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污染的特征范文

時間:2023-12-22 17:50: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室內空氣污染的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室內空氣污染的特征

篇1

關鍵詞:室內空氣;空氣污染;凈化技術

中圖分類號:TP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2)11-0113-03

1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室、辦公室等室內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大量新型裝飾材料和時尚豪華的現代家具及生活用品不斷進入室內;同時出于節能減排的需要,許多城市建筑物加強了密閉設計和管理,由此導致的室內空氣質量下降問題已成為全球人類極為關注的話題。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們出現頭痛、嗓子痛、困倦等多種不良癥狀,嚴重者甚至產生的多種疾病,與長期受室內空氣污染有著必然的聯系。因此,正視室內環境空氣污染現狀,改善和提高室內環境空氣質量,刻不容緩。

2室內空氣污染的定義及特征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由于室內引起能釋放有害物質的污染源或室內環境通風不佳而導致室內空氣中毒物質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種類上不斷增加,由此引起人類的一系列不適癥狀的現象.[1]。室內空氣由于所處的環境獨特,具有累積性、多樣性、長期性、污染物濃度低毒性大、受氣候和社會條件的影響等特征。

3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及其危害

在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將室內空氣污染物質按其性質區分為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四大類。化學性污染是指因化學物質,如甲醛、苯系物、氨氣、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氡及其子體和懸浮顆粒物等引起的污染。生物性污染是指因生物污染因子,包括細菌、真菌、花粉、病毒和生物體等引起的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因物理因素,如電磁輻射、噪聲、振動以及不適合溫度、濕度、風度和照射等引起的污染。

3.1甲醛

甲醛主要來源于膠合板、大芯板、中密度纖維板、刨花板等室內裝修材料及家具中的黏合劑。防腐劑的涂料、壁紙、化纖地毯、油漆、化妝品等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或可水解為甲醛的化學物質。

甲醛對人體健康有負面影響,可導致人嗅覺異常、流淚、咳嗽、氣喘、胸悶、惡習嘔吐等不良癥狀。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0.017~0.068 mg/m.3)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不調、鼻咽癌、結腸癌、白血病、新生兒染色體異常、青少年智力下降等病癥,長期接觸1.34 mg/m.3以上的甲醛將使人出現急性精神抑郁癥。同時甲醛有致癌、致畸的作用,國際癌癥研究所已建議將其作為可疑致癌物對待.[2]。

篇2

關鍵詞:空氣污染;室內;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物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居室裝修亦得到迅速的發展,人們的家居裝修越來越追求豪華和美觀。大量易揮發出甲醛、苯及其同系物的各種家具、建筑裝飾材料進入室內,室內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比以往明顯增加,嚴重影響室內居民的身體健康。

由于青島地處東部沿海,空氣濕度大,勢必會加劇家具裝修材料內有機污染物的擴散。本研究擬通過青島市新裝修住宅室內空氣的檢測、分析與評價,揭示青島市新裝修住宅室內空氣質量狀況,研究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分布及原因,為防治青島市室內空氣污染,建設“健康”的“人居環境”提供科學依據。

2 材料與方法

2.1 樣點的選擇與分布

選擇青島市不同區市具有代表性的新裝修住宅05戶作為檢測對象,其中市南區46戶,市北區48戶,四方區45戶,李滄區戶,嶗山區51戶,城陽區1戶,黃島區18戶,即墨市17戶,膠州市16戶。按住戶居室的不同功能分別在臥室、兒童臥室、客廳布點檢測。各檢測點設在居室的中間位置,避開窗戶和門的空氣對流位置,離墻壁距離大于0.5m,采樣高度為0.8~1.2m。

2.2 監測內容與方法

檢測前關閉所有門窗12h,檢測的主要目標污染物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檢測過程中室內無人吸煙且沒有爐灶燃料的燃燒。采用GB/T18204.26-2000《公共場所衛生標準檢驗方法》規定的酚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甲醛濃度;采用氣相色譜法測定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濃度;采用ISO 16017-1規定的熱解吸/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TVO的濃度。

2. 評價標準和方法

評價標準選擇GB/T 1888-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的污染物的濃度標準。評價方法采用上海醫科大學姚志麟教授推行的兼顧最高分指數和平均分指數的指數方法。該方法避免了由于某項指數大大高于平均分指數時而導致評價結果不可靠的可能性,對室內外空氣質量的評價都適用┆。該方法的數學表達式為:

式中,I為空氣質量指數,i為第i種污染物濃度,Si為第i種污染物的評價標準值,n為污染物個數。室內空氣質量等級按綜合質量指數可分為5級,由此可判斷出室內空氣質量的等級,見表1。

表1 室內空氣質量等級劃分表

綜合指數Ⅰ室內空氣質量等級等級評語

≤0.49Ⅰ清潔

0.50~0.99Ⅱ未污染

1.00~1.49Ⅲ輕污染

1.50~1.99Ⅳ中污染

≥2.00Ⅴ重污染

青島市室內空氣污染狀況分析

為了客觀準確的反映出青島室內空氣質量好壞,論文從地域性、季節性和不同功能房個層面對青島市室內主要污染因子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初步得出影響青島市室內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分布狀況。

.1 不同區、市室內空氣污染狀況

通過對青島市不同地區的室內空氣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得出青島市不同地區甲醛、苯、TVO的超標率情況,見圖1。

圖1 青島市不同地區污染物超標率おお

從圖1可以看出,青島市黃島、即墨、膠州這些縣級市區中種污染物總體超標率要低于青島市內4區(包括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和李滄區);而市南區的超標率又低于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這主要是因為即墨、黃島等縣級市區經濟相對不發達,住宅裝修裝飾較簡單,所以超標率低于市內4區。市內4區中,市南區經濟最發達,人民生活水平高,對于裝修的認知水平也比高,能更多的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建筑、裝修材料,故污染物超標率比其它個市區低。所以,室內空氣污染最嚴重的主要集中在經濟相對較發達,室外空氣質量較差,環境意識相對較低的一些老城區。除了經濟發達情況和人的環境意識以外,室外空氣也會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狀況。

.2 不同季節室內空氣污染狀況

通過對5種污染物的分季節統計,得出青島市不同季節5種污染物的超標率情況,見表2。

表2 不同季節5種污染物的超標率

時間樣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

春樣本數/個6760606060

(~5月)超標數/個12254

超標率/%18.0.5.08.56.7

夏樣本數/個9982828287

(6~8月)超標數/個664111068

超標率/%66.74.81.412.278.2

秋樣本數/個7255555559

(9~11月)超標數/個214027

超標率/%1.91.87.045.8

冬樣本數/個6758585860

(12~2月)超標數/個91027

超標率/%1.41.705.245.0

如表2所示,青島市室內空氣污染以甲醛、TVO為主,污染物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例如,夏秋季節甲醛、TVO的超標率均達到55%以上,約高出冬春季的2~5倍。夏季甲醛超標率高達到66.7%,約為冬季甲醛超標率的5倍。而TVO的超標率情況,夏季明顯偏大,春秋冬相差不大。甲醛是水溶性的物質,其超標率隨四季空氣濕度不同而變化明顯,同時溫度對甲醛的擴散也有重要影響,所以夏季高溫高濕時室內空氣甲醛污染明顯加重┆。TVO則是受溫度影響比較大,所以夏季超標率明顯偏高。

. 不同功能房室內空氣質量狀況分析

通過對夏季臥室、客廳和兒童房中5種污染物的超標率進行統計,得到青島市不同功能房污染物超標情況,見圖2。

圖2 青島市夏季不同功能房污染物超標率おお

從圖2中可以看出,不同功能房中仍然以甲醛和TVO的超標率最高,可以達到40%~60%。其中甲醛濃度又以兒童房超標最為嚴重,其次為客廳,最后是臥室。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兒童房間更注意保溫,密封性更好、空氣流動性更差。

(2)兒童房間為適合兒童特殊性更注意墻壁裝飾,如使用彩色涂料、粘貼壁紙等污染物含量較高的裝飾材料┆。

()兒童房間家具類、服飾類物品較多。

TVO的超標情況以客廳最為嚴重,像沙發、地毯、木質桌椅等家具主要集中于客廳,其表面油漆涂料、粘合劑等會散發出大量的TVO,導致其含量超標。另外,青島地區住宅大都是廚房和客廳連在一起,而廚房內烹調等活動可以釋放大量的有機物,使得客廳中TVO的濃度要高于其他2種功能房┆。

