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藝總結范文
時間:2023-11-21 18:14: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合成氨工藝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江西省某綜合樓工程,建筑面積16168.84㎡,地上12層、地下1層,建筑總高度43.2米,采用無鋼梁勁性鋼結構。無鋼梁勁性鋼結構是沒有鋼梁僅有鋼柱,以鋼柱替代普通鋼筋砼柱中部分立筋,采用鋼筋與鋼柱牛腿連接形成大梁,然后外包砼的結構形式。該種結構是民用高層鋼結構中一種新型結構形式,它較普通鋼筋砼結構穩定性好,比核心筒鋼結構及純鋼結構的造價低。無鋼梁勁性鋼結構安裝難度大,尤其是測量工藝有其自身特點。本文針對無鋼梁勁性鋼結構施工過程中的吊裝、測量、糾偏等安裝施工工藝進行介紹。
2無鋼梁勁性鋼結構施工特點
無鋼梁勁性鋼結構是綜合普通混凝土結構、核心筒體鋼結構、全鋼結構而發展起來的民用超高層建筑結構,工程鋼結構安裝中主要有以下幾個難題:
(1)安全防護
由于本鋼結構為無鋼梁勁性鋼結構,在空間上為獨立柱,而獨立柱的間距較大,無法懸掛安全網。
(2)質量控制
由于無鋼梁勁性鋼結構柱上牛腿設置不對稱和負載不對稱,鋼柱存在較大的偏重和偏載現象。
(3)進度安排
無鋼梁勁性鋼結構施工有別于其他類型鋼結構的施工,其施工進度與混凝土的施工進度的配合狀況對施工精度、安全及施工難度有很大影響
3無鋼梁勁性鋼結構安裝施工
3.1鋼結構安裝施工組織和設備機具配備
鋼結構項目組的構成是關系到勞動力配備是否合理、能否順利地實現鋼結構安裝的關鍵,為此,建立了以項目經理為主體的條線組織機構,職責分明,責任到人。為保證工程順利開展,配備了專門用于鋼結構安裝的吊裝設備和機具吳朝暉。
表1 設備、機具配備表
3.2鋼柱吊裝
3.2.1鋼柱驗收
編制鋼柱進場計劃,鋼柱進場前對其扭轉、長度、焊縫、頂緊面、配料、編號等技術要素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在制作廠處理。
3.2.2鋼柱就位及固定
根據鋼柱的重量及分布范圍,決定選用一臺SK560塔吊進行吊裝作業。吊裝前鋼柱上設置的供安裝人員高空作業使用的爬梯等在地面就先牢固地連接在構件上。
鋼柱吊裝時,先利用塔吊將鋼柱吊至安裝位置的上方,用水平尺初步調整鋼柱的垂直度后,初步固定,再立即使用兩臺互成90°的經緯儀跟蹤校正其垂直度,并將上節柱與下節柱的接頭連耳處用夾板通過高強螺栓和焊接并用的方式連接起來,然后在鋼柱的對接接頭處焊上薄薄的一層。待相鄰鋼柱吊裝結束后,用臨時附加鋼梁將鋼柱和鋼柱通過牛腿的技術開孔用螺栓和焊接并用的方式連接起來,通過以上幾個步驟,鋼拄位置變化大大減小,解決了鋼柱缺乏約束、上部處于自由狀態無法固定的難題。
3.3焊接
3.3.1鋼柱接頭安裝操作平臺及設備平臺
由于此鋼結構無一般高層鋼結構那樣的施工作業平面,焊機等施工設備無處放置,當將其放置在混凝土結構層時,給混凝土結構施工帶來了不便,為了保證鋼結構施工的順利進行,我們自行設計了兩個設備平臺及六個安裝操作平臺,作為吊裝、就位焊接等施工用,解決了鋼結構及混凝土結構交叉作業的矛盾及高空作業操作方便及安全的難題。
3.3.2焊接工藝
鋼結構柱的材質為ASTMA572,50級,相當于國內的16kN,但加入了Nb和V,其可焊性優于16kN,本鋼結構焊接采用以下工藝:焊縫形式單V型對接橫位;焊接方法二氧化碳氣體自動保護焊;焊接材料焊絲H08MnzSiA;焊條J5o7;焊接時采用手工焊打底;二氧化碳半自動氣體保護焊完成填充和蓋面。
3.3.3鋼柱焊接的防雨棚搭設
(1)將干燥的鋼柱距焊口以上1m左右用鋼絲輪磨光機除去鋼柱表面鐵銹及雜物,形成一條寬100mm左右的干凈的無銹帶。
(2)以較薄的塑料沿著這條無銹帶圍成一圈,并留好搭接口。
(3)用海綿膠帶沿著無銹帶粘于鋼柱上,并使其上半部分粘住塑料,下半部分粘住鋼壓緊、密貼。
(4)在該海綿膠帶上方沿其膠帶再緊貼一圈同型號的海綿膠帶,并使其接頭與前一條海綿膠帶錯開,并且該海綿膠帶所粘著的鋼柱仍為無銹區,壓緊、密貼。
(5)在后一圈海綿膠帶與鋼柱密貼處涂一道薄薄的凡士林,在海綿膠帶接口及兩圈海綿帶間涂上一層凡士林。
(6)在防雨帶以下塑料與鋼柱之間以彩條布搭成一個帶錐度的臨時防雨棚。
3.4測量工藝
鋼結構的測量分為焊前測量和焊后測量,以測量內容可分為垂直度測量、中心線偏差測量及標高鍘量。
3.4.1垂直度測量
鋼結構安裝形成框架后.在未實現結構最終剛化之前,為了保證鋼結構柱所處位置的正確,必須對其垂直度進行測量,其方法以二臺互成90°的經緯儀測量柱頂和柱底的中心線,以使上下二中心線差值控制在規范要求之內,焊前的垂直度測量即為焊前鋼柱校正,鋼柱校正完成后才能進行鋼結構的最后剛化,然后開始鋼結構柱的焊接。
3.4.2鋼柱中心線偏差及扭轉量鋼結構的中心線偏差及扭轉偏差測量,由于受鋼柱相對位置的影響,必須區別對待。
3.5標高測量
由于鋼結構的偏重及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對鋼結構柱造成的偏載,在靜態上.鋼結構柱將處于位置偏差積累狀態。勁性鋼結構受澆混凝土及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的影響較大,為了揭示其變化規律和對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提供鋼結構安裝的混凝±結構配合要求,本工程統計分析了第六、第七、第八、第十節柱的澆混凝土后鋼柱位置變化規律,發現鋼結構柱位置的偏差較靜態的理論分析值大,且呈現無明顯規則變化狀態。通過仔細分析后提出,為了將澆混凝土的影響轉化有利于控制鋼柱位置的偏差,混凝土施工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鋼結構柱上所附大梁鋼筋綁扎必須在梁模及層面模完成后才能進行;
(2)澆搗時應先完成鋼結構柱的外包混凝土,然后澆搗鋼梁及層面混凝土,鋼結構柱外包混凝土的澆搗盡可能對稱進行或按鋼結構柱要求的澆混凝土方向;
(3)混凝土澆搗時應盡可能避免形成鋼柱拉力的澆混凝土方向。
篇2
1.安全生產方面:
牢固實力安全第一的主導思想,堅持事前策劃,周密部署,嚴格對方案進行評審,注意細節,確保工藝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在實際生產運行中對工藝進行不斷改進,杜絕工藝安全事故的發生。
2.工藝管理方面:
年在一系試燒粒度煤,成功為集團的造氣爐用煤摸索出了一條新的途徑,同時也降低了消耗和合成氨生產成本,但是的煤耗基本控制在1350公斤左右,由于試燒粒度煤的成功,消耗有明顯降低,基本控制早1270公斤左右,后來在全集團推廣摻燒粒度煤,至今一直在摻燒運行。
隨著成本控制理念的逐步深入,為了更好地降低合成氨生產成本,造氣的入爐煤原料成本尤為重要,所以在原料煤商要有一個新的突破,我們在集團和廠領導的帶領下,逐漸摸索型煤摻燒的工藝運行條件,工藝調整的思路主要是根據入爐煤質進行,結合風壓、電流的變化,對入爐蒸汽和風機風擋進行及時調整,在煤球摻燒時間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小負荷、大蒸汽”的工藝調整思想。在確保爐況穩定的基礎上摻燒量逐步增加,煤球摻燒技術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有原來的1|4到現在的3|4,爐況的穩定程度得到了控制,摻燒的工藝條件日益成熟,使合成氨生產成本得到了進一步的降低。
為使工藝設備的配套和匹配,根據摸索的條件變化和設備影響因素;針對煤球摻燒后上點偏高,帶出熱量較多的客觀實際情況對布料筒進行了改造,由過去的1.2m改為現在的1m提高了有效碳層,降低了上點溫度,增加的造氣的蓄熱能力減少了熱損失,對提高單爐發氣量和爐況的穩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為深挖內部潛力,尋找節能降耗的有效途徑,針對水夾套壁溫外環區溫度低的不利因素,為有效的進行改善根據集團的指示配合技改對1—3#爐成功進行了改造,通過管道流程的修改以及學習熔鹽的特性積極摸索工藝運行條件,造氣爐鹽夾套工藝管理技術日益成熟,并不斷改善,確保了熔鹽爐一次性開車成功,借鑒1—3#爐的運行經驗,又成功的對16—18爐進行了改造和投運。倆套鹽夾套造氣爐的成功改造及工藝管理技術的不斷探索為新造氣爐的順利開車奠定的基礎、積累了經驗,確保新造氣熔鹽爐一次性安全投入運行,并且為其工藝調整,創造和積累了條件。
在爐況管理上,始終堅持“爐況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及“技能降耗”這一主題開展工作。針對入爐煤的特點,積極摸索工藝最佳運行條件,并制定符合實際的工藝指標。加大爐溫考核監督力度,從分挖掘內部潛力,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確保了爐況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使白煤小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多次刷新歷史最好水平。
3.存在的不足:
對某些危險源的辨識,特別是鹽夾套造氣爐的危險源辨識不到位,存在一定的缺陷。還需在這方面很下功夫。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和完善應急事故預案的編寫及演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對一些新技術、新工藝不能及時有效的全面掌握和有效利用,對節能降耗工作不夠到位,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4.今后的打算:
在今后的工藝管理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力求有所創新:在造氣用煤方面不斷學習新技術摸索新工藝,為集團合成氨的有效降低最好服務,完善各類應急預案的編寫、演練。
篇3
關鍵詞:合成氨 催化劑 進展
合成氨作為一種化工原料,主要是生產化肥、硝酸、銨鹽等物質。從目前的工作來看,開發低溫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劑,將會充分降低反應溫度,提高氨的平衡轉化率和單程轉化率,甚至有可能實現低壓合成氨,這些都是當下工作的目標。本文主要對合成氨催化劑的研究進行討論。
一、國外合成氨催化劑研究
(一)鐵基合成氨催化劑
