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的優點范文

時間:2023-12-29 17:52: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劃經濟的優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計劃經濟的優點

篇1

在市場經濟環境和在計劃經濟環境兩種不同的經營環境下,電力企業的發展有所不同。本文將關注的視角放在電力企業經濟發展中計劃管理的分析上,希望能夠通過一系列分析得出計劃管理的優缺點,幫助電力企業趨利避害,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

電力經濟;經濟發展;計劃管理;優缺點

一、電力經濟學簡介

首先,電是一種很特殊的商品,最主要的特殊性是從發電、輸電、配電、用電同時完成,這樣的特點決定了它的實時性。其次,電能跟國民經濟的相關性及同時性。GDP計算的時候,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賣出去,在倉庫里面,也算到GDP里面去。在用電量中,生產出來的東西也許沒賣出去,但是用電量用掉了。用電量也具有準確性及廣泛性。幾乎所有生產經營企業(不含汽車、飛機、輪船)都在用電。最后,用電量很容易獲取。現在中國國家在電力用戶側有4億支智能電表,還不包括電廠、電網中的電表,它們時時刻刻記錄著每一個用戶的用電狀況。通過用電數據可以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狀況、生產線的運行情況,也可以了解人們的生活習慣、用電方式,通過這個來分析企業生產的狀況。電力經濟學有一個最基本的原理:電能生產函數。電力大數據產量具有時時性、準確性、廣泛性、可獲取性,還有一個重要特點:用電量與生產產出呈嚴格的正相關。用電量越多,產出越多;用電量越少,產出越少。生產投入有許許多多的要素,用電量也是投入之一。如果中國單獨拿出來作為其他投入的代表,就以用電量作為投入,看它的產出,這就是電能生產函數的基本思路。電能生產函數定義就是在企業生產中用電量與最大產出的關系。我們做了很多企業的調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東西,即我們發現:在企業生產中每新增一個單位的用電量,所能增加的總產出不變,即邊際電能產出不變。由邊際電能產出長期保持不變的特性,可以導出電能生產函數是一個線型函數:y=ae+b,其中a是邊際電能產出,b是一個常數。對電石企業的測算,這個企業里面有三類生產線,不同類型生產線綜合到一起,用電量與產量仍然保持很好的線性關系。不僅僅是產量,還可以看它的利潤,看它的銷售收入,看它的增加值,以及用工、勞動力等等。電力經濟學里面有許多電能生產函數,有許許多多的特征,本文不詳細探討了。

二、電力經濟發展中計劃管理的優點分析

中國電力經濟發展計劃管理成效是顯著的,現在的人均用電量跟日本70年代中期的水平差不多。因為日本工業體系是相對比較完善的,技術水平也差不多,在工業化的后期,他的二產用電量在下降,三產和居民的用電在上升,這是一種走勢。另外,日本真正經濟泡沫破滅是在90年代,房地產泡沫破了。中國現在也有這種情況,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了以后是不是跟日本一樣呢?日本房地產泡沫是在工業化完成以后破的,中國現在處于工業化進程的后期,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階段跟日本當年還差著十多年。中國的時間被壓縮了,日本是90年代破的,中國現在相當于是在70年代中期,這樣壓縮的時段,中國后面的潛力還很大。第二點,日本現在是在完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完成的工業化進程,而中國現在還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國改革的潛能還是很大的,中國改革的還能推動中國的經濟往前發展。中國現在房地產泡沫破了,是不是跟日本一樣一蹶不振,我覺得不會。如果現在房地產泡沫破掉的話,一定會有一段陣痛期,但是中國后面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為發展階段不一樣,中國改革的空間還很大,發展空間也很大。改革促進經濟增長潛能很大,反過來,拿經濟增長的潛能倒逼,必須進行改革。

三、電力經濟發展中計劃管理的缺點分析

現階段,在戰略管理方面我國各個供電市場都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但是因為供電市場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屬于國有經濟的組成部門,所以它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各個部門的管理及運營體制不完善,機構工作性質不明確,各個部門的協調組織性差,對人才戰略理念不夠了解,缺少完整的聘任制度,缺少市場競爭意識,相關工作人員專業技能不足,服務素質不高、輕視營銷戰略帶來的影響等等。這些問題的都極大的影響到供電市場的發展及帶來的經濟利益。

四、電力經濟發展中計劃管理向市場管理過度策略研究

市場內部的制度如果過于繁瑣,就會影響市場長遠的發展,并不利于市場的穩定運行。正因為電力市場不是獨立存在而是國有市場的一部分,所以內部機構較為復雜,管理和運行體制也多多少少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具體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對市場的內部結構進行整理改革,優化其管理體制,嚴格控制工作流程,對各個部門建立專職管理,確保工作能夠快速并正確的進行。二是要成立獎罰分明的管理制度,不差別對待,分工明確,任務具體,目標清晰,以此提高市場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并通過建立這樣的運行模式,來保證市場內外的同心力和凝聚力,促進市場的快速發展,收獲更多的利益。

參考文獻:

[1]發改委:爭取兩年內建立電力現貨市場[J].變頻器世界.2016(08).

[2]鄒浩.電力體制深改背景下火電企業面臨的形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5).

[3]張漢詩.文山電力被“借殼”后的財務風險與展望[J].管理觀察.2016(23).

[4]萬常洪.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面臨問題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7).

[5]黃智豪.電力改革對電力規劃造成的影響[J].科學家.2016(06).

篇2

(一)、夯實基礎,努力形成綜合環境效益

環境,事關人們生活的質量,事關經濟發展的全局。因此,一方面要精心施工,加強監管,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我市的公路交通等級和通達程度,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要進一步完善城鎮、交通、通訊、水電、市場以及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賓館接待、旅游休閑等建設。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我市的各種優勢,在抓建設、促發展的同時,要搞好環境保護工作,努力形成綜合環境效益,使我市成為生態環境更美、投資環境更優、人文環境更佳,客商紛至沓來、干部群眾創業熱情高漲、經濟蓬勃發展的“熱土”。

(二)科學規劃,全力打造一流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是推進工業化的有效載體,建設工業園區對促進工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是要科學規劃。規劃是建設的龍頭,是搞好園區建設的先決條件。要著眼于建成一個信息靈敏、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管理科學、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化工業園,又要將工業園的生產區與生活服務區公開,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適應城市化的發展要求。二是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搞好園區的道路、水電、通訊、排污等設施建設,真正把“巢”筑好,才能引來“金鳳凰“。三要與推進城市化結合起來,把工業園區作為城市的擴張,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連動發展,使工業園不僅成為活力四射的工業經濟龍頭基地,也成為一片生機昂然的城市新區。努力營造客商招之能來、來之能留、留之能興的良好環境。四是要增強經濟活力,對園區內的企業要大力扶持,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涌現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創新機制,精心營造優良的政策環境

