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享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3 10:06: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以分享為話題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以分享為話題的作文

篇1

(廈門大學 嘉庚學院,福建 漳州 363105)

[摘 要]文化是旅游者出游的出發點和歸結點,是旅游業的靈魂。面對目前文化旅游在世界范圍內的蓬勃發展,本文在對文化旅游產品界定的基礎上,闡述了文化旅游產品對旅游目的形象塑造的作用機理。最后,通過《印象·劉三姐》的案例分析,為我國其他地區開發文化旅游產品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也對其他旅游目的地提升形象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

關鍵詞 ]文化旅游產品旅游目的地形象《印象·劉三姐》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

旅游目的地形象一般認為是旅游者、潛在旅游者對旅游地的總體認識和評價,是旅游地在旅游者、潛在旅游者頭腦中的總體印象。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任務是要挖掘旅游地的核心資源,過開發特色旅游產品,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鮮明獨特的印象。而文化旅游產品正是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效途徑之一。

從旅游者的消費方式和特征來看,文化旅游產品應該是一條完整的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鏈接線路。這條線路包含了旅游者文化旅游過程中所需的各項要素: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蘊涵與主題、文化旅游設施的文化內涵與風格、文化旅游服務與管理的文化指向等等。所以文化旅游產品不僅要具備滿足旅游者休閑娛樂的功能,還要具備文化藝術內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1 文化旅游產品對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作用分析

影響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子十分復雜,其中旅游者的心理作用機制對整個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根據消費價值理論,當旅游者購買旅游產品時,如果他們認為得到了較高的價值,那么這個旅游地就有較鮮明的形象,亦即形象能從旅游者對旅游產品的期望利益中形成。

1.1文化旅游產品可以增強旅游目的地實用價值屬性

實用價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它完成其實用的、功利的或物質的目的的能力結果。文化旅游產品的內核是文化,但其通過迷人的物質設施、有形的文化景觀等表現出來,這些具有獨特魅力的實用價值可以讓旅游者對目的地有較深的印象,通過這些顯著的、物質的屬性取得的實用價值又獲得了文化的熏陶,讓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深化。

1.2文化旅游產品增強了旅游目的地的社會價值屬性

社會價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其與一個或多個特定的社會團體相聯系的結果。現在旅游產品的競爭上升到旅游地文化的競爭,并且,當今旅游者對追求文化的渴望,決定了文化旅游產品在市場上的炙手可熱。這說明了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設計可以讓其與社會上的需求接軌,提高社會價值屬性。

1.3文化旅游產品增強了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價值屬性

情感價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其喚醒情感或感情狀態的能力的結果。替代物當其與特定的感情或情感相聯系或能推動或保全其情感時取得情感價值。文化旅游產品挖掘了旅游目的地特殊的地域文化,向旅游者傳達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其中包含的吸引要素和服務要素都足以喚起旅游者心中的共鳴。

1.4文化旅游產品增強了旅游目的地的獵奇價值屬性

獵奇價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其喚起新奇、提供新事物及滿足求知欲望的能力的結果。替代物通過提供新的或不同的事物的能力取得獵奇價值。文化的內涵是復雜的,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由該地經過漫長的歷史積淀,并且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示著,如文化旅游產品就通過開發旅游目的地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當地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等,這些可以激起旅游者對異文化的好奇,滿足他們對異文化的求知心理。

1.5文化旅游產品增強了旅游目的地的附加價值屬性

附加價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選擇者所面對的特定的情景或背景作用的結果。替代物在能提高它們的實用或社會價值的先前自然或社會可能性的展現中取得附加價值。在前面提到的文化旅游產品中的特殊的服務屬性可以讓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體驗到超值的享受。在旅游過程中設施的文化內涵和風格、文化服務與管理的文化指向可以讓旅游者感受到其中附加價值,對旅游目的地的整體印象具有加分作用。

2 《印象·劉三姐》對桂林形象的影響及啟示

面對文化旅游市場的蓬勃興起,我國各地也推出不同形式的文化旅游產品,其中廣西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這一文化旅游產品創意得到了成功的運作,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也推進了桂林旅游形象的傳播,成為文化旅游產品開發設計的一個典范。

2.1《印象·劉三姐》對桂林形象的影響

第一,《印象·劉三姐》借劉三姐這一人們心目中的經典,讓觀眾徜徉于自身的美好回憶當中。它借著觀眾們心目中對劉三姐的美好印象,加強演出本身的感染力,既能引起年長觀眾對過往美好的回憶,又能引發年輕觀眾們對曾經經典的向往。所以說,《印象·劉三姐》已不單單是一場單純的演出,已逐步發展成為了桂林旅游的另一個招牌景點。

第二,桂林一向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聞名于世,給人們帶來的是優美的自然風光,但如今人們對旅游項目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為了獲得單純視覺上的享受,更希望挖掘到更為深層次的內容,比如精神層面上文化的沖擊,最終追求心靈上的愉悅。而《印象·劉三姐》讓游客走進山水,將桂林的文化內涵深入到游客心中,真正為文化的本質所感染,那么在游客心目中桂林的旅游形象就不單單是山水了,而是桂林所包涵著的文化魅力。

通過以上文化旅游產品對旅游目的地各種價值屬性的影響分析,我們了解到對文化旅游產品進行合理設計開發,可以增強旅游者心目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生成,加深對旅游目的地印象,并為重游提供了可能。

2.2啟 示

綜上所述,文化旅游產品蓄勢待發,但在開發過程中切忌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追求目的地形象的提升而肆意開發當地的文化旅游資源,否則物極必反。因此,為了達到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的作用,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在開發文化旅游產品的同時,更應注意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實現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因為目的地形象在相對可變性下更具有穩定性,特別是通過開發文化旅游提升了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內涵更豐富而具有長久不變的特點。所以,在開發文化旅游產品時應把握開發和保護之間的度,合理地對目的地文化資源進行整合,保證文化旅游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2)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應注意創意的提升。因為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經營者創造的觀賞對象和休閑娛樂方式為消費內容,是旅游者獲得富有文化內涵和深度參與旅游體驗的旅游活動的集合。這說明文化旅游追求的就是創意,即創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這樣才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特殊文化需求,讓創意的文化增強其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感知。

(3)文化旅游產品還應注重社區的參與。Murphy(1985)認為 “地方的友好,居民的文化、生活方式等都屬于旅游產品的成分”,因此,強調社區參與是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的主要內容,社區參與的意義就在于塑造旅游氛圍的真實性,減少旅游與社區之間的矛盾。而且,只有社區積極參與,才能夠讓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認知具有整體性,真實性。

總而言之,在旅游業迅猛發展的今天,旅游目的地應著力尋求該地文化旅游產品與其形象提升的內在的契合關系,深層次開發文化旅游資源,設計文化旅游產品,從而實現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參考資料:

[1]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以桂林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篇2

Although I’ve had a busy school life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getting along with such amazing classmates has made me the luckiest person in the world.

