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教學工作范文

時間:2024-01-10 17:47: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護理教學工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護理教學工作

篇1

【關鍵詞】燒傷科;臨床護理教學;護理臨床教學的評估

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護理教學工作是將護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護理實踐緊密結合的重要的關鍵的環節,是使護生獲得的專業技能、態度和行為的重要途徑[1]。燒傷科是危重患者多,病情復雜,護理工作繁瑣,對于其護理工作,對護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護理人員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服務技巧,還要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才能為患者提供一個全身心的護理。因此護理教學工作的重點是使護生能夠掌握??苹A知識及操作二者的統一。我院燒傷科自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間對臨床護理教學工作方面的相關研究進行了初步探索,現分析總結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選取對象選擇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間我院燒傷科實習的護理學生80名作為研究對象,實習期4周。其中男性12名,女性68名;年齡18歲~22歲(19.3±2.8歲)。

1.2 教學方法護生入科第1天應由專門帶教教師負責帶教,講解燒傷科科室的環境、各班工作職責、各崗位工作流程。第一階段進行基礎護理知識的帶教,帶教過程中應結合燒傷??谱o理的操作,如翻身床的使用等進行指導。第二階段鞏固基礎護理知識,提高護生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能力及密切觀察病情的能力。第三階段可以進行讓護生參與護理臨床文件的書寫,參與危重病人的搶救。另外,在帶教過程中合理安排護生的排班,確保護生時刻有帶教老師進行指導。帶教老師依照實綱,對中專、大專、本科不同的實習要求,認真備課,制定高質量、統一詳細、切實可行的教案。通過制定帶教計劃的制定,是護生在實習期間明確實習與學習及掌握的燒傷科護理的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實習。針對燒傷??铺攸c,安排每周小講課1次,重點講述本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使護生熟練掌握燒傷患者常規的入院處理、以及對燒傷原因、面積、深度的估計,燒傷各期的護理及翻身床使用等??撇僮?,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操作規程[2]。

1.3 臨床教學的評估從帶教老師的教學態度及帶教意識、帶教老師的知識水平(包括基礎和專業知識)、護理文件書寫質量方面、基本操作技能方面等方面設計調查問卷[3],共設計10個方面,每個方面的評估以100分計分,優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一般7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四檔。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結果

帶教前護生學??荚嚻骄煽優?5±9.5分,經過4周的帶教學習,護生的平均成績為81±l1.2分,帶教前后護生的平均成績有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護理臨床教學的評估

3討論

針對護生臨床實習初期積極性高、好奇心強,但對醫院護理工作規律和特點比較陌生或認識相對膚淺的特點,護理部組織所有護理實習生統一進行實習前培訓,內容包括護士素質、職業道德、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規章制度等,如何預防差錯事故及臨床實習方法與技巧等,請有帶教經驗的護理骨干對學生進行專題講座,通過講解典型事例,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臨床實習,使護生順利實現從學校到醫院、從學生到護士的角色過渡[4]。

選擇有責任心、熱愛教學工作、有教學能力的臨床護理人員作為帶教老師,每年在護生臨床實習前進行培訓、考核,達標者方有資格進行臨床帶教。理論方面讓護生掌握燒傷科患者術前術后監護、翻身床的使用、定時翻身的意義、營養的護理、浸浴療法、創面處理、氣管切開、吸痰的護理、懸浮床的使用等常規護理基礎知識。帶教過程中親身示范,操作正規,帶領護生們察看燒傷創面,掌握對燒傷深度的判斷,同時了解和掌握對燒傷患者進行浸浴、換藥等護理操作過程,參加燒傷手術,加深理解燒傷創面深度的概念,掌握必要的燒傷早期急救知識[5]。

每位帶教老師負責1-2名護生全部實習任務,帶教老師和護生的班次完全統一,帶教老師按帶教計劃對護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溝通技巧、行為舉止、組織紀律、思想素質負全責,護生出科前進行嚴格的考試,并對實習生的情況進行綜合測評,寫出小節。另一方面,應對帶教教師定期組織培訓:帶教老師應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定期進行燒傷科相關護理知識的培訓與考核,培訓可采用業務學習、參加繼續教育項目、參加新技術及新療法的講座等方法;第二,加強帶教帶教方法的培訓,改變目前的教學方法,與護生共同探討新的帶教方法[6]。

另外,由于燒傷患者整個疾病病程較長,從早期抗休克、抗感染、創面的治療;到后期的整形手術、功能康復等一系列治療,均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尤其患者伴有面容的改觀,視覺上難以被旁人接受時,心理壓力較大,所以對于來燒傷科實習的護生,臨床護理帶教中既要讓護生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使患者舒適的同時也要注重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放松心情接受治療,促進疾病的痊愈[7]。

綜上,臨床護理實習工作是是護生過渡到護士的關鍵時期,臨床帶教老師應在臨床教學中將自己燒傷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臨床經驗、護理體會、工作態度和作風有效地傳授給學生,才能提高護生的護理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小妹,李小寒,劉素珍,等護理教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3.

[2] 桂小琪,張小花.臨床護理教學管理探討與體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1):99-100.

[3] 陳桂芳.臨床護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教學模式的探討[J].現代臨床護理,2008,7:63-64。

[4] 韓雅萍.護理臨床帶教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分析[J].實用護理學雜志,2010,20(4):95-96.

[5] 王光毅,蔡鄭東,夏照帆,等.做好燒傷學臨床帶教工作的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11):183-184.

篇2

摘 要 探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內科護理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以期提升新時期的醫學教學質量,加強教學效能,為我國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 內科護理教學 教學改革 工作過程 創新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nursing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Zhao Xuemei

Medicine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ulanchabu Medical College in Inner Mongolia,012000

Abstract Objective:we discussed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nursing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We hope it can promot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new period,strengthe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and cultivate more talents in China.

