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范文
時間:2023-04-10 19:58: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球上的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積占70.8%。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包圍起來,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達2400多米,地球,真正變成一顆“水星”了。而太陽系的水星,至今沒有海洋,上面也沒有水。
地球上這么多水是從哪里來的呢?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組成地球的物質逐漸脫水、脫氣而形成的。地球是由星際塵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階段,地球是一個寒冷的凝結團,是萬有引力和顆粒間的相互碰撞,使這些星際塵埃物質緊緊地壓縮在一起,形成原始地球。后來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斷蛻變,凝固團的溫度不斷增高,最終形成我們可以居住的地球??茖W家對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隕石進行分析,發現含有0.5%-5%的水,最多的可達10%。如果當初組成原始地球的隕石,只要有1/800是這些球粒隕石的話,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問題是,當初是這樣的情形嗎?至今沒有定論。
另一種解釋,是火山噴發噴出大量的水。對今天活火山的研究,的確伴隨滾滾濃煙,熾熱熔漿的噴發,是有大量水蒸汽釋放到地球的大氣中。在噴出的氣體中,水汽占75%,數量的確很大。如美國阿拉斯加有一座叫“萬煙谷”的火山,在每年噴出的氣體中,水汽就有6600萬噸。自地球誕生至今,也不知多少火山噴發過,其次數也無法統計,噴出來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學家甚至認為,至少地球上現有水的一半來自火山噴出的水汽?;鹕綖槭裁茨車姲l水汽?因為地下深處的巖石、巖漿里含有相當豐富的水?;鹕揭粐姲l,因為熔巖溫度高,把巖漿里的水自然蒸發,逸出地球表面。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氣,凝結成水,最終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進入海洋。據科學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熱,大約在6億年前,地球表面的溫度才降到30℃,此時大氣中的水汽有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開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只有有了水,地球上才開始有生物。
但是,也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冰隕石。什么是冰隕石?就是來自宇宙空間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隕石,因為它的組成主要成分是冰。關于冰隕石不僅美國、西班牙等國均有發現,而且在我國也有報道。如1983年我國江蘇無錫市就有一塊直徑50-60厘米的冰隕石降落到地。落到地面的冰隕石比較小,大多在大氣層融化掉,它們成了大氣水蒸汽的重要來源之一。科學家說,地球一年之中可從冰隕石獲得10億噸水。
關于地球上水的來源的三種解釋,都有一定事實為根據,但這三種解釋同樣存在偏面性。地球上的水到底是哪里來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一定能找到最終答案。
篇2
1、地球上儲量最大的水資源是海水。
2、地球擁有的總水量約為136億億噸,其中,含鹽的海水約為132.2億億噸。由于鹽份問題,海水不能被陸地上的生命作為水源來利用。地球上水量的分布大致是:海洋占97.2%,極地冰山占2.15%,地下水占0.632%,湖泊與河流占0.017%,云中水蒸氣占0.001%。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何曉晴
據有關的水據,地球上有80%是水資源,但只可以提供給人類的僅僅只有20%.由于人口的增長,到2030年,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將從現在的2200 m³降到1700-1800m³,缺水問題將更加突出。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節約用水。在生活中我們家有很好的節約水的方法,希望大家也要向我們一樣珍惜每一滴水。