In one of those unforgettable days, we had a basketball game. During the tough time, I could feel that everyone in my class was so concentrated that our hearts were beating together fast. We brought the players not only encouragement but also some real help and skills. Though there were only three people on the front line, I knew it was 39 people fighting side by side and we would never give up. At last, we won the game. With great excitement, all of us jumped around and burst into tears.

There’s no doubt that we’ll always go through hard times together and I’ll never forget the happiness we shared. I love my school life with my lovely Class 3.

【參考譯文】

雖然我在過去的三年里過著忙碌的學校生活,但是和這些了不起的同學相處使我成為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在那些難忘的日子里,我們舉行了一場籃球賽。在這艱難的時刻,我能感覺到我們班上的每個人都很專注,我們的心一起跳動的很快。我們不僅給球員們帶來了鼓勵,還帶來了一些真正的幫助和技巧。雖然只有三人在前線,我知道這是39人并肩戰斗,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最后,我們贏得了比賽。我們興奮得跳了起來,突然大哭起來。

毫無疑問,我們會一起度過艱難的時光,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分享的快樂。我愛我的學校生活與我可愛的3班。

 

更多推薦:

1.我難忘的校園生活英語作文

2.中考高分英語作文:我的低碳生活

3.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英語作文

4.中考英語話題作文:低碳生活

5.以低碳生活為主題的英語作文

6.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英語作文

7.中考英語作文:健康的生活習慣

篇3

把握好身邊的距離吧!他使你在盡情享受陽光的燦爛時又不會被陽光灼傷雙眼;他使你在聆聽濤聲的壯美時又不會被海浪打濕衣衫。把握好身邊的距離,才能在前行的路上,為自己不斷注入新的活力!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以距離為話題中考作文600字左右,供大家學習。

以距離為話題中考作文600字左右1我與媽媽距離十米,心的距離一百米。

又是一場不可避免的爭吵。媽媽面紅耳赤眼睛瞪的大的,似乎要噴出火來,將我燒的體無完膚。我倔強地昂著頭,直視媽媽的眼睛,毫不服軟,聲音一個調一個調地升高。隨著一陣風刮過的聲音的響聲,我的臉火辣辣的,手中的玻璃杯砸在地板上,散落成一朵花,似乎預示著什么東西的破碎。

我與媽媽距離九米,心的距離,九十米。

我漫無目的地換頻道,直至姐姐叫我,才磨磳到餐桌上去吃飯。我毫無表情地盛飯打菜,走到客里蜷縮在沙發上扒飯。碗里都是我愛吃的菜。媽媽走過,很輕的一句話:“小心噎著”。我動了動嘴唇,但仍一句話不說,昨日的爭吵,我仍記的,那破碎的玻璃還在眼前晃著光。

我與媽媽距離五米,心的距離,五十米。

滿桌的作業折磨著我,不知第幾次掐自己的時候,媽媽捧著牛奶進來了。輕輕放下,不溫不冷地開口:“早點睡”。我將牛奶推遠一些,繼續做作業。

猛地抬頭,牛奶撞入眼簾,牛奶早已凝出一層薄膜,杯口上方的幾絲熱氣也不見了蹤影,杯壁上有著柔和的手指觸過的紋路,一圈環著一圈。我輕抿一口,牛奶卻有著蜜一般的甜。我開始后悔幾天前的爭吵。

我與媽媽距離零米,心的距離,零米。

心煩意亂上QQ,準備跟好友大吐苦水,卻收到一段留言:媽媽知道錯怪了你,媽媽也只是為你好,長大了你就會明白的……我忽然覺的心暖暖的,兩周前的爭吵也記不的多少,忘了為何爭吵,記憶模糊了。

媽媽回家:“死丫頭,在干嘛呢?”“沒什么,看我媽的留言!”我故意加重了語氣,媽媽沒多大的驚訝:“好像是一周前發的吧……忘了發什么了……”我佯怒:“什么啊!這么沒誠意……”“幫我為炒菜吧。”“別扯開話題啊!”“先來搭把手!”“媽媽……”

廚房響起了一首和諧的交響樂……我嘻笑著與媽媽打鬧,心靈零距離。

以距離為話題中考作文600字左右2這世上最近的距離,莫過于你我相隔甚遠,你仍然能夠感受到我愛你。

老弟,你我相差八歲,這么大的年齡差距,讓我不由得覺得我不會愛你。見你第一眼,你躺在上一秒是我嗎媽、下一秒是咱媽的懷里吃奶。你的小拳頭在空氣中揮來揮去,從那一刻開始,我決定和你一戰到底。

戰場從醫院搬到了家里,一樓的地板上,到處堆的都是你的玩具。我的芭比娃娃,被你的變形金剛擠走,我的零食都被挪走,到處都是奶粉罐,連空氣中都是痱子粉的味道。我對你極是討厭,還會對你大吼大叫。

經過了三年多的磨合,你逐漸成為我的珍貴。我們會一起討論漫畫,搜羅動畫城或者動畫電影,有什么樣的小秘密都會給對方保管,這樣的你真的很好。

我記得那一次,天下雪了,路上滑。我沒有騎車,步行回家。剛好同學一路上有說有笑,到了分別的地方,我突然望向前面有一個小小的黑影。我走近幾步,定睛一看,是弟弟,他正望著我,眼神里止不住的溫柔,在與他隔著一整條街家的距離,我們相對無言,只是看向對方,那時才發現,距離可以很遠,但愛永遠都不會遠。我快步跑到街的對面,拍拍他帽子上的雪,忙問他:“冷不冷?”他說:“有點冷,爸說你今天晚上回來的早,之前你放學太晚,我都沒見到你。今天我就在這等你了。”我聽后一陣詫異,雪飄落在臉上,竟然暖暖的。

