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裝飾材料知識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2: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室內裝飾材料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竹制;裝飾;材料;探究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3-0060-02
一、竹集成材的概念
竹集成材是用竹材膠合而成,刨削去除竹青竹黃,對竹條進行“三防處理”(防腐、防霉、防蛀)、再經干燥、涂膠等工藝處理后,按紋理要求進行組坯膠合而成,具有良好物理、力學性能,通過竹片的結構組合讓竹集成材的變形縮小,強度增強,竹集成材的剛度好、耐磨損,并可進行鋸截、刨削、鏤銑、開榫、鉆孔、砂光、裝配等各種加工,可用于家具生產以及室內裝飾裝修時的裝飾用材。
竹集成材表面呈現的天然紋理,致密通直、竹節紋清晰美觀,錯落有致,視感清新。經過一定的蒸煮炭化處理,成品封閉性好,可以防止蟲蛀和霉變。
二、竹集成材物理性質
1.竹材的密度。密度是物質單位體積的重量,是材料的重要屬性。是評價竹材品質的重要指標和依據。通過密度可以估算出竹材重量,判斷其強度、硬度、干縮及濕脹率等工業性質和物理力學性質。(1)不同竹種的竹材其密度不同。雨水較為充沛、氣溫較高的南部地區的竹類,密度較小;分布在雨量較少、氣溫較低的北部地區的竹類,則竹材密度較大。(2)不同竹齡的竹材其密度也不同。由于竹材細胞壁及其結構是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的充實和變化,隨著竹齡增長,竹材密度也會不斷地提高和變化。(3)生長的立地條件不同其密度不同。一般情況下,溫暖潮濕、土壤較為深厚肥沃的環境中,竹材生長速度快,竹竿較為粗大,組織較疏松,密度較低。寒冷干燥、土壤較貧瘠的地方,竹子生長差、竹稈細小壯實,組織較致密,密度較大。(4)不同的竹竿部位其密度也不同。同一竹種的竹材,其實質密度從基部到梢部,呈現兩端小,中間大的變化規律,而絕干密度從基部到梢部,呈現由小增大的規律;同一高度上的竹竿,從竹壁內側(竹黃)部分到外側(竹青)的密度逐漸增大;竹節部分的密度又比無節部分的密度要大。
2.竹材的含水率和干縮性。(1)竹材的含水率。竹材所含水分的重量與絕干后的竹材重量的百分比,稱之為竹材的含水率(絕對含水率)。剛采伐的竹材,其含水率與竹齡、竹竿部位和采伐季節等密切相關。竹齡低,含水率則愈高;竹齡愈長,則含水率愈低。幼齡的毛竹竹材含水率為135%,2~3年生的含水率為91%,4~5年生的含水率82%,6~7年生的含水率則為77%。從表2.3也可以看出,竹竿從基部至梢部,含水率逐步降低。新鮮毛竹竹材的竹青、竹肉、竹黃的含水率分別為36.74%,102.83%,105.35%。處于竹壁外側的竹青含水率比處在中部的竹肉和內側的竹黃低。竹材含水率受到采伐的季節影響。春季采伐的毛竹含水率為60.11%,夏季為70.41%,秋季為66.54%,冬季為59.31%。冬季含水率最低,夏季含水率最高。(2)竹材的干縮率。新鮮采伐的竹材不斷蒸發引起干縮。竹材維管束中的導管失水引起竹材干縮,維管束密度大的部位,干縮就大;分布密度小的部位,干縮率就小。竹齡不同對干縮率也能產生一定影響,竹齡大的,弦向和徑向的干縮率較小,竹齡小的,竹材弦向和徑向的干縮率愈大。各個干縮表面也出現不同的特征:方向上,以弦向的干縮率最大、徑向的次之、縱向的最小;部位上,弦向干縮中竹青最大、竹肉次之、竹黃最小;縱向干縮中,則竹青最小、竹肉次之、竹黃最大。
三、竹集成材的化學性質
竹材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還有各種糖類、脂肪類、蛋白質類物質以及少量灰分元素。有機物質是一些昆蟲和微生物的營養物質,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使用和保存容易引起蟲蛀、病腐、霉變。
由于竹種不同、竹齡不同,含量有所差異。一般竹材,纖維素含量約為40%~60%左右,半纖維素的含量約為14%~25%左右,木質素的含量約為16%~34%左右,主要浸提取物中,還原糖的含量約為2%左右;脂肪和蠟質的含量約為2.0%~4.0%;蛋白質含量約為1.5%~6%;淀粉類含量約為2.0%~6.0%。
通氣不良的濕熱條件下,極易發生霉腐、蟲蛀現象,盡可能破壞竹材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使霉菌和蟲卵無法繁殖,解決竹材、竹家具生蟲蛀和霉變的難題。目前進行“三防”處理的方法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1)物理方法:主要有高溫法、浸水法、煙熏法、氣調法、遠紅外線法、微波法和射線法,采用這些方法的優點是環保、無公害、無殘毒。缺點是處理后的竹材或竹制品,如果保管不當,有可能再度感染蛀蟲和霉菌。(2)化學方法:主要有涂布法、浸漬法、蒸煮法、熏蒸法和加壓注入法。防蛀和防腐效果好,有效時間長,但是有些藥劑有毒性,容易對制品和環境造成污染。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對竹材的防蟲劑、防腐劑、防霉劑的環保要求和標準也越來越高。
四、竹集成材的表面視覺特征
竹材的紋理通直,竹片拼接方式不同,膠壓成的竹集成材的表面肌理亦不同,主要有平壓和側壓兩種方式,進行紋理拼接的變化。竹材經漂白、蒸餾炭化處理后,主要的色彩表現是淡黃色和(淺)棕色,為豐富竹集成材的表面色彩變化,也采用染色、套色方式完成表面色彩裝飾。
1.平壓竹集成材板。(1)本色平壓竹集成材。刨削過的去青去黃的規格竹條,經過蒸煮、漂白處理后,采用徑面與徑面平行膠拼的方式壓制而成,叫本色平壓竹集成材。(2)碳化平壓竹集成材。刨削過的去青去黃的規格竹條,經過蒸餾、碳化處理后,采用徑面與徑面平行膠拼方式而得到的橫拼竹集成材,叫碳化平壓竹集成材。蒸餾碳化的程度不同會導致竹材碳化色的不同,炭化時間越長,色彩越深;炭化時間短,則色彩淺。炭化過的平壓竹集成材,色澤棕黃,感覺較深沉穩重。(3)斑馬紋竹集成材與本色或炭化平壓竹集成材的區別就在于在膠拼時將本色竹片和炭化色竹片錯開排列拼接膠合而成。紋理上沒有不同,但棕色與淡黃色彩交錯,豐富了視覺效果,做為家具的局部裝飾可以收到不同的視覺感受。
2.側壓竹集成材板。(1)去青去黃刨削過的竹條,經過蒸煮、漂白后,采用弦面與弦面立型膠合的豎拼,叫本色側壓竹集成材。較平壓竹集成材細膩,呈黃白色,溫暖清爽。(2)去青去黃刨削過的竹條,經過蒸餾、碳化處理后,采用弦面與弦面立型膠合膠拼方式豎拼,叫碳化側壓竹集成材。色澤棕色,給人沉穩的感覺。
3.立芯竹集成材板。刨削過的竹條,經過蒸煮、漂白或炭化后,通過橫向(徑面)膠拼,再進行弦面排列膠合成一定規格的芯層材料,然后在芯層上下表層膠合上一層橫拼板。側面具有層次感,象夾心餅。材質物理性能更加穩定,變形率降低。
4.編織板。經膠壓好的竹集成材刨切成薄片,結合編織工藝,編織成各種圖案后,膠壓成塊,可做家具的飾面板使用。
5.套色技術。由于竹子本身所限,經漂白、蒸餾炭化后呈現出的色彩主要是淡黃色和(淺)棕色兩種,通過套色處理遮蓋瑕疵,還可以提供豐富的設計元素。
五、竹集成材的二次技術――薄竹
竹材可通過旋切方法制成旋切薄竹,還可將竹片重組成竹方,然后采用刨切方法加工制成刨切薄竹。刨切薄竹和旋切薄竹不僅保留了天然紋理和樸實的質感,而且品質極佳,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較高的性價比,成為市場的新寵。
1.刨切薄竹。刨切薄竹是把精選過的竹片膠合成竹方再通過刨切機加工而成的薄片。從加工程序上分為:平壓和側壓兩種紋理,平壓的板材可以看見竹節,側壓的則看不到竹節。薄竹可生產的最長尺寸是2500mm,最寬尺寸是1250mm,厚度有0.2~0.8mm等。由于薄竹較脆,容易斷裂,往往用無紡布做背襯。平壓刨切薄竹是竹片徑向拼接成竹方經刨切成薄竹,紋理同平壓竹集成材的表面視覺效果相似;側壓刨切薄竹是由竹片弦向拼接膠壓成竹方經刨切加工成的薄竹,紋理同側壓竹集成材的表面視覺效果相似。通過不同拼接形式,以及本色竹片的炭化色竹片的交錯拼接,刨切加工后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2.旋切薄竹。旋切薄竹是采用優質竹材,用旋切機進行旋切和加工處理而成的薄片,旋切竹單板是一類竹節紋并排在一線的竹皮,紋理獨特,色澤淡雅。由于竹材中空、壁薄,并與木材的物理特征和組織結構明顯不同,單板厚度長度尺寸受限。旋切的竹單板越厚,長度越長瑕疵越多,出材率越低;旋切竹單板太薄,很難旋出連續單板,一般旋切竹單板的厚度在0.3~1.0mm之間。
薄竹可直接采用膠黏劑粘貼在基材上,由于脆,容易斷裂、材料強度低、易破損、幅面小,可與無紡布等柔性材料黏合,通過橫向拼寬或縱向接長改善薄竹脆性,增加其橫紋抗拉強度,使其整張化,有利于生產、運輸。
3.薄竹的色彩。竹板材的顏色主要有本色與炭化色,目前市場上薄竹顏色以自然色、漂白色和炭化色3種為主,自然色為竹材本色,漂白色則是經過漂白處理淺于自然色的顏色。炭化色是將竹材經過高溫炭化處理后而形成的淺棕色。彩色薄竹是將水溶性染色劑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染色處理,具有所需均勻顏色的產品,染色是改善竹材視覺效果和提高竹材附加值的重要手段,薄竹染色后的效果以及通過本色和炭化過的竹片交錯拼接,可形成具有不同視覺效果的薄竹。
篇2
關鍵詞: 凈化材料 室內污染治理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of indoor air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eople realized that a good indoor environment will b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survival, indoo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study on physical purification, chemical purification,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anion pur
-ification materials and those applications,summed up the material for purify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compound purification of the Materials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purifying auxiliary mea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for purification.
