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源發展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14:05: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通信電源發展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通信電源是向通信設備提供交直流電的電能源,是整個通信電信網的能量保證。通信電源系統由交流供電系統、直流供電系統和相應的保護系統構成。通信電源系統的設備多,分布廣,不僅單個電源設備的可靠性會影響系統的可靠性,電源系統的總體結構也會對自身的可靠性造成很大的影響。
一、通信電源的發展現狀
(一)供電系統的現狀
通信電源是通信系統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目標是安全、可靠、高效、穩定、不間斷地向通信設備提供能源。通信電源必須具備智能監控、無人值守和電池自動管理等功能,從而滿足網絡時代的需求。通信電源系統由交流配電、整流柜、直流配電和監控模塊組成。
(二)通信電源設備的更新換代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功率器的更新換代,新型電磁材料的不斷使用,功率變換技術的不斷改進,控制方法的不斷進步,以及相關學科的技術不斷融合,通信電源在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電磁兼容性,消除網側電流諧波、提高電能利用率、降低損耗、提高系統的動態性能等等方面都取得長足的進步。
(三)現行通信電源的電路模型和控制技術
目前通信電源的變換電路拓撲結構主要采用雙單端電路,半橋電路和全橋電路,各有優缺點。一般認為,在中、小功率場合,采用雙單端電路或半橋電路是適宜的;在大功率場合則采用全橋變換電路。
二、通信電源發展趨勢
(一)開關器件的發展趨勢
電源技術的精髓是電能變換,即利用電能變化技術將市電或電池等一次電源變換成適用于各種用電對象的二次電源。其中,開關電源在電源技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從10kHz發展到高穩定度、大容量、小體積、開關頻率達到兆赫茲級,開關電源的發展為高頻變化提供了硬件基礎,促進了現代電源技術的繁榮和發展。
(二)通信直流電源產品的技術發展市場需求發展
在需求與技術的共同推動下,通信直流電源產品體現了如下的發展態勢:
體系架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維持穩定。通信直流電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是維持現有的交流配電、整流器模塊(并聯)、直流配電、監控單元、蓄電池等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架構;功率變換模式也將維持現有的高頻開關模式,暫時不會出現類似從線性電源到開關電源的階躍性的變化。
功率密度不斷提高。通信一次電源的核心部件整流器的功率密度不斷提高,推動了通信直流電源整機的功率密度不斷提高,但配電器件、蓄電池等密度基本維持穩定,一定程度制約了整機系統的功率密度的提高比率。
更高的可靠性。高可靠性是通信電源的最基本要求。隨著器件技術、通信電源技術的成熟,以及各通信直流電源設備廠家在可靠性研究上大力投入,通信直流電源產品可靠性呈不斷提高的趨勢。
按照TRIZ理論(“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理論”的俄語縮略語)描述的技術系統發展進化規律,一般而言,技術的生命周期包含四個階段:嬰兒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種種跡象表明,通信直流電源的核心技術,開關電源技術基本上開始步入成熟期:效率的提升變得緩慢和困難、而電源損耗不能大幅度降低限制了功率密度的進一步提高,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內,通信直流電源產品將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階段,直至有一天,一種新的電源變換技術出現,通信直流電源產品就會再出現一個階躍性的發展,就像開關穩壓技術替代線性穩壓技術,給電源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三)通信用蓄電池技術研究的新進展
通信用蓄電池作為通信系統后備的能源供應手段,其研制、生產和應用技術一直備受世界各國通信行業的重視。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國外正在研制和試驗新一代的通信用蓄電池,有的已經進入商用化階段。這些新的蓄電池,由于其材料、結構和技術上的先進性,在性能上具有傳統的VRLA電池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1.釩電池(VanadiumRedoxBattery)。釩電池(VRB)是一種電解值可以流動的電池,目前正在逐步進入商用化階段。
2.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是一種化學電池,也是一種新型的發電裝置,它所需的化學原料由外部供給,如氫氧燃料電池,只要外部供給氫和氧,經過內部電極、催化劑和堿性電解液的作用,就能產生0.9V電壓的直流電能,同時產生大量的熱能.
3.電源監控系統的發展。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日益普及和信息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通信系統從以前的單機或小局域系統逐漸發展至大局域網系統或廣域網系統,大量人力、物力被投入到網絡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上。不過通信設施所處環境越來越復雜,人煙稀少、交通不便都會增大維護的難度,這對電源設備的監控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保護通信互聯網終端的電源設備必須具備數據處理和網絡通信能力。此時,數字化技術就表現出了傳統模擬技術無法實現的優勢,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逐步表現出傳統模擬技術無法實現的優勢.
4.通信電源的環保要求。環保問題,一方面的指標是通信電源的電流諧波要符合要求,降低電源的輸入諧波,不但可以改善電源對電網的負載特性,減少給電網帶來嚴重污染的情況,還可減少對其他網絡設備的諧波干擾。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材料的可循環利用和環境的無污染,這方面需要產品滿足WEEE/ROHS指令。
在通信電源開發、生產早期,人們主要集中研究電源的輸出特性,較少考慮到電源的輸入特性。例如:傳統的在線式電源輸入AC/DC部分通常采用橋式整流濾波電路,其輸入電流呈脈沖狀,導通角約為π/3,波峰因數大于純電阻負載的1.4倍。這些諧波電流大的電源給電網帶來了嚴重的污染,使電網波形失真,實際負荷能力降低,對于三相四線制的電網來說,還很有可能因中性線電流過大而出現不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朱雄世,《通信電源的現狀與展望》.
[2]《淺析全球通信電源技術發展趨勢》.
[3]《通信直流電源發展趨勢》.
[4]孫向陽、張樹治,《國外通信用蓄電池技術研究的新進展》.
[5]《通信電源技術發展趨勢及標準研究方向》.
[6]曾瑛,《淺談通信電源》.
[7]王改娥、李克民,《談我國通信電源的發展方向》.
[8]王改娥、李克民,《我國通信電源的發展回顧與展望》.
[9]侯福平,《UPS系統在通信網絡中使用的特點及要求》.
[10]《全球通信電源技術發展呈現五大趨勢》.
篇2
關鍵詞:電源智能性;通信電源技術;通信電源發展
中圖分類號:[E968]
一、概述
隨著我國通信產業的飛速發展,通信產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在激烈的競爭下,通信行業技術標準也不斷提高,其中通信電源號稱是通信系統的“心臟”,對通信系統的穩定可靠工作起決定性作用。通信系統的電源技術也經歷了較快的發展,從過去的相控整流器發展到高頻開關整流器,從小功率密度供電方式發展到大密度功率供電方式,從機房有人值守發展到無人值守,這些通信電源技術的發展都代表了當今通信電源技術向著更加先進的技術方向發展。
二、通信電源技術的發展應用概況
(一) 通信電源的通用性
由于通信電源設備的種類越來越多,通信電源的生產廠家也很多,不同的廠家可能使用不同的協議和接口,這就導致了不同廠家的電源設備相互之間無法兼容,一旦通信設備電源發生故障,只能依賴原廠家的技術支持,這大大增加了通信電源設備的后期維護成本。因此,隨著通信電源技術的發展,目前很多通信電源都出現了一系列的標準接口,這些接口大大提高了不同電源廠家之間的協議的兼容性,以及不同通信電源設備之間的兼容性,使得通信電源不再只是專用性,而是具有了一定的通用性。另一方面,通信電源上的較多接口,不僅僅實現了不同廠家的電源設備之間的兼容,更重要的是,對于不同的通信設備而言,能夠靈活的借助于通用性接口實現應用不同的電源設備,從而大大提高了通信電源設備的靈活性。
(二) 通信電源的智能性
通信電源的發展與應用,不僅僅體現在依賴于一系列接口提高了通信電源設備的兼容性和通用性,更重要的是,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通信電源設備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比如,電源設備對通信設備的自動適配;電源設備故障的智能診斷;通信電源能夠智能的監控自身工作狀態,等等,這一系列智能化功能的實現,通過對自身工作電壓、工作電流的實時監測,能夠實時掌握通信電源設備的工作狀態,使得通信電源的工作穩定性、可靠性大大提高,即使電源設備出現故障,也能夠依靠自身具備的故障診斷系統給出相應的故障碼,從而提高了電源后期維修維護的效率,實現了對通信電源的智能化管理應用。通信電源技術的廣泛應用,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通信系統工作的穩定性及可靠性,同時由于通信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大,也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通信電源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應用。
三、先進通信電源技術的發展應用探討
(一)先進通信電源技術的應用
隨著我國電力電子技術的進步發展和應用,我國通信電源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些先進電源技術的普及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對于促進我國通信設備及通信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得到主要研究與發展應用的先進通信電源技術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頻開關電源技術。通信設備需要直流電源,過去傳統的方法是利用變壓器和整流器實現對通信設備的直流供電,這種供電方式電壓不穩,而且電壓中夾雜較多的噪聲干擾,對于通信設備的長期穩定可靠工作是不利的,因此交流-直流變換、直流-直流變換逐漸得到了廣泛研究與應用。近幾年,隨著開關電源的技術成熟應用,為通信電源實現開關直流電源供電提供了新的模式,而開關電源的開關頻率對于通信電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參數,其直接影響著通信電源的功率密度和容量,因此想方設法提高開關電源的頻率成為了通信電源研究的主要技術難題。高頻開關電源借助于高頻、甚至是超高頻的開關頻率實現對直流電源的“交流”式供電,開關頻率越高,電源的功率密度越大,在同等載荷條件下可帶負載等級就越高,而且開關頻率越高,對于減小通信電源的體積越有利,因此,目前高頻開關電源技術在通信電源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與應用。
2.無人值守智能技術。無人值守技術是針對通信電源的管理需求,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先進電源管理技術。要實現無人值守,就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研究和應用,下面分別分析:
(1)不間斷供電技術。不間斷供電就是指能夠連續供電,即使在電力系統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實現供電,這就需要后備電池組的支持,以及目前廣泛應用的UPS電源技術的支持。UPS電源相當于一個可移動的電源箱,能夠在通信設備電力系統發生故障的時候自動切換到UPS電源供電,從而保證了通信電源系統的正常工作。
(2)智能監測技術。要實現無人值守,還必須能夠實現對通信電源工作狀態的實時監測,將電源工作中的相關性能參數,技術指標都監測并實時顯示,出現異常情況能夠自動報警及進行簡單的處理,從而實現通信電源機房的無人值守,大大提高了通信電源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
(二)通信電源技術的發展趨勢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單片機技術的應用,電源技術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由于通信系統、通信設備的不斷發展與需求的不斷提高,通信電源技術的發展也必將逐漸呈現出高技術要求的發展態勢,縱觀全球,通信電源技術發展呈現以下幾大趨
勢:
1.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寬的使用環境溫度。隨著通信機房設備的升級,功率越來越大,機房溫度越來越高,因此必然要求通信電源能夠在比較高的溫度下正常工作,這就要求通信電源具備寬泛的工作溫度范圍;同時通信設備的功率越來越大,這也要求在保證一定體積的前提下,通信電源的功率、效率應該得到保證,應該具有較高的效率和較高的功率密度,才能夠滿足通信設備的需求。
2.網絡化智能化的監控管理。隨著通信電源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對通信電源實時狀態監測與管理,依賴于其自身的監測已無法滿足對通信電源的管理需求,通信電源的發展呈現出眾多的智能化接口管理模式,依賴智能化接口實現對通信電源的網絡化智能化的實時監控。通過對電源的監控管理,也就實現了對通信設備的智能化監控管理。
3.全數字化控制。通信電源的發展已經逐漸擺脫了模擬化控制的發展模式,逐漸呈現出數字化、甚至是全數字化的控制模式,依賴數字化的控制模式,能夠有效的降低電源的設計制造成本,提高電源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及便于實現對通信電源的智能化數字化的管理。
4.安全與環保。通信電源發展的永恒指標之一就是安全,不夠安全的電源,即使技術再先進也難以得到廣泛應用;另一方面,隨著電源對環境污染的加劇,近年來逐漸出現了綠色環保電源,主旨是降低電源對環境污染的危害,因此通信電源的發展趨勢之一也必然是實現綠色環保式的通信電源。
四、結語
通信電源在整個通信行業中所占比例雖然不大,但它是整個通信網絡的關鍵基礎設施,是通信網絡上一個完整而又不可替代的獨立專業。隨著電信技術的飛速發展,電信網絡結構日益復雜,信息技術的發展又對電源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節能、節電、節材、縮體、減重、環保、可靠、安全等,這就迫使電源工作者應朝著高效率節能、網絡化管理、全數字化控制、低電流諧波處理技術(綠色電源)的方向研發拓展和不斷探索,并利用各種相關技術制造出合格電源產品,以滿足現代通信網的技術需求。
參考文獻
[1] 秦棣樣. 通信電源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 通信電源技術,2001,(2).