有一次,我在家煮飯,無意中發現洗米的時候,第一次水是很濃的,很像奶的顏色。咦!這種水很像奶奶給菜澆的肥。于是我把水放了一個瓶子里經過幾天的發酵,然后把水澆在家里的菜里。于是我把這個方法告訴了奶奶。菜經過一段時間的吸收,菜變的更翠綠,吃的時候變的更清甜。我要計算一條數,中國有13億人口,如果每個家庭每一天節省2升水,這樣集中起來可以變成一條河。
我還有第二條節約水的小故事。我們學校都種了很多花草樹木,所以要用很多水來澆,這樣一來,學校的花費很多,還有浪費很多水,于是學校在地底下挖了一口井,這樣,想澆水就可以按下電鈕就行,不僅方便,還不浪費水資源。
篇4
關鍵詞 保水劑;甘薯;用量;效益
中圖分類號 S5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0-0012-01
保水劑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1-7],具有不溶于水、高水膨脹性、交聯密度很低、吸水力強的特點,有土壤“微型水庫”之稱,能改善土壤結構[3,7],促進團粒形成[4,7],具有蓄水保墑作用[2,5],當土壤干旱缺水時,可迅速給出水分以供作物利用,提高水分效率和產量。
溫嶺市地處浙江東南沿海,深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四季分明,雨量充裕[6-7]。但是在每年7―8月、11月至翌年1月存在一定程度的季節性干旱,蒸發量大于降雨量,特別是在該市的丘陵山區,受地形和水資源的影響,干旱問題更嚴重。因此,在甘薯種植上引入保水劑的應用,研究不同用量對其經濟性狀、產量和效益的影響,發揮丘陵地區節水抗旱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5年在浙江省溫嶺市溫嶠鎮界坑村進行,試驗地位于低丘坡麓,土壤類型為黃泥土[7],質地砂性,0~20 cm耕層土壤含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的量分別為16.3 g/kg、109 mg/kg、182.2 mg/kg、85 mg/kg,pH值5.2。
1.2 試驗材料
供試保水劑粒徑為1.6~4.0 mm,北京漢力淼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即處理1:不施用保水劑;處理2:施用保水劑30 kg/hm2;處理3:施用保水劑4.5 kg/hm2;處理4:施用保水劑60 kg/hm2;處理5:施用保水劑75 kg/hm2。2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20 m2。
1.4 試驗過程
2015年6月7日做壟施保水劑及基肥復合肥225 kg/hm2,6月8日噴除草劑,插甘薯,插甘薯4.5萬株/hm2,6月25日施復合肥180 kg/hm2、尿素180 kg/hm2,9月14日施復合肥150 kg/hm2,11月5日收獲。不同處理間田間管理措施(包括施肥、用藥等)相同,種植期間未進行人工灌溉[7]。對各處理進行實割實測。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保水劑不同用量對甘薯大小性狀略有影響。甘薯產量隨著保水劑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至45 kg/hm2后有所降低,其中處理1產量最低,為24 675 kg/hm2,處理3產量最高,為30 975 kg/hm2,達顯著水平。處理4產量30 540 kg/hm2,和處理3之間差異不顯著,處理2產量28 695 kg/hm2,和處理5產量27 630 kg/hm2差異不顯著。
2.2 對效益的影響
考慮保水劑成本和甘薯的產值,按當前的市場價計算經濟效益,處理5的利潤為80 265元/hm2,居末位,產投比為31.6,居第1位;處理3的利潤為91 350元/hm2,居第1位,產出投入比為59.0,居末位。處理3與處理4、5之間利潤差異顯著,處理2、3間利潤差異不顯著。施用保水劑均能增收,但隨著保水劑施用量的增加,增收會減少,而以施用45 kg/hm2的處理綜合效益最好。
3 結論與討論
該試驗結果表明,丘陵地區施用保水劑具有一定的抗旱保濕效果,能促生長,增加大、中薯比例,增產顯著。綜合考慮,甘薯的保水劑適宜用量為45 kg/hm2。由于本次試驗為本地區甘薯首次施用保水劑,實施者普遍缺乏經驗[7],因此有待進一步研究保水劑的最佳用量以及對土壤水分、甘薯長勢和產量的最佳效果。
4 參考文獻
[1] 楊連利,李仲謹,鄧娟利.保水劑的研究進展及發展新動向[J].材料導報,2005,19(6):42-44.YANG L L,LI Z J,DENG J L.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J].Materials Review,2005,19(6):42-44.
