。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血液凈化中心對半永久留置導管的患者在護理上進行持續質量改進(CQI),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2年1月至12月在本院血液凈化中心半永久留置導管的透析患者37例。CQI前(2012年1-6月)半永久留置導管18例作對照組,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齡(65.3±13.7)歲,導管存活時間(17.4±6.5)月,基礎疾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9例,糖尿病腎病7例,高血壓腎病1例,狼瘡性腎炎1例。CQI后(2012年7-12月)半永久留置導管19例為干預組,男11例,女7例,年齡(64.7±14.2)歲,導管存活時間(16.3±5.2)月,基礎疾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10例,糖尿病腎病7例,高血壓腎病1例,多囊腎1例。CQI前、后兩組性別、年齡、留置導管時間、基礎疾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持續護理質量管理方法

1.2.1護士培訓教育自2011年底我們對血液凈化中心的護士利用多媒體進行了講座,講解長期深靜脈留置導管應用指征、正確的導管護理方法、感染、血栓控制措施等內容,并制定出相關的質量評分標準及“質量改進計劃表”,將其管理作為本科CQI的項目,分析發生導管并發癥的原因,實行護士長-責任組長-動態質控員三級負責制,規范標準操作流程。

1.2.2細化環節質量控制,實現從終末質量控制向環節質量控制,從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從事后管理向事前約束的轉變,從而降低導管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具體措施:①在血液透析過程中的導管護理,采用責任制護理,由具備操作資格的護士進行與導管有關的操作。每次血液透析處理導管時,醫護人員均須戴口罩、帽子,一旦卸下肝素帽應立即接上血管通路或注射器,避免導管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嚴密進行局部護理,仔細檢查導管周圍皮膚情況,消毒、換藥后用無菌敷料覆蓋,以預防感染。若導管口皮膚處發紅或有分泌物,可外涂莫匹羅星軟膏,若懷疑導管感染,可選用廣譜抗生素+肝素封管。對于導管回抽無回血,抽吸費力的患者,使用20ml注射器反復進行用力負壓抽吸,如果直接肉眼可見血栓抽出,回抽無阻力,可以進行上機治療。對于反復抽吸仍不見通暢的患者一定要將封管鹽水抽出后,再用尿激酶加生理鹽水達到1萬U/ml的濃度,根據導管容量再加上0.33ml進行正壓封管,30min后抽出,通暢后可上機透析,如不通暢再按上述劑量重復1-2次。對于長期有血栓的患者可以每個月用尿激酶封管1-2次,或者用尿激酶加肝索鈉封管l-2次,可以很好的預防血栓的形成。③特殊生活指導:沐浴是長期深靜脈留置導管患者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干預組患者采用一次性肛袋,將長導管朝下放入肛袋內,撕開粘貼膜,將肛袋粘貼在雙腔導管周圍皮膚,大大減少導管在沐浴中移位、受潮或污染等情況。

1.2.3每個月進行1次護理工作總結,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檢查和考核,評估知識掌握及各項流程、措施的執行情況,并對患者導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進一步的改進措施,及時修正計劃進度,改進護理措施。

1.3實驗室指標所有患者均于透析前采空腹靜脈血,測定兩組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紅蛋白(Hb)、血漿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透析前后尿素氮(BUN)和肌酐(cr)。根據Daugirdas公式[1]計算尿素清除率(KT/V)、Owen公式[2]計算尿素下降率(URR)、Gotch簡化公式計算蛋白分解代謝率(nPCR)[3]。KT/V=―In(R-0.008t)+(4-3.5R)UF/W,式中In為自然對數,R是透析前后血尿素氮的比值,t為每次透析時間(h),UF為每次透析超濾量(L),W為透析后體質量(Kg)。URR=(透析前BUN一透析后BUN)/透析前BUN。nPCR=2.03(C1-C2)+0.16,式中cl、c2分別為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質量濃度(mg/m1)。

1.4血管通路情況、住院事件記錄兩組患者6個月透析血流量、血管通路使用以來血栓及感染等通路功能不良發生情況。統計患者住院情況。住院事件定義為患者因各種原因住院治療24h以上。

篇2

有一位朋友曾經跟我抱怨:“每次看你們小兒科,醫生只會講三句話:喉嚨發炎,觀察幾天,有發燒再回診。難道沒有別的臺詞了嗎?”

我認真地回答他:“別小看這三句話,人家兒科醫師專業的診斷,就濃縮在這三句話里面!”

朋友挑了一下眉毛,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不然這樣,你告訴我,什么叫做喉嚨發炎?”我挑戰他。

“喉嚨發炎就是一種感冒吧!”朋友解釋,“要吃消炎藥治療。”

“你看吧!大錯特錯!”我得意地指著他鼻子。“這里面的學問大著呢。”

“寶寶因為‘喉嚨發炎’去看過醫生。”錯!癥狀和征兆有區分

可別小看“喉嚨發炎”四個字,當中的學問可大了!小兒科醫師必備的一項工具是壓舌板。壓舌板可以把孩子口腔的視野擴大,看清楚整個喉嚨的情況。觀察的重點有上顎、后咽、扁桃腺、舌頭、口腔壁,還有牙齦等。正是通過壓舌板,醫生才可以診斷是否為“喉嚨發炎”。

