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工程審計法范文
時間:2023-11-06 17:23: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綠化工程審計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縣文化廣場工程項目竣工決算情況的審計報告
根據《審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和我局審計工作安排,我局派出審計組于5月21日至7月3日,對縣城市文化廣場工程項目竣工決算情況進行了審計,現將審計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縣城市文化廣場是我縣既造福當代、又利在千秋的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該工程項目位于縣城南二環路與中都大街交匯處,實際占地70641.63平方米。縣委縣政府對該工程十分重視,建設局專門成立了現場指揮部,負責整個工程的具體實施,進行內外協調、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該工程由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由山東百卉園林科技有限公司中標承建。廣場總投資1257.61萬元,于7月7日開工建設,7月1日竣工。
該工程在設計過程中充分整合了我縣濃厚的文化資源,規劃設計了釋文化園、儒文化園、運河文化園、當代文化園四個園區,成為展示特色文化的窗口、宣傳文化旅游的城市名片、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時,也為城區居民提供了游玩娛樂、休閑健身、怡情養性的美好去處。
廣場整體工程完成硬化鋪裝17243.75平方米,綠化工程面積49201.52平方米,水池面積4196.36平方米,鋪設地下電纜11320米、排水管道201.1米,供水管道3762.1米,安裝立柱式草坪燈、激光射燈、投光燈、地燈等燈具736盞,并形成了供電自控系統,功能齊全。
二、審計實施情況
此次審計,審計組嚴格按照《審計法》、《審計機關國家建設項目審計準則》的規定,在進行充分細致的審前調查的基礎上,制定了切合實際的審計實施方案,采取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和適當的方法。充分應用計算機審計與互連網技術,使用了《審計底稿處理系統》和《建審系統》。根據縣政府要求,審計組對該工程進行了現場跟蹤,并委派一人現場蹲點,對隱蔽工程進行現場記錄,從源頭上取得第一手資料。針對施工變更大,工程項目多的實際,以施工圖紙為參考資料,審計人員與甲、乙雙方共同對整個工程進行實測實量,確定了工程量,并根據甲乙雙方考察所簽訂的材料價格,最終合理確定了工程造價。據統計,這次審計共投入120個工作日,召開座談會3次,查閱憑證8本,帳薄4本,審計工程結算書40余份,通過全體審計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本次審計任務。
三、審計情況
1、工程投資總額
經審計核實,該工程投資總額為1257.61萬元,其中:廣場、路面硬化鑲貼148.89萬元,綠化工程191.94萬元,水池子121.53萬元,經卷、竹簡303.13萬元,廣場電氣99.77萬元,給排水40.13萬元,人行道及卷簡前后種植磚68.80萬元,蓮花雕塑93.31萬元,膜結構25.27萬元,頂管14.64萬元,旗桿2.37萬元,彩色噴泉16.99萬元,戶外廣告牌46.55萬元,景觀塔26.74萬元,管理室4.20萬元,拱、平橋13.96萬元,變壓器12.00萬元,其他零星工程17.39萬元,征集文聯費用10.00萬元。
2、資金來源及工程支出情況
截止到審計日,資金來源共計470萬元,全部為政府財政撥款。已完成工程支出470萬元,其中:預付山東百卉園林科技有限公司448萬元,支電力公司變壓器工程款12萬元,支征集文聯費用10萬元。
3、工程結算造價審核情況
根據山東百卉園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結算資料及審計跟蹤記錄,甲乙雙方考察確定的材料價格及有關文件規定,工程結算審計結果如下:原報結算造價16894603.41元,審定后結算造價12356112.65元,審減金額4538490.76元,審減率26.86%。
4、資金缺口情況
該工程項目投資總額為1257.61萬元。截至到審計日,已到位資金470萬元,資金缺口787.61萬元。
四、審計評價
經審計認為,縣建設局及山東百卉園林科技有限公司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該項目建設中高標準、嚴要求,克服時間緊、任務重、資金短缺的困難,積極組織施工,加班加點,晝夜奮戰,使整個項目建設順利完成。新建成的城市文化廣場布局嚴謹、景觀豐富、交相輝映、獨具特色,形成了我縣面積最大、文化品位極高、功能設施齊全、環境優美怡人的城市大客廳。為我縣的城市建設乃至經濟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還存有工程合同的簽訂不夠規范;有些隱蔽工程簽證不夠及時;苗木栽植死亡率過高;工程投資規模超概算的問題,望在以后的工程建設和管理中加以改進和提高。
