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衛生常識范文

時間:2023-10-24 18:03: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飲食衛生常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飲食衛生常識

篇1

【關鍵詞】 腸道疾病;護理;保健養生;膳食纖維

1 什么是腸癌

1.1 病因、病理及臨床表現 腸癌(carcinomaofrectum)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腸癌的最常見部分(占60%左右)。絕大多數患者在40歲以上,30歲以下者約占15%。男性較多見,男女之比為2~3:1。腸癌應以積極預防為主。大腸癌的病因雖未明確,但與相關的高危因素有關。已知過多的高脂肪、高蛋白使腸道中的致癌物質增多,低纖維飲食使糞便通過腸道速度減慢,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接觸時間延長,增加致癌作用。癌前病變如家屬性結腸息肉病、結腸腺瘤,與結腸癌發病有密切關系。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肉芽腫等結腸良性病變,與大腸癌發生也有較密切關系。遺傳易感性與大腸癌的發病有關。

根據腫瘤形態大體分為三類:①腫塊型:腸瘤向腸腔內生長,呈菜花狀,惡性程度較低;②潰瘍型:特點是向腸壁深層生長并向周圍侵潤,轉移較早,分化程度低;③侵潤型:沿腸壁侵潤,轉移較早,易引起唱腔狹窄和梗阻,分化程度低;在臨床表現上看,結腸癌最早出現的癥狀是排便習慣及糞便形狀的改變,多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糞便中帶膿血或黏液。常伴有定位不確定的持續性腹部隱痛。中晚期出現惡病質和轉移癥狀。結腸癌由于病理類型和部位的不同,臨床表現也有區別。早期直腸癌主要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和便血,患者便意頻繁、便前下墜感、里急后重、排便不盡感等;癌腫增大可使腸管狹窄,初時大便變形、變細。隨著癌腫增大出現不完全性腸梗阻征象。晚期直腸癌癌腫侵犯膀胱,可有尿頻、尿痛血尿、排尿困難;癌腫侵及骶前神經時,出現骶尾部持續性劇烈疼痛。肝轉移可引起肝大、黃疸、腹水等。[1]

1.2 腸癌的術前術后護理 腸癌術前一般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的少渣飲食,對于梗阻患者給予流質飲食或靜脈補液,平衡體液和補充營養。為增強手術耐受力必要時可輸入新鮮血。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需半臥位,禁飲食,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和體液平衡。

2 消化系統疾病的預防與養生保健

2.1 消化系統疾病的預防與病因 腸癌的危害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習慣也隨之改變。一些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而低纖維的食品成為人們每日飲食的主餐,這直接加重了消化系統的負擔,促使膽汁分泌減少、腸道蠕動變慢進而導致毒素的堆積。長期的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的“精細食品”的攝入不健康的膳食結構這是導致消化系統疾病的一個主要因素。使人們感覺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吃的東西多了,富貴病也來。這其中就包括消化系統引起的疾病如肥胖病、腸道疾病、便秘、膽結石及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和過早衰老、面部色斑、皮膚發黑而粗糙等一系列疾病。

人們如不及時改變現有的膳食結構,注意保護自己的胃腸,消化系統疾病將愈演愈烈,將給人們的壽命帶來極大的危害,同時給國家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人們必須提早改變現有的膳食結構,每日應食用足夠的膳食纖維。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天應至少攝入30.2 g。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我國城市人口每天缺少膳食纖維18.6 g,農村人口每天缺少16.1 g。

病例分析:徐某,男,42歲,江西省人。屬其公司中級骨干人員,長期負責客戶拜訪應酬活動,導致其生活不規律,酗酒和飲食結構不合理。2009年2月開始自感腸胃不適,排便次數增多,排便不盡,便意頻繁,糞便變細。入院檢查發現存在便潛血癥狀。后轉置我院治療,確診為直腸癌,3.8 cm×2.8 cm。至今仍處于治療中。據患者自述,由于工作原因,常常要應酬客戶的飯局,飲食多是些高檔“大魚大肉”的宴席,且過量飲酒,此種生活方式已持續數年。

腸癌的病因雖不明確,但其與日常膳食結構的關系是很密切的。酗酒,高脂肪高蛋白質飲食和日常運動量偏少等不規律生活方式是造成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飲食中獲取的膳食纖維過少將直接加重腸道消化的負擔。所以,我們應注重日常養生保健,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素食品的攝取。用合理的飲食來保護自己的消化系統,以達到合理膳食,平衡營養,減少富貴病的發生率,有益身體健康長壽的目的。

2.2 膳食纖維素的作用與應用 膳食纖維被營養學家稱為“沒有營養”的營養,因為它的作用是其他營養素所無法替代的。缺乏膳食纖維,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會延長,造成腸道對廢物再次吸收,導致糞便中的致癌物長時間刺激腸壁。因此,纖維素被稱為腸道的清潔工,它就像一把小刷子一樣,促進腸道蠕動,清洗腸道內的垃圾和廢物,減少腸道致癌物的停留時間,從而降低大腸癌的發病危險。

美國防癌協會推薦每人每天攝食30~40 g膳食纖維;日本70歲以下每天標準攝入量是19~27 g;我國推薦的標準是每日膳食纖維30 g。

膳食纖維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營養素,主要來自于植物的細胞壁,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樹脂、果膠及木質素等。

纖維以溶解于水中可分為兩個基本類型:水溶性纖維與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包括有樹脂、果膠和一些半纖維。常見的食物中的大麥、豆類、胡蘿卜、柑橘、亞麻、燕麥和燕麥糠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所以可讓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準之外,還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胰島素和三磷酸甘油脂。

非水溶性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素和一些半纖維以及來自食物中的小麥糠、玉米糠、芹菜、果皮和根莖蔬菜。非水溶性纖維可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同時可經由吸收食物中有毒物質預防便秘和憩室炎,并且減低消化道中細菌排出的毒素。大多數植物都含有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所以飲食均衡攝取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才能獲得不同的益處。

膳食纖維的益處:①保持消化系統健康;②增強免疫系統;③降低膽固醇和高血壓;④降低胰島素和三磷酸甘油脂;⑤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⑥通便、利尿、清腸健胃;⑦平衡體內的荷爾蒙及降低與荷爾蒙相關的癌癥[2]。

膳食纖維是健康飲食不可缺少的,纖維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上扮演必要的角色,同時攝取足夠的纖維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纖維可以清潔消化壁和增強消化功能,纖維同時可稀釋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和有毒物質的移除,保護脆弱的消化道和預防結腸癌。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所以可讓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膳食纖維的功能:根據現代醫學界、科學界研究證明,膳食纖維在人體內雖不被吸收,但有助于調節體內碳水化合物和脂質的代謝及礦物質的吸收,并能顯著降低血脂和體內過氧化水平,對肥胖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膽結石、糖尿病、結腸病、高血脂、心臟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還有防止腹瀉、保護肝臟及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膳食纖維最為明顯的功能是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很強的吸水性,遇水膨脹,并能保持水分,可使糞便軟化,增加糞便體積,并加快其從體內排出。否則體內有毒有害的物質和新陳代謝的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在體內長期堆積,致使人體個別器官長時間吸收,容易引發各種疾病。而且糞便的及時排出體外也凈化了腸道環境,促進人體有益菌,如雙歧桿菌的繁殖,有益于人體健康。