.4 青島市與其他城市的比較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青島市室內空氣污染物以甲醛和TVO的超標率最嚴重,兩者的夏季超標率分別為667%和782%,這與沈陽┆、北京┆、上海┆、廣州┆調查結果基本一致。與其他4城市相比,青島市室內空氣污染的特點主要體現在,TVO的超標率大于甲醛,其他各城市是甲醛的超標率較高。另外,青島市甲醛和甲苯的平均濃度分別為0127mg/m和0064mg/m,比沈陽、北京、上海、廣州4城市較低。其他四城市分別為:08mg/m和010mg/m,0199mg/m和0189mg/m等。總體而言,青島市的室內空氣質量狀況與全國其他大城市并無太大差距,甚至還處于稍好的情況。

.5 青島市室內空氣質量綜合評價

鑒于室內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對室內空氣污染產生更強或更弱的作用,且單個因子不能全面的對室內污染狀況作出評價,下面采用綜合評價法對室內空氣質量做簡單分析。本研究計算了整個青島市的5種污染物濃度的平均值,再分別除以各自的標準值得到了各自的無量綱值,計算得到了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見表。

表 青島市室內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評價指標甲醛 苯 甲苯 二甲苯 TVO 室內空氣質ち孔酆現甘

濃度/(mg/m)0.1270.0190.060.090.861.046

無量綱化1.2700.170.150.4501.48

從表中可以看出,青島市室內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1.046,因此,青島市新裝修住宅室內空氣質量總體上屬于輕污染狀況。另外,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在所監測的05戶住宅中,夏季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 5種污染物全都符合GB/T 1888-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為9.7%,即使在室內空氣質量最好的冬季,5種污染物全都符合衛生標準的也僅占了46.2%。所以,青島市室內空氣質量狀況不容忽視。

4 結語

青島市新裝修住宅室內空氣質量總體上屬于輕污染狀況,空氣污染以甲醛和總揮發性有機物(TVO)為主,與其他城市相比并無太大差距,甚至還處于稍好的情況。從主要污染物的分布來看,室內空氣污染最嚴重的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城區,夏秋季污染物的超標率高出冬春季2~5倍,兒童房甲醛污染嚴重,客廳則以TVO污染為主。鑒于青島市的室內空氣質量狀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盡量選擇夏季裝修。青島夏季高溫高濕的氣候利于污染物擴散。

(2)條件允許可以配備吸濕器。降低夏季室內空氣濕度可以減少甲醛污染。

()兒童房內不宜做過多的墻面裝飾和家具的擺放。裝修時,最好將廚房和客廳隔開。另外,注意室內通風,尤其在夏季污染物超標率嚴重時每天應保證一定的通風時間。

參考文獻:

季增寶,侯娟娟,鄭曉靚.裝修后居室內空氣質量狀況調查.環保科技,2009,15(1):46~48.

蔡春麗.裝飾材料中危險化合物對室內空氣污染的調查.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8.

陳秋玉.室內空氣質量綜合評價方法的比較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04.

田園春,孫亞兵,馮景偉,等.南京市居室內SO2、HHO、TVO污染的研究.環境科學學報,2007,27(2):190~191.

王 靖,陳 愨,張一婷.北京市住宅室內空氣中TVO 污染現狀分析.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9():74~75.

郝俊紅.中國四城市住宅室內空氣品質調查及控制標準研究.長沙:湖南大學,2004.

蘇志鋒.室內空氣質量及其參數相關研究――以廣州市為例.廣州:中山大學,2007.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中國標準出版社第二編輯室.室內環境質量及檢測標準匯編.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

鐘樂璇,張 晉.室內不同條件與甲醛TVO 污染關系分析.環境科學與技術,2007,0(6):42~44.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n Indoor Air Quality of Newly Decorated Apartments in Qingdao ity

Zhang Yansong,Ma Guofeng,Fu Hongjie,Zhang Yafu,Wang Jing,Lu Yanmei,Zhou Beibei

(ollege of 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hina)

篇3

[關鍵詞]室內空氣品質 建筑環境 通風

中圖分類號:TU-0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0-0323-01

引言:室內環境中,人體不僅對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敏感,對空氣的成分和各組分的濃度也非常敏感。空氣的成分及其濃度決定著空氣的品質。近年來不少國家的室內空氣品質出現了問題,很多人抱怨室內空氣品質低劣,造成他們出現了一些病態反應。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解決室內空氣品質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空氣品質問題也成為建筑環境領域的研究熱點。

正文:

一.空氣品質問題產生的原因

1.新型合成材料在現代建筑中的大量應用

一些合成材料由于價格低廉,性能優越,作為建筑材料和建筑裝修材料廣泛獲得應用,但其中一些會散發對人體有害的氣體,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

2.散發有害氣體的電器產品的大量使用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一些電器產品在辦公室和家庭日益普及。其中如復印機,打印機,計算機等會散發有害氣體如臭氧,顆粒物和有機揮發物等,造成室內空氣品質的下降。

3.強調節能導致的建筑密閉性增強和新風量減少

20世紀70年代的能源危機后,建筑節能在發達國家普遍受到重視,作為建筑節能的有效手段,很多建筑密閉性增強,新風供給量減少,以降低采暖空調負荷。

4.傳統集中空調系統的固有缺點以及系統設計和運行管理的不合理

傳統集中空調冷凝器除濕的方式,使空調箱和風機盤管系統往往成為霉菌的滋生地,系統設計和運行管理不合理,如過濾網不及時清洗或更換,新風口設計不合理等也常是造成室內空氣品質低劣的原因。

5.廚房和衛生間氣流組織不合理

廚房和衛生間是特殊的生活空間,由于對這一空間的特殊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在氣流組織上缺乏很好的應對措施,不僅造成這一特殊空間室內空氣品質低劣,而且影響了普通生活或工作空間的室內空間品質。

6.室外空氣污染

室外空氣質量下降,工業發展有時伴隨著污染排放增加,汽車數量增多造成了道路上汽車尾氣排放污染增加,污濁的室外空氣進入室內,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室內空氣品質。

二.室內空氣品質對人的影響

1.降低生活舒適度

很多空氣中的化學污染物都具有一定的氣味和刺激性。盡管可能其濃度還未達到導致人的機體組織產生病理危害的地步,但會導致室內人員感到嗅覺上的不適并導致心理煩躁不安。

2.危害人體健康

一些健康方面的專家現已經達成共識,認為一些疾病和工業廠房內空氣品質不好有很大關系。但是對于那些非工業廠房內如辦公室,娛樂場所和住宅內的綜合癥人們仍然認識不足。雖然一些國家針對工業污染制定了法律和法規,但是對于住宅內的室內空氣污染,只有很少國家制定了一些規范。這主要是由于調查室內綜合癥相當困難,而室內空氣品質對人體的影響不像工業污染那么顯著,現在一般認為不良的室內空氣品質可以引起病態建筑綜合癥(SBS),建筑相關疾病(BRI)和多種化學污染物過敏癥(MCS)。

(1)病態建筑綜合癥(SBS)病態建筑綜合癥是指沒有明顯的發病原因,只是和某一特定建筑相關的一類癥狀的總稱,其通常癥狀包括眼睛,鼻子或者咽喉刺激,頭痛,疲勞,精力不足,煩躁,皮膚干燥,鼻充血,呼吸困難和惡心等等。這種癥狀有個顯著的特征就是一旦離開污染的建筑物,病狀會明顯的減輕或消失。

(2)建筑相關疾病(BRI)建筑相關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各種空氣傳染的疾病,心血管病和肺癌以及中毒反應,和病態建筑綜合癥不同,這些疾病病因可查,而且有明確的診斷標準和治療對策。

(3)多種化學污染物過敏癥(MCS)多種化學污染物過敏癥的癥狀是指慢性多系統紊亂,通常涉及中樞神經系統和一種以上其他系統。癥狀通常具有不確定性,包括行為變化,壓抑,精神疾病等。