Key words Nursing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Reform in Education;The working process;Innovation

醫學教學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理論與實踐相剝離。在內科護理的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受個人理念的束縛,只注重依據傳統理論進行目標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完全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忽略了科學思想的主旨就是實現“知行合一”[1]。本文探討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內科護理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以期為提升新時期的醫學教學質量,加強教學效能,為我國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而貢獻力量。

內科護理教學的現狀分析

教材與最新技術脫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當前許多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內科護理應用教材體現了教學與新技術的脫節。如“成年人的主要健康問題”,傳統教材注重論述內科疾病的發生根源,而新時期的成年人內科護理則轉向了以預防為主。誠然,教材的更新存在一定難度,但教師卻不能將教材無法跟上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作為教學質量無法提高的借口,從某一個角度分析,教師即是連通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橋梁,時代在進步,思想在進步,而教師也應當同步于學生與時代前進的步伐,否則其勢必將會被社會所淘汰。

教學理念影響:雖然當前大多數內科護理教師都認識到了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但短期內很難形成有效改進,即便更新了理念,短期內也難見成效。這還需要教師從教育的其他角度分析教學工作的開展,例如,有些教師已形成了新認識,但卻難以落到實處,這是由于教學環境、條件等都還存在著傳統面貌,這會導致教師的惰性思維,這種思維逐步蔓延,最終影響教學質量。

難以做到“因材施教”:高等??苹蚵殬I教育院校內科護理教學應當注重細節,分出層次,根據學生的狀況實施“因材施教”。據統計,在100名進入實習階段的醫學生中間,完全適應內科護理教材的學生僅占全部學生的14%,對內科護理學科了解但卻達不到實習課程標準的學生約36%,僅了解理論知識而實踐知識匱乏的學生約50%。學生的差異隨著醫院的知名度而更加趨于明顯,雖然我國社會在進步,數據在更新,然而高等??苹蚵殬I教育院校的內科護理教學存在漏洞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實施“因材施教”是新時期各院校內科護理教師開展教學的基本策略。

內科護理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前瞻性思考

結合上述數據以及現狀分析,證實各院校內科護理教學的改革應具有現實意義以及未來價值,由教師改革意識的確立至改革策略的實施,教師需進行充分的前瞻性思考。

改革的目的: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轉化學生的心理,強化教育功效,將我國的教育事業推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設定目標:①基礎目標:使學生掌握全面的內科護理應用技術,通過改革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遞增創新能力。②總體目標:面向中國社會的現狀,以及社會未來發展的趨勢,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最大限度開發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改革中的難點:難點一:教師對計內科護理教學改革的決心能否堅定;教師是否能夠做到與時俱進,與當代新技術接軌;教師的應變能力;教師對教學改革的細節規劃是否全面。難點二:學生的思想意識;學生的配合程度;學生的學習能力。

改革的策略:策略一:實施“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策略,以保證學生能夠全面而又均衡的獲取知識;策略二:全面落實“分級教學法”策略,結合理論與實踐,實現分過程、分層次、分重點,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改善學生的知識薄弱環節;策略三:充分落實教師實踐引導、學生實踐學習的“教與學”活動過程,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化,將教師的引導效果最優化。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內科護理教學實踐

一般來說,以工作為導向的內科護理教學常以“任務驅動法”為主要教學方法,按照“任務設計-任務分析-任務完成-總結評價”的步驟進行,以下對此進行詳細介紹。

任務設計:任務設計是任務驅動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如何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技能基礎來制定設計工作任務,工作任務中應如何做到與學生已有知識和已有經驗相契合,讓他們既能夠感覺到任務具有一定難度,又能認為憑借自己努力也能夠完成。因此,在任務目標確定前需要教師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差異,結合教材內容,給學生設計一個有針對性的、可以完成的任務。如在進行“肺炎患者的護理”時,教師先用實際案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患者,男,56歲,伴有發熱、咳喘7天,加重2天后入院。查體:T 39.2℃,P 186次/分,R 65次/分,精神差,呼吸短促,心音低鈍,腹稍脹,無壓痛?!比缓筇岢龃舜巍肮ぷ魅蝿铡保和ㄟ^患者的癥狀表現,嘗試進行臨床診斷和護理,要求完成下列任務:①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病因都有哪幾方面?②肺炎患者護理應注意什么,應采取怎樣的特殊護理措施?③如何對肺炎患者家屬進行護理教育,提高預防能力。要求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每個小組都應該根據任務目標詳細地制定出任務完成計劃和方案。

任務分析:學生接到任務目標后,在按照自己的任務計劃組織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及時的修正與指導,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去積極主動地進行分析和探索,嘗試找到最終答案;另一方面還要給予有益的、必要的引導和幫助,比如說可以讓學生“從肺炎患者護理診斷開始探索如何進行正確護理”這個途徑去思考怎樣實施有效護理,幫助他們尋找任務的“突破口”,讓他們能夠沿著正確思路進行分析與推理。

任務完成:當學生通過相關資料的查閱完成任務時,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將自己任務完成過程、任務完成情況以及任務完成結果通過語言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討論,可以采取輪流發言的形式,也可以通過張貼任務完成表的方式,總之,選擇一種學生認可的形式將任務成果進行展示,供教師以及其他同學進行點評。