一是要清理有關吸引客商投資的政策、法規和文件,要制訂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招商引資宣傳手冊。二是要制訂新、出臺新的政策,并及時通過相關渠道向大家公布,使投資者能真正體會到我市的政策“優”在何處。三是要進一步放寬投資領域,鼓勵創業者采取多種形式,嫁接、改造國有集體企業,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和吸引客商參與基礎設施以及城市公用設施、旅游場所的建設和經營,鼓勵客商參與教育、文化、衛生等公用性事業建設。四是減輕企業負擔,約束執法人員行為。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對招商引資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企業、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以引進資金和技術,加快我市經濟的發展。

(四)更新理念,加快提升城市建設品位

篇3

1、套破井分類

根據套管漏失的位置,可分為固井水泥返高以上套管的漏失和固井水泥返高以下的套管漏失;根據漏點的漏失量,可分為嚴重漏失和微漏失;根據漏點所處的井段、地層的沉積環境,分為:大水道以及高泥質等漏點。

2、套破井化學封堵的難點

2.1 水泥返高以上的套管漏失

漏失點在水泥返高以上,套管外無固井水泥;地層膠結疏松,常有鉆井過程中因井壁坍塌造成的空穴;封堵材料難以在套管外迅速堆積,封堵材料的用量大;封堵材料用量難以準確設計,施工中不易提高封堵壓力,因而會影響固結強度。

2.2 高泥質含量井段的套管漏失

由于水解作用,高泥質含量地層的孔隙中往往存在大量泥質物,這些泥質物也常經過漏點進入井筒,泥質物的大量存在不但曾加了施工的難度,而且由于其與注入的封堵材料混合,大大地降低了封堵材料的固結強度,影響封堵質量。

2.3 套管絲扣漏失

施工泵壓高,參數不易控制;封堵材料難以進入地層,不能形成足夠體積的固結體,封堵質量差;持續高壓作用往往使套管受到新的損傷,可能造成卡鉆事故。

3、套破井封堵對策

3.1 堵劑

3.1.1 G級油井水泥封堵技術

油井水泥是由水硬性硅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硅酸鹽水泥熟料,加入適量石膏和助磨劑磨細制成。與水適量攪和后,形成一定比重漿體,具有合適的密度和凝結時間,較低的稠度,良好的抗沉降性和可泵性。能自行膠結硬化產生一定的機械強度,具有良好的抗滲性、穩定性和耐腐蝕性。可對出水層位進行封堵。

適用范圍:適用井深2500米以內,滲透率大于100*10-3μm2,吸收量大于400L/min的中高滲透層。

3.1.2 超細水泥封堵技術

超細水泥是G級油井水泥的再次粉碎物,具有粒徑小(20~50um)、比表面積大(9000cm2/g)、水化速度快,通過0.15mm窄縫能力強的特點。同G級油井水泥相比,其物理性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具有易懸浮、穿透力強、抗滲能力大,封堵后強度大,有效期長的特點,對中低滲油層的封堵能較好的加以解決。

其特點是,價格便宜、來源廣泛,強度高、見效快,在地層有一定吸收量的前提下適用于封層、堵漏、二次固井等各類井況;對地層污染較小,用重射孔或者稀酸酸化就可以使污染完全加以解除。但是由于凝固時間快,在深井及在漏失嚴重井的封堵時由于溫度較高施工時間較長容易造成固油管事故,且水泥凝固后強度很高,鉆塞較慢,特別是加入添加劑的水泥塞強度很高,增加了勞動強度及占產時間。

因此其適用范圍為井深3000米以內,滲透率小于100*10-3μm2,出砂微量或不出砂井,吸收量小于400L/min的中低滲透層,以及管外竄槽需要二次固井,灰漿用量較小。

3.1.3 高水膨脹成巖劑封堵技術

高水膨脹成巖劑由鋁酸鹽、硫鋁酸鹽、鐵鋁酸鹽、碳酸鹽等礦物成分與有關促凝劑共同磨細成的粉狀物料組成。其具備低失水、微膨、易鉆塞、抗地下腐蝕等特點,尤其當堵劑顆粒水化時,其中膨脹組分的反應促進了鈣礬石的早期形成,并隨著水化的進程,鈣礬石晶體不斷長大,使灰漿硬化時體積膨脹。在井下有限空間和高壓條件下,其線性膨脹率為0.2~0.3。其微小膨脹補償了灰漿硬化過程中產生的體積收縮。能在水灰比1.0~3.0范圍內凝固,不脫水凝結成一定強度的固態充填劑。具有懸浮性好、易泵送、易于鉆塞、初凝時間可調、固化后強度高等特點。同時,由于膨脹過程化學預應力作用增強了堵劑與套管、地層的界面膠結強度。實驗證明,加入一定比例的膨脹劑,可使界面膠結強度提高30%~40%。實現封堵強度高,有效期長。

特點是,初凝時間可調,減少了在施工中凝固時間難以控制帶來的危險性,施工工藝安全可靠;可根據漏失段吸水指數不同,水灰比在1.0~3.0較大范圍內選擇,且在該水灰比范圍內都可凝固,也可作為預堵劑,便于現場施工和控制;脫水后強度增加,而井筒內堵劑失水少,比水泥封堵鉆塞容易得多。同時由于較好的降失水效果,保證了低壓時灰漿能在地層中均勻填充所需封堵的地層,高壓下形成“泥餅”強度高,封堵成功率大,井筒內留塞由于失水少,強度低,容易鉆塞。

適用范圍:出砂嚴重、虧空大的地層,套管堵漏。

3.2 預封堵工藝

用預堵劑填充高滲層,在近井地帶形成有效的封堵屏障,防止堵劑進入地層深處而失去作用。

(1)鈣化泥漿預封堵工藝,采用泥漿和鹵水分段塞擠入地層,鹵水中含有的Ca2+、Mg2+、Na+在地層中與泥漿混合后會迅速形成沉淀,堵塞地層孔隙,但是強度不大,適用于地層微出砂、不虧空、滲透率較低的套破井的預封堵。(2)石英砂預封堵工藝,采用0.4~0.8mm粒徑石英砂,10%~15%濃度擠入地層,用1.2~1.3g/cm3稀灰漿擠入,在近井地帶充填虧空帶,建立地層骨架,適用于滲透率較高的出砂砂巖。(3)ZCT-03膠粒和水膨體預封堵工藝,ZCT-03具有可塑性,粒徑在4mm~20mm之間,在高壓下能產生任意形變,用泥漿攜帶擠入地層后,粒徑大的在地層虧空或大孔道處堆積、擠壓、填實,隨著壓力的升高,粒徑小的進入不同直徑的孔喉,產生形變,顆粒與顆粒、顆粒與地層之間接觸更加致密,形成更有效的封堵屏障,使后續堵劑縱向上均勻進入破點各處,實現高強度的淺封堵。

