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環境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4-01-24 17:47: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治理環境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治理環境的建議

篇1

環境監測是一項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技術服務行為,其實質在“評價”,宗旨在“服務”。環境監測指的是對人類和其他生物都有影響和生存的環境進行質量的監視和測評,主要工作就是通過對環境質量的某些主要代表因素進行實時監控,通過這些數據對環境質量進行分析和監控,環境監測的主要目的就是對環境質量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對其他的環境規劃等決策部門提供詳細的數據支持和科學依據。

二、環境監測的意義

環境監測對于環境的科學管理和執法監督來說是一項基礎性工程,主要是對環境質量的現狀以及環境變化趨勢進行數據的檢測和判斷,從而了解當前環境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對癥下藥進行解決,環境監測能夠做到的是通過對環境的實時監控能夠充分了解環境污染問題中主要的污染物分類和具體分布區域,根據詳細科學的數據分析明確污染源和污染途徑,并且能夠對有可能發生的污染進行科學的預測,環境的監測能夠為環境的管理提供數據,為環境的執法監督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仲裁,不僅能夠解決已經存在的環境問題還能夠提前解決潛在的可能發生的環境問題,從而防治結合改善環境條件,保證生態平衡,促進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科學管理環境的基礎就是環境監測,環境監測也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性要求,環境監測是為環境管理和經濟建設服務的一門工程,對環境保護部門來說能夠及時提供環境質量信息和變化趨勢,環境監測在環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糾紛中的主要數據依據,在污染的防治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也需要環境監測的技術支持,通過環境監測可以確定環境是否受污染、污染危害程度、受何種污染物污染等,這就為正確處理環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糾紛提供技術依據。

三、環境監測的內容

在環境監測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其中首先是對環境總體各項要素的實時監控,根據要素變化對環境質量做到了解和預測;第二是政府部門在執行各項法律法規或者有關環境的政策時,環境監測能夠及時提供詳細數據和資料;第三是有關單位的排放污染物具體數據和情況能夠通過環境的監測進行有效監督;最后環境監測的技術研究對于促進環境監測的有效發展和環境質量的保障尤為重要,《全國環境監測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進行環境質量方面的監測,系統掌握和提供環境質量狀況及發展趨勢。環境監測的具體實施需要首先對監測站點和網絡進行設立,監測站點和網絡的設立不是隨機的,而是根據規定和規范的要求進行科學的選擇,設立檢測站點之后要對地區的環境要素進行監測,常見的包括連續的監測和定期的監測,具體的采用要根據具體地區進行不同的實施方式,各地根據污染源的具體監測對環境監測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綜合得出全國性、地區性的環境質量變化和變化趨勢的預測,為環境的質量改善和防治提供數據基礎和資料基礎。在環境監測中還需要注意的是環境監測的調查數據要進行合理的保存,以便后續工作的及時查找,建立詳細的污染檔案,尤其是污染源的監測要進行現場監測的形式,對于重點排污單位進行進行檢查和驗收,定期監測污染指數,并且在環境的監測和保護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對污染事故和污染糾紛進行監測,為追究污染者的法律責任以及解決污染糾紛提供技術依據。進行環境科研和服務方面的監測,發展環境監測技術,為社會多做貢獻。開展以科研為主要目的的監測,為提高環境監測水平開展研究工作;為社會服務而進行的監測工作等。

1、物理指標的測定

包括噪聲、振動、電磁波、熱能、放射性等水平的監測。

2、化學指標的測定

包括各種化學物質在空氣、水體、土壤和生物體內水平的監測。

3、生態系統的監測

主要監測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的生態系統的變化,研究污染物從污染源具體排出之后的變化趨勢和未來發展,以及對人體和其他生物體的影響和危害程度等。主要是對在不同功能區內的水、氣等環境要素,進行長期的定點、定期監測,對環境污染的情況充分了解,通過治理結果的評價對環境質量進行科學的判斷。環境監測還可按照污染物存在的空間分為大氣監測、水質監測和土壤監測等。對環境中的各項要素要通過環境監測機構進行實時監測,對環境質量情況具體掌握,提高環境監測和環境質量的有關數據報告,從而對污染源進行管理上的控制和監督。

4、氮氧化物

以氮氧化物為例:氮氧化物是空氣污染的重要指標之一。監視和測定大氣中氮氧化物含量的過程。是氣態污染物監測的主要項目之—。存在于大氣中的氮氧化物(NOx)有多種如—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氧化二氮(N2O)、三氧化二氮(N2O3)、五氧化二氮(N2O5)等。污染大氣環境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NOx主要來源于燃料中含氮有機物的燃燒和高溫燃燒過程中空氣中的氮和氧化合而成,燃燒過程所產生的NO。主要以NO形式排入大氣中,進入大氣后,部分被氧或臭氧氧化成NO2。目前實驗室較理想的檢測空氣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是: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它操作簡便,干擾少,靈敏度較高,精度和準確度較高。該方法適用于空氣中的氮氧化物的測定。空氣中二氧化氮,與串聯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應生成粉紅色偶氮染料。空氣中的一氧化氮與吸收液不能發生反應,而是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管氧化為二氧化氮后,與串聯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應生成粉紅色偶氮染料。這種反應原理就能夠于波長540nm處分別測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管中樣品的吸光度。

四、結語

篇2

一.工作要求

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各單位、部門要站在抓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就是抓經濟工作,就是抓發展,就是抓和諧建設的高度認識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克服畏難情緒和麻痹大意思想,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徹底解決社區臟、亂、差的現象。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全社區分五個片,實行定街、定員、定責制。鎮黨委書記、鎮長負總責,全面指導社區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各單位、部門要齊抓共管,達到街上無垃圾亂堆現象;無攤位亂擺亂設現象;無車輛亂停亂放現象;無違規建筑現象;無不文明現象發生。

(一)任務分解

衛生院:督促各單位、部門清除衛生死角;督促社區經營餐飲的店鋪內設置規范、固定的排水設施和垃圾桶(箱)等衛生設施;組織開展愛環衛生主題宣傳活動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清掃保潔等愛衛生義務勞動,每月不少于1次。

建環站:落實建筑工地按規劃依法修建,做到“施工文明化、工地圍墻化、運輸密閉化、進出水槽化、物料覆蓋化、場地砼硬化”,規范戶外廣告。

國土站:嚴把場鎮土地審批關,依法查處違法占地。

工商所:依法查處和取締無照經營;審查戶外廣告內容;規范廣告設置;對個體工商戶城鄉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和市民行為規范教育。

畜牧站:加強肉食品管理;規范畜禽交易市場。

電管站:規范社區電力線路;配合機關相關部門對違規建設項目的停電工作。

場管辦:規范社區攤點擺設,禁止占道(騎門)經營、堆物作業和占用人行道違規停放機動車輛行為;禁止街路騎門攤、伸桿搭棚;取締兩輪車、三輪摩托車、長安車非法營運;取締拉場賣藝和看相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動。

環衛所:清掃街道公共區域保持地面衛生、實行全天候保潔,并規范垃圾存放、協助社區做到垃圾日產日清。

林業站:做好社區綠化規劃落實工作。

文化站:規范管理商業演出行為;查禁黃色書刊、音像制品等非法出版物;加強網吧和電子游戲廳的管理。

廣播站:負責開展專題欄目,大力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做好社區廣播安裝、管理工作;規范廣播、光纖線路。

水管站:規范社區住戶水管安裝;保護光明水庫飲水源清潔衛生。

社區:負責垃圾池修建,垃圾的清運;住戶門前“三包”(牛皮癬、騎門攤和流動攤、清潔衛生);教育住戶積極參與、配合綜合治理活動。

農機站:規范管理農用車,禁止客貨混裝。

(二)人員分工

(詳見附表)

