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物流計劃范文
時間:2024-02-01 18:09: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產物流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生產物流;MRPII;JIT;TOC
企業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所進行的物流活動就是生產物流。企業生產物流的好壞與否,將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順利進行生產,以及企業能否獲得較高經濟效益。
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生產物流,且各自的生產物流計劃和控制方式都各具特點。基于多品種小批量生產類型正在成為現代制造企業的發展趨勢,現就該類型企業基于MRPII、JIT、TOC三種典型方式的生產物流計劃與控制,給予總結和對比。
一、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物流計劃與控制的典型方式
1.基于MRPII的生產物流計劃與控制。MRP(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是一種企業管理軟件,是20世紀60年展起來的一種工業制造計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時間的系統。MRPII是將MRP經營、財務、銷售、采購與生產管理的子系統聯接成一個整體,在完成對生產進行計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實現企業管理的系統化。
基于MRPII的生產物流控制通常采用的是推動式物流控制方式。此物流控制方式主要根據產品結構的最終要求,控制生產過程中各工序的需求量,在充分考慮每一個生產工序基礎上,向每一個生產工序傳達物流指令。
2.基于JIT的生產物流計劃與控制。JIT(Just In Time)是準時制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由日本著名的汽車公司豐田創立。JIT是一種牽引式生產系統,以市場需求為核心,通過看板管理,實現“在必要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必要產品或零部件”,避免不必要的產品浪費和浪費生產系統。
基于JIT的生產物流計劃與控制是一種拉動式生產物流控制方式。拉動式生產物流控制方式是在最后階段的外部需求,向前一階段提出物流供應要求,前一階段再向上一階段提出要求,就這樣反復重復系統提出的要求。
3.基于TOC的生產物流計劃與控制。TOC(Theory Of Constraints)即約束理論,要求把企業當成一個完善的系統,確定每一種體質至少有一個約束因素,就是這些制約(瓶頸)因素組織了企業生產產品的數量和利潤增長。
基于TOC的生產物流計劃與控制實現是由DBR系統來完成的。DBR系統是由三部分組成:“鼓(Drum)”、“緩沖器(Buffer)”和“繩子(Rope)”。DBR系統實施計劃與控制主要包括五個步驟:第一步,找出系統中存在的瓶頸工序;第二步,改善瓶頸工序,提高瓶頸工序利用效率;第三步,使系統中所有其他活動服從于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種措施;第四步,找出解決瓶頸工序的辦法,將瓶頸工序進行轉移,使之不再是瓶頸工序;第五步,如果通過第四步打破了現有約束,則重返第一步,發現新的瓶頸,持續改善。
二、基于三種典型方式的對比分析
1.生產物流計劃的制訂方式對比。MRPII采用的是集中式的物料計劃方式,建立好產品加工程序,在電腦中確定好準確的訂單需求和庫存量,對各個生產單元傳送生產指令。
JIT利用的是看板管理控制方式,按照有限能力計劃,逐道工序地倒序傳遞生產中的取貨指令和生產指令。
TOC是以約束環節為基準,且合理地加以優化,最終制定非關鍵件的加工工序。
2.平衡生產能力的方式對比。MRPII在展開計劃的同時將工作指令下達到下級每一個生產單元上,掌握生產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平衡生產能力。
JIT計劃更多的是對基本能力平衡的考慮,企業之間保持密切的聯系和合作,來穩定彼此之間的生產需求,且以高柔性的生產設備來保證生產線上能力的相對平衡。
TOC根據能力之間的負荷比例,將其劃分為約束資源和非約束資源,通過“五大核心步驟”與思維流程來消除“約束”,提高企業生產鏈上最薄弱的環節。
3.物流采購與供應的方式對比。MRPII的采購與供應系統,主要根據計劃系統下達的物料需求指令進行采購決策,負責完成與供應商之間的采購與供應。
JIT將采購與物料供應系統當作生產鏈以外的一部分,而在實際的企業生產過程中,企業與企業之間已經建立好了采購與供應關系,彼此之間聯系非常密切。因而供應商也會按照生產需求進行生產,保證生產鏈順利進行。
TOC采購與供應系統的運行則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事先采購的物料沒有具體的數量,物料的采購與供應完全按照生產計劃來確定,通過DBR系統中的即通過“繩子(Rope)”來同步實現。
4.物料質量的管理方式對比。MRPII允許有一定量的廢棄產品存在,在最終檢驗環節加以控制,系統可以設置某些質量控制參數分析出現廢品的原因。
JIT在生產加工中確保進入下道工序時,上道工序送來的零件沒有質量問題,避免產生多余的垃圾。
TOC在約束環節前設置質量檢驗,防止約束環節出現問題,因為約束環節出現問題就會給整個系統帶來麻煩。
5.物料庫存的控制方式對比。MRPII一般設有各級庫存,精確控制各個庫存的物料量,最大程度地達到客戶的需求,使生產與物料庫存之間得以平衡,降低成品的庫存量。
JIT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庫存設置,只有供小于求的時候才設置庫存。生產直接面對客戶,避免一切浪費。
TOC注重時間和庫存緩沖設置,避免出現隨機波動,使約束環節有序進行。
篇2
【關鍵詞】人工流產;計劃生育服務;滿意度;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1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716―02
近年來,依靠政策宣傳和強有力的行政手段,我國計劃生育服務取得了很大成績[1]。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計劃生育服務也要轉變思路,由以社會制約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導向與社會制約相結合,綜合服務、科學管理、宣傳教育相統一的機制轉變[2]。在我國計劃生育服務人群中,關于人工流產的服務還不完善。本研究通過抽樣調查以了解本地區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現狀,分析影響本地區計劃生育服務質量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改善實施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8年月10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進行計劃生育服務干預的婦女200名,入選標準:剛剛經歷過人工流產;本地區常住居民;無嚴重并發癥。年齡最小19歲,最大45歲,平均年齡(35.63±5.21)歲。農村居民160例,城鎮居民40例。民族:回族180例,漢族20例。婚姻狀況:已婚196例,未婚4例。文化程序:小學及其以下120例,中學與中專60例,大專及其以上20例。
1.2 調查方法和內容
采取現場發放調查表的方式,對本文所有婦女進行相關調查,對有關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調查的內容主要如下:一般情況:人工流產后的姓名、年齡、婚姻狀況、生育情況、居住地、文化程度。計劃生育服務的基本情況:被調查婦女對于計劃生育基本知識的了解情況,對于人工流產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計劃生育服務的滿意度:被調查婦女對計劃生育服務工作的滿意度,包括對計劃生育服務機構的條件、服務過程和內容、成本、水平和服務態度等。
1.3 統計方法
采用SAS9.0軟件進行分析與調查數據資料收集,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P
2 結果
2.1計劃生育服務實施情況
經過調查與問題,本組婦女對于計劃生育基本知識的知曉率為85.0%(170/200),而對于計劃生育服務的滿意度為80.0%(160/200)。
2.2 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經過調查與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影響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主要危險因素是服務人員的技術水平、生殖保健實施情況與人員態度等(P
3 討論
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自20世紀70年代實施以來,在控制人口增長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不過進入到新世紀,我國計劃生育工作不單單是控制人口增長,重心是提供優質的生育服務。大量優質服務在計劃生育服務實踐中的應用給計劃生育服務的雙方以及計劃生育規劃都帶來許多實際效益。本地區的地理環境復雜,人口流動性強,人工流產率比較高,導致計劃生育工作難度相對較大。
研究表明,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利用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工流產婦女避孕知識的缺乏、擔心不良反應及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反對等阻礙了人工流產對避孕措施的使用。而積極的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可以使人工流產與避孕更加安全和有效,而一些質量不佳的人工流產則可能引起感染、損傷、甚至造成死亡。質量不良的人工流產還會導致避孕措施的不正確使用或停用,并因此造成非意愿妊娠。給予合理適宜的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不僅能滿足使用者生殖和避孕需求,而且能吸引新的使用者,提高現用者的滿意度和避孕繼用率[3]。本組婦女對于計劃生育基本知識的知曉率為85.0%,而對于計劃生育服務的滿意度為80.0%。影響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主要危險因素是服務人員的技術水平、生殖保健實施情況與人員態度等(P
總之,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實施在本地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服務滿意度問題,我們要根據影響因素加強服務干預。
參考文獻:
[1] 張二力,顧寶昌,解振明.第五批優質服務試點區縣評估報告集[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0:99-101.
篇3
【關鍵詞】計算機 信息技術 物流信息化
物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具有了一定的專業水準,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著物流業的信息化,企業如果不能在這一波浪潮中準確的定位自己,那么勢必會對將來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了物流業的發展重心,同時提出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理念,所以物流業信息化勢在必行[1]。
1 物流業信息化理論依據
1.1 物流業與信息化的關系
1.1.1 信息化是物流業發展的基礎
物流業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就是快速反應和快速處理,面對數量繁多的業務,只有依靠信息化的處理方式才能快速應對,所以信息化是物流業發展的基礎[2]。
1.1.2 物流業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方向
在物流業以及物流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為信息產業提供發展方向,并且擴大信息產業的影響,提高信息產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而推動信息產業的發展。
1.1.3 物流業與信息產業互相促進
一方面物流業的發展依托信息產業的支撐,另一方面又促進信息產業的發展,通過這樣的良性循環實現物流業和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2 物流業信息化的目標
總結物流業的工作流程可知物流業信息化的目標為以下幾點
1.2.1 操作
通過操作信息化可以有效降低人工失誤造成的差錯。
1.2.2 管理
采用辦公自動化系統以及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數字化的管理。
1.2.3 協同作業
通過與客戶和合作公司實現信息化協同從而保證合同的履行。
1.2.4 電子商務
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全方位、快速的為客戶提供服務。
1.2.5 售后
通過信息平臺為客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
通過對以上目標的總結,物流業自動化可以提高作業效率、降低成本、整合資源進而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1.3 物流業信息化的意義
1.3.1 管理經營的需要
在物流作業過程中,需要經歷眾多的部門同時有數量巨大的人員參與,所以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有計劃的協調各個部門良好協作,通過信息化的管理可以準確處理這些行為。
1.3.2 滿足客戶需要
信息化的物流業可以滿足客戶在各個環節的快速要求,這樣無形中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1.3.3 資產整合需要
在管理上,通過信息化可以減少內部資源的浪費,為企業提高利潤。
2 物流業信息化的實現
物流業信息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其中包括門戶網站、外部業務處理以及核心功能。
2.1 門戶網站
根據不同的需求設置不同的門戶網站規格,企業間的差異在門戶網站上也有所不同。通過門戶網站可以實現快速下訂單、快速查詢以及服務跟蹤等,并且在與合作企業的交流上也更加便利。
2.2 業務受理
業務受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訂單的受理,另一個是車輛、船舶的調度和追蹤。通過這兩個服務可以讓快速定位訂單的執行情況,提高客戶滿意度。
2.3 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
2.3.1 倉儲
針對各個地區的物流基地進行協調管理,實現運營成本的最低化。
2.3.2 運輸
實現合理的規劃,包括運輸、中轉等,為客戶提供更加快捷和人性化的服務。
2.3.3 財務
對收款以及付款進行合理的管理安排,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對物流業的影響
隨著計算機芯片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平臺的搭建更加容易了,但是問題也出現了,針對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對物流業的影響,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
3.1 成本降低
計算機芯片技術的發展導致計算機成本逐年降低,并且性能提升非常快。這在物流業的影響也是相應的降低了運營成本,同時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信息傳遞的速度更快,有利于物流業的發展。
3.2 人才供應
信息產業的發展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相關的人才,所以在物流業對人才的選擇上有了更大的空間,無論是在系統搭建上還是后期維護上,都可以滿足物流業的需求,從而節省人工成本。
3.3 網絡安全防護
之前的影響都是好的影響,但是在網絡安全方面,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黑客這一行列,這就造成了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更多隱患。一旦黑客突破管理服務器的防御,那么對物流企業造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說信息化程度越高的企業受到的影響就越大,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都是很難估量的。所以在網絡安全方面,必將有更大的挑戰。這就需要企業在這方面投入足夠的精力。
3.4 網絡購物為物流業帶來的巨大商機
隨著計算機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多的人選擇網絡購物這種快捷的生活方式,所以就產生了大量零散的客戶需求,這些需求背后是一個巨大的商機。物流企業在面對這個巨大的商機時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決定了將來的發展方向。由于網絡購物的平臺是建立在互聯網上的,所以這些客戶也更傾向與網上下訂單。這就導致網上訂單量的增加,企業的服務器會經受更加艱巨的考驗。
綜上所述,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物流行業面對的是機遇與風險并存的局面,只有規避風險、抓住機遇才能在信息社會站穩腳步,為行業帶來巨大的利潤。
4 總結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可以帶動所有行業的快速發展,為所有行業都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在物流業中,計算機信息技術不僅為物流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同時也為自身的發展提供了依據,所以說計算機行業與物流業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和互相依存的關系。只有正確面對這種依存關系才能夠讓計算機業與物流業形成良性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帶來的高效性并規避互聯網帶來的風險性,才能為物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
參考文獻
[1]鄒天天.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建設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2]李靜.第三方物流企業信息化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2年.