3 結語

腸癌(carcinomaofrectum)是全世界第三大常見的惡性腫瘤,在發達國家位列第二位,僅在歐洲,2002年就有超過37萬人發生該病,占全部癌癥的12%,死亡人數大約為20萬人。從世界范圍看,中國是結直腸癌的低發區,結直腸癌目前位列第五號腫瘤,但增長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例如,在北京地區,1982年至1997年15年間,結腸、直腸癌男性標化發病率分別上升53.30%、23.8%,女性分別上升16.9%、15.3%。 從流行病學的觀點看,結直腸癌的發病與社會環境、生活方式(如飲食習慣)、遺傳因素有關,年齡、結直腸息肉史、潰瘍性結腸炎及膽囊切除史也是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結直腸癌是一個典型的環境生活方式癌,生活方式、膳食結構、環境因素可能是主要病因。預防腸癌等腸道惡性疾病的發生,日常飲食中的預防是重要的,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應注重飲食中膳食纖維素的補充,用以降低腸道疾病等的發生。

篇2

關鍵詞:衛生間滲漏;成因;防控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 selection and daily maintenance in detail the toilet common causes of the leakage. On this basis, from design, material selec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put forward accordingly, but for related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toilet leakage; Cau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V69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提高衛生間設計標準和實用功能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但是由于多種原因,滲漏的弊病也隨之而來,已經成為目前住宅建筑中的質量通病,給住戶造成很大的困擾。住宅建筑衛生間滲漏主要部位有樓地面、衛生潔具、穿樓板管道、墻面、排水管口等。各部位滲漏的水通過地面、墻面縫隙或順著管道穿墻洞口滲漏污染墻面,使墻面潮濕變色發霉、粉化甚至墻皮剝落。嚴重時會危及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本文根據筆者多年來的施工經驗對衛生間可能出現的幾種典型滲漏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應的控制措施。

衛生間常見滲漏現象及原因

施工方面

(1)基層施工時混凝土、砂漿施工質量不良,出現空鼓裂縫現象,使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防水層產生應力集中甚至破裂。基層沒有清掃干凈,找平層干燥程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即鋪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造成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與基層貼不牢,形成滲漏隱患。

(2)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粘貼高度未達到要求。在同一面墻的另一側出現潮濕斑痕或微弱的水流痕跡,嚴重時水流甚至沿著管線接口流到下一層。其原因是:由于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高度以上部位沒有設置防水設施,水可從此處流入結構層,再慢慢從磚墻縫隙、未封堵嚴密的隔墻板縫或墻體孔洞等空隙處滲透到墻體另一面。如果滲漏部位恰巧布置有管線,若接口處理不好,水流就會沿著管線流到下一層,造成電線漏電、短路等危害。

(3)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與墻面之間未粘貼牢靠,沿口產生翹邊現象。或基層局部產生變形引起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平立面交錯部位破裂,在下層墻的上部,管洞周圍出現潮濕斑痕,微弱流痕。

(4)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施工完后沒有做好保護工作,使局部受到破損或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層產生應力集中,加快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局部破損。造成該種情況的原因是工序搭接不好,施工管理不嚴格所致。

(5)浴缸下的地坪未做好找平找坡層,致使其標高低于衛生間樓面的建筑設計標高,浴水倒入浴缸底下,加上冷凝水的積累導致常年積水而滲漏。

(6)澆筑現澆板時未考慮預留孔洞或留設的孔洞位置及大小不滿足要求而不得不進行二次鑿洞。由于鑿孔時很難保證其形狀的規則性及尺寸大小,同時又會使洞周混凝土產生破損而影響受力,使縫隙不斷擴展而產生滲漏水。

(7)衛生間防水施工完畢后,沒有認真按照施工規范要求作蓄水試驗;或者蓄水沒有達到24小時;或者蓄水高度達不到找坡層最高點水位2cm以上。敷衍了事,形而上學,以致埋下永久隱患。

材料方面

(1)卷材防水由于接縫多又零碎,整體性較差,難以處理嚴實。

(2)在管道、地漏、座便器、浴缸等易產生滲漏水問題的薄弱環節,未采用密封材料嵌縫,或雖然采取的材料適宜,但未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施工技術。

(3)采用的建筑材料不防腐防霉。

日常使用維護方面

日常使用維護不到位,防水層出現破損時不能及時維修,常常處于滲漏狀態。

衛生間滲漏的預防措施

從設計上進行把關

設計衛生間時,各專業應在保證本專業質量的基礎上,加強專業之間的相互交流,密切配合。從土建設計來說,應將做好地面防排水設計放在重要位置,而水專業在設計時應合理布置衛生器具及管道排水,且衛生器具定位應準確。排水管坡度應準確,吊鉤及卡箍嚴格按規范要求設計,圖紙會審時應把此分項工程作為重點審核的部位,且應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

從材料上進行把關

所用的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有關規定,衛生器具、管材及管件,安裝前應進行水力和壓力試驗。安裝時,均采用無砂眼,無裂縫的合格設備及管件等材料。

從施工上進行把關

(1)衛生間一般有較多穿過樓地面或墻體的管道,平面形狀較復雜且面積較小,防水卷材施工較為困難,為了解決防水問題建議改成涂膜防水做法。

(2)防水層施工質量是衛生間地面防止滲漏的關鍵,因此防水層施工前,必須按照國家或行業及地方標準對防水材料的各項物理和化學性能指標進行復檢,合格后才能使用。選用防水涂料施工時環境溫度不低于5℃,并且通風良好。

(3)結構層本身為一道自身防水層,衛生間應采用防滲混凝土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樓面,施工時須振搗密實。在結構層上應傲10~20mm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并向地漏處留設2%~5%的排水坡度作為結構層的基層。如果基層有裂縫或凹坑,應用1:3水泥砂漿或水泥膠膩子修補平滑。基層所有轉角應做半徑為100mm均勻一致的平滑小圓角。

(4)防水施工完畢實干后應進行24小時蓄水試驗,蓄水高度應達到找坡層最高點水位2cm以上。

(5)衛生間管道安裝嚴格執行《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有關規定。

從管理上進行把關

施工時,加強工序間的交接簽字記錄,做好隱蔽驗收記錄,自檢,互檢相結合,監理人員做好旁站監理。不達標準,絕不放過,絕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提高人們的使用意識,使用衛生間時,防止異物進入排水管道,使其堵塞,造成滲水及返水現象。