3.3 保護套管工藝

采用封隔器保護封堵段以上套管,避免高壓下產生新的破點。

篇4

【關鍵詞】電網;經濟運行;優化方法

引言

在電網的運行中,首要保證的就是電網本身穩定和安全運行,然后才是對用戶的電能質量要求進行細致的調控,最后才是對電網進行經濟性的優化。電網的經濟運行是指在保證供電安全和穩定以及供電質量的前提下,對電網的相關功能組件進行合理的調配,使得電網在傳輸電力的過程中將自身的傳輸損耗降到最低。這個調配的實質就是對相關電網的的各種運行方式進行比較,然后確定出供電負荷一定的情況下最優的送電方式。

1 電網系統優化

相對電力用戶而言,電源是一個含有一定內阻抗值的電壓源,也可以解釋成一個含有一定內導納值的電流源。電源內部的自身電力損耗和內部電阻成正比,和電流的平方成正比,電源網絡的內阻值越小,電源內部的損耗也就相對的降低。對同一個電源網絡而言,其內部所有的電路都接通的時候,即所有開關都閉合時,它的內部的阻抗值是最小的,但是這并不表示此時電網內部的損耗是最小的。所有的開關閉合只是使得電網內部的視在功率損耗減低到了最小,也就是電壓降到了最低,這并不是電網運行管理部門關心的有功損耗減低到最小。

只有電網是一個單純的直流電網才可能在所有內部開關閉合的情況下將電網內部的有功功率損耗降低到最小。但是這種情況不大可能出現,而且這種行為對電網的運行安全和穩定性有極大的危害。一旦電網內部一個節點出現問題,就很可能會引發整個電網系統的崩潰。在我國的相關電網規則制度中都要求,只允許高電壓等級的電網可以長期進行聯網閉環運行,1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的電網都不會長期進行聯網閉環運行,在進行倒換負荷時可以進行短暫的聯網閉環運行。所以電網系統都需要在適當的位置進行解列,使電網分離運行,保證其穩定性和安全性。相關優化步驟如下:

(1)建立電路模型。將需要進行優化的電網系統中出現的可用元件包括線路和變壓器等進行電阻標幺值參數的統計,并把相關參數標注在電路網絡結構上,連接所有的電路。如果這個過程中需要考慮上級電源網絡的損耗,就需要采用一個電源內電阻等效標幺值參數。

(2)計算元件傳輸分配系數。通過對所有用電負荷點的負荷在電網中各個可用元件上傳輸的功率分配系數的計算,就是計算元件傳輸功率和用戶負荷的比值。在計算的過程中,獨立考慮該點的負荷,默認其他負荷點的負荷為0。需要注意的是,電網傳輸具有方向性,這需要對整個電網元件進行一個正方向的規定,相關的聯絡線路也要進行規定,上級線路方向則不需要進行規定。當電流傳輸方向和規定的正方向統一時,功率分配系數比值為正,反之則為負值。系數分配的結果構成是形成一個電網全部可用元件m乘以電荷點數n的矩陣,在這個矩陣中多數的絕對值是非常小的,在計算的過程中可以默認為0。

(3)計算各個元件傳輸的總功率。計算每一個負荷點的負荷數與其在此元件傳輸功率的分配系數的乘積的總和,與此同時對元件傳輸的總功率進行是否過載的檢測,出現過載的元件必然是自身容量過小的,這需要對其進行改造擴容,或者降低傳輸的總功率。

(4)計算可斷開環路開關傳輸的總功率。這需要對電網中可形成環路的線路和母聯開關上的傳輸總功率進行計算。這個步驟在上一個步驟中就得出了結果,線路開關上傳輸的總功率即為該線路上傳輸的總功率,母聯開關上傳輸總功率只需進行估算即可。

(5)電網解例的最小原則。在電網解例過程中一個主要的原則就是最小原則,這是指尋找形成環路的每一個線路開關和母聯開關上傳輸的總功率絕對值為最小的一個開關,然后將此開關斷開。在這個過程如果發現元件過載,就需要將該環路可以斷開的相對低傳輸功率的開關斷開。如果存在多個的環路調配解例點可以降低過載元件的量,這就需要對這些環路進行均衡調配。一直重復這個步驟,直至電網內所有環路解列為止。為了保證負荷調配的精準性,可以在第一次解列電網中電壓最高一級的環路,然后進行相關數據的計算,再進行次一級電壓等級的環路。如此循環下去,直到最后將最低級的電壓等級環路解列完畢。

(6)精細調配負荷。將母聯開關解列開來的負荷點(變電站、開關站)進行精細的負荷調配,如果存在兩條母線共用設備時,可以根據需要調配到需要計算一段母線上,或者將一段上的負荷通過旁路母線調配到另一個母線上。要達到假定母聯開關在閉合時,通過的電流傳輸的負荷最小的調配目標。

這些細致的步驟需要工作人員的多次數據計算和統計,保證數據的穩定性和真實性,在根據相關方法進行元件的改裝,保證最大程度的傳輸效率,提高電力網絡的經濟性。

2 電網結構的優化

圖1是揚州地區電網實際接線圖,其相關變電站的變壓器都是統一型號和規格。電網路線容量標幺值是以 100 MVA 為基準值,110 kV系統電壓基準值為115 kV,35 kV系統電壓基準值為 37 kV;相關線路電阻以線路線芯工作溫度55攝氏度來計算;依據不同的負載損耗和短路阻抗將三卷式變壓器按銘牌值進行了三側分解。各線路年傳輸電量是其運行的實際值,在進行運行方式的比較時依據圖表數據計算出的各負荷點平均數,并且統一采用0.95的功率因素。

該電網原有運行方式是依靠各運輸電線路年傳輸電量值進行確定的,有個別的線路傳輸電量較重,在夏季高峰負荷時會出現過載現象,使電網損耗加大。根據圖表中的數據,通過優化計算方式即上文中的相關步驟進行解列計算,最后得出相關的調配方案。

在精細的調配過程中,如圖1中的橫溝變793線路供開發變及南郊2號、4號變,橫溝變756線路供施井變,夏季高峰負荷來臨時,793線路傳輸負荷超載,線路損耗大。所以需要減少793線路傳輸功率,將南郊變其中一臺4號變壓器負荷轉移到756線路供電,增大756線路的傳輸功率,這樣使得整個110千伏系統最大程度的降低電力線路損耗,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統的經濟效益。

3 結論

電網的經濟運行是建立在自身系統的安全和穩定的基礎上的,對電網系統進行解列是尋求電網經濟運行的重要分析方法,通過解列數據合理的進行元件的精細調配,優化組合元件的匹配性,進而保證整個電網系統的傳輸能力,最大程度降低自身電力的損耗。文章中的揚州電網系統通過精細計算和調整運方,減少了電網內部網損2.983Mw/日,年節約電量約54.4*104Kw.h,年節約電費支出29.376萬元,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趙啟成,靳國輝,杜良.基于GSM/GPRS供配電遠程監測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0,29(09).