總結評價:總結評價環節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內科護理教學中尤為重要,如何將學生的參與度、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以及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情況與成果有一個客觀的評判,就需要總結評價來完成[2]。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生互評來幫助他們學會如何通過他人行為來反思自我,從而對自己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省,主動找到問題與不足;另一方面教師要進行客觀的總結評價,針對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技能、知識和態度表現進行總結歸納,最后師生對任務完成的方法、問題以及學生的行為特征進行集中討論,在真實、客觀、民主的評價結果中找到出現差異結果的原因,使學生們真正學會如何在實踐中應用內科護理專業知識。

參考文獻

篇3

教師保持健康的心理不僅有利于教師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而當前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學校開展的教師心理健康維護正在引起教師及家長的重視,開展心理健康維護,既是教師自身健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教師的素質要求的需要。教師擔負教書育人的重任,要培養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兒童,教師首先要擁有健康的心理,教師的心理健康防衛工作不容忽視。我校在進行教師心理健康維護的研究與實踐中,在區繼教中心有關專家的幫助下取得了一些成績。下面將我校一學期來開展教師心理健康維護的情況做一小結:

一、領導高度重視,教師心理健康維護工作認識到位,組織落實:

1、認識到位:學校領導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維護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時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不斷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需要,是為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的需要,是為教師終生學習、不斷進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的需要。

2、組織落實:我校教師心理健康維護工作組織是嚴密的。校長親自掛帥并開展心理健康維護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組織上的保證。

3、學校將教師心理健康維護納入學校規劃中,不論是學年還是學期工作計劃都將教師心理健康維護例為學校重點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維護工作每學期要制定單獨計劃,進行總結。

二、培養師資,做到心理健康維護人員落實:

1、學校從普及入手,重點培養骨干,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育繼續教育培訓。

2、設置心理維護崗位。我校由校長徐正忠親自擔任心理健康維護工作,使心理健康維護工作從人員上得到保證

三、開展心理健康維護的具體做法:

1、開展心理健康維護:

將心理學的基本常識直接引進講座,來實現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學校不定期對個別教師開展心理健康維護工作。

2、在全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針對教師不同的心理狀況、不同階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開展專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3、在教師中開展心理維護知識的普及工作:

我校在教師中開展了心理維護教育知識的普及工作。通過這些維護活動使全體教師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論,提高了開展心理健康維護的意識和開展心理健康維護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應用,有力地推進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4、舉行戶外拓展活動

為了豐富教師的課余生活,增進了同事間的情感友誼,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讓教師在緊張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我校工會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各種戶外活動和教師體育比賽。

1)3月8日組織全體女教職工參觀中山艦和龍泉山。

2)4月14日,組織全體教職工春游通山隱水洞。

3)10月底,以辦公室為單位組織教職工排球賽。

4)10月20日,組織全體教職工游覽黃石王英水庫。

四、心理健康維護科研工作:

篇4

Teaching Design of Demonstration Course of "Medical Nursing"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HE Jian-zhong

(Nanning Health School,Nanning 530000,Guangxi,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job tasks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standards,clear internal medical nursing curriculum orientation,curriculum standards,learning situation design and other issue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work process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design,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teaching to do integration"teaching model,and ultimately the form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h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and work,classroom and practice place integr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learning system.

Key words:Work process;Demonstration courses;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Teaching design

作為國家重點示范性學校重點專業核心課程,《內科護理》經過3年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設計研究與實踐,已探索出較完善的教學設計方案,具體如下:

1 設計理念和思路

遵循職業教育規律,緊緊圍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就業為導向,堅持“院校合作、工學結合”,以培養學生完成整體化工作任務的“綜合職業能力”為著眼點,依據“基于工作過程、融入實際工作情景” 的課程觀,教學中融入相關的職業技術和職業素質標準,系統化改革本課程教學內涵,體現人文關懷,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谏鲜龅睦砟睿紫雀鶕t院對護士需求情況的調研,明確護士職業崗位的培養目標,再對護士的職業崗位能力進行分析,根據護理職業特點和課程開發的基本原則,創造性地提煉、總結護理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完成從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的轉換。在課程學習情境設計上,以一定的工作任務為教學載體,每個學習情境的整體內容均包括收集資料、決策與計劃、實施、檢查與評價、總結及反饋六個環節。在教材及配套資源開發上,基于護理工作過程重構、深化、豐富課程內容。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床邊及課間見習、頂崗實習等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達到預期的目標,培養出更適合行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護理人才。

2 明確并圍繞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課程目標

在面向企業、行業和社會廣泛地進行人才需求調研的基礎上完成整體化的職業分析,精確地進行職業描述;對人才培養規格進行分析,主要包括:畢業生的就業職業范圍和工作崗位(使用規格)、崗位職責、典型工作任務與相關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或職業資格證書的名稱和技術等級等分析;以促進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全面協調發展為標準,初步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專業人才。圍繞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臨床內科護理工作崗位要求、護士執業考試有關內科護理方面知識點及《內科護理》課程教學特點,與臨床內科護理專家共同論證、確定中職護理專業《內科護理》課程目標為:①素質目標:培養學生對護理對象有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愛心,養成認真、嚴謹、熱情、勤快的工作作風。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判斷病情變化能力,配合醫生進行診療操作能力,配合醫生合理用藥能力,對內科疾病實施護理能力,進行健康教育能力。③知識目標:讓學生掌握常見內科疾病的臨床表現、護理措施,掌握常見疾病的健康指導,了解常見內科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及主要輔助檢查項目的臨床意義。 3 根據課程的地位和作用科學安排課程的學時及教學順序

本課程是三年制中職護理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學習領域,《內科護理》的觀察判斷病情能力、??谱o理能力、溝通能力、配合醫生診療操作及用藥能力,對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培養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該課程同時也是護士執業資格認證考試的重要內容,在整個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內科護理課程學時為230學時,開設順序設計遵循專業認知的規律及人體組織結構、功能體系的規律,在臨床護理課程中最先開設,安排在第2、3、4 學期開課,與護理藥理學、人體生物學、健康評估、常用護理技術、護士人文修養等課程銜接,后?m課程為兒科護理技術、外科護理技術、婦產科護理技術、急危重癥護理技術等課程。