篇3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存在問題;建議

Abstrac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produc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s the basic work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problems;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 X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環境管理的不斷深化和加強,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環境監測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環境管理的水平和科學化程度,也關系到環保部門在政府中的地位和社會形象。因此,要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使之更好地為政府決策、環境管理和社會發展服務。

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基礎和技術支撐,是環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環境監測信息是否準確,分析的結論是否客觀,將直接影響到環境決策的正誤,而環境監測數據、信息是監測工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分析判斷環境問題最基本的前提,獲取真實有效的監測數據和信息是環境監測的直接目的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使之有效運行并持續改進,積極開展外部質量控制和內部質量保證活動。數據和信息的有效性包括監測樣品的時空代表性,實驗數據的科學準確性和監測行為的合法有效性,因此,提高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是各級環保部門做好環境監測工作的前提,各級環保部門要營造一種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重視監測全過程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工作氛圍,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抓緊抓實。

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基層監測能力相對薄弱

目前,大部分地區環境監測站的設施建設水平跟不上,特別是落后地區縣級監測站條件落后。由于資金短缺,導致化學藥品試劑質量無法滿足分析化驗需要,監測儀器設備缺乏或更新不足,分析化驗用房等嚴重不足,給環境監測的正常進行帶來一定難度。

2.現場監測技術管理存在缺陷

現場監測工作環境復雜,包括布點、采樣、現場工作、運輸、交接等環節。每個現場的監測環境、條件均不同,部分監測人員技術水平欠佳、業務經驗不足,難以真正實現高質量的全過程控制,導致現場質量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和缺陷,制約監測數據準確性提高。

3.信息化建設滯后

信息化不斷發展,環境保護領域環境監測的相應軟硬件已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由于某些監測管理部門重視程度不夠、資金不足、技術人員短缺等原因,真正意義上的環境監測信息化運行功能并未完善,信息化管理潛在作用功能未得到充分發揮。

4.環境監測數據缺乏真實性

一方面,由于監測部門管理松散和工作態度不端正等原因,致使監測數據缺乏準確性;另一方面,由于監測數據涉及企業利益、減排任務、考核成績等指標,直接與經濟和政府政績相關,質量報告必須經環保局甚至當地政府審核后方可上報,由此出現部分領導為了政績和考核名次擅自篡改環境監測數據的情況。

5.人才缺乏,人員結構不合理

由于監測對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決定環境監測本身的復雜性。因此,監測質量管理人員應由具備一定監測分析技術和管理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 但因為人員不足或培訓不及時, 相應的崗位質管人員還不能完全勝任。

另外,由于環境監測部門工作條件和性質相對比較艱苦,留不住高層次人才,崗位人員流動頻繁,影響環境監測的質量。

三、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的幾點建議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的基礎,只有全力提升環境監測整體水平,加強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及運行,才能做到數據代表性強、準確度高,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準確可靠的環境監測數據和信息,為政府決策和環境治理措施提供依據。因此,必須采取多項措施,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

1.加強質量管理制度建設

質量保證的根本是有效的管理制度。對監測質量管理中的每一個步驟制訂統一的管理程序,規范實驗室測驗流程。完善素質建設,建立定量考核。抽查、同步監測和質量巡檢等制度。加強各類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盡快完善各個監測業務領域的質量管理制度。加快研究并健全適合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管理制度,盡快形成規范化的運營模式,使質量管理制度能在環境監測機構中有效的實施和運行,保證質量管理能落到實處。

2.加強現場環境監測過程的管理

影響現場環境監測工作的因素很多,包括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如采樣容器選擇、采樣點位布設、采樣過程及樣品保存方法等。如果實施方法有誤,會嚴重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因此,對現場環境的監測過程需提出質控要求,并及時糾正現場采樣過程的問題,做到及時整改、不斷完善和提高,最大限度地減少現場監測對數據準確性的影響。

3.加強人才培養和監測隊伍素質建設

環境監測分析、質控及采樣等人員操作技能的高低、責任心的強弱、工作態度的好壞也會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工作質量,對技術負責人員的培訓是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和根本保證。

由于監測工作較強的專業性、監測對象的日益復雜化,而且隨著科學技術和環境監測方法標準的發展變化,很多新知識、新技能需要重新學習。因此,需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業務培訓,使技術人員熟悉國家標準方法和技術規范,掌握先進監測手段,加強質量意識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提高質量管理素質和業務素質,從根本上保證監測工作的質量。

4.完善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建設

隨著國家對環保事業的重視和支持。環保領域的業務量也在不斷擴大。為實現監測管理的信息化。大量而繁重的工作亟需網絡體系的建設,從而減少工作量以及避免出現錯誤。加強網絡體系的建設,形成功能完備的環境監測網絡,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功能,能完全滿足當前環境管理的實際需要。

5.完善和改進報告審核制度

報告的整個監測過程和結果最后以書面形式體現,因而要實施責任落實到人的管理制度,建立采樣、分析原始記錄和報告3級審核制度,層層把關,從源頭保證報告的質量。各級環境監測站的任務是提高環境監測質量。質量管理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環境監測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環境管理的水平和科學化程度,也關系到環保部門在政府中的地位和社會形象。因此,要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使之更好地為政府決策、環境管理和社會發展服務。

6.提高全員業務素質,增強全員質量意識

作為監測站最高管理者,監測站站長對于本站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視與否決定著本站質量管理工作的成敗。因此必須將能否建立一個持續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作為衡量監測站站長工作能力和業績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強化站長的質量意識,提高其管理水平。

三、結束語

總之,生活質量的改善離不開環境質量的改善,因此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環境監測工作在環境管理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環境監測的核心目標是提供代表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的數據,判斷環境質量,評價當前主要環境問題,為環境管理服務。環境監測是科學管理環境和環境執法監督的基礎,是環境保護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的高低會影響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明確監測站的地位和職能,提高監測站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和道德修養,建立科學系統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環境保護監測站在環境保護事業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4

當前所面對的問題是如何監督評價企業的環保活動及實施效果,即監督評價企業環境義務的履行情況。這需要建立一套考核企業環境義務履行情況的評價指標體系。同時運用有效的審計方法,開展針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整體性或項目性的環境審計,加強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環保化控制,完善企業的環境管理系統(EMS)。

一、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是企業應盡的義務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與其所在的自然環境條件及生產經營所使用的自然資源的優劣息息相關;同時企業也應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履行環境義務。

1.企業和自然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依存。自然環境為企業提供了生產經營環境,以及企業生產所需的自然資源。自然環境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不可或缺的條件。而企業在享有自然環境所提供的環境條件及自然資源,為自身和社會創造利潤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企業理應履行治理環境污染和恢復環境質量的義務。

2.企業作為社會活動中的一個基本經濟單位,是一種復合性社會經濟組織。本身具有經濟和社會雙重屬性。企業經濟屬性決定了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同時企業的社會屬性又決定企業作為社會系統的一員,有義務重視和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并承擔社會責任。因此,企業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考慮社會效益。環境義務屬于社會義務的一部分,保護環境、維持可持續發展也是保證社會效益的一個方面,因此,企業從自身的社會屬性出發,有必要履行其環境義務。

企業自身的存在和發展也與其環保形象密切相關。具體分析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產品方面。許多國家已經禁止無綠色標志的產品進入本國市場。1994年,我國成立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委員會,標志著我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工作的正式開始。綠色消費主義興起,使得于環境無益的產品逐漸被排斥在市場之外。二是資金方面,金融行業開始注重企業環境形象和環境業績。目前,國際上已經有29個金融機構實行了“赤道原則”,即根據國際金融公司的政策建立的一套自愿性指南,以保證在其項目融資業務中充分考慮到社會和環境問題。2007年國家環保總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聯合出臺《關于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環境違法的企業和項目進行信貸控制,以綠色信貸機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盲目擴張。

