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細雨范文
時間:2023-03-17 09:11: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微風細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題記
那時候,我怎么是哭著問:“媽媽去哪了?他是不是不要我們拉?”
爸爸搖搖頭,輕聲的對我說:“傻孩子,當然不是拉!”
每當聽到媽媽的聲音,心中總會有一陣一陣的嫉妒和反感.
媽媽,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詞語.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部電視劇.
“媽媽去了很遠的地方.”那位父親一樣對著自己的孩子這樣說.看到這,淚水在眼框中打轉,我竭力地不讓他留下來.或許,是自己太不爭氣了吧,總是無法面對現實,對爸爸的話永遠是深信不疑.
多少次告訴自己,“媽媽走了!”卻總也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總是哭泣的告訴自己媽媽會回來.
媽媽,您在哪?
現在,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那個整天待在爸爸的懷抱里成長的孩子.
但是,多少日子過去了,多少人從我的身邊擦過,去從來沒有看到您——我的媽媽.
媽媽,您在哪呢?
篇2
關鍵詞:臺風達維;發生情況;預報分析
中圖分類號:P732.4 文獻標識碼:A
1 災害天氣實況分析
2012年第10號熱帶風暴“達維”于8月1日08:00在日本九州島東南部海面加強為臺風,2日21:30前后在江蘇省響水縣陳家港鎮沿海登陸。登陸后,“達維”穿山東越河北,4日在渤海北部消失。3日夜間,臺風“達維”直接影響河北省遷安市,遷安國家一般站降雨量117.2mm,達到大暴雨量級,10個鄉鎮的降雨量超過100mm,全市19個鄉鎮平均降雨量72.2mm。8月3日夜間多個站點出現短歷時強降水,遷安國家一般站4日凌晨03:00~04:00,1h降雨量達46.4mm。到8月4日早晨,遷安市已脫離臺風的影響范圍,降水基本結束。
2 成因分析
2.1形勢分析
2.1.1環流形勢
8月3日08:00“達維”在地面場上表現為低壓倒槽向北伸展,但有明顯完整的氣旋性結構產生較強的輻合上升運動,遷安市位于低壓倒槽的頂部,南部受臺風偏東氣流影響。700hpa和850hpa上“達維”的氣旋性結構依然完整,臺風北部的氣流已經開始對遷安市東南部沿海地區造成影響。500hpa形勢場上中高緯度為二槽一脊的形勢,副熱帶高壓呈帶狀結構,其中心脊線位于北緯35℃附近。受副高西伸的影響“達維”逐漸脫離南邊“蘇拉”所造成的氣旋性結構影響,脫離584線開始向西北方向移動,在其北面為從貝加爾湖東移過來并逐漸北抬的弱高空槽(圖1)。到250hpa以上則表現為風速的輻散場,從而起到高層抽吸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了臺風內部的上升運動。
“達維”減弱為熱帶風暴沿西北方向移動直到3日下午轉向向北移動,地面場上降水帶也隨著低壓倒槽的北伸而移動。到3日20:00唐山南部地區仍受偏東氣流影響,并且風力加大。700和850hpa上“達維”氣旋性結構風速減弱,唐山南部地區已位于接近氣旋中心的強輻合上升區,降水區域逐漸增大強度逐漸增強。而500hpa上受弱冷空氣影響高空槽逐漸加深東移,副高東退,對臺風北上起到了促進作用(圖1)。到4日早上隨著“達維”的繼續北上,遷安脫離其影響區域,降水結束。
圖1 2012年8月3日08:00和20:00
高低空形勢場和地面場
2.2探空分析
從樂亭站的探空圖(圖2)來看,3日08:00該站除中層6km上下的高度外整層大氣濕度條件較好,水汽充沛,到20:00 500hpa以上由于干冷空氣的侵入大氣濕度迅速減小,但中低層濕度條件仍然較好,低層風速較大,1000和925pha均出現低空急流,造成沿海地區8~9級大風,并且在850到700hpa之間有明顯暖平流,也有利于強降水的維持。
圖2 2012年8月3日樂亭站Tlogp圖
2.2.1雷達資料應用
通過分析2012年8月3日19:00天津雷達1.5°反射率因子可以看出,此次降水的回波強度均在45dBZ以下,強回波區(>30dbz)分布范圍較廣,回波邊界清晰整齊,對降水落區的判斷有很好的指示意義。對于熱帶降水型,回波強度在40dBZ時降水強度就能達到20mm/h(即短歷時強降水),比一般大陸強對流降水雨強要大很多。
在2012年8月3日19:00天津雷達1.5°徑向速度圖上可以看到明顯的風速達到20m/s以上的低空東北風急流。
2.2.2衛星云圖分析
從2012年8月3日 10:00、14:00的可見光云可以看到,臺風“達維”表現出明顯的螺旋云帶特征,并在高空西南氣流的引導下,向東北方向伸展,與東北高空槽云系連接在一起。螺旋云帶中心左側為輻射而彎曲的卷云紋線,右側為向北伸展的密蔽云系。遷安已受到臺風云系的影響。到14:00受“蘇拉”東南氣流影響,其螺旋結構逐漸破壞。隨著臺風向北移動,唐山地區上空云系越來越密實。到18:00唐山南部地區已進入漩渦區,降水強度增強,風力增大,之后隨著臺風云系繼續向東北方向移動,到4日03:00,遷安西部已經脫離臺風云系影響,降水開始自西向東逐漸停止。
2.3過程的動力和熱力診斷分析
2.3.1假相當位溫
臺風是暖濕系統,假相當位溫綜合反映了其溫度和濕度的特征。8月3日08:00 850hpa上有明顯的假相當位溫能量脊自華東地區向北伸展,且中心數值達到80℃,唐山地區假相當位溫也達到72℃左右,表明有熱帶氣團向北輸送暖濕空氣。在河北以西則有明顯的假相當位溫槽存在,但在500hpa上,該能量脊明顯偏東,35°N以北假相當位溫槽的中心位于京津唐地區,表明有明顯的相對干冷空氣侵入唐山西部地區,從而不利于唐山西部地區降水的產生。
到3日20:00,850hpa上的能量脊已不明顯,500hpa上的假相當位溫脊繼續向東北方向伸展,其中心已移至遼寧南部的洋面上,唐山東部位于等假相當位溫線密集區,這一區域(遷安、灤縣、灤南、樂亭)也通常是強降水發生區。此外假相當位溫的垂直結構也進一步證實了其在對流層中上層的暖心結構特征。
2.3.2散度
從散度來看,3日08:00 850hpa上在煙臺市到大連市之間的洋面上有一較強的輻合中心,唐山東部處于輻合帶內,到400hpa高度該地區則位于輻散區內,到20:00低層輻合中心略有所減弱,高層輻散中心向西移動,增強了唐山高空的抽吸作用。這種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環流配置,有利于上升運動的維持。
3 小結
這次降水是由臺風“達維”造成的熱帶性降水。臺風的移動路徑受到高空槽和副高的共同影響,遷安地區的降水時段、強度和持續時間都受到臺風移動路徑的控制;本次熱帶氣旋降水,降水回波強度均在40~45dBZ之間,比同等回波強度的一般大陸型降水強度大;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環流配置,有利于降水過程中垂直上升運動的維持。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保護動機理論;風險信息;風險感知;防火減災行為;古建筑火災
