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技術范文
時間:2023-12-25 17:52: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云計算的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04-0000-01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Technology
Li Shaobiao
(Qingyuan Senior Technical School,Qingyuan511517,China)
Abstract:Cloud computing is Internet-based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the Internet as the center is to provide reliable and secure data storage,fast and convenient Internet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center is very powerful computing capabilities.In the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how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stored data on a cloud,cloud computing is a major problem facing the system.In this paper,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loud comput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aper expounds the security of cloud computing and security technologY to address these methods.
Keywords:Cloud computing;Security issues;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Cloud service
一、云計算的原理及特點
云計算一種基于Internet的計算,是把數據處理交由網絡進行,由數據中心處理終端的數據,這樣就可以通過數據中心向不同設備的用戶提供數據服務。云計算是由分布式處理、并行處理及網格計算共同發展的產物,是通過網絡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在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終端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云計算一般具有以下特點:虛擬化技術、高數據量、高擴展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容易管理、終端要求低、靈活定制等。
二、云計算的安全問題
(一)虛擬化問題。虛擬化技術為云計算的平臺提供了資源靈活配置,同時,它也為云計算帶來了安全問題。首先,若主機出現問題,所有虛擬機都會有問題,此時客戶端服務器有可能被攻克。其次,若虛擬網絡出現故障,客戶端也隨之被損害。再次,客戶端和主機之間的共享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其漏洞獲取,數據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開放性問題??蛻舳藬祿拇鎯?、處理以及網絡傳輸等等都和云計算系統有密切聯系。為保證云計算服務的靈活性和通用性,云計算系統為用戶提供開放的訪問接口。而云端存放著大量重要數據,只要利用其開放性攻擊云系統,就能得到大量需要的數據,若云系統被成功攻擊,則會帶來重大的數據安全威脅。
(三)服務性問題。為了保證客戶端數據的高可用性和服務商的云平臺服務、SLA及IT流程、安全策略、事件處理及分析服務的連續性,且云計算系統需要為客戶端提供容錯備份服務,而且各類軟件本身可能存在漏洞等問題,如何使云計算服務不中斷且在系統發生故障時能夠快速恢復客戶端數據也是云計算系統安全性問題的一個挑戰。
(四)法律性問題。由于云計算系統的應用地域性較弱、數據流動性較大,云計算服務或客戶端數據可能跨區域,甚至延伸到不同的國家,而在政府的信息安全監管等等方面可能還存在這各種各樣的法律差異和糾紛,同時由于虛擬化、數據共享等技術而引起的客戶端之間物理區域模糊而可能將導致的司法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
三、云計算的安全保障方法
(一)文件加密及解密的算法。無論是在客戶端,還是云計算服務的提供商,都應該對待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這樣才能保證文件的保密性和隱私性。使用PGP、TrueCrypt等程序能夠加密文件,這樣一來就只有使用密碼才能讀取該文件。只需要把文件保存到網絡上之前先進行加密保護,內容就不會被竊取。而對于電子郵件可采用Hushmail進行加密。它還可以自動對用戶收件箱的電子郵件進行加密,從而保證那些保存在Hushmail服務器上的電子郵件不會被遭到不法分子的偷窺。
(二)正確選擇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云計算安全是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和客戶端之間共同的責任。IaaS 云服務提供商主要負責為用戶提供基礎架構服務,云計算基礎設施的可靠性、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存儲安全、系統安全是其基本職責范疇。PaaS云服務提供商主要負責為用戶提供簡化的分布式軟件開發、測試和部署環境,云服務提供商除了負責底層基礎設施安全外,還需解決應用接口安全、數據與計算可用性等。SaaS云服務提供商需保障其所提供的SaaS服務從基礎設施到應用層的整體安全。
(三)使用虛擬化技術隔離。在云計算系統環境下,物理邊界基本消失,因此物理隔離方式已經沒有保障了。因此需要設置邏輯安全邊界。在安裝虛擬服務器時,為每一臺虛擬服務器分配獨立硬盤分區,使各個虛擬服務器從邏輯上隔離。虛擬服務器系統還需要安裝防火墻、殺毒軟件、IPS(IDS)、日志記錄以及恢復軟件,并構成多層次防范體系。而對于每一臺虛擬服務器還應該通過VLAN劃分不同的IP網段進行邏輯上的隔離。需要通信的虛擬服務器之間通過VPN的方式來進行,以達到虛擬化技術隔離的效果。
(四)使用服務前慎重考慮。只要把數據存放在客戶端中就本身有潛在風險,云服務共享數據更讓這種風險加劇。在使用云計算服務前要判斷哪些數據可以轉移到云計算服務中和如何保護重要數據,需要了解并核實供應服務商的標準,弄清楚是否可以對數據進行修改。在使用各種服務的同時,需要對重要信息特別注意,以確保在重要文件中內置安全加密保障措施。而無論把數據存放在哪里,客戶端用戶都要慎重考慮數據丟失風險并最好提前備份。
四、結束語