結束語

衛生間作為房屋建筑工程重要使用功能之一,其滲漏控制是一個比較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造成滲漏的原因可能是多方因素,只要按照有關規范、規程,嚴格控制施工工藝,衛生間滲漏質量通病是可以預防的。

參考文獻

篇3

1材料與方法

1.1現場調查

該廠為中日合資企業,管理制度嚴格,具備有效衛生許可證,生產工人有合格健康證,生產車間衛生條件良好,符合《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所規定的各項規范。生產用水由一個純凈水處理裝置提供,操作臺為全部不銹鋼臺面,生產設備為全自動濕巾包裝機。

1.2樣品調查分別采集車間空氣、工作臺面、工作人員手、無紡布、純凈水(生產用水)、濕巾浸泡液、一次性濕巾樣品進行細菌菌落總數、真菌菌落總數及大腸菌群的檢測。

1.3檢測方法按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15979-2002),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BG17324-2003)檢測。

2結果

車間空氣、工作臺面、工作人員手、無紡布全部合格。純凈水細菌指標超過《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十幾倍,真菌污染嚴重。濕巾浸泡液檢出大量細菌、真菌,成品一次性濕巾細菌、真菌均超過國家標準幾百倍(表1)。

樣品檢測結果

3討論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一次性衛生用品存在較大的質量問題,尤為突出的是一次性濕巾[1~3]。不少研究者認為,車間空氣、工作臺和工人手的污染是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4,5]。本次調查顯示上述因素全部合格,但生產用水污染嚴重。我們把檢測結果提供給廠方,此后廠方把生產用水改用合格的桶裝純凈水,產品經檢測衛生指標全部合格。說明生產用水污染是導致本次一次性濕巾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由于生產用水污染導致一次性濕巾不合格,經中國知網《CHKD期刊全文數據庫》查詢還未見報道。

該廠使用的純凈水處理裝置于半年前安裝使用,2個月前(3月17日)送檢1批一次性濕巾符合衛生標準。廠方認為由自來水經過凈化處理后的

純凈水應該更有保證。現行的《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衛法監發〔2000〕217號只是規定生產用水水質應當達到生產工藝要求,在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15979-2002)中還沒有生產用水的標準和規定,導致廠方在生產和管理上無章可循。水處理裝置應該定期維護(定期更換濾膜或濾料、定期反沖洗,檢查濾膜性能),經過凈化處理后的水要進行臭氧或紫外線消毒才能達到純凈水的衛生標準[6]。該廠使用的純凈水沒有經過消毒直接投入使用,因此水中微生物污染嚴重。

該廠使用的消毒防腐劑是DP300(氯羥二苯醚),該產品無臭無味,作為防腐劑被廣泛地用于消毒劑和防腐劑的配方中[7]。氯羥二苯醚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有較強的殺滅作用[8,9],但對銅綠假單胞菌、瓶形酵母等的最低抑菌濃度(MIC)>1000mg/L[10],說明上述微生物對該產品有較強的耐受性。銅綠假單胞菌污染瓶裝飲用水的報告近年來明顯增加,污染情況也比較嚴重[1],我們推測這次沒有經過消毒的生產用水,污染了此類對氯羥二苯醚有很強耐受性的微生物,所以導致產品衛生指標嚴重超標。本次調查沒有對生產用水中污染的微生物作進一步的研究。

一次性濕巾在很多飯店、賓館、家庭中使用,含有大量微生物的一次性濕巾會給消費者帶來很多健康隱患。建議修訂《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時增加對濕巾生產用水的衛生標準及衛生規定,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一次性濕巾生產和市場準入的監督管理,特別是加強對添加無臭無味消毒劑一次性濕巾的監督抽查和檢測,切實保證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4參考文獻

[1]趙紅,張世峰,張麗梅.一次性使用濕巾細菌污染檢測[J].中國公共衛生,1998,14(5):280.

[2]葛憶琳,何靜芳,周密.上海市場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微生物指標監測[J].上海預防醫學,2001,13(5):231~232.

[3]李華,高蘭萍.西安市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微生物檢測結果分析[J].職業與健康,2004,20(10):114~115.

[4]朱彥輝,董玉萍.17家衛生用品生產企業衛生狀況調查[J].河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3,20(1):28.

[5]李從群,張敬黨,李明義.健康相關產品及其生產環境消毒效果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4,20(5):603.

[6]GB19304-2003,定型包裝飲用水企業生產衛生規范[S].

[7]袁洽.實用消毒滅菌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147.

[8]王國慶,劉衡川,張朝武.氯羥二苯醚殺滅微生物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0,17(4):207~210.

[9]王銀屏,劉步升,年春志.多功能消毒濕巾殺菌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2,12(2):221~222.

[10]北京藍河清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Dp300抗菌譜[EB/OL].BACCIDETM百克TM產品網.2005.

篇4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患者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醫務人員的意識相對淡薄,加上鄉鎮衛生院設備簡陋,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多種原因,從而引起醫患矛盾的激化,使醫療糾紛的發生越來越多,醫療糾紛發生原因越來越復雜,索賠金額越來越多;致使醫生對醫療糾紛防不勝防,醫療環境越來越惡劣。要不斷改進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和增強醫務人員的安全、責任教育,推進基層醫療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

關鍵詞 鄉鎮衛生院 醫療糾紛原因 防范措施

On the township hospital medical malpractice common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Ran Maoyan,Dai Qiang

Yinjiang county Canxi town hospitals of Tongren city,Guizhou Province,55520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atient awareness of the law,rights awareness and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but relatively weak awareness of the medical staff,plus township hospitals poorly equipped,the system is imperfect,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a variety of reasons,which led to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nflict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to make more and more medical disputes occur,so that medical malpractice occurs more complex,more and more amount of the claim;led doctors medical malpractice defense does not even prevent,prevent medical disputes more difficult,the medical profession increasingly harsh environment.We want to continue to improv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medical malpractice enhanced security,responsibility to educate medical personnel,and promote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sustained,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Ownship hospitals;Reason of medical malpractice;Precautions

2003-2012年發生在鄉鎮衛生院的13起醫療糾紛,多數通過醫患雙方協調賠償解決,最終申請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不足1/3,到法院進行司法鑒定的不足1/4。婦產科占23%,外科占0.07%,麻醉意外占0.07%,藥物不良反應占0.07%,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糾紛占0.07%,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占23%,醫護因素占23%,各科發生醫療糾紛情況如下:剖宮產產后大出血1例,剖宮產術后紗布殘留體腔1例,人工流產術后紗布滯留陰道1例,低分子右旋糖苷過敏1例,連硬麻醉意外致糾紛1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急救糾紛1例,骨科手術1例,接種乙肝疫苗致鈣化上皮瘤1例,接種乙腦疫苗耦合結核性腦膜炎1例,接種麻疹疫苗致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1例,醫生工作過失行為引發糾紛1例,護士操作不規范引發糾紛1例,醫患溝通障礙引發糾紛1例。

