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能效管理范文
時間:2023-11-01 17:25: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據中心能效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某呼叫中心服務全國多個省的客戶,為了兌現業務有差異、服務無差別的客戶承諾,該呼叫中心按照話務規模均衡、自然災害同時發生地區相對分離的原則,下設6個客服部。當某省發生大話務峰涌溢出時,在保證各客服部能接得起本部門服務網省電話的前提下,監控(應急指揮)中心統籌調控某些客服部富余的接聽資源,成立虛擬的應急客服七部,通過給客服七部中的座席配備所有省的全業務中級技能,分擔大話務峰涌部門溢出的話務量。
在監控客服七部座席狀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話務繁忙出現較多排隊時部分座席仍然會長時間停留在就緒隊列中,這既會造成本可接起的電話被放棄,也是一種人力資源浪費。呼叫中心每天都會產生海量數據,從某種意義上講,呼叫中心也是數據中心,因此我們利用系統中現有的人員能效基礎數據,并結合數據分析的方法,對客服七部人工效能現狀進行評估。
一、客服七部人工效能現狀
工時利用率反映了座席的有效工作時長能否滿足呼叫中心的要求,其中空閑時長異常對此影響較大。此外,我們在日常座席狀態監控中發現案頭時長異常,雖然無法在工時利用率這個指標中有所體現,但也會對整個呼叫中心的人工服務接聽率造成影響。因此,接下來我們從空閑時長異常和案頭時長異常兩個角度進行深層挖掘。
(一)空閑時長異常
組成虛擬客服七部的人員不固定,在需要安排培訓、就餐、下班時,各客服部可以申請換人,因此從理論上講,在話務繁忙期間,客服七部人員的空閑比往往較低。下面選取2015年11月13日至11月26日客服七部中6個班組的空閑時長占整個簽入七部時長的比例數據及離散系數以及各客服部在該段工作周期的空閑比及離散系數,繪制圖如圖1所示。
由圖1可見,除了客服三部、六部在本部門的空閑比相較于在客服七部時偏高,其余部門均偏低。事實上,我們選取研究的這段時間屬于話務高峰期,除了客服三部、六部,其余部門每天長時間存在數量不等的排隊。此外,還可以看出各客服部座席在客服七部時的空閑比波動較大。
(二)案頭時長異常
選取2015年11月13日至11月26日客服七部六個班組的案頭時長占整個簽入七部時長的比例數據及離散系數以及各客服部在該段工作周期的案頭比及離散系數,繪制圖如圖2所示。
由圖2可見,各客服部在客服七部的案頭比相較于在本部門時均偏高,且波動較大。從現場座席狀態監控也可以看出部分座席在客服七部存在利用案頭長時間休息的現象,需要不斷予以督促。
二、診斷分析
通過對話務繁忙期間客服七部空閑比異常偏高座席的軟電話動作明細進行分析,發現部分座席存在頻繁外呼的現象。例如某座席在當日存在12次外撥、1-2s內客戶主動掛斷的動作。此類通話未成功,不會在座席呼出電話統計表中得到體現,但會改變其工號在就緒隊列中的排隊順序,從而躲避進電話。
我們在現場監控座席狀態的過程中還發現一類現象,某些座席在話務繁忙出現排隊期間其就緒時長一直在累積,無法接進電話,但查詢其工號配備的座席技能符合該呼叫中心的要求。通過到一線巡場,對異常人員行為進行跟蹤,發現此現象是由于座席違規利用系統漏洞,異常操作硬電話,導致座席端無法正常接進電話。
三、解決方案制定
由以上分析可知,座席違規操作系統導致空閑時長異常、案頭時長異常,是該呼叫中心客服七部人工效能提升的瓶頸。針對此,該呼叫中心一方面出臺了對客服七部能效數據的績效考核辦法,將座席在客服七部的能效數據納入月度績效評定中;另一方面,監控(應急指揮)中心對客服七部的能效數據、存在問題進行日梳理、日反饋、日跟蹤。
四、效果驗證
經過一個多月的整改提升,我們對2016年1月15日至1月28日客服七部的數據進行分析,與2015年11月13日至11月26日的數據對比,檢驗整改效果。
圖3、圖4分別為整改前后空閑比及離散系數、案頭比及離散系數的對比圖。
由圖3可以看出,經過一個多月的整改,各客服部在客服七部的空閑比均明顯下降,而穩定性仍相對較差。計算客服七部各班組2016年1月15日至1月28日的空閑比趨勢值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見,整改后客服七部各班組的空閑比趨勢值為負,表明客服七部的空閑比整體是下降的趨勢,雖然其離散系數偏高,但是是在朝好的方向發展,這正是我們愿意看到的。
由圖4可以看出,各客服部在客服七部的案頭比穩定性提升明顯,平均值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縮短(因座席在客服七部主要接起的是非原部門服務網省的電話,業務差異會導致案頭處理時長比原部門的偏長一些)。
篇2
提高靈活性和部署速度
一直負責英飛集成系統等方案銷售的施耐德電氣IT事業部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業務拓展經理金東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Mini-英飛集成系統順應了當前云計算市場快速發展的需求。在云時代到來后,數據中心的發展呈現兩極化趨勢:一方面,全國各地興建了許多超大規模的云數據中心;另一方面,企業本身需要一個接入點,實現與這些云數據中心的連接,這也是Mini-英飛集成系統誕生的原因。“截至目前,Mini-英飛集成系統已在電信運營商、銀行以及各類企業中得到了大規模部署,用戶反饋非常積極。”金東介紹說,“Mini-英飛集成系統具有部署快速、靈活且易于管理等特點,它很好地繼承了英飛集成系統的思路和優勢。”
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Mini-英飛集成系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它是一個十分成熟的解決方案,英飛集成系統在中國銷售已有十年歷史;十年中,英飛集成系統積累了大量客戶,并從客戶那里獲得了非常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對于不斷優化和完善英飛集成系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英飛集成系統一直保持了非常高的可用性,在數據中心能效、建設工期以及成本等方面給客戶帶了巨大價值。