云計算系統的安全是權衡用戶是否選擇使用云計算服務的重要方面之一。只有為用戶提供高可靠性、高可信性、高性價比的云計算服務,才能推動云計算的發展。本文在分析云計算的原理及特點基礎上,對云計算服務所面臨的安全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并提出了云計算的安全保障方法。。云計算系統未來的發展還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安全問題更是重中之重,相信云計算的應用和服務會朝著健康、高效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維真,何荷.“云計算”時代的國家安全[N].中國國防報,2010
[2]阮立志,許凌云.一種基于網格計算環境的安全實現研究,2009,5
[3]米勒.云計算[M].姜進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4]張渝江,岳偉.云計算叩開學校大門[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12
篇2
關鍵詞:計算機;云計算;數據存儲技術;現代化
引言:
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現代化發展建設的速度也隨之加快,各種各樣相對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我國當中的運用范圍也變得更加廣泛,在電子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當中所呈現出來的大數據、云處理、移動互聯網以及云計算等為我國國內各方面的發展與建設提供了重大的幫助。云計算作為互聯網服務當中的重要基礎,經過對技術理念整合之后,形成資源共享以及優化的技術模式。現如今,我國的云數據計算技術應用,已經逐漸實現了改革,并且逐漸普及到不同的技術領域,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1計算機與計算的概念與發展現狀
1.1計算機云計算存儲技術的主要概念
計算機云計算存儲與傳統的存儲技術有所不同,計算機存儲技術在發展過程當中,受到現代科學技術的影響有了很大的轉變,除了在自身的運算方式上,在儲存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這種技術內容通過較為復雜的網絡系統,進而實現在大數據當中進行運算和儲存,這也是傳統儲存技術難以達到的重要高度。與此同時,運用計算機儲存設備不僅僅只是計算機系統當中的硬件設備、網絡設備以及儲存設備,而且還是一種多設備構成的具有極為復雜的系統內容,由此可以看出,云計算儲存技術極為的復雜。但是,計算機云計算儲存技術極具簡便性,以儲存設備為重要核心,不同的部分都需要圍繞其進行展開,沿著這樣一種工作核心,才能夠進一步減輕工作上所帶來的難度。
1.2計算機云計算技術目前的發展狀況
現如今,計算機云計算技術具有非常特殊的服務模式,不僅僅能夠更有效的推動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而且還能夠促使人們在潛意識當中更加重視云安全。針對云計算存儲技術當中的云安全而言,主要可以劃分為基礎設施安全、云端安全以及應用服務安全這三個不同的層次。事實上,云計算的安全性大多是將其與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更好的滿足于現當代時代的發展需求。現如今,我國的內外針對云計算安全問題進行了更多的研究,并且獲取相對不錯的最終成果。例如:目前我國所建設的IBM云計算中心、卡巴斯基研發的解決網絡安全有效對策等等,都被廣泛的運用到現當代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當中。
2計算機云計算儲存技術中的主要構成要素
2.1計算機云計算儲存技術中的存儲層
存儲層可以說是計算機云儲存設備當中最為基礎的部分?,F如今,能夠用來存儲的設備非常的多,主要包含了NAS、FC等IP儲存設備,或者是采用DAS儲存設備,在這當中,共奏人員可以依據自己所具有的特殊需求,針對儲存設備進行相應的選擇,進而將其與使用者的工作更加吻合。與此同時,在與計算的存儲設備當中,能夠用來存儲的設備也具有非常多的種類,并且在現實的運用當中,能夠用于儲存的設備數量更大,所分布的位置也會有所不同,在他們之間傳達的信息通過互聯網或者是相關設備進行存儲,由此構建形成完整的儲存設備管理系統,成為起發展中最重要核心內容。
2.2計算機云計算儲存技術中的訪問層
不管是通過怎樣授權的用戶,都能夠通過訪問層針對云計算儲存系統予以訪問,這一部分的用戶大多會通過標準公共應用接口層進行存儲,而且還可以采用云計算儲存系統當中的存儲空間進行存儲,真正體驗云計算所帶來的重要服務。然而,在現實的發展過程當中,不同的單位之間所表現出來的云計算儲存系統大多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特點,他們所運用的云計算儲存系統所表現出來的運營單位則有所不同,進而難以實現單位與單位之間的有效交流,除此之外,不同的單位在針對云計算儲存系統當中進行訪問,在相關程度之上為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2.3計算機云計算儲存技術中的應用接口層
相對而言,計算機云計算儲存技術當中的應用接口層是相對比較靈活的,變化程度是一種相對較小的設備。在應用接口層當中,需要通過網絡的接入、使用者的認證、授權管理當中的功能。面對現如今市場當中所呈現出來的各不相同種類的儲存設備,工作人員大多可以依據自己公司的現實需要,去選擇相對合適的應用接口,為用戶提供各不相同的體驗與服務。與此同時,對這些不同類型的應用接口進行選擇的時候,還可以開發出各不相同的云儲存適應于不同的領域當中,更好的提升使用的效率。
2.4計算機云計算儲存技術中的基礎管理層
在計算機云計算儲存技術當中所表現出的基礎管理層在后期的實現過程當中具有非常大的難度,但是,在計算機云計算儲存和運用技術當中,基礎管理層則是最核心的內容所在,是工作和技術人員需要仔細衡量,并構建出最好解決方式的內容所在。為了能夠促使更多的存儲設備可以針對各不相同的客服端提供最基礎的服務,需要為云計算儲存設備當中的不同內容進行更為協調而又有效的使用。如果,在不同的設備當中能夠使之更為協調的予以操作的花,就需要讓計算機系統在后期的運行過程當中,更好的維持一定的穩定性和流暢性,進而讓計算機的訪問者去使用云計算這樣一種存儲技術去工作,而且整個運行相對比較通暢。在整個運行過程當中,需要在基礎管理層次之上通過網絡技術進行合理的處理。為了促使計算機工作當中的安全性更高的花,工作人員就可以運用基礎管理層當中的相關數據予以加密,進而對數據有效的存儲,并實施加密,運用相應的保密技術,讓整個計算機數據難以受到破壞,進而保證數據結構內容的完整性特點。
3云計算在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儲當中的具體運用
3.1運用數據加密技術提高存儲的安全性
首先,在采用云計算技術的時候,可以對相關數據進行加密,在這過程當中,表現出來的偽隨機許梿,具有很強的隨意性特點。例如:在獲取相關信息的時候,如果沒能夠掌握當時所發送的隨即序列,在獲取的時候就會遭受很大的阻礙,具有很強的防護措施。采用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能夠更有效的對數據長度進行隱藏,使得外界人員獲取信息比較困難,安全性很高;其次,在這過程當中運用多步加密這一特殊算法,將其運用到計算機云儲存當中,能夠有助于規避數據在后期的存儲過程當中遭受外界黑客的竊取,進而不斷提升數據存儲獨有的安全性的特點。例如:可以采用解碼的形式對數據相關數據進行有效解碼,并且在這過程當中生成所對應的加密序列表,進而實現對數據的加密,達到不斷提升網絡數據存儲的重要目的。
3.2通過身份認證提升云計算網絡安全存儲
