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音樂課教學總結范文

時間:2023-12-19 17:46: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線上音樂課教學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線上音樂課教學總結

篇1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創新思維;培養

伴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開展創新學習,進行創新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代人,已成為教育戰線上一項緊迫的任務,音樂教學更應適應新的潮流,以音樂藝術為手段,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審美和創新教育,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想像力,現就如何在音樂欣賞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我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轉變觀念,樹立全新音樂理念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使學生能自主地感知音樂形象,理解音樂語匯,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想像對樂曲進行再創造,進而發展學生音樂想像力和創造力。縱觀中學音樂欣賞教學,由于受傳統的應試教學模式的束縛,課堂上始終以教師為中心,重教師講解,重教材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這個“主體”能力的培養,這種舊模式評價單一、單純以考試成績論優勢,不僅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也使教師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受到壓抑,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要注重教師創新精神的培養,建立教師創新機制和環境,調動和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博采眾長,精通現代教育理念,轉變觀念,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不惟書、不惟上、大膽教學、勇于實踐,明確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系,主動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素質與個性化的培養目標為導向,以開放性的課程體系為切入點,以集體的合作性學習為載體,構建“自主、合作、創造”的音樂模式,不斷提高技能技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創新思維、變創新為動力,上好上活音樂欣賞課。

二、問題引導,加強學生的交流

俗話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音樂教學中,也必須通過問題,積極引導學生交流,使得學生對作品的欣賞,在分析及解決問題中開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將學生自身的體會及對作品的理解與其他學生交流,從而可多角度理解作品。與此同時,師生之間可有效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內涵,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供有力保障。比如,在音樂作品《搖籃曲》的教學中,學生可在欣賞東北民歌、舒伯特作曲后,對比分析這兩首作品的不同,然后便欣賞鋼琴獨奏曲《搖籃曲》,而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搖籃曲作為一種器樂體裁,與歌曲有何不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兩者的不同,可在學生討論完上述作品后,探討搖籃曲的不同之處。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便是問題教學。但在教學中需注意的是,提出問題,為更好地引導學生朝教學目標,因此,問題的提出應結合教學目標,符合學生實際認知水平,而不能為了提問題而提問題。此外,在引導學生過程中,應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提高問題引導的有效性。

三、情感體驗,注重學生的創造實踐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因此,在高中音樂課堂上,必須通過情感來感染學生。在高中音樂課堂上,為了讓學生走進音樂中、融入音樂情境中,音樂教師必須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的音樂欣賞,在感知音樂中,將自身的情感體驗融入音樂中去,在了解音樂基本要素及表現形式前提下,才能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效果。而在音樂教學中,常用的方法還包括即興創作、編詞曲及創編畫等,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教學《游擊隊歌》及《保衛黃河》中,由于兩種作品的內容主旨及時代背景比較相似,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題、演唱情緒及樂曲特點,可引導學生對比兩種作品。學生通過對比,一些學生認為兩首作品均反映出中國人民抗日的堅強決心,但是在兩種作品的演唱力度上,學生提出不同看法,主要是《游擊隊歌》的演唱力度較弱,應表現出游擊隊員的神出鬼沒,展現他們這些游擊隊員的英雄形象。而《保衛黃河》的演唱力度應一浪環比一浪高,氣勢磅礴,前赴后繼,充分展現出中國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兩首作品,教師可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觀看過的影視作品資料,創作一個舞蹈片段,學生可邊唱邊跳,模擬游擊隊員手握槍、手拿刀的行軍情景,以及其他一些經典的熒幕形象,由遠及近、由弱到強進行藝術處理,人人參與編排及創作。

四、多媒體技術的使用

在音樂教學中,音樂欣賞占有很大的比例。欣賞中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內容不能有效傳遞,這時借助多媒體可以取得不可言喻的效果。多媒體技術為音樂欣賞教學增加了生機與活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極大地縮短學生感知時間。例如,我在課堂上,讓同學們欣賞電視劇《紅樓夢》主題曲時,剪輯了大量的影像片段,讓同學們通過觀看林黛玉和賈寶玉悲歡離合的情節,直觀地感受主題曲那深刻的情感元素和古典元素。應該說,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使抽象的音樂轉化為形象的畫面,是學生理解音樂的有效途徑,也能彌補教師言傳的不足,化解常規教學中的難點。多媒體輔助教學使用各種先進技術,融語文、政治、美術等各類人文科學于一體,擴大音樂文化視野,為體驗音樂情感、鑒賞音樂作品做好了文化鋪墊。它能創設意境,有利于揭示音樂作品的內涵,把學生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情境氛圍中,使學生從中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從而提高審美能力。運用多媒體可以把音樂情境用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對音樂形象一目了然。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及相關理論文獻,從問題引導、教學方法選擇、情境創設和指導方法的探索等方面探討和總結了該命題。希望本文對提高高中音樂欣賞課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