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技巧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1: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節能技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節能技巧

篇1

廚房在我們的飲食起居中占據重要地位,廚房如何節能其實是有學問的。需要我們大家在細節上下功夫。

大米烹煮前可先浸泡30分鐘,再通電加熱以縮短烹煮時間,假如縮短的時間為10分鐘,以一個700瓦的電飯煲計算,一天煮三頓飯可節省電量0.35度。

功率大的電飯鍋,省時又省電。煮1千克的飯,500瓦的電飯鍋需30分鐘,耗電0.27千瓦時,而用700瓦電飯鍋約需20分鐘,耗電僅0.23千瓦時。

專家提醒,在電飯鍋用完后,一定要拔下電源插頭,不然鍋內溫度下降到70攝氏度以下時,它會斷斷續續地自動通電,比較費電。據了解,保溫的是小功率約15W左右的,飯熟后電飯煲每多開一小時將耗電0.015度。

雖然電飯鍋的耗電功率較大,但保溫性能特別好,做飯時待鍋內水開后可拔下電源插頭,利用余熱還可加熱一段時間,利用斷電后的余熱效應進行飯菜食物的加熱。飯如果沒熟透可再次插上電源插頭,這樣斷續通電可節電20%到30%左右。

電冰箱開門次數要少,開門動作要快。專家說,“若以每次開門時間半分鐘至1分鐘計,冰箱內溫度恢復原狀,壓縮機就要工作5分鐘,耗電量0.008千瓦時。所以冰箱應避免開門過于頻繁?!?/p>

冰箱關上時檢查柜門縫墊圈是否緊貼機身,若損壞應立即修復,否則耗電會增加5%-15%。

調節溫控器可是冰箱省電的關鍵。建議根據季節變化、食物的種類和多少,合理調節溫度控制器,如冬季調溫器旋鈕調至“1”字,夏季調至“4”字,可以減少冰箱的啟動次數,利于節電。

電冰箱應放在通風條件好,四周應保留足夠空間以供散熱的位置,要遠離熱源,避免陽光直射。

電冰箱內儲存食物不要塞滿,最好不超過容量的80%,以便于箱內冷空氣流通,避免負荷過重,延長使用壽命,節省電量。

包蓋好流質食物和固體食物,避免未蓋好的食物在冰箱內會散發濕氣,增加壓縮機的負荷。

切勿將熱騰騰的食物直接放進冰箱內,應先冷卻降溫再放入冰箱,避免浪費冷能。

夏季制作冰塊和冷飲應安排在晚間。晚間氣溫較低,有利于冷凝器散熱。而且夜間較少開門存取食物,壓縮機工作時間較短,節約電能。

冷藏食品宜先解凍再放入爐內烹調。

善用時間鈕,避免煮食過頭。烹調食物前,可先在食物表面噴灑少許水分以提高微波爐的效率,節省用電。

微波爐較一般電熱爐省電高達60%,宜用作食物加熱或烹制少量食物,參考微波食譜做菜省電效果好。

先處理需高溫烹煮的食物,然后才處理需要較低溫度烹煮的食物。

篇2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我國商業建筑的面積日趨增大,據統計目前已經建成大約2000多幢高級賓館和寫字樓,800多家大型商場,設有中心空調系統的建筑面積約1.5億平方米。根據商業建筑的能耗調查統計,設有空調系統的商業建筑每年的能源消耗費用接近150元/平方米,現有商業建筑的每年的能源消耗費用就高達225億元人民幣。商業建筑消耗的能源主要用于空調、照明、熱水供給以及其它動力設備等方面。表1顯示了上海地區各種商業建筑能源消耗的各成分比例。其中空調能耗是商業建筑的能耗的主要部分,占總能耗的50~60%。

空調能耗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摘要:補償維護結構傳熱的能耗占40~50%,新風處理能耗占30~40%,空氣、水輸送能耗占25~30%。圖1顯示了北京某聞名商業建筑各設備(冷凍機、水泵、空調箱、照明、動力)電耗的積分圖。該建筑的65%的電耗是空調系統。

2、中國商業建筑節能潛力

通過對中國商業建筑的調查和分析發現,商業建筑具有巨大的節能潛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摘要:

中國商業建筑的能耗高于國外發達國家的商業建筑能耗。例如清華同方人環工程公司在1998年對北京市的十家營業較好的大商場進行了全面的測試和統計,這些商場的全年運行能耗平均大約是188kwh/m2.a,而氣候條件大致相當的日本的同類建筑的平均全年能耗大約是135kwh/m2.a,也就是說北京市的商場的能耗要比日本高出將近40%。

同類型的的商業建筑之間的能耗也有較大差別。圖2顯示了北京十家大型百貨商場每平方米耗電量,從圖中可看出耗電量最高的商場比耗電量最低的商場能耗高出將近50%。此外寫字樓和旅館類建筑的情況也是這樣的。圖3中北京16家星級旅館的1997年的能耗狀況,能耗最大的旅館能耗費是能耗最小的旅館能耗費的將近3倍。

通過對商業建筑的模擬分析發現,建筑的理想能耗和實際能耗有較大差別,主要是空調系統運行管理較差、缺乏空調自控系統、原有空調系統存在許多不合理設計等原因造成。通過對這些不合理成分的改造,能以較小的投入獲得極大的節能效果。例如下圖所示為北京某四星級飯店的水系統,從圖中可看出,標準層加壓泵后的閥后壓力為1.12MPa,而加壓泵前的閥前壓力為1.15MPa,即經過加壓泵后壓力反而降低,主要原因是加壓泵前后的閥門開度只有25%,這說明標準層加壓泵是多余的,假如取消標準層加壓泵,經估算每年可節電10%,約22萬度電,節省運行費16.5萬元。

近年來已有不少的節能改造項目竣工,這些改造項目都顯示出較大的經濟效益,說明商業建筑有巨大的節能潛力。例如北京雙安商場的空調風系統的改造,通過充分利用春秋季室外新風為商場內供冷,從而減少了一個月的冷機運行時間,據統計每年可節省能耗費30萬元左右。改造所需的40萬元的投資一年時間就可以回收。此外在亮馬河大廈,通過節能改造,一年可以節約運行費用300多萬,所需的投資不到一年的時間即可回收。

上述分析表明,中外對比、同類建筑的對比、理論計算和實際測試的對比、商業建筑成功的改造實例都充分說明中國的商業建筑具有巨大的節能潛力,商業建筑節能改造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3、中國商業建筑節能的途徑和技術手段