Mini-英飛集成系統是一個高度集成化的解決方案,它簡化了數據中心的部署,即使有部件出現問題,也可由施耐德電氣一家負責解決,消除了多個供應商因維修問題相互扯皮的尷尬。金東表示:“施耐德電氣的愿景是簡化數據中心的所有流程,包括設計、項目實施、運維等。‘簡化’是施耐德電氣數據中心戰略的關鍵詞。我們提供一個高效的設計工具,覆蓋從數據中心的咨詢、設計到實施的全過程,可以提高數據中心建設的速度,而且非常靈活。無論構建大型數據中心還是小型數據中心,我們都沿襲同樣的思路和方法。數據中心的靈活性和部署的敏捷性在Mini-英飛集成系統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提升每個子系統的能效
中國用戶對數據中心的能效越來越看重,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很多用戶都反映電費是一個的巨大負擔。“無論是舊的還是新建的數據中心,其整體能效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中國用戶在數據中心的設計和選擇具體解決方案時逐漸開始重視能效指標。”金東表示。
多年來,施耐德電氣幫助客戶對傳統數據中心進行改造,運用了許多創新的技術和產品,并始終踐行施耐德電氣所倡導的能效改造思路和方法,實現數據中心的節能。“很多人開始關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數據中心能效水平的PUE值,這是一件好事。”金東話峰一轉,“但是PUE值越低,并不表示整個數據中心的能源就一定得到了節省,比如服務器的耗電增加,PUE值反而會變小。因此在設計數據中心之初,我們就要先做能效的分析,而且會把每一個子系統的能效情況都分別列出來。”
篇3
在為云而生的新一代數據中心中,基礎設施不再只是簡單地提供風、水、電以及網絡,追求的也不再是單純的節能環保或者高可靠和可用,除此之外還要滿足云計算對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這就對數據中心的部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適應這些需求,模塊化數據中心就成為必然之選,相應的,數據中心的管理也從傳統的動環監控轉向IT與基礎設施統一管理的DCIM(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軟件)。
從模塊化UPS
到集裝箱式數據中心
傳統的數據中心建設通常要很長時間,長則一兩年短則大半年,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人們越來越難以容忍如此長的建設周期,模塊化數據中心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之一。
模塊化數據中心是按照“高可靠、高效節能和整體快速部署”的建設理念來構建的新一代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解決方案,是專門針對云時代數據中心的需求而提出的。在云時代數據中心趨于大型化和超大型化,資本投入龐大和運營成本驚人,同時,其承載的應用越來越多,對可靠性要求也越來越高,模塊化數據中心通過工程產品化、設計標準化和模塊化疊加等方式,十分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從技術演進上來說,模塊化數據中心源于模塊化UPS,而模塊化UPS的出現源于傳統UPS的不足。長期的應用實踐已經證明傳統UPS的一些弱點。比如,前期投資高,可擴展性差導致的投資浪費嚴重等。
相比較而言,模塊化UPS冗余度好,能支持邊成長邊投資,投資省,同時能效高,因此從一上市就受到用戶歡迎。而模塊化數據中心在模塊化UPS的基礎上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其在UPS的整流、濾波、充電等器件集成化和模塊化的基礎上,還實現了與制冷系統、電力分配系統以及機柜系統的集成等。這使得模塊化數據中心能實現更高級別的可擴展性、高可用性、高能效以及統一管理。比如,模塊化數據中心可以支持數據中心級別的“邊成長邊投資”,也就是可以隨著IT需求的增加逐漸新增電源模塊、空調系統、電力分配系統,因此可以將投資推遲到真正需要的時候,以避免浪費。當然,邊成長邊投資不只是可節省投資,它還有助于提高數據中心的能效。因為傳統數據中心通常會一步到位,而數據中心的負載一般有一個增長過程,初期很低,對傳統數據中心而言低負載往往意味著低能效。
模塊化數據中心
四大核心價值
在市場上,模塊化數據中心可以以不同形式出現,如當前很流行的微模塊數據中心其實質也就是模塊化數據中心,而集裝箱式數據中心更是將模塊化推向極致,它在快速部署的基礎上又實現數據中心整體的移動化,非常適用于一些災害或應急場景。
在我國已有不少數據中心開始采用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建設模式,有的甚至步子邁得更大,采用預制模塊化的方式。比如,深圳云基地2013年建成的位于鹽田港現代物流中心的數據中心就是采用當下流行的預置模塊化技術。得益于這一建設模式,深圳云基地的這個數據中心從工人進場到交付,前后只有3個月,同時節能效果也相當不錯。
歸結起來,模塊化數據中心可以為用戶帶來四大核心價值:第一,高可用性,即通過工程產品化,實現整體設計和交付,避免系統問題;其次,智能控制,其智能監控、智能管理、智能供電和智能制冷的運營方式,保障了對IT環境的智能控制;第三,高度集成化、一體化,可以一站式服務,從而實現快速部署和在線擴容,保障客戶業務連續運行。第四,降低TCO,也就是分期投入,減少建設成本,同時在占地和運維成本上都有30%以上的節省。
自動化與智能化
模塊化數據中心為數據中心的快速部署和高效節能奠定了一個良好的物質基礎,但在具體的管理和運維上,特別是在自動化和智能化方面,則要依賴于配套軟件,也就是DCIM。
在云計算時代,IT設備和負載的變化已經成為常態,而IT設備和系統每一點改變都會影響到基礎設施,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根據IT系統和設備的變化不斷改變基礎設施的供應能力,包括空間、制冷和電力供應等。
