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照明管理條例范文
時間:2023-10-26 17:56: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市道路照明管理條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谑惺姓O施管理條例全文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本市市政設施管理,保障市政設施完好,充分發揮其功能,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和《海南省城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道路設施、城市橋涵設施、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城市供水、排水、防洪設施的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谑谐鞘泄┧潘澕s用水管理條例》的規定組織實施。城市燃氣設施的管理按照《??谑腥細夤芾項l例》組織實施。
第三條 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市政設施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區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范圍,負責本轄區內市政設施的管理工作。市、區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范圍由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市實際依法劃定。
市、區市政設施管理機構根據市、區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授權,承擔市政設施管理的具體工作。
規劃、建設、發展改革、公安、環保、交通、水務等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同做好市政設施管理工作。
第四條 市政設施實行統一規劃、配套建設、協調發展和建設、管理、養護并重的原則。
第五條 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資金,由市、區人民政府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政府投資建設的市政設施,由市、區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程序委托或者通過招標等方式確定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單位。
承擔市、區市政設施養護維修的單位,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工作。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市政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市政設施的義務,對違反本條例,損壞市政設施的行為有權舉報。
對保護市政設施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七條 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市政設施管理機構應當公開辦事制度,主動接受群眾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市政設施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向有關機關舉報,有關機關應當及時調查處理。
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
第八條 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規劃、發展改革、建設等有關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市政設施建設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規劃、發展改革等部門根據市政設施建設規劃和城市發展需要,于每年12月底前擬定次年的市政設施年度建設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市政設施年度建設計劃,應當于每年的3月底前下達。
第九條 城市供電、燃氣、供水、排水、通信、消防、有線電視、公共交通、園林綠地、環境衛生等依附于市政設施的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的產權單位或行業(專業)部門應當根據市政設施建設規劃,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編制權屬設施的建設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次年的年度建設計劃(含掘路計劃)應當于當年10月底前報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條 政府投資建設市政設施的,應當根據市政設施建設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統籌安排實施。
單位投資建設市政設施的,應當符合市政設施建設規劃,按程序批準后實施。
城市住宅小區、開發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應當分別納入住宅小區、開發區的開發建設計劃配套建設,并按規劃要求與市政設施相銜接。
第十一條 新建、擴建、改建市政設施應當與城市其他設施建設統籌安排,同步規劃、同步設計、配套實施;堅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則,已有的城市架空線應結合城市改建逐步改為下地敷設。
新建城市道路的地下管線建設應當適度超前,與城市道路同步規劃建設。城市供電、燃氣、供水、排水、通信、消防、有線電視等市政管線應當同步鋪設。
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時,道路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劃要求為地下管線預埋橫穿道路的通道。
第十二條 根據規劃要求,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需要遷移、改建地下管線的,道路建設單位應當事先通知有關管線的產權單位或者行業(專業)部門。管線產權單位或者行業(專門)部門應當按照要求對地下管線進行遷移或者改建,并與道路工程同步施工。
道路建設單位在施工前未事先通知有關管線的產權單位或者行業(專業)部門,造成地下管線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相關責任。
第十三條 市政設施可以按照國家和海南省有關規定,由政府投資或者社會投資建設。
鼓勵國內外企業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投資建設城市市政設施;具體補償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四條 市政設施建設應當符合城市規劃控制指標及相關技術規范,鼓勵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并符合節能要求。
第十五條 新建的市政設施與鐵路干線相交的,應當根據需要在城市規劃中預留立體交通設施的建設位置。
市政設施與鐵路相交的道口建設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并根據需要逐步建設立體交通設施。建設立體交通設施所需投資,按照國家規定由有關部門協商確定。
第十六條 建設跨越江河的橋梁和隧道,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通航標準和其他有關技術規范。
第十七條 承擔市政設施建設的勘察、設計、施工及監理等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等級,并按照資質等級承擔相應的城市市政設施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任務。
市政設施設計、施工必須按照市政設施建設規劃,預留綠化用地、環境衛生設施用地和建設無障礙設施,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規定的城市市政設施設計、施工的技術規范規程及技術規范性文件。
第十八條 列入城建檔案接收范圍的市政設施建設工程,建設單位在組織竣工驗收前,應當提請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對工程檔案進行預驗收。預驗收合格后,由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出具工程檔案認可文件。
建設單位在取得工程檔案認可文件后,方可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在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時,應當查驗工程檔案認可文件。
第十九條 市政設施建設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在規劃、建設、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下,按照規定程序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設單位應當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3個月內,將建設工程檔案報送城建檔案管理機構。
第二十條 經竣工驗收合格的市政設施應及時移交給市政設施管理維護單位管養。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提供市政設施的基礎技術資料和工程驗收、工程保修等資料,并經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核驗資料齊全后,辦理設施管養移交手續。未移交的,由建設單位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管理、養護和維修,并接受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
建設單位將市政設施移交管養應當辦理產權登記,市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市政設施產權登記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條 市政設施建設實行工程質量保修制度。城市市政設施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簽訂質量保修書,在質量保修書中對建設工程的保修范圍、保修期限、保修責任進行細化和明確。
市政設施的保修應當符合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市政基礎設施的地基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的保修期限為設計文件規定的合理使用年限,市政基礎設施的其它輔助設施保修期最低為2年。
質量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二條 在市政設施范圍內埋設的各種地下管線,其產權單位應當將工程竣工圖紙和其他技術資料存入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備查。因維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地下管線及相關設施發生易位或者其他變更時,應當及時將變更圖紙和技術資料存入城市建設檔案管理機構備查。
第二十三條 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城建檔案管理機構應當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查閱、利用市政設施包括城市地下管線信息、資料提供便利。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查閱、利用市政設施信息、資料時,應當遵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并辦理相關手續。
第二十四條 因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或者搶險救災的需要,確需超設計標準使用市政設施或者確需改變市政設施功能的,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經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作出審核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準。
第三章 道路設施管理
第二十五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道路設施包括車行道(含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含盲道和緣石坡道)、路肩、路坡、道路兩側邊溝、隔離帶等設施及道路附屬設施。
城市道路設施的管理范圍,以已實施的規劃道路紅線為準;規劃道路紅線尚未實施的,以城市沿道路兩側合法建筑物外緣之間的車行道、人行道為準。
第二十六條 政府投資建設的城市道路設施,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本條例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給城市道路設施養護、維修單位負責管養。
企業、其他組織投資建設的城市道路設施,由建設單位進行養護、維修,并接受建設、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
建設單位自愿無償移交城市道路設施,且其移交的城市道路設施符合接管條件的,經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按照本條例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給城市道路設施養護、維修單位負責管養。
第二十七條 承擔城市道路養護、維修的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城市道路養護、維修的技術規范,定期對城市道路進行養護、維修,確保養護、維修工程的質量。
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養護、維修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督促養護、維修單位保持道路設施完好。
第二十八條 設在城市道路管理范圍內的各類管線的檢查井、箱蓋或者城市道路附屬設施,應當符合城市市政設施建設的設計及養護規范。各類管線的產權單位和城市道路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應當建立巡查制度,加強對道路各類管線及附屬設施的管理;發現管線及窨井蓋等附屬設施缺損時,應當及時補缺、修復或者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
第二十九條 在城市道路設施管理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二)擅自搭建建筑物、構筑物;
(三)在道路上攪拌水泥、砂漿、混凝土等;
(四)擅自在鋪裝路面的道路上行駛履帶車、鐵輪車和其他對道路有損害的車輛;
(五)擅自設置門前臺階、固定坡道及修筑道路出入口;
(六)擅自拆卸、移動窨井蓋等城市道路附屬設施;
(七)收購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窨井蓋等城市道路附屬設施;
(八)其他非法占用和損壞道路及其附屬設施的行為。
第三十條 履帶車、鐵輪車、超重車輛及其他對道路有損的車輛,確需在鋪裝路面道路上行駛的,必須經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并采取妥善保護措施后,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
第三十一條 因建設工程施工、沿街建筑物(構筑物)維修以及經市或者區人民政府批準舉辦重大活動等原因,確需臨時占用城市道路的,應當向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沿街建筑物房產證或舉辦重大活動批準文書;
(二)最大限度減少對交通影響、保障通行安全的交通組織方案;
(三)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影響交通安全的,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在批準前,應當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
經批準占用城市道路的,應當按照規定繳納道路占用費。
第三十二條 因建設工程施工,確需挖掘城市道路的,應當向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二)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三)最大限度減少對交通影響、保障通行安全的交通組織方案;
(四)掘路工程修復方案;
(五)施工單位資質證書。
因管線養護、維修或者搶修需要挖掘城市道路,不涉及規劃變更的,申請人無需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影響交通安全的,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在批準前,應當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
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在主干路、次干路挖掘城市道路的,應當自批準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在掘路現場予以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10個工作日,公示內容包括申請單位、施工內容、施工期限等;掘路施工期限少于10個工作日的,公示時間應當與施工期限相同。
挖掘城市道路,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城市道路挖掘修復保證金。
第三十三條 禁止占用城市主干路作為集貿市場或者其他經營場所。
嚴格控制臨時占用城市次干路、支路和街巷作為集貿市場或者其他經營場所。確需臨時占用城市次干路作為集貿市場或者其他經營場所的,應當經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審核作出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準。確需臨時占用城市支路和街巷作為集貿市場或者其他經營場所的,應當經區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審核作出意見,報區人民政府批準。
