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旅行社創業策劃書范文
時間:2024-01-12 17:49: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旅行社創業策劃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983年農歷12月一個寒冷的冬夜,楊懷保出生在陜西省漢中市勉縣定軍山鎮寨子坡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當楊懷保年僅9歲的時候,為了掙些錢貼補家用,父親楊世林只得整天在外面疲于奔命,到處打短工。但即便這樣一家人的生活仍是捉襟見肘。
正當楊世林拼命在外面打工時,妻子陳祖琴又突患重病,而這一次,必須要到省城西安正規大醫院動手術才行。為了治好妻子的病,楊世林只得變賣了所有家產,還東拉西借才籌夠了手術的錢,值得欣慰的是,手術很成功,但帶來的結果是原本貧窮的家又欠下了一筆巨債,而且,手術過后,命是保住了,但陳祖琴卻永遠喪失了勞動能力。
但苦難并沒有就此止步,在楊懷保讀高一那年,在建筑工地上打工的父親,不幸被鋼筋砸傷膝蓋。由于沒錢到正規醫院做手術,楊世林落下了后遺癥,也喪失了干重活的能力。
面對家里接二連三的不幸,楊懷保經常難過得徹夜落淚,但他并沒有因此向生活低頭,而是更加堅定了他戰勝苦難的決心。為最大限度節省開支,正在長身體的他只好每天早上買6個饅頭帶回寢室,早上吃一個,喝一碗稀飯,中午在學校食堂喝一碗免費供應的湯,吃三個饅頭,晚飯再吃兩個饅頭,喝碗稀飯。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進入了緊張的高三。盡管平時成績不錯,因為背負著太多的心理壓力,楊懷保對自己的高考預計并不樂觀。
高考完的第三天晚上,楊世林把楊懷保叫到跟前,心懷愧疚地說:“兒啊,要是你考上大學就好了,可我和你媽都是藥罐子,我擔心就是考上了也沒錢念啊!”說完,父親忍不住老淚縱橫。
看著日漸衰老的父親如此傷心,楊懷保的心在滴血,他緊緊握住父親那雙像樹皮一樣蒼老的手,動情地說:“爸,您說到那兒去了。放心吧,你和媽安心養病吧,學費的事,我自己想辦法。”安頓好父母后,第二天天還沒亮,楊懷保就離開家鄉,只身坐車來到西安,在一個建筑工地上,他干起了挑磚,拌灰漿的苦力活……
2003年9月16日,懷著對人生的憧憬與夢想,揣著自己打工和父母東挪西湊的1200元,楊懷保跨進了湘潭大學的大門。
大膽決定:帶著全家上學去
一進入大學,覺得一切都很新鮮的楊懷保像其他大學生一樣,每天的時間都被學習和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所占據,可沒過多久,只要回到寢室一躺在床上,他的腦海中就會不斷出現父母被疾病無情折磨的鏡頭,如此三番五次,經常弄得他徹夜失眠,為此,他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起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等我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能掙錢了,可父母都將近60歲了,那么,二老辛苦一輩子,供養我和弟弟,卻極有可能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安享晚年,那可是我這個做長子的最大不孝啊!可到底該怎樣才能讓父母過得好些呢,左思右想卻找不到答案,楊懷保陷入了無盡的苦悶中。
2004年春節寒假,楊懷保回到陜西老家過年,可這個中國人最喜歡最隆重的節日,并沒有給他帶來多少快樂。因為從他到家的那天起,看著無比憔悴的父母和消瘦的弟弟,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幾乎籠罩在一片消沉悲涼的氣氛中。那天晚上,躺在床上,聽著窗外噼啪作響的鞭炮聲,一個近乎瘋狂大膽的念頭在楊懷保的腦海里突然閃現:把家人都接到自己讀書的湘潭,帶著家人上大學去!
第二天吃飯時,當楊懷保把這個想法告訴全家時,立刻遭到了強烈反對。因為楊世林和陳祖琴知道,這一去,影響孩子的學習不說,因為沒有任何收入,可能連吃飯都困難啊!晚上,心疼兒子的陳祖琴將楊懷保叫到床前,語重心長地說:“兒啊,我知道你是擔心我們在家里受苦,可到了湘潭,我和你爸都沒法干活,又無親無戚,反而會拖累你啊!我看,我們還是呆在家里,你好好念書吧,啊?”