DCIM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問題,DCIM的最大賣點就是要打通IT管理與基礎設施管理之間的聯系,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把原本彼此緊密相關的信息集成到一起,顯著降低了數據中心的管理和運營成本、節省時間,并能基于這些信息做出更合理的決策;其次,能夠更好地利用現存的IT和基礎設施資源,優化數據中心的性能,提高可用性。
同時,DCIM通過集成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IT設備的管理,極大地滿足了云計算對于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以虛擬化技術為例,雖然虛擬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IT設備的利用率,但是,虛擬化應用的同時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讓我們預測對物理設施的需求更難。折中的辦法是有時不得不為之預留更多的電力、空間、制冷和計算能力,這又導致了利用率的降低。而有些DCIM軟件平臺能對數據中心建模,這樣能提前預測所有變更的影響,包括服務器之間遷移虛擬機或者在房間里增加機架。
值得一提的是,DCIM已經成為一種數據中心領域新的熱點,在市場上也出現了諸多此類軟件。各種軟件可能在功能上有所差別,但它們都致力于通過集成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管理與IT設備管理,來改進決策的效率和準確性,并降低管理成本并優化數據中心的運行效率。
軟件定義數據中心
談到下一代數據中心就不得不提軟件定義,盡管這個詞在大多數時候是指的是IT設備的軟件定義。
可以說,今天“軟件定義”正在橫掃整個IT產業,顛覆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等在內的數據中心等傳統IT基礎設施市場,尤其是數據中心市場,而相關IT廠商正在調整,并在新的市場找到自己的位置。
根據較早提出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VMware給出的定義,軟件定義數據中心是指讓數據中心完全自動化、策略驅動、高效率、真正按需提供。VMware認為,在一個軟件定義數據中心,所有基礎設施都要虛擬化,并將虛擬計算擴展到所有應用;其次,還能根據應用需求實現存儲虛擬化和虛擬化網絡,以提高速度和效率;第三,管理工具要實現自動化。
篇4
高密度服務器給數據中心帶來了“熱點”:對某些高端系統而言,這些熱點的用電量每個機架就超過30千瓦。因而,有些數據中心的管理人員發現無法為這些機架配送足夠電力。還有,另一些管理人員發現無法為這些建筑物配送更多電能: 已達到了電力公司為該地區配送額外電力的最大能力。
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Mallory Forbes的注意。Forbes是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地方金融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兼大型機技術經理,他說:“每當我們修訂用電標準,每年的用電需求似乎老在增長。這給數據中心的管理出了一道難題,因為你得不斷增加電力。”
節能措施可以收到顯著成效。數據中心功耗節約1瓦電至少可以省下1瓦的冷卻用電。眼光長遠的IT管理人員已經注意采購更加節能型的設備帶來的投資回報。賓夕法尼亞州先鋒集團的技術業務負責人Robert Yale說:“能源在制訂為期五年的商業計劃時成了重要因素。”他管理的占地6萬平方英尺的數據中心主要用來處理基于Web的事務。雖然安全性和可用性是首要問題,但先鋒集團“比過去更加關注能源問題”。
節能數據中心節省的不僅僅是電,還可以減少對高成本的基礎設施升級項目的要求,以滿足電力和冷卻方面的更大需求。有些企業還開始更進入一步,從環保角度關注整個數據中心。
下面這些步驟可以讓機敏的數據中心管理人員領先一步。
合并服務器及其他設備
新墨西哥州圣菲Uptime Institute咨詢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董事Ken Brill說,現有的數據中
心只要作幾個方面的基本變化,就能大大節省成本,而合并服務器就是一個好辦法。他說,在許多數據中心,“10%到30%的服務器閑置沒用,它們可以關閉。”
據一位業內人士估計,移除物理服務器可以迅速節省成本――每年每臺服務器可節省多達1200美元的電費。太平洋煤氣電力公司客戶能源管理部門的高級項目經理Mark Bramfitt說:“就一臺服務器而言,你每年可以直接節省300到600美元的電費;另外還可以節省300到600美元的冷卻費用。”這家總部設在舊金山的電力公司提供了“虛擬化獎勵”計劃:由于服務器合并項目,每停用一臺服務器,就獎勵150到300美元。
一旦閑置服務器被移除,數據中心的管理人員應當考慮把服務器當中盡可能多的應用軟件搬移到虛擬機上。這樣,IT人員可以大大減少所需物理服務器的數量,同時提高了剩余服務器的利用率。
如今,大多數物理服務器的利用率大約只有10%到15%。VMware公司的產品營銷高級主管Bogomil Balkansky說,由于一臺閑置服務器消費的電能多達其處于峰值利用率下所耗電能的30%,所以提高利用率,就能更充分地利用電力方面的投資。
為此,VMware公司正在研究與其分布式資源調度軟件有關的一項新功能,有望在被作為單一資源池來對待的物理服務器之間動態分配工作負荷。Balkansky說分布式電源管理技術將“把虛擬機塞到數量盡可能少的物理機上”,然后自動關閉閑置服務器的電源。工作負荷變化時,該系統會進行動態調整。這樣一來,工作負荷可以在晚上非工作時間合并起來,然后到了早上業務活動多起來時,重新分配給更多的物理機。
啟用電源管理功能
雖然可以使用電源管理工具,但如今管理員并不是一直在使用。Amory Lovins是科羅拉多州斯諾馬斯的能源可持續性研究公司Rocky Mountain Institute的主席兼首席科學家,他說: “在典型的數據中心,用電量幾乎不會變。但是IT負荷卻出現三四倍的變化,這說明我們沒有合理實施電源管理。”
他補充說,單單充分利用電源管理功能、關閉閑置不用的服務器,就能把數據中心的電能需求減少20%左右。
