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策劃書范文

時間:2024-01-12 17:47: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休閑農業策劃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休閑農業策劃書

篇1

一、活動背景:

首夏猶清如,芳草亦未歇。此時節,畢業生即將離開學校,他們有好多衣服和生活必需品以及各種課外書籍、文具都不打算帶走,忍痛丟掉。然而,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民工和孩子們仍然生活拮據,一件衣服可以幫助他們度過一個冬天,一百件衣服就可以幫助一百個人。雖然我們的力量對于他們來說可能很微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應該盡我們所能貢獻的力量,讓他們感受這點滴溫暖和關懷。為此,我們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給貧困地區的同胞們送去溫暖,為建設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貢獻力量。

二、活動主題:

放飛愛心,傳播文明

三、活動目的:

1、收集可用物品捐贈給農民工和孩子們。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懷。

2、彰顯全校師生的風貌。

3、培養我校學生勤儉節約、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優良品質。

4、 有利于環境保護。

四、活動組織機構:

主辦方:三農學社

策劃承辦方:井岡山大學社聯

媒體報道:學生都市網

五、活動對象:

全校學生(主要是畢業生)

六、活動地點:新老食堂和學校各學生公寓

七、活動流程:

1、活動申請

2、發飛信給社友,動員社友積極參與

3、設計海報

4、在新老食堂擺點,以宣傳我們的活動,讓更多的同學參與

5、安排同學去各宿舍收集(主要找畢業生)

6、安排同學給捐贈了物品的同學送書簽、寫祝福語

7、活動結束,寫總結

八、活動注意事項:

1、讓參與者充分認識本次活動的意義。

2、必須向捐贈者說明捐贈物的用處和意義。

3、向捐贈者說清可捐贈的物品。

4、避免對不愿捐贈的辱罵,采取自愿原則。

5、活動中注意自身安全。

附:

盡量捐贈素凈的衣物和用品,適合農村生活用。

衣服具體可以是:棉衣、羽絨服、絨衣、毛衣、外套、保暖內衣;長褲、休閑鞋、圍巾、帽子、手套等。

文具等學習用品:完整無破損,可正常使用(鉛筆、毛筆、畫筆、畫具等)。

篇2

孫麗金的創業計劃詳實完備,她整理的客戶相關問題多達50多頁,她選擇的創業項目有著近8年的實踐考量。作為農學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孫麗金計劃通過電子商務、開設實體專賣店等方式在全國銷售平歐榛子,眼下困擾她的不是賣不動榛子,而是產量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由于平歐榛子質量比較高,往往榛子一結果,在本溪市內或通過展銷會就銷售一空。

孫麗金規劃建立1.3萬畝的榛子園,“有足夠的產量后我才能開發電子商務或國外市場等其他銷售渠道,目前平歐榛子市場供不應求,我希望未來能成為榛子領域的運營商。”

孫麗金的父親是個務農能手,曾承包果園,建過花卉大棚,但后來創建的“花圃”一度陷入困境。而孫麗金一個偶然的發現,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

結束中考的夏天,孫麗金到沈陽蘇家屯的大舅家串門,發現有片大榛子園,這是經濟林研究所一位專家搞的新品種試驗田。那是孫麗金頭次聽說“中國平歐雜交大榛子”,也頭回見到這么大個頭的榛子,孫麗金像找到寶貝一樣興奮。她想,平時在山里采的野生榛子一斤還能賣到十幾元,這么大的榛子價格是不是更高呢?要是能在大田里成活,家里就不會受窮了,爸爸也不用為地里的苗木賣不出去發愁了。

回到家,她把好消息告訴了父母,第二年春天,千棵大榛子苗栽進她家門前的5畝地里,幾年間,通過不斷擴大投入,孫麗金家的榛子種植漸成規模。

2007年,孫麗金到沈陽農業大學就讀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她做了大榛子推廣網頁,并收集與大榛子產品產業相關的信息,每年的農展會、農博會、林業會,孫麗金都會參加。展會里有專門展示特色農業項目的平臺,一次展會上她打印了100張自家大榛子苗木、產果情況的宣傳單,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陸續接到了一些咨詢電話,從此她開始正式向外推廣榛子樹苗。此后,每次參加展會,她都帶著一箱樣品、一箱宣傳資料前往。