3.影響人的工作效率

室內空氣品質的好壞和勞動效率的高低有著密切的聯系。《美國醫學雜志》1985年調查報告估計,在美國,每年因呼吸道感染而就醫的人數達到7500萬人次,每年損失1.5億個工作日,花費的醫療費用達150億美元,而缺勤損失則高達590億美元。同樣,病態建筑綜合癥(SBS)會妨礙人正常工作,造成工作日的損失,同時也會消耗大量醫療費用。

三.提高室內空氣品質的手段

1.污染物源頭治理

從源頭治理室內空氣污染,是治理室內空氣污染的根本之法。要提高室內空氣品質,需從源頭抓起。污染源頭治理有以下幾種:(1)消除室內污染源。例如一些室內建筑裝修材料含有大量的有機揮發物,研發具有相同功能但不含有害有機揮發物的材料可消除建筑裝修材料引起的室內有機化學污染。(2)減少室內污染源散發強度。當室內污染源難以根除時,應考慮減少其散發強度。例如通過標準和法規對室內建筑材料中有害物含量進行限制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污染物附近有局部排風。對一些室內污染源,可采用局部排風的方法。例如,廚房烹飪污染可采用抽油煙機解決,廁所異味可通過排氣扇解決。

2.通新風稀釋

通新風的本質是提供人所必需的氧氣并用室外污染物濃度低的空氣來稀釋室內污染物濃度高的空氣。加強通風換氣,從而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是最為方便,經濟的方法。在減少能耗和提高室內空氣品質的目標下,自然通風既能有效改善室內熱環境,又能保證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然而,對自然通風的利用必須建立在已知室外氣候條件及室內自然通風量有效預測的基礎上。機械通風方式是對自然通風的有力補充,包括采用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方式結合的混合通風模式以及置換通風等新型通風方式。

3.空氣凈化

空氣凈化是指從空氣中分離和去除一種或多種污染物,它是室內空氣污染源頭控制和通風稀釋不能解決問題時不可或缺的補充。此外,在冬季供暖,夏季使用空調期間,采用增加新風量來改善室內空氣質量,需要將室外引進來的空氣加熱或冷卻至舒適溫度而耗費大量能源,使用空氣凈化器來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可減少新風量,降低采暖或空調能耗。凈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臭氧凈化法,靜電除塵法,負離子凈化法,光觸媒法,植物凈化法等。

四.結語

室內空氣品質問題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他應該是政府,業主,建筑,暖通專業技術人員等共同考慮的話題。更優質的空氣品質可以產生更高的生產率,無論是在建筑設計時或者通風改善時都應注意該問題,以盡可能提高室內空氣品質為前提,來創造出更加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國強,尚守平.《室內空氣品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5

篇4

關鍵詞:建筑材料 室內污染 污染源 常用方法 對策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生活和工作于室內的時間越來越長,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成為工作和生活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裝飾材料的種類、數量越來越多,更新換代越來越快,新型材料不斷被應用于室內裝修,由此引發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一、室內主要污染源

1 居室中的甲醛氣體

它來自于裝飾材料的各種人造板,粘合劑,油漆,涂料,塑料貼面,壁紙等。事實上很多裝修過的民居和公共場所,甲醛是超標的。甲醛具有較長的揮發期,能導致多種不良建筑綜合癥的發生。

2 放射性及氡氣

放射性主要來源于天然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有鈾系、釷系等。氡氣是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物,也具有放射性。建筑裝飾材料中放射性多來自于石材、陶瓷以及建筑物的圍護結構材料。其中花崗石中放射性較多。放射性核素通過呼吸道或食物等途徑為人體所攝取并積累在體內。放射性對人體的損傷是由于人體接受其電離輻射能量所引起的。據資料,氡氣是導致肺癌的的第二大殺手,還可能導致血癌。

3 光污染及熱污染

光污染是由于外墻熱反射玻璃幕墻的位置或方向設計不合理造成的,熱污染除由熱反射玻璃引起的外,還可能由于夏季使用空調而造成局部熱島效應引起。另外,裝飾材料廢棄物,如:廢渣難以重新利用和不能很快降解,也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二、現階段室內污染治理的常用方法

1 空氣清新劑:效果明顯,異味立即消失,且價格便宜。但它只是用一種氣味遮蓋另一種氣味,有害物質并未消失。

2 消毒劑:殺死病菌、細菌,價格便宜。但其功效單一,僅對細菌、病毒有效,且不能持久,氣味重,會造成二次污染。

3 活性炭:有效吸附空氣中的灰塵、異味,但它只是吸附,不能分解。

4 苯、甲醛捕捉劑:有效去除苯、甲醛污染。但僅針對苯或甲醛,且持續時間短。

5 光觸媒:納米技術,去除各種污染。此技術處在探索及市場驗證階段。它的主要成分為納米級的二氧化鈦。二氧化鈦是一種安全無毒的產品,可用作食品添加劑。它利用空氣中的水和氧氣,在光照條件下生成有強還原性或氧化性的負氧離子等,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時起到防霉、除臭的效果。光觸媒的功效可以代替甲醛、苯捕捉劑、消毒劑、空氣清新劑;光觸媒只起催化作用,類似植物的光合作用,功效持久,本身無毒,無二次污染,安全有效。

三、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

1 從源頭抓起,預防為主

1)盡量采用符合國家環保標準和污染少的裝修材料及高科技的綠色環保型裝修材料;

2)應保證建筑物具有合理的室內空間、采光、通風、良好的外部環境綠地、水和空氣,預防室內空氣污染的產生。

2 治理室內空氣污染,降低危害

1)通風換氣:新建和裝修的房間應盡量延長入住時間。剛裝修完7 d~14 d,室內污染物濃度高,其他治理方法的作用都不大,最好的辦法就是開窗通風,交流室內外空氣,這是降低室內環境污染最常用、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

2)吸附法:如采用活性炭、灰泥、硅藻等物質,對室內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進行吸附以降低其含量。但是吸附法不能降解有害物質,而且只要吸附達到飽和就需要更換吸附材料,處理成本較高。

3)選用適當的室內空氣凈化設施:根據居室、廚房、衛生間不同的污染特點,選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空氣凈化裝置,如非平衡等離子體空氣凈化器、排油煙機、臭氧消毒器、家電廠家研制開發的具有空氣過濾功能和凈化功能的健康空調等,以降低室內空氣污染。

4)化學降解法:目前應用較多的光觸媒、空氣觸媒凈化技術,是利用催化氧化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對空氣中的有害氣體、細菌體進行氧化分解,將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成無毒無害產物并殺滅細菌。“觸媒”技術工藝簡單、成本低、對室內重度污染的治理見效快。

5)植物生態技術:在居室內放置一些抗污染的花草,以及從桉樹、茶樹、檀香樹等提取的植物精油,都能起到“空氣凈化器”的作用。實際中,常青藤能吸收90%的苯;吊蘭能“吞食”室內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氮氧化物;天南星的苞葉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蘆薈、鐵樹、虎尾蘭、萬年青、雛菊都具有空氣凈化功能;茉莉、丁香、金銀花、牽牛花分泌出來的殺菌素能夠殺死空氣中的一些細菌,并抑制結核、痢疾病原體和傷寒病菌的生長;植物精油對空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流感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能起殺滅作用。但以下這些植物不宜放在居室中:蘭花、月季、百合、郁金香、黃杜鵑等。6)遮蓋法:在建筑裝飾過程中,盡可能地封閉地面、墻體的縫隙,能降低污染物的析出量,減少對人體的危害。

3 加強檢測,確保健康

1)來源于建筑裝飾材料中的苯、甲醛、氡等有害物不是短時間就可以揮發掉的;2)越來越多的現代化辦公設備和家電進駐室內,由此產生的空氣污染、噪聲污染、電磁波及靜電干擾、紫外線輻射等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新建、新裝修、長期居住的房間都可以委托專業環保機構進行室內有害物質的檢測,針對檢測結果請專家提出合理的處理方案,防止室內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室內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綠色建筑和環保建材的需求日益增加,對我國不斷發展的建筑材料和裝修裝飾材料工業帶來嚴峻挑戰,為此我國應吸收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生產技術水平,結合國情、環境特征和經濟技術條件,進一步深入開展室內污染等各項研究開發工作。

參考文獻:

[1]王菲鳳.現代裝飾材料所致空氣污染及防治對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6(3).