惠普公司的知名技術專家Christian Belady說,如今許多數據中心沒有出現這一幕,原因是管理員幾乎一心關注正常運行時間和性能,IT員工還沒有習慣于使用現有的電源管理工具。他認為,啟用電源管理功能可為數據中心的電力和冷卻系統減輕壓力,實際上提高可靠性、延長正常運行時間。
AMD公司服務器研究小組的皓龍產品部門經理Brent Kerby說,供應商也要做更多的工作,以便使用電源管理功能。雖然AMD及其他芯片生產商正在實施新的電源管理功能(微軟Windws本身就支持這種功能),但他說: “你必須調整電源管理方案,才能充分利用它。”Kerby說,應當在默認狀態下啟用這項功能。他說: “電源管理技術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利用最新處理器的電源管理功能有望大大節省電能。AMD的最新處理器可以根據調低每個核心的電壓和時鐘頻率,并減少配送給另一個耗電大戶部件――內存的電源。Kerby說,只要啟用電源管理功能,“在50%的CPU利用率下,可以節電65%。即使在80%的利用率下,也能夠節電25%。”其他芯片生產商正在研究類似技術。
愛達荷州博伊斯的安全通信服務提供商DigiTar的首席技術官Jason Williams說,在一些情況下,電源管理功能有可能帶來更多問題。他在AMD64服務器上運行Linux。他說:“我們使用很多Linux,而電源管理導致該操作系統出現了一些非常古怪的行為。主要是Linux內核出現隨機性崩潰。如果啟用ACPI功能,有些系統可以正常運行Linux,有些系統卻不行。這確實很難預測,于是我們通常關閉ACPI及其他任何電源管理功能。”
ACPI是指高級配置和電源接口,這是惠普、英特爾、微軟及其他業內廠商共同制訂的一項規范。
升級到高能效服務器
第一代多核芯片設計顯示了總功耗顯著下降的優點。英特爾的服務器技術和計劃推廣主管Lori Wigle說:“英特爾的至強5100功耗減少了40%,性能卻增至兩倍。”改用基于這種設計的服務器可以提高能源效率。
不過將來的節能效果可能比較有限。Sun、英特爾和AMD都聲稱,各自服務器的功耗在近期會保持不變。AMD當前的處理器產品功耗在89 W到120 W。AMD的Kerby說: “這是我們目前保持的功耗范圍。”至于Wigle,她也沒有指望英特爾下一代產品的節能效果能像5100那么好。她說:“改用45納米產品后,我們看到效果會好一些。”
芯片生產商還在把輸入/輸出和內存控制器等功能集成到處理器平臺上。Sun的Niagra II就在一塊芯片上包含了PCI Express橋接芯片、萬兆以太網和浮點運算等功能。Sun的首席架構師兼著名工程師Rick Hetherington說:“我們研制出了真正的片上服務器。”
IBM公司System x平臺部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程師表示,這種合并不意味著可在芯片層面降低總的服務器功耗。他認為,總體考慮,凈功耗不會改變。他說:“集成帶來的節能效果被更新更快的互連技術所抵消,譬如第二代PCIe、通用系統接口(CSI)或HT3、全緩沖內存(FBDIMM)或DDR3。”
采用高能效電源裝置
John Koomey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顧問教授,也是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員。他說,電源裝置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人們沒有關注服務器市場的總體擁有成本,因為如今許多服務器隨帶的低能效電源裝置浪費的電能超過數據中心里面的其他任何部件。Koomey正在帶領行業組織開發一種服務器能源管理協議。
改進設計方面的進度一直很慢。英特爾的Wigle說:“電源效率每年只提高0.5%左右。”相比而言,新的電源效率要高得多,可是在入門級服務器市場,它們因為比較昂貴而沒有得到普遍部署。
由于很多大眾化服務器使用低能效電源裝置,利用率達到100%時,能效最高達到70%到75%; 但是利用率如果只有20%時,能效會降到65%左右――服務器負荷平均在10%到15%之間。這意味著,電力還沒有輸送到IT設備,低能效電源裝置就已浪費了近一半的電力。
導致這個問題更嚴重的是,電源裝置每浪費一瓦特電能,僅僅為了消除數據中心因此而產生的廢熱,就需要另一瓦特的系統冷卻電能。
電源裝置供應商ColdWatt公司的營銷主管Lakshmi Mandyam說,如今的電源裝置可以獲得80%或者更高的效率―即使在負荷為20%的情況下也能如此,但成本大大提高。高能效電源裝置的價格要貴15%到20%。
不過,改用這些更節能的電源裝置可以減少運營費用和資本費用。RMI公司的Lovins說:“如果你花20美元在購買節能電源裝置上,冷卻和基礎設施設備就可以節省100美元的費用。”他說,要是電源裝置在一系列低負荷下無法提供80%的效率,可以認為這種裝置是不能接受的。
各大服務器供應商聲稱,它們已經在各自的服務器產品中提供或者逐步采用更節能的電源裝置。
惠普公司正在讓自己的服務器使用統一的電源裝置設計。存儲、網絡和基礎設施部門副總裁Paul Perez聲稱:“今年夏天會交付能效節約非常高的電源裝置。”他補充說,惠普正在設法把能效比例提高到95%。惠普的Belady說,該公司的所有服務器都采用能效至少是85%的電源裝置。
智能電源管理也可以提高電源裝置的利用率。譬如說,總負荷降低時,惠普的“節電(PowerSaver)”技術就會關閉C級刀片服務器機架里面六個電源裝置當中的幾個。這就節約了電能,提高了效率。
IT人員在確定電源裝置效率時可以利用的一個資源是上面的結果。這個認證計劃由電力公用事業公司發起,上面列出了哪些電源裝置在20%、50%和100%等負荷下,始終能達到80%的效率。
斯坦福大學的Koomey說,谷歌公司采用了一種創新的方法來提高服務器集群的電源裝置效率。電源裝置設計的費用高是由于有時需要在不同的直流電電壓下提供多種輸出。“在設計定制主板時,他們對電源裝置設計人員說‘我們不需要所有這些直流電輸出,我們只需要12伏。’”通過指定單一的12伏輸出,谷歌節省了設計資金,省下來的錢用于研制效率更高的電源裝置。他說:“我們需要這樣的設計理念。”
拆除公司內部的障礙
Uptime Institute的Brill說,雖然IT人員認真跟蹤性能和正常運行時間,但大多數IT部門并不對能源效率負責,這是由于IT部門與設備管理部門分離的緣故。使用電能的是前者,拿到電費單的卻通常是后者。