4 依據職業成長邏輯規律及能力層次發展要求制訂課程標準

在確定課程目標后,分析護士完成具體工作任務所需的執業能力,選取能驅動出高素質、高技能實用型護理人才的典型學習性工作任務,經護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多次論證,與行業專家共同確定 《內科護理》以人體解剖系統選取設計內科疾病護理授課內容,共選取了內科護理學習領域30個典型學習性工作任務。基于職業成長及能力層次邏輯發展規律由簡單到復雜理論,在初始階段教學內容是簡單的且是平行性的典型工作任務;經過一段時間后,為實現較高層次目標,此階段應設包容性且較復雜的典型學習性工作任務。具體任務及計劃如下:

4.1第一階段簡單的平行性的任務及學習情境

4.1.1學習任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護理、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支氣管擴張患者護理、肺炎患者護理、肺結核患者護理、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冠心心絞痛患者護理、風心輕度二尖瓣狹窄患者護理、消化性潰瘍患者護理、肝硬化患者護理、急性胰腺炎患者護理、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腎衰竭患者護理、尿路感染患者護理、貧血患者護理、白血病患者護理、糖尿病患者護理、甲亢患者護理、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護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護理、腦血管患者護理、癲癇患者護理。

4.1.2學習情境 ①收集資料,一般情況入院評估;②熟悉患者目前病情及治療情況,進行身體評估;③遵醫囑實施內科疾病患者入院宣教(疾病知識、大體治療情況、注意事項);④對患者實施特殊檢查前的護理評估、正確運送患者,并跟蹤檢查后的情況;⑤對患者實施心理、軀體疾病護理,解除病痛,促進病情緩解;⑥遵醫囑實施藥療、觀察療效,發現并處理不良反應;⑦使用內科常見儀器、設備并進行臨床??谱o理技術操作;⑧動態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配合處理;⑨對患者進行康復期的健康教育;⑩規范書寫護理記錄,進行病區床邊交接班。

4.2第二階段復雜的包容性的任務及學習情境

4.2.1學習任務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并肺部感染、心衰、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上感誘發休克型肺炎患者護理、肺結核大咯血窒息護理、高血壓病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颊咦o理、消化性潰瘍并大出血休克患者護理、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護理。

4.2.2學習情境 ①收集資料,重點檢查入院評估;配合醫生搶救,在搶救中各司其職;對患者實施心理、軀體疾病護理,解除病痛,促進病情緩解;②使用內科常見儀器、設備并進行臨床專科護理技術操作;動態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配合處理;遵醫囑實施藥療、觀察療效,發現并處理不良反應;③病情穩定后遵醫囑實施內科疾病患者入院宣教(疾病知識、大體治療情況、注意事項);對患者實施特殊檢查前的護理評估、正確運送患者,并跟蹤檢查后的情況;④對患者進行康復期的健康教育;⑤規范書寫護理記錄,進行病區床邊交接班。

5 基于工作過程重構單元課程教學內容

打破傳統的以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等學科知識為過程教學的單元課程教學內容組織形式,按照臨床護理工作過程入院、住院、出院護理三大模塊組織教學(見表1),使課堂教學與臨床護理工作對接更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便知道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做什么,怎么做。知道每個疾病護理過程應熟練掌握哪些技能,掌握哪些相關知識。

6 運用工學結合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實施教學

《內科護理》課程在教學環節設計上,建立專業認知-校內實訓-課間見習-綜合模擬-頂崗實習-返校交流六個路徑組成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相互滲透、相互銜接的教學體系。

校內基于工作過程的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學習情境”教學:遵循職業成長的邏輯發展規律,考慮學生原始發展的條件和社會條件,創設與學生知識、能力層次相符的工作過程情境教學,避免在學生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用深奧的理論教他們。過程中采取資料收集、計劃與策略、實施與控制、評價與反饋這完整的學習過程組織教學,教學中靈活運用角色扮演法、小組討論法,真正做到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為主的有效教學。例腦血栓患者住院期護理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與有效實施過程:健康評估并及時與醫生解決發現問題,期間學生思考提問及師生解答整理討論分析評估資料,制訂護理計劃,并展示討論成果,期間老師提問肌力如何檢查并請學生演示,并問學生對展示計劃有何質疑執行最佳護理計劃,按計劃進行情境1、2、3練習,期間師生及時評價、反饋參照考核評價表師生總結。

課間見習:采取小組合作、醫院床邊教學等方式。引?а?生認真觀察護理工作過程。

實習教學:依托醫院,頂崗實習。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進行真實的訓練,讓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有機結合。

7 改變學業評價體系,真正把好的學生評價出來

進行課程考核評價方法設計, 建立與課程教學目標相一致的以過程控制為基本特征的質量控制與評價體系,學習成績考核方式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課程考核評價表見表2。

篇5

新學年開學之際,依據湖北省教育廳秋季開學安全會議有關精神,湖北省教育技術裝備處召開了加強中小學實驗教學危險品安全管理工作研究會,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實驗教學危險品安全管理工作緊急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學(含幼兒園)高度重視、切實加強中小學實驗教學危險品安全管理工作。具體內容如下。

1 加強中小學實驗教學危險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

1.1 高度重視危險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辦學理念,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做到責任到人、監管到位、制度上墻。

1.2 認真組織檢查工作

利用秋季開學之際,成立工作專班,抽調專門人員對所屬所有中小學危險品開展一次拉網式排查。重點排查學校危險品種類數量、保管地點、儲存設備配備、人員配備、制度建設和管理措施落實等情況。