合成氨催化劑的研究,經歷了多個階段,才擁有目前的成就。本文首先對國外合成氨催化劑的研究進展討論,之后對我國合成氨催化劑研究展開分析,便于對比。鐵基合成氨催化劑作為傳統的合成氨催化劑,曾經一度獲得了社會及科研界的認可。這種合成氨催化劑的應用,開創了化學領域的新進步。從時間上來分析,20 世紀初,Harber 和 Mittasch 等開發成功了鐵基合成氨催化劑之后,人們始終沒有停止過對合成氨催化劑的研究與開發,直到今天這種研究還在不斷繼續。對于化工行業來說,任何一種物質都具有特殊的作用,鐵基合成氨催化劑的主要作用在于,完成一些基礎性的反應,降低經濟成本的過程中,不會影響生產效益和生產的質量。因此,當下的很多化工廠,仍然在應用鐵基合成氨。
(二)釕的合成氨催化劑
合成氨催化劑在經歷了鐵基合成氨催化劑后,進入到了釕的合成氨催化劑時代。在盛行鐵基合成氨催化劑的時代,釕的合成催化劑的各項技術和設備并不成熟,但是,在1972年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釕的新特性,為合成氨催化劑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平臺。例如,以釕為活性組分、以金屬鉀為促進劑、以活性炭為載體的催化劑,對合成氨具有很高的活性,這就意味著在今后的化工生產和研究當中,部分特殊產品會在生產過程中變的更加便捷,并且減少了不必要的步驟。釕的合成氨催化劑為該領域做出了很多的貢獻:首先,釕的活性更高,在研究新產品的時候,可以通過較低的成本,獲得性價比更高的產物;其次,通過運用釕的合成催化劑,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例如降低污染、提高化工效益等等
二、國內合成催化劑研究
(一)稀土型合成氨催化劑
我國在化工行業的發展中,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在國外的科研基礎上進行的,這其中有大環境的原因,也有國家內部發展原因。但是,為了避免我國的化工技術長期受到國外的制約,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科研人員開始研究稀土型合成氨催化劑。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我國終于在20世紀90年代,成功研究出了氧化鋁型的催化劑。該催化劑的優勢在于:首先,其生產成本比較廉價。對于我國當時的情況而言,廉價的合成氨催化劑并不多,氧化鋁的催化劑是當時比較重要的一種,并且對化工行業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積極意義。其次,該氧化劑的性能非常好,不僅吸取了之前的鐵基合成氨催化劑等優勢,還融入了我國自主研究的一些成果,更加符合我國化工工作,并且生產出來的化工產品,能夠,滿足我國社會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科研人員還研究了Fe2Ce 金屬間化合物對合成氨反應的催化活性的影響。結果發現,經 600℃空氣中焙燒 4h氧化處理后,Fe2Ce 催化劑在 450℃以上仍然具有很好的合成氨活性
(二)合成氨催化劑的平緩進步階段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農業大國,對化肥的需求一直都是不斷上升的。合成氨催化劑作為化工行業的重要原料,是生產花費不可缺少的物質。在進入21世紀后,我國在合成氨催化劑領域的研究更加深入,但呈現出的是一個平緩進步的階段,因為之前的研究已經投入使用,當時的研究還處于試驗階段,只能將部分已經確定的試驗成果投入使用。但是,平緩進步并不意味著毫無成果。20世紀80年代中期,劉化章等在促進劑為Al2O3―K2O―CaO,反應壓力1.51MPa,反應溫度425℃,空速30000h- 1的條件下,系統研究了合成氨鐵基催化劑活性與其母體相組成的關系,發現催化劑的活性隨母體相呈雙峰形曲線變化。由此可見,當時的合成氨催化劑研究,偏向于技術性,主要是從一個中心點出發,在研究成功后,會衍生出更多的產品,為合成氨催化劑的應用,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動力。
(三)第二代合成氨催化劑
經過了上世紀的不斷努力,我國在現階段的研究當中,主要是研究第二代合成氨催化劑的方向進行研究。第二代合成氨催化劑,主要指的就是釕基合成氨催化劑,該催化劑的優點較多,例如節約能源、單程產率高等等,這些正是我國當下研究當中最需要的。我國在研究第二代合成氨催化劑的時候,其目標主要是為了迎合市場上的需求,并且打破國外的技術壁壘,為我國的自主技術提供更加廣闊的研究平臺。經過長時間的試驗和研究,在釕基催化劑的研究當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綜上所述,合成氨催化劑的研究正在深入,部分研究成果已經投入使用,為我國的化工行業發展和化工產品生產、研發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總結
本文對合成氨催化劑的研究展開了分析和討論,并且對合成氨催化劑的研究進展進行了闡述。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來看,我國化工行業對合成氨催化劑的需求仍然很大,日后要想在化工行業中取得更大的進步,需要對合成氨催化劑的研究,再深一步。另外,由于合成氨催化劑的地位比較重要,很多機構都在研究,在國家的相應干預下,可以嘗試兩個機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共同研究,將成果共享,提高研究速度,促進化工行業的穩步前進
參考文獻
[1]錢伯章.新型合成氨催化劑定位起點高[J].大氮肥,2010(02)
篇4
一串串催人奮進的數字,奏響了興化繼往開來、鑄就輝煌的新樂章;一串串閃光的數字,描繪著興化百億元化工園區的宏偉藍圖。一個“不畏艱險、勇攀高峰,領先行業、創譽中外”的企業形象熠熠生輝,昭示著延長石油百億興化的大畫卷正在世人面前徐徐打開。
原料線路革命——轉型跨越發展的新步伐
“設計高起點,技術高水準,建設高標準,投產高速度,運行高質量,興化人用成績和汗水詮釋著向國際一流煤化工企業邁進,提高企業低碳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的信心和勇氣!大化工項目的上馬,鑄就了興化騰飛的脊梁。依托延長石油集團的雄厚實力,使我們獲得了企業規模實現躍升的難得良機,興化得以在生產效率、裝備水平、節能環保等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實現從中等規模企業到真正意義大企業的驚人一躍。公司的規模競爭優勢和抗風險能力有了實質性地提升,圓了幾代興化人的大化工夢想。”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志海說。
興化大化工項目規劃以煤為主要原料,走氨醇聯產及下游產品深加工路線,同時按照循環經濟理論,建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模式,建成后將形成“30萬噸合成氨、30萬噸甲醇、30萬噸純堿和30萬噸氯化銨”產品鏈,實現資源、排放物綜合利用及碳、氫互補。
對于始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興化集團而言,大化工項目無疑是企業在規模、技術、綜合實力等方面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難得良機;而作為延長石油集團積極向油氣煤鹽化工一體化綜合利用方向轉型的重要一步,興化大化工項目的開工建設,是興化公司被納入其龐大的化工板塊之后投巨資興建的第一個重大項目,也是延長石油集團著力打造百億元興化大化工園區的起步項目,對于延長集團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戰略有著非凡的意義。
“這個項目是省委省政府充分發揮陜北豐富的煤炭資源和興化強大的技術人才綜合優勢,依托延長石油強大的資金平臺,加快我省煤化工產業發展,將陜北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的大型現代煤化工項目,也是一個充分利用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潔凈煤氣化技術、煤化工工藝技術和裝備建設的環境友好型循環經濟項目,是興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一個代表,完全符合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要求。”興化集團總經理陳團柱說。
年產30萬噸合成氨、30萬噸甲醇、30萬噸純堿、30萬噸氯化銨的大化工項目,由于采用氨、醇、堿聯產工藝,即利用氨合成過程中的一氧化碳生產甲醇,富余的二氧化碳生產純堿,甲醇合成后富余的氫氣又返回合成氨系統生產液氨,從而實現了全系統的碳氫互補與資源最大化利用,并有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要想在全方位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就不能一味追求產能的擴大,而必須依托當下,放眼未來,推進企業的轉型發展。”在這樣高瞻遠矚的戰略理念推動下,興化集團從最初生產傳統氮肥的中型企業,發展成如今擁有合成氨、硝酸銨、純堿、氯化銨、復合肥、羰基鐵粉、濃硝酸、系列特氣等30余種化工、化肥、軍工產品的綜合性、成長型化工企業,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發展成就表明,一直以來,興化人在謀求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進行著孜孜不倦的探索。
依照興化的發展戰略,企業實現產業轉型,除了要實現規模的擴張和技術裝備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過原料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在市場上謀篇布局,為自身生存打開更加廣闊的空間。而此次大化工項目的投資興建,正是興化集團謀劃產業轉型最重要的基石。
充足的原料供應是化工企業生存立命的根本。興化建廠之初,采取的是重油為原料的合成氨生產路線。2001年5月,“油改氣”工程竣工,興化成功實現原料線路的革命,陜北靖邊氣田的天然氣供應使得興化實現了清潔能源原料的投用,企業的資源緊缺和生產成本過高問題得以解決,環保水平也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然而,盡管天然氣不像石油資源那樣稀缺,但其高昂的價格和中國“缺油少氣”的能源現狀仍然讓市場意識敏銳的興化決策層深刻地意識到,未雨綢繆,及時調整原料結構,將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針對國內及陜西省“富煤”的資源優勢,興化確定了以煤為原料的技術路線,大化工項目的上馬,正是興化集團開啟煤化工發展之路的首次嘗試。“煤氣雙原料保障系統,是興化實現老企業煥發青春、新項目穩步發展的重要保障。”王志海說。