2010年4月,沈陽農業大學舉辦第七屆“挑戰杯”創業大賽,孫麗金以“本溪縣三陽大果榛子專業生產合作社”的創業計劃參賽,將她的團隊命名為“美夢成榛”,并獲得冠軍。

賽后,孫麗金立即著手成立合作社,把參賽時撰寫的策劃書變成現實。她找到平時一些要好的同學,邀請他們加入。當時,盡管大家認為這是個好項目,但是沒人愿意參加。他們大多認為:“從農村考到城市里的大學,畢業后無論如何不能再回農村。”一個同學的一句話更是深深刺痛了孫麗金的心:“農民的素質太低,回去后你根本找不到適合自己素質層次的社交圈子,在城里過得再不好也比待在農村強。”

孫麗金利用暑假時間找到一批曾買過家里苗木并獲益的老客戶,和他們講參加合作社的好處、發展的規劃和前景。經過多方奔走,有5戶農民愿意加入,再加上自己家,符合法律規定的成立合作社的最低戶數。2011年1月22日,“本溪縣三陽大果榛子專業生產合作社”正式成立,孫麗金任理事長。

她把自家成功試驗的經驗傳授給社員,加上合作社的政策、成本、信息以及規避市場風險等優勢,到了秋后社員每畝地賺的比其他大榛子種植戶多得多,吸引了更多農戶加入。榛子園需栽苗、施肥、除草、采收榛子、起苗捆苗,用工量很大,為當地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一個普通農婦干一夏天的活兒就可以賺1萬多元,比其一年水田旱田的收成加起來都要多。一些外出打工的農民都回來了,他們都對孫麗金和她的項目心存感激。

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野生山榛子學名平榛,味道好,但個頭比較小,而歐榛主要分布于歐洲、美國等,就是市面上俗稱的美國大榛子,但這種美國榛子味道一般,吃多了還容易頭暈。“混血”平歐大榛子,以平榛為母本,以歐榛為父本,通過種間遠緣雜交而選育出,產量高、果實大、味道香、抗寒性強。

孫麗金合作社的一個農戶算了一筆賬,平歐大榛子在結果之前,每畝地買苗需投入近1000元,40畝地是4萬元,前4年,施肥人工維護等費用需近8萬元,租地還需要一部分費用。第5年榛子結果時,40畝地能結兩萬斤榛子,按最低標準每斤20元左右售出,當年能收益40萬元即可回本,此后每年都會收益至少40萬元。

篇3

加速整合力度,組建糧食加工“航母”增強抗風險能力

高糧價意味著高成本,企業運轉需要更多的資本。糧食加工企業過去能夠買一斤原糧的錢,現在只能夠買到半斤,甚至更少。沒有比較雄厚的資金實力,就不可能支撐企業正常運轉。同時,停產、半停產的企業,不但產能不能發揮,而且也因不能滿足客戶需求逐步失去市場,最終被市場所淘汰。迎難而上,加速企業整合力度,就成為當務之急。

以資本為紐帶進行企業整合。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簡單兼并、重組,現代意義上的企業整合,主要是指運用經濟手段實現分散企業的整合做強做大。具體來講,就是以資本為紐帶,實現優勢企業的融合。以實力比較雄厚的公司為母公司,吸納愿意加入的資產良好的若干個公司為子公司,母公司以控股,或者互相參股的形式,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集團公司)。這樣,分散的、實力有限的公司組成了實力強大的集團公司,成為糧食加工行業的“航空母艦”,就有了在高糧價下斬風破浪的基礎,抗風險的能力就得到加強。在此基礎上,通過兩只三年的努力,躋身上市公司,就如魚得水。

以品牌為紐帶進行企業整合。在市場經濟時代,“品牌”不僅具有無窮的魅力,而且更具有極大的市場價值,是品質的象征、實力的象征、財富的象征。創造一個知名品牌需要付出若干年的艱苦努力,對于一般的糧食加工企業來講,在發展的初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準知名的糧食品牌,靠大聯強,參與企業整合。這樣,既可以使自己的企業迅速成長,又避免了創業的諸多風險,還能夠減少創業資金等成本。對于具有知名品牌的企業來講,不用追加投資就擴大了生產規模,提高了市場占有率。但是,這種整合要注意生產標準、營銷策略、企業文化等諸多因素的統一,不能因其它的企業的加盟而影響品牌的形象,失去市場的信賴。

以技術合作為紐帶進行企業整合。作為傳統的糧食加工業,進軍精深加工是糧食加工企業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糧食深加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糧食深加工上有所建樹,需要多方面、多年的艱苦探索。對于技術實力有限的糧食加工企業,要在短時間內跨入精深加工領域,就要尋找并加盟現在已經在糧深加工上有所突破的企業。按照這些企業的標準和要求,生產產品。這樣不但促進了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大幅度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鍛煉了隊伍,積累了發展的后勁。

