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護理基本常識范文
時間:2023-12-15 17:34: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母嬰護理基本常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護理管理難點
產婦及家屬缺乏新生兒護理的基本知識:主要因為受多年舊傳統觀念的影響;母親睡覺時有摟抱嬰兒同睡的習摜;產婦及家屬缺乏或不重視有關新生兒護理的基本常識。
產婦及家屬不了解醫院對新生兒的管理制度:2003年曾有2例家屬在住院期間自行將嬰兒手圈取下,被及時發現;存在換錯嬰兒的安全隱患;醫院實行開放式管理,病區有多個通道,母嬰同室,存在嬰兒被盜走的安全隱患;實行母嬰同室后,致使部分護士思想麻痹,認為有父母的照看而忽略了對新生兒的細致觀察,不能及時發現新生兒疾病,存在延誤病情的風險。
管理對策
制定護理管理制度,規范護理行為:①病區設置與監控;②制定母嬰暫時分離的管理制度;③嚴格的新生兒查對制度;④制定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⑤新生兒出院制度。
護理告知書的使用:溝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告知書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①護理告知方式:在病區走道及病房內以圖文方式告知監護人新生兒護理的相關內容;以書面形式告知監護人新生兒護理的相關內容,并由監護人簽字,告知書隨病歷歸檔;我院制定的告知書為《溫馨提示》;口頭講解和行為示范告知。②告知的主要內容:實行母嬰同室,請夜間尤需注意;防止寶寶墜床和被母親熟睡時誤將寶寶口鼻捂住造成窒息,請不要將寶寶與母親同睡,醫院為您配備了寶寶專用床;防止寶寶溢乳時將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導致窒息,應讓寶寶采取側臥的,頭肩部抬高20°左右;寶寶手上戴的手圈不要取下,手圈是識別寶寶身份的重要標識;母親哺乳前應洗手,清潔;探視人員應著裝整潔,洗手后才能接觸寶寶。③護理告知程序的實施和注意事項:在病區走道及病房內以圖文方式告知新生兒護理方法,佩戴手圈的重要性等警示標志;新生兒出生后即由當班護士對監護人全面講解《溫馨提示》的內容并做行為示范。讓監護人了解其內容后簽全名,并收回歸入病歷;下一班護士進行指導和鞏固,了解監護人對告知內容的認識和施行情況,對落實不到位的,督促落實并給予指導。護理告知的注意事項:告知內容一定要有科學依據;與院方及醫生的意見相一致;根據監護人的文化程度、年齡層次,采用能夠讓監護人理解的語言和方法,將告知內容有效地傳達給監護人。
新生兒護理記錄單的使用:護理記錄可為“舉證”提供客觀的法律依據。①護理記錄單的格式和內容:楣欄為產婦姓名、科室、病房號、床號、住院病歷號,楣欄下為表格,表格第一項為日期,依次為時間、面色、體溫、呼吸、體重、皮膚、臍部、喂養情況、大小便次數、暖箱溫度、護理觀察及措施、效果、護士簽名。左下角注有可用符號記錄的項目。②記錄的方法:護士到病房觀察護理新生兒后及時記錄,有相應符號的項目在相應欄內填寫相應的符號,用阿拉伯數字記錄哺乳、大小便的頻次,喂配方奶的新生兒,記錄每次哺乳量,單位用ml表示。健康宣教、安全知識宣教、護理措施及效果記錄于相應的欄內。
效果
通過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了專科護理管理質量,降低了護理風險,改善了護患關系,突出了專科特點,為新生兒的安全護理提供了保障。
篇2
關鍵詞:剖宮產 術后 護理體會
剖宮產是經腹部切開子宮取出胎兒、胎盤的手術。是解決難產、處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剖宮產是產科廣泛使用的手術之一。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剖宮產的增加,手術的普及,并發癥也隨之增加。做好剖宮產的術后護理是減少產婦術后并發癥的重要環節,是產婦順利康復的關鍵。我院婦產科病房對 例剖宮產術后實施整體護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共36例,年齡22—38歲,住院時期最短7天,最長13天經及時治療和細致的護理,母嬰均達到預期效果。
2、 護理
2.1生命體征的護理 按腹部手術術后護理常規進行,產婦安返病房后,立即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并觀察產婦的精神、意識等情況。由于少數患者出現低血壓反應,因此應密切觀察產婦有無低血壓反應,及時調整輸液速度,并注意呼吸頻率、幅度。由于術后傷口反應,術后3天內的體溫略升高,一般不超過38℃屬正常,不需特殊護理。如術后體溫持續升高不退或術后3天后仍有發熱,應引起重視,尋找原因,觀察傷口有無感染或其他并發癥,給予相應處理。