篇3
關鍵詞:通信電源 監控系統 實時監控 數據采集
1 通信電源監控系統結構
在通信行業,電源設備通常被人們比作通信系統的“心臟”,通信網運行質量和通信安全取決于通信電源系統的運行質量。如圖1所示,交流供電系統、直流供電系統以及接地系統共同組成了電信局站的電源系統。
主用交流供電系統均采用市電,此外還采用油機發電機等設備作為備用交流電源以防備市電停電。一般大中型的電信局站均采用10KV高壓市電,而小型局站一般采用地壓市電電源。按照安裝電源設備的地點不同,可將直流供電系統分為集中直流供電系統和分散直流供電系統。
根據原郵電部1996年頒布的《通信電源和空調集中監控系統技術要求(暫行規定)》(YDN023-1996),以及1997年原郵電部電信總局電網綜[1997]472號文《通信電源、機房空調集中監控管理系統(暫行規定)》的規定:監控系統的建立和實施應以電信局(站)為基本單位,通過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逐步建成區/縣監控系統和本地網(城市級)監控系統。
根據圖2可看出,整個監控系統是由多個監控級自下而上逐級以匯接的方式組成的一個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網絡,分別對應通信局、區縣以及地市三級電信管理體制。從網絡結構來看,監控系統采用逐級匯接的拓撲結構,每個上級監控級均呈輻射狀與若干下級監控級形成一點對多點的網絡連接,最后通過監控模塊與被監控的若干設備相連。
電源和空調設備在通信局內分散的安裝于不同的機房,由SM采集這些設備的運行參數和告警信息后實時傳遞給SU,因此,局監控系統的網絡拓撲可以采用星形結構或總線結構。由于在區/縣監控系統中,SU將SM傳送來的監控數據加以處理后傳送給SS,SS向SU下達控制命令,而SU之間不需要相互傳送數據,因此,此系統結構采用星形結構。
2 采集內容分析
2.1 被監控設備
2.1.1 按照用途可將監控對象分為通信動力系統和環境系統。
①通信動力系統是電源監控系統的主要監控對象,包括高壓配電、低壓配電、UPS(三相電壓、三相電流、功率、功率因數等),柴油發電機組(三相電壓、三相電流、頻率、柴油油位、啟動電池電壓等),整流器(輸出電壓、電流等)、蓄電池組(電池組總電壓、電池單體電壓、電池表面溫度、電池組充放電電流)等動力設備。
②環境系統包括空調、局房環境(門禁、溫濕度、紅外、煙霧、水浸等)。電源監控系統通過對動力設備和環境合理布置監測點,就能準確地將設備運行狀態和運行數據集中反應到監控中心。
2.1.2 按照監控設備本身的特性,可將監控對象分為智能設備和非智能設備。
①智能設備指設備本身具有一定的數據采集和處理能力,并帶有智能接口(口和網絡接口),可以直接與計算機進行通信,如艾默生電源、Liebert UPS、海洛斯空調、卡特彼勒油機等。
②非智能設備本身不具備數據采集和處理能力,無智能接口,如低壓配電柜、普通分體空調、蓄電池組等。
對于智能設備,可通過獲取智能設備協議(包括智能設備通信協議、接口方式、數據包的結構和內容),直接納入監控系統。對于非智能設備則需通過專門的信號采集器使其智能化再接入監控系統。
2.2 被監控信號
2.2.1 被監控信號有非電量信號和電量信號。對于溫度、濕度以及郵箱油位等非電量信號應當通過傳感器將其變成電量信號后接入采集設備;對于三相電壓以及電流等不能直接測量的電量信號則應當通過變送器變換成適合采集信號后接入采集設備。
2.2.2 信號有模擬量,也有數字量。模擬量指隨時間連續變化的量(如交流電壓、交流電流、溫度等),對這些信號的測量,需采用模/數轉換設備把模擬量變成數字量后才能適合計算機采集;而數字量指不連續變化的、具有確定的幾種狀態的量,計算機一般可以直接測量。
3 采集方案的設計
3.1 模塊局、AG及接入網數據采集
3.1.1 以艾默生公司PMC-3設備作為現場監控單元(SU)方式。
PMC-3設備適用于市話模塊局、AG及接入網等小規模局站。PMC-3采用模板結構設計,內部有四個擴展槽,可插入四塊采集板,對采集板又分為三種類型:相控電源專用采集板、通用模擬量采集板和通用開關量采集板。相控電源專用采集板用于對一組-48V或24V通信電源的總電壓和分流器輸出進行測量;通用模擬量采集板設有12路模擬量輸入及1路頻率輸入;通用開關量采集板設有12路開關量輸入和兩路開關量輸出。開關量輸入可以是有源信號,也可以是無源干接點以及LED燈輸入。RS422、RS232用于CPU板同上位機的通信。模塊局PMC-3現場接入方式如圖3所示。
3.1.2 采用ESC板作為動力設備監控裝置的監控方案分析。
這個方案利用華為公司的ESC板作為動力設備監控裝置對端局設備進行監控,ESC板有302,303兩種型號,對于302板,只能接入數字開關量,對于接入網供電系統,無法在停電、電池放電等告警發生時進行現場搶修,只有在模擬量采集上后,通過告警等級及相應閥值設定,進行判斷后才決定是否進行現場故障處理,302板實現不了這些功能,無法達到集中監控要求,故舍棄此方案。ESC303板方案采用華為ESC303板做為端局采集設備,通過RS232接口與華為接入網設備內部網管傳輸時隙連接,網管中心通過客戶端軟件讀取監控數據。
ESC303板方案在兩個模塊局及接入網機房進行了試點。在完成了ESC303動力環境監控箱的安裝與調試工作后,對該方案進行了專門的數據采集對比和調查分析,并與華為技術中研部開發人員座談,試點結果如下:
①ESC板采用一48VDC工作電源,滿足通信供電要求。
②掛壁式安裝,具有6個模擬量擴展通道,16個數字量擴展通道,一個智能設備端口,能夠對機房溫濕度、煙感、水浸、門禁等環境量以及華為整流器進行數據采集。
③在客戶端軟件,可以設定告警門限值,并以不同顏色區分告警與正常狀態。
④具備遙控功能,如對整流器進行遠程均浮沖,或模塊的開關機。
⑤能提供報表功能,如電池組放電電壓曲線、電壓波動曲線的報表。可查詢歷史告警數據。
但該方案仍存在較大不足,主要有:
①只能接入華為公司HONENT產品,對于其他公司設備均無法接入。
②智能設備接入端口僅有一個,該接口只能接入華為幾種類型的電源。這對于智能設備多于一個及非華為電源的機房來說,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③ESC板采集溫度時,發現有近2攝氏度的誤差。
④系統運行時,讀取端局交換設備初始化數據較緩慢,且經常失敗。
⑤當前界面顯示的機房信息,無法對需欲查詢機房進行迅速定位,端局過多時難以及時了解所關心的機房情況。
⑥沒有單獨的當前告警一覽表,且沒有單獨的聲光提示,若想查看各個機房有無動力環境告警,需在華為接入網網管界面上所有網管告警上逐個瀏覽,而網管告警是海量數據。
⑦告警不分級別,如一般、重要、緊急等,使得維護人員不便于對告警的輕重緩急進行區別對待。
⑧雖然能提供歷史告警數據查詢,但查詢結果無法打印,查詢到的數據沒有進行分析統計功能。
⑨動力環境監控系統數據利用接入網網管內部控制通道傳輸。數據配置、上報及存儲均在端局交換設備上完成,數據量過大時是否會對V5產生影響待觀察。
⑩該系統底端采用專用的采集板;且傳輸利用華為交換的控制通道,日后維護將會帶來極大不便。
綜合上述,利用ESC303板作為模塊局動力設備監控的裝置方案可以達到基本的監控要求,但如果采用該方案只能接入華為設備。考慮到西安電信本地網中接入網設備大多采用華為公司HONENT產品,因此在華為設備接入網中采用此種數據采集方案。
3.2 端局數據采集
目前電源監控系統對西安電信所有的端局相關設備都進行了監控,在端局采用的現場監控單元(SU)是艾默生公司的PMC-3設備,PMC-3與現場被監控設備的連接如圖4所示。其中AMS-1是數據處理單元,OCI-4是協議轉換器。每一個AMS-1都可以接入模擬量、開關量或控制量信號。如果這些信號是工業標準信號,可以直接接入,否則,可以通過加裝傳感器、變送器接入。端局的專用空調如Lfabert,Hirnss,Atlas等型號的專用空調可以通過協議轉換器OCI-4接入系統。
4 結論
本論文以西安電信電源監控系統工程為背景,根據西安電信通信網絡的實際情況,設計并確定了電源監控系統的管理層次及系統設備組網結構;并通過對監控對象的確定,對采集設備的分析研究,對模塊局、AG、接入網及端局進行數據采集方案的設計,保證了通信電源監控數據上報的準確性和實時性。
參考文獻:
[1]候振義,夏崢編.通信電源站原理及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2]電信總局.通信電源、機房空調集中監控管理系統技術要求[S].1996.
