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工程方向范文
時間:2024-02-01 18:11: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能源工程方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國際發達國家工程承包模式
工程總承包是指從事工程總承包的企業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竣工驗收)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發達國家工程總承包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設計、采購、施工工程總承包、設計一建造工程總承包、交鑰匙工程總承包、設計和采購總承包、施工總承包等。它將過去分階段分別管理的模式變為各階段通盤考慮的系統化管理,使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更加符合建設規律和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發達國家建筑市場有近一半的工程項目采取工程總承包的方式。工程總承包方式的推廣基于其內在的優越性。
(一)設計和施工深度交叉,降低了工程造價
設計階段是對工程造價影響最大的環節。工程造價的90%在設計階段就已經確定,施工階段影響項目投資僅占5%左右。因此在設計階段實行限額設計,通過優化方案降低工程造價的效果十分顯著。在施工專業承包模式下,施工和設計是分離的,雙方難以及時協調,常常產生造價和使用功能上的損失。工程總承包模式下,設計和施工過程深度交叉。能夠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最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同時,設計階段屬于案頭工作,進行設計修改優化的成本是很低的,但是對項目投資的影響確是決定性的。
(二)工程總承包方式對建設周期和工程質量的影響
實現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質量不穩定因素。同時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各階段的深度合理交叉,在設計階段就積極引用新技術、新工藝,考慮到施工的便于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在施工前發現圖紙存在的問題。有利于保證工程質量,對于縮短建設周期也大有裨益。
二、大唐工程公司在實施工程總承包過程中的現狀分析
大唐工程公司定位高,辦理了化工總承包二級和房屋建筑總承包二級資質。經過兩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積累了一定經驗,但仍有很多客觀因素制約著公司的發展。
(一)業主行為
作為工程項目的投資方,業主是市場的主體,他們專業水平不高。同時,由于部門利益、個人利益的驅使,容易在業主班子內部形成多個利益主體。將工程肢解發包、指定給關系發包商,這些不符合社會化大生產要求行為的普遍存在。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
產業結構失調首先表現為具有工程總承包能力和強大經濟技術實力的大企業少;另外。小而專、小而精、小而活的專業公司少;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和經營能力趨同的中型企業很多。數百家具有一級承包資質的建筑企業都可以參加總承包層次上的競爭,體現不出各自的目標市場和優勢劣勢,造成了建筑市場競爭的混亂和無序。這種無序競爭加劇了工程發包領域的不規范行為。
(三)法律法規不健全
主要表現在對規范業主行為的法律法規嚴重缺失,對承包商墊資施工缺乏法律保障,導致承包商缺乏融資條件并承擔很大的資金風險,對業主肢解工程缺乏明確規范。
(四)工程公司關鍵能力不足
我們工程公司不具備完善的總承包管理體制和完整的項目管理體系。在咨詢設計能力、技術支持能力、合約管理能力、專業施工協調能力以及相應的資金運作能力和融資能力等關鍵能力與國際工程總承包商相比有較大的差距。
三、工程公司發展方向探討
(一)設置咨詢部門,為業主提供工程咨詢服務
工程項目建設前期業主需要做大量的投資機會研究工作、為投資決策提供較為扎實的依據。需要回答包括市場、建設規模、財務預算、資金籌措、效益評價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工作需要有相當經驗的專家來完成,但大多數投資方都不是工程建設方面的行家,他們需要總承包企業協助其做好項目可行性分析。因此,增加咨詢功能對我們這樣的施工企業打造總承包企業是非常必要的,它將為我們盡早參與項目提供了機會。美國的福陸丹尼爾公司正是憑借強大的咨詢服務能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總承包企業之一。
(二)設置設計部門。增強公司競爭力
如果一個施工企業沒有相應的設計能力,要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總承包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說沒有設計就沒有總承包。國際慣例是接到工程必須深化設計,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設計人員肯定很難參與國際競爭。“邊設計、邊施工”的模式能夠縮短建設周期、降低投資風險,越來越多地被業主采用,施工企業單純的“按圖施工”已經遠遠滿足不了要求。
(三)適時調整業務領域。
國外工程公司的業務領域都很廣,包括基礎設施、鐵路、公路、電力、石油與化工、機場建設等。這些業務都具備廣義的建設項目管理特性,在管理的核心規則和流程上是高度相似的。業務領域廣給企業帶來的不僅是抗風險能力增強,而且促進了企業資源的共享,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產出效率。業務領域的拓展需要做好資質就位工作,我們要由現在的二級資質為基點,按照一級甚至特級資質的標準在日常工作中要求自己。積累業績、培養人力、提供整體能力。同時我們要進行經營戰略的調整,如收購咨詢公司及設計院,辦理資質以外的管道及鍋爐等壓力容器資質,為公司拓展更多的工程領域。
(四)建立人才戰略機制
篇2
關鍵詞:電力行業;能源與動力;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36-0113-02
能源是現代人類文明的支柱之一,能源類人才的培養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國教育部(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制訂與修訂過程中,與能源相關的專業隨著學科的發展、社會分工的變革以及教育對象的變化不斷地進行著調整。本著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社會需求的變化,適應高校多類型、人才培養多規格的需要和有利于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的原則,與能源相關的專業從第二版的“熱能核能類”中的四個專業經歷第三版中的“能源動力類”的兩個專業后,發展到2012年第四版“能源動力類”的“能源與動力工程”一個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修訂過程中的專業調整,不僅為我們明確了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同時也對我們提出了專業建設的新任務。
我校創建于1951年,1985年開始本科生教育工作,是一所電力行業為背景、特色鮮明的行業類院校。“熱自”專業(即現在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前身)設置于學校創立之初,是學校的老牌專業。在60多年的辦學過程中,盡管專業名稱經歷了“熱能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和“能源與動力工程”的變化,但是專業建設始終本著為電力行業服務的宗旨,努力打造“電力工程師的搖籃”,在課程體系的構建、實踐環節的設計上側重于培養電力行業內的能源專業技術人才,為我國電力工業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頒布實施,我校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以此為契機,在專業建設方面,結合自身專業的背景情況,深入思考,在專業建設的某些方面又進行了有益嘗試。
一、專業方向的設定
2012年頒布實施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第四版中能源動力類二級學科門類下列的專業僅存了“能源與動力工程”一個專業,使得該專業轉型成了一個“大能源”范疇 內的專業。但是,從人才培養的規律來說,在拓寬專業面的同時,還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我校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一直以為電力行業培養人才為主,是側重于電廠的熱能動力,這個主線條不應改變。但同時考慮到即便是電力行業內的人才,在實際工作之中也要“術業有專攻”的實際情況,我們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既不能過于寬泛,又不能過于單一,培養方案最好能夠體現在一定行業領域的多元化培養。
人才的培養源于社會的需求,專業的培養方案應以滿足社會人才的需要為首要目標。多年來,我校教師與電力行業企業緊密接觸,及時掌握人才需求的發展動向,同時對畢業生就業后的實際工作崗位進行一定的跟蹤,在掌握一定信息的情況下了解到,電力行業內所需要的能源動力工程專業人才也在發生著一定的變化,從以往傳統的電廠運行人員為主,已經悄然衍生出污染物控制、清潔能源、節能、能源管理等多種人才的細化。
綜合前面專業設置變化和人才需求細化兩種情況,我們結合學校多年來對電力行業內“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經驗,發揮自身專業特點和優勢,以專業方向的多元化設置為切入點,在培養方案中,通過課程的設置,凝練和體現出三個專業方向:電廠熱能動力、潔凈發電技術和節能與能源管理。“電廠熱能動力”方向繼續秉承和發揮學校的專業特色,旨在培養電力生產運行、檢修方面的人才;“潔凈發電技術”方向緊跟我國的能源和環保的發展趨勢,側重于培養學生在污染物控制和新能源方面的素養;“節能與能源管理”方向結合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展節好型社會的客觀需要,培養有節能意識、熟悉節能管理、掌握一定節能技術的能源計量與管理人才。
二、課程體系的的構建
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否合理決定著培養目標是否得以實現,直接關系到人才的知識儲備,課程體系中課程的配置需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即要形成較為完成完整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又要能體現出的專業方向的設置。
能源動力工程專業是一門內容豐富而又廣泛的學科,所涉及的課程較多,為了合理配置課程,我們按照學校教務處的要求,設置了公共基礎課程、專業領域課程、拓展選修課程、集中實踐教學四個模塊。在這四個模塊中除了公共基礎課程模塊與專業本身的直接關聯度不大外,其他三個模塊都與專業關系密切。
考慮到“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工程熱力學”、“工程燃燒學”、“鍋爐原理”、“汽輪機技術”、“熱力發電廠”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是我校能源動力工程專業的傳統課程,這些課程的知識是無論哪個專業方向的學生都應該掌握和具備的知識,在課程體系中,將這些課程設置在必修的專業領域課程模塊中,以確保每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學生都必須學習這些課程。
而在體現我校“能源動力工程專業”專業方向的多元化方面,我們在靈活性較大的拓展選修課程模塊中動足腦筋,在滿足學校課程學分設置的前提下,在拓展選修課程模塊中精選課程,使得拓展選修課程模塊中課程都與各自的專業方向相契合,比如“電廠熱能動力”專業方向設置“單元機組及集控運行”、“超臨界和超超臨界參數機組”等與電廠實際聯系緊密的7門課程,“潔凈發電技術”專業方向設置“潔凈煤技術”、“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等與清潔發電有關的8門課程,“節能與能源管理”專業方向設置“能源管理與審計”、“節能技術概論”等能源管理類的8門課程。與此同時,為了滿足部分學生對拓展專業視野的需求,又將拓展選修課中不同專業方向的選修課相互打通,允許學生跨專業方向選修課程,使得拓展選修課程模塊中課程的選修靈活性更強。
在集中實踐環節的實踐教學設置中,繼續秉承“重傳統,拓方向”的思想,無論哪個專業方向的學生,都要求參加下電廠的專業實習、仿真實習和“鍋爐原理”、“汽輪機原理”和“熱力發電廠”三大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等實踐環節,以保證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學生的電力特色。此外,對三個專業方向又各自設立了自己的實踐教學環節:“電廠熱能動力工程課程設計”、“潔凈發電技術課程設計”、“節能與能源管理課程設計”,來體現專業方向側重的不同。同樣也允許學生跨專業多選其他專業方向的實踐環節。
三、師資隊伍的建設
師資是培養方案的執行者,良好的師資隊伍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我校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一直非常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采用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建設師資隊伍。
首先,我們從外面引進高水平人才來補充新專業建設所需的專業教師擴充我們的師資隊伍。近幾年,我們有針對性地從國外引進上海市“東方學者”兩名,提升了師資隊伍在分布式能源與制冷領域的專業水準;從電力行業的研究所和一線企業引進了經驗豐富的高職稱人才和實驗人員,增加了有工程經驗的師資力量。
