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技術的風險范文

時間:2023-12-04 17:56: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納米技術的風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納米技術的風險

篇1

在紡織領域,納米技術可能會帶來怎樣的威脅呢?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CSU)紡織領域的助理教授HoonJoo Lee認為,紡織品中的納米技術會非常危險,顯而易見的原因是紡織品的廣泛存在性。“除了吃的食物,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就是紡織品了,”她說,“我們一直在接觸織物?!?/p>

不是新生物

從一方面講,新生的納米技術世界對紡織品來說可能并不全是新生的。專家說,我們已經生活在納米整理技術中好多年了,僅是沒有稱呼它們為納米整理而已。“很多紡織整理技術一直都是納米――自從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問世以來,它們就已經達到納米級別了。只不過是最近它們才被用。納米’來描述。”杜邦的技術員RobetBuck指出。

“很多這樣的技術都不是新的?!盝ames Delattre也同意這一觀點,他是Nanohorizons市場與產品開發部的副總裁,“消光劑應用在聚酯產品中已經有幾十年了,它就是納米級別的。使用納米技術的紡織品并不能都被印上新材料的標志?!?/p>

義納米

最近,這個術語的意義偏離了其“小于100納米”的嚴格定義,而變成了相對寬松的“特別的小”的意思。

“‘納米’一詞更多地被用于銷售用語中,而很少代表其真正的納米尺寸的意思?!盨tephen Coulson介紹,他是P2i的首席技術主管,“很多‘納米技術’的整理并非真正的納米――僅是達到微米的水平。”

“而且,只是作為納米級別的材料本身不必對風險有特別的擔心,”Buck說,“我們真正要確定的是這些材料是否因為其大小的原因而具有獨特的性能。而且如果是的話,我們需要確定的是,是否這些性能會帶來需要理解和控制的潛在風險?!?/p>

NCSU紡織學院的Peter Hauser教授介紹說,憑借等離子體技術應用在織物上的納米厚度的涂層和個體的納米微粒是不同的?!叭藗儾]有暴露在個體的納米粒子下?!彼f。Coulson也認為,納米涂層與平常的涂層相比沒有更多的風險,“我們的工序不能創造納米粒子,它只是非常薄,納米厚度而已”。

毒性

那么什么是風險呢?納米材料有多危險呢?它們對人類的毒性又如何?對環境呢?來自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的Walt Trybula教授說,一個問題是,目前科學監管機構也不知道所有的答案,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納米級的材料很難測量?!拔覀冃枰獙{米級的材料有更好的理解,”他提出,“我們需要按一定順序的量值來測量,這樣比目前最好的設備所得的結果要好?!?/p>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的高級科學家Jennifer Sass警告說,正是這種使產品在納米級別更具有使用性能的特點,可能會使產品更具毒性,或更有生物利用度?!凹{米粒子不會必然地待在你放置它們的地方:它們會讓你驚詫的?!盩rybula說。

Thomas Stegmaier,在Denkendor啪紡織技術與工藝工程研究所(ITV)里負責紡織技術、表面整理和環境技術的研發。他說,概括納米材料的毒性表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不是所有的納米粒子都有相同的物理化學特性?!皩︼L險的評定來講,有兩個變量是關鍵性的:物質的危害性以及生物在物質中的暴露程度”。

stegmaier還指出,納米粒子暴露的途徑,如“吸入、皮膚接觸、口服、通過眼睛”等都應該考慮到,并根據暴露的風險確定哪個是“最相關”的。綜合其他專家的研究,Stegmaier的研究提出,肺是吸收納米粒子的最關鍵器官。在超過130 m2的范圍內,空氣傳播的納米粒子能夠沉積在肺部的氣體交換地帶,這里為血液提供的細胞壁非常薄,這樣納米粒子能夠通過血液循環,傳送到人體的很多地方。NCSU的環境和分子毒理學部的助理教授JamesJames C.Bonner也同意納米粒子“能夠到達肺的深處,并且(比起較大的粒子)更有毒性的潛在威脅”。

消費者安全

根據Lee的觀點,一些研究人員說,納米粒子很容易通過皮膚組織被吸收。一旦織物上的納米粒子被吸收進消費者的皮膚,就沒有什么能夠阻止它移動到人體的其他地方了。“納米粒子選擇其他的納米粒子,逐漸凝聚成更大的粒子,”Lee說道,“這樣會給人類的身體帶來問題:這種現象會在暴露后幾個月或者幾年后在血液中體現出來。”

然而,Hohenstein研究所的功能與護理部的首席科學家Jan Beringer認為,納米整理一應用在織物上它就是安全的?!澳Σ?僅會)破壞較大的粒子――從這個觀點看,它們已經不是納米粒子了,它們要大很多。一旦放入基體中,如織物,納米粒子就變成了基體的一部分。”Bonner也同意“如果納米粒子在基體中,它們就不會輕易地散失出來”的觀點。

另一方面,Lee發現,在洗滌測試中,“我們看見納米粒子的減少,所以我們知道它們到別的地方去了,但是不知道它們去了哪里,或什么時候離開的”,她說,“我們能測量減少量,但不清楚納米粒子的消失是由于洗滌的磨損,還是織物與皮膚的摩擦”。

勞動者的安全

消費者的暴露機會可能確實非常有限,但是這對在整理32U的勞動者來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皠趧诱弑┞对诩覫T序中,也在最終產品里。”Bonner說。

Bonner提到,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和健康研究所(NIOSH)還沒有適當的納米粒子安全暴露水平的指南。Trybula說,美國職業安全和健康管理局(0SHA)目前對暴露在大量納米粒子中的情況也沒有適合的通行安全或標識措施。

Stegmaier提到,最近的大規模研究項目如“納米護理”特別調查了納米粒子對勞動者的威脅。一系列的與工業相關的納米粒子被測試并確定其毒性以及在生物機體中的結合作用。“納米護理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結論:高劑量時,各種納米材料會引發炎癥:然而,這是對外來粒子的典型反應,而不是對具體的納米粒子。沒有一種被測試的材料在低劑量的時候表現出嚴重的毒性或生物影響性”。

環境安全

篇2

【關鍵詞】納米;納米技術;倫理問題; 技術轉型

1.倫理學與納米技術

納米(nanometer,nm)與分米、厘米一樣,是一個長度單位,1納米等于十億分之一米,也就是10-9米,相當于10個氫原子排列成一行的長度,或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萬分之一。進入21世紀以來,納米技術非常廣泛地應用在醫藥、能源、材料和環境治理等多個方面,已迅速發展成為引領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領域之一。納米技術的大肆傳播,已經引起了人們的狂熱的追求和盲目的樂觀 [1]。納米技術自身的特點和發展狀況要求我們從一種徹底不同的角度考慮納米技術的倫理問題,而這種更新穎的倫理方法或觀點應該更注重未來納米技術的發展[2]。

倫理,通常與禁止和限制相關,特別是當它涉及到技術的時候, 其約束是很多的。倫理學可以指導包括確定我們更好的生活的方式,以及告訴我們作為個人也好社會的一部分也好,應該如何爭取和實現我們理想,并且使我們無愧于一個活生生的人。因此,盡管納米技術的倫理問題涉及到禁止和限制,但這不是全部問題之所在,甚至還算不上最重要的部分。

2.與納米技術有關的社會和倫理問題的三個誤區

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已經認識到,學會跟蹤一種新技術應用帶來影響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且對這種技術的倫理方面影響的考慮也是越早越好[3]。然而就與納米技術相關的社會和倫理問題而言,還普遍存在三個誤區。