除原料外,產品結構調整是興化集團實現戰略轉型的重中之重。
興化集團原有產能為80萬噸硝酸銨,23萬噸合成氨,10萬噸濃硝酸,以及羰基鐵粉、液氫等軍工產品。這一次,興化大化工項目的成功投運,將極大地滿足興化公司傳統優勢產品產能的釋放。項目投產后,興化集團的合成氨產能將由23萬噸一下升至53萬噸,低成本的原料優勢將保證其硝酸銨產品繼續做大做優。
“正因為有了現在的煤化工項目提供充足的基礎產品,如合成氨、甲醇、氫氣、一氧化碳等,后面的很多領域我們才都敢想敢干了,才能夠改變目前單純以硝銨和合成氨為中心的產品結構,向更寬廣的領域前進。形成無機與有機結合,民品與軍品并重,煤化工與氣化工兩路資源保障,投資百億、產值百億的新型化工園區。”王志海表示。
與大化工項目同步建設的還有興化公司8萬噸雙鈉項目、10萬噸/年甲基甲酰胺項目。此外,聚碳酸酯、己二酸、尼龍66等精細化工產品項目也正在啟動、設計或建設之中。逐步摒棄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的產品結構,側重向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市場相對稀缺、發展前景好的產品結構方向去調整轉型,是興化集團謀劃未來的重要思路。
運籌帷幄——以做大做強打造百億興化為己任
心有多高,世界就有多高。領導班子的素質決定著企業發展的速度,開拓創新的力度和把握局勢的廣度。一個技術過硬、身先士卒、敢為人先的領導集體是保證企業風正氣順,政令暢通,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發揮,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顯著增強的關鍵,是保證項目成功運行的先決條件,是企業效益大幅提高,企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的助推劑。興化正是有了這樣一支連續幾年保持全省工業企業“四好領導班子”榮譽稱號的戰斗集體引航掌舵,企業的各項工作才能夠在跌宕起伏的市場大潮中劈波前行。在大化工運行的每一個關鍵環節都有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的身影。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也不管是風霜雨雪夜還是凌晨時分,只要現場有問題,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分析問題,制定改進方案,現場指揮。
“大化工挺起了興化騰飛的脊梁,興化要實現做大做強,實現百億化工園區的夢想,達產達標就是關鍵戰役。”這是公司董事長王志海常說的一句話。每天早晨七點半他都會準時出現在大化工生產現場,這是他幾十年從事化工管理養成的習慣。深入生產崗位查看設備運行,聽取一線員工的生產運行匯報,了解工藝波動情況成為他每天的必修課。
“只有靠前指揮,深入現場,方能彰顯管理的效率。”這是公司總經理陳團柱在班子晨會上最常說的話。
興化化工總經理王穎、副總經理趙波這一年來幾乎沒有按時下過班,每天下午下班前,他們都習慣去現場看看,再同當班調度交談一下生產工藝情況。
馴服攔路虎——攻克煤氣化的技術難題
興化大化工從建設開始,氣化裝置就成了大家關心的重點,從重油裂解到天然氣加壓催化,興化的原料線路經過了兩次改變。這次的水煤漿氣化技術,興化人從來沒有接觸過。國內成功的技術也是引進美國GE的工藝。而興化選用的國內多元料漿氣化技術,一切都要憑借自己摸索。
“這可是一個總投資46億多元的大項目,作為延長石油在關中布局的大型化工基地,興化大化工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延長在關注,全省在關注,興化跨進大型企業的首戰要確保打勝。大化工順利開車,將對全省的煤化工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壓力之大,難以想像。”興化化工總經理王穎說。
興化大化工采用多元料漿氣化技術,生成以一氧化碳和氫氣為有效組分的粗合成氣,為生產合成氨和甲醇提供原料氣。氣化工序集新裝置、新技術、新工藝為一體,其穩定運行與否直接影響著合成氨和甲醇的產量和質量。
試開車伊始,由于對煤質的認識度不足,氣化爐爐口堵塞、分離器帶液、氣化高閃、角閥堵板擊穿等問題接連出現,一時間氣化爐成了大化工生產的“攔路虎”。要實現系統順利開車運行,必須首先解決好這些問題。公司領導王穎、趙波親自坐鎮氣化車間協助解決問題。氣化車間也多次派出車間主任、技術員、操作工遠赴徐州、渭化、咸化、華亭進行學習交流,將別人的優秀做法靈活運用到生產管理工作中來;邀請六院專家對703氣化管線堵渣、有效氣體成分差的問題進行診斷解決;邀請煤漿泵、添加劑、分散劑廠家技術人員對化工操作人員進行集訓。為適應新工藝的需要,車間堅持每個二班之后,在前期講課培訓的基礎上,針對發生的操作問題,車間主任親自帶隊進現場,看流程、講操作、講要領,從安全意識、工藝技術、生產流程各方面進行全面培訓,技術人員從細處著眼,學基本、基本學,帶領職工將生產流程爛熟于心,對703煤氣化大型設備運轉開停車順序、黑水、灰水管線流向、界區內公用工程閥門、工藝調節進行專題講座,并進行考核。對氣化試開車以來的工藝問題、操作問題、技術缺陷進行討論、總結、改進。
車間管理人員堅持深入一線,深入現場,不論在車間開停車工作中還是日常工藝例行巡檢,車間管理組將大部分時間、精力都投入到現場生產工作中,氣化每次倒爐、檢修,車間領導班子不分晝夜,堅守在生產一線,在氣化前期因煤原料灰分過高導致氣化頻頻停車,車間迅速組織人員,24小時連續作戰,僅僅三天時間就完成3000噸原煤更換任務,完成A爐制漿工作、管線疏通、原料添加,車間領導班子18小時堅守在崗位前沿,完成了氣化雙套設備一次投料成功。
激活短板——讓人人成為生力軍
“一只木桶能否裝滿水,關鍵在于沒有短木板。”興化大化工開車一年就基本達到了設計負荷,其中一條成功的經驗就是我們每一個基層單位、每一位員工都能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管理沒有短板,系統沒有短板,技術沒有短板,所以才保證了整個系統順暢。
大化工年用煤量在150萬噸左右,每天幾乎一列煤,這樣采購的煤成份差別大,為滿足氣化車間和水汽鍋爐的用煤質量,車間把不同成份的煤進行調配,并在12#皮帶安裝在線煤質分析儀,對煤進行監測。由于火車卸煤暫時沒有開通,汽車卸煤設計為卸煤總量的20%,但為了保障公司生產用煤量,儲運車間合理組織卸煤,保證煤場車輛井然有序,卸煤車輛一天24小時輸送,把不同煤種按成份和干濕程度分倉保管,既保證了有限場地的煤場車輛暢通,又保證了生產用煤和質量。去年下半年以來,輸煤系統發現落料口及破碎機經常堵塞,尤其是在雨季煤濕的情況下,堵塞更為嚴重,影響了輸煤,危及生產。針對這一情況,儲運車間領導帶領技術人員查資料,向兄弟單位學習取經,研究改造方案。經過努力,對落料口及兩臺破碎機、布料口成功進行改造,增加了落料口角度,側面開清堵孔,對布料口進行改造,增加角度,變直角彎為弧形彎,變分料板下安裝為上安裝,上蓋板為活動式,通過改造,徹底解決了堵煤問題,保障了系統輸煤暢通無阻。
國內甲醇市場競爭激烈,要在以前從來沒有介入的領域打開甲醇市場,一要靠質量,更要靠為用戶服務的理念。為滿足甲醇用戶對產品質量的需求,公司要求甲醇產品中乙醇含量小于100ppm。合成車間領導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對粗甲醇和精甲醇中的乙醇含量進行連續定量檢測,反復分析比對后,發現乙醇含量平均值在130ppm左右。為了盡快找到合適的調節辦法,合成車間領導石磊、龐占軍和主管工藝員翻閱大量資料,上網查找相關信息,借鑒兄弟廠家的運行經驗,為了連續進行工藝調試,他們平均每天加班加點至凌晨一、兩點。為此,他們放棄了和異地讀書孩子的團聚,顧不上去陪護住院的親人,一心撲在調純上。天道酬勤,經過反復的工藝探索,終于找到了乙醇含量高的原因:CO2含量低、萃取水量不足、常壓塔側線采出量不夠。但提高CO2含量、增加萃取水量、加大側線采出又和經濟運行相矛盾,為探尋最佳工藝運行條件,他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技術攻關。領導靠前指揮,技術人員親自調節,班長下現場控制……連剛剛下班的操作人員也舍不得離開崗位,合力拿下了“控水降醇降耗”這一工藝難題,經過連續24小時的工藝優化,質檢部門傳來檢測報告:乙醇含量小于100ppm。
強化業務管理——確保系統運行平穩
大化工現場擁有設備1935臺。其中動設備670臺,大型壓縮機組19臺套;風機42臺;泵306臺;起重機械81臺,其他設備273臺;靜設備1265臺,160噸高溫高壓煤粉鍋爐3臺, 5000m3液氨球罐2臺,10000 m3甲醇罐2臺,400 m3空氣球罐1臺,壓力容器398臺。各類管道205126米 ,其中壓力管道130000余米。 電氣設備562臺(套); 電纜505058米,閥門13587 臺套,安全閥492臺。這是一組龐大的數字。只有摸清每臺設備的習性,才能更好地保證設備運轉。負責設備管理的裝備部為了滿足管理要求,積極組織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培訓學習,促使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不斷提升,同時為完善管理還制定了《備品備件管理流程》,增設了興化化工備件綜合計劃員,加強備件計劃、采購管理。目前,正在進行大化工備件儲備定額的核定、消耗定額統計工作,盡快規范備件計劃管理工作,以最小庫存資金確保檢修需要。
“無論是老裝置還是新裝置,運行出了問題都是因為我們認識能力欠缺造成的。設備管理要位置前移,變被動的搶修為計劃檢修,這才是設備管理最高目標”裝備部部長劉智勇幾年前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接手大化工的設備管理后,他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從裝置的原始設計認識入手,認真研究原始設計方案,設計結構,查閱運行參數,同生產管理部門一起通過數據分析,全面提高把握設備運行規律的能力。
2012年12月12日晚,當參加完業務培訓的劉克敏副部長還在杭州歸來的火車上時,得知大化工合成氨壓機組汽輪機在運行中突發故障,他馬上與現場人員電話聯系,了解停車現象及前期處理檢查情況,與參加學習的人員在火車上分析討論。13日早晨,一下火車后他們立即趕赴現場召集機、儀、化等相關人員開會,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和已進行的錯油門清洗檢查工作,綜合分析后又向杭汽集團專業人員請教,確定了進一步的檢查內容和處理細節,機械部分以清洗滑閥為重點檢修錯油門,控制部分重點檢查電液轉化器等工作可靠性。公司副總經理趙波全過程坐鎮指揮,生產部、裝備部、機械安裝公司、計控處領導現場組織協調,參與檢修人員密切配合,按照既定方案實施后,機組順利沖轉成功,并入生產系統,恢復雙套運行。