篇5

眾所周知,軟環境有多個層次,包括政務環境、人文環境、法制環境、治安環境等等。對不同的地區來說,由于發展的階段不同,優化軟環境的側重點可能有所不同。但就益陽來講,政務環境是重中之重。因為對益陽這個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要加快發展、實現后發趕超、富民強市,關鍵是要解決好兩大矛盾,用好“兩力”:一個是解決發展資金缺乏與社會上資金大量富余的矛盾,借助外力;一個是解決發家致富愿望強烈與創業投資動力不足的矛盾,激活內力。而這兩大矛盾的解決,都有賴于政府是否提供了一個能夠讓各方面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政務環境。如果一個地方許可項目較多、收費標準較高、辦事程序煩瑣、暗箱操作盛行,那么,不僅外來的投資者會望而卻步,已經落戶的也會跑掉,同時還會嚴重挫傷蘊藏民間的創業激情。

優化政務環境,核心是提高行政效能。有人認為,廉政是最好的投資環境,腐敗是發展的最大障礙。這一點無庸置疑,因為一個政府清正廉潔,能夠極大地增強真正投資者的投資信心。但廉潔就是優化政務環境的核心目標嗎?筆者以為不然,在市場日益開放、政府職能轉換步伐加快的形勢下,效能效率應當是我們優化政務環境的首要追求,廉潔之花也只有開在效能之根上,才會真正美麗。這是因為:市場情況瞬息萬變,社會節奏不斷加快,對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政府作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市場活動的裁判員,如果角色錯位、工作效率低下,必將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生產力決定產生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對上層建筑產生倒逼作用,促使“政府提速”。就全國范圍來看,近幾年,青島、蘇州、廈門、大連等沿海城市紛紛打出了“(來源:文秘站)政府提速”的大旗,目的就是通過提高行政效能來優化政務環境,塑造政務品牌。需要指出的是,效率與效能并不是同一概念,按照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觀點:效率是正確地做事,效能是做正確的事,效能是效率的前提。益陽作為后發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提速提質階段,同時政府角色轉換相對緩慢,什么該由政府管理,什么該由市場主導,尚沒有一個相對清晰的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比較模糊,與現實要求不相適應。大發展呼喚大變革。必須通過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切實解決政府缺位、越位、錯位的問題,在提高行政效能的基礎上,加快政府提速步伐,實現高效廉潔。

如何提高行政效能,進而推動“政府提速”呢?從__實際出發,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

1、加大行政審批事項削減幅度,打造有限政府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在我國加入wto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目的是適應擴大對外開放的新形勢,全面與國際接軌。其突破口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這項改革的中心內容是通過對政府縮身,把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給市場、交給非政府組織,以此來提高行政效能。這些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中央、省里的相關部署,同時結合《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先后對全市行政許可項目組織了多次全面清理,把原來上千個許可項目縮減為目前的274個。這個力度是很大的。但與先進發達地區比較,我市設置的許可事項仍然偏多。比如大連市,從到,短短6年時間,全市行政許可項目由改革之初的1309項減少到127項,還不到我市的一半,所以在削減行政審批項目上,我們仍然還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必須指出,行政審批的多少,并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問題,而是一個事關發展全局的大問題。特別是對正進入經濟起飛階段的益陽來說,尤其如此。按照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斯托的經濟發展階段理論,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可分為傳統社會、起飛準備、起飛、成熟等六個階段,從第二階段進入到經濟起飛的第三階段,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保持較高的投資率,二是形成一批主導產業,三是制度和市場化程度要適應起飛的要求。目前__前兩個條件基本具備,這兩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都在30%以上,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對接央企,造紙、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產業支柱加速形成,能否真正實現經濟起飛,瓶頸主要是市場化水平。如果行政審批項目保留過多,那么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過度干預的局面就難以打破,應有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就難以加強,這不僅影響行政效能的提高,而且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將產生阻礙,不利于益陽在更廣范圍內整合要素資源,加快發展步伐。

2、加快政務中心建設速度,打造服務型政府

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能夠從量的意義上提高行政效能,但不能解決由于行政審批項目分散于諸多部門帶來的效率損失。因此,必須建立政務中心,把審批職能有效地集中起來,集約化運行,只有這樣,行政審批才能高效便捷。我市政務中心于6月正式掛牌運行,其初衷主要是方便投資者辦事。甚至可以這樣說,政務中心的成立是招商引資的產物。現在,社會上對政府主導招商引資多持非議,認為招商引資破壞了市場規律,財力浪費大,實際收獲小。確實,目前的大呼隆招商存在諸多弊病,也不排除每年的招商引資數字有水分,但這些都不是招商引資本身的問題,而是招商引資的方式和水平問題。對這些年的招商引資,有兩點必須肯定:一個是招商引資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一個是招商引資促進了政府轉型。筆者以為,上兩者相比較,后一點更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為一直以來,我們的政府主要是威權型的政府,指令、命令等是政府一貫的行政方式,對投資創業者強調管制多、提供服務少。而大搞招商引資、實行目標管理,則使政府尤其是各級各部門的領導干部來了一個思想大解放,親商、富商、安商成為領導的口頭語。我市政務中心建設適逢其時,啟動迅速,成效初顯,同時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主要是“三個不夠”:權威不夠、規范不夠、整合不夠,廳外循環、異地受理的現象比 較突出,對投資者來說還沒有發揮應有的服務功能。據了解,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從立項、選址、修建,到竣工、驗收、賣房,仍需要11個部門來審批,要經過70多道審批環節,而且審批時間長,少則2至3個月,多則一年。我市政務中心遲遲不能走上良性軌道,根本原因是個人利益和部門利益作怪。鑒于此,要加快建設速度,在充分授權、規范管理,解決權威不夠、規范不夠的同時,著重在內部整合上下功夫,實行“流程再造”,對每一審批事項的名稱、承辦對象、審批依據、申報材料、辦理程序、承諾時限等進行全面審核規范,簡化手續,減少環節,特別是對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開辦內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下崗失業人員從業優惠、戶口遷移、駕照辦理、房屋產權辦理以及住房公積金貸款等,要制定單項流程,向簡約要效益。對投資項目要加快建立健全并聯審批機制,積極構建電子政務平臺,推進網上并聯審批,向集約要速度。要通過流程再造,縮短審批時限,杜絕暗箱操作和幕后交易,徹底鏟除滋生腐敗的溫床。

3、加大政務公開陽光操作力度,打造責任政府

篇6

關鍵詞三角形電極離子阱;理論模擬;質量分辨率;電場優化

1引言

離子阱質量分析器具有結構簡單、對真空度要求低、靈敏度高、檢測質量范圍大,且能實現多級串聯質譜分析等優點[1\],是現質譜儀小型化的最佳選擇[2\]。離子阱的分析性能對其電極形狀的依賴很大,因此近年來改變離子阱電極的形狀和位置來優化其性能的研究越來越引起重視[3\]。