其次,我們從培養自身教師入手,通過進修學習、產學研合作、“雙師計劃”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和工程水平。近幾年,我們選送了1名優秀教師赴美國進行為期一年的風能發電方面的學習交流;先后選送若干名教師去西安熱工院、外高橋電廠等行業內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每年都有序地選送教師進行“雙師型”(教師和工程師)人才的培訓。
最后,我們還在日常教學工作過程中對教師的教學工作精益求精。在新教師入職初期,我們要求新教師都必須參加上海市教委組織的“新教師崗前培訓”。在教學方面,提出“先做學生再做老師”的要求,無論新進教師在科研上有多深的造詣,規定新進教師第一學期隨老教師聽課、輔導,并由專人傳、幫、帶。第一次開課前需通過內部試講后才能踏上講臺。
四、課程建設工作
課程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和素質的重要途徑,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的專業建設的基礎工作,加強課程建設是有效落實培養方案,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
在課程建設方面,我們根據課程的內容和任務,明確出3門專業基礎主干課程和3門專業主干課程。對于這幾門課程先后進行主干課程、校級精品課程、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和上海市精品課程等幾輪課程建設工作。經過幾年的積累,我們的主干課程已全部成為校精品課程,4門課程為市教委重點課程,3門課程進級上海精品課程行列。除此之外,我們還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工作,《面向行業一線的熱力透平類課程教學改革》榮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三等獎。這些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培養方案更好的執行。
五、結束語
我校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電力特色鮮明,在多年辦學經驗和基礎上,結合電力行業對人才的要求,在如何培養具有電力特色的能源動力工程人才方面進行以一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我們也意識到專業建設工作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永遠沒有終點,如何進行專業建設工作,我們還將繼續積極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87年(第二版),1998年(第三版),2012年(第四版)
[2]楊晴,等.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8,9(1):66-68.
篇3
[關鍵詞]能源與動力工程 自動控制 實踐教學 探討
[中圖分類號] G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12-0157-02
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將“熱能與動力工程”調整為“能源與動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致力于傳統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開發,以及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能源。“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在能源轉換與利用和熱力環境保護領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適應和創新能力,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高級人才,以滿足社會對該能源動力學科領域的科研、設計、教學、工程技術、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學生應具備寬廣的自然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熱學、力學、電學、機械、自動控制、系統工程等寬厚理論基礎,以及熱能動力工程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并掌握計算機應用與自動控制技術方面的知識。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中無論是傳統專業方向(如水利水電動力工程方向)還是新興專業方向(如新能源開發和研究方向),都對自動控制技術和實踐能力要求頗高。因此,如何針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特點改革自動控制類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對學生掌握自動控制技術基本理論和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并能達到一舉兩得、融會貫通的教學效果。
在辦學過程中,多家就業單位提出需要具有測控基礎的能源與動力工程人才,社會需求提示我們,依托國家級特色專業和能源動力工程的行業背景,針對能源動力工程領域的不同測控對象,應該改革自動控制實踐課程的內容,使自動控制實踐課程成為一門有針對性的務實課程,其中的改革方法和改革經驗也會為其他的交叉學科的實踐教學提供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自動控制實踐課程要與自動控制理論課程緊密融合
大多數高校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均開設自動控制原理課程,根據專業方向要求不同在學時內容上也稍有差別。如該課程分別可設置為64學時和48學時,其課程內容主要以經典控制理論為主,重點講述線性系統的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等內容。自動控制原理實踐課程是在理論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的,旨在使學生對經典控制理論有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同時結合自己的專業課程背景將這門實用學科應用到自己的專業領域。
結合理論教學內容,實踐課程的其中一部分重要內容應是對理論教學內容的驗證、分析和再理解。根據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實踐課程的基礎內容可以根據需要由以下一些內容組成:
1.在實驗室用電路元件搭建常用的典型控制環節――讓學生直觀認識理論課中講述的各種形式傳遞函數所對應的實物模型;
2.觀察典型系統的動態特性并測試穩定性,同時分析系統特征參數對系統性能的影響――讓學生利用示波器這種最常用的電子測量儀器,在時域中分析系統響應隨著時間的變化規律,并分析幾個重要的響應參數的物理意義,以及它們與理論計算公式之間的對應關系;
3.觀察系統零極點對系統性能的影響――與理論課程中的根軌跡內容相對應并加深理解;
4.對典型系統的頻率特性進行仿真――理論課程中,頻域分析方法是學生掌握起來感覺最為吃力的部分,通過實驗方法測量系統的幅頻和相頻曲線,能使學生對抽象的理論知識有更直接的了解;
5.對線性系統進行校正――系統校正是理論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實驗中驗證不同校正方式對系統性能的影響,使學生對校正方法的掌握更加牢固;
6.引入被控對象構建簡單的控制系統,讓學生了解控制系統的工程應用、工作機理和調節方法等。
通過基礎理論的實踐教學,實現真正的理論課程指導實踐課程,實踐課程反饋理論課程的效果,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形成一種雙向反饋的、理論與實踐緊密互動的認知模式。
二、針對專業特色――結合“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特色,實踐課程中應設計與專業相關的實踐內容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要求學生掌握現代能源科學技術,信息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能夠從事熱能動力設備及系統的設計、運行、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環境保護、制冷空調、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和新能源開發等工作。自動控制原理有別于“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其他基礎課程,如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等,是一門跨專業的基礎課程,但它是學生日后工作和繼續研究的必要科目之一。
如何根據專業方向特色在實踐課程中適當加入與專業內容密切相關的實驗內容,是使學生認識并學好這門跨專業基礎課程的關鍵,同時,這一實踐環節也能使學生將自動控制原理應用于自己的專業知識中,對不同專業課程的融合掌握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根據“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不同方向,結合各專業方向有的被控對象,在實踐環節中增加對這些特殊被控對象的控制和調節作用。如對流體傳動與控制方向的學生,增加利用液壓閥作為執行元件的控制系統實驗,推導液壓閥的數學模型,觀察它的響應特性等;對流體機械及工程方向的學生,增加水輪機轉速調節的實驗,觀察控制器參數改變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對風能與動力工程方向的學生,增加風力機變槳控制實驗,使學生掌握通過測量風向變化控制風力機葉片方向改變的基本方法等。通過上述實驗,一方面讓學生復習了自動控制原理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使學生將控制理論直接運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當中,對基礎知識有了針對性的認識。
實踐課程的一個小變革,實際體現的是一種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實踐教學可以作為理論教學的點睛之筆,這種知識體系結構猶如一座金字塔,我們可以把它稱為“金三角體系”,整個構造的知識體系如圖1所示。雖然實踐課程在整個知識體系中所占的比重有限,但合理有效地設置實踐課程的形式和內容可以使學生的整個知識體系更加牢固。
圖1 “金三角體系”知識結構
三、實踐課程深度拓展――整合專業內課程資源,結合校內外豐富的實踐資源,鼓勵學生自我思考、自我創新
隨著學校的日益發展,學校實驗資源日益豐富,學生使用實驗資源的自由度逐步提高。現在很多高等學校實行實驗室開放制度,鼓勵學生在自我思考的基礎上開展開放性實驗。對于自動控制原理的實踐課程教學,也可以逐步對學生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自我學習。
同時,國家對高校科研項目的支持逐年加大,很多國家項目(如“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都在國家基金的資助下建設了很多的實驗基地,如果能在項目完成后將這些實驗基地和實驗設備用于學校的教學環節,實際上是提高了這些實驗基地和實驗設備的利用率,同時也使國家的扶持投資資金得到了更大的回報。以我校的具體情況為例,2006年我校承擔了國家“973計劃”――大型風力機的空氣動力學基礎研究,并建立了風力機外場實驗基地。在自動控制的實踐教學中,針對“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學生,我們利用該項目的實驗風力機進行拓展性實驗,學生可在外場環境中對風力機的偏航和變槳控制等有很直觀的認識,而且我們的控制程序是開放的,可以鼓勵學生自我創新,通過編程實現更好的控制策略。拓展性實驗不僅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和自己的專業方向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是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很好的途徑。
另外,校外實習基地是學生參與實踐,實現創新的重要平臺。不只是對于自動控制原理這一門實踐課程,專業的大多數實踐課程內容都可以在實習過程中體現出來。加強特色實習基地建設,不僅能使學生加深對學校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認識,同時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對學生的自我創新具有推進作用。
綜上所述,如果能將自動控制原理實踐課程很好地結合自動控制原理理論課程,并有專業方向針對性地開展學科交叉實驗,同時在校內開放實驗和校外的實習過程中有所體現,就能夠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形成網狀構造,有利于學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通過對這一門跨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探討,其得到的具體教學效果和教學經驗也可應用于其他跨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中,從而使實踐課程在整個本科教學過程中發揮最大的教學作用,并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 田思慶,吳桂云.“自動控制原理”課程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電子電氣教學學報,2008(2).
