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22 17:50: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炒股的盈利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要讓存量資金在熊市既保住本金,又逆市獲利,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 “路徑”主要有兩條:一條是“保本路徑”。由于存量資金的功能體現在風控與逐利方面具有明顯的兩重性——在熊市能有效保護本金,但在牛市也會錯失獲利機會,所以,存量資金的比例確定一定要適度。在確定存量資金的比例時,既要考慮大盤因素綜合而定——一般在指數處于相對高位時要提高存量資金的配置比例,在相對低位可減少配置;也要結合自身實際因人而宜——對于投入的是自有資金、又有豐富的操盤經驗的投資者,可適當減少存量資金的配置比例,反之則應加大配置比例。
在確保存量資金比例適度的同時,還要掌握存量資金的保護方法,常用的有四種:一是“自控式”保護——嚴格按照事先制定的操作計劃和倉位控制原則進行操作;二是“模擬式”保護——通過模擬操作、以假代真,體驗存量資金的保護過程和結果;三是“迷你式”保護——用占比極低的存量資金進行實際交易,無論盈虧對于存量資金的保護都不會產生大的影響的保護方法,一般只動用不超過總額十分之一的存量資金進行迷你交易;四是“強制式”保護——通過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使預留的存量資金即使想用也用不了,從而達到“強制保護”的目的。
另一條是“發酵路徑”。保本畢竟不是存量資金留用的終極目的,最終目的是通過保本、“發酵”等環節,實現持續盈利,做大帳戶“蛋糕”。正確的“發酵路徑”大體由以下三方面組成:首先是品種和時機的選擇。存量資金的“發酵”與其它操作方法一樣欲速則不達,體現在品種選擇方面,無須在2000多只股票里到處尋找,只需在之前關注過、操作過最好是獲利過,且股性較為熟悉的品種里篩選即可;而在時機選擇方面,既包括個股自身進出時機的選擇,一般在相關股票調整時間較長、下跌幅度較大時介入;也包括整個大盤在時機上是否有利于倉位增減。一般情況下,在大盤經歷較長時間或較大幅度調整后介入勝算較大,否則即使個股時機再好,也會因大盤不配合而導致操作失敗。
篇2
關鍵詞:大商科;金融學;興趣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3)10-147 -03
引言
在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中,高校教育課程和教學改革始終是主要內容之一。各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在專業與課程設置、教學模式與方法方面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實踐。一些學校打破舊的教學體制,對大學新生的基礎教育不分專業,對不同類別的學科提出具體的學分要求,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素質教育改革中,有的學校提出課程改革就是要培養“寬厚基礎、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有的學校提出了“寬口徑、厚基礎、多方向、重實踐、高素質”的課程改革指導思想等等。
在這樣一股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浪潮中,我校也不甘落后,大膽創新。在借鑒其他院校的成功經驗和考慮我校現有資源及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我校決定以商學院作為試點學院,從2012級開始實施“大商科”計劃。所謂“大商科”計劃,是指從2012級開始,對他們的基礎教育不分專業,在經過兩年的育后,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發掘自己的興趣和潛力,在大三時再根據學生個人的申請并采取有管理的調節制度,開始劃分專業。
毋庸置疑,“大商科”改革是一個具有開創性的舉措,完全符合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然而,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可能導致低年級學生對各個專業缺乏必要的認知,在前期的學業上得不到非常專業的指導和培養,從而容易影響后期培養目標的實現。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我們商學院的所有經管類新生來說,只有培養起新生對金融知識的興趣才能激發他們了解、學習金融學課程的熱情。那么,怎樣才能提高他們對金融知識的興趣呢?據了解,目前理論界尚未形成比較系統完善的金融興趣培養模式,即便是討論學習興趣培養的理論也不多。經過歸納,傳統的學習興趣培養模式大體可以概括為宏觀和微觀兩方面:
一、傳統的學習興趣培養模式
(一)傳統學習興趣培養模式的宏觀方面
宏觀方面,常規理論認為要讓受教育者認識到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要對受教育者高標準、嚴要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是學習的動力。只有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才能做到全神貫注,乃至廢寢忘食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學生才能對學習積極主動,形成對知識的孜孜追求,產生學習上的“興趣、愛好、投入、學業好”的良性循環。學習興趣和學習志向是緊密相連的,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自己的目標設置相對較高,對學習抱有較高期望,也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愿意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具體而言,只有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金融知識的重要性,他們才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學習金融方面的知識。同時,只有以較高的標準來要求學生,才能促使他們樹立更遠大的志向,并努力地朝自己理想的方向去拼搏。
(二)統學習興趣培養模式的微觀方面
微觀方面,常規理論認為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和途徑,應該從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興趣,按照課堂授課的自然順序,一堂課可分為課首、課中和課尾,具體包括:
1、課首巧設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也是如此,一堂課能否達到預期目的,與老師上課開始時的引入有著密切的關系。好的導語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深思。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就應該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并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圖片導入、謎語導入等多種形式,恰到好處地引入導語,進而激發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濃烈興趣并積極探索。例如,在講到中央銀行這一章時,可以問同學們“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是誰”“現任美聯儲主席是誰”“中國目前有多少外匯儲備”等問題,這樣就能讓同學們思考關于央行的一些問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2、課中優化學習過程,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科學研究表明,學習活動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不能實現知識的長久記憶,只有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才能把知識學透并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定位教師、學生與學習的關系,明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適時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他們轉變學習方式,優化學習過程。例如,可以成立金融學習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學習小組中,通過分組討論、分組交流的方式去主動探索金融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從而更好地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應用金融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習的愿望和信心。
3、課尾精心結課,深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課并不意味結束,而是學習的開始。課首的導入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而高度凝煉的課尾小結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在課程結束時,教師應根據本堂課的具體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順口溜、押韻等多種形式將核心內容高度概括,讀起來朗朗上口,簡單易記。通過這樣的結課方式,使學生自始至終保持對金融課程學習的熱情,進而自覺地將學習由課堂延伸到課外,強化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講完“期貨套利”一節后,可以總結:在進行跨期套利的牛市套利時,應買近賣遠,正向市場——賣出套利——價差縮小時盈利;反向市場——買進套利——價差擴大時盈利,熊市反之,以幫助學生增強對跨期套利方法的理解和記憶。
二、 對傳統的學習興趣培養模式的反思
表面上看,傳統的興趣培養模式似乎可以拿來即用。然而,各院校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其中包括學校師資力量的不同,學生自身學習態度的不同,軟硬件設施的不同等,因此傳統的學習興趣培養模式不能直接套用到我院的具體培養方案上來。此外,由于各專業的內涵不同,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會有所區別。因此,我們需要在興趣培養模式理論的指引下,充分考慮我院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一套真正適合我院的經管類學生金融興趣培養模式。
具體說來,傳統的學習興趣培養模式與我院實際不盡符合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學校師資力量、學生學習態度及軟硬件設施的不同會影響興趣培養模式實施的效果
一般情況下,重點高校的師資力量較普通本科院校的師資力量稍強。利用同樣的培養模式,往往會出現重點高校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校學風良好而普通本科院校學生興趣不甚濃厚、學風稍差的現象。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主要就在于重點高校的師資力量較強,老師教學方法良好,學生重視學習,軟硬件設施齊備,取得的效果自然也較好。這就是國內經常出現的普通高校去清華、北大等名校“取經”并付諸實踐而本校學風依舊的原因。
當前的眾多興趣培養模式多是以重點大學為原型進行歸納總結的,作為一所較為普通的高等院校,如果仍以這樣的培養模式為指導來培養我院學生對金融的學習興趣,我校也極有可能會重蹈其他學校的覆轍。因此,必須要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來總結出真正適合我院的經管類學生金融興趣培養模式。
(二)各專業內涵不同,興趣培養方式自然大相徑庭
舉例來說,要培養機械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要讓他們了解與機械相關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還要帶他們進入實驗室甚至工廠,去真正接觸具體的機械,了解機械的運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通過身臨其境讓他們對機械產生興趣并努力學習。這種興趣培養方式側重于感官培養。而對于哲學專業學生,就要讓他們了解哲學對社會的作用及意義,讓他們多加思考深奧的問題,最終培養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而這種興趣培養側重于思維方面,很顯然與前者存在很大的差異。
就當前主流的興趣培養模式而言,尚未出現系統完善的金融興趣培養模式。而這些興趣培養模式,多是籠統的概念和方法,這就很難真正為我院經管類學生提供良好的金融興趣培養模式。因此,在興趣培養模式常規理論的指引下,充分考慮我院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一套真正適合我院的經管類學生金融興趣培養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三、改進金融興趣培養模式的相關建議