常見醫療糾紛原因

醫務人員方面原因:①醫德素養差:據統計現有醫療糾紛原因70%是醫務人員的職業行為所致,主要有醫務人員態度不好或解釋不同而引起;醫務人員的語言不當;由于第三者的挑撥引起;不遵守醫院保護制度,忽視病員的心理變化出現的不良后果而造成;出具假證明或不實的假條;醫務人員在對病員診療過程中,缺乏責任感和同情心;少數的醫生作風拖拉;有的醫生執業行為不規范。②工作中失職:有些是因為醫務人員在工作,未盡到職責,出現打錯針、用錯藥、開錯刀、輸錯血的情況,或者因為疏忽大意所發生手術后體腔內遺留紗布及其他異物等情況[1]。③技術原因:對于一些早期癥狀不典型或者不明顯的疾病,容易被漏診,或者因為對一些不常見的疾病認識欠缺,容易出現誤診情況;或者并未充分認識到某些疾病的嚴重性,未預測到病情急劇變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事先未向家屬說明病情進展情況,如果患者突然死亡,這種情況下家屬并沒有思想準備,因此易于產生醫療糾紛,這種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應歸結為技術方面的原因。需要外科治療的患者通常情況下發病急且病情危重,多采用手術治療,還要爭分奪秒,如果在時間緊迫的條件下不能夠慎重的選擇手術方案而貿然動刀,不遵守操作規范,難以保證手術的效果和安全性。

意外情況:醫學實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在診療過程中有些變化是能夠防范的,但有也存在一些難以預測并且不可控的情況。例如:診斷性檢查、藥物注射或麻醉過程中,有些患者可發生心搏-呼吸驟停而死亡。

患者方面原因:最常見的是患者及其家屬缺乏醫學知識,對疾病的復雜性認識不足,或對醫療規章制度不理解或理解不準確而發生醫療糾紛。

其他:如社會方面的原因促成或導致的非醫療糾紛。這類糾紛多見于工傷事故或交通事故以及傷害案件轉嫁而成的情況。

醫療糾紛防范措施

加強社會主義醫德教育:社會主義醫德的宗旨是防病治病,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對廣大醫務人員進行社會主義醫德教育,樹立社會主義醫療職業道德是預防醫療糾紛至關重要的一環。

加強學習、宣傳教育,提高業務水平:嚴格遵守技術規范和規章制度。醫療安全的根本保證是醫療質量的提高,醫院應加強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鞏固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學習,提高業務素質和綜合服務能力。對廣大病員及其家屬也必須進行醫學常規知識的宣傳教育,加強醫患溝通效果,使他們了解在醫療過程中病員享有哪些權利,同時應履行哪些義務[2]。

加強病歷管理,確保病歷質量:病歷是醫生病情分析及處理過程的全面記錄,是具有法律作用的醫療檔案。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4月頒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及2002年9月1日出臺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加強了病歷的法律地位,成為醫療糾紛及醫療事故明確責任及醫療事故鑒定或司法鑒定的依據[3]。因此,病歷的書寫一定要規范、及時和完整,并且要客觀、真實和準確,不能發生隨意涂改現象。患者癥狀、體征、檢查結果及處理措施應及時記錄。實施重要檢查、操作或手術前應告知患者要承擔的風險,需要患者或委托人簽字認可。嚴格執行病歷管理制度,可減少甚至避免醫療糾紛。

加強法制和醫療安全教育,做到依法行醫:增強法律意識,明確醫療糾紛的法律責任及醫患關系的法律地位,有利于保障醫療安全,積極防范醫療糾紛[4]。醫務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尤其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如不了解患者享有知情權,未向患者告知而引發醫療糾紛;不重視病歷記錄及保存,證據意識缺乏;不遵循操作規范,而僅憑臨床經驗進行各項操作,缺乏依法行醫觀念,造成醫療事故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醫療舉證責任倒置的有關規定等法規,醫務人員應該定期組織學習這些相關法規和政策。嚴格堅持醫療安全崗前教育,并定期舉辦醫療事故案例點評會,使醫務人員從中汲取教訓,做到嚴格依法執業、照章行醫。

參考文獻

1 龍典,何珂.診療失誤與處理實用全書[M].北京:金城出版社,1999:57.

2 王傳蓋,李博.最新醫療糾紛防范與處理務實全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48.

篇5

一、區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情況

(一)食品經營企業單位現狀

我區現有與食品有關各類經營企業單位4769戶。農貿市場28家(較規范11個,設施較簡陋的有17個;總攤位數2554個,從業人員近萬人);餐飲單位1137戶,目前在816戶餐飲單位(集體食堂321戶除外),現已完成量化分級的647戶,其中A級29戶,占4.5%;B級113戶,占17.5%;C級468戶,占72.3%;D級37戶,占5.7%。

(二)調研結果顯示

居民普遍掌握一定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居民在選擇餐館和購買食品時,根據收入情況而定。大部分工薪階層首選超市購買熟食食品或鮮肉;就近到農貿市場購買蔬菜;選擇中型以上、大眾化既干凈又實惠或有一定品牌特色的餐館就餐。但大部分老年人、低收入者和外來務工人員在購買熟食品和肉食品時更喜歡到農貿市場;在外就餐則喜歡到方便低廉的小餐館。老百姓普遍對加快建設規范化農貿市場呼聲較高,對無照經營、食品加工的衛生狀況及食品質量表示不滿,對小餐館及大排檔食品衛生安全表示擔心。特別是對居民區周邊的大排檔要求對其“嚴格監管”的呼聲強烈。

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規范執法監督管理力度不夠

食品衛生安全領域法律支持不夠。存在法律法規滯后和處罰偏輕,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的現象。對違法生產加工經營者打擊力度不夠。

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涉及多部門監管,職能交叉重疊。部門之間難以實現無縫隙監管,不能形成較強的合力,影響工作效率。

推行和宣傳餐飲業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力度不夠。強化明示餐館執行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的措施也不夠到位。

(二)餐飲業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有待進一步改進

在餐飲業推行的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工作中,部分餐館沒有按照食品衛生量化分級要求明示A、B、C、D等級牌;部分中小餐館不知道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大部分老百姓不知道其作用。

衛生狀況級別檔次低的餐館數量占絕大多數,與食品衛生安全要求有較大的差距。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講究飲食健康、營養、衛生和安全。但是,目前我區上檔次有規模有特色,或大眾化既干凈又衛生的餐館數量少,達到A、B級標準僅占22%;而低檔次、無特色、衛生環境差,需整改或應取締的餐館數量多,評定為C、D級標準的達到78%。