[2] 袁安富,張偉.《自動控制原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08(6).
篇4
關鍵詞:熱能;動力;鍋爐
中圖分類號:TK22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熱能動力工程
熱能動力工程顧名思義主要研究熱能與動力方面,其包括熱力發動機,熱能工程,流體機械及流體工程,熱能工程與動力機械,制冷與低溫技術,能源工程,工程熱物理,水利電動力工程,冷凍冷藏工程等九個方面,其中鍋爐的運行方面主要運用熱力發動機,熱能工程,動力機械,能源工程以及工程熱物理等部分專業技術。熱能與動力工程主要研究方面為熱能與動力之間的轉換問題,其研究方面橫跨機械工程、工程熱物理等多種科學領域。其發展方向多為電廠熱能工程以及自動化方向、工程物理過程以及其自動控制方向、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方向、空調制冷方向、鍋爐熱能轉換方向等,熱能動力工程是現代動力工程的基礎。熱能動力工程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能源方面的問題,作為熱能源的主要利用工程,熱能動力工程對于我國的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二、我國的熱能動力工程發展情況
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國民經濟體制發生很大的變化。社會對人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這種要求, 1993年7月國家教委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幾十個小專業壓縮為9個專業,即熱能工程、熱能工程與動力機械、熱力發動機、制冷及低溫工程、流體機械與流體工程、水利水電動力工程、工程熱物理、能源工程和冷凍與冷藏。1998年教育部頒布的新專業目錄進一步將以上9個專業合并為1個,即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從原來的幾十個專業合并為1個專業,全國現在有120多所高校設有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熱動主要研究熱能與動力方面,是跨熱能與動力工程、機械工程等學科領域的工程應用型專業。熱動主要學習機械工程、熱能動力工程和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本專業涵蓋的產業領域十分廣泛。能源動力產業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又在各行各業中有特殊的應用,也是國家科技發展基礎方向之一。能源動力領域人才教育的成敗關系到國家的根本利益。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需求和經濟分配狀態的變化、科技發展的趨勢、對本專業的生源、就業等形成了挑戰,更是熱能動力專業教育的關鍵。同時,熱動還是現代動力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可見熱動是現代動力工程的基礎。
三、熱能動力工程在鍋爐風機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
風機主要作用為氣體的壓縮和氣體的輸送,其原理是吧旋轉的機械能轉換為氣體壓力能和動能,將氣體輸送到特定的地點的機械,風機經常用于鍋爐中,隨著對于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鍋爐中的風機在工作中經常會燒壞電機的事故,對于工廠的經濟產生巨大損失,嚴重危害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正確運用熱能動力工程技術不斷改進風機,對于風機和鍋爐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勢在必行。
四、熱能動力工程中鍋爐及工業爐的發展
1872 年第一臺鍋爐在英國被制造,隨著鍋爐的產生,蒸汽機時代出現,1796 年瓦特發明了分離冷凝器,代表著鍋爐的完整運作體系的初步確立,工業爐和鍋爐原理類似,從某些方面來講,鍋爐也是工業爐的一種,工業爐是指在工廠的工業生產過程中通過燃料的燃燒進行熱量的轉換,對材料進行加熱的設備,工業爐產生于中國商代,主要的工作方式是通過加熱提煉銅器,春秋時期產生了鑄鐵技術,這證明著工業爐的溫度控制正在進步。1794 年熔煉鑄鐵的高爐出現,1864 年馬丁建造了氣體燃料加熱的平爐,隨著現代化科技的進步,計算機逐漸代替了人工進行對鍋爐系統的控制,推鋼式爐和步進式爐成為吸納帶連續加熱爐的兩種基本類型,兩者只有運輸燃料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五、熱能動力工程爐內燃燒控制技術運用
鍋爐的燃燒控制是調整能量轉換幅度的核心技術,在當今社會,鍋爐由人力向鍋爐內填充燃料逐漸轉型為步進式的自動控制填充燃料所代替,更加先進的鍋爐甚至使用全自動燃燒控制,根據其運用熱能動力自動控制技術的不同,鍋爐的燃燒控制分為以下幾種:
1、以燒嘴、燃燒控制器、電動蝶閥、熱電偶、比例閥、流量計、氣體分析裝置以及PLC 等部件組成的空燃比里連續控制系統。這種燃燒控制系統是由熱電偶檢測出數據傳送至PLC 與其本身設定的數值進行比較,偏差值通過使用比例積分及微分運算輸出電信號同時分別對比例閥門以及電動蝶閥的開放程度進行調節,從而達到控制空氣與燃料比例調節鍋爐內溫度的目的,此種方式溫度控制并不十分精確,需要仔細確認額定數值。
2、由燒嘴、燃燒控制器、流量閥、流量計、熱電偶幾個部分組成的雙交叉先付控制系統,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溫度傳感器熱電偶吧需要進行精確測量的溫度變成電信號,這個電信號即是用來代表測量點的實際溫度,此測量點溫度期望給定值是由預先存貯在上位機中的工藝曲線自動給定的,并根據兩者數據之間的偏差值的大小,由PLC 自動調整燃料與空氣流量閥門的開合程度,通過電動的方式運行機構的定位以及空氣和燃料的控制比例,并接住孔板和差壓變送器測量空氣的流量,燃料的控制也通過一個專用的質量控制裝置來測量,是溫度精確的控制在必要的數值上。這種燃燒控制優點在于方式節省部件,并且溫度控制精確。
六、仿真鍋爐風機翼型葉片
鍋爐的內部的葉輪機械內部流暢需要帶有十分強烈的非定常特征,并且其內部構造十分復雜,不容易進行十分細致的測量實驗,并且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可以解釋流動分離、失速和喘振等流動現象的完善的流體力學原理,因此要了解機械內部流動的本質需要更加可靠詳細的流動實驗和數值模擬實驗,通過使用軟件二維數值模擬鍋爐風機翼型葉片,對空氣以不同方向吹入翼型葉片造成流動分離進行模擬,并根據模擬的數值創建而未模型,進行網格的劃分,設定邊界條件和區域,最后輸出網格,在使用求解器求解,這樣才可以對不同的氣流攻角的流動進行二維數值模擬,,達到模擬的目的,同時可以根據模擬不同攻角下所得到的速度矢量制成矢量圖進行比較和分析,最后得出鍋爐風機翼型邊界層分離和攻角的關系。
七、熱能動力工程的發展方向
1、熱能動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環境工程方向)主要掌握熱能與動力測試技術、鍋爐原理、汽輪機原理、燃燒污染與環境、動力機械設計、熱力發電廠、熱工自動控制、傳熱傳質數值計算、流體機械等知識。
2、熱力發動機及汽車工程方向掌握內燃機(或透平機)原理、結構,設計,測試,燃料和燃燒,熱力發動機排放與環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論,內燃機電子控制,熱力發動機傳熱和熱負荷,汽車工程概論等方面的知識。