這里要賣弄一下英文。在醫學檢查里有兩個詞,一個叫做symptom,中文翻為“癥狀”;另一個叫做sign,中文翻為“征兆”。癥狀是病人自己主觀的感受,比如說“喉嚨好痛!”;而征兆則是醫生所觀察到的外在表現,比如說“喉嚨發炎”。

每當醫生用壓舌板看過孩子的咽喉之后,說“喉嚨有點發炎”,這不是一個癥狀(symptom),而只是一個征兆(sign),是醫生觀察到的結果。

所以,很多時候家長會跟我說:“寶寶因為‘喉嚨發炎’去看過醫生。”我都會馬上糾正:“不對,這不是正確的描述。您帶孩子去看醫生,是因為別的原因,可能是發燒,可能是喉嚨痛,也可能是咳嗽。而喉嚨發炎則是看過病之后,醫生告訴您他所看到的,不是您自己的觀察。”

各位千萬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小事情,因為如果家長在敘述病情上,把前一位醫生的判斷融合在自己的觀察之中,很有可能就會誤導下一位醫生的思考邏輯。當然我們很樂意將之前醫生的診斷內容做為參考,但您所提供的第一手資料,其實才是更加寶貴的。

“喉嚨發炎了,那要開點治療喉嚨發炎的藥?”錯!世界上沒有“喉嚨發炎藥”

經過詳細檢查,我告訴家長這三句箴言之后,媽媽常常會接著問道:“那要開點治療喉嚨發炎的藥?”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問句。

喉嚨發炎只是一個征兆,并不需要治療,癥狀才需要治療。

喉嚨發炎后,如果會痛,那么開的是止痛藥;如果懷疑是被細菌感染,則要開抗生素;更多時候喉嚨發炎只是病毒感染的結果,可能不會痛,也沒有細菌,那就什么藥都不用開。所以,這世界上是沒有“喉嚨發炎藥”這種東西的。

這些誤會并不是家長的錯,其實是醫師自己造成的。家長來看病,想聽到的是“診斷”,而不是“征兆”,醫生卻因為暫時不知道該怎么下診斷,就把“癥兆”當做診斷告訴家長。習以為常之后,就變成現在這個溝通不良的狀況。這就像是相親前你問媒人對方長得怎么樣,她回答“留美碩士”一樣答非所問。

難道要醫師下個診斷有那么困難嗎?老實說,真的很困難。幾乎所有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會喉嚨發炎,包括各式各樣的細菌與病毒感染,在第一時間,醫生幾乎不可能明確地告訴您是哪一種疾病。

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腸病毒引起泡疹性咽峽炎,在喉嚨和上顎處會有水泡與潰瘍,但是第一天看診的醫師,可能什么水泡與潰瘍都沒看到,只見到紅紅一片的“喉嚨發炎”。要是沒解釋清楚,隔天被診斷為腸病毒的時候,前一個醫生背地里一定被罵得慘兮兮!

所以,有經驗的醫生除了看喉嚨之外,必須藉由家長提供的訊息,孩子的年齡、身體其他的癥狀,來猜測可能是哪一種細菌或病毒感染。一般來講,如果我暫時無法下一個明確的診斷,至少我會大致分為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因為細菌感染必須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則觀察即可。

篇3

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會引發其他病癥嗎?

上呼吸道發炎時,后鼻腔堵塞會導致呼吸和吸吮困難,常常容易并發急性鼻竇炎、中耳炎、咽后壁膿腫、頸淋巴結炎和喉炎。由于小兒肺部尚未發育成熟,肺泡面積較成人少,再加上胸廓發育不成熟,常易并發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孩子的扁桃體會腫大嗎?

4〜10歲的兒童處于咽扁桃體的發育高峰期,有時輕微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也會引起扁桃體腫大。明確細菌感染后,給予抗生素是必須的;如感染鏈球菌,可引起急性腎炎、風濕熱,故化膿性扁桃體炎應盡可能明確其病原體,并給以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應該怎么護理?

大多數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多休息、多飲水,配合降溫等對癥治療。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主要是預防并發癥。如果繼發細菌感染,才需要加用抗菌藥物。

急性支氣管炎有什么癥狀?

患兒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3〜4天后出現咳嗽,初為干咳,以后有痰,年齡小的孩子癥狀較重,常伴有發熱、咳嗽后嘔吐、腹瀉、嘔吐物中有黏液,但全身癥狀不明顯。X胸片提示是支氣管炎,癥狀多數在3周內會緩解。

孩子患急性支氣管炎,應該怎么治療?

急性支氣管炎常常是病毒、細菌,或兩者混合感染所致,但絕大多數是由于病毒感染。治療同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可加用化痰藥,喘息時加用平喘等藥物。如有發熱、白細胞升高時,須加用抗生素。

肺炎一般有哪些癥狀?

肺炎的主要表現為: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數日,隨后出現發熱咳嗽,無其他臟器功能受累。胸片有肺泡滲出,病變提示支氣管肺炎。如早期應用抗生素,病程會大大縮短,而且臨床癥狀往往比較輕。

患肺炎的孩子,在體溫下降后,為什么咳嗽卻更厲害了?

患兒肺炎治療了5〜6天后,體溫下降,但家長往往會覺得孩子咳嗽卻越來越厲害,這是由于呼吸道分泌物消散,刺激排痰反射引起的,適當給予化痰藥會減輕癥狀。

什么是重癥肺炎?