技術手段的推廣和合理利用是商業建筑節能的關鍵。適合中國商業建筑的節能的方法并不是建造一兩幢新的商業建筑來展示新技術,而是通過一些投資小見效快的技術手段對現有商業建筑的改造和提高運行管理水平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是說商業建筑的節能關鍵不在于以后新建的商業建筑,而在于對已有商業建筑的節能改造,這是商業建筑節能的重點所在。表2顯示了不同節能改造技術的經濟效果,從表中可以看出,通過改善維護結構來節能的經濟效益是最低的。

近年來,清華大學通過對數十幢商業建筑的調查和測試分析,總結出一套適合中國商業建筑節能工作開展的成套技術-MATE技術,并成功地在一些改造工程中得到了驗證和完善。該技術是包括調研測試(Measure)、全面分析(Analyze)、跟蹤實施(Tackle)和節能評估(Evaluate)在內的“MATE建筑節能改造技術”。

4、商業建筑節能的市場機制和可持續發展

根據已有節能改造項目的統計,節能改造每平方米可獲得20~30元的直接效益,所以假如商業建筑節能按照在北京建立示范工程、在中國主要大城市建立推廣中心、全國范圍推廣三個階段來發展的話,各階段的的改造效益如下摘要:

第一階段摘要:改造面積摘要:30萬平方米;直接效益摘要:600~900萬元

第二階段摘要:改造面積摘要:400萬平方米;直接效益摘要:8000~12000萬元

第三階段摘要:改造面積摘要:1.5億平方米;直接效益摘要:30~45億元

三個階段的直接經濟效益假如按照0.8元/度電和40%的發電效率折算成一次能源,相當于可為國家節省250萬噸標準煤,減少向環境排放562萬噸CO2,對全球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巨大的貢獻。

節能改造的投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摘要:

安裝計量儀表的目的主要是計量改造效果,讓業主看到效益,有利于推動節能改造工作發展。根據已有改造工程的統計,計量儀表的投資約為2.5元/平方米,所以一、二、三階段的儀表投資分別為75萬

由于節能改造有較大的經濟效益,改造工程投資可以在3年左右收回,所以改造工程投資可以說服業主承擔或采用其它的融資方式。

商業建筑的節能具有很好的前景,大有可為。但是在其發展階段,資金投入是一個主要的障礙。商業建筑的長遠發展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簡單來說就是要作到“分擔投入、共享收益”。

篇3

1.自主學習: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學,達到初步感知和體驗的目的。結合本節課內容的特點,課前以導學案的形式引導學生完成以下三個活動:

課前活動一: 預習課文,了解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并總結在下面空白處。

課前活動二:案例分析。

材料一: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監管的中國中央企業,是中國大陸第二大鋼鐵國有企業。公司總部處于遼中南重工業基地,坐落在遼寧省鞍山市,鞍山地區鐵礦石資源豐富,已探明的鐵礦石儲量約占中國儲量的四分之一。

試分析鞍鋼的區位因素。

材料二:鞍山鋼鐵集團區位圖

課前活動三:閱讀課本內容,理解、總結、記憶一些工業的主導區位因素,完成下面連線題。

A.衛星制造業 原料導向型靠近市場

B.水果罐頭生產市場導向型靠近原料產地

C.家用電器裝配廠 動力導向型靠近能源基地

D.有色金屬冶煉勞動力導向型 靠近大中專院校和科研機構

E.啤酒廠 技術導向型靠近勞動力豐富、廉價的地區

以上三個活動囊括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但難度不大,通過課前預習,讓學生自學能學會的知識,既提升學生自學的能力,又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2.學案導學:學案導學重點在于“導”,如何能達到“導”的目的,需要集思廣益,需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進行集體備課,討論研究,精心編制“學案”。(教師集體備課、學生自主完成)

本節導學案內容都在其他環節中呈現,不再贅述。

3.問題反饋:就是通過師生、生生檢查并反饋預習自學效果。此環節是在教師有目的檢查中引導學生再次系統梳理以及復習、概括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督促自學,形成習慣,提升能力,診斷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自主課后、展示課前完成)

4.課堂設計:教師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應有整體思考,站高位,把握核心概念,實施過程中及時調整,突出問題設計并充分讓學生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新舊知識的連接,為新知識找到生長點,使新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

5.情景導學:以情境的方式導入問題與以直觀的方式引出問題有很大的差異。學生更容易在情境中產生共鳴、引發思考、激起探索的興趣。

6.交流展示: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傾聽能力、質疑能力及評價能力。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學生要善于傾聽同學的發言,學會尊重、接納,并能對同學的發言給予及時補充或評價。通過交流展示,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展示課、訓練課)

課上活動一:案例分析

材料一:

冶煉1噸鋼鐵所需煤、鐵礦石的數量變化圖寶山鋼鐵公司區位圖

材料二: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寶鋼,是中國最大的鋼鐵公司,也是國有企業,它的總部位于我國最大的城市、港口和商業中心上海,地處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

(1)分析材料一,完成填空:鋼鐵產業的區位變化:燃料――_____――_____。

(2)試比較寶鋼與鞍鋼的區位因素不同之處,并思考原因。

該案例有一定難度,因此采取小組內部探究得出結論后組間交流的方式處理。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

課上活動二: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該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內部合作,組間交流完成。

課上活動三:結合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和下面給的材料,各小組角色扮演,從本小組的立場對所給案例進行規劃,并說明理由。一組為企業家組(微電子廠、紡織廠),二組為企業家組(食品廠、化工廠),三組環保局組,四組工人組,五組城市居民組,六組工業規劃決策組。一到五組分別發言,最后第六組總結決策,給出最終方案。每個同學把規劃方案與正確的規劃圖進行比較,修改完善。

7.總結提升:總結指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小結,從而提升認知學習力,總結概括能力和學習質量。通過總結,讓學生學會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明確自己知識的漏點、錯點等,及時進行知識的“清掃”和歸納,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和結構化。(展示課、訓練課、總結課)