中圖分類號: X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055X(2017)01-0080-10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1010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古建筑火災頻頻發生。2014年,黔東南州侗寨村發生火災事故,燒毀房屋21棟48間,并威脅到了眾多重要歷史古建筑;同年具有1 300余年歷史的云南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被十多個小時的大火燒成了一座“光城”,古城有三分之二被毀,初步經濟損失超過一億元人民幣。大量國內研究表明,我國在防火教育與消防設施建設中的投入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其中,多數業主對簡易滅火裝置的投入微乎其微。[1] 同時,大量國外研究也有相同的發現:居民不愿意對包括古建筑群火災在內的絕大部分災害主動采取前期防災措施。例如,2005年即使已經遭受了卡特里娜颶風帶來的嚴重災難損失,美國當地居民依然沒有增加有效的防災減災設施。[2] 薄弱的社會防火意識成為古建筑群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3-5] 火災風險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領域的重要課題。考慮到古建筑群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而火災的發生會對其造成不可逆的危害,損失和影響難以估量,因此,如何增強全社會對古建筑群火災防范的努力程度、優化政府的防災減災管理、降低火災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研究發現信息交流和溝通在風險認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6,7] 我們處在信息時代,接受的信息不斷增加,接受和分享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斷改變。公眾信息怎樣更好地表達以及這些信息如何更好地影響、教育和激發人們對未來的災難做準備,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要研究的問題。[8] 而風險認知中介過程是影響人們采取防火減災行為的重要因素,對其進行深入研究,能夠理解風險感知在保護行為中的作用,幫助人們在今后面對火災等突l性災害風險時做好心理準備,提高社會整體應對風險的能力。[9] 從公共政策的角度考慮,如果能夠更好地了解風險信息、風險感知和防災行為之間的關系,就能夠制定有效的政策來應對類似火災的自然災害。[10]
根據Slovic(1987)的定義,風險感知是用來描述人們對風險的態度和直覺判斷的一個概念。[11] 而且風險感知在人類的行為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2] 大多數的風險評估方法是結合某個特定的危險發生的概率及發生時后果的嚴重性來進行評估。[9]Rogers(1983)的保護動機理論(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認為不同的環境和信息交流能夠導致兩部分的風險認知中介過程:威脅評估(Threat appraisal)和應對評估(Coping appraisal)。威脅評估用來描述人們面對風險時感知到的威脅程度,包括損失感知和概率感知;應對評估是人們所經歷的一種感知過程,包括評估自己應對威脅可能的行動,以及評估自己防止或者避免一種特定災害的能力,分為反應效能和自我效能。[13] 國內關于風險感知的研究開始較晚,實例研究工作也比較少。[14] 國外關于災害的風險感知研究主要集中在概率感知和損失感知,但是研究發現概率感知和損失感知并不能很好地預測人們的減災行為。[15-18] 由于人們可能采取保護行為,也可能采取不保護行為,不保護行為包括宿命論、災害不可能發生等等看法。保護動機理論能夠解釋概率感知和損失感知與人們的保護行為的關系不顯著的原因。[19] 研究發現由于高概率感知和高損失感知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因此一個高威脅評估、低應對評估的人將會采取不保護行為。[20]Grothmann等發現應對評估與不保護行為負相關,與保護行為正相關;所以應對評估在減災行為中起到重要作用。[21]
因此本文在保護動機理論的基礎上,研究風險信息對風險認知中介過程的影響,以及如何影響人們的防火減災行為。將風險信息分為信息內容、信息觀察和信息交互三個部分,將防火減災的保護行為分為常規措施和建筑防火投資,研究不同信息形式對居民風險感知和防災行為的影響。文章驗證的結論將有利于政府制定相關的火災宣傳政策,進行有重點、有針對性的信息傳播和交流溝通,提高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文獻回顧及研究假設
保護動機理論(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是指通過認知調節過程的威脅評估和應對評估解釋行為改變的過程,從動機因素角度探討健康行為,是行為改變的主要理論。按照行為形成的模式,保護動機理論的框架分為3個部分:信息源、認知中介過程及應對模式,其中認知中介過程是其核心部分。[22] 威脅評估用來描述人們面對風險時感知到的威脅程度,包括損失感知和概率感知;應對評估是人們所經歷的一種感知過程,包括評估自己應對威脅可能的行動,以及評估自己防止或者避免一種特定災害的能力,分為反應效能和自我效能。[23] 保護動機理論最初提出是為了提供概念上的模型來理解恐懼訴求。[24] 后來修正的保護動機理論將這個理論擴展為說服溝通的更加一般的理論,強調感知過程在行為改變中的中介作用。[25] 盡管保護動機理論最初的發展是用于解釋保護性的健康行為,但它現在也被應用到了其他的領域,包括技術上和環境上的風險,也包括自然災害。
(一)風險信息與風險認知中介過程
信息源是保護動機理論框架的一部分,有關信息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時勘、范紅霞等[26] 在研究公眾對SARS信息的風險感知的影響因素時,將這些因素分為關于接受到的SARS方面信息和各種防范措施信息,說明信息內容對風險感知是有影響的。Brenkert-Smith[27] 將信息分為專業的信息來源和非專業的信息來源,研究社交和信息源對火災風險感知的影響,發現專家、媒體的信息以及鄰居朋友信息交流都與人們的風險感知正相關,體現信息觀察和信息交互與風險認知過程是相關的。Wood 等[8] 將通信理論和創新擴散理論結合,構建了一個包括信息源的風險交流框架,將信息分為風險信息內容、密度、觀察、交互,以利于開展教育活動。本研究結合以上文獻,結合火災風險的自身特點,將火災風險信息分為信息內容、信息觀察和信息交互三個維度。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二)風險認知中介過程與保護行為