[2] 李秧秧,黃占斌.節水農業中化控技術的應用研究[J].節水灌溉,2001(3):4-6.LI Y Y,HUANG Z B.Micro-irrigation membrane-a new micro-irrigation technique[J].Water Saving Irrigation,2001(3):4-6.
[3] SOJKA R E,BJOMEBERG D L,ENTRY J,et al.Polyaerylamide in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land management[J].Advances in Agronomy.2007,92:75-162.
[4] 楊永輝,武繼承,吳普特,等.秸稈覆蓋與保水劑對土壤結構、蒸發及入滲過程的作用機制[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9,7(5):70-75.ANG Y H,WU J C,WU P T,et al.Effect mechanism of straw mulching and water-retaining agent on soil structure,evaporation,and infiltration process[J].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9,7(5):70-75.
[5] 董英,郭紹輝,詹亞力.聚丙烯酰胺的土壤改良效應[J].高分子通報,2004(5):83-87.DONG Y,GUO S H,ZHAN Y l.Polyacrylamide effects on soil amendments[J].Chinese Polymer Bulletin,2004(5): 83-87.
篇5
你們可知道,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顆美麗而又透明的藍色水球。
在地球上,水面積就占地球面積的70%。雖然地球上擁有大量的水資源,但真正可飲用的淡水資源的分布極不均勻,利用率又極低,再加上地球上的各種生命對水的需求量都很高,這就造成了淡水資源的嚴重缺乏。盡管這樣,人們仍盲目地浪費,不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你想一想,如果再這樣浪費下去,地球上的淡水遲早會被我們用完,要是地球上沒有水,沒有清潔的淡水,那該是多么得可怕呀!水資源的嚴重缺乏,是一場世界性的災難,為了彌補地表水的嚴重不足,人們更把目光投向地下深處的深層水。但由于人們的長期開采,這些深層水也越來越少,甚至沒有。
現在,我們只有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才能緩解目前地球上供水困難的狀況。
水,是生命的搖籃;水,是萬物生長的乳汁。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江河,平靜的湖泊,涓涓的溪流……美麗的水圈構成了萬物生長的源泉。
植物離不開水,動物離不開水,人更離不開水。要知道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的存在,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吧!積極面對現實,愛惜一切珍貴的水資源。
篇6
100年后的地球
100年后的地球是怎樣的呢?我知道,100年后的地球是一片又一片的沙漠。地球上沒有任何生機,只是為什么呢?原來是人類造成的。
現在,人類大量的浪費我們地球上寶貴的資源,人類大量浪費淡水、砍伐樹木,造成嚴重水土流失。人類呀,我勸你們不要浪費地球上的資源,還要多多的種植樹木,保護地球上的資源。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一起保衛我們的家園——地球。
篇7
第一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章內容討論生命的起源,生物的進化,人類的起源等自然科學課題。本節教材內容主要闡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這一過程是化學進化的結果。教材從地球演變講起用實驗和猜測相結合的方法來說明生命的起源。這節教材也是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教學的好教材。
教法指導
一、授課思路與方法
根據本節教材用實驗和猜測相結合的方法來說明生命起源的特點,教學方法也就選擇學生觀察投影片、猜測和查資料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二、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一課時
教案實例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
2.了解地球的演變
(二)技能目標
通過對“演示”實驗投影片的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人類起源的教學,達到對學生的無神論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原始地球表面的變化;化學進化的過程。
2.教學難點: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生命起源是化學進化的結果。
三、教學準備
意大利醫生雷地證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實驗投影片,巴思德的“鵝頸瓶實驗” 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實驗的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現在地球上的生物能通過繁殖產生新的個體。提出問題:最早的生物從哪兒來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來的?生命又是怎樣發展的呢?