篇4

【關鍵詞】電子裝接;技能訓練;團隊合作精神;評價機制

學生要從“知”到“會”肯定得有個轉化過程,其實過程的關鍵就是實際訓練,只有通過實際訓練,才能由不會操作到會操作,再到熟練操作,直到形成技能技巧。一個優秀的電子裝接工應掌握必備的電子裝接工、電工以及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各種操作技能和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知識技能的掌握必須通過科學的訓練才能獲得,培養一個優秀的電子裝接工也并非是簡單“師帶徒”形式傳授知識和技能。它是一個系統過程,需要精心設計培訓方案,要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特點而設定不同的訓練模式,要從學生的興趣、信心、膽量、知識基礎、反應速度、操作領悟能力等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對待,從而確定相關方式方法。通過近幾年的工作開展,摸索出了一套適合中等職業學校電類專業學生訓練的模式,在訓練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一、技能訓練的基礎

(一)強紀律、重習慣

在企業的生產作中,對勞動者的操作規范性要求很高。為此,我們在訓練過程中必須要求學生自始至終地貫徹規范化操作原則,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才能為社會培養高水準的技術工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比如在進行收音機的安裝的實習教學中,要求學生在安裝前,必須通過用萬用表測量元件參數,篩選好元件,把正常的元件對號插入元件清單表中,余下的便是篩選的對象。而安裝時,“先機械,后印制電路,最后連線”的順序進行。也就是先裝電位器、可變電容器、波段開關、調協旋鈕等,后裝電阻、二極管、微調電阻、三極管、電容,最后完成電路板外的電源變壓器、揚聲器、各種接插口等器件之間的連接引線。

(二)育興趣、抓常規

技能訓練給人的感覺枯燥無味,因此訓練中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興趣,保持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只有有興趣的訓練才能有較好的效果。比如,在學生進校的第一學期,由于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有限,動手能力也不強。學生要是能自己組裝一些人能夠直觀感覺到的小制作,比如:功率放大器、流水燈、報警器等等。這樣可能會激發學生對電子專業的熱愛,為培育一名優秀的電子裝接工人打下基礎。

此外,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多和學生交流專業方面的知識,教師真正做到“遇機而教”,讓學生在無形之中對電子行業中的電子裝接工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

二、技能訓練的實施過程

(一)重思想、促進步

1、讓學生認識自我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都是“雙差生”。有很多學生學習自信心不足,也有不少成績優秀的學生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大。為此,作為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因材施教,為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完成,從而慢慢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生在做電氣控制電路操作訓練往往會有懼怕感,其主要原因是電氣控制電路供電電壓高(220V,380V)怕觸電,怕短路等,這些不利于學生的技能訓練,為此要開導學生:有這些想法的人也有好處,操作會更加小心,安全可靠。在供電線路中我們設了很多安全措施如熔斷器,漏電保護器,所以要求學生膽大心細。另可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設一些訓練膽量的實驗如熔絲熔斷,漏電保護器跳開,手觸摸通電電路不帶電的金屬體等。這些訓練既可以使學生的安全知識得到提高,膽量增大,使操作沒有心理障礙。

(二)重過程、強能力

1、讓學生做簡單的事,悟出大道理

學生在技能訓練中有一些錯誤觀念,認為一些操作是簡單的,不需要訓練,一看就會,這種觀念會使他們訓練有所放松。為此,可設一些“簡單”的操作訓練,如剝導線,教師可以隨意選取一種方法剝取一個幾毫米的線頭,讓學生重復操作,必經訓練一般都不能剝好。此時要趨機做好學生的思想認識工作,使學生明白老師的“簡單”剝線操作也是經過若干次訓練才獲得很輕松地剝線,這時再講各種剝線技巧,然后訓練,剝線的質量也有好壞之分,學生訓練后進行點評,再進行比賽,使學生最終認識到這“太簡單”的剝線也是技巧。

2、以賽帶練、以練促改

目前,社會上各行各業競爭非常激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前期的培訓,在后期的訓練中,多采用比賽的形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加強學生自己綜合能力的提高,從而改變以前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此外,通過以賽帶練的方式還可以提高學生操作過程中速度和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比如,在比賽的時候肯定要有時間限制,各個學生都明確“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為了節省時間,就必須掌握提高速度的技巧?!笆炷苌伞本褪窃S多操作不斷重復,操作熟練后其中技巧自然生成,速度就可以提高很多,另要求操作要程序化,固定化,熟練后在操作中不用時間再去思考如何操作,如何擺布,如何連線等,時間上就進一步縮短。從而促使學生多加練習。

其次,在比賽中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參賽,在比賽中會經常遇到因某個原因需要當場解決,為此要進小組成員必須團結一致、吃苦耐勞才行。為此,培養他們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有很大的幫助。

3、鞏固提高

技能訓練必須重復,它區別于一般的驗證性實驗,使學生知道只有不停重復的訓練技能才有長進。

三、善評價、促進步

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回出現理論和實踐操作方面的兩極分化,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到給學生更多方面、更多層次的評價??梢詮睦碚撛O計、動手操作、工作態度、創新能力等方面給學生進行評價,同時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成員評價相結合,這樣可以使學生從多層次、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不足,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當然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我們也要隨時進行階段性總結評價,對進展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交流分析,并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解決問題。在每個階段的任務完成后,應及時引導學生對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再由教師檢查評價,通過階段性評價和整體性評估相結合,讓每位學生在各個層面和各個角度有所收獲。

綜上所述,在培養優秀操作人才時,既要遵循一定的實際訓練原則,同時也要將訓練課題和活動結合起來,綜合運用,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筆者從事電子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教學方法法對指導學生實訓時的重要性,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筆者認為只要合理的采用方法、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實訓期間行為習慣的培養、強化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對培養優秀的操作人才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姜振安.“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J].職教通訊,2003(7).

[2]吳曉桃.穿梭于高職教材中的任務驅動案例教學[J].計算機教育,2005(2).

[3]費小平.電子整機裝配實習[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年7月1日.