第三十四條 經批準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按批準的位置、面積、用途、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并在批準期限內修復被挖掘的城市道路。需要移動位置、擴大面積、延長時間以及改變用途的,應當提前辦理變更審批手續;
(二)施工現場應當設置安全標志、安全防護設施,懸掛占用或挖掘道路許可證,并采取施工揚塵和路面污染控制措施;
(三)挖掘道路施工應當避開交通高峰期,需要對部分車輛限制行使或者臨時交通管制的,應當按照規定提前向社會通告并在適當位置設臨時交通管制通告牌和交通導向標志;
(四)道路挖掘施工前,應當與管線產權單位協商,采取保護措施后方可施工;挖掘施工與地下管線或者其他設施發生沖突時,應當立即停止施工,并報有關部門協商一致后再行施工;
(五)在指定的地點棄土、堆放材料;
(六)挖掘水泥混凝土路面,應當按規定的技術要求進行施工;
(七)占用、挖掘結束后應當及時清理現場,恢復原狀。因工程建設占用挖掘的,應當拆除臨時設施,按有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將路基回填夯實,恢復路面及原有道路交通設施,保證道路質量,并報請批準部門驗收;
(八)因特殊情況批準部門需提前中止占用道路時,占用單位和個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內無條件停止占用。批準部門應根據具體情況退還部分道路占用費。
第三十五條 挖掘城市道路施工應當符合國家和省、市有關技術規范和規程。挖掘道路路面修復竣工后,由挖掘單位或者個人組織驗收,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市政設施管理機構等單位參加。經驗收合格的,其交納的道路挖掘修復保證金在1年質保期滿后予以退還。修復質量不合格,或者挖掘單位、個人在規定期限內不修復被挖掘道路的,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修復;逾期不修復或者修復質量仍不合格的,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可以依法委托沒有利害關系且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代為修復,修復費用由挖掘道路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
第三十六條 鼓勵采用非開挖技術進行管線施工。穿越城市道路車行道進行管線施工的,應優先考慮采取非開挖技術的施工方案。單位和個人采取非開挖技術穿越城市道路的,必須在施工前對所在位置的地下管線進行詳細的調查,并具備相應的技術設備和施工方案。
采取非開挖技術穿越市政設施,造成市政設施損壞的應當負責賠償,并由施工單位負責恢復原狀。
第三十七條 新建、擴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五年內,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三年內不得開挖;因特殊情況需要開挖的,應當經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報市人民政府批準。
經批準提前挖掘前款規定城市道路的,應當按照提前挖掘的時間繳納一至三倍城市道路挖掘修復費。
在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的前5日和假期期間,以及全市性重大活動期間,不得挖掘城市道路。
第三十八條 供電、燃氣、供水、排水、通信等地下管線發生故障,急需挖掘道路搶修的,可以先行施工,但必須及時向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報告,并在24小時內補辦批準手續。如遇節假日,補辦審批手續可以順延至下一個工作日。
第三十九條 禁止占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作為機動車停車場所。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在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的情況下,根據實際在城市次干路、支路上施劃機動車停車泊位,并規定停車泊位的使用時間。
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在不影響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在人行道上施劃機動車停車泊位,并由道路設施管養單位對相應的人行道采取加固處理,所需費用由使用單位承擔。
禁止占用寬度小于5.5米的人行道施劃機動車停車泊位。
第四十條 經批準占用人行道的,不得擠占盲道,并應當保留不小于1.5米的通行寬度。
占用人行道設置電話亭、書報亭、閱報欄、非機動車停放點、流動廁所等設施的,應當在寬度大于3米的人行道上設置,同時符合有關管線技術安全規范。
占用人行道設置廣告牌的,應當遵守戶外廣告設施設置的有關規定,不得影響城市道路通行和安全。禁止占用寬度小于3米的人行道設置廣告牌。
第四十一條 公共汽車候車亭(站點)設置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城市道路技術規范。在已建城市道路上新增、遷移公共汽車候車亭(站點)需要加固、恢復城市道路的,由市政設施管養單位采取加固和恢復措施,費用由設置單位承擔。
第四十二條 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市政設施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城市道路設施的日常巡查監督工作,及時查處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等違法行為;督促各類管線的產權單位和城市道路養護維修責任單位加強對道路各類管線及附屬設施的管理,及時補缺、修復窨井蓋等附屬設施的缺損。
第四章 橋涵設施管理
第四十三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橋涵設施包括各種橋梁、涵洞、人行地下通道以及標志牌等橋涵附屬設施。
第四十四條 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城市橋涵檢測評估制度,依照國家有關城市橋涵檢測評估規定,加強對城市橋涵檢測和養護維修活動的監管。
第四十五條 城市橋涵養護單位應當建立橋涵養護檔案,加強對城市橋涵設施的養護、維修、檢測和安全保衛工作,保障橋涵設施的安全。
第四十六條 在城市橋涵設施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挖沙取土,傾倒廢棄物;
(二)擅自依附橋涵設置管線;
(三)停放車輛,停泊船只,堆放物料;
(四)擅自搭建建筑物和構筑物;
(五)履帶車、鐵輪車等對橋涵有直接損害的車輛擅自在橋面上行使;
(六)其他損害、侵占橋涵設施的行為。
第四十七條 在城市橋梁上架設各類市政管線的,應當向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三)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四)安全評估報告;
(五)事故預警和應急搶救方案;
(六)管線架設設計圖紙;
(七)橋梁專家審查委員會的審查意見。
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影響交通安全的,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在批準前,應當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
第四十八條 車輛、船只通過橋涵時,必須按標志牌的規定行駛,遵守限載、限高、限寬、限速等規定。超限車輛和履帶車、鐵輪車等對橋涵有直接損害的車輛需要過橋的,應當事先征得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并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后,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
第四十九條 在城市橋涵上設置廣告、懸掛物等輔助物的,應當提供相應的風載、荷載試驗報告及原設計單位或具有相應資質的城市橋涵檢測評估機構的技術安全意見,報經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第五十條 在城市橋涵設施范圍內從事河流疏浚、挖掘、打樁、地下管道頂進、爆破等作業的單位或個人,在取得施工許可證前應當須征得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并與城市橋涵的產權人或委托管理人簽訂保護協議,采取保護措施后,方可施工。
第五章 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管理
第五十一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包括城市道路、橋涵、廣場、公共綠地等處的路燈配電室、變壓器、配電箱、燈桿、地上地下管線、燈具、工作井以及照明附屬設備等。
第五十二條 承擔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安全運行和維護工作的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完好和正常運行。對破損的照明設施,應當及時更換和修復,使亮燈率不低于97%。
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的安全運行和維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供電部門應當保證城市道路照明設施正常供電。
第五十三條 新建、擴建、改建城市道路時,建設單位應當同時配套建設道路照明設施,并與主體工程同時交付使用。
第五十四條 城市照明設施附近的樹木,距帶電物體的安全距離不得少于1米。對不符合安全距離影響照明效果的樹木需要修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第五十五條 在城市道路照明設施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拆卸、移動、改動城市道路照明設施;
(二)堆放雜物、挖坑取土、搭建建筑物;
(三)擅自在照明燈桿上架設通訊線(纜)或者安置其他設施;
(四)擅自在路燈設施上懸掛廣告或者其他掛浮物;
(五)擅自接用、切斷路燈電源;
(六)收購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照明設施;
(七)故意打砸照明設施;
(八)其他損壞、侵占照明設施的行為。
第五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可能遷移、拆除城市道路照明設施或者影響其安全運行的地上、地下施工時,應當經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由道路設施管養單位負責其遷移或拆除工作,費用由申報單位承擔。
第五十七條 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事故造成城市道路照明設施損壞的,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組織搶修,恢復照明,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予以協助。需要分清責任的,在故障排除后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后,建設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向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報送建設工程檔案的,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并處20xx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施工單位不履行保修義務或拖延履行保修義務的,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對在保修期內因質量缺陷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六)項和第五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擅自拆卸、移動窨井蓋等市政設施的,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按所損壞的窨井蓋等市政設施的價值處以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七)項和第五十五條第(六)項規定的,沒收違法所得,按所收購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窨井蓋等市政設施價值處以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恢復原狀。可以并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損失:
(一)在道路上攪拌水泥、砂漿、混凝土的;
(二)在城市橋涵設施、照明設施范圍內挖坑取土、傾倒廢棄物、堆放物料的;
(三)擅自設置門前臺階、固定坡道的;
(四)在橋涵設施范圍內停放車輛、停泊船只的;
(五)擅自改動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的;
(六)私自接用、切斷路燈電源或者擅自在照明燈桿上架設通訊線(纜)、安置其他設施的;
(七)其他損害城市道路、橋涵設施、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的行為。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八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可以并處20xx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損失:
(一)未按照批準的位置、面積、用途、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又未辦理變更手續的;
(二)未在城市道路施工現場設置安全標志和安全防圍設施的;
(三)挖掘路面未按技術要求施工,或者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后未按規定清理現場,恢復路面及原有道路交通設施的;
(四)各類管線的產權單位和城市道路養護維修責任單位發現管線及窨井蓋等附屬設施缺損未及時補缺、修復或者未采取有效安全防護措施的;
(五)擅自在道路或者橋涵上行駛履帶車、鐵輪車或者其他對道路、橋涵有損害的車輛的;
(六)緊急搶修埋設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線,不按照規定補辦批準手續的。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未在批準期限內修復被挖掘的城市道路的,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并處所繳納的道路占用費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可以并處4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損失:
(一)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
(二)擅自在城市道路上、城市橋涵設施范圍內搭建建筑物、構筑物的;
(三)擅自修筑道路出入口的;
(四)擅自依附橋涵設置管線的;
(五)擅自在路燈設施上懸掛廣告或者其他懸掛物的。
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擅自在城市橋涵上設置廣告、懸掛物等輔助物的,由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并處4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五十條規定,擅自在城市橋涵設施范圍內從事挖掘、打樁、爆破等作業活動的,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并處6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其他行為,法律、行政法規和海南省地方性法規有處罰規定的,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其規定處罰。
第六十七條 承擔市、區市政設施養護維修的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定期對城市市政設施進行養護、維修或者未按照規定的期限修復竣工,并拒絕接受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的,由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八條 市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規劃、發展改革等部門違反本條例第八條規定,未編制市政設施建設規劃或者未按規定時間下達市政設施年度建設計劃的,由市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市政設施管理機構、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區人民政府或者監察機關依據職權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日常巡查工作不落實,未及時發現并處理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等違法行為的;
(二)超過職權或者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核發行政許可證的;
(三)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未在法定期限內核發行政許可證的;
(四)發現違法行為不及時查處,或者包庇、縱容違法行為,造成后果的;
(五)違法實施行政處罰的;
(六)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七章 附 則
第七十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快速路是指城市道路中設有中央分隔帶,具有四條以上的車道,全部或者部分采用立體交叉與控制出入,供車輛以較高的速度行駛的城市道路。
主干路是指在城市道路網中起骨架作用的城市道路。
次干路是指城市道路網中與主干路相連接的區域性干路。
支路是指城市道路網中干路以外連接次干路或者供區域內部使用的城市道路。
第七十一條 本條例具體應用問題由市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七十二條 本條例自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
市政設施的保護擅自占用、破壞道路市政設施的行為,會給他人帶來很多不便和危險,對破壞市政設施的人員將進行處罰
教育
對情節較輕,改錯態度良好人員的措施
罰款
相關部門會對破壞市政設施的人進行金錢上的處罰,處罰金額根據當地有關政策
篇2
第一條為了加強本市城市道路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充分發揮城市道路使用功能,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指城市道路包括市區和城鎮范圍內供車輛、行人通行的,具備一定技術條件的道路、橋梁、隧道及其附屬設施。城市道路分為快車道、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道路的建設、養護、維修和路政管理。