那個夜里,那陣風中,那盞燈下,那個隔著一整條街的距離,我明白了:無論你置身何處,無論你與家人隔著多遠的距離,心不會遠,愛也一直都在。

現在,老弟,望著你奔跑在上學路上的身影,看著你和我越來越遠的距離,我知道:即使距離再遠,只要對面是你,愛就永遠都在。

與我相隔八年時光的弟弟,不論你身處何方,不論你我有多遠,我對你的愛,一直都在。

以距離為話題中考作文600字左右3如皋中學高二19每每走出喧鬧的教學樓,總有一陣淡淡的清香,縈繞于鼻尖之上,不似玫瑰、月季那般濃烈,但卻有著幾分清雅脫俗,是桂花香啊!我慢慢走近它,驚奇地發現:香味有些刺鼻,太過濃厚,過多的芬芳參雜在一起,使它的清新變了質。我靜靜地看了看這棵隨風搖曳的桂花樹,漸漸明白:是距離,讓它的芬芳更加清新迷人。

唐代著名詩人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不也是相同的意境嗎?看來,一定的距離能夠感受超越實際存在的妙處,這妙處或許是花兒的芬芳,或許是草兒的青翠,或許是……而這一切都是美的體現。

但是美的體現就僅僅局限于視覺的享受抑或是人的生理器官所感知的呢?不,它更多的情況在于人與人心靈的碰撞。“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父母信任孩子,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給孩子一片自由的空間,這樣孩子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穩,親情的羈絆將會更加堅不可摧。

但是并非任何的距離都有利于美的產生,只有適當的距離才能讓美的程度最大化。親子距離太近,就會讓孩子感到緊迫感,產生壓力,有的父母打聽隱私,偷看日記,這不僅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使得孩子飛翔的翅膀被死死銬住,而且孩子會產生厭惡的情緒,父母與孩子的代溝就會越大,又怎能有益于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呢?距離太遠,更不必說,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只會更加疏遠。當然,除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戀人之間、朋友之間,這一切不都需要距離嗎?看來只有適當的距離才會產生美。

羅曼羅蘭曾說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眼睛。”而這產生美的“眼睛”是什么呢?是心境,一種恬淡的心境。走出教學樓的我能夠領略到“美”,是因為脫離煩躁的學習,心緒更加澄澈、透明,難怪在教學樓內無法感受?當然孩子與父母的相互信任也是基于這種恬淡的心境,能夠更加理智地看清現狀,這樣“美”自然在“距離”的呵護下茁壯成長嘍。

還是走遠點吧,我再次感到那淡淡的清香從我肌膚的每一個毛孔滲透進去,溶于血液的循環之中,讓我的心緒更加平穩淡然,距離產生美,真的沒錯!

以距離為話題中考作文600字左右4飛鳥掠過樹梢,它忽略了月亮與靜影沉壁的距離;游魚滑過水面,它忽略了太陽與浮光躍金的距離;我們賽與時間,我么卻忽略了人到心靈的距離。時間匆匆,于是我們便也匆匆;當我們暮然回首,才發現自己與心靈,已相隔甚遠了。我們是否奔波了太久了?是時候來感受下與自己心靈的距離了。

人到心靈的'距離,可以只是一指之間,一步之間,也可以是山與水之間,天與地之間。能發現這段距離,并邁過它,找到另一端正翹首盼著你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

莊子到其心靈的距離,是濮水到蒼穹的距離。他辭官退至濮水畔,不是像陶潛那樣隱居避世,而是積極地去尋覓自己心中一方樂土和凈土。他踱步于濮水畔,以千里之音吟下:"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的詩句,這一言,傳至空谷之上的蒼穹,而蒼穹之上的他的心靈,也聽到了。他覓到了他的心靈所在之處,并以獨特而淡雅的方式在一步步縮短這段距離。離開仕途,想必是為此吧!

這是莊子闡釋心靈之距的佳道,而文學巨匠福樓拜,則以無言勝有言的方式在縮短著與心靈的距離。

福樓拜自五十歲之后,便來自郊外的山頂上居住下來,對于他來說,每天的新東西只有三樣:報紙、思路和日出日落。每日閑于伺花弄草,坐下便是讀報和摞靈感,但這些并非他生活所愛,他的所愛,是那輪太陽,日升,日落,有收,有放。山頂到那太陽的距離,我以為那就是他與其心靈的距離。每天默默注視著太陽,哪怕閑暇之余也并非只是純以花草為樂,而是以目視日,靜享沐浴日光的美好感受。這是屬于他的方式,他用這種方式,一天天縮短著與心靈的距離。

莊子與福樓拜,他們找到了心靈的住處,而我們這些一事無成卻已迷失本心的人又該如何做呢?日本文學家川端康成,因其晚年忙于會議和赴宴,最終迫于壓力自殺于家中。他的文字我有幸拜讀過,我以為,他的心靈就藏于那一樹櫻花之間。在他生命凋零的那一霎,他的心靈隨著櫻花落了一地。這樣就好嗎?這樣迷失與心靈的距離就是成功嗎?

不,人與心靈的距離,在一個人兒時是為零的,因為孩子們總是善于與心靈玩樂。可是隨著年齡的遞增,人與心靈的距離被放大,我們俞行俞匆忙,與心靈的距離便也俞拉俞大。

若飛鳥能落腳于樹梢,它會看到屬于其心靈的靜影沉璧;若游魚能小憩于水面,它會沐浴到屬于它心靈的浮光躍金。不妨我們也緩緩腳步,我們終將覓到心靈的距離。

以距離為話題中考作文600字左右5距離這東西,不好說,充滿了神秘,未涉世事的我對它既有欣賞,更多的還是驚奇。這些個距離每天都在變化著,驚起我冷汗滴滴,或許,你也在其中涉及,產生者?還是受驚者?