2.1認為討論倫理和社會問題還為時過早

認為討論倫理和社會問題還為時過早的前提主要來源于兩種主張。一是認為納米技術能力的描述、控制和建設過程,即實踐的納米科學與工程沒有什么社會和道德問題的特點。二是目前還很少有產品含有已經完成了納米粒子的設計,工藝或設備的制定了,更不用說大量生產和廣泛傳播了[4]。如果納米技術的實踐在社會和道德上是無害的或者納米技術本身基本上不存在,那么,社會和倫理方面的考慮必須無限延期下去。

2.2認為現在討論倫理問題意義不大

第二個誤區的前提認為技術創新是必然的--甚至呈現出指數增長--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會伴隨著他的益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強調與納米技術革命相關的社會和倫理問題是最沒有意義也最不利的,因為任何東西都可能延緩納米技術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步伐。要想促進社會發展,就要推動技術發展,盡可能地無阻礙、無約束、無監管的去應用和傳播。還有,要健康發展就要教育人民了解納米技術,促進公眾接受它,促進產品的商業化并準備人員和機構以便我們調整、減輕和補救那些意想不到的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影響。

2.3認為確保公眾接受才是關鍵所在

對于納米技術研究持續性發展的支持,以及將納米技術最終融入到消費產品和合理應用的問題上,公眾對于納米技術的接受程度將成為其中的決定性因素。有一個普遍的觀點,甚至存在于那些大力倡導社會和倫理研究的專家當中,這個觀點認為:通過向公眾顯示關于納米技術的社會性擔憂已經得到了解決,由此幫助納米技術獲得更多的公眾認可度并保證其能夠順利的與國民和國際經濟的發展相結合。

3.納米技術可能引發的社會和倫理問題

納米技術的發展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在發展和使用新興的納米技術滿足人類和社會緊迫需要的同時,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去預見和減輕不利的影響或未曾想到的結果,已成為各國政府和科學界關注和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5]。從納米技術的應用及價值來看,具有極大潛力改變我們未來幾十年的生活方式,但正如波普爾所說的,"科學進步是一種悲喜交集的福音"。所以解決其引發諸多的社會和倫理問題勢在必行。

3.1有爭議的道德問題

有爭議的道德問題可能涉及到研究和工程實踐亦或產品使用。例如,納米技術涉及包括轉基因生物體、使用胚胎干細胞和嵌合體的研究、合成生物學、建設人工生物武器的發展、基因專利、和修改人的本性。當然,有爭議的道德問題往往不是獨有的納米技術,雖然在某些情況下,納米技術可能實現它們特別引人注目的或有爭議的開發工具。

3.2社會環境問題

社會環境問題產生于納米技術同社會體制以及納米技術出現的體制背景的相互作用。由于納米技術是一項普遍使用,可以獲得的技術,所以它出現的可能引發的社會環境問題也是廣泛的,例如,獲得技術的公平問題,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知識產權問題,法律和政策問題,各種利益之間的沖突問題等等。納米技術不是環境負擔和利益分布的原因,設計能力,控制和納米級的創建并非天生是不公正的。當考慮了納米技術的特點和實踐,環境正義似乎不是一個納米技術的問題。因此,不把社會環境問題理清楚,納米技術的可靠發展是不完整的。

3.3生命形式問題

生命形式問題出現于納米技術在社會標準,規范和結構,比如家庭結構,社會網絡和生活軌跡等方面。社會規范往往是基于事實,或特定的理解,比如我們彼此的關系和我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納米技術的出現有可能改變這種狀況,如果納米技術,特別是納米醫學能接近它所預期的那樣的那樣,那么與人類繁榮有關的規范將會進一步得到修改。此外,同過去一樣,人類壽命延長和達到期望的健康等將對家庭規范和結構(例如,贍養責任),生活計劃或軌跡(例如,婚姻狀況),以及社會和政治機構產生重大影響。

3.4轉型問題

轉型問題產生于納米技術的潛力,尤其是結合其他新興技術,如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和機器人技術等來改造人權狀況,而不是僅僅作為形式的生活問題,修改一些參數。這可能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顯著改變我們原來的生物種類,重建我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創造自我意識和自主人工智能或發展強有力的替代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新的道德狀況或將引進一些有關于我們的道德景觀需要重新配置或重新構思的方面?!?/p>

【參考文獻】

[1]G..Khushf.The Ethics of Nanotechnology:Vision and Values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2).

[2]J.P.Dupuy,S.Roeser and A.Grinbaum.Living with Uncertainty:Toward the Ongoing Normative Assessment of Nanotechnology. [J]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2004,(2).

[3]朱鳳清,張帆.納米技術應用引發的倫理問題及其規約機制[J].學術交流,2008,(1).

篇3

無線手持設備前景看好

摩爾定律依然主宰著芯片業。2001年,芯片業收入降低了25%,但對于各種便攜式電子工具的生產商來說,芯片價格的下降使得它們能夠降低成本,或者是以更低廉的價格獲得功能更加強勁的芯片。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MP3播放器有32MB的閃存,根據SemicoResearch的統計數字,2001年,這種32MB的閃存值31.75美元,而現在才值13.76美元。一個PDA的內存一般是8MB,2001年是6.66美元,而現在的價錢是2美元。

“越來越多的手持設備具備以前桌面機的運算能力,只要電池能夠維持足夠長時間?!盜BM公司的一位工程師說。從桌面機的發展歷程來看,芯片工業在1996年和1998年巨大的降價沖擊下,價格急劇下降,PC制造商把16MB的內存增加到128MB,這使得上網沖浪和玩3D游戲更加過癮。

現在,各種手持設備生產商的目標是,把桌面機器上能夠運行的東西移植到手持上去。比如,康柏的iPAQ應用了微軟的隨身PC技術,賣400美元,它不僅能播放MP3和分辨率不太高的錄像,還具有日歷、收發電子郵件和地址本等多種功能。

但是,仍然有人懷疑把PDA和手機融合起來的想法能否經受市場的檢驗。無論結果怎樣,芯片降價是誘使廠家決定生產多功能手持設備的一個主要因素。

數據中心:改變商業模式

2002年,企業家和他們背后的銀行家將使得數據中心更加廉價,而且容易控制。據預測,到2005年,數據中心業務會增長成為285億美元的大市場,比2000年的35億幾乎增長7賠。大多數的錢都會進入大的電信企業口袋里?!皵祿行膶⒊蔀?1世紀的辦公中心。”Quest通信公司CEO說。

像IBM和HP這樣的公司正在與大的電信商,如QUEST,共同研究新的環境下數據中心業務的特點和技術要求。用戶可以像使用電或者其他公用設備一樣使用計算能力?!爱斈愫碗娫捁竞灪贤臅r候,你不會在合同上寫明你是準備打一個電話還是15000個電話,數據中心的商業模式也應該如此?!盜BM的人說。

數據中心能夠“按需提供基礎設施”,這就是它的有趣之處。比如說,零售類的網站和美國政府的稅收類網站,這樣的網站都有季節性,零售類是到年底火爆,而稅收類網站的數據流量集中在稅收季節。通過租用數據中心,網站不必自己購買運算能力,僅僅去處理高峰時的數據流量,而在一年的大多數時候無事可做。

這一改變非常巨大,有點像前兩年從大型機向微型計算機、再到服務器和客戶端的服務模式的轉變。因為企業并不很情愿淘汰掉他們的老設備,這樣的轉變可能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大概是3到5年。供應鏈、電子商務、自動化銷售和客戶關系管理,這些應用都會外包給數據中心。當然,最為關鍵的應用,要等到數據中心被證明是完全可靠的時候,公司才會交給它們。