1.3 整改問題,消除安全隱患

對凡是與課程標準和教材無關的、可不用的危險品要請相關具有管理或資質的部門協助統一予以清除。對實驗教學必須或仍需保留的危險品要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在醒目位置統一粘貼危險品標識圖片。對因管理不善、違規貯存使用危險品并釀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1.4 建立健全危險品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學校要依法依規規范危險品的采購、貯存和使用流程,嚴把驗收關。要建立完善危險品實驗準備、實驗操作、使用登記、事后報備等制度。要切實加強中小學各學科實驗教學的安全管理,加強師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2 學校實驗教學危險品安全排查內容

2.1 危險品的主要種類

學校實驗教學危險品主要有以下六大類。①易燃品:低閃點易燃液體(丙酮、乙醛、汽油)、中閃點易燃液體(苯、甲苯、無水乙醇、乙酸乙酯、原油)、易燃固體(硫粉、鎂條、鋁粉)、自燃物品(硫化鈉)、遇濕易燃物品(鉀、鈉、鋅粉、碳化鈣)等;②易爆品:硝酸銨等;③有毒物品:草酸、氯化鋇、四氯化碳、溴乙烷、苯酚等;④氧化劑:過氧化氫、氯酸鉀、高錳酸鉀、硝酸鉀、過氧化鈉、亞硝酸鈉、重鉻酸鉀等;⑤腐蝕物品:硫酸、硝酸、鹽酸、乙酸、溴、氫氧化鉀、氫氧化鈉、苯酚鈉、甲醛等;⑥放射性物質:威爾遜云霧室放射源(鐳或釷)等。

2.2 危險品貯存設備設施

①危險品專柜設立情況;②危險品專柜安全性情況;③危險品專柜通風、防火、防盜、防爆、防毒、防潮、防水、防靜電、降溫、遮光等設備設施配備情況。

2.3 危險品管理措施

①危險品管理制度建設及責任落實情況;②危險品管理辦法(實行雙人雙鎖保管、雙人同時領?。?;③危險品專用賬冊及記載情況;④危險品分類貯存情況;⑤危險品使用回收處理措施與報備情況;⑥危險品定期檢查記載情況;⑦根據危險品的屬性配備消防設施情況。

篇6

關鍵詞:生命教育;內科護理;教學

0引言

在內科護理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在內科護理教學工作中滲透生命教育這一理念,讓學生對生命進行充分的了解和認識,能夠在踏入工作崗位后,對待每一個生命充分的尊重和善待,通過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來促進病患的及時康復。

1內科護理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1學生缺乏生命價值關懷

在當前內科護理教學工作中發現,大部分學生普遍存在生命價值關懷不夠的情況。通過對參與內科護理學習的學生進行實際調查后發現,存在一部分學生抱有生命無所謂的人生觀,還有一些學生認為生命中沒有需要感謝的人,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曾經出現過輕生的主觀意念。對選擇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講,踏上工作崗位后每天都會面對死傷患者。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就需要護理專業的學生正確的看待生命,對生命有保佑尊重的態度。

1.2滲透生命教育是整體護理目標的需要

開展護理教學工作宗旨在于培養一批能夠為患有疾病的人提供幫助的人才,作為護理人員,不僅要對患者身體疾病開展有效地護理,還需要針對患者疾病開展正確的心理輔導和康復指導。作為護理專業的學生,在進行護理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基本的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還需要關愛患者的生命,要具備這種情懷。因此要在內科護理教學工作中滲透生命教育,實現整體護理的目標。

1.3滲透生命教育是護理人員職業生存發展的需要

作為護理專業的學生,踏入工作崗位后就需要面對眾多患有疾病的患者,需要承擔守護生命的重要職責。通過在護理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理念可以幫助學生對生命的價值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能夠敬畏、尊重每一個生命。能夠幫助學習護理專業的學生健全自身的人格,能夠在踏入工作崗位后做好本職的工作。通過在內科護理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理念,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樹立起一種重視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識。通過在護理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能夠讓學生在踏入工作崗位后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能夠在護理工作中滲透生命關懷,讓患者也能夠感受到真切的關懷,將正確的生命價值傳遞下去。

2當前開展生命教育教學的現狀

2.1缺乏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基礎

在當前我國的大部分醫學院中,在開展的護理教學工作中未能將生命教育融入到護理教學工作中。教學過程中缺乏對生命教育理念的傳導,教學老師在生命教育上的教學能力還比較欠缺,不能有效的灌輸給學生正確的生命教育。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還是偏向于專業課成績的高低以及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沒有將生命教育重視起來,對生命教育的基礎工作沒有做好,學生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學習始終得不到有效的教學支持。

2.2學生對生命教育的學習不夠重視

學習護理專業的學生普遍在20歲左右的年級,還未能對生命的價值有獨立的思考,對外界事物的變化容易產生很大的反應。在學習過程中,未能對生命教育學習有足夠的重視。

當前大部分的醫學院選擇的生命教育教材內容較為單一,未能對護理專業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明確的指導工作,不能對學生的生存能力開展針對性、操作性的指導;當前部分內科護理教學老師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影響,不能有效的開展生命教育工作。作為培養護理專業的重要場所,學校應該針對護理教學工作有效的將生命教育進行滲透,讓學生尊重生命,完善生命。

3內科護理教學工作中滲透生命教學的策略

3.1明確生命教育的教學目標

在內科護理教學工作中滲透生命教育理念,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生命教育的目標。通過明確護理實踐的具體需要,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將專業知識教學工作中的生命教育進行滲透,通過有效的結合以及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實現生命教育的有效滲透。

