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工作總結范文
時間:2023-12-01 18:17: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非遺傳承工作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電商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文明的獨特品格和民族氣質,體現各族人民群眾的審美追求、生存智慧,乃至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問題,政府和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各省也相繼制定了各種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措施,實施有計劃的資助。但政府補貼終歸有限,可謂杯水車薪。依靠補貼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真正利用經濟杠桿來調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積極性的最佳方式,恐怕還是要變“政府輸血”為“自我造血”。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與網絡緊緊聯系在一起,網絡購物已成為日常購物的重要組成部門,那么在網絡化時代,能否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電子商務平臺結合起來,給非遺傳承人與消費者一個的溝通平臺;幫助不懂市場、不懂營銷的非遺傳承人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多優勢,從而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有效傳承,并為消費者提供非遺“正品”,讓更多的人感受非遺魅力,推動非遺產品的轉型和審美價值的提升,已成為非遺發展的新命題。
一、電商時代非遺產品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非遺產品淘寶網店鋪。淘寶網是亞洲最大的網上交易平臺,每天超過8億的在線商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關鍵字搜索到23家相關淘寶店鋪。這些店鋪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打著非遺旗號的店鋪。這類店鋪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宣傳口號,宣稱賣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具有代表性的淘寶店鋪為“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 國漆旗艦店”。這些店鋪的主要優勢:(1)價格合適,能被大多數消費者所接受;(2)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名號的店鋪偏少,同類競爭商家不多。同時主要劣勢:(1)東西難辨真偽,品質無法保障,難以被消費者認可;(2)店鋪宣傳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導致消費瀏覽者偏少。
同時,淘寶網上還有一些傳承人自己開設的店鋪,主要代表性店鋪有“內聯升”(俗稱老北京布鞋、 “盛錫福帽子”、“國家非遺浦江麥稈畫”。這些店鋪的主要優勢:(1)是非遺傳承人自設的網店其銷售的商品百年傳承,專注一物,貴在精致可信賴度高;(2)是非遺傳承人自設的網店,制成商品的材料都是自己進購,再制成成品。然后直接放于網上銷售,沒有過多的中間環節,也不存在實體店的店面費,商品價格相對實惠。主要劣勢:(1)是絕大多數非遺傳承人自設的網店只有成品照片,沒其制作過程的照片,不能夠的向消費者展示其商品的手工價值所在。內聯升和盛錫福帽子雖有制作過程圖,但過于死板,對非遺的展示不夠,故事性不強;(2)非遺傳承人自設的網店店內品種單一,讓有送禮意愿的消費者不能多選擇的挑選想要的作品,而且具有地域局限性,不為廣大人民所熟知。
(二)非遺產品相關網站。網上有很多非遺產品網站,代表性的網站為“中國民間工藝品網”、“中國民間手工藝品網”、“ 中國工藝品網”這些網站匯集民族特色產品,其優勢:該類網站收集的商品種類多樣,款式新穎,提供給消費者多方面的選擇,同時能較好宣傳民間文化。其劣勢:該類網站承擔展示和宣傳產品的責任,并不出售商品,消費者點擊圖片時會鏈接到企業網頁,如阿里巴巴、淘寶等店鋪。因此,其品質和信息安全均無法保證。
二、電商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途徑探析
(一)準確定位,打造非遺產品營銷網站。文化遺產是大家的,最終也必須依靠大家來傳承下去。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非物質文化傳統漸漸被人們所遺忘。因此,要創辦一個非遺產品營銷網站,通過這個網站讓公眾尤其是年輕人了解并喜愛傳統文化手工藝品,了解國家文化遺產之博大精深。守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打造非遺產品營銷網站,首先要明確網站是為了銷售非遺傳承人的產品。把網站打造成為聚集非遺傳承人作品的平臺,平臺對非遺進行集中宣傳,產生集群效應,讓消費者更多的非遺作品,避免了非遺傳承人勢單力薄,缺乏宣傳的困境。此外,為了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投放的產品出了介紹作品外,還介紹了傳承人的傳奇一生,因此,每一個產品有一段故事,也有產品制作的生動過程圖,并會及時在討論區上傳制作的現場圖,使消費者更加深刻的認識非遺。
目前,網絡上銷售的產品都是1件起出售,這使得這類純手工的產品價格較高。而我們打造的網站上每件產品會在圖片左上角設置最小訂單量,采用團購模式售賣非遺產品,產品的價格將比市場價格便宜,從而增強與實體店鋪的競爭力。同時,網站可設立預購項目模塊,展示傳承人的新品,設置若干各展位,展示時間為一個月,根據下定金的客戶人數來測試產品的市場投放效果。當下定金的人數達到最小起訂量,訂單滿額就會放入生產。新作在網站上的第一時間和推廣,帶給顧客第一時間上的視覺享受和精神享受,并且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以消費者的眼光去判定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投入生產線,既能解決作品不受喜愛滯銷導致的庫存過大的問題又能解決生產浪費的現象。