(二)新課講解
介紹中國古代的女媧造人傳說和神創論的有關內容。引出問題,女媧、上帝是誰創造的呢?若不接受傳說和“神創論”,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哪里來的呢?提問:看到過蛆嗎?蛆生活在什么環境中?指出這是古代人們提出的一種“自然發生”的說法。放雷地實驗的投影片,并作一些說明。學生討論分析歸納得出蛆是蒼蠅產在肉上的卵孵化出來的,這說明較大的動物是不能自然形成的。提問:很小的微生物能否自然形成呢?讓學生各發表自己的見解。放鵝頸瓶實驗投影片。學生討論分析歸納得出大小生命都不能自然發生的結論。設問: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那里來的?放原始地球狀況投影片。指出這是科學家對原始地球的猜想??茖W家關于地球還有不少猜測,請同學看教材104頁最后一自然段至105頁第一自然段。請學生講述原始地球的特點及變化。教師作適當的補充后講述原始地球為物質發生各種化學變化提供的條件。接著放米勒實驗投影片,并作一些說明。特別指出的是這個實驗產生了構成生物的所必須的小分子有機物 氨基酸。
學生討論歸納出在原始地球上,無機物能通過化學變化形成小分子有機物。講授:小分子有機物隨著雨水,最后匯聚在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小分子有機物經過長期積累和相互作用自然合成了較大分子的有機物出 蛋白質、核酸。原始海洋中的蛋白質和核酸等物質經過濃縮和相互作用,凝聚成具有原始界膜的小滴。小滴在原始海洋中又經歷了漫長、復雜的化學進化,最終形成原始生命。提問:從無生命的有機物進化到簡單的小分子有機物再進化到大分子有機物再進化到原始生命,即生命的誕生,主要通過什么變化?所以,我們說生命是通過化學進化誕生的。
指出這過程是科學家的猜測,并通過實驗證明這個猜測有可能是對的。另外,科學家認為原始地球產生于46億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38億年前,而原始生命發生在35年前。
(三)小結
可對照板書由學生來小結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五、板書設計
第六章 生命的 歷史
第一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人類的探索
生物不能由目前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質產生,目前的生物只能通過繁殖產生。
(二)原始地球
1.高溫、地殼薄、有原始大氣,后來才有水。
2.原始大氣成分:甲烷、氫氣、水蒸氣、二氧化碳、無氧氣和臭氧層。
(三)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1.無機物 小分子有機物 較大分子有機物 大分子有機物 大分子有機物形成界膜 原始生命
2.生命誕生是化學進化的結果。
(四)幾個主要年份
46億年前形成原始地球
38億年前形成原始海洋
35億年前 形成原始生命。
六、習題與解釋
1.隨堂練習
(1)第一個用實驗證明生命不能自然發生的人是( )
(A)米勒 (B)雷地 (C)巴斯德 (D)達爾文
(2)原始地球上的物質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生成小分子有機物直至產生生命物質所需的條件有( )
(A)高溫 (B)閃電 (C)紫外線 (D)以上都是
(3)非生命物質演化為生命的場所是在( )
(A)原始海洋 (B)原始土壤
(C)原始大 (D)原始陸地
2.課后練習
(4)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說明了 。
(5)米勒的實驗及后來許多實驗室進行的實驗,用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來合成各種氨基酸,這些實驗用來證明
。
(6)原始大氣成分主要有 、 、 、
等氣體,沒有 、 和 。
(7)原始生命起源于 物質,原始生命在 形成的。是 進化的結果。
(8)科學家推測,地球形成于 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 后前,原始生命形成于 年前。
(9)你認為在現在環境條件下,地球上會不會再形成原始生命?