3.2將護士職業道德教育融入課堂教學

在內科護理教學的課堂教學工作中,應該對內科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內科護理人員工作崗位職責、護理工作中的生命教育等工作展開有效的教學,幫助護理專業的學生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職業責任感。

3.3加強對生命教育的教學研究

生命教育作為當前護理教學工作中新興教育課題,具有非常值得研究的意義。因此,在開展內科護理教學工作過程中應該加強對生命教育的教學研究工作,通過積極地開展生命教育講座,能夠讓學生對生命教育獲得更多的認識;通過在學生中間開展生命教育的調查問卷,對當前學生的生命教育認識水平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根據當前學生的基礎來制定生命教育滲透的學習策略制定;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通過參加臨床實踐來對生命價值的具體關懷有深入、具體的了解。

3.4將生命教育滲透到內科疾病護理學習中

在針對內科護理某一具體疾病的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具體環節都進行細化,將生命教育融入進去。比如在進行內科疾病的講解過程中,教學老師應該對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進行深入探討,通過詳細的解釋讓學生對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能夠有效地給予病人有效的護理,提高病人的護理質量;學習護理措施時,讓學生認識到細致入微的護理和嚴密的病情觀察,可以減輕病人病痛、預防并發癥、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學習急救知識時,教育學生珍惜病人生命,認識到搶救工作分秒必爭、刻不容緩。通過將生命教育滲透到內科護理疾病學習的每個環節,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愛護病人生命、維護病人健康的重要手段,從而激發其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熱情。

3.5將生命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作為內科護理專業的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通過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地將生命教育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能夠讓學生在踏入正式的工作崗位之前就能夠與真實的環境進行接觸,能夠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的態度,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

4結論

內科本身就是與生命教育密切關聯的一門醫學學科,在教學中與生命教育有許多契合點,從當前護理實踐中可看出對生命教育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由于護理行業自身存在特殊性,通過在護理教學中展開生命教育,讓學生能夠對生命的價值有深刻的認識,正確的看待生命,樹立一個正確的生命觀,能夠正確的面對死亡。希望在內科護理教學中通過滲透生命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加注重對生命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加努力的進行專業學習,掌握好職業技能,提高護理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婷.醫學院校生命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醫學教育探索,2010(06):15-17.

[2]陳玲.融入生命教育的案例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3,04:155-157.

[3]王芳.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探索[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3,06:734-736.

[4]王洪英.情感教育在中專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1:388-389.

[5]皮令閣.生本教育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11:79-80.

篇7

安全是學校發展的前提,安全是第一質量。我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始終堅持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實踐中,我們始終堅持做到“六個到位”。

1、思想到位。我校每學期初都要利用教師例會時間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安全教育理論,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德育綱要》。特別是上級下發的有關安全教育的文件精神,及時傳達給每位師生及學生家長。使他們都能認清安全形式,固牢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

2、組織到位。學校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層層落實責任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校園安全穩定工作責任追究制。為了加強寄宿生在校安全管理,校領導分年級負責管理,同時每天都有一名校領導和四名教師值班,協同校園保安對校園進行巡邏,及時發現并排除校園大小安全隱患,做好防盜、防火等工作,確保師生人身安全,發現重要情況,及時上報,不留盲點,不出漏洞。

3、制度到位。切實有效的制度是安全教育工作的保證。學校建立健全了各項安全工作制度和應急預案。如《門衛工作制度》、《學生課間護導制度》、《文明班級評比條件》、《問題生管理制度》等,這些制度,在安全教育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措拖到位。實施“一二三四五六七”安全工作工程:一個核心,即確保校園平安和諧。二個建設,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硬件即安全技防、物防、消防設施等,軟件即各項制度、措施、機構人員等。三個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安全防范體系,安全工作檢查體系。四個層級,班主任為安全管理第一層級,年級組、中層部門為安全管理第二層級,主管領導為安全管理第三層級,校長為安全管理第四層級,層層把關,層層落實,網格化布局,安全隱患無盲點。五個重點,指重點抓好五個場所安全工作:1、教室、餐廳、公寓;2、微機、電教室;3、實驗、圖書室;4、樓梯間、樓門口、廁所、大門口;5、體育活動場所。六個落實,管理制度要落實,安全責任要落實,值班人員要落實,檢查工作要落實,宣傳工作要落實,安全教育活動要落實;七個到位,每周七天,值周領導、值周教師、夜間巡查教師按時到位,檢查巡視到位。

5、教育到位。(1)創建良好的教育環境。重視以班主任、任課老師為主的安全教育和宣傳隊伍的建設,把安全教育納入班級工作和學校德育工作常規、教職工考核范疇,班主任、任課老師充分利用主題班會、教學、課間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建立本班、本部門安全工作常規檢查和報告制度,實行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凡發生重大事故的部門,年級班一律取消本年度評選先進的資格,涉及到的教職工將影響其年終考核。(2)開展主題性教育活動。為了使安全教育內容形成序列,我們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分春、夏、秋、冬四季向學生進行季節性主題安全常識教育、健康知識教育,培養學生“珍愛生命、保護自我、安全第一”的意識。(3)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安全教育。認真開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動,利用升旗儀式、黑板報、圖片展覽、手抄報、校園廣播站等形式在學生中搞好安全普法宣傳。把安全教育融入各學科教學之中,教師根據學科特點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安全教育結合起來。(4)充分發揮家庭社會的協調作用。開展家庭教育活動,完善三結合教育網絡。家長課堂的開設,使家長懂得了更多安全教育知識,安全教育活動得到了家長的支持與理解。