重癥肺炎大多由一些特殊的細菌感染所致,對象多為小嬰兒,尤其是營養不良、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缺陷者。這些患兒往往在上感數天后,很快出現全身癥狀,發熱、咳嗽、氣促,有的還會影響到其他臟器的功能,可有心力衰竭、驚厥、嘔吐、腹瀉、中毒性腸麻痹等。胸片提示有肺部炎癥,可伴有肺氣腫。不同的病原體還可引起不同的癥狀和X胸片的不同表現,重癥肺炎須住院治療。

篇4

腮腺炎性炎為流行性腮腺炎常見的并發癥,易發生于青春期,由腮腺病毒經呼吸道傳染,通過血液傳播,在引起腮腺炎后,因腮腺與的基膜相似而繼發自身免疫反應所致。腮腺炎性炎的主要特點是多為繼發、發病急,以單側受累居多。腮腺炎性炎的急性癥狀多在腮腺腫大后一周左右發生,10天左右消退,1/3患者有萎縮現象。

1 疑問

腮腺炎為何易誘發炎?

[案例]14歲的小明近日染上了痄腮,腮幫子腫得很高。經過治療好不容易退了燒、消了腫,父母還沒來得及松口氣,他又開始發高燒,體溫超過39℃,也出現腫脹,一碰就劇痛,鄰近皮膚則水腫、發紅。父母急忙帶他到醫院就診,卻被告知患了炎,而且罪魁禍首就是腮腺炎病毒。

專家解析:不可忽視的腮腺炎并發癥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腮腺炎病毒不僅對腮腺有作用,還會侵犯人體的各類腺體,對組織也有相當的“親和力”,可引發炎、卵巢炎、病毒性腦膜炎、腎炎、胰腺炎等并發癥。臨床統計顯示,13歲以上人群容易因病毒侵犯性腺而導致生殖器官炎癥,男性首當其沖。在13~18歲的腮腺炎男性患者中,有30%會合并有炎,而青春期女性患者中約有5%會合并卵巢炎。

溫馨提示

專家指出,少年兒童感染了腮腺炎后,會不會發展為并發癥與感染病毒量及個體有關。作為父母,應細心觀察,特別是孩子患痄腮一周左右,是容易出現各類并發癥的時間段,切不可麻痹大意。特別是家有學齡前期或學齡期男孩的父母,要做好預防措施,盡量避免孩子感染病毒性腮腺炎。

2 疑問

哪些信號預示著男性可能患有腮腺炎性炎?

專家解析:及時發現腮腺炎性炎,并對癥治療

患了腮腺炎一周左右,若是出現陰囊紅腫,腫脹、疼痛或下墜感,男性很可能患上了腮腺炎性炎。

由腮腺炎誘發的炎,其臨床表現既有局部癥狀,也有全身癥狀。具體來說,患側腫大可增大1~2倍,脹痛可向同側腹股溝延伸,若并發附睪炎則與附睪界限不明。腮腺炎性炎的急性癥狀多在腮腺腫大后1周左右發生,10天左右消退,1/3患者有萎縮現象。此外,還可能伴有全身不適、寒戰、高熱、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

溫馨提示

腮腺炎性炎引起的疼痛輕重不等,相差較大,不能僅根據疼痛輕重判斷損傷的程度。

在治療腮腺炎性炎時,患者應該在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治療期間的保護措施,比如說,抬高陰囊、局部冷敷等,醫生在治療的時候也會提出一些其他要求,患者應嚴格遵醫囑,以免帶來后患。

知識加油站:流行性腮腺炎與腮腺炎性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民間亦稱之為痄腮、豬頭瘋、蛤蟆瘟,主要發病于冬、春季節。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了口腔中的腮腺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此外病毒還可侵犯各種腺組織、神經系統,及肝、腎、心臟、關節等器官,并引起多種并發癥。這種病傳染性很強,病毒可通過唾液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染。任何年齡的人皆可患病,其中以兒童和青少年患者居多。一般接觸患者后2~3周發病,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耳垂下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表面發熱有角痛,張口或咀嚼時局部感到疼痛。

3 疑問

腮腺炎性炎會影響生育嗎?

[案例]二十出頭的小李半個月前因腮腺炎并發左側炎,當時腫痛厲害。輸了8天液,出院時腮腺炎差不多好了,左側的腫痛也消退了。但左側明顯比患病前小了許多,現在右側也有些不適。聽說由腮腺炎并發的炎可能影響男性生育,小李很是擔心。專家解析:盡量降低腮腺炎對男性生育的不利影響

是男性生殖系統的重要器官,多種致病因素均可引起炎,其中腮腺炎與炎的關系相當密切。

青春期之后,由于流行性腮腺炎并發炎而導致后天損害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其發病率高達15%~25%。腮腺炎性炎可致輕度萎縮、進行性纖維性變,使生育能力降低。發生流行性腮腺炎并發炎后,男性生育力的恢復也有差異,一些患者持續不育,而其他一些患者恢復生精功能需要長達兩年的時間,完全無生育能力的患者僅占5%。對患者采用類固醇激素和腮腺炎疫苗治療可以保護其生育能力。

此外,男科醫生通過接診男性不育患者時發現,相當多患有無精癥、弱精癥的不育患者,幼年感染腮腺炎時,也跟著“中招”。由于的萎縮是有進程的,幼年生精功能受損,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時就會表現出來,因此不得不防。

溫馨提示

并非所有的腮腺炎性炎都會影響生育。相對而言,13歲以下的兒童性腺不活躍,不容易被腮腺炎病毒盯上,因此,青春期前發生的腮腺炎合并炎比較少見,造成永久性損害的情況也不多。此外,青春期前患腮腺炎且未并發炎的男性,其生育力一般不會受到影響。因此,家長不必過于恐慌。

4 疑問

腮腺炎病毒是如何傳播的?感染了病毒后,腮腺炎是否會反復發作?