(二)暢通渠道,加強宣傳力度。根據2014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顯示整體即時通信用戶規模在移動端的推動下提升至5.32億,較2012年底增長6440萬,使用率高達86.2%。尤其突出的是,近年來,微信聊天工具越來越受歡迎。利用好這個平臺將是推廣網站非常重要的一步。微信二維碼主要通過以下幾個精準渠道宣傳:(1)與網站簽約傳承人協定,在他們產品附贈的說明書或收藏手冊上印有網站的網址和二維碼。(2)與旅游文化局溝通,在全省范圍內的景區門票上印上網站信息及二維碼.與游客量大的景區合作,在景區入口檢票時為游客們免費提供擦汗用的手帕,印上景區的路線和相應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品,并在手帕的角落上印上網站的信息。使中外游客欣賞歷史文化古跡的同時也能看到非物質傳統文化遺產讓人驚艷的工藝品。(3)在客流量多的餐廳餐桌菜單上印網站的二維碼,這樣就能利用微信掃二維碼關注,關注的同時系統將推送網站平臺,在微信聊天室的下端,可以分為上架新作/在線藝術/傳承人的故事三個點擊都可進入網站相應的網頁的平臺,并利用服務號定期推送上架新作。
同時,可以建立官方微博,利用微博這個平臺網站推廣、活動策劃、作品推廣等系列營銷活動。在網站上傳播非遺傳承人的故事和作品,網站上暢銷作品,轉發一些客戶評價、心得為網站做宣傳,一些高質量的原創文章。轉發浙江非遺V(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官方微博)更新的微博,宣傳非物質文化遺傳。不定期推出為期3~7天的優惠活動,增加粉絲的瀏覽量和關注量。從而達到每個粉絲都是最好的客戶和宣傳平臺做推廣。
當然,政府必須承擔宣傳推廣的責任。目前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扶持政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實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堅持真實性和整體性的保護原則。我國22個省區市在文化廳局單獨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室),國家設立了非遺保護工作專項資金。因此,網站可以攜手政府一起舉辦各項宣傳活動,如“文化遺產日”活動,借此機會為網站做介紹推廣。借助政府的力量,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口碑。
(三)結合市場,進行網絡營銷。首先應把禮品市場作為網絡營銷的突破口。常言道:來而不往非禮也。送禮和回禮是增進感情,協商事宜的好方法。根據《中國經濟周刊》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禮品消費總額高達7800億元,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禮品市場將會在一個長時期內保持穩定高速增長。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品為純手工制作,歷史沉淀厚重,民族性強,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這類產品適合的送禮對象有:送外國人: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具有濃郁的中國風,贈送外國友人、合作伙伴,絕對是首選禮品之一。送恩師:大學及以上學歷的人群,特別是研究生,他們為了表達對導師的感謝,總會增導師禮物,非遺產品就是很好的饋贈禮品。其次就是開發旅游紀念品的網絡營銷。每個游客來游玩景點都希望帶上當地特有的產品,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品十分符合這些游客的需求,如浦江麥稈貼,王星記扇子等。但由于許多人旅游喜歡自由自在,不樂意被繁雜的身外物所束縛,許多人旅游完都選擇在網上購買紀念品送親朋好友。在速圖網的市場調研中,發現有1/3的人選擇了網購春節禮物,這說明網購禮物將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再者,收藏市場應引起重視。《2005年北京市文物拍賣工作總結》顯示,2005年,僅北京市各個文物拍賣公司的拍賣成交額,即達到91.6億元人民幣。中國本就是文化古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市場。網站與非遺傳承人合作,銷售的每件商品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對于收藏愛好者購買網戰的產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信賴度高,風險較小。最后,需重視手工市場的網絡營銷。根據浙江省統計年鑒統計
2012年底浙江在校小學生有346.73萬人,在校中學生有
236.88萬人,對于孩子的成長,學校和父母關心的不單單只是學習,對于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大腦思維能力越來越看重。當下,中小學設有手工勞動課,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提高大腦的思維能力。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余姚的剪紙,舟山普陀漁民畫等非遺作品的制作過程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大腦思維能力。而學生家長多數熱衷于網購,這都為非遺產品的網絡營銷暢通了渠道。
總之,電商時代既要一方面集中展示各種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再現非遺魅力;另一方面為非遺作品的生產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拓寬銷售渠道,解決發展難題。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知識挖掘;檔案鑒定;系統
Abstract: Despite the developed theories and specifications, the quality and objectiveness of the archival appraisal is weakened by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disparity of the operator’s ability. Based o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knowledge in archival appraisal practice by knowledge mining, maybe w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objectiveness of archival appraisal practice by structuring and applying an primary archival appraisal system.