餐飲業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部分中小餐館、小加工、小賣店的操作間面積狹小,操作條件不符合衛生要求;生、熟食品儲藏不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和管理規定;廚房衛生環境臟、亂、差;部分經營人員及從業人員無健康證;部分餐館、攤點無餐具消毒措施;部分單位的管理者和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淡薄,衛生管理制度不健全;超范圍經營。

大排檔食品衛生安全問題突出。部分在路邊或是居民樓底層經營大排檔的餐館,經營者自己沒有執照,使用的是借或租來的經營執照;不具備食品衛生條件,食品的冷、熱制作加工、儲藏等設施都是臨時性的。

食品準入存在漏洞。調研中我們了解到,雖然大部分餐館能夠按照食品準入制度要求,從指定供銷廠家和市場采購豬肉、蔬菜、水產品等重點商品。但部分餐館仍然存在不按指定渠道私下進貨問題。

(三)不規范農貿市場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不到位

我區農貿市場的總體設施狀況列在城八區之末。由于不規范的農貿市場管理不到位,為市場內的食品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

1.市場投入及管理不到位。由于市場不規范,市場的主辦方不愿意進行投資建設或配備相應的設施,市場內經營食品的條件和衛生環境差。市場管理人員只管收取攤位費,對市場缺少有效的管理。

2.對食品經營及從業人員管理不到位。市場內從事食品加工經營的小餐館、小加工的人員及從業人員普遍存在無食品衛生許可證、無執照、無健康證的情況;熟食品、干貨制品暴露經營,衛生環境條件差;超范圍經營;食品進貨渠道混亂,票、證不全;餐飲服務人員主要是外地務工人員,食品衛生知識偏低且流動性大。

3.食品衛生與安全的其他問題。我區衙門口地區的向豐寶龍農貿市場無證經營的現象較為嚴重。另外我區部分自然村外來人口居住的大雜院,成為偽劣假冒食品的制作窩點。制作加工和供應的“烤鴨、肉餡、雞排、臘腸、酒”等食品和飲料令人擔憂。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食品衛生安全監管工作力度

建立區食品衛生安全監管長效機制。進一步理順食品衛生安全監管職能,形成高效、統一、權威的食品衛生安全管理體系。

增加食品衛生安全專項資金投入。配備必要的檢測設備,解決監管人員不足等問題;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提高監管人員整體職業素質和規范執法水平。

加快對我區現有不規范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爭取市有關部門對不規范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資金的支持,用足對新建社區菜市場的政策。政府應對投資建設經營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市場的社會單位或個人,給予分級的政策優惠或資金補貼。研究制定食品衛生安全長遠規劃。

(二)進一步提高執法人員監管執行力

一是嚴把食品衛生安全準入關。加強對食品衛生安全源頭的控制,進一步完善食品衛生安全準入制度。抓責任的落實、加大日常監督的頻次。

二是強化餐飲業食品衛生安全監管量化分級管理。對所有參加衛生質量量化分級管理的餐館,要求在門口掛A、B、C、D等級牌,定期進行檢查,加大動態管理力度。對達到A、B級標準的餐飲單位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發揮其示范和帶動作用;將監督重點放在級別低、風險度較大的餐館;依法規范中小餐館,促使其上檔次、上水平;對衛生環境差餐館限期整改,提高級別檔次。在我區奧運場館周邊地區進行試點,參照衛生部在海淀區試點實行的公示餐館衛生狀況的臉譜方式,強制執行餐館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制度。

強化餐飲業自律意識。指導建立餐飲行業協會、商會,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對餐飲行業食品衛生安全的監督管理與服務,使其成為行業治理的主體。強化經營者的自律意識,樹立良好的企業行業形象,促進餐飲行業發展與管理。

結合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出臺高標準的《管理辦法》或《保障服務奧運行動規劃》。重點對奧運會場館周邊的餐館和大排檔等進行24小時食品衛生安全“無縫隙”監管。確保在奧運會期間不出現食品衛生安全問題。

三是加強對農貿市場食品衛生安全的監管。對現有不規范農貿市場內的食品加工、經營者及攤位,進行重新審核登記建立檔案;嚴格實行每日對農貿市場所經營的食品、蔬菜、水果檢查進貨渠道及檢測票證和臺帳管理制度;嚴格要求市場主辦方合法經營,對出現超范圍經營和管理不到位的,要依法處罰;堅決取締不規范農貿市場內臨時性、無執照、無上下水、無消毒保障的食品餐飲攤點;建立農貿市場食品衛生安全保證金制度,維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提高市場的自我約束力。為所有的農貿市場配備相應的簡易檢測(箱)設施,讓大家買著放心,吃著安心。

(三)深入開展食品衛生安全宣傳教育

有關部門應加大對食品衛生安全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方面的宣傳教育。普及食品衛生安全知識,提高全民的食品衛生安全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加大向社會廣泛宣傳的力度。不僅讓餐飲行業知道食品衛生質量A、B、C、D量化分級管理制度,也要向社會和老百姓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

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強化其食品衛生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使其知法、懂法、守法,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借助迎奧運的宣傳,使經營者樹立石景山的主人形象意識。

篇6

時下,見縫插針的微運動已經成了辦公室里的新時尚,不妨跟著做。

搖頭晃腦最舒服。工作一小時左右就操練一下,注意頸肩部肌肉盡量放松,頭要自然向前后左右伸至最大角度,動作越慢越好。

梳頭最養神。梳頭有利于改善頭部血液循環,減輕工作疲勞,緩解緊張情緒。但要選用合適的梳子,如桃木、牛角玉石材質的,從前發際梳到后發際,也可用十指代梳。

伸懶腰最給力。伸懶腰可使流入頭部的血液增多,擴胸時還能多吸進一些氧氣,提高大腦工作效率,減輕疲勞感覺。

轉眼操最養眼。工作一小時左右不妨左顧右盼一下,眼睛亂轉遠眺,然后緊閉片刻,再迅速睜開眼睛。長期堅持下來,可使眼睛運轉靈活,防眼疲勞、防老花等。

“芭蕾操”最自然。經常踮踮腳,可以幫助消除長時間用腦引發的頭暈等毛病。每小時做一次,要注意姿勢,不要過于匆忙,腳要穿寬松的鞋子。

(摘自《現代健康報》 趙 可/文)

感冒藥的“分期用法”

調查顯示,成人一般每年感冒2—5次。許多人憑經驗自行購藥,但這也要有所講究,做到分期用藥,緩解痛苦。

感冒早期:一般為起病前兩天,患者在此期間大多有程度不同的過敏癥狀,如打噴嚏、鼻塞、鼻流清涕、身冷、輕度惡寒等,應以選用含有抗過敏成分的感冒藥為主。

發作期:起病后2—4天,患者表現為發熱、惡寒、咽痛、頭痛、全身酸痛、輕度咳嗽等。此時應改服解熱鎮痛類感冒藥,或加服抗病毒藥和抗感冒的中成藥,必要時服一些止咳化痰藥。