專家解析:飛沫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患者應及時隔離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帶毒者是本病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染,被腮腺炎患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時間內接觸到易感者的口腔也可能引起感染。通常癥狀出現后的48小時內最具傳染性,如果預防不當,疫情很容易蔓延擴散。因此,學校或家庭中一旦有人發生腮腺炎,一定要及時隔離,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為止。溫馨提示

患過腮腺炎后,不會再感染,有終生免疫能力。

5 疑問

怎樣發現腮腺炎的蹤跡?

專家解析:腮腺腫大最明顯

感染腮腺炎病毒后,通常會有2~3周的潛伏期。起病大多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食欲不佳、惡心、嘔吐、全身疼痛等癥狀,數小時腮腺腫痛,逐漸明顯,體溫可達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較嚴重。整個發病過程大約會持續1~2周。多數患者不經治療,或對癥處理后一兩周就能逐漸好轉。然而,一旦出現了并發癥,就不那么簡單了。

溫馨提示

如果發現孩子的臉突然一側腫大,而且精神差、發熱38℃左右,要警惕發生腮腺炎的可能,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到醫療機構就診。

6 疑問

春季如何避免腮腺炎的感染?

專家解析:流行性腮腺炎高發季,預防措施要跟上

接種疫苗:腮腺炎減毒活疫苗,或腮腺炎、麻疹、風疹三聯疫苗,是預防腮腺炎的有效辦法之一。

及時隔離:腮腺炎有一定的潛伏期,潛伏期內患者沒有癥狀,但已具有了傳染性,并開始通過呼吸道的飛沫,傳染給其他人。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患上腮腺炎,應及時帶孩子隔離治療。

減少外出:在流行性腮腺炎高發季節,盡量不去網吧、電影院、超市等人群集中、通風不良的場所,學校也應多開窗通風。

篇5

扁桃體到底是什么?簡單說是兩顆大大的淋巴結,主要是由淋巴組織所集成的團塊,擁有數十億個白血球。人體維持健康、防御疾病主要靠免疫系統,淋巴結就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扁桃體把守在人體的三岔口,前面是鼻腔和口腔,后面是氣管和食道。它們可以說是免疫戰場最前沿的哨兵,就像大宅院門前左右雄踞的兩頭石獅子,也像英國皇宮的門衛。我們從鼻子吸入的空氣,嘴里吃進的東西,都逃不過它們的監視。一旦發現敵情,它們首先發動攻擊。若有流感病毒、腸病毒等,或鏈球菌、白喉桿菌等諸種兇惡細菌,扁桃體就會起來作戰。當表面布滿膿點,那即是尸橫遍野的白血球和細菌病毒的混合物。

多年前,醫生誤以為扁桃體只是不會動的石獅子,對人體沒有什么用,只會惹麻煩。因為扁桃體與細菌病毒戰斗一受傷就會發炎,人體會出現咽喉腫痛、發燒,身體較弱的兒童經常會得到扁桃腺炎。因此,醫生常建議病人把扁桃體割掉。另外,有一部分人扁桃體天生較大,所以很容易發炎。

小時候,幾乎每次看病,醫生都建議我把扁桃體割掉。只因我聽很多小朋友說割了以后會很難受,所以鬧著不割,這才救了我這對忠心衛兵的兩條小命。其實,沒有了扁桃w,病毒、細菌會長驅直入身體內部,可能直接引起更嚴重的疾病。扁桃體發炎雖然難受,但其實是對身體的警告,通知體內大部隊做好御敵準備。

扁桃體發炎時,嗓子紅腫疼痛,吞咽時疼得更厲害,扁桃體表面也會出現白色的膿樣分泌物,嚴重者可能幾天高燒不退,兒童甚至會出現抽搐、嘔吐、昏睡等癥狀,讓家長焦心不已。但是家長應該把眼光放長遠,記住它們在保護氣管、肺等更重要器官。

其實,預防扁桃腺炎并不難。我現在嗓子一疼,不管扁桃體有沒有紅腫,馬上開始做四件事:勤漱口、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多休息,一般這樣兩天就沒事。

漱口水可以自制鹽水,也可以買漱口液。補充水分和維生素C可以多喝橙汁。藥店還有一種不需處方即可買到、專門治療喉嚨疼的噴霧劑,有麻醉作用,也可以消炎,睡覺前噴在扁桃體處,可緩解疼痛幫助睡眠。

篇6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發生在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上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由于該病患者多為老年人,故人們習慣地將該病叫做老慢支。老慢支多在冬季發作,患者可出現支氣管腺體增生、咳嗽、咯黏痰、氣喘、呼吸不暢等癥狀。一些癥狀較重的此類患者常因嚴重的呼吸不暢而出現劇烈的咳嗽,甚至咳得頭暈眼花、面紅耳赤、大汗淋漓,使其在白天無法進行正常的活動,在夜間無法入睡。因此,老慢支患者如能及時地緩解呼吸不暢、劇烈咳嗽等癥狀,對提高其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臨床上主要用祛痰、擴張支氣管和控制氣道內炎癥這三種療法聯合治療老慢支患者出現的呼吸不暢等癥狀。那么,為什么要使用這三種療法?進行這三種治療時又該使用哪些藥物呢?