[2]徐業林等.居室內裝飾材料釋放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調查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0,27(3).

篇5

利用紫外光凈化原理設計制造室內空氣凈化器,其中253.7nm的紫外線對分子裂解作用不大,因此應盡量提高184.9nm紫外線的比例。

只有當室內空中污染物分子近距離、大面積受到184.9nm紫外線照射時才能裂解充分。因此,184.9nm紫外線應有足夠的照度和光通量。由于強烈的紫外線輻照會對人、動植物以及室內物品造成損傷,因此,低壓水銀放電管發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紫外線必須被約束到一個較小的范圍內。

由于室內空氣中污染物在184.9nm紫外線的照射下裂解會產生自由基中間體,只有室內空氣在一定時間內、以一定的速率、反復通過凈化器才能得到徹底凈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必須加裝合適功率的風扇。由于光催化劑會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提高反應速率,因此,必須加裝光催化劑組件。由于臭氧對大多數金屬有強烈的氧化性,同時降低臭氧的產率,必須以不銹鋼為設備主材。設備的總重量、總體積要適宜搬運。

2實驗結果與討論

2.1實驗條件

為使測試評價結果最大限度的模擬未來室內空氣污染凈化的實際,選用未經任何特殊裝飾的自然通風的房間為試驗用樣板間。分別對室內空氣中的甲醛、苯及TVOC進行紫外光催化氧化凈化實驗。樣板房內溫度、濕度、污染物本底濃度、實驗儀器與設備。

2.2實驗過程及方法

在該房間內釋放一定量的污染物(甲醛、苯及TVOC),封閉門窗后,定時檢測房間內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繪制污染物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以測定該房間在自然狀態下污染物被吸附或滲漏情況;試驗完畢后,打開門窗,用風扇將房間吹掃干凈,備用。利用統計方法比較使用凈化設備前后兩條曲線的變化情況,評價利用凈化設備治理室內空氣中污染的效果。

2.3數據分析

在上述測試條件下,10小時內,該凈化設備對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最大凈化效率為81.6%,平均凈化效率為71.4%;對室內空氣中苯的最大凈化效率為99.18%,平均凈化效率為82.83%;對室內空氣中TVOC的最大凈化效率為98.12%,平均凈化效率為91.44%。

2.4利用紫外光凈化原理

設計制造的室內空氣凈化器使用條件實踐表明,利用紫外光催化氧化原理設計制造的室內空氣凈化器對于治理室內空污染具有明顯的效果。但是,由于設備功率較大,單位時間內產生臭氧量較大,噪聲較大,僅適用于新裝修的房間,主要目標是凈化由于裝飾裝修產生的靜態污染;對于日常活動產生的動態污染只能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操作、采取集中治理,不能隨時開啟、即時凈化。

3結論

3.1在室內使用光觸媒(當前以為TiO2使用最廣泛),由于缺乏紫外光的照射,不可能起到凈化室內空氣中污染物的作用。

3.2普通意義上的紫外光,即高壓水銀放電管發出的紫外光(特征波長365nm,光子能量328KJ/mol)不可能起到凈化室內空氣中污染物的作用。

3.3單純使用臭氧,基本不能起到凈化室內空氣中污染物的作用。因為雖然臭氧具有強氧化性,但在空氣中污染物分子被破壞前,O3和空氣中污染物分子都可以相安無事。

篇6

【關鍵詞】裝修工程;環境污染危害;檢驗;解決措施

大量調查資料都證實了這樣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室內空氣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還高。現代人平均有8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而現代城市中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則比室外高出許多倍!尤其是那些兒童、孕婦、老人和慢性病人。特別指出的是,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而兒童、老人生活在室內的時間在90%以上,并且兒童與老人的身體體質較差,抵抗力低,因此更加容易受到環境污染的危害。

一、裝飾裝修工程環境污染物的種類與危害

1、甲醛: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可經呼吸道吸收。

來源:主要以建筑材料、裝修物品及生活用品等化工產品在室內的使用為主。因此目前市場上的各種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膠合板中均使用以甲醛為主要成分的脲醛樹脂作為粘合劑,因而不可避免的會含有甲醛。另外新式家具、墻面、地面的裝修輔助設備中都要使用粘合劑,因此凡是有用到粘合劑的地方總會有甲醛氣體的釋放,對室內環境造成危害。

危害: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妊娠綜合癥,引起新生兒體質降低、染色體異常,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濃度甲醛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甲醛還有致畸、致癌作用。長期接觸甲醛的人,可能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的癌癥。

2、苯:無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體,是室內揮發性有機物的一種。

來源:裝修中使用的膠、漆、涂料和建筑材料的有機溶劑。

危害: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短時間吸入高濃度苯蒸氣可引起以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為主的急性苯中毒。輕度中毒會造成嗜睡、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胸部緊束感等,并可有輕度粘膜刺激癥狀。重度中毒可出現視物模糊、震顫、呼吸淺而快、心律不齊、抽搐和昏迷。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和循環衰竭,心室顫動。

3、氨: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來源:主要來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在混凝土墻體中加入尿素和氨水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凍劑,這些含有大量氨類物質的外加劑在墻體中隨著溫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而還原成氨氣從墻體中緩慢釋放出來,造成室內空氣中氨的濃度大量增加。室內裝飾材料,如家具涂飾時所用的添加劑和增白劑大部分都用氨水,氨水以成為建材市場中必備的商品。

危害: 氨是一種堿性物質,它對接觸的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后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氮可帶血絲、胸悶、呼吸困難,可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嚴重都可發生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同時可能發生呼吸道刺激癥狀。所以堿性物質對組織的損害比酸性物質深而且嚴重。

4、石材放射性:石材中的放射主要是鐳、釷、鉀三種放射性元素在衰變中產生的放射性物質。經檢驗,花崗巖放射性較高,超標的種類很多。

來源:各種天然石材,潔具,磁磚,混凝土。

危害:天然石材中的放射危害主要有兩個方面,即體內輻射與體外輻射。

5、氡:氡是由鐳衰變產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沒有顏色,也沒有任何氣味,常溫下氡及子體在空氣中能形成放射性氣溶膠而污染空氣。

來源:從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從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從供水及用于取曖和廚房設備的天然氣中釋放的氡。

危害:氡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現為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效應。確定性效應表現為:在高濃度氡的暴露下,機體出現血細胞的變化。氡參人體脂肪有很高的親和力,特別是氡與神經系統結合后,危害更大。隨機效應主要表現為腫瘤的發生。由于氡是放射性氣體,當人們吸入體內后,氡衰變產生的阿爾發粒子可人體的呼吸系統造成輻射損傷,誘發肺癌。

事實上,空氣中可檢出300多種污染物,有約68%的人體疾病與室內污染有關。伴隨著室內污染引發投訴日益增加,裝飾裝修所帶來的污染也成為目前人們極為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

二、裝飾裝修工程環境污染物的解決措施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分析認為,室內環境污染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①設計不合理,房間過多使用一種材料,如大面積鋪復合地板引起甲醛超標;

②工藝不合理,傳統工藝沒有考慮室內環境問題,如復合地板下鋪大芯板,墻上刷清漆防止裂縫,傳統工藝家具不封邊都會帶來空氣污染;

③選擇劣質的裝修材料。

上述種種原因及裝飾環境污染的綜合分析,結合實際情況,裝修過程中應當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嚴格控制材料進場使用環節中應提供的材質證明,在材料特性、批量的基礎上,加強對材料進場檢測報告的核查工作。室內裝修必須采用相應的人造木板及飾面人造木板,否則室內甲醛濃度很難達到驗收要求。建筑裝修工程中所采用的無機非金屬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必須有放射性指標檢驗報告,并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規定。不同產品的出廠檢驗報告有一定的時效性,按生產配方、生產批次的不同應分別提供出廠檢驗報告,檢測方法也應符合標準要求。