[3]孫鵬.基于復雜系統理論的現代物流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2年.
篇4
【關鍵詞】 醫院流產; 計劃生育服務; 干預效果; 研究
中圖分類號 R714.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0138-02
doi:10.14033/ki.cfmr.2016.3.076
在世界人工流產率不斷持續上漲的大背景下,從1990年開始,國際項目支持與服務組織開始對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有了更多關注,并將基本的流產后服務模式作為促進生殖健康規劃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并且這種方式已逐漸應用于衛生服務系統中,完善了流產后的服務以及流產后的計劃生育服務,同時建立起了國際聯盟,開始公布了優質流產后服務框架[1]。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國也開始關注對流產后婦女計劃生育服務的干預工作,但常規的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往往不佳,基于此,筆者所在醫院對于醫院流產的婦女在實施計劃生育服務的過程中,通過全面計劃生育服務的實施,在臨床上對于婦女的避孕態度、避孕知識以及避孕行為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年齡低于25歲的妊娠婦女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19~25歲,中位年齡23歲。同時在此過程中所有婦女均屬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同時所有的婦女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中50例婦女使用常規基本干預方法,設為基本組;另50例婦女實施全面干預,設為全面組;并收集50例在醫院流產后不使用計劃生育服務干預的婦女,設為對照組。三組婦女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1.2.1 基本組 對于基本組婦女而言,在實際的實施干預過程中,使用常規基本干預的方法進行相應的干預。(1)被動宣教。首先對婦女實施被動宣教,在此過程中可以對流產的婦女進行詢問有關于避孕的方法,并對其實施相應的宣教。(2)問診指導服務。發放關于印有附近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社區的地址以及聯系電話的相關手冊,以便于婦女及時問診。
1.2.2 全面組 對于全面組婦女而言,可以按照如下干預方案進行,(1)主動宣教。首先實施主動宣教,在此過程中可以將流產的婦女分成數個小組,由專門的宣教員對婦女發放關于計劃生育的宣傳手冊。(2)面對面咨詢。可以對有自身特殊問題的婦女實施計劃生育知識宣教的過程中進行面對面咨詢,在此過程中,可以配備教具以及模型,咨詢師可以和婦女進行一對一的交流。(3)免費發放避孕藥具。在實施計劃生育服務干預過程中,可以對婦女進行避孕藥品以及用具的發放,婦女通過自身的實際知情情況對這些用具以及藥品進行選擇。(4)咨詢問診服務。在問診指導方面,給婦女發放問診聯系卡,問診聯系卡中含有計劃生育服務社區的聯系電話以及地址,便于其在今后計劃生育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得到妥善處理[2]。(5)男伴參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要求婦女的丈夫參與到宣教的過程中,進行共同的計劃生育宣教。通過這種方法,能夠顯著改善無法較好的實施全面教育的問題,同時也能夠幫助婦女的丈夫了解到應該如何實施計劃生育。對于計劃生育服務的完善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3 觀察指標
在本次研究中,為了較好地分析在實際實施計劃生育服務后能夠得到的效果,筆者對三組婦女在進行計劃生育服務后1年之內的第一次性生活使用率、每次性生活使用率、再次妊娠率及非意愿妊娠率進行相應的記錄,并對三組婦女在性生活時使用的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全面組婦女在流產后第一次性生活使用率、每次性生活使用率、再次妊娠率以及非意愿妊娠率均明顯的優于基本組及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三組婦女干預后情況對比 例(%)
組別 第一次使用 每次使用 再次妊娠 非意愿妊娠
全面組(n=50) 48(96) 47(94) 5(10) 3(6)
基本組(n=50) 40(80)* 38(76)* 15(30)* 13(26)*
對照組(n=50) 38(76)* 35(70)* 14(28)* 11(22)*
*與全面組比較,P
3 討論
目前有許多國家在實施流產后的計劃生育服務的經驗表明,通過推廣實施一種規范化的計劃生育服務,可以顯著提升有效避孕率,降低婦女的重復流產率,進一步降低人工流產率[3]。這表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有著重要作用,其中實施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方法是保證計劃生育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因此對婦女實施一種更加有效的計劃生育的相關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尚未擁有一種有效的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方案,因此一種全新的干預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有研究顯示,全面干預方法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全面的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方案能夠涵蓋目前實施計劃生育優質服務過程中的主要內容,核心就是在婦女能夠充分知情,并了解避孕方法的基礎上,自助的選擇避孕方法[4]。但在此過程中可以發現,全面干預的成本較高,需要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以及政策保證,同時也需要充足的人力資源才能夠讓全面干預正常的進行[5]。目前發現在城市中基本干預更加容易開展,其主要依托為目前城市中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絡的不斷發展及健全[6]。但目前城市中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較少,很多年輕人并不愿意主動去尋求計劃生育的相關服務,限制了計劃生育服務干預的全面開展。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發現,全面組婦女在流產后第一次性生活使用率、每次性生活使用率、再次妊娠率以及非意愿妊娠率均明顯的優于基本組和對照組(P
綜上所述,通過對流產后的婦女實施計劃生育的相關服務,臨床上對婦女自身的避孕態度、避孕知識以及避孕行為方面通過使用全面干預效果更佳,在臨床上可以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常明秀,徐曉,張曉靜,等.醫院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6(11):665-669.
[2]常明秀,張曉靜,徐曉,等.鄭州市醫院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現況的定性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6(3):162-165.
[3]沈念春,劉睦宇,彭春香,等.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初探[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0,18(9):533-536.
[4]朱勤芳,陸新妹,楊美芳,等.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實施與效果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7):4257-4260.
[5]高軍連.醫院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探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3):119.
篇5
【關鍵詞】 人工流產; 關愛服務; 計劃生育門診
流產后關愛(即Post-Abortion Care),簡稱PAC。它是一種標準化的醫療服務流程,通過一系列的服務,來向大眾,尤其是前來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患者宣傳避孕知識、落實有效的避孕方法。有效地讓流產術后女性及時采取正確的避孕方式,遠離重復流產的傷害[1-2]。目前我國每年有800萬次人工流產,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重復流產率高達50%,88.2%的不孕不育女性做過人流手術。流產后關愛開展已經刻不容緩。本院從2012年5月開始進行流產關愛服務共接診流產婦女共2260多例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接診2260多例意外妊娠婦女年齡18~46歲妊娠40~86 d,已婚1320例未婚940例無特殊疾病要求在婦科門診實行人工流產術。
1.2 流產關愛服務的方案
1.2.1 計劃生育門診環境 創造一個良好的就診和診療環境,分區劃分合理,就診的診室和手術區單獨分開各有單獨的候診區,每個候診區設視頻循環式的播放人工流產的原理、危害以及各種避孕方法的原理和有效率。宣傳架上放有宣傳冊,墻上掛有展板便于候診人員進行觀看了解有關知識。設有避孕藥具展示柜和免費。設有導醫臺和獨立的咨詢室[3-4]。
1.2.2 規范流產服務流程
1.2.2.1 人工流產前服務流程 在候診區先候診觀看視頻和展板、排隊到診室內進行人工流產前的常規檢查及準備,預約流產時間。然后進行單獨咨詢室要求最好是家人能和患者同時參加。咨詢者借助圖片告知人工流產的原理、危害和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特別強調重復流產對遠期生育生育能力(不孕不育)和今后妊娠結局(早產、胎兒死亡、胎盤異常)的影響,告知一年內尤其6個月內重復人工流產的危害最大稱為“高危流產”[5]。近期和遠期的可能的并發癥如子宮穿孔、出血、感染、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癥、慢性盆腔炎、月經不調、閉經、繼發不孕、胎盤異常、習慣性流產、早產、胎兒死亡等;強調關鍵信息:早孕流產后2周即可恢復排卵,如果不注意避孕首次月經之前即可再次妊娠,流產后應立即落實避孕措施并堅持和正確使用避孕方法[6]。交代流產前后的注意事項,如流產前的準備工作和流產后的休息和飲食。幫助患者分析本次意外妊娠的原因,對于未避孕者,強化避孕意識,并落實高效的避孕措施,對于避孕失敗者要分析是由于方法本身還是使用不正確造成的,進而幫助其繼續使用原用的方法或推薦其它有效的方法。提供流產后用藥和必要的避孕藥具;預約隨訪時間并進行登記[7]。
1.2.2.2 人工流產當日服務流程 候診區由專職咨詢員進行集體宣教再次交代人工流產的危害;人工流產前后的注意事項;講解各種避孕的方法和分析不良反應的處理并如何落實有效的避孕措施;告知手術的基本過程介紹當日的手術醫生;術前由手術護士做好心理護理并使患者進行配合。在實施人流手術時根據流產前的咨詢結果對要求放置宮內節育器的婦女排除禁忌癥后立即放置[8]。手術完畢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后由護士送入觀察室休息。術后患者清醒無不適給以一杯紅糖水并督促早一點進食熱流質和軟食,觀察有無陰道大量出血、腹痛、發熱等情況和用藥后的反應。由護理人員交代術后和(或)放置宮內節育器后的注意事項。對要求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提醒當日立即開始使用;對不愿使用避孕藥的婦女提供避孕工具。再次強調早期人工流產后2周即可恢復排卵,未采取避孕措施極可能在首次月經前再次妊娠,從而發生重復流產。患者無不適才能離開醫院[9]。
1.2.2.3 人工流產后隨訪 術后第10天進行隨訪患者的出血情況和是否復查彩超和有無其他不適。術后一個月隨訪患者的術后身體及月經恢復情況評估避孕的方法及其使用情況發現不妥立即進行指導。術后3、6、12個月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避孕方法的使用情況并指導后續使用獲取后續服務途徑。每次隨訪做好登記[10-11]。
2 結果
2000例患者人工流產順利,流產關愛服務讓她們了解人工流產的原理也認識到它的危害能知情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避孕方法。術后恢復良好,并對流產關愛表示認同和對進行宣教的人員表示感謝,重復人工流產率降低。無一例糾紛發生。
3 討論
近年來無痛人工流產廣告片面過分宣傳其無痛、損傷小的特點以致部分婦女認為人工流產是一件輕松安全對人體無傷害的操作這使一部分婦女甚至把人工流產當做一種避孕方法[12-13]。盡管人工流產大部分安全順利但人工流產手術不是一項避孕措施[14-15]。它只是避孕失敗后一種補救措施或用于某些不適宜繼續懷孕終止妊娠的措施[16-17]。人工流產并不是無害的多次人工流產,尤其但短期內重復做人工流產可發生子宮穿孔、感染、宮腔粘連甚至繼發不孕等嚴重不良后果[18]。
流產后關愛是一種標準化的服務流程通過一對一咨詢和集體宣教向前來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患者宣傳避孕知識,及時落實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復流產的發生[19-20]。
在婦科門診應用流產關愛服務的標準流程不僅使患者及時落實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復流產的發生也使醫院的可信度提高和對科室醫護人員的滿意度率增加從而改善醫患關系。流產關愛服務對于促進生殖健康,降低重復流產率提高醫院滿意率有著積極的作用,因而在計劃生育門診急需推廣。
參考文獻
[1]萬金華,劉愛鴻. 流產后關愛對女性有效避孕的臨床運用[J]. 中國醫學創新,2012,9(11):146-147.