第四條城市道路管理實行統一規劃、配套建設、協調發展和建設、養護、管理并重的原則。
第五條市城市管理局為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道路主管部門),負責實施本辦法,并負責本市范圍內城市道路的統籌管理工作。
區市政工程管理處受市行政主管部門的委托,具體負責受委托范圍內城市道路的養護、維修和路政管理工作。
本市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實施本辦法。
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實行有利于城市道路發展、保障城市道路完好的政策,鼓勵、支持城市道路科學技術研究,推廣、使用先進技術和裝備,保證道路建設、維護資金的足額投入。
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城市道路的權利和保護城市道路的義務。
第二章 建設和管理
第八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道路發展規劃制定城市道路建設計劃,市道路主管部門應當根據道路狀況制定城市道路改造和大、中修計劃,并按法定程序立項組織實施。
第九條城市道路的建設應當符合城市道路發展規劃和城市道路技術規范以及環境保護要求。
城市道路的設計和施工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等級,建設單位禁止委托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和施工單位進行城市道路的設計、施工。
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應當依據有關法規,對城市道路施工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審定新建、擴建、改建城市道路工程方案時,應當征求道路主管部門、公安交管部門以及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種管網設施的管理單位的意見;市道路主管部門在審定城市道路改造、大中修工程方案時,應當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并應當征求道路管養單位、公安交管部門以及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種管網設施的管理單位的意見。
(一)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改擴建道路及道路下各種管線,必須向當地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申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方可開工建設。
(二)與道路改造同步實施的各種管線必須單獨報批,未經規劃部門審批的,道路建設單位不得允許管線建設單位進場。
(三)經批準的市政道路、管線施工前,施工單位應通知指定測繪部門放線,經規劃部門驗線后,方能進場施工;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批準的市政工程設計圖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工程設計的標高、平面位置、管徑等;道路工程完工后,建設單位要及時向審批單位申請驗收,凡未取得規劃部門《建設工程規劃驗收合格證》的,質檢部門不得為其辦理質檢手續,城市建設、管理部門不得接受、移交。
(四)與道路改造同時施工的各種管線,必須對管線進行竣工測量,管線未竣工測量的,不予道路驗收。
(五)城市道路建設、改造、大中修時,建設單位應提前六個月通知供水、排水、燃氣、供熱、供電、通信等各種管網設施的管理單位。
第十一條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城市供水、排水、燃氣、供熱、供電、通信等各種管網設施的建設,應當堅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則,與城市道路建設、改造、大中修同步進行。
第十二條單位或者個人投資建設的道路,應當符合城市道路發展規劃和城市道路技術規范,并經市政建設管理部門批準。城市道路建設單位在建設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施工安全,保障現有各種管線設施的安全。
住宅小區的道路建設,應當納入住宅小區開發建設計劃同步建設,并完善雨、污排水和道路照明等配套設施。
第十三條本市實行雨、污排水分流制,無論城市道路、廠區道路,還是住宅小區道路,均不得雨、污合流。
第十四條城市道路新建、改擴建、大中型維修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按規定程序組織工程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五條政府投資建設的城市道路,應當在竣工驗收合格后與市道路主管部門辦理移交手續,由市道路主管部門委托道路所屬區專業道路管養單位統一維護和管理。
未辦理移交手續前,建設單位應當負責道路的維護和管理。
第十六條新建、改擴建的道路移交應具備的條件:
(一)按工程設計全部竣工,無丟項、甩項。因特殊原因需甩項的,建設單位應在移交時做出書面說明、制定后續施工計劃,并在條件成熟時組織施工。
(二)經驗收工程質量達到合格以上;
(三)驗收時發現的質量問題已全部整改完畢;
(四)施工現場清理完畢;
(五)附屬于道路的污水、雨水、園林綠化、照明、環衛以及其他管網設施具備移交條件,并能同步向有關部門移交;
(六)竣工資料齊全、規范,有關手續完備。
第十七條城市道路實行工程質量保修制度,保修期為一年(橋梁為二年),自驗收合格并辦理建管交接手續之日起計算。保修期內出現工程質量問題,由建設單位負責保修。建設單位應當監督施工單位履行保修義務。保修期滿后,出現重大內部結構性質量問題,建設單位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第三章 養護和維修
第十八條城市道路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定期對城市道路進行檢測和普查,制定城市道路養護、維修計劃,并組織實施。同時,采用首問負責制,道路管理主管部門與公安交通部門實行聯辦。
第十九條城市道路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道路的類別、技術等級、數量和養護維修定額,核定年度養護、維修經費。實際投入的養護、維修經費不應低于核定額的80%。
第二十條城市道路養護、維修責任,按下列規定劃分:
(一)政府投資建設的市政道路建設竣工完成,具備移交條件后,由建設單位組織市道路主管部門進行道路移交,由市道路主管部門委托所屬區城市道路專業管養單位負責養護維修。
(二)單位投資建設和管理的道路,由投資建設單位或者其委托的單位負責養護、維修。
(三)住宅小區、廠區的道路,由建設單位、產權單位或者其委托的單位負責養護、維修。
(四)道路與鐵路平交道口鋼軌外沿鋪裝部分,由鐵路部門負責養護、維修。
(五)城市道路沿線道路紅線以外至單位、門店前由各單位、門店自行鋪裝的道路,由所屬單位、門店負責養護、維修。
第二十一條城市道路養護、維修單位,應當按照城市道路養護、維修有關技術規范有計劃地組織養護、維修,確保養護、維修及時、迅速,質量可靠,道路完好。
城市道路主管部門應當對城市道路養護、維修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二條設在城市道路上的各類管網的檢查井、蓋板及其它設施,應當符合城市道路技術規范,相關產權單位應當建立巡查制度,發現損壞缺失時,應當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補缺或者修復。對于修復不及時造成不安全隱患的,其所應負的責任由有關產權單位負責。無產權單位的,由該道路的建設單位負責。
第二十三條城市道路養護維修工程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竣工。作業現場應當設置明顯、規范的標志,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保障行人、行車安全。
第二十四條城市道路養護、維修管理專用車輛,應當設置統一標志。執行任務時,在保證交通安全暢通的情況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和時間的限制。
第二十五條對于臨時占用城市道路或長期占用城市道路,對道路造成一定破壞程度的相關單位,城市道路養護維修單位有權要求其恢復原貌或按維修養護定額標準收取費用。
第二十六條對于挖掘城市道路的施工單位在辦理完相關的審批手續后,為確保城市道路的完好率,其溝槽或路面等道路的恢復,必須由城市道路養護維修單位進行恢復,并按維修養護定額收取施工單位或建設單位相應費用。
第四章 路政管理
第二十七條城市道路管理人員在執行公務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佩帶標志,持證上崗。
第二十八條城市道路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規定的禁止行為;
(二)車輛載物拖刮路面;
(三)占用道路堆放重物;
(四)直接在路面拌和泥漿、打砸硬物等有損道路的各種作業;
(五)挪動、毀損井蓋、護欄等城市道路附屬設施;
(六)機動車在未標明允許停放的道路上停放或在人行道上行駛;
(七)在城市道路上從事各類生產、維修、沖洗車輛及加工活動;
(八)占壓盲道停放車輛、修建構筑物、堆放物品或從事其他活動;
(九)向道路上排放、傾倒污水或其他污物;
(十)向雨水井內清掃泥土,排放、傾倒污水污物;
(十一)擅自開設路口;
(十二)擅自拆降路緣石、抹爬坡或者改動道路結構;
(十三)其他損害、侵占城市道路及影響城市道路功能的行為。
第二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準臨時占用城市道路:
(一)占用寬度小于3米的人行道設置廣告牌、電話亭、書報亭、存車點及其他構筑物的;
(二)占壓城市地下管線的;
(三)占壓盲道的;
(四)占道設施距人行道側石間距小于2.5米的;
(五)占用道路紅線搭建踏步或者樓梯的;
(六)建設永久性圍擋設施的;
(七)損壞綠地、樹木或者其他市政公用設施的;
(八)與周圍景觀不協調的;
(九)市、區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不允許占用的情形。
第三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挖掘城市道路。
因工程建設施工確需挖掘城市道路的,應當向市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挖掘城市道路申請表;
(二)挖掘道路施工方案;
(三)文明施工管理承諾書;
(四)項目計劃批件副本;
(五)規劃紅線圖原件及復印件;
(六)施工資格證明文件副本;
(七)道路恢復計劃。
篇3
第一條為嚴格縣城管理,增強縣城城市功能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城市意識,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和《河北省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縣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縣城管理,是指縣城規劃區內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市容和環境衛生、市政綠化及交通秩序、市場秩序、治安秩序等與城市管理有關的事項。
第三條城管綜合執法大隊是實施城市綜合管理的行政執法隊伍,由建設、公安、工商、交警等部門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貫徹實施有關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依法查處城市管理中的各類違法行為。
第四條縣城規劃區內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應嚴格遵守本辦法,有維護城市管理的義務和制止、檢舉破壞城市管理行為的權利。
第二章建設規劃管理
第五條《**縣城總體規劃》已按法律程序得到上級批準,應嚴格執行。
第六條城市管理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按照“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的要求,嚴格執行規劃審批論證和“一書兩證”制度,大力推行規劃落實全程監理制度。
第七條按照縣城總體規劃,進行功能分區。嚴格控制黨
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先建辦公樓、后建住宅樓的審批,有步驟的籌劃、建設多功能住宅小區。
第八條縣城規劃區內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向建設局提出申請,經審查符合縣城整體規劃,取得建設用地選址意見書和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后,方可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
縣城規劃區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筑物、道路管線和其它工程設施,必須經建設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方可辦理開工手續。
使用縣城規劃區內的土地進行臨時建設,必須取得臨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用地期滿,應及時拆除建筑、清理場地、恢復原貌。
所有建設工程開工前應到縣城管綜合執法大隊備案。
第九條縣城規劃區內的各類建筑物的位置和高度,必須符合規定的道路紅線和空間環境要求。
第十條縣政府根據城市規劃實施的需要做出的調整用地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城市用地的使用性質。
第十一條縣城規劃區內的所有土地由縣國土資源局代表縣政府實行“五統一”管理,即: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開發、統一出讓、統一管理。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縣城規劃區內私自進行土地交易,對未經縣國土資源局批準,私自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簽定協議,私下供應土地或擅自墊土填坑、亂占水面的,一律視為非法占地。
第三章市容市貌管理
第十二條縣城建筑和設施,應符合國家和本縣規定的城市容貌標準。街道兩側建筑物、構筑物應適時維修、清洗。新建樓房臨街不準設置垃圾孔道。
縣城中的市政公用設施,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并維護和保持設施配備、完好整潔。
第十三條在縣城設置戶外廣告、標志牌、標語牌、霓虹燈、燈箱、電子屏幕、條幅、畫廊、櫥窗等,應當內容健康、造型美觀、用字規范,并定期維修、油飾或拆除。需要設置戶外廣告的,要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并由縣城管綜合執法大隊審核廣告規格、安排設置地點。未經審批,嚴禁擅自戶外廣告。
印刷品廣告,不得妨礙公共秩序、社會生產及人民生活。在法律、法規及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禁止發放印刷品廣告的場所或區域,不得印刷品廣告。
沿街單位、經營門店實行一店一匾、一牌(最高榮譽牌)、一燈箱制,不得出現一店多匾、多牌。
嚴禁在城市建筑物、設施等處懸掛、張貼有礙市容觀瞻的物品,不準在護欄、電桿及樹木上亂貼、亂劃、亂涂、亂曬、亂掛。
第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不得在道路上打場曬糧。因建設等特殊情況需要臨時堆放物料的,必須經縣城管綜合執法大隊批準,按規定辦理有關審批手續。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材料、機具應放置整齊;渣土應及時清運;臨街場地必須圍場作業;停工場地應及時整理并作必要的覆蓋;竣工后,應及時清理和平整場地。
第十五條主要街道兩側的建筑物,根據需要應選用透景、半透景圍墻、圍欄或者以綠籬、花壇、草坪等作為分界。
第十六條在街道兩側臨時設置停車場(點)經本單位或個人申請,經縣城管綜合執法大隊同意后,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并交納占地費。
第十七條各種進城車輛要進入規定的停車場(點)停放并保持存放場地的整潔完好,不得影響市容觀瞻。
第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城內道路設施。因建設確需破路施工的,必須經縣建設主管部門或交通部門批準,城管大隊備案,并交納破路修復費后方可施工。
第十九條臨街單位和個體經營門店要認真履行門前“五包”(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包設施、包建設)。
第二十條沿街舉辦集會、開業慶典、募捐咨詢等活動,主辦單位在向有關主管部門申報的同時,要在兩日前向縣城管綜合執法大隊申報,根據活動的規模、性質,按指定地點、范圍進行活動,主辦單位要認真做好組織安全等工作。
第四章環境衛生管理
第二十一條公民要愛護公共環境衛生,不準隨地吐痰;不準亂扔瓜果皮核、廢紙、煙頭雜物;不準亂倒垃圾、污水、糞便;嚴禁隨地便溺。
第二十二條城區道路要定時清掃,快慢車道、廣場、市場及人行便道清掃由縣環衛隊負責。臨街單位、個體戶和住戶要協助縣環衛隊搞好人行道保潔,共同維護市容及環境衛生。
冬季清掃積雪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沿街單位和個人必須在雪停后兩小時內(夜間下雪在翌日上班后兩小時內),清掃本單位前至路中心的積雪。
第二十三條城區居民的生活垃圾,要按規定時間倒入統一設置的垃圾池(箱)內,不準隨意傾倒垃圾污物。
第二十四條單位和居民的特種垃圾(如工業廢渣、建筑垃圾、廢土等)以及單位內的生活垃圾,必須自行運送到環衛部門指定的垃圾場。無力清運的,由縣環衛隊負責有償清運,不得長期擱置影響環境。
醫院、屠宰場、生物制品廠產生的有毒、有害、有污染的廢棄物,由生產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方可運出。
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對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噪聲及振動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必須采取堅決措施,進行有效治理。
第二十五條城區內嚴禁設置經營性養殖場,城區內村莊飼養家禽家畜必須圈養,保持環境衛生。
第二十六條禁止在城區焚燒能產生有毒有害和惡臭的物體,禁止在街道和公共場所焚燒任何雜物。
第二十七條未經許可,嚴禁在景新大街、景安大街、景華大街、仲舒路、市場路、亞夫路等主干街道進行室外清洗、維修車輛、切割橡膠制品、電氣焊加工和廢舊物資收購等影響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的經營活動。
第五章交通秩序管理
第二十八條在城區運行的車輛,應保持車容整潔。運載散體、流動物品,必須捆扎封閉嚴密,不得沿途飛揚、撒漏。
客運車輛要設置廢票箱,不準沿途向車外吐痰和拋撒廢棄物;城區內微型客車要靠右邊臨時停車,不準在路中隨意停車。
第二十九條進入城區內的所有車輛必須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按規定的路線行駛,不得進入禁行街道和禁行區域。