[3]電信總局.通信電源、機房空調集中監控管理系統暫行規定[S].1997.
[4]李崇建.通信電源技術標準及測量[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2.
[5]侯永濤.現場總線技術的發展及在通信電源監控系統中的應用[J].通信電源技術,2000(3):9-13.
篇4
從遠古時代以來,陽光、空氣、食物和水一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必需品,而今在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的時代,電也已成為人們的必需品。因為有了電,我們的生活才有了歡樂。正是由于通信系統的安全優質運轉,無處不在的通信電源則是堅實的基礎和根本保障。實施集中監控管理是網絡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現代通信網的要求,也是企業減員增效的有效措施。各種電源設備要智能化、標準化,符合開放式通信協議。若電源系統不能輸出規定電流,電壓超出允許波動范圍,雜音電壓高于允許值時間并持續10s以上者均判定為系統故障。原交流系統中的電壓、頻率或波形畸變超出規定范圍持續時間大于60s者均判定為故障。為此,要保證通信電源系統的可靠性,有條件的通信部門應盡量從兩個不同的地方引入2路市電輸入,并設置2路市電電能自動倒換裝置;所用設備要選用可靠性高的高頻開關整流設備,采用模塊化、熱插拔式結構以便于更換,并合理配置備份設備。任何新技術、新設備未經充分驗證、試運行前均不得進入供電系統。供電方式要大力推廣分散供電,使用同一種直流電壓的通信設備采用兩個以上的獨立供電系統,這也是今后通信網絡容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各種新業引入的新要求。為了盡量縮短設備的平均故障修復時間,要經常分析運行參數,預測故障發生的時間并及時排除。還要提高技術維護水平,采用集中維護、遠程遙信、遙測維護。在實施過程中,三遙點的設置要合理,絕不是越多越好,要以可靠性、實用性為基本原則,宜簡勿繁。
2電源系統使用中應重視的問題
電源系統目前廣泛使用高頻開關電源系統設備,其智能化程度高,電池采用了免維護蓄電池,這雖給用戶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在使用過程中還應在多方面引起注意,確保使用安全。
2.1按電源系統的使用要求和功率余量大小來分,在使用中要避免隨意增加大功率的額外設備,也不允許在滿負載狀態下長期運行。工作性質決定了電源系統幾乎是在不間斷狀態下運行的,增加大功率負載或在基本滿載狀態下工作,都會造成整流模塊出故障,嚴重時將損壞變換器。自備發電機的輸出電壓、波形、頻率和幅度應滿足電源系統對輸入電壓的要求,另外發電機的功率要大于開關電源設備的額定輸入功率,否則,將會造成電源系統設備工作異常或損壞。
2.2電池應避免大電流充放電,理論上充電時可以接受大電流,但在實際操作中應盡量避免,否則會造成電池極板膨脹變形,使得極板活性物質脫落,電池內阻增大且溫度升高,嚴重時將造成容量下降,壽命提前終止。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防止電池短路或深度放電,因為電池的循環壽命和放電深度有關。放電深度越深循環壽命越短。在容量試驗或放電檢修中,通常放電達到容量的30%-50%就可以了。
2.3鉛酸蓄電池的容量和電解液的比重是線性關系,通過測量比重可以了解電池的存儲能量情況。閥控式密封蓄電池是貧液電池,且無法進行電解液比重測量,所以如何判定它的好壞,預測貯備容量已成為當今業界的一大難題。用電導儀測電池的內阻是判定蓄電池好壞的一種有參考價值的方法,但尚不能準確測定電池的好壞程度。目前,最可靠的方法還是放電法。在可靠性、經濟性、可使用性、維護性等方面綜合比較,應選用四沖程油機為原動機發電機組。四沖程油機結構簡單,采用多缸均衡做功、增壓等一系列成熟技術適合于大容量機組的要求。其噪音小、污染小、性價比高。使用中把機組產生的熱量排到室外,保證機組周圍環境濕度不超過指標要求。
3電源系統的維護與檢修
當電源系統出現故障時,應先查明原因,分清是負載還是電源系統,是主機還是電池組。雖說開關電源系統主機有故障自檢功能,但它對面而不對點,對更換配件很方便,但要維修故障點,仍需做大量的分析、檢測工作。另外如自檢部分發生故障,顯示的故障內容則可能有誤。對主機出現擊穿、斷保險或燒毀器件的故障,一定要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啟動,否則會接連發生相同的故障。再好的設備也有壽命期,也會出現各類故障,但維護工作做得好可以延長壽命并減少故障的發生,不要因為高智能、免維護而忽略了本應進行的維護工作,預防在任何時候都是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高頻開關電源設備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主機的維護工作量很少,主要是防塵和定期除塵。特別是氣候干燥的地區,空氣中的灰粒較多,灰塵將在機內沉積,當遇空氣潮濕時會引起主機控制紊亂造成主機工作失常,并發生不準確告警。另大量灰塵也會造成器件散熱不好。一般每季度應徹底清潔一次。其次就是在除塵時檢查各連接件和插接件有無松動和接觸不牢的情況。由于整流器對瞬時脈沖干擾不能消除,整流后的電壓仍存在干擾脈沖。蓄電池除有存儲直流電能的功能外,其等效電容量的大小與蓄能電池容量大小成正比。因此,維護檢修蓄電池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雖說蓄電池組目前都采用了免維護電池,但這只是免除了以往的測比、配比、定時添加蒸餾水的工作。但因工作狀態對電池的影響并沒有改變,不正常工作狀態對電池造成的影響沒有變,所以蓄電池的工作全部是在浮充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應每年進行一次放電。放電前應先對電池組進行均衡充電,以達全組電池的均衡。放電過程中如有一只達到放電終止電壓時,應停止放電,繼續放電須先排除落后電池后再放。核對性放電不是追求放出容量的百分比,而是關注并發現和處理落后電池,經對落后電池處理后再作核對性放電實驗。這樣可防止事故,以免放電中落后電池惡化為反極電池。平時每組電池至少應有8只電池作標示電池,作為了解全電池組工作情況的參考,對標示電池應定期測量并做好記錄。在日常維護中需經常檢查的項目有:清潔并檢測電池兩端電壓、溫度;連接處有無松動腐蝕現象,檢測連接條壓降;電池外觀是否完好,有無殼變形和滲漏;極柱、安全閥周圍是否有酸霧逸出;主機設備是否正常等。免維護電池要做到運行、日常管理周到、細致和規范,保證設備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況,從而延長使用年限;保證直流母線經常保持合格的電壓和電池的放電容量;保證電池運行和人員的安全可靠。這是電池維護的目的,也是電池運行規程中包括的內容和運行規則。當電池組中發現電壓反極、壓降大、壓差大和酸霧泄漏的電池時,應及時采用相應的方法恢復和修復,對不能恢復和修復的電池要換掉。但不能把不同容量、不同性能、不同廠家的電池聯在一起,否則可能會對整組電池帶來不利影響。對壽命已過期的電池組要及時更換,以免影響到電源系統和設備主機。
參考文獻:
[1]樊勤.通信電源的管理與應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3).
[2]李京生.淺談通信電源的發展和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6).
篇5
論文摘要:高速公路通信系統是其整體機電系統的基礎與平臺,是收費和監控系統提供信息傳輸的通道。主要包括光纖數字傳輸系統、程控數字交換系統、緊急電話系統、數據圖像傳輸系統、光電纜工程和通信電源系統。各系統的功能分析及發展前瞻由本文可知。
一、光纖傳輸系統
光纖傳輸系統在不斷地發展:由最初的pdh,發展到現在的sdh(同步數字序列)、wdm(波分多路復用)、dwdm(密集波分多路復用)以及全光網絡。其中,sdh能自由選擇路由,有統一的網絡接口,可兼容pdh等現存的數字體系,高速公路一般采用sdh傳輸方式。
光纖傳輸系統為高速公路沿線設施(如程控交換機、業務電話之間的話務通信,以及監控、收費系統的數據、圖像等非話業務)提供傳輸通道。
針對高速公路的實際情況,一般采用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環形保護方式,以提高整個骨干網絡的可靠性。網時鐘同步采用主從方式,通過bits系統來分配和確定輸入sdh節點機的同步時鐘信號。
二、程控數-t-交換系統
1、系統構成
每個通信總中心、通信中心配置一臺程控數字交換機,通信分中心配置遠端交換模塊(rsm),通信站不配置程控交換設備,而是通過通信站中的光纖接入設備onu(光網絡單元)提供的語音端口直接連接電話,onu語音端口的數量根據通信站的規模和實際需要來選擇。通信站的電話通過通信分中心的接入設備olt和遠端交換模塊rsm實現與其它通信站、通信分中心、通信中心以及通信總中心的業務電話連接。
2、中繼方式及接口等
通信總中心、通信中心的程控數字交換機采用中繼方式接入電信公用電話交換網,市話公網的連接根據電信部門所能提供的方式,可以采用數字中繼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模擬環路中繼方式,提供市話、長話和國際長話業務。
用戶接口zl符合itu—tq.517建議,數字接口符合itu—t g.703、g.704、g.705、g.512建議。
通信總中心設置一套計費系統,通過計費軟件來實現通信總中心與公網、總中心到各個中心、分中心所在地的公網電話計費。專網內部用戶之間呼叫一律不計費,出局呼叫進入市話網則按當地電信部門規定方式進行收費。
三、緊急電話系統
緊急電話傳輸可分為有線傳輸和無線傳輸,有線傳輸有三種方式,即通過公共電話網進行連接,通過電纜以總線方式連接和通過光纜連接。目前高速公路常用通過電纜和光纜連接的方式。
緊急電話系統由緊急電話主機、傳輸線路和路側緊急電話組成。緊急電話主機設在分中心,能及時顯示路側緊急電話的呼叫信息,排隊呼叫時按先到先處理原則進行,也可以將其中任意兩個呼叫同時處理,可錄音,可與公用業務電話網相連。使用者按下路側緊急電話上的按鈕后能自動向監控中心發出呼叫,并傳達呼叫分機信息,與緊急電話控制臺建立雙工通話并能接受主機發出的各種呼叫檢測指令。路側緊急電話主副機一般采用太陽能供電,應具有良好的雷電防護性能和環境適應性能。
四、指令電話系統
總中心、中心設置指令電話控制臺,采用數字方式連接到程控數字交換機上,通過熱線電話或會議電話的功能來實現指令電話的功能。總中心指令電可以對中心指令電話,中心的指令電話可以對分中心的指令電話,分中心指令電話可以對各收費站指令電話進行單呼、組呼、全呼。各同級分機可直接呼叫控制臺,分機之間不允許呼叫。
指令電話不另外采用專門設備,而是利用現有數字程控交換機的熱線電話和會議電話等功能來實現,需要在總中心、中心和分中心配備多功能數字話機作為指令電話控制臺,收費站也設指令電話分機,構成指令電話系統。
五、atm傳輸系統
1、結構
atm系統按通信系統的管理體制設計,一級網絡為通信總中心到通信中心,二級網絡為通信中心到通信分中心,三級網絡為通信分中心到各通信站,屬于接入部分。各級網絡帶寬可采用以下推薦值:
(1)一級網絡:622mbps0c-12catm
(2)二級網絡:155mbpsoc-3catm
(3)三級網絡:2mbps廣域網
2、通信總中心
通信總中心配置兩臺atm交換機,通信總中心通過sdh傳輸設備adm與通信中心atm交換機組成一級atm骨干環。在通信總中心配置中高檔的路由器, 用于與外界的連接,主要是與internet和專業銀行的連接,通信總中還配置一個快速以太網接口連接總中心的千兆位以太網交換機,并配置高速串行端口連接公網提供的數據接口。
3、通信中心
通信中心配置atm交換機,通信總中心通過sdh傳輸設備adm與通信中心atm交換機組成—級atm骨干環,通信中心通過sdh傳輸設備adm與通信分中心atm交換機組成二級atm骨干環。
通信中心配置兩臺千兆位以入網交換機,交換機上的兩個622m的高速端口連接到兩臺核心atm交換機上,以太網交換機上配置10/100mbps自適應端口,連接收費系統和監控系統的計算機和其它計算機。
核心atm交換機及以太網交換機技術指標同通信總中心。
4、通信分中心及通信站
通信分中心、通信站配置atm交換機,在三級atm數據傳輸系統中,能通信分中心的atm交換機為中心,通過sdh光纖傳輸系統形成星形連接各個通信站的atm接入設備。通信分中心的atm交換機通過環形鏈路連接到通信中心的atm交換機上。