要認識到挑戰、為變革提供經濟激勵,拆除這些障礙是關鍵。隨著冷卻系統從簡單的機房空調系統變成有針對性的冷卻系統(這種系統甚至把熱交換器移到了服務器機架內部),各部門之間加強溝通也必不可少。
在數據中心,設備管理部門和IT部門之間的界限在日漸模糊。Rocky Mountain的Lovins說,要是因為屬于不同辦公室或者不同部門而幾乎不聯系的人不進行協調,就不可能出現解決方案。
Lovins說,獨自設計的問題也困擾著IT設備供應商。現在工程師的專業化程度很高,往往在真空狀態下設計部件,沒有考慮使用他們設計部件的整個系統(這里是指數據中心)。他說,原來針對多個優點而對整個系統進行優化的整體式設計流程結果“被分成了多個部分”,一名專家“只設計一種部件或者只針對一個優點來優化某個部件。”
遵照標準
有幾項計劃正在開展當中,也許可以幫助用戶識別及購買節能效果最好的IT設備。這幾個計劃包括針對電源裝置的80 Plus計劃,以及針對服務器的擬訂中的能源之星認證計劃。遵照美國國會命令,美國環保署正與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合作,共同研究推廣使用節能服務器的方法,今年下半年相應規范。
標準性能評估公司(SPEC)也在為服務器開發每瓦特性能基準測試方法,這有助于對能源效率進行比較提供一個基準,規范定于今年。SPEC電源和性能委員會主席Klaus-Dieter Lange說,這項標準一旦完成,將有助于跨平臺進行比較。Lange說,制訂這項標準的小組每周都要開會。他說,基準測試會評估不同負荷下的能源效率。
力求實行變革
除非用戶需要,否則IT設備制造商不會針對能源效率而設計。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副總裁兼平臺和數據中心部門主管Joseph Hedgecock說,該公司正在竭力說服供應商設計更節能的服務器。他說:“我們正在竭力要求更節能的電源裝置……最終是系統本身更節能。”
先鋒集團的Yale說,該公司加入了綠色網格(Green Grid)及其他行業組織,竭力要求提高能源效率。他說:“我們成了其中的一員,我還參與不同的信息組織。這是我們整個行業在討論的一個話題,我們正與制造商們一起來解決。” (沈建苗編譯)
鏈接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的可再生能源部門近日將在倫敦召開會議,討論一個面向數據中心運營商的非強制性節能行為規則。 這次倫敦會議將包含一個有關降低數據中心能源消耗的技術,以及規則中應當包含哪些條款的研討會。
在這之前,歐盟委員會幾乎沒有制訂計算機能耗方面的監管規則。在美國,雖然美國環保局的能源之星計劃被國際上廣泛用來衡量臺式機的能耗,但它不包括服務器。
我們來看看和服務器有關的能源消耗情況。
服務器消耗1千瓦的能源,大約就需要1千瓦的電能為之降溫。相應的,非服務器設備會消耗1到1.5千瓦電能。
一般數據中心每平方英尺面積消耗電量是40瓦,使用舊服務器機架的數據中心每平方英尺面積耗電量是2千瓦。
篇5
自然冷卻效率高
王鐵旺告訴記者,英維克可以從多個維度滿足不同數據中心對制冷的要求。英維克可為大、中型數據中心提供高效制冷與自然冷卻解決方案。比如,新建的數據中心可以采用英維克應用iFreecooling間接自然冷卻技術的CyberMate(雙循環)高能效空調系統,在冬季可停止壓縮機運行,通過制冷劑泵實現高效安全的自然冷卻。王鐵旺舉例說:“該方案已在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客戶中廣泛應用,與常規機房專用空調相比,其全年(北方地區)節能率超過40%。”在用數據中心則可通過英維克iFreecooling自適應多聯(雙循環)空調系統實現節能。比如,iFreecooling啟動時可減少約96%的壓縮機能耗和超過25%的冷凝器能耗,整機節能率超過70%。中國移動、中國石油等大客戶已采用了該解決方案,實現空調系統全年節能35%以上,機房節能15%以上。英維克高效制冷的CyberMate全系列高能效空調系統適用于超大型數據中心。
英維克還可為高熱密度數據中心、模塊化及集裝箱數據中心提供高效制冷與自然冷卻解決方案。以英維克XRow列間空調為例,它具備多種送風方式,可與封閉冷熱通道配合使用,以獲得更佳制冷效果。該方案已在騰訊MDC數據中心等客戶中得到廣泛應用,實現空調系統節能超過30%。
王鐵旺介紹說,針對企業級機房,英維克可以提供XRack微模塊服務器機柜高效制冷解決方案。該方案包括戶內微模塊機柜解決方案與戶外微模塊機柜解決方案,在服務器機柜內實現了高效冷卻,并集成模塊化UPS、微環境監控等系統,在實現空調系統高效節能的同時,實現了微模塊服務器機柜的高效運行與管理。
定制化 集成化
王鐵旺表示,針對客戶的需求為其提供定制化且高度集成的解決方案越來越流行。以騰訊MDC數據中心為例,在一個微模塊中集成了列間空調系統、直流供電系統、蓄電池系統、配電系統、監控系統、服務器機柜。“英維克的XRow高效列間空調系統采用靠近熱源的冷卻方法,在確保可靠性的前提下可極大地降低空調系統能耗。”王鐵旺說。
近幾年,集裝箱數據中心是一個市場熱點。英維克緊跟潮流,為集裝箱數據中心提供了定制化、多樣化的空調產品,比如XRow等。“英維克為重慶聯通集裝箱數據中心、天津生態城集裝箱數據中心提供的定制化高效冷卻系統,集成了自然冷卻,可進一步降低數據中心的PUE值。”王鐵旺舉例說。
英維克還為山東華電等客戶提供了多種形式的XRack微模塊機柜高效解決方案。XRack微模塊服務器機柜相當于一個小型企業的數據中心,它集成了高效XRow列間空調、UPS、蓄電池、PDU、監控系統。
篇6
咨詢服務先行
施耐德電氣IT事業部大中華區副總裁、數據中心業務總經理曲穎表示:“不同的云計算環境對數據中心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中國在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規模和速度方面并不落后于國外。為了追求速度,許多用戶在建設云計算數據中心時采用邊想邊建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很容易導致錯誤的發生。因此,我們建議用戶還是先對數據中心的建設有一個全盤的考慮,然后再進行建設。”
施耐德電氣IT事業部大中華區全球首席系統架構師Robert Bunger說:“以前,中國的用戶十分注重數據中心的一些技術細節。但是現在,中國用戶會在數據中心的規劃和設計上投入更多精力,更具有大局觀。在數據中心的創新性設計方面,中外的差距越來越小。”