……
在2012年異常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興化大化工努力實現“安、穩、長、滿、優”的運行,通過有力舉措,克服了新系統的匹配協調,波動等諸多困難,全年實現氨醇總量60萬噸,對興化下一步實現整個系統的高產穩產運行有著重大的意義。
大化工真正使興化集團進入結構優化、方式轉變、體系完善,素質提高的嶄新階段。
打造新的競爭優勢為目標,圍繞生產經營打造新的競爭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優化產業鏈,提高附加值。興化現在更主要的是延伸產業鏈,上品種,真正形成有機無機相結合,軍品民品互補,化肥化工并重,硝基產品有競爭規模、其他化工產品有競爭地位的產業格局。比如,已經進入試車狀態的甲胺項目,這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裝置,未來將成為興化新的經濟增長點。
篇5
1.分析學情,強化基礎,因材施教
成人教育的對象主要來源于已經參加工作且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在職人員,組成復雜,年齡差異大,學習能力懸殊。成教學生對知識的追求欲很強,迫切需要提高專業理論和技術。又由于每個成人以前所受教育不同,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教師針對成人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例如,從事化工分析檢驗操作的學員,對常規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比較熟悉,但對先進的分析儀器和在線分析比較陌生且充滿興趣,所以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應盡可能講述每一種儀器分析方法的最新進展和在線分析的廣泛應用。又如,在講述光譜分析部分時,側重介紹熒光、紅外光譜、波譜學等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手段,輔以化工軟件演示,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成人學生的記憶力遠不如全日制學生,針對這一特點,強化理解性記憶顯得非常重要,在授課過程中可采用通俗的語言和典型的生產實例結合生產實踐傳授基礎理論知識。如講述化工熱力學和動力學時,針對化學反應溫度和壓力的確定原則與依據,可結合學生在實際生產中的例子,如氫、氮氣合成氨采用高溫、高壓的目的是提高產率和轉化率,擴大產量和降低生產成本;催化劑的應用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在較低溫度下實現轉化,從而降低能量消耗,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等等。
2.調整知識結構,強化實踐教學
教育教學質量是成人教育的生命線,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質量,已成為當前成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認真研究成人教育規律,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組織實施各個教學環節對于提高成人教學質量至關重要[4]。本科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包括兩方面,一個是化學工藝,以產品和生產過程為對象。另一個是化學工程,以生產過程和設備為對象。當今化學工藝和化學工程密切結合,同時有適當分工。由于化工學科的范圍擴大了,因此專業范圍應該擴大,專業教學內容應適當進行修改。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培養原則,對原有理論課程體系及其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構建目標明確、邏輯嚴謹、適應區位化工產業經濟發展的理論教學體系。專業內容體系的改革應該具有前瞻性,主要體現在改革教學計劃,制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全面發展并能與國際接軌的教學規劃。改革教學計劃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調整學時,減少授課學時,增加學生的自學、思考和個人探索的時間。二是調整知識結構,加大基礎課與人文社科課的比例。三是加強實踐訓練,增加多種實踐形式[5]。調整學時可讓學生有充分的自學與思考時間,必須推行多種教學方法與采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相結合,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習,優化課堂教學效果。調整知識結構的目標是加強學生思想素質的培育,傳授與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相適應的知識。化工類專業成人教育課程可歸納為六個教學體系,即:人文與社會科學體系、數理體系、基礎化學體系、工程基礎體系、化工基礎體系和選修課體系。調整體系的第一個措施是增加人文社科體系比例,培育學生思想素質、文化修養、社會道德,并促進人文社科與科學技術的相互交融。第二是增加自然科學基礎體系的比例,以適應未來科學的發展。第三是精簡專業基礎體系的傳統內容以適應未來學科的發展。第四是增加自由選課體系的比例,以充分發展個性與興趣。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分為以化學理論與應用為主的實驗課程體系和以工程能力訓練為主的實踐課程體系兩大塊。加強實踐可通過加強生產與工程實踐的訓練,改進生產實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后要鼓勵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和市場調查。
3.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要激發成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必須轉變觀念,針對成人學生特點,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采用適合于成人心理特點和社會、技術、生活發展需要的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課程目標能否有效達成,成人教學方法的選擇應以服務于成人職業能力提升為出發點,遵循成人的學習原則(主要包括引起學習動機、鼓勵參與、個別化、促進遷移、互動性五個方面),針對不同的學習原則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6]。
3.1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圍繞一定的學習目的把實際中真實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供學員思考分析和決斷的案例,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提高學員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適合成人學生善于獨立思考、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的特征。例如,在講授《化工安全技術》這門課時,講到危險化學品防火防爆這一節內容時,如果按照防火防爆規范設計要求逐條解釋設計理念、法規依據和防火規定,則學員深感枯燥、晦澀難懂。此部分引入案例教學法,播放典型火災和爆炸事故的視頻,然后逐條分析事故發生原因、事故損失、責任追究、防范措施等,整個教學過程一環緊扣一環,學生聽得興致盎然。又如,講到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時,課堂講授十分乏味,學生聽課心不在焉,若以某單位化學品倉庫大爆炸為典型案例,分析導致倉庫發生火災的原因、火災后可能呈現的幾種爆炸態勢、處置危險化學品火災爆炸的滅火方案后,安排學生分組討論總結分析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措施,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十分投入,踴躍表達個人觀點。可見,案例教學法使得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和知識變得生動活潑,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習興趣。
3.2對比式教學法。化工專業有些課程的內容比較相似,要想區別并理解記憶這些內容,對比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講授方法。例如,有機化學中的雙分子親核取代、單分子親核取代和雙分子消除反應、單分子消除反應非常相似,很容易混淆,而這部分內容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在講授過程中可以把這四個內容放在一起進行列表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并抓住幾個關鍵詞取代、消除,單分子、雙分子進行講解,再從反應機理進一步對比,這樣就使學生對這幾個概念有一徹底的理解,從而達到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又如物理化學中有一些公式十分相似,如范特霍夫公式、克-克方程和阿累尼烏斯方程外在形式的相似隱含它們之間一定有內在聯系,只要分析一下上述關系式的來源即可發現它們相似的內在原因。這些公式相似的內因是由于它們都反映某種平衡關系及體系從一個平衡態變到另一個平衡態的條件。通過對幾個相似公式的分析,把不同章節的公式聯系在一起,通過挖掘教材內容和各知識點的結合,使學生易于理解及記憶,有利于成人學生對相關內容記憶得更深刻。