篇5

通過“巧記數學公式,提高數學解題能力”社團的學習,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空前高漲,許多學生要求能有機會再進行學習,并且在這些興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學生進行了學習。通過本學期學校的組織,我們很快認識到組建巧記數學公式,提高數學解題能力社團的重要性,以下就“巧記數學公式,提高數學解題能力”社團的整個過程的效果作如下的總結:

一、培養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加社團的同學都有這么一個感受:就是以前學數學或許只是應付老師的作業,有時甚至是為了向爸爸媽媽“交差”。但通過學習,他們意識到他們不再是被動的,而是變成主動學習,他們的學習能夠主動完成了,而且還能頭頭是道的向同學介紹他所學到的知識。在他們的指引下更多的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幫助學生尋找到了學習的方法

數學是一門很難的學科,特別是高中數學,很多學生努力了但并沒有收到相應的效果,而且感覺數學還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學生找不到學習的好方法,通過“巧記數學公式,提高數學解題能力”社團的學習,學生學會了許多公式的記憶方法以及如何應用公式解題,提高了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知識面

在這次社團學習中不但輸入了數學知識,而且更多的是講述一些數學的相關知識,教學生巧記數學公式,并學會應用,這些方法同樣適用于其它學科,很多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豐富了其它學科的知識及學習方法,使他們的知識得到很大的拓展。

篇6

【關鍵詞】訓練;練筆;詞匯量;讀寫能力

一、注重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保⑶摇霸趯懺捴袠酚谶\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而理解并準確運用所學的詞語是寫話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尋找讀寫結合點,根據詞語的不同特點,來幫助學生理解、積累詞語,發現課文字詞和生活之間以及字詞和文本之間的聯系,巧妙地滲透寫話的基礎知識。

如在《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中出現有特點的詞:“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寬寬的”。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圖片和反復朗讀來促進學生的理解,培養語感。我還問“誰還知道青青的什么?白白的什么?大大的什么?寬寬的什么?”生回答:“青青的小草”“白白的云”“白白的羽毛”“大大的西瓜”“寬寬的馬路”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許多詞語。低年級教材中含有這樣詞組的課文還有很多,每次我都不失時機地讓學生說。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也有效地加強了文字和生活之間的聯系。

隨著識字量的增加,我還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積累本,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抄寫在積累本上并記下來,引導他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寫話中靈活運用。

二、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

讀與寫是兩種不同的認知方式,要實現兩者之間的溝通,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教材特點以及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等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為學生寫話提供仿寫的對象,達到滲透寫話指導的目的。

1.模仿練筆

處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模仿能力強,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精心選擇易于模仿的課文片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話訓練。如《荷葉圓圓》一文的2~5自然段結構相似,我在“想象練說、拓展升華”環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荷葉還可能是誰的什么呢?然后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按“ 說:‘荷葉是我的 ?!?。”句式仿說、仿寫。學生仿得還真是不錯:生1:小蝦說:“荷葉是我的小涼亭?!毙∥r在荷葉下劃來劃去。生2:小螞蟻說:“荷葉是我的運動場?!毙∥浵佋诤扇~上爬來爬去。生3:小鴨子說:“荷葉是我的涼帽。”小鴨子在荷葉下游來游去。又如《黃山奇石》2~5自然段都是佳段,引導學生讀后自選喜歡的一個自然段為模仿段,再任選第6自然段略寫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三種奇石中的一種寫幾句話。

2.“補白”練筆

有些課文,作者??桃饬粝驴瞻?,讓讀者揣摩,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我們可以巧借教材的“空白”適時引導學生想象,訓練學生說話、寫話。如《畫家和牧童》一課,文中第3、4自然段寫圍觀的人們紛紛夸贊戴嵩畫得好。而文中只寫了一位商人和一位教書先生的夸贊。教學時,我在此處進行拓展,引導學生模仿文中人物進行說話訓練:圍觀的還有哪些人?他們又會怎樣夸贊?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夸贊”這個詞語的意思,又讓學生進行了人物語言描寫的訓練。又如《窗前的氣球》一文中有這么一句話“他好像看見米沙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地指手畫腳。”可引導學生想象米沙和同學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段覟槟泸湴痢芬徽n中“我把錢和一張便條裝進信封,在便條上向老奶奶說明了事情的經過,并真誠地向她道歉?!北銞l的內容文中沒有寫出, 可以引導學生代文中的小男孩給老奶奶寫便條。

3.續寫練筆

如《坐井觀天》一課,結尾僅寫到: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教學中,我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抓住文中學習伙伴的話“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設計了如下練筆:

青蛙在小鳥的幫助下,終于跳出了井口,他看到了 ,

4.改寫練筆

古詩語言精煉,意境優美,又具有含蓄、跳躍的特點。教學時,可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進行改寫。如《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詩人描繪的是美麗的鄉村春景,兒童在油菜地里追逐黃蝶的快樂場面。這個場景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學完古詩,我讓學生認真觀察插圖,結合生活體驗,把古詩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5.仿用詞句練筆

仿用,就是將課文情境中的謀些言語材料提取出來,用來表現其他生活情境。這是學生對課文言語的內化過程,其積累意義遠大于傳統的讀讀背背。如《北京亮起來了》一課,課后要求學生積累“夜幕降臨、華燈高照、金碧輝煌、燈光閃爍、銀光閃閃、光彩奪目、絢麗多彩、煥然一新、從天而降”等詞語,對二年級的學生要積累這些詞語無疑成了本課的重難點。我以觀察學生所熟悉的沙溪河夜景為突破口,將課內外資源連接起來,要求學生把自己所觀察到的夜景寫下來,并用上其中的一些詞語。

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

“我的家鄉在三明,那里風光秀麗,景色優美,其中我最喜歡沙溪河的夜晚。

每當夜幕降臨,沙溪河畔華燈高照,燈光閃爍。河的四周彩燈照著一幢幢高樓倒映在河中,銀光閃閃,十分動人,像銀河從天而降。走在河邊的小道上,可以看見一棵棵柳樹伸著長長的手臂撫摸著閃閃的河面,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草坪燈的照射下,顯得更美了。

啊,夜晚的沙溪河真美!”