除城區內運營的微客外,2噸以下貨運卡車在景安大街限時通行,大型貨運卡車、客車、畜力車,未經許可,禁止在景安大街通行(醫療救護、搶險救災等緊急情況除外)。
第三十條車輛、行人必須各行其道,自覺遵守交通信號、標志、標線和有關規定,不得逆行、闖紅燈和搶道行駛。
客運車輛不得隨意停車和沿街招攬乘客。
第三十一條縣城街道路口設立限速、禁鳴等交通標志。一切機動車輛進入城區,必須限速行駛(小轎車、小型客車30公里/小時,貨車、大型客車20公里/小時,摩托車、機動三輪15公里/小時),有禁鳴標志路段不準鳴號。
第三十二條客車一律到汽車站內或指定停車點停車侯客。所有出租車輛,一律在規定的場(點)停放,并交納占地費,摩托及自行車存放處必須報經縣城管綜合執法大隊核準,并按指定的位置設置,嚴禁亂停、亂放。
第六章市場秩序管理
第三十三條凡進入城區進行交易活動的工商戶,一律到商貿城市場、西市場、惠民市場、盛德市場和允許經商的街道定點亮證經營,堅決取締流動和無證經營。
未經許可,嚴禁在景新大街、景安大街、景華大街、仲舒路、市場路、亞夫路等主干街道上室外擺攤設點。
第三十四條沿街門店一律室內經營。門前禁止陳列商品和從事加工、制作、修理等活動,店前不準設置圍欄,以保證人行道暢通。
第三十五條經縣城管綜合執法大隊批準,在主干街道道口設置的早、晚飲食攤點,除頒發臨時占道許可證外,必須按指定的位置、規定的時間經營,并做到攤位周圍五米內保持清潔,及時清除隨產垃圾,做到攤收場清。
各冷飲餐門店應自備箱簍收集廢紙、廢物、垃圾。
第三十六條縣城主干街道上,未經許可,嚴禁室外擺放音響設備和節目廣告牌、嚴禁室外播放歌曲和錄音。
第三十七條經縣城管綜合執法大隊批準,夜市要在指定位置按規定時間經營,并搞好衛生,做到攤清地凈。
第七章罰則
第三十八條在縣城規劃區內未按城建規劃占用土地開工建設的,為違法占地和違法建筑,占用的土地由縣政府責令退回。對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確定的內容進行建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河北省城市規劃條例》的規定,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或者沒收違法建筑及其他設施;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相當于其土建工程費用總額10%以下的罰款:
(1)未經批準、手續不完備即開工建設的。
(2)占壓建筑紅線的。
(3)未按規劃退出紅線以外要求的。
(4)占壓廣場、公共綠地、高壓供電走廊、地下管線、防洪及供排水設施的。
(5)危害城區安全、污染破壞城區環境、容貌的。
(6)其他妨礙城市發展、影響城區功能協調的。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依據《戶外廣告登記管理規定》,未經登記審批,擅自戶外廣告的,沒收違法所得,視其情節予以通報批評,處以違法所得額三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超過三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以下罰款,并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其費用由者承擔。
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依據《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責令停止,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廣告內容同時違法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對非法散發張貼印刷品廣告的行為人處以5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河北省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和《河北省城市綠化條例》等規定,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并責令其停止侵害、限期退還、賠償損失或者恢復原狀,情節嚴重的并處100元——1000元罰款:
(1)因施工單位的責任未按規定工期完工的。
(2)建筑竣工未同時清理施工場地的。
(3)擅自將單位或者個人的道路、管線與城市道路、管線銜接的。
(4)未經批準,擅自占用或者改變園林、公共綠地使用性質的。
(5)擅自修剪樹木、損壞花草等破壞城市綠化行為的。
(6)在城市道路兩側進行建筑,不設遮擋設施、亂堆物料,影響交通或者城市衛生、市容的。
(7)其它損壞城市環衛、照明等附屬設施的。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并處罰款:
(1)在縣城內亂擺攤點的,處以10元至5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500元至1000元罰款。
(2)不按規定清掃街道、清運垃圾、影響縣城衛生的,處以每處5元至25元的罰款。
(3)隨地便溺、亂扔果皮等廢棄物的,處以10元以下罰款,并負責清理干凈。
(4)在縣城建筑物、電桿、樹木上亂釘、亂掛、亂貼、亂畫的,處以每處20元至100元罰款。
(5)在縣城公共場所和街道焚燒垃圾、樹葉、雜物的,處以20元以下罰款。
(6)在城區內道路和廣場堆放物料、打場曬糧的,按占地面積處以每平方米10元的罰款。
(7)不按指定地點、時間、方式傾倒垃圾,不足一噸的,處以50元以下罰款;一噸及其以上的,處每噸200元罰款。
(8)城區內飼養的家禽家畜沒能圈養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除責令其限期處理或予以沒收外,并處以10——100元罰款。
(9)個體門店和沿街單位不履行五包責任的,處50——1000元罰款。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的規定,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2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1)擅自占用和挖掘城市道路的;
(2)履帶車、鐵輪車或者超重、超高、超長車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行駛的;
(3)機動車在橋梁或非指定的城市道路上試剎車的;
(4)擅自在城市道路上建設建筑物、構筑物的;
(5)擅自在橋梁或者其它公用設施上設置廣告牌或其它掛浮物的;
(6)未在城市道路施工現場設置明顯標志和安全防圍設施的;
(7)占用城市道路期滿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后,不及時清理現場的;
(8)其他損害、侵占城市道路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機動車輛違犯明顯標志、標牌等行為的,責令其糾正違章行為,并處以下罰款:
(1)機動車輛在禁行時間、道路上行駛的處以30元以下罰款,不聽勸阻強行通行的處200元以下罰款。
(2)機動車輛違犯車速、車載規定或違犯交通標志、標線指示的處以5元以下罰款;逆向行駛的處50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或行人違反交通規則的處5元以下罰款。
(3)在禁止停放車輛的地方停放車輛的處以5元以下罰款,因此造成交通嚴重堵塞的處200元以下罰款。
(4)車輛運載散體、流動物品、不捆扎封閉的,處以5元以下罰款;車輛運輸貨物造成漏撒的,按污染面積處以5元/㎡罰款,并負責清理干凈。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三條無證經營的,按照《河北省個體工商戶管理條例》,沒收違法所得,責令限期辦理登記,對不聽勸告拒絕接受管理的,處100——1000元罰款,可以收繳物資、沒收生產工具,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期滿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六條盜竊、損壞城市設施、侮辱毆打城管人員或阻撓其履行職責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城管執法人員應嚴格執行《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程序及收支兩條線、票款分離等財務管理制度。
第四十八條城市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篇4
第二條行政執法的組織領導
為確保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制度的落實成立督查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綜合科,由綜合科負責執法巡查信息匯總,法制督查紀檢員負責執法巡查督察工作。
第三條行政執法依據、職責分工和管理區域劃分
市公用事業監察大隊受市公用事業局委托,依據《城市燃氣管理辦法》、《市燃氣管理條例》、《市城市供水管理辦法》、《市城市飲用水二次供水管理辦法》、《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管理辦法》、《市城市燈飾管理辦法》、《市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開展公用行業行政執法工作。
市公用事業監察大隊兩個執法中隊按照職責分工開展行政執法巡查工作。
1.燃氣管理科負責燃氣市場監督管理工作。配合公用監察科完成公用事業監督監察工作。
2.公用監察科負責公用事業監督監察,包括城市供水、二次供水、城市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照明和燈飾等方面的行政執法工作,配合燃氣管理科完成燃氣市場監督管理工作。
3.法規紀檢室負責政策法規研究、法制培訓、行政執法監督、法制審核、行政執法文書管理、執法案卷評查、黨風廉政建設和行政執法機構績效考核工作。
第四條行政執法里程、覆蓋面和執法密度
各中隊按照管理區域和職責分工劃分,開展所管理轄區內公用行業監管和燃氣企業安全檢查,依法查處違法行為。保障燃氣市場正常供應和安全使用,保障水質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保障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的正常運行和規范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市場秩序。
1、執法巡查里程
市公用事業監察大隊每日執法巡查里程平均不少于60公里,每個中隊每周巡查里程不少于60公里,每周執法檢查里程不少于200公里,每月執法檢查里程不少于900公里,全年執法檢查里程不少于12000公里。
2、執法覆蓋面
新奧華油燃氣有限公司所屬儲罐站及管網覆蓋范圍內所有燃氣設施;新奧液化氣有限公司所屬儲罐站,瓶裝供應站;安燃燃氣有限公司等6個燃氣企業。城市區內各居民密集區、商業繁華區域、城市主次干道所屬公用行業安全狀況等。
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供水廠、客戶服務中心、營業所、1117公里供水管網、二次供水設施。
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公交分公司、公交場站、公交調度室、1172臺營運車輛、72條營運線路。
市城市照明燈飾管理處所屬東城、西城、新區路燈維護所,各種照明燈飾110000多盞,照明線路1280千米,箱(臺)式變壓器395臺,裝燈道路455條。
3、執法密度
市公用事業監察大隊每周開展巡查工作不少于3天,每天不少于7.5小時,每季度開展巡查工作不少于40天,全年開展巡查工作不少于170天。
在“春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等國家法定節日前對各燃氣企業儲罐站、瓶裝供應站開展重點巡查,節前兩周內開展全面巡查1次。對城市繁華區域,人口密集區燃氣市場秩序每月巡查一遍。
在“牡丹花會”“河洛文化旅游節”期間對重要道路、廣場城市燈飾照明設施每周巡查一遍。對重要公交線路、站點、調度室每周巡查一遍。
市公用事業監察大隊對所屬管轄區域內公用行業執法實現全覆蓋。
第五條認真落實執法巡查制度,確保執法效果
1.市公用事業監察大隊所屬各中隊要認真落實執法巡查制度,嚴格按照服務標準體系,查處違法行為時嚴格落實行政處罰裁量標準,以人為本文明執法,樹立文明執法形象。
2.認真填報執法檢查記錄,各中隊中隊長或內勤人員要認真、及時、準確、填寫執法檢查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檢查人員,檢查時間,檢查情況,巡查里程等內容。
3.做好檢查信息匯總工作,各中隊每周初五將本周檢查情況匯總報綜合科,綜合科負責執法巡查月報匯總工作,中隊半年和年終時分別進行總結。
4.公用事業行政執法督察領導小組每月對執法巡查情況進行總結講評,及時總結經驗查找不足,逐步提高執法巡查的科學性合理性。
篇5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管線工程的建設管理,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省城鄉規劃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管線工程,是指建設于地下或者地上的給水、排水、電力、通信(含軍用光、電纜)、燃氣、廣播電視、照明(含廣告燈箱)、監控、交通信號以及其他用途的管線(含附屬設施)等相關設施。
第三條在玉城街道、坎門街道、大麥嶼街道的建成區范圍內進行管線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維護等管理活動的,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線工程的規劃、審批、管理工作。縣城市管線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縣管線辦)負責城市管線建設工程的綜合協調和日常管理??h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主管部門負責城市管線建設工程的執法監督工作。各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城市管線的建設管理工作。
第五條管線建設和運營活動堅持統一規劃、協調管理、共建共享、保障安全和“誰投資、誰受益、誰維護”的原則,合理開發利用空間資源。
第二章規劃管理
第六條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城市管線綜合、控制性詳細規劃,各管線權屬單位組織編制相應的專項規劃,并經會審通過后報縣管線辦備案。
第七條各類管線的走向、位置、埋深、架設等要按照技術規范要求科學安排、合理布局,并按照下列原則實施:
(一)沿道路建設管線,走向應平行于規劃道路中心線,避免干擾交叉;
(二)同類管線原則上合并建設,架空線路要逐步進入地下;
(三)新建管線避讓已建成的管線;臨時管線避讓永久管線;非主要管線避讓主要管線;小管道避讓大管道;可彎曲的管道避讓不宜彎曲的管道。
第八條管線建設單位須向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取得管線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證,規劃許可證要明確管線性質、平面位置、深度、管徑、數量、施工時間等。
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核發規劃許可證前須征求縣管線辦意見。
第九條城市管線工程開工前,要進行規劃定線放樣。在溝槽開挖后、管道鋪設前,必須經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規劃驗線確認。
第三章建設施工管理
第十條城市道路建設單位應將相關建設計劃和信息提前告知縣管線辦和管線權屬單位,管線權屬單位要及時制訂新建管線或者改造、遷移、廢棄管線的初步計劃,并報縣管線辦和道路建設單位備案??h管線辦要統籌安排各管線的建設計劃,并對施工過程進行綜合協調,全程監督。
第十一條新建、擴建、改建的城市道路、居住小區等工程,綜合管線要與其同步建設。
第十二條管線建設工程應由具有相應專業資質的單位承建。按照規定應招標發包的,必須招標發包。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和工程質量監督等手續。
合并建設的管線及附屬設施應按事先約定由管線使用單位分擔建設費用;城市空間資源實行有償使用。
第十三條在現有及規劃的管線、高壓走廊用地范圍內不得擅自建設其他設施。地下管線檢查井的設置,不得妨礙毗鄰管線通過和影響附近建(構)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
第十四條架空線的桿塔要整齊有序、規則排列、設置牢固,符合市容景觀要求。在符合有關安全技術標準的條件下,新建架空線路應當與現有架空線合桿建設。
第十五條管線建設單位按照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要求和核準的設計圖紙施工,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要按原審批程序辦理變更手續,并報送變更設計圖紙。
第十六條建設城市管線時需要占用或者開挖道路的,管線建設單位依照有關規定到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辦理城市道路占用、挖掘審批手續。
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內,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內,不得開挖敷設城市地下管線。因特殊情況需要開挖敷設城市地下管線的,須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公共應急的除外。
建設城市地下管線需要穿越公路、河道、民防設施,管線建設單位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并采取相應的防護和安全措施。
第十七條施工過程中,管線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要遵守下列規定:
(一)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現場使用統一規范的圍欄,設置醒目告示牌和警示標志,并派專人監護。
(二)按照批準的位置、范圍、管徑、材質、時間段和有關要求,依據操作規程,進行文明施工,規范作業。嚴格按照有關技術規范開挖、鋪設、回填,開挖深度超過3米的,必須制定專項方案;開挖深度在4米以上的,專項方案必須經專家論證通過。
(三)對原有管線或者設施埋設的位置不明時,挖樣洞復測,在掌握實際情況后方可施工??赡軐ζ渌芫€或者市政、環衛、停車線等設施造成影響的,應及時通知有關單位派人到現場監護,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如有損壞,施工單位應立即停止施工,做好記錄,并及時通知有關單位進行搶修,發生的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
第十八條管線工程竣工后,管線建設單位應向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規劃驗收;經驗收合格后,管線建設單位要在6個月內向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縣管線辦報送管線工程竣工檔案:
(一)備案表;
(二)城市管線工程竣工測量成果(包括電子文檔)以及廢棄的城市地下管線工程資料;
(三)城市管線工程道路挖掘、規劃審批有關資料;
(四)驗收合格的證明文件。
第四章城市管線維護
第十九條各管線行業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監督管線權屬單位或者管線使用單位對城市管線的維護管理,并定期組織開展專項檢查。