李華強、范春梅等人[9] 在研究突發性災害中的公眾風險感知和應急管理時,發現災害所導致的巨大風險感知是引發人們的一系列心理和行為反應的核心中介變量,是應急風險管理應考慮的中心問題。Martin等[28] 通過研究不同知識水平的人減災行為的潛在不同,調查當人們面對火災風險時要做出保護財產決定時的感知過程。研究發現高知識水平的人采取減災行為受感知過程的影響,而低知識水平的人行為不受保護動機理論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信息應該用于有效的風險溝通中,以此來影響不同的家庭群體采取減災措施。然而有關于應對評估重要性的實證研究文獻很少,尤其是關于應對評估對預防行為的獨立影響了解甚少。Bubeck 等[18] 研究了洪災應對評估過程對四種不同洪災減災行為的影響,研究證實了評估處理過程對于防災行為是一個重要的變量。研究表明風險交流應該側重于潛在的防洪減災措施,從而減少或避免洪災損失。近年來由于我國自然災害頻發,學者們開始研究公眾對災害的風險感知以及面對災害時的適應行為。隨著風險感知研究不斷深入地與災害事件相結合,災害風險感知研究的范圍將體現在更具體的領域,如全球氣候變化、特定的災害事件等,并進一步探尋風險感知對風險適應行為的影響,從而使災害風險感知研究對風險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更切實的指導意義。[14] 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綜上所述,為了探求風險信息的不同形式對風險認知過程和防火減災行為的影響力大小,尋求影響路徑效果,并驗證理論分析的真偽,本文嘗試采用PLS路徑模型,利用SmartPLS軟件,針對安徽省幾個古建筑群居民進行了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對風險信息和防火減災措施影響路徑進行驗證性分析,從多維度探討風險信息影響認知過程和防災行為的路徑及實際效用。圖1是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及各個假設。圖1風險信息對防火減災行為的概念模型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采用不記名方式。為了使調查對象更好地理解問卷內容,在填寫問卷之前我們都認真地講解,對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居民,我們采取提問的方式,幫助填問卷。本研究以安徽省的古建筑群居民作為研究對象,包括合肥市的三河古鎮、黃山市的西遞宏村和屯溪老街古建筑居民。這些古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以木結構、磚墻維護為主,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易發生火災。
本次調查共發放232份問卷,回收232份,有效問卷217份,有效率93.5%。其中三河古鎮的有效問卷95份,西遞宏村的有效問卷61份,屯溪老街的有效問卷61份。無效問卷是由于問卷數據缺失值較多,對于別缺失數據的問卷,運用均值替代法進行處理。調研古建筑群之前,發放了42份問卷進行預測試,進行了信度和效度的驗證。
(二)變量測量
本研究中概念的測量量表主要參考國外相關研究文獻設制,為了保證量表在中國情境也能有效適用和達到本研究的調查目的,我們對量表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正,并做了預測試,收集了42份問卷,所以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問卷中除了控制變量和防火減災措施采用0-1量表測量,各個條目都是采用5點李克特式量表測量,即存在1-5點的評分刻度,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信息內容主要參考了Wood 等[8] 、Lion 等[29] 、Kellens 等[30] 的有關信息的部分,結合公安消防部門消防要聞等內容整理,用三個題項來反映接收到的信息和各種防范措施。題項分別是:我曾經接受過以下火災風險信息“火災安全隱患的相關常識(煙花燃放、老化電路、未熄滅煙頭等)”,“預防火災發生的安全措施(建筑防火、安全用火用電、清掃可燃物等)”,“救火和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的方法(毛巾捂鼻、撲滅明火、疏散路線)”。
信息觀察基于Wood 等[8] 和公安消防部門火災信息整理編制得到。用了三個題項來體現信息觀察,分別是在自己所認識的鄰居、朋友、親人、同事當中“有人針對歷史火災事故的傷亡人數和財產損失進行詳細的數據統計”,“有人針對火災風險制定了詳細的火災事故預防計劃(購買防火設備、常規預防等)”,“有人針對火災事故制定了詳細的救火逃生以及保護財產的計劃(應急出口、滅火常識和逃生知識等)”。
信息交互根據Wood 等[8] 的信息交互來設計五個題項。包括:在我所了解的火災風險信息中“大部分火災風險信息是我主動搜尋的”,“我經常主動搜尋火災風險信息”,“我會對我搜集到的風險信息進行思考”,“我完全能夠理解我所搜尋到的火災風險信息”,以及“我會與其他人交流討論我所搜尋到的火災風險信息”。
反應效能是指采取建議的防災保護措施是否能夠有效地避免威脅的信念。根據Woon等[31]372、Lwin等[32] 、Lee[33] 有關反應效能的內容編制題項,例如:根據我的經驗和主觀判斷對房屋采取常規和建筑防火減災措施能夠有效的“阻止火災發生”,“阻止火災對我的人身安全的影響”,“阻止火災對我的財產的影響”。
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是否有能力采取某種措施的信念。基于Woon等[31]372、Lwin等[32] 、Lee[33] 的題項設計,編制的自我效能的題項包括“我能夠在火災事故中保護我的人身安全”,“我能夠在火災事故中保護我的財產”,“我針對火災風險和事故制定了一個非常保險的計劃”,“盡管沒有人告訴我該如何處理火災風險和事故,我也能夠采取防火減災的措施”,“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前必要時我能夠撤退”。
損失感知參考Terpstra等[34] 設計4個題項,分別是如果所在地發生火災“我所在的城市公共設施(道路、公園等)將收到嚴重的損毀”,“我的房屋以及屋內的財產將受到嚴重的損毀”,“我和我的家人面臨生命危險”,“我正常的工作和日常活動將受到長時間的中斷”。
概率感知根據Brenkert-Smith 等[27] 文中有關概率感知的內容編制以下三個題項:根據我的主觀判斷“在我擁有該房產產權的時間內,很有可能會發生火災事故”;“我的財產很有可能會受到火災事故的威脅”;“我的人身安全很有可能會受到火災事故的威脅”。
保護行為是根據公安部消防局2014年4月3號《古城鎮和村寨火災防控技術指導意見》和國內外的文獻[28,35,36] 設計的。本文將防火減災措施分為常規措施和建筑防火投資。常規措施是指一般日常生活中所要注意的防火減災事項,而建筑防火投資是指要投資金錢來防火減災。具體題項見表2。我們采用的是0表示未實施,1表示已實施的0-1量表來測量。表2防火減災措施常規措施保證房屋附近的樹和灌木遠離各種電線清除房屋旁邊、院子里以及屋頂的枯枝、枯木、枯草等柴草、飼料等可燃物堆垛放置在安全區域且遠離建筑物安全使用明火、爐灶,及時清理余火燃放煙花爆竹遠離木結構建筑物和可燃物堆放區域柴油、酒精等易燃液體不存放居室內,并遠離火源、熱源正確使用電熱毯、電熨斗等電熱設備,用后及時斷電定期檢查電氣線路,使用阻燃電纜續上表建筑防火投資在露臺和陽臺等地方安裝耐火的地板煙囪高出屋面5公分,設置防火罩屋頂采用金屬、瀝青、石板、瓷磚等耐火材料窗戶和玻璃門采用雙層玻璃或者鋼化玻璃外墻采用石灰泥、金屬、磚塊等耐火材料既有建筑的改造,盡量選用不燃、難燃材料在屋內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或獨立式火災報警探測器在屋內配備滅火器
四、研究結果