3.3任務引領式教學法。任務引領式教學法是按照工作任務的相關性進行教學設計,以工作任務和工作內容為核心組織教學內容,并按照知識的邏輯體系選擇和組織課堂內容。工作任務的提出應依據職業崗位的工作程序進行設計或選擇,注重培養學習者關注工作任務目標的完成,而不再是僅僅關注知識的識記。在化工工藝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筆者根據企業需要和成教學生實際,在教學上進行了嘗試。以《化工工藝學》課程中的“合成氨生產工藝”為例,合成氨生產工藝在化工工藝教學中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將合成氨工藝分成了三個主要任務。任務一是合成氨原料氣的制造,在此任務下分成了三個子任務即以煤為原料的制氣工藝、以重油為原料的制氣工藝和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制氣工藝。在確定教學重點內容時,可選擇當今應用較多的制氣工藝如煤制氣進行教學。任務二是合成氨原料氣的凈化,此任務下設四個子任務,即原料氣的脫硫、變換、脫碳和精制。每一個子任務都有具體要求及完成任務的辦法,還設置考核方式及評分標準等。任務三是氫、氮氣的壓縮和氨的合成。通過上述任務的設置,使學生明白了學習一個典型產品合成氨需要做哪些事情,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識,能夠獲得哪些技能。任務引領式教學法使得學習內容更加具體,考核方式更有意義,學習效果更好。
3.4仿真教學法。仿真教學法利用模仿真實的工作程序和環節進行教學,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學生置身于仿真環境中,可以充分調動感覺、運動和思維,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化工仿真訓練系統可把各種設備的外觀、結構,以及運行模式直觀地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學生可以按照操作規程訓練,如果操作錯誤,仿真訓練系統就會提示或者終止操作,而且訓練系統會把操作錯誤的原因列出,并且會讓學生按照提示將正確操作執行下去,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的結合。另外,化工生產裝置投資費用高、流程復雜,介質在管道和塔器中進行,無法觀察到實際現象,教學過程受場地、設備、物料消耗等因素的限制,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引入化工仿真訓練系統,可以形象、生動地展現生產原理、工藝流程、儀器設備的結構特點、操作方法,可以逼真地模擬開停工操作過程。學生通過仿真訓練系統的操作,對設備、工藝流程的運行情況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對出現的故障和問題會有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法,充分了解了生產原理和設備的操作控制要點,為從事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5利用信息手段,完善教學環節。加強信息化教學手段推動教學過程的信息化進程,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化工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如《有機化學》中的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由于結構抽象、復雜,很難用語言描述清楚。化工專業的專業課程,如《化工工藝學》中有許多工藝流程圖和設備結構圖,用常規方法進行教學,既難板書又費時間,一堂課下來難以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針對上述情況采用現代高技術大容量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借助計算機技術將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等相結合,形成“動靜結合、聲形并茂”的教學情境,使微觀世界變得直觀、明了,非常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以使有機化合物的結構一目了然,可以使各流程中物料的流向、產物的分離、設備的結構形象生動。
4.培養化工專業應用型人才
篇6
關鍵字:氨氮A/O 化肥廠
中圖分類號:TQ44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工程概況
唐山玉田化肥廠,造氣崗位生產的半水煤氣采用濕法脫硫后,經聯合式氮氫氣壓縮機壓縮至2.1MPa送往全低變換,精脫硫、變壓吸咐脫碳、二氧化碳氣體送往尿素,凈化氣體精脫硫送聯合式氮氫氣壓縮機四入壓縮至12.5MPa去醇化系統,醇化后送壓縮機六級壓縮22MPa(26MPa)送烴化及合成氨系統。尿素采用氣提法工藝。
處理水量設計為:100m3/h(本工程系統設計為24小時運行)
2、水質
2.1原水水質
PH值:6-9懸浮物(mg/L):400CODcr(mg/L):500氨氮(以N計mg/L):150
2.2出水水質:
PH值:6-9懸浮物(mg/L):≤50CODcr(mg/L):≤70氨氮(以N計mg/L):≤20
3、廢水處理工藝的選擇
目前脫氮技術可分為物理化學脫氮和生物脫氮兩種。
物理化學法采用較多的是吹脫脫氮法,它是利用氨氮在pH值較高的情況下,易于從水中逸出的特性,用大量空氣將其吹脫。
生物脫氮法是在有氧的條件下,利用亞硝化菌的作用,將水中的氨氮轉化成亞硝酸氮,再利用硝酸菌的作用轉化為硝酸氮;而在厭氧的條件下,硝酸氮和亞硝酸氮由于反硝化菌的作用,被還原為氣態氮,從而從水中脫離的過程。
由于氨吹脫法效率不高,而且本工程氨氮廢水不是太高,因此,考慮采用“A/O”工藝比較經濟。
3.1工藝流程及說明
3.2、廢水處理構筑物設計及設備選擇
1)調節池
停留時間:7h
附屬設備:
潛水推流攪拌機:數量:2臺,功率2.2kw/臺
一級提升泵:Q=50m3/h H=15m N=4kw 數量:3臺(二用一備)
初沉池
數量:1座(鋼砼)
水力表面負荷:1.1m3/(m2·h)
附屬設備:
中心傳動刮泥機:數量:1臺 直徑:10m 功率:0.37kW
A/O池
A池:數量:1座 停留時間:16.3h 污泥齡:27d
附屬設備:
潛水推流攪拌機:數量:4臺 功率:7.5kW
加堿裝置 數量:1套 加藥量:0.56m3/h
加碳源裝置 數量:1套 加藥量:38L/h
O池:數量:1座 停留時間:37.3h 污泥回流比:100%混合液濃度:4g/L
附屬設備:
鼓風機:風量:38.44m3/min 風壓:6m 功率:55kW 數量:3臺(2用1備)
內循環泵:水量:300m3/h 揚程:21m 功率:30kW 數量:3臺(2用1備)
二沉池
數量:1座
表面負荷:0.9m3/(m2·h)
附屬設備:
中心傳動刮泥機
數量:1臺 直徑:12m 功率:0.75kW
中間水池
數量:1座
停留時間:1h
附屬設備:
二級提升泵:數量:3臺(2用1備) 流量:50m3/h 揚程:38m 功率:11kW
砂濾器
數量:2臺
尺寸:φ2600×4500mm(環氧瀝青防腐)
7)出水池/污泥池
初沉池污泥由于含有大量無機物,不宜回流至生化系統,因此將污泥池分為兩格,前一格為污泥回流儲存污泥,滿池后溢流至后一格,初沉、二沉污泥共同在其中進行濃縮。濃縮后污泥同螺桿泵抽出,送至污泥脫水機。
污泥回流泵:流量:100m3/h 揚程:15m 功率:7.5kW數量:3臺(2用1備)
污泥螺桿泵:流量:10m3/h 揚程:0.6MPa 功率:7.5kW數量:2臺(1用1備)
4、運行費用
4.1、電費
污水站水處理部分合計用電量約為4759.4kwh/d, 每度電按0.6元/度計,則
4759.4×0.6=2855.64元/天。
4.2人工費
本污水處理站穩定運行后,設5人管理運行,月工資為1500元/月,則:
1500x5÷30=250元/天。
4.3藥劑費氫氧化鈉藥劑費:192kg/dx10%x4元/kg=76.8元。
碳酸鈉藥劑費:508kg/dx10%x2元/kg=101.6元。
共計178.4元/d
4.4運行費
運行費用主要包括:用電費、人工費、藥劑費(不含折舊費)。則:
運行費為2855.64+250+178.4=3284.04元/天,折合單位廢水為1.37元/噸水。
污水調試
5.1、準備工作
根據本工程設計水質指標,需投加三種藥劑,藥劑明細、濃度及預計用量見下表。
生化處理段需接種污泥,擬購買脫水污泥85噸左右(含水率在80%),A池投加25t,O池投加60t。
藥劑明細表
注:甲醇取自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
5.2調試過程
(1)污泥的培養
將就近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菌種投入到好氧池和厭氧池中,大約投加60噸左右(好氧池),25噸左右(厭氧池),投加菌種時曝氣系統開始進行運行,并進行悶曝(即在不進水和不排水的條件下,連續不斷的曝氣),期間注意觀察污泥的性狀,以及溶氧的控制,保持在2—4mg/L間(好氧池),1mg/L以下(厭氧池)。直到出現模糊狀具有絮凝性的污泥。需注意污水中各營養物質平衡比例。
(2)、污泥的馴化
當生化池出現污泥絨絮后,待污泥數量增加一定濃度,并當處理效果穩定(BOD去除率達80%)和污泥性能良好時,再增加工業污水的比例。污泥馴化階段,當池中污泥濃度達到設計值,氨氮濃度去除率達到80%-90%時,BOD去除率達到80%-90%時,開始向系統注入工廠的工業原水,每次宜增加設計水量的10%~20%,待生化系統穩定,達到預期的污泥濃度,氨氮濃度,BOD濃度時,再次提高進水量(約1周左右),直到滿負荷。
在培養與馴化期間,應保證良好的微生物生長繁殖條件,如溫度(15~35度),DO(厭氧池在0.5mg/L左右,好氧池在2-4mg/L左右),pH(6.5~7.5),營養比等。培養周期決定于水質及培養條件。
調試時間約2個月(3月25日—6月1日)左右,根據每天的取樣測試分析,最終出水水質平均為:CODcr40-50mg/L 氨氮為4-6mg/L SS為10-15mg/L.。
總結
根據該工程的調試及運行情況看,高氨氮廢水采用A/O工藝去除效果非常好,完全優于出水水質標準,并且運行費用低。
參考文獻:
錢易,唐考炎.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李敏,張麗雅,唐善宏等.氨氮回收復合分離流程的應用【J】.小氮肥,2002(7):21-23.