3.參考答案
(1)B (2)D (3)A (4)微生物不能自然產生 (5)天然蛋白質所含有的各種氨基酸,基本上都能用模擬原始地球條件的方法合成 (6)甲烷 氫氣 水蒸氣 二氧化碳 氧氣 臭氧 氮氣功 (7)非生命 海洋 化學 (8)48 38 35
(9)答:在現在的地球環境條件下,地球上不為再產生原始生命。因為,原始生命的形成條件已不存在,現在的大氣成分不同于原始大氣,其主要成分為氧氣氮氣等,地球的溫度也降低了,沒有持續不斷的雷電。另外,現在海洋成分也改變了。
小資料
關于生命起源的幾種假說
篇8
對我們最重要的資源是淡水?!白非缶幼〉氖澜缍技性趯ふ宜?Kalmbach出版有限公司10月6日,2008)。人沒有水是無法生存。我們需要更多的淡水資源來滿足世界上增長的人口的需求。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沒有水。我們將做些什么呢?我們能生存嗎?據說已經在火星上找到了水(Kalmbach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8月1日)。也就是說水在土壤中被發現在火星上。真的很令人興奮。這表明,人類住在其他行星也可能存在,它可能會減少我們的壓力有限的資源。
植物從其他星球可能會改善我們的生活。實際上人們開始試圖尋找其他星球上一些植物和歸還回地球。有必要為科學家研究植物對其他植物。我們不知道地球上現有的植物可以生存環境的破壞。如你所知,有很多環境問題,如酸雨、土壤酸化和自然災難。某些種類的植物受到威脅其他星球上的植物科學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在我們的搜索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礦產資源是地球在我們的另一個問題??茖W家尋求其他有用的資源,比如石油、鐵、煤、木炭和礦物質來自其他行星。我們需要這些資源使我們的地球富有。畢竟,這是不可能的,目前地球上資源可以持續永遠。如果天文學的發展好,這意味著我們找到另一個星球上有一個新的生活方式。
篇9
地球·人類·責任
人們常說:“地球是我們的家園?!钡乙f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園,地球上不僅有我們人類,而且還有飛禽走獸,鳥花魚蟲……但現在地球的狀態寧人堪憂:全球氣候變暖、旱災、水災……在我們的身邊時常發生。
作為地球這個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的主人,我們不僅要保護好自己,我們更應該有責任有義務的去保護好地球的每一個生靈,每一片綠草。如果人類在這樣執迷不悟下去的話,2012將不再成為電影,而成為現實?,F在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已經嚴重匱乏,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一種化合物。全球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覆蓋著水,地球上的水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千米立方,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千米立方左右??鄢裏o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頂上的冰冠,以及分布在鹽堿湖和內海的水量,陸地上淡水湖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總水量的 1%。
當然,地球所遇到的危機遠不止這個:人們為了開采石油,把魔爪伸向了南北極;由于人類大量的開山鑿林,導致土地荒漠化,引起洪水泛濫;由于人類的對美的向往,導致了許多動物瀕臨滅絕;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但人類的欲望是無限的,總有一天,地球的資源將變成傳說,人們只能夠通過書本來了解地球的資源。
我們深知:地球不屬于人,而人類是屬于地球的!
篇10
在夢里,我看見了一群奇裝異服的人們在那里走來走去,他們穿著一雙很奇特的鞋子,奇怪的是他們穿著太空服,面無表情。
我走過去問其中一個人:“你們是要去干什么?”“去參加拍賣會?!蹦莻€人頭也不回地說。我就隨著他去了。
我們到了一個很巨大的宮殿里,里面全是人,但是他們既不說話也不坐著,不知道在干些什么。終于,一名拍賣會的主持人出來了:“今天我們將要舉行的是地球最后一件物品拍賣會,大家可以叫價?!边@個時候,人們的情緒就開始高漲了。
“這是地球上最后一棵綠色植物。起拍價5萬元?!贝蠹业那榫w很激動,不一會兒,這棵綠色植物就被拍到了13萬元。最后被一名大富豪用25萬元買走。第二件商品是一個瓶子,里面裝滿了水:“這是地球上最后一瓶純凈水,起拍價5萬元。”大家又開始紛紛叫價,被拍到了100萬元,于是主持人說:“這件商品將被當作稀有物品保存起來。”第三件商品是一個空瓶子:“這是地球上最后一瓶氧氣,起拍價5萬元?!爆F在大家的競拍更加激烈了,一瓶空氣竟然拍到了150萬元,主持人又說:“這件商品將會被博物館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