2.2護理 術后囑產婦平臥6—8小時,術后第二天可改半臥位,鼓勵產婦多翻身、做深呼吸,早下床走動,有利于腸蠕動,促進排氣,減輕腹脹,可預防靜脈血栓。對因腸脹氣而疼痛者可行腹部熱敷或肌內注射新斯的明0.5mg,亦可用理氣、行氣中藥。
2.3導尿管的護理 術后回病房固定好導尿管與床旁,觀察導尿管是否通暢,記錄尿量。一般留置導尿24—48小時,特殊情況可延期拔管,拔管后鼓勵患者自行排尿。
2.4陰道流血與子宮收縮觀察 術后12小時內密切觀察產婦宮縮及陰道流血情況,避免產后大出血。一般情況下術后宮底平臍或臍下,若患者宮底臍上或更高,則考慮子宮出血或膀胱處于充盈狀態,影響子宮收縮,對照原因給予相應處理,可按摩子宮、應用子宮收縮劑、止血劑等。正常情況下惡露10天內會從暗紅色變成淡黃色,分娩后兩周變為白色,4—6周停止。若超期未停,查找原因給予相應處理。
2.5傷口觀察 術后切口處可以壓沙袋以壓迫止血6小時后取下,產后第二天換藥,觀察有無滲血及腫脹。一般情況下術后傷口換藥2次,7天后拆線。肥胖、糖尿病、貧血等影響傷口愈合,要延期拆線,如果術后體溫高,伴傷口疼痛且出現血腫可用75﹪乙醇紗布濕敷2次/天,若數天后仍無好轉,紅腫處有波動感,可確認有感染,要及時拆線引流并給予抗感染治療。
篇3
【摘要】目的 總結產褥期婦女的護理效果及體會。方法 選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產婦,隨機分為A、B兩組,A組為實驗組,根據產婦產褥期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B組為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通過隨訪對比兩組產婦的恢復情況。結果 實驗組產婦的切口愈合情況好于對照組,且并發癥較少。結論 產褥期采取適宜的護理措施對于產婦身體及時恢復十分重要。
【關鍵詞】產褥期,護理,效果
所謂產褥期,指的是產婦自娩出胎盤直至全身各個器官(乳腺除外)接近或者恢復到未孕時期正常狀態的一段時期[1],一般正常產婦的產褥期是六周左右。在產褥期,產婦的身體系統,尤其是生殖系統會出現較大的生理變化,所以做好產褥期的護理工作對于產婦身體的恢復以及母嬰的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現隨機選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產婦,將護理工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產婦,年齡23~37歲,平均年齡27.5±1.2歲,其中93例為初產婦,7例為經產婦。72例選擇剖腹產手術。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隨機將所選取的100例產婦分為A、B兩組,每組50例,A組為實驗組,根據產婦在產褥期出現的具體健康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B組為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通過隨訪了解產婦的恢復情況,總結產褥期婦女的護理效果及體會[2]。
1.2.2 護理措施:一般護理:每天早晚測試產婦體溫、呼吸以及脈搏,如果產婦體溫高于38℃,要加強觀察;注意病房環境的清潔,定時開窗通風、更換床單被罩,及時更換陰墊和衣服;鼓勵產婦勤洗澡、刷牙,并提醒產婦采取淋浴方式,澡后避免吹風引發感冒;保證產婦睡眠充足、飲食健康且營養;在產后4~6h,指導產婦及時排尿,預防因子宮收縮不佳所導致的產后出血,并鼓勵產婦適當運動,以促進切口愈合、增加食欲、有效預防下肢靜脈血栓;提醒產婦及家屬避免進行高強度勞動或者持續的蹲位,以免出現子宮脫垂[3]。
針對性護理:(1)切口護理。實施剖腹產手術的產婦,一期不需要切口及進行特殊護理,切口周圍出現硬、痛等癥狀一般可以自行恢復;有表淺皮損的,用乙醇及碘酒進行消毒;切口出現輕度感染并有少量分泌物的,在消毒后涂抹慶大霉素;切口出現嚴重感染的,及時接受專業醫治。對于會陰側切口的護理:產婦應保持平臥或者切口相對一側臥位,避免惡劣進入傷口。(2)會陰護理。每天用0.9%或者溫開水清洗會陰;產后一周內出現局部硬結、水腫、疼痛以及發紅等,早晚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會陰;如果兩周后癥狀仍未消除或者好轉,若惡露已經基本干凈,可以每天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坐盆30min一到兩次,并外用紅霉素軟膏。(3)護理。產婦要增加豬腳、木瓜等高營養食物,并盡早讓嬰兒接觸、吮吸,必要時可以中藥調理以促進母乳分泌;哺乳前,用溫開水清潔及,產婦采取側臥,嬰兒吸空一側再換另一側;如果母乳過多,應用吸奶器每兩到三小時吸奶一次,吸凈乳汁,防止產婦乳腺堵塞導致的腫痛、退奶;如果有破損,可以擠一兩滴乳汁涂抹,或者用魚肝油涂抹[4]。
