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技師培訓課程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3: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工技師培訓課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免費咨詢電話】400-001-9911轉分機27483
【課程范圍】Java、C++、C#/.Net、3G/Android、3G/IOS、 PHP、嵌入式、軟件測試、UID、網絡營銷、網絡工程、會計、UED、web、Unity3D、大數據等16大課程方向中高端軟件人才。
【課程特點】達內科技資深講師一線教學,根據學員需求安排授課,實訓與理論結合,從入門到精通,結合實際項目讓學員快速掌握所需技能,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成本。
【免費咨詢電話】400-001-9911轉分機27483
【溫馨提示】學員您好,達內科技是IT培訓行業品牌!請先輸入前10位總機號碼,根據語音提示輸入后5位分機號碼,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顧問老師。您可以把自己目前的技能水平跟老師做反饋,達內科技針對不同基礎(包括零基礎)的學員都開設有針對性的課程,包教包會,根據學員發展潛力推薦合理崗位就業,歡迎您的來電。
達內科技北京培訓中心分布情況:
北京市朝陽區達內科技潘家園安卓/IOS課程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達內科技亞運村軟件測試課程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達內科技會計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達內科技南鑼鼓巷UED課程校區
北京市東城區達內科技天壇Linux云計算/Pyhton/紅帽認證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達內科技廣渠門C++/嵌入式課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達內科技中關村JAVA課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達內科技大數據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達內科技萬壽路WEB前端課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達內科技清華園.NET/Unity3D課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達內科技海淀園PHP課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達內科技魏公村UID課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達內科技網絡營銷中心
一、達內國際集團簡介
達內國際集團是中國IT職業教育的品牌,是目前中國IT職業教育集團,2014年4月3日,達內國際集團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家在美國上市的IT職業教育集團,同時也是2014年赴美上市股。根據IDC的數據,達內國際集團是目前國內的IT職業教育機構,市場份額超過8.3%,排名行業。達內時代科技集團致力于培養面向電信和金融領域的Java、C++、C#/.Net、3G/Android、3G/IOS、 PHP、嵌入式、軟件測試、UID、網絡營銷、網絡工程、會計、UED、web、Unity3D、大數據等16大課程方向中高端軟件人才,先后獲得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集富亞洲JAFCO ASIA、美國高盛銀行的三輪投資,是國內首家獲得國際風險投資的IT職業教育機構。達內國際集團經過13年運營,以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依托,在中國軟件業發達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南京、武漢、杭州、西安、蘇州、成都、太原30多個大城市,建立100多個職業教育中心,年培訓5萬名軟件人才。已累計為IBM、微軟、摩托羅拉、華為、中軟、用友、Yahoo、阿里巴巴、TOM、新浪、搜狐、百度、聯想、神州數碼、大唐電信、亞信等知名IT企業培養輸送了20萬名中高級軟件人才,是中國目前的人才培養與輸送的提供商。
除中高端IT人才實訓外,達內時代科技集團同樣致力于IT 人才輸送、教育平臺建設、軟件研發等綜合服務。目前,已形成包括 人才實訓中心、軟件研發中心、軟件人才中心、IT 教育中心四大人才服務模塊達內國際集團逐漸形成以IT培訓為主的多元化、綜合性的職業教育及人才服務領導品牌。
達內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各個中心由軟件專家負責運營,課程設計引進北美先進技術,貼近中國軟件企業的實際需求,同時,聘請北美海外專家與來自IBM、華為、用友、亞信、東軟等國內外名企的一線實戰專家擔任講師,以確保高端培訓效果。達內在課程設計與培訓模式上不斷創新,開創“零首付、低押金,就業后付款”的信貸就業模式先河,改革培訓模式保持培訓規模擴大的同時確保90%以上的就業率,同時高質量就業。
二、達內時代科技集團與高校和企業合作
從創建之初,達內國際集團就非常重視與高校進行學術交流、專業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經過13年辛勤的耕耘,達內國際集團在全國高校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譽度, 達內先后與全國500多所大學的計算機或軟件學院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其中20%以上為211重點大學,在100多所院校里建立了達內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并與包括北大軟件學院在內的7所院校建立軟件工程研究生聯合培養合作。近年來,達內加強了與院校開展深度合作的步伐,在人才培養模式、項目課程體系的整體構建、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師資培養等方面全方位的高校開展合作,對高校的教學改革、優化高校課程體系,強化實訓實習以及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實戰型業務水平的提升都積極的推動作用。