感冒后期:若發作期癥狀不能控制,則易發生上呼吸道炎癥,如咽炎、扁桃體炎及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即進入感冒后期。此時除對癥治療外,還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

(摘自《家庭醫藥》 馬亞平/文)

想象也可養生

想象養生,就是利用各種想象來調節精神、愉悅身心。想象不同的內容,對身心調節也有不同的作用。

想天——想象蔚藍的天空,使人胸襟開闊;想象藍天與草原,令人心曠神怡;想象白云,有輕舒安逸之感。

想地——想象青山幽谷,使人神清氣爽;想象長江黃河,促人奮進;想象花紅柳綠,不僅悅心,也利生津;想象寒梅傲雪,使人能增強自信心。

想人——想象童顏之天真活潑,可糾正人過于拘謹之偏;老人想象青壯年之朝氣,可掃暮氣與沮喪。

想事——回憶取得的成就,令人自信自尊;想象以往喜悅之事,愉悅之情油然而生,可放松神經。

想物——想象雄鷹展翅翱翔,能激發人奮發向上;想象美味佳肴或梅、橘、杏,令人口舌生津。

由于各人生活經歷不同,所想事物雖相同,但所產生的結果不盡相同。因此各人可結合自己的體會,盡量想象能達到愉悅的事物,以利于身心調節、放松。

(摘自《老年日報》 鄭金美/文)

壓力上癮也是病

現代職場人尤其是單身和家庭親和力較弱的人,往往會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彌補家庭生活的缺憾。一旦停下,就會因已習慣的壓力突然減輕而不知所措,甚至產生失落感。這種埋于重壓之下不能自拔的癥狀即為“壓力上癮癥”。

“壓力上癮癥”源于內心,要想解脫就要改變自己的想法,主動減壓。

有清醒的認識。當意識到自己壓力成癮時,不妨暫時停下手中的工作,給自己短暫的放松。

改變檢驗自身價值的標準。絕對的忙碌并不比勞逸結合更有效率,做得多并不意味就做得好。

分清輕重緩急。一個階段制訂一個目標,調整好節奏。

坦然接受失敗。心情釋然后,失誤或失敗便不再可怕。

豐富生活。開發擱置的興趣,尋找新朋友,陪家人出去度假,讓生活變得豐富一些。

篇7

【摘要】 研究脈沖電磁場結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促進關節軟骨修復的作用機制。40只新西蘭大白兔,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在雙側股骨髁關節面制成直徑為0.6 cm、深0.3 cm的軟骨缺損,分別以bFGF、磁場、磁場結合bFGF治療,另外一組為空白組未給予治療。分別于術后4、8、12和16周取材,行大體形態觀察、組織學檢查和透射電鏡檢查,并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表明:磁場結合bFGF組在4周時基底層的軟骨樣組織增生,而磁場組、bFGF組少量軟骨樣組織增生。8、12周結合組透明樣軟骨層明顯增厚,免疫組化Ⅱ型膠原多。而磁場組、bFGF組軟骨層增厚,細胞數量相對少,無Ⅱ型膠原。空白組偶見軟骨樣組織或纖維組織。16周結合組軟骨層與正常軟骨相似,軟骨細胞成熟,bFGF、磁場組纖維軟骨細胞團狀增生。改良的軟骨缺損修復Wakitani評分有顯著性差異,結合組最大。說明低能量脈沖電磁場結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修復軟骨缺損,治療方法簡便,效果良好,可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 脈沖電磁場;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軟骨缺損;修復

Abstract:To study mechanism of the cartilage repair with pulsed electromagnetical fields combined with b-fibral growth factor.40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devided into 4 groups as bFGF group, magnetic group, pulsed electromagnetical fields combined with b-fibral growth factor group and nontreatment group randomly.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t 4、8、12 and 16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with the gross, histological and TEM evaluation .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weeks after treatment,cartilage-like tissue grew at the bottom. The cartilage of germinative layer and basal layer grew better than that in bFGF group, magnetic group. Chondrocytes grew better and secreted collagen Ⅱ, while the cartilage –like tissue proliferated less. At 8 and 12 weeks, fibrous cartilage in combined group was thicker than that in other groups, and the cells were larger and muturer and more collagen Ⅱ.At 16 weeks, the cartilage was similar to normal one. The chondrocytes were muturer. Wakitani score of cartilage repai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all groups, it was better in the combined group at 16 weeks.Cartilage repairing defects with pulsed electromagnetical fields combined with b-fibral growth factor is a promising method. It can be used in clinic in the future.

Key words:Pulsed electromagnetical fields;B-fibral growth factor;Cartilage defect repair

由創傷和退行性病變引起的骨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其治療是臨床的難題之一。常見的治療方法有鉆孔術、微骨折、骨膜和軟骨膜移植、細胞移植、骨軟骨移植等。其結果是纖維軟骨修復或透明樣軟骨修復,很快退變,治療效果不理想[1]。利用細胞生長因子、基因轉染等[2]促進軟骨修復是近年來軟骨組織工程研究的熱點。我們用低強度脈沖電磁場結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軟骨缺損,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40只新西蘭大白兔,平均體重2.4 Kg(2.2~2.5 Kg),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分為磁場結合bFGF組、bFGF組、磁場組和空白對照組。以30 mg/kg戊巴比妥鈉耳緣靜脈麻醉。麻醉后剪毛、消毒、鋪巾,取雙側膝關節正中切口,切開2 cm的皮膚,切開深筋膜,髕骨內側切開關節囊,暴露股骨內外側髁,在雙側股骨髁關節面分別制成直徑為0.6 cm,深0.3 cm的軟骨缺損。bFGF組雙側膝關節腔內每周注入bFGF 10 ug一次,連續三周。磁場組每天給予低能量脈沖電磁場(3000高斯,50 Hz)刺激6 h, 磁場結合bFGF組給予bFGF注射和低能量脈沖電磁場,空白組軟骨缺損模型制成后不做任何處理。術后青霉素鉀(單位40萬)肌內注射三天。

1.1 觀察指標

1.1.1 大體標本形態觀察 術后4、8、12和16周取2只兔子,麻醉注射處死,取材,觀察標本修復后軟骨面的光澤、完整性、周圍軟骨情況,關節的活動度等。

1.1.2 組織學檢查 大體標本形態觀察后,標本用40 g/L 多聚甲醛/PBS 緩沖液固定,150 g/L EDTA 脫鈣,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Ⅱ型膠原免疫組化染色( 操作步驟按試劑盒內說明進行)。觀察組織學形態變化,觀察指標見組織學評分標準。

1.1.3電鏡檢查 術后4、8、12、16周兔處死后,每組各取2只股骨頭,經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4.13%EDTA脫鈣,1%鋨酸后固定,脫水,0.5%醋酸鈾染色,包埋。觀察軟骨細胞成熟度。