2、取消易產生消極市場作用的材料認證和備案制度,將工作重點放到材料市場供需雙方的行為核查上。

3、結合標準要求,完善檢測手段和檢測設備,充分發揮中介性檢測機構在行業中的技術優勢,確保檢測數據、判定結果的真實有效。

4、垃圾外運措施。建筑裝飾垃圾含有大量地沙石顆粒等粉料,在運輸過程中容易造成粉塵污染,為保證在裝運過程中不造成粉塵污染以及路上散落成二次污染,在運輸裝車前對磚,混凝土塊垃圾進行適量灑水,使沙石顆粒略有濕度而不流淌,即可進行裝車運輸。建筑裝飾垃圾的棄置場地以后,根據現場到棄置場地的道路情況,確定運輸行走路線,安排民工在棄置場地及進出口處對路面進行清潔維護,確保路面整潔。

5、現場環境保護措施。為防止施工現場揚塵污染,每天都應用水澆地面一至兩次。在油漆施工時,施工人員全部配備防塵口罩及防護眼罩,并采取灑水濕潤,減小揚塵對施工人員的粉塵侵蝕。每天分兩次對現場及垃圾進行清理,對所有材料及機具進行歸類堆放,保護場地環境,努力提高施工質量。

6、加強驗收工作。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內裝修工程的室內環境質量驗收,應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進行。室內空氣質量預評價技術可廣泛應用在各種室內建筑裝飾裝修工程中。不僅能夠應用于住宅裝修工程,也可應用于公共建筑裝修工程,還可應用于家具等室內裝飾物品。

三、結 語

裝修工程的不合理對環境污染的危害巨大,其中“甲醛”是我國新裝修家庭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甲醛”可引發白血病。孕婦、兒童和老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裝修時要盡量少用裝修材料,要購買環保建材、家具,少用人造板材,多用實木、玻璃、金屬作材料,少用復合地板、地毯、多用地磚,選用石材 要索取檢測報告,少用深色石材。生活中盡量少用揮發性的帶有香味的產品,保持室內通風 換氣在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在新房入住前,應請專業的室內環境治理公司進行全面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對污染進 行有效治理,盡量選擇物理型產品,杜絕二次污染,化學類產品多數只能進行短期治理,長 期效果無法保證,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室內環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系統,系統內部各個污染源釋放出各種有害氣體。根據“總量控制” 原則,分析每一個污染源的污染特征,計算其有害氣體釋放量,再將室內所有污染源的有害氣體釋放量求 和并使其低于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要求, 即可控制整個室內環境系統的有害氣體總量,實現健康無害的裝飾裝修工程環境,保證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 GB50325 - 2009) 北京 : 中國計劃出版社 , 2002 [S] .

篇7

【關鍵詞】室內環境;室內污染;必要性;儀器分析

中圖分類號: X5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令其對居住品質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室內裝修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可滿足人們對居室環境美化、裝飾、豐富應用功能的需求。然而各色型材的應用、大肆的裝修在提升室內美觀舒適性的同時也引發了室內環境污染的問題。倘若人們長期生活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下,將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輕則引起業主的身體不適、呼吸不暢,重則令其身患重病,久治不愈。所以儀器分析在室內環境污染檢測中的應用顯得格外的重要。

二.室內環境污染檢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伴著時間的延續,室內環境化學污染問題將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凸顯。就現階段而言,當前人們68%的疾病都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全國每年由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已達11.1萬人。據調查顯示:北京兒童醫院收治的5000名白血病患兒中,有近90%的家庭近期裝修過。目前中國每年因裝修污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致死亡的兒童約有210萬,其中100多萬5歲以下兒童的死因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還有報道顯示我國每年因建筑裝飾裝修涂料引起的急性中毒約400起,有1.5萬余人中毒。在全世界范圍內,每年有10萬人因室內空氣污染而死于哮喘病,其中35%為兒童。目睹了以上數字后,我們不禁不寒而栗,室內作為人們生存和停留的重要場所,竟然潛在“隱形殺手”,人體的健康遭到了如此大的威脅。尤其對無過多表達和思想意識的兒童。

面對室內環境的“隱形殺手”,有些是有色有味的,例如苯、甲醛、氨等,有些是無色無味的。室內環境是空氣中有毒無毒有害無害的復雜氣體混合在一起,人們很難通過簡單的嗅覺和視覺判斷。唯一準確和科學的方法就是檢測。檢測是一項十分嚴謹、細致并且復雜的工作。檢測的每一步都有嚴格的質的和量的要求,整個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不同的檢測設備也會產生不同的檢測結果。如果檢測量不確定度過大,檢測結果也毫無意義。因此,檢測工作對于工作的質量控制非常嚴格。目前我國的室內環境化學污染檢測工作存在很多現實問題,例如規范要求混亂,檢測機構形同虛設,檢測市場不規范,室內環境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等等。雖然問題存在,但不能忽視環境檢測工作的重要性。

檢測技術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種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術手段。準確的檢測結果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個真實的具體的數據,讓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室內環境的好壞,并為人們如何更健康科學的生活建立了切實的基礎。這是人們在思想認識上的一種進步,更是國家向前發展的一個方面,也是人類能夠在地球上長久居住的條件。

三.儀器分析在室內環境污染檢測中的應用

1.可見光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質對光的選擇性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物質在光的激發下,其原子和分子所含的能量以多種方法與光相互作用而產生對光的吸收效應。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定量依據為朗伯-比爾定律。目前采用的可見分光光度計大多裝有根據朗伯-比爾定律設的一個線性回歸方程A =MC+N的計算程序,只要輸入標準試樣的濃度值或線性回歸方程中的系數M和N,就可直接測定未知濃度試樣的濃度值。

該法在環境污染檢測中主要應用于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中甲醛含量的測定,如人造板及其制品、內墻涂料、木家具、膠粘劑和壁紙等。樣品經預處理后用乙酰丙酮顯色,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甲醛含量。不同材料采取不同預處理方法,如膠合板、飾而人造板、木家具等樣品采用干燥器法;中密度纖維板、高密度纖維板等采用穿孔萃取法;內墻涂料、膠粘劑采用蒸餾法,其目的均是為了讓材料中的甲醛釋放至蒸餾水中以便于用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

2.原子吸收光譜法

原子吸收光譜法又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基于物質所產生的原子蒸汽對特定譜線(通常是待測元素的特征譜線)的吸收作用來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方法。

該法在室內環境污染檢測中主要應用于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中涂料重金屬含量的測定。用離心分離后再進行酸萃取的方法對涂料樣品進行前處理后,用原子吸收光譜法進行測定,這種處理方法操作復雜,樣品不易分離完全,所得結果誤差大,不同實驗室間所得結果不易統一。因此,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國家標準中不采用該種樣品處理方法,而是參照I S08124.3:199《玩具的安全性》中的處理方法,將涂料制成干涂膜并粉碎后用稀酸處理,再用原子吸收光譜進行測定。這也是國際上慣用的測定涂料中可溶性重金屬含量的前處理方法。此法操作簡單,處理完全,不同實驗室間測定結果容易統一,相對誤差較小,是較為合適的測定方法。

3.土壤測氧法

室內氡主要源于地下土壤、巖石和建筑材料,特別是在有地質構造斷層的區域。因此,民用建筑設計前了解地表土壤氡水平十分必要。土壤氡濃度檢測可采用土壤測氡儀進行現場檢測。該類儀器主要由抽氣泵和測量操作臺兩部分組成,抽氣泵除了完成抽取地下氣體或水樣脫氣任務外,還將起到貯存收集氡子體的功能。當氡氣經干燥器被抽入筒內后,隨即開始衰變,并產生新的子-RaA,它在初始形成的瞬間是帶正電的離子。利用其帶電特性,采用加電場的方式對其進行收集,使RaA離子在電場作用下被濃集在帶負高壓的金屬收集片上,在經一段時間的加電收集后,取出金屬片放入到操作臺探測器內測量RaA的。放射性,其強度與氧濃度成正比,按下式即可直接計算氧濃度。

4.氣相色譜法

色譜法是一種分離技術,這種分離技術應用于分析化學中,就是色譜分析。其原理是:使混合物中各組分在兩相間進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動的,稱為固定相;另一相是攜帶混合物流過此固定相的流體,稱為流動相。當流動相中所含混合物經過固定相時,就會與固定相發生作用。由于各組分在性質和結構上的差異,與固定相發生作用的大小、強弱也有差異,因此,在同一推動力作用下,不同組分在固定相中的滯留時間有長有短,從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從固定相中流出。這種借助在兩相間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組分分離的技術,稱為色譜分離技術。氣相色譜法即是流動相為氣體的色譜分離技術。

該法主要用于檢測室內空氣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中總揮發有機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等污染物含量。樣品經稀釋后,在色譜柱中將待測污染物與其它組分分離,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測定。

四.結語

總之,室內環境污染問題日益顯著。為營造健康、舒適、綠色、環保的室內環境,保障人們身心健康,普及儀器分析在室內環境污染檢測中的應用,對室內空間環境的有效治理,降低污染影響,提升室內環境整體質量水平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沙定國.誤差分析與測量不確定度評定[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9.