數據中心的可靠性主要取決于服務器運行的穩定性。新的服務器的集成電路板包含了12到124個處理器。而一般的企業級服務器只需要16個處理器。創業公司,包括EGNERA,FIBERBYER和業界巨頭,如IBM和HP,都在研發這種新的服務器。

納米技術

材料領域的革新是經濟進步的劑。

納米技術吸引了眾多雄心勃勃的科學家,自阿波羅登月計劃以來,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和工程學家們第一次匯集在一起,從事一項激動人心的研究。把他們摻和在一起的,一是美日歐各國政府總計達15億美元的投入,一是風險投資商們的慷慨解囊。

篇4

這番話是對納米時代和納米科技的最早預言。

納米,作為今天人們談論最多的科學新名詞之一,其實在自然界就能找到有趣的例子。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原因就是因為它的表面是一種“納米”結構。

“蓮花表面納米尺度的細致結構,使得尺寸遠大于這種結構的灰塵、雨水,與葉面的實際接觸面積非常小,雨點在自身表面張力作用下形成球狀,在滾動中吸附灰塵并滾出葉面,這就是蓮花能自潔葉面的奧妙所在?!敝袊茖W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侯建國解釋道。

納米科技當前正處于快速成長期。從1997年到2005年,各國政府對納米技術研究和開發的投入飆升了10倍左右,同期工業投入在2005年更是超過了政府投入。我國的納米技術研究近年來已取得進步,例如大面積定向碳管陣列、準一維納米絲和納米電纜、超延展性納米金屬銅等先進納米材料的制備,以納米材料應用為主的納米技術產業正在興起。

“納米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還處在“微米時代”

“狹義上的納米是一種長度測量單位,即十億分之一米?!焙罱▏邮堋锻麞|方周刊》采訪時說,而廣義上,納米代表了物質材料或其結構單元在納米尺度下,也即約1個原子到100個分子大小的范圍內,表現出來的不同于宏觀體材料的特殊性質和相關應用。

在這個尺度下,包括量子效應、低維帶來的尺寸效應等特殊物理機制,開始對物質和材料的特性起決定作用。

最近20多年,隨著各種材料制造工藝和分析手段的進步,人們對于納米世界的認識和探索獲得了突破,特別是以掃描隧道顯微鏡為代表的高分辨率局域探針技術已經可以觀測甚至改變原子的位置排列、分子的化學成鍵等重要信息(例如用金屬原子建筑成納米圍欄并觀察到被約束在其中的量子波紋)。費曼當年的設想正在一步步被實現。

模擬蓮花自清潔特性的機理,人類已經制作出了“納米自潔領帶”以及各類紡織材料,這些材料具有防水、防油、殺菌、防輻射、防霉等特殊效果。

“‘鳥巢’頂棚所用的特殊納米防護涂層可經受700攝氏度高溫?!焙罱▏嬖V記者,這樣能避免煙花燃放時對頂棚膜可能的損壞。

雖然納米技術已經初步走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但侯建國認為,我國乃至世界的科技產業主體目前還是處于“微米時代”,還需要更加深入和大量的研究工作以發展和完善納米科技。

納米革命

“納米技術給普通人的感覺似乎只是無限微縮的部件,”侯建國說,“但實質上,納米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它的革命性在于其綜合學科性,即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物理、化學、數學、生命科學和機械學上的成就進步以及這些學科之間的互動。”

相應地,以納米科技的研究成果為依托,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持續產生新技術和推動新產業。

納米科技在未來的醫療科學中將發揮前所未有的作用。幾十年后,人體內納米級的醫療機械組件將問世,僅有1微米左右大小的“納米機器人”由多個納米級尺度的功能組件構成?!八麄儽会t生操控在人體內運動,采集人體圖像及其他重要數據,以確診使用傳統醫療技術無法診斷的疾病?!焙罱▏f,納米機器人甚至還可以對患病部位進行直接治療而不必開刀,例如傳送醫藥給腫瘤細胞、清除血管間油脂以疏通管壁等。

環??稍偕履茉匆彩羌{米科學的研究熱點。當前利用納米半導體材料如TiO2、ZnO、SO2等作為太陽能電池光電極的研究已經成為熱點,其中納米TiO2材料由于具有光穩定、無毒性等優點,尤其受到關注;也可利用一些特殊分子或納米結構在光照下的變化,直接把光能轉化為機械運動或者化學能而利用?!皩嶒炆弦呀泴崿F了光能驅動的由四個C60分子構成的納米小車,”侯建國說,在未來微型機械器件的使用中,這種轉化方式將非常有用。

英國科幻大師克拉克曾設想過連接地球和地球同步太空站之間的“太空電梯”或者說“太空升降機”,而碳納米管無疑是制造這種“太空電梯”的最合適材料。“這是因為碳納米管是由碳原子網形成的空心圓柱,比一般的碳纖維更堅固,其強度比普通鋼材料大了兩個數量級,密度更低、柔韌性更好,”侯建國告訴記者,利用納米技術,還可以制備出高性能的傳感材料,譬如,利用一些納米材料列一些特殊氣體的吸收能力,可以制造出能夠測試環境大氣和人呼吸氣體中的有毒氣體的濃度的感應器,從而實現對危急病人的呼吸或工廠有毒氣體泄露的快速檢測。

把電腦卷起裝進口袋

盡管納米科技將會是生產力的又一次革命,但它本身也存在潛在危險,特別是對于環境和人體健康方面。“納米微粒有能力進入人類身體而到達一般化學物質所不能到達的位置,而且其表面積與體積比很高,反應活性很強,可能導致直接病變?!焙罱▏忉尩馈?/p>

國內曾發現涂層材料軟聚丙烯酸酯含有的納米顆粒侵入浙江一家塑料廠的多名女工的肺部細胞,使她們患上類似塵肺病加肺結核癥狀的疾病。“我國應該把部分研究資源投向研究和防止新型納米技術可能帶來的危害?!焙罱▏f,盡可能規避風險,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納米技術的優勢。

比如,當前計算機基于傳統晶體硅材料的集成電路元件微型化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受到高芯片耗電量、高發熱以及納米尺度下量子現象干擾等問題的制約,研究和開發基于單個分子或其他納米結構的功能納米器件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者們通過‘分子手術’技術,即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探針對單個三聚氰胺單分子進行化學鍵的‘裁剪’,改造成既有整流效應又有機械開關效應的雙功能集成新型人造分子,”侯建國說,這些分子電子學上的成就能夠為未來電子計算機的研制提供新的材料和思路。

篇5

關鍵詞:采油工程 技術 發展趨勢

進入2l世紀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能源需求量也日趨增大,對國民經濟的協調穩定發展帶來巨大壓 力。石油是目前我國能源資源中最為重要的品種之一,我國石油工業目前正處在轉軌變型(產量型向效益型)階段,迫切需要解決采油工程技術較落后和提高石油工業經濟效益水平。采油工程的目的是使油氣升至地面,為了實現油田開發指標 和完成原油生產任務提供技術保證。采油工程技術包含了多項學科,多項技術融合而成,這其中包括機械、化工、材料力學、計算 機、電子等多項領域。

1、采油工程技術現狀

1.1分層注入技術

隨著油田開發的深入,分層注水技術逐漸得到了發展,以常規偏心配水技術、橋式偏心分注技術、同心集成注水技術、高效測調分層注水技術以及水井調剖技術為主。

1.2分層采油技術

油井中有多套層系合采時,由于油層之間的壓力、油層物理 性質、原油性質等差異,往往互相干擾,使部分油層不能發揮應有的 作用。為減少或消除層間干擾,應分層開采,包括分層采油、分 層開采技術、分層注水及其配套技術。