1.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包處理,各組數據進行改良的軟骨缺損修復Wakitani評分,ANOVA進行分析。 樣本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2 結果

2.1 大體標本

4周時磁場結合bFGF組乳白色的纖維軟骨樣組織覆蓋,新生的軟骨未完全填平缺損。磁場組乳白色纖維樣組織覆蓋,量少。bFGF組纖維組織填充,淡黃色或白色。空白對照組仍無組織填充。8周時磁場結合bFGF組新生軟骨增生明顯,低于軟骨面(見圖1)。磁場組、bFGF組軟骨樣組織增多。空白對照組少數有纖維組織充填,缺損旁邊的軟骨有變性破壞。12周磁場結合bFGF組新生軟骨飽滿外,形態和顏色與正常軟骨相似。bFGF組少量軟骨樣組織增生。空白組有纖維組織增生。16周磁場結合bFGF組軟骨進一步成熟,新生軟骨略平或向表面隆起,與正常軟骨相似(見圖2)。空白組骨質增生,周圍軟骨有磨損,有破壞。

2.2 HE染色和免疫組織學檢查

4周時,HE染色磁場結合bFGF組基底軟骨樣細胞和纖維細胞,少量陷窩內的細胞存在纖維組織(見圖3)。磁場組和bFGF組可見少量的基底軟骨樣細胞和纖維細胞。空白組無軟骨和纖維生長。8周時磁場結合bFGF組軟骨層明顯增厚,有軟骨島,細胞體積大,數量多。軟骨基底層和生發層均良好(見圖4),可見 Ⅱ 型膠原。磁場和bFGF組以纖維細胞為主,偶見軟骨島。12周時磁場結合bFGF組表層細胞生長良好(見圖5)。而bFGF組和磁場組可見大量的纖維組織,bFGF組有軟骨樣細胞。空白組有大量的纖維細胞。16周時磁場結合bFGF組軟骨層與正常軟骨相似,細胞排列成柱狀(見圖6)。免疫組化顯示Ⅱ型膠原進一步增多(見圖7),bFGF、磁場組均有纖維軟骨細胞團狀增生,空白組細胞相對少,以成纖維細胞為主,少量的軟骨樣細胞。

2.3 電鏡檢查

電鏡檢查4周后,結合組軟骨和纖維細胞增多,軟骨細胞內溶酶體較豐富,細胞線粒體、內質網等細胞器多(見圖8)。bFGF組、磁場組細胞表現較為幼稚,細胞內線粒體、內質網等細胞器較少,細胞周圍膠原纖維均較少(見圖9)。空白組未見軟骨細胞。

(×10 000)12周時結合組軟骨細胞內線粒體和粗面內質網較多,空白組有少量纖維軟骨細胞。

第16周時結合組與磁場組、bFGF 組,單因素方法分析,方差齊性,各參數組兩兩相比較,結合組在細胞形態、基質染色表、新生軟骨平均厚度與周圍結合度均高于其他組,有差異性,表面光滑度無差異性。bFGF組和磁場組除新生軟骨厚度外其余均無差異性。空白組各指標除表面光滑度外明顯低于其他組。

3 討論

正常關節軟骨為白色、透明、光滑、邊緣規則整齊、富有彈性透明組織,由軟骨細胞,基質和纖維組織構成。軟骨無血管神經和淋巴組織,由于軟骨細胞幾乎沒有遷移能力,不能迅速聚集到創傷部位所致[3]。所以自身修復比較困難。修復的組織為纖維軟骨而非透明軟骨,缺乏正常透明軟骨的耐用性及特有力學功能,缺乏組織學、生化和生物力學等方面的特性。組織工程修復軟骨缺損存在的問題是目前還沒有一種完全合適的種子細胞[4-5],軟骨容表1 第16周軟骨缺損修復Wakitani評分易退變。單純生長因子修復軟骨缺損尚未成熟,其應用在臨床上仍然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6]。

bFGF是一種具有廣泛生物活性的肽類物質,純化的bFGF是一條單肽鏈,在生理條件下由140個氨基酸構成,分子量約14 kD。它普遍存在于多種器官組織中,主要在細胞和細胞外基質。劉曉陽等[7]通過實驗研究發現,bFGF可加速mRNA轉錄、蛋白質合成及各種細胞器組裝,從而加速軟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刺激軟骨細胞增殖并促使其分化,在體外培養中可促使分化中的軟骨細胞發生遷移和形成集落,促進體外前體軟骨細胞分化、軟骨細胞增殖成熟及細胞合成基質,是一種強大的軟骨細胞有絲分裂原[8]。

本課題以6 mm直徑的關節軟骨缺損,空白組以纖維組織和少量的軟骨樣細胞修復為主,而注射bFGF組8周和12周有軟骨樣和纖維軟骨細胞增生。說明bFGF促進軟骨細胞分化與增生,與Nlizuta等[9]研究結果相一致,但無Ⅱ型膠原纖維形成,說明單純注射bFGF不能促進透明軟骨細胞的形成,缺損的修復仍然是纖維軟骨細胞增生。可見,單純關節腔內注射FGF達不到修復的要求。

低能量脈沖電磁場已有廣泛的臨床應用,用以加速骨折愈合或治療骨折延遲愈合及嚴重粉碎骨折。低能量脈沖電磁場治療頸椎和膝關節炎退行性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Mizuta 等[10]在雙盲34例膝關節骨關節炎利用低能量脈沖電磁場治療,發現治療組Womac骨關節炎指數明顯減少,快速行步的步速和步長明顯增加,等長收縮時間縮短,能提高膝關節的功能。但對于治療機制尚未明確。低能量脈沖電磁場在體外能促進軟骨細胞的代謝,并促進軟骨細胞增殖。Deborah等[11]研究發現,低能量脈沖電磁場加強軟骨細胞的分化和成熟,促進軟骨細胞分泌蛋白糖原和葡萄糖氨基多糖的合成,發現Ⅱ型膠原mRNA的高表達。Mattei等[12]研究發現低能量脈沖電磁場促進低濃度軟骨細胞體外增殖。Fioravanti等[13]研究發現低能量脈沖電磁場抑制IL-1β產生而抑制軟骨的降解。但本實驗應用低能量脈沖電磁場不能獲得高質量的軟骨組織,也未獲得Ⅱ型膠原纖維。單純應用bFGF或單純應用低能量脈沖電磁場均不能獲得高質量的軟骨組織。而本實驗兩者聯合應用后發現,4周時基底軟骨樣細胞增生,8周時軟骨層明顯增厚,有軟骨島,細胞體積大,數量多。軟骨基底層和生發層均良好,并出現Ⅱ型膠原,16周時Ⅱ膠原進一步增多。所以可能兩者有協同作用,產生了透明軟骨,且軟骨細胞功能良好,分泌Ⅱ型膠原數量多。透明軟骨細胞可能是來源于缺損旁邊軟骨膜的軟骨祖細胞,受磁場和bFGF刺激后遷移過來,并進一步分化為透明軟骨細胞。其遷移及分化機制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或有可能軟骨樣細胞在磁場和bFGF刺激下分化為透明軟骨細胞。12周結合組除新生軟骨飽滿外,形態和顏色與正常軟骨相似。實驗組軟骨缺損周圍未見明顯的骨質增生。可能與低能量脈沖電磁場抑制IL-1β,TGF產生等有關。

低能量脈沖電磁場操作簡單,而bFGF來源方便。兩者均無明顯的副作用,治療方法簡便,對軟骨修復作用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O' Driscell S W,Kelly F W ,Salter R B,et a l.T hechondrogenetic potential of free autogeneous periosteal grafts for biological resurfacing of major full thickness defects in joint surface alter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passive motion,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 rabbits[J].J Bone Joint Surg(Am),1986,68:1017-1035.