五、審計建議
根據工程審計情況,對以后的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1、慎重簽訂施工合同涉價條款。建設雙 方均應高度重視合同涉價條款的訂立,嚴格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條件》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協議條款》的規定簽訂合同。措辭上要仔細斟酌,語言要周密,雙方責任權力明確具體,尤其涉及工程結算的有關問題,均應在合同中加以明確,防止出現歧義,以免結算審計時帶來爭議和困難。
2、加強對文化廣場的日常管理和維護,減少苗木的死亡率,并適時做好苗木的補種工作,使文化廣場確實發揮應有的美化效益、凈化效益和文化效益。
篇2
關鍵詞:政府;投資項目;審計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6-0087-02
《審計法》規定,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審計是國家審計的法定職責。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各地黨委政府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步伐,政府投資的力度在提升,政府和公民對投資審計的期望也在加大。但通過以往的審計,發現項目投資建設過程中建設程序執行不嚴格、成本核算不規范、損失浪費等現象還時有發生。因此,審計部門必須自覺地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履行好審計職責,切實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審計。
一、工程項目建設的基本程序
工程項目建設有嚴格的管理程序,建設程序的依次履行是工程建設逐步完成的過程,該過程一般可分為項目立項(編制估算)、初步設計(編制概算,報批項目計劃)、施工圖設計(編制預算)、工程招投標、工程施工、竣工結算及決算、項目竣工驗收轉資產七個階段。
二、開展審計的重點
開展投資項目審計時,應著重從項目的建設程序、基建財務、工程結算三個方面進行重點審計。
(一)建設程序審計
1.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一是審查投資立項決策程序是否規范、有效。重點審查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的審批是否嚴格遵守審批程序。如去年對某市500萬元以上的57個政府性投資項目進行了審計調查,發現有24個項目未編報項目建議書;10個項目未編報可行性研究報告;3個項目未編報初步設計和概算,決策程序有待于進一步規范。二是審查承擔政府投資決策咨詢業務、項目可行性研究業務、項目評估業務的各種中介機構是否具有獨立性和超脫性,對項目的論證是否充分,可行性研究是否確實可行。三是審查行使項目最終決策權的有關部門、人員是否履行和尊重可行性研究和項目評估的科學結論。
2.計劃管理。國家建設項目要求“不準搞計劃外項目,不得擅自擴大建設規模,任意變更建設項目的主要工程內容,如因特殊任務或情況變化,需要增加投資,調整工程內容時,應按審批權限報上級計劃管理部門批準。”但在審計工作中發現,項目建設中違反計劃管理的表現形式有:一是超計劃投資,主要是擴大建筑面積和提高建設標準引起的超計劃投資;二是計劃外項目,主要是批復概算外增加建設內容及未經報批擅自改變建設內容;三是計劃執行不利,主要是未完成概算批復的建設內容或擅自變更減少建設內容。上述情況需要審計人員認真查閱項目前期資料,并與實際建設內容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結論。如在審計某河道治理工程時,審計人員通過查閱可研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批復概算等資料,發現建設單位未完成概算批復的建設內容,主要表現為未按概算要求對河道底泥進行徹底清理,造成河道內殘存的底泥重金屬含量明顯超標,對水環境造成了污染。
3.“四制”管理。按照有關文件規定,國家建設項目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度、招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因此,我們在審計工作中重點關注的內容是,建設項目是否確定了項目法人,工程建設中的設計、施工、監理、材料及設備采購是否訂立了合同,合同金額達到招標規定的金額(設計、監理、施工等招投標的起點金額各地均有相應規定)后是否進行了招標,項目法人(業主)或代建單位選擇承擔設計、監理、施工任務的單位是否具有相應的資質等級;同時還應對合同條款的完整性進行審查,即合同金額與招標金額是否一致,合同是否明確具體的工程內容,是否明確合同外工程調整的條件、計價方式和計算依據,工程進度款支付是否明確規定付款時間、控制接口及付款比例,是否明確索賠程序,索賠的支付、爭議的解決方式等。如在對某公共建筑的基坑土石方工程合同管理情況進行審計時,發現招標文件明確規定“結算工程量超投標工程量5%以內的,結算單價按投標單價的95%,結算工程量超投標工程量5%以外的,結算單價按投標單價的90%”,但建設方與施工方簽訂的建設工程合同關于工程價款結算的條款卻未包括將該項規定。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根據合同解釋的優先順序,按照招標文件的規定,對超出投標工程量的項目單價進行了調整。