身份認證可以說是云計算存儲技術當中維持網絡安全性存儲最為基本的技術內容。身份認證所表現的內容極為多樣化:例如:a)在使用過程當中,運用只能IC卡對使用者的身份進行認證。這種特殊的身份認證大多是運用只能IC卡來對使用者的身份進行辨別,需要使用者在智能的IC卡當中輸入自己的個人信息,具有非常強大的穩定性,但是卻有被別人盜取的風向,安全性相對較弱;b)運用使用者所設定的密碼進行真實身份予以認證。這就需要使用者依據系統當中所提示來輸入正確的密碼以及賬號,對自身的身份進行認證,而這大多需要使用者輸入密碼進行認證,進而保護使用者信息的準確性,并確保登錄的合法行;c)運用KPI對使用者的身份進行認證,這樣一種認證技術主要采用個人信息進而匹配出密鑰以及公鑰予以匹配、解密,更有效的確保計算機使用的網絡安全,并對使用者的身份進行認證,確保安全性;d)運用Kerberos進行使用者的身份認證。這樣一種特殊的認證方式則是一種在第三方協議安全所表現出來的認證方式,并且運用第三方資源對訪問者授權進入到服務器當中,然后授權生成所需要的與密碼相匹配的密鑰,服務器在后期的授權之后就會提供相應的票據,使用者在獲取享用的票證之后進一步完成對使用者身份的認證。
3.3運用可取回性來證明其中的算法
在計算機網絡當中數據存儲這一發展當中,使用者在存儲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信息存儲不當、系統不穩定、效率不高等情況。在這時候,可以融入一些冗余糾錯碼等方式予以解決,并且痛處采用冗余糾錯碼對云計算當中的數據信息進行驗證,用戶在這時候,首先需要進一步向云端去提供相應的服務,云端則需要依據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驗證,通過不同的驗證,進而保證云計算當中的信息安全性。如果能夠在云端當中提出驗證之后,用戶難以通過一定的驗證,則表示所存在的文件在發展過程當中已經遭受到嚴重的損害,如果信息在受損程度還能夠控制的范圍之內,就可以通過采用編碼對原始數據進行恢復。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能夠更為準確的對信息寸處錯誤的位置予以確定,驗證云端信息數據的完整性。在使用冗余編碼時,需要將原始數據分別存放備份以保證系統穩定的運行。
篇3
關鍵詞 云計算 云數據管理技術 Dynamo技術 Big Table技術 GFS技術
一、引言
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讓企業在處理信息的時候承擔了更多的壓力。尤其是對海量數據的整理、分析和總結,傳統的計算機分析系統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云計算和云數據管理技術應運而生。目前,在我國云計算已經逐步應用到了各個行業之中。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節省用戶的資源,同時還可以降低企業的經濟成本。最重要的是,其提高了計算的效率和準確率,擴大了數據存儲的空間。因此,對云計算和云數據管理技術的分析成為有關行業的重要目標。
二、云計算的特征分析
云計算操作簡單方便,數據處理效率高、準確率高,能夠處理大量的數據,而且不會出現系統崩潰的情況。因此,通過云計算在實際對數據的處理中體現出的特征進行總結和分析,主要體現在可靠性、經濟性、管理性、服務性內容之上。經過具體的操作分析可以發現,高服務性主要體現于客戶可以不了解云計算的特性以及具體操作方式,而云計算可以分析出客戶的需求,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客戶。其次,云計算的可靠性體現在利用率分布式的存儲方式上,這樣即使是用多臺計算機計算而產生了一定的錯誤,也可以通過數據冗余管理的方式和容錯性指導計算機進一步進行計算。
三、云數據管理技術的分析探討
云數據管理技術是云計算的具體執行過程,主要分為四個環節。第一,是數據組織管理,既可以采用分布式數據存儲系統,對海量的數據進行存儲和訪問,主要具有容錯性,可以完成云計算中的數據運算功能;第二,則是數據集合管理,就是對具有動態性和不確定性的數據進行統一的管理,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歸類和分類處理,主要采用的處理技術是分布式處理技術;第三,則是分布式并行處理,主要體現在分布式數據環境中,可以對數據進行大量的挖掘對比,然后依據數據的特點,可以形成映射關系,找到數據之間的關系,對于下一步的管理以及數據的匹配具有重要的作用;第四,則是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云數據管理技術的最終目的,因此想要完成數據分析,首先應該在海量數據庫中提取和挖掘數據,并且判斷挖掘的數據的可靠性和可利用性,然后對挖掘出來的數據包含的信息和潛在的信息進行分析、總結,為將其應用到其他領域做準備。
四、Dynamo技術分析
Dynamo技術在云計算和云數據管理中是一個存儲系統,其形式是分布式的,具有數據庫的特點,而且Dynamo技術是以AWS為基礎技術實現自身的存儲功能。另外,因為Dynamo技術是以DHT的理念為基礎進行設計的,因此在各個環節的銜接點上具有環內自主轉發,而且自主性極強的特點。同時,由于各個環節是被主控制點控制的,所以出現故障的概率十分小,每個節點都是被嚴格控制的。而且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優點就是能蛺峁┒喔齦北荊然后經過實際的數據調整和改變,重新進行記錄和修改,確保最終的記錄是正確的。同時,因為其負載均衡,所以能夠采用DHT的模式,把數據均勻地分布在各個節點進行儲存。而保證數據的訪問量也是均衡的,這對于數據處理十分重要。
五、Big Table技術分析
Big Table技術是一種巨型的分布式的數據庫,主要以GFS和Map Reduce為基礎。其實際的表現就是一個巨型的數據表格,通過把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歸類整理,形成的數據表格和數據包的規模要大于1024TB。同時,因為Big Table技術也具有擴展性,因此在存儲海量的數據的時候也可以不斷擴大,導致利用Big Table技術可以不斷擴大存儲空間和存儲數據的量,有效地顯現了云數據管理技術的優勢和特點。而且利用Big Table技術可以保存每一個頁面的內容,而每一個字符串代表的就是單元格的內容,因此可以存儲海量的數據。最重要的是,可以利用Big Table技術對文件進行編名、標注,這樣在查找的時候就會更加方便。
六、GFS技術分析
GFS技術也是一個巨型的分布式的存儲系統,與Big Table技術以及Dynamo技術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大量的數據支持和海量的數據存儲。而且由于GFS技術主要面向客戶使用,因此在節點上存在客戶端和服務器,并且可以提供專業的數據接口,同時可以利用同一個數據函數完成數據的鏈接。而且GFS技術是一個數學邏輯,對于數據的管理十分重要,避免數據存儲出現錯誤。
七、結語
云數據管理技術和云計算是社會信息化發展,海量數據誕生引發的一種數據計算和存儲的變革技術,對當今社會的數據處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Dynamo技術、Big Table技術以及GFS技術都是云數據管理技術之一,具有擴大數據存儲空間、快速處理數據的特性,而且因為具有一定的容錯性,所以不會因為某些數據錯誤而導致系統崩潰,能夠繼續運行。因此,云數據管理技術和云計算在當今社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為成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 周治宇.云計算和云數據管理技術分析與探討[J].信息通信,2015(08):178
-179.
[2] 羅亞東.云計算和云數據管理技術的思考[J].電子制作,2015(04):111-113.