3.出于規避環境風險的考慮,企業也應積極進行環境保護。從一般角度看,如果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超過國家或地區所規定的環保標準大量排放污染物,或對周圍的生態平衡和居民生活造成損害,那么企業將面臨國家性或地區性的罰款、訴訟賠償,勒令對污染予以治理或恢復原來的環境質量等。這些風險的兌現,對于企業將是一筆極大的損失,甚至可能會被關閉或停業。

因此,企業有必要承擔各種污染治理及保持生態平衡的義務。與環保活動的相關問題操作涉及到企業的資金收支、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企業收益和風險。通過審計方法為企業環境問題把關,對企業環境管理積極參與,為企業管理部門提供充分的環境信息,協助其進行環境預測、決策和控制,從而達到監督企業環境義務的履行,并從客觀量化的角度評價企業環境義務的完成效果。

二、企業環境義務的內容

1.履行國家性、地區性的環保法律法規及相關的行業規定的環保標準,有義務根據自身運營特點,制定適用的環保措施。

2.在建設和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加強從管理到操作全過程的環保意識,在環境保護、防治和治理污染方面實施相應措施,改善企業廠區及周邊地區的環境質量。

3.加強內部環保部門的工作,注重工作的經濟性、效益性、效果性。

4.建立環境管理系統,開展產品的生命周期分析,對產品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和產生的廢棄物進行跟蹤監測,分析對環境的影響,制定環保措施,做到生產經營環保化。

5.繳納排污費和因污染問題引起的罰款及相關費用。

6.將自身的環境業績等相關的環境信息以一定形式進行適當的披露。

三、企業履行環境義務的考評指標體系

企業履行環境義務的考評指標是為實現評價企業履行環境義務效果的目標,為滿足相應的環境評價要求,從多個方面反映企業環境義務的履行情況,并可適用于企業整體或其局部。企業環境義務的考評指標應盡量予以量化,以便進行比較、改進和提高,同時采用定性方法評價為之補充。據此可將考評指標分類為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

從考評的企業環境義務內容上分類,企業履行環境義務的考評指標分為以下4個部分:

1.環境法律法規、企業環保政策及相關行業標準執行情況

我國已形成一套比較健全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環保措施做出最低限度的要求。整個社會生態環境的好轉有賴于所有企業對環境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所以,企業對國家、地區性的相關環境法律法規,以及對企業自身制定的環境保護政策執行情況,應被視為整個企業環境義務履行情況的基礎及標準,其考評指標定性地看,可以設為以下幾點:

⑴企業有無不符合國家環境會計制度、財務制度的情況,例如,有關環境費用、成本、效益以及一些由于環境問題引起的風險;

⑵企業各項工程開工前是否進行了環保登記,是否遵循了“三同時”制度;

⑶企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執行情況,主要環境及經濟指標及評價;

⑷企業排污申報登記情況,取得的排污許可證的交易情況,及污染源情況、企業排污費的繳納情況;

⑸企業環境目標責任制的落實和執行情況,包括企業被納入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的事項、原因、分配的責任指標及其完成情況;

⑹如果企業被列為限期治理的對象,關于列入的原因、要求的標準及期限、預計完成時間以及目前的進展;

⑺企業自身環保政策的執行情況;

⑻國家、地方性法規或社會行業標準規定的其他有關事項。

針對企業的環境法規執行情況,設立如下定量的考評指標:

⑴考評企業對于國家、地方性及本行業的法律、法規、標準的執行情況

適用相關環境法規執行率=

×100%

⑵如果企業自身制定了相應環境政策,則增加指標:

企業環境政策執行率=

×100%

2.企業治理和改善環境措施的執行及效果

企業履行環境污染治理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環境義務是一項長期任務。企業在改善環境狀況方面所取得的長期成果僅從上述方面并不能被完全體現出來,所以應針對企業的環境治理情況及企業廠區、周邊環境的質量進行實地考察,作為反映企業環境義務履行情況的一個重要方面。反映污染治理情況的定性指標包括:

⑴污染治理情況,包括污染治理項目完成數、污染物處理、回收能力、污染物治理設施運行狀況、主要污染源治理情況等;

⑵從事環境治理、檢測、研究機構和人員情況,包括有關的資金投入量;

⑶其他有關污染治理措施和事項,如企業職工的環保培訓、本企業取得的環保技術成果等,這些措施對企業污染治理有側面影響。

考評企業環境質量的定性指標有:

⑴企業廠區綠化率以及有償或無償承擔的其他綠化任務;

⑵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包括廢水、廢氣、廢液、廢渣、噪音等的排放總量及其所含的污染物質含量;

⑶主要的環境質量指標的達標率,包括環境檢測項目達標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率等;

⑷發生的污染事故情況,包括污染性能、環境和經濟的危害;

⑸環境資源的耗用量,包括水、電、煤、石油等的耗用量;

⑹企業有毒有害材料物品的使用和保管情況。包括使用總量和儲存總量。

相應的考評企業環境治理和改善環境質量效果的定量指標:

污染治理項目完成率=

×100%

污染源治理達標率=

×100%

污染物回收利用率=

×100%

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

×100%

萬元產值(或收入)排放量=

×100%

萬元產值耗能量=

×100%

企業廠區綠化率=

×100%

3.企業環境保護的措施及環保部門工作的經濟性、效益性、效果性

對于環境工作的效果、效益性可以從以下7個方面來考評:

⑴相關國家、地區性的法律法規和其他標準要求是否在本企業環保部門工作中得到嚴格遵守;

⑵企業環保部門的工作是否符合企業環境政策、方針的要求并得到正確的實施;

⑶環境保護工作的經濟效益狀況,從企業發生的環境成本和由于環境成本的發生所增加的經濟收入兩個方面來考慮;

⑷環境保護工作的社會效益狀況,如企業社會環保形象的提高,環境風險的降低,降低附近居民的疾病發病率等;

⑸企業重要的環境因素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環境績效是否明顯改善;

⑹企業部門的員工環境意識是否明顯增強;

⑺企業建立的環境管理系統在節省環境資源能源、降低消耗方面取得的成效如何。

相關的考評企業環保部門工作的經濟性、效益性、效果性定量指標有:

企業環境成本利潤率=

×100%

4.企業環境管理系統(EMS)的建立和執行情況

企業環境管理系統是將企業環保部門在生產經營全過程系統化、體系化,是整個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制定、實施、完成、復審和維持環境方針的結構、策劃活動、責任、實踐、程序、過程和資源。一個規范的環境管理體系可以為企業履行環境義務提供完善的環境和有力的支持,從以下方面細分考核內容:

⑴企業是否規定了管理部門在環境方面的義務,從而提高全組織的環境意識;

⑵企業是否制定環境政策及程序,以保證投入恰當而充分的財力資源和人力資源,實現資源保護的目標;

⑶企業是否制定充分而有效的內部環境控制結構,以監督與既定的環境政策及程序的持續符合性以及遵守有關法律和條例的情況;

⑷企業是否確定戰略管理規劃,研究未來的發展和可能出現的新情況;

⑸企業是否建立環境風險評估方案以了解環境狀況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以降低風險;

篇5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物理環境;心理環境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1)05-0111-03

任何一種教學活動,都需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機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應同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一樣,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境(以下簡稱“實踐教學環境”)有利于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使得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相得益彰,應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成長中的作用。