“媽,您放心,我會照顧好你們的。大不了,我去多找幾份兼職做。你們在家里,我又遠在湘潭,我更不放心啊!”楊懷保知道,父母之所以反對,是因為他們不想影響自己的學業,可作為兒子,哪有不管父母死活之理!所以,他下定決心,不管再苦再難,一定要把家人接到自己身邊。
一過完年,楊懷保就提前趕回了學校。回到湘潭后,來不及休整,楊懷保就馬不停蹄到處找最便宜的房子,然后給先過來的父親聯系份工作。可一想到給父親找工作,楊懷保的心不免感到悲涼。父親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既沒文化,又無手藝,最關鍵的是因為傷病纏身,干不了苦力活。只有那種比較輕松的工作才適合他,可是,現在職場競爭那么激烈,連很多大學生都是畢業即失業,一時去哪里找這樣的工作啊?果然,盡管多方打探,東奔西走找了近一個月,楊懷保卻一無所獲。
畢竟自己是沒任何社會關系和背景的學生,楊懷保想到了放棄。可想到一旦放棄,那么父母和弟弟就只得永遠生活在貧窮的山溝里了,不行,一定得堅持下去!正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楊懷保又踏上給父親找工作的路。終于,在一位好心阿姨的大力幫助下,楊懷保為父親找到了一份在垃圾站整理廢品的工作,活倒是不累,但每月工資僅有350元。2004年4月底,楊世林來到了湘潭。當年8月,楊懷保又將母親和弟弟接到了湘潭,在他的輔導下,弟弟楊哲還通過了湘潭大學子弟學校的入學考試。
然而,正當楊懷保為一家人能在異鄉團聚感到由衷高興時,可苦難并沒有到頭:弟弟讀書每年要1500元學雜費,父母每年要兩三千塊錢醫藥費,還有房租、水電等必需的日常生活開支。更要命的是,因為聽不懂當地方言,在工作中經常出錯,沒多久,楊世林就被垃圾站老板給辭退了。
被辭退回家后,楊世林感到很內疚,認為自己的到來不僅沒有幫兒子減輕負擔,反而增加了他的思想包袱。一天,他對楊懷保說:“懷保啊,我當初就說不來,現在工作沒了,你為了我們到處去兼職,實在太辛苦,我看,我和你媽還是回老家吧。”
“爸,您別胡思亂想,我會盡快給你找工作的。”父親的話,讓楊懷保又一次感到沉痛的打擊,但從不服輸的性格,讓他覺得肯定不能就此放棄。為給父親重新找工作,他幾乎跑遍了整個湘潭市。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天后,楊懷保終于在一個養豬場給父親找到了一份工作。考慮到上次就是因為父親聽不懂方言才丟了工作,楊懷保只得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跑到父親上班的地方,給父親當起了專職“翻譯”。兩個月后,父親基本上能夠聽懂當地的方言了,工作也變得順手起來。
轉眼間,一學期結束了。楊懷保告訴父親,他想利用暑假出去賺點錢。接著,在同學的幫助下,他來到了長沙并一口氣找了三份工作,一份在吉百利(國際)集團公司長沙辦事處,一份給一個初中生輔導英語,同時又在長沙工業職工大學做輔助招生工作。
長沙是中國的“火爐”之一。那個暑假,長沙的天氣酷熱,為了能把三份工作都做好,楊懷保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要起床,然后蹬著自行車前往公司參加早會,早會結束,每個人帶著自己的貨開始奔赴各個片區。楊懷保負責的岳麓區,需要騎車約一個小時才能到達。因為正是放假期間,岳麓區的主要消費人群已經都人去樓空,在本是銷售淡季的情況下,這更增加了銷售難度。為了能增加業務量,只有比別人跑得更多,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此,楊懷保基本上是騎著單車,一家家商店、超市得去推銷。從公司下班后,楊懷保草草吃過晚飯,又趕往家教的地方,家教做完回到住的地方后,馬上開始準備大學的招生資料……
盡孝學習兩不誤,瘦弱大學生大義之舉感天動地