加大科技投入,以循環經濟“助推”增強糧食加工效益

我國目前大多數糧食加工企業的生產基本處于初加工階段,正因為如此,發展糧食加工業潛力巨大。這個巨大的潛力,就是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目前,糧食加工業要加大科技投入,在以下三個方面突破:

在糧食深加工上突破。徹底改變稻谷剝殼、小麥剝皮的現狀,迅速向深加工進軍。小麥重點生產小麥淀粉與谷朊粉、可溶性蛋白制品、淀粉糖、生物發酵制品、戊聚搪、小麥胚芽油、胚芽蛋白粉、二十八碳醇、谷胱甘肽等產品。稻谷加工向健康、營養、方便化發展,重點發展營養強化米、專用米、方便米飯、保健粥和米餅等,推進傳統主食品生產工業化。

在糧食食品加工上突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糧食食品消費數量和質量都在同步增長和提高。大力發展糧食食品生產,不僅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更能夠提高糧食加工的經濟效益。因此,糧食加工業要大力發展方便食品、、休閑食品、功能食品、營養強化食品等各具特色的食品,適應人民消費需求,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循環經濟上突破。糧食作為一次性生產、不得多的寶貴資源,渾身是寶。運用好科學技術,就能夠在循環經濟上大有文章可做。在稻谷加工副產品上,深度開發碎米、米糠、稻殼、等副產品綜合利用,規模化生產果糖、米糠油、油酸、硬脂酸、稻殼發電、生產碳棒等。在小麥加工副產品上,麩皮重點向食品品質的改良劑、醫藥、食品、保健品等行業發展。另外,小麥麩皮還可精制成食療纖維食品,制成麩皮飲料等以滿足人類的食用和醫用。

加大訂單生產,用工業化理念“產出”優質糧食原料

有機、綠色、營養、無公害產品,是當今社會人們對于糧食消費提出的新標準。但是,糧食加工僅僅是巨大的糧食工程的一個環節。要達到人們的要求,就必須從整個糧食工程的源頭開始,即從糧食生產著手,糧食加工企業大力發展訂單糧食生產。現階段主要推廣以下幾種模式:

“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糧食加工企業運用訂單的方式,采取統一種子、統一栽培模式、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田間管理等辦法,保證農民按照標準生產的糧食原料在市場價格的基礎上,加價收購起來。

“土地入股,農民分紅”的模式。企業與農戶簽訂協議,農戶以土地入股,公司確保農戶每年每畝土地的保底分紅不少于一個基本數。位于南漳縣的湖北荊楚源油脂有限公司就是采用這一模式,他們合理流轉農民土地,保證農戶每年每畝土地分紅不少于280元。不僅使農戶有了穩定的合作收益,而且農民在不減少即得土地收益的同時,從土地束縛中解脫出來,以農工的身份給公司打工,增加工資性收入。常年在公司打工的農民,年人均工資1-1.2萬元左右。企業也實現了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

“流轉土地,集約種植”的模式。湖北省棗陽的湖北天五糧油有限公司采取每年每畝土地給農民380元的租金的形式,流轉農民土地10000畝,集約化種植。一是提高了糧食商品率。所流轉的農民土地集約種植后,小麥畝產由800斤,提高到1000斤,增產20%以上;二是農民有了穩定的收入,同時還可以優先聘用流轉土地的農民為農業工人,得到工資性收入;三是保證了優質糧源。公司流轉農民土地后,按照市場需要種植優質糧食,保證了生產需要。

加大營銷力度,以現念“打造”糧食品牌產品

作為糧食加工企業實現產品銷售的必經過程,糧食營銷在高糧價時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雖然現在我國進入了高糧價時代,但并不是糧食供求失衡、緊缺的時代。在我國糧食生產連續7年獲得豐收、4年總產超過1萬億斤的情況下,國內糧食供應充裕。之所以出現了高糧價,主要是過去我國糧食市場價格過低、近年來糧食生產成本上升、國家為了提高農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逐年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在這樣的格局下,人們對于糧食消費的選擇依然是相當苛刻的。因此,做好糧食營銷工作是糧食加工企業緊迫而現實的工作。就大多數糧食加工企業而言,當今的營銷工作應突出重點:

團隊營銷。要改變企業老總――分管副總――幾個銷售員的傳統格局,成立專門的銷售團隊――銷售公司。舍得高薪聘請有現代營銷觀念、有實際銷售能力人員作為銷售公司的總經理,賦予高度的銷售自。年初糧食加工企業負責下達銷售計劃,銷售公司負責制訂年度銷售策劃書,經雙方認定后,由銷售公司全權實施。這樣,企業的老總就可能專心研究企業的生產、發展大計;銷售公司專心致志于產品的銷售,達到生產、經營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