[2] 王 新.從測不準原理到測量不確定度[J].中國計量,2009(48):54~56.

篇8

中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戰略目標。兒童往往是一個社會最為脆弱的群體之一,促進兒童全面發展是政府的優先工作目標之一。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清潔能源的普遍獲得是實現兒童生存權、健康權和發展權的基本可行能力。無論是基于即將的《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還是中國到2020年的國家發展戰略,兒童獲得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清潔能源都是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基礎。本文首先依據已有的文獻,分析不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能源對兒童健康的威脅;其次,利用“兒童福利服務示范項目”入戶問卷數據,對中國五省(區)兒童獲得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清潔能源的情況進行描述統計分析;最后,提出一個讓兒童普遍獲得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清潔能源的政策框架。

不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能源對兒童健康的威脅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計劃在2015年之前將無法持續獲得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的人口比例減半。《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確規定,“消除疾病和營養不良現象,包括在初級保健范圍內利用現有可得的技術和提供充足的營養食品和清潔飲水,要考慮到環境污染的危害”。然而,已有的文獻表明,包括兒童在內的眾多人口,在獲得清潔水源、基本衛生設施和能源方面面臨巨大挑戰。

不安全的飲用水和衛生設施正在威脅著全球兒童的健康。全球現有的證據表明,缺乏清潔水和衛生設施以及室內空氣污染是導致疾病和死亡的兩個主要風險因素,而受這兩個風險因素影響的群體主要是貧困家庭的兒童和婦女。這充分表明,發展中國家需要制定和實施環境健康干預措施,以改善安全飲用水的獲得,提供充足的衛生設施,改善室內外的空氣質量。①在發展中國家,每天超過4000名兒童死亡,僅僅因不能獲得清潔的飲用水。UNICEF(2010)《以均衡的手段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指出,2008年,全球仍有8.84億人不能獲得安全飲用水,84%生活在農村。其中,發展中國家16%的人口不能獲得改善的飲用水,撤哈拉以南非洲這一比例高達40%。每年由污染水和惡劣衛生條件引發的腹瀉病例達54億例,死亡人數160萬,其中大多數是5歲以下的兒童。②

亞行的研究報告表明,當前,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有18億人口生活在每天2美元的貧困線以下,9.03億人口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貧困線以下。亞太地區,4.02億農村人口和9300萬城市人口缺乏充足的水,19億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basic sanitation facilities),大約10億人不能使用上電。③

根據《2010年世界發展報告:發展與氣候變化》,中國尚有35%的人口不能獲得改善的衛生設施。④據王五一、楊林生等研究,中國約有6300多萬人飲用高氟水;飲用高砷水人口200多萬;此外,還有3800多萬人飲用苦咸水,1100多萬人飲用水受到血吸蟲病威脅。⑤目前,農村有1.9億人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華北地區有50%地下水硝酸鹽含量超標。而南方許多地方和東部地區多以江河湖泊等地表水為飲用水源,由于工業污染和農業化學品的廣泛使用,多數地表水已經喪失飲用水功能。在部分污染嚴重地區,已經出現癌癥、新生兒缺陷等嚴重健康問題。⑥

能源獲得貧困對兒童的健康有著重要的潛在影響。盡管普遍獲得安全、可靠的能源沒有列入千年發展目標,但它卻是人類在現代工業社會的基本需要。能源對人類實現諸如取暖、制冷、看電視、獲得飲用水和衛生設施、電話、互聯網等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健康狀況方面的福利指標有重要影響。

能源獲得貧困包括兩層含義:一層是不能夠獲得電、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另一層是一個家庭獲得能源的費用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例太高,從而影響了家庭對能源的有效利用。兒童能源貧困的直接結果是影響兒童的健康狀況。Mark Kaiser and Allan Pulsipher的研究表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能源支出僅占家庭總收入的5%,而低收入家庭則需花費家庭收入的10%,對于特別窮的家庭,則高達20%。低收入家庭,難以適應石油價格的波動。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石油價格上漲十分迅速。最近發生在利比亞等北非和中東國家的沖突,加劇了石油價格的上漲,給全球貧困家庭特別是兒童獲得能源帶來更大的挑戰。⑦Lauren Smith的研究指出,因支付不起家庭能源,美國馬薩諸塞州40萬以上生活在低收入家庭的兒童的健康和福利受到潛在影響。低收入家庭必須在高能源支出和兒童健康支出之間進行權衡,往往能源負擔高的家庭,會相應地減少食品和健康支出。當家庭面臨高取暖成本時,往往選擇危害兒童健康和安全的替代資源,如火爐來取暖,使得兒童暴露在一氧化碳的危害中。高的取暖成本,也使得部分家庭不采取取暖措施,從而危害兒童的健康。⑧

已有的研究表明,室內空氣污染對健康的不利影響雖不及公共污染嚴重,但每年由室內空氣污染造成的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病例超過了150萬,占到全球死亡病例的2.7%。在發展中國家,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吸煙和使用固體燃料做飯。據估計,世界上一半的人口使用固體燃料(柴草和煤)做飯和取暖,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

燃燒劣質煤和生物燃料(秸稈、薪柴、柴草、風干牛羊糞等)是多數農村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⑨生物燃料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及煙塵、可吸入顆粒物等。這些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警告,室內空氣污染每年導致發展中國家160萬人死亡。中國農村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率高,僅次于癌癥、腦血管病的死亡率。中國還有部分地區的煤中含有較高的氟和砷,導致人發生燃煤型氟中毒和砷中毒。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在全國14個省市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有氟斑牙患者165萬人、氟骨癥患者108萬人。⑩

中國五省(區)農村兒童獲得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能源的狀況

本文的分析框架基于以下基本判斷:(1)兒童貧困是對兒童可行能力的剝奪,兒童可行能力包括獲得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營養、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能源等基本公共服務。因此,兒童貧困實質上是對兒童上述福利的剝奪;(2)水、衛生設施和能源是兒童應該獲得的普遍公共服務,這些普遍公共服務的缺失,將導致兒童生活水平的下降和健康權利的不完整;(3)讓兒童獲得普遍的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能源服務,是消除兒童貧困、改善兒童福利的基本條件;(4)利于貧困兒童的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能源政策需要在用得上和用得起兩方面做出制度創新。

本文所用的數據來源于2010年由民政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兒童福利研究中心聯合開展的“兒童福利服務示范項目”入戶問卷。問卷包括河南(上蔡、洛寧)、山西(聞喜、夏縣)、四川(昭覺、金陽、布拖)、新疆(霍城、伊寧)和云南(瑞麗、隴川、盈江)5個省(區),有效問卷4462份。其中,河南742戶,占16.63%;山西745戶,占16.70%;四川982戶,占22.01%;新疆771戶,占17.28%;云南1222戶,占27.39%。

從人口學特征來看,4462戶樣本中,18個家庭為空巢家庭,有1個孩子的家庭占41.91%,2個孩子的家庭占41.55%,3個孩子的家庭占12.33%(表1)。少數民族家庭占受訪家庭比例55.65%(表2)。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用數據為兒童福利服務示范項目數據,是在開展兒童福利服務示范項目的地區進行的問卷調查,并不是隨機抽樣。本文的分析結論只適用于兒童福利服務示范項目區。