楊懷保學的是金融專業,這個專業課程不算太多,但專業性很強,要想學好,也是極不容易。雖然,學業非常繁重,但為了能盡量改善家人的生活狀況,楊懷保的課余時間幾乎全部被到處找兼職所占據。自從把家人接到身邊后,他幾乎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掙錢的機會。一次偶然,楊懷保從學校勤工儉學中心得知,湘潭一家檳榔公司給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崗位,要招聘一批學生去推銷檳榔。聽到這個消息,楊懷保很是高興,立即跑去面試,幸運的是,他通過面試,還從公司領回了20袋檳榔。雖然,一元錢一袋的檳榔賣出一袋只有微薄的兩毛錢提成,可楊懷保很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中午,室友都在睡午覺,但楊懷保卻揣著20袋檳榔一個寢室一個寢室地銷售。
因為賣檳榔賺不了多少錢,接下來,楊懷保又想做家教,為此,他專門打印了50份家教廣告貼出來,還把那臺用200元買來方便聯系“業務”的手機充好電,卻一連10天也沒見動靜。一個周四的晚上,正當他準備出門將自己的廣告全部撕下時,突然接到了一位家長打來的電話,說是自己初三的孩子需要一個家教輔導英語,但課酬只有10元一小時。雖然,這錢在很多人看來實在不算什么,可正在為家里生活發愁的楊懷保卻激動得幾乎瘋狂。因為按每周兩次,每次兩小時算,一周就有四十元錢,加上推銷檳榔的些許收入,還是可以解決些問題了。” 就這樣,楊懷保捱過了艱難的大一上學期。
其實,楊懷保何嘗不渴望在周末獨自一人在校園月色中悠閑地踱步,或者像其他同學一樣,談一場戀愛,可生活的重壓不得不使他每天在一片鼾聲中出門,又在一片鼾聲中回到寢室。
盡管自己雜事纏身,但樂于助人的楊懷保深得老師和同學喜歡,為此,他還被委以學校勤工助學管理中心市場拓展部部長的重任,專門負責管理和為貧窮生聯系兼職工作。為盡可能多地幫助那些像自己一樣貧困的同學,楊懷保組織了幾場心理講座和報告會,給學生講述一些兼職安全、自我保護和自我維權等方面的知識。
雖然,生活給予楊懷保的,除了無盡的磨難,從來沒有鮮花和安逸,甚至每天都要為生活到處奔波不止,但四年下來,他的學業一點也沒有拉下,還一直保持優秀。令人驚訝的是,無比繁忙的他,還先后擔任了天馬旅行社校園服務中心湘潭區域經理、深圳漢智人力資源公司湘潭區域經理、同創家教總經理、創業者協會副主席、勤工助學管理中心市場拓展部部長等社會職務。
兩年來,楊懷保先后撰寫了30余份策劃書,與蘇寧電器、新東方、北大青鳥、步步高、麥當勞等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甚至,在他的幫助下,湘潭大學有3000多名貧困大學生得到了勤工助學的機會。 除此之外,他還力盡所能幫助其他貧窮的同學。2006年4月,當他得知一個叫郭盤金的人來自貴州一個比自己還要貧困的家庭,而且郭盤金的母親又不幸去世后。楊懷保立即組織了40多個同學為郭盤金捐款,盡管自己也是口袋空空,但他首先帶頭向捐款箱投下了60元錢……
2006年9月,命運開始眷顧一直受苦受難的楊懷保:TCL邀請他去公司總部工作!但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后,楊懷保只得放棄了!因為他知道,這一走,這個殘破不堪的家,實在不知該如何繼續維持下去啊!
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公布,楊懷保以375分順利通過湘潭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初試。
與此同時,楊懷保帶著全家上大學的事跡陸續被傳開后,立即引起社會強烈反響。2007年2月16日,楊懷保被陜西省民政廳、省老齡委、省慈善協會、省婦聯、團省委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首屆孝子活動評為“陜西省十大孝子”。
4月2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身高僅1米65,眼神卻異常堅定的楊懷保說:“也許,我一生的追求、人生信仰和生命的軌跡會因此而發生改變,但我真誠希望我的故事能感染一些人,作為兒女,我們都應該好好地去關愛我們的父母,即使只是打打電話,或者多陪陪他們,那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