管線權屬單位負責管線運行安全,加強日常巡查維護,保持管線及其附屬設施完好、安全。管線及其設施破損、老化、缺失的,要及時修復。
第二十條管線需要緊急搶修的,管線權屬單位可先行施工,做好記錄,補好手續。
第二十一條管線權屬單位不得擅自遷移、變更或者廢棄城市管線,確需遷移、變更管線的,應依法辦理審批手續;廢棄管線應予以拆除,地下管道無法拆除的,應將檢查井封填。
第二十二條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縣管線辦、各相關部門和管線權屬單位要適時進行管線普查,并按照標準統一、互聯互通、資源整合、綜合利用的原則,建立城市管線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做好系統運行的維護、更新和管理。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管線及其附屬設施正常運行的義務,對損毀、侵占、偷盜、破壞管線設施的行為要進行及時制止或積極舉報。
第二十四條未取得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主管部門按照《省城鄉規劃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五條建設單位未在工程建設竣工驗收后6個月內向縣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有關竣工驗收資料的,由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主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七條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六條對其他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規章有法律責任規定的,按照其規定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其他鄉鎮的建成區和經濟開發區的管線工程建設管理可在權限范圍內參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實行屬地管理。
篇6
第二條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國有土地上新建商品住宅的交付使用,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市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交付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旗區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新建商品住宅交付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旗區建設、規劃、環保、消防、供電、通信、郵政、廣播電視等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新建商品住宅交付使用的相關管理工作。
第四條房地產開發企業實施商品住宅建設,應當按照經批準的規劃設計要求同步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基礎配套設施。
商品住宅分期建設的,符合交付使用條件可以分期交付使用。
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將開發建設內容和建設進度詳細載入《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將電子版按時上傳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備案。
第五條建設單位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前,需提供前期物業管理實施方案,對有關物業的占地面積、建筑面積、容積率、覆蓋率、綜合配套設施設備(包括物業管理用房、門衛室、技防措施等)、環境建設(包括綠化率、硬化率等)、供水、供電、供暖方案以及小區封閉,車輛管理、停放等事項作出規定,并提供小區整體平面圖和鳥瞰圖。由所在旗區房地產主管部門召集開發企業、物業企業負責人討論研究,出具會議紀要后,方可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第六條商品房預(銷)售合同中買賣當事人就商品住宅交付使用條件的約定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房地產管理部門不予辦理商品房預(銷)售合同備案。
第七條商品住宅竣工驗收合格后,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及時向城建檔案機構報送有關工程檔案,并按照有關規定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竣工驗收備案??⒐を炇諅浒竿ㄟ^后方可申請辦理交付使用備案。
第八條供水、供電、供氣、供熱、有線電視、電話通信、郵政等配套設施應按照專業經營服務單位所在行業管理技術規定進行安裝施工,并在配套工程竣工后,由專業經營服務單位及時組織驗收,驗收合格的,向房地產開發企業出具同意投入使用的證明文件或意見。
第九條路燈、道路、綠化、排水、安全技防等配套設施或者配套工程竣工后,由房地產開發企業在當地物業管理主管部門參與監督下組織竣工驗收。驗收合格的,由房地產開發企業出具同意投入使用的證明文件。
第十條商品住宅交付使用,其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和配套工程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生活用水納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與城市公共供水管道連接的戶外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已經移交城市自來水供水企業統一管理。
(二)用電納入城市供電網絡,正式用電不得使用臨時施工用電。樓內配電箱(含電能表及配套設備)及外部供電設施,必須符合國家、電力行業相關管理技術規范,可與屬地供電企業協商移交管理或委托供電企業代維護。具體要求應符合電力行業有關《供電營業規則》、《內蒙古電力公司電能計量裝置通用設計規范》(Q/NMDW-YX-007-2009)等規定。
(三)雨水、污水排放已經排水主管部門批準納入城市公共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暫無條件的,經環保、建設部門審核同意后,可采取臨時性過渡措施,但應明確臨時過渡期限和逾期責任。
(四)供熱納入城市集中供熱管網或者供熱企業管網,戶外的供熱設施已移交供熱企業維護和管理。
(五)有燃氣管網的,完成住宅室內、室外燃氣管道的敷設并與燃氣管網鑲接;住宅小區附近沒有燃氣管網的,應當完成室內燃氣管道敷設并落實燃氣供應渠道。
(六)住宅小區建設用地紅線內的通信管道和樓內暗管暗線、用于安裝通信線路配線設備的集中配線交接間已經竣工,住宅小區內電話通信、有線電視和寬帶數據傳輸信息等端口敷設到戶,有線電視納入城市區域性有線電視網。
(七)住宅小區與有效隔離,與城市道路或者公路之間有直達道路相聯。小區內部場地清潔,道路平整,符合通行條件。分期建設的,交付工程與在建工程應當有明顯有效的隔離設施,不得合用小區內部道路。
(八)住宅小區內路燈安裝完畢,照明條件符合標準。確因分期建設暫時無法建設的,應采取臨時照明措施,臨時照明費用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
(九)按規劃要求完成住宅小區內的綠化建設,確因季節原因暫時無法實施的,應當出具承諾書,自交付使用備案通過之日起六個月內完成。
(十)規劃配建的人防工程需一并投入使用的,應當通過人防主管部門的驗收。
(十一)按照規劃要求完成教育、醫療保健、環衛、郵政、商業服務、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建。分期建設的,其建成規模應當滿足居民入住的基本生活需要或有可供過渡使用的相應公共服務設施。
(十二)前期物業管理已經落實,物業管理用房符合規定,權屬明晰。
(十三)通訊交接間以外(含交接間)的通訊管線及設施,已經移交通訊部門維護和管理。
(十四)拆遷安置已經落實,拆遷范圍內所有房屋完成拆遷補償安置。分期建設的,當期建設范圍內的房屋全部完成拆遷補償安置。
(十五)住宅小區內應當設置符合國家標準和《區住宅信報箱建設標準》的接收郵件的信報箱;
(十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一條依法應當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驗收的商住樓在交付使用前,應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驗收合格,未經消防驗收或消防驗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其他住宅應當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七日內,通過鄂爾多斯市消防機構進行竣工驗收備案,或者報送紙質備案表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錄入備案系統,被確定為抽查對象,經依法抽查不合格的,應當停止使用。
第十二條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商品住宅交付使用前向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申請辦理交付使用備案,并提交以下證明材料:
(一)商品住宅交付使用申請;
(二)經批準的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和規劃總平面圖;
(三)商品住宅建設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備案證明材料;
(四)前期物業管理協議以及物業管理主管部門出具的物業管理用房落實的證明文件;
(五)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出具的拆遷安置已經落實的證明文件;
(六)專業經營服務單位出具的同意配套設施和配套工程投入使用的證明文件或意見;
(七)房地產開發企業出具并加注當地物業管理主管部門意見的同意配套設施和配套工程投入使用的證明文件;
(八)《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
(九)依法應當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驗收的商住樓經消防驗收合格后取得的《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意見書》;
(十)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條旗區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交的交付使用備案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組織現場踏勘。符合建設單位先前提供的前期物業管理實施方案和會議紀要條件的,由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核發《商品住宅交付使用通知書》。不符合條件的,書面告知備案申請人并說明理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及時整改并重新辦理備案手續。
第十四條通過交付使用驗收的住宅小區,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應當在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房地產主管部門網站上進行公告。
第十五條未取得《商品住宅交付使用通知書》的商品住宅項目,房地產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房屋權屬初始登記。
第十六條房地產開發企業有違反本辦法規定行為的,由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通報批評,并記入信用檔案。
第十七條房地產開發企業未辦理交付使用備案擅自交付使用的,由旗區以上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處以警告,責令停止交付使用,補辦備案手續,并按照《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48號)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和《區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的有關規定處罰。
未按房地產主管部門要求補辦備案手續的,由市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報請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降低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等級或者注銷其資質證書。
第十八條房地產開發企業將不符合交付使用條件的商品住宅擅自交付使用,造成入住居民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第十九條各級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未達到交付使用條件的商品住宅核發《商品住宅交付使用通知書》或者對符合條件的商品住宅應當核發而未在規定時限內核發的;
(二)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
(三)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不予查處的。
篇7
一、去年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有關情況
(一)去年我市中心城區城市管理工作的有關情況
我局從2002年就開始了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籌備,目前,籌建工作還在進行中,我局尚未正式掛牌執法。盡管如此,在過去的一年中,在緊張進行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籌建工作的同時,我局仍竭盡全力,做好城市管理的組織協調工作,履行有關職責。
1、繼續做好中心城區氣球、標語、彩旗等懸掛物的審批和管理工作。全年審批戶外懸掛物1976宗,監督指導有關單位和人員拆除亂拉亂掛違章廣告條幅3980多條。
2、繼續做好中心城區占道停車場設置的聯審和申辦公共停車場的備案工作,會同公安交警、建設規劃、公用事業、消防等部門,對占道停車場進行會審。全年共受理停車場申辦申請82份,經會審核定,同意批復的有62份,停車場75個,停車位4335個,較好地緩解了中心城區部分地區停車難的問題。
3、協同市交通、公安等部門,開展整治中心城區二輪摩托車、無牌無證人力三輪車、利用殘疾人機動車營運搭客等非法現象。全年共組織上述部門,開展整治市中心城區“三車”違法搭客共三次13天。協助交通、公安部門查扣各類違章車輛2160輛,其中,二輪摩托車1531輛,三輪機動車210輛,人力三輪車419輛。協助處理違章案件760多宗。
4、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清理中心城區亂張貼廣告和無照經營等行為。主要是:牽頭組織整理東貨場水果批發市場的亂擺賣、亂停放和臟、亂、差等現象;組織開展簡村舊牌坊附近一帶大排擋、流動燒烤檔的綜合整治;協調組織禪城區政府辦、建設市政局、公安局、南海區公路局等單位對弼塘西二街交通阻塞問題進行整治,解決了因機動車司機購買“年票”和交納“養路費”造成車輛嚴重阻塞的現象;協助工商部門做好迎春花市、開設玫瑰園小商品市場、福祿路燈光夜市遷移到高基街東段等工作;協助禪城區綜治辦對體育三街城中村飲食店、士多店無牌經營的查處,以及協助工商部門對垂虹路、燎原路、汾寧路、中山公園一帶的“走鬼”進行清理整頓。
由于當前我市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還在籌備過程中,受人力精力等條件限制,我局尚未能積極有效地開展城市管理工作。因而,在國慶前后和最近一段時間,中心城區市容狀況有所反彈。針對以上情況,我局會同禪城區政府大力組織城市管理綜合整治,制定方案,召開協調會議和動員大會,狠抓組織、協調和監督工作。與此同時,我們還主動與主導媒體加強聯系和溝通,組織外出參觀學習和召開城市管理座談會,探討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和加大對城市管理的宣傳力度,使中心城區城市管理滑坡狀況得到有效遏制,市容市貌得到一定改善。
(二)去年我市順德區城市管理工作的有關情況
去年,是我市順德區全面實施和深入落實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的一年。一年來,現場糾正各類違章行為102353宗次,立案查處各類案件13987宗,其中市容868宗,規劃607宗,土地1576宗,市政344宗,環境45宗,交通9425宗,文化1宗,結案13318宗,受理群眾舉報投訴8175宗,處理回復7450宗,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案件422宗,全年上繳國庫罰款1108.25萬元,使城市環境和管理秩序得到了有效的整治,“依法行政,文明執法”的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去年我市南海區城市管理工作的有關情況
去年,南海區行政執法局全局共立案查處各類案件13492宗,其中,市容874宗,綠化59宗,規劃176宗,市政581宗,環保513宗,工商2233宗,交通9056宗,受理群眾和其他部門轉來的投訴4350宗,查處4200件,批準臨時占用道路(公共用地)的審批事項560宗,罰沒款為82.2萬元。
二、我市與珠三角周邊城市管理系統的情況對比
為了使我市今后更好地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推動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現將廣州、深圳、珠海、中山等珠三角城市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情況與我市的現狀進行對比:
(一)廣州、深圳、珠海、中山等珠三角城市城管系統的情況
1、廣州市城市管理系統的情況
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支隊成立至今已經三年多了,現有人員2750人,分為17個大隊和173個中隊,執法任務106項。在這三年多的時間里,共處理各種案件近280萬宗,拆除違章建筑1275萬平方米,整治亂擺賣達51萬宗,800多個工地基本達到了文明施工的要求。在執法中,沒有發生行政訴訟敗訴案件,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好評。該市支隊和17個大隊均被該市政府評為“三年一中變優勝單位”。
2、深圳市城市管理系統的情況