家中燃料以柴草和煤為主,威脅著兒童健康。根據五省(區)兒童福利服務示范項目入戶調查數據,家中使用燃料這一觀察值(表3),有效樣本4462戶,使用柴草作為主要燃料的比例高達67.79%。四川的樣本戶99.08%的家庭使用柴草做飯,只有0.51%的家庭能夠使用電來做飯。云南使用柴草做飯的比例也高達87.15%。貧困戶使用柴草做飯的比例占81.48%,非貧困戶使用柴草做飯的比例為62.91%。

表4表明,四川省樣本戶(昭覺、金陽、布拖)仍有高達12.93%的家中沒有通電。對于云南和河南,即使家中已經通電的比例高達99.75%和99.73%,但使用電來做飯的家庭比例僅有5.16%和4.72%。新疆被調查的771戶,都不使用電做飯,主要用煤和柴草做飯。農戶使用電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能否用上電;另一方面是在能用上電的條件下,是否用得起。在五省(區)調查中,通電的比例都很高,但用電來做飯的比例很低,說明農戶使用電來做飯的成本較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戶用電。

部分農村家庭不能獲得清潔水源,兒童飲用水安全令人擔憂。當我們把能夠獲得自來水和深度在5米以上的井水視為安全飲用水時,表5關于飲用水類型的統計表明,河南省、山西省、新疆自治區和云南省樣本區的兒童基本能夠獲得安全飲用水。四川87.17%的兒童暴露在飲用水不安全的條件下(表5)。

彝族家庭和貧困戶兒童獲得安全飲用水困難。表6表明,彝族家庭兒童難以獲得安全飲用水。在本次調查中,彝族家庭樣本戶980戶,占21.96%。表6顯示,藏族家庭100%使用其他水源,但樣本只有1戶,不具有代表性。貧困戶獲得安全飲用水的比例遠低于非貧困戶。貧困戶使用其他水源(雨水收集、地表水與未受到保護的泉水和淺水井等)的比例為33.47%,非貧困戶使用其他水源的比例為14.56%(表7)。

案例1 四川省昭覺縣竹核鄉案例

竹核鄉隸屬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距縣城13公里,總人口8000人。本次調查該鄉265戶,其中彝族264戶,215戶不能獲得安全飲用水。竹核鄉的兒童面臨多重貧困風險,該鄉不僅飲用水困難,更為嚴重的是多年來受艾滋病的打擊非常沉重。

案例2 山西省聞喜縣有效的農村飲用水干預

本次“兒童福利服務示范項目”入戶問卷,山西省調查縣是聞喜縣和夏縣。聞喜縣位于山西省晉南,水資源十分貧乏,而且飲用水水質嚴重超標。2005年初,聞喜縣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高達18.2萬人,占到全縣農村人口的55%。聞喜縣大量的農村兒童長期飲用高氟水、苦咸水,吃水問題是長期以來困苦百姓的難題。

2005年以來,聞喜縣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農民為主體,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解決飲水安全工作機制。2005年到2009年,全縣投入5771萬元,建成飲水安全工程154處,解決了全縣283個自然村,14.2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為了節省資金,提高項目的供水效率,經過廣泛調查研究,通過集中連片供水工程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比每個村建設小型飲水工程,投資小、易管理。目前,全縣已建成萬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四處,解決的人口占到了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的80%。本次問卷調查中,聞喜縣382戶樣本,飲用自來水的達356戶,占93.2%。問卷調查結果也客觀地驗證了聞喜縣農村飲用水干預政策的有效性。

衛生設施的獲得普遍較差,需高度重視。本文根據廁所類型判斷兒童是否能夠獲得基本衛生設施,把使用室內水沖式、室外沖水廁所和干式衛生廁所視為可以獲得基本衛生設施,把使用糞桶、旱廁、無設施以及其他類型視為不能獲得基本衛生設施。統計表明,四川省樣本戶兒童獲得基本衛生設施的狀態最差,97.41%的兒童不能獲得基本衛生設施,其中,86.66%的兒童家庭無衛生設施,10.49%使用旱廁。河南、山西和新疆的狀況也很差,96%~98%的兒童不能獲得基本衛生設施,但相對四川省無衛生設施狀況稍好,以使用旱廁為主。不同民族家庭在衛生設施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政策建議

基于上述關于不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能源對兒童健康威脅的文獻分析,以及中國五省(區)兒童福利服務示范項目區問卷分析結果,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以促進兒童普遍獲得上述三類服務:

建立兒童獲得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清潔能源的快速評估體系。通過一個簡單易行的快速調查和評估系統,準確快速而低成本地獲得兒童在上述服務方面的數據,從而有效識別不能獲得服務的兒童。

建立基于快速評估體系的瞄準機制,實施有效的公共政策干預。當前我國在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等多種農村發展項目中大多將安全飲用水列入了項目規劃,但對衛生設施和清潔能源給予的重視程度卻明顯不夠。建議將貧困縣兒童獲得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和清潔能源集成到農村發展規劃中,并與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以及其他相關項目進行有效整合,統一規劃、設計和干預。

加強環境、健康和貧困的知識傳播和教育,提高人們將三項服務納入反貧困干預的認識。加強政府部門、公共政策制定者以及民間社會對衛生設施和清潔能源的認識,推動將其納入公共政策干預的優先領域。(作者分別為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研究處處長;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注釋

①貧困―環境合作項目組:“環境健康為什么對減貧很重要”,吳忠主編:《國際減貧理論與前沿問題》,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第83~94頁。

②UNICEF, Progress for Children: Achieving the MDGs with Equity, 2010.

③ADB, Attaining Access for All: Pro-Poor Policy and Regulation for Water and Energy Services,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0.

④世界銀行:《2010年世界發展報告:發展與氣候變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372頁。

⑤⑩王五一、楊林生等:“中國的環境變化健康風險管理對策”,Jennifer Holdaway,王五一等主編:《環境與健康:跨學科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25~39頁。

⑥胡四一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編:《中國水資源公報2005》,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年。

⑦Mark Kaiser and Allan Pulsipher, “Concerns Over the Allocation Methods Employed in the US Low-Income Home Energy Assistance Program”, Interfaces 36 (4), 2006, 344-358.

篇9

[關鍵詞] 手術室;環境危害;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5(b)-143-01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新的化學物質及高科技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各種手術的普遍開展,傳染性疾病的增多,給臨床診療帶來了挑戰。手術室工作人員長期在空氣污染、生物感染、電離輻射、心理危害的環境里,其健康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本文就手術室環境危害的問題作一初探,并提出醫護人員應采取的防護措施。

1手術室的環境危害

1.1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包括化學消毒的揮發,高頻電刀使用時散發出的氣味及全身物在空氣中的彌散。甲醛、二戊醛等都是手術室常用的揮發性化學滅菌劑,用于手術室的消毒、浸泡標本、器械消毒等。它們均為刺激性物質,對皮膚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還具有致敏、誘變及致癌作用,長期接觸低劑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染色體異常。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1%時,空氣狀況開始惡化,出現不良氣味。安氟醚是80年代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的一種新的含鹵素的,含乙烯基,是一種潛在的致癌物質,其化學性質穩定,對呼吸道無刺激作用。在高濃度,低PaCO2時可產生驚厥,深麻醉時抑制呼吸及循環,對肝腎只表現可疑損害。空氣污染物極微量,它們長期低劑量存在于手術室,通過皮膚、呼吸道而進入人體及其他生物,以化學污染物對人群健康危害最大。空氣污染物的損害決定于它的特征、化學結構、濃度、和人體接觸的時間等,而大氣中經常是多種有害物質的混合性污染,這時最常見的是有害物質的毒性相加現象,低濃度的污染物質長期地作用于人體會產生慢性的遠期效應,這種效應往往不易被人注意,而且難以鑒別。手術室內空氣污染有特殊的一面,與麻醉方法、麻醉機的質量、麻醉持續時間及室內有無通風設備,手術器械、儀器使用、消毒劑濃度有效時間和使用方法有關。不論何種污染物,在同一時間內與污染源、排放量、污染程度均成正比,污染物在手術間內每個角落的污染環境的綜合時限不相同。麻醉師在麻醉機旁,與從氣囊及病人呼出的殘余麻醉氣體接觸機會多,手術醫師使用高頻電刀機會較多,與高頻電刀使用時由皮膚或組織散發出的氣味接觸多,器械護士接觸甲醛、戊二醛的機會較多。