瞧, 這不但促進了對這些準確精當的詞語的積累和內化,同時也為今后培養學生觀察興趣,提高習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篇7

關鍵詞: 新日語能力測試 聽解答題技巧 課題理解

一、改革后的日語“聽解”考試

《孫子?謀攻篇》中有一句“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敗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筆者認為這句話用在“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考試中再恰當不過。無論任何考試,學習者要取得好成績,首先要了解“考什么”、“怎么考”,因此,筆者首先要簡單介紹一下“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考試的問題結構、形式及考查點(如下表所示)①。

表 N1聽解問題結構、形式及考查點

舊題型,但在形式上、難度上有所變動。

新題型,舊考試中沒有出現過。

如上表所示,“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的考試時間60分鐘,共分五部分。其中“課題理解”6題、“重點理解”7題、“概要理解”6題、“即時應答”14題、“綜合理解”4題?!罢n題理解”、“重點理解”、“概要理解”、“綜合理解”雖延續了舊題型,但在形式上、難度上都有所變動,而“即時應答”是新題型,舊考試中沒有出現過。可以說,每部分問題的考查點均不相同,是對日語學習者“聽解能力”全方位的考查。本文主要就第一部分“課題理解”問題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答題要領、技巧等進行了論述。

二、必須掌握“課題理解”部分的相關知識

“課題理解”是“聽解”考試中最先出現的部分。與其他幾部分相比,筆者認為此部分相對簡單,但是學習者如果不做好充分的準備,想在此部分拿高分是不容易的。筆者認為學習者在參加考試之前,一定要對“課題理解”問題有以下充分的了解。

1.出題形式

“課題理解”問題一般以對話(2人)形式出現,學習者按以下流程進行聽解。

2.經常出現的問題

在“課題理解”問題中,經常會出現以下問題。

如:先生がしています。學生は表の前に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女の人が上司としています。女の人はまず何をしますか。

男の人はこれからどうしますか。

女の人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男の人は、どんな指示を出しますか。

3.場景、登場人物及功能

場景:公司、家、學校、賓館等。

登場人物:上司和部下、一般男女、男女學生、客人和店員等。

功能:指示、依賴、提案、詢問等。

以上是筆者對學習者需要掌握的“課題理解”問題的相關知識的簡單總結。學習者可以按照上述內容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比如:根據登場人物經常是上司和部下,場景經常是公司,功能經常是指示等相關信息,學習者可以多掌握一些職場用語及句型。另外,根據上司和部下這種關系,在聽力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一些敬語的用法,這是學習者需要掌握的地方。學習者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多進行相關訓練,這樣在考試中才能心中有數,才能準確地把握每一道題。

三、考試中如何運用聽力策略應對“課題理解”問題

在“聽解”考試中,學習者可以運用一些聽力策略、技巧進行回答。下面筆者將通過對具體題例的分析,就“如何運用聽力策略應對‘課題理解’問題”進行具體的論述。

1.聽前預測

“課題理解”問題的選項是事先印在問題紙上的,學習者在考試時一邊聽一邊看著問題紙上的選項進行作答。此題學習者可以運用“聽前預測”這項聽力策略?!奥犌邦A測”是指在聽相關內容之前,根據所給出的相關信息,預測將要聽到的內容(預測內容包括:場景、登場人物及具體內容等)。如題所示:

例1②(M:男性F:女性):

選項:

(1)研究の背景をまとめる

(2)研究目的を明にする

(3)果を的に示す

(4)文法のいを直す

原文:

大學で男の留學生と先生がしています。男の留學生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M:先生、先日のお渡しした文ですが、いかがでしたか。

F:ああ、ましたよ。前回たときは、研究の背景のところが不十分だったけど。そこは今回、だいぶよくなったんじゃないかしら。

M: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F:1研究の背景がうまくまとまったからだと思いますけど、2研究目的も前の原稿より明になったと思います。

M:あ、そうですか。

F:でも、3このの果のところ、もう少し果的に示せるように、デタをやグラフで表したらどうかしら。

M:ああ、なるほど。そうですね。

F:そうしたほうが得力がすと思いますよ。

M:分かりました。やってみます。それから前回で指摘を受けた、4日本の文法的ないについては。

F:ああ、今回は特に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よ。

M:あ、そうですか。じゃすぐ修正します。

男の留學生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例1的四個選項分別是“研究の背景をまとめる”、“研究目的を明にする”、“果を的に示す”、“文法のいを直す”。因為四個選項中出現了“研究の背景”、“研究目的”、“果”等字樣,所以可以預測將要聽到的內容跟“研究”有關。那么接下來我們進一步預測,搞“研究”的人是誰?可能是老師,也可能是學生。如果是師生關系的話,那么場景就可能是學校,對話中就可能出現一些敬語的表現形式。學習者還要預測四個選項的內容將會在對話中什么位置出現?是按所給選項的順序出現,還是無順序隨意出現?學習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根據所給選項內容對對話內容進行最大預測,所以學習者平時應加強“聽前預測”聽力策略的培養。接下來看原文部分,檢測預測部分的內容是否正確,從問題中可以聽出場景及人物關系。此題是在大學里,男留學生和老師進行的會話,問題是:男留學生之后必須干什么?通過原文可以看出四個選項是按先后順序出現的,每個選項出現后都給予了認可或不認可的回答(值得注意的是,比起直接的不認可說法,日語的表現形式更傾向于委婉的說法,因此很多學習者聽不出來。學習者在日常學習中應特別注意相關不認可、否定表現形式的說法)。如:例1中的“研究の背景がうまくまとまった”、“研究目的も前の原稿より明になった”、“4日本の文法的ないについては。特に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以上選項都給予了認可的回答,而“このの果のところデタをやグラフで表したらどうかしら”是不認可的說法,但會話中的老師并沒有直接用“不行”、“不好”這類說法,而是采取建議的形式表述自己對調查結果表現形式的不認可。因此,正確選項為第三項。

2.聽中推測

例2:

選項:

(1)企畫をせる

(2)品の明をきなおす

(3)デタを新しくする

(4)パソコンをする

原文:

女の人が新しい品の企畫について男としています。女の人はこの後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F:、明日の會の企畫、ていただけたでしょうか。

M:うん、分かりやすくできあがってるね。

F:1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2ただ、は品の明がちょっと弱いかなってになってるんですが。

M:うん、そうだね。3でもまあ、この部分はいいかな。で、ええと、この11ペジのグラフ、これ、隨分前のだね。

F:4あ、すみません。

M:じゃ、そのグラフは替えて。あ、5それから、會室のパソコンやマイクのはできてる?