一、實踐教學環境的內涵

目前,一般認為系統、科學的教學環境研究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20世紀30年代中期,心理學家靳溫將物理學中“場”的概念移植到心理學領域,研究人在心理場中的行為特點,由此拉開了教學環境研究的序幕。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境是指能夠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效果的各種因素的總和,是按照大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目的的需要而組織起來的育人環境。實踐教學環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為了實現實踐教學目的而設立的各種校園文化活動以及校外各種活動基地,如名人偉人故里、革命遺址、革命紀念館、國有企業實踐基地、改革開放先進地區等,都屬于實踐教學環境。從狹義上講,即從課堂教學角度來看,實踐教學環境是指能夠影響課堂實踐教學效果的各種因素,包括教學活動的場所、各種教學設施、校風班風以及師生人際關系等等。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雖然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和組織形式等有著明顯的區別,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組織形式往往可以更加靈活,但是,實踐教學也可以借鑒課堂教學的一些方法。利用固定的教學課時,創設課內實踐教學形式。同時,也可以創建一個固定的、良好的類似于課堂的實踐教學平臺,為實踐教學提供一個穩定的場所,讓學生走進這個平臺,能夠身臨其境,感悟思想政治理論的真諦。一般來說,教學環境通常從狹義的角度理解。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本身的特殊性,對于實踐教學環境內涵的理解,應該從廣義和狹義這兩個角度來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境的內涵與外延。

二、實踐教學環境的類型

關于教學環境的類型,《國際教學與師范教育百科全書》有過一些闡述。這本書雖沒有明確提出教學環境的分類問題,但它明顯地傾向于將教學環境分為物理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和心理環境f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兩種類型。在此,我們借鑒教育學的觀點,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境分為兩大類: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

(一)物理環境

物理環境是指教學中的硬環境部分,包括教學場所、教學設施、班級規模、座位編排和自然條件等。

1.自然條件。一般來講,聲音、光線、色彩、溫度、氣味等這些自然條件,在傳統的、封閉的教學活動中顯得尤為重要。它們可以直接影響教師和學生的身心活動。一方面可以引起教師和學生生理上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情緒,形成情感。作為開放性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也需要良好的自然條件。從廣義上講,校外各種活動基地,如名人偉人故里、革命遺址、革命紀念館、先進企業實踐基地、改革開放先進地區等,都屬于實踐教學環境。那么作為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選擇實踐活動基地時,一方面要注意實踐基地的教育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實踐基地本身的自然條件。如果說某一名人故里建設在風光秀麗的地方,那么同學們參觀、學習的積極性會比較高。受到的啟發也會比較深刻;相反,如果一個革命紀念館破舊不堪,無人管理,可想而知。它就不能引起學生參觀訪問的積極性,也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各種自然條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教學設施。教學設施是構成學校物理環境的主要因素,是教學活動賴以進行的物質基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方式很多,如校外的實踐教學活動包括參觀考察、志愿者行動、社會調研等,校內的實踐教學活動包括利用校園文化活動組織的一系列活動、利用實踐教學課時組織的各種活動以及利用實踐教學平臺展開的活動。實踐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使得實踐教學空間更廣泛,似乎談不上有什么固定的教學設施。實則不然,不論是廣義上的實踐教學,還是狹義上的實踐教學,都需要一定的教學設施。例如參觀考察這種“走出去”的實踐教學形式,考察基地的基礎設施會影響到實踐教學的效果。另外,利用實踐教學平臺展開的實踐教學活動更需要良好的教學設施。實踐教學平臺能夠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好地設計、控制和把握實踐活動的空間,這個平臺中的各項設施包括各種和理論知識相關的圖片、音像資料以及裝飾、布置,都會對師生的精神面貌、教學情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學設施不是隨意安排的,它應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教育意圖與價值取向。

3.座位的設計與編排。座位的設計與編排科學與否,是決定學生相對舒適感和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事實上,在當代的學校教學中,教師往往非常注重座位的設計與編排,實踐也證明。座位的設計與編排方式對學習者的學習態度、課堂行為與學習成績均有一定影響。赫特(H?T?Hurt)曾就“空間位置”對師生交往的影響為題,對三種類型的課堂教學空間構成進行過比較研究。這三種課堂空間結構分別為秧田型、馬蹄型和分組型。一般認為,秧田型的設計方式更有利于教師的系統講授,有利于控制學生的課堂行為;而分組型和馬蹄型的設計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中的相互交往。由于受到多種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采取大班上課。同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也面臨同樣的困難,分組型和馬蹄型的座位編排方式很難實施。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想真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則必須克服人數多、教師少、教室缺乏的困難,盡量采取利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的座位安排方式。例如,觀看完一段影視資料后,學生可以打破傳統的座位編排方式,自由討論,以期達到思想上的共鳴。

4.班級規模。班級規模主要是指一個班級內學生人數的多少。班級規模不僅影響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和程度,而且還影響學生課堂上的紀律表現。在一個人數少、規模適宜的班級內,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討論,回答教師問題,與教師及其他同學開展正常的交往活動,課堂秩序比較好;而在一個人數過多、規模過大的班級內,多

數學生容易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說話、搗亂等其他行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形式之一的課內實踐教學的形式如課堂討論、演講賽、模擬教學等,對班級規模人數、座位編排方式要求比較高,班級人數越少,學生參與討論的機會就大大提高,座位的編排方式就更加科學,這樣,更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效果的實現。然而,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多采用大班授課,班級人數少則一百人左右,多則三四百人,班級規模偏大,無法展開討論互動式的教學,學生容易在課堂上出現懶散行為,理論教學效果比較差,實踐教學更無法有效地開展。所以,在這一環境影響因素下,不僅需要教師本人,更需要學校、政府作出長期的努力。

(二)心理環境

心理環境是教學活動的軟環境部分,包括人際關系、教學氣氛、校風班風和社會信息等。

1.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影響實踐教學效果最直接、最具體的人際環境。在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之間的關系比較融洽,然而,由于大班授課,師生之間缺乏交流,關系比較冷漠,這也是導致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比較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實踐教學實施的一個重要的心理環境,它能夠使生活于其中的教師和學生保持樂觀、穩定、愉快的積極情緒,從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效果。

2.教學氣氛。教學氣氛主要指班集體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情緒情感狀態。它是在課堂教學情境的作用下,在學生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情緒、情感狀態,其中包括師生的心境、精神體驗和情緒波動,以及師生彼此間的關系,它反映了課堂教學情境與學生集體之間的關系。積極的課堂教學氣氛有利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教學的反饋信息,從而根據具體的教學情境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不管是校外實踐教學活動,還是校內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如何,教學氛圍的良好與否,教師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教師需注意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因素影響班級氣氛,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教師精湛的教學技巧、高昂的教學熱情,能夠帶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意識,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達成師生默契,并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感受緊湊協調的課堂節奏,得到美的享受,凈化審美情趣,提升理論素養。

3.校風班風。校風是學校風氣的總稱。它是學校師生共同創造的、富有特色的相對穩定的行為傾向,是一種群體心理現象,是學校精神的具體、感性外化。校風反映了學校成員的精神狀態和精神風貌。良好的校風是長期教育和培養的結果,一旦形成,可以成為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力量,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從而贏得社會聲譽。班風是指班級所有成員在長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種共同心理傾向。班風一旦形成,便成為一種約束力,反過來又影響班級群體的每個成員。它既塑造了學生的態度和價值觀念,又影響他們在教室里的學習活動。良好的校風和班風影響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效果。

篇6

【基金項目】2013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編號:2013JGA120);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校級教改立項項目(A類)“《環境學》‘三導三學’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234-01

一、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機制的改革

環境類本科生是以環境保護為宗旨,學習環境污染防治技術的尖端人才為培養目標。面對我國日益發達的經濟和社會,環境污染的惡劣引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就要求培養環境類的專業人才的同時,強調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改革。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這在環境類專業的本科生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嘗試在環境專業基礎課程《環境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希望通過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改革,嘗試讓《環境學》課堂教學更積極有效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機制的改革