一、我和他

我和他是哥們兒,和他玩了十六年。我考上了重高,他跌進了中專;我的眼鏡一天天加寬,他卻增多了耳環,我的頭發被折磨得蒼白,它的發型一天比一天怪;我天天背著書包上學,他卻領著女友逛街。唉,他變壞了。但他對我依舊像從前,但父母對他卻皺起了眉。他們說,近朱者赤,近肉者肥,我與他擴大了距離,望著他無奈的眼神,我對自己說,多一些引力,少一些距離。

二、我和她

我一上學就見到了她。小學在一起,那時我們一起唱歌;初中又在一起,那時我們一起上學回家;高中還在一起,我給她打電話,她爸爸說,不在家。我看書看倦了,閉眼就看到她的眼;睡覺又夢到了她的秀發。但她學習太好了,她說她要考清華,我說你等著,我也行的。以后我發狠的學習,也許為了她。我放學依舊送她回家,給她打電話。老師卻找我談話,你要注意距離,否則危險了!距離?那是個……什么東西?

三、和他們

篇4

關鍵詞:諺語;高考作文;詞匯量

不論是以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是以在歷年高考題中出現的頻率來說,英語諺語在英語教學中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學好英語諺語,不僅能幫助英語學習者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也能陶冶情操,促進品德修養。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加強英語諺語的教學,無疑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對諺語進行了活學活用的微探。

一、直接用于作文中,提高作文分數

學生都知道作文要想得高分,一定要有高級句型和高級詞匯。不少學生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只重視背單詞和詞組,很少讀書,所以,寫起作文來不是總出錯就是句子結構太簡淡。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可以教學生一些諺語,甚至鼓勵學生自己去搜集一些諺語,把它們用在作文里,為作文錦上添花。如:

1.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見真情”,當學生寫到交友的話題時,可以用到)

2.No pains,no gains.(“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常看到學生在高中作文里用到這句話,這句話不僅朗朗上口,適用的語境也很多。)類似的講到努力的重要性的諺語還有:“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計在于晨。“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It is the early bird that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二、在熟悉諺語的基礎上仿寫諺語

大多數諺語結構對稱,學生可以在熟讀熟背的基礎上,用同樣的結構造句子,舉一反三,由此提高了寫作能力,對于寫高考作文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如:

1.Reading is to the mind what exercise is to the body.閱讀對于我們心靈之重要猶如運動對于身體一樣。學生的仿寫:Clean water is to the fish what fresh air is to human.干凈的水對于魚之重要猶如新鮮空氣對于人類一樣。這篇作文是以環保為話題的。

2.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學生據此仿寫出:Where there is determination,there is hope.

3.It is the early bird that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用的是強調句結構,學生的仿寫:It is love that makes a beautiful world.

三、巧用諺語,完善作文

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運用一兩句富有哲理的諺語,會為文章增色不少。在論證的時候用一兩句諺語旁征博引,也會提高作文的檔次。

1.作文題目:以約120個詞就“空氣污染”這個話題談談你的看法,內容包括:(1)你對昆明“禁止燃燒柴火”舉措的評價;(2)簡述你所在地存在的空氣污染現象;(3)作為中學生,談談你如何為防治空氣污染作貢獻。在寫評價的時候,學生可以用一句諺語來說明環境的重要性。比如:“I am totally in favor of the measures taken by the Kunming government.Although we may lose a traditional way of cooking,we’ll get cleaner air.Anyway,a bit more green,more than a chance.A little green,less a glimmer of hope.(多一抹綠色,多一線生機。少一份綠色,少一絲希望)。”在談到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時,學生可以用的諺語有: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實勝于雄辯。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Don’t let our tears become the last drop of water on the earth.不要讓我們的眼淚成為最后一滴地球上的水。

2.2015年南京市一模的作文討論的是大學生在校園里參加勞動的必要性,不少學生都覺得大學生應該參加勞動,比如:“If a thing is worth doing,it’s worth doing well.”(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而且值得認真做。)“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眾人團結火焰高).還有學生根據諺語中的強調句式進行了仿寫:“It is only when w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labor that we can build character and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It is not the labour itself but the benefits it brings that really count.”

四、給教學的建議

1.分類整理,精選諺語。英語諺語的數量多達幾千句,教師要根據英語課堂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掌握情況,潛心研究諺語,從中精選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諺語,并結合翻譯、造句,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日積月累,不斷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在諺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聽多說,可以在教室的黑板設立一塊諺語角,也可以在上課前幾分鐘請同學和大家分享他最近整理的諺語。教師只要堅持,學生三年積累下來的諺語數量是驚人的。

篇5

學校曾就作文教學舉行了校本研討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頗有感慨。一方面,雖然教師們都非常重視被稱為 “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學,但是另一方面,部分老師在作文的教學上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具體的作文教學實施中,缺乏具體科學的指導方法和有序的訓練,長期以往,致使作文教學陷入高耗低效的狀況。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曾看到一個“電擊老鼠”的實驗,很受啟發:

一開始通過電擊籠子中的老鼠,使它跳起來,從而越過欄桿,獲得食物。幾次、十幾次之后,那老鼠即使沒有受到電擊,也會主動跳起來越過欄桿去。而另一組關住老鼠的欄桿比較高,它們受到電擊后,一開始也跳起來,可是越不過。再電擊,還是越不過。如此十幾次之后,后來那老鼠即使再受到電擊,也不再跳起來了。所以,習作中,自信心的培養非常重要,而“興趣”的激發則是寫作教學的根本。怎么培養?怎樣激發?我認為讓學生在習作中享受到“成就感是第一位”的。這“成就感”就是老鼠跨過欄桿之后的“食物”,就是對它“跨過欄桿”之后的獎賞。

獎賞就是肯定,獲得一次肯定之后,那他對于習作的喜愛就會增加一分。長期以往,“樂于寫”才會成為一種狀態。觀摩了二節作文指導課、一節作文講評課,最大的感受是:課堂上熱鬧的氛圍。在這里,學生可以快樂地暢想,無拘無束地交流……我想,這種氛圍下的作文教學無疑打開了通向成功的大門。