收費站的以太網交換機通過通信站的atm接入設備經sdh光纖傳輸系統連接到通信分中心的atm交換機上。監控系統外場設備數據通過一對modem傳輸到通信站,modem上的rs-232接口直接連接到onu設備上提供的rs-232接口上,再通過光纖傳輸系統傳輸到通信中心的adm光纖傳輸設備上,adm上相應的rs—232按口連接到監控分中心的計算機系統上。
六、圖像傳輸系統
由于帶寬限制,圖像信號不能利用廣域網接入設備通過傳送數據的廣域網線路傳輸,而是通過編碼解碼器連接到sdh設備上,通過sdh傳輸到監控分中心。
監控系統的圖像傳輸:將經過編碼的2mbps數字圖像信號通過onu上提供的2mbps數字鏈路傳輸到通信分中心的olt設備上,再通過olt設備上的2mbps接口解碼成模擬信號,在監控分中心的視頻顯示器上顯示。
收費系統圖像傳輸:模擬方式把設置在收費車道的圖像監控信息傳輸到收費站的收費監控系統上,將圖像編碼后編通過通信站的onu上的2mbps數據鏈路傳輸到分中心的收費監控系統上。在收費分中心的監控室內,通過編碼器編譯成模擬信號在監視器上顯示。
七、通信電源系統
為了保證通信系統不間斷的信息暢通,要求通信設備處于連續運行狀態,通信系統供電采用不間斷供電。在市電供電時,由采用蓄電池與整流器并聯浮充對通信設備供電;在市電停電時,由不間斷電源(ups)供電。
在通信總中心、中心、分中心配置高頻開關模塊電源設備,向光傳輸設備、程控交換設備和交換機設備供電,同時配置不間斷電源(ups),保證斷電后維持4個小時的供電要求。
若光傳輸設備onu本身未配置整流模塊電源設備,則可在通信站配置高頻開關模塊電源設備及蓄電池組,向光接入設備供電,保證斷電后維持4個小時的供電要求。
八、網絡管理系統
通信總中心是高速公路通信系統的管理中心,擔負著所有通信系統的網絡管理功能。在通信總中心設置一個網管中心,對sdh傳輸系統、atm數據傳輸系統、程控交換系統進行全面集中的管理和系統維護。網絡管理系統主要包括網絡配置管理、數據搜集、存儲和統計、網絡性能管理、網絡費用管理,以上所述網絡管理功能,均可通過ibm tivoli系列網絡及系統管理軟件實現。
九、發展前瞻
1、普遍采用標準化的技術產品,保證了不同廠商產品的設備互操作性,實現統一網管;
2、考慮今后新技術的發展,規模的擴展和結構的變化,必須具備升級換代的能力;
3、為網絡提供完善的安全方案切實保護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防止非法侵入;
4、考慮了冗余線路與單點故障問題,選用了可靠性、高冗錯能力強的設備;
5、必須保證網絡的物理結構,邏輯結構和地址空間的層次化,主干網、服務接入網層次清晰;
6、必須保證網絡平臺開放性強,提供用戶各種需求的功能實現。
參考文獻:
篇6
現代電源技術是應用電力電子半導體器件,綜合自動控制、計算機(微處理器)技術和電磁技術的多學科邊緣交又技術。在各種高質量、高效、高可靠性的電源中起關鍵作用,是現代電力電子技術的具體應用。
當前,電力電子作為節能、節才、自動化、智能化、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正朝著應用技術高頻化、硬件結構模塊化、產品性能綠色化的方向發展。在不遠的將來,電力電子技術將使電源技術更加成熟、經濟、實用,實現高效率和高品質用電相結合。
一、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
現代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方向,是從以低頻技術處理問題為主的傳統電力電子學,向以高頻技術處理問題為主的現代電力電子學方向轉變。電力電子技術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發展先后經歷了整流器時代、逆變器時代和變頻器時代,并促進了電力電子技術在許多新領域的應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為代表的、集高頻、高壓和大電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導體復合器件,表明傳統電力電子技術已經進入現代電力電子時代。
1.1整流器時代
大功率的工業用電由工頻(50Hz)交流發電機提供,但是大約20%的電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費的,其中最典型的是電解(有色金屬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電解)、牽引(電氣機車、電傳動的內燃機車、地鐵機車、城市無軌電車等)和直流傳動(軋鋼、造紙等)三大領域。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夠高效率地把工頻交流電轉變為直流電,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閘管的開發與應用得以很大發展。當時國內曾經掀起了-股各地大辦硅整流器廠的熱潮,目前全國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導體廠家就是那時的產物。
1.2逆變器時代
七十年代出現了世界范圍的能源危機,交流電機變頻惆速因節能效果顯著而迅速發展。變頻調速的關鍵技術是將直流電逆變為0~100Hz的交流電。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隨著變頻調速裝置的普及,大功率逆變用的晶閘管、巨型功率晶體管(GTR)和門極可關斷晶閘管(GT0)成為當時電力電子器件的主角。類似的應用還包括高壓直流輸出,靜止式無功功率動態補償等。這時的電力電子技術已經能夠實現整流和逆變,但工作頻率較低,僅局限在中低頻范圍內。
1.3變頻器時代
進入八十年代,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現代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將集成電路技術的精細加工技術和高壓大電流技術有機結合,出現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問世,導致了中小功率電源向高頻化發展,而后絕緣門極雙極晶體管(IGBT)的出現,又為大中型功率電源向高頻發展帶來機遇。MOSFET和IGBT的相繼問世,是傳統的電力電子向現代電力電子轉化的標志。據統計,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上已達到平分秋色的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電力電子領域巳成定論。新型器件的發展不僅為交流電機變頻調速提供了較高的頻率,使其性能更加完善可靠,而且使現代電子技術不斷向高頻化發展,為用電設備的高效節材節能,實現小型輕量化,機電一體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二、現代電力電子的應用領域
2.1計算機高效率綠色電源
高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帶領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同時也促進了電源技術的迅速發展。八十年代,計算機全面采用了開關電源,率先完成計算機電源換代。接著開關電源技術相繼進人了電子、電器設備領域。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提出綠色電腦和綠色電源。綠色電腦泛指對環境無害的個人電腦和相關產品,綠色電源系指與綠色電腦相關的高效省電電源,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l992年6月17日“能源之星"計劃規定,桌上型個人電腦或相關的設備,在睡眠狀態下的耗電量若小于30瓦,就符合綠色電腦的要求,提高電源效率是降低電源消耗的根本途徑。就目前效率為75%的200瓦開關電源而言,電源自身要消耗50瓦的能源。
2.2通信用高頻開關電源
通信業的迅速發展極大的推動了通信電源的發展。高頻小型化的開關電源及其技術已成為現代通信供電系統的主流。在通信領域中,通常將整流器稱為一次電源,而將直流-直流(DC/DC)變換器稱為二次電源。一次電源的作用是將單相或三相交流電網變換成標稱值為48V的直流電源。目前在程控交換機用的一次電源中,傳統的相控式穩壓電源己被高頻開關電源取代,高頻開關電源(也稱為開關型整流器SMR)通過MOSFET或IGBT的高頻工作,開關頻率一般控制在50-100kHz范圍內,實現高效率和小型化。近幾年,開關整流器的功率容量不斷擴大,單機容量己從48V/12.5A、48V/20A擴大到48V/200A、48V/400A。
因通信設備中所用集成電路的種類繁多,其電源電壓也各不相同,在通信供電系統中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高頻DC-DC隔離電源模塊,從中間母線電壓(一般為48V直流)變換成所需的各種直流電壓,這樣可大大減小損耗、方便維護,且安裝、增加非常方便。一般都可直接裝在標準控制板上,對二次電源的要求是高功率密度。因通信容量的不斷增加,通信電源容量也將不斷增加。
2.3直流-直流(DC/DC)變換器
DC/DC變換器將一個固定的直流電壓變換為可變的直流電壓,這種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無軌電車、地鐵列車、電動車的無級變速和控制,同時使上述控制獲得加速平穩、快速響應的性能,并同時收到節約電能的效果。用直流斬波器代替變阻器可節約電能(20~30)%。直流斬波器不僅能起調壓的作用(開關電源),同時還能起到有效地抑制電網側諧波電流噪聲的作用。
通信電源的二次電源DC/DC變換器已商品化,模塊采用高頻PWM技術,開關頻率在500kHz左右,功率密度為5W~20W/in3。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要求電源模塊實現小型化,因此就要不斷提高開關頻率和采用新的電路拓撲結構,目前已有一些公司研制生產了采用零電流開關和零電壓開關技術的二次電源模塊,功率密度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2.4不間斷電源(UPS)
不間斷電源(UPS)是計算機、通信系統以及要求提供不能中斷場合所必須的一種高可靠、高性能的電源。交流市電輸入經整流器變成直流,一部分能量給蓄電池組充電,另一部分能量經逆變器變成交流,經轉換開關送到負載。為了在逆變器故障時仍能向負載提供能量,另一路備用電源通過電源轉換開關來實現。
現代UPS普遍了采用脈寬調制技術和功率M0SFET、IGBT等現代電力電子器件,電源的噪聲得以降低,而效率和可靠性得以提高。微處理器軟硬件技術的引入,可以實現對UPS的智能化管理,進行遠程維護和遠程診斷。
目前在線式UPS的最大容量已可作到600kVA。超小型UPS發展也很迅速,已經有0.5kVA、lkVA、2kVA、3kVA等多種規格的產品。
2.5變頻器電源
變頻器電源主要用于交流電機的變頻調速,其在電氣傳動系統中占據的地位日趨重要,已獲得巨大的節能效果。變頻器電源主電路均采用交流-直流-交流方案。工頻電源通過整流器變成固定的直流電壓,然后由大功率晶體管或IGBT組成的PWM高頻變換器,將直流電壓逆變成電壓、頻率可變的交流輸出,電源輸出波形近似于正弦波,用于驅動交流異步電動機實現無級調速。
國際上400kVA以下的變頻器電源系列產品已經問世。八十年代初期,日本東芝公司最先將交流變頻調速技術應用于空調器中。至1997年,其占有率已達到日本家用空調的70%以上。變頻空調具有舒適、節能等優點。國內于9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變頻空調,96年引進生產線生產變頻空調器,逐漸形成變頻空調開發生產熱點。預計到2000年左右將形成。變頻空調除了變頻電源外,還要求有適合于變頻調速的壓縮機電機。優化控制策略,精選功能組件,是空調變頻電源研制的進一步發展方向。
2.6高頻逆變式整流焊機電源
高頻逆變式整流焊機電源是一種高性能、高效、省材的新型焊機電源,代表了當今焊機電源的發展方向。由于IGBT大容量模塊的商用化,這種電源更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逆變焊機電源大都采用交流-直流-交流-直流(AC-DC-AC-DC)變換的方法。50Hz交流電經全橋整流變成直流,IGBT組成的PWM高頻變換部分將直流電逆變成20kHz的高頻矩形波,經高頻變壓器耦合,整流濾波后成為穩定的直流,供電弧使用。