李雯,氨氮廢水的深度水解【J】.化工環保,2004,24(3):230-231
篇7
關鍵詞:綠色化技術 傳統化學 應用
一、綠色化技術在提高反應選擇性問題的應用
在石油化工各項化學工藝中,會有許多強放熱反應,例如烴類選擇性氧化等。這類反應產生的目的產物性質大多極不穩定,很容易被進一步氧化,轉化為為二氧化碳和水,其選擇性較之其他催化反應相對較低。較高的選擇性可以使具體工藝流程中進行產品分離和純化操作的難度大大降低,節約了資源,大大降低了實際生產成本,并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減少廢棄物的數量,減輕環境負擔。所以,為使更多原料最終轉化成我們需要的產品,就必須使用選擇性較高的試劑來盡可能的提高反應的選擇性。在提高反應的選擇性方面已有不少研發成果,綠色化技術在這方面的能力尤為出色。根據綠色化技術并充分考慮到各種烴類各不相同的氧化反應過程,開發出了許多新型催化劑,其選擇性和載氧能力都較之以前有了較大大進步的;綠色化技術還根據各種催化劑的具體反應過程和自身特點,開發出了相應的反應容器及相關工藝。例如,在苯乙烯的生產問題上,傳統的化學工藝生產方法是采用乙苯脫氫的技術。但采用綠色化的技術后,我們可以選擇以丁二烯為原料,配合苯乙烯工藝來代替傳統的乙苯脫氫工藝。在綠色化技術的工藝過程中,中間產物乙烯基環己烯的轉化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可達到90%以上。另外,所用的催化劑將中間體氧化成苯乙烯單體的選擇性也得到極大的提高,超過92%。另外,還出現了綠色化技術下新型甲苯歧化工藝,該技術對二甲苯的選擇性大大增加,可達到98%以上,就是因為采用了新型的硅改性催化劑技術。
二、綠色化技術對無毒無害的綠色原料的提倡
生產一種化學產品首先對具體生產過程要用到的原料進行選擇,具體過程中,使用原料的不同也直接導致了具體生產流程和方法的各不相同。綠色化技術下的化學工藝以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為基本目標,即便是采用化學物質作為原料,也要盡量做到無毒無害。因此,一些公司利用綠色化的新技術,成功開發出以無毒無害的二乙醇胺為原料的全新工藝流程。該技術中,二乙醇胺經催化,脫去氫離子,從而合成氨基二乙酸鈉,與傳統化學工藝中使用氨和鹽酸,以及使用毒性較強的甲醛和氫氰酸作為原料的二步合成工藝有極大的不同,最大程度上減少了有毒、劇毒物的使用,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極小,流程操作過程也更安全,對相關的工作人員傷害較小。而且,為了從源頭上防止環境污染,綠色化技術還提倡積極選用各種可再生的自然物質作原料,嘗試采用將各種農副產品的廢棄物或野生纖維植物進行加工,最終得到我們需要的酸和酮以及醇類制品和糠醛等;另外,綠色化技術還可以把木質素氧為苯醌;乙酰丙酸或乳酸等也可以利用糖作物來進行生產。這些新興的化學工藝,都是“綠色”原料的典型表現,體現了綠色化技術在實踐當中的廣泛應用。另外,針對目前資源短缺的實際情況,我們還可以積極采用綠色化的技術,使用各種生物質來替代石油品。對生物質的煉制可大大減少或有效避免各種氧化過程對環境的嚴重影響,并最終生產出具有環保功能的產品。例如,黃連術這種油料林木廣泛分布于我國的絕大部分地區,其種籽中含有大量的油,含油量達高達42.46%,是制造綠色生物柴油能源的絕佳原料,且資源豐富,極具推廣價值。
三、綠色化技術應用于綠色催化劑開發和應用
目前,大約90%以上的化學反應過程需要使用催化劑,以此提高其反應速率,從而實現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于是,積極開發各種新型高效,且無毒無害的綠色催化劑也成為綠色化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在異丁烷與丁烯烷基化生產工藝流程中,傳統的化學工藝中是使用氫氟酸或硫酸等液體類的酸來作為催化劑催化整個反應,反應過程會對各種設備產生嚴重的腐蝕作用,而且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還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加緊對各種新型的烷基化固相催化劑的研制和開發是國內外相關行業的統一課題,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實踐工作,目前,一些公司已經開發了固體酸催化劑和碳酸鹽/si02催化劑等新型催化劑。另外,分子篩催化劑技術也得到了較為深入的開發并開始投入到實際應用中來。例如,目前,把zsM一5分子篩催化劑用到乙烯與苯氣相烷基化的具體工藝中去,最大程度提高反應效率,已經在實際生產工藝中得到廣泛應用,實現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和應用;同樣,在使用uSY分子篩催化劑進行反應催化的乙苯液相烷基化工藝中,uSY分子篩催化劑以其較高的選擇性,使得乙苯的收率超過99.6%。另外,uSY分子篩催化劑還是一種綠色無害的催化劑,實際應用價值極高。近年來,合成氨工藝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采用新的活化劑AcT-l與二乙醇胺共同進行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反應速度,可將凈化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至最低,達到只占總量的28%~85%;并能將碳酸鉀溶液的再生能耗降低至5%~15%。另外,利用硫氧化碳水解催化進行脫硫的技術也得到較快較好的發展,以國產1-906型為例,其轉化率在50℃以下時即可達到95%,在100℃以上時轉化率更是高達可達99%。
四、總結
綠色化技術造傳統化學工藝中的應用十分廣泛,除了本文我們提到的在提高反應選擇性問題上,以及對無毒無害的綠色原料的提倡和在綠色催化劑開發等的應用外,在有機化學、無機化學領域,以及各種化學工藝的改革和化工設備改進當中也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我們相信,隨著各種技術和工藝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提高,綠色化的化學技術將會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歡迎,越來越多的被應用于傳統化學各項工藝中,日益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瑾綠.色化學工藝的開發與應用[J].貴州化工,2007,32(04).
[2]徐漢生.傳統化學工藝的綠色化技術革新[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7,24(07).
[3]唐嘉.劉俊紅.試論傳統化學工藝的綠色化技術革新[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33(10).
篇8
化工廠實習工作總結【1】
這次能有機會去工廠實習,我感到非常榮幸。雖然只有一個禮拜的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里,在老師和工人師傅的幫助和指導下,對于一些平常理論的東西,有了感性的認識,感覺受益匪淺。這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我在此感謝學院的領導和老師能給我們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也感謝老師和各位工人師傅的的悉心指導.
我們這次實習,主要在玉龍的尿素生產廠。在轉化,脫碳,碳化,合成氨,尿素合成等五個車間共六個工段都進行了半天的實習,在車間師傅的詳細講解和悉心指導下,我們詳細的了解了每個工段的設備和操控系統,初步了解了工廠各個工段的工藝指標,對工廠的管理制度也進行了簡單的了解,在實習的最后一天,我們還參觀了研究生產銷售化學纖維、精制二硫化碳、漂白玻璃紙、彩色玻璃紙及其加工產品、經營企業自產產品及技術的出口業務的成都華明玻璃紙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認識了玻璃紙的制作流程和車間的情況。
成都化肥廠是1958年全國首批興建的13套年產XX噸合成氨的小氮肥廠之一,XX年改制后更名為成都玉龍化工有限公司, XX年與省農司合作,實現資產重組,為企業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40多年的艱苦創業,公司多次受到原化工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各級領導的表彰,榮獲原化工部首批命名的六好企業、精神文明工廠、全國環境優美工廠等殊榮。裕農牌碳銨、尿素獲部優、省優。 98年以來公司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先后采用四套先進的進口和國產dcs計算機控制系統,使產品產量、質量不斷提高,成本不斷降低。目前,公司具有年產10萬噸合成氨、13萬噸尿素、10萬噸碳銨、10萬噸復合肥的化肥生產能力。在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生產經營宗旨指導下,產品深得用戶好評和市場親睞,XX年榮獲四川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企業最大市場占有份額30強,XX年公司裕農牌尿素被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列入免檢產品,XX年被評為成都市模范企業。
玉龍公司控股1個子公司和3個分廠,成都科創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水處理劑、聚丙烯酸脂特種橡膠等多種精細化工產品,成都化肥廠生產尿素和碳銨;成都玉龍化工有限公司復合肥分廠生產復混肥;寶雞市川龍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碳銨、甲醇、初甲醇。
作為一個迄今有40余年的老化肥廠, 玉龍公司位于古蜀商賈道上的驛站,也是諸葛孔明用兵布陣設旱八陣的軍事要地青白江,一個具有詩意的名字,一塊富庶的寶地,成都市的工業區,在這里云集了眾多大小規模的國有企業,直到本世紀初,在歷經各種變革以后,留存下來且有活力的企業已屈指可數。其中,成都玉龍化工有限公司,不僅是一家很有活力的企業,也成了青白江區的納稅大戶之一。
玉樹臨風立大地,蛟龍出水騰長空。成都市技術監督管理局青白江分局副局長、著名書法家沈宗富為成都玉龍化工有限公司題寫的一幅對聯,以說明今天的玉龍公司如一棵參天的大樹,任憑風吹雨打,它都堅定不移地挺立于大地,又如出水的蛟龍正騰飛于長空,比喻該公司的發展前景廣闊。
化工廠實習工作總結【2】
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結束了,帶著一些不舍,我們離開了工業培訓中心.兩周的時間太短,使我們無法接觸到全部的工種,但這忙碌而充實的兩周確實使我們每一個人都獲益匪淺,鍛煉了動手動腦能力,熟悉了一些基本的工業加工方法和流程,掌握了一些常用機器的操作方法.這對于一個工科學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和經歷,對以后走進工廠奠定了一定的實踐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
實習期間每一天都有新鮮的內容,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戰.在實習基地,我第一次有了走入工廠的感覺,一臺臺陌生的機器井然安放,想到自己將是它們的操作者,不覺興奮異常.它們中的一些年齡比我還大,代表了八十年代的生產力,有些已在現實生產中被淘汰,但對重在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的我們工科本科生來說還是很有教育指導意義的.盡管如此,我發現要自如地操作它們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輕而易舉,這才發覺自己的差距還很大,要走的路還很長.
在實習前期,我接觸了兩種重要的機床-車床和銑床.由于接觸的是比較舊式的機器,人工操作還占了很大比重,也正因為如此,它們上面的按鈕,手柄和轉盤都比較多,我們花了不少時間用于熟悉機器,然后就迫不及待地進行實物加工.車工是在車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轉運動和刀具的移動來改變毛坯形狀和尺寸,將其加工成所需零件的一種加工方法.對于我們來說,并沒有要求加工精細的零部件,主要是為了讓我們熟悉對機器的操作,我們的任務就是在一個圓柱體毛坯兩端分別加工出一個槽和一個球體.在經歷了幾個失敗的作品后終于加工出了一個較符合要求的作為作業上交,粗略地看還能大致辨認出是個球體的形狀,但是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能對車床的作用和操作方法了然于心.另一種工業重要機器是銑床,利用銑刀對工件進行切削加工,可加工平面,臺階,斜面,溝槽,成形面,齒輪以及切斷等,還能鉆孔和鏜孔.機器不多,我們三人一組操作一臺機器,任務是把一個圓柱體毛坯加工成個立方體.這次我們三人配合得很好,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了任務,美中不足的是楞邊處理得不太平整.這項實習內容讓我體驗了團隊合作的效率和第一次親自成功加工出零件的,雖然回宿舍后不得不費好大勁處理被濺滿機油的外衣.
之后我們開始接觸更高級一些的機器-數控車床,分為三個工種: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和數控線切割.在進行實機加工時都要在電腦上先編輯好程序,然后再把程序導入機器進行加工,不管是從加工效率,加工精度,都比前面的普通車床高了好多.這其間也使我學會了簡單操作幾種重要軟件,如Solidwork,Powermill等.唯一讓我感到頭痛的是編程問題,好不容易寫出程序了結果在電腦上就是模擬不出來,之后經過多方求助之后才算勉強完成任務.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關于快速成型技術的介紹,這屬于一種高新技術了,當前在國內尚未得到推廣.那臺號稱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利用特殊石膏材料的快速成型機引起我極大興趣,驚嘆人類的聰明智慧并意識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尚存的差距.