Keywords: purifying material, indo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834.8+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當今社會中,由于有機物在日常用品和建筑材料中的數量成倍增長,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重要問題。其中,室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濃度已經高于室外濃度,人類更多時間處在室內環境中,所以對于公共健康來說,室內空氣質量要比室外空氣質量更為重要。惡劣的室內空氣質量會引起一系列的病癥,這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病態樓宇綜合癥,簡稱SBS(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的癥狀是:頭疼、頭昏、惡心、疲勞、鼻竇堵塞、目赤喉燥、胸悶氣短,還伴有呼吸紊亂和咳嗽氣喘、全身不適等。換句話說,它常常類似于辦公室內空氣短缺所引起的跡象或其他過敏、流感等病癥。許多醫學研究認為,這些病癥主要來源于甲醛、VOCs的污染,如果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下,將極大地影響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室內空氣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其中室內空氣的凈化,以及污染的防治現已成為研究熱點。本文從凈化材料與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應用等方面,綜述了當前室內空氣污染治理的主要研究進展,并對其做了展望。
1 室內空氣凈化材料研究進展
室內空氣凈化材料按照凈化原理和材料性質來區分,可分為物理凈化材料、化學凈化材料、生物凈化材料、負離子材料4大類。
1.1 物理凈化材料
物理凈化材料主要通過物理吸附原理對室內空氣進行凈化。活性炭,硅膠,沸石、活性氧化鋁、分子篩等作為物理吸附材料,吸附法幾乎適用于所有的氣體污染治理, 但吸附效果取決于吸附劑性質、氣體污染物種類和吸附系統的操作溫度、濕度、壓力等。雖然吸附法具有凈化效率高、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但由于它只是將污染物和異味等從一種狀態轉化為另一種狀態而不能徹底消除, 吸附飽和的吸附劑又成為二次污染源, 需再生處理才能再次利用。20世紀60年代, 活性炭纖維(AFC)首先由日本進行商業化生產,其具有形態多、有效吸附孔豐富、孔徑分布均勻、吸附行程短、脫附速度快、吸附量大、易再生等優點,已被認為是21 世紀最優秀的環境材料之一[1]。
1.2 化學凈化材料
化學類凈化材料主要指采用氧化、還原、離子交換以及光催化等化學反應技術生產的凈化材料。常用的化學凈化材料有磺化碳、氧化鐵、離子交換樹脂、納米TiO2等凈化材料。其中磺化碳、氧化鐵、離子交換樹脂都是針對特點氣體,而光催化材料具有廣譜性。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納米TiO2, TiO2是一種N型半導體材料,其能帶結構是不連續的,當受到能量大于或等于3.2eV的禁帶寬度波長小于或等于387.5nm光線照射時,其價帶上的電子被激發,越過禁帶進入導帶產生高能電子(e)和空位(h+),電子空位對擴散到TiO2表面上,并能穿過界面與吸附在TiO2表面上的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空位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能夠與水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電子具有還原性,與O2反應生成氧自由基,具有很強的還原能力。目前,筆者對該類材料進行試驗發現,這類催化轉化治理材料能有效分解甲醛、氨等有害氣體,凈化效果達到80%以上,而對苯、甲苯等有機物的分解能力也能達到30%以上,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1.3 生物凈化材料
生物材料主要是利用生物對室內空氣中的污染物進行氧化分解[2], 最早生物過濾器應用于脫臭, 近年來隨著對氣體污染物治理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 該方法逐步應用于氣體污染物治理。該技術是基于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能將有機污染物轉化為H2O, CO2 和生物質[3] 。當臭味或有毒氣體濃度較低時生物處理特別有效。但該方法緩慢, 微生物對有機物分解有選擇性, 因此需要對微生物知識有綜合了解, 而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該類生物材料應用于室內還是比較少,目前大多數生物進化技術主要是以利用室內植物的自然吸附作用,以對室內空氣進行污染凈化。
1.4負離子材料
UNIS( Unpowered Negative Ion Supplier) 材料,即無動力負離子發生材料。它無需目前主要依賴的能源( 如電、聲、光等能量的激發) 即可持久發揮釋放負離子的作用[4]。負離子的釋放不需要有外界能量的激發, 這些天然礦物質內部自身能形成微小且持久的電場, 當空氣中的水分子進入該電場即被電離發生H2OOH-+H+, 由于H+移動速度很快, 迅速移向永久電極的負極, 吸收1 個電子, 變為H2 逸散到空氣中,2H++2eH2, 而OH- 則與另外水分子形成H3O2-負離子。通過羥基負離子而不是活性氧與帶正電離子的有毒有害物質結合達到凈化室內空氣的目的。
此外,不同種類材料間的復合也有了廣泛應用。復合材料中,以活性炭、活性氧化鋁等為載體負載化學催化材料的進行空氣凈化的研究開展的比較深入。它利用了載體材料的吸附能力的同時發揮了化學類凈化材料的氧化還原等性能,使得各材料得到互相補充。目前,物理吸附材料和半導體光催化材料結合的研究越來越廣泛,研究大多圍繞如何將各類物理吸附材料與半導體光催化材料進行有機結合,并如何提高材料的選擇凈化能力。
2 凈化材料室內污染治理應用的介紹
篇3
(長沙學院 藝術設計系,湖南 長沙410003)
摘 要: 隨著裝飾材料的發展、品種的更新換代、產品的系列化、配套率興旺,要想在室內環境設計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和熟悉裝飾材料,不是簡單的圖片解說和展示可以解決的。為了讓學生時刻注意裝飾材料發展的新動向,刺激學生的創新力,使學生正確把握室內裝飾材料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并在學習的各個環節中掌握必要的知識,有必要對室內環境設計與綠色裝飾材料的使用、教育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以及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樹立綠色裝飾材料的新概念進行論述。
關鍵詞: 裝飾材料;室內設計;綠色材料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識碼:A
On the Art of Interior Desig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Decoration Materials
LIU Yu
一、室內裝飾材料新格局引發的思考
1、新格局形成帶來的誤區
現代人的居住空間、生活環境在量的目標基本實現上,越來越注重綠色環保質的需求。室內新格局要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物質、精神等多方面的綜合性布局,是一種具有原創性、符合室內空間本性的人居生態壞境。它包括室內空間功能設計、室內環境設計、室內裝飾設計等,而其室內裝飾材料則不僅僅要反映人們的審美需要和真實感受,還應更注重其綠色裝飾材料的應用。以往人們對“室內裝修”的材料處理,只注重設計的外型而忽視其生態環境。這種膚淺的認識造成采用大量含甲醛的材料來進行外觀造型設計,其室內空間設計既無個性又不環保。家居應更注重室內設計采用綠色裝飾材料,才能使室內空氣達到舒適與潔凈。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室內設計是為“大眾服務”的,結果很多人就把它單純理解為“迎合”,這也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其實設計的本質應該是把人文思想轉變為視覺語言的方式來傳播,這種人文關懷體現在裝飾材料上,就涉及到裝飾的各個方面。在現代室內設計領域中,新格局創新的含義首先是指設計觀念上的創新,其次是指技術和裝飾材料方面的創新。如有些室內裝飾,設計成份少,使用高檔進口板材、不銹鋼、花崗巖,使家居裝飾變成了高檔材料的堆砌;而實際上好的家居設計并不追求豪華奢靡,理想的室內設計標準應該是尋找功能與風格的平衡,人居生態環保的平衡,從而達到裝飾藝術與室內綠色裝飾材料環保功能的完美結合。除了在綠色環保材料上下功夫外,室內裝飾還應注重施工的質量,做工必須考究,以體現出一種嚴謹、務實的裝飾風格。
2、室內空間格局的制約
空間設計的環境塑造形式包括兩廣方面,一是內涵的表達,另一種是外觀的彰顯,也即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還應表現藝術風格及審美需求。空間設計的藝術美是從文化中生發出來的,表現為文化情調、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三個方面,這是因為文化性是最能體現環境空間藝術美的流動性。