由于焊機電源的工作條件惡劣,頻繁的處于短路、燃弧、開路交替變化之中,因此高頻逆變式整流焊機電源的工作可靠性問題成為最關鍵的問題,也是用戶最關心的問題。采用微處理器做為脈沖寬度調制(PWM)的相關控制器,通過對多參數、多信息的提取與分析,達到預知系統各種工作狀態的目的,進而提前對系統做出調整和處理,解決了目前大功率IGBT逆變電源可靠性。
國外逆變焊機已可做到額定焊接電流300A,負載持續率60%,全載電壓60~75V,電流調節范圍5~300A,重量29kg。
2.7大功率開關型高壓直流電源
大功率開關型高壓直流電源廣泛應用于靜電除塵、水質改良、醫用X光機和CT機等大型設備。電壓高達50~l59kV,電流達到0.5A以上,功率可達100kW。
自從70年代開始,日本的一些公司開始采用逆變技術,將市電整流后逆變為3kHz左右的中頻,然后升壓。進入80年代,高頻開關電源技術迅速發展。德國西門子公司采用功率晶體管做主開關元件,將電源的開關頻率提高到20kHz以上。并將干式變壓器技術成功的應用于高頻高壓電源,取消了高壓變壓器油箱,使變壓器系統的體積進一步減小。
國內對靜電除塵高壓直流電源進行了研制,市電經整流變為直流,采用全橋零電流開關串聯諧振逆變電路將直流電壓逆變為高頻電壓,然后由高頻變壓器升壓,最后整流為直流高壓。在電阻負載條件下,輸出直流電壓達到55kV,電流達到15mA,工作頻率為25.6kHz。
2.8電力有源濾波器
傳統的交流-直流(AC-DC)變換器在投運時,將向電網注入大量的諧波電流,引起諧波損耗和干擾,同時還出現裝置網側功率因數惡化的現象,即所謂“電力公害”,例如,不可控整流加電容濾波時,網側三次諧波含量可達(70~80)%,網側功率因數僅有0.5~0.6。
電力有源濾波器是一種能夠動態抑制諧波的新型電力電子裝置,能克服傳統LC濾波器的不足,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諧波抑制手段。濾波器由橋式開關功率變換器和具體控制電路構成。與傳統開關電源的區別是:(l)不僅反饋輸出電壓,還反饋輸入平均電流;(2)電流環基準信號為電壓環誤差信號與全波整流電壓取樣信號之乘積。
2.9分布式開關電源供電系統
分布式電源供電系統采用小功率模塊和大規模控制集成電路作基本部件,利用最新理論和技術成果,組成積木式、智能化的大功率供電電源,從而使強電與弱電緊密結合,降低大功率元器件、大功率裝置(集中式)的研制壓力,提高生產效率。
八十年代初期,對分布式高頻開關電源系統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變換器并聯技術的研究上。八十年代中后期,隨著高頻功率變換技術的迅述發展,各種變換器拓撲結構相繼出現,結合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功率元器件技術,使中小功率裝置的集成成為可能,從而迅速地推動了分布式高頻開關電源系統研究的展開。自八十年代后期開始,這一方向已成為國際電力電子學界的研究熱點,論文數量逐年增加,應用領域不斷擴大。
分布供電方式具有節能、可靠、高效、經濟和維護方便等優點。已被大型計算機、通信設備、航空航天、工業控制等系統逐漸采納,也是超高速型集成電路的低電壓電源(3.3V)的最為理想的供電方式。在大功率場合,如電鍍、電解電源、電力機車牽引電源、中頻感應加熱電源、電動機驅動電源等領域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三、高頻開關電源的發展趨勢
在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及各種電源系統中,開關電源技術均處于核心地位。對于大型電解電鍍電源,傳統的電路非常龐大而笨重,如果采用高頓開關電源技術,其體積和重量都會大幅度下降,而且可極大提高電源利用效率、節省材料、降低成本。在電動汽車和變頻傳動中,更是離不開開關電源技術,通過開關電源改變用電頻率,從而達到近于理想的負載匹配和驅動控制。高頻開關電源技術,更是各種大功率開關電源(逆變焊機、通訊電源、高頻加熱電源、激光器電源、電力操作電源等)的核心技術。
3.1高頻化
理論分析和實踐經驗表明,電氣產品的變壓器、電感和電容的體積重量與供電頻率的平方根成反比。所以當我們把頻率從工頻50Hz提高到20kHz,提高400倍的話,用電設備的體積重量大體下降至工頻設計的5~l0%。無論是逆變式整流焊機,還是通訊電源用的開關式整流器,都是基于這一原理。同樣,傳統“整流行業”的電鍍、電解、電加工、充電、浮充電、電力合閘用等各種直流電源也可以根據這一原理進行改造,成為“開關變換類電源”,其主要材料可以節約90%或更高,還可節電30%或更多。由于功率電子器件工作頻率上限的逐步提高,促使許多原來采用電子管的傳統高頻設備固態化,帶來顯著節能、節水、節約材料的經濟效益,更可體現技術含量的價值。
3.2模塊化
模塊化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是指功率器件的模塊化,其二是指電源單元的模塊化。我們常見的器件模塊,含有一單元、兩單元、六單元直至七單元,包括開關器件和與之反并聯的續流二極管,實質上都屬于“標準”功率模塊(SPM)。近年,有些公司把開關器件的驅動保護電路也裝到功率模塊中去,構成了“智能化”功率模塊(IPM),不但縮小了整機的體積,更方便了整機的設計制造。實際上,由于頻率的不斷提高,致使引線寄生電感、寄生電容的影響愈加嚴重,對器件造成更大的電應力(表現為過電壓、過電流毛刺)。為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有些制造商開發了“用戶專用”功率模塊(ASPM),它把一臺整機的幾乎所有硬件都以芯片的形式安裝到一個模塊中,使元器件之間不再有傳統的引線連接,這樣的模塊經過嚴格、合理的熱、電、機械方面的設計,達到優化完美的境地。它類似于微電子中的用戶專用集成電路(ASIC)。只要把控制軟件寫入該模塊中的微處理器芯片,再把整個模塊固定在相應的散熱器上,就構成一臺新型的開關電源裝置。由此可見,模塊化的目的不僅在于使用方便,縮小整機體積,更重要的是取消傳統連線,把寄生參數降到最小,從而把器件承受的電應力降至最低,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另外,大功率的開關電源,由于器件容量的限制和增加冗余提高可靠性方面的考慮,一般采用多個獨立的模塊單元并聯工作,采用均流技術,所有模塊共同分擔負載電流,一旦其中某個模塊失效,其它模塊再平均分擔負載電流。這樣,不但提高了功率容量,在有限的器件容量的情況下滿足了大電流輸出的要求,而且通過增加相對整個系統來說功率很小的冗余電源模塊,極大的提高系統可靠性,即使萬一出現單模塊故障,也不會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而且為修復提供充分的時間。
3.3數字化
在傳統功率電子技術中,控制部分是按模擬信號來設計和工作的。在六、七十年代,電力電子技術完全是建立在模擬電路基礎上的。但是,現在數字式信號、數字電路顯得越來越重要,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日趨完善成熟,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優點:便于計算機處理控制、避免模擬信號的畸變失真、減小雜散信號的干擾(提高抗干擾能力)、便于軟件包調試和遙感遙測遙調,也便于自診斷、容錯等技術的植入。所以,在八、九十年代,對于各類電路和系統的設計來說,模擬技術還是有用的,特別是:諸如印制版的布圖、電磁兼容(EMC)問題以及功率因數修正(PFC)等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模擬技術的知識,但是對于智能化的開關電源,需要用計算機控制時,數字化技術就離不開了。
3.4綠色化
電源系統的綠色化有兩層含義:首先是顯著節電,這意味著發電容量的節約,而發電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節電就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其次這些電源不能(或少)對電網產生污染,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對此制定了一系列標準,如IEC555、IEC917、IECl000等。事實上,許多功率電子節電設備,往往會變成對電網的污染源:向電網注入嚴重的高次諧波電流,使總功率因數下降,使電網電壓耦合許多毛刺尖峰,甚至出現缺角和畸變。20世紀末,各種有源濾波器和有源補償器的方案誕生,有了多種修正功率因數的方法。這些為2l世紀批量生產各種綠色開關電源產品奠定了基礎。
篇7
新時期國家經濟高速增長,電力供應的市場發展需求旺盛。110kV變電站關系國計民生,是目前電網設計的中心,并且新技術的應用要求加快智能電網建設。論文對110kV變電一次設計做了詳細分析,并且闡述了設計細節,對智能變電站的建設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變電一次設計 電氣設備 安全 智能電網
國家十三五規劃把能源戰略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未來電網的發展提出了要求,而智能電網、綠色電能是能源戰略的發展方向。國外變電站的研究是直流輸出代替交流。110kV變電一次設計不僅是智能電網的重要支撐,而且技術先進、安全經濟和選址合理的110kV變電一次設計是電力能源行業的基礎。電力行業關系我國人民日常生活與社會穩定發展,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能源產業。電氣設備的升級換代和消除安全隱患的新技術是電力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例如變壓器的電抗器設計,并聯間隙防雷保護裝置等。針對電力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和智能電網系統設計,提出110kV變電一次設計的細節。
110kV變電一次設計應實現連接線路、輸送電能、變換電壓等級和調整電壓等常規功能,并且實現各種類型的電能分配,包括交流電源、直流電源、UPS和通信電源等。變電站應能設置不間斷的安全措施和實時監測功能。110kV變電站的規劃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服務。通常以分支變電或35 kV和10kV變電終端的形式進行供電活動,服務對象為企業、工廠或附近區域的居民小區。我國經濟發展導致城市居民住宅、寫字樓和商業的用電負荷增大,變電站在設計時將進駐城區,因此防止噪聲以及位置選擇是主要問題。變電站設計包括選址、變電一次設計、線路布置、擬定的電氣設備選擇、配電裝置的安裝和安全技術應用等施工和安裝階段。
1 110kV變電一次設計過程
在電力系統中,目前的110kV站應用雙電源進線,兩條電源線路同時運行在工作狀態。110kV變電一次設計的設備和線路有:變壓器、電氣主接線、電網線路控制開關、電能計量儀表,以及變電站通信設備。電力系統的配電線路布置和配電裝置的安全和經濟性是關鍵問題。
1.1 110kV變電一次設計細節
在選址完成后,根據《變電站總布置設計技術規定》進行配電裝置的平面設計,注意戶外設置和間隔。變電一次設計應考慮電網潮流控制和減少電能損耗。變電一次設計包括細節有:
1.1.1 主變壓器容量和數量
設置原理是變電站輸送電能的負荷、電網結構主變容量、功能選址和電力系統中的位置。注意絕緣材料的耐久性,附加裝置的合理分配:冷卻裝置、繼電保護裝置、線路開關和避雷器。按照技術規定安裝配電裝置和斷路器,科學完成線路的進線和分段設計。變壓器的電壓比:110士 2x2.5/38.5士2x2.5/ 10.5kV。
1.1.2 電氣主接線
我國的主接線在運行的過程中一定要能支撐電壓范圍、負荷以及供電次數的實際運行考驗。電氣主接線的設計關系到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是電網線路布置的主要因素,影響到二次設計的繼電保護自動裝置、斷路器等設備的配置安裝。
1.2 電氣設備選擇和安裝