季老師上的作文講評課印象尤為深刻。一開始,她結合習作指導時提出的不同要求,讓孩子不斷地給自己評判,打“”,不斷地搭建“舞臺”,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經過“創作”獲得的愉悅感、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巧妙地讓孩子知道了本次習作應達到的最基本的要求:(1)語句通順;(2)作文寫后須認真修改作文,并準確運用修改符號;(3)學會審清題意――是否寫同一件事?是否是親身經歷的事?(4)注意細節描寫(語言描寫、對話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使文章在表情達意上更富細膩。

新課程小學習作教學的課程目標特別提出:“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這是一條十分重要的過程與方法目標,也是一條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更是一條知識與能力的目標。這樣的作文課堂,快樂洋溢教教室,成就溢滿了孩子心田。

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

帕斯卡爾曾說過:“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作文如果缺少真實的思考就會流于形式,為作文而作文,寫出來的是套話、空話,一個模式,一個腔調,每次作文都是重復著昨天的故事。在季老師的作文講評中曾多次提及:像“童年是怎樣怎樣的,像什么什么”這樣的開頭在全班有多少人,諸如以“童年趣事”為題的同學有多少人……就內容而言,以考試為話題寫考試帶來的苦難、不愉快的有多少人等等,究其原因,無疑是學生缺乏自己的個性,缺乏對生活的思考與體驗。

研究學生的作文,是講評課的最為有力的起點。講評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心有感觸,情為所動,豁然開朗,甚至躍躍欲試。作文講評課上,教師事先就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帶有共性的問題進行了分類歸納,課堂上通過讓學生“會診”、“開處方”的方式引導學生去學會如何使之“藥到病除”:語言是否通順?是否富有節奏感?語言表達是否言簡潔?語意在表情達意上是否恰當等等。于是,課堂成了師生、生生交流的舞臺,彼此間思維碰撞、觀點相激。盡管學生的語言還很稚嫩,詞匯還不夠豐富,評價還不夠到位,修改水準還欠火候。但在老師時不時充滿風趣幽默的語言中,作文講評也就在這種和諧、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輕松進行著,直至下課鈴聲響起,師生都直呼不過癮。相信,孩子們在老師這種有的放矢、持之以恒的引導下,他們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一定會大幅度提高,久而久之,必將會形成思考的習慣。

三、“大匠育人,必先規矩。”

作文要先入格。古人云:大匠育人,必先規矩。魯迅說:立定規矩,照此寫去。由“入格”到“定格”,再由“定格”到“變格”。在這次的研討活動中,吳老師為我們較好地詮釋了三年級起步作文的指導。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雞是如何教會小雞啄食”,體會到了的“神龍太極形神兼備”的精妙。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魯迅先生在《給董永舒》結尾處寫到“此后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強調了觀察在習作中的重要性。仔細地觀察,才能獲得真實、細致、深刻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來的文章才可能真實生動,富有靈性。在《秋天來了》一課的習作指導課上,老師似導游,如母雞,引領孩子們走進了秋天的樂園。仔細觀察,理解圖意,做到言之有物;注意順序,說寫具體,做到言之有序;展開想象,做到眼中有景,心中有情;仿寫引路,和孩子們牽著手,一步步地邁著細碎步走進了作文的樂園。學生也就在著不經意間,初步知道了該如何抓住景物特點把景物寫具體的基本方法,對學生來說,可謂是實實在在的“收獲”。這樣的教學,是對學生寫作的暗示,更是對寫作方法的引領。

篇6

一、巧用廣告詞擬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一個好的標題會讓整篇文章明媚清亮起來。將我們口頭耳邊的廣告語化作作文的標題,可以讓人眼前一亮,讓文章更生動、形象。有以下兩種做法:

直接引用廣告語為標題。有的廣告語,短小精悍,富有哲思,可以直接用作標題。如澳柯瑪冰箱廣告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361°運動品牌廣告語“勇敢做自己”與“多一度熱情”;廣州好迪的廣告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沙宣洗發水的廣告語“我的光彩來自你的風采”;耐克的廣告語“想做就做”;美特斯邦威的廣告語“不走尋常路”;就可以直接作論述“不斷追求,永不滿足”“自我”“待人熱情”“共贏”“行動”“個性”等話題的作文的標題。

化用套改廣告語擬標題。有的廣告語雖不能直接作標題,但是同樣富有表現力,只要稍作改變就能契合我們要表達的觀點,成為令人驚喜的好標題。可以采用“關鍵詞+廣告語”的形式,李寧運動品牌的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阿迪達斯的廣告語“沒有不可能”,如論述“誠信”,就可以改寫為“誠信,一切皆有可能”與“誠信,沒有不可能”等標題。也可以采用關鍵詞換元法,如移動動感地帶的廣告語“我的地盤我做主”,就可以根據寫作需要將“地盤”換作“青春”“人生”等詞語改作標題;再如七匹狼男裝廣告語“男人不止一面”,論述現代科技的利弊時,就可以換元擬題為“科技,不止一面”,這就比用“科技是把雙刃劍”作標題更有新意,更能引起閱卷老師的興趣。

二、引用廣告語說理論證

新時代廣告在凸顯產品特點的同時,更加關注產品的文化,樹立企業的社會形象,體現企業的社會擔當。因此,一些廣告語就帶有很強的勵志、抒情、人生哲理色彩。這些廣告語經過我們積累、思考后就會成為議論文中的理論論據,為作文提供新鮮的富有時代氣息的論證支持。那么,如何在行文中運用呢?看下面的一則廣告:

從未年輕過的人,一定無法體會這個世界的偏見。我們被世俗拆散,也要為愛情勇往直前;我們被房價羞辱,也要讓簡陋的現實變得溫暖;我們被權威漠視,也要為自己的天分保持驕傲;我們被平庸折磨,也要開始說走就走的冒險。所謂的光輝歲月,并不是后來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你對夢想的偏執。你是否有勇氣,對自己忠誠到底?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聚美優品廣告語