[2]陳少凡,劉玉玲,馮琪,等. 計劃生育門診醫務人員主動提供HIV檢測咨詢(PITC)服務的探討[J]. 中國性科學,2012,10(9):41-45.
[3]張瑞女,張禮婕,林秀萍. 流產后關愛服務在婦科門診手術室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 全科護理,2012,10(30):2787-2789.
[4]李穎. 北京市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需求、現狀及策略制定研究[D].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6.
[5]郭麗娜,顧向應. 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項目管理實用指南(續完)[J]. 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2,6(10):495-496.
[6]常明秀,徐曉,張曉靜,等.醫院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1(12):136.
[7]程怡民,周猷.中國重復流產和流產后保健的現況[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0,5(3):233.
[8]李巧玲.在年輕流產婦女中開展咨詢服務的效果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2012,22(12):136.
[9]邵杰.PAC項目在計劃生育服務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2,20(26):108.
[10]盧惠萍.人工流產后即時避孕的臨床意義[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25(10):206.
[11]韋樹芬.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1(2):277.
[12]鄧翠蘭.基層計劃生育站如何做好人工流產后服務[J].河北醫學,2011,17(12):185.
[13]錢金鳳,黃紫蓉.人工流產后立刻放置宮內節育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15(7):251.
[14]張映紅.人工流產治療觀察及計劃生育服務200例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2,13(12):302.
[15]吳尚純.吉寧優質的流產后避孕服務[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4):157.
[16]何愛娥,金秀云.人工流產規范化管理與高危人工流產原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4(10):233.
[17]陳美珍.人工流產后避孕指導服務與護理[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1,11(13):185.
[18]王學鳳.人性化護理對女大學生人工流產術患者心理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2,6(13):168.
[19]趙玉萍.降低昌吉州人工流產率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的對策建議[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25(14):184.
篇6
關鍵詞:鋼鐵企業生產物流合理化
隨著經濟發展的全球化,通過節約物資消耗和提高勞動生產率來降低生產成本的做法已轉向非生產領域,特別是物流領域。物流被公認為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我國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迅速加大了對鋼鐵產品的需求,鋼鐵產能的提高為鋼鐵物流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對鋼鐵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現代鋼鐵物流的進程,逐步使鋼鐵企業物流趨于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以適應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的競爭,這是值得鋼鐵物流企業思索和研究的重大課題。
鋼鐵企業生產物流的特點
生產物流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在企業內部的實體流動。現代鋼鐵生產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企業內部銜接,在制品的存儲與庫存管理,以及生產安排及節奏的調整等活動。鋼鐵企業生產物流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生產物流流程繁雜。鋼鐵企業產品制造需要經過多分廠聯合制造才能交貨。因此其生產過程是多段生產、多段運輸、多段存儲,物流管理是分段式(分割式)的;而且從原料投入到最終產品產出,整個物流中多數工序同時兼有物理和化學變化,是高溫、高能耗工藝過程,生產物流管理的復雜性很高。
生產過程中信息量大。鋼鐵企業的生產過程是將礦石經過復雜工藝加工成鋼材的過程,生產過程環節多、流程長,且伴隨著原料、燃料、輔料的信息變化,及生產過程中各物流節點之間保持物流作業銜接的大量信息。因此生產過程中信息復雜。
鋼鐵生產所使用的都是大型生產和運輸設備,且主要工藝路線和設備比較穩定,整個工藝流程有很強的連續性或分段連續性,上下環節關聯性強,后道工序受前道工序的約束。各主要廠之間的生產-物流的密切聯系,各種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庫存量以及運輸設備的停留時間等都對生產物流產生影響。
在制品的溫度和生產時間在過程中的地位比較重要。如實施連鑄坯熱送熱裝工藝的目的是提高連鑄坯入加熱爐的溫度,其考核指標為連鑄坯入爐溫度和熱送熱裝率。另外,在制品的生產時間既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應該實現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平行性、節奏性和比例性。
合理組織生產物流的基本要求
物流過程的連續性。物料在生產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各道工序的流轉要緊密銜接,連續不斷的始終處于運動狀態,能夠順暢、最快、最省地通過各個工序,直至成品。期間不出現物流堵塞現象而影響到整個生產的進行。
物流過程的單向性。即物料在生產過程中的流轉要向一個方向流動,要避免迂回流動往返運輸。單一方向的物流運輸路線短,可減少運輸工作量,節省運輸費用。
物流過程的比例性。構成產品的零部件在生產中對各種物料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因而各種物料在數量上要有一定比例,這就形成了物流過程的比例性。它是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如果比例型遭到破壞,則生產過程必將出現瓶頸,瓶頸將制約整個生產系統的產出,破壞了物流過程的連續性。
物流過程的均衡性。均衡性是指產品從投料開始到完工能按計劃均衡地進行,能夠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完成大體相等的工作量。即在生產過程的各個階段,能夠按照計劃有節奏地運行,保證按計劃均衡完成生產任務。
物流過程的適應性。這要求生產過程應具有靈活多變的能力,使企業內部的生產能力同外部環境的變化有機結合起來,并根據市場變化,具備從一種產品迅速轉移為另一種產品的生產能力,以滿足生產過程品種變化的需要。
鋼鐵企業物流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物流系統各要素分散且難以實現系統優化
我國鋼鐵企業生產物流系統內部各要素沒有實現集成,缺乏整體優化。絕大部分企業物流組織還處于物流功能整合的初級階段。鋼鐵企業生產物流系統要素分散在企業各個不同的部門和一系列零散的活動之中,企業內部參與物流活動的部門包括采購部門、生產管理部門等,各自負責一部分物流職能;企業內沒有物流管理專門機構,物流業務人員分屬于不同的職能部門,物流合理化的計劃、方案以及企業物流體制改善的任務都由生產、銷售等部門的管理人員兼管。物流系統各要素間普遍存在著效益背反的現象,各物流要素分屬于不同的部門,如果各部門僅從各自利益出發進行優化決策,雖能實現局部目標最優,但對整個生產物流系統而言,很難實現系統整理效益的最大化,甚至會降低系統的效益很難進行要素整合,實現系統效益的最優。
(二)物流資源分散管理且物流節點間銜接不順暢
由于鋼鐵企業倉儲、運輸對象的特殊性,在長期的生產運作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鐵路、公路、港口、倉庫、起重設備等物流資源,但由于這些資源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門,難以形成合力。鋼鐵企業生產的物流網絡節點多、流向復雜,整個鋼鐵生產過程可能要幾個生產廠共同協調完成,由于鋼鐵生產的連續性、特殊性,因此物料流轉過程之間的銜接較重要,這就要求物流節點之間的信息順暢。目前雖已有管理信息系統投入使用,而大多數鋼鐵企業生產物流節點之間還沒有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無法實現充分即時的信息交流和分享。
在不斷改建、擴建中無法完全遵循物流合理化的原則,導致設施布局上形成一定的缺陷,物流流量大,運輸方式復雜,運輸不合理現象較為嚴重。
生產物流管理涉及的部門、環節較多且各自為政,致使各部門連接處常常存在重復操作和多余環節,物流運作效率低,物流成本無法正確把握和控制。
(三)生產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短缺
物流人才是鋼鐵行業物流發展的關鍵,也是物流企業成長的保障。但我國鋼鐵企業和鋼材流通領域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都還相當滯后。尤其是鋼鐵企業生產物流管理人才更加匱乏,有些鋼鐵企業在生產部門中成立物流管理科,其成員仍由原生產部門的人員兼任,而鋼鐵企業生產特點決定了其生產過程具有很好的連續性,而物流管理工作卻是由生產物流某一節點的生產管理人員擔任,顯然其很難勝任這項工作,其最終的管理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專門針對鋼鐵行業物流人才的培養幾乎鳳毛麟角。另外由于國企內部機制不靈活,導致鋼鐵企業薪酬結構與外資、民營企業相比普遍缺乏競爭力,企業人才管理措施不多。
(四)管理信息系統不健全且信息系統功能不完善
目前公司已有一些管理信息系統投入使用,如銷售管理、爐料管理、公司生產管理系統、一些工廠的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等,這些系統在相應的生產經營管理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著問題,他們是零散的、局部的信息管理系統。廠際間的通訊沒有運行,現行的操作仍停留在半自動化的操作階段。沒有形成整個公司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同步的完整的生產經營信息系統。(五)技術裝備落后且作業效率低
鋼鐵物流裝備較落后,倉儲設施70%是普通平房倉庫,舊有倉儲設施,功能單一,設備陳舊,現代化立體自動化倉庫設施較少,倉儲空間利用率不足。物料出、入庫機械化程度低,人工搬運車及普通起重設備占到70%以上,很多仍采取手工裝卸,作業效率較低,作業質量不高,難以適應現代物流產業運營的需要。另外很多企業運輸、倉儲手段單一,車輛可承載的貨物種類有限,同時信息系統落后,企業內部運輸規劃不合理,交叉運輸、迂回運輸的現象普遍,同時貨運車空載率較高,單位運輸成本偏高,難以形成規模經濟。
發展合理化物流的相應對策
(一)實現企業內物流一體化管理
一體化生產物流的基本含義是指不同職能部門之間或不同生產環節之間通過物流上的合作,建立起“外與市場接軌,內部高度集中”的物流管理模式,達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一體化生產物流包括:縱向一體化生產物流和水平一體化生產物流。物流一體化是針對傳統的物流分割式管理提出來的。
然而,物流各環節之間的效益背反,使得各部分優化的疊加有可能導致系統的劣化。為此,應將企業物流所有環節聯系起來,將貫穿整個過程的物流看作一個整體;站在企業全局的角度而非部門的角度上,運用系統化的方法,尋找物流的合理化狀態。這樣做的結果消除了物料在各部門之間流動的障礙,加快了產品流動的速度,縮短了交貨周期,減少了庫存量,使得企業的整體物流成本降到最低;同時,從戰略高度促成了物流部門與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的協調,提高了企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增強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
(二)運用MRP和JIT等先進的生產管理方式優化企業生產物流
MRP是通過產品結構文件(BOM)、產品出產計劃(MPS)和庫存狀態文件輸入到MRP系統中,MRP系統運行后,輸出企業的主計劃即車間生產計劃和物料采購計劃及輔助計劃。MRP是以保證原料供應、市場需求的確定性、信息的靈敏性和企業資源的無限性為假設前提,以消除超量庫存為目的。JIT采用拉引式生產物流控制原理,在生產中由下一個工序決定上一個工序供應物料的品種、數量、到達時間和地點,以改變傳統的生產計劃(下一個工序被動的接受物料,由于物料的提前或延遲到達,造成庫存的增加或生產中斷)產生的損失,達到降低庫存、消除廢品、實現最大節約的目的。精益生產(LP)要求消滅殘次品,實現零庫存,是同原來的大批量生產相對的一種以盡善盡美為目標的生產方式。敏捷制造(AM)則是一種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對多變的市場需求做出快速反應的生產方式。這些先進的生產管理方式以系統的觀點,從企業的全局出發,以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為目標,對企業物流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
(三)采用先進物流設備及信息技術
對企業的物流設備進行更新改造。運用現代先進的物流設備及電子信息技術,實施快速高效靈敏準確的物流業務管理。采用先進的物流設備及EDI、GPS、EOS、條碼技術等先進的物流信息技術,使庫存、裝卸、運輸、采購、配送、訂貨等各個環節都實現電子化;另外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采用可視叉車、現代化立體自動倉庫及箱式貨柜和集裝箱及特種運輸車輛等先進的物流設備,從而提高鋼鐵企業生產物流運作的效率。
(四)培養引進高素質的物流人才
目前我國鋼鐵物流從業者大部分為基礎性、事務型人員,缺乏理論知識,需要大批懂得專業知識、擁有業務技能并受過專業訓練且對鋼鐵企業生產運作較為熟悉的物流管理人才。因此,應搭建高等院校與鋼鐵企業合作的平臺,結合鋼鐵物流的實務,理論聯系實際,以實踐推動研究,以研究指導實踐,達到產、學、研有機結合,培養真正的鋼鐵物流人才。并大力引進國外鋼鐵企業先進的物流理論和操作方法,提高我國鋼鐵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蘇雄義.企業物流總論—新競爭力源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7
企業物流包括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以及回收與廢棄物物流等。其中,生產物流是企業物流研究的核心環節,是企業的物流系統與生產系統的結合環節。研究企業的生產物流系統,特別是研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中小型制造企業的生產物流系統,對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生產系統發揮全部生產能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本文簡要介紹了企業生產物流的一些相關知識內容,以及搬運、MRP等生產物流優化方法,文章通過對寧波永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物流現狀的分析,根據實際情況,找出了一些相關問題,并結合一定的方法理論,對公司生產過程中一些薄弱環節和不合理之處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方法和改善措施。
關鍵詞:制造企業、生產物流、流程優化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logistics includes supply logistics, productio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logistics, and recycling waste logistics. Among them, production logistics is the unclear part of the enterprise logistics which combines enterprise’s logistics system and production system. Logistics system research is very important to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which have the irreplaceable infect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for the enterprise’s management level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ability of production system promot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improving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rket enhancing.