1.3增產改造技術

目前研究形成了多項系列壓裂配套技術,包括了限流法多裂縫壓裂技術、以多層壓裂技術、深井壓裂技術、橋塞法壓裂技術以及復雜巖層控縫高壓裂技術。為了滿足了油田二次加密 井、三次加密井開發的需要,發展了以復合酸解堵技術、粉末硝酸酸化解堵增注技術、水平井酸化技術為代表的系列酸化技術。

1.4油水井大修技術

為了滿足油田生產需要,提高油水井修復率,針對各種類型 套損,發展形成了小直徑打通道技術、密封加固技術及鉆銑磨銑配套系列技術,使得技術水平和修井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采油工程技術突破發展

采油工程技術的主要突出點是研究并形成了適合多種類型油氣藏的采油工程技術,推動了采油工程技術的多樣化,滿足了對不同場地的應用要求。

復雜斷塊采油工藝技術。由于復雜斷塊油藏大小不確 定性、形狀不確定性、斷層相互分割成獨立的單元等原因,故使用 滾動勘探開發方法,因地制宜地進行注水及油層的改造,確保油井 的產油效率和產油數量。

潛山油藏開采技術。任丘油田是潛山油藏的典型代表 之一。它與砂巖油藏有很大區別。區別主要體現在油氣儲存的地 方不適宜開采,大部分儲存在孔隙、溶洞和裂縫中,而且油氣的下 部由地層水襯托,形成了底水塊狀油藏。為了適應這種情況的開 采,研究并實現了包括裸眼測試和裂縫認識技術、大排量耐高溫電潛泵技術。

稠油熱力開采技術。這種技術開始在克拉瑪依、遼河、勝利等油田實現了技術攻關。在80年代,針對這種技術在油田進行了更大工業規模試驗和使用。

氣頂砂巖油藏開采技術。這種技術的配套技術主要包 括:確定最優射孔井段;高聚物和氰凝封堵氣竄;保持水錐和氣錐的穩定等。這種技術的應用事例以大慶喇嘛甸油田為代表,實現了對此油田的合理開采。

3、新技術在采油工程中的應用

21世紀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納米技術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將得到迅猛的發展。采油工程技術面臨嚴峻的挑戰,同時也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3.1信息技術在采油工程中的應用

在傳統行業中,石油行業是應用計算機最早、對信息技術依 賴程度最高的行業。在計算機的發展初期,采油工程中的石油勘探資料處理和解釋就與計算機緊緊聯系在一起,成為計算機主機時代的主要用戶。目前信息技術在采油工程的應用和發展是多領域、多層次的,這其中包含了多項關鍵技術,例如:盆地模擬、地 震成像、油藏模擬、虛擬實現技術、過程模擬、實施優化等技術。

3.2生物技術在采油工程中的應用

生物技術在采用工程的應用主要包括微生物勘探技術和微生物采油技術。

3.2.1微生物勘探技術

微生物勘探技術是一項即古老油年輕的勘探技術。我國在上世紀中期引進了前蘇聯的微生物勘探技術并經行了試驗,但中間受前蘇聯學派的影響,我國的微生物勘探技術停頓了下來。到了上世紀末,我國重新研究微生物勘探技術,目前已開展現場工業性試驗,為更好地深入研究與開發應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微生物勘探技術以其成本低、速度快、操作簡單、重復性好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油公司用于預測含有遠景的級別、進行地震構造解析 中的油氣評價、在地震效果不佳的情況或者成本太高的區域進行評價或老區尋找剩余油,為進一步勘探部署或加密井位確定提高依據。

3.2.2微生物采油技術

微生物采油也稱為細菌采油,是繼熱力采油、混相驅及化學驅之后發展起來的三采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在采油工程領域 開拓性的應用,對于高含水和近枯竭的老油田更顯示出了強大的 生命力。菌種的選擇和培育從利用本源微生物或自然界篩選的混 合菌種向遺傳工程培育高效菌種發展。在國外,微生物采油的領域仍在不斷擴展,微生物菌種的不同,對地層或井筒的作用效果不一樣。另外新技術將不斷用于微生物采油過程,如計算機技術將在微生物驅替模擬中發揮重大作用。隨著對微生物菌種的深入 研究,應用領域會進一步擴大。

3.3新材料在采油工程中的應用

從目前的采油工業對材料的使用來看,可歸納為兩大方面。 (1)首先是耐磨材料及其先進的工藝,包括高韌性硬質合金、金剛石復合片、高人耐磨涂層等;(2)材料腐蝕防護,如新型陰極保護技術、耐蝕涂層、高分子耐蝕材料、腐蝕的在線監測等;(3)管道鋼的增韌止裂,特別是油氣輸送管道的止裂與風險評估;還有金剛石和金屬的連接、新型功能材料在封隔器、提高采收率、管接頭連接方面的應用等。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缺少專門的材料試驗和研究基地,缺少對新材料研究的長期規劃。

3.4納米技術采油工程中的應用

在21世紀納米技術和傳統技術的相結合,將為石油行業帶來廣闊的前景。納米技術在采油工程中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與石油工業密切相關的納米技術集中在納米材料對傳統材料的改性方面。目前開展的研究有:納米膜驅油室內評價及礦場實驗研 究、環保型水性納米涂料及涂層技術的研究及納米MD膜驅油技術等。但是,納米技術在石油的開采中的應用,目前投入還是比驕少,實際上這方面的研究水平不夠高,大都處于探索性階段。納米技術除在助劑中的研究開發投入高之外,在其他領域的科研投入還不夠高。

4、采油工程技術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國內大多數油田進入開發中后期 ,特別是東部油田,開發成本呈直線上升的趨勢,開發形式越來越嚴峻。石油可開采儲量也逐漸減少,尋求新的可開采油田和合理地、充分地、有效地開采老油田已顯得越來越迫切 ,提高油田采油工程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石油開采技術發展的分析,對我國石油開采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篇6

據悉,英特爾將通過提供源代碼的方式進行最新核心技術的授權,并將為國內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建設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和培訓。此舉將使國內廠商獲得寶貴的后發優勢,研發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安全、可管理的BIOS產品,并推動國內企業進入國際BIOS市場。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英特爾公司開源和提供EFI平臺創新架構,對國內BIOS的技術提升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實現BIOS的國產化,可以大大提高PC產品的安全性和性價比,并吸引更多國內廠商在其基礎上進行后續開發?!?/p>

IBM、特許、英飛凌和三星聯手

45納米低功耗半導體制程技術首出新品

陳翔

本報訊 IBM、特許半導體制造公司、英飛凌科技和三星電子四家公司日前宣布,基于各方協作開發的45納米低功耗制程技術推出第一種實用硅電路(silicon-functional circuit)和設計包。

第一種采用45納米技術的電路融合了多種高性能和低功耗設計,主要用于下一代通信系統,并已在使用這種制程技術的硅片上得到了驗證。45納米節點設備的性能表現至少比65納米節點高出30%,該制程技術由合作聯盟的成員聯合開發,并由設在紐約州的IBM 300毫米晶元生產線制造。成功通過驗證的模塊中包括英飛凌提供的標準庫單元和I/O組件,以及由聯盟開發的嵌入式存儲器。英飛凌在第一批300毫米晶元上安裝了特殊的電路,用于調試復雜的加工過程以獲得產品架構交互方面的經驗。據悉,45納米低功耗制程有望在2007年年底之前在特許、IBM和三星300mm的工廠中完成安裝并通過全面質量鑒定。

阿爾卡特3.2億美元接手北電3G業務

本報訊 日前,北電中國公司宣布,北電將以3.2億美元的價格將其3G接入業務出售給阿爾卡特,以集中精力于下一代的4G業務。

北電剝離了3G業務,退出3G市場的角逐。本應是一次普通的并購事件,但因為交易的主角是“3G”,整個事件就變得張揚而且意味深長。

在這件事中,人們看到了北電新任總裁的坦率:缺乏贏利所需要規模和動力。的確,北電與其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維持3G業務,不如趁著還能賣出個價,就趕緊甩了吧。不做3G做4G的轉型之舉對北電來說,風險無法回避,仍是一場艱苦的戰役。

阿爾卡特左手朗訊、右手北電UMTS,再度發力3G。一個要退出,一個要加強,3G過時了嗎?做3G還有沒有前途?