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于200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擁有一支800名編制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隊伍。其中,市執法機動大隊編制50名,其余750名編制分配到六個區。該局主要行使城市管理全部行政處罰權和環境保護、水務管理、衛生管理、工商管理、公安交通管理、房屋租賃管理、畜禽屠宰管理等八個方面的部分行政處罰權。從2002年開始,截止2003年3月底共清理亂擺賣137.8萬宗,查處占道經營2.1萬多宗,查處超線擺賣3.8萬宗;清理亂張貼333.3萬張,暫停電話號碼10246個,拆除違章廣告招牌4.7萬塊,違法搭建164萬平方米;滅殺無證流浪犬2722條,拆除占道施工741宗,違法搭建售貨亭364個,車壓人行道8695宗,查處無證向河道排放污水1009宗、亂設架管線60余宗;整治淤泥渣土違章案件1.3萬宗,加蓋運輸車輛1800臺,封閉臨時亂設受納場4個,查處無硬底化工地23個;此外還查處社會生活噪聲1741宗,焚燒廢棄物457宗,無證租賃房屋848宗,查處和取締無證診所3476家,查處私宰生豬行動720余次,取締非法屠宰點850處,沒收生豬5028頭。在執法過程中,堅持說服教育為主,處罰為輔,在糾正的各類違章行為10萬多宗中,真正立案處罰的只有1848宗,體現了以教育為主的思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該市市容環境處于較高的水平,并逐步步入長效管理軌道。
3、珠海市城市管理系統的情況
珠海市分為市和香洲區兩級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并于2001年12月31日同時掛牌成立,執法隊伍從2002年1月1日正式上路執法,共有執法隊員406人。行使的職責包括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城市綠化、市政、環境保護、工商行政、公安交通、旅游、文化、生豬屠宰、煙花爆竹管理和燃氣、供水、排污管理等12個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處罰權。在2002年,該市組織開展了亂張貼亂涂畫、占道經營和亂擺賣、亂搭亂建、廣告招牌、旅游市場、文化市場、拱北口岸地區和燃氣市場等八個方面的專項整治行動,共查處各類行政違法違規案件84046宗,較好地解決了城市管理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保證了珠海市有較好的市容市貌和城市環境。
4、中山市城市管理系統的情況
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于2003年2月1日開始執法,該局現在人員編制200人,設置直屬分局1個、在較大的鎮區設鎮區分局4個、鎮區執法所20個。行使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城市規劃管理、城市綠化管理、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不符合城市容貌標準、環境衛生標準的建筑物或設施;行使環境保護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方面部分行政處罰權;以及履行省、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從2003年2月1日開始至3月底,在中心城區就教育處理流動攤檔565宗,處理占道經營23宗、占道裝修28宗,受理投訴224宗,受理違法建設39宗,清理亂張掛廣告4095條。這些工作的開展,有力地保障了該市的市容環境和市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此外,還在清理亂搭建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從該市中心城區的運行情況看,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對城市管理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加大了城市管理執法力度,形成了執法合力,執法扯皮現象大大減少,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我市與上述珠三角城市管理系統的對比
1、我市城管系統的職責范圍與其他珠三角城市的城管系統不同?,F階段,我市城管系統的職責范圍主要是:行使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城市規劃管理、城市綠化管理、市政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行使工商行政管理方面對無照商販的行政處罰權;行使公安交通管理方面對侵占道路行為的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部分行政處罰權。而其他珠三角城市,在此基礎上還作了一定的延伸。比如深圳除了上述職責,還包括水務管理、房屋租賃管理、畜禽屠宰管理等方面的部分行政處罰權。又如珠海還包括旅游、文化、生豬屠宰、煙花爆竹管理和燃氣、供水、排污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處罰權。
2、廣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已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珠三角城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成效比我們更為顯著。比如深圳市城市管理系統的有關數據反映在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里,就查處了各類行政違法違規案件達100多萬宗,使深圳市的市容市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此外,根據上述城市的情況反映,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有利于解決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多頭執法、執法錯位、越位、不到位等問題,同時加大了城市管理執法力度,形成了執法合力,提高了行政效率。
3、在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方面,其他珠三角主要城市走在我們的前頭。其中,最早的是廣州,2000年就已經開始正式運作,最遲的中山也于去年2月開始正式運作。在城市管理中,他們的某些措施,更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比如深圳在執法過程中,堅持“親民、為民、利民”,密切聯系群眾,真正做到以說服教育為主,處罰為輔,注重日常溝通、指導和扶助,督促當事人自我管理和守法經營,這種方式極大提高了執法的效果。在城市管理當中,單單靠我市行政執法人員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靠廣大市民的自我管理和守法經營,同心同德地與我們一道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將我市的城市管理工作做好,提高我市的環境質量、美化我市的市容環境。
三、國家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和標準
當前,國家在城市管理方面已經制定了一些相關的規定和標準,這些規定和標準是我市今后全面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據,現將這些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城市綠化、市政、環境保護、工商行政和公安交通管理及其他方面的規定和標準列舉如下:
(一)國家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
1、在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包括:《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關于加強戶外廣告》、《霓虹燈設置管理的規定》。
2、在城市規劃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3、在城市綠化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包括:《城市綠化條例》、《城市綠線管理辦法》、《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
4、在市政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包括:《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管理規定》、《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城市道路占用、挖掘收費管理辦法》。
5、在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環境標準管理辦法》、《關于有效控制城市揚塵污染的通知》。
6、在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包括:《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7、在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交通違章處理程序規定》。
8、在其他方面的有關規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城市供水條例》、《城市燃氣管理辦法》、《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
(二)國家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有關標準
1、在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有關標準,包括:《城市容貌標準》、《城市衛生環境標準》。
2、在城市綠化管理方面的有關標準,包括:《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
3、在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的有關標準,包括:《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國家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國家環境標準樣品標準》、《國家環境基礎標準》、《環境保護標準》、《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標準》、《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國家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4、在其他方面的有關標準,包括:《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園林古建筑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
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發展規劃
根據十六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行政體制,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推進綜合執法”的精神,以及我市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產業強市,提升歷史名城的時代特色,優化生態環境、生存環境、工作環境,率先建成寬裕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等要求,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現就今后的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設想:
(一)全力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和發展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行政處罰法和國務院、省、市有關文件,加速我市全面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進程并逐步完善相關的城市管理體制,切實做好從過去低水平、欠統一、不規范的城市管理狀況向綜合型、正規化、高效能的新體制轉變,還要不斷地研究解決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抓好行政執法機制創新,完善行政執法網絡,強化屬地管理,著力提高城管新體制效能。
(二)建設一支全面過硬的行政執法隊伍
為使我市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開好頭、起好步、一炮打響,并逐步在社會上樹立良好形象,必須組建并培養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作風過硬、執法文明、服務貼民、廉潔高效”全面過硬的行政執法隊伍,使之成為依法管理城市、維護城市環境形象的文明護法主力軍,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文明建設服務。
(三)加大力度,抓好機關作風建設版權所有
篇8
一、狠抓管理機制創新。
將市容市貌整治工作的管理權限下放給街道辦事處,強化街道、社區的管理功能。扎實做好市容市貌整治工作。一是對全城主要路段進行14小時不間斷巡查,重點對民主路、?;勐?、長水路、忠義市場入口等重點路段和部位,確保城區各街道干凈整潔、暢通有序。二是針對違章占道經營、不規范的廣告、城市中亂搭亂建等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和當場糾正,占道經營、流動攤點、亂停亂放等現象明顯好轉。同時我局機動中隊、西安、束河、和祥執法中隊與其他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對香格里大道麗客隆超市前、太和路占道務工人員進行疏散,對帶泥上路車輛進行巡查。四是加大執法力度,對移交的七星街片區進行綜合整治。五是依法開展行政處罰工作。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依法對違反城市管理規定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懲治違章行為,有效的打擊違法違章行為。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重心下移、屬地管理、全民動員、綜合治理”要求,理順條塊關系。
一季度以來。出動2950余車次,共累計清理亂吊掛、亂堆放800余處。人員8650余人次,說服教育6000多次,驅趕勞務工人1000多人次,規范各類車輛停放500余起,暫扣三輪車及其他車輛39輛,廣告牌452塊,護欄1個,鐵窗3個,鐵架1個,5套檫皮鞋工具、甘蔗1車,平稱2臺,展柜2個,掃把150把,拖把240把,鐵鏟90個,遮陽傘2把,手機貼膜桌椅3套,其他物品約1500余件;發放《市區人民政府關于開展七星街片區市容市貌綜合整治的通告》800余份,告知書50余份。
二、認真開展戶外廣告整治。
嚴格按照《省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市區戶外廣告設置管理暫行辦法》市區戶外廣告設置技術標準》相關法規和規定認真做好城區戶外廣告日常巡查、監管和整治工作的基礎上。設置面積為626.50平方米。辦理年度檢審20戶,一是認真做好每月新增戶外廣告審批辦理工作及到期年度檢審工作。一季度共審批辦理新設置戶外廣告14戶。設置面積為544.43平方米。七星街規范整治的基礎上,及時通知廣大商戶積極到局補辦戶外廣告設置審批手續,近期共辦理6戶,設置面積為27平方米。
定期不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城區內各路段的各類戶外廣告設置情況進行巡查,二是不斷加大、加強監管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理存在問題。其間,共外出巡查40余次,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17份,通知書》19份。下發強制通知書的同時,組織聘請相關廣告公司人員集中整治拆除康仲路各類違規設置指示牌19塊,拆除面積為65平方米。拆除?;勐防鲜姓晕唇泴徟⑸米栽O置違規廣告牌畫面1塊,面積為300平方米。
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三是木牌整改情況。度“一街一景”門頭(招牌)規范整治整改的基礎上。繼續對?;勐贰⒚裰髀凡糠值攸c的門頭(招牌)以試點形式進行木牌整改,局組織相關人員參整改路段內不符合設置標準的各單位及商戶下發和簽訂了限期整改、規范設置通知書、協議書》129份。并督促要求業主在限期內將原有的戶外廣告牌更換為木牌戶外廣告,共計更換129塊,面積為427.9平方米。
集中組織人員到實地察看,四是七星街片區專項整治工作情況。局在12月接手七星街片區綜合管理權后。對該片區內所設置的戶外廣告進行了摸底調查,并制定了七星街片區戶外廣告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針對七星街片區內主次街道設置不規范,嚴重影響市容市貌、嚴重破損、陳舊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各類戶外廣告進行規范和清理整頓,其中以不協調大中型戶外廣告和雜亂無章的豎式燈箱、一店多牌為重點集中進行規范整改和整治拆除。共下發《限期整改、規范設置通知書》554份,下發通知書的基礎上,集中組織人員拆除各類違規戶外廣告牌451塊,面積為8020.02平方米。待整治規范后責令廣告戶主和商戶到局辦理相關戶外廣告設置審批手續,以便于對七星街的戶外廣告牌進行長效管理。
三、狠抓長效管理機制。
根據七星街是城市“牛皮癬”重災區的實際,按照區區委、區政府對七星街整治工作的安排及要求,按“疏、堵、清”結合的原則對七星街城市“牛皮癬”進行全面清理,共清理整治城市“牛皮癬”22,局在搞好城市“牛皮癬”日常管理和清除工作的基礎上。一季度。000多平方米。其中,清理亂粘貼的小廣告8,500平方米,噴印的辦證號碼約30,000個,7500平方米,商戶柱子上包裝的噴印廣告約6,000平方米,宣傳布標60多條。并在相應的地方增高了
四、統籌安排。
一季度。順利完成了城市路燈的建設、日常管護和修復工作,局始終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節能減排的要求。使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維修亮化率保證98%以上,小區維修亮化率達92%一是由于創園行道樹補植施工造成路燈線路不同程度受損,一季度共發生線路短路、漏電故障12起,查找故障排除12處,查找故障涉及線路4000米更換電纜1730米。二是對香江路、玉泉路部份被盜線路進行恢復,埋設穿管、電纜穿線3200米。三是折除因建設需要取消及車輛肇事受損路燈桿11基。四是完成西安辦事處河東順河小區路燈安裝;完成對七星街接收后設施安全、運行狀況實地、實特勘察,并提出整改、改造意見;完成福慧東路160kv-a箱變安裝、米改造線路投入啟用。
五、強化管理職能。
年是十二五“開端之年。做到防患于未燃,為了做好城市民用燃氣管理工作。警鐘長鳴、真正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注意安全、個個珍愛生命“良好氛圍,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除開展每月1次的例行檢查外,元旦和春節前,對全城的3個燃氣企業、24個換氣門店和61個燃氣灶具經營門店開展檢查整治工作。組織兩個液化氣公司抽調管理骨干針對過期鋼瓶和倒氣現象對全市區的液化氣經營門店進行長期的整治。檢查整治期間,共查處過期鋼瓶15店次,共計40中瓶和11小瓶,均以立即拆封,送回沖氣站處理。同時,為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管理技能,堅持每月1次的安全管理培訓,培訓人次達78人。通過上述一系列工作的開展,有效地遏制了各種違法、違章銷售液化氣和民用燃氣灶具的經營活動使全區人民過上了一個安全、和諧的兩個節日。