20世紀50年代Paul等提出了三維離子阱(3D)結構[4\],由2個端蓋電極和1個環電極圍成,該類型離子阱容易發生空間電荷效應[5\],且電極為雙曲面結構,其加工難度和組裝難度較大。因此,Schwartz等[5\]提出了線性離子阱(Lineariontrap,LIT),由4個雙曲面柱狀電極和2個端蓋電極組成,具有比3D離子阱更大的離子存儲能力,可以避免空間電荷效應。

Xiao等[6\]報道的三角形電極線性離子阱(TeLIT)由4個三角柱狀電極和2個端蓋電極組成。TeLIT中所有電極表面均為平面結構,對加工和裝配精度要求較低。同時,由電極簡化引入的多極場成分較少。因此,TeLIT具有良好的離子存儲和質量分析能力,掃描速率為1307Th/s時,m/z為609Th的離子質量分辨率可達1500。Sudakov等[7\]對三角形電極離子阱的電極結構和電壓掃描參數進行了模擬優化,當場半徑為5mm,電極角度為140°時,TeLIT內部電場主要成分為四極場A2并伴隨少量的高階場,離子阱的分析性能較優。楊海洋等[8\]將TeLIT與圓環離子阱結合,報道了一種新型三角形電極圓環離子阱,其質量分辨率接近TeLIT的質量分辨能力。

離子阱的質量分析性能取決于內部電場的分布,內部電場的分布又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如電極形狀、電極組合形式和電極表面粗糙度等,而離子阱的場半徑比(rx/ry)也是決定離子阱內部電場分布的關鍵因素之一[3\],影響離子阱最終分析性能。離子阱電極上開設的供離子出射的狹縫會引起離子阱內的電場畸變,而這種電場畸變往往會顯著影響離子阱的分析性能\[9\]。商用三維離子阱和線性離子阱都在離子出射方向進行“拉伸”[1,5,10\]來抵消由電極開槽造成的電場畸變。同樣地,Li等[9\]報道的半圓形電極離子阱(Lineariontrapwithhalfroundrodelectrodes,HreLIT)也采用這種方式補償內部電場,并實現了離子儲存效率和質量分辨率的提升,也證明了此種方法的有效性。

現有TeLIT的研究基本都是以中心對稱的電極結構為基礎[6,7\],并未充分考慮其它可能的性能優化結構。因此,本研究參考了前人三維離子阱[4\]、圓弧形電極離子阱[11\]和矩形離子阱[12\]等質量分析器的優化方法,研究了非中心對稱三角形電極的結構,具體為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場半徑比(rx/ry)對離子阱內部電場分布和最終分析性能的影響,以確定其中的最佳結構,實現優化其質量分辨率的目的。

2實驗部分

2.1三角形電極離子阱的內部電場分析方法

離子阱內電場分布是決定其質量分析器性能的關鍵因素。目前,關于二維多極場理論的研究已經比較充分[4\]。TeLIT屬于線性離子阱的范疇,在極坐標中,離子阱電極形成的電勢可以表示為[11\]:

式中,Ω和Vrf分別表示射頻RF信號的頻率和幅值。TeLIT結構關于x軸和y軸對稱,因此主要存在偶次高階場。離子阱中引入高階場的因素很多,如電極本身的結構、電極上開設的離子出射槽和裝配不精準導致的誤差等[13\]。通常,高階場成分會削弱離子阱的分析性能,但恰當比例的電場成分組合能降低這種性能損失,甚至能提高分析性能[13,14\],如適當比例的八極場成分可以提高離子存儲效率和串級質譜的分析效率[15\]。

本研究中TeLIT內部的多極場參數通過PAN33軟件計算得到。取TeLIT的二維截面圖,取樣半徑為y方向的場半徑,該軟件對取樣所得電場電勢進行傅里葉變換之后得到離子阱中多極場成分數值。

2.3模擬方法

篇7

Abstract: Realiz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ptimizing development is a subject should be fumbled and researched in practice. Strengthen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improv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are inherent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and also are important approaches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profits and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關鍵詞: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優化;建議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operation and management;optimizing;suggestion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7-0023-01

1要加強國有企業發展戰略的研究

當今時代是戰略制勝的時代,一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權,就必須高度重視企業戰略研究與戰略實施工作。國有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嚴格按照適宜的發展戰略組織實施生產經營活動。在實施的具體生產經營過程中,更不能偏離了組織的戰略計劃,否則就可能功虧一簣。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生產、銷售實行國家統一計劃機制,這樣,隔斷了企業了解市場的通道。市場經濟體制下,長期以來形成的計劃模式又使得國有企業懼怕走入市場,所以作為國有企業已經不僅僅是生產單位,必須走向市場、了解市場,將生產和經營聯合起來,圍繞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實施科技創新,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企業產品的優化。同時要有專門的營銷部門來根據市場情況制定有效的銷售計劃,真正使產品成為商品,贏得市場的認可,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2進一步對我國國有企業管理實現政企分開

目前,雖然政府出臺了一些辦法,就行政改革,政企分開制定了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受種種利益的驅使,還在直接或間接地干預企業的微觀經濟活動,甚至包辦代替企業的招商引資和投資決策,經濟管理方式方法亟待改變:政府部門的市場監管作用、服務作用卻還未有效發揮,社會管理體系還不夠不健全,公共服務也顯得比較薄弱。政府部門包辦企業投資決策,就會干預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影響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充分發揮。因此,必須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政企分開。政企分開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凡是應該由企業自主行使的生產經營和投資決策權,都要由企業自行決定、自行負責,作為政府部門,只有把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放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承認其在市場經濟中的獨立地位,才能培育成具有獨立人格的經營者和市場競爭者。同時,作為政府部門應該積極轉變思維,轉變身份,從決策管理向服務引導轉變,在宏觀上制定行業政策和標準,引導國有企業依法公平合理參與市場競爭。

3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調整結構,推進現代化制度建設

現代管理制度,是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和企業自身特點的先進管理制度。在先進制度的作用下企業應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在企業中,作為管理者建立和制定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首先必須要遵循三個大的原則:一是基于問題管理的有針對性的制度,旨在解決重復發生的企業管理問題。二是基于未來長遠發展的有戰略眼光的制度,旨在管理未來。三是基于執行力保障的制度。一切制度都只有在執行中才有用。而目前,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面臨的最主要的困難是:國有企業內部關系還未調整好(如政策性、社會性負擔沒有剝離,自生能力、內部活力沒有產生),就急于在形式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致于在形式上實現了現代企業管理,但在實質上卻還未形成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制度,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其外在表現就是很多國有企業表面是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員、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還是跟以前一樣。實現企業優化發展,必須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的發揮。作為國有企業管理者,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不能僅僅靠裁員、精簡部門人員來被動地實現增效。通過促進企業職工學習知識、掌握技術和關心企業利益、認同和支持企業發展是激發企業活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國有企業發展中,引入勞動者產權制度也應是個很好的嘗試。在企業中實行職工持股的方式是加快推進國有企業公司制的重要手段。