1.2生物感染

由于手術室特殊的工作環境,工作人員直接接觸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嘔吐物等,受感染的機會很多。如針刺操作是最常見的職業事故,其危害不僅限于針刺損傷的本身,還可傳播疾病,易感染甲、乙、丙肝病毒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還有腫瘤的種植生長和敗血癥發生的危害。

1.3電離輻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手術中攝片及電透直視下手術的不斷開展,手術室工作人員接觸射線的機會較多。據文獻報道,少量多次接觸放射線,可因蓄積作用致癌或使胎兒畸形。

1.4身體疲勞與心理危害

手術室工作的醫護人員的心理危害是精神緊張,壓力感所致。他們長期處于工作繁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過度緊張、工作不定時,經常要搶救處理一些危重病人,工作性質是細致的腦力與繁重的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工作人員易患潰瘍病、心臟病、偏頭痛病、下肢靜脈曲張、胃下垂、慢性腰腿痛、慢性肝膽病等。同時也會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如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

2防護措施

2.1空氣污染的防范措施

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定時開窗換氣,添置空調設備,完善排污系統,并對工作人員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用吸入性物時,如安氟醚、異氟醚、笑氣等,長期接觸可造成肝腎病變,應現配現用。對患者進行吸入性麻醉時,藥液不可避免地散發在手術間的空氣中,無意中又形成一種空氣污染。藥液散發的多少與空氣暴露的時間、麻醉機的密閉程度成正比。在對病員進行麻醉時,應首先檢查麻醉機是否密閉,以減少空氣中的藥液濃度,減輕污染。消毒劑濃度要配制準確,現配現用,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對人體的危害,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手術前后正確洗手,嚴格無菌操作。手術后對器械、污水、房間處理,嚴格按規章制度執行,如設有專用浸泡污染敷料水池等設施進行終末消毒處理,以免污染周圍環境。

2.2避免生物感染的措施

術前必須了解病人的肝炎系列、HIV、梅毒檢查結果,對陽性患者要提前做好預防準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術前巡回護士配制1:100含氯消毒液1 000 ml盛于專用容器中,以使麻醉醫生、巡回護士在給病人操作前后隨時洗手,并備鞋套,以減少因工作人員進出造成的交叉感染。

2.3電離輻射的防范措施

要盡量避免X線照射,在無法躲避時盡量使身體不進入直射線中,妊娠期禁止接觸X線。

2.4工作人員的自我調節

工作人員除了有過硬的業務素質要求外,還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矯正一般職業性緊張;預防過久站立及走動產生的危害,設法改善站立和走動的強制,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勢和習慣。心理學研究證明,不良的心理狀態,如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對最佳水平的發揮影響很大。因此,必須加強鍛煉,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言櫻,馬小軍,周平.淺談現代手術室危害因素的預防[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6):351.

篇10

關鍵詞: 地鐵車站;揮發性有機物(VOCs);揮發性有機物富集指數(VEF);室內空氣質量(IAQ)

由于地鐵車站的站臺、站廳系屬封閉的建筑結構,尤其是站臺大部分為地下二層,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是其主要的潛在室內空氣污染源,其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污染值得引起重視。近年來隨著上海城市交通的不斷發展,地下軌道交通正日益成為城市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們在地鐵車站內逗留的時間也逐步增加。而地鐵車站內揮發性有機物的污染狀況究竟如何,目前國內罕見報道。本文擬通過對上海地鐵車站站臺、站廳內VOCs的跟蹤監測,探討其濃度的變化規律。

國外學者報道密閉建筑物內CO2和VOCs濃度存在一定的關系,在一些情況下,室內污染物濃度的上升是由于人為活動和生物性釋放所造成,但同時室外污染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因此應使用具特征性、且較簡便的指標判斷污染物來源及潛在的室內空氣質量(IAQ)問題。CO2和VOCs是兩種重要的、已被廣泛監測的室內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富集指數(VEF)較有效地結合了這兩者之間的聯系,作為一種判斷方法,已在國外被用于室內空氣質量研究,特別是辦公室、居室、商用建筑等,其原理是通過室內VOCs與生物源性VOCs濃度的比較,結合室內CO2濃度變化,得出VEF值,來推斷室內VOCs的可能來源及污染程度[1]。本文采用VEF方法評價地鐵車站內揮發性有機物的污染水平。

1 材料與方法

1.1 現場測定及測定時間由于目前地鐵車站建筑結構基本為地下三層島式或地下一層島式,選擇兩座不同地鐵車站的站臺、站廳進行VOCs和CO2濃度的跟蹤監測,兩車站建成時間為1999年9月,車站1為地下3層島式車站,車站2為地下1層島式車站,兩車站站廳及站臺面積相近,使用的建筑及裝潢材料、面積基本相同,車站內均禁止吸煙。兩車站新風量設計均為:空調季節新風量為12.6m3/(h·人),且新風量不小于總風量的10%;非空調季節新風量為30m3/(h·人)。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車輛間隔時間20min,2000年6月起為12min。

測定時間為1999年12月18日起開始第1次監測,以后每月1次,至2001年2月18日止,共監測15次。監測當日分別于上午10∶00~11∶00、晚上23∶00~24∶00各測定1次,選取兩車站站臺和站廳進風口附近位置作為室外對照點,與室內測定同步進行,其中車站1的進風口位置更接近交通道路。測定當日無雨及大風等異常天氣,測定同時記錄當時室內外的氣溫、氣濕、風速等。兩車站的測定開始時間基本一致。測定時的人流量情況如下:由于白天測定時非高峰時段,且正值試運行階段,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人流量約為300人/h,之后約為500人/h,兩車站相仿。晚上測定在地鐵車站關閉1h后進行。

1.2 測定指標

1.2.1 CO2測定

使用國產GXH 3010E型二氧化碳分析儀現場讀數。

1.2.2 VOCs測定

1.2.2.1 樣品采集

用已校正過流量的個體采樣器經活性炭吸附管采集氣體100L。本次測定采用的活性炭收集管具有雙層結構,前端裝400mg,后端裝200mg。當后端測得的濃度是前端的1/2時,表明該活性炭已達到飽和,將得不到正確的測定值,以此技術確保吸附方法的可靠性。

1.2.2.2 實驗測定 ①儀器和試劑:FinniganVoyaer氣相色譜 質譜聯用儀。二氧化硫(分析純,精硫處理)。②氣相色譜條件:色譜柱:DB 5MS石英毛細管色譜柱(30m×0.25mm,0 25μm);柱溫:50℃(保持2min)~200℃(保持10min),升溫速度:15℃/min。

1.2.2.3

揮發性有機物富集指數(VEF)的計算及評價標準[1]

VEF=(ΔCvocst/ΔCco2t)/(Cvocsb/Cco2b)

公式(1)

式中:ΔCvocst和ΔCco2t表示在相同時間的室內VOCs和CO2超過室外對照的濃度,Cvocsb表示生物源性VOCs的排放速度,Cco2b表示生物源性CO2的排放速度。人類生物源性排放CO2和VOCs的資料已經很詳細,在普通工作條件下,CO2的排放速度為18L/(h·人)或35.3g/(h·人),VOCs的排放速度為14.8mg/(h·人)[2],則公式(1)可表示為:

VEF=(ΔCvocst/ΔCco2t)/0.000419

公式(2)

本文采用公式(2)計算VEF值。

VEF值顯示了和單純生物源性排放的VOCs相比,室內VOCs濃度的增加(VEF>1)及減少(VEF0.1%),說明需要采取額外的通風以消除室內生物性的污染物;如果VEF值很高,如>5,提示室內存在較強的非生物性VOCs來源,可能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控制污染來源;如果存在較強的燃燒性CO2源,而VOCs無相應來源,則VEF值會很小(如

1.3 統計檢驗方法

使用SPSS10.0統計軟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其中各監測點和相應對照點之間、各監測點白天和夜晚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同監測點、對照點之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如P

2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