篇4
關鍵詞 云計算;安全管理技術;關鍵技術;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1-0107-02
人類社會已經邁入了信息化時代,隨著云計算技術應用范圍的逐步擴大,云計算技術已經逐步成為了現代互聯網領域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這樣的背景下,計算機領域范圍內對于云計算信息安全問題的關注度也在逐步提升。與此同時,在進行云計算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對于安全關鍵技術的引進已經成為了云計算發展的未來發展趨勢之一,是促進云計算系統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將具體的結合相關的云計算安全管理技術,介紹如何有效的應對云計算系統遇到的網絡安全問題。
1 云計算安全的關鍵技術理論探析
在進行云計算安全的關鍵技術的應用研究過程中,要從云計算技術應用的各個環節來進行云計算安全關鍵技術建設,并在各個環節之中充分的利用云計算安全技術的優勢,不斷的提升云計算安全技術的應用水平,進而有效的提升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安全度。并在進行云計算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利用到相應的數理統計知識和概率論知識進行對云計算安全關鍵技術的進行討論,提升云計算安全技術的應用水平,并按照相關的技術理論展示目前的云計算技術安全管理結構。
從目前應用的云計算安全的關鍵技術來看,主要的技術包括:SaaS應用技術、PaaS應用技術、數據傳輸技術、數據殘留處理技術等方法,這些方法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從云計算運用的過程中,發揮出整體性的安全保護效果,進而從全過程保證云計算的安全運行,發揮出云計算系統的基本作用。
2 云計算技術應用過程存在的問題
截至目前為止,雖然云計算安全技術和云計算系統管理技術已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云計算安全技術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制約情況,在后續的解決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設計。
2.1 網絡黑客對云計算系統攻擊問題
隨著云計算技術技術的發展,在社會領域范圍內產生了很多的新型工作領域,云計算系統也憑借著其大存儲量、高速傳輸數據性能在互聯網發展領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凡事都具有自己的兩面性,云計算技術技術的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例如,在進行云計算技術的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受到來自互聯網黑客的攻擊,由于云計算是依靠于互聯網的“虛擬空間”進行的數據存儲,里面所包含的數據信息資料也十分豐富,黑客攻擊對于云計算的安全有著極大的影響。
在進行黑客攻擊對于云計算安全的影響層面,可以通過使用正態分布函數進行相關的分析檢驗,并得出相關的結論。從相關數據文獻資料的查詢可以看出,來自網絡黑客的攻擊很有可能會給云計算技術的安全技術應用過程帶來較大的干擾。
具體的來說,通過網絡黑客對于云計算互聯網的攻擊(主要的途徑就是互聯網黑客通過自己的編程功底,制作出相應的木馬文件,來進行對云計算系統的安全性打擊。例如,近幾年出現的病毒“熊貓燒香”等,都對互聯網上的數據資源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何可所制作出來的病毒性物質具有對云計算系統的強大破壞能力。與此同時,由于云計算技術的核心技術在于將大范圍的計算機系統都通過互聯網形成了一個大范圍的“虛擬存儲系統”,這就導致黑客所制作出來的病毒對于云計算系統具有強大的破壞能力,能夠極大的對云計算技術系統造成破壞。經受過這些病毒攻擊的云計算系統往往會出現崩潰的情況,嚴重的威脅到了云計算技術系統的信息安全。
2.2 解決木馬程序對云計算系統的攻擊問題
截至目前為止,對于云計算系統進行攻擊最廣泛的病毒就是木馬程序攻擊,這也是進行云計算安全技術研究的核心問題。在進行云計算安全關鍵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要從云計算系統很有可能會受到木馬程序的攻擊的層面進行規劃設計。
具體的來說,在目前的互聯網網頁上充斥著木馬程序,作為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開發這些資源的云計算技術(例如,在當前的很多互聯網頁面中,都可能隱藏著大量的木馬文件,這些木馬文件都可能對于云計算技術產生影響),如果云計算系統的應用者在進行網絡查詢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對這些木馬程序進行了激活,激發了在網絡連接中的木馬程序,就很有可能會把木馬程序下載到云計算系統上,木馬程序就會在云計算系統上形成快速的增長,造成對于云計算系統的嚴重破壞,威脅到云計算系統的信息安全問題。與此同時,進行關于云計算系統的安全技術在克服木馬程序的攻擊的應用的分析過程中,就可以根據遭受木馬攻擊的概率,并根據對相關數據文獻資料的查詢研究,并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主要使用F檢驗的方法,深度進行分析總結,找尋出可以有效地解決木馬程序的攻擊的策略,提升云計算系統技術的安全使用。
篇5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云計算技術;特點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5-000-01
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較為廣泛的推廣,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傳統計算機形式上,需要將過大的投入集中在底層基礎設施建設,甚至由于投入過多而導致無法有效收回成本。這種傳統的計算模型缺乏相對靈活的服務平臺,同時不能有效及時的解決問題。而隨著時下網絡群體的逐步擴展,計算機網絡范圍逐步增大,傳統的計算網絡平臺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因此云計算應運而生,其技術還在不斷完善改進,為大眾提供更優質的網絡技術服務。
一、云計算的主要類型
如果對云計算所提供給人們的服務性質與特性劃分,可以分為私有與公有兩種類型。在服務使用者上如果屬于經營性企業與政府類相關的大型規模單位,其運用的云計算一般歸屬為公有類型云。如果屬于一般居家性用戶,服務提供對象主要是單個個人或者少數人,其服務遠端歸屬為私有類型。在安全、成本等方面觀察,私有與公有云端服務有著各自的優缺點。公有云端具有更可靠性,同時服務更趨于穩定性。但是如果存在故障與外在環境的改變,則會導致公有云端所提供的信息服務全部遭到中斷,對私有云端而言,不容易受到相關干擾。其次,企業政府或者大規模部門所運用的公有云端服務具有較高的信息監控能力,私有云端容易產生信息泄露問題。其三,公有云端所需要耗費的成本來說,比私有云端更低。如果單位自身運用云端服務較少,那么就不需要開設專有私有云端。如果屬于管理系統更為嚴謹且規模大的集團公司而言,則需要做好私有云端建設。
二、云計算運用特點
1.虛擬性
云端服務提供主要是由使用中配備專業設備,而后在其所在地接受相關信號,云端主要為用戶提供信息交互服務,用戶并不對云端實際運作區域與情況做有效了解,所有的操作存在一定虛擬性,尤其是信息的交互服務中,是一種超越時空局限的虛擬提供。
2.規模大
云計算技術所提供的對象廣泛,企業、政府、個人等都是其服務對象。需要通過規模較大的電腦信息中心做對應的信息存儲,其中涵蓋了較為復雜的部署工作。其在網絡中的具體結構與規模相對繁雜龐大。例如注明微軟公司所使用的云端服務是通過十萬計服務器所建設而成。
3.適應能力好
云端服務可以為大多數的電腦與收集使用者提供具體的信息服務,因此其云計算能有效的適應你多重不同的終端設備,具有較強的技術兼容性,適應能力較強,能有效的適應多種聯網差異性設備。
4.技術科不斷升級開發
網絡中云計算技術運用可以得到不斷的升級發展,從而有效的適應實際網絡用戶的需求。其規??梢圆粩嗟淖鰟討B性的延伸與縮小處理,同時可以依據用戶情況做具體規模的調整,可自動進行容量的開發與擴展操作。
三、云計算技術應用
在當下的計算機系統操作中,其過程操作更為簡潔,可以將其分為功能實現與預處理兩層面過程,兩方面有著不同的實際效果與公用,有效的保證系統保證順利運轉。計算機系統的不斷簡潔處理可以有效保證整體系統運轉效果。在常規情況下,計算機網絡云計算技術可以通過軟件程序、網絡服務與管理服務提供商來具體的操作展現,
一般企業會采用相關軟件程序來達到云技術的服務實現,可以運用Web瀏覽器為用戶情況做對應的管理程序信息傳遞,該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高成本支出狀況。其二,網絡服務通過實際軟件程序來促使研發組更好的投入到計算機網絡使用中。其三,可以為用戶提供專業化的服務,例如軟件安全與病毒查殺等服務等。
四、云計算技術應用問題
1.訪問權限
由于云計算服務中用戶的數據資料均儲存在云計算技術提供商,并不是存儲在用戶自身的硬盤或者計算機上,因此如果要調用資料則需要通過對應的注冊賬號與密碼。該方式保證了資料的保密性,但是也導致用戶無法直接有效的控制資料所有權,服務商才是資源的控制者,甚至會產生越權訪問的問題,進而也為信息安全造成一定影響。
2.技術保密
技術保密仍舊存在一定漏洞,在個人或者企業對資源做共享操作中,網絡環境可以相對自由的獲取資源,進而導致資源泄露,保密性不足,甚至由此帶來損失。
3.數據完整性
用戶信息資源處于離散狀態的分布存儲在云計算數據中心中,存儲位置不同,進而導致資源整體性造成一定影響,甚至服務商在無法有效規范管理信息是會導致數據不完整等問題。
4.法律法規不健全
由于云計算在我國乃至世界的運用時間不長,相關法律法規仍舊存在一定漏洞與不完善性,進而導致其技術的管理與創新受到局限性。例如,缺乏技術安全性標準,相關法律責任不清晰,相關責任與損失的評估標準不科學,缺乏較為匹配的法律法規。
五、結束語
云計算技術存在多種問題,對應對策多樣,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會由于云計算遇到的問題不斷多樣化而需要不斷地增強??梢猿浞值恼晢栴},而后針對實際情況與用戶需求做不斷的細節改良。
參考文獻:
[1]孫寧.計算機網絡云計算技術的研究[J].電子制作,2015(6):148-148.