結構方程模型是一種綜合性的統計建模技術,由于它能夠有效地處理含有潛變量的問題,被廣泛地應用于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領域。偏最小二乘(PartialLeastSquare,簡稱PLS)路徑分析方法是結構方程模型估計技術的一種。PLS方法能夠克服LISREL方法的“因子不確定”“違背分布假設”等問題,因此本文使用的是Smartpls20分析有關風險信息對防火減災行為的影響。其次,本文也采用了SPSS190對人口統計特征和量表的信效度進行分析。
1測量模型的檢驗
對測量模型的檢驗包括內部一致性信度、內斂效度的檢驗。內部一致性信度是通過由Fornell和Larcker定義的綜合信度來衡量的。[37] 內斂效度是由各潛變量的AVE以及相應可測變量的因子載荷來衡量的。
五、結論與討論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信息形式,哪些是影響居民認知中介過程的主要因素。問卷調查中的三個維度的風險信息,信息內容對損失感知和自我效能的影響是正向顯著的。說明當公眾接收到火災安全隱患的相關常識能提高公眾的損失感知,認為自己所在的地區一旦發生火災,房屋以及屋內的財產將受到損毀,而且家人可能面臨生命危險,正常的工作和日常活動將受到長時間的中斷。了解A防火災發生的安全措施、救火和保護自身生命安全的方法等火災風險信息,能夠提高居民的自我效能,認為自己能夠在火災事故中保護財產和人身安全,能夠采取積極的減災措施。同時信息觀察和信息交互也能提高公眾的自我效能,說明了解認識人(鄰居、朋友、親人等)的火災事故預防行為、主動搜尋火災相關的信息、主動與他人交流討論火災風險信息,能夠提高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各方消防安全工作應該以提高居民的風險感知為出發點,加強消防部門和政府部門對于火災消防安全宣傳和教育工作,有效的風險溝通交流能夠提高居民的防火減災意識。
概率感知對常規措施和建筑防火投資沒有顯著影響,可能是由于不保護行為的存在,包括宿命論等,認為采取保護措施沒有作用,這與多數研究結論一致。而反應效能對建筑防火投資措施沒有顯著影響,可能是因為居民認為建筑防火投資成本比較大,也可能是由于國家對古建筑翻修改造有一定的限制。
本文研究還發現損失感知對人們實施常規措施有正向顯著的影響。居民感知到由于古建筑是以木結構為主,一旦發生火災,損失可能很嚴重。火災使得房屋和財產以及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都將面臨很大威脅,居民會在日常生活中實施常規的防火減災措施。這些常規措施包括安全使用明火、正確使用電器、用后及時斷電、定期檢查電氣線路、不在家中存放易燃物等。研究還發現自我效能對人們實施建筑防火投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表明居民認為采取建筑防火投資能夠提升自己的救火和保護自身生命安全的能力。所以相關的消防安全宣傳工作可以針對具體的用火用電以及建筑投資來進行,提高居民的防火意識,建立健全完善的古建筑防火機制。
目前國內外關于風險感知的研究多集中于心理學領域,對具體災害事件風險感知的研究較少。同時現有文獻少有研究風險感知與風險適應行為的關系。[14] 本文結合具體的火災災害,探尋風險感知和風險防范行為的影響,從而使災害風險感知對制定風險管理政策具有更切合實際的指導意義。本研究拓寬了保護動機理論的應用領域,實證結論驗證了保護動機理論。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我們只調查了安徽省的古建筑群,研究結論的普適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其次,沒有深入研究其他因素,比如政府部門、公共消防的作用,因此未來可以考慮研究這些因素對于古建筑居民的風險感知和防火減災行為的影響,進一步探究各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
參考文獻:
[1]林發耀. 古建筑火災隱患整改及消防管理創新[J]. 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 2013 (3):53-55.
[2]KUNREUTHER H.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Insurance: Learning from Katrina[J].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2006, 604(1):208-227.
[3]劉軍. 古建筑火災特點與消防安全管理[J]. 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 2012(3): 11-12.
[4]田思龍, 趙軍, 劉國良. 古建筑火災的成因分析與消防對策研究[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7):153-154,160.
[5]夏強華. 古建筑火災原因分析與防治探討[J]. 中國西部科技, 2008, 7(24):40-41.
[6]SCHERER C W, CHO H. A Social Network Contagion Theory of Risk Perception[J].Risk analysis, 2003, 23(2): 261-267.
[7]BINDER A R, SCHEUFELE D A, BROSSARD D, et al. Interpersonal Amplification of Risk?Citizen Discuss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Perceptions of Risks and Benefits of A Biological Research Facility[J]. Risk Analysis, 2011, 31(2):324-334.
[8]WOOD M M, MILETI D S, KANO M, et al. Communicating Actionable Risk for Terrorismand Other Hazards. [J]. Risk Analysis, 2012, 32(4): 601-615.
[9]李A強, 范春梅, 賈建民, 等. 突發性災害中的公眾風險感知與應急管理――以5? 12 汶川地震為例[J]. 管理世界, 2009 (6): 52-60.
[10]MARTIN W E, MARTIN I M, KENT B. The Role of Risk Perceptions in the Risk Mitigation Process: the Case of Wildfire in High Risk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 91(2): 489-498.
[11]SLOVIC P. Perception of Risk[J]. Science, 1987, 236(4799): 280-285.
[12]CHO J, LEE J. An Integrated Model of Risk and Risk-reducing Strategi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6, 59(1): 112-120.
[13]FLOYD D L, PRENTICE-DUNN S, ROGERS R W. A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on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0,30(2): 407-429.