3、制冷低溫工程與流體機械方向掌握制冷、低溫原理、人工環境自動化、暖通空調系統、低溫技術學、熱工過程自動化、流體機械原理、流體機械系統仿真與控制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掌握該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調系統、低溫系統,制冷空調與低溫各種設備和裝置,各種軸流式、離心式壓縮機和各種容積式壓縮機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4、水利水電動力工程方向掌握水輪機、水輪機安裝檢修與運行、水力機組輔助設備、水輪機調節、現代控制理論、發電廠自動化、電機學、發電廠電氣設備、繼電保護原理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水電廠計算機監控和水電廠現代測試技術方面的知識。
結束語
熱能動力工程的迅速發展使得熱力發動機專業方向,其中包括熱力發動機主要研究高速旋轉動力裝置,包括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渦噴與渦扇發動機、壓縮機及風機等的設計、制造、運行、故障監測與診斷以及自動控制等行業的發展都到了提速。熱動能的發展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鐵路及輕工等部門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若能將這些理論知識轉換成實際的運用,我國的能源壓力將大大降低。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風機翼型 數值模擬 鍋爐仿真
1.熱能動力工程的研究方向
熱動主要研究熱能與動力方面,是跨熱能與動力工程、機械工程等學科領域的工程應用型專業。目前我國有120多所院校開設有該專業,它由舊本科的九個相關專業合并而成,包括了原來的熱力發動機(080311)、熱能工程(080501)、流體機械及流體工程(080313)、熱能工程與動力機械(080319W)、制冷與低溫技術(080502)、能源工程(080506W)、工程熱物理(080507W)、水利水電動力工程(080903)、冷凍冷藏工程(081409)專業。
熱動主要學習機械工程、熱能動力工程和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專業通過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制圖、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熱工測試技術以及專業方向課程的學習,使我們具備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和熱工測試技術等熱能與動力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實驗技能和基本專業知識,掌握制冷空調設備、制冷裝置、動力機械與動力工程、流體機械等設計、制造和實驗研究的基本技術。在此基礎上,它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拓展空間很大,就業方向很廣,有電廠熱能工程及其自動化方向、工程熱物理過程及其自動控制方向、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方向、空調制冷方向等。同時,熱動還是現代動力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可見熱動是現代動力工程的基礎。
2.熱能工程技術在能源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
能源問題在當今社會舉足輕重,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能源動力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柱型產業,同時也是涉及多個領域高新技術的集成產業,在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中一直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風機是一種裝有多個葉片的通過軸旋轉推動氣流的機械。葉片將施加于軸上旋轉的機械能,轉變為推動氣體流動的壓力,從而實現氣體的流動。風機廣泛應用于發電廠、鍋爐和工業爐窯的通風和引風,礦井、隧道、冷卻塔、車輛、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風、排塵和冷卻等[1]。尤其是在電站,隨著機組向大容量、高轉速、高效率、自動化方向的發展,電站也對風機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鍋爐風機在運行中常發生燒壞電機、竄軸、葉輪飛車、軸承損壞等事故,嚴重危害設備、人身安全,也給電廠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2]。此外,風機一直是電站的耗電大戶,電站配備的送風機、引風機和冷煙風機是鍋爐的重要輔機,降低其耗電率是節能的一項重要措施。
3.熱能專業中工業爐的發展
工業爐是在工業生產中,利用燃料燃燒或電能轉化的熱量,將物料或工件加熱的熱工設備。
中國在商代出現了較為完善的煉銅爐,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在熔銅爐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了提高爐溫的技術,從而生產出了鑄鐵。1794年,世界上出現了熔煉鑄鐵的直筒形沖天爐。后到1864年,法國人馬丁運用英國人西門子的蓄熱式爐原理,建造了用氣體燃料加熱的第一臺煉鋼平爐。隨著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計算機控制系統的不斷完善,現代連續加熱爐也應運而生. 現代連續加熱爐爐型可以歸入兩大類:推鋼式爐和步進式爐。兩類爐型的根本區別,僅在于爐內的輸料方式。
4.爐內燃燒控制技術
其燃燒控制是步進爐的核心技術之一,手動控制已被自動控制方式所取代。目前大規格鋼錠推鋼式加熱爐可選用的燃燒自控方式通常有:
(1)空燃比例連續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由燒嘴、燃燒控制器、空氣/燃氣比例閥、空氣/燃氣電動蝶閥、空氣/燃氣流量計、熱電偶、氣體分析裝置、PLC等組成。工作原理是由熱電偶或氣體分析裝置檢測出來的數據傳送到PLC與其設定值進行比較,偏差值按比例積分、微分運算輸出4-20 mA的電信號分別對空氣/燃氣比例閥和空氣/燃氣電動蝶閥的開度進行調節,從而達到控制空氣/燃氣比例和爐內溫度之目的。
(2)雙交叉限幅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由燒嘴、燃燒控制器、空氣/燃氣流量閥、空氣/燃氣流量計、熱電偶等組成。工作原理是:通過一個溫度傳感器熱電偶把測量的溫度變成一個電信號,該信號表示測量點的實際溫度,該測量點的溫度期望給定值是由預存貯在上位機中的工藝曲線自動給定的。根據這兩個溫度值偏差的大小,PLC自動校準燃氣/空氣流量閥的開度。該閥通過電動執行機構定位。空氣/燃料比控制,借助于孔板和差壓變送器來測量空氣流量,燃氣的流量是借助于一臺安裝在燃氣支管上的質量流量計來測量,使精確的溫度控制得以實現。
5.軟件仿真鍋爐風機翼型葉片
由于鍋爐葉輪機械內部流場非常復雜,并帶有強烈的非定常特征,進行細致的實驗測量非常困難,目前尚沒有完善的流體力學理論解釋諸如流動分離、失速和喘振等流動現象,這就迫切需要可靠詳細的流動實驗和數值模擬工作來了解機械內部流動本質。將利用軟件對鍋爐風機翼型葉片進行二維的數值模擬,研究空氣以不同的方向流入翼型葉片入口所造成的流動分離。根據數值模擬的一般步驟:創建二維模型,進行網格劃分,設定邊界條件和區域,輸出網格,再利用求解器求解,對不同空氣來流攻角角下的流動進行二維數值模擬。在得到模擬結果后,對不同攻角下模擬所得到的速度矢量圖進行比較分析,得出鍋爐風機翼型邊界層分離和攻角的關系。(作者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參考文獻:
[1] 安連鎖.泵與風機[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
[2] 袁春杭.鍋爐引風機事故的預防[J].中國鍋爐壓力容器安全,2005,14(6):38-39.