1.3 統計方法: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比較用x2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產婦切口恢復情況以及并發癥情況詳見表2-1。
上述表格數據表明,實驗組產婦無論是切口愈合情況還是產后病發癥情況都明顯好于對照組產婦,統計學差異顯著,P
3 結論
認真做好產褥期的產婦護理工作,對于產婦身體健康的盡快恢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及時采取適宜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的解決產婦在產褥期所出現的大部分健康問題。對于醫院護理工作人員來說,要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耐心的解答產婦及家屬的疑問,并注意提醒其注意產褥期的注意事項,鼓勵產婦進行適當的鍛煉,主動協助產婦進行日常護理工作,盡可能的使母子多接觸,并對產婦進行有關飲食、日常清潔等方面的指導。
護理人員要注意加強自身的理論修養,努力提升自己的護理技術,在護理過程中,注意密切觀察產婦的心理變化,注意做好產婦的心理疏導工作,主動和產婦聊天,緩解產婦的內心壓抑情緒,保持心情的愉悅,這也有利于切口的盡快愈合,并有效減輕或者避免產后并發癥的出現。
另外,相關的護理工作人員還要注意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必要的日常護理指導,以保證出院后護理措施的得當,對產婦及家屬進行身體出現異常情況的知識講解,例如產婦發熱、出血以及宮縮疼痛等,保證產婦出現異常能后及時發現并到醫院就診。要注意提醒產婦及家屬注意性生活和避孕措施的相關事宜、注意飲食健康和營養的問題。指導正確照顧新生兒的基本常識、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等;醫院定期組織產后的隨訪,了解產婦身體的恢復情況、相關的產后并發癥情況以及新生兒黃疸的觀察。
參考文獻
[1] 曹麗佳,王曉智,粱元元.產褥期的護理,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6,1(12):49
[2] 周麗香.母嬰同室產褥期護理.中國傷殘醫學,2007,12(04):83
[3] 王紅利,范景云.產褥期感染的預防和護理.醫藥論壇雜志,2006,1(8):80
篇4
[關鍵詞] 剖宮產;圍術期;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19.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3(a)-117-02
125 cases of gynecologic surgery erioerative eriod of maternal sychological care
CHEN Zhennv,ZHAN Hemei,YE Huiling
(Dalingshan Hospital Dongguan City nursing, Dongguan 52381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ychological care of the erioerative role of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25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 each of 125 ati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ychological suort throughout childbirth car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been imlemented for routine care. Results: In control group, 50 atients (40.0%) mothers roduce anxiety, ostoerative ain and vomiting henomenon, and only 20 cases ofthe observation group(16.0%) maternal sychological care resulting from in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nxiety, two group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Perioerative; Sychological care