篇6
關鍵詞:云計算;大學計算機應用大賽中的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93.09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技術的一種,是通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機處理程序自動分析拆成無數個較小的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務器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結果返回給用戶。通過這樣的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再幾秒之間,處理達到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功能的網絡服務。
圖1
云計算發展如火如荼,對于各個學校來說,也同樣需要發展,要在云中實現真正的自由。云計算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大賽中的作用也當然也不少
1 云計算技術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大賽中的應用能夠減少各個大學資金投資
目前很多學校都普遍存在教育經費的不足,但隨著各個學校的發展和各個學科的建成,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資,硬件需要更新換代,舊的設備又要如何處理的問題。有的應用軟件的使用以及升級費用也是一筆昂貴的費用,而且軟件比硬件更新更快。同時各個學校的教學科研及日常辦公也需要很多資金的投入,這些都會給學校帶來極多的壓力。如果云計算技術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大賽中得到很好的應用,這些問題都會在很大的程度被解決。
云計算,是分布式計算技術的一種,是把很多的數據經過處理,轉變為小信息,最后返回給用戶,進行,資源共享和服務,采用式存儲方式管理用戶數據,滿足教師的各種存儲需求,并通過網絡為用戶提供有用的計算服務。我們只需要一臺普通計算機接入互聯網即可實現低配置設備享受高性能的服務。這樣就不用花大量的費用購置硬件和升級軟件,這樣也為各學校解決大量的資金問題。
2 云計算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大賽中的應用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
各學校教師的工作,教學科研很多受限于軟硬件設施和環境,有些工作一旦離開特定的環境就無法正常的工作或在環境之外想繼續工作就非常困難。有些科研項目也需要高性能的計算機和強大的計算能力才能完成,而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項目就無法開展。使用云計算,只要我們接入互聯網鏈接到云中,就可以使用云計算所提供的虛擬環境做任何自己的工作和科研。這樣教師就可以充分應用自己的剩余時間,利用云強大的計算能力,積極高效的完成各項工作和科研任務,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
3 云計算技術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大賽中的應用能夠縮小各學校的經費方面的投入不均衡形成的差異
各學校發展模式不同,政府對高效的經費投入也有很多的差別,而經費的多少很大程度影響一個學校的科研實力,教學質量。普通學校物理購買相應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環境,這就造成了各個學校的超別。隨著云計算的發展,會大大緩解這一狀況。學校無需買昂貴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環境,只需要利用云計算服務,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教學和科研資源。各個高??色@得和著名大學的一樣的配置環境。減少很多普通學校各方面的開支。讓更多得學校利用最少的資源得到最多得資源。讓所有高校利用低成本成就高級人才。
云計算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大賽中的應用能夠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設,高等院校作為我國高素質人才的聚集地,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很快,很多高校擁有萬兆校園網,財務系統,學生管理系統和教務網絡等眾多業務系統已在各個高校廣泛應用,高考和研究生招生網,畢業生就業網,高等教育學歷認證網等公共服務也建立發展起來,但是同樣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軟硬件不平衡,基礎設施重復購置或閑置,系統集成困難,信息不能共享,不能統一。云計算的應用將資源和服務統一到云中,集中使用,解決上述問題,促進高校信息化建設。
4 云計算大學計算機大賽中的應用能夠保證校園網信息安全
各個學校的校園網一直是網絡攻擊和病毒猖獗的地方。病毒和入侵的防空一直是十分棘手的問題。隨著數字校園和信息化校園的發展,這種現象尤為嚴重。移動盤的廣泛使用更是加快了病毒的蔓延。殺毒軟授權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對病毒的防控效果也不是很好。同時校園網也是一些學生夢想成為“黑客”的練習之地,學校的服務器成為他們的最好的事件場地,這也更加重了網絡的安全問題,而在云計算環境下,所有資源存于云中,高校集成,本地不再存儲任何數據,資源數據的安全維護工作由提供商負責,他們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專業的團隊,師生們只需要通過網絡,就能隨時訪問和使用,因此不用擔心病毒入侵造成的破壞。甚至各種因素造成的數據丟失,所以云計算在大學計算機的大賽應用中省去了高校信息安全方面的開支,又確保了高校師生的信息安全和校園網服務的安全。
5 云計算技術的大學計算機的應用比賽中的應用為學校數字圖書館帶來了極大的變化。
圖書館是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應用,是各個學校教學科研中的重要保障,圖書館建設的好壞嚴重影響著各個學校的發展,而一般的圖書館,存儲信息小,共享很難。但是應用云計算技術將不再不需要買昂貴的設備,可以采用購買云計算服務通過網絡知己使用便捷的服務,并且將數據資源通過分布式存儲于云中,將數據庫和檢索應用結合在一起,進行數字資源的整合,實現云之間的相互操作。云計算技術在大學計算機應用的比賽中有顯著地成效,將無疑會使圖書館的服務方式與服務內容產生巨大改變和快速的發展。
6 結束語
現在的社會已步入云計算的時代,云計算通過將中間虛擬化的方式是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云計算技術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大賽中的應用將會幫助學校減少開。云計算技術在不僅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大賽中的應用有著不可限量的作用,也在未來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云計算的發展發展尤為明顯,為學校提高了教學質量等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陳丹偉,黃秀麗,任勛益.云計算及安全分析[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0(02).
[2]周舒,張嵐嵐.云計算改善數字圖書館用戶體驗初探[J].圖書館學有研究,2009(04).
[3]葛慧,云計算的信息安全[J].硅谷,2009(02).