電氣設備要定期進行檢查和查修,因此在設計中要確保安全和可靠性。根據國家《導體和電氣選擇技術規定》選擇電氣設備,滿足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要求。摒棄老舊設備類型,選擇電網的隔離開關、斷路器和電流互感器,確保額定功率、額定電壓和穩定電流的要求。對精確的熱穩定電流、動穩定電流和額定開端電流都應在細節上保障。電氣設備的安裝應按照設計要求,注意相應配置和安裝要求。110kV變電站的電氣設備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動穩定校驗。短路電流沖擊幅值應在規定范圍內,防止外故障電流短路。還應注意電氣設備的應力要求,不可超過最大應力。解決通風排熱問題不僅是安裝冷卻裝置,而且應全局考慮。
1.3 線路設計和工程接線方式
線路布置包括分段、接線出線方式,應用電氣規范設計,應實用和簡潔,有利于安裝和檢修。雙電源進出線設計應經濟合理,注意間隔布置均勻、選擇軟導線架空方式或者內橋接線,應減少二次設計回線。在居民住宅的進出線可運用支柱架設方式,保障檢修的可靠性。
1.4 安全技術
防雷接地技術,院子的戶外高避雷針裝置和變壓器以及電氣主線路出口的避雷器柜。主接地網應有多個可靠連接點,接地電阻值應在規定的范圍。對電氣設備的短路、過電壓故障應設計檢修的保留空間。
2 動力智能化變電技術
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取得進展,實現110kV變電站的全站信息數字化、綜合自動化系統,選擇數字電氣設備,實現電網實時控制和智能調節,減少大面積停電。安全技術應用實現圖像監控、智能消防和照明配置。智能變電站的關鍵技術是電氣設備實時監控分析,因此應采集實時數據包括:電力系統和智能電網運行數據、電氣設備和線路狀態、以及客戶機量數據。高壓電氣設備的在線監測是狀態檢修的基礎。110kV智能變電站系統結構見圖1。
3 總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發展,提高了對供電質量的要求。110kV變電一次設計重視質量和效率,有效實現對生活用電和工業用電的電力資源分配,采用無功補償設計減少電能消耗。智能電網的發展是能源戰略的有效組成部分,應循序漸進地在全國推廣智能新技術,實現電網的煥發青春。
參考文獻
[1]劉志坤.論如何做好110kV變電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8).
[2]陸國慶,姜新宇,江健等.110kV及220kV系統變壓器中性點經小電抗接地方式的研究及其應用.電網技術,2006(1):70-74.
[3]張秋莉.變電一次設計及無功補償設計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76.
篇8
8月8日―8月12日
會議名稱:2009中國數字電視與網絡發展高峰論壇
會議地址:內蒙古滿洲里市
會議簡介:會議將邀請國家廣電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部門領導介紹行業政策,邀請中國電子學會有線電視綜合信息技術分會委員、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多媒體專業委員會委員,以及各級廣電局、電視臺、有線網絡公司、監測臺等單位的主管領導和技術骨干,寬帶網絡運營商、節目和內容制作公司、技術與設備研發、生產單位的高層領導、權威專家做專題演講,參與互動交流,為數字電視產業鏈的各方提供交流平臺。
會議組委會:
通信地址:北京復外大街2號廣電總局科技委
電話:010-86091903:
傳真:010-86093784
聯系人:白 華 13910158661 010-86091903
E-mail:
黃 英 13661317698
E-mail:huang.省略
8月19日―8月20日
會議名稱:第六屆中國國際手機科技展覽會
會議地址:深圳會展中心
會議簡介:會議將有移動終端廠商、手機設計供應商、芯片制造商、OEM/ODM/EMS廠商、解決方案供應商、移動通信軟硬件及各類設備供應商、模塊與硬件平臺廠商、配套產品供應商參加,就行業最新的產品與技術進行全方位展示。
會議組委會: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西路7002號
第一世界廣場A座9E
電話:0755-82969652
電子郵箱:zhongrui6688@163.省略
企業報名
電 話:021-51801336―810/814/815
傳 真:021-58954223
E-mail:bp@u2ipo.省略
8月23日―8月24日
會議名稱:三網融合2009中國峰會
會議地址:北京京都信苑飯店
會議簡介:會議研討的主題為“直面金融危機 振興產業經濟”。會議將專門出版《“三網融合”論文集》,特邀相關領域的專家撰文并廣泛向社會各界征集優秀論文,探討“三網融合”的政策、管理、技術及業務的融合方向,為振興我國信息產業、文化產業建言獻策,優秀論文還將在《廣播電視學刊》、《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發表。
會議組委會:
報名熱線:13488818588
宋苑 010-63356730轉607songyuan@sarft.省略
贊助聯系:
馬可 010-63356730/6731轉614
13810179220make@sarft.省略
8月26日―8月27日
會議名稱:第五屆數字新媒體高峰論壇
會議地址:北京皇家大飯店舉辦
會議簡介:本屆論壇將結合今年廣電的發展方向,圍繞“CMMB/網絡電視IPTV/新電視”的三大展會亮點,就新媒體與三網融合、地面數字電視推廣、CMMB手持電視新進展、直播衛星電視的發展幾大主題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展示最新發展成果。
會議組委會:
電話:010-86091499 13911870115
郵箱:songying@abrs.省略
8月26日―8月29日
會議名稱: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 (BIRTV2009)
會議地址: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會議簡介:此次展會將展出廣播、電視專業音視頻設備、制作設備、發射設備、有線電視、燈光、網絡多媒體、計算機、測試設備、數字電視、高清晰度電視、寬帶技術、INTERNET技術和產品、轉播車、電影制作和放映設備等。
會議組委會:
咨詢電話:+86-10-86092783
+86-10-86093207
傳 真:+86-10-86093790
電子郵件: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北濱河路甲二號
8月27日―8月29日
會議名稱:2009年中國(成都)電子展覽會
會議地址:成都世紀成新國際會展中心
會議簡介:展會邀請各類新型電子元器件、軍品類元器件、集成電路、電子工具、材料、電子基礎裝備、電子測量儀器及自動測試系統、電磁兼容測試設備與儀器、計算機通訊網絡測試設備與儀器等廠商參展。
會議組委會:
咨詢熱線:13651058877
電 話:010-51661100轉8020
傳 真:010-51661100轉8011
聯系人:王青山 先生
QQ:704442086
cefcddzz.blog.省略/
E-mail: wangqs@51zhan.省略
8月31日―9月2日
會議名稱:第15屆華南國際電子生產設備暨微電子工業展覽會
會議地址:深圳會展中心
會議簡介:展會分為測試測量板塊、電子元器件板塊、電子工業分包服務板塊等三大板塊上百種產品,展示國內最新電子及微電子產品以及技術。
會議組委會:
聯系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775號新華聯大廈8樓勵展博覽集團上海分公司
電話:021―51535100
傳真:021―51535248
電子郵箱:mike.省略
網址:hhtp://events.省略
聯系人:鄧萌
9月展會一覽
9月6日―9月9日
會議名稱:第11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
會議地址:深圳會展中心
會議簡介:總展出面積70000。屆時,三大專業展會――光通信傳感與激光紅外展;精密光學展;LED展同期展出,將匯聚超過2100家國內外光電企業亮相,展示當前世界光電產業最新產品與技術。
會議組委會:
聯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海德三道海岸城東座607室
電話:0755-86290901 86290817
傳真:0755-86290951
電子郵箱:
網址:省略/2008/index.省略
上海聯絡處涂小華小姐
上海市閔行區顓橋鎮中春路2666號#201108
電話:86-21-6442-9709
傳真:86-21-6442-9708
E-mail: teema@huanhsin.省略
廈門聯絡處許瑋英小姐
廈門市仙岳路860號臺商會館12樓
電話 :86-592-553-8821
傳真:86-592-556-9880
E-mail: anan@xmpsxh.省略.省略.tw
臺中辦事處梁士潤先生
臺中市40767工業區一路70號8樓
電話:886-4-2350-3278
傳真:886-4-2350-3225
E-mail:teema.central@msa.省略
高雄辦事處許順德先生
高雄市80247苓雅區四維四路3號11樓之1
電話:886-7-331-8724
傳真:886-7-335-5352
E-mail:teema.south@msa.省略
東京辦事處蔡蕙如小姐
108-0073日本國東京都港區三田1-2-18、TTDビル3
電話:81-3-5419-3860
傳真:81-3-3455-5079
E-mail: tsai@itri-tokyo.省略
網址:省略
聯系人:姜 驥
9月19日―9月21日
會議名稱:第二屆中國西安國際數字科技博覽會
會議地址: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B1/B2/B3館)
會議簡介:將設置數字產品館及數字應用館兩個主題館,組織高尖端的高新科技成果、3G通訊技術(服務)、數字及IT產品展銷與體驗等展覽展示、主題會議論壇、數字娛樂活動等內容為主要組織形式,突出本屆“數博會”國際化、專業化、精品化、前瞻化的特點和優勢。為參展商提供交流、交易的平臺。
會議組委會:
聯系地址:西安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有限公司
電話:0086-029-62885794 62885717
傳真:0086-029-62885714 62885868 62885744
9月21日―9月23日
會議名稱:2009年歐洲光通訊展(ECOC 09)
會議地址:奧地利 維也納
會議簡介:ECOC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光纖通訊展會,將吸引全球超過400家的廠商前來參展。該展每年都會結合歐洲光電通訊研討會以擴大展會規模及行業影響力,此研討會在過去的10多年里,總共發表了4000多篇關于光電通訊產業的研究報告。同時,參展者更能夠率先見到業界最新開發的產品。無源器件 / 光纖、光纜 / 有源器件 / 數據通信設備 / 測試儀器儀表 / 光纖生產設備 / 光網絡及系統 /光學薄膜 / 網關及路由設備 / 光源 等光通訊及其周邊產品將一一亮相會展。
會議組委會(國內機構):
聯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振中路瑋鵬花園7棟 14H-I14A
電話:0755-83985667-845
傳真:0755-83985345
電子郵箱:jimhuang@acemarketing.省略/
網址: 省略
聯系人:黃靜/Jim移動電話15999517924
9月14日―9月15日武漢
9月17日―9月18日東莞
9月22日―9月23日成都
會議名稱:第十四屆國際集成電路研討會暨展覽會(IIC-China 2009)
會議地址:
•武漢會場―武漢科技會展中心
•東莞會場―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3A展區
•成都會場―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巴蜀郡會議廳
會議簡介:IIC-China 將于9月同時在武漢、東莞、成都三地順日拉開會展大幕。ADI、Altium、Cyan、Micrel、Numonyx、Linear 、TI 及 HDMI 等全球領先廠商悉數到場,在展會上您可以了解到光電產業前瞻思想,掌握最新技術并采購優質產品,讓您的企業持續領先!