Keywords: Knowledge Mining; Archival Appraisal;System
知識挖掘,是知識管理領域的重要內容,是信息處理方面的新技術。知識挖掘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對目標對象進行分析處理,進而獲得有實際意義的知識。在信息時代,知識挖掘是非常有益的,因為它有助于從龐大的數據、信息中獲取有用的知識。知識挖掘的知識抽取、分析與聚類整合過程對于目前的檔案鑒定工作有著一定的啟發意義。當前的檔案鑒定工作存在著明顯的主觀性與手動性,其客觀性與工作效率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將知識挖掘應用到檔案鑒定工作中,構建有效的檔案初級鑒定系統,對于提高檔案鑒定工作的質量與客觀性大有裨益。
1 知識挖掘概述
1.1 概念。關于知識挖掘的定義較多,其中Usama M.Fayyyad給出的定義:“知識挖掘是從數據集中識別出有效的新穎的潛在有用的以及最終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過程”,被公認為較為中肯。知識挖掘可根據信息載體的不同分為圖像知識挖掘、數據挖掘和文本挖掘。相比于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程序化技術方法的數據挖掘,知識挖掘領域目前的著眼點主要在于隱性知識的挖掘,尚未形成模式化的技術方法,更注重依據研究對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具有一定主觀性的挖掘活動。
1.2 技術方法。雖然上文述及知識挖掘與數據挖掘相比,體現出一定的主觀性,但是知識挖掘涉及數據庫技術、人工智能、統計學等多種學科的技術基礎,這決定了它能夠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構建出比傳統的經驗總結更具客觀性和科學性的方法體系。目前常用的知識挖掘的技術方法有聚類分析、神經網絡方法、決策樹方法、遺傳算法、規則推理等方法。統計學方法與人工智能在知識挖掘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們的應用有助于人們通過知識挖掘對抽取出的大量潛在知識進行高效的分析。
1.3 流程。目前對知識挖掘流程的研究尚未成熟,尚未產生公認的知識挖掘流程體系。一套完整的知識挖掘流程應當包含確定應用領域、建立目標數據集、數據預處理、數據轉換、數據挖掘、數據評價這幾個步驟。
2 當前檔案鑒定的主要理論與方法
檔案鑒定理論迄今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早期法國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確立的來源原則和普魯士的邁斯奈爾提出的“高齡檔案應當受到保護”的觀點為檔案鑒定提供了初步的框架,這兩條準則至今仍然適用。其后的檔案鑒定方法更為成熟,更為系統,對檔案鑒定工作更具現實的指導意義。波蘭檔案學家卡林斯基提出了“職能鑒定論”,認為檔案的價值取決于其產生機關的職能與地位。這一理論對檔案鑒定實踐具有重要的、突出的意義。英國檔案學家謝拉里?詹金遜根據古典檔案理論,提出檔案工作者只是檔案的保管者、保護者,不宜對檔案進行鑒定,檔案鑒定應當是行政人員的職責。美國的謝倫伯格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雙重價值鑒定理論,將檔案的價值區分為對其產生機關的第一價值(初始價值)和對其他利用者的第二價值(從屬價值),第二價值又分為證據價值和情報價值。謝倫伯格的理論對檔案價值進行了全新解讀,使得檔案的價值系統地、有層次地展現在人們眼前,對現今的檔案鑒定理論與實踐有著顯著的影響。