篇7

關鍵詞:化學科學技術;倫理規范;個體道德養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0-0247-03

21世紀化學科學領域取得了迅猛發展,化學科學所引起的倫理道德問題更加嚴重,在化學研究以及化學教育的現實中關于化學科學倫理道德的探究對化學相關工作越來越重要?;瘜W的發展只有借助于化學科學倫理準則的規范和化學工作者道德責任的擔當,才能朝著有利于人類的方向健康發展。

一、化學的社會課題

現代化學科技日新月異,迅猛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福祉。另一方面,空氣、水體以及土壤污染的現實警示著人們對現代化學科學技術的實踐進行反思。我們檢討造成這種結果的各種因素,減少、克服、預防化學科學技術實踐中負面效應,使化學科學技術實踐向更合理的方向發展[1]。

二、科學技術倫理道德

1.科學和技術的理解。有學者主張科學無,技術應慎重,技術造成的后果不應歸結于科學探索;科學只有認知價值,而技術則是負荷功利價值。有人認為,科學研究活動正在經歷著由個人的事業向社會的事業轉變過程,一項研究成果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利害,以及如何興其利避其害,只有通過科學的研究和技術的應用才能被不斷認識[2]。

2.倫理和道德的辨析?!皞惱怼迸c“道德”這兩個概念長期處于模糊狀態,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類的迷茫困惑卻日益來源于社會公共生活的各個領域,在實踐中面臨愈來愈多的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科學技術的合理性應用等社會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于將兩者區別使用。當代倫理蘊含著理性、規則、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蘊含著更多具體、行動、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為了更突出表達倫理的社會性、客觀性之特質,亦表達為“社會倫理”;與之對應,道德側重于個體,強調主觀內在操守,亦表達為“個體道德”。個體道德以崇高與神圣為主旨,社會倫理卻以公正為主旨[3,4]。

3.科學技術倫理道德?,F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強化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其他存在物的關系,產生了很多社會道德問題。一些科學成果被濫用,給人類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茖W領域學者的研究成果發表以及科研經費使用不當等問題頻頻發生,科學技術倫理道德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探究自然、宇宙及生命秘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驅使人們不停地追求新的發現,從而又可能給自然和社會帶來新的負面效應。因此,我們應重視科學活動的倫理規范,注意技術應用的負面影響,加強科學家的道德責任感[5,6]??茖W倫理是人類科學活動中的倫理道德關系及其調節,它主要包括科學研究、發展、應用的倫理評價與規范,科學領域與其他領域的倫理沖突及調節,以及科研人員在科學活動中的道德規范這三個方面[7]??茖W倫理可以理解為是專門針對科學家及技術專家而提出的道德要求,從而探討了科學家作為個人應當擔負的道德責任,也可以將其解釋為是把通常的道德標準應用于科學中某些出現了問題的理論與領域,特別是科學中的應用范圍、科學與社會的聯系、科學的組織與機構等[8]??茖W技術倫理道德,是指在從事科技創新活動中,人們對于社會、自然關系的思想與行為準則,它規定了科技工作人員及其共同體所應恪守的價值觀念、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是科技界應該共同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恪守的行為規范??萍脊ぷ髡咝杼岣邔π聲r代科學倫理的本質的認識,避免狹隘科學功利主義的影響,使倫理認知與道德實踐緊密結合,堅持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緊密結合,對知識不斷追求,對技術不斷創新,為人類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9]。

三、化學倫理和化學家道德

化學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世界,化學在解決糧食問題、戰勝疾病、解決能源危機、改善生態環境、開發新材料和發展新技術等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學的貢獻有目共睹,但發展至今也帶來了生態危機。如“滴滴涕”最初被認為是很好的殺蟲劑,隨著人們認識程度的提高,后來才發現對環境有害。另一方面,人們已經認識到了化學品的危害,但卻沒能進行很好的控制,給社會也帶來了危害,如印度博帕爾化工廠泄毒事件。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未來從能源到材料、從日用品到醫藥、從生命過程到宇宙演化等,都將更緊密地依賴于化學。因此,化學家不但要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還要擔負保護世界的責任[10]。將來化學科學技術成果會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為人類帶來更大的福利,同時與人類倫理道德之間也必然會產生新的矛盾。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當代化學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關系,探討影響二者協調發展的相關因素,確定當代化學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協調發展所要遵循的原則,找出二者之間協調發展的正確路徑。當代化學科學技術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推動了經濟生產的發展,促進了人類文明進步和倫理道德的發展,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具有決定性的作用[11]。化學科學技術發展需要合理的倫理道德觀念來指導和規范。當代化學科學技術和倫理道德對社會發展進程所起的積極作用需要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夠完成。因此,在處理二者關系時,我們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讓當代化學成果更好地造福于人類。

四、化學的倫理道德教育

(一)化學倫理道德

化學倫理道德,是指化學工作者在從事化學科學技術技創新活動時對于社會、自然關系的思想與行為準則,它規定了化學工作者及其共同體所應恪守的價值觀念、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

(二)化學倫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我們要在創新科學技術的同時,及早對全體公民特別是未來的科學技術工作者(主要是年輕的大學生)進行科學技術和倫理道德教育??茖W技術倫理教育應立足于樹立科學技術是工具,科學技術應受人的主宰而造福于人類,人不應該受科學技術的控制而貽害人類的理念。世界科學知識與技術倫理委員會要求科學家的簡歷里有倫理培訓經歷。倫理教育的首要使命是開發學生的印證分析倫理事物的能力,通過具體問題交替展示主體面對的問題以及主體采取的決策對人類或環境所帶來的積極與消極影響[12]。當前,國內集中于研究和教育的宏觀層面,將科學倫理內容落實到具體的學科教學活動中還較為薄弱,科學倫理研究有必要深入到更具體的研究領域,提高其實用性。倫理教育不僅要包含生物倫理學,而且要擴展到所有的科學和專業教育中[13-15]。在科學技術倫理的分支中,與人的生活生產、生命生態息息相關的化學相關問題都是最受關注的宏觀對策?;瘜W工作者的培養往往需要經過數年的化學科學技術教育,在對他們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應當加強道德教育,使其崇尚化學敬業精神,讓其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更加自覺地遵守人類社會和生態的基本倫理,珍惜與尊重自然和生命,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更加自覺地規避化學科學技術的負面影響,承擔起對化學科學技術后果評估的責任,這些是解決未來的化學科學技術倫理問題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國的化學科技倫理教育還沒有充分發展起來,現有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體系中并沒有對化學科技倫理教育給予專門關注,倫理教育往往被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補充,這使其應有的功能得不到發揮。如果化學專業的學生在學校里對科技倫理不甚了解,對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應用后可能帶來何種社會倫理風險一無所知,將來工作中面臨各種復雜的化學科技倫理問題,就會不知所措,相應的化學技術事故和應用中的不良后果也就難免發生。因此,化學科學技術倫理教育必須通過專業教育的途徑加以強化或解決[16,17]。