環境空間藝術設計的應用性與藝術美的關系還表現在美的存在與使用合理性上。要達到室內藝術的實用性與藝術美的統一,需要克服許多空間格局條件上制約的困難。因為除了設計觀念外,材料、工藝都能表現也能束縛藝術美的存在。所以系統的掌握環境空間設計綠色裝飾材料的性能及評價標準,打破空間格局的束縛,懂得使用的科學性,學會科學、藝術地表達創意,尋求現實合理的表現途徑才是解決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實用性與藝術美綜合體現的有效途徑。
3、裝飾環境惡化帶來的恐慌
家居室內裝修是由各種裝飾材料的施工完成的,因而室內裝飾教學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知道合理的使用綠色建材。一般而言,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室內裝修材料所釋放的有害氣體是污染的一個最為突出的問題。含甲醛的裝修材料是產生的室內空氣污染物之一,對人體的建康有明顯的傷害。含甲醛裝修材料主要膠合板、刨花板、強化木地板等人造板,而這些甲醛的散發不僅與建材本身性能有關,也與室內的溫度、濕度、大氣壓力等有關。一般情況下,高溫、負壓下會加劇甲醛的散發力度。室內建材中的甲醛在一定條件下,空氣中甲醛濃度可聚集到標準允許水平以上。因此,挑選甲醛釋放最低的裝飾材料對于降低室內污染至關重要。在室內裝修所用的裝飾材料,如花崗巖、磚沙、水泥及石膏之類,含有放射性物質。特別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易釋放出氡,氡雖然在短時間內對人體不會帶來明顯的傷害,但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能使人體免疫受到損害。
英國一所環境研究小組經過專題研究發現,環境污染使人類特別是兒童的智力大大降低。還有一則更為觸目驚心的消息:北京市兒童醫院在接診白血病患者時進行了家庭居住情況調查,結果發現,9/10的患者家中近半年之內曾經裝修過,而且大多是豪華裝修。這一現象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心里壓力的增加,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心里恐慌。
因此,今天的設計師隊伍需要不斷提高環保方面的知識水平和綠色裝飾材料運用的能力,需要能夠掌握綠色裝飾材料的達標要求,需要能夠更科學、經濟合理地使用綠色裝飾材料進行設計的能力。
二、教育與居住生態環境的關系
裝飾材料的選擇是生態環境設計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而怎樣選擇和認識綠色裝飾材料是其設計過程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設計決策,它決定著裝飾材料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影響性質。生態環境設計要求設計人員改變傳統的選材方法,選材時不僅要考慮性能與空間造型的要求,還要考慮材料對環境的影響。
關注生態環境的能力首先要建立在正確的教育觀念上。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是奠定生態藝術設計觀念的重要環節,設計師是連接消費產品與人之間的紐帶,他們能夠引導并改變人們使用裝飾材料的方式,同時對這些產品和服務負有責任。因此,高校應該在藝術設計教育的啟蒙階段就將生態意識與生態學知識系統地納入必修課程,承擔起完善藝術設計平臺,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積累生態環境知識,實現實踐教學、科學研究與室內環境設計項目產學研相結合,為學生的室內環境設計提供良好的教學,從而培養出一支高素質、高品行,有理論指導、有專業技術、有實施手段的藝術設計師。
三、在新理念的教學模式中強調裝飾材料“綠色”的運用
高校室內環境設計的教學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產學研相結合,才能培養學生運用綠色裝飾材料實踐的能力。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是直接培養藝術設計師的場所,如果其教育中只注重技能技法,而不涉及環境的生態設計觀念,就是對社會的失職,同時也不能使學生在教學中對材料的性能有足夠的認識,更不用說讓學生在藝術設計的前沿中去張揚個性與倡導綠色概念了。
1、對綠色裝飾材料的認識
綠色裝飾材料是指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無毒、無污染、易回收能再用或易降解的室內裝飾材料,它是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的室內裝飾材料。居室環境對人們身心的影響主要來自觸覺環境、視覺環境、聽覺環境等,如裝飾材料中的龍骨及配件、小五金、玻璃等大部分傳統無機材料是安全和無害的,而目前市場上不少的膠合板、復合地板則是含有甲醛服粉劑的,有機材料中部分化學合成物大多具有濃重的刺激性氣味,可使人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各種病變等等。這些物質材料在室內使用后會不斷揮發,如果空氣流通不暢,其濃度就會不斷增高,就會給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室內設計教學中應讓學生在設計中要處處考慮到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家庭實際使用的需要,科學地設計出滿足人們居家生活所需要的綠色環境來,才能使業主能安全、舒適地在綠色居住環境中生活與學習。
2、在實踐教學中研究裝飾材料的問題
室內環境的生態設計不是簡單的把環保材料與傳統材料互換,也不是對自然的簡單模仿,它是一種設計思想的轉變,是對環保和合理利用材料的認識,是“以人為本”的具體實踐。因此在教學中,要想使學生真正了解裝飾材料的運用,使學生在具體的室內裝飾實踐中積累經驗,有針對性的教學是有效的學習方法。
隨著新型的綠色裝飾材料的發明和使用,使空間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如壁紙、夾板、涂料、地毯、木地板、石膏板等健康型的裝飾建材在不斷的推陳出新;還有乳膠漆裝飾材料也是近年來市場上的涂飾新族;新型的塑料金屬門窗具有塑料與金屬的優良性能,等等。這說明在可能的條件下,應盡量使用這些最新的環保裝飾建材。
3、家居裝飾材料的個性張揚
如果說設計是裝飾藝術的靈魂,那么創意則是設計的最高境界。就綠色裝飾材料而言,用什么材料來裝飾室內空間,將繁復的美渲染成簡潔的現代感,創造一個優美、舒適的生活空間環境,是現代家居裝飾在美學方面的追求。
這就要求學生在設計過程根據業主的身份、喜好、性格、經濟實力等來定位的設計的。
篇4
關鍵詞:室內裝修;裝飾要素
1.室內裝飾設計要素
1.1 空間要素:空間合理化并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是設計的基本任務,我們要勇于探索時代技術賦于空間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過去形成的空間形象。
1.2 色彩要求: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科學的運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內色彩除了必須遵守一般的色彩規律外,還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1.3 光影要求:人類喜愛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陽光直接引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黑暗感和封閉感,特別是頂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內空間更為親切自然。光影的變換,使室內更加豐富多彩,給人以多種感受。
1.4 裝飾要素:室內整體空間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構件如柱子、墻面等,應結合功能需要加以裝飾,可共同構成完美的室內環境。充分利用不同裝飾材料的質地特征,可以獲得千變萬化和不同風格的室內藝術效果,同時還能體現不同地方的歷史文化特征。
1.5 陳設要素:室內家具、地毯、窗簾等,均為生活必需品,其造型往往具有陳設特征,大多數起著裝飾作用。實用和裝飾二者應互相協調,爭取求得功能和形式統一而有變化,使室內空間舒適得體,富有個性。
1.6 綠化要素:室內設計中綠化已成為改善室內環境的重要手段。室內移花栽木,利用綠化和小品溝通室內外環境、擴大室內空間感及美化空間。
2.室內裝飾設計的基本原則
2.1室內裝飾設計要滿足使用功能要求
室內設計是以創造良好的室內空間環境為宗旨,把滿足人們在室內進行生產、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所以在室內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內環境合理化、舒適化、科學化;要考慮人們的活動規律處理好空間關系,空間尺寸,空間比例;合理配置陳設與家具,妥善解決室內通風,采光與照明,注意室內色調的總體效果