篇6
關鍵詞:鍋爐設備及運行;鍋爐原理;本科教學;課程建設
作者簡介:馬有福(1978-),男,新疆伊犁人,上海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師。(上海 20009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度上海理工大學核心課程(鍋爐設備及運行)建設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8-0090-02
為拓展專業口徑,增強培養人才的適應性,1999年上海理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對原有的9個能源動力類二級專業進行了調整合并,成立了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并下設能源與環境工程、動力機械工程、制冷與空調工程以及工程熱物理四個專業方向。2013年我校“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更名為“能源與動力工程”,但四個專業方向保持不變。在上述四個專業方向中,能源與環境工程方向源于我校20世紀50年代創辦的鍋爐專業(后來改名為熱能工程專業),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校熱能工程專業形成了偏重于鍋爐設計與制造方向的特色,與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清華大學同一專業的方向類似。因而,集鍋爐理論、設計及計算為一體的“鍋爐原理”課程始終是本專業最主要的專業課程。[1,4]
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制造業生產效率提高,鍋爐制造企業的用人需求趨于減少,而火電廠及其他鍋爐運行單位的用人需求趨于增多。從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能源與環境工程)畢業生近幾年的就業統計來看,去往火電廠等鍋爐運行單位的人數在逐漸增多。
此外,隨著全社會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日益重視,廣大鍋爐運行單位逐漸成為本專業領域技術研發的重要力量,而且涌現出大量的能源科技服務企業,這與以往本專業科研任務基本由鍋爐主機制造企業承擔有所不同。因而,為適應新形勢下本專業人才培養的新需求,2013年我校將“鍋爐原理”課程的名稱改為了“鍋爐設備及運行”,同時對教學內容做了調整,以期在優化課程內容結構和拓展學生視野方面起到積極的效果。本文對這一項課程改革工作進行了總結和說明。
一、“鍋爐設備及運行”教學內容及其學時分配
“鍋爐設備及運行”課程(以下簡稱“本課程”)是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64學時),主要面向該專業的能源與環境工程方向(同時也作為選修課面向其余3個專業方向),其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為8個知識模塊。其中,模塊1~5為以往“鍋爐原理”課程的核心內容,模塊6~8為本次課程內容調整予以強化和新增的內容。
表1 “鍋爐設備及運行”課程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二、“鍋爐設備及運行”教學內容設計說明及探討
與以往的“鍋爐原理”教學內容相比,本課程教學內容有以下特點:
1.充分注意與相關課程的內容銜接,避免不同課程重復講授相同或相似內容
在多數本科院校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計劃中均將“燃燒學”或其相似課程列為了“鍋爐原理”的前修課程,我校為“工程燃燒學”。因此,在本課程教學內容中不再專門介紹基礎燃燒理論,但強調以燃燒理論為基礎深入講解各類鍋爐燃燒設備的技術原理和工作特性。
此外,鑒于與能源利用有關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能源與環境學科交叉日益緊密,在多數本科院校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計劃中設置了有關“燃燒污染物排放及控制”的專業課程,比如我校設置有“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因而,雖然“燃燒污染物排放及控制”的確是與鍋爐設備密切相關的議題,但為避免與后續課程的教學內容重復,在本課程教學內容中不再介紹“燃燒污染物減排與控制”。但與燃燒過程及燃燒設備密切相關的知識點(如低NOx燃燒技術等)仍保留在本課程的鍋爐燃燒設備模塊中講授。
另一方面,對那些屬于鍋爐設備重要工作過程,但在其他課程中未有涉及的理論知識點(如鍋爐水動力模塊中的氣液兩相流),仍在本課程中保留必要的學時講授,使教學內容具有與本科教育相適應的理論深度。
2.縮減鍋爐設計計算方法的學時,從而拓展課程知識面,并培養學生獨立自學能力
鍋爐設計是以大量計算為基礎,主要有強度計算、熱力計算、煙風阻力計算及水動力計算等。其中,熱力計算是鍋爐受熱面設計布置的依據,也是完成其他計算的基礎,在所有鍋爐計算中處于核心地位。因而在早期的“鍋爐原理”教學中,一般用與“鍋爐燃燒設備”大體相同的學時講授鍋爐熱力計算方法。然而,隨著本科專業向寬口徑培養方向的推進以及對大學本科通識教育的日益重視,專業課課時不斷縮減,所以必需對以往的“鍋爐原理”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取舍,從而在少學時條件下仍保證專業課程的培養質量。因此,本課程大幅縮減了鍋爐熱力計算的學時,僅在鍋爐總體設計與布置模塊中用2學時講授其基本計算原理、特點及程序,至于各類鍋爐受熱面的具體熱力計算方法則要求學生在課下自學。由于已有前修課程“傳熱學”的基礎,學生自學這部分內容是可行的。此外,在后續的實踐課程“鍋爐課程設計”(其主要任務為完成一鍋爐的熱力計算和總圖繪制)中,學生可在指導教師的輔助下進一步領會鍋爐熱力計算方法及其應用。由此,可節余出一些課時用于拓展課程知識面,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自學并完成工程設計計算的能力。
3.拓展和強化了鍋爐水處理方面的教學內容
絕大多數的工業生產過程都會耗水,與鍋爐設備密切相關的火力發電行業更是所有工業行業中的第一耗水大戶。因而,筆者認為以“卓越工程師”為培養目標的工科大學生,應該了解和掌握一些必需的水科學知識和水處理技術。然而在多數院校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選修課程列表中,未有設置“工業水處理”相關課程,我校亦是如此。為此,在本課程教學內容中加大了鍋爐水處理模塊的教學學時,以期以鍋爐水處理為載體,增強學生對水科學和水處理技術的認識。這部分內容的講授可以《熱力發電廠水處理》作為參考教材。
4.拓展和強化了鍋爐運行及事故方面的教學內容
在我校以往的“鍋爐原理”教學中,有關鍋爐運行的教學課時較少(一般為2~4學時),因而學生對相關知識點了解不深,知識面也較窄。正如“引言”中所述,在新形勢下鍋爐教學中有必要進一步拓展和強化鍋爐運行方面的內容。為突出這種變化,課程名稱由“鍋爐原理”改為了“鍋爐設備及運行”。鍋爐運行模塊的教學內容具有知識面廣、綜合性強的特點,而多數教師的從業經歷較為單一(即未有鍋爐運行單位的實踐經歷),使得這部分內容的講授會相對較難。對此,任課教師需從積極參與相關科研項目等各種可能的途徑加強學習和提高,從而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5.增加了鍋爐技術專題講座模塊,以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
隨著清潔高效發電技術的發展和可持續能源研究的興起,與之密切相關的鍋爐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和發展。為使學生了解鍋爐技術的典型應用和最新進展,在本課程中增加了鍋爐技術專題講座模塊,講授超(超)臨界發電及其鍋爐、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生物質鍋爐、聯合循環發電系統余熱鍋爐四個專題。該模塊主要講授各專題的關鍵技術與最新進展,對教師的授課準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有利于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為學生就業或進一步深造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
三、總結
在以往“鍋爐原理”課程的基礎上,本文對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64學時本科課程“鍋爐設備及運行”的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進行了設計,并對各個知識模塊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說明和討論。優化調整后的“鍋爐設備及運行”教學內容充分注意與相關課程的內容銜接,避免了不同課程重復講授相同或相似內容。同時由縮減鍋爐設計計算方法所占學時,拓展了課程知識面,強化了鍋爐水處理與鍋爐運行方面的教學內容,新增了鍋爐技術專題講座模塊。這些嘗試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鍋爐原理”課程的進一步改革具有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培萍,李偉然,徐敏強,等.“電站鍋爐原理”教學改革的實踐經驗[J].中國電力教育,2009,(146):80-81.
[2]趙雪峰.“電廠鍋爐原理及設備”課程教學研究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0,(173):97-98.
篇7
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建設目標
探索“學校主體、行業指導、校企合作”的多層次專業建設機制,深化“做中學,學做合一”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將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成為教育理念先進、軟硬件條件完備、人才培養質量優良和經濟社會服務功能良好的特色專業,努力成為新能源行業高技術人才培養的搖籃。
人才培養目標
專業面向市場需求、產業和領域需求,從知識、能力和素質的三維空間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且具有面向產業和領域需求的研發能力、工程組織和管理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有能力作為新能源材料研究、工程設計與開發、LED照明工程、太陽能光電/光熱和儲能系統及能源工程控制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新工藝和新技術、工程應用和技術管理的跨學科復合型專門人才。
人才培養規格
學生主要學習新能源及其利用、能源工程控制的基本理論,掌握各種能量轉換與有效開發利用的理論與技術,接受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進行新能源相關領域的材料研發、系統設計與控制、新工藝/新技術設計和工程應用等綜合能力。
(1)知識體系上,要求:①具有良好的數學、物理、電子、化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②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太陽能光電/光熱、LED發光照明、新型儲能系統、材料科學基礎、電子電路、計算機語言基礎知識;③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專業理論、基本技能,具有從事專業生產、技術管理、工藝設計、性能測試以及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及系統集成控制的研究與開發能力;④了解相近專業(如材料物理、自動控制、物理化學和物理學等)的一般原理和知識;⑤了解本專業領域的新成果和發展趨勢,熟悉國家關于新能源產業與工程研究、科技開發及相關產業政策,國內外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2)能力要求方面,要求具備:①新能源相關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及系統集成控制的研究與開發能力;②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具備材料設計和工程應用的編程能力;③外語的聽、說、讀、寫、譯基礎,能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④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追蹤本學科發展動態的能力;⑤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新能力,具備撰寫論文或技術報告的能力。
專業支撐條件建設
學科與學位點
專業擁有物理學一級重點學科作為學科支撐,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能源與材料物理二級學科博士點、能源與材料工程碩士點3個支撐學位點。至此,學院擁有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從本科到博士完整的培養體系。
師資隊伍
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2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名,具有博士學位8名,教師的專業方向涉及新能源材料、能源工程、電子及控制,師資隊伍專業結構有效保證了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近幾年來,專業教師在科研方面承擔了與可再生能源有關的包含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重大專項以及產學研合作項目等10多個項目。在太陽能應用方面,開發生產太陽能集熱板的關鍵技術和光熱系統控制技術,研制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關鍵技術和工程應用開發、開展太陽能電池材料基礎研究;在鋰離子電池方面,在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池塊關鍵技術、電解液添加劑和鋰電池研發平臺等方面都具有很扎實的研究和應用開發基礎。這些科研工作保障了本科專業的培養層次和行業競爭力。
完備的實驗條件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實驗科學,因此,在課程設置中加強了實踐環節設計,包括大學物理實驗、大學化學實驗、電子電工實習、工程訓練(包括光伏、光熱工程、鋰電池生產、能源控制工程)等諸多重要實習實踐環節。2013年獲批福建省先進材料與新能源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成了新能源基礎實驗室、新能源綜合實驗室以及專業創新實驗室。其中,專業創新實驗室主要包含納米技術、鋰電池技術、太陽能技術三個創新實驗平臺。尤其是已建成了100kW校內太陽能光伏發電實踐基地和校內鋰電池工程化實訓中心。這些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學院擁有福建省量子調控與新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為本科生課外科技項目和畢業設計提供重要的實驗條件。
校外實踐實訓基地