達內發展離不開與企業的密切合作,達內在全國建立5大軟件人才中心,300人才顧問每天不斷與全國上萬家企業保持聯系和溝通。通過13年達內不斷地探索與嘗試,達內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人才推薦,人才定制培養、人才租賃與外包、校園招聘、IT獵頭、企業內訓等多樣化的合作方式和一站式的服務體系。截止到2014年5月底,達內與全國5萬家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每個月在達內全國中心有近600場的企業雙選會,達內還會定期做專場招聘會,正是與企業的緊密合作關系,達內學員保持行業的學員就業率,2014年實現了95%以上的就業率。
三 、達內國際集團公益事業進行中
達內辦學不忘承擔社會責任,奉獻愛心傾注公益事業,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達內向災區的學生發出援手,免費資助多名災區學生參加高端IT培訓,對于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達內還給發生活費;2011年11月14日達內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攜手啟動期達內高端PHP軟件工程師班,公益資助25名肢體殘疾的學生學習達內高端PHP課程,學員畢業后基本就業, 其中視力有障礙的甄智博成功入職湖南大廈,獲得3500元的月薪、雙腿殘疾的吳鑫4000入職中科創達;2012年5月10日達內再次攜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啟動第二期達內高端測試班,公益資助30名學生;近些年,達內將公益事業融入到員工的文化,不斷通過各種手段幫助家境貧寒的學生和農村學生; 2008年達內就曾經推出“暖冬工程”幫助近萬名大學生實現理想就業,改變自己的命運,2011年達內獲得高盛三輪融資后,達內又啟動了“陽光計劃”,希望幫助更多優秀的貧困學生接受高端IT教育;2012年,達內再次攜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啟動第二期達內高端測試班,公益資助30名學生,幫助他們改變自己命運;2012年,達內得知佳木斯第十九中學老師張麗莉舍身救學生的事件后,向相關公益慈善為最美女教師組織捐款。達內自成立以來,達內累計捐款已經數千萬,資助3萬名多名貧寒學子接受高端IT培訓,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四、達內國際集團主要業績:
達內國際集團作為中國高端IT培訓的翹楚,從創業之初就倡導 “誠信、創新、開放、合作”的企業文化,同時經營戰略一直都保持經營模式和產品保持行業的一步:
率先在美國上市家IT職業教育機構
率先推出“先就業,后付款”IT信貸就業培訓的IT職業教育
率先獲得國際風險投資的IT職業教育機構
率先入選“德勤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的IT職業教育機構
率先由IT技術專家建立和運營的IT職業教育機構
率先全面開放課堂,隨時真課試聽的IT職業教育機構
率先與“211工程”大學聯合培養軟件工程碩士的IT職業教育機構
率先真實披露學員就業率、就業品質的IT職業教育機構
率先開辟高端課程,培養IT白領、金領的IT職業教育機構
率先完全真實公開師資背景的IT職業教育機構
篇2
【關鍵詞】專業教學;職業資格證書;融合;思考
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種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勞動者達到從事某種職業的最低要求,即起點要求。在職業學校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就是推行“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根本,以實訓為手段”的現代職教理念。《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更是明確提出“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推進職業學校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相銜接。”這里結合我校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實際情況,談一談如何實現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融合。
一、我校在電子電工專業教學中融合職業資格證書的一些做法
1.合理制訂本專業培養目標,做到教學目標與職業資格要求相結合
我校地處皖南山區:安徽省涇縣。地方上已經形成以皖南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的電機產業集群,需要大批電機行業一線技術工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規劃立項,可以預見電子產品裝配行業巨大的用工需求。學校本著“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三農”的目的,在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中加入電機方面的知識。整合電類專業培養目標。把電子電工專業培養目標與職業技能鑒定有機的結合起來,集中有限的師資、設備、資金把2-3個電類專業整合成一體。使培養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專長,選擇合適自己的崗位。從《宣城市工業學校電子電工專業課程與子職業資格證書對應表》(表1)中不難看出,相關職業工種之間是有相同的專業技能要求。僅僅是在專業發展上做了衍生,在中職專業中推行中級工得標準和要求是完全可行的。