2.2室內裝飾設計要滿足精神功能要求
室內設計在考慮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時,還必須考慮精神功能的要求(視覺反映心理感受、藝術感染等)。室內設計的精神就是要影響人們的情感,乃至影響人們的意志和行動,所以要研究人們的認識特征和規律;研究人的情感與意志;研究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設計者要運用各種理論和手段去沖擊影響人的情感,使其升華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室內環境如能突出的表明某種構思和意境,那末,它將會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更好地發揮其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
3.室內裝飾設計要點
室內空間是由地面、墻面、頂面的圍合限定而成,從而確定了室內空間的大小和形狀。進行室內裝飾的目的是創造適用、美觀的室內環境,室內空間的地面和墻面是襯托人和家具、陳設的背景,而頂面的差異使室內空間更富有變化。
3.1 基面裝飾——樓地面裝飾①基面要和整體環境協調一致,取長補短,襯托氣氛。從空間的總體環境效果來看,基面要和頂棚、墻面裝飾相協調配合,同時要和室內家具、陳設等起到相互襯托的作用。②注意地面圖案的分劃、色彩和質地特征。③滿足樓地面結構、施工及物理性能的需要。基面裝飾時要注意樓地面的結構情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予構造、施工上的方便,不能只是片面追求圖案效果,同時要考慮如防潮、防水、保溫、隔熱等物理性能的需要。基面的形式各種各樣,種類較多,如:木質地面、塊材地面、水磨石地面、塑料地面、水泥地面等等,圖案式樣繁多,色彩豐富,設計時要同整個空間環境相一致,相輔相成,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3.2 墻面裝飾室內視覺范圍中,墻面和人的視線垂直,處于最為明顯的地位,同時墻體是人們經常接觸的部位,所以墻面的裝飾對于室內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滿足以下設計原則:整體性:進行墻面裝飾時,要充分考慮與室內其它部位的統一,要使墻面和整個空間成為統一的整體;物理性:墻面在室內空間中面積較大,地位較主要,要求也較高,對于室內空間的隔聲、保暖、防火等的要求因其使用空間的性質不同而有所差異,如賓館客房,要求高一些,而一般單位食堂,要求低一些;藝術性:在室內空間里,墻面的裝飾效果,對渲染美化室內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墻面的形狀、分劃圖案、質感和室內氣氛有著密切的關系,為創造室內空間的藝術效果,墻面本身的藝術性不可忽視;墻面的裝飾形式的選擇要根據上述原則而定,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抹灰裝飾、貼面裝飾、涂刷裝飾、卷材裝飾。這里著重談一下卷材裝飾,隨著工業的發展,可用來裝飾墻面的卷材越來越多,如:塑料墻紙、墻布、玻璃纖維布、人造革、皮革等,這些材料的特點是使用面廣,靈活自由,色彩品種繁多,質感良好,施工方便,價格適中,裝飾效果豐富多彩,是室內設計中大量采用的材料。
3.3 頂棚裝飾頂棚是室內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室內空間裝飾中最富有變化,引人注目的界面,其透視感較強,通過不同的處理,配以燈具造型能增強空間感染力,使頂面造型豐富多彩,新穎美觀。
4.室內裝飾設計要滿足現代技術要求
建筑空間的創新和結構造型的創新有著密切的聯系,二者應取得協調統一,充分考慮結構造型中美的形象,把藝術和技術融合在一起。這就要求室內設計者必須具備必要的結構類型知識,熟悉和掌握結構體系的性能、特點。現代室內裝飾設計,它置身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范疇之中,要使室內設計更好地滿足精神功能的要求,就必須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
5.室內裝飾設計要符合地區特點與民族風格要求
由于人們所處的地區、地理氣候條件的差異,各民族生活習慣與文化傳統的不一樣,在建筑風格上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的地區特點、民族性格、風俗習慣以及文化素養等因素的差異,使室內裝飾設計也有所不同。設計中要有各自不同的風格和特點。要體現民族和地區特點以喚起人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結語:現代室內設計中,在選擇裝飾材時也應根據不同材料的本質特點,結合設計對象、環境、功能、空間、氣氛等因素并加以合理運用,以充分表達設計者的設計意圖,滿足空間使用的情感要求,實現空間的功能需求;另外,在運用裝飾材料的同時,要注意藝術與技術的合理結合,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設計者只有通過加深對裝飾材料特性的理解和提高自身對裝飾材料運用的能力,才能設計創造出人性化的室內空間環境,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健康的理想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篇5
空間的裝飾設計是室內設計的第一任務。蘇陳衛生院病房樓是一座新建的大樓,在其室內空間設計時,除了尊重建筑設計和完善功能細部外,主要考慮到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活動狀態。患者及其家屬從衛生院外部進入病房樓入口大廳,然后依次進入門廳、問詢、護士吧臺和病房,不同的患者及其家屬心理需求對應不同的空間需求。結合實際空間現狀,在該衛生院入口門廳設計時采用簡潔、耐用的釉面瓷磚和整齊的亞光不銹鋼等材料,主要凸顯出該衛生院的現代、簡潔、有序和責任感。而在門診大廳(問詢、引導人流、宣傳提示)等大空間上,除了將土建所給予的空間盡可能充分利用外,利用不同裝飾材料營造出具備導向性的流動區域和宜人的排隊等候區域環境,大量采用簡潔、耐磨等中高檔裝飾材料,重復使用統一的標識指引牌,另外電子顯示屏、室內綠化等設施齊全,室內照明系統也選用與整個環境相和諧的色調。這些裝飾材料的設計正確搭配使用,最終使患者及其家屬對蘇陳衛生院第一印象較好,產生信賴感,加快到達各個功能區域的速度。在候診廳、預防保健部、病房等中小空間上,采用親和的設計表現手法,選用淺冷色系列的裝飾地膠,材質細膩、柔軟、相對耐用,這樣不但體現鄉鎮衛生院室內空間的溫馨感和自然,還會使患者及其家屬有一種“家”的感覺,從心理上使患者心平氣和地配合醫生的診斷和治療。為了適應病房樓當時的施工,一到三層大面積地面采用800×800MM米色地磚。底層走道墻面干掛白色瓷板加150高深灰色瓷板踢腳線,二、三、四層墻面用膠泥貼白色瓷板加150高深灰色瓷板踢腳線;其余除手術室、會議室、辦公室墻面刷米色乳膠漆。底層防保區域地面采用淺灰色地膠,墻面采用淺綠色鋁塑板飾面。所有走道吊頂采用600×600MM灰白色微孔鋁板;手術室頂部采用專業淡綠色鋁板;辦公室、會議室頂部采用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刷白色乳膠漆吊頂。燈具選擇600×600MM三管防眩光格柵燈,局部吊頂反光燈槽燈帶采用白色T5高效節能燈與造型的配合。所有病房用膠泥貼三塊400×800MM米色瓷板加150高橙灰色瓷板踢腳線;專業醫用治療帶上口平齊1350MM高米色瓷板。
2姜堰區第三人民醫院綜合樓室內裝飾設計與施工
根據德國慕尼黑市醫學試驗證明:淺藍色對高熱病人有退熱作用;紫色對孕婦有安靜作用;褐色對低血壓患者有升高血壓作用;橙色對術后胃口欠佳病人有增加食欲作用;淡綠色對煩燥型病人有心理起鎮靜作用[1]。在姜堰區第三人民醫院這所位于城區的鎮級衛生院的設計與施工實踐中,充分應用以上的研究色系,從目前竣工后的效果來看,能夠使人們真正體會到了以“人”為本的含義。這里的“人”是指———病人、醫護人員和醫院的管理者。從病人的角度,裝飾材料應普遍選用淡灰色系列瓷板、石材、金屬板材和涂料,來營造一個良好、寬松的就診環境;從醫護人員的角度,裝飾材料宜選用冷色系列的地磚、家具和燈飾,來營造一個方便、簡潔的工作環境;從鄉鎮衛生院管理者的角度來看,裝飾材料的合理搭配使用,第一符合管理者對于資金的投入和產出能獲得最大回報的掌控,第二是營造更便捷、整齊有序的管理氛圍(見圖1)。因此要同時滿足三方要求,難度較大。這就需要在設計和施工中除了本著對業主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還要具備與各方面處理各種復雜問題的豐富經驗。姜堰區第三人民醫院綜合樓為方便施工,我們在施工上一到六層大面積地面采用800×800MM米黃色拋光地磚;一、二、六層走道墻面干掛灰白色瓷板,其余除手術室、會議室、辦公室外墻面噴灰白色乳膠漆;二層防保區域地面采用芬蘭綠地膠,墻面采用米色鋁塑板飾面。所有頂面除手術室、病房、辦公室、會議室外采用600×600MM淺灰色微孔鋁板;手術室頂部采用專業淡綠色鋁板;病房、辦公室、會議室頂部采用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吊頂。病房、辦公室、會議室采用紙面石膏板刷白色乳膠漆;燈具選擇600×600MM、600×1200MM三管防眩光格柵燈,局部吊頂反光燈槽燈帶采用白色T5高效節能燈與造型的配合。所有病房用膠泥貼1350MM高灰白色瓷板,即為三塊400×800MM灰白色瓷板加150高深灰色瓷板踢腳線;專業醫用治療帶上口平齊1350MM高灰白色瓷板。