眾所周知,剖宮產手術對每一個孕婦來說都是一種特殊的經歷,又是一種特殊的手術,關系到母嬰兩條生命的安全,做好剖宮產手術產婦的護理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1]。為此護士除需自身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和精湛的護理技術外,更重要的還要應用護理程序進行心理評估及診斷、實施措施及評價,通過心理對生理的相互作用,心理對疾病的能動作用,有助于疾病的康復[2]。本科2006年2月~2009年4月開展圍術期整體護理,對125例產婦實施整體性的心理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婦產科2006年2月~2009年4月剖宮產的產婦250例,年齡22~64歲,平均26.8歲。產婦均能描述性理及心理狀態。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進行手術。把上述250例產婦隨機平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的一般資料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特征
對250例剖宮產產婦都采用術前問卷調查、術中觀察、詢問的方式進行調查,術后隨訪。250例部宮產產婦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現為,①焦慮心理:本調查中約占96.0% (240/250),產婦對手術缺乏了解,對手術后將會出現的問題無法應付。如床上排泄問題、切口疼痛問題等。②恐懼心理:本調查中約占80.0% (200/250),對醫護人員來說,手術是司空見慣的,但對產婦來說則不然,她們有極其復雜的心理活動和各種各樣的顧慮,怕痛,怕出危險,怕留后遺癥,甚至考慮家庭、老小、婚姻和今后的工作等。③緊張心理:本調查中約占60.0% (150/250),由于產婦第一次接受手術,對手術一無所知,產生種種猜測而引起,大多出現在決定手術日期后。緊張可引起失眠、血壓升高等而影響手術進行。④逃避心理:本調查中約占10.4% (26/250),由于嚴重的焦慮和恐懼,產婦會出現逃避心理。兩組產婦的心理特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3 護理方法
觀察組根據產婦存在的問題、相關原因分別提供相應的心理支持護理,對照組全程給予常規性護理。
1.3.1 術前護理 ①認真做好術前訪視。掌握產婦的一般情況,認真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主動與產婦交流。介紹有關麻醉方法和手術方式,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消除產婦的恐懼心理,并告知其手術是安全的,是在充分麻醉、無痛情況下進行的,使其對醫護、麻醉人員增強信任感,以更好地配合手術。②做好家屬的工作,消除顧慮。產婦家屬的態度對產婦的心理狀態有很大的影響,護士應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安全性,使家屬理解并配合。③確定訪問的目標和時間:手術室護士根據手術通知單確定訪問的產婦,以巡回護士為主,洗手護士為輔,在手術前1 d的下午訪問產婦。查閱病歷,包括病史、手術史、各種檢查報告結果、術前診斷、術前準備、手術名稱、手術方式、麻醉名稱、麻醉方式、必要時參加術前討論。
1.3.2 術中護理 ①護士應用自己熟練精湛的技術配合醫生手術,觀察產婦一般情況和胎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果斷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使手術順利完成。術中保持安靜,不說與手術無關的話,物品清點準確無誤。②護士應主動關心產婦,核對產婦的姓名、床號、住院號,開放并保護好靜脈,注意保暖,始終陪伴產婦,如術中牽拉臟器或取出胎兒有不適及牽拉痛,囑產婦做深呼吸,可減輕不適和疼痛[3]。各項護理記錄完整、準確,與器械護士做好手術器械和敷料的核對,并且在手術全過程中注意各種導管通暢。③手術產婦因麻醉效果不滿意,術中會因疼痛而不合作,大喊大叫,這時應視產婦如親人,耐心地做好解釋,告知產婦大聲喊叫一方面會消耗能量,另一方面還會使胃腸積氣而影響手術操作或術后恢復,切不可責備產婦。④護士要嚴密觀察產婦一般情況及胎心,及早發現問題,果斷作出處理[4]。巡回護士始終陪伴產婦,講明手術中會有一些不適,如牽拉臟器或取出胎兒時會有不適及牽拉痛,囑咐產婦做深呼吸等等。分娩后,及時告訴產婦胎兒性別、發育情況以及母乳喂養的好處,早開奶,早吸吮,早接觸。