六、認真實施創園項目。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為目標,堅持“政府組織、全面參與、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的原則,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城市綠化建設,增加城市綠量,提高環境質量,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推進生態建設,確保年各項創城指標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跨入省園林城市行列。
二、目標要求
(一)園林綠化
1.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確保達到38%以上,綠地率達到33%,人均占有公共綠地面積10平方米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中喬、灌木所占比率大于60%。
2.城市道路綠地率、達標率分別在20%和80%以上。
3.城區主干道綠化覆蓋率面積不少于道路總用地面積的40%。
4.新建居住區綠化面積占總面積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動園地;舊居住區綠化面積不少于總用地面積的25%;全縣花園式、園林式居住區達到30%以上。
5.花園式單位占單位總數的30%以上;主干道沿街單位90%以上實施拆墻建綠。
6.園林生產綠地總面積占建成區面積的2%以上。
7.全民義務植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90%,盡責率在90%以上。
8.城市維護資金用于綠化養護的支出不低于15%。
9.嚴格實施綠線管制和綠色圖章制度。
(二)市政設施
1.城市人均道路面積9平方米以上,城市主要道路養護完好率90%以上。
2.燃氣普及率80%以上。
3.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10標臺以上。
4.用水普及率98%以上,水質綜合合格率100%。
5.城市亮化工程效果明顯,城市主次干道亮燈率97%以上。
6.道路機械清掃率20%以上,每萬人擁有公廁3座以上。
(三)環境保護
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以上,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煙塵排放達標率100%。
三、工作任務
(一)綠化建設
今年重點實施道路、公園綠地、單位庭院和居民小區等綠化,完成綠化建設總面積202.9萬平方米。其中新增綠化面積116.7萬平方米,增綠增蔭綠化改造86.2萬平方米。
(二)市政設施、市容市貌及環保工作
1.建設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網,抓好第三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垃圾處理廠擴建;加快城市供熱管網改造,進一步完善燃氣、熱力、公交等基礎設施。
2.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整治市容市貌及環境衛生,清除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貼亂掛等現象;規范戶外廣告設置,整治城市出入口環境,清理垃圾和白色污染。
3.開展消煙除塵工作,改善城市大氣。
四、職責分工
(一)縣政府辦公室
1.負責牽頭擬定我縣向省住建廳提出的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申請報告、創城工作匯報及城市概況、城市基礎設施情況、環境狀況等材料;城市園林綠化機構設置情況、相關文件及行業管理情況說明。
2.與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小組辦公室共同做好各創城責任單位的協調、督促等工作。
(二)縣住建局
1.綠化建設。完成新昌路(月亮灣-南寨路口)、洪陽街(方山路-大沂路)、壽陽山路(寶通街-南寨路口)、濰昌路(向陽橋-濰城界)、永福路(辛安街-寶通街)、昌高路(南寨路口-濰臨路)、流泉街(新昌路-大沂路)等道路綠化工程建設,綠化面積67.79萬平方米;完成西湖公園改造、丹河水系、桂河水系改造工程以及方山路(昌盛街-寶通街)、湖濱西路(昌盛街-寶通街)、南肖北街(新昌路-寶通街)、東村路(方山路-大沂路)、寶石城三路(站北街-新城街)、站北街中段(寶昌路-新昌路)、利民街西段(湖濱西路-寶通街)等新建道路綠化,面積26.48萬平方米。
2.制定并實施年度城市綠化方案,城市園林綠化工作達到全省先進水平,最近三年各項園林綠化指標的增長速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負責局屬道路綠化達標,道路綠化符合《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綠地率、達標率分別在20%和80%以上,其中城區主干道綠化覆蓋面積不少于道路總用地面積的40%。
4.負責城市公共綠地建設,做到布局合理,服務半徑不超過500米,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5平方米以上。
5.合理組織城市廣場建設,城市廣場達到植物配置合理,建筑小品、雕塑突出城市特色,綠地率不低于60%。
6.認真執行《公園設計規范》、《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省城市公共綠地詳細規劃技術規定》等規范標準,城市園林綠化的規劃、設計具有較高水平。7.負責局屬單位庭院、居民小區綠化達標,居住區設有綠化管理處,資金、措施落實,綠化養護管理良好,花園式單位、小區達到30%以上。
8.對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實施質量監督,綠化工程優良率達到60%。
9.負責制定《縣城市綠化管理辦法》、《縣園林綠化養護標準及考核細則》和《縣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對古樹名木保護建檔立卡,古樹名木保護率大于95%。
10.負責落實城市綠線管制和綠色圖章制度,城市綠線范圍向社會公布;會同縣規劃局編制《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11.負責編制完成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城市生物種多樣性保護規劃》和實施措施,城市常用植物以鄉土樹種及喬木為主,植物品種不少于150個,已完成不小于城市市域范圍的生物物種資源普查。
12.加強綠化管理,建立長效管理運行機制,積極開展“認養、認管、認建”等群眾性綠化管理活動,城市綠化管理工作各項指標達到或超過省級標準。綠地采用節水型灌溉設施達到60%以上。
13.完善園林綠化科研隊伍建設,落實科研機構人員配置、資金及科研項目。
14.城市新建建筑普遍采用節能措施和材料,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達到45%以上。
15.搞好第三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西湖公園、丹河公園、桂河水系續建。
16.加強城市道路建設,城市人均道路面積9平方米以上;停車場、人行道采用透水性地面鋪裝材料。今年重點實施方山路(洪陽街-寶通街)、湖濱西路(昌盛街-寶通街)、南蕭北街(新昌路-寶通街)、東村路(方山路-大沂路)、寶石城三路(站北街-新城街)等道路工程建設;對科技街(大沂路-寶昌路)等道路進行綜合改造。
17.立體綠化推廣。制定立體綠化推廣鼓勵政策、技術措施和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三)縣規劃局
1.編制實施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城市布局合理,建筑景觀和諧,環境容貌美觀;編制(1)《城市建成區范圍圖》:①城市現狀建成區界線的劃定應符合城市總體規劃要求,不能突破城市規劃建設用地的范圍,以自然地形、地貌邊界(如自然山體、水體)或基層行政單位的管理界線(如行政村的邊界)為界;②圖件格式:dwg格式;③圖件比例尺1:10000;④圖件底圖:總體規劃圖。(2)建成區面積、人口說明:城市各城區的建成區面積,以及建成區內的城區人口數量紙質說明材料。(3)《城市總體規劃》(文本、說明書及附圖案):①圖件格式:dwg格式(或JPEG格式)和紙制格式;②包括城市規劃圖和城市用地現狀圖;③經審批正在實施的《城市總體規劃》。(4)《建成區內各城區行政區劃范圍圖》:①圖件格式:dwg格式和紙質格式;②圖件比例尺1:10000;③圖件底圖1:10000地形圖。(5)《建成區內公園綠地(5000平方米以上)分布圖》:①圖件格式:dwg格式和紙制格式;②圖件比例尺1:10000;③圖件底圖1:10000地形圖。(6)《建成區內2002年以后(含2002年)新建、改建居住區(小區)位置及分布范圍圖》:①圖件格式:dwg格式和紙制格式;②圖件比例尺1:10000;③圖件底圖1:10000地形圖。(7)《建成區內公共設施位置及分布范圍圖》:①圖件格式:dwg格式和紙制格式;②圖件比例尺1:10000;③圖件底圖1:10000地形圖。(8)《建成區內規劃防護綠地位置及分布范圍圖》:①圖件格式:dwg格式和紙制格式;②圖件比例尺1:10000;③圖件底圖1:10000地形圖。(9)《建成區內主干道位置分布圖》:①圖件格式:dwg格式和紙制格式;②圖件比例尺1:10000;③圖件底圖1:10000地形圖、《城市綠地現狀圖》。
2.協助縣市政局編制《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協助縣水利局劃定城市藍線并制定管理辦法;協助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制《建成區內歷史文化街區位置及分布范圍圖》和《建成區內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公園綠地(1000平方米以上)分布圖》。
3.負責城市綠線劃定工作,按規定納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協助縣住建局抓好綠線管制和綠色圖章制度。
4.按標準負責規劃綜合性公園3處以上、植物園1處(面積大于4萬平方米),要求以植物造景為主,突出生態優先原則,綠化面積應占陸地面積的70%以上。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大于70%。
5.配合縣住建局搞好市區沿街單位破墻建綠、拆墻透綠,城區主干道沿街單位破墻建綠、拆墻透綠率達90%以上。
6.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區綠地達標率大于85%,林蔭停車場推廣率大于60%,受損棄置地生態與景觀恢復率大于80%。
7.城市其他綠地。依據《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要求,建立城鄉一體的綠地系統;城市郊野公園、風景林地、城市綠化隔離帶等。
8.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建成區內基本消除棚戶區,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實施物業管理。制定城中村改造規劃并組織實施。
9.健全戶外廣告管理制度,規范戶外廣告管理,沿街廣告、招牌整潔美觀。
(四)縣環保局
嚴格城區生產企業排污、排塵標準,年空氣污染指數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數大于240天。建成區內的河流(丹河、桂河)及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IV類指標,城市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100%。加強環境監察,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確保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地表水水質綜合合格率100%,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100%,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小于60.00db(A),城市熱島效應強度小于3℃。
(五)縣市政局
1.做好城市環境衛生清潔,垃圾日產日清;加大機械化設施投入,道路機械清掃率達到20%以上;道路養護良好,完好率達95%以上,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車速大于35km/h。
2.組織、指導各街(區)開展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搞好轄區和城區出入口環境衛生,解決垃圾堆和白色掛樹現象,營造良好的市容市貌。
3.完善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污水管線,總長度94.5公里,污水處理率90%以上,城市管網水檢驗項目合格率99%以上;完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擴建,建設垃圾中轉站12個,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每萬人擁有公廁3座以上。
4.大力實施城市亮化工程,合理布局景觀照明,城市道路照明裝置率98%以上、主次干道亮燈率97%以上。
5.加大天然氣推廣、供熱管網改造和自來水建設力度,改造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住宅供熱計量收費比例大于30%,燃氣普及率80%以上,用水普及率98%以上,水質綜合合格率100%。
6.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安全運行。城市地下管網、道路橋梁等市政基礎設施檔案健全,運行管理制度完善,監管到位,城市安全運行得到保障。
7.無障礙設施建設。主要道路、公園、公共建筑等公共設施設有無障礙設施,且管理、使用情況良好。
8.編制《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文本及附圖案)。圖件格式:dwg格式(或JPEG格式)和紙制格式,符合省城市綠地系統編制大綱要求,并通過省住建部門組織的專家論證,按規定批準實施并納入《縣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風景林地及道路綠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形成科學合理的綠地系統。
9.城市園林綠化管理信息技術運用:(1)負責開通市政熱線并運行正常;(2)建立城市園林綠化數字化信息庫、信息與社會服務共享平臺;(3)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實時動態監管;(4)保障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
(六)縣城管執法局
加大園林綠化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毀綠占綠、亂砍亂伐等破壞綠化行為,保證沒有破壞園林綠化的重大事件發生。加強城市綜合整治,保持城區秩序良好、整潔,主要街道和公共場所的公共設施完好,無亂貼亂畫、亂搭亂建、亂停亂放和亂設經營攤點等現象。
(七)縣林業局
1.負責全縣苗圃建設,全縣生產綠地面積占建成區面積的2%以上,苗木自給率達到較高水平;園林植物以鄉土樹種為主,種類不低于60種。
2.制定建成區農田林網、“四旁五荒”綠化建設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3.積極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統計近三年來全民每年義務植樹數量、盡責率、成活率及保存率,確保植樹成活率、保存率和盡責率不低于90%。
(八)縣公路局
重點搞好濰九路、大沂路、膠王路綠化和增蔭增綠,完成道路綠化67.9公里,完成增蔭增綠13.3公里;負責國、省道綠化,道路兩側要建有不少于50米的綠化隔離帶,形成城郊一體的綠化環境。
(九)縣財政局
負責政府重點綠化工程資金籌集調度;負責城區綠化日常養護管理資金的籌措、安排。
(十)縣國土資源局
1.負責所有綠化用地的征收。
2.協助縣市政局搞好《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3.協助縣住建局實施綠線管制和綠色圖章制度。
4.編制《城市地形圖》:①包括DLG(數字劃線圖)和DEM(數字高程模型)數據;②圖件格式:dwg格式;③圖件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④地形圖范圍大于城市建成區范圍。
(十一)縣交通運輸局
1.負責城區交通營運秩序良好,服務周到便捷,萬人擁有公交車輛10輛(標臺)以上。
2.負責局屬單位庭院、居住區綠化達標。
(十二)縣教育局
負責抓好系統內校園、單位庭院綠化達標。
(十三)縣水利局
1.完成規劃區內所有水系所轄范圍內的水體防護綠地建設,沿岸綠化效果好,注重自然生態保護,按照生態學原則進行駁岸和水底處理,生態和景觀效果明顯;完成丹河、桂河等水體防護綠地建設。
2.抓好城區規劃區水資源保護,地表水質綜合合格率達到100%;劃定城市藍線,并制定城市藍線管理辦法。
3.城市濕地資源保護。完成城市規劃區內的濕地資源普查,制定城市濕地資源保護規劃和實施措施。
(十四)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1.負責保護城市傳統街區、歷史優秀建筑等,措施有力,效果明顯,文物古跡及所處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2.劃定城市紫線,制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或城市歷史風貌保護規劃,經過審批實施效果良好;城市歷史文化街區得到有效保護。
3.編制《建成區內歷史文化街區位置及分布范圍圖》:①圖件格式:dwg格式和紙質格式;②圖件比例尺1:10000;③圖件底圖1:10000地形圖。
4.編制《建成區內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公園綠地(1000平方米以上)分布圖》:①圖件格式:dwg格式和紙制格式;②圖件比例尺1:10000;③圖件底圖1:10000地形圖。
(十五)旅游局
轄區內國家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嚴格依據《風景名勝區條例》、《省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保護管理。
(十六)縣傳媒集團、日報社分社
1.積極做好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宣傳工作,制定相應宣傳方案,及時跟蹤報道創建重大活動,使創建活動深入人心。