The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intellectual content about enterprise production logistics and some production logistics optimization method such as MRP.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duction logistics’ present situation of Ningbo Yongjia Auto Parts Co., Ltd. And identify some problems. Combined with a method of theory, it proposes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make the weaknesses and unreasonable parts in the production system better.
KEYWOR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production logistics, process optimization
正文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意義 1
第二章 企業生產物流概述 3
第一節 生產物流的概念 3
第二節 生產物流的活動內容 3
第三節 生產物流的基本特征 4
第四節 生產物流所涉及的環節 5
第三章 寧波永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物流優化研究 7
第一節 公司概述 7
一、公司簡介 7
二、產品簡介 7
第二節 產品工藝流程簡介 9
第三節 工廠及車間內部物流優化研究 10
一、工廠及注塑車間布局現狀 10
二、工廠及注塑車間布局問題分析 13
三、工廠及注塑車間布局優化方案 14
第四節 基于MRP思想的生產物流優化 17
一、生產現場的阻撓問題及原因分析 17
二、基于MRP思想的優化思路 18
三、生產現場阻撓問題優化方案 20
第四章 總結 24
參考文獻 25
致 謝 2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生產物流是制造企業獨有的物流現象,在我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修訂版)GB/T18354-2006中定義:“生產物流是企業生產過程發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產成品等所進行的物流活動。”生產物流的邊界起源于原材料、外購件的投入,止于成品倉庫,貫穿生產全過程,也是企業內部物流活動的全過程。隨著企業生產的正常進行,物料不斷改變自己的實物形態和場所位置,物料不是處于加工、裝配狀態,就是處于儲存、搬運狀態。企業物流包括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和逆向物流,生產物流是企業進行生產的全過程,是企業物流的關鍵環節,認識和研究生產物流有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降低成本,對于建設節能型社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節 研究意義
首先,優化寧波永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物流管理,可以節約資源,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生產物流區別于其他物流系統的最顯著的特點是它和企業生產緊密聯系在一起,只有合理組織生產物流過程,才有可能使生產過程處于最佳狀態。要合理組織生產物流,不僅要縮短物料流程的距離,而且要加快物料流程的速度,減少物料流程的等待時間,也減少了庫存。
其次,優化寧波永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物流管理,可以節約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在生產過程中,物流對資源的占用和消耗,是生產成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在生產過程中,物料處于停滯或裝卸、搬運、包裝和運送等物流過程的時間,幾乎是制造、加工時間的8~9倍 。因此,在生產中物流活動頻繁,對成本的影響很大。改善生產物流管理可以縮短生產周期,加快原材料、在制品的流動速度,有利于企業按質、按量及時地為社會提高低成本的產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最后,優化寧波永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物流管理,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制造企業的生產過程實質上是每個生產加工過程“串”起來時出現的物流活動,因此,生產物流的管理和建設是制約制造企業生產效率和物流效率的瓶頸環節之一。改造企業業務流程,改善生產物流管理,對廠房、車間進行合理安排,使物流流向合理,維持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控制庫存,就能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第二章 企業生產物流概述
第一節 生產物流的概念
企業的生產物流活動是指在生產工藝中的物流活動。這種物流活動是與整個生產工藝過程伴生的,實際上已經構成了生產工藝過程的一部分。過去人們在研究生產活動時,主要關注一個又一個的生產加工過程,而忽視了將每一個生產加工過程串在一起的、并且又和每一個生產加工過程同時出現的物流活動。例如,不斷離開上一道工序,進入下一道工序,便會不斷發生搬上搬下、向前運動、暫時停止等物流活動。實際上,一個生產周期,物流活動所用的時間遠多于實際加工的時間。所以,企業生產物流研究的潛力,時間節約的潛力、勞動節約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生產物流一般是指:原材料、燃 料、外購件投人生產后,經過下料、發料,運送到各加工點和存儲點,以在制品的形態,從一個生產單位(倉庫)流人另一個生產單位,按照規定的工藝過程進行加工、儲存,借助一定的運輸裝置,在某個點內流轉,又從某個點內流出,始終體現著物料實物形態的流轉過程。生產物流始于原材料、外購件的投入,止于成品倉庫,貫穿整個生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物料隨著時間進程不斷改變自己的實物形態和場所位置,物流不是處于加工、裝配狀態,就是處于儲存、搬運和等待狀態。生產物流與供應物流、銷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的最大區別在于它與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聯系,只有合理組織生產物流,才能使企業生產過程始終處于最佳狀態。生產物流不暢將會導致企業生產混亂,甚至發生生產停頓的現象。
第二節 生產物流的活動內容
按照生產操作對象的不同,生產物流的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原材料、零配件物流:企業內部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配件,從生產企業內的供應倉庫或者上游企業直接供應到生產線的物流活動,或者是不同車間之間、工序之間、工位之間的物流活動。
(二)半成品物流:生產過程中半成品從上一道工序(或車間)到下一道工序(或車間)的物流活動。
(三)成品物流:生產出的成品或最終產品,從生產線到成品倉庫或者直接到下游企業的物流活動。
(四)回收物流: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丟棄或再生所發生的物流活動。
此外,生產物流的過程需要有物流信息為之服務,即用物流信息來支持物流的各項業務活動。通過信息傳遞,把運輸、存儲、加工、裝配、裝卸和搬運等業務活動聯系起來,協調一致,以提高物流整體作業的效率。
第三節 生產物流的基本特征
制造企業的生產過程實質上是每一個生產加工過程“串”起來時出現的物流過程,因此,一個合理的生產物流過程應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才能保證生產過程始終處于最佳狀態。
(一)連續性、流暢性
它是指物料總是處于不停的流動之中,包括空間上的連續性和時間上的流暢性。空間上的連續性要求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在空間布置上合理緊湊,使物料的流程盡可能短,沒有迂回往返現象。時間上的流暢性要求物料在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的運動,自始至終處于連續流暢狀態,沒有或很少有不必要的停頓與等待現象。
(二)平行性
它是指物料在生產過程中應實行平行交叉流動。平行指相同的在制品同時在數道相同的工作地上加工流動。交叉指一批在制品在上一道工序還未加工完時,將已完成的部分在制品轉移到下一道工序加工。平行交叉流動可以大大減少產品的生產周期。
(三)比例性、協調性
它是指生產過程的各個工藝階段之間、各個工序之間在生產能力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適應產品制造的要求。比例關系表現在各個生產環節的工人數、設備數、生產面積、生產速率和開動班次等因素之間相互協調和適應,所以,比例是相對的、動態的。
(四)均衡性、節奏性
它是指產品從投料到最后完工都能按預定的計劃(一定的節拍、批次)均衡地進行,能夠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如月、旬、周、日)完成大體相等的工作量或穩定遞增的生產工作量。很少有時松時緊、突擊加班現象。
(五)準時性
它是指生產的各個階段、各個工序都按后續階段和工序的需要生產,即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數量,生產所需要的零部件。只有保證準時性,才有可能推動上述連續性平行性、比例性、均衡性。
(六)柔性、適應性
它是指加工制造的靈活性、可變性和可調節性。即在短時間內以最少的資源從一種產品的生產轉化為另一種產品的生產,從而適應市場的多樣化、個性化要求。
第四節 生產物流所涉及的環節
企業內部的生產物流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環節中。
(一)工廠布置
工廠布置是指工廠范圍內,各生產手段的位置確定,各生產手段之間的銜接和以何種方式實現這些生產手段。具體來講,就是機械裝備、倉庫、廠房等生產手段和實現生產手段的建筑設施的位置確定。這是生產物流的前提條件,應當是生產物流活動的一個環節。在確定工廠布置時,單考慮工藝是不夠的 ,必須考慮整個生產物流過程。
(二)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是技術加工過程、化學反應過程與物流過程的統一體。在已往的工藝過程中,如果認真分析物料運動,會發現有許多不和合理的運動。例如,廠內起始倉庫搬運路線不合理,搬運裝卸次數過多;倉庫對各車間的相對位置不合理;在工藝過程中物料過長的運動,迂回運動,相向運動等。這些問題都反映了工藝過程缺乏物流考慮。
(三)裝卸搬運
在生產物流過廠中,裝卸搬運是其中一種發生最廣泛、發生頻率最高的物流活動,這種物流活動甚至會決定整個生產方式和生產水平。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裝卸搬運耗資巨大,是生產物流主要功能的體現,也是生產領域中可以挖掘的主要“利潤源”。無論是在廠區內、庫區內、車間內、車間之間、工序之間、機臺之間,都存在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流轉運動,都離不開物料的裝、卸、運等活動,也就必然產生費用支出。生產物流過程的目標應該是提供暢通無阻的物料流轉,以保證生產過程順利地、高效地進行;減少物料搬運的數量、頻率和距離,減少搬運的費用,降低成本;防止物料損壞、丟失,防止人身設備事故。
(四)倉庫
倉庫是生產物流結點的主要形式,雖然都命名為倉庫,但生產物流中各倉庫的功能、作用乃至設計、管理方法都有區別。一般來說,生產物流中的倉庫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儲存型倉庫,另一種是銜接型倉庫。在生產物流中,儲存型倉庫不是主體,一般希望這種倉庫盡量減少;而銜接型倉庫是生產企業中各種中間倉庫的統稱,有時候就干脆稱作中間倉庫。由于中間倉庫完全在企業的可控制范圍之內,因此,可采用種種方法縮減這種倉庫甚至完全取消,如采用看板管理思想(JIT)或物料需求計劃(MRP)等方法來調整半成品與成品的周轉率,以達到縮減庫存,優化生產物流的目的。
第三章 寧波永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物流優化研究
第一節 公司概述
一、公司簡介