大學本科教育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相對于高職學生較為弱化,是亟待教育工作者去改善與彌補的缺項。教師教學重點均在理論知識與技術的講解,以往的實習活動僅限于參觀考察等基礎性實踐活動,不能有效的結合所學理論知識的運用,對今后的工作技能沒有幫助,學生時代與工作階段缺乏銜接。

在《環境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我們力求以“三導三學”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結合課前課中課后的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實踐,從基本環境問題與治理技能上尋求答案,加深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環境學》課程“三導三學”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三導三學”教學模式,源于基本的課堂講授方式,但又積極突破傳統方法,拓展課堂范圍與教學時間,不僅改善了枯燥的教學過程,又增長了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在《環境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導三學”主要內容為以下幾點:

課前“導”和“學”:采用任務驅動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教師根據課程內容采用不同方式導入相關問題或任務,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通過學生自主觀察或親身體驗、探索,達到激發學生對課程相關內容的學習興趣。

課中“導”和“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根據課程不同內容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教學,提高學習效果。課堂上將課前問題適當解答或總結,并結合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方法導入課程主要內容,并適時地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課后“導”和“學”:知識拓展,能力培養。課后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關注與課堂所學某些重要內容相關的社會問題及某些重要問題的研究熱點和進展,通過自主涉獵相關文獻、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和科研活動等形式拓展學生的知識寬度和深度,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

四、《環境學》課程“三導三學”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效果

《環境學》是高校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入門課,也是專業核心課程之一,重在建立環境科學的基礎理論體系,集中闡述環境學基本規律、環境學基本原理及應用,為深化和整合環境類專業課程體系、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奠定理論基礎。通過該門課程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在學習環境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的基礎上,對環境科學領域有較全面的認識,還要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激發他們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堅定他們維護環保的信心。

由于《環境學》課程教學內容涉及面廣、知識點較多,相對后續的專業課程來說知識內容比較淺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不重視、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特點,從而很難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勢在必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沿用傳統的“講授-接受”式教學模式,而應采用更具有現代意識和提高學習效果的教學模式。

目前,國內高校的《環境學》課程教學普遍以課堂教學為主,相關教師已經認識到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以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此外,他們也已經關注到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用。有關該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也有不少報道,如福建師范大學蘇玉萍等對《環境學》類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廣州大學的張鴻郭等初步探討了參與式教學方法在“環境學導論”課程中的應用;華南師范大學的曾麗璇等對環境科學專業課《環境學導論》從教材選擇、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課外參與環境保護志愿活動方面提出了一些實踐心得,這些足以體現了任課教師對《環境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希望和需求。

“三導三學”是目前較為新穎和有效的教學模式,其核心是通過課前、課堂、課后三個有機聯系的“導”、“學”環節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但不同學科、不同課程應該根據課程的特點和學生對象來采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法,以取得最佳效果。本項目旨在針對大學本科《環境學》課程的特點和定位,通過課前、課中、課后教師采用不同方式的“導”,讓學生在觀察、探究和參與實踐和科研活動中不僅“學”到理論知識,而且“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進一步嘗試解決問題,同時也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的能力;期望通過“三導三學”教學模式的建構和實踐,調動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欲望,同時在課程三個有機聯動的教學環節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專業思維和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桂菊;肖才遠.基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機械類實驗教學研究;科技創新導報;2012(5)

[2]徐志兵;陳書琴;鈕志遠.環境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13(1)

[3]徐志兵;孫慧群.環境科學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1)

篇7

【關鍵詞】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 管理體系 內部審核

目前,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大多投標項目將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作為競標的基本要求,我公司自1998年以來,先后通過了三個體系的認證,并形成了“三標一體化”。本人作為公司的內部審核員,曾參加過多個分公司及施工項目的內部審核,下面就內部審核,淺談一下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審核的基本概念

1、審核的定義 所謂審核,是指為獲得審核證據并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準則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并形成文件的過程。

2、審核類別 按照定義,根據審核者的身份及目的不同,審核可以分為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兩種基本類型。

內部審核也稱為第一方審核,由組織自己或者以組織的名義進行,用語于管理評審和其他內部目的,可作為組織自我合格聲明的基礎,其工作一般由熟悉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標準,又熟悉本企業管理狀況的人員(即內審員)完成。

外部審核包括第二方審核和第三方審核。第二方審核由組織的相關方,如顧客或由其他人員以相關方的名義進行。第三方審核由外部獨立的、具有認證資質的機構進行。

二、內部審核的目的

凡是認證企業,每年最少要組織一次內審,以提供體系、制度、要求運行和正確實施證據,對照標準發現問題,實現自我完善,自我改進,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滿足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因為三個標準均要求企業要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進行內部審核。

2、是一體化管理體系運行不斷改進的一種途徑,通過內審發現問題,為體系的持續改進尋找切入點。

3、外部審核之前的自查自糾,以便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為外審順利通過打基礎。

三、內部審核的內容及方法

主責部門(即企業中負責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部門)應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組織企業的內部審核。

(一)內容

從大的方面來說,主要包括外業和內業兩大塊。外業主要指的是工程場地、駐地、工程實物等,通過觀察、交流、提問等途徑對三個體系所涉及的法規、制度、措施、工藝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審核。內業主要是指查閱相關的制度、記錄等資料,與外業互為補充。

(二)方式及方法

內部審核均采用抽樣方式。抽樣是指對各條款的相關內容進行抽樣,應覆蓋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標準條款,就條款來講不存在抽樣。一般來說,管理機關采取文件資料抽樣,工程項目采取工程場地、駐地、工程實物和文件資料相結合的抽樣方式。其主要的審核方法有以下三種:

1、按條款審核

根據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及GB/T28001-201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三個標準的條款要求,逐條或者有選擇性地進行審核。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標準條款不缺少,審核比較全面,但是審核呆板教條,只能查是否有運行,不能查運行是否滿足。

2、按過程審核

采用過程方法的理論,根據產品的生產工藝或者項目施工的工序,對照標準的要求進行審核。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審核思路清晰,可以反映產品實現的全過程,易于查找問題,但需要審核員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熟悉產品實現過程,容易丟失標準條款。

3、展開式審核

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進度安排,抽取一個完整的過程或獨立子過程或1~2個以上的樣品,涉及哪方面的問題,就延伸到人、機、料、法、環、測等方面,進行抽取。

人:項目經理、總工與施組或向甲方報驗資料是否一致;人員進場的安全、環境、質量、技術標準培訓;勞務工臺帳及進場培訓;特殊工種數量和工種與過程要求是否一致;安全人員配置情況。

機:機械設備管理辦法;自有和租賃設備臺帳及運轉、運行、檢查記錄,維修保養計劃與實施,操作規程及操作人員資格;大型設備安拆及驗收;租賃合同的規范性等。

料:物資管理辦法;物資需用計劃、采購計劃、采購方式;合格供方名錄及評價;進貨檢驗;不符合物料的處置方式;帳、物、卡一致,標示清晰,無混淆;物資存放條件符合倉儲要求,消防設施齊全;甲供自采物資分區管理;工程廢料回收及處置方式等。

法:管理目標和指標;國家、行業、地方、業主、上級主管部門的法律法規標準清單和其他要求;主要過程和重大風險過程的施工工藝與施工方案;各種管理辦法、應急預案;環境和安全風險識別,與過程符合性,環境合規評價;不符合產品處置等。

環:消防和食品防疫滿足要求;危險環境標示;產品生產過程中有對防塵、防潮,半成品防護實施;臨建房屋設備的驗收;臨時用電驗收和規范用電;圍擋、道路、場坪符合情況;水、氣、聲、渣、危險品的使用、控制與處置。