(三)化學倫理道德教育內容

開展化學科學技術倫理教育,需要使學生具備識別、分析和解決化學科技倫理新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其化學科學精神和促進學生化學職業道德的養成,使其能夠全面了解和正確處理化學科學技術與生態環境、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能在將來的工作中自覺地遵守人類社會和生態的基本倫理,能從社會、倫理和法律的層面規范化學科學行為[18,19]?;瘜W科學技術倫理教育內容包含以下幾個內容。

1.化學武器。在戰爭中大量使用化學武器,是非常不人道行為,會嚴重的傷害戰爭所在地區人員的健康安全,也是對全人類倫理道德底線的挑戰。為自身的利益而挑戰人類的倫理道德的做法是卑鄙的,是對人類的倫理的無情踐踏和蹂躪??茖W家與人民應一道反對戰爭,反對科學成果濫用于損害生命的行為。

2.環境污染。農業生產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殺蟲劑等化學物質,有害物質在農作物或水中聚集,并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從而引發各種疾病,最終危害到人體健康。近代工業使生態環境嚴重污染,使得生態與環境領域的科學倫理表現得尤為突出。在面臨著地球生態環境的破壞、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新問題的背景下,我們提出了科學的倫理問題以及科學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全球環境變化帶來了倫理挑戰,理解這些倫理挑戰需要一個批判的、前瞻的框架。環境挑戰通常被解讀為要付出的代價和要探索的技術,而忽略了它作為做出嚴肅道德諾言的機會和它帶來的共同利益。

3.化學品的使用不當。興奮劑的使用有悖于體育運動的道德和倫理基礎,也不利于使用者的健康。人類利用藥物增強需要綜合考慮人身的健康與安全、人的自主與尊嚴、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以及未來人的權益,綜合考慮現行的倫理和法律因素[20]。麻醉劑可以用來做外科手術也可用來謀財害命。食品添加劑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它可以改善食品品質,延長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等。食品離不開適量的添加劑,但不能濫用添加劑。使用食品添加劑所產生的一系列安全問題和倫理問題,都是由人追求經濟利益所引起,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倫理道德教育,自覺地維護共有的公共健康安全。

4.納米科技。納米等高新技術技術迅猛發展,既給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也可能帶來了新的倫理問題。一方面,人們對納米技術的經濟前景充滿了期待,科技界和企業界更是寄希望于納米技術能夠引領未來產業的革命;另一方面,人們對于未知的納米新技術的恐懼與日俱增,包括納米材料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負面影響、納米技術的利益與風險的公平分配、納米生物技術對人的隱私和自的挑戰、納米計算機的自我復制可能毀滅世界的問題等。新的科學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涉及倫理道德層面越來越復雜,已經從科學技術共同體拓展到社會、文化、人與自然之間等各個新的領域。有更多領域的倫理問題需要研究,有許多道德亟待人們做出抉擇??茖W界日漸意識到,在運用科學技術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應主動擔當起日益增長的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相應道德責任。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化的加深,科學和技術高度融合,社會公共行為倫理和個人道德的理解愈來愈清晰,科學技術行為的倫理規范日益完善?;瘜W作為科學技術的一部分,需要研究制定化學特點的行業倫理規則。同時,加強化學技能型大學生人才的科技倫理教育,能夠促進化學工作者未來能自覺地提高職業道德修養,不斷地探索化學科學的奧秘,不斷創新化學技術,更好地為人類做貢獻,達到化學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自然生態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雯.科技風險、災難與負面效應的實證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

[2]金吾倫.百年科學倫理的演進與當前的論爭[J].求是,2003,(22).

[3]高兆明.倫理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堯新瑜.“倫理”與“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較義[J].倫理學研究,2006,24(4).

[5]談際尊.“科學倫理”研究范式的轉換[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7,24(2).

[6]李文潮,王國豫.共同應對現代科技對倫理的挑戰[J].中國社會科學,2004,(2).

[7]劉國云.中外科學倫理發展比較研究[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29(2).

[8]李文潮.高科技中的科學倫理問題[J].哲學研究,2005,(10).

[9]路甬祥.關于科學倫理道德的思考[DB/OL]..2013-10-8.

[13]徐祥運.科學技術倫理教育的困境與途徑[N].學習時報,2011-11-14(007).

[14]李祖超,魏海勇.中美工程倫理教育比較與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15]陳愛華.工程倫理教育的內容與方法[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27(10).

[16]王前.在理工科大學開展工程倫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27(10).

[17]果秀敏,牛延鋒.簡論加強化學科技倫理教育的重要意義[J].化學教育,2007,(7).

[18]本刊編輯部.踐行科學理念承擔社會責任――兩院院士觀點摘編[J].民主與科學,2007,(2).

[19]王前,趙杰.理工科如何開展通識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2-02-27.

篇8

通過反復嘗試,可以從有經驗的合作伙伴學到常規及程序來補充經驗的不足。[14]相反,投資經理先天的同業出買經驗對于收購有顯著的危險影響。J.Petty(1993)考察了美國創業投資的退出渠道后指出,IPO不一定是創業企業家滿意的退出方式,其原因在于企業家可能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Armin.Schwinenbacher指出創業投資退出方式是由產品市場特性和創業企業創新深度內生決定的:產品市場特性影響創業投資最優退出策略的選擇;若創新程度低,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愿意出比IPO更優惠的價格購買初創企業;若創新程度高,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就會減弱,通過二級市場上市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15]擇時機制:有關創業投資退出擇時機制問題常存爭議。經驗和發展歷史較短的創業企業投資家選擇IPO退出的時機往往較早,而且通常低估創業企業的價值來出售創業企業。[16]在對投資項目的考察和盡職調查上,如果為獲得項目而做出努力的邊際價值低于邊際成本時,創業投資家通常會退出該項目;創業投資家對創業投資退出時機的選擇,常常表現出機會主義的傾向。[17]通常情況下,創業投資家認為上市可以展示創業投資企業的實力以及被投企業的價值,而且在企業還沒有發展到價值最大化的成熟階段就希望把企業推向IPO。聲譽機制:聲譽機制在創業投資退出和創業企業IPO中的作用也是創業投資退出機制的重要研究內容。M.Grinblatt提出了創業企業IPO的信號模型,在IPO時,創業企業向外部傳遞企業質量的信號涉及創業投資家和其他內部人員的股權結構。[18]Chishty指出,由于聲譽機制的影響,企業通常持消極態度對待內部人員發售新股,使得內部人員在出售其股份時不能得到更高的投資凈現值。[19]有信譽、歷史較長的創司出售股份的能力更強;創投企業通常并不能通過承銷商的聲譽機制來提高他在行業中的地位(Lin,TimothyHsiang,1993)。

二、創業投資發展模式及影響研究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隨著創業投資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流不斷加深,創業投資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世界各國學者有關創業投資研究也開始不斷加強,研究的重點多集中在創業投資發展模式及其促進企業創新及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方面。

(一)創新驅動研究

在不同階段創業企業采用合資、兼并收購、戰略聯盟等不同技術導入模式,投資許多不同的技術項目;公司創業投資在技術導入性創業企業有特殊作用;在解釋創新特性時,應關注公司創業投資對于技術導入的其他模式的可加性或互補性的程度;結果表明,當它們被用在與其他技術導入模式相結合時,企業的風險資本投資特別有利。[20]創業投資家的社會網絡結構和關系為其提供了當前投資對象的信息和在未來利用他們的機會,增加其投資創業企業的意愿;研究顯示,創業投資家的社會資本對創業企業的作用和影響要比以前文獻研究的結果更加復雜。LinaSonne(2012)通過對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地區Villgro創新孵化器和Aavishkaar創投機構實證研究指出:企業孵化器可以提供金融支持;創業投資機構投資更成熟,有時會投資已經孵化的創業企業,這些企業需要更大幅度的金融支持以及較少的實際可操作的非金融支持;非金融支持旨在使企業更有效率和更具吸引力地從外部投資家那里再一輪融資。SharonF.Matusik借鑒知識管理和組織學習理論,假設該公司既因處理知識的效率受益于創業投資公司環境的多樣化,又因為獲得有利于解決復雜問題并能夠指引創業企業沿著不同的軌跡發展的廣泛的信息,發現一個U形的關系曲線:企業會從高或低層次的多樣化中受益,中等水平產生最差的結果;當不確定性最高時(即早期階段的投資,沒有聯合投資者),效果最為顯著。[21]