一、祛痰:很多老慢支患者在出現呼吸不暢、劇烈咳嗽等癥狀時,首先想到的是服用止咳藥來止咳。其實,此類患者服用什么樣的止咳藥都無濟于事。這是因為老慢支患者之所以會出現呼吸不暢、劇烈咳嗽等癥狀,是由于其呼吸道內淤滯了大量的痰液造成的。這些痰液不但可以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難,還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劇烈的咳嗽。因此,出現上述癥狀的老慢支患者首先要進行祛痰治療,只有把淤滯在其呼吸道內的痰液清除出去,才能使其呼吸順暢、停止咳嗽。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老慢支的祛痰藥主要有愈創木酚甘油醚、羧甲司坦和乙酰半胱氨酸等。這些祛痰藥可使黏稠的痰液變得稀薄而利于咳出。其中愈創木酚甘油醚片劑的用法為:每日服3~4次,每次服0.2克。該藥糖漿制劑的用法為:每日服3次,每次服10~20毫升。羧甲司坦的用法為:每日服3次,每次服0.5克。乙酰半胱氨酸的用法為:取適量的乙酰半胱氨酸,將該藥用0.9%的生理鹽水溶解成濃度為10%的溶液,將此溶液霧化吸入,每日吸2~3次,每次吸1~3毫升。在上述藥物中,醫學專家主張有條件的老慢支患者應盡量選用乙酰半胱氨酸進行治療。這是因為該藥屬于霧化吸入劑,可以使藥液集中作用于患者的氣道,從而能及時有效地緩解其咳痰不利和呼吸不暢等癥狀。另外,由于該藥是直接作用于患處,不易被人體大量吸收,故副作用較小,更加安全。

二、擴張支氣管:老慢支患者出現呼吸不暢、劇烈咳嗽等癥狀除了與其呼吸道內淤滯了大量的痰液有關外,還與其呼吸道發生痙攣以及由呼吸道痙攣引起的呼吸道狹窄有關。而支氣管擴張劑具有緩解支氣管痙攣、促使支氣管擴張的作用。因此,當老慢支患者出現上述不適的癥狀時,不但要及時使用祛痰藥,還要及時使用支氣管擴張劑進行治療。常用的支氣管擴張劑主要有茶堿類藥物和β2受體激動劑兩大類。老年人由于身體清除茶堿的功能減退,故使用茶堿類藥物易發生中毒。因此,臨床上將β2受體激動劑作為治療老慢支的首選支氣管擴張劑。治療老慢支常用的β2受體激動劑主要是沙丁胺醇粉霧吸入劑。該藥的用法為:每日吸3~4次,每次吸0.4毫克,可連續用藥3~5天,待病情穩定后即可停藥。

三、控制呼吸道內炎癥:臨床研究發現,痰液的刺激和呼吸道痙攣可導致老慢支患者的呼吸道黏膜發炎,產生大量的炎性分泌物。這些炎性分泌物會刺激老慢支患者的呼吸道,使其呼吸不暢、劇烈咳嗽等癥狀明顯加重。因此,老慢支患者應對呼吸道內的炎癥進行控制。臨床上用于控制老慢支患者呼吸道內炎癥的藥物主要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霧化吸入劑。此類藥物不僅具有抗炎、改善氣道的高反應狀態和促進支氣管擴張的作用,還具有濕化和清潔呼吸道黏膜的作用。用于治療老慢支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主要是普米克令舒。該藥的用法為:取1毫克的普米克令舒,將該藥用2毫升0.9%的生理鹽水溶解成溶液,將此溶液霧化吸入,每日吸2~3次,可連續用藥1~2周。需要注意的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只適合老慢支患者在沒有明顯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下使用。如果此類患者合并有明顯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等),則必須在抗感染治療的基礎上方能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

另外,老慢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同時要戒煙,以免加重各種呼吸道不適的癥狀。■

篇7

[關鍵詞] 糖皮質激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兒童

[中圖分類號] R725.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6—0128—02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corticosteroids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IU Hu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Center of Hey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Heyuan 51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corticosteroids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Eighty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9 to August 2010 were choosed and ramdo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rticosteroids therapy, and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ther medication therapy, and fever clearance tim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lined, and symptoms were effectively alleviated (P < 0.05) bu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ore serious, and glucocorticoids prolonged course of children and the complications increased (P < 0.05).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children fever caused by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ith glucocorticoids has more harm than good.

[Key words] Corticosteroids;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hildren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臨床癥狀有發冷發熱、咽后壁出現淋巴濾泡增生現象及咽充血,一些患者還會出現頭暈頭痛、噴嚏乏力、流鼻涕、咽喉不適、扁桃體腫脹發炎、咳嗽、全身酸痛等癥狀。為分析糖皮質激素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應用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本文對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了治療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為5個月~7歲。全部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第7版的診斷標準[1,2],就診時間均為發病后3 d內,所有患兒都有發熱現象。其中41例患普通感冒,20例患急性扁桃體炎,9例患化膿性扁桃體炎,7例為急性咽炎,3例為感染性喉炎。

1.2 方法

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患兒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連續2 d注射含量為5 mg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或連用3 d 5~10 mg的潑尼松,或連用2 d 75 mg的地塞米松;對照組患兒接受其他藥物治療,依照患兒病情采取抗病毒藥物或抗菌藥物進行治療,觀察并分析患兒的退熱時間、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組間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篇8