當然,實習階段也不乏較為有意思的實習內容,像熱處理和鑄工.熱處理是指鋼在固態下加熱,保溫,冷卻,以改變鋼的內部組織結構,從而獲得所需性能的一種工藝.以前覺得電視里打鐵鑄劍的過程很好玩,把鐵燒得通紅然后再快速放入水里冷卻,再敲敲打打,但是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為什么經過這樣處理的劍能更結實更堅固更鋒利.現在學習了熱處理,我明白了那是一個淬火的過程,經過淬火可以提高工件的強度和硬度,增加耐磨性.另外還有幾種熱處理的過程,分別是退火,正火,回火,它們各自有自己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加工得到各種滿足不同要求的工件.另外一個收獲就是讓我掌握了用鋼材在砂輪上磨削時形成的火花來鑒別高碳鋼,中碳鋼和低碳鋼.鑄工的實習地點算是最簡陋的了,只是一個簡易工棚,里面堆了一排高高堆起的沙子,兩邊就是我們坐的地方了,擺放著一些工具.見此情景,心中竊喜,又可以玩沙子了,好像一下子年輕了十幾歲.鑄造是指熔煉金屬,制造鑄型,并將熔融金屬澆入鑄型,凝固后獲得一定形狀和性能鑄件的成型方法.雖然看上去簡單,這項工藝也十分原始,一兩千年來人們一直是這么鑄造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并不是那么簡單,這是一項力氣活,同時也需要細心和耐心.有的同學的型沙沒有足夠的強度,經常在搬運,合箱過程中引起塌陷;有些同學加工型腔時不夠耐心和細心,力度較大,結果把型腔不同程度地破壞了,之后得花較大精力去修補它.有些同學對加工程序不是很清楚,加工到后面一步才發現前面一步沒完全做完.我算比較成功了,上下午的作品成績都不錯,只是手上磨出了些水泡,收獲卻是巨大的.
化工廠實習工作總結【3】
在實習的過程中,自己學到了許多原先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而且可以使自己更進一步接近社會,體會到市場跳動的脈搏,如果說在象牙塔是看市場,還是比較感性的話,那么當你身臨企業,直接接觸到企業的生產與銷售的話,就理性得多。因為,在市場的競爭受市場競爭規則的約束,從采購、生產到銷售都與市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何規避風險,如何開拓市場,如何保證企業的生存發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現實。于是理性的判斷就顯得重要了。在企業的實習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也逐漸開拓,這與實踐密不可分,在實踐過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實,感受成長。
下面是本人對工作過程的一些總結及心得體會:
目的
通過安排到xxx車間進行實習,了解產品生產工藝流程、職能部門的設置及其職能,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
流程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下到生產車間后,先了解整個xxx生產的流程,從采購入庫,到領料生產,到最后的成品入罐,對整個車間的生產活動有了基本認識,這對我們熟悉企業,進行實務操作打下良好基礎。
其中,先前我們對xxx的生產幾乎一無所知,但下到車間之后,我們不僅了解了生產流程,還進一步了解了xxx的生產工藝流程和用途,由于脂肪酸生產完后是直接用于公司后面的揚子石化生產,所以每個月的生產有一定的額度.而且由于季節和溫度等條件的限制,機器開工的時間長度及強度也有相關的規定,另外,對一些流水線的參觀,也激發了我對如何通過新流水線的建設,對降低生產成本的思考,于是,感受頗深的一點,要做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對基本、基礎的作業環節是要了解的,否則,很容易讓理論脫離實踐.
在熟悉了車間的生產流程后,工作人員拿了以前的交接班記錄和中間產品申請單和報表等資料給我們看,在翻看這些資料的過程中,有不懂或弄不清楚的資料,積極向同事請教,在他們的耐心指導下,我們對車間的整個產品檢驗的程序方法有了一定上的認識。
由于化工生產是不間斷的,所以車間生產必須時刻有人,車間的工作人員采取四班兩倒(一天白班12小時一天晚班休兩天)和常白班制度.我們車間有四個人(主任,工藝員,等)上長白班,其他人分成甲乙丙丁四個班四班兩倒.
雖然我們沒有正式分配,但我們都嚴格遵守車間的生產紀律,遇到不懂不明的地方都積極發問,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在車間里必須首先了解生產工藝流程,我們先查看了每個儀器和設備,并了解他們的名稱和用途,遇到不懂的地方工藝員就跟我們耐心講解.為了更好的工作,我們把工藝流程圖畫下來以便更好的熟悉工作環境.當然在化工生產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我們剛進車間時主任就給我們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課.
我們被安排在丙班和他們一起倒班,這樣我們可以親自參與實際的生產中, 下和但是,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是否還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生產工藝流程
脂肪酸是應用相當廣泛的工業原料,可以榨油下腳料油泥為生產原料,廣泛應用于橡膠硫化劑、塑料熱穩定劑、劑,紡織用柔軟劑、化纖油劑等,在醫藥方面,用于制取各種制劑、溶劑、吸濕劑和甜味劑等。據調查,國內脂肪酸年需求量30萬噸,年產量20萬噸,缺口10萬噸。市場需求量很大
脂肪酸的生產制造方法,由原料經水解反應生成粗脂肪酸和甘油水,生成的粗脂肪酸經蒸餾工藝形成成品,其特征是:所述的水解反應是原料經過兩個以上的水解塔(25),所述的水解塔(25)內采用導熱油加熱;所述的蒸餾工藝是先采用真空蒸餾裝置對脫氣塔(27)內的粗脂肪酸先脫水脫氣,再經過蒸餾,冷凝后即得成品。
從牲畜的脂肪中提取的脂肪酸,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可食用性牛羊油,另一種是非食用性牛羊油即工業牛羊油,一般有5個指標:ffa游離脂肪酸titre凝固點,miu水分及雜質,fac色度,bleach漂白度(漂煉度)。
[應用領域]:牛羊油脂肪酸主要是丁苯橡膠的乳化劑,高級香皂的皂基,合成各種表面活性劑的中間體,廣泛應用于橡膠硫化劑,塑料熱穩定劑,劑,紡織用柔軟劑,化纖油劑,抗靜電劑,食品用乳化劑,用于化妝品洗滌劑及各種表面活性劑的原料等。
[包裝]:桶裝或散裝,桶裝為180kg/桶
心得體會
篇9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探究能力;培養策略
一直以來,我國教育都是采用“標準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難免缺乏主動性與創新性,未能充分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欲望,從而缺乏創新能力。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化學應當以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科學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合作精神為宗旨。因此,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就能成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化學新課程改革下核心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素養。科學探究能力在新課程改革中占有著重要作用,有助于引起學生探究學習與學習熱情。課程實施作為新課程改革重要階段,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教學成敗的關鍵。對高中化學課程實施科學探究現狀如下研究,為新課程改革提供寶貴經驗。
一、巧妙設疑,激發探究欲望
教學實踐證明,想要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就必須從創設問題情境入手。所以,在高中化學學科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化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與鉆研,將其與學生實際以及學科特點進行緊密結合,以此挖掘化學課程中潛在的教學價值觀,并在教學中注重將這部分知識置身于一定的教學情境中。這樣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思維意識一直處于一種興奮狀態,達到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時,教師需要針對具體的教學現狀適當調整與優化具體的問題設置方式和設置策略。例如,在教學“化學平衡移動原理應用”一節時,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堂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進行如下提問:(1)化學反應速率因素主要有哪些?(2)如何從化學反應速率角度確定合成氨工業的工藝條件?(3)如何從化學平衡角度確定工業合成氨的工藝條件?而學生想要回答這一問題,就需要學生展開深入的探討,并結合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平衡移動原理與經濟效益,促成學生形成合理思維,讓其能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能夠更加高效、快速的學習與進步,從而為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二、加強學法,培養自學能力
俗語有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掌握合理高效的學習方法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化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有著極強的邏輯性與規律性。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學習知識與學習技能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能在自主學習中快速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讓其掌握更多知識。1.結合傳統學法。傳統學習方法雖然有著許多不足之處,但是其課前預習、課上學習以及課后復習卻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些基本學習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中促進學生探究能力與發現問題能力;課上學習則是讓學生能夠化解并發現新問題。此外,教師還要善于聯系學生的學習內容,主動引導學生多加預習與復習。2.傳授新的學法。結合化學學習規律,引導學生通過其所熟悉的學習方法總結與歸納出整個化學學習內容,梳理出整個知識框架。例如,在化學實驗中,需要運用到溫度計的實驗有哪些?運用到高錳酸鉀的方程式又有哪些?在歸納與總結學習中,這是一種最為便捷有效的學習方法。3.倡導開放學法。化學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也常常會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有聯系,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一個開放式的視野開展教學。比如,教師可讓學生主動走進生活去尋找化學在生活中的身影,并在學習之前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構思,讓學生能就這一問題的解決能夠有更加深入的交流與溝通。等到學生放開心態,自學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興趣。
三、完善教法,貫徹自主探究
教學是在不斷設置問題、提出問題過程中以及不斷思考與解決過程中逐步推進的。所以,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改革、創新與完善教學方法,用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現階段教育教學下,啟發討論式、情境教學式、小組合作式等都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完善各種教法,將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貫穿于整個高中化學教學中。針對高中化學這門開放性的學科,教師可以采取啟發討論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將問題建立在具體的問題基礎中,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主,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教師的教學魅力。這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在于能夠有效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將自身潛能發揮出來,讓師生、生生在自由交流與活動中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相關課題的布置,并提出具體的教學要求,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小組討論交流中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讓其能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與方向,以此促進其學習探究能力的提升,在主動思考中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此達到高效的教學目的。
四、小結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人們對高中化學教學愈發嚴格,要求其不僅需要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的傳授,更需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素質教育教學下,創新型以及探究型人才的培養可以說是社會的一大潮流,而學校作為人才輸出與培養的重要場所,更應當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與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其能夠將知識逐步轉化為自己所有,并在學習中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瓊.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2]傅海清.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5(09):215-216.