與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星網視易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福建三元達軟件公司、福州眾望達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日同輝太陽能應用技術有限公司等開展校企合作,建立大學生實踐基地。2012年獲批福建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
主要專業方向
(1)太陽能光伏。包含太陽能電池材料與太陽能發電工程兩個子方向。前者著重于太陽能電池材料性能改進、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發工作;后者著重于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與模式運行研究、能源智能控制以及系統應用推廣。
(2)太陽能光熱。包含太陽能光熱材料與太陽能光熱工程兩個子方向。前者著重于太陽能光熱轉換材料性能及新材料研究;后者主要開展光熱工程系統設計、運行管理以及能源智能控制。
(3)鋰離子電池。包含鋰離子電池材料研究與鋰電池工程化兩個子方向。前者著重于儲能材料性能及新型鋰離子電池材料體系研究;后者主要開展鋰電池生產與運行管理。
(4)智能能源測控。利用現代化通訊技術、嵌入式硬件技術、數字通訊及存儲技術、傳感器及控制技術以及最先進的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從能源管理角度開展節能、能源智能測量與控制研究。
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工作
福建師范大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從專業設置至今僅實施2年,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到課程設置和具體的實施過程,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在積累專業建設經驗的同時,在教材、師資、平臺建設、科技活動等方面仍需不斷改進和優化。
(1)教材問題。目前,需要做好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特別是專業實驗課程的教材建設。如新能源專業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課程,可結合實驗項目開設、儀器選擇先編寫實驗講議義,經過幾年的不斷完善,編寫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專業相關實驗教材。
(2)專業教師問題。當前,具有工科背景的教師很少,在今后的專業建設中,完善師資隊伍專業結構將是一大任務。
篇8
北京工業大學2015年碩士研究生擬招生學科目錄
院(所)、學科代碼、名稱 學科方向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01 機械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學院 223 0801 力學 _ 01動力學與控制 _ 02固體力學 _ 03流體力學 _ 04工程力學 2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11理論力學或812材料力學I 080200 機械工程 _ 0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 _ 02精密數控加工與自動化裝備 _ 03現代焊接技術與自動化裝備 _ 04機電系統控制及自動化 _ 05機構及機器人系統分析與控制 _ 06機械及微機電系統結構設計 7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11理論力學或812材料力學I或813電工學 0804 儀器科學與技術 _ 01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 _ 02現代測控技術及方法 _ 03計算機測試與控制技術 _ 04智能儀器與虛擬儀器技術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03電子技術I或812材料力學I或813電工學 085201 機械工程(專業學位) _0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及裝備 _02現代機械系統設計 _03機電液一體化設計與制造 _04現代測控技術與儀器 _05高端裝備強度與動態分析 9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09工程力學或813電工學 002 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232 0809 電子科學與技術 _ 01信號處理與電路 _ 02數字多媒體信息技術 _ 03信息光電子學與光通信 _ 04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與系統集成 _ 05電子器件、射頻和功率集成電路及可靠性 5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2信號與系統或823半導體物理 1、01-02方向選822; 2、03-05方向選823。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_ 01語音與音頻信號處理 _ 02多媒體通信技術 _ 03信號處理理論與通信技術 _ 04圖像與視頻信號處理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2信號與系統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_ 01自動控制理論及其應用 _ 02測控技術與自動化系統 _ 03智能系統與智能信息處理 _ 04信息融合與自主導航 _ 05計算機控制技術及其應用 6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1自動控制原理 085208 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位) _ 01信號與信息處理及其應用技術 _ 02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技術 _ 03多媒體通信技術 _ 04無線通信技術 _ 05嵌入式系統技術 3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22信號與系統 085210 控制工程(專業學位) _ 01工業過程的建模、控制與優化 _ 02系統工程(系統優化與決策) _ 03信息管理系統 _04生產過程綜合自動化 _ 05智能控制與智能系統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21自動控制原理 085209 集成電路工程(專業學位) _ 01集成電路設計 _02集成電路制備工藝及相關技術研究 _03微電子器件檢測與可靠性評價技術 16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23半導體物理 004 建筑工程學院 246 0814 土木工程 _01工程抗震減震與城市綜合防災減災理論、方法和技術 _02結構新體系與高性能材料 _03結構全壽命設計、健康監測與可持續發展 _04巖土與地下工程安全風險分析、評價方法和技術 _05工程施工技術與風險管理 _06水環境恢復工程及水質處理保障技術 _07建筑環境控制及能源利用技術 119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1數學一 ④841結構力學 或833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或843鋼筋混凝土結構 或 845水分析化學與水力學;或846傳熱學Ⅰ或867流體力學Ⅱ 1、土木工程(含工民建、道橋等)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1~05,考試科目可選841或833或843; 2、給排水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6,考試科目可選845; 3、暖通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7,考試科目應選846或867。 0823 交通運輸工程 _ 01道路與鐵道工程 _ 02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_ 0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48道路工程 或 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與控制 1、01方向選848; 2、02-03方向選849或832。 0815 水利工程 _ 01水文學及水資源 _ 02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_ 03水工結構工程 _ 04水利水電工程 _ 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1數學一 ④841結構力學或844水力學Ⅱ 085213 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 _01工程抗震減震與城市綜合防災減災理論、方法和技術 _02結構新體系與高性能材料 _03結構全壽命設計、健康監測與可持續發展 _04巖土與地下工程安全風險分析、評價方法和技術 _05工程施工技術與風險管理 _06工程項目管理及信息化 _07水環境恢復工程及水質處理保障技術 _08建筑環境與能源利用技術 10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41結構力學或833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或845水分析化學與水力學 或846傳熱學Ⅰ或867流體力學Ⅱ 1、土木工程(含工民建、道橋等)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1~06,考試科目可選841或833或843; 2、給排水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7,考試科目可選845; 3、暖通或相近專業考生報考方向可選08,考試科目應選846或867。 085222 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學位) _01道路交通安全理論與道路工程技術 _02交通規劃與交通控制理論及方法 _03智能交通、仿真與可持續發展整合體系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48道路工程或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與控制 1、01方向選848; 2、02-03方向選849或832。 1256 工程管理(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8 ①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005 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 152 070304 物理化學 _01能源材料物理化學 _02催化化學 _03納米材料物理化學 _04界面物理化學與分離技術 1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84物理化學I ④887無機化學II · 0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_ 01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先進環境能源理論與技術 _ 02強化傳熱傳質理論與工程應用 _ 03制冷低溫系統及其環保節能理論與技術 _ 04車輛及動力系統節能、凈化與控制 2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 ②201英語一 · ③301數學一 · ④851傳熱學Ⅱ或852工程熱力學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_ 01綠色化學與精細有機化工 _ 02工業催化與納米科學 _ 03膜科學與化工分離技術 _ 04材料化學理論與應用 _ 05先進材料合成及催化應用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14物理化學Ⅲ或820有機化學I或878化工原理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_ 01環境規劃與污染防治 _ 02污染控制化學 _ 03環境分析與監測 _ 04環境規劃與管理 _ 05水污染控制工程 _ 06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2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56環境影響評價或857微生物基礎I或858環境工程學 1、只有05方向招日語考生; 2、01-04方向,選856; 3、05方向選857; 4、06方向選858。 085206 動力工程(專業學位) _01可再生能源利用與先進環境能源技術 _02能源動力系統優化及工程應用 _03制冷低溫系統及其節能環保技術 _04動力機械及車輛動力系統節能、凈化與控制 32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51傳熱學Ⅱ或852工程熱力學
