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灼燙事故應急處置措施范文

時間:2023-11-14 17:5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化學灼燙事故應急處置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化學灼燙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篇1

【關鍵詞】電鍍;安全;防護

電鍍是制造業的基礎加工工藝,按照鍍層組成可分為:鍍鉻、鍍銅、鍍鎘、鍍錫和鍍鋅等,每一鍍種都有多種主鹽體系及與之相配套的添加劑體系。由于電鍍液中含有多種重金屬、氰化物和酸、堿等化學物質,具有較強的危險、有害性;而電鍍作業環境潮濕,觸電危險也較突出,其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必須得到重視。

1.電鍍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

1.1中毒

電鍍原(輔)料例如: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氰化鉀、氰化鈉、氰化亞銅等物料都有一定的毒性,特別是氰化鉀、氰化鈉、氰化亞銅等屬于劇。

工人在運輸、裝卸、傾倒有毒化學品時,將其誤食、吸入或在未穿戴防護品的情況下誤接觸化學品,均容易引起急性中毒。如果電鍍槽的蒸汽吸收裝置發生泄漏、槽邊引風機發生故障或廠房通風條件不好,均易導致操作環境內有毒氣體濃度過高,在有毒環境中工作可造成急、慢性中毒。

1.2灼燙

電鍍生產通常使用強酸、強堿,存在著化學灼燙的危險。在其裝卸、使用、儲存、過程中,若發生泄漏、飛濺,作業人員又未正確穿戴防護用具,易發生灼燙。

1.3觸電

電鍍工藝采用低壓直流電,對人體危害較小。低壓直流電由整流器轉換工業交流電得到。電鍍作業環境潮濕,且電氣設備線路經常受到酸蒸汽侵蝕,有絕緣層腐蝕、老化、短路、斷裂的危險,若不經常進行電氣安全檢查,極有可能造成漏電,而一旦車間內的高壓交流電氣設備發生漏電,極易發生觸電傷害。

2.主要技術防范措施

2.1鍍槽

(1)鍍槽及襯里的材料應根據鍍槽內盛裝溶液的化學成分、濃度、溫度選擇合適的材料,保證槽體材質不被槽液腐蝕和不因溫度影響而變形。

(2)自動電鍍生產線應具有槽液快速循環和溢流的措施,避免鍍槽液面因聚集大量氫氣泡而發生氫氣爆炸的現象。

(3)含氰鍍槽應與酸性物質保持安全距離,或有效隔離。

2.2鍍槽導電與電源裝置

(1)整流器的外殼應安全接地。

(2)導電座與槽體之間、槽體與地面之間都應采取絕緣措施。

(3)整流器應布置在通風干燥處,其相互間距不小于600mm,以保證整流器必須的冷卻空問和維修空間。

(4)潮濕作業場所的用電設備應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2.3槽液加熱系統

(1)所有電加熱的槽體均應布置液位計,在加熱過程中液面降低至所示液面時,電加熱應自動停止,液面低于液位計所示液面時,應無法啟動電加熱。

(2)電加熱管應安全接地.不允許與金屬槽體、工件、極桿和極板接觸。

(3)蒸汽管入口總管上應裝有總控制閥及壓力表。并根據工藝需要,在蒸汽管道上安裝減壓閥,并在管路末端最低處設置疏水器。

2.4通風裝置

(1)通風裝置的設置應根據有害物的特性和散發規律,工藝設備的結構及其操作特點,合理地確定排風罩的型式和安裝方式,在不影響生產操作的情況下盡可能設置密閉排風罩,保證在排風口處具有7m/s~10m/s的風速。

(2)排風罩距液面的高度,不應低于150mm,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槽面上可設置密閉式活動蓋板。在槽面無法覆蓋時,則可在液面上加蓋覆蓋料(如塑料棒、球等)、抑制劑等,以減少液面有害物質的揮發。

(3)氰化槽和有機溶劑槽的排風系統,其風管的正壓段不應穿過其他房間。

2.5其他

(1)存在毒物或酸堿等強腐蝕性物質的工作場所應設沖洗設施;車間地面應平整防滑,易于沖洗清掃;可能產生積液的地面應做防滲透處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統,其廢水納入工業廢水處理系統。

(2)配備氰化物的急救藥物,如亞甲藍、硫代硫酸鈉、亞硝酸鈉。酸、堿使用區域設置沖洗噴淋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必要的泄險區。

(3)劇的儲存和使用場所應設防盜報警裝置,且建筑結構完整,門窗嚴密,禁止無關人員入內。

(4)改革工藝,盡量使用低毒無害的工藝和物質子,采用低氰或無氰的生產工藝。

3.安全管理防護措施

企業應建立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制定安全管理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做好安全培訓,還應重點加強如下工作:

3.1做好職業危害防護工作

(1)應當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并督促、指導勞動者按照使用規則正確佩戴、使用,不得發放錢物替放職業病防護用品。

(2)應當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和保養,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3)工作場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辦理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

3.2加強劇管理

(1)凡使用劇毒物品的單位,須按隸屬關系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經公安機關核發《劇毒物品使用許可證》后,方可使用使用劇毒物品,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嚴格遵守領取、清退制度,當日剩余的劇毒物品下崗前應退回原領取部門保管。

2)工作場所應有嚴格的出入管理制度和處理災害性事故的應急措施。

3)使用劇毒物品的工作場所不準從事妨害安全的活動。

(2)儲存劇毒物品,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不準超過公安機關核準的儲存數量,儲存要符合安全規定,通道要保持清潔、暢通。

2)對化學性質相互抵觸、滅火方法不同的劇毒物品,嚴禁混同存放。

3)嚴格儲存區域內的安全管理,不準無關人員進入。

4)發現劇毒物品泄漏、丟失和被盜等事故或案件時,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向環保部門、公安機關報告。

5)需要銷毀處理的劇毒物品、劇毒物品殘渣及包裝容器,應嚴格統一保管,并送交環保、公安機關指定的專業單位處置。

3.3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安全生產法》確立了事故應急救援制度,應急救援在事前預防和事中搶險起著重要作用,可有效減少人員傷亡,應按《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編制事故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