以上這些理論形成了檔案鑒定方面的基礎性理論,在此之后的檔案鑒定理論在這些理論之上有了新的發展。社會分析和職能鑒定理論是對卡林斯基職能鑒定理論的繼承與發展,其將檔案鑒定的重心放在了對檔案形成機關職能的系統化分析,區分不同的職能、活動與計劃及其之間的聯系,并依其不同的重要性來對檔案進行鑒定。
總的說來,根據上述理論以及檔案工作實踐,檔案人員在對檔案進行鑒定時主要依據其形成機關的職能地位或檔案本身的價值來進行鑒定。檔案人員通過對鑒定理論的內化,以及在實踐中的探索來對檔案進行鑒定的活動,表明檔案鑒定活動中存在著公認的隱性知識,只有獲得了這種隱性知識的人員才能對檔案進行有效的鑒定。對這種隱性知識進行挖掘有助于我們構建檔案初級鑒定系統。
3 檔案初級鑒定系統構想
筆者所定義的檔案初級鑒定系統,是基于目前的檔案鑒定理論與實踐經驗所構建的一個自動化系統。該系統將此前檔案工作者鑒定檔案時所依賴的知識素養與工作經驗通過知識挖掘整合到其中,進而依據擬定的規則對檔案進行初步的鑒定,輸出鑒定結果,并將未能形成鑒定結論的檔案交由檔案工作者進行鑒定。所謂“初級”,一方面是指這套系統可能尚不成熟,還需不斷完善,提高準確性;另一方面是指這套系統在檔案鑒定工作實踐中,可能只是輔助工具,無法徹底取代人工鑒定。
但是,這套系統也有其積極意義。現行檔案鑒定體系下,檔案形成部門以及檔案管理部門都有可能涉及鑒定工作,而檔案鑒定人員的理論素養與實踐經驗卻是參差不齊的,即使是有著長期檔案鑒定工作經驗的人員,也可能在實際操作中遵循著不同的標準,這樣可能有損檔案鑒定的質量與客觀性。而檔案初級鑒定系統則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同時也能顯著地提高工作效率。
3.1 檔案鑒定知識挖掘。構建檔案初級鑒定系統,首先應當結合鑒定理論,將鑒定實踐經驗顯性化、系統化。檔案鑒定相關的知識非常豐富,包括檔案鑒定理論,檔案鑒定工作標準、規范或細則,檔案保管期限表等顯性知識和檔案鑒定人員的實踐經驗等隱性知識。這些信息的聚集,為知識挖掘提供了條件。檔案鑒定人員經驗相比于其他的信息集,較為零散,但也能夠有效地記錄、組織。在檔案鑒定活動中,無論是從檔案形成機關的職能地位,還是從檔案本身的價值來進行鑒定,檔案鑒定的流程應當是固定的、系統的,從固定流程中的最初環節逐級向下推導,將各個環節所有的可能組合都記錄下來,則能基本總結出檔案鑒定相關的經驗。
在建立包含檔案鑒定相關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數據庫之后,應當對其中數據進行預處理。數據庫中的數據可能存在冗余、錯誤,必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其間的數據也可能只是量的堆積,而缺乏明確的關系網絡。比如檔案鑒定工作細則中可能存在著一定的行政事務性規范,這些與知識發現的目標相關性較弱,應當降低其重要性,或者直接去除。而來自不同的檔案鑒定人員的經驗記錄可能存在缺乏科學性,甚至相互沖突的內容,應將這些經驗記錄進行規范化的統一表述,然后對其應進行分析比對,謹慎篩選。
檔案鑒定知識挖掘的核心在于將檔案鑒定工作中的隱性知識系統地抽取出來,并以系統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處理與表述。在具體的檔案管理工作實踐中,檔案形成部門與檔案管理部門一般都有較為穩定的業務工作聯系,檔案真偽鑒定較為少見,檔案價值鑒定是檔案鑒定工作的主要內容。在日常的檔案鑒定工作中,檔案鑒定人員通常利用檔案保管期限表來確定檔案價值與保管期限。檔案保管期限表對不同部門、不同具體類型文件的價值與保管期限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不同的部門,其職能輕重有別。同一部門,在處理重要性不同的具體事務時產生的檔案的價值也是有區別的。服務全局的部門產生的檔案、核心部門產生的檔案,其價值較高。