2.負責制作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技術報告光盤(文字材料及DVD音像片,其中DVD音像片時長不超過12分鐘。內容包括城市概況、環境狀況、基礎設施情況;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等主要指標情況說明;公園綠地、道路綠化、單位庭院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等各類綠地建設情況;數字化城市管理、熱線等建設運行情況)。準確、及時報道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活動,做好深度報道和典型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3.負責制作反映我縣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活動的影像資料(時間長度10分鐘)。內容包括動員發動、政策法規、機構建設、資金投入、綠化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反映出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變化。
(十七)有關街(區)
1.負責組織轄區內道路綠化建設,道路綠化符合《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道路綠地率、達標率分別在20%和80%以上。
2.負責轄區內公園綠地建設,做到布局合理,分布均勻,維護良好,服務半徑不超過500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5平方米以上。
3.負責轄區內單位庭院、居民小區綠化達標,居住區設有綠化管理部門,資金、措施落實,綠化養護管理良好,花園式單位、小區達到30%以上。
4.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全民義務植樹成活率、保存率和盡責率均不低于90%。
5.組織轄區內單位、居民區及居民利用陽臺、屋頂、墻面及立交橋等構筑物開展立體綠化,拓展綠化空間,提高綠化效果。
6.轄區內建設苗圃總面積不低于390畝,植物種類不低于60種。
7.嚴格按照《縣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標準》進行綠化管理,制度、機構健全,措施得力,落實綠化養護經費并隨綠地增加逐年增加;綠地采用節水型灌溉設施達到60%以上。
8.嚴格按照《省園林城市標準》要求,搞好轄區內市容環境衛生及其他相關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
9.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在膠濟鐵路兩側建設不少于50米的綠化隔離帶。
10.組織開展城市綠地的認建、認養、認管等群眾性綠化活動。
11.社區配套設施建設。社區教育、醫療、體育、文化、便民服務、公廁等各類設施配套齊全。
年重點抓好以下重點綠化項目:
經濟開發區:一是道路綠化。主要對新修的東肖路、科技街東段、北三里街東段3條道路進行綠化,綠化面積6萬平方米。二是小區綠化。對昌明花園進行增綠、補綠,綠化面積達到4萬平方米;對奧運城市花園、同樂花園2個新建小區,按照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0%的標準綠化,綠化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三是單位庭院綠化。對區內學校、機關團體、公共文化設施等單位的綠地率按照不低于35%的標準建設,年內綠地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對區內工業企業的綠地率按照不低于20%的標準建設,年內綠地面積達到4萬平方米。四是村居綠化。村居道路兩側、農村房前屋后栽植毛白楊、速生楊等當地綠化品種,年內綠化經濟林帶200畝。五是增綠增蔭綠化改造。對轄區內已完成綠化的道路進行摸底,去除死苗,重新補植;對小區、單位、企業空地、圍墻進行綠化,最大限度的增加綠化面積;對村居庭院引導居民栽植常春藤等攀爬類植物,增蔭綠化。六是創建11個花園式單位(小區)。組織昌明花園、奧運城市花園、溫泉公寓、二中、體育公園、中泰寶石學院、世紀陽光紙業集團、盛世熱電、計生服務中心、中傳拉鏈、現代塑膠等11個單位積極進行花園式單位創建。
朱劉街道:一是道路綠化。完成和諧路、友誼街、元利路、團結路北段、朱孔路等道路綠化,綠化面積12.6萬平方米。二是村居綠化。抓好魏家莊社區、戴家社區等村居綠化建設,完成綠化面積3.5萬平方米。三是完成轄區內道路、小區、庭院、村居等增綠增蔭綠化改造,突出抓好錢家莊、山坡、九級、大石橋、西圈五個村居改造提升,綠化荒山1099畝。四是創建6個花園式單位(小區)。組織比德文電動車產業園、萬山集團、東盛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杰富意振興化工有限公司、魏家莊社區、戴家社區等單位開展花園式單位創建工作。
城關街道:一是小區綠化。對已建成的小區進行增綠、補綠,綠化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對頤和家園、恒豐現代城、鉑金水岸、新宇佳苑等新建小區,按照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0%的標準綠化,綠化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二是單位庭院綠化。對區域內學校、機關團體、公共文化設施等單位的綠地率按照不低于35%的標準建設,年內新增綠地10萬平方米;對工業企業的綠地率按照不低于20%的標準建設,年內新增綠地8萬平方米。三是村居綠化。村居道路兩側、農村房前屋后栽植毛白楊、速生楊等當地綠化品種,年內新增綠化經濟林200畝。四是增綠增蔭綠化改造。對區域內已完成綠化的道路進行摸底,去除死苗,重新補植;對小區、單位、企業空地、圍墻進行綠化,最大限度的增加綠化面積;對村居庭院引導居民栽植常春藤等攀爬類植物,增蔭綠化。
寶城街道:一是道路綠化。重點綠化309國道堯溝社區段兩側和營丘街兩側,綠化面積3.5萬平方米。二是小區綠化。重點對小李家莊社區內的主要道路兩側進行綠化,綠化面積1萬平方米。三是村居綠化。對梁莊、東西王等重點村內干道進行綠化,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四是完成轄區內道路、小區、庭院、村居等增綠增蔭綠化改造,重點是街道駐地府前街的拆舊改丑和綠化,綠化面積1萬平方米。五是創建4個花園式單位(小區)。組織歐尼斯塑膠設備有限公司、圣元酒業有限公司、悅賓包裝有限公司、振興橡膠有限公司等4個單位開展花園式單位創建。
城南街道:一是道路綠化。完成南寨創業園路、永福路中段、新安街、永安街、永順街、永昌路、永福路等道路綠化,完成綠化面積3.2萬平方米。二是小區、庭院綠化。抓好南寨社區、池子社區等小區綠化,完成綠化面積0.8萬平方米。三是創建4個花園式單位(小區)。組織街辦大院、中心小學、城南中學、樂化酒廠等單位開展花園式單位創建工作。
五圖街道:一是道路綠化。重點綠化朱孔路五圖段,完成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二是小區綠化。重點對貴和社區和五圖社區內主要道路兩側進行綠化,完成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三是村居綠化。對各村內干道進行綠化,重點是圍繞庵上湖村農業科技示范園進行綠化美化,面積0.8萬平方米。四是完成轄區內道路、小區、庭院、村居等增綠增蔭綠化改造,重點是對街辦駐地拆舊建新,大力實施美化、綠化、亮化、凈化工程,綠化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五是創建3個花園式單位(小區)。組織駕駛人考試中心、市委黨校、貴和社區行政服務中心等單位開展花園式單位創建工作。
(十八)其他部門、單位:縣直機關黨工委、經信局、農業局、衛生局、人民銀行、供電公司等部門、單位負責抓好本系統庭院、居住區綠化達標。
五、方法步驟
(一)中旬召開動員大會,進行廣泛宣傳發動;
(二)份完成《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
(三)份各責任單位完成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的現場任務,下旬組織對創城現場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自查驗收;
(四)份完成各類創建省級園林城市資料的整理,組織對創城資料進行自查驗收;
(五)迎接省住建廳航空遙感測量和實地考核。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機構,強化領導。為加強對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住建、公安、財政、國資源土、林業、環保、城管執法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小組(成員名單見附件),定期召開會議,了解進度、掌握情況,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市政局,具體負責園林城市的創建、實施、申報等工作。有關街(區)、部門也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創城工作??h政府與各創建責任單位簽訂創城責任書,縣政府督查室和縣創城工作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各責任單位工作進展的督查,并將進展情況在全縣通報。
(二)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創建園林城市的部署要求和職責分工,制定本地、本單位的創建實施方案,前報縣園林處備案。同時,切實抓好創城資料的整理工作,各責任單位要根據任務分工和《省園林城市標準》,安排專人員搞好本單位創城資料的收集整理(包括單位創城工作情況、行業指標完成情況以及當前各項指標數據等),要求認真細致、實事求是、數據準確、內容翔實,并于前報縣園林處。要按照創建任務的標準、要求和完成時限,倒排工作計劃,做到環環緊扣,不留空隙,力爭提前完成任務。
(三)嚴格規劃管理,實現依法治綠。綠地系統規劃是綠化建設的重要依據,要切實實行“綠線”和“綠色圖章”等管理手段,確保規劃執行到位。城市“綠線”內的用地不得隨意改作他用,“綠線”范圍內的原有建(構)筑物要限期遷出。城市規劃區內所有新、改、擴建工程項目必須按照規定的綠化指標配套建設綠化工程,綠化工程的規劃設計方案須經縣規劃、市政部門審查同意并報縣政府批準,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項目綠化意見書》后,方可到其它有關部門辦理開工手續。建設單位必須按照批準的綠化工程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實行招投標制度和質量監督制度,確保城市綠化質量。建立綠化易地補償制度,對確實不能達到綠化標準的項目,必須嚴格審批,采取補救措施。要強化規劃綠化用地監督,對各類建設項目實行綠地率執行情況跟蹤管理,納入竣工驗收程序。
篇10
【關鍵詞】城市 規劃 景觀 設計
中圖分類號:P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城市規劃:城市規劃是對城市的發展方向進行預測,對城市的各項資源進行合理管理,以適應或達到城市發展的要求,并對城市的景觀設計進行指導,是對城市建設的綜合部署,是在一定的時期內,城市根據自身發展情況以及社會整體發展情況,結合國家推行的各項發展制度和支撐條件,所制定出來的城市未來發展的計劃和目標。城市規劃的目標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保護和恢復來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并促進對傳統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保護,在城市規劃中應遵循人文主義、科學實用、可持續性、因地制宜以及文化本位的原則從總體上提高社會整體經濟效益和優化生態環境。城市規劃的研究方向有三方面。第一堅持以人為本,進行科學規劃。第二,通過對城市本地特色的挖掘,打造城市的內涵。由于歷史因素,自然條件以及發展程度的不同,形成了各個城市不同的風貌和個性。第三,要促進生態環境和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
二、城市景觀設計及其特點
1、城市規劃與城市景觀
城市作為一種物質的表現, 是一種可以看到的物質形態。城市規劃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目標和計劃, 是城市建設的綜合部署。其目的是通過城市與周圍影響地區的整體研究, 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環境。城市景觀是對土地功能的利用, 是在對土地性質研究之后做出的綜合利用, 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樣的建筑, 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綠地, 哪些應保持其現狀。城市的美, 不僅意味著有一些美麗的公園、優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個環境乃至細部都應是美的。這些內容構成了城市風景的所有內容, 都是城市景觀設計的題材。景觀設計除了必須滿足其適當的功能外, 還應符合形式美原則。城市的景觀應反映城市的性質與規模。城市總體規劃確定之后, 城市景觀設計就反映城市的性質。如歷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城市景觀組織中透著濃郁的古都氣息; 首都北京的長安街政治氣氛濃重; 杭州作為旅游城市, 山光水色氣脈相聯自然景物與人文環境融洽。城市景觀還反映城市各物質要素的功能分區與布局。隨著工業現代化的發展, 各地不斷出現了工業城市和工業區, 一些現代化的廠房、高爐、水塔、碼頭等建筑物、構筑物和設施就成為這類城市的景觀。原有的城市景觀對城市發展的作用不可忽視。自然的水域和丘陵, 原有的建筑物的類型, 都是景觀設計的創作之源。
2、城市環境景觀設計的特點
景觀可理解為景與觀的統一體。景, 即風景、景物, 指一切客觀存在的事物; 觀, 即觀看、觀賞, 是指人對景的各種主觀感受。從環境藝術角度看, 景觀是一種視覺現象、自然現象、生態現象、文化現象等人類生活環境中一切視覺事件和視覺事物的總和, 是一門相互關系的藝術。廣義上分, 城市環境景觀可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是自然地域性的綜合體現, 有地域性的特點。人文景觀是人類自身發展過程中科學的、歷史的、藝術的概括, 具有歷史性、人文性、民族性、地方性、實用性等特點。就人文景觀而言, 由于人類文化傳統的差異, 美學思想的不同, 所以形成的景觀風格也有很大差別。大的方面主要表現為: 以儒教文化為中心的東亞人文景觀;以基督教文化為中心的歐美人文景觀; 以天主教文化為中心的拉丁人文景觀; 以伊斯蘭教文化為中心的阿拉伯人文景觀; 以印度教文化為中心的南亞人文景觀。
三、城市總體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
1、確定城市空間景觀體系
對城市的景觀進行系統組織, 形成完整的景觀體系。即確定城市主骨架, 確定不同景觀特征的景觀區、景觀線、景觀點和景觀軸, 從而建立起易于識別感知, 富有特色的有序聯系和發展態勢, 形成邏輯有機, 具有鮮明個性的總體空間形態。
2、布置城市人文景觀活動空間
根據城市所在的自然地理環境及歷史形成的布局特征, 對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文活動性質、內容、規模進行布局, 從而為局部地段或片區詳規、景觀規劃設計在內容上、性質上, 以及尺度、形態、氣氛等方面, 提供依據。
3、城市道路、水面、綠地系統環境控制
從空間環境質量的角度對城市道路,江、湖、河、海和濱水環境建設以及城市綠地系統組織和空間環境特征, 進行總體設計。
4、提出城市色彩、照明、建筑風格、城市標志物與建筑小品等的整體設計構想
從塑造城市個性、特色的要求出發, 結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條件與歷史傳統特征, 對城市的色彩、建筑風格的分區、城市的基調、城市的重點, 對照明主要標志物和重要的建筑小品, 作出總體布局的構思。
5、注重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動空間、構思重點地段的空間景觀效果
對城市的公共活動中心、廣場、步行街、城市入口、重點公園、濱水地段等的布局、性質、設計要求進行研究, 并對重點地段如市中心、車站廣場、商業步行街等的形態設計, 提出大的構思方案和設計建議, 為下一階段的局部設計提供可靠的指導。
6、制定相應的設計指導準則
以上城市總體景觀設計, 除用圖紙表達設計意圖外, 主要還通過制定城市景觀設計指導準則的文、圖表方式進行表達, 并制定相應的實施管理條例, 作為執行的依據。
四、城市各類中心的景觀設計
1、城市中心的景觀設計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業、文化和娛樂中心的區域,是表現城市有價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這里,人們對這個城市個性的認識得到強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據城市規劃決定的, 因為中心規劃是城市規劃的一部分。城市中心的景觀能否產生良好的視覺印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從市中心有什么遠景可以眺望?怎樣使人去觀看重要的建筑物?這些建筑物與重要的特征的地點之間有什么視覺聯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觀中應有重要作用?能賦予統一性和多樣性的因素是什么?對這樣一些問題在城市中心景觀設計中, 都應作出回答。重要的特征的地點之間有什么視覺聯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觀中應有重要作用?能賦予統一性和多樣性的因素是什么?對這樣一些問題在城市中心景觀設計中,都應作出回答。
2、市民廣場的景觀設計
市民廣場具有多樣性, 它是指由各種用途的道路、停車場、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帶。由建筑組成的空間形式有三種:市民集合的主要廣場, 它一般與市政廳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結合;娛樂建筑的空間, 如影劇院、賓館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廣場;購物的空間,如商業街、商業區和市場以及辦公建筑所圍成的空間。市民廣場上的公共建筑物對廣場景觀起著決定性作用。作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處理的重點, 應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強調個別建筑物的立面;作為紀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應是一個視線焦點, 是可以被人們欣賞的主要景觀。使用軸線可以使多個空間相互發生關系,是景觀設計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中軸線。當一個建筑物與另一個建筑物有一定距離,同時是行道樹形成狹長景觀以強調一個理想的視點,于是建筑物變成了一個有鏡框的焦點。在一個對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獲得的狹長景觀也就愈多。市民廣場應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 當廣場的地面過大, 使建筑物看去象是站在空間的邊緣,墻和地面分離開來,使空間的封閉感消失, 廣場的景觀也隨著發生質的變化。
結論
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城市規劃引導著景觀設計的開展,景觀設計反映了城市的性質和功能,因此,在實際實施中必須把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提高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的水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