寧波永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港商獨資企業,主要專業研發生產機動車用三角警告牌、汽車摩托車反射器系列。公司地處中國河姆渡文化遺址,毗鄰寧波市,杭甬高速公路出口距公司10公里,寧波櫟社機場距公司僅50公里,交通極為便利。廠區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 廠房36000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7100萬元,員工43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9人。年生產能力2200萬只三角警告牌,年銷售額2.5億元。擁有國內一流的專業測試實驗室,配有德國進口rmm10測量CIL值反光強度系數的檢測儀器、GD6025高低溫試驗箱、FQr030鹽霧腐蝕試驗箱等整套檢測儀器及設備。公司研發生產的汽車三角警告牌按照ECER27歐洲法規標準要求,通過德國TUV等檢測機構質量測試合格,分別獲得德國、荷蘭等多國E-Mark認證。產品遠銷歐盟、日本、中東、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產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用三角警告牌GB1951-2003國家標準,通過天津汽車技術檢測中心(國家轎車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合格,獲中國汽車產品認證證書,被中汽認證中心認定為推薦產品。先后與上海大眾、廣州本田、長安福特、廣州豐田、北京現代、上汽通用五菱等國內二十多家汽車廠配套。又按照國家公共安全行業GA-184-1999標準,經國家公安部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一級合格產品。企業自成立至今不斷發展,一直奉行以“質量求生存,誠心占市場”的經營宗旨,十分注重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并已具備較強自主設計開發能力,申請獲得多項外觀和實用性專利。在管理上不斷探索進取,強化內部科學規范化管理,有效建立推行ISO9001:2002及ISO/TS16949:2002國際質量體系。采用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的經營方式,確立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建立系統有效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加強企業現代化管理,時刻對“永佳”品牌負責,永遠讓顧客滿意。
二、產品簡介
寧波永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是機動車三角警示牌。汽車三角警示牌是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動反光體,駕駛員在路上遇到突發故障停車檢修或者是發生意外事故的時候,利用三角警示牌的回復反光性能,可以提醒其它車輛注意避讓,以免發生二次事故。一般來講,司機在發現前方出現三角警告牌時需要經過一個發現、清晰可見前方警告信號、采取措施剎車、減速、避讓這么一個過程。以時速100公里行駛的汽車為例,通常來說,至少需要10.8秒的反應時間或者說至少350米的距離。這就需要三角警示牌具有很強的反光性,從而讓駕駛員第一時間看到它。一般的道路上,駕駛員應該在來車方向50米以外設置警示牌;在高速路上應該在100米外設置警示牌;特別注意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下雨天或在拐彎處,一定要在150米外放置警示牌,這樣才能讓后方的車輛及早發現,夜間車輛出事時,擺放警示牌尤為重要。
圖3-1 機動車三角警示牌
第二節 產品工藝流程簡介
圖3-2 產品工藝流程簡介
拌料:將原材料拌料混色成用來做制造發光板和襯板的原料。其中,原材料包括ABS樹脂、增強尼龍、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使用的設備是塑料混色機。
注塑:注塑生產不同規格型號的發光板和襯板,還包括塑料包裝盒。使用的設備是注塑機。
裝配:發光板和襯板通過超聲波焊接、流水線各道工序加工裝配、包裝。使用的設備是超聲波焊接機,全自動捆扎機等。
外購件:從外部訂購的產品來協助生產,包括熒光布、鍍鋅鐵絲等。
成品庫:成品進入成品倉庫。
第三節 工廠及車間內部物流優化研究
一、工廠及注塑車間布局現狀
(一)工廠布局現狀
圖3-3 工廠布局現狀
廠區流通路徑:大門——>原材料倉庫——>拌料間——>注塑車間——>裝配車間——>成品倉庫——>大門
(二)注塑車間布局現狀
圖3-4 注塑車間布局現狀
如上圖所示,注塑車間面積1000多平米(30×35),由模具儲放點、注塑區和辦公室三塊組成,其中注塑區分成A、B、C、D四個部分,一共40臺注塑機。各距離尺寸已經在圖中標出,單位粗略到米。原材料從入口1號門進入,注塑好的半成品再從出口2號門或3號門出去到裝配車間。根據實際測量,出口2到裝配車間距離為18米,出口3到裝配車間距離為29米。
由于距離模具儲放點比較近,A區的注塑機使用率相對其他區域要高。根據現狀,計算原材料從出口1搬運至注塑機,注塑機生產出半成品后再搬運至裝配車間的總距離,以注塑機A1為例,如圖所示(假設理想狀態下,不記斜邊運動,只做直線直角運動):
原材料到注塑機距離=3+4+2+4+2+2+1×4+1.5×4+2+4+2+2=37
半成品到裝配車間距離=2+2+4+2+6+18=34
總距離=37+34=71
由此可得
表3-1 物料搬運路線表
起點 注塑機編號 終點 搬運距離/m 出口選擇
入口1 A1 裝配車間 71 出口2
入口1 A2 裝配車間 61 出口2
入口1 A3 裝配車間 71 出口2
入口1 A4 裝配車間 61 出口2
入口1 A5 裝配車間 71 出口2
入口1 A6 裝配車間 61 出口2
入口1 A7 裝配車間 68 出口2
入口1 A8 裝配車間 61 出口2
入口1 A9 裝配車間 63 出口3
入口1 A10 裝配車間 61 出口2
入口1 B1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2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3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4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5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6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7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8 裝配車間 51 出口3
入口1 B9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10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C1 裝配車間 65 出口3
入口1 C2 裝配車間 64 出口2
入口1 C3 裝配車間 70 出口3
入口1 C4 裝配車間 69 出口2
入口1 C5 裝配車間 75 出口3
入口1 C6 裝配車間 74 出口2
入口1 C7 裝配車間 80 出口3
入口1 C8 裝配車間 79 出口2
入口1 C9 裝配車間 85 出口3
入口1 C10 裝配車間 84 出口3
入口1 D1 裝配車間 58 出口2
入口1 D2 裝配車間 58 出口2
入口1 D3 裝配車間 63 出口2
入口1 D4 裝配車間 63 出口2
入口1 D5 裝配車間 68 出口2
入口1 D6 裝配車間 68 出口2
入口1 D7 裝配車間 73 出口2
入口1 D8 裝配車間 73 出口2
入口1 D9 裝配車間 78 出口2
入口1 D10 裝配車間 78 出口2
二、工廠及注塑車間布局問題分析
(一)工廠布局分析
從圖3-3可以發現,工廠布局不合理,廠區流通路徑中出現大量迂回倒流現象。
(二)注塑車間布局分析
從圖3-4來看,注塑車間的內部產品流向安排并不合理。如果光考慮模具到注塑機的距離,按常規的“就近原則”道理來講,較高使用率使用A區的機器并沒有錯。然而,從系統角度來分析,雖然A區安裝更換模具的距離最近,但是從上表格可以看出A區對于產品的整體搬運距離并不是最短的,事實上,模具并不用每天更換,而產品卻要每天生產,對此可以暫且忽略 模具搬運距離。因此,我們要考慮的并不只是模具到注塑機的最短路程,而是要考慮整個生產流程,使整個生產流程達到最優狀態。
三、工廠及注塑車間布局優化方案
(一)工廠布局優化
圖3-5 優化后工廠布局
通過優化,調整了各車間、倉庫以及出口的布局,有效地避免了迂回倒流現象。
(二)注塑車間布局優化
根據搬運距離從近到遠的順序排列,得到
表3-2 物料搬運路線最短順序排列表
起點 注塑機編號 終點 搬運距離/m 出口選擇
入口1 B1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2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3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4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5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6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7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8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9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B10 裝配車間 51 出口2
入口1 D1 裝配車間 58 出口2
入口1 D2 裝配車間 58 出口2
入口1 A2 裝配車間 61 出口2
入口1 A4 裝配車間 61 出口2
入口1 A6 裝配車間 61 出口2
入口1 A8 裝配車間 61 出口2
入口1 A10 裝配車間 61 出口2
入口1 A9 裝配車間 63 出口3
入口1 D3 裝配車間 63 出口2
入口1 D4 裝配車間 63 出口2
入口1 C2 裝配車間 64 出口2
入口1 C1 裝配車間 65 出口3
入口1 A7 裝配車間 68 出口3
入口1 D5 裝配車間 68 出口2
入口1 D6 裝配車間 68 出口2
入口1 C4 裝配車間 69 出口2
入口1 C3 裝配車間 70 出口3
入口1 A1 裝配車間 71 出口2
入口1 A3 裝配車間 71 出口2
入口1 A5 裝配車間 71 出口2
入口1 D7 裝配車間 73 出口2
入口1 D8 裝配車間 73 出口2
入口1 C6 裝配車間 74 出口2
入口1 C5 裝配車間 75 出口3
入口1 D9 裝配車間 78 出口2
入口1 D10 裝配車間 78 出口2
入口1 C8 裝配車間 79 出口2
入口1 C7 裝配車間 80 出口3
入口1 C10 裝配車間 84 出口3
入口1 C9 裝配車間 85 出口3
由表3-2可知,在忽略模具搬運距離的情況下,產品整體搬運距離最小是51米,均在B區。因此,產品應該多在B區生產,即應該先提高B區注塑機的使用率,優選B區,而不是A區的。
公司根據訂單安排生產計劃的多少,將產品產量等級分為高級(月訂單量≥50000)、中高級(30000≤月訂單量≤50000)、中級(10000≤月訂單量≤30000)和低級(月訂單量≤10000)四個等級。
通過表3-2,可以進一步優化生產,得到
表3-3 產品產量等級分配表
注塑機編號 搬運距離/m 適合產品產量等級
B1 51 高級
B2 51 高級
B3 51 高級
B4 51 高級
B5 51 高級
B6 51 高級
B7 51 高級
B8 51 高級
B9 51 高級
B10 51 高級
D1 58 中高級
D2 58 中高級
A2 61 中高級
A4 61 中高級
A6 61 中高級
A8 61 中高級
A10 61 中高級
A9 63 中高級
D3 63 中高級
D4 63 中高級
C2 64 中低級
C1 65 中低級
A7 68 中低級
D5 68 中低級
D6 68 中低級
C4 69 中低級
C3 70 中低級
A1 71 中低級
A3 71 中低級
A5 71 中低級
D7 73 低級
D8 73 低級
C6 74 低級
C5 75 低級
D9 78 低級
D10 78 低級
C8 79 低級
C7 80 低級
C10 84 低級
C9 85 低級
我們知道注塑機的使用率是根據訂單的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由表3-3可知,如果注塑機的使用率不足25%,那么產品不論產量等級高低全部在B區生產。如果注塑機使用率大于25%,那么根據搬運距離和對應的產量等級來分配生產。
第四節 基于MRP思想的生產物流優化
一、生產現場的阻撓問題及原因分析
上一節提到了注塑車間的不合理布局和使用,以及提出的相應的理論改善措施。然而,光從理論層面上來考慮是不夠的,我們必須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這樣一來,對于優化注塑車間布局使用的一個重要前提,就不得不考慮車間現場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堆放情況。
事實上,在注塑車間現場出現下面兩個阻撓問題:
(一)原材料堆放情況混亂