輔部門、邊緣性部門產生的檔案的價值較低。同一部門內部不同文件,其價值也有不同,譬如機關辦公室,年度工作總結、計劃與一般性的宣傳教育及培訓文件的價值應當是有區別的,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其保管期限也很有可能是不同的。對于會計、設備等專門性檔案,其檔案保管期限表也對不同來源與類型文件的保管期限做出了規定。通過區分檔案的不同來源與類型能夠對檔案價值進行初步的鑒定。對于涉及多個部門或半獨立部門等檔案來源較為復雜的情況,以及在檔案保管期限表下難以對文件類型進行歸類的情況,則需要檔案鑒定人員以其經驗進行判定。對于某些具體的文件,譬如因應突發性事務而成立的臨時性機構產生的文件,其鑒定則需要鑒定人員對具體文件的內容進行判別,包括為處理該項事務而涉及的領導層級、部門職能與地位、內容是否關乎全局工作或核心工作等幾個方面,從而來對其價值進行鑒定。
不同機構有不同的工作實踐情況,因而其檔案鑒定標準可能是有區別的。但同一行業、同一業務系統,其鑒定標準應該是有共性的,是能夠進行標準化規范的。同一機構內部,檔案管理部門與不同的檔案形成部門,其標準應當統一,并且在實踐中得到切實遵守。對于檔案管理部門來說,進行前端控制,將工作延伸到檔案形成部門的文件管理工作中,必然能提高檔案鑒定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但在實際工作中,這很難實現,鮮有先例。設計一套能夠替代或輔助檔案鑒定人員開展鑒定工作的系統能夠提高檔案鑒定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保證在某一機構內部或某行業系統內檔案鑒定的規范性與客觀性。
3.2 檔案初級鑒定系統構想。對于檔案初級鑒定系統,本文只是提出一種構想,重點在于其工作模塊與運作邏輯,并未試圖建立完整的技術框架。本文的自動鑒定系統構想,只涉及檔案的價值鑒定,而沒有涉及真偽鑒定,主要適用于紙質檔案。
3.2.1 檔案初級鑒定系統功能分析。檔案初級鑒定系統功能主要有來源與類型定位和內容分析。要實現這兩項功能,需要首先建立兩套數據庫,能夠區分價值層級的來源與類型庫和關鍵詞庫。來源與類型定位,主要是掃描提取檔案的來源與類型信息,并與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比對,確定其來源,以及在某一來源下的具體檔案類型,從而對檔案進行準確的定位,確定其價值。檔案內容分析,包括關鍵詞與文摘的分析。當不能對檔案進行準確定位,無法鑒定其價值時,系統開始進行檔案內容分析。對檔案的關鍵詞與文摘等信息進行掃描提取,與系統關鍵詞庫進行比對,從而確定其保管期限。
3.2.2 檔案初級鑒定系統模塊分析。檔案初級鑒定系統主要包含著錄模塊、鑒定對象描述轉換模塊、檔案來源與類型定位模塊、檔案內容分析模塊、鑒定結果輸出模塊。著錄模塊主要是根據相應著錄規則,將紙質檔案的標題、時間、責任者、文種、檔號、主題詞、關鍵詞,甚至文摘等信息輸入系統中形成可供系統鑒定的基本單元。鑒定對象描述轉換模塊將用戶著錄的檔案信息的語法規范進行審核,并在審核通過后將其轉換成系統能夠識別的形式。檔案來源與類型定位模塊提取檔案的來源與定位等基本信息,根據系統確立的檔案保管期限規則進行定位,從而確定其價值與保管期限。對于不能進行定位的被鑒定對象,將其關鍵詞組合與系統關鍵詞庫進行比對,根據系統關鍵詞庫中不同關鍵詞組合所對應的價值層級,從而對被鑒定對象開展價值鑒定。若系統無法依據來源與類型庫和關鍵詞庫對被鑒定對象進行鑒定,直接將未能鑒定的結果發送到結果輸出模塊。
結果輸出模塊,主要是對輸出檔案鑒定的結果,區分不同檔案的保管期限,將無法鑒定的檔案反饋給用戶,同時輸出鑒定結果統計。檔案初級鑒定系統鑒定流程如圖所示。
檔案初級鑒定系統鑒定流程圖
4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