4深化國有企業人事制度改革,強化約束激勵機制

當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難點:在人力資源管理體制上從勞動人事管理體制逐步向人力資源管理體制轉變。雖然目前國有企業已將單獨的人事部門和勞資部門合并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但是管理體制還沒有徹底轉變,實質上仍是行政管理體制,而不是經營體制。在這種深層次因素的影響和作用下,導致了兩方面的結果,具體表現在:一是用人制度僵化、缺乏競爭機制;二是分配制度缺乏新的突破,動力機制與約束機制沒有完善。分配制度還沒有真正成為經營管理的推動力,生產經營效益與分配水平沒有取得良好的相互作用效果,分配制度創新難度大,分配制度改革滯后于經營內外環境變化。

解決國有企業入力資源管理面臨的實際難題,必須從深層次的管理體制、人力資源部門職能轉變、績效評估體系、人力資源重組優化、人力資源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尋找相應的對策。

首先,應當建立動態的用人制度。國有企業應當對不同崗位的人員進行績效評估,實行末位淘汰制,建立“評聘分開、競爭上崗”制度。其次,健全“以人為本”的薪酬激勵制度,建立“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制度。對高層經營管理人員實行年薪制,根據職責、風險、經營業績大小確定薪酬水平,合理拉開與一般員工的薪酬差距。對關鍵性管理、技術崗位和急需、短缺人才實行市場導向型的薪酬制度,薪酬標準與市場價位接軌,避免人才外流。對普通員工實行技能導向型和工作導向型的崗位工資制度,做到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第三,加大人力資源投資,注重培育“學習型組織”。以戰略的眼光去看待在吸引人才、培養人才方面的投入,完善“培養、使用、待遇體化”的新機制,加強員工的繼續教育終身教育。

5繼續推進抓大放小,兼并破產,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

一是鼓勵優勢企業兼并困難企業,對一批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國有企業實施規范性破產,促進國有資產存量和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提高國有資產的質量和效益。

二是全力推進抓大放小,對固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組建一批符合市場要求的具有競爭力的國有大企業和大集團,促進我國國有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實現資產的優化重組。

篇8

關鍵詞: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應用技術;優化途徑

電力調度系統主要作用于保護電網整體系統運行的安全與穩定,提高電能質量,滿足生活、生產應用需求,降低發電成本,提高電網企業經濟效益,促進電網企業可持續發展等。可以說電力調度系統對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電力調度系統功能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在科學技術的帶動下,自動化功能已經被應用到電力調度系統中,為提高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技術作出以下分析,并對優化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途徑進行研究。

一、系統性能指標優化

1、系統采取冗余容錯結構

系統實現雙網絡容錯是真正的熱備用,雙網絡正常運行時,主、備網絡同時都傳送有用系統數據,雙網絡上的數據流量保持動態的平衡。系統采取雙服務器方式,當系統配置了主備服務器后,每個客戶端同時與兩個服務器連接,并向兩個服務器發送信息,服務器控制程序自動檢測客戶端與服務器的連接模式,以確保唯一的數據轉發,或將有關信息轉發到感興趣的客戶端。同時客戶端也自動檢測服務器的狀態。

系統采取雙前置機方式:基于485總線方式的雙機切換;基于Nport Server的雙機切換;用戶自定義方式的雙機切換。系統采取雙通道方式:系統采取以通道的方式與RTU等采集設備進行連接;系統支持自動主備通道切換,不支持手動切換,并且是采用冷備用原理。當主通道在傳輸數據時,備用通道不采集數據。當系統檢測到主通道連接出現故障或者誤碼率過高,則自動啟動備用通道采集數據,并將停止主通道的采集,此時主通道的地位轉變為備用通道,原備用通道變為主通道不能重新接管數據的采集工作,除非當前的主通道出現故障。

2、系統采取的網絡通訊結構

采用點對點通訊模型主動傳輸系統改變的實時數據。網絡環境下,實時數據庫數據項的改變有以下三種可能:從通道采集數據改變實時數據庫;運行后臺語言實時數據庫;從網絡其它節點傳遞來改變實時數據庫。

采用客戶/服務器查詢方式,在網絡中傳遞歷史數據和進行實時數據庫狀態恢復。系統對歷史數據采用客戶/服務器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如對SOE的查詢、對歷史曲線的查詢等操作中,一般是用戶提交查詢條件,由系統將有關查詢條件變為連接的歷史數據庫能夠接受的標準或非標準SQL語句,提交給數據庫服務器,從歷史數據庫中查詢得到滿足有關條件的查詢結果集,數據庫服務器將該結果集通過網絡傳遞給查詢的計算機,計算機運行系統根據接收到的查詢結果,將它轉變為用戶容易理解的方式,如曲線、報表等顯示出來。

系統利用網絡協議實現方便的容錯系統模型,在該模型中,運行系統采用總線方式或通過專門的切換裝置與連接的RTU或其它智能數據采集設備連接,當主系統出現故障或通道出現故障時,備用系統將自動或手動獲得控制權,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3、實現網絡構架的有效擴充

(1)架設遠程工作站

正常情況下所有計算機都是通過各自所配置的10~100M網卡連至集線器上,傳輸媒質選擇的是8芯雙絞線,這樣的組網如果在兩座比較分散的建筑物之間(線距1.5km以上),則信號的抗干擾能力、準確度、保密能力都會大為下降,對準確度、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工作站來講,也就是說必須架設能滿足的遠程工作站,以解決距離服務器較遠部門和系統的連網問題。

(2)架設移動工作站

移動工作站的性質和遠程工作有相似之處,而且有可移動性,其架設更有必要性。

(3)實現遠程維護

在傳統情況下,當客戶的軟硬件系統出現故障時,通常需要廠家技術人員到現場維護,這種維護方式實時性差、效率低,還會造成用戶停機過長,可能造成很大損失。計算機遠程維護系統通過傳輸媒質和中心站連接,技術人員從自己的維護工作站對自動化系統的故障點進行分析判斷,實現異地在線調試、修改和升級;同時還能進行目錄查看、文件圖像傳輸、實時語言對話。

二、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

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是能夠保證電網在運行過程中保持穩定、安全的基本保障,不僅能夠使電網運行故障恢復能力提升,更能有效將電網故障所引起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化。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應用過程中,應該具備數據信息收集功能、自動監視功能以及控制系統功能。而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作業過程中所發揮功能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例如:調度職責要求、調度自動化自身條件、基礎設備功能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來確定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總體功能,一般情況下是按照從低至高、從弱到強的原則進行功能發揮。

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有效利用設備功能與通訊功能,結合技術原理和技術性能的發揮與應用,能夠充分實現開放式全組態調度綜合系統,在語言、畫面等方面提高可組態性能,同時還能夠提升數據信息收集與設計的可組態性能。