篇7
【關鍵詞】云計算技術;醫院信息化建設;運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醫院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完成了各種醫療信息系統的建設,并逐漸實現了電子病歷等信息產品的普及應用。但就目前來看,受數據信息難以對接這一因素的限制,醫療行業仍然存在“信息孤島”問題。而云計算技術的出現,則為醫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帶來了機遇。
1云計算技術
所謂的云計算技術,其實就是利用互聯網實現的新型計算技術,可通過共享軟硬件信息和資源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采取該技術,用戶可以在互聯網上運行各種應用程序,所以能夠獲得便捷、快速的數據服務。從優點上來看,云計算具有較大的規模,能夠輕松實現信息調度。而該技術能夠對分布式計算方式和虛擬化技術等多種技術進行綜合運用,從而完成廉價、高效運算連接點的搭建,進而為信息資源查閱和調度提供便利。
2云計算技術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運用
2.1在醫院信息管理平臺建設中的運用
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可以運用云計算技術完成HIS、LIS、RIS、PACS等信息管理平臺應用的管理。目前,國內大多數醫院使用的醫院管理系統由資源共享、自身管理和上級部門構成,其中上級部門和資源共享這兩個模塊都能進行云計算機的應用。在實踐應用中,利用云計算提供的在線軟件服務,平臺上各種醫療軟件都能相互連通,所以用戶只需要一臺電腦就能完成醫療信息的獲取。在醫院信息管理方面,在管理平臺上進行云計算的應用,可以在“云”端中完成患者醫療記錄等信息的存儲,從而為上級部門查看各部門工作情況提供便利[1]。此外,利用該技術也能實現醫院醫療信息資源共享情況的管理,從而使醫院信息孤島現象得到改善,繼而為醫院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奠定良好基礎。
2.2在醫院遠程醫療服務提供中的運用
在醫院醫療服務提供方面,運用云計算技術可以進行遠程醫療服務的提供。利用云計算提供的桌面虛擬化技術,能夠在桌面環境中完成Web應用和服務等內容的整合,從而使資源利用率得到提高。醫院在信息化建設中,可以通過將云計算與桌面虛擬化技術融合到一起解決遠程醫療實現的資金短缺問題。因為通過技術融合,可以在分布式計算機上完成數據中心的構建,然后利用虛擬桌面滿足遠程醫療應用需求。對于醫生來講,常常會因為無法獲得患者的病例而無法準確診斷患者的病情。目前患者往返各大醫院之間,也常常會出現診斷數據資料不連續等問題。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遠程醫療應用也取得了更好的發展。僅憑移動設備,就可以從“云”端完成醫學圖像的下載,從而為醫生診治病患提供數據依據。通過“云”端,得到授權的用戶可以進行電子病歷的加載。此外,通過傳輸三維圖像,也能幫助醫生掌握病患身體各部位情況,進而使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得到提高。
2.3在醫院醫療信息數據存儲中的運用
在醫院信息化建設工作中,面臨著大量數據信息的存儲問題。而運用云計算技術,則能使呈爆炸式增長的醫療數據得到有效管理。比如,針對擁有較多規范、標準的高質量醫療圖像資料,可以通過引入云存儲理念在虛擬服務器上進行數據保存。借助云存儲高吞吐率和傳輸率的優勢,則可以采取冗余方式進行數據存儲,從而使數據的可靠性得到保證[2]。就目前來看,例如:醫院需要存儲的PASC高質量圖像數據高達上千GB,并且一份數據擁有多個副本,所以還要采用云計算提供的分布式存儲模式實現上百臺計算機存儲數據的整合管理,從而為醫院醫療數據信息的管理提供便利。因此在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運用云計算技術能夠實現大量數據的集中存儲,進而為醫療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3結論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運用云計算技術,能夠實現醫院醫療數據信息的共享,從而使醫院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分配,進而使醫療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因此,還應加強云計算技術的運用,從而推動醫院的信息化發展。
作者:張明 單位:蘭州大學第二醫院信息中心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云計算;云存儲生態系統;構建方案;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10-0093-01
云計算是一種非常具有應用前景的綜合性計算機技術,該技術以互聯網為平臺,可以按照用戶的使用需求方便快捷的為用戶提供所需的數據處理性能和信息存儲空間,使得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高速高效的信息服務。目前,云計算無論在商用還是在個人用戶服務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其所具有的功能和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利用。但是可預見的未來,云計算以及基于云計算所構建的生態系統必將使用戶的信息管理模式發生極大的改變。本文以云存儲生態系統為例對云生態構成、運行、維護等多方面內容進行討論。
一、基于云計算技術的生態系統概述
按照對象對云生態系統進行內容分類可以將其分為生產者和消費者兩類。兩者的關系如下圖1所示。
圖1 云計算生態系統模型
云生態系統中生產者為用戶提供統一、安全、可靠、經濟的信息共享、軟件應用以及信息處理平臺,用戶通過云平臺對自身資源進行管理,進而實現消費者與生產者的互利共贏。
二、云計算生態系統運行機制
為保障云計算生態系統持續性處于健康穩定的狀態,在其運行中必須按照實際要求制定和采取必要的運行機制與維護機制,利用該機制約束云系統平臺下各成員的行為,促進云計算生態系統平衡、穩定發展。具體來說,云計算生態系統的運行機制主要由以下幾部分內容構成:用戶需求考察、系統應用規劃、云平臺監控與調度管理、云平臺優化與維護等。
其中,用戶需求考察是云計算生態系統建立的基礎,直接決定了是否可以構建生態系統、如何確定宣傳與實施方案等內容。系統應用規劃則是用于增強系統構建和部署的科學性與可控性,便于使云系統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利用。云平臺監控與調度管理則是按照使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對云生態系統進行實時監控和統計,根據監控內容制定或采取適當的調度和運行策略,保證系統的服務質量和用戶的使用體驗。云平臺優化與維護則是定期對云生態系統進行維護和更新,以增強生態系統的魯棒性和可持續性。
三、云存儲生態系統的構建
(一)構建方案
基于云技術的生態系統涉及多個子系統和多種資源信息,是一種綜合性的、多方面的系統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多種類服務。當今信息社會中,企業各種活動的核心與支撐就是數據信息,對應云計算生態系統中即為云存儲生態子系統。實際應用中,云存儲生態系統以虛擬技術為核心,將用戶在云端存儲的數據信息以遠程桌面的方式呈獻給用戶,并按照用戶要求進行存放和管理。
完整的云存儲生態系統由云存儲設備生產商、集成商、商以及使用用戶等構成,每一對象負責云生態系統中的某一具體內容,如此便可以組成一個高效可用的云存儲生態系統。除此之外,為進一步保證云存儲生態系統中數據的可靠性與有效性,系統中還需要集成諸如身份認證、數據加密、數據管理等數據安全服務。
(二)主要功能
由圖1可以看出,云存儲生態系統中包含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內容和服務。其中:(1)物質流主要是指云存儲生態系統的硬件部署,即用戶可以非常方便的獲取存儲空間,避免了傳統系統應用中的硬件設備購置;(2)能量流主要是指云存儲生態系統在遠程云端為協助用戶完成數據的管理與應用,為用戶節省系統運行所消耗的能量;(3)信息流主要是指用戶除了可以應用云存儲生態系統對數據進行存儲和管理外,還能夠借助云數據處理軟件對云端數據進行挖掘、聚類、檢索等操作,使得信息能夠得到充分的應用;(4)資金流主要是指云存儲生態系統可以讓用戶在更低的資金投入下獲得更好的使用效果,幫助用戶節約資金。
(三)關鍵技術
為實現云存儲生態系統的構建與運行,需要使用到以下幾方面關鍵技術。
(1)元數據管理技術。該技術可以向用戶提供元數據的上傳、下載、更新以及管理等。(2)緩存管理技術。對用戶的數據訪問行為進行記錄、分析與整理,協助用戶梳理數據的重要性,對于重要程度不同的數據建立不同的數據緩存與分配策略,便于提升用戶的訪問響應速度。(3)數據更新技術。該技術不僅包括本地元數據的更新,還包括云端緩存數據、存儲數據以及相關的數據表單等內容的更新。(4)服務調度技術。不同時刻云存儲生態系統的運行狀態是不同的,為讓用戶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系統需要對整個系統的能力、負荷以及用戶需求等內容間進行權衡,從而制定一個最優的服務方案,讓用戶獲得良好的使用體驗,避免因系統負荷過大出現問題。(5)數據安全技術。云存儲生態系統的基礎是數據的安全。為提升用戶信息的安全性能,必須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和加密技術等對數據進行安全保障。
四、總結
云存儲生態系統是云計算平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意義,不僅可以拓展人們存儲和獲取內容方式和途徑,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數據的利用率,增強數據的使用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瑞云.計算及云儲存生態系統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3,21(8).