3多種裝飾材料組合設計與施工研究
3.1對鄉鎮衛生院室內裝飾材料搭配研究
各種大面積使用的裝飾材料應選擇以平淡柔美的淺灰組色和高雅的淡灰組色為主,如米色加白、象牙黃加粉綠、象牙白加淺藍、米黃加灰白等,局部畫龍點睛處點綴少量的小清新組合(如白加綠、橙加灰),以此為基本原則。同時也需要在設計和施工時對材料進行創新性地使用。實際上,泰州周邊鄉鎮衛生院室內裝飾空間所展現給我們的就是各種裝飾材料不同組合后的結果。然而,這些組合就是要求對現有市場上的裝飾材料,在室內設計時進行詳細的論證和分析。因此,必須要突破傳統做法和習慣思維模式,打破常規條件下應用裝飾材料的方法,開發一批新的創新材料運用到鄉鎮衛生院室內空間設計中,如仿石材、仿金屬涂料的運用。使用這類裝飾材料,除了加工更加容易外,觀感、樣式和色彩協調性更能體現現代醫療空間的需求。隨著石材和金屬在鄉鎮衛生院室內使用范圍的進一步擴大,這也為室內環境的創新提供了條件[2]。在這些原則的運用基礎上,通過參與實踐項目的調查、研究與設計,使有關室內空間設計的理論知識在具體的工程項目實踐中真正得到應用,并不斷總結提高;在項目的研究和設計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設計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充分培養項目團隊的創新精神。
3.2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在鄉鎮衛生院的室內裝飾設計中,石材和木材作為主要的裝飾材料被大面積地使用。如果是用石材鋪設地面,設計師通常會采用同色系的木材來裝飾門窗、搭配家具,為的是達到整體的和諧統一,而且會使整個鄉鎮衛生院的色彩氛圍更加親切和溫暖。當然,也可以通過色彩的明暗特點及表面紋理來實現一些有對比的搭配,使空間同樣溫暖且又富于變化和趣味性。(2)在一些較復雜的鄉鎮衛生院室內設計中(如泰州市姜堰區第三人民醫院綜合樓),會經常使用多種裝飾材料的組合,這就要求設計師采用更多的手法,搭配處理好不同裝飾材料的色彩關系,從而形成色調柔和、質感強烈、顏色豐富的變化的空間。運用最多的就是同色系的不同材料來組合,這樣比較容易統一整個空間的色調。但是由于同類色協調的手法容易把色調變得偏暖或者偏冷,所以也要利用材料的色彩明暗,尤其是冷暖對比,來達到跳躍、活潑的色彩環境效果,避免了單一的沉悶的色調。
4討論與結語
篇6
關鍵詞:室內裝飾設計
一、前言
自從人類有了建筑活動,室內就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并開始對室內環境有所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室內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更新發展與不斷豐富多彩。室內設計的任務就是綜合運用技術手段,考慮周圍環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發揮創作思維,創造一個既符合生產和生活物質功能要求,又符合人們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內環境。
二、室內裝飾設計的基本原則
1. 室內裝飾設計要滿足使用功能要求
室內設計是以創造良好的室內空間環境為宗旨,把滿足人們在室內進行生產、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所以在室內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內環境合理化、舒適化、科學化;要考慮人們的活動規律處理好空間關系,空間尺寸,空間比例;合理配置陳設與家具,妥善解決室內通風,采光與照明,注意室內色調的總體效果。
2. 室內裝飾設計要滿足精神功能要求
室內設計在考慮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時,還必須考慮精神功能的要求(視覺反映心理感受、藝術感染等)。
室內設計的精神就是要影響人們的情感,乃至影響人們的意志和行動,所以要研究人們的認識特征和規律;研究人的情感與意志;研究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設計者要運用各種理論和手段去沖擊影響人的情感,使其升華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室內環境如能突出的表明某種構思和意境,那末,它將會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更好地發揮其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
3. 室內裝飾設計要滿足現代技術要求
建筑空間的創新和結構造型的創新有著密切的聯系,二者應取得協調統一,充分考慮結構造型中美的形象,把藝術和技術融合在一起。這就要求室內設計者必須具備必要的結構類型知識,熟悉和掌握結構體系的性能、特點。現代室內裝飾設計,它置身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范疇之中,要使室內設計更好地滿足精神功能的要求,就必須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
4. 室內裝飾設計要符合地區特點與民族風格要求
由于人們所處的地區、地理氣候條件的差異,各民族生活習慣與文化傳統的不一樣,在建筑風格上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的地區特點、民族性格、風俗習慣以及文化素養等因素的差異,使室內裝飾設計也有所不同。設計中要有各自不同的風格和特點。要體現民族和地區特點以喚起人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室內裝飾設計的依據
室內設計既然是作為環境設計系列中的一“環”,因此室內設計事先必須對所在建筑物的功能特點、設計意圖、結構構成、設施設備等情況充分掌握,進而對建筑物所在地區的室外環境等也有所了解。 具體地說,室內設計主要有以下各項依據:
1、人體尺度以及人們在室內停留、活動、交往、通行時的空間范圍
首先是人體的尺度和動作域所需的尺寸和空間范圍,人們交往時符合心理要求的人際距離,以及人們在室內通行時,各處有形無形的通道寬度。 人體的尺度,即人體在室內完成各種動作時的活動范圍,是我們確定室內諸如門扇的高寬度、踏步的高寬度、窗臺陽臺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其相間距離,以及樓梯 平臺、室內凈高等的最小高度的基本依據。涉及到人們在不同性質的室內空間內,從人們的心理感受考慮,還要顧及滿足人們心理感受需求的最佳空間范圍。從上述的依據因素,可以歸納為:(1)、靜態尺度;(2)、動態活動范圍;(3)、心理需求范圍。
2、家具、燈具、設備、陳設等尺寸,以及使用、安置它們時所需的空間范圍
室內空間里,除了人的活動外,主要占有空間的內含物即是家具、燈具、設備。 對于燈具、空調設備、衛生潔具等,除了有本身的尺寸以及使用、安置時必須的空間范圍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此類設備、設施,由于在建筑物的土建設計與施工 時,對管網布線等都已有一整體布置,室內設計時應盡可能在它們的接口處予以連接、協調。誠然,對于出風口、燈具位置等從室內使用合理和造型等要求,適當在 接口上作些調整也是允許的。
3、室內空間的結構構成、構件尺寸,設施管線等的尺寸和制約條件
室內空間的結構體系、柱網的開間間距、樓 面的板厚梁高、風管的斷面尺寸以及水電管線的走向和鋪設要求等,都是組織室內空間時必須考慮的。有些設施內容,如風管的斷面尺寸,水管的走向等,在與有關 工種的協調下可作調整,但仍然是必要的依據條件和制約因素。例如集中空調的風管通常在板底下設置,計算機房的各種電纜管線常鋪設在架空地板內,室內空間的 豎向尺寸,就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4、符合設計環境要求、可供選用的裝飾材料和可行的施工工藝
由設計設想變成現實,必須動用可供選用的地面、墻面、頂棚等各個界面的裝飾材料,采用現實可行的施工工藝,這些依據條件必須在設計開始時就考慮到,以保證設計圖的實施。
5、業主確定的投資限額和建設標準,以及設計任務要求的工程施工期限
具體而又明確的經濟和時間概念,是一切現代設計工程的重要前提。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的不同之處,在于同樣一個旅館的大堂,相對而言,不同方案的土建單方造價比較接近,而不同建設標準的室內裝修,可以相差幾倍甚至十多倍。例如一般社會旅館大堂的室內裝修費用單方造價1000元左右足夠,而五星級旅館大堂的單方 造價可以高達8000~10000元。可見對室內設計來說,投資限額與建設標準是室內設計必要的依據因素。同時,不同的工程施工期限,將導致室內設計中不 同的裝飾材料安裝工藝以及界面設計處理手法。
篇7
一、國內裝飾風格的幾種形式
室內裝飾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和時代性,室內裝飾風格把一個時代的室內裝飾特點以及規律性的精華提煉出來,表現在室內家具等各個造型方面。裝飾風格是室內裝飾設計的靈魂,是裝飾的主旋律。在現代裝飾行業中,有的人認為將居家裝修得越豪華越好,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怎樣將裝飾風格與室內功能相互結合,使居住裝飾風格完美統一,我們可以從東西方文化中尋找切入點。一般可將居室裝飾風格大致分為東方風格和西方風格。西方風格主要以歐洲早期的羅馬式、哥德式、中世紀以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為代表以及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風格流派。東方風格一般以中國明清傳統風格、日本明治時期風格、南亞伊斯蘭國家的風格為主要風格。目前,國內裝飾流行以下幾種風格:
1.現代裝飾風格。⑴現代簡約風格。現代簡約風格可說是滲入了各個領域。它以簡潔明快為主要特點,重視室內空間的使用功能,強調室內按功能區分的原則進行布置,家具布置與空間密切配合,以簡潔的造型、純潔的質地、精細的工藝為其特色。⑵工薪式風格。工薪階層追求的一種裝飾風格,最突出的特點是能在面積較小的住宅內,達到平面布置合理,充分利用空間,它強調設計應更多地服務于功能,居室裝修既經濟、又舒適,符合現代生活的要求。
2.傳統古典裝飾風格。⑴傳統中式風格。中國傳統崇尚莊重和優雅,多采用對稱的空間構圖方式,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結合在一起,匾額、書畫、對聯、八仙桌、條案,再加上現代裝飾,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傳統中式居室裝飾風格。⑵古典式風格。這是一種追求華麗、高雅的古典風格,空間裝飾環境多表現出華美、寧靜優雅等特征。以歐式或中式傳統為基礎的構想,居室主色調為白色。家具為古典彎腿式,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木線與家具用作裝飾居室及家私陳設。
3.地域性裝飾風格。⑴田園風格。田園風格大量使用實木制作,注意運用地方建筑材料或利用當地的傳說故事等作為裝飾風格的主題。在室內環境中力求表現悠閑、舒暢的田園生活情趣,創造自然、質樸、高雅的空間氣氛。⑵自然風格。自然風格摒棄人造材料的制品,把木材、草藤等天然材料運用于室內建材中,崇尚自然。⑶和式風格。以日本的傳統顏色為重點,將日本傳統的樣式與現代功能性的生活方式互相結合而形成的裝飾風格。空間造型極為簡潔,用杉、扁柏、竹、日本紙等自然素材進行室內裝飾用材。用榻榻米、木格推拉門、涂壁等裝飾風格進行室內裝飾設計,具有莊重感。
二、裝飾風格形成的審美本質
人的屬性決定了室內裝飾設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東西方美學文化的精髓與包容,同時亦簡化了繁雜設計元素的今天,人們追隨一種自已喜愛的設計風格,使有限的室內空間更加通暢、含蓄,使生活更加充滿人文關懷。這是人們要求進步的一種表現,居室室內環境設計更應深入了解室內空間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彰顯居室的藝術風格和美學風范,去引導時尚,真實地、全方位地服務于大眾。
現代室內裝飾風格,強調藝術與生活新型綠色裝飾材料與簡約造型組合的新格局,力求人情化的室內意境,也是在生活中工作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劇增的狀態下人們對生活需求的一種安樂歸屬感。當人們在現代物質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滿足時,一種向往傳統、懷舊、古典裝飾設計風格悄然興起。新古典主義風格體現了人們對古典元素創作性的吸收與運用,有著深厚的文化沉淀,地域裝飾風格有著豐富的地域生活色彩。主要表現為尊重民間的傳統習慣、風土人情,保持民間特色。居室設計的裝飾風格是從文化中生發出來的,表現在文化情調、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三個方面,文化性最能體現環境空間藝術美的流動性。文化理解和詮釋的風格通過文化內涵的表現,反映業主對生活的理解,體現在他們裝修風格的選擇上,同時也體現在現代文化的和諧與統一上。
三、居室裝飾風格的確立
家居裝修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分到新房子后進行全面裝修;另一種是對原住的舊房子進行翻新裝修,選擇裝飾風格要有一個明確的統一主題,用統一的手法來規劃設計,使家居裝飾構思變得既有功能表現又有美學內涵,這是每個設計師都想追求的理想設計境界,那么統一明確的主題應如何實現?可從如下幾方面加以統一。
1.裝飾定位要明確。裝修要符合家庭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要以家庭經濟實力為尺度,確定資金投入和裝修檔次;尊重自己所居住建筑物的基礎條件,以科學的態度嚴格遵守建筑物的規范和要求。家居設計,業主都期望有新意,與眾不同,最為基本的要求當然是功能合理。此外,室內設計還應顧及其他諸多條件,如:結構性、材料性及時代性等,由此可見,重視家居裝飾風格與家居的功能性將是現代人追求的方向。家居裝飾設計是包括人的生理、心理、物質、精神等許多方面的綜合性設計,業主對裝飾風格的采用,不僅僅折射出家居設計功能的多層次,而且反映了業主的審美需要和真實感受。
2.居室風格要符合業主的需求。居室裝飾設計過程和設計效果對于設計師和業主都非常重要。居家設計是根據業主身份、喜好、性格、經濟實力定位進行設計的。不同的業主對家居設計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但無論如何,都應以方便、安全、美觀、舒適、實用為前提。尋求廣泛的適應性,要有體現主題的新觀念和新的審美意識,因此,怎樣在滿足業主需求的前提下,進行創新設計,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3.裝飾風格要注意居室建筑規劃與空間的融合。最理想的空間狀態應該是把室內居室的建筑規劃與室內空間融為一體,這是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而目前我們所做的大部分設計都是在已有建筑構架之上進行的,因此應提倡室內與室外空間的融合以及建筑與室內之間空間的融合,也只能是在空間有限的前提下進行設計。居室空間一般都有大的共享空間,如何將室外的光、水、綠化引入室內或客廳,如何打破原有陳舊的空間利用模式,使建筑與室內空間的融合達到完美,需要吸收以往的經驗,但更需要有新的設計理念。
4.新型綠色材料與裝飾風格密切相關。居室裝飾中綠色裝飾材料的運用對裝飾風格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怎樣選擇綠色裝飾材料在室內環境設計過程中也是很重要的設計決策,決定著裝飾材料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影響性質。生態環境設計要求設計人員改變傳統的選材方法,選材時不僅要考慮性能與空間造型用材的要求、還要考慮材料對環境的影響,設計師要不斷提高環保的知識水平和綠色裝飾材料運用能力,能準確掌握綠色裝飾材料的種類及其相關的環保標準。才能科學合理地使用各種裝飾材料,更經濟合理地進行空間裝飾的設計。
總之,在現代家居設計領域中,裝飾風格處理手法,設計師應根據業主的要求,幫助業主找到真正適合他自己的設計品味與設計風格的居住環境。家居設計理念最終需要通過具體的形式語言來表達,它包括設計風格的選擇與設計手法的運用。因此需要充分重視藝術性,即風格的形成,在重視物質技術手段的同時,高度重視建筑美學原理,創造具有視覺愉悅感、文化內涵、表現力、感染力的室內空間形象的居室環境,使居室設計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生理要求與心理要求、物質因素與精神因素達到高度平衡和綜合。
參考文獻:
[1]陸琦:《傳統居民裝飾的文化內涵》,華中建筑出版社,1998。
[2]李硯祖:《裝飾之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3]李硯祖:《環境藝術的新視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篇8
通過參觀家具、燈具,配飾等的功能、造型、燈光、尺度、風格、材料、色彩,了解室內裝飾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開闊視野,為接下來的我的室內設計創作打下基礎。
二、實習內容
室內空間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居住空間,也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建筑內部空間場所,作為室內環境的設計者,首先應該滿足使用者對空間的功能和審美需求。所以,對于我們這些初學者,更應該多看。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濟南的幾家大型家具城,了解一些室內設計的知識。
第一天,我們來到銀座家居,第一感覺,很震撼。接下來,接連不斷的震撼接踵而來。每一家店面都主營一種風格和品牌,銀座家居多數是進口產品,價格昂貴,但是他的審美價值是名副其實的,無論從造型、色彩、材料、功能上,都讓人眼前一亮。通過導雇員的解釋,這些昂貴的家具深深的吸引了我們的眼球。尤其是那些樣品房。每一件樣品房的風格、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時代風貌都協調統一。無論是簡約型、現代型、中式的、歐式的,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溫馨舒適。我想,能夠滿足消費者居住要求的設計就是好的設計。所以,室內空間的首要任務是根據整體空間的功能與審美要求來進行設計組織與規劃定位。
第二次,我們選擇的是富雅家居,他的規模與銀座家居相當,更多的是國產產品。通過今天的參觀,對室內設計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樣品房,都有一些共性,無論這個建筑物的功能上區別是很大的,如,商務酒店,KTV,學校等等,功能不同,卻都少不了這些元素。這也是室內設計必須注意的幾大要素。