[14]周忻, 徐偉, 袁藝, 等. 災害風險感知研究方法與應用綜述[J]. 災害學, 2012,27(2): 114-118.
[15]PATON D, SMITH L, JOHNSTON D M. Volcanic Hazards: Risk Perception and Preparedness[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0, 29(2): 86.
[16]PERRY R W, LINDELL M K. Volcanic Risk Perception and Adjustment in A Multi-hazard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 2008, 172(3):170-178.
[17]WEINSTEIN N D, LYON J E, ROTHMAN A J, et al. Preoccupation and Affect as Predictors of Protective Action Following Natural Disaster[J]. British Journalof Health Psychology, 2000, 5(4): 351-363.
[18]BUBECK P, BOTZEN W J, KREIBICH H, et al. Detailed Insights into the Influence of Flood-coping Appraisals on Mitigation Behaviour[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3, 23(5): 1327-1338.
[19]BUBECK P, BOTZEN W J, AERTS J C. A Review of Risk Perceptions and Oth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lood Mitigation Behavior[J]. Risk Analysis, 2012, 32(9):1481-1495.
[20]RIPPETOE P A, ROGERS R W. Effects of Components of Protection-motivation Theory on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Coping with A Health Threa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3): 596.
[21]GROTHMANN T, REUSSWIG F. People at Risk of Flooding: Why Some Residents Take Precautionary Action While Others Do Not[J]. Natural Hazards, 2006, 38(1-2):101-120.
[22]錢湘云, 何煒, 耿桂靈, 等. 保護動機理論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 18(4):377-379.
[23]ROGERS R W, PRENTICE-DUNN S.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M]//Handbook of Health Behavior Research 1: Personal and Social Determinants.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7:113-132.
[24]ROGERS R W. A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of Fear Appeals and Attitude Change1[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75, 91(1): 93-114.
[25]MADDUX J E, ROGERS R W. Protection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 A Revised Theory of Fear Appeals and Attitude Chang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3, 19(5): 469-479.
[26]r勘, 范紅霞, 賈建民, 等. 我國民眾對SARS 信息的風險認知及心理行為[J]. 心理學報, 2003, 35(4): 546-554.
[27]BRENKERT-SMITH H, DICKINSON K L, CHAMP P A, et al.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Wildfire Risk: the Rol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Information Sources[J]. Risk Analysis, 2013, 33(5): 800-817.
[28]MARTIN I M, BENDER H, RAISH C. What Motivates Individuals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Risks: the Case of Wildland Fires[J]. Risk Analysis, 2007, 27(4): 887-900.
[29]LION R, MEERTENS R M, BOT I. Priorities in Information Desire About Unknown Risks[J]. Risk Analysis, 2002, 22(4): 765-776.
[30]KELLENS W, ZAALBERG R, DE MAEYER P. The Informed Society: An Analysis of the Publics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Regarding Coastal Flood Risks[J]. Risk Analysis, 2012, 32(8): 1369-1381.
[31]WOON I, TAN G W, LOW R. A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Approach to Home Wireless Security[EB/OL].(2005-12-31)[2016-05-08].http://aiselaisnetorg/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237&context=icis2005.
[32]LWIN M O, LI B, ANG R P. Stop Bugging me: An Examination of Adolescents’ Protection Behavior Against Online Harassment[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2,35(1): 31-41.
[33]LEE Y. Understanding Anti-plagiarism Software Adoption: An Extended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Perspective[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1, 50(2):361-369.
[34]TERPSTRA T, LINDELL M K. Citizens Perceptions of Flood Hazard Adjustments an Application of the Protective Action Decision Model[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13, 45(8): 993-1018.
[35]KOBAYASHI M, ZIROGIANNIS N, ROLLINS K, et al. Estimating Private Incentives for Wildfire Risk Mitigation: Determinants of Demands for Different Fire-Safe Actions[EB/OL].(2010-07-07)[2016-05-08].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Kimberly_Rollins2/publication/228347891_Estimating_Private_Incentives_for_Wildfire_Risk_Mitigation_Determinants_of_Demands_for_Different_Fire-Safe_Actions/links/004635168436dd4bb3000000pdf.
篇4