面對這樣一則廣告語,我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抓取關鍵詞,明確廣告的適用話題。

讀完廣告,初步分析,就能抓取到“偏見”“光輝歲月”“夢想”“勇氣”“忠誠”等詞語,然后聯系整則廣告內容,便會明確本則廣告可適用于“如何對待偏見”“堅守夢想”“忠誠夢想”“信念”等話題。

其次,化虛為實,聯系能夠體現廣告所揭示哲理的人物事例。

體悟廣告內容,自然會聯想到最近比較火的農民腦癱詩人余秀華與農民歌手朱之文。余秀華,出生時腦缺氧造成腦癱,在搖搖晃晃的世界里行走了將近40年,從2009年開始寫詩,6年間,至少已寫了2000多首詩,她是用詩歌為自己代言;朱之文,山東菏澤單縣農民,羊年初一晚《焦點訪談》特別節目“中國人的活法”系列節目第一集“想唱就唱”對他專題報道,他堅持二十多年練習唱歌,出名后堅守本色,他是用歌唱為自己代言。這兩人在成名前都有過長時間對夢想的堅守,可以說是對“夢想的偏執”讓他們度過了“無人問津”的歲月,贏得了今天的“光輝”。這樣一聯想,就將廣告揭示的哲理與現實生活融合在一起,加深了對廣告內容的理解。

再次,引句入文,組句成段,采用不同形式在寫作中運用廣告語。

恰如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會干涸,一句廣告詞只有融入一段文字,才會獲得永久存在的魅力。在日常素材積累中,我們可以寫作下面兩種議論段落,強化廣告語在作文中的運用:

一是利用廣告語寫作引論段。引用名言開篇立論是常用的議論文寫作方法,引用熟悉的廣告開篇,更會讓閱卷者會意一笑、一見鐘情。引用聚美優品廣告語,我們可以寫出下面的引論段:

“我們被世俗拆散,也要為愛情勇往直前;我們被房價羞辱,也要讓簡陋的現實變得溫暖;我們被權威漠視,也要為自己的天分保持驕傲;我們被平庸折磨,也要開始說走就走的冒險。”聚美優品用這樣勵志的廣告語告訴我們,人生雖然坎坷艱難,但是,我們仍然要有勇氣坦然面對,用行動去改變和創造生活。它啟示我們:堅守信念,用行動沖破生活的羈絆,就一定會讓人生美麗精彩。

這一語段采用“廣告語+闡釋+觀點”的方式,通過引用廣告語,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堅守信念,用行動沖破生活的羈絆”。

二是引用廣告語寫作論證段。論證段的寫作要與前面聯想到的具體人物事跡結合起來,采用“廣告語+事例”或“事例+廣告語”的形式進行表述,做到理論與事實相結合。上面的廣告語我們可以寫成下面的論證段:

聚美優品有這樣一句廣告:“所謂的光輝歲月,并不是后來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你對夢想的偏執。”我看這句話說得不錯,它告訴了我們一條成功的秘訣:今日的輝煌來自無人問津時對夢想的堅守。當今在詩壇熠熠閃光的詩人余秀華不就是很好的明證嗎?一出生便因腦癱而踏入了一個搖搖晃晃的世界,但她仍然倔強地用抖動的手握緊了寫詩的筆,在寂靜的鄉村一寫就是6年,那2000多首詩歌便是她對自己夢想的堅守,也讓那過往的寂寞的歲月變得燈火通明。親愛的朋友,記住吧!夢想是需要堅守的,特別是當無人問津時。

此論證段通過引用廣告語,闡釋說理,再援引余秀華的事例,事理相融,很好地論證了“夢想需要堅守”這一觀點。同樣,該句廣告詞也可以結合朱之文的事例,采用“事例+廣告語”的形式寫成下面的段落:

一個人有夢想并不難,難的是在艱難時對夢想的堅守。有堅守,夢想才會最終成真。還記得那個身穿軍大衣、臉上寫滿滄桑的“大衣哥”朱之文嗎?從小就喜愛音樂的他,懷揣著一個“歌唱夢”,無人指導就對著鏡子自己練習,家境的貧寒沒有阻擋住他對歌唱的熱愛,這一練就是二十多年。正是憑著對夢想的執著,才有了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一唱成名;正是憑著對夢想的堅守,才有了羊年春節期間《焦點訪談》的特別報道而名滿全國。這讓我想起了聚美優品的一句廣告詞:“所謂的光輝歲月,并不是后來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你對夢想的偏執。”朱之文不就是因為對夢想的偏執堅守,讓夢想成真,從而絢爛了自己所有的歲月嗎?

將我們遇到的廣告語,采用上面的方法進行練習,天長日久,定會充盈自己的素材積累本,為自己的作文增色。

三、借用廣告事件作例證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視頻、微電影、漫畫等新媒體廣告越來越多,廣告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廣告中的故事或與廣告有關的事件,因為廣告的傳播效應,便具有一定的共知性,所以這些事件就完全可以借用到作文中,成為典型的例證。如下面的廣告事件:

2014年12月13日“快看漫畫”上線,創始人陳安妮在微博上發表漫畫廣告《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其中她詳細講述了自己的創作過程和創業經歷。家境不好但從小就喜歡畫畫的她曾被所有人打擊:你成為漫畫家的幾率只有1%。于是,她埋頭學習,很少再畫畫,考上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大學的時候,有人找到她,說兼職畫一幅漫畫能得30元錢。于是,她跟同學借了500元錢,買了一塊電腦作畫的數位板,開始大量畫兼職稿,同時開始在網上連載原創漫畫,作品包括《安妮和王小明》《妮瑪,這就是大學》。然后,1%的奇跡發生了:她的微博賬號“偉大的安妮”粉絲瘋漲(現在已經超過800萬),漫畫被成千上萬地轉載,還獲得了中國動漫金龍獎。

該材料我們可以概括為“‘快看漫畫’創始人陳安妮堅持過1%的生活創作漫畫獲得成功”。此材料可以運用到“專注”“過簡單生活”“簡單與繁復”“微茫的希望”等話題。我們可以以“專注”為話題,將其改寫為下面的例證段:

荀子在《勸學》中說:“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好一個“用心一也”!縱觀古今哪一個成功的人物做事離開過專注呢?“快看漫畫”的創始人陳安妮堅守著1%成為漫畫家的希望,在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后,就專注于漫畫的創作,一心要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最終憑借漫畫成為擁有800萬粉絲的“偉大的安妮”,在漫畫界開創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陳安妮用自己成功的創業告訴我們,專注于自己的興趣吧,過好自己1%的生活,也許我們就會創造出100%精彩的人生!