篇8

關鍵詞:臨床護理教學;潛在問題;教學模式

護理屬于醫院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個醫院的護理工作是否優化能夠直接反映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1]。與此同時,許多疾病需配合有針對性的護理,才能夠加快患者康復速度,并提高患者治療的配合度。為了培養護理應用型人才,開展臨床護理教學工作非常關鍵。本文對"臨床護理教學潛在問題及教學模式"進行分析與探究。

1 臨床護理教學潛在問題分析

現狀下,國內學校臨床護理教學尚且潛在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問題的存在將會使護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受到抑制,進而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護理人員。具體問題如下。

1.1培養目標不夠明確 現狀下,大部分學校在護理教育培養目標上顯得不夠明確,未能對護理專業學生所需具備的知識、技術進行全面的整合分析。比如在學生需具備的知識能力方面的標準較為缺乏,在培養護理專業學生過程中,未能落實培養落實"高素質、強能力"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1.2師資條件較為缺乏 在護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了引導者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是培養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現狀而言,國內臨床護理教學潛在的一大問題便是師資條件較為缺乏。一方面,學校未能重視招聘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的高級別護士。另一方面,在學生實訓期間,往往由醫院護理部負責,并且大多數情況下,醫院護士承擔了臨床護理教師的責任。而臨床護理教學是一項系統化的教學工作,倘若讓非教師人員帶領,則會在許多地方出現紕漏,從而難以使學生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進而不利于學生學習的優化[2]。

1.3教學方法較為落后 對于任何教學工作,要想使其得到有效優化,便需要融入有效的教學方法。傳統模式下,臨床護理教學往往是"一帶一"的帶教模式,此類方法顯然較為單一,卻教師通常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護理實踐教學,往往表現為學生模仿教師進行護理實訓。顯然,這會大大抑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另外,還存在缺乏對學生有效評價的機制,從而難以全面反饋學生學習動態,進而使臨床護理教學方案難以得到有效改進及優化。

2 臨床護理教學模式及其具體應用探究

為了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在充分解決上述問題的基礎上,需充分重視選擇合理、科學的臨床護理教學模式。結合多年經驗,本人認為需多以下幾大臨床護理教學模式加以重視。

2.1"以學生為本"教學模式 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中心,落實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計劃、方案及內容。在以學生為本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需充分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比如護理方面的知識能力、應用技巧等,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及個性化學習[3]。從現有的臨床護理教學經驗來看,落實以學生為本教學模式,需注重兩個關鍵點:①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具備的護理能力,涵蓋知識能力、技巧能力已經行為意識能力等;②教師需擅于"設疑",通過設置疑問引發學生思考,進而使學生更易通過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點。

2.2雙元制教學模式 雙元制教學模式即為學校與醫院雙方實施的教學模式。一般情況下,在學校教學中,通常是讓學生掌握與護理相關的理論知識,在醫院則接受實踐培訓。在學校與醫院兩大教學基地或說主體密切合作的條件下,便能夠使臨床護理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在雙元制教學過程中,需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具備職業時間能力以及富有創新精神。另外,在雙元制教學過程中,需讓學校與醫院兩者之間加強聯系,提高雙方之間的銜接性,進而制定并落實完整、科學的教學方案,以此使"雙元"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2.3雙師制教學模式 雙師制教學模式指的是護理學在臨床護理學習階段由兩方面的教師帶領,對于具備護士職稱的且經驗豐富的護士人員,則作為學生的"??茖?;對于臨床護理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高超以及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的護理管理者則作為學生的"全程導師"。雙導師制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關注,同時兩方導師各司其職,負責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評估,更易使學生學會學習。另外,雙導師制還能夠起到監督的作用,從而形成一種競爭,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帶教的積極性[4]。根據近年來的工作經驗可以發現,雙師制有利于學生專業護理水平、技巧的提升,進而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本人認為,??茖熍c全程導師之間需要加強溝通與交流,這樣才能夠使所制定的實訓教學方案更加優化。

3 結語

針對問題的存在需明確護理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及融入全新的教學模式等。其中,"以學生為本"教學模式、雙元制教學模式以及雙師制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顯著的實用價值,相關教學工作者需對此充分重視起來,以此使臨床護理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進而為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春杰.關于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及相關問題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2):389-390.

[2]彭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33):222.

篇9

 

關鍵詞:急診護理 臨床帶教 問題 措施 

 

從醫院的實際工作情況看,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專業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過程,臨床帶教質量好壞對于護士人員的培養有著決定性作用,并影響了我國護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急診室在護士實習計劃里是涉及到最多的科室,也是實習的必經環節,在醫院里屬于跨科室的、綜合性較強的臨床科室。經過一段時間的急診實習,既能讓學生體驗理論知識,也能感悟到實踐帶來的教育價值。 

1急診室帶教面臨的問題 

1.1興趣不強護理臨床實習本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實習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顯現出活躍的一面。而現實臨床實習情況確是整個急診室氣氛十分沉悶,學生與教師之間缺少互動,整個實習環節都是教師在“主導”,這與護士帶教教學要求明顯不符。護理教育中的這些障礙直接造成了教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不利于護理人才的培養。 

1.2主動不夠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優越的條件助長了學生“崇尚自我”的心理,導致了奉獻精神和合作精神缺失。對于護理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常常抱著無所謂的心態,在學習中沒有養成足夠的責任心,其社會競爭意識薄弱,學習缺少必須的主動性。很多學生對臨床護理工作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僅能理解表面意思,而不知其所以然。 