2.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相結合、考試形式與考證形式的結合,使學生較順利的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為實現專業培養目標,幫助畢業生順利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提高今后在工作崗位群范圍的轉崗適應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結合就職崗位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強化職業群體的通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某一工種的專業技能。優化教材,整合課程設置。以學生掌握實踐技能所必需而夠用的原則來處理教材,從而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教學方案,編寫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校本教材。
如在專業課程設置中,刪除了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中的電路分析與設計,電氣控制中的供用電技術,電機制造與維修中的變壓器制造、電線電纜制造等不太適合農村中職學生的內容。在第一學期開始通用的基本知識與基礎技能,第二、三學期按照不同職業能力結構要求加入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的技能培訓課程。第四學期,針對職業資格認證的課程體系,提高與加強,為最終通過認證考試做好準備。在各課程學習完畢,學校再組織短期的考前集中培訓,做為考前沖刺,為順利通過資格考試做好準備工作。
此外,在技能考核方式上,采用職業資格認證中采用的達標式考核體系,只要通過考試、考核滿足達標要求,不追求高分,不需排名次。這對于中職學生而言無疑是“揚長避短”了。對于我校電子電工專業學生,不要求全部證書都獲得,只要獲得指定的1-2類(類:某一工種群屬)中的一種證書,結合學業修滿的畢業證書就能畢業。如在市級以上技能大賽獲獎即可認定相對于工種合格。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發揮了學生主體性。提高了學習興趣與動力。
3.多種途徑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到教師與技師相結合
中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關鍵在于專業教師職業技能能力水平,培養一定數量的具備“技師”、“高級工”的專業教師尤為重要。實際上,農村職業學校中,經驗豐富的,所掌握的技能可能不能適應新興專業需要;大學畢業的年輕教師,也缺乏專業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情況。
針對這種情況,我校一方面可以采用“請進來”的方法,每學期從企業聘任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兼任專業課和專題講座;另一方面還可以采用“送出去”的辦法,有計劃組織教師參加技能培訓,到企業實習。還通過“青藍工程”、“傳、幫、帶”等校內培訓班來發揮老教師的優勢。融合新老教師的經驗、技能水平。目前我校電子專業教師中95%是“雙師型”教師。
4.借力實訓基地建設,通過教學與技能培訓的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切實提高學生技能動手能力
實訓基地建設是專業建設的突破口,也是基石。我校建立了由校外實訓基地、實訓車間、實訓室組成的完善的實習實訓實驗教學體系。按照國家職業標準改革實踐內容,突出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建立了“認知實訓、技能實訓、崗前培訓、頂崗實習”的漸進式技能培養模式,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邊做邊學”“邊學邊練”,通過系統訓練,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能獨立完成實訓作業。目前,我校建立了電子電工基礎實驗室、電子焊接裝配實訓室、維修電工實訓室、照明電路安裝實訓室、電子產品裝配生產車間。開發了《電子焊接工藝》、《無線電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電工技能訓練項目》等校本實訓教材。
二、專業教學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融合存在的問題
雖然專業教學與資格證書制度融合已是一種趨勢,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這主要表現在:
1.“證出多門”,融合的成本無形中增大
職業資格證有多種,有勞動部門、行業管理部門、企業認證等多個部門的認證。由于社會工種的細化,同一部門的資格認證也是有很多工種,而學校給予的教育不是終身教育。導致學生無法做出準確判斷,是參加那一個部門的認證還是參加多部門職業資格證的認證,是參加一個工種的認證還是多個工種的認證。對學生而言也是一個比較大的負擔。這就需要各行業規范職業資格證書,整合部門利益。讓行業、企業、學生均收益。
2.技能培訓設備、師資受限制,不能緊跟職業發展的步伐
專業教學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融合的實現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對師資、實訓條件、教材課程的開發要求高、速度快。然而學校的經費是有限的,在設備的投入、師資的投入是無法滿足較快的設施更新速度,導致培訓落后論、培訓無用論日益高漲。只有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給予一定的資金、政策扶持。解決設備采購、更新,引入行業、企業專業人才進入職業教育領域。
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融合,目的在于提高專業教學水平,緊跟社會、行業、企業的需求,真正做到“服務社會、服務企業,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根本”的現代職業教育精神。通過改變專業培養目標,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師資、設施的培養與更新,通過建設實訓基地來達到這一目標。隨著職業教育制度、職業資格制度的不斷發展、完善,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完備的融合方式。
參考文獻
[1]湖北省職教科研“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報告《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相互溝通與銜接研究》,2002.