篇7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課程目標 設計方案

口語交際構建要素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談吐能力和語音能力。其中,語言表達能力要求運用通順、連貫的語言來進行交流活動;邏輯思維能力則注重培養敏捷的思維;談吐能力講究言談舉止;語音能力要求語音標準、語速舒緩得當。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的基本目標是鞏固學生的母語基礎,培養學生敏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發揮口語交際課程的價值功能。本文將簡單介紹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構建要素,分析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目標,并從創建良好的口語情景、設計多元化交際課程話題、融合寫作教學法等三個方面來舉例探索口語交際目標設定方案。

一、口語交際構建要素

口語交際由四要素構成,分別是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談吐能力和語音能力。其中,語言表達能力也叫作語言組織能力,其基本含義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用通順、連貫的語言來描述某一事物或者與人交談;邏輯思維能力是指在與人交流時應具備敏捷的思維與反應,一旦大腦產生能動反映或者對別人的語言做出內隱的符號性反應會立即用語言進行描述;談吐能力主要是指說話時的措辭和風度,舉止應端莊,用詞須得當,態度應和善;語音能力要求交流時吐字應清晰,發音須準確,而且要處理好語速。

二、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目標

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目標以口語交際為前提,基本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標準的普通話發音,鞏固學生的母語基礎,讓學生在參與口語交際活動的過程中培養敏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學會控制自身的語速、語調和聲度,逐步形成溫文爾雅的態度和舉止。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有四大基本功能,分別是認知功能、發展功能、交往功能和價值功能。認知功能是指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屬于一種認知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掌握標準的母語發音和語法規則,強化學生的語言文字功底。與此同時,教師能夠在開展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發現教學問題,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發展功能是指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教學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的智能和品德的發展雖然是在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的,但是,認知過程不能包括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不是實現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最佳方案,可以說發展過程是比認知過程更為根本的過程。學生可以在發展中不斷完善邏輯思維能力,控制語速、聲調和音色,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提高語言素養。交往功能是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的主要功能,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以交際活動為載體,是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交往、溝通、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師生平等,提倡自由、和諧、民主,互相理解的人際交往關系,強調平等交往、互動、協作以及合作成果的共享。價值功能也稱作價值論或者價值說。這種功能被賦予了哲學的內涵,主張開始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時應該引導學生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價值,并努力實現價值目標。在這種教學理論的引導下,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活動逐步形成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和綜合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發展。而且,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逐漸呈現出多質、全面與綜合的特征。

三、口語交際目標設定方案

(一)創建口語情景

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工具,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口語情景,讓學生從視覺領域培養自身的感知能力和語言描述能力。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有《看圖發現》這種關于口語交際活動的話題,教師可以依據教材為學生展示各種精美的圖畫,讓學生看圖講故事,像《離群的小雞》《誰起得早》《師生情》等,從而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口語應用能力。教師在利用情境教學展開口語交際活動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讓學生在參與合作活動的過程中增強團結合作意識,享受口語交際活動的快樂。例如在讓學生講《誰起得早》這個故事時,教師可以根據圖畫內容,讓學生分別扮演小鴨子、鴨媽媽、牽牛花、公雞、小花貓等不同的角色。某小學語文教師在等待學生分組講完這個故事以后再次為學生做了更為全面的總結,告訴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時應學會控制語速和語感,把握好禮貌、謙虛和高興的語氣。采用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的興趣,實現聽話教學與說話教學的過渡,培養學生的語感。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創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活躍的口語交際課堂氣氛,這是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談見解的重要因素,學生可以在愉悅、樂觀、積極向上的交際環境下發揮聰明才智,培養良好的感知能力和交往能力。

(二)設計多元化交際課程話題

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具有多質、全面與綜合的特征,教師應該根據這三大特征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交際課程話題以加強學生的合作精神與交際能力,發揮口語交際活動的作用,輔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不斷增強學生的科學文化修養。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合作交流小組,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各種有趣的話題,例如“天安門為什么是選用紅色的墻壁和黃色的琉璃瓦”“鳥為什么會飛”“魚的尾巴有什么作用”等,或者為學生組織辯論賽活動,讓學生分組討論“開卷是否有益”“小學生應該帶手機嗎?”等有探索價值的話題。這樣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合作能力,實現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活動的基本目標。在開展“鳥為什么會飛”這個話題時,教師可以結合科學知識,為學生創造更加生動、活潑的課堂,如可先讓學生分組折疊紙飛機,并觀察紙飛機的飛行軌跡,然后告訴學生小鳥的飛行原理和飛機相似,并讓學生分組討論“鳥為什么會飛”,然后在課堂上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再由教師為學生總結答案,告訴學生鳥是雙重呼吸的動物,在飛行的時候會消耗很多能量,身體的收縮和舒張能夠幫助小鳥扇動自己的翅膀。其次,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調查分析法來完成口語交際課程作業,例如在探索天安門為什么是選用紅色的墻壁和黃色的琉璃瓦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猜測,總結小組的分析結果,再利用網絡資源、從建筑學的角度來收集資料,最后在課堂上展示調查結果。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列舉各種有探討價值的猜測,例如在探索“香山賓館這座建筑為什么要大面積選用白色”時,教師可以用課件為學生總結不同的答案,在秋天時,香山以燦爛的紅葉聞名中外,白色的建筑掩映在紅葉中,色彩美感鮮明;在春天和夏天時,白色的香山賓館處于綠色的林海之間,更加清靜幽雅;北京的冬天白雪皚皚,白色的香山賓館融入雪景中則是那么的相得益彰。這樣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教育質量。另外,教師可以針對這個話題讓學生運用網絡技術查找香山賓館的建筑史,并在課堂上分享調查結果,從而實現知識共享。

