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具體方案范文
時間:2023-11-02 17:37: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森林防火具體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森林防火;現狀;問題;建設目標;寧夏彭陽
中圖分類號 S7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9-0220-01
彭陽縣位于寧夏東南邊緣,六盤山東麓。氣候屬溫帶半干旱氣候區,為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表現特征為冬寒長、春暖遲、夏熱短、秋涼早;干燥少雨、日照充足、蒸發強烈、無霜期短。年平均氣溫7.5~8.5 ℃,無霜期147~168 d,年平均降雨量350~550 mm,且全年時空分布不均,雨季(7―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全縣大部地區干旱缺水。區域內自然植被類型以干草原植被為主,草地植被覆蓋度45%~55%。全縣災害性天氣有干旱、霜凍、大風、沙塵暴、冰雹等,特別是干旱天氣發生頻繁,且持續時間長,成為影響林業生產最為嚴重的制約因子。
1 森林防火現狀
1.1 森林資源
截至2013年底,全縣總土地面積2 528.6 km2,全縣森林資源保存面積為13.17萬hm2,森林覆蓋率24.8%。全縣公益林面積為9.93萬hm2,其中天保工程管護面積5.2萬hm2,國家重點公益林森林生態補償基金管護面積4.2萬hm2;全縣已建成生物防火林帶面積6.13萬hm2。生物防火林帶總長度達9.2萬km(1 hm2按1 500 m折算),其中退耕地林草間作型防火林帶4.8萬hm2,荒山荒坡沙棘鎖邊型防火林帶1.33萬hm2。
1.2 防火設施與裝備
先后建成護林防火檢查站31個,架設照明線路16.5 km,防火站打水窖36眼,為17個防火站通上了照明電,配置太陽能發電設備7套,修建林區道路411 km,購置森林防火指揮車3輛,運兵車1輛,風力滅火機13臺,油鋸4臺,割灌機38臺,水槍60套,撲火服120套,三號工具420把,防火帳蓬3頂,防火電臺2部,對講機15部,電話33部。
1.3 組織與人員隊伍
彭陽縣還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在林業局,負責森林防火具體工作。林業局下設森林公安派出所,有干警6名,協警10名;12個鄉鎮林業站,1個國有林場,共有林政管理人員20名;專職護林員220名,其中重點公益林區共有128名,天保工程管護區共有護林員92名;2 400名半專業兼職撲火隊員,形成了森林公安、林業站、護林員三級護林防火網絡;森林防火期間,實行24 h值班制。多年來,全縣林區未出現重大森林火災事故,全縣森林資源健康發展。
2 存在的問題
一是生態移民遷出區的閑置土地和林業用地面臨無人管護,周邊人群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和破壞程度加強,加之雜草叢生,周邊村莊與林緣鑲嵌分布,火災隱患嚴重。二是由于經濟薄弱,防火基礎設施、設備,撲火物資、儲備,通訊、預警體系建設以及撲火隊伍的建設還比較滯后,與防火工作現代化、科學化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1-2]。三是林區道路建設、防火隔離帶建設還不完善,尚未建成有效的森林防火阻隔網絡,發生重大森林火災的隱患尚未排除。四是森林防火經費短缺,森林防火防范撲救能力較差。
3 建設目標
通過項目帶動和資金注入,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全縣森林防火體系,提升森林防火防控能力,遏制森林火災的發生和蔓延,確保森林資源安全,為實現山川秀美、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生態彭陽”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
3.1 建設任務和內容
建設內容及地點:在小岔鄉、馮莊鄉整建制移民村遷出區新建防火檢查站2處,每處40 m2,共80 m2;在白陽鎮陽洼村陽洼、姜洼村宗山、王洼鎮楊寨村楊寨、羅洼鄉薛套村肖掌子、草廟鄉丑畔村丑畔新建永久性宣傳碑5座。
建設標準:每個森林防火檢查站建設面積為40 m2,磚混結構。永久性宣傳碑建設整體采用混凝土結構。規格為寬6 m,高2.8 m,厚0.3 m。
3.2 建設進度安排
7月堪查定點,編寫項目建設實施方案;8―10月新建護林防火檢查站2處(80 m2),永久性宣傳碑5座;11月組織人員進行自查自驗;12月準備好各項內外業資料,申請項目主管單位檢查驗收。
3.3 投資概算
概算總投資17.6萬元,其中:新建森林防火檢查站2處(80 m2),投資9.6萬元(2處×40 m2/處×0.12萬元/m2);新建永久性宣傳碑5座,投資6萬元(5座×1.2萬元/座);項目規劃設計及管理2萬元。總投資17.6萬元,申請國家投資15.6萬元,主要用于防火檢查站、永久性宣傳碑建設費,地方財政配套2萬元,主要用于前期設計、檔案管理等費用。
3.4 預期效益
通過項目的實施,使項目區域森林防火基礎設施更加堅實,使森林資源安全更有保障,保護了生態建設的成果[3-4]。
3.5 保障措施
一是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林業和生態經濟局副局長任組長,縣森林派出所所長任副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人、財、物的落實和管理。項目具體由縣森林派出所組織實施,負責項目建設,同時負責監督、檢查、驗收項目全部建設情況。二是項目管理。建立質量監督制度和項目法人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項目建設采取招投標制度,由有資質的建設單位承擔,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由縣林業和生態經濟局與工程承包單位簽訂工作責任書;切實加強工程建設的技術管理,從設計到施工都必須嚴格執行工程建設技術管理程序[5]。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項目建設方案、修改設計和建設標準。三是檢查驗收。加強工程建設的監督檢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依據項目的特點,抓住重要的技術環節及責任制落實情況,針對工程進展情況,實行跟蹤監督檢查,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地段限期整改,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四是資金管理。項目建設資金實行報賬制管理,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嚴格按國家批復的項目方案運行,加強資金審計監督,嚴禁項目資金截留挪用,確保資金安全運行。
4 參考文獻
[1] 吳建國.淺談森林防火工作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思路[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1):56-60.
[2] 王宗銀.森林防火的必要性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0(20):236-238.
[3] 陳德傳,徐有琪,梅盛根,等.淺談森林火災的防范措施與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