摘要: 目的:分析并總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以及防治與護理的效果。方法:對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間入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 例,采取及時有效的防治與護理措施。結果:大部分病人接受及時有效的防治與護理措施后病情得到及時控制,最終治愈出院;個別患者因為體質差、入院就診時間較晚或防治與護理不當造成病情反復。結論: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定要進行綜合的分析與觀察。該病的發病率與反復率均較高,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提高療效非常重要。 關鍵詞: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防治;護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于常見病,發病原因大多為病毒感染,常見的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腸道病毒以及腺病毒等;也有因細菌感染而引發的,常見的細菌有肺炎球菌、鏈球菌以及金黃葡萄球菌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均有發病,特別是冬春季節的感染患者更多[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表現通常為發熱、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部疼痛以及頭痛等癥狀;嚴重的患者表現為畏寒、乏力、惡心嘔吐以及腹瀉等全身性癥狀[2]。 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間入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 例,其中男73 例,女47 例;患者年齡在12~76歲之間,平均為36歲。其中,單次發患者37 例,多次發病患者83例;其中65例患者為每年單次發病,55例患者為每年反復多次發病。 2 臨床癥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嚴重程度差異較大,輕者僅表現為鼻部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等,或伴有咽部疼痛、嗓子痛、微咳等癥狀。重者如果感染發生在鼻及咽部,患者將出現咽痛、發燒、咽后壁淋巴組織充血與增生、扁桃體發炎等情況,有些患者出現淋巴結腫大現象。發熱一般持續2~3 日,嚴重者將達到1 周左右;嚴重的患者其體溫可達39~40℃以上,患者同時感到寒冷、頭痛、腹痛、全身無力、出現嘔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瀉等癥狀,需要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要求患者加強營養與多多休息,稍有疏忽的患者其感染將會擴大或蔓延至鄰近器官,極易引發肺炎、支氣管炎以及中耳炎等并發癥。通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3~4d 內能夠痊愈,部分患者可達2~3 周。 3 治療方法 病毒性感染可選擇專門針對病毒的藥物進行治療;細菌性感染可選用青霉素類或其它種類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對于因溶血性鏈球菌引發的扁桃體炎或咽炎患者,使用青霉素治療效果較理想;對于經過2~3d治療后仍無效的患者,應考慮是否有其它病原體感染,例如,支原體感染等。當患者出現高熱時,可用冷毛巾濕敷頭部,勤更換,能夠有效控制高熱驚厥。一般的退熱藥,例如少量阿司匹林、撲熱息痛也有效果。對于伴有鼻炎的患者,為保證呼吸通暢,需要休息好,可在進食及睡前使用鼻藥[1-3]。 4 防治措施 加強自身鍛煉,多呼吸新鮮的空氣,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合理飲食,平衡膳食。冬季可食用高熱量、高蛋白質類的食品,合理補充維生素,蔬菜與水果能夠增抵抗力。根據溫度增減衣服,適應氣候冷熱改變,衣服不要過多,以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2-4]。經常通風,經常換氣,少到人多的公共場所,避免病源感染。可以使用減毒病毒疫苗,疫苗能夠激發鼻腔和上呼吸道粘膜,使其分泌IgA 抗體,使呼吸道對感染的防御能力增強。 5 加強護理 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呼吸系統疾病的一般護理常規。要求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同時要清淡易消化,還要給予充足的水分;患者處于發熱期時,必須要臥床休息并嚴格按照發熱常規進行護理;嚴格執行呼吸道隔離并使呼吸道通暢;必須及時清除患者鼻腔內的分泌物;測量患者體溫、呼吸、脈搏等,及時注意患者的病情變化;耐心地向患者講授衛生知識,積極對其進行宣傳教育[3,4]。 6 討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為鼻、鼻咽和咽部。該病的病原體主要是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總數的90%左右。當病毒入侵機體上呼吸道后,該處的黏膜抵抗力降低,導致細菌可以入侵,同時可出現化膿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冬春季節較多,但全年都能發生。該病的臨床輕重程度差異較大,潛伏期一般為2~3d 或更長。我們在治療過程中,對于病毒性感染患者,選擇專門針對病毒的藥物進行治療;對于細菌性感染患者,可選用青霉素類或其它種類的抗生素進行治療[4,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由于鼻咽感染能夠波及周圍器官,有時鼻咽部的原發病的癥狀消失,而其并發癥卻出現加重現象,因此,一定要對上呼吸道感染進行綜合的分析與

[1] [2] 

觀察。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提高療效非常重要,千萬不要以為上呼吸道感染是小病而輕率對待。 童雅培, 王筱敏. 診療與護理常規[M].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 -. 張梓荊. 常見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專家筆談)[J]. 中華兒科雜志, : (): . 蔣東波, 等. 白細胞介素 水平及其對白細胞介素 等的調節作用[J]. 中華兒科雜志, : (): . 劉清泉, 王曉翔, 蔡陽平, 等. 清氣透表法治療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例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 (): . 陳永輝. 兒科疾病中西醫治療[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 -. 文章屋在線 wzk.co

    