085229 環境工程(專業學位) _01水污染控制工程 _02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_03環境規劃與管理 3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56環境影響評價或857微生物基礎I或858環境工程學 1、01方向選857; 2、02方向選858; 3、03方向選856。 006 應用數理學院 98 0701 數學 _ 01基礎數學 _ 02應用數學 _ 03運籌學與控制論 _ 04科學計算 3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3數學分析 ④865高等代數 0714 統計學 _ 01非參數統計與數據分析 _ 02應用統計 _ 03生物統計 _ 04金融工程與應用概率 _ 05經濟統計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3 數學分析 ④865 高等代數 0702 物理學 _ 01理論物理 _ 02凝聚態物理 _ 03光學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2普通物理I ④861量子力學或863光學 1、01方向選861; 2、02方向選861或863; 3、03方向選863。 0803 光學工程 _ 01脈沖激光技術與應用 _ 02信息光學與應用 _ 03微納光學 _ 04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8激光原理 0252 應用統計(專業學位) _01生物醫學統計 _02精算統計 _03數量金融 _04質量管理統計 1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3數學三 ④432統計學 007 計算機學院 151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_ 01 計算機系統結構 _ 02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_ 03計算機應用技術 _ 04 信息安全 6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95 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 085211 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 _ 01計算機網絡技術 _ 02計算機軟件技術 _ 03計算機應用技術 _ 04信息安全技術 8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96數據結構 009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140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_ 01生態環境材料與資源循環技術 _ 02稀土、難熔金屬等功能材料 _ 03高性能結構材料技術 _ 04先進材料加工技術 _ 05光電信息與高效能源材料 8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75材料科學基礎 085204 材料工程(專業學位) _ 01生態環境材料與資源循環技術 _ 02稀土、難熔金屬等功能材料 _ 03高性能結構材料技術 _ 04先進材料加工技術 _ 05光電信息與高效能源材料 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或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75材料科學基礎 011 經濟與管理學院 182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_ 01技術與項目管理 _ 02戰略管理與社會網絡 _ 03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_ 04城市管理 _ 05運作管理與質量管理 _ 06金融工程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801管理學或804經濟學原理或805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0202 應用經濟學 _01金融學 _02國際貿易學 _03產業經濟學 _04區域經濟學 _05數量經濟學 _06統計學 _07勞動經濟學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3數學三 ④804經濟學原理 1202 工商管理 _ 01會計學 _ 02企業管理 _ 03旅游管理 _ 04技術經濟及管理 1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801管理學或804經濟學原理 1251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99 ①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1252 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20 ①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012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60 0833 城鄉規劃學 _ 01城鄉規劃理論與方法 _ 02居住區規劃與設計 _ 03城市設計與景觀規劃 _ 04歷史城市與街區保護規劃 _ 05城市防災減災規劃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33城市規劃原理 ④503城市規劃與設計 接收建筑學、城市規劃學(含園林景觀)專業的考生報考。 0851 建筑學(專業學位) _01都市建筑設計及理論 _02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更新 _03建筑與城市綠色環境技術 _04城市設計方法及理論 4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筑學基礎 ④504建筑快速設計 接收建筑學、城市規劃學專業的考生報考。 085237 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學位) _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7工業設計基礎 ④502產品設計 接收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藝術設計專業等相關專業考生報考。
013 激光工程研究院 66 0803 光學工程 _ 01 激光先進制造技術 _ 02 非金屬材料的激光加工技術 _ 03 先進光纖激光技術 _ 04 超短脈沖激光技術 _ 05 高功率固體激光技術 _ 06 高功率半導體激光技術 _ 07 微納光學與微納制造 _ 08 生物光子學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8激光原理或812材料力學I或875材料科學基礎或886生物化學 0702 物理學 _ 01 激光與材料相互作用 _ 02 激光光電子學 _ 03 強場與超快光子學 6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2普通物理I ④828激光原理或864光電子學或861量子力學 085202 光學工程(專業學位) _ 01激光先進制造技術與工程 _ 02高功率激光技術與系統 _ 03激光3D打印技術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28激光原理或875材料科學基礎或812材料力學I 014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30 0303 社會學 _ 01社會學 _ 02人口學 _ 03社會工作 _ 04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652社會學理論 ④877社會學方法 0352 社會工作(專業學位) _ 01社區工作與服務 _ 02社會服務管理 _ 03企業社會工作 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331社會工作原理 ④437社會工作實務 015 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74 0710 生物學 _ 01細胞生物學與基因工程 _ 02化學生物學與分子醫學 _ 03天然產物與生物有機化學 _ 04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 _ 05分子檢測與生物芯片 _ 06生物力學與生物電子學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21細胞生物學或683分析化學或662普通物理I ④854有機化學或886生物化學或806電子技術 1、01、05方向選621和886; 2、02-03方向選683和854或886; 3、04方向選662和854或886; 4、06方向選662和806。 0831 生物醫學工程 _ 01生物醫學電子與信息處理 _ 02生物力學及醫學應用 _ 03化學生物學與分子檢測 _ 04分子設計與生物信息學 _ 05藥物合成工藝與新技術 1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06電子技術或812材料力學1或886生物化學 1、01方向選806; 2、02方向選806或812; 3、03-05方向選886。 085230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 _ 01生物醫學電子與醫療儀器 _ 02生物力學及醫學應用 _ 03生物制藥工程 _ 04分子醫學工程 _ 05蛋白質組學與基因組學 3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06電子技術或854有機化學或886生物化學 1、01-02方向選806; 2、03-05方向選854或886。 018 外國語學院 8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_ 01應用語言學 _ 02英美文學 _ 03商務外語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61二外日語或262二外法語 ③610基礎英語 ④816高級英語 025 軟件學院 107 0835 軟件工程 _ 01軟件工程理論、技術與應用 _ 02嵌入式計算與物聯網 _ 03數字媒體技術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93軟件工程學科專業基礎 085212 軟件工程(專業學位) _ 01 物聯網軟件與系統 _ 02 軟件工程技術與應用 _ 03 數字媒體技術與應用 _ 04 嵌入式軟件與系統 _ 05 軟件工程服務與應用 92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92軟件專業基礎綜合 026 固體微結構與性能研究所 22 0702 物理學 _ 01研究及發展先進“顯微學”表征技術、裝置及設備 _ 02跨尺度先進材料顯微結構與性能關系研究 _ 03研究發展新材料、新器件及新應用 1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62普通物理I ④862固體物理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_ 01研究及發展先進“顯微學”表征技術、裝置及設備 _ 02跨尺度先進材料顯微結構與性能關系研究 _ 03研究發展新材料、新器件及新應用 1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75材料科學基礎 028 高等教育研究所 16 0401 教育學 _ 01高等教育與大學管理 _ 02高等工程教育 _ 03學生事務管理 _ 04大學教學論 _ 05現代教育技術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30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0451 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_ 01教育管理 _ 02心理健康教育 _ 03現代教育技術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33教育綜合 ④教育管理與教學論 或 教育技術綜合 1、01-02方向選教育管理與教學論; 2、03方向選教育技術綜合。 029 循環經濟研究院 12 020106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_ 01循環經濟理論與模式 _ 02資源經濟理論與應用 _ 03環境經濟管理與評價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3數學三 ④810資源經濟學 0202J1 資源環境與循環經濟(交叉學科) _ 01循環經濟理論與模式 _ 02資源經濟理論與應用 _ 03“城市礦產”理論與應用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3數學三 ④815生態經濟學 0805J2/0830J3 資源環境與循環經濟(交叉學科) _ 01資源循環科學與技術 _ 02“城市礦產”開發與應用 _ 03環境污染防治與管理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17環境材料基礎 歡迎資源循環、材料、環境、生態類等相關理工科考生報考
036 學院 10 010108 科學技術哲學 _ 01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 _ 02工程倫理學 _ 03生態哲學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20科學技術史 ④825哲學 0305 理論 _ 01基本原理 _ 02中國化研究 _ 03思想政治教育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51基本原理 ④883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 035 藝術設計學院 22 1305 設計學 _ 01 產品設計 _ 02 環境設計 _ 03 服裝與服飾設計 _ 04 工藝美術 _ 05 數字媒體藝術 _ 06 視覺傳達設計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22設計史論 ④505快題設計 505考試為6小時。 1351 藝術(專業學位) _ 01 產品設計 _ 02 環境設計 _ 03 服裝與服飾設計 _ 04 工藝美術 _ 05 數字媒體藝術 _ 06 視覺傳達設計 _ 07 動畫 _ 08 繪畫 _ 09 雕塑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622設計史論 或 619美術史論 ④505快題設計 或 506專業創作 1、01-04方向選622和505。 2、05-09方向選619和506。 3、506和505考試時間為6小時。 085237 工業設計工程 _01 工業設計 _02 設計管理 _03 交互設計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7工業設計基礎 ④502產品設計 報考02設計管理的考生須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專業不限。 039 城市交通學院 87 0823 交通運輸工程 _ 01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 _ 02道路與交通工程設計方法 _ 03交通安全理論與技術 _ 04智能交通控制與信息處理 _ 05路基路面結構與材料 _ 06道路養護與運營管理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48道路工程 或 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與控制 1、01-04方向選849或832; 2、05-06方向選848。 085222 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學位) _01交通規劃技術 _02交通管理與工程設計 _03交通信息與控制技術 _04道路設施設計與施工技術 _05道路養護與管理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48道路工程或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與控制 1、01-03方向選849或832; 2、04-05方向選848。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_ 01智能交通信息處理 _ 02虛擬現實與交通仿真 _ 03物聯網信息感知與智能處理 _ 04智能人機交互與多媒體技術 _ 05交通大數據智能處理技術 21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95 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 085211 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 _ 01智能交通信息處理 _ 02虛擬現實與交通仿真 _ 03物聯網信息感知與智能處理 _ 04智能人機交互與多媒體技術 _ 05交通大數據智能處理技術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96數據結構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_ 01智能交通系統控制 _ 02自主車輛與車路協同 _ 03交通圖像與視頻信號處理與分析 _ 04交通信息智能化處理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1自動控制原理 085210 控制工程(專業學位) _ 01智能交通系統管理與控制技術 _ 02智能車輛與車路協同控制技術 _ 03交通信息處理方法與應用 _ 04交通圖像與視頻信號處理技術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21自動控制原理