(二)基建財務
基建財務包括資金來源和支出兩個方面。按照財政部印發的《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建設成本包括建筑安裝工程投資支出、設備投資支出、待攤投資支出和其他投資支出。建筑安裝工程和設備投資支出屬工程結算審計的范疇,應結合施工合同、圖紙、工程變更記錄、預算及費用定額等數據進行審計。其他投資支出是指建設單位按項目概算內容發生的構成基本建設實際支出的房屋購置,以及取得各種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發生的支出。因此基建財務審計應重點關注項目資金來源和待攤投資支出科目。
《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對待攤投資支出的內容和范圍進行了界定:“待攤投資支出是指建設單位按項目概算內容發生的,按照規定應當分攤計入交付使用資產價值的各項費用支出,包括建設單位管理費、土地征用及遷移補償費、可行性研究費、招標投標費等。建設單位要嚴格按照規定的內容和標準控制待攤投資支出,不得將非法的收費、攤派等計入待攤投資支出”。因此,在審計過程中,要嚴格審查各類費用入賬是否符合上述規定。此外,由于工程建設項目審計對審計人員駕馭財務與工程兩個專業知識的技能和審計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提高現有審計人員業務素質、拓展知識面的同時,做好財務與工程兩個專業的合理分工與協調配合顯得十分重要,審計項目實施前要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專業要求進行全面分析,合理安排財務審計與工程管理審計人員知識結構的分工與合作,為工程建設項目審計的順利實施奠定相應的專業基礎。
(三)工程結算
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頒布實施后,中國工程計價的模式,也由量價合一的靜態定額計價逐步轉變為量價分離的工程量清單動態計價。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后,工程結算審計重點也由過去從審核工程量、審查定額套用、審查差價計算等轉為審查工程招標文件、工程建設的內容及標準、施工合同約定條款、設計變更及現場簽證數據等方面。常用審計方法有:
1.觀察法。指審計人員對被審計的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實地察看,通過眼見為實,取得第一手審計資料作為審計證據。通過現場觀察辨別工程的真實性是建設項目審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審計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工程量的落實需要到現場去觀察,利用各種先進測量儀器丈量、測算,然后再與工程結算書比較,從而發現有無虛列工程量的舞弊行為。如在某高速公路跟蹤審計中,采用路面取芯機、光電測距儀、GPS衛星定位測量系統等工程檢測儀器作為輔助審計手段,對部分標段路基的原地面測量結果進行了實地復測,通過現場檢驗、試驗,審查出部分項目存在工程質量隱患以及部分施工單位原始計量資料存在弄虛作假等問題,通過試驗數據審減工程造價約1 500萬元。
2.計算法。審計人員對工程建設項目中的各項數據進行驗算或者另行計算。此種方法的目的在于驗證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決算資料及計算結果的正確性。當計算結果與被審計單位的記錄不一致時,審計人員一般應再次驗證計算過程。必要時,與被審計單位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溝通,溝通不一致時,應以審計人員的計算結果為準。
3.審查復核法。對被審計單位提供的和審計人員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運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與經驗,在審查其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的基礎上復核并進行合理的計算、驗證、分析與推斷。如對工程量計算結果的審查復核,結合圖紙審查復核有無多計、重計、漏計工程量,有無人為錯算、多算情況。通過審計人員理性的審查復核與分析判斷做出具有證明力的審計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