測:儀器儀表管理辦法及臺帳;強檢設備送檢情況;封存停用設備再啟用情況;新購置設備的檢驗;自制測量設備校驗;對各過程的自我檢查記錄等。

這種方法適用于項目審核,可以看清事物的全貌,但需要審核員有清晰的審核思路和很強的審核能力,三體系審核內容交叉,被審核方配合人員多,容易重復和缺少標準條款。

四、內部審核的幾點注意事項

內部審核是一項較強的系統性工作,需要不同的部門、崗位的人員共同參與,如何做好內審工作,下面僅從內審員的角度,談幾點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1、因地制宜,編好檢查表

檢查表是審核員根據法規和其他要求、部門職能、審核經驗來確定的現場審核計劃,包括審核項目或審核要點、審核方法等。

一個有經驗的審核員,往往會根據不同的受審對象,采取不同的方法編制檢查表,如:利用程序文件找出規定的要求匯總編制、根據職能或職能分配表編制、確定一項主題編制、根據一項事物的形成過程展開編制。

2、詳略適度,做好審核記錄

記錄審核內容是審核的關鍵工作,記錄要有可追溯性,以便于在審核后對審核的不符合得到被審核方的確認和理解。

記錄過于詳細,會耽誤審核時間,可能導致審核不夠連續,并不能完成審核任務。記錄過簡單,將導致事實描述不準確,不符合或不符合報告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需要審核員對事實證據有初步的判定,符合要求的可以簡單記錄,不符合的要重點記錄,同時抽樣量不易過多,一般2~3個就可以,3個都不符合,其中1個重點記錄。

3、靈活運用,避免教條主義?

內審員除了要準確理解和掌握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標準條款的含義和要求外,還要深諳國家、行業的法規要求,并且與企業的規章制度、管理辦法等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在審核中靈活運用,否則,呆板教條,死摳條款,使受審核方為了應對條款而另作資料,造成兩張皮現象。

4、端正心態,提供增值服務

篇8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Nongbo basin Longhu lake ma(ii)-edta ore layer feature and the ore body feature,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hree times of sedimentary cycle of Nongbo basin salt mineral sedimentation and mg(ii)-edta ore layer from aspects such as the geologic climate,geologic environment of mg(ii)-edta sedimentation.

關鍵詞:農波盆地;拗陷帶;鉀鎂鹽;鹽背斜

Key words: Nongbo basin;geological depression belt;mg(ii)-edta;salt anticline

中圖分類號:[TD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6-0162-01

1地質特征

呵叻盆地其南、西及北東三面分別以北柬埔寨、南烏江、湄公河深大斷裂控制,構成一個獨特的長期持續下降的拗陷帶。呵叻盆地基底為晚元古代,其中沉積了廣泛厚大的中新生代紅色碎屑巖建造。蓋層有侏羅系、上白堊系、古近系古新統農波組。

新生界古近系古新統農波組(E1nb)為含鹽巖系,系由蒸發巖(石膏、巖鹽)夾紅褐色、青灰色厚層狀、塊狀粘土巖、粉砂粘土巖組成,在龍湖鉀鎂鹽礦區其厚度可達500-550m。根據沉積旋回及巖性變化特征自下而上劃分為6個鹽段,即a鹽段(E1nba)、b鹽段(E1nbb)、c鹽段(E1nbc)、d鹽段(E1nbd)、e鹽段(E1nbe)、f鹽段(E1nbf)。鉀鎂鹽礦主要富集在a鹽段-膏鹽中,主要由石鹽巖、光鹵石、鉀石鹽、含光鹵石鉀石鹽及少量溢晶石等組成,屬單層結構類型。

2礦床特征

龍湖鉀鎂鹽礦區鉀鎂鹽礦層頂板埋深最大137.47m,最淺92.02m。頂板巖性為灰綠色、青灰色泥巖;底板埋深最大177.22m,最淺135.16m,底板巖性為石鹽。礦層最小厚度2.06m,最大厚度71.98m,平均厚度21.52m,厚度變化系數40.39%;KCl含量最高65.15%,最低5.09%,單工程KCl加權平均品位最低9.43%,最高25.49%,礦層KCl平均品位17.29%,品位變化系數19.26%。

下部原生鉀石鹽礦,分布于下鹽層鉀鹽帶光鹵石層底部與石鹽巖接觸帶上,Br值含量在600-980ppm之間,呈薄層狀出現,連續性差,由相互獨立的小礦體組成,品位低。說明鉀鎂鹽(鉀石鹽)起初結晶沉積時,鹵水中金屬離子仍以鈉離子為主,鉀離子剛達到飽和。

中部光鹵石礦,礦體比較連續,為原生礦體。雖然在鹽背斜部位部分光鹵石礦被淋濾生成次生鉀石鹽礦,但根據鹽類礦產的塑性流動特征,在鹽背斜形成的同時,鉀鎂鹽層也隨之向上流動,造成了鹽背斜軸部比兩翼鉀鎂鹽層厚的事實。與下部原生鉀石鹽礦相比,溴含量明顯偏高,這與溴的溶解度有直接的關系。根據Jx1號孔298-323.85m剖面,溴含量隨著鹵水的濃度增大而增大,直到303.31m,當光鹵石含量達到55.43%時,溴含量達到最大值0.334%。

上部后期次生淋濾鉀石鹽礦,分布于下鹽層光鹵石礦層頂部,與上覆泥巖(或石鹽巖)相接處。KCl含量相對穩定,Br含量在600-980ppm之間。Br含量較下部原生鉀石鹽礦偏高,較中部光鹵石礦偏低,是光鹵石在后期變質作用過程中,經水淋濾分解,帶走部分溴的結果。上部次生鉀石鹽由于受后期地質作用改造厚度變化較大,即鹽背斜軸部較厚,兩翼較薄。

3地質演化特征

古新世早期的喜山運動使呵叻高原邊緣隆起,而盆地中心則相對沉降,與海水的連通性受到限制;加之氣候日趨炎熱、干燥,盆地內的水體在蒸發作用的影響下,逐漸濃縮,開始進入成鹽階段,沉積了a鹽段(E1nba)。在成鹽過程中,由于受到構造運動的影響,沉降期和相對穩定期交替出現。在沉降期,外來海水大量涌入,盆內水體淡化,終止了鹽類沉積;在相對穩定時期,進入盆內的水體受到限制,水體進一步濃縮,沉積了c鹽段(E1nbc)。以后再一次淡化,又一次濃縮,沉積了f鹽段(E1nbf)。在此沉積過程中,湖盆度、范圍逐漸縮小,成鹽時間也逐漸縮短,因此造成第二、第三沉積旋回形成的鹽類礦產的分布面積遠不如第一沉積旋回形成的鹽類礦產那么廣大;厚度也逐漸減少。

鉀鎂鹽是成鹽階段晚期的產物。按照瓦利亞什科的觀點,鉀鹽是在干鹽湖階段形成的。在呵叻高原的兩個成鹽盆地中,大量的鉀鎂鹽沉積只發現在a鹽段(E1nba),而且鉀鎂鹽都分布在a鹽段(E1nba)的頂部。

鉀鎂鹽在c鹽段(E1nbc)和f鹽段(E1nbf)中基本不存在;或者只有一些礦化現象,不具有工業價值。這種情況說明,在c鹽段(E1nbc)和f鹽段(E1nbf)沉積時候,不具備鉀鎂鹽沉積的條件,即未達到干鹽湖階段,或沒有形成局部拗陷。

古新世以后,本區結束了鹽類沉積,盆地邊緣地區也基本上結束了沉積史,只在盆地的中心部位繼續沉積了陸相的薄層狀粉砂質泥巖、砂巖、粉砂巖等碎屑沉積;直至始新世末發生區域性褶皺,才結束了其沉積歷史。