[2]姜洪豐,范遺恩.組織工程化軟骨修復關節缺損的研究現狀[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6,26(5);94-96.

[3]嚴廣斌,白波.低頻脈沖磁場對兔膝關節軟骨缺損修復作用的實驗研究[J].現代臨床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2006,12(2):114-116.

[4]Vats A ,Tolley NS,Polerk JM.The stem cell in orthopaedics surgery[J].J Bone Joint Surg(Br),2004,86(2):159-163.

[5]劉克宇,董金波,王勇.組織工程學技術修復關節軟骨缺損的研究進展[J].農墾醫學,2006,4(2):146-149.

[6]Hickey DG,Frenkel SR,Cesare P,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growth factors for articular cartilage repair[J]. Am J Orthop,2003,32(2):70-6.

[7]劉曉陽,湯繼文,孔洪亮.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培養的半月板纖維軟骨細胞的促進增殖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4;8(2):238-239.

[8]Guerne PA, Sublet A, Lotz M. Growth factor responsiveness of human articular chondrocytes: distinct profiles in primary chondrocytes, subcultured chondrocytes, and fibroblasts[J].J Cell Physiol,1994,158(3):476-84.

[9]Mizuta H, Kudo S, Nakamura E, et al. Active proliferation of mesenchymal cells prior to the chondrogenic repair response in rabbit full-thickness defects of articular cartilage[J].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04, 12:586-596.

[10]Nicolakis P, Kollmitzer J, Crevenna R, et al.Pulsed magnetic field therap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a double-blind sham-controlled trial[J]. Wien Klin Wochenschr,2002,30:114(15-16):678-84.

[11]Ciombor DM, Lester G, Aaron RK, Neame P, et al. Low frequency EMF regulates chondrocyte differentiation and expression of matrix proteins[J].J Orthop Res,2002,20(1):40-50.

篇8

進入四季度以來,選煤廠深入貫徹落實礦有關會議精神,以嚴謹的組織強化生產,以細致的管理降本增效,以嚴格的管控確保安全,在全廠范圍內掀起了一場以“護安全,保生產,消事故,除隱患”為目標的歲末決戰。

1、深刻吸取事故教訓,通過班前會、安全活動日、剖析會等形式,逐級開展安全警示教育,認真學習近期省內外發生的幾起典型事故案例,深刻剖析事故根源,嚴細分析事故原因,引以為戒,舉一反三,提升全員安全度危的能力和水平,筑牢年底安全生產防線。

2、針對洗煤廠安全管理特點,強化了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點崗位、重點人員、特殊時間段的現場管控,增加檢查頻次,專項檢查深度、隱患整改執行力、考核獎罰等方面認真落實“嚴、細、實”的工作作風,確保各級安全管理人員作風有明顯轉變,員工隊伍安全意識有明顯提高。

3、圍繞全年生產經營目標,選煤廠深入開展了以“護安全,保生產,消事故,除隱患”為主題的專項活動,以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活動為載體,加大安全獎罰手段,切實抓好落實責任、事故預控、消除隱患、鞏固提升四項重點工作,積極推動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崗位,積極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確保實現四季度安全生產。

篇9

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會議精神,落實安全教育內容,努力創建校園安全氛圍。

二、工作重點

1、了解并遵守各種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常識。

2、認識與陌生人交往中應當注意安全問題,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3、了解基本公共衛生和飲食衛生常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志;學習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5、學會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電話。

三、具體措施

1、積極進行體育運動常識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在參加體育活動過程中聽從安排,遵守運動規則,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提醒孩子,不允許攀爬體育器材。

2、利用“周周講”,強化安全意識,進行安全教育

①防火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不要帶火柴、打火機和刀具等物品。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志;學習家用電器、煤氣(柴火)、刀具等日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②、防毒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注意飲食衛生,不購買任何不符合衛生規范的小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帶各種藥品進入校園,遠離毒pin。了解基本公共衛生和飲食衛生常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③、勞動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在做衛生值日工作時,不準拿著工具追逐打鬧;擦玻璃時要防止劃傷,高層樓窗戶只需撣塵,防止失足墜樓,確保安全。

④、防電安全教育

嚴禁亂動日光燈管、保護電器插頭、插座,發現蓋板破損、電線落地立即報告老師。

3、結合品德生活課,進行安全教育

①.教育學生在校園內做到“輕聲慢步”,課間不追打;看懂教材圖畫的內容,明確上下樓梯必須靠右行走。

②、上學、放學自覺排隊,有秩序地進、出校門;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了解并遵守各種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常識。

③、教會孩子在事故災害事件中自我保護和求助、求生的簡單技能。學會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電話。

篇10

1、落實安全教育領導和管理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實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我校認真組織全校師生學習安全教育材料,制定了相關安全工作措施以及相應的應急預案。

2、強化教育宣傳

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采取多種措施,在深度和廣度上狠下功夫,切實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如國旗下講話、安全知識講座,主題班會等教育活動。

3、構建家校聯系體系

加強學校與社會各部門及家庭的聯系工作。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組織和動員全社會都來關心學生的生命安全,共同做好學生校外安全工作,并通過與學生家長簽定《加強家庭教育承諾書》和印發《告家長書》、家訪、家長會等形式,加強了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系,并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4、強化飲食衛生

一是必須加強宣傳,進一步提高學生飲食衛生安全意識。利用校內各種宣傳陣地定期刊發播報有關飲食衛生安全的信息,要通過班主任、學生家長科學引導,勸阻學生不買街頭無照(證)商販出售的盒飯及食品,不食用來歷不明的可疑食物,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二是必須堅持督查,進一步做好飲食衛生每日檢查制度。對于學校的飲食衛生問題要常抓不懈,堅持做好每日檢查制度。要組織相關人員對食品衛生、校園環境衛生進行檢查、督促,及時做好檢查記錄備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