中國的許多企業級數據中心正逐漸轉向云計算和托管服務。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施耐德電氣也正在從單純的設備供應商轉型成服務提供商和具有全面服務能力的數據中心總包商。“在許多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的建設初期,施耐德電氣承擔了大量場地規劃、業務規劃的咨詢服務工作。中國用戶也逐漸認識到咨詢服務的重要性,愿意為咨詢服務付費。”曲穎表示。
施耐德電氣擁有龐大的服務團隊,分布在13個行業。去年,施耐德電氣還收購了一家從事數據中心咨詢和運維服務的公司,目的就是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數據中心服務。施耐德電氣咨詢服務收入的年增長率達到200%。
有的放矢
“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一定是由業務驅動的。我們必須先了解用戶的需求以及數據中心的用途,才能在設計和部署數據中心時做到有的放矢。”曲穎舉例說,“互聯網公司的數據中心一般是T2級別的,其物理基礎設施所占的面積與IT設備所占的面積之比為1∶1。一些金融公司的數據中心通常是T4級別的,其物理基礎設施所占的面積與IT設備所占的面積之比為5∶1。在數據中心的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施耐德電氣扮演的是一個翻譯家的角色,即將用戶的需求翻譯成數據中心的一些建設要求。只有了解了用戶的業務需求,我們才能確定云計算數據中心要符合什么樣的行業標準,建在哪里,需要多大的面積等。”
PUE值只是衡量數據中心能效的一個指標。在一個云計算數據中心建成后,用戶要從哪些方面來驗證該數據中心是否符合當初的設計需求呢?
曲穎介紹說:“我們能夠為用戶提供一個綜合的權衡器,即測量工具。它能讓用戶從成本、能效、可用性等多個角度審核其數據中心。舉例來說,我們的能效管理平臺可以覆蓋數據中心的建筑物、機房內部的動力環境以及整個IT管理平臺。”
篇7
我們正迎來互聯網發展的第二次浪潮——信息產業和傳統產業的結合。現在,人們經常談論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物聯網以及“兩化”的深度融合等話題都與這股浪潮有關。作為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施耐德電氣旗下的APC看到了這股大潮背后的許多新商機。
無論是工業、信息產業還是其他產業,都面臨數字化的挑戰。數字化的直接結果就是產生了大量數據,我們俗稱為“大數據時代”。在這個時代,為了讓數據產生我們所需要的效益,就必須借助云計算的手段和工具。在云時代,數據中心應該如何實現創新呢?
數據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云計算也好,數據中心也罷,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相關國際組織和研究機構預測,為保證今天的氣候環境到2050年沒有太大的變化,人類的碳排放量要削減50%。具體來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實現能效管理,即有效降低單位GDP的能耗。這也是施耐德電氣作為一個全球能效管理專家,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談到云計算產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硬件平臺、軟件平臺如何做,此外還包括安全平臺、內容平臺等如何進行融合等。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用戶需求的變化,企業如果想轉向云計算,其數據以及各種資源都必須與網絡結合起來。從這個角度講,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這些構成數據中心的關鍵元素都必須對云提供很好的支持。
數據中心托管帶來新挑戰
雖然我國的數據中心已經超過50萬個,但從數據中心的整體容量來看,只有日本數據中心的二分之一,美國數據中心的十分之一。從現到2015年,我國的數據中心整體容量年增長約為12%~13%。再看看小型數據中心市場。我們認為,500平方米以下的數據中心市場發展會越來越困難,甚至會出現負增長。由于海量數據的產生,數據中心的規模會越來越大,中型和大型的數據中心市場未來會有非常大的增長。許多用戶開始選擇將數據中心業務進行托管,因此一些提供托管和外包服務的第三方數據中心將擁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其擁有的數據中心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我們預測,大概到2015年底,中國25%的數據中心將承載托管業務。在中國,數據中心托管業務包括以下幾種形式: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托管服務、IT廠商提供的托管服務,以及政府提供的托管服務等。
企業自建數據中心的增長率大概是每年15%~20%。企業選擇將數據中心進行托管的業務增長率是20%~30%。現在,傾向于選擇數據中心托管的行業客戶主要有以下四類:一是金融和保險業的客戶,二是電信行業的客戶,三是IT行業的客戶,四是政府客戶。通常情況下,企業愿意自己建設和擁有一個數據中心,并把這個數據中心作為生產經營的一個工具。比如,銀行、保險公司等通過不斷優化數據中心,以更好的服務來吸引客戶。還有一種情況,一些服務性的企業將數據中心作為一項業務,出租給第三方來使用。我們預測,這種數據中心服務的增長比例會遠遠高于企業自建數據中心的比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
這個趨勢也帶來了很多挑戰。首先,一個龐大的用于業務出租的數據中心將需要大量的電力,讓數據中心更有效地利用這些電力就需要關鍵電源;其次,數據中心在運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不能有效排出這些熱量,數據中心內的設備將無法正常運行,這就需要有制冷系統;最后,隨著數據中心規模增大、設備增多、耗電量增加,整個數據中心的運維成本將持續上升,用戶必須進行整體的能效管理。