F:あ、そちらは大丈夫です。

女の人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除了“聽前預測”外,學習者還可以在聽的過程中運用“聽中推測”策略對所聽到的前后文內容進行推測。如:例2的“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表示“謝謝”,由此可以推測出上文是表揚、認可等相關內容,題中是對企劃書給予了肯定。而“ただ”表示轉折,可以推測出接下來是轉折部分,如果前面是好的方面,那么接下來就將是不好的方面。題中是得到肯定后,女人對自己的企劃書又提出了不足之處?!挨扦猡蓼ⅰ笔潜硎巨D折,題中是男生雖然覺得女人提出的不足之處有道理,但是認為整體還是可以的?!挨?、すみません”表示“對不起,不好意思”,由此可以推測出上文的內容應該是錯誤或不足之處等,題中是男人提出了自己認為的不足之處,女人聽后表示歉意。最后“それから”表示“接下來”,是順序的表示方法,題中是男人詢問女人接下來是不是要準備電腦、麥克等工具,女人回答都已經準備完畢,沒問題了。因此,此題正確選型為第三項。由此可見,“聽中推測”主要是通過關鍵詞對上下文的大概含義進行推測的。這類關鍵詞一般是寒暄語、短語、副詞(尤其表示前后關系的副詞)等,所以學習者在平時學習中要盡量多地掌握相關詞匯的意義及用法。

四、結語

筆者先介紹了“改革后的‘聽解’考試”,使學習者對改革后的“聽解”考試有了整體印象,接下來從“必須掌握‘課題理解’部分的相關知識”、“考試中如何運用聽力策略應對‘課題理解’問題”兩大方面,對“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考試中“課題理解”問題的答題要領、技巧等方面進行淺顯的概括和總結。筆者認為雖然“新日語能力測試-聽解”部分難度有所增加,但只要學習者掌握了相關知識及答題要領,就會在“聽解”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今后,筆者還將就其他四個部分“重點理解”、“概要理解”、“即時應答”、“綜合理解”的答題要領、技巧等進行論述,希望筆者的這些建議能幫助廣大日語學習者。

注釋:

①本文圖表是筆者參考了一些相關考級書上的資料制作而成.

②本文兩個例文均出自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公開網頁上的日語能力測試(JLPT).

參考文獻:

[1]松美.日本能力底トレニングN1.アスク出版,2011.

[2]小原希子,橫井和子.耳からえる日本能力解N1.解トレニング,アルク出版,2011.

篇8

【關鍵詞】巧解 能量流動 計算

題型一:未知能量的具體傳遞效率,求某營養級能量的最值

例1.在“藻類 甲蟲 蝦 小魚 大魚”這條食物鏈中:

(1)若有藻類植物G克,大魚最多能增重多少克?

(2)若小魚要增重N克,最少需要甲蟲多少克?

【思路點撥】能量沿食物鏈傳遞過程中,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10%~20%。當食物鏈中低營養級生物有物質G克時,傳遞到某一高營養級,生物可獲得的最多量可用(20%)nG(即1/5nG)來計算;而獲得的最少量可用(10%)nG(即1/10nG)來計算。(n為食物鏈中相應營養級總數減1或為箭頭數。)

(1)從藻類到大魚共有5個營養級,則大魚最多能增重(1/54)G。

(2)從甲蟲到小魚共有3個營養級,現要小魚增重N克,至少需要甲蟲的量,采用逆推法,即52N克。

【答案】(1)(1/625)G克 (2)25N克

【方法提煉】未知具體傳遞效率,且為一條食物鏈時,可按10%~20%的傳遞效率計算。設食物鏈為A B C D,分情況討論如下表:

題型二:已知營養級間的具體傳遞效率,求某營養級的能量

例2.下圖為某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示意圖,請回答:

(1)輸入此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__kJ。

(1)輸入此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kj。

(2)從A到B,從B到C的能量傳遞效率分別為 和__________。

(3)欲使C增加3kg,需A__________克。

【思路點撥】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應該是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題中A是生產者,其固定的總能量為:175kJ+200kJ+875kJ=1250kJ。這部分能量的流向有三:一是生產者本身呼吸作用消耗;二是流向分解者;三是被下一個營養級所同化。能量沿食物鏈的傳遞效率10%~20%是一個平均值,在不同的食物鏈和在同一條食物鏈的不同營養級之間的具體傳遞效率不一定相同,要用具體的數值來具體的計算。

本題中能量從A傳到B的傳遞效率為: 200/(175+200+875)×100% = 16%,從B傳到C的傳遞效率為:30/200×100% = 15%。在計算C增加3kg需要消耗A的量時應按實際的傳遞效率計算,即:3kg÷15%÷16% = 125kg。

【答案】(1)1250 (2)16% 15% (3)125

【方法提煉】(1)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本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上一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100%;(2)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一味認為傳遞效率為10%~20%。

題型三: 已知各營養級供能比例,求某營養級的能量

例3.若一個人的食物二分之一來自植物,四分之一來自小型肉食動物,四分之一來自牛羊肉,則人增重1kg時最多消耗植物___________kg。

【思路點撥】先根據題目要求畫出食物網(如右圖),其次據題目要求“最多消耗植物”,故按照最低傳遞效率10%計算,人的增重從不同途徑獲得能量的比例也已明確告訴。則解題圖解如下:

【答案】280克

【方法提煉】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要根據題干要求畫出食物網圖;第二要搞清各條食物鏈的具體供能比例,并將各比例分別落實到每條食物鏈上;第三要確定傳遞效率是10%還是20%,仍然要考慮“至多”與“至少”的問題;第四必要時采用逆推法更簡捷。

題型四:未知各營養級供能比例,求某營養級獲能的最值

例4. 下圖食物網中,若人的體重增加1kg,最少消耗水藻_________kg;最多消耗水藻__________kg。

【思路點撥】此題沒有告訴低營養級生物向高營養級生物能量傳遞的固定分配量,所以解題方法與上題稍有不同。求最少消耗水藻時,就要選最短的食物鏈,即水藻小魚人,傳遞效率按最大20%計算,設最少消耗為X,則X×20%×20%=1,所以X=1÷20%÷20%=25kg;求最多消耗時,就要選擇最長的食物鏈,水藻水蚤蝦小魚大魚人,傳遞效率按最小10%計算,設最多消耗Y,則Y×10%×10%×10%×10%×10%=1,所以Y=1÷10%÷10%÷10%÷10%÷10%=100000kg。

【答案】25;100000

【方法提煉】在食物鏈中,已知高營養級生物的增重,求低營養級生物的物質重量時,應該用除法計算(又稱食量放大法)。在不知能量傳遞效率時,要求某營養級的最值,更要弄清楚具體的食物鏈。如高營養級生物要增重N g,至少需要低營養級生物的物質重量應按最大傳遞率來計算,即N÷(20%)n=5nN;而最多需要低營養級生物的物質重量應按最小傳遞率來計算,即N÷(10%)n=10nN。