在科學技術發展不斷進步的時代中,人們對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其應用性能增強,更要求人機界面的完善性,人機界面要具備顏色、文字、大小、角度、閃光、位置以及隱藏等屬性特點,實現動畫形式的人機界面。通過有效利用以上屬可以使監控顯示與變量屬性的變化同步變化,使監控操作人員對其信息隨時掌握與了解。

三、SCADA系統應用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此系統的網絡切換實際上是網絡傳輸功能的彈性伸縮,網絡本身對系統是透明的,雙網絡并無主、備之分。支持標準的網絡接口,可以方便地與其它系統如MIS等進行互聯。易于與上級或下級調度組成廣域網,進行網絡數據交換,支持遠程調試。在數據庫連接技術方面,SCADA系統也采取相關措施,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支持組態地將系統實時數據庫按用戶指定的周期或事件產生觸發刷新用戶指定的外部實時數據庫;支持直接讀寫指定數據庫記錄的字段數據,并具備將該數據與該系統組態定義的變量對應連接的能力,這使得該系統可以通過數據庫與其它任何支持數據訪問的應用程序實時交換信息;通過標準SQL語句完成外部數據庫的一般維護操作,如建表、刪除表、插入、修改和刪除記錄;通過后臺API的方式,將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常用的數據庫查詢工作打包,用戶無需編寫有關SQL語句,只要簡單地提供符合常規應用習慣的參數即可完成復雜的歷史數據庫查詢和瀏覽工作。

結語:本文對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性能、可靠性的提升,提出了相關針對性措施,有助于切實提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提高處理事故能力,減少停電損失,具有較強的實際應用參考價值。

篇9

關鍵詞:電子地圖;MIF數據;路徑優化;Dijkstra算法

中圖分類號: TP36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9)26-7511-02

The Realization of Embedded Electronic Map and the Path Query Optimization

LI Yun-ru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Engineering, Yulin College, Yulin 719000, China)

Abstract: The design analysised conversion of the desktop electronic map data to the embedded electronic map pleted a MIF map data analysis,and introduced Dijkstra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for path query optimization.

Key words: electronic map; MIF map data;path query optimization; Dijkstra algorithm

電子地圖是利用計算機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通信技術實現的一種地圖服務方式。可以分為:網絡電子地圖、桌面電子地圖和嵌入式電子地圖[1]。目前嵌入式電子地圖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如汽車導航、個人導航、智能交通系統、車隊管理、資產跟蹤、3G手機位置服務等。嵌入式電子地圖商業應用領域不斷發展。但是嵌入式電子地圖的實現受限于嵌入式設備、軟件開發平臺、電子地圖數據資源等,成熟的桌面電子地圖軟件不能運行在大多數嵌入式設備上,因此電子地圖嵌入式化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2]。桌面電子地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已經有相當成熟的桌面和網絡電子地圖產品和地圖數據,如果再開發針對嵌入式電子地圖軟件的電子地圖數據的話對現有的資源是一種浪費,因此系統選擇對已有的流行電子地圖數據(MIF格式數據)進行數據轉換,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再利用這些數據來實現地圖的繪制和查詢等功能。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資源,節約軟件開發成本,縮短開發時間。

1 MIF格式電子地圖數據解析

美國MapInfo公司對電子地圖數據的存儲有兩種格式TAB格式和MIF格式。MIF格式是MapInfo公司提供的與外界交換數據的一種機制,文件格式公開,是目前電子地圖中精度較高的一種格式[3]。

MapInfo地圖以MIF格式保存時,每個表的數據都以兩個文件保存:一個是擴展名為.MIF的文件,它主要用來保存空間對象的幾何數據;另一個是擴展名為.MID的文件,它主要用來保存與幾何數據相對應的屬性數據,通常這些屬性數據以特殊的定界符分隔,每條記錄一行,末尾加回車換行符。每個MIF文件包含兩個部分:文件頭和數據區。文件頭主要是對MapInfo如何將這些格式的地圖數據生成電子地圖的一些說明信息,數據區則主要是幾何對象的定義。下面分別介紹文件頭和數據區的定義。MIF文件的文件頭定義如表1所示。

MIF文件的數據區跟在文件頭區后面,且必須以單獨一行DATA關鍵字開頭,MIF文件的數據區一般都保存著數目不定的原始幾何數據,每個數據對應一個幾何數據,同時MID文件與它對應,即MIF文件里的每個對象都順序的對應MID文件里的一個屬性數據,如果MID文件里沒有對應的屬性數據,則以空占位符填充。MIF文件里可以制定的幾何對象有Point、Line、Polyline、Region、Arc、Text、Rectangle、Rounded rectangle、Ellipse、Multipoint、Collection。

2 MIF數據解析模塊的實現

對每一行字符串進行分解,找出用空格或“,”分解的每一個單元,并且對前后兩個單元進行判斷,如果前后單元都是沒有用“,”分割的數字,那么這一對數字就是需要進行轉換的坐標,對其進行從高斯投影到屏幕坐標的變換,若遇到CoordSys NonEarth Units “m” Bounds一行則單獨處理,不同于此的單元,表明是其它參數(如多邊形、畫筆顏色、多邊形的個數等),則不做處理,直接寫入存儲文件。其流程簡介如下:

1)通過調用Windows對話框CfileDialog,得到用戶需要轉換的MIF的文件名fOpenName以及轉換后要存儲的文件名fSaveName。

2)用文本方式打開fOpenName和fSaveName這兩個文件。

3)調用循環,依次讀取fOpenName的每一行,分解轉換處理后,將轉換后的結果存入fSaveName,直至到文件的末尾,程序成功退出。

關鍵類及函數:

1)CGausTrans類。依據坐標轉換原理,在EVC里,專門寫了一個類CGausTrans用來實現坐標轉換,其接口函數原型為:CPoint GausTrans(float convertX,float convertY)

參數convertX和convertY分別表示要轉換的高斯坐標的X和Y坐標。

2)AfxExtractSubString()函數。可以從字符串中解析出特定的字符串,即從整個字符串中找出用某一個符號(空格或“,”號)分割的幾個單元。

3)MFile類,該類繼承自CFile。在標準MFC類庫中,CFile類中有成員函數CFile::ReadString(),該函數在讀取時如果遇到換行符就停止讀取,因此能夠讀取一行內容。然而,在EVC4.0中,為了減少空間占用,CFile類中的該函數被取消,只留下最基本的CFile::Read(void* lpBuf, UINT nCount)和CFile::Write(void* lpBuf, UINT nCount)函數,其中參數lpBuf表示被讀取(或要保存)數據的存放緩沖區,參數nCount表示被讀取(或保存)的字節數。因此,專門寫了MFile類用來讀取和保存MIF文件,其中ReadLine(void* lpBuf)函數代碼如下:

CString MFile::ReadLine(void* lpBuf)