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
虛擬化的服務器、虛擬化的存儲、虛擬化的網絡甚至是整個中心的虛擬化,提高了數據中心資源的利用率和靈活性,但同時也對數據中心的物理基礎設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由于業務需求是動態變化的,資源也是動態調配的,那么數據中心的電力供應也應該是動態的,同時制冷也是必須動態的。數據中心將面臨許多挑戰,比如機房功率密度的增加對機房內部氣流的約束、制冷等會提出更高要求,廠商必須實現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的創新。
篇8
西部數據家庭互聯解決方案副總裁兼總經理ScottVouri先生在開幕當天的高峰論壇作演講中說道:“作為世界領先的外部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西部數據專為蘋果用戶推出了一系列擁有獨特技術和時尚外觀的存儲方案,通過便攜及云存儲設備,讓蘋果用戶享受流暢、快速、安全穩定的數據保存和分享。此次,西部數據不僅為Mac發燒友們展示和分享的全新存儲技術和解決方案,更希望通過Macworld向大家展現由西部數據所帶來的未來互聯家庭的藍圖。”
在本次展會中,西部數據展出了多款完美匹配Mac電腦的外置硬盤產品MyPassportforMac、MyBookStudio和MyPassportStudio。其中尤以今年推出的Mypassportstudio2TB,更是攝影師、錄像師、圖形藝術家或者創意人士的理想移動伴侶。
在本次展會期間,西部數據也展示了WDTV系列媒體播放器。憑借這一全新娛樂選擇,用戶可以流暢地將最佳娛樂以及收藏的多種格式的視頻、圖片、音樂等個人媒體內容傳輸到高清電視上播放。用戶還可以通過MyBookLive個人云存儲網絡驅動器以及任何一種直接連接的數碼便攜攝像機、相機或USB設備,再連接到網絡的個人電腦或蘋果電腦上觀看媒體內容,打造以用戶自己為中心的電視。
在3天的展會期間,西部數據將借以多款個性化產品以及前衛的個人云存儲設備,吸引了大批蘋果粉絲駐足咨詢,人氣十足。相信通過這次展會WD不僅僅將新產品推薦給眾多果粉,更讓廣大的果粉能體驗到WD帶來的未來的互聯家庭。WD將繼續通過提供領先的技術支持與增值服務為蘋果用戶帶來更多更好的存儲體驗。
施耐德電氣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走進中西部
篇9
綠色節能戰略明確
丁麒鋼告訴記者,對于數據中心,“能效邏輯”描述的是從網絡主設備到基礎設施的級聯能耗系統,通過對能耗系統中的每一步驟(處理器、直流供電、配電切換、UPS、制冷等)的節能進行量化和評估,艾默生提出了綠色數據中心的節能邏輯。在保證可靠性和可用性基礎上,在機房基礎設施方面,艾默生開發出數碼渦旋空調壓縮機技術,高熱密度解決方案,空調群控技術,高頻UPS,服務器電源管理系統,高通孔率、高承重率服務器機架等新技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機房級節能系統,使數據機房能耗最小化和系統容量最大化。
新一代數據中心節能理念
“綠色節能已成為艾默生產品及解決方案設計的靈魂。”丁麒鋼強調。在新一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中,艾默生采用了多項開創性的節能設計。
空調設備占機房能耗的38%以上,空調節能成為節能關鍵,艾默生采用多種空調節能方案,如:采用服務器機柜背板冷卻方案,最佳冷熱通道設計方案,空調壓縮機的數碼渦旋技術,空調群控技術和機房高熱密度解決方案。從而有效降低了機房空調能耗。丁麒鋼指出,艾默生針對新建機房和舊機房改造分別提出了不同解決方案。
電源節能是數據中心節能的另一個重要考慮因素,數據中心目前電源主要采用UPS,傳統UPS采用工頻方式工作,效率相對較低,體積大。艾默生對此推出的NX系列UPS系統,與傳統工頻機相比效率提高了3%,減少占地面積20%,減少重量20%。此外艾默生通過采用諧波治理技術來提高電網電能的使用效率。
此外,艾默生研發的服務器機架開創了83%通孔率,良好的散熱性能也為機房的節能作出了貢獻。而服務器電源管理系(SPM)作為新一代數據中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為數據中心有針對性地采取降低能耗措施提供依據。
領先技術創新
篇10
在大會期間,艾默生網絡能源大中華區銷售及服務副總裁劉志峰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與記者暢談了艾默生網絡能源在數據中心市場的定位、策略,并著重強調了艾默生網絡能源端到端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競爭優勢。
云數據中心大有可為
在中國,數據中心建設是剛性需求。劉志峰也相信,在電信4G建設的帶動下,以及互聯網、金融、政府、交通、教育和醫療等行業對數據中心的需求持續升溫的情況下,艾默生網絡能源在數據中心領域將大有可為。現在,數據中心業務已經與電信業務、工業領域業務一起構成了艾默生網絡能源的業務基石。
2014年,云計算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給云服務商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而且也驅動數據中心市場進入一個良好的上升發展期。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面對傳統數據中心管理復雜、運維成本居高不下、難以適應業務發展需要等一系列問題,行業用戶對新一代數據中心的建設熱情高漲,無論是新建、擴建還是改建的數據中心項目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在這種背景下,艾默生網絡能源將數據中心業務作為戰略規劃的重點,通過整合、并購,不斷豐富和完善產品線,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在此基礎上,艾默生網絡能源以“提升客戶價值”為核心,持續在技術研發上進行投入,并在動力產品、熱管理系統、電能管理系統、模塊化數據中心、DCIM(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隨著在數據中心市場上份額的逐漸增加,艾默生網絡能源樹立了高端的品牌形象,同時鞏固了行業領軍者的地位。