一進注塑車間,除了整齊放置的幾十臺注塑機,印入眼簾的便是滿地包裝著的原材料,遍布于過道和機器之間。由于數量之多,使得過道、機器和機器之間的空隙顯得十分擁擠。可以想象的到,在這種擁堵的情況下,上面提出的優化措施儼然就如同“一紙空文”,毫無實際運用的空間。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運料員對于用料量的多少沒有一個概念,即不知道準確的原材料需求量,通常是根據經驗來判斷用料量,然而由于諸多實際因素的存在,經驗并非完全可靠。為了避免用料不足導致再次搬運的情況,運料人員就用“多”運的辦法,這樣一來,就產生了原材料的堆積。
(二)半成品出庫不及時
這個問題類似于上面提到的原材料堆積狀況,不同的地方在于,原材料是“進來”,而半成品是“出去”的。不過,不管是“進來”還是“出去”,它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節約時間,減少成本,使生產過程流暢,讓生產效率達到最高,發揮企業最大的經濟效益。在車間里,半成品的堆積同樣不可小視。造成半成品堆積的現象無非是搬運不夠及時。注塑好的半成品,堆到看不見注塑員這樣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對于上述兩個問題,可以結合物料需求計劃(MRP)相關思想進行分析與解決。
二、基于MRP思想的優化思路
(一)MRP含義
物料需求計劃即(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是指根據產品結構各層次物品的從屬和數量關系,以每個物品為計劃對象,以完工時期為時間基準倒排計劃,按提前期長短區別各個物品下達計劃時間的先后順序,是一種工業制造企業內物資計劃管理模式。MRP是根據市場需求預測和顧客訂單制定產品的生產計劃,然后基于產品生成進度計劃,組成產品的材料結構表和庫存狀況,通過計算機計算所需物資的需求量和需求時間,從而確定材料的加工進度和訂貨日程的一種實用技術。
其主要內容包括客戶需求管理、產品生產計劃、原材料計劃以及庫存紀錄。其中客戶需求管理包括客戶訂單管理及銷售預測,將實際的客戶訂單數與科學的客戶需求預測相結合即能得出客戶需要什么以及需求多少。
(二)MRP的基本原理
物料需求計劃MRP是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一種離散型制造業的企業管理模式。MRP的基本原理是根據需求和預測未來物料供應和生產計劃,提供物料需求的準確時間和數量。這是一種優先計劃的方法。物料需求計劃是根據產品結構的具體特征,將生產計劃具體分解成零部件生產進度計劃和原材料、外購件的定貨采購和入庫的日期。MRP遵循JIT的方法,實現適時、適量的生產與采購,盡量減少生產中的在制品,壓縮外購件的庫存量,縮短生產周期,保證按期交貨。
MRP有3 種輸入信息:主生產計劃MPS、物料清單BOM、和庫存信息。
主生產計劃是確定每一具體的最終產品在每一具體時間段內生產數量的計劃。這里的最終產品是指對于企業來說最終完成、要出廠的完成品,要具體到產品的品種、型號。這里的具體時間段,通常是以周為單位,在有些情況下,也可以是日、旬、月。主生產計劃詳細規定生產什么、什么時段應該產出,它是獨立需求計劃。主生產計劃根據客戶合同和市場預測,把經營計劃或生產大綱中的系列具體化,使之成為展開物料需求計劃的主要依據,起到了從綜合計劃向具體計劃過渡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物料清單是一種產品結構,MRP系統要正確計算出物料需求的時間和數量,特別是相關需求物料的數量和時間,首先要使系統能夠知道企業所制造的產品結構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產品結構列出構成成品或裝配件的所有部件、組件、零件等的組成、裝配關系和數量要求,它MRP產品拆零的基礎。當然,這并不是我們最終所要BOM。為了便于計算機識別,必須把產品結構圖轉換成規范的數據格式,這種用規范的數據格式來描述產品結構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單。它必須說明組件(部件)中各種物料需求的數量和相互之間的組成結構關系。
庫存信息是保存企業所有產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狀態的數據庫。在MRP系統中,將產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甚至工裝工具等統稱為“物料”或“項目”。為便于計算機識別,必須對物料進行編碼。物料編碼MRP系統識別物料的唯一標識。
MRP的輸出是加工計劃、采購計劃。MRP的運行機制是依據MPS規定的最終產品生產的數量和時間要求,以及零部件、在制品數據、前期計劃執行情況和生產提前期等決定采購計劃與加工計劃的。
圖3-6 MRP的邏輯流程關系
三、生產現場阻撓問題優化方案
以供應一汽大眾的YJ-D9-9為例進行優化分析:
表3-4 寧波永佳YJ-D9-9(供一汽大眾)的物料清單(BOM)
序號 名稱 材料(重量) 規格 數量 備注
1. 發光板 PMMA(30.5g) 28mm(寬)
Q/YYJ411/L/R/D 3 表面有認證志”E1127R033037” 注:三塊表面的透鏡方向有區別,需單配左右下三塊襯板
2. 右襯板 ABS(29.5g) Q/YYJ403 1 自制(要求成型良好,材料性能符合客戶要求)
3. 左襯板/與左板相同 ABS(29.5g) Q/YYJ403 1 自制(要求成型良好,材料性能符合客戶要求)
4. 下襯板 ABS(60g) Q/YYJ404 1 自制(要求成型良好,材料性能符合客戶要求);背面ABS回收標志,“YJ-D9-9”型號及日期戳
5. 熒光布 PVC Q/YYJ415 1 外協(非對稱型);中心距394mm
6. 上固定扣 POM(0.4g) (Q/YYJ41) 1 自制(要求成型良好)新雙面扣
7. 下固定扣 POM(0.5g) (Q/YYJ42) 2 自制(要求成型良好)新單面扣
8. 鍍鋅鐵絲 Q235A(97g) Φ5×362
Q/YYJ408 4 外協;表面鍍鋅處理,直徑與YJ-D9-6同
9. 上鐵絲轉軸 POM(2.8g) Q/YYJ406 2 自制(要求成型良好),配圓鐵絲型
10. 下鐵絲轉軸 POM(4g) Q/YYJ407 2 自制(要求成型良好,轉軸頭部薄壁處無任何裂紋),配圓鐵絲型
11. 吹塑包裝盒 HDPE(54g) 430×47×32
Q/YYJ419 1 背面粘三塊粘扣雄帶,寬35mm,長度分別62mm,75mm,75mm
12. 合格證 不干膠 1 零件號1GD 860 251A
13. 中汽標簽 不干膠 通用型 1
14. PE袋 HDPE 490×120 1
YJ-D9-9
三角警告牌
FAW-VW/1GD 860 251A 寧波永佳
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材料總需求量=單件零件需求量×數量×計劃生產量/(1-不合格率)
注:不合格率由注塑不合格率(注塑車間)和報廢率(裝配車間)組成根據設備性能、模具精準、操作人員能力以及歷史不良統計報表的綜合分析計算,公司規定的注塑允許不合格率為2.5%,裝配報廢率控制在4%以內。
YJ-D9-9(供一汽大眾)2010年3月定單為24000只,各原材料需求如下:
表3-5 原材料需求表
序號 名稱 總件數 總需求量/kg 材料 總計/kg
1 發光板 72000 30.5×3×24000/(1-6.5%)=2349 PMMA 2349
2 右襯板 24000 29.5×1×24000/(1-6.5%)=758 ABS
3057
3 左襯板 24000 29.5×1×24000/(1-6.5%)=758 ABS
4 下襯板 24000 60×1×24000/(1-6.5%)=1541 ABS
5 上固定扣(雙面) 24000 0.4×1×24000/(1-6.5%)=11 POM
387
6 下固定扣(單面) 48000 0.5×2×24000/(1-6.5%)=26 POM
7 上鐵絲轉軸 48000 2.8×2×24000/(1-6.5%)=144 POM
8 下鐵絲轉軸 48000 4×2×24000/(1-6.5%)=206 POM
9 吹塑包裝盒 24000 54×1×24000/(1-6.5%)=1387 HDPE 1387
YJ-D9-9的產品產能評估表如下:
表3-6 YJ-D9-9 產品生產能力評估表
序號 工序名稱 使用設備 產量/小時 備注
1 注塑發光板 注塑機 720塊
2 注塑左襯板 注塑機 416塊
3 注塑右襯板 注塑機 416塊
4 注塑下襯板 注塑機 312塊
5 注塑單面扣 注塑機 4800個
6 注塑雙面扣 注塑機 4800個
7 注塑上轉軸 注塑機 472根
8 注塑下轉軸 注塑機 472根
9 注塑包裝盒 注塑機 322只
10 右襯板焊接 超聲波機
EGW-1518 1260塊
11 左襯板焊接 超聲波機
EGW-1519 1260塊
12 下襯板焊接 超聲波機
EGW-1520 1020塊
根據原材料需求表和產品產能評估表得到:
表3-7 原材料詳細需求計劃表
序號 名稱 生產總時間/小時 每班工作時間/小時 班次需求 每班原材料需求/kg
1 發光板 100 8 13 181
2 右襯板 58 8 8 95
3 左襯板 58 8 8 95
4 下襯板 77 8 10 155
5 上固定扣
(雙面) 5 8 1 11
6 下固定扣
(單面) 10 8 2 13
7 上鐵絲轉軸 102 8 13 12
8 下鐵絲轉軸 102 8 13 16
9 包裝盒 75 8 10 139
通過上表,可以清楚的對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控,要用多少,什么時候用,一目了然,并且次方法還可以根據具體的班次、作業時間等因素的變化而進行響相應的改變,大大增加了原材料使用的靈活性。原材料的合理使用,不但能解決注塑車間材料雜亂堆積問題,使得生產過程流暢,還能為注塑車間優化搬運提供一個必要、良好的前提環境,也同時有利于庫存的優化,從而減少了公司的生產物流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優化前后的對比情況大體如下表所示:
表3-8 優化前后對照表
對比項目 優化前 優化后
原料出庫 不穩定 穩定
原料庫存費用 較高 較低
原料搬運路線 不明確 明確
原料堆積情況 嚴重 極少
半成品搬運情況 不及時 及時
生產掌握時間 不明確 明確
生產流程時間浪費 情況 明顯 不明顯
管理效率 較低 較高
總體生產物流成本 較高 低
第四章 總結
生產物流是企業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組織生產物流對于降低企業物流的成本,提高企業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生產物流作為企業物流的核心環節,對企業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而直接的影響,因此,企業要對生產物流有足夠的認識,并充分認識到生產物流的重要性。本文對寧波永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生產物流情況進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從注塑車間路線優化以及物流暢通兩大方面出發,結合MRP相關思想,提出了一些優化建議和改善措施。由于實際情況和各方面的局限性,部分問題依然存在,對于生產物流的優化,仍然還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
【參考文獻】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1997,9(3):223-249.
[2]Jay Heizer,Barry Render.Operations Management[M].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 Press,2008.
[3]方慶琯.現代物流設施與規劃[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劉曉莉.企業生產物流系統的研究[J].物流科技,2004,(11):6-8.
[5]張威.制造型企業生產物流系統的優化設計[J].物流技術,2006,(5):70-72.
[6]劉正剛,姚冠新.設施布局設計的回顧、現狀與展望[J].江蘇理工大學學報,2001,3 (1):74-78.
[7]楊秋俠.企業生產物流工序流程的優化[J].物流技術,2005,(8):82-84.
[8]李學詩.改善工廠物流必須抓住車間這個重點[J].物流技術,2008,27(10):215-217.
[9]Martin Christopher.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03.274-278.
[10]徐常凱,郭全成.現代生產物流系統研究[J].物流技術,2002,(94):3-5.
[11]朱耀祥,朱立強.設施規劃與物流[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12]田肇云. 生產物流管理-混合流程型企業的分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3]張建銘.物流規劃在生產企業中的應用[J].新疆農機化,2005,(1):63-64.
[14]王立勇.企業生產物流運作與控制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07,30-66.
[15]楊毓玲.制造企業生產物流計劃與控制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6,5-12.
[16]Christine Harland.Supply chain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roles[J].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1997,18(2):70-78.