題型五:能量流動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例5:某生態系統中初級消費者和次級消費者的總能量分別是W1和W2,當下列哪種情況發生時,最有可能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遭到破壞?( )

A.W1>10W2 B.W1>5W2 C.W1

【思路點撥】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的能量在兩個相鄰營養級之間傳遞效率大約是10%-20%。小于或等于20%則不會導致其穩定性的破壞,而大于20%則有可能引起某些營養級生物量的大起大落或生態環境的改變,導致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被破壞。縱觀本題的四個選項,A選項反映的能量傳遞效率小于10%,B選項反映的能量傳遞效率小于20%,C選項反映的能量傳遞效率大于10%(但不一定大于20%),只有D選項反映的能量傳遞效率大于20%。

【答案】 D

【方法提煉】能量流動效率能直接反映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能量在傳遞過程中,若超過一定的限度,則容易引起種群的生長、繁殖或再生等的障礙,從而導致生態系統穩定性被破壞,故在研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時必須時刻關注能量流動效率。

篇9

關鍵詞: 英語應用能力B級考試 翻譯題型 解題技巧

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RETCO)簡稱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分為A、B兩個級別。B級為高職高專學生應達到的最低標準要求。B級考試為筆試,采用主客觀題混合題型,測驗語言知識和讀、聽、譯、寫四種技能??荚噧热莅ǎ郝犃斫?、詞匯用法和語法結構、閱讀理解、翻譯(英譯漢)和寫作,其中翻譯占總分的20%。考生在翻譯題的得分情況直接影響其B級考試的總分。因此,教師在備考過程中要注意指導學生掌握解題技巧,以提高本題型的得分率。

翻譯題分為兩個部分:句子翻譯和段落翻譯。這兩個部分考試側重點不同,因此學生需要掌握不同的解題技巧。

一、句子翻譯

(一)題型特點

句子翻譯題為單項選擇題,其評分方式較為特別。

1.本題型共四小題,總分8分,每小題2分。

2.每小題的選項中,有一個選項與題目所給出的英文內容是最相符合的,如選擇該答案,可得2分。

3.在剩余的三個選項中,仍有兩個選項可以得分,但是這兩個選項與最佳選項相比,在某些內容上有偏差或錯誤。根據選項給出的翻譯與原文內容之間差別的不同程度,選擇這兩個選項中較佳的一項可得1.5分,另外一項可得1分。

4.選擇翻譯效果最差的選項不得分。

(二)解題技巧及例題分析

由于選擇四個選項中的任一項都能得到對應的分值,因此在實際考試中,考生本部分得分的機會較大,但是要拿到高分,也必須掌握一些解題技巧。

1.靈活推敲詞義

對于題目中出現的一些生詞,考生可以從選項中所給的對應的漢語意思,結合構詞法或上下文推敲詞義。如:

Peter misunderstood the instructions his boss gave him and mailed the wrong documents to the supplier.

A)彼得按照老板給他的指示把單據誤寄給了供貨商。

B)彼得誤解了老板對他的指示,向供貨商發錯了單據。

C)彼得對老板的指示還沒理解就把錯誤的單據交給供貨商。

D)彼得沒來得及聽取老板的指示就給供貨商寄去了有錯誤的單據。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2006年12月第63題】

本題中“and”連接了兩個并列謂語動詞“misunderstood”和“mail”。題中四個選項對misunderstood的解釋分別為“按照”、“誤解”、“沒理解”和“沒來得及聽取”,考生結合構詞法分析即可推斷出該詞的詞義應為“誤解”。mail的意思為“郵寄”。因此本題最佳答案為B項。從2分到0分的選項依次為B-C-D-A。

2.認真對比句型結構

如:Congratulations on purchasing from our company the C800 Coffee Maker,which is suitable for home use.

A)我公司隆重推出C800型家用咖啡壺,歡迎各界人士惠顧。

B)您從我公司購買了最新款的C800型家用咖啡壺,值得祝賀。

C)恭喜您購買本公司C800型咖啡壺,此款咖啡壺適合居家使用。

D)您購買的咖啡壺是我公司最新產品――C800家用型,特此致謝。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2008年6月第63題】

在這道題中,關鍵結構為“Congratulations on doing sth.”,意思是“祝賀某事”。此外,句中還包含了一個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的定語從句,用以修飾“C800 Coffee Maker”。如果考生能把握好這兩點,就比較容易在四個選項中選擇出本題最佳答案為B項。從2分到0分的選項依次為C―B―D―A。

3.嘗試使用排除法

如:Not until this week were they aware of the problems with the air-conditioning units in the hotel rooms.

A)這個星期旅館里的空調間出問題了,他們沒有意識到。

B)直到這個星期他們才意識到該修理旅館房間里的空調了。

C)直到這個星期他們才知道旅館房間里的空調設備有問題。

D)他們查不出旅館房間內空調的故障,這個星期會請人來檢查。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2009年12月第61題】

在本題中有英語中常見的“not until”,大多數考生都知道這個結構是“直到……才……”的意思。由此可以排除選項A,D。從剩下的B,C兩個選項來看,對于“aware of the problems”的翻譯不一樣,選項B未翻譯出“問題”一詞,增加了“修理”這個動詞。據此考生可以排除掉B,答案便可以確定為C。從2分到0分的選項依次為C―B―A―D。

4.借助保守得分法

如:We sent an e-mail to your Sales Department a week ago asking about the goods we had ordered.

A)一周前你方銷售部發來電子郵件,詢問我方是否需要購買該產品。

B)一周前我們給你方銷售部發了電子郵件,查詢我們所訂購的貨物。

C)一周前我們給你們銷售部發了電子郵件,想核查我們要買的貨物。

D)一周前你方的銷售部派人來核實我們的訂購貨物的有關電子郵件。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2009年12月第62題】

本題對于一些高職高專學生而言,要從句子結構進行分析有一定難度。但該句句首的“We sent an e-mail”卻比較好理解,意思大概為“我們發了一封郵件”,考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選項A和D中將其譯為“你方銷售部……”是錯誤的,因此可以排除這兩項。雖然通過其他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最佳答案為B,但對于水平有限而無法進行全面分析的考生來說,在A,D之外的選項中任選一個已經至少可以得1.5分了。

二、段落翻譯

(一)題型特點

段落翻譯為主觀題,考試所給段落通常為應用性文字,主要測試考生將英語段落譯成較為通順的漢語的能力。該部分所占試卷的分值比例為12%。一般認為在幾個考試題型中,本部分是比較難的,所以考生一定要在考前進行充分的專項訓練。