本研究建立在長期從事思維科學研究的田運教授所提出的思維第三定理的理論基礎上,從信息論的角度對思維風格和教學風格偏好兩者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縱觀以往的研究這是個全新的嘗試。
一、 思維風格和教學風格偏好關系的理論模型
1.四種思維風格的提出
田運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初《思維科學》一書中提出,一個人的思維性質是由收受的信息結構形成的。列舉了四種思維性質(習慣),即主觀性思維、客觀性思維、能動性思維和惰性思維[1]。習慣是一種具有穩定傾向和獨特品質的活動,這與斯騰伯格關于思維風格的定義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根據田運的觀點得出,思維中信息與模式并重但更重信息是客觀性思維風格;思維中只重模式不重信息是主觀性思維風格;思維中注重優化模式以彌補信息不足或盡力搜索解題所需信息達到問題獲解,是能動性思維風格;思維中不作模式優化也不盡力搜索信息,坐等信息到來見難而退,是惰性思維風格。
2.教學風格偏好的四種結構形式
教學風格偏好指學生對教師教學風格的喜好程度,主要指學生偏好接受哪種信息輸出結構。從信息學的角度如果假設信息源全部信息量為1,信息量為1的稱為飽和信息,信息量為0的稱為空殼信息,信息量為0~1之間的稱為含熵信息,信息量為-∞的稱為黑洞信息。根據學生對收受不同信息結構形式的偏好,形成了四種教學風格偏好即飽和信息教學風格偏好、空殼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含熵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和黑洞信息教學風格偏好[1]。
3.基于田運思維第三定理理論構建思維風格與教學風格偏好關系的理論模型(見圖1)
(1)個體若屬于飽和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含熵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和黑洞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就會形成解決問題中注重信息,積極主動地優化腦內模式的思維習慣,形成客觀—能動型思維風格。
(2)個體若屬于空殼信息教學風格偏好、黑洞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和含熵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就會形成解決問題中重模式不重信息的思維習慣,形成主觀—能動型思維風格。
(3)個體若屬于空殼信息教學風格偏好、飽和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和含熵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就會養成消極被動地保守腦內原存模式但重信息的思維習慣,形成客觀—惰性型思維風格。
(4)個體若屬于空殼信息教學風格偏好、飽和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和黑洞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就會養成消極被動地保守腦內原存模式,不重信息的思維習慣,形成主觀—惰性型思維風格。
二、 思維風格和教學風格偏好問卷編制和施測
1.問卷介紹
在上述建構的理論模型上,運用文獻綜述法、個案法、觀察法、測驗法編制了《二維思維風格問卷》和《教學風格偏好問卷》。
(1)《二維思維風格問卷》采用5級記分制,正向題目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記1~5分,反向題目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記5~1分。問卷共有50個項目,包括主觀-客觀因子和能動-惰性因子兩個維度,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其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554。對樣本數據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問卷的結構效度較好。
(2)《教學風格偏好問卷》采用5級記分制,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記1~5分。該問卷共有20個項目,包括飽和信息偏好因子、含熵信息偏好因子、空殼信息偏好因子和黑洞信息偏好因子四個維度,其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0以上。對樣本數據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問卷的結構效度較好。
2.具體施測步驟
步驟一:由研究者及當堂任課老師擔任主試,研究者對參與測試的任課老師事前進行訓練。測試時間大約20分鐘,問卷采用不記名方式,測試后當場收回;
步驟二:被試抽取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收回問卷1100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共獲得有效問卷1057份;
步驟三:預測結果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對學生思維風格、教學風格偏好及兩者關系進行分析,驗證本研究的假設。
三、 思維風格和教學風格偏好的相關、回歸分析
1.思維風格與不同教學風格偏好的關系
將1057名學生的思維風格總分從低到高排序,前33%作為低分組,后33%作為高分組。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分組和低分組學生的教學風格偏好上的差異。結果顯示F檢驗和T檢驗的伴隨概率均為0.000,小于0.001,差異顯著。說明不同思維風格的學生其教學風格偏好也不同。
采用皮爾遜積差相關對思維風格和教學風格偏好進行相關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學生的思維風格和教學風格偏好的各維度存在顯著相關。
2.教學風格偏好與不同思維風格的關系
將1057名學生的教學風格偏好各維度從低到高排序,前33%作為低分組,后33%作為高分組。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各維度高分組和低分組學生思維風格上的差異。結果顯示:在主觀-客觀思維風格上,除空殼信息偏好的T檢驗的伴隨概率為0.053,差異不顯著,說明學生在這個維度上高低分組不存在顯著差異,其余F檢驗和T檢驗的伴隨概率均為0.000,小于0.001,差異顯著,說明不同教學風格偏好的學生就有不同的思維風格。
為了進一步探討學生的教學風格偏好與思維風格的確切關系,分別以思維風格的各個維度作為因變量,以教學風格偏好各維度為預測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見表2):教學風格偏好各維度是思維風格的有效預測變量。其中,黑洞信息偏好對思維風格最具預測力,空殼信息偏好對主觀-客觀維度思維風格預測力相對弱些。
3.思維風格與教學風格偏好存在相關性
(1)客觀—能動型思維風格的學生具有飽和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含熵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和黑洞信息教學風格偏好,觀察發現此類型學生有積極主動地優化原有思維模式和盡力搜索信息解決問題的思維風格。
(2)主觀—能動型思維風格的學生具有空殼信息教學風格偏好、黑洞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和含熵信息教學風格偏好,觀察發現此類型學生有在解決問題中能主動優化原有思維模式但不重信息的思維風格。
(3)客觀—惰性型思維風格的學生具有空殼信息教學風格偏好、飽和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和含熵信息教學風格偏好,觀察發現此類型學生有對原有的思維模式過分依賴但能搜索信息解決問題的思維風格。
(4)主觀—惰性型思維風格的學生具有空殼信息教學風格偏好、飽和信息教學風格偏好和黑洞信息教學風格偏好,觀察發現此類型學生有在解決問題時對原有的思維模式過分依賴同時坐等信息到來的思維風格。
學生的思維風格和教學風格偏好存在相關性,教學風格偏好各維度對思維風格能進行有效預測,建構的理論模型見圖1成立。從實證的角度進一步檢驗了田運關于思維信息論的第三定理,研究結果將對學校各類學科的教育、教學組織及評估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田運.思維科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3).
[2] 楊志良,郭力平.認知風格的研究進展.心理科學,2001(3).
[3] 李如密.教學風格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篇5
關鍵詞:關鍵崗位;風險預控;廉政
作者簡介:戴禮良(1963-),男,安徽淮北人,安徽省電力公司淮北供電公司,工程師;葛成龍(1976-),男,安徽淮北人,安徽省電力公司淮北供電公司,政工師。(安徽 淮北 235000)