會議組委會:
IIC-China查詢熱線
Justin Chan
justin@globalsources.省略
電話: (86-21)2327 0199
臺灣 Pauling Yang
pyang@globalsources.省略
電話:(82-2) 3473 9200 分機2011
新加坡Perry Tan
perrytan@globalsources.省略
電話:(972-50) 574 6205
日本Sumio Ishige
sumioi@globalsources.省略
電話:(1-435) 676 8788
9月22日―9月25日
會議名稱:阿根廷國際通訊設備技術展覽會
會議地址:布宜諾斯艾利斯
會議簡介:參展預計公司200家,展地規模1萬平米,專業觀眾2.8萬人次。展品范圍包括:信息通信服務;信息通信交換、傳輸技術與設備;通信終端設備及配套產品;電信增值業務;下一代網絡、網絡電視、網絡游戲、互動娛樂產品及服務;數碼技術及產品;計算機硬件設備與軟件產品;數據通信與網絡技術及相關產品;通信電源、儀器儀表、通信機房用品、辦公自動化設備;信息家電;通信電子元器件;通信終端配件;其它信息通信配套產品、消費電子產品等。
會議組委會(國內機構):
聯系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慈云寺一號院東區國際公寓
電話:86-10-85912831/2861
傳真:86-10-859122857
網址:省略
聯系人:張冬華 手機電話:13801391767 Msn:summer_zdh@hotmail.省略
篇9
【關鍵字】冶金,設備安裝,設備調試,施工管理,要點分析
中圖分類號:G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電氣設備安裝作為冶金項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冶金工程整體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通過分析電氣設備安裝的要點及產生的問題,查找問題的根源,然后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進而在電氣設備安裝施工時從組織及工藝等方面加以改進, 并努力提高安裝團隊的整體業務素質,這樣才能達到冶金對電氣設備安裝的要求水平。
二.電力設施安裝調試要點分析
首先,在電氣設備的安裝和調試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電力器材和電力工具以及電力材料,對這些設備的材料,必須安排人員進行專門管理。要以用途和電氣性能為基礎,將各種設備材料分門別類的擺放整齊,禁止胡亂堆放的現象發生各種材料有序分類擺,并要做好物資管理工作,通過進行合理的材料領用,減少材料浪費。
在施工時,要更加注重施工的科學性和系統性,要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來對施工進行科學管理。所以就需要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嚴格按照國家的政策法規辦事,正確運用有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對于每道工序都不能掉以輕心,要嚴格監督,堅決杜絕偷工減料和違規施工的現象發生。而且現場管理人員還需要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切不可頭腦僵化,不顧現實情況,刻板地按照施工計劃來管理而導致工程出現無法挽回的損失。
在電氣設備的安裝和調試中,有兩臺主變壓器一般就可以滿足要求了,如果負荷較大,負載比較重要的話,為了保險起見,可以嘗試使用兩臺三繞組變壓器,三繞組變壓器的選擇大大優于四臺雙繞組變壓器。
三.冶金電氣設備安裝要點分析探討
1.準備過程
當電氣設備運抵現場后,應組織有工程監理參加的甲、乙雙方共同組織的現場設備開箱驗收。按照訂貨合同仔細核對到貨的名稱、型號、數量,并指派專人做好記錄,保管好隨箱物品。
2.變壓器的安裝
冶金電氣設備中的變壓器是變換交流電壓、電流和阻抗的器件,當初級線圈中通有交流電流時,鐵芯中便產生交流磁通,使次級線圈中感應出電壓。變壓器由鐵芯和線圈組成,線圈有兩個或兩個的繞組,其中接電源的繞組叫初級線圈,其余的繞組叫次級線圈。電力變壓器是冶金工業的重要設備之一,因而其穩定、可靠運行將對冶金工程系統的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安裝變壓器前,需要按照圖紙確認預埋件的位置和數量,變壓器的容量,規格及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附件備件齊全,并有出廠合格證及技術文件。認真檢查變壓器外形尺寸與圖紙尺寸是否相符,確認變壓器凈重量,制作安裝用的吊裝索具,準備鋪設變壓器拖運的行走軌道等。設備安裝中要堅持施工人員自檢,下道工序的互檢,安裝單位專職質檢人員的專檢及監理工程師的復檢和抽檢,保證安裝質量。
3.其他冶金電氣設備的安裝
(一)柜體安裝及線纜敷設
(1)采用絕緣法安裝1500V直流設備,主要有:直流開關柜、負極柜、整流器柜以及整流器邊柜,采用非絕緣法安裝 35kV 開關柜、交直流電源裝置以及鋼軌電位限制裝置等。
(2)屏/柜到位后,應檢查屏/柜本體外觀有無損傷,絕緣情況是否良好,各部分零件安裝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規定。
(3)安裝屏/柜時,屏/柜垂直度偏差應小于1.5mm,兩個屏/柜頂部水平偏差不大于 2mm,成列屏/柜面的屏/柜面偏差不大于5mm,接縫偏差應不大于2mm。按設計圖紙、產品使用說明書以及有關標準規范進行接線,然后進行嚴格的校線檢查。
(4)引入屏/柜的電纜接線應排列整齊、美觀。電纜芯線應標明回路編號,編號正確、字跡清晰。
(5)接線時從左到右是黃綠紅,從后到前是黃綠紅,按這個順序接就行,電纜進入柜子一般底部都有電纜進線孔,到時候用膠圈防護一下就行,然后一般都有電纜固定架,把電纜固定好,接完線就行了。
(二)接地
在冶金工業中,將設備和用電裝置的中性點、外殼或支架與接地裝置用導體作良好的電氣連接叫做接地。接地的功用除了將一些無用的電流或是噪聲干擾導入大地外,最大功用為保護使用者不被電擊,把變壓器的金屬底盤或外殼接上地線,用大地作電流回路接地線。
(1)接地電纜、接地線、接地扁鋼等應保證牢固、可靠、安全、接觸良好,不能做其他用途。
(2)變壓器基礎框架與支線接地扁鋼應焊接牢固,采取防腐措施,先把基礎預埋件應焊接成連續整體,然后與接地扁鋼牢固焊接。
(3)金屬外殼框架接地、電纜橋架和支架接地應滿足設計圖和國家現行標準規范的要求,嚴格按照設計圖要求進行接地,通過接地電纜與接地母排連接變壓器外殼與變壓器本體。
(三)封堵
(1)電纜穿管敷設完后,管口要封堵嚴實。對電纜路徑上的溝、槽、管、洞進行封堵,直埋電纜回填前要經驗收合格,回填土分層夯實;
(2)加強電纜溝封堵,嚴防小動物進入開關室,避免小動物引起的單相接地造成變壓器的出口短路,也避免其引起的過電壓對變壓器的損害。
五.冶金電氣設備的調試要點分析探討
在設備調試過程中,設備監理工程師要對每一個關鍵零件、部件、單機設備和成套設備的調試質量進行監控。在設備調試過程中,審核承包商對已批準的安裝調試工藝或措施進行的調整、補充或變動,并應由總監理工程師簽認。
1.絕緣電阻測試試驗
絕緣電阻試驗是電線電纜產品最基本的電氣性能試驗,屬絕緣特性試驗。電纜的絕緣電阻無專門說明,一般指電纜的直流絕緣電阻。對于大量的遙信、遙控、遙調信息,在冶金電氣設備投運之前,根據繼電保護做實際的傳動試驗,確保遙信、遙測等信息接線及保護回路自動化設備等環節的正確性。保護裝置和監控裝置調試完成后,進行整體聯合試驗及帶實際一次設備的操作試驗,各信號燈指示應正確無誤。
2.保護跳閘試驗
跳閘閉鎖繼電器用于斷路器跳閘后的閉鎖保護,防止斷路器合閘于永久線路、或跳閘微機保護輸出接點誤保持而使斷路器發生跳躍,也可擴張斷路器的跳閘觸點數量。應將電纜線路裝設的所有保護及重合閘相互配合做聯合試驗,每一直接帶斷路器跳閘出口的繼電器都要進行跳閘試驗,漏電保護器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不動作電流之間有一段動作不確定區域,漏電保護器的漏電流在此區域內波動時,導致漏電保護器無規律跳閘。
七.結束語
本文從冶金電氣設備安裝要點、電氣設備調試要點方面闡述了冶金電氣設備安裝調試運行機制及重要性。為保證冶金工業的正常和安全運行,冶金企業的施工單位需要認真的對待冶金電氣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工作,將工作進一步細化,落實到每一個小環節,從單個設備交接試驗、電氣設備安裝與調試到后期的全站調試運行,都要層層把關,避免因工作疏忽而影響后期電氣設備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并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冶金電氣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工作對于保證冶金行業電力的持續安全的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的設備安裝和調試工作中,就應該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將設備安裝和調試工作做好。
參考文獻:
[1]韓亞軍; 陳洪; 陳保帆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樓宇弱電設備安裝與調試》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數字技術與應用2010-06-10期刊
[2]吉曉紅 淺談大型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第21屆全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學術會議暨第3屆中國煤礦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冊)2011-06-28中國會議
[3]陳濱掖 職業技能大賽對職業教學的影響――建筑設備安裝與調試(給排水)技能大賽后的幾點思考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9-28期刊
[4]張曉芽 蔡肇斌 三峽左岸電站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工程合同簽字中國電力報2001-08-02報紙
[5]許正立 注重基礎 扎實工作 為提高設備效率而努力――甕福磷礦引進工程機械安裝與調試第六屆全國采礦學術會議論文集1999-10-01中國會議
[6]劉杲 關于變電所設備安裝與調試的探討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02-25期刊
[7]徐志勇; 高棟軍 變電所設備安裝與調試的探討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2-04-15期刊
篇10
關鍵詞:web網絡數據;挖掘技術;實現
中圖分類號:TP393.09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在當今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誰能快速有效的找到并掌握信息誰就能夠在激烈的環境中占據強大優勢。互聯網作為一個我們任何熱獲取知識和有效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利用互聯網挖掘對我們有效的數據的時候,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術和技巧,這樣我們既可以得到我們所需要的資料和信息,又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占得先機。
1 網絡數據挖掘技術簡介