在構造、水流等內外應力的作用下,鹽層發生了重結晶,出現了眾多的鹽背斜;光鹵石經不均勻水解,產生了次生鉀石鹽。正如美國地質學家海特(Hite)所指出的那樣,由于古河道深切,沖走了鹽層上部的地層,致使上覆地層變薄,地層壓力減小,與周圍地層成了明顯的載荷差異,致使壓力小的部位產生向上的補償性流變,鹽層向上運移,產生塑性柔流,形成鹽背斜。

4結論

農波盆地古新世發生三次沉積旋回,第一沉積旋回鹽類礦產沉積較厚、面積廣;第二個沉積旋回階段,地層含鹽率較低,鹽類礦物較簡單,以石鹽、石膏為主,含少量鉀鎂鹽礦物。第一沉積旋回結束之后,第二沉積旋回之前新構造運動使區內發生褶皺,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南東向的背斜構造。這些構造的大部分為水下隆起,局部有可能出露地表,隆起部位局部剝蝕,形成第二沉積旋回沉積巖相與第一沉積旋回沉積巖相的角度不整合。第二成積旋回結束之后,古新世晚期的新構造運動使湖盆再次沉降,接受海水補給,補給期相對較短,隨后陸殼抬升,海水退卻,只有局部形成了早期鹽類沉積產物――石膏、硬石膏。

參考文獻:

[1]邱柱國,林文弟.鹽礦床地質[M].陳國勛,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篇9

【摘要】目的:探討宮腔鏡檢查功血患者熱球儀治療后的效果。方法: 對我院 2007年至2008年2月以來采用熱球子宮內膜治療儀治療功血的50例患者的診治情況進行回顧性研究, 分析術后6個月及12個月的宮腔鏡檢查情況。結果: 50例患者術后隨訪有30例治愈(閉經6個月以上);20例月經量較前明顯減少,總有效率達100%, 治療前后效果差異具有顯著性( P<0.05)。且50例患者均無出現明顯的并發癥。術后6個月宮腔鏡檢查:宮腔粘連15例,邊分離邊進鏡。鏡下見:白色伴有膜狀物的內膜10例,粉色伴有膜狀物內膜13例,淡黃色伴有膜狀物內膜12例。術后12個月宮腔鏡檢查:宮腔粘連8例,邊分離邊進鏡。鏡下:白色伴有膜狀物的內膜25例,粉色伴有膜狀物內膜10例,淡黃色伴有膜狀物內膜15例,行診斷性刮宮2例,病理回報:子宮內膜輕度不典型增生1例,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1例,所有患者宮腔鏡檢查雙側宮角可見正常子宮內膜。 結論:熱球子宮內膜剝離治療對功血引起的月經過多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且安全、方便, 但術后需定期行宮腔鏡檢查預防殘余內膜病變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提示術后一年行宮腔鏡檢查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出血;熱球子宮內膜去除術; 宮腔鏡檢查

After the uteroscope inspects 50 example merit blood patient hot bulb meter treatment effect analysis

Ren Bo Jin Fengbin Chen Shuang

【Abstract】Objective:After discussion uteroscope inspection merit blood patient hot bulb meter treatment effect. Method: 2007-2008.2 has used the hot bulb endometrium treatment meter treatment merit blood's 50 example patient's diagnosis situation since to my courtyard to conduct the review research, the analysis technique latter 6 months and 12 month-long uteroscope inspection situation. Finally: after 50 example patient technique, the revisit has 30 example cures (to stop menstruating above for 6 months); before 20 example volume of menstrual flow, obvious reduction, the total effectiveness reaches 100%, around the treatment the effect difference has the significance( P<0.05)。And 50 example patients not present the obvious complication. Technique latter 6 month uteroscope inspection: The palace cavity adhesion 15 examples, separate while enter the mirror. Under the mirror sees: The white is accompanied by membranous the internal membrane 10 examples, the pink color is accompanied by the membranous internal membrane 13 examples, is accompanied by the membranous internal membrane 12 examples faint yellow. Technique latter 12 month uteroscope inspection: The palace cavity adhesion 8 examples, separate while enter the mirror. Under mirror: The white is accompanied by membranous the internal membrane 25 examples, the pink color is accompanied by the membranous internal membrane 10 examples, is accompanied by the membranous internal membrane 15 examples faint yellow, line of diagnosis dilation and curettage 2 examples, pathology repayment: Endometrium mild atypical proliferation 1 example, retinitis simplex endometrium proliferation 1 example, All patient uteroscope inspection two-sided palace angle obviously normal endometrium. Conclusion: The hot bulb endometrium peeling treatment the excessive menstruation which causes to the merit blood has the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is safe, is convenient, but after the technique, needs the regular good uteroscope inspection prevention remaining internal membrane pathological change is very important, this research prompt technique latter year good uteroscope inspection is very essential.

【Keywords】Excessive menstruation;Functionality uterine hemorrhage;Hot bulb endometrium elimination technique; Uteroscope inspection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DUB)簡稱功血, 是指調節生殖系統功能的下丘腦 - 垂體 - 卵巢軸功能失調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 它為一生殖內分泌疾病, 而并非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或全身疾病所致[1]。月經過多是功血最常見的癥狀, 嚴重威脅婦女健康, 影響生活質量[2,3]。傳統治療為全子宮切除, 雖療效確切, 但手術創傷大, 并發癥多。 子宮內膜去除術(EA)是新興的微創手術,能保留子宮,不破壞盆底解剖, 不影響卵巢內分泌功能,已經成為替代子宮切除術治療月經過多和異常子宮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子宮熱球治療儀是一個使用熱剝離方法來剝離子宮內膜的儀器,其主要治療對象是停經前已完成生育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功血 )患者。自1994年以來根據國外的臨床經驗, 其成功率達87%~91%[4],目前在中國其成功率可達93%以上[5],目前國內外使用子宮熱球治療儀都是基于月經過多的患者。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文50例研究對象均為 2002年1月至2004年12 月在我院婦科確診的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為已生育婦女,以后無生育要求,年齡35歲~50歲, 平均(45.35 ±2.25)歲, 其中35歲~40歲10人,占20 %;41歲~45歲26人,占52 %;46 歲~50 歲14人, 占28%。其有不同程度的月經過多、月經周期縮短、經期延長等臨床表現:術前且均接受過診斷性刮病理回報為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1例50歲患者患子宮肌瘤,彩超示肌壁間單發肌瘤,直徑約2.0cm, 患者堅決保留子宮,1例35歲患者有彩超示子宮腺肌瘤,無痛經癥狀,術前宮腔鏡檢查正常宮腔形態,堅決要求保留子宮,其余均排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等器質性疾病, 無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貧血, Hb約45g/L~101g/L,其中10例輸血治療Hb達80 g/L行手術治療。

1.2 方法:采用邁德士子宮熱球治療儀為患者行熱球子宮內膜去除術,子宮內膜治療儀熱燙治療的熱源是一次性藥筒隔膜袋中的治療液,先通電加熱隔膜袋的外面的鋁殼,使其內的隔膜袋就得到加熱,袋內的治療液的溫度也隨著升高。一旦溫度升至173±3℃,治療液就在空氣泵的作用下通過導管進入球囊內,直至治療所需的壓力。在治療液通過導管時,其溫度不斷降低,當到達球囊時溫度已降至150℃左右,穩定在173℃時, 啟動治療儀加熱開關, 維持2分左右,子宮內膜中的治療溫度約為100℃。操作方法:選擇緩慢推注靜脈麻醉,同時配合心電監護。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婦科檢查解子宮大小及位置,窺陰器暴露宮頸,探子宮腔深度, 擴張宮頸管至 5 mm, 將球囊置入宮腔內,導桿的另一端連接到控制器上。用無菌的液體石蠟由三向閥緩慢注入球囊內,球囊順應宮腔大小的形態而成形。當控制器顯示屏溫鐘。后儀器自動停止、冷卻, 回抽出球囊內的液體石蠟,抽出球囊,重復操作一次。