篇9
【關鍵詞】云計算技術 大數據 數據處理
隨著物聯網、網絡、移動通信等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信息傳播的規模和速度呈現幾何增長,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方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人們事實上已經進入了“信息大爆炸”時代。與此同時信息傳播的大容量、高效性和準確性也對現有的數據處理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大數據摩爾定律,人類世界的數據產生量將按照每兩年一倍的速率增長,預計2020年世界數據量將超過35億GB,“大數據”時代迫在眉睫?!按髷祿本哂须x散型、隨機性、發散性、爆發性等特點。近年來,隨著云技術的興起全面革新了傳統的數據技術,大容量、多樣化、快速處理、信息價值性和準確性為了云技術背景下大數據處理的五大主要特征。如何利用云計算技術對大數據進行高效處理已經成為了信息技術發展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1 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關系
云計算技術是指利用集中式遠程計算資源池,通過按需分配的方式,為終端用戶提供強大而廉價的計算服務技術。云計算技術作為一種數據處理方式,其技術特點包括:一是資源池在物理上是對終端用戶完全透明的;二是能夠為任何行業提供規?;嬎惴眨浞漳芰煽醋鍪恰盁o限”的;三是其應用部署快速便捷,服務能力和方式是可以完全按照終端客戶要求定制的,具有極強的彈性伸縮能力;四是云端數據獲取方便,能夠資源共享,用戶使用成本低廉。
云計算技術是目前最強大的數據存儲、傳輸和處理平臺,它是大數據處理的最優選擇。云計算能夠為大數據提供幾乎“無限”的存儲空間和處理能力,滿足其超大容量存儲和超級復雜的處理需求,也是傳統存儲方式無法實現的。云計算側重數據的計算處理,而大數據需要強大數據處理能力,因而它是云計算的處理對象。此外大數據所產生的業務需求也為云計算的實現提供了更多的形式。
2 基于云計算的大數據處理技術
2.1 大數據的采集技術
目前數據采集方式主要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兩大類。其中分布式的靈活性較強,而集中式的全局性較好。實際上大數據采集的對象通常包括組織內部和相互獨立組織間的各類數據,而云計算恰好具有并行處理的優勢,因而可采取混合式采集方式能夠更加有效地完成數據采集任務。即在各個組織內部采用集中式數據采集方式,通過在組織內配置中心服務器,作為集中式數據注冊機構,用于存儲和共享內部的數據。在相互獨立組織間,采用云計算的集群技術、虛擬化技術等在各獨立組織中心服務器間采用分布式采集方式實現數據采集、組織間對接和共享。大數據結構類型包括結構化、半結構和非結構化數據,因而在應用云計算技術進行分布式采集時,可依托其超強的擴展性和容錯力,將數據池內數據進行同構化,從而實現數據進行分類存儲。
2.2 大數據的存儲技術
由于超大體量、離散、復雜的數據特點,傳統數據存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大數據存儲要求。一方面單結點的數據倉庫在容量上難以滿足呈幾何增長的數據量,在運行效率上也難以滿足大數據的分析處理需求。另一方面傳統數據倉庫按行存儲模式,雖然可以實現大容量索引和視圖,但實際操作中其時間和空間過高。而云計算主要采取列式存儲模式,即區分數據不同屬性,不同屬性列都單獨存放。云計算中列式存儲的優勢在于在投影數據時只需查詢其屬性列,系統處理量和處理效率顯著提升。此外按數據屬性進行列式存儲,數據倉庫中相鄰列數據的相似性更高,因而能夠得到更高的數據壓縮率,進一步減少存儲所需空間。
2.3 大數據的挖掘技術
聯機分析能夠完成數據的復雜處理,得到直觀結果,實現決策性分析。云計算并行模式下聯機分析能夠基于數據全局,建立多維分析模型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從而盡可能獲得全面的分析結構。由此可見多維度分析是聯機分析的重要特征,而云計算技術下數據倉庫正好是通過多維數據組織的。
聯機分析對數據的處理僅僅只是表面的,其獲取的信息價值并不高,難以得到數據深層次的含義與內在關聯。而數據挖掘正是在聯機分析的基礎上,從超大體量的數據倉庫中提取數據所蘊含的隱性信息,并將這些信息用規律、概念或是模型等表現出來?;谠朴嬎愕臄祿诰蛑饕捎梅植际讲⑿型诰蚣夹g。與其他串行方式相比,云計算技術下并行數據挖掘能夠利用機器集群拆分分布式系統中的并行任務,并將拆分后的各個任務分別交由不同的機器去處理,從而實現大規模數據處理,其時間成本也大大降低。
2.4 大數據的可視化技術
上文所述數據挖掘可實現大數據的深層次、多維度分析,獲取更多有用信息。而云計算平臺下可視化技術則能夠將上述信息具體化,從而使數據及其有關結構的相關信息能夠更直觀地表現出來,更容易被發覺和理解??梢暬夹g是指在存儲空間中,將數據庫及其中數據以圖像(圖形)的形式表示出來,并在其中再采用其他的分析手段獲取圖像中所蘊含的未知信息。而原有的數據處理僅僅只能夠從數據本身入手,分析和觀察數據中的內在信息。云計算下的可視化技術不但能夠實現非空間數據的多維度圖像顯示,而且能夠實現檢索過程的直觀圖形顯示,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挖掘和理解信息,信息檢索效率也大大提升。
3 結語
在數據爆炸時代,云計算的出現為大數據的存儲和處理提供了可能,也為數據處理系統的功能擴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以往的數據管理將收集和存儲作為重點,而在云計算模式下,大數據管理將更多地側重數據分析、挖掘及管理模式的創新。目前數據采集和統計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利用云計算進一步豐富大數據的存儲和處理方式,實現更高層次的數據挖掘和可視化將是今后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參考文獻
[1]孟小峰,慈祥.大數據管理:概念,技術與挑戰[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3,50(1):146+169.