中圖分類號:F27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9-0158-02
為持續深化廉政風險管理工作,淮北萬里電力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展公司”)黨總支從2011年起,以轉變意識為先導,采用科學的評估方法,持續改進監控手段,強化崗位風險預控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崗位為點、流程為線、制度為面、責任環繞”的立體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為企業平安和諧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有效提升了發展公司廉政風險管控水平。
一、以關鍵崗位管控為核心的廉政風險立體預防體系建設背景
1.依法治企,廉潔從業的迫切需要
上級對依法從嚴治企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制度越來越規范,發展公司必須要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符合上級精神的廉政風險防范體系。
2.公司樹立形象的迫切需要
隨著三集五大的結束,作為集體企業,從名稱“發展公司”就能夠感覺到,相關業務都是圍繞公司的業務開展的,其工作人員的形象,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所以公司黨風廉政建設需要發展公司建立以關鍵崗位管控為核心的廉政風險立體預防體系。
3.關愛員工的迫切需要
對員工的關愛,不僅僅要建立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在制度上體現,讓員工實現干事干凈,就需要建立以關鍵崗位管控為核心的廉政風險立體預防體系,通過體系確保員工的經濟平安。
二、以關鍵崗位管控為核心的廉政風險立體預防體系建設的內涵和特征
1.內涵
以轉變意識為先導,采用科學的評估方法,持續改進監控手段,強化崗位風險預控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崗位為點、流程為線、制度為面、責任環繞”的立體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為企業平安和諧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有效提升了發展公司廉政風險管控水平。
2.特征
特征一:點上用力,便于操作。“崗位為點、流程為線、制度為面、責任環繞”,從崗位的點上,逐步突破,形成由易到難,由點到面、到立體的格局,便于具體操作。
特征二:建立立體管理思想,夯實企業管理基礎。以關鍵崗位管控為核心的廉政風險立體預防體系擺脫了過去廉政教育重教育、偏上層的局面,避免造成對人不對事的局面,通過對崗位的廉政管控,實現了對崗不對人,更利于企業和諧管理。
特征三:建立關鍵崗位廉潔從業風險信息庫,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通過建立風險信息庫,為以后的工作做了良好的鋪墊,逐步規范了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促進了企業規范管理,對不利于風險防控的同崗位業務,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進行調整,形成內部的制約體系。
特征三:理清一種關系,就是流程比制度更重要。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制定如何處罰腐敗行為的制度規章,而忽視探索防范腐敗發生的流程。其實,流程比制度更重要。制度是針對把事情做錯如何處罰(結果),而流程是指導和保證監督如何把事情做對(過程)。沒有好的過程就沒有好結果。制度是一種約束行為方式的抽象行政手段,相當于修筑堤壩;而程序是一種辦事邏輯指導的具體技術手段,相當于疏理河道。
特征四:健全一套機制,實現業務聯控。要保證各層面長治久安,必須有長效機制作保障,將反腐倡廉融入日常管理和常態運作之中,讓人在這種機制下不能干壞事,即使有那種“賊”心,也沒那種機會。通過運用系統的觀念,建立系統的監控體系,實現了業務的聯動,為考評員工提供了依據,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以關鍵崗位管控為核心的廉政風險立體預防體系建設的主要做法
1.融入企業廉潔文化建設,不斷提升員工廉潔從業風險意識
將廉潔從業風險管理意識的培育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多措并舉,常抓不懈,積極倡導“依法治企、廉潔從業”、“風險無處不在、風險無時不在、崗位風險管理責任重大”等觀念,將立體風險管控融入員工的日常行為和具體工作過程中。
一是開展多層面培育廉潔意識。公司層面領導班子向員工公布風險承諾,身體力行推動風險管理;各部門制定風險規約和梳理崗位風險,制定預防措施;開展“廉潔文化進崗位”活動,組織崗位風險大討論,撰寫“依法治企、廉潔從業”聽后感;編寫關鍵崗位廉潔風險說明書,發放廉潔風險提示卡、告知書等,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上講臺講黨史上廉課,組織員工到“清風苑”參觀學習,面對面算帳守廉等舉措,培育廉潔意識。
二是引導關鍵崗位員工轉變意識。如在現場風險評估診斷活動中,邀請關鍵崗位員工參加,采取推進式討論的方式,啟發和引導關鍵崗位員工正確認識崗位廉政風險防控工作,主動參與到風險辨識、分析和預控工作中,避免了風險管理“空談”現象,相關意識也得到了潛移默化的灌輸。
2.完善組織體系,打通便于關鍵崗位員工參與風險管理的信息溝通渠道
在原有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框架基礎上,進一步明晰各單位的崗位風險監控職責,強化關鍵崗位風險的管控,初步建立了縱向貫通、橫向集成的廉政風險管理組織體系。聘請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組建了風險評估專家組和聯絡員,形成遍及發展公司各領域的風險管理網絡。在風險辨識、分析和評估以及風險解決方案的制定中,關鍵崗位員工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初步實現了風險管理和業務工作有機融合開展,為公司廉政風險管理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科學風險評估,有的放矢開展崗位廉政風險防控
一是采取分層、立體的全面風險評估模式,實行崗位動態自評、單位綜合評估、發展公司風險評估組現場診斷和指導相結合。基層單位認真執行風險報告制度,開展動態風險自評,及時上報風險變化情況報告30余次;堅持每半年一次全面評估;定期組織專家現場診斷評估,累計開展活動11次。
二是以崗位為點、流程為線,全面開展基于崗位和流程的風險辨識、分析和評價工作。組織關鍵崗位人員深入細致梳理業務流程,認真辨識業務流程、管理環節中潛在的風險因素,逐步完善崗位廉政風險清單和關鍵控制環節目錄。先后完成崗位風險梳理分析,開展了重點業務流程的風險分析評估,初步形成關鍵性監控指標。對照標準,發展公司排查出崗位廉政風險8個,其中重大崗位風險1個,分別為重大決策風險類別的投資風險和改制風險,崗位風險類別的履職風險和商業賄賂風險,業務廉政風險類別的從業人員責任意識風險,違法違紀風險類別的廢舊物資處理和干私活風險,行風建設風險類別的業擴工程風險,從業人員責任意識風險由于發生可能性大被排查為重大風險。逐步健全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修訂了《關于貫徹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的實施意見》、《電力安裝工程分包隊伍管理辦法》、《萬里電力規劃設計院獎勵管理辦法》等制度,初步形成廉政風險立體預防體系。
三是算清崗位廉政風險賬。從自律和履職方面,從“兩個維度、五個方面”入手,挖掘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強化評估結果應用,給相關崗位人員算清經濟賬,算明親情帳,算透人生帳。通過評估風險等級和分布,確定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主要風險,分系統召開風險防范和控制分析會11次,制定了《電力安裝工程分包隊伍管理辦法》,控制了工程發包中的廉政風險。此外,工程公司實行了“黨風、廉政從業風險告知制”,對工程廢舊電纜回收從源頭管控,有效防控了廉政風險。
4.完善關鍵崗位廉潔從業風險信息管理,為風險預防控制提供信息保障
一是在深入開展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逐步積累完善風險信息庫。建立統一的廉潔從業風險分類框架,繼而對風險逐步細分,明晰完善風險分布、風險描述和預防控制措施等,不斷將風險識別、評估、處理等過程經驗進行知識累積,為風險管理有效持續推進奠定信息基礎。
二是在公司風險信息完善的基礎上,將關鍵崗位風險和防范控制措施,通過編制崗位風險說明書、廉潔守則和廉潔從業承諾等形式加以固化,明晰了關鍵崗位人員的風險預防控制職責,充分發揮風險信息對關鍵崗位日常風險防控的提示提醒和指導作用。