1.3療效判斷:治愈: 閉經6個月以上。顯效: 治療后其經量明顯減少(每周期 5~15片衛生巾),月經周期沒有改變;無效: 治療前后月經量無改變。所有患者均無子宮穿孔、鄰近臟器熱損傷、嚴重感染、腹痛、出血等術后亦無發生鄰近組織的熱損傷如血尿、腸穿孔、嚴重感染、術中、術后并發癥,無器械故障發生。為安全起見,均住院3日,了解術后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陰道排液,出院后每2月隨訪1次,了解月經周期、月經量及全身狀況共12個月。術后6個月及術后12個月免費為患者宮腔鏡檢查。

1.4 統計分析:應用 SPSS10.0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

2結果

2.150例患者術后隨訪有30例治愈(閉經6 個月以上);20例月經量較前明顯減少, 總有效率達100%,治療前后效果差異具有顯著性( P<0.05)。且50例患者均無出現明顯的并發癥。

2.2術后6個月宮腔鏡檢查:宮腔粘連15例, 邊分離邊進鏡見白色伴有膜狀漂浮物的內膜10例,粉色伴有膜狀漂浮物內膜13例, 淡黃色伴有膜狀漂浮物內膜12例。術后12個月宮腔鏡檢查:宮腔粘連8例,邊分離邊進鏡見白色伴有膜狀漂浮物的內膜25例,粉色伴有膜狀漂浮物內膜10例,淡黃色伴有膜狀漂浮物內膜15例,術后6個月及術后12個月宮腔粘連差異無顯著性(P>0.05)。

2.3

術后12個月行診斷性刮宮2例,病理回報:子宮內膜輕度不典型增生1例,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1例,所有患者宮腔鏡檢查雙側宮角可見正常子宮內膜。

3討論

子宮熱球內膜治療儀是用熱燙灼的原理, 即將放置于宮腔內的乳膠球囊膨脹和加溫,以熱效應均勻地作用于宮腔表面,達到凝固、剝離、去除子宮內膜的目的。主要破壞子宮內膜的功能層,部分刮宮后即行熱球治療可達基底層的少許腺上皮及淺層平滑肌組織,理想的子宮內膜去除應有效破壞內膜功能層及下方血管[6]。故熱球治療時間最好為月經后或行經期治療前備行刮宮術,一般多為流血時間較長,月經過多的患者,術前予以刮宮,薄化子宮內膜,然后再進行熱球治療, 本研究50例患者術前均行診刮術,可使治療深度達子宮內膜基底層,達到減少月經量的目的,使治療的效果更確切。

本文研究的熱球子宮內膜治療儀治療功血引起月經過多的有效率達100%,治愈率即閉經率為60.00 %,與國內外研究基本相似[5,7]。術后應用宮腔鏡隨訪在國內外未見報道,本研究顯示:術后6個月宮腔鏡檢查宮腔粘連率30%,將宮腔分離術后12個月再次行宮腔鏡檢查宮腔粘連率16%,其中重復宮腔粘連6例,提示子宮內膜經熱球治療后需要預防宮腔粘連,可以術中放置節育器,起支撐作用,或者術后6個月行宮腔鏡檢查,分離粘連宮腔,預防宮角內膜脫落經輸卵管逆流盆腔,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同時本研究顯示:術后一年復查宮腔鏡有2例患者再次診刮,子宮內膜輕度不典型增生1例,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1例,其提示熱球術后患者需要定期行宮腔鏡檢查,預防子宮內膜病變。

總之,熱球子宮內膜治療儀是一種簡單、方便、安全、有效、損傷小的非手術療法。其特點是:治療時間短,前后不用30min。操作方便,其短期療效是確切的,而其遠期療效仍待進一步的追蹤觀察、研究,宮腔鏡檢查預防殘余內膜病變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提示術后12個月行宮腔鏡檢查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豐有吉,沈鏗主編. 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38

[2]段華.子宮內膜去除術治療月經過多的現狀與評價.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22(6):321-323

[3]Liu Z,Doan QV,Blumenthal P,Dubois RW.A systematic reviewevaluat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work impairment, and health-care COSTS and utilization in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Value Health, 2007,10(3):183-194

[4]Elgarib AE, Nooh A.Tbermaehoice endometrial balloon ablation:a possible alternative to hysterectomy. J Obstet Gynaecol,2006,26(7):669-672

[5]郭春霞,史梅英,馮力民,等.宮腔鏡監測下熱球子宮內膜去除術治療月經過多的臨床研究.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7,8(5):378-386

篇10

關鍵詞:腹股溝疝手術;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滿意度;健康知識

護理臨床路徑是指由臨床路徑發展小組內的一組人員針對某一種疾病的治療、監測、護理等制定的一種護理計劃,具有標準化、規范化等特點[1],目前在護理和健教育兩方面已得到廣泛應用。腹股溝疝是一種外科常見的手術,存在術后康復時間長等不足,目前腹股溝疝術后患者的管理及健康教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點[2]。本研究通過對腹股溝疝手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月接收的腹股溝疝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均39例。對照組男34例,女5例;年齡18~65歲,平均(45.1±4.1)歲;病程3~9年,平均(5.9±1.3)年。觀察組男33例,女6例;年齡21~67歲,平均(45.5±4.3)歲;病程2~8年,平均(5.6±1.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手術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模式,措施如下:①入院護理:入院時評估患者體征、癥狀、過敏史、既往史等,協助患者完成術前檢查,并對其個人衛生進行指導,告知患者規章制度并大概了解住院環境等,與患者積極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予患者關心,使患者盡快適應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②術前護理:告知患者及家屬疾病和手術的相關知識,解答患者疑問,消除其對手術的焦慮情緒,增強患者對手術的信心。指導患者戒煙酒、注意保暖、術前6 h禁水禁食、備皮、排盡尿液,以減少對膀胱的損傷,有過敏史或褥瘡高危人群,責任護士需向手術室巡視護士交代清楚病情及注意事項。③術后o理:患者取平臥位,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持續低流量氧氣吸入,術后12 h若無胃腸道反應可給予流質飲食,關注患者排便情況,陰囊處用丁字帶托起,冰敷,以防水腫,密切觀察傷口敷料情況及切口有無感染,如出現滲血應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④出院指導:告知患者辦理辦理出院手續相關事宜,指導患者出院后禁止做劇烈運動,避免手提重物及長時間站立,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飲食指導多食入高纖維、高蛋白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1.3評價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定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包括掌握(≥92分)、基本掌握(≥62分)、未掌握(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2.1健康知識掌握度 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度為94.8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92%,差異顯著(P

2.2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44%,較對照組的79.79%明顯高,差異顯著(P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對護理人員工作理念的改變具有一定的意義,可激發患者主觀能動性,將護理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患者能夠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充分表現出來[3-4]。臨床護理路徑是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根據標準的護理計劃進行護理的護理模式[5]。護理人員進行有效、有預見性、有序的工作,有效的提高了臨床護理質量[6-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度為94.8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92%,差異顯著(P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腹股溝疝患者中有助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的提升,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減少患者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快速康復,促使護患關系加深,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唐健雄.談腹股溝疝手術的基本原則和規范[J].國際外科學雜志, 2016,43(1):13-16.

[2]陳創造,何小科.成人腹股溝疝手術治療的回顧與進展[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5,18(4):334-336.

[3]秦微萌,康杰,樊友本,等.人性化護理在腹股溝疝日間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5,9(4):349-350.

[4]王瑩,杜易芳.腹腔鏡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溝疝修補術后系統化整體護理效果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0(11):1311-1313.

[5]陳明紅.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腹股溝疝患者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4,40(12):1483-1484.

[6]劉春.臨床護理路徑對小兒腹股溝疝圍術期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