[3]孫小妹.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篇10
從硝煙紛雜的市場鏖戰中回眸,面對2012年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和生產利潤報表上一串串數據的差距,很多硝酸企業經營者的焦慮和糾結難以言表。除了簡單擴大再生產、單純的以量換價和低價市場擴張,企業有沒有更好的生存之道和發展出路?企業該如何擺脫噩夢?行業又該怎么破除頑疾?筆者從國內硝酸行業部分盈利企業總結出了六味良藥。
良藥一:產業鏈延伸耗硝酸
筆者在國內商品硝酸制造企業中南北兩個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發現,他們都在通過延伸自己的配套產業鏈來消化硝酸,規避硝酸市場上的擁擠。
皖北煤電淮化集團是中國硝酸協作組南方組長單位,自1996年起企業共蟬聯了16年的“中國第一硝”,10多年來淮化集團飽嘗了企業效益因裝置規模龐大而為市場起伏所左右的甘苦,深諳“做大不是目的,做強才是根本”的含義,開始在產業下游鏈上找突破。
2009年8月18日,由準化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淮化康乃爾硝酸有限公司,在吉林省吉林市揭牌成立。雙方投資3億元,建成18萬噸/年稀硝酸和12萬噸/年合成氨配套項目,與之配套的吉林康乃爾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的硝基苯、36萬噸/年苯胺、36萬噸/年稀硝酸、12萬噸/年合成氨等項目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一期工程項目已于2008年10月竣工,完成24萬噸/年硝基苯、18萬噸/年苯胺裝置。2010年8月,完成10萬噸/年硝酸裝置的建設;_二期第二套18萬噸/年苯胺項目于2011年10月開車,與之配套的36萬噸/年稀硝酸項目和12萬噸/年合成氯正在建設之中。
這些項目完成后,將有效解決安徽準化集團硝酸資源流向和運輸的難題,各項成本均得到大幅度降低,極大增強市場競爭力。
而山東華陽迪爾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國硝酸協作組北方組長單位。由于硝酸企業過于密集,導致山東地區市場競爭格外激烈,為了規避惡性角逐、減少市場摩擦,華陽迪爾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有意識向下游產業投資,培育自己的產品產業鏈。
據了解,山東省內目前約有70萬噸/年硝酸裝置都已形成自身配套產業鏈,下游已形成50萬噸/年己二酸,10萬噸/年苯胺;10萬噸/年TDI,自行消化這70萬噸/年的硝酸資源。華陽迪爾作為硝酸制造商也通過延伸產業鏈來消化硝酸。該公司總經理孫立輝表示,企業除了增上硝酸下游鏈上的產品硝酸鉀、硝酸鎂、硝酸銨鈣外,還每年擴大原有的硝基苯苯胺裝置規模,預計2013年企業的硝基苯苯胺裝置將達到10萬噸能力,年用自產的濃硝酸30%,預計到2013年底,基本可實現自用消耗濃硝酸50%以上。
“目前工業級硝酸鉀山東需求量約為2.5萬噸,農業的需求量約為4萬噸。我們已建成投產了一套裝置能力2萬噸/年的工業硝酸鉀裝置,計劃2013年再建一套2萬噸/年產能的農業硝酸鉀裝置,爭取吸納掉省內更多的富余硝酸資源。”孫立輝說。
良藥二:縮短運輸半徑降成本
縮短銷售半徑、縮短運輸半徑,是一些硝酸企業選用的節約成本的措施,而其帶來的首要功效就是經濟效益的提升。
“我做過認真的測算,從2008年起,我國的硝酸產業的毛利率約在15%,平均利潤率也就是個10%。而硝酸企業每年的物流運輸成本卻要占去硝酸制造成本的8%~15%,這么高的運輸成本,對于一個制造企業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孫立輝說。
據了解,為節約成本,華陽迪爾擴大自用產業鏈的規模,用不掉的就近銷售,銷售半徑不超過300千米,將8%~15%的物流運輸成本也節省下來。“比如我們新開發的硝酸下游產品——硝酸鉀,考慮我國農業硝酸鉀的主消費地在云南,運輸距離太遠,我們就選擇開發工業硝酸鉀,實行產品就地消化。”孫立輝介紹說。
筆者在華陽迪爾的工廠內看到,該廠新建的濃硝酸裝置與一家硝基苯苯胺企業僅隔著一條馬路,硝酸產品出庫后,毋須裝車和運輸,直接用管道就輸送到對面的客戶的生產線,真正實現了“零物流”。正因為這一舉措,2012年1~9月份,華陽迪爾盈利2200多萬元,還獲得英國益可環境公司給予的1200萬元國際CDM碳減排收益。
安徽準化集團這些年也積極調整客戶結構,有意識放棄一些運距較遠的客戶,將銷售比重的重點放在100千米之內的用戶身上。與此同時,淮化集團還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寧夏中衛大力發展以硝酸為核心業務的產品鏈,依托中衛市豐富的資源優勢、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產業鏈密集的企業群,大力發展基礎化工產業,在西部再造一個新硝酸產業制造基地。
良藥三:在技術產品上做文章
應用新技術來實現節能降耗、降低成本,從而帶來效益是一些企業的法寶。
華陽迪爾通過在硝酸工藝上獲得技術突破嘗到了甜頭,談起這件事,孫立輝算了這樣一筆賬:使用企業自己研發的新型塔分布器和新型疏水器后,可降低蒸汽消耗120千克/噸酸,折合減少生產成本21.6元人民幣;采用節電技術電耗由116千瓦時/噸耗降到95千瓦時/噸耗,按照每千瓦時電0.8元計算,生產1噸硝酸可節省用電16.8元;通過酸性水回收和零排放技術,降低稀硝酸消耗2.6千克,噸濃硝酸成本降低43.5元。而把上述幾項加起來,每生產1噸濃硝酸可減少成本81.9元。
據了解,2012年1~9月份,該企業共生產濃硝酸12萬噸,僅酸性水回收這一項工藝新技術的研發和使用,就為該企業實現增收540余萬元。
天津華景化工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68酸工藝,使成品稀硝酸濃度不經提濃就可直接達到68%(wt),尾氣排放濃度小于等于100ppm。該工藝不同規模的裝置在國內十余家生產企業已經開始建設,2012年11月3日華景公司開發的第一套年產15萬噸68酸裝置在山東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已經投產運行。
說起這個新技術,天津華景化工總經理景雙伍對筆者說:“68酸技術的開發成功,不僅可以使企業生產濃硝的成本大幅度下降,68%(wt)硝酸還可以作為商品酸直接進入市場銷售,同時華景公司開發的68硝酸新工藝還解決傳統雙加壓法硝酸裝置存在的氧化廢熱鍋爐換熱管的爆管問題、尾氣預熱器和氧化氮壓縮機設備的腐蝕等十多項裝置存在的問題,確保裝置長周期安全穩定經濟運行。”
除了要用新技術,產品也要多樣化。筆者將接受采訪的企業進行產品多樣化的做法進行歸納,主要有四種方式:以不同濃度的硝酸配比方式,作為終端產品進行銷售;在傳統產品里進行結構調整,比如利用稀硝酸生產硝酸銨;開發中間環節產品,如截取硝酸生產過程的中間原料四氧化二氮作為軍工產品;開發新型合成產品,如硝基復合肥等。
以淮化集團為例,淮化集團生產的一種軍工產品先后成功助推“天宮一號”、“神九”飛天,為我國的航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良藥四:兼并重組煥發活力
“基礎化工撐門面,精細化工賺大錢。”這是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迎春在員工大會上的一句話。
2012年,金禾實業這個幾年前在硝酸行業還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做了件讓國內硝酸界人士為之震驚的一件大事——通過與中國第二大硝酸生產企業安徽華爾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內并購,實現了中國硝酸制造業的冠軍大置換,改寫了中國硝酸史上延續了16年的排位格局。
“華爾泰有交通、區位、隊伍優勢,金禾有技術、管理、資金優勢,兩家的重組是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楊迎春董事長說。
兼并重組所帶來的功效的多方面的,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副總孫濤表示,對企業來說,兩家企業的重組聯合使原料采購和物流配送渠道獲得了優化,最大幅度地降低了各項管理成本,提高了綜合效益;對行業來說,兩家硝酸企業合并,既減少了市場競爭的摩擦和銷售成本的消耗,也減少了市場份額的條塊分割,更有利于市場資源的合理布局;對社會來說,兩家同類型企業的重組,優勢互補,避免了很多重復建設和設施配備帶來的投資浪費,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物資流動,對節能環保、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等方面都是一種無形的貢獻。
據了解,2011年年底重組完成后,華爾泰的“十二五”計劃立刻得到了落實——年產60萬噸硫酸、3萬噸三聚氰胺、15萬噸硝酸和年產10萬噸二氧化碳及華爾泰長江港口碼頭二期等工程相繼進入實施和施工階段。目前,金禾實業對華爾泰完成重組后,實現了濃硝酸裝置年產56萬噸的規模總能力,一舉獲得市場話語權,成為硝酸界的“高富帥”。
良藥五:走向海外市場覓商機
在山東華陽迪爾化工有限公司,筆者恰巧碰上在該廠學習培訓的來自蘇丹的外國學員。據介紹,近年來,為了規避國內日漸激化的硝酸市場競爭矛盾,企業刻意在國外尋找市場拓展機會。由于硝酸是液體危險化學品,不適宜跨越國境遠距離運輸出口,經濟上也不劃算,華陽迪爾就從出口生產技術和設備上想辦法。西方國家的工藝設備都比較先進,出口到那里沒有機會,華陽迪爾就從工業制造比較落后的第三世界找機會。
“這幾年我們已經向蘇丹、緬甸、巴基斯坦等第三世界國家出口設備、輸出技術,特別是我們國內淘汰的產能低的硝酸裝置,拆下來可轉售到這些國家,因為他們缺乏這項工藝技術,下游需求量也不大,所以我們淘汰的東西到了他們那里還是香餑餑。”孫立輝說。
孫立輝還呼吁國內的同行都能轉換一下思路,不要一味在國內建裝置與同行拼殺,將硝酸、硝銨的工廠建到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去,那里的原料、勞動力也比國內便宜得多,綜合成本都比國內低,市場需求又剛起步,既避免了國內硝酸業的擁擠,又支援了第三世界落后國家的建設,是件于國、于世界經濟都有好處的事。
良藥六:行業協作不能少
缺乏宏觀指導,也在困擾很多硝酸企業。不止一個企業老總這樣說:“真希望國家權威機構每年能出具一些報表數據,讓我們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投資有個基本的了解,避免投資撞車和重復建設帶來裝置閑置的浪費,以及市場產品過多造成的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