[2]孫寶元,小華,洪彬彬.《基于職業資格標準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杭州市職業技術教育研究室.
篇3
皮現巒,江海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處,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
摘要:現代汽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提高汽車維修技術水平,掌握現代汽車維修技能是維修專業教育的重要課題。本文在綜合比較傳統汽車維修與現代汽車維修的區別后,提出當代汽車維修技術人員應具有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要求,結合高職院校汽車維修技術專業現狀,為該系列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汽車維修;課程;教學思考
一、現代汽車維修與傳統汽車維修的區別
1.汽車維修理念的區別。現代的汽車維修是以機、電、液一體化系統診斷為核心的綜合檢測診斷技術,突出診斷技術,以準確診斷故障點為目標,是總成拆裝調整工藝與系統診斷的組合;傳統的汽車維修是以機械修理為核心的手工操作工藝,強調修理工藝并以零部件修復為手段,是總成拆裝調整工藝與零件修復工藝的組合。
2.汽車維修組織與工藝的區別。現代故障診斷以定量分析為基礎,采用儀器儀表檢測分析的方法來完成,傳統故障檢查以定性分析為基礎,采用直觀檢查和少量儀表測量的方法來完成;現代維修過程中技術數據的應用主要對生產廠家的維修手冊或技術數據光盤的詳細查閱,傳統維修過程中技術數據的應用主要表現為對技術標準手冊的查閱。
3.汽車維修從業人員結構的區別。現代汽車維修的人員關系還有一個重要的轉變,傳統汽車維修隊伍中有師傅和徒弟兩個層面,這兩個層面只有熟練程度的差異。而現代汽車維修技術特征表現為“七分診斷,三分修理”,因此技術隊伍中出現了汽車“醫生和護士”兩個部分。汽車醫生負責“七分診斷”的診斷關鍵性技術工作,護士是負責“三分修理”中“維護、修理、檢驗”等環節的工作。這種轉變對要求進步的維修技術人員來說也有了高標準。合格的汽車醫生不僅應對汽車診斷技術了如指掌,還應該對汽車維護、修理、檢驗等技能駕輕就熟。
二、市場對現代汽車維修人才崗位要求
現今的中國汽車保有量數量一直在強勁的增長,BBC(英國廣播電視臺)《TOP GEAR》節目2008年曾專門做過一期中國汽車產業特輯,里面就提到,在中國每2.8秒就有一個人買車,在汽車有限的使用壽命中,買車的花費大約占了30%,后期保養維修和使用的花費會占70%,可想而知汽車后市場價值有多么客觀。按照中國的人口和現今汽車保有量對比,汽車銷售市場還遠遠沒有飽和,當今汽車服務后市場質量也參差不齊,這些造就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成了現各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面向社會需求現代汽車維修人才崗位有很高的要求,除了應熟練掌握傳統汽修工藝外,更突出表現在能否正確使用診斷儀器,快速準確找出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具體包括故障診斷分析基本能力和診斷儀器設備的運用能力。
1.診斷分析基本能力。汽車維修人員的綜合診斷分析能力體現在汽車發生故障后能否及時準確地指出故障原因、故障部位,這不僅反映出汽車維修人員對現代汽車和診斷技術的理解深度,還體現出該人員對汽車維修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運用能力。
2.診斷過程中儀器設備的運用。現代汽車已成為高科技的綜合體,靠經驗修車并不能滿足要求了,不僅在速度上可能會落后,檢測診斷的結果也會因人而異,不能定量分析。因故現代汽車故障診斷已發展成為運用現代化診斷設備進行綜合分析的過程,掌握各種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種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的工作原理,正確分析運用檢測儀器設備的檢查診斷結果是對汽車維修人員的基本要求。
三、現代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