(二)模式比較研究

WilliamD.Bygrave對美國模式進行了較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預測出美國模式的未來發展方向。[22]雖然傳統意義上美國經濟有值得仿效的模式,但加拿大同樣存在諸如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以及渥太華等幾個最大的地區創新系統;基于知識產權問題,對美國的128公路地區、硅谷與安大略省的沃特盧創業投資地區進行比較分析;研究了創業投資與加拿大沃特盧大學間的緊密聯系,以及加、美大學在技術轉移上的性質與地位(CinziaColapinto,2007)。SarikaPruthiI(2003)調查研究發現,國外和印度國內的創業投資公司的監管方法沒有顯著差異:外資創司明顯更可能比他們的印度同行在戰略層面尤其是協助戰略規劃和評估收購方面參與更多,而印度風險資本家明顯在危機管理和人才激勵等業務層面更加活躍;外資創投企業更重視額外借貸的限制,很少強調正式契約的監管。在信息化方面,國內企業明顯更重視對某些會計政策的規范,而外資創司更重視每月管理賬目;國內創業投資公司明顯更注重行業專家董事會的成員資格。MikeWright(2007)首先對《中國風險投資:過去,現在和未來(亞太管理學報)》(Ahlstrom,2007)關于中國創業投資發展提供評注;對VC和PE的范圍、VC和PE組織的性質、創業投資過程的生命周期、國際化以及創業投資公司、風險資本和私人股權投資機構的性質等問題進行了分析,還對中國的風險投資環境與西歐、中歐和東歐的風險投資發展環境作了比較分析,并確定了未來研究的領域。ChristianHopp(2010)根據德國1995—2005年風險資本家和創業企業數據,研究風險資本家同伙伴結成企業聯合關系的環境因素,結果表明:當風險資本家面臨風險多元化、資本負擔更大時,企業聯合更明顯;一般情況下,更多的行業經驗與更多的辛迪加有關聯;在隨后的各輪融資中,主導的風險資本家有新的合作伙伴時,會利用其特殊的技能和知識來提高交易的選擇和提供更好的質量管理咨詢。MikeWright利用資源基礎理論框架,研究新的高科技企業(或醞量分拆的企業)面臨的嚴重的資源和能力的限制,發現當企業為了充分開發利用技術的商業潛力,分拆通常缺乏金融工具和管理知識去獲取資源和開發的他們需要的能力;與工業伙伴合資創造一個衍生公司,可能是一種手段,以克服一些潛在的與管理資源不足、能力欠缺有關的問題,而沒有受到風險投資支持的獨立的分拆公司,可能難以實現這些。[23]

(三)風險投資國際化研究

SophieManigart研究了創業投資企業國際化所忽視的領域,發現:歐洲創業投資企業國際化投資的決策受其人力資源因素的驅動;有更多的VC一般管理人員和國際創業投資經驗的高管的企業,其創業投資國際化的概率會更高;相反,有VC行業經驗或工程技術背景的管理者,其企業本土化投資的機率較高。[24]DavidDevigne(2011)根據歐洲科技公司相關數據研究與本土投資者相對的跨國投資者如何與創業企業的增長發生聯系,研究表明:在初期,公司最初由國內創業投資者投資的比來自跨國投資者投資的表現出較高的短期增長;在中期,公司最初由跨國創業投資者投資的比國內創業投資者投資的表現出較高的增長;最后,公司最初由國內和跨國創業投資者組成的企業聯合投資的,會表現出最高的增長。AndyLockett(2008)研究創業投資企業如何影響所投創業企業的出口行為,發現創業投資治理資源和被投企業的出口行為之間的關系是根據投資階段來調整的;監管資源是后期階段最有效的促進出口行為的資源,而價值增值資源在早期階段是最有效的。

(四)公司創業投資研究

FabioBertoni(2011)運用“聲譽效應”理論(Gompers,1996),根據1994—2003年意大利生產與服務性企業數據,論證了由于投資目標的差異,獨立創業投資(IVC)和公司創業投資(CVC)都將影響被司的增長模式,結果表明,IVC和CVC支持的公司在投資后的增長模式大不相同,IVC投資,尤其在第一輪的VC融資后,被司的銷售立即增長,而CVC投資的公司銷售增長較為緩慢。此外,在短期,IVC投資的公司雇員增長小于銷售額的增長;IVC投資者試圖加快創業企業的增長(尤其是銷售增長),向外部潛在的投資者傳達他們自己的投資能力的信號。BentReichardt分析了2000年和2003年德國CVC單位的戰略、投資和組織主要特征,研究發現德國強大的CVC活動的延續的證據,工業企業越來越多地希望參與創業企業金融或者戰略上的成功,而選擇CVC工具。[25](五)IPO問題研究BillB.Francis指出,IPO抑價不僅受第三方認證、新報價的公共信息因素影響,而且受入市前蓄意抑價的因素影響,在入市前的蓄意抑價中,創業投資支持的IPO要比非創業投資支持的IPO高;另外,發行初始日的盈利,創業投資支持的IPO要比非創業投資支持的IPO高。這可歸因于,更高的入市蓄意抑價是由創業資本家引起的IPO的市場特征。[26]Ting-KaiChou選取1980—2003年間2893個IPO樣本,研究發現,成功的IPO出自于久負盛名的創業投資,其具有較多的經驗和卓越的管理,而產業專業化和網絡關系等其他特征,沒有顯著地影響IPO成功。可見,只有以優越的投資經驗或管理能力著稱的有聲望的VCs才能提高其在競爭性的股票市場成功的可能性;投資者可以基于VC的聲望來判斷未來IPO退市風險;VC技能和聲譽的異質性可以導致PE基金異質性的表現。因此,在極具競爭的IPO市場,創業投資應該實現獨特的聲譽價值,并設法維持或建立它。[27]