結合我院“大商科”改革的背景,并經過詳細研究和認真調查,我們終于研究出了一套理論上較為適合我院實際情況的經管類學生金融興趣培養模式,即在傳統理論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擴展延伸,添入現代高等教育的一些元素,具體來說,需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進行完善:
(一)宏觀上強化重視,加大支持力度
為了培養綜合素質更加過硬的畢業生,全院應從新生開始,自上而下地重視學生金融興趣的培養,并拿出具體的鼓勵和支持措施,為全體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金融知識的氛圍,并讓學生真真正正地體會到學院的重視,以激發他們學習金融知識的興趣和樂趣。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兩方面:
其一,加大資金投入,完善軟硬件設施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金融知識更新極快。然而我校圖書館相關書籍及電子書更新較慢,期刊雜志種類較少,很難全面了解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近況,這樣根本無法滿足廣大學生對金融知識的需求,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舉辦相關活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金融知識興趣的方法之一,同樣也需要經費支持。
其二,加大支持力度,加強金融專業文化建設
一個良好的專業文化會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形成較為強烈的專業自豪感和自信心,這樣也會激勵本專業學生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加強專業素養。當前我們金融學專業正在進行專業文化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這離不開我系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同樣也離不開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
(二)微觀上合理評價,豐富學生實踐活動
1、在課堂之上,要合理運用評價方式,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毋庸置疑,評價是為了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金融課程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考試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金融課程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也就是說,一方面要注重學生的考試結果,另一方面也要看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雙管齊下,不可偏廢。要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全部情況,包括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尋找答案的調查過程,探究過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推理和計算的過程等等都納入評價范圍。例如,在給學生平時成績時,可以給那些回答問題積極、善于多角度思考的同學適當的加分,以激勵他們開拓思維、積極思考。
2、在課堂之外,需要做的則是豐富學生的實踐活動,延伸學生的學習興趣
金融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過來又服務于生活。而學生的金融應用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鍛煉,所以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應盡可能地設計和組織一些活動,如班級模擬炒股大賽,模擬期貨大賽,寫研究論文,運用金融專業知識剖析經濟社會中的實際問題等。此外,還可以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參與到股市中去,用他們自己的知識和資金在資本市場上操作,以真實體驗市場的刺激和兇險。通過類似的活動,以鞏固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延伸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與快樂,體驗實踐與運用的樂趣,感受金融知識的魅力,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學習,培養學生的進取與創新精神。
四、結語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學校和學院各級領導的支持下,通過這種新穎的金融興趣培養模式,既可以利用“大商科”平臺進行教育模式創新,又可以降低和減輕“大商科”改革中的一些不利影響。假以時日,就可以實現在早期對準金融專業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和教育,增強他們對金融學的興趣,使他們盡早地理解金融的內涵,這無疑有助于培養目標的實現。此外,若“金融興趣培養模式”能夠取得較好效果后,我院可以把該模式推廣到全校其他的二級學院,從而可以有效提高全校學生的金融素養,進而形成一股積極培養人才的良好風氣。
參考文獻:
[1] 羅維平.基于自主分散式工程實踐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C].中國自動化教育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256—259.
[2] 申群意.金融學專業教學改革芻議[J].當代教育論壇,2011,(06):45—47.
[3] 陳大民.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J].中學教學參考, 2011,(35):7—8.
[4] 李麗新. 培養大學生學生興趣,提高本科教學質量[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2,(01):97—100
[5] 楊菁.對金融學實踐教學問題的反思與改進[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07):422—424
[6] 胡民,劉青.非金融學專業“金融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 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2:90—92.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