5.強化內部控制改進和日常風險監控,持續改進關鍵崗位風險預防控制能力
一是采取自上而下模式,分系統逐級進行風險處置,以規范管理為主要手段強化關鍵崗位風險的內部控制改進。如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主要針對“工程發包、工程材料發放”等關鍵崗位風險,對照公司《關于“干私活”的處理規定》,修訂完善崗位工作標準和制度,有效降低了施工和管理人員的崗位風險。
二是以“一崗雙責”為抓手,督促業務部門和單位切實履行風險監控職責,確保風險控制措施的有效執行。針對目前無法通過信息系統實現有效控制的業務環節,通過指標監控、過程抽查以及考核等措施強化風險監控。
三是將制度建設作為風險預控的根本措施,堅持實施規章制度全周期管理,強化系統風險防范能力。實行業務部門與監督部門審查會簽機制、制度執行督察機制和制度評估改進機制,將風險防控要求融入管理制度,嵌入管理流程,優化制度設計,強化制度執行,在推進規章制度體系質量持續改進的同時,系統提高公司整體風險防范能力。公司正在逐步完善的經營結算統一平臺,就可以有效規避崗位風險。
四、以關鍵崗位管控為核心的廉政風險立體預防體系建設的主要成效
篇6
【關鍵詞】財務風險;財務危機;關系
一、財務風險
(一)財務風險的界定
關于財務風險的界定,當前有兩種主流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財務風險是企業用貨幣資金償還到期債務的不確定性。第二種觀點認為,財務風險是企業財務活動中由于不確定因素影響,使企業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造成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Altman(1990)綜合了學術界描述,更加科學地將財務風險界定為的四種情形:經營失敗、無償付能力、違約、破產。
(二)財務風險的特征
深入了解財務風險的基石,是歸納總結財務風險的特征。筆者通過研究文獻、結合企業案例,概括出企業的財務風險具有以下五大特征:全面性,即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均會產生財務風險;不確定性,即財務風險雖可以事前加以估計和控制,但事前不能準確地確定財務風險的大小;共存性,即風險與收益并存且成正比,一般來說,財務活動的風險越大,收益也就越高。權衡性,即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會促使企業權衡風險與收益的關系,采取措施防范財務風險。
(三)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外部成因與內部成因。
受外部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財務風險稱為系統風險,它對所有企業都發生作用,是企業自身不可控制的。這些因素有:市場變動;經濟形勢變化;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利率變動;匯率變動;稅收政策變動。
受內部因素的影響產生的財務風險稱為非系統風險,它是企業的特有風險,由企業自身承擔。企業財務活動一般包括資金籌集、資金使用、資金回收和資金分配,在財務活動的每一環節,都有可能形成財務風險。
二、財務危機
(一)財務危機的界定
財務危機,又稱財務困境。關于企業財務危機的界定,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歸結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是從法制層面對企業財務危機的界定。國外研究學者常常把企業根據破產法提出破產申請的行為作為確定企業進入財務危機的標志。國內研究學者則常常把滬深兩地證券市場的ST公司界定為財務危機企業。
二是從研究層面對企業財務危機的界定。學者定義中的經典表述來自于Ross(1999)從四個方面界定的財務危機:企業失敗,即企業清算后仍無力支付債權人的債務;法定破產,即企業和債權人向法院申請企業破產;技術破產,即企業無法按期履行債務合約付息還本;會計破產,即企業的資產凈值小于凈負債,資不抵債。
從實際情況上看,ST公司界定為財務危機對于我國的學術研究更有可操作性。目前我國對于上市公司特別處理的一般規定:上市公司出現財務狀況異常或者其他異常情況,導致其股票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或者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投資者權益可能受到損害的,本所對該公司股票交易實行特別處理。其中,“財務狀況異常”指的是最近兩年連續虧損,或最近一年的每股凈資產低于每股面值,或同時出現上述兩種情況;“其他異常狀況”,指的是因自然災害,重大事故導致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基本終止,或公司面臨賠償金額可能超過其凈資產的訴訟等。上市公司一旦發生上述情況,將自動進入所謂的ST板塊。對上市公司的特別處理包括“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特別處理”。對“退市風險警示”的處理措施: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其他特別處理”的處理措施: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二)財務危機的特征
前面講到了財務風險的特征,反觀財務危機的特征,卻大相徑庭。
一般來說,財務危機有四大特征:第一,客觀積累性。財務危機的客觀積累性表現為期間概念,它是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在資金籌集、投放、分配等各個環節上所出現的失誤。第二,突發性。財務危機由于受到許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和把握的,但也有相當多因素是爆發性的、意外性的,有的甚至是急轉直下的。第三,多樣性。財務危機的多樣性主要受三個方面的影響:企業經營環境多樣化;企業經營過程多樣;財務行為方式多樣化。第四,災難性。財務危機雖然包括多種情況,但不管是資金管理技術性失敗,還是企業破產,或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任何一種情況的發生都會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損失。
(三)財務危機的成因分析
財務危機的成因一直是學界的爭議焦點,是因為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這些因素有可能單獨惡化企業財務狀況,更有可能在多種因素聯動作用下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所以我們有必要將這些因素系統歸類,按照企業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防范財務危機。
四階段癥狀分析法是財務危機成因分析的方法之一。該方法將企業財務運營病癥劃分為4個階段:財務危機潛伏期(盲目擴張、無效市場營銷、疏于風險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企業資源分配不當、無視環境的重大變化);財務危機發作期(自有資本不足、過分依賴外部資金、利息負擔過重、缺乏會計的預警作用、債務拖延支付);財務危機惡化期(經營者無心經營業務、專心于財務周轉、資金周轉困難、債務到期違約不能支付);財務危機實現期(資不抵債、喪失償付能力、宣布破產)。企業如有上述相應情況出現,就要查清具體原因,采取措施,盡快使企業擺脫財務危機。
三、財務風險與財務危機的關系
財務風險具有兩面性,對企業而言可能產生損失,也有機會產生收益。而財務危機意味著企業產生損失的可能性極大,如不及時補救,企業狀況可能陷入不斷惡化的深淵。財務風險是財務危機產生的根源,陷入財務危機的企業必然面臨著較大的財務風險,而具有財務風險的企業不一定陷入了財務危機。財務危機是財務風險朝不利方向發展的結果。企業若能在有效期間內采取化解措施,就能降低財務風險,擺脫財務危機;若企業面對危機束手無策,或措施不力,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財務危機,甚至導致破產。
因此,對于財務風險,應當科學管理,合理利用財務風險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保持企業的穩健性;而對于財務危機,應當堅決規避,在管理財務風險的工作中把財務危機預警系統、財務危機防范系統有機結合,從而杜絕財務困境甚至企業破產的發生。
篇7
【關鍵詞】閱讀教學 語感訓練
一、朗讀吟誦重點句段,培養語感
從聲音吟味不同的語調、節奏朗讀中思考,吟誦中品味,會其意自現,入情明理。如在《桂花雨》一課的教學中,要使學生深刻體會作者那濃濃的鄉情,可以引導學生不離課文、不離讀書。緊扣關鍵句子“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使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讀出形——在頭腦中喚醒課文所描繪的桂花雨形象;讀出情——讀出作者蘊藏在語言文字中對童年時代的留戀;讀出神——讀出課文的精髓以及言外之意,更深切的感受作者對故鄉的