第一,空間要素。空間的合理化并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是設計基本的任務。要勇于探索時代、技術賦于空間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過去形成的空間形象。
第二,色彩要求。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科學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內色彩除了必須遵守一般的色彩規律外,還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第三,.裝飾要素。室內整體空間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構件、如柱子、墻面等,結合功能需要加以裝飾,可共同構成完美的室內環境。充分利用不同裝飾材料的質地特征,可以獲得千變完化和不同風格的室內藝術效果,同時還能體現地區的歷史文化特征。
第四,光影要求。人類喜愛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陽光直接引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黑暗感和封閉感,特別是頂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內空間更為親切自然。光影的變換,使室內更加豐富多彩,給人以多種感受。
第五,.陳設要素。室內家具、地毯、窗簾等,均為生活必需品,其造型往往具有陳設特征,大多數起著裝飾作用。實用和裝飾二者應互相協調,求的功能和形式統一而有變化,使室內空間舒適得體,富有個性。第六,綠化要素。室內設計中綠化以成為改善室內環境的重要手段。室內移花栽木,利用綠化和小品以溝通室內外環境、擴大室內空間感及美化空間均起著積極作用。
第三次,地點是紅星美凱龍。這里主要經營一些裝飾材料。裝飾材料是進行室內裝飾的物質基礎,是表現設計的依賴對象。裝飾材料具有多方面的性質,包括物理性、裝飾性等多種性質,其中,材料的裝飾性,可以讓人們獲得美感體驗,是美化環境的主要裝飾要素,例如,材料的色彩、肌理、質感等給人的視覺感受。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審美層次的提高,使我們具有了種類繁多、品種齊全的室內設計裝飾材料。每一種裝飾材料都有自身的裝飾特性,有其自身的優缺點和一定的適用范圍。
木材類。木材是室內裝飾的基本材料之一,使用量居首。木材自然生動的紋理和人貼近的色澤,它質地精良,觀感優美,是很好的裝飾材料;石材有悠久的歷史,種類繁多,花色各異,分為天然石材和人在石材,有大理石、天然花崗巖、人造石材;陶瓷類,室內設計主要用建筑陶瓷,常用的有:瓷質磚、彩色釉面磚、陶瓷錦磚、陶瓷藝術專等;地毯類,在選用紡織品時,其色彩、質感、圖案等除考慮室內整體的效果外,還可以作為點綴。室內如缺少紡織品,就會缺少溫暖的感覺。玻璃類,用途很廣泛,從透光、隔熱、防塵、防躁到放膽、防輻射、防暴,調節美化空間的功能,并且種類繁多。石膏為主材的各種飾品,具有良好的裝飾效果,例如雕塑。其他裝飾材料如:乳膠漆類,貼面材料類(壁紙、墻布),金屬裝飾制品類,等等。
三、實習體會和總結
一周的實習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對這短短的幾天,也有很多的感受。
參觀結束后,大家都在議論裝飾成本問題。認為裝好一款舒適、個性的房子費用比買房子還貴。因為進口品牌高檔家具太昂貴了。我覺得,昂貴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舒適,更不一定適合自己。用著舒服,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在家庭裝修中,質量的好壞不取決于材質檔次的高低,而應高超的設計質量取勝。例如做衣服的面料有高有低,笨裁縫用高級面料也不一定能作出款式好的服裝,相反巧裁縫常可利用低檔面料作出款式新穎別致的服裝。這一例舉充分說明了,在家庭裝修中要強調精心設計于用材才是正確之路,而絕非濫用進口大理石、鈦金燈等所能奏效的。切忌片面追求高檔材料的傾向。另外,風格統一也應當注意。有的家庭裝修把某些豪華賓館中的設計手法和材質選擇加以搬用,這樣就會使裝修效果走了題,如大吊燈、大燈池、大貼臉等一系列的金碧輝煌的效果,感覺不到一絲的家庭溫暖。因室內裝修界甚至有人提出住宅裝修要“賓館化”的錯誤提法,因為賓館是人們暫時逗留的地方,人流熙熙攘攘,不可能存在家庭氣氛,因此這種觀點只能誤導家庭裝修的正確方向。受這種錯誤傾向的影響,甚至有的家庭一味的模仿KTV歌廳的裝修效果,把家庭變成了文娛的場所,也是文不對題的。總之,這些做法只能說是花了錢,卻買不到家庭溫馨的氣氛。
篇9
【關鍵詞】:辦公環境,室內設計,污染,控制,綠色裝飾材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室內裝飾也逐漸走向現代化。墻面裝飾材料已由乳膠漆、中高檔壁紙代替大白、普通瓷磚,地面裝飾也不再是灰、冷、硬的水泥地面,而多采用玻化磚、復合木地板、高檔塑料地板、地毯等進行裝飾。吊頂已成為一種時尚,有石膏板吊頂、塑料扣板吊頂、裝飾玻璃吊頂等。廚衛的現代化裝修熱正在興起。當人們極盡所能把各種新穎的、具有時代感的各種裝修材料將室內打扮豪華溫馨和享受這份舒適與氣派時,卻往往忽視由于一些裝修材料的使用而帶來的危害。常見媒介報道:裝修后使用者輕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失眠、呼吸道疾病等癥狀,重者甚至有中毒而死亡的。這都是由于使用者選用了有毒害的建筑裝修材料進行室內裝修而造成的不良后果。隨著人們對自身保健和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對綠色建筑裝修材料的需求將日益迫切。
一、室內設計的概念:
室內設計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這一空間環境既要具有使用價值,也要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室內設計從設計構思、施工工藝、裝飾材料到內部設施,必須和當時社會的物質生產水平、社會文化和精神生活狀況聯系在一起,也還和當時的哲學思想、美學觀點、社會經濟、民俗民風等密切相關。
二、綠色裝飾材料的特點及類別
綠色建材又稱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綠色建材就是裝飾材料除具有實用功能、外表美觀的之外,還要具有對人體、環境沒有毒害、沒有污染。
綠色建材的一種是環保型裝飾材料(又稱無害裝飾材料),是指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都不會產生危害的裝飾材料,不含有害化學物質,如天然的石材、木材、竹材和棉布等。比如乳膠漆,乳膠漆是近年來通過引進開發而成的涂料新族,除施工簡便外,更有各種絢麗之色給居室環境帶來繽紛的色彩;在環保方面無污染,涂刷后散發出陣陣清香;日后還可以復刷或用清潔劑進行清理,同時又有抑制墻體內的霉菌散發。比如復合地板,它具有防蛀、防霉、防腐、不變形、阻燃和無毒等特點,適合于賓館、高檔公寓、別墅、寫字樓。比如環保的石膏板,有些石膏板目前具有在沿海濕熱氣候下,受潮不發生霉變,觸水后板面不變形,在冷熱水浸泡48h后不爛不發生污染等良好性能。
綠色建材的另一種是保健型裝飾材料,是指除了具有裝飾功能外,還具有保健功能的裝飾材料。比如有一種常溫遠紅外線陶瓷,可以吸收外部環境的熱量,并能將其轉變為8~12pm的遠紅外線,能有效地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幫助人體消除疲勞。再如有一種防輻射涂料,既可以阻擋有害的氣體,又能對射線起阻擋作用,保護人體健康。
通過以上對綠色建材的介紹,我們可以大概了解綠色建材對人和環境都是益處頗多的。綠色建材將逐漸替代過去老式的有毒害的建材,這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鼓勵倡導生產和使用綠色建材,對環境保護、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綠色環保裝飾材料在辦公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在裝飾設計時所用到的材料中,應多應用綠色環保裝飾材料。如會議室和辦公室的地面可以應用實木復合地板,首先它具有環保性、無放射性,對人體無傷害,對環境不構成污染,其次它還具有耐磨、耐腐蝕等特點。辦公家具使用實木材質的家具,外貼裝飾面板,既環保又美觀大方。辦公區及走廊地面應用玻化磚做地面。應用簡潔的設計風格,盡量避免使用花哨浮躁的色彩和繁瑣內容,以符合儉約、環保的設計需要。在辦公環境中,盡可能的多擺放綠色植物,改善辦公環境,這樣既可以凈化空氣提高空氣質量,也讓人的心情和視覺舒緩,提高辦公室人員的工作效率。
在進行辦公室內空間設計時視覺環境的設計固然需要,但不應局限于視覺環境,物理環境(聲、光、熱等)、空氣質量及人心理感覺等因素也應綜合考慮并引起高度重視。
(一) 辦公大堂和走廊
在大堂設計時,可以運用明快的色彩,使人產生一種通透的感覺。不宜單純從視覺感受出發,過量的選用光亮硬質的裝飾材料。同時應該考慮到大堂內的混響時間過長短,提高聲音效果。要創造風格、意境和情趣來滿足人的審美要求;形象要簡捷、造型要親切、界面要友好、功能要多樣。選材要自然、無毒、無害、可再生、經久耐用,盡量選用綠色環保的建材。
(二) 辦公室