高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的就業去向有汽車制造公司、汽車改裝廠、汽車修理廠、4S店等,就業崗位有底盤裝配工、總裝裝配工、試車員、檢驗員、調試員、駕駛員、試驗員、修理工、售后技術服務人員、汽車銷售員等。所以對現代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目標,主要體現在知識、技能和能力三方面,能夠具有與本專業領域方向相適應的文化水平與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能夠樹立職業理想,遵守職業規范,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技術知識,具備相應職業技能以及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熟練掌握汽車檢測與維修方面技能,能在生產第一線從事汽車裝配、檢測、運行、維修與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1.現代汽車維修人才的知識要求。①掌握必備的文化基礎知識、政治理論知識和人文知識;②掌握本專業所需的機械技術基礎知識;③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工電子、自動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識;④掌握汽車電器與電子設備、汽車構造、汽車鈑金與涂裝、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汽車修理等專業理論知識;⑤掌握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器構造與維修、整車維護與檢修、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等基本知識。
2.現代汽車維修人才的技能要求。①汽車裝配技能;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能;③汽車調試和維護;④汽車技術管理;⑤汽車駕駛技能。
3.現代汽車維修人才的能力要求。①基本能力: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的各項基本能力,具體為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新知識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開展活動的組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
②專業能力:較強的閱讀、繪制機械工程圖的能力,計算機使用能力,電工技術應用能力,電工工具和儀表使用能力,機械零件測量的基本能力,汽車檢測與診斷能力,汽車修理能力、汽車總成維護、修理、檢測及調試能力等。
四、高職汽車維修課程的教學思考
1.診斷分析過程中的悟性發揮。汽車故障診斷過程包括:“問診-試車-分析-假設-驗證”五個環節,當中“假設”環節是汽車診斷中最考驗的環節,它考驗汽車維修人員能否優選診斷路徑、查出故障,是汽車維修人員最能表現自我的環節,可以稱之為悟性。這種悟性這種聰明除了學生自己本身的天分影響外,在教育過程中“請進來,走出去”的教學方式也是需要的。開展各種客座講授,可以是先進企業管理人員、維修技師、技工,也可以是高校的教授都可以請進來給學生們講課,給他們講講先進的理念、案例、現實汽車產業等等。跟校企合作合作單位或者相關汽車維修企業舉行實地參觀實踐活動,經常性的走出去,這些教學方式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悟性,拓寬眼界拉高他們的平臺,這些體驗有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更鮮活生動,面對具體診斷事件,學生也能更融會貫通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
2.綜上所述,現代的汽車維修除了需要借助于系統、完備的檢測診斷維修工具、儀器和設備外,維修人員才是現代汽車維修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堅力量。維修人員是現代汽車維修企業的技術標志,其水平高低直接影響維修企業技術服務質量,因而維修人員是現代維修企業技術水平高低的關鍵因素。汽車維修人員應該具備機械、電子、液壓、汽車、計算機和外語等多方面的綜合理論知識,沒有這些理論知識作為基礎是不可能對汽車的故障做出“入木三分”的分析,因而也就不可能將汽車診斷技術提高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高職汽車維修課程的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改革課程設置、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方式,增添教學設備,把教學重點從傳統的汽車常見故障診斷轉移到汽車新技術運用及故障診斷上來,使教學能適應汽車技術高速發展的需要和要求,為我國汽車工業的進步和騰飛做出應有的貢獻。(作者單位: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沈輝.現代汽車維修課程的教學與思考[J].中國教育理論雜志,2003(11B):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