[2]吳雪琴,基于云計算的大數據信息檢索技術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10):38-41.
[3]迪莉婭.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大數據管理研究[J].信息管理與信息學,2013(12):50-51.
篇10
關鍵詞:云計算;虛擬化;分布式;海量數據
0 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大力發展和IT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需要處理的數據量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長,并且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數據存儲能力已經達不到人們的期望值,網絡資源的供需關系出現不均衡狀態。一些應用需要大量的網絡資源,相反還有大量的網絡資源處于閑置狀態。鑒于此,網絡資源的整合、優化是網絡發展的必然選擇,而這一發展的產物便是云計算(Cloud Computing)。云計算作為一種新型的計算模式為數據計算和存儲管理提供了虛擬資源空間和超強的計算能力,可使用戶廉價、高效、靈活地享受服務。云計算慢慢的進入的人們的視野,已經成為一個研究的熱點,因此有必要弄清楚云計算的關鍵技術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1 云計算定義
自云計算的概念提出以來,有關云計算的定義一直是百家爭鳴。這足以表明云計算具有豐富的內涵,也說明專家和學者們對它的重視。
從應用方面來定義:云計算既不是單純的計算,又不是單純的技術,而是一個在現有網絡的基礎上把所有軟硬件資源整合優化,充分利用和調動這些數據資源,通過組建一種新型的服務模式為人們提供各種不同層面、不同需求的廉價、高效的智能化服務??梢岳斫鉃樵朴嬎憔褪欠?。
從技術方面來定義:云計算是傳統計算,例如網格計算、分布式計算、并行計算、效用計算和網絡技術。例如網絡存儲、虛擬化、負載均衡等發展融合的產物,是一種新興的商業計算模型。
一般的理解是,把基于網絡上的服務器集群上的硬件資源(服務器、存儲器、CPU等)和軟件資源(應用軟件、集成開發環境等)統稱稱為“云”。本地計算機只需要通過網絡發送一個請求,遠端就會有成千上萬的計算機為用戶提供需要的資源并將結果返回給本地計算機,這樣,本地計算機幾乎不需要做什么,所有的處理都在云計算服務商所提供的計算機集群上來完成。
2 云計算的關鍵技術
2.1編程模型
為了用戶能方便、自由地享受云計算帶來的服務,能利用編程模型編寫簡單的應用程序來滿足要求,所以,云計算的編程模型應盡量地簡單易學,而MapRe-duce這種新興的編程模型是適合云計算的。MapRe-duce是由Google提出來的,用來開發Google搜索結果分析時大量計算的并行化處理,它支持在服務器集群上的規模龐大的數據集的并行計算。該模型架構設計是受到函數式程序設計中的兩個常用Map(映射)函數和Reduce(化簡)函數的啟發,首先通過Map將數據分割成不相關的區塊,調配給網絡上的多個計算機來處理,以便實現分布式的運算效果。然后通過Reduce將多個計算機的處理結果匯總輸出。因此,用戶只需要提供自己編寫的Map程序和Reduce程序就可以在服務器集群上進行大量的分布式數據處理。
2.2分布式數據存儲
為了保證位于云中的數據具有更高的可用性及可靠性,云計算采用的是分布式的數據存儲方法。分布式技術最早由Google向全球用戶提供搜索服務的,它利用的是可以讓多達百萬臺的低能計算機協同工作的分布式架構。云計算平臺由許多服務器組成。同時需要并行地為多個用戶提供服務,因此云計算采用分布式的方式對網絡上的海量數據進行存儲,而分布式的存儲方式適合云計算的多用戶的特點。它通過安全的冗余存儲技術,應用存儲系統的高容錯性進而提高數據存儲的可靠性,也保證了云計算存儲的高吞吐率。
2.3虛擬化技術
虛擬化技術是實現云計算的核心技術,它可以將軟件應用與底層硬件相隔離,是云計算依托的基礎。同時也是云計算區別于傳統計算的重要特點。虛擬化技術實現了物理資源的邏輯抽象和統一表示,通過計算元件在虛擬的基礎上運行將計算機的硬件設備進行邏輯上的擴大,它不但能夠將單個資源劃分成多個虛擬資源的裂分模式,并且能夠將多個閑置的資源整合成一個虛擬資源的聚合模式,節約了維持多個資源所需的成本。虛擬化技術根據用戶業務需求的變化能夠按需分配資源,合理利用,從而實現動態的負載均衡,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
2.4海量數據處理
為了提高海量數據處理的效率,通常采用并行計算模型。并行計算是提高計算機系統計算速度和處理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它是把云計算中被求解的具有海量數據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每個小問題均由一個獨立的計算資源來完成,即同時使用多種計算資源(例如多個處理器、廉價PC等)協同解決同一問題的過程。并行化計算,利用多機的計算資源,加快了數據處理的速度。
3 云計算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云計算的優勢不言而喻,云計算似乎是無所不能,但是云計算的發展才剛剛開始,仍面臨著許多威脅與挑戰,還有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解決。
3.1標準化和規范化問題
目前,各個云計算平臺所使用的重要技術標準可能不同,這就會使得用戶利用云計算編程模型開發的應用程序很難在云計算平臺之間遷移,即不同的云計算平臺不通用,從而降低了云計算服務轉移的彈性。因此,有必要設立開放的云計算公共標準和規范化的云計算服務,才能推動云計算的健康發展,才能使用戶自由地享用云服務。
3.2數據安全性問題
云不能保證用戶的私密數據資源不會被竊取或泄露丟失,因此無法保證數據的絕對安全性。對用戶而言,存儲于云端的數據是不透明的,數據存儲的具置和分布情況也無法知道,況且云計算服務商還沒有提供服務水平協議,對于相關事故沒有可依賴的協議來解決,也沒有提供必要的信息供第三方的認證機構對數據的產生進行安全性和準確性的審計和認證。
3.3網絡穩定性問題
云服務要求網絡連接具有持續性。Web應用程序的效率在帶寬不足或不良的網絡連接環境下會大大縮減,即使是網絡相當快,由于數據資源在用戶端和服務器集群間不斷傳遞,也會導致Web應用程序比桌面應用程序反應慢。此外,網絡也會受到一些外力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故障,如何應對這些突況,云計算中心如何快速恢復故障,有沒有一些備用的方案,這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3.4法律法規和監管問題
目前,尚未有相關的國家或國際法律法規來支持和規范云計算,也缺乏一個監管機構來監督管理云計算。云計算服務商和用戶之間的責任及糾紛問題該如何規定等。都沒有明確統一的法律依據。
3.5市場調節問題
云計算的影響力正在逐漸向軟件、硬件和服務等領域漫延。它的出現對于傳統的軟件是一個變革,傳統軟件需要云化,才能改善傳統軟件的服務能力:它的山現改變了傳統硬件模式,影響硬件的出貨量,對硬件供應商造成一定的沖擊;同時,服務的模式也在發生變化。由于現有軟件、硬件制造商的利益受到威脅,這勢必會導致市場的激烈競爭。這就需要對市場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