當今社會是一個網絡蔓延的社會,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都離不開網絡的大力支持,在網上我們可以找到我們所需的相關信息,網絡數據挖掘技術是一門在網上快速的提取我們所需的有效信息的一種技術手段,通過網絡數據挖掘技術我們可以節約我們獲取信息的時間,提高我們的日常工作效率。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講,利用網絡數據挖掘技術在網上獲取我們所需的有效信息,可以為我們節約非常多的生活時間,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個人生活問題,有效的幫助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在工作中,我們利用網絡數據挖掘技術可以為我們節約大量的時間,有效的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對于一些特殊的行業來說,獲取信息的準確與否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甚至是命運,對于這些行業來講,他們必須保證自己在第一時間獲取信息,提前進行準備或者直接下手,為以后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
Web數據挖掘技術是一項非常綜合性的技術,我們可以把它認為是一項計算機技術,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一項數據處理技術,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項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既要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作為基礎,又要熟練掌握一些相關的數據處理技術。在web數據挖掘技術應用的過程中,人們需要對一些挖掘算法進行反反復復的利用,建立一定的數據模型,最終按照建立的數據模型在網絡上準確獲取我們所需要的有效信息。Web數據挖掘技術是一項在互聯網中獲取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的一種技術手段,我們可以從數學的角度來理解這項技術,我們把我們現在掌握的有效信息作為一個信息集合P,把我們想要得到的有效信息作為另一個集合C,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個映射:P--C,而從P-C的這個過程就需要我們利用web挖掘技術進行信息的挖掘和篩選。Web數據挖掘技術從本質上講是一門數據獲取技術,是由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數據挖掘技術發展而來的,以前我們在獲取數據進行有效數據挖掘的時候是建立在紙質的文件上的,而web數據挖掘技術是建立在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之上,是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高度發展形成的一個產物。我們在利用web數據挖掘技術進行數據挖掘時,首先要對現有的信息進行總結歸納,得出其中所蘊含的關鍵信息,然后利用數據挖掘這種技術手段對我們所需信息進行深度挖掘的一個過程。利用web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我們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種數據問題,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
2 web數據挖掘技術的基本原理
我們把要得到的有效數據看做是一個集合,把我們目前掌握的已知數據也看作是一個集合,WEB數據挖掘技術的作用就是將這兩個信息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我們首先在WEB網站中輸入我們所需信息的關鍵詞,首次輸入的時候力求做到全方位輸入,也就是說我們輸入的關鍵詞要盡可能的囊括我們所需信息的各個方面,如果在搜索后我們發現,在WEB網站中沒有與我們所需信息完全吻合的數據信息,我們就將我們所要得到的信息進行簡化,所謂簡化不是一味的刪除關鍵詞,而是對各個關鍵詞進行逐字分析,弄懂其包含的意義,然后結合我們實際的工作需要,將關鍵詞進行有效的排序,排在前面的將作為我們首先要輸入的關鍵詞,直至出現與我們所需信息一致的信息為止,對于我們在首次的搜索過程中沒有體現出來的關鍵詞,我們要進行單獨的處理,然后將他們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即可。在數據挖掘完成后,我們還需要進行數據整理,將得到的信息進行有機的整理也是數據挖掘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我們工作的性質和目的,結合我們的實際工作過程,將我們挖掘到的信息整理成我們所需的那種形式表達出來,這就是整個WEB數據挖掘技術的過程。
3 web數據挖掘的分類
每個概念每項技術都有其歸屬,網絡數據挖掘技術也有不同的分類標準,按照挖掘對象進行分類我們可以將web數據挖掘分為web內容的挖掘、web結構的挖掘、wab使用記錄的挖掘三類,下面對這三類web數據挖掘技術進行簡要介紹。
3.1 web數據內容挖掘
Web數據內容挖掘我們從其字面意思上就可以對這種挖掘有個大致的了解。所謂web數據內容挖掘的針對對象就是對web網站中實際數據內容進行深度挖掘,我們可以進行網頁信息的深度挖掘,也可以根據我們的需要進行網頁數據格式的挖掘,從網頁信息的角度考慮,我們可以在網頁上實際的選擇我們真正需要的數據內容,或者將幾個網頁的數據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從網頁數據格式的角度考慮,我們可以挖掘我們需要的那種數據格式,網頁格式包括音頻、視頻、文本、圖片等等,以提高我們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為原則,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的實際需要選擇最理想的web數據挖掘內容。
3.2 web數據結構挖掘
Web結構挖掘是另一種web數據挖掘的分類,所謂web結構挖掘實際上是一種鏈接數據挖掘,我們可以利用鏈接分析來達到我們數據挖掘的目的,也就是說我們在web中輸入我們所需要的信息的關鍵詞,在網頁上就會自動的彈出很多的鏈接供我們進行自由選擇,我們根據我們的世界需要進行鏈接的點擊和數據的獲取。我們對所得到的網頁進行有效的分類通過分類來達到網頁之間數據對比和相似度分析的目的。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利用web結構挖掘進行工作的地方有很多。例如無論我們是大學畢業還是在評職稱的過程中,都是我們每個人的必經之路,我們所寫的論文在發表之前都要進行,以達到檢測相似度的目的,這個就是對web數據結構挖掘的一個很好的利用。
3.3 web使用記錄挖掘
Web使用記錄挖掘是除了web數據內容挖掘和web數據結構挖掘以外的另一種非常重要的數據挖掘形式。Web數據內容挖掘和web數據結構挖掘都是對web網頁進行挖掘的一個形式,web使用記錄挖掘與他們不同,web使用記錄挖掘是建立在web數據內容挖掘和web數據結構挖掘基礎上的一種挖掘形式,是用戶與網路服務器在進行交互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數據挖掘形式,web使用記錄挖掘的對象包括很多,它包括計算機注冊的信息、服務器的登錄次數和日志等等。Web使用記錄挖掘從本質上講是對wab數據內容挖掘和web數據結構挖掘的二次挖掘,是對它們所蘊含的數據的又一次過濾,幫助我們過去更加有效的數據信息。
Web數據內容挖掘、web數據結構挖掘、web使用記錄挖掘是我們在日常的數據挖掘中經常用到的三種挖掘形式,在它們之間也有一定的聯系,他們三者相輔相成,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數據挖掘,也可以綜合利用三種挖掘形式進行數據挖掘。
4 web數據挖掘技術的實現
在我們的互聯網上蘊藏著大量的信息供我們選擇,在互聯網上找到真正適合我們的有效信息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難題,通過網絡開發人員的不斷努力,目前XML是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重要的技術。XML可以將不同位置、不同結構形式、不同內容的數據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幫助我們進行web數據挖掘的實現。Web數據難以整理主要是有web數據的特點造成的,其中異構數據庫環境、半結構化的數據結構、是web數據兩個最重要的特點,web數據的這兩個特點,導致在不同位置、不同結構的數據很難有機的集合在一起,而XML很好的為我們解決了這一點,XML形象的被我們稱作是數據的中介機構,它的出現可以有機的將不同形式、不同格式的數據內容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幫助我們把不同的數據有機的柔和在一起,供我們方便使用。隨著web數據挖掘的應用日趨廣泛,這種XML技術被逐漸完善,通過軟件開發人員的不斷努力,目前,XML技術已經具有操作簡單、高效率、通用率高等諸多優點,而且,XML還實現了國際化,我們可以在世界網絡范圍內進行web數據的挖掘,擴大了我們的知識范圍,為方便我們日常工作,提高我們獲取有效信息的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下面對web數據挖掘技術的實現步驟進行簡要描述:第一,用戶輸入已知的樣本,作為獲取數據的已知條件;第二,根據數據內容,歸納數據特征,并利用一定的數據統計方法準確的計算他們的權值。第三,獲取大量的網絡信息,也就是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我們要查找信息的關鍵詞,在網頁中顯示出很多的信息供我們選擇,這些信息包含不同的數據特點,數據格式;最后,利用事先計算好的數據特征,對現在獲取的大量信息進行匹配,并要求計算機將最吻合的信息反饋給用戶。這就是web數據挖掘技術的實現過程。
5 結語
Web數據挖掘技術是目前數據處理行業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我國任何行業的發展與進步都需要大量的數據,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都需要從web中獲取大量的有價值數據,web數據挖掘技術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進行數據獲取,在為我們節約時間的同時獲取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供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所用。Web數據挖掘技術是一項由計算機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共同組成的復雜技術,這項技術的出現和不斷完善,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燕,胡景濤.web數據挖掘原理、方法及應用[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2(03):51-53.
[2]王玉珍.web數據挖掘分析與探索[J].計算機發展與應用,2009(6):73-76.
[3]范亞芹,劉穎.web數據挖掘的原理與實現技術[J].吉林大學學報,2006(8):370-373.
[4]高月,梁本亮.淺談網絡信息挖掘[J].通信電源技術,2005(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