辦公室要注意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的結合,力求迎合當前室內設計的趨勢。采用時尚的設計和綠色環保的材料,在合適的位置擺放適合的綠色植物。
(三) 多功能廳及會議室
多功能廳及會議室,考慮到該空間不常開放性,對空氣質量的要求高。可以一方面采用空氣凈化設備,另一方面在設計時選用綠色環保材料。例如天花頂采用紙面石膏板吊頂,墻壁采用無毒防霉的壁紙及乳膠漆,辦公家具采用實木質或檢驗達標的家具產品。
在越來越發達的現代社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辦公室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提高其環境質量。控制辦公室內環境的污染,使用綠色裝飾材料進行裝飾,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設計和創造一個舒適、干凈、健康的辦公環境,是我們每個設計師應該堅持的理念。
【參考文獻】
【1】 劉君卓等:室內裝修與不良建筑物綜合癥,《環境與健康》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中國人生科學學會綠色工作專業委員會:室內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建筑知識》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3】鄒偉民:《室內環境設計》,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篇10
關鍵詞:室內裝飾設計 設計原則 現狀 問題 完善性策略
一、室內裝飾設計概念性分析
室內裝飾設計是指為滿足人們對它的視覺感受、使用功能的要求
而進行的準備工作,對現有的建筑物內部空間進行深加工的增值準備工作。目的是為了在可行性的有限條件下讓具體的物質材料在技術、經濟等方面形成能夠成為合格產品的準備工作。室內設計是從建筑設計中的裝飾部分演變出來的,不但離不開工程技術上的知識,而且也需要藝術上的理論和技能支持,是對建筑物內部環境的再創造。室內設計主要有公共建筑空間和居家兩大類別構成。當我們提到室內設計時,會提到的還有動線設計、空間色彩、照明功能等等相關的重要術語。
二、室內裝飾設計原則分析
隨著人們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現代室內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嚴格,為了更好的需要滿足人們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等方面的要求,在為人服務的前提下,都需要綜合地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交往等各種關系,對功能的使用、經濟效益的提高、環境氛圍是否舒適美觀等種種要求進行準確的解決。現代室內設計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系統工程,設計及實施的過程中還會涉及材料、設備、定額法規以及與施工管理的協調等諸多問題,但是現代室內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只能是為人和人際活動服務。在室內空間的組織、色彩和照明的選用方面需要研究人們的行為心理、視覺感受方面的因素,以及對相應使用性質室內環境氛圍的烘托等因素。例如:室內空間具有神秘感高聳的教堂,會議廳有莊嚴感規正的室內空間具,而娛樂場所給人以興奮、愉悅的心理感受的則離不開絢麗的色彩和繽紛閃爍的照明。我們為了滿足人和人際活動所需的室內人工環境,就應該充分運用現時可行的物質技術手段和相應的經濟條件,創造完美的燈光效果。
三、當前我國室內裝飾設計中的問題所在
首先,居室空間追求豪華的盲目性,資料表明,一般我國現代住宅的室內凈高約有2.6m,是人類心理承受的下限的凈高尺度,但是,有的人喜歡把歐式大墻裙、封閉式全吊頂全部裝飾在室內狹小的空間內,使有限的居住空間變得更加緊湊壓抑,工作緊張的人回家后看到加了吊頂后過低的居室高度,更容易使其感覺一種壓迫感,從而使心理壓力更大為健康埋下隱患。中國百姓的住房遠遠不同于歐洲大面積高墻體建筑,如果小居室周圍再鑲嵌木板,空間縮水就更嚴重了,盲目模仿歐式裝飾,只會使本來不大的房間更變成了小鴿子籠。
其次,室內空間采光、通風、存在問題。室內設計中普遍濫用色玻璃及密封性門窗,對于居室通風、采光忽略其中致使室內昏暗,就算是白天自然光線難以入室亦需開燈,缺乏日照的問題。有調查顯示,一個成人每小時需空氣約為30m3 /1s人們常常為了美觀或出于實用考慮,常把內門亮窗去掉,搞全封閉裝飾,封閉或改為貯藏室,致使室內通風不暢。還有人把原來的廚房改為它用,把陽臺改為廚房,表面上看是擴大了使用面積,卻使原來的通風路線受阻,廚房殘余油煙會污染室內空氣,令人氣悶。加之裝修所用的材料,其中大部分含有苯和其它有害物質,大都是人工合成的物質,它們發出的氣味,且都是不吸水、不透氣材料,被人們長期吸入,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人們為了追求美觀、舒適、方便的裝修需要,往往會改動電氣線路和設施構造,但卻未考慮這種隨意增加負荷和隨意改變線路走向的做法帶來的后果,忽略了電器設施的安全性,極易造成漏電、短路、超負荷等引發事故的發生。
最后,隨意拆除墻體會對整體結構穩定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我國,隨意拆卸墻體或者隨意改變房屋用途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些隨意給房屋埋下禍患,開洞、切板、打薄隔間壁被等影響了房屋的強度、隔音和保熱效果。房屋大多是磚混結構,按規定,無論是承重墻還是非承重墻,都是不允許隨意在其上鑿洞或是將其拆除,鋼筋更不能隨意切斷。墻體也首當其沖地承擔了承重抗震構件的使命,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將直接破壞房屋的整體,影響房屋的使用率,甚至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
四、新時期城室內設計完善性策略分析
一方面,居室設計要從平面布局力求舒適、方便實用的角度出發,講究整體化、個性化,滿足空間功能的要求,要考慮家具尺寸的大小,面積的合理分配、動靜區域的詳細劃分、人體工程學等各方面做到舒服實用、和諧統一。由于近年來我國家庭三口之家占了主要成份,人員組成逐步趨向小型化,面對今后的不斷增加,臥室的功能反而逐漸變得單一,反而家務勞動、吃飯、文娛活動等這些家庭事項相對的變得活躍起來。所以,客廳是組織居室內各室的布局已是非常必要和順理成章的核心靈魂了,在裝修設計中要注意充分注意豐富家庭的情趣,不斷的發揮作為家庭活動中心的利用空間功能。
另一方面,室內設計離不開美學的要求。就其審美性的角度來說,居室裝修設計絕對屬于視覺美學范疇,具體涵蓋了自然、個性、和諧三大方面的美感,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追求居室裝飾設計離不開帶著古樸、原始味道的自然美的裝飾材料,突出自然美的美感。在這類裝飾設計的居室里,常見的有:用粗糙的巖石裝飾墻面,或者采用稍作加工的巖石或木質的材料,再就是一些必不可少的原始情調的飾物裝飾,凸顯大自然的天然生態感覺和氣息。當然,這類設計應考慮到全局性,一些常用的用具也應以木石為主,比如:桌椅、床柜等也力求自然達到和諧統一。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裝飾設計,如在整面墻上張貼充滿自然情趣的彩色巨幅電腦噴畫或攝影作品。畫面或是一片湖泊,或是一片山林。畫面前點綴一些與此協調的盆栽植物,虛實結合,使人頓時視野開闊,有走進大自然的感覺。
其次,張揚個性的美感必不可少。風格個性是指真正的藝術創作所固有的一種能力。個性美體現著設計者的一種審美判斷,它不僅要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同時更需要生動的感性形象和情緒化的造型與旋律來充分表達自己內在想要訴說的情懷,往往由于個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進而形成各自獨立的風格。
最后,和諧之美。應該說居室裝飾設計不單純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富有生命氣息的藝術產物。藝術整體不是七拼八湊的胡亂堆積,更不是各部分之間的簡單相加,而是各部分相輔相成,部分之間都有內在的聯系的,每一部分之間都相互影響,都在整體中發揮自己的作用,這種有生命的藝術整體的構成一種和諧的美。
五、結束語
言而總之,室內裝飾設計要從國人的基本情況出發,以及對房屋裝飾設計的真實需求出發,不能盲目片面地追求國內外同行業風格,可以采用借鑒與眾不同的創意手法,吸收優良設計模式的特質,進而刺激室內裝飾設計理念的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劉莉莉.淺談室內裝飾設計[J].科技致富向導,2010,23.
[2]姜薇薇.淺談淺析中國室內裝飾設計風格與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2).
[3]林向健.淺談裝飾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與潮流趨勢[J].科技與生活,2010(006):196-196.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室內空間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