(三)融合寫作教學法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環節,提高口語交際課程質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必須結合寫作教學法,教師在開展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活動時可以先為學生設計新穎的話題,像《我最喜愛的玩具》《自然界的奧秘》《探索與發現》《植物王國》《未來的月宮》等,然后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寫練筆或者短篇作文,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展示。某教師曾經以“我的興趣愛好”為話題讓學生寫小作文,并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自己的文章,同時予以相應的表揚與指導,引導學生發展高雅的興趣愛好,畝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寫作信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構建四要素分別是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談吐能力和語音能力,所謂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基本含義是用通順、連貫的語言來與人交流;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在交際過程著重培養敏捷的思維;談吐能力注重說話時的措辭與風度;語音能力要求在發音標準的同時要把握好語速和節奏。開展小學母語口語交際課程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母語基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揮口語交際課程的功能。擬定口語交際課程目標,促進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教師應該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口語情景,設計多元化交際課程話題,融合寫作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好.多媒體環境下如何提高中職語文口語教學有效性[J].科教文匯,2015(1):110-111.

[2]廖靜.從聽話到說話――淺析高年級語文口語教學的新模式[J].語數外學習,2013(06).

篇8

關于通用《父母課堂》讀后感范文   讀一本好書就如人注入了新的血液,讓人充滿活力、充滿智慧。讀閱(父母課堂)后,我從心底深處感悟到真應該好好改正一下,因為我對兒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訓,要求這要求那,卻不愿耐心地聽聽他的需求,沒有站在他的角度來思考、處理,過于的強權,是不是感覺我有點可惡呢?所以我要知錯就改、認真學習,有句古話說得好:“人要學到老做到老”。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干,我要與孩子一起走向光明!

  一、增強家庭學習氛圍

  讓孩子多花時間進行一些有益的課處閱讀,激發孩子的求知興趣。同時我們也要從自己做起,多進行閱讀,家庭的學習氛圍好了,孩子也會跟著靜心學習。

  二、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我們應該了解兒子的心理,真正掌握他的需要。一旦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成績產生波動,不能一味地責備,而是要平和細致地問清原因。

  三、培養學習自覺性

  兒子做作業拖拉,學習自覺性較差。對此我們將采用循序漸進的辦法加以改善:首先與他進行討論并且做出約定,只要他能自覺并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我們允許他提出適當附加條件。隨著他自覺性的提高,附加條件將逐漸減少,直到不允許有任何條件,他也能自覺進行學習。

  四、做誠實守信的人

  做一名誠實、有禮貌的孩子,假如存在撒謊、失信必定嚴厲懲罰、深刻教育,讓孩子爭做一位有道德、有紀律的小學生,并多多從別人身上學習優良傳統和美德。

  我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澆灌下,孩子們一定能茁壯成長!

  關于通用《父母課堂》讀后感范文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和媽媽可以無話不說,可以逛街,可以一起買好看的衣服。有時候,也真真的羨慕這些有女兒的。可是,吾家有兒初成長,那個曾經咿咿呀呀、滿地爬的小小孩也在悄悄的長大了。我們的生活、學習道路上也有了很多的精彩鏡頭,小家伙有讓我們哭笑不得的時候,也有心細體貼人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在他撒嬌、賣萌的各種表情中瞬間讓我們萌化。確實,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做家長的要扮演多種角色,有嚴厲的一面、有溫柔的一面、也要有“裝傻”的一面,用曾經熱播的一部電視劇《虎媽貓爸》來講,兒子叫我溫柔的“虎媽”。

  懵懵懂懂的進入了一年級,也開始了所有家庭一樣的上學路,所有開學后能想象到的事情早就在我的腦海里浮現過,可真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時好像一切都打亂了。開學伊始我們也經歷過寫作業慢、做事情磨蹭、注意力不集中,這些事情發生的同時當然不乏我對他的吆喝,一開始可能見效,時間一長,他當成了耳旁風,無所謂。不行,我要改變眼下的一切太隨意,要讓他養成好習慣。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學校發放的《父母課堂》一書,我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就慢慢地讀起來,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一個比一個有教育意義。好的書籍就要一直看下去,接下來我們就訂閱了《父母課堂》,每一期我都會認真地閱讀,遇到適合孩子的,我就會和他一起讀。讀完之后,我不會馬上作答,偷偷地瞄一下他的表情。有時心事重重,有時眼滾淚花,有時抿嘴一笑,而這些表情都是從《父母課堂》里看了好的文章后引起了他的細微變化,在這些小小的變化中他也在一點一滴的汲取著“營養”,學會待人、學會處事,學會了體諒和感恩,成長就是從一步一個腳印中慢慢走來的。

  改變也要從我自己開始,所以我也慢慢開始放慢步子,我也改變了對于他學習的“策略”。我要做一個淡定的媽媽,我要讓他心服口服,要讓他學會自己掌控時間來完成自己的事情。即使犯了錯誤,也要有尊嚴的來進行懲罰。

  一開始,對于孩子來講可能不習慣,我們就要從不習慣慢慢變成好習慣。現在孩子已經上五年級了,小學生活也快接近尾聲了,在這幾年的學習時間里,他自己有了屬于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有了自己的伙伴,有了自己要感恩的老師,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學習的道路還很長,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才能讓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越來越優秀。

  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有歡笑、有波折、有淚水,而爸爸、媽媽會一直做你的堅強后盾,也會一直像朋友一樣陪伴著你成長。對于男孩的成長來講,我們不僅要教會他學習、學會做人,還要交會他們誠實、善良、勇于承擔責任,而這些又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品質,我最可愛的孩子,希望你在成長道路上永遠記住這一點。勇敢的向前出發吧!前進道路上會一直有精彩的故事等著你,也讓《父母課堂》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永遠的良師益友,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關于通用《父母課堂》讀后感范文

  從孩子出生直到上學,每個家長作為初學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是摸索著前進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樣,也有“望子成龍”的“理想”,但是怎樣教育卻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是棘手。好在《父母課堂》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猶如一縷春風吹開了我一向以來在教育孩子方面迷茫和困惑。

  《父母課堂》告訴我:“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她以循循善誘的語言告訴我們,作為父母要和孩子一齊成長。字里行間洋溢著指路明燈似的愛。從那時起,我便愛上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