篇9

最常見的感冒并發癥

氣管炎與支氣管炎

氣管與支氣管屬于下呼吸道,與鼻、咽、喉是相通的。因此,引起感冒的病原微生物都可直接蔓延至氣管、支氣管,引起氣管炎與支氣管炎。這時患者會出現明顯的咳嗽與咳痰。一般先為干咳,或咳少量黏液性痰,以后轉為黏液膿性痰,痰量也增多。若咳嗽加劇,偶爾因小血管破裂,可見痰中帶血。如果發生支氣管痙攣,可出現程度不等的氣促,并可能伴有胸骨后發緊感。

如并發了氣管炎與支氣管炎,一般需要用抗生素治療。使用這些處方藥時,最好經過醫生診斷后合理用藥。

肺炎

感冒并發肺炎也不少見。表現為高燒不退、咳嗽加劇、呼吸急促、劇烈胸痛。同時還常伴有其他一些癥狀,如寒戰、眼結膜充血、關節疼痛等。肺炎通常是由鏈球菌或非感冒病毒通過鼻,喉、支氣管而到達肺部引起發炎,繼而導致肺泡積水,阻礙氧氣進入血液,人會因此而缺氧。

肺炎病情發展很快,在體質較弱的人中可以致命,一旦懷疑就應立即去醫院照胸片等,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更應警惕。

中耳炎

感冒時鼻腔黏膜發炎波及耳咽管,使其發炎腫脹,空氣無法進入中耳腔。里面的空氣逐漸被吸收形成負壓,導致血管滲出液體。鼻塞時,過分用力擤鼻涕,也可能把細菌迫入耳道,引起高燒不退、耳朵痛,甚至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

中耳炎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惡化到耳膜穿孔,損害聽力,一旦形成慢性中耳炎將終生煩惱。遇此情況,患者也應盡快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及時治療。

鼻竇炎

如果面部或眼部周圍疼痛,或鼻塞、流膿涕,伴頭痛、發熱、精神不振等癥狀,都提醒您可能得了急性鼻竇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轉為慢性鼻竇炎,甚至會引起腦炎或腦膿腫。

一旦發現有鼻竇炎的癥狀,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抗生素治療。腎小球腎炎

一般在呼吸道感染或皮膚化膿感染后發生,多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如果發現尿色猶如洗肉水,眼瞼、下肢水腫,或者同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疲乏無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可得當心,多半是患上了腎小球腎炎。

如出現以上癥狀,必須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先治療急性癥狀,再采取具體治療手段。否則容易演變為慢性腎炎。

心肌炎

有些病毒感染可以引發心肌炎,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這類病毒感染一開始往往呈現出感冒癥狀,然后可能會侵害心肌,引發心肌炎。輕者可無自覺癥狀,只有在醫生進行心臟聽診或化驗檢查時才發現有異常。有的患者表現為頭暈、疲倦、食欲不振、胸悶氣促或心前區疼痛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惡心、嘔吐、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癥狀。病情可以在數小時內急劇變化,引發心力衰竭、休克或暈厥。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心肌炎是并發癥中最兇險的一種。如感冒一周后,有心慌,胸悶、氣短、心前區隱約作痛等癥狀。特別是心跳不規律,出現心跳過快,一分鐘超過100次,應盡快就醫行心電圖、心肌酶等檢查,力求早期發現與治療。

如何治療感冒

如果是輕度感冒,首先可在家中進行一般療法。如果發燒持續不退,癥狀惡化、病程延長,則必須就醫。不過,嬰兒和老年人最好剛發病時就去醫院就診。在西藥方面,尚沒有治療感冒的特效藥物。可以服用一些復方制劑如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寧等以減輕癥狀。如果癥狀進一步加重,出現流膿鼻涕、咳黃痰、發燒,就應當找醫生進一步檢查,如合并細菌感染可以根據醫生的囑咐服用抗生素。感冒也可以應用中藥治療,比如風寒感冒以發熱惡寒、頭痛無汗,咳嗽白痰、鼻塞流清涕為主證,可以服用風寒感冒沖劑、荊防沖劑,感冒清熱顆粒等中成藥:而風熱感冒以發熱有汗,鼻塞頭痛,咽痛口干,咳嗽多痰,便秘等為主證,可以服用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丸、金蓮清熱顆粒、雙黃連口服液等;而伴有消化道癥狀可以服用藿香正氣膠囊等。對于初發輕型感冒,還可以用飲食療法來治療。

在感冒治療方面應注意正確使用退熱藥物。由于適度的發熱有利于體內免疫系統清除病菌,因此不要急于退燒,體溫超過38.5℃時再使用退熱藥。每天使用退熱藥不超過3次,每次至少間隔4小時,最長連續用3天,以保護肝、腎功能和消化道黏膜。常用退燒藥有4種劑型,靜脈輸液、肌肉注射、口服片劑或者溶液以及經使用的栓劑,應該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選擇最適合的一種。常用的是口服制劑,小兒可以使用液體制劑,體溫超過39.5℃需要緊急退熱時可以使用注射制劑。在應用退燒藥時還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特別是在服用退熱劑開始發汗以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喝白開水、果菜汁,出大汗時可以喝淡鹽水;不能進食者可以輸液,補充生理鹽水等。此外,發熱時還可以使用物理降溫方法,如用酒精擦浴。酒精濃度一般是25%~50%,擦浴部位為前額、胸部、兩腋下、腹股溝及手足心等血管豐富部位,擦洗部位不宜過大,否則可能因酒精吸收過多而發生酒精中毒。