1.3溝通不多大部分帶教者在教育學生時,沒有對學生掌握護理學專業知識的能力給予重視,使得臨床實習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阻礙。特別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太多的互動,整個臨床實習基本上都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從教學調查結果看,部分學生表示老師在言語溝通能力上的缺失造成了學生與教師溝通的減少,實習指導工作沒有得到學生的認可?!把詡魃斫獭敝兄皇巧斫淌遣恍械模哉剟t能在言語上引導學生去認識知識。新時期的教學理念中強調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增加,維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彼此之間互相促進學習,為今后的教學、實習創造條件。 

2正確處理帶教問題的措施 

2.1帶動實習熱情面對學生參與實習積極性不強這一現象,教師則需要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來帶動學生的熱情。急癥室護理帶教時,教師可結合示范演示、啟發討論、知識問答等不同的方式開展教學,為學生獲取知識創造不同的渠道。也可以結合多媒體設施開展教學工作,這樣則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致產生刺激,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完成自己的臨床實踐工作。對于急救方面的實習,教師需利用情景模擬教學,如心肺復蘇術等,安排學生根據現場模擬情況來參與實習演練,增強自己的實戰經驗。在情景演練中護士實習生能夠體會到救護的難點與重點,自己總結積累各個方面的知識內容。

2.2增強風險教導風險意識的增強能夠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對自己的每一部操作都能高度重視,且可以約束學生的操作行為。吸氧、吸痰、心電監護等操作常會使用在情況危急的患者中,護士的各項操作都會給患者的病情產生影響,一旦操作失誤則后果不堪設想。如:對昏迷嚴重的患者吸痰時,其會引起呼吸停止;對中毒患者進行洗胃操作會導致口鼻黏膜損傷;危重病人在轉運時的不同管道,如輸氧管、輸液管、引流管等會出現扭曲、堵塞,對于這些高技術要求的操作環節,教師必須重點說明,引導學生掌握處理技術,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實習操作的技術水平。 

篇10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在本院實習的100名護理實習生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男性為5例,女性為95例,年齡為21~23歲,平均年齡為(22.5±1.5)歲,均為高護專業學生。

1.2方法

1.2.1建立。建立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這是由護理部主任、護理教學專干、各教學病區護士長和教師老手組成。并設立學生的考核組、病區考核組專門對學生的出科操作進行考核并對實習的綜合治療進行評價。設立教學治療和考核組,對帶教老師的綜合能力、授課質量和科室帶教質量進行評價,在實習期結束在進行先進帶教科室,優秀帶教老師,優秀實習生的評比。完善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價表:設計各類評價表實習綜合質量評價表。學生評價表包括學習態度、能力、紀律、學習成績等方面,帶教老師評價表包括:帶教態度、帶教內容、帶教方法、帶教效果講課質量等。科室帶教質量評價表里包括教學計劃、教學意識等。以及優秀帶教老師、優秀帶教科室、優秀實習生的評比條件。1.2.2應用。對護理實習生的評價:包括護理部評價和科室評價,護理部評價是分為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兩部分,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進行三次理論考核,在實習結束后進行操作考核。科室評價主要包括了操作考核、理論考試、實習表現綜合評價三類,理論考核采用試題筆試形式;在每次學生實習結束時,讓科室考核小組對學生進行操作考核和理論考核,讓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考核,將學生的成績透明化,公開化。護生實習成績總評=護理部評價成績×40%+各科室出科成績平均分×60%。對教師的評價:包括了教師綜合能力評價和講課質量評價兩部分,每月由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在課后填寫教師綜合能力評價表和講課質量評價表,由各個科室的護士長負責進行總結。帶教老師成績等于=綜合測評×70%+講課質量×30%。對科室的評價:通過教學質量評價組對科室的質量進行評價,在每一屆學生實習結束時對優秀帶教老師、優秀帶教科室、優秀實習生進行評選。

1.3評價指標

讓患者通過填寫滿意度測評量表來評估臨床護理教學的滿意度:非常滿意:評分≥90分;一般滿意:80~89分;不滿意:<80分??倽M意率=(非常滿意人數+一般滿意人數)/總人數×100%。1.4統計學分析通過對患者各項記錄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了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后,對比應用前后的護理實習生對臨床教學工作滿意度得到了明顯提高,在應用前臨床教學工作滿意度調查中:非常滿意45名(45.00%),一般滿意26名(26.00%),不滿意29(29.00%)名,滿意度為71.00%;在應用后的臨床教學工作滿意度調查中:非常滿意61名(61.00%),一般滿意34名(34.00%),不滿意5名(5.00%),達到了95.00%,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應用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前后,指導老師的教學意識也得到了增強明顯增強,在2013~2014年間成功評選年度先進帶教科室3個,優秀帶教老師15名,優秀實習生20名,在應用前評選年度先進帶教科室1個,優秀帶教老師8名,優秀實習生10名,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能夠提高競爭意識。教學評價中均采用百分制二級量化指標,有效提高了評價方法的可操作性,能夠讓評價體系變得有可比性、客觀性和競爭性[4]。每次的評價結果都是透明化的,讓所有人都能看到護理實習生的成績和教學水平的情況,這就對教師和實習學生造成了壓力,讓指導教師不斷地改變教學方法和創新,來得到學生的認可,同時也帶動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還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反饋和調節的作用。通過教學評價對實習學生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和造成問題的原因進行評價,并能評價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合理,及時查找出問題能進行反饋。通過反饋實習生可以進行自我的完善,教師也能對教學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5]。應用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發揮了積極的導向作用,作為護理實習生提升自我的方向和教師開展臨床護理教育的旗幟,能夠將整個臨床護理教學有效地控制在目標的范圍內,避免了以往學生實習過程中的隨意行和盲目性。通過嚴格的評價制度來體現實習生的自我價值。增加了教學和學習的積極性,在根據不斷的評價和反饋來對教學內容進行改善,提高了臨床護理教學的質量,培養優質的護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