{ CString res(“”),temp;

while( (temp=CFile::Read(lpBuf,2))!=_T(“\n”) )

res += temp;

return temp; }

數據提取模塊完成讀入MIF格式地圖數據文件,并將數據按照嵌入式電子地圖的數據結構保存至內存,以便后續功能的實現;顯示、縮放模塊主要是在屏幕上顯示讀取的電子地圖數據,并根據用戶的需要,實現地圖的縮小或放大功能;GPS數據解析模塊從GPS接收機端讀取GPS數據,并把它轉換成高斯坐標系下的數據,進而在屏幕上顯示該數據對應的地點。

3 Dijkstra算法最優路徑查詢模塊

Dijkstra最短路徑算法是計算有向圖中某一點到其余各點最短路徑的經典算法[4]。具體算法如下:

首先引進一個輔助向量D,它的每個分量D[i]表示當前所找到的從始點v到每個終點vi的最短路徑的長度。它的初態為:若從v到vi有弧,則D[i]為弧上的權值;否則置D[i]為無窮大。顯然,長度為D[j]=min{D[i] | vi∈V}的路徑就是從v出發的長度最短的一條最短路徑。此路徑為(v,vj) [5]。

1)假設用帶權的鄰接矩陣arcs來表示帶權有向圖,arcs[i][j]表示弧上的權值。若不存在,則置arcs[i][j]為無窮大。S為已找到從v出發的最短路徑的終點的集合,它的初始狀態為空集。那么從v出發到圖上其余個點vi可能達到的最短路徑長度的初值為:

vj就是當前求得的一條從v出發的最短路徑的終點。令

4)重復2)、3)共n-1次。求得從v到圖上其余個點的最短路徑是依路徑長度遞增的序列。

給定帶權有向圖G和源點v,如圖2所示,求從V0到G中其余個點的最短路徑。

從圖2中可見,從V0到V3有兩條不同的路徑:(V0,V2,V3)和(V0,V4,V3),前者長度為60,后者長度為50。因此后者是從V0到V3的最短路徑;而從V0到V1沒有路徑。

若對G實行Dijkstra算法,則所得從v0到其余各點的最短路徑,以及運算過程中D向量的變化狀況,如表2所示。

在MIF文件中,每個對象都有起始坐標組成。查詢路徑時,首先從MID屬性文件中尋找路徑起始點的索引,再查找對應該索引的坐標,然后利用Dijkstra最短路徑算法計算出路徑起始點之間的一條最優化路徑。地點查詢模塊提示用戶輸入要查詢的地點,然后在MID文件中查詢該地點,再在MIF文件數據中查詢與該地點對應的坐標,并在屏幕上以有區別于地圖背景色的顏色顯示;路徑查詢模塊提示用戶輸入要查詢路徑的起點和終點,根據Dijkstra最短路徑算法查詢一條合適的路徑,并在屏幕上高亮顯示該條路徑。

4 結論

地圖數據來自桌面電子地圖軟件產生的MIF格式地圖數據,經過軟件解析后讀取至內存并顯示;地點查詢充分利用了MIF格式文件和MID格式文件的關聯;路徑查詢采用了圖論中的經典算法―Dijkstra最短路徑算法,完成了嵌入式電子地圖路徑查詢優化。該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資源,節約軟件開發成本,提高開發效率。

參考文獻:

[1] 武雪玲,任福.新技術條件下電子地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4,27(6):75-78.

[2] 郭勁兵,郭巧,成學文.基于PDA的電子地圖的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5,33(7):21-24.

[3] 張成才,孫喜梅,黃建紅.基于MAPINFO電子地圖制作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2,9(4):144-147.

篇10

關鍵詞:高中地理;情境化教學;多媒體

從高中地理教學現狀來看,將課堂情境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不但能有效地強化地理教學的效果,還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實現地理教學目標。

一、要著手學生日常生活,構建貼近現實的問題情境

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理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進行的教學能有效地利用知識遷移,能很好地做到理論與實際相關聯,巧妙地把生活知識和課堂內容銜接起來并在教學中呈現出來。這樣做的好處,能讓教師減輕教學負擔,順利進入課堂知識教學,還可以讓學生能在一個輕松活躍的氛圍下學習。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高中地理知識,學生平時只是缺少關注。比如,在講授“熱力環流”相關的內容時,為了更好地展現地理知識點,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一個情況,為什么家里都會把空調裝在墻壁的上方,而把暖氣裝在墻壁的下方?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有同學能告訴我原因。”進行這樣的情境創設,很明顯學生的興趣一下就高漲起來,探究的意識也被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教學后,學生通過了解課上內容對問題的原因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原來是空調在吹冷空氣時周圍的空氣密度大,冷空氣會做下沉運動,而暖氣周圍空氣熱會做向上運動,故此要把空調安在墻壁的上方,暖氣安在下方。

二、通過教授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創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新課之前,教師一般都要通過對知識經驗的回顧,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尋找之前沒有解決的一些問題,通過設置一系列的疑問,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生活經驗和科學概念的矛盾,常識與客觀事實之間的矛盾等,都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關注和探究興趣,形成積極的認知氛圍和情感氛圍,這些都是我們教學時用來設置教學情境的好素材。如,在學生的生活常識中,一般都覺得一月初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近日點,地球距離太陽近,獲得的太陽輻射多,可為什么我們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氣溫很低反而是冬季?又如,青藏高原海拔最高,有“世界屋脊”的稱號。海拔高,距離太陽近,獲得太陽輻射就應該多,氣溫自然就高,可為什么夏季我國氣溫最低的地區在青藏高原呢?針對這些類似認知矛盾問題,通過一系列的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分析、解決認知矛盾,積極地進行學習探究,在達到新的認知水平的同時,還可以促進他們情感、行為方面的更進一步發展。

三、善于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不受時空限制的知識再現性,色彩多樣的啟發性等特點。在教學中,靈活地運用多媒體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直觀地展現不同形態的地理現象和規律,此外,多媒體教學還能夠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勾起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簡單來說,靈活地運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能讓教學內容抽象化為具體,難點化為易點。如,地理教學中有豐富的地理景觀和故事。其中地理景觀包括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地理老師通過網絡搜索出相應的圖片,將搜集到的圖片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也可以用較多的圖片通過PPT和Flash做成小短片,讓學生感受世界各地的風景和地貌等。涉及的地理故事很多,比方說,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上搜集到的故事,如撲克牌中的地理、神奇的地理現象、地理趣聞等;教師還能憑自身的經驗創編地理故事或者在故事中融合地理相關的知識。比如,學習“上升補償流”這一概念時,運用多媒體展示表層海水在離岸風的作用下,形成離岸流,進而導致沿岸表層海水不斷減少下降,而底層海水不斷上升補償的這一過程,這種演示形象生動,能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對上升補償流的概念進行理解,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只要不斷深入探索與學生學習相配套的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自身的求知欲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賀先鋒.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2011(9).

[2]楊曉波.淺談高中地理情境教學[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