“在云計算領域,數據中心處于核心位置。無論云計算采用何種業務模式,都需要高可靠、高可用的IT服務,都需要柔性、經濟的數據中心作為支撐。”劉志峰表示,“云數據中心對于部署速度、靈活擴展、高密度、綠色節能、智能化管理等有特殊要求。為此,艾默生網絡能源推出了Smart Solutions系列智能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Smart Solutions方案是基于云計算等新興應用需求、采用模塊化等創新技術、結合行業實踐推出的智慧型解決方案,從供配電、熱管理、監控管理三個角度進行了改進,為云數據中心的建設帶來了高可靠、高靈活、高協同、更經濟的核心價值。
在云數據中心建設方面,艾默生網絡能源已經走在行業前列,樹立了許多樣板工程。比如,艾默生網絡能源為騰訊(深圳)數據中心建設項目提供了宏睿Smart Aisle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不僅充分滿足了騰訊新建數據中心的多樣化應用需求,而且成了騰訊后期大規模自建或租用機房的標準。另外,在金融領域,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上海外灘數據機房采用艾默生網絡能源提供的包括UPS、熱管理系統、動環監控系統、電源管理系統、數據中心資產管理系統等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了一個經典、高端的金融行業現代化數據中心樣板工程。
劉志峰介紹說,在中國擁有超過1500人研發團隊的艾默生網絡能源,在研發、制造、銷售和工程、技術服務等方面具備強勁實力。艾默生網絡能源還堅持實施“全球技術、本土研發、本土制造、服務本地”的發展戰略,在深圳、西安、南京、蘇州等多地設立了產品研發平臺,在深圳福永、廣東江門、四川綿陽設立了工廠,并在全國設立了31個銷售與服務辦事處。艾默生網絡能源還建立了超過200家核心商的分銷團隊,保證國內用戶可隨時隨地獲得艾默生網絡能源創新的技術、優質的產品、完善的解決方案和高效的服務。
向管理要效益
今年4月,中國計算機報社針對中國的數據中心用戶做過一次調查,大多數用戶表示,數據中心的節能與管理是他們下一步投入的重點。當前,在保證數據中心可靠、穩定運轉的同時,如何節能降耗、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已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劉志峰介紹說,艾默生網絡能源以“能效邏輯”理論為指導,在所提供的解決方案中打破基礎設施和IT設施的界限,綜合融入節能減排技術。“能效邏輯”這種更具策略性的方法可以利用級聯效應,最大程度地降低IT組件和設備層面的能源消耗,更好地實現系統的節能。
以艾默生網絡能源新一代節能型產品Liebert.SDC系列智能節能雙循環空調為例,它將自然冷源與機房內部制冷無縫結合,特有的節能制冷循環模塊可在室外溫度達到切換點時自動停止壓縮機制冷系統,同時開啟節能制冷循環系統,通過室外低溫冷卻制冷劑的方式達到節能和冷卻的雙重目的。
劉志峰表示,艾默生網絡能源一直著眼于從全生命周期的視角來審視數據中心的規劃、設計,并提供全面、一體化的數據中心構想和管理方式,使得數據中心的規劃、設計、構建和運營更加高效、可管理、可擴展和可預測。艾默生網絡能源已構建起以“1+4”方法論為核心的產品和方案規劃體系。其中,“1”指基于邊界和業務需求相結合的數據中心規劃方法;“4”指四大核心理念,即關鍵業務全保障、工程產品化、能效邏輯、數據中心智能化等四個數據中心建設的方法和特性。
今年初,艾默生網絡能源公布的《數據中心2025:探討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報告顯示:29% 的專家預測,DCIM可實現跨所有系統和層次的全面可見性;43% 的專家認為,數據中心將實現自我修復和自我優化。“DCIM代表了數據中心管理的發展方向。”劉志峰說。
艾默生網絡能源是業內較早在DCIM領域布局的公司,它的DCIM解決方案Trellis系統在IDC DCIM MarketScape評選中榮登榜首。在實現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艾默生網絡能源一直堅持以深化“數據中心智能化”為手段,使得數據中心易運行、易維護和易管理,將設備管理轉變為更具價值的數據中心運營和運維管理。
Trellis是艾默生網絡能源最新推出的DCIM產品。該平臺是一套由全新的軟硬件組成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解決方案,整合并擴展了CPMS、SiteWeb、DSview和Avocent Data Center Planner等功能,實現了對數據中心內IT設備和物理基礎設施的一體化、智能化的動態管理。劉志峰透露說, Trellis平臺的能力已經全面擴展到移動終端。
整體解決方案差異化
無論在IT市場還是數據中心市場,廠商與用戶對整體解決方案的呼聲都越來越高。劉志峰認為,隨著云數據中心的發展,行業用戶針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產品,未來對于易于快速部署的高效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會更加強烈。
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的核心價值在于,為客戶提供了“一站式”的產品和技術支持,避免了產品分散購買、數據中心分散建設和分散管理模式的弊病。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降低了客戶選型、采購和工程管理的整體成本,縮短了工程建設周期,更重要的是在服務方面,通過統一和縮小客戶的維護工作界面,有利于為客戶提供及時、完整和有效的一體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