[17]程控,革揚著.MRPI/IERP原理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18]高廷勇,胡彪.改善生產物流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J].物流技術,2005,(1):74-75.
[19] 吳金椿.提高企業物流水平的相關因素[J].中國物資流通,2001,(2):13-14.
[20] 顧全根.生產物流管理模式[J].物流科技,2005,(8):46-49.
致 謝
值此論文定稿之際,我首先要深深感謝我的導師陳帆,在論文選題、課題研究和撰寫過程中,自始至終得到了陳老師的悉心指導和熱情幫助,論文的字里行間都凝聚著陳老師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在本文的研究編寫過程中深感四年來各位老師對我的悉心教導以及傳授的寶貴知識對我的用處之大,深表謝意。
篇8
隨著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制造業的生產成本頻頻上漲,加之消費者對商品多樣化與個性化的需求不斷增加等因素,制造企業的利潤越來越低,如何增加利潤成了制造企業最為關心的話題。在工業發展進程中,曾作為“第一利潤源”的資源領域與“第二利潤源”的人力領域,經過長期的發展與應用后,這兩個領域所能創造的利潤已所剩無幾,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迫在眉睫。1970年,日本西澤修教授在其著作《流通費用——不為人知的第三利潤源》中,認為物流可以為企業提供大量直接或間接的利潤。此后,物流領域的潛力越來越受到眾多企業管理者的重視。相關研究表明,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加工和制造的時間占比僅為5%~9%,其余90%多的時間都消耗在存儲與運輸等生產物流環節中,物流費用占到生產總成本的50%[1]。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2015年全國物流運行情況通報》中顯示,2015年度的物流成本占全國GDP的16%,而同期歐美發達國家的這一數據僅為10%。
拋開高速收費、稅費過高等因素之外,國內企業在物流,尤其是生產物流領域中的技術管理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因此,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內制造企業開始重視生產物流,并把生產物流管理作為企業戰略管理的一個新的著眼點,同時積極采取物流優化策略,來尋找新的利潤空間,從而增強企業競爭力。
梳理文獻發現,國外學者在生產物流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早,主要集中在物料搬運設備的選擇[2]、作業排程[3]以及物料搬運設計與設施布局之間的相互影響[4-5]等方面。而國內學者主要從生產物流計劃模式[6]、廠內物料配送[7]、供應鏈環境下的生產物流[8]以及物流技術裝備與信息系統的運用[9]等四個方面展開了相關的研究。地鐵車輛是城市交通邁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形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個城市的地鐵車輛大多融合當地城市特色及相關業主需求,是一種典型的定制化生產產品。地鐵車輛制造過程中,零部件眾多,結構復雜,工序繁瑣,這些特點使得離散定制生產的管理實踐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針對離散制造企業生產物流的研究中,學者們主要是生產物流系統設計[10~11]、優化[12~13]及發展狀況[14]來進行研究的。但是如何利用當今的信息技術來優化生產物流,同時降低成本并將其運用到具體的制造企業中,特別是軌道交通行業的研究則很少。本文將以杭州中車車輛有限公司的地鐵車輛總裝車間為研究對象來闡述如何利用數字化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企業的生產物流成本,并對實施與應用之后的效益進行了分析。
1 項目背景
杭州中車車輛有限公司作為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行業的地鐵車輛總裝集成企業,自2013年8月建成投產以來,先后承接了杭州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車輛的生產制造任務。由于地鐵整車技術復雜,安全性要求高,交貨期緊,而地鐵車輛的零部件達數千種之多,物料零散,生產制造車間內部管理非常繁雜。雖然公司已經實施了ERP系統、PLM系統、OA系統等,并對供應鏈管理也采用了信息化進行管理,但是生產制造的過程仍然出現了很多不利因素。比如,第一,采購到貨后待檢區物料積壓比較多,沒有統一管理,經常發生貨到不能及時入庫影響生產的情況;第二,倉儲管理未能實現模擬工位化,從而經常出現物料擺放錯誤與發放錯誤;第三,運料工裝沒有實現套餐化,工作效率不高,物料配送常常脫節;第四,缺件拉動的效應不明顯,未能實現聯動機制;第五,車間的剩余用料沒有建立良好的回收機制,導致出現浪費,造成生產成本上升;第六,工時的管理與質量的管控沒有實現數字化、實時化,進而導致成本測算出現偏差;第七,地鐵車輛的生產周期長,交貨時間緊,生產過程的影響因素眾多且不可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打造數字化工廠,提升總裝車間的物流管理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確保生產系統的平穩運行、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降低物流成本和費用,是擺在生產管理者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實施數字化車間物流管理系統顯得尤為重要。
2 項目實施
2.1關鍵技術
本項目采用的互聯網、RFID及形碼掃描的信息化手段對物流管理流程進行固化,按照工位節拍進行倉儲管控,實現對各個工位的配料及送料的信息化動態跟蹤。實現實物流與信息流雙流同步、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具體技術如下。
1)過程信息化控制。物流倉儲配送全過程實現了條形碼管理,貨位、物料、物料包、配送車、作業人員、工位現場地面、交接單據都有對應的條形碼。指派任務、進車備料、備料完成、掃描檢查出庫、配送發出、送至車間工位、空車及單據回收等每個步驟都通過掃描條形碼觸發。實現了配送任務網絡管理,工作進度量化管控。
2)異常自動觸發。信息系統會對生產計劃進行節拍式管控,任何一個節點沒有按照計劃執行,屏幕顯示會進行顏色變化提醒,同時根據異常等級分別向相關領導及責任人自動觸發短信提醒。出現異常的責任人將會納入工作量化考核,工作狀態也可以像10086查話費一樣,進行實時查詢。
3)動態的電子任務看板。通過在生產現場布置一些電子任務看板,并與管理信息系統同步實現總體進度跟蹤、反向物料跟蹤處理、工位配送狀態跟蹤、套餐式配送狀態跟蹤等功能。
4)可實現作業人員動作追蹤,隨時隨地掌握作業人員去向與工作動態。
5)可實現條形碼電子動態盤點,實時掌握帳卡、帳物的準確性。
6)可實現對各個節拍的工時管理,并能進行質量問題的追蹤。
7)可實現與ERP系統的高度耦合與集成,并確保各信息系統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和共享性。
8)支持多種客戶端移動辦公。可支持電腦、IPAD、智能手機、車載終端的移動應用,滿足人員異地辦公、頻繁出差的管理需求。
2.2系統功能
本項目的數字化車間物流管理系統的功能主要如下:
1)倉儲管理:到貨管理、入庫管理、出庫管理、帳卡物管理、 工位庫管理、貨位管理。
2)配送管理:配送計劃、配送模型、生產模型、過程控制、信息采集、實時監控、實時統計。
3)異常管理:管理異常、生產異常、安東燈。
4)現場管理:工時定額、工時管控、質量跟蹤。
5)短信平臺:基本管理、授權管理、信息觸發。
6)質量管理:供應商管理、到貨質量管理、過程質量管理、售后質量管理、質量信息統計、供應商評價。
3 項目效益
自軌道交通產業數字化車間物流管理系統項目的實施后,實現了企業的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打造了數字化地鐵車輛制造車間,實現全生產過程的數字化管控,同時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與經濟效益。
3.1經濟效益
1)采購入庫實時化。建立到貨三天存貨制,并進行表單管理。以三天時間為計劃區間,倉庫管理部門根據ERP系統里的生產計劃,綜合考慮倉庫的物料存儲情況,列出采購清單,拉動采購工作,保證物料及時入庫,讓待檢區井然有序,降低了資金成本,釋放了被占用的資金。
2)倉儲管理工位化。根據工位制的要求在倉儲庫區,推行物料按按項目與工位來進行存儲。物料入庫之后,貨架是按照生產工位劃分設置,并建立模擬工位,同時將每個項目的物料存儲按照車間對應的工位分區擺放,從而提高揀選效率,減少差錯。屆時,物料上架和揀選都由同一人負責,職責明確 。
3)物流配送套餐化。根據物料屬性、各工位工藝文件和物料清單及物料形狀開展目視化管理,為每一輛轉運車制作物料存放平臺,并按照工藝文件和車型制作標志進行區分,使物料過目成數;倉儲配料過程在自己所管工位區域內完成,每個配送車內都有物料標識,配料時只需要按照標識編號對號入座,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缺件拉動規范化。按照生產計劃提前72小時循環模擬缺件情況,對采購員實現點對點式的拉動管控。
5)物料配送精細化。采用條碼掃描方式登記揀選的工位物料,并和工位的物料BOM進行比對,交接物料和未交接的物料系統會自動進行篩選,確保送入車間的每個臺位物料都是準確與齊全的。
6)電子看板目視化。生產現場布置一些電子任務看板,可以實現配送總體進度跟蹤、反向物料跟蹤處理、工位配送狀態跟蹤、套餐式配送狀態跟蹤等功能。
自系統正式上線運行一年后,生產車間物流管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第一,由于實現了三天存貨制,倉庫中原料的積壓現象明顯下降,釋放了被占用的資金額高達600多萬;第二,生產物料配送錯誤事件的發生率由原來的30%下降到0.02%,大大提升了設備運轉率及員工的工作效率,節省了單列地鐵車輛生產制造的工時額到816.33個小時,根據目前規定的時薪是12.25元/小時和年產量300列車來計算,可節省300萬元左右(816.33*12.25*300≈300萬元);第三,伴隨著生產工時的減小,則生產車間的管理費用(包括風、水、氣、電等能源及物耗)也大大下降了100余萬元。綜上所述,該系統的成功實施上線可給企業帶來年增經濟效益1000萬元左右。并且,杭州中車車輛有限公司作為中國中車眾多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之一,系統的成功實施上線具有典范效應和標桿作用,在條件成熟時把該系統面向中國中車下屬各子公司推廣,帶來的經濟效益將在數十億元,同時還能提升整個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行業的生產組織與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2社會效益
在公司積極實施推進軌道交通產業數字化車間物流管理系統項目的后,有效地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產品質量管控水平,并在地鐵車輛的交貨進度及列車運行的安全性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為浙江省打造了最便捷的綠色出行交通方式,帶來顯著的社會效應。
4 結束語
生產物流是制造企業實現利潤增長的“第三利潤源”。伴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優化企業的生產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是制造企業刻不容緩的戰略決策。杭州中車車輛有限公司作為軌道交通產業的制造企業正在積極利用并發揮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助推企業生產制造過程的順利升級,從而實現企業的數字化生產,打造智能化生產模式,從而響應國家智能制造2025的戰略部署,緊跟工業4.0的步伐,全面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篇9