篇9
從全國開設工程管理專業的高校來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學、土木工程等為主干學科,下設有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投資與造價管理、國際工程管理和物業管理等5個專業方向。如何體現具有能源與電力類背景的專業特色、適應工程管理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需要、不斷完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是能源與電力類高校工程管理專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沈陽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發展介紹
沈陽工程學院是2003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原沈陽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與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合并組建的新建本科院校。2006年開辦工程管理本科專業,專業方向為電力建設項目管理。工程管理專業應充分依托沈陽工程學院電力學科的優勢,遵循學院“依托行業、面向市場、工程教育、職業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滿意。”的辦學理念,培養具有較強的人文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工程技術人才,具有工程背景的現代管理人才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現代服務人才的人才培養定位,構建出我院工程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框架,立足遼寧、面向東北、輻射全國,服務于電力行業,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級工程管理復合型人才。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和建筑行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較系統地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土木工程技術理論和專業知識,面向電力工程、電力建設等工程建設領域、工程造價領域,從事電力項目投資與造價控制、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等相關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2.培養要求
(1)政治素質與思想品德要求:
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質、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以及職業道德。
(2)基本素質要求:
①具備大學層次的文化素質和人文素質;
②具備實踐、創業、創新的素質;
③具備競爭意識、合作精神、積極探索、開拓進取的能力。
(3)專業素質要求:
①系統掌握土木工程技術、電力工程技術、管理學、經濟學、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須的建筑制圖與識圖、工程經濟、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造價管理等現代項目管理的基本技能。
②具有電力工程建設全過程(招投標、施工、竣工驗收、監理)的基本管理能力;
③具有從事工程造價的編制、評估、審核、控制及管理的能力;
④能夠運用工程管理的方法解決基本的工程實際問題;
⑤具有閱讀工程管理專業外語文獻的基本能力;
⑥具有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夠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工程管理問題;
⑦具有初步的工程管理研究工作的能力。
(4)自學能力與創新意識要求。具有掌握新知識、新技術的自學和繼續學習及自主創業的能力;
(5)身體、心理素質要求。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體能和適應本崗位工作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3.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大學外語、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基礎、工程經濟學、工程造價管理基礎、工程結構、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
(1)理論課程
高等數學、大學外語、計算機基礎、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運籌學、工程經濟學、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基礎、工程概預算、工程力學、工程結構、建筑識圖、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工程造價管理、工程造價的計價與控制、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電力工程基礎、電力生產概論、工程結構、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等。
(2)主要實踐環節
本專業培養方案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工程測量實習(1周),專業認知實習(2周),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1周),工程結構課程設計(1周),工程經濟學課程實訓(1周),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實習(2周),工程估價課程實訓(2周),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1周),專業認知實習(2周),專業綜合實習(2周),畢業實習(10周),畢業設計(7周)。另外,應安排一定數量的學時,聘請工程界、實業界有關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或與學生進行專題研討,以增強學生對相關專業實際發展狀況的了解。
4.就業或發展方向
學生畢業后,可以在事業單位的工程建設管理部門、電力建設公司、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與經營企業、工程造價審核所等單位從事有關投資與造價控制、項目決策和電力工程全過程管理工程咨詢等方面的工作。畢業生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具備相應的實踐經驗,可考取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咨詢師、注冊評估師、注冊招標師等相應注冊執業資格,并從事相關工作。
5.修業年限及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3~6年彈性學制;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二、培養方案的學時學分比例分配表
沈陽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分別設置了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專業教育、通識教育、實踐教學和課外培養共六個課程平臺,五個課程模塊: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專業基礎課程、集中實踐環節和創新培養模塊,分為必修和選修兩種類別。課程平臺及學分比例詳見表1。
三、工程管理專業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設置及分析
沈陽工程學院工程管理的專業培養方案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共設置40學分,占總學分的22.6%,時間從第一學期到第八學期共18個環節。其中設置了工程測量實訓、工程結構實訓、工程估價實訓和工程項目管理實訓,并強化了工程項目管理軟件實訓、工程概預算軟件實訓、工程項目沙盤模擬實訓、電力工程實訓,從而更加有效地結合工程管理實踐,使學生更好地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工程管理專業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詳細設置見表2。
四、能源與電力類高校工程管理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的優化
1.培養方案定位準確
即面向電力工程等工程建設領域、工程造價相關領域,從事項目施工管理、工程造價管理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2.充分體現能源電力類背景院校的學科特色
根據人才市場對同時具有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知識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突出電力工程項目管理與工程造價方向專業特色,在開設電力工程基礎、動力工程基礎、電力生產概論、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等工程技術類課程的基礎上,利用學院的優勢學科的基礎實驗室優勢,加大教學實踐環節力度。如電力工程實訓、發電廠動力設備實訓。
3.增加專業方向、相應模塊課程
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專業課程分模塊教學,增設兩個專業方向,同時開設項目工程造價管理和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方向專業課程,主要有工程造價管理基礎、工程造價的計價與控制;電力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有電力工程基礎、電力生產概論、電力生產實習、電力工程施工管理、電力設備概論、電力工程質量管理、電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電力工程實訓等課程。明確專業方向的培養方案專業課設置也沒有方向性,課程設置比較雜,而工程管理專業涵蓋范圍較廣。
依托我院的電力行業優勢,利用我校現有教學資源和學科優勢,增設電力工程管理專業方向,同時課程具有針對性。
按照職業能力的要求,從職業資格認證角度增設了造價師方向,并結合注冊造價師的考試科目,合理地安排了課程,增加崗位適應能力。主要課程有:建筑工程招投標理論與實務、工程造價審計、工程造價案例分析、工程項目投資與融資、工程造價管理實訓等課程。
參考文獻:
[1]丁華軍.財經類高校工程管理專業本科教學培養方案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1,(16).
[2]河南理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Z].2010.
篇10
傳統建筑材料既要改善性能,又要增加其品種:比如粘土實心磚向空心磚發展、粘土向非粘土制品發展、單一墻體向復合型墻體發展;混凝土向快硬、高強、輕質、復合和環保節能方向發展;鋼材的發展是采用低合金、熱處理方法提高其屈服點和綜合性能。組合材料要大力加以開發,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材料組合,利用各自的優越性開發出高性能的便于使用的建筑產品,應該成為21世紀土木工程的一個重要特征。化學合成材料用于抗力結構是材料發展的嶄新領域,現階段化學合成材料一般只用于裝飾配件及部件。
2.土木工程向更高、更深、更快的方向發展
為了拓展發展空間,土木工程向更高、更深的方向發展,現在高樓比比皆是,目前最高建筑是被稱為“臺北新地標”的101大樓,于1998年1月動工,樓高508米(含天線),主體工程于2003年10月完工。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風阻尼器”,還有兩臺世界最高速的電梯,從一樓到89樓,只要39秒的時間。日本提出摩天城方案是400米見方,地下60米深,地上1000米高的六邊形建筑,總建筑面積800萬平方米,可居住3.5萬人。
土木工程向更快的方向發展,便出現了高速鐵路、公路和隧道。磁懸浮列車的設計時速可達500Km/h,目前運行中的山海磁懸浮列車工程西起軌道交通二號線龍陽路站,東至浦東國際機場,它既是連接機場和市區的大運量高速交通線,也是一條觀光旅游線,是新世紀上海交通建設的重點項目。路線正線長30公里,設計時速為430公里/小時,總投資約89億元人民幣。
3.大力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目前狀況是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造價計算、管理等,發展智能建筑是推廣計算機在土木工程中應用的一個方面。
4.土木工程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
人工向機械化、工業化轉變;企業管理模式改變,由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轉變,全面推廣“項目管理制”。
5.向沙漠和海洋進軍
(1)向海洋拓寬
為了防止機場噪音對城市居民的影響,也為了節約使用陸地,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建造在位于大阪府泉州沖海域的人工島上。2000年7月5日,日本一座長lO00m的浮動機場已試飛成功。預計今后日本將會出現越來越多類似的人造陸地。可行性研究表明上海應向海要地,近海建設人工島。建成后,即可得到深水泊位,且四周水域全可剎用。如海上機場、海上垃圾場、港口等都適合建在離城市不遠的近海。
(2)向沙漠進軍
全世界約有1/3陸地為沙漠。世界最大撒哈拉沙漠是石漠,由許多山峰被侵蝕而成,世界未來學會對下世紀初世界十大工程設想之一是將西亞和非洲的沙漠改造成綠洲。如果沙漠大面積綠化,將同時改造了沙漠氣候。改造沙漠首先必需有水,然后才能綠化和改造砂土。光靠興修水利引進淡水還不夠,國際上正在研究開發使用太陽能淡化海水方案。
6.發展可持續性的土木工程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1987年為可持續發展做出的定義是:“可持續是指資源的開發利用、投資的指導、技術發展的方向與制度變化相互協調,并使當前和未來滿足人類需要與渴望的潛在能力得以改善的一種變化過程;可持續發展可在不犧牲后代滿足其需要能力的條件下滿足當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