(二)解題技巧及例題分析

段落翻譯是一種主觀題型,它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漢語表達能力及綜合運用能力。相對于句子翻譯來說,它的難度更大。因此考生尤其要注意一些基本的解題技巧。

(1)首先應快速瀏覽全段,找出主題句,把握全段的大意,確定文體和語氣。

(2)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相互關系,正確理解句子的確切含義。

(3)分析句子的內部結構。注意辨別句子結構中一些特殊形式的表達(如否定轉移、倒裝、強調等)。

(4)在段落翻譯的過程中遇到生詞、難詞要嘗試從構詞法、上下文及與段落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科普知識、自己的生活常識等方面考慮,進行猜測和理解。

(5)在翻譯后一定要進行檢查。要注意檢查是否有漏譯或誤譯的情況,譯文是否正確流暢地表達了原文的意思,是否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等。

(6)在翻譯過程中要控制好翻譯速度和時間。

例5:Journalist Wanted(招聘記者)

Student Newspaper is looking for a journalist. Applicants(申請人)should be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now,and should have at least one year’s experience in writing news reports.The successful applicant will be expected to report on the happenings in the city and on campus.If you are interested,please send your application to the Student Newspaper office before the end of June.For more information,please visit our website.?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2009年12月第65題】

參考譯文:《學生報》正在招聘一名記者。應聘人必須是本校的在校生,至少有一年的新聞報道經歷。受聘者將報道本市及校園的新聞。有意者請于六月底前將申請寄到《學生報》報社。如需更多信息,請訪問我們的網站。

翻譯過程分析:

(1)在本段落翻譯過程中,考生首先瀏覽全文,通過題目Journalist Wanted(招聘記者)了解到本文是一個招聘廣告。本段落的第一句話“Student Newspaper is looking for a journalist.”概括了大意,是主題句。因此,考生即可以據此確定譯文的文體是廣告,語氣要清楚、明確、簡潔。

(2)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礎上,考生進一步分析段落中各句子,進行初步翻譯。如:Applicants(申請人)should be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now,and should have at least one year’s experience in writing news reports.

本句由“and”連接“should be studying”和“should have”兩個謂語動詞??忌鷳撟⒁馇閼B動詞should的翻譯。此外,注意“have experience in”這個短語翻譯作“在……有經驗;有……經歷”。

(3)考生要嘗試從構詞法、上下文及與段落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自己的生活常識等方面考慮推測詞義。如:本段落中出現的happenings和application兩個單詞都可以根據構詞法進行猜測。

(4)翻譯后進行檢查。

要在B級考試中取得較好的分數,高職學生不但需要多做練習,而且掌握上述解題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需要提醒學生的是,這些解題技巧并不是各自獨立的,在任何一道題目中都有可能同時使用到,因此考生在平時練習中要靈活應用,不斷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向鳳極.高職高專英語應試教程[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謝水瓔,楊永芳.論大學英語B級網考翻譯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篇10

一、高中英語語法填空解題技巧

高中英語中的語法填空題目屬于較為傳統的題型之一,需要學生具備全面的知識素養,在全文閱讀文章的基礎上,通篇做出分析,對主旨開展判斷,然后結合句子類型和樣式,根據上下文填好答案。由于這種題型的難度較大,需要教師掌握語法的解題技巧,多角度分析問題。

1.打好英語功底。從根本上而言,英語考試的基礎就是單詞,詞匯是構成句子的前提,語法知識考核也需要單詞量和最基本語法內涵的積累。因此,學生必須夯實基礎知識儲備,對常用的短語、語法進行了解,能夠區分相似短語和相似句子,分辨有可能出現混淆的易錯知識點,例如,anyone與 any one.也只有將基礎打牢固,才能真正降低在學習中的阻力,樹立學生的自信。

2.利于好上下出推斷。英語語法知識的填空不是單獨存在的,很多知識點的考核與選擇都與上下文和具體的語境有關,通斷全文、找準中心思想,才能合理的對語言環境做出判斷,根據一些提示性詞語幫助解答問題。例如,當文章中有However這樣的轉折詞匯,則下一個句子則必然是這一句的總結。

3.學會分析復雜句子。高中英語教學已經具備一定的難度,出題人有時候還會故意選擇復雜的句子當做考點。面對難度大的句子,很多學生會一頭霧水,不知如何下手。針對此類現象,學生要學會對復雜句子做出分析,找出主謂賓,簡化句子成分,通過抓住主干句來解決問題。

二、高中英語語法填空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對高中英語教學進行完善,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就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解答能力,在長期的積累中養成他們正確的學習習慣。

1.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在解答英語題目時,良好的英語語感可以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幫助,解答很多英語語法上的問題。當然培養英語語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長期的進行積累,多閱讀、多練習,形成英語閱讀習慣,在充分閱讀的基礎,培養準確把握文章意思、解文章所述內容的能力。另外,學生還要利用好自己的業余時間,多閱讀課外英文篇章,與同學可以用英文對話,設置學習的環境氛圍。當學生的英語語感到達一定程度后,很多時候在無法完整理解一句話的基礎上,也能快速通過對于語感的把握大致了解到此句話的語義,對解答題目提供幫助。

2.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學生散發出來的一種內在動力,高中英語中的很多題目較為復雜,學習難度很大,想要提高答案的準確率,就必須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在面對難題的時候也要勇于挑戰。具體而言,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升解題自信,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打牢基礎,然后再逐步提高題目的難度,并針對學生的弱項做到因材施教,強化學生的理解力,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技巧。

3.積累足夠多的詞匯做基礎和解題技巧培養。語法學習雖然與英語考核中的其他內容不同,但是仍需要學生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只有夯實他們的詞匯基礎,掌握英語中常用的句子,才能學好英語,才能在解決語法問題的時候提供幫助。對此,學生要多進行課外知識補充,有目的地進行學習,累積更多的詞匯。

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要對學生進行集中培訓,讓學生梳理好自己的思路,在面對復雜問題的時候,也能夠按照順序,一點一點的做出解答。比如,學生要充分了解詞匯的關系,表邏輯關系的so, therefore, thus; 表轉折關系的however, but, by the way; 表層次關系的first, second等。其次,還要考慮英語語法的語態、時態,并鼓勵學生多使用英語溝通交流,達到良好的培訓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