三、創業投資在具體行業中的應用研究

隨著歐美等發達國家風險投資相關的法律、制度、退出渠道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完善,與風險投資相關的研究開始細化,并逐漸轉向風險投資如何促進具體行業的創新發展的應用研究上來。有機生產業、生態旅游業、可持續漁業、可持續采伐業,都是與生物多樣性有積極聯系的產業,PatriciaMoles通過對A2R(巴西主要以環境為焦點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特別是通過TerraCapital(生物多樣性創業投資基金)進行的投資活動的研究,描述每個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市場,向生產商、貿易商、認證機構和零售商等主要玩家展示其以什么樣的規則運作,向聰明的風險資本家展示投資機會。[28]JoeAndrulis(2002)提出一個能夠令人信服的創業企業商業案例,展示其價值和可信的盈利路徑,對光通信產業的風險投資進行了討論。MarkDDibner(2003)指出,新技術和以新技術為基礎的產業的出現導致了VC行業并行發展,他根據美國創業投資基金投資于生物技術的調查數據,發現經濟不景氣并沒有阻止2002年VC投資于生物技術上。JosephChang(2003)指出,納米技術和催化領域正在吸引創業投資,這反映出納米技術在風險資本市場的實力。AnthonyK.Cheetham(2003)研究了由風險資本支持的一些納米材料的發展狀況,對鐵金屬或鐵氧化物納米粒子磁性藥物輸送系統進行了探討。DouglasP.Lee(2005)調查研究表明,以生物技術為基礎的企業一直都在尋求風險資本家的資金,與公眾市場不同,過去的幾年里投資者對于生物技術的支持有所改變,只有風險資本家一貫支持。KeChen(2011)根據MoneyTree調查的1995—2008年投資交易數據,研究在美國生物技術產業的創業投資中地理位置的作用,發現由于地理因素,生物技術公司和他們的投資者之間的距離減少,交易規模會增加,位于成熟的生物技術集群,如新英格蘭和加利福尼亞州,有利于帶來更大的交易。JLeslieGlick(2009)分析了對風險資本(VC)對美國生物技術公司的投資,研究表明生物技術VC可得性的長期趨勢似乎并沒有受到金融市場的擾動和短期波動的影響;從長遠來看,生物技術產業應繼續吸引VC,尤其是新興的特色藥品的影響和未來生物能源時代的來臨。DavidAtkinson(2009)則研究了創業投資在食品科學與技術中的機會問題。HassanMasum(2010)分析了南非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BioVentures,這家公司專注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生命科學投資,以解決非洲面臨的衛生挑戰,包括如何籌集資金和教育投資者,如何選擇、評估和支持投資,以及如何理解財務和社會回報之間的平衡;建議針對窮人的疾病衛生基金要以未來的健康基金投資者接受健康的好處作為其整體的“回報”。JoannePransky(2012)研究表明,由于機器人遍布許多不同類型的自動化和工業中,尋找風險投資公司可能會使企業發展得更好。

四、結語

篇9

你是否對你目前的現狀不滿意

給你一份不影響你的正職額外增加30萬甚至更多收入的機會

請與我們聯系,也許一個電話,您的人生從此更精彩

我們面向全國誠招推廣員、商

與贏家合作,全面系統支持獨特的高科技產品――康樂菌茶片。

廣博的市場空間,無風險的創業平臺,擁有無限發展可能

很快在本地身價百萬,你也能做到

一、 什么是康樂菌茶片

它是一種全新的養生保健品,由具有幾千年保健歷史的中國天然植物蛋白精華精制而成。含有納米級天然茶粉,特種益生菌10億個,沒有添加任何香精、色素、蔗糖。是新一代集保健營養時尚為一體的健康食品。

二、 當傳統茶葉碰上現代高科技

聯合國有關組織定出六種最佳天然保健品,茶葉居首位,其保健作用巨大如:抗癌降血脂、減肥、預防心血管、抵抗輻射、抗氧化、延緩衰老、預防糖尿病、清除體內多余自由基、緩解亞健康、解毒排毒、清新口氣、消炎殺菌、治療口腔潰瘍、潤膚養顏、增強彈性、清除黃褐斑、調理經期、煙后解毒、清爽無比、養胃護腸、促消化、清潔保護牙齒、清除舌苔、口干苦澀、蛀牙假牙、睡眠好……

但是一直以來茶是被泡水飲用的,95%的營養成份只能白白浪費。而今隨著納米技術的應用,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茶葉原有的各種營養成份、藥理成份和天然本色,不含任何化學添加劑。

三、 人體內部的無名英雄――益生菌

隨著人的年齡增高,食物環境和腸道環境的變化,增大以及各種抗生素及各種不利于益生菌生長繁殖因素的增多,因而引起各種疾病的發生,由于體內生態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占了上風,于是大量繁殖,導致人體新陳代謝受阻,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感,誘發各種疾病,而益生菌就能消滅它。

四、 吃茶比喝茶更有營養

五、 為什么中國人需要菌茶片

1、 追求美麗快樂健康是每個人的愿望,調查分析,86%的人有購買保健品的愿望。但是目前的保健品效果差,價格高,假貨多,不安全,使人們望而卻步。

2、 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無數工作人員處于亞健康狀態。

3、 中老年人口大增,但其身體狀況令人堪優。

4、 人類離不開水但是環境的日益污染,消費飲料日益增多,據調查平均一人一年用于飲料花費在300元,加上小孩達到千元。

康樂菌茶片的秘密武器

A、 普通益生菌為什么無效?

原來益生菌的抗逆性較差,在自然界中存活率較低,因此篩選優良的益生菌種并增加其生物活性是世界益生菌研究工作者生產企業的研發重點。

B、 三重保護確保益生菌成活。

通俗講就好比將益生菌先套上一個由益生菌保護劑,酪蛋白形成的橡皮套,然后再套上一個膽汁的橡皮套,最后套上一個保護套,相當于為益生菌穿上了三層防彈服。

C、 靶向定植確保生存繁殖

我們的益生菌多層包埋靶向定植技術篩選耐高酸,耐膽鹽耐高溫的優良菌株,采用五菌聯株共同包埋技術生產菌茶片,使活性益生菌的應用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首席貴賓創業體驗價4100元1000包

正在火爆進行中……

創業需要方向對發家致富就不難

因此康樂菌茶片是最佳的選擇。

推廣康樂菌茶片有大利可圖

菌茶片每包5粒零售6元,40包辦理;會員價5.5元,100包辦理;批發價5元,500包辦理;價:5000包2.5元/包;2500包 3.5元/包;1300包 4元/包。

篇10

基因治療的倫理反思

威廉姆斯論道德運氣

論當代中國的正義訴求

價值沖突的效應與調適

信息倫理建設論綱

生態文明之定位問題

論康德的道德情感理論

簡論薩特的自由思想

異化勞動的揚棄與人的幸福的實現

論慧能的宗教經濟倫理思想

《論語》中“言”的倫理意蘊

俄羅斯思想中的價值沖突

論價值哲學研究的兩種基本取向

論中國哲學的價值取向

略論德性與幸福的關系

俄羅斯價值觀的系統闡釋

麥金太爾對現代自我觀的批評

康德政治哲學的道德奠基

從德性倫理學到德性認識論

《論語》中孔子的鬼神觀探微

當代大學生戀愛道德觀教育探賾

推進武漢市民公德意識建設研究報告

推進武漢廉潔城市建設研究報告

傳統儒家慎獨學說及其現代價值

《列子》中“子曰”思想的超越價值取向

對西方權利正義論傳統的二維考察

“子曰”文獻中君子“比德于玉”探研

試析《倫理學講座》的中西倫理比較

從事實到價值轉變的邏輯路徑和研究方法

提升武漢城市競爭力的生態文化路徑

湖北省外資企業社會責任倫理探析

論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亞里士多德“德性的兩個原理”的闡釋

從“子曰”類文獻看孔子心目中“罪”的倫理意義

撞擊語言:一則關于維特根斯坦倫理學的批判性評論

經濟和倫理的內在統一與道德治理的范式轉換

麥金太爾《依賴性的理性動物——人類為什么需要德性》讀解

對康德法權哲學與道德哲學關系的探尋

阿馬蒂亞·森正義觀:基本宗旨與主要特征

民生基線:倫理向度的國家經濟安全——基于風險社會視閾

納米技術的哲學價值和影響——試述科技與倫理的辯證關系

“命”與“道”:略論《大學》政治倫理思想的形而上維度

理解康德的“焦慮”——基于《道德形而上學原理》

公正是具有存在性的理想——對德里達公正思想的反思

轉型期中國鄉村社會的人際信任——基于三省四村莊的實證研究

虛空與生命意義的尋求——《傳道書》視角下的基督教倫理思想

和諧社會需要什么樣的性道德——從李銀河鼓吹的所謂“性權利”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