1.3.3 術后護理 ①術后及時給產婦包扎手術切口,穿衣,觀察留置導尿的色、量及是否通暢,保護好靜脈,護送產婦出手術室,進行交接班。術后隨訪有助于評估術中的護理效果,當產婦知道手術室護士仍關心她的術后恢復,會很愉快,并促使產婦早日康復。②產婦回到病房后,護士恰當地告知其手術情況,說話時音量適當放大,語速適當放慢,防止產婦因聽力減退而聽不清。注意多傳達有利信息,減輕她們的疑慮。③術后3 d之內,適當床上活動,術后3 d可輕微下床活動,使腸蠕動提早恢復,減少腹脹,減少肺部感染,防止壓瘡和血栓形成。但時間不宜過長,動作不能過大,防止創面出血和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5]。④術后隨訪能讓產婦知道手術室護士仍然在關心她,會很愉快。這種愉快的情緒能促使她早日康復,同時,有助于護士評估手術中的護理效果。
2 結果
觀察組125例剖宮產產婦術前、術中全部實施了心理干預措施,產婦積極配合,手術順利。實施心理干預后,觀察組在恐懼、焦慮、害怕疼痛等心理反應方面明顯改善。其中對照組有50例(40.0%)產婦產生焦慮情緒、術后出現疼痛嘔吐等現象,而觀察組僅有20例(16.0%)產婦心理護理治療無效而產生焦慮情緒,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剖宮產手術多數是由于產程不順或胎兒情況不好而采取的治療措施,產婦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對手術過程不了解,擔心手術發生意外,致使產婦精神特別緊張,從而產生緊張、恐懼和焦慮等不良心理,這些不良心理會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使產后大出血的發生率增加。剖宮產產婦常見的心理反應為:①術前心理反應。恐懼、緊張是可以通過心理上的恐懼和生理上的創傷直接影響產婦的正常心理活動的,并可對手術后的康復產生影響。產婦對相關醫學知識的缺乏了解是產生此種心理反應的主要原因。②術后心理反應煩躁、焦慮。煩躁、焦慮是應激狀態下最常見的心理反應,手術后特殊不適引起的不良心理反應、手術后傷口的疼痛及各種引流管的不適使某些敏感、耐受力差的產婦拒絕翻身,拍背的必要活動,對醫護人員的解釋和勸說不聽、不配合。這種心理反應導致術后并發癥的產生,不利于術后的康復[6]。在護理中,剖宮產產婦手術前因為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普遍存在緊張、恐懼、焦慮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應,采用術前探視、詳細講解剖宮產手術的基本常識及手術的安全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緩解并降低產婦的恐懼焦慮心理,使產婦感到被重視、關懷,從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從而以最佳的精神及心理狀態主動積極地配合手術的進行。與此同時確保產婦在護理上的完整性和連續性,通過對產婦實施術前、術中、術后的心理護理,可以使產婦對護士產生強烈的信任感、依從感,從而建立相互信賴、合作的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此需要提高手術室護理的質量,要求護士具備專業理論、心理、倫理等多方面知識,促使護士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和業務素質,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確保母嬰的安全、健康[7-8]。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文化水平逐步提高,醫學衛生知識不斷普及,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日漸增強,對剖宮產手術產婦的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對手術的干擾,使手術過程順利,有利于術后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高際天.婦產科學及護理[M].2版.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93-194.
[2]溫金梅.120例剖宮產術病人的術中護理[J].護理研究,2004,18(6):516.
[3]張風珍,成琳.剖宮產產婦的心理護理[J].家庭護士,2007,5(5):60.
[4]張林燕.婦產科產婦手術前的心理特征及心理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07.4(20):71-72.
[5]付永玉.婦產科手術產婦術前心理狀態分析[J].職業衛生與病傷,2007,22(1):16-17.
[6]鄭秀珍,魏燕.急癥剖宮產產婦術中舒適影響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23(1):114-115.
[7]溫金梅.120例剖宮產術病人的術中護理[J].護理研究,2004,18(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