篇10

一、發病原因診斷失誤

雞呼吸道發病,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其發病原因多種多樣,以寒冷季節流行比較嚴重。秋冬季節,由于晝夜溫差大、候鳥遷徙、空氣干燥、賊風偷襲雞舍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傳染病如新城疫、傳支、傳鼻、傳喉、流感、支原體、肺病毒、大腸桿菌等都能引起雞的呼吸道癥狀,但處置方法各不相同;如果分不清病因,盲目治療,當然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1 病原體的影響

1.1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很少見到,臨床上見到更多的是溫和型流感。咳嗽、呼吸啰音;剖檢可見氣管有環狀出血,發熱,產蛋下降,但其繼發的大腸桿菌常造成很大的影響。

1.2雞新城疫

臨床表現:咳漱,嗉囊內有較多水或氣,雞頭朝下時口腔流出酸臭粘液,剖檢見腺胃出血,肌胃肌層出血,十二指腸、卵黃蒂后扁桃體棗核狀出血、盲腸扁桃體出血、直腸出血。實驗室檢查抗體滴度數據不整齊,正態分布典型。

1.3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呼吸道型傳支臨床表現:幼齡雞感染主要引起呼吸功能障礙,表現為突然甩頭、咳嗽、噴嚏、流淚、喘息、食欲降低,張口呼吸,器官啰音,流鼻液,雛雞發出“咕嚕”的異常呼吸音。產蛋雞呼吸道癥狀較溫和,在雞安靜時可聽到器官噦音、咳嗽、喘氣、噴嚏,相比之下產蛋性能的變化則更明顯,表現為產蛋明顯下降50%以上。剖檢見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潮紅、水腫、增厚,有時見少量出血點,表面有稀薄或粘稠或黃白色干酪樣物。肺部見灰紅色、質地變實的肺炎病灶。

1.4雞傳染性喉氣管炎

臨床表現:呼吸困難,顏面發紫,搖頭,嚴重者咳出血性痰,病雞多因窒息死亡。嚴重者精神沉郁、流淚,雞冠發紫,有時排綠色糞便。剖檢見喉頭、氣管粘膜充血、出血和壞死,氣管內有你啊粘液和血凝塊。

1.5雞傳染性鼻炎

臨床表現:鼻孔流出白色粘稠分泌物,鼻腔周圍有黃色結痂,常甩頭,打噴嚏;一側或兩側面部、眼瞼、眶下竇腫脹,眼結膜發炎、流淚,眼瞼粘在一起,造成失明。剖檢見鼻腔和鼻粘膜充血、腫脹;眼結膜充血腫脹,面部和肉髯皮下水腫,眶下竇腫脹部位內有黃色干酪物。

1.6支原體

臨床表現:眼流淚,有泡沫樣液體,呼吸噦音,呼吸困難,眼瞼,眶下竇腫脹,腫脹處形成大的硬結節。剖檢見氣囊有白色泡沫樣物,嚴重時形成黃色干酪樣物。

2 通風的影響

2.1由于冬季室外溫度很低,保溫和通風互相矛盾,往往顧此失彼。空氣污濁、干燥,氨氣濃度特高往往是雞呼吸道病發生、發展和難以治愈的根本原因。

2.2賊風偷襲雞舍。由于窗戶破損等原因導致突然而至的大氣寒流入侵雞舍內,致使雞群罹患呼吸道病。

2.2改進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做好進風口和出風口,同時加熱提高室溫;二是用專業熱風爐供風和保溫。條件簡陋的雞舍,可采取一個原則,即育雛前期優先保溫,后期優先通風。

3 營養缺乏的影響

飼料中營養元素的缺乏特別是缺乏ViA,會造成呼吸道粘膜上皮功能受損,致使一些病原體乘虛而入;即使一些傳染病逐漸歸于平靜,其呼吸道癥狀也很長時間難以消除。在冬季,對飼料的營養要求更為嚴格,一定注意營養的均衡,特別是ViA的含量要充足。

二、用藥失誤

1 由于診斷失誤,致使藥物選擇錯誤

所以,正確的診斷是合理用藥的前提。各種傳染病的治療都要分清主次,分清原發、繼發,綜合考慮,科學配伍藥物。

2 對于病毒性呼吸道病,應根據實際情況區別處理

對于病初雞群,一般可考慮緊急預防接種;同時投服足量的ViC與抗生素防治并發癥,對癥投藥;對于病程較長、癥狀嚴重的雞群,應首先應用解表藥物,緩解癥狀,控制繼發癥,待雞群癥狀平息后,再接種疫苗。

3 對于以慢呼、鼻炎為主的呼吸道病,臨床用藥以大環內酯類藥物為主,如硫氰酸紅霉素、羅紅霉素、酒石酸吉他霉素、泰樂菌素、替米考星等;也可選用強力霉素或喹諾酮類,如乳酸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用藥劑量要準,療程要足,特別對于慢呼、鼻炎等疾病療程需四天以上。

4 對于病程較長的雞群,應避免同種藥物反復使用,以造成耐藥;最好配合使用通咽利喉類中草藥,往往事半功倍。

5 改進給藥途徑。對于慢呼、鼻炎類疾病,傳統的飲水給藥治療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這是因為禽類特有的呼吸系統解剖結構造成的;而通過噴霧吸入法,藥物通過呼吸道直接到達病灶,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大量臨床證明,此法對于緩解、消除呼吸道癥狀效果很好,值得推廣。只是選擇藥物時應避免刺激性藥物,以免造成異物性肺炎。

三、飼養管理誤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