關鍵詞:入廠物流、生產物流、JIS同步供給、JIT批次配送、ERP、MES
近年來,汽車工業迅速發展,汽車零部件種類需求隨之增加,如何才能將上千種汽車零部件準確及時地配送到生產線,同時達到在庫最低、效率最高,是汽車廠家關注的焦點。同時,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現有產能的基礎上,實現單一生產線共線生產車型品種的最大化,也是汽車企業生產物流所要面對的共同課題。本文對基于小批量混流生產模式下的汽車制造企業的生產物流供給配送方式進行研究,闡述了如何通過IT系統實現拉動式JIT生產物流供給體系。
G公司是某地方汽車集團旗下的獨資子公司,與歐洲知名汽車品牌進行技術合作,引進了先進的汽車底盤技術與多款發動機整機技術。G公司是近兩年成立的企業,工廠分兩期建設,一期工廠年生產能力為20萬臺,發動機年生產能力為26萬臺。
相對于汽車制造企業傳統的生產線旁物料推動式供給方式,G公司結合銷售預測訂單下的小批量、多車型共線生產特點,通過計劃層ERP系統與執行層MES系統的有機結合,借助于信息化JIT指示系統,制定了獨具特色的拉動式JIT生產物流體制,使上下工序能精準銜接,實現了小批量模組為單位的生產品種柔性化,使生產線旁的庫存最小化,節省了物流投資。
零部件JIT配送模型
準時制(JIT)管理已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企業的生產與物流管理領域。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豐田、日產等汽車公司已通過按燈ANDON和看板KANBAN等目視化指示方式實現了JIT供件配送。隨著IT技術的日新月異,JIT物流實時拉動式信息系統逐漸發展起來。
JIT物流方式指在生產物料庫存最小化前提下,實現產品多樣化的持續生產。零部件從上道工序準時到達下道工序,并被下道工序迅速加工和轉移,從而實現準時制目標。即,在需要的時間按需要的數量將需要的產品交付給需要的顧客,“不多不少、不早不晚恰到剛好地滿足需求”。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是準時制在現代物流領域中得以應用和快速推廣的動因。
目前,多數汽車廠都已采用小批量分割的生產方式。例如,G公司采用30臺為一個批量的混線生產方式。在其零部件配送上線時,最適合此生產方式下的物流配送模型為:以30臺套零件為一批次的拉動式配送模型實現JIT供件上線。但由于部分零件體積大、顏色多,并不能實現一次性將30臺套全部配送上線,此時,可以采用廠內JIS同步配送上線的方式解決此問題。為了達到拉動式JIT供給目標,G公司通過MES(Manufactunnq Execution System)系統與ERP系統庫存數據進行信息相關,依據ERP系統生產計劃、MES系統運算物料配送計劃,生成相應的JIT配送指示票據。同時,利用MES在生產過程中對成品車合格下線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從而實現拉動式JIT批次配送。
運用IT系統實現拉動式JIT配送
1 MES與ERP系統的關系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先進制造研究機構(AMR)通過對大量企業的調查發現,完善的企業生產管理系統普遍由以下三種軟件構成即以ERP、MRP II為代表的企業管理軟件,以SCADA(數據采集與監視)、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機交互)為代表的生產過程監控軟件,以及實現操作過程自動化、支持企業全面集成的MES軟件。
AMR于1992年提出了三個層次的企業集成系統模型:①計劃層。是決策層使用的管理工具,主要應用系統是ERP、CRM、SCM、BPM(企業績效管理)等。②執行層。企業中層使用的工具MES(制造執行系統),MES在計劃管理層與底層控制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③控制層。一線操作人員使用的,以SCADA、HMI為代表的生產過程監控軟件。
ERP系統的核心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體現在三個方面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實現精益生產、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實現事先計劃與事中控制。
MES系統則為企業中其他管理信息系統提供實時數據。例如,ERP系統需要MES提供的成本、制造周期和預計產出時間等實時生產數據;SCM從MES中獲取當前的訂單狀態、當前的生產能力以及企業中生產換班的相互約束關系;CRM的成功報價與準時交貨,取決于MES所提供的有關生產的實時數據;PDM中的產品設計信息,也可以基于MES的產品產出和生產質量數據進行優化等等。
MES一般劃分為生產、物流、質量三大模塊。物流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廠內、廠外精益生產物流模式,降低線邊庫存物料空間壓力,減少廠外同步件物料庫存數量壓力。在汽車制造企業中,MES通過車身、涂裝、總裝三大車間生產實時監控,對車體分配進行指導生產。
2 MES與ERP系統的交互原理與應用
MES與ERP系統的數據交換主要是通過MES IF接口完成的。通過此接口,MES可以從ERP系統中獲取主物料數據及主計劃數據等基礎數據,并根據已設定的生產模式及條件進行生產計劃安排,其對接圖如圖1所示。
在倉庫零部件管理中,以G公司物流模式為例,MES系統與ERP系統的交互關系參見圖2,其原理是當倉庫收到供應商來貨后,收貨人員進行驗收,然后掃描訂單,訂單上的到貨零件信息會自動錄入ERP系統,從而實現零件入庫。MES系統則根據生產下線實績扣減相應零部件及數量,然后再反饋到ERP系統中進行零件數量反沖,從而得到零部件的實際庫存。
3 運用MES實現零部件JIT配送
如圖3所示。首先,MES系統根據ERP中的主生產計劃生成MES系統中的周生產計劃,并且將生產計劃按批次劃分,然后利用從ERP中獲取的BOM信息,將生產計劃轉換為物流批次,比如將30臺車的生產計劃轉換為30臺車的零部件需求。其次,MES根據自身模塊中的各零部件在生產線的落點及包裝信息,計算出要配送的批次數量和每個批次的零部件要配送的箱數或臺車數量,然后生成JIT批次配送指示票(圖4)。
如圖4所示,在JIT批次配送指示票上有供件車間、計劃代碼、零件代碼、零件名稱、零件簡碼(方便快捷辨認零件)、包裝數量、庫位及使用落點,配送日期及配送路線等基本信息。其中關鍵的是物流批次號及該批次需求的數量,在輸入一定運算條件后,MES系統可以自動生成。
另外,要實現生產線在庫最低或倉庫在庫最低,都必須采用拉動式的物料配送方式,否則就會造成生產線旁或者倉庫的零件不斷堆積。所謂拉動式配送就是,生產線需要多少零件,倉庫就配送多少零件,使配送的零件就是生產線要用的零件,從而實現在庫最小化。
篇10
摘要:鋼鐵廠屬于加工工業,由原材料進口至成品輸出,鋼鐵廠內的每年物料流動量數以百萬噸計,組成了場內物料流通系統。本文由物流種類、量、流程、時間等角度,基于企業道路運輸生產物流優化鋼鐵廠總平面布置。
關鍵詞:企業道路運輸 生產物流 鋼鐵廠 總平面布置
在鋼鐵廠內,各車間在生產過程有物流,各工序間也存在大量物流,針對運輸工程而言,物流處于鋼鐵廠的重要地位,若確定了生產設施豎向標高、平面位置,基本確定流動時間、流程。因此,鋼鐵廠的總平面布置,也是物流規劃過程,物流作為總平面布置的前提基礎,必須科學優化運輸生產物流。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經驗,基于企業道路運輸生產物流優化鋼鐵廠總平面布置。
一、總圖運輸過程中的物流地位
首先,物流決定了鋼鐵廠的主要生產設施的豎向、平面設置,物流設計合理與否,對全廠生產效益具有重要影響。
其次,物流對鋼鐵生產物料搬運合理性具有直接影響,物料搬運費包含車間內部搬運費,有關研究顯示,約占35%的鋼材生產成本。
第三,廠內物流影響了廠內生產流動,對廠外運輸系統具有重要影響。
二、鋼鐵廠物流優化分析
首先,物流種類。其一,廠內的物流種類。由于鋼鐵廠具有數百種的物料生產流通,按照物料特性,主要包含普通物流與特種物流。特種物流主要根據專門負責設備物料的搬運、運輸。鐵路運輸選擇混鐵車運輸鐵水、普通鐵水罐車。道路運輸利用特種汽車運輸鋼渣、鋼水與鐵水。普通物流指負責上述物料之外的物流,通常常溫狀態下,修理輔助用料、耐火材料、備品備件、散裝生產物料的流動。焦碳、礦粉、燒結礦、燃料處于冶金物流中,具有較大比重。其二,總平面布置與物流種類之間的關系。在物流種類中,特種物流可有效控制總平面布置,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表現:供物料車間、需物料車間的距離較近,呈現一定相關關系。例如練鋼車、高爐、鐵水運輸不能車間距離,要求線路布置具有靈活、便捷作業。利用膠帶機聯系設施,約束平面布置:工藝流程必須保持通暢,上下來給你道工序、兩個轉運站之間具有豎向的平面距離,合理控制標高,整齊布置建筑物。利用汽車運輸物流,進行門對門布置,所以相關車間、設施滿足相關要求,確保物流流程的順利、便捷。
其次,物流量。廠內物流量主要包含廠內物流、廠外物流,廠外物流主要包含輔助材料、原燃料、備品備件等鋼材、水渣等出廠、進廠物流,廠內物流主要包含工序物流。其一,通過物流量分析。根據流通物料范圍,主要劃分為廠內物流、外內運輸的廠外物流。其二,根據物料生產性質,主要分為輔助物流、主要物流。主要物流主要分為生產所需成品、半成品及原燃料,還包括鋼渣、鐵渣等等生產伴生物,且數量較大,構成整體物流主體。輔助物流主要包含檢修、生產所需物料流通量。通常主物流站84~92%的總物流量,輔助流站8~16%。
第三,總平面布置受到物流量影響。物流關系具有兩道工序,物流量互相靠近,運輸線路具有短距離、便捷等特點,盡可能選擇與廠房鄰近位置,以便于總圖布置。利用膠帶機運輸量,具有連續、容量大等特性,只需條件許可,應大量采用,對總平面布置具有較少約束。在總平面布置中,鐵路運輸物流量大具有大的物流強度、復雜的作業,布置需選擇加復線,設置車站牽出線、增加進路。
第四,物流起迄點。由于鋼鐵生產是連續性,各生產工序緊密連貫上下工序生產活動,各工序起迄點確定如何分析物流,針對鋼鐵廠物流而言,物流起迄點是工廠編組站、廠區道路及水運碼頭出口、運輸大門。
第五,物流流程。鋼材生產物流交換,因不同運輸方式、各工序設施處于鋼鐵廠的位置,物流流動不同路線的運輸,可在物流流程和總平面布置呈現直觀關系,物流流程可分為六種:其一,I型,屬于單一流程,是一字型平面布置,主要在大宗原料工廠入廠處出現,生產車間根據生產工序進行布置,鋼材通過廠區另一端再出廠,廠區的狹長狀布置。其二,O型、U型。這兩類型屬于同類型,若全廠只有一個出入口,就是O型出入口,若廠區同側兩個出入口,同為一側碼頭,就是U型出入口。其三,L型,主要應用于具有兩個出入口鋼鐵廠,因場地條件差異,兩臂夾角應大于90度。其四,Z型,通常在煉鐵之前,設置并聯、串聯平面布置,從練鐵方向至練鋼,接著軋鋼轉向出口,構成Z型。其五,T型。主要在兩個出口、一個入口鋼鐵廠不是。
第五,物流時間。總平面布置中,物流時間主要在局部地段選擇合適的物流強度,增加鐵路股道數、寬度與膠帶機條數,利用能力加以擴大,使運輸路徑改變,使相關設施位置進行合理變更。
第六,總平面布置和物流流距。物流量同所經過路程之間的乘積就是物流距,主要用于搬運物料,物流距評價鋼鐵廠的總圖運輸方案,采用t/km的單位。由物流距角度而言,若想縮小物流距,設施位置同物流流程保持一致,不需要折角,使運輸迂回。在生產流程中,使各生產設施配置之間限定關系,盡量縮小物流距。由設施間位置而言,也必須縮小物流距。利用建設場地條件,對全廠物流造成一定影響。根據生產規模、車間組成方式、運輸方式差異,物流對總圖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闡述總平面布置中的物流內容,對于總圖運輸人員而言,不僅要熟悉微觀基礎知識,利用宏觀規劃能力,綜合利用專業知識,考慮近期、遠期建設關系,降低、防止工程建設中存在的缺陷,為企業長遠發展、生產運營奠定堅實基礎,綜合考慮物流種類、物流量、物流起迄點、物流流程、物流時間、物流流距的因素,合理設計鋼鐵廠的總平面布置,確保企業道路運輸生產物流實現最優化。
參考文獻:
[1]王倩.基于企業道路運輸生產物流優化鋼鐵廠總平面布置[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
[2]唐濤.基于總平面布置的鋼鐵企業生產物流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
[3]祁明明,王力,袁超等.基于eM-Plant的鐵水鐵路運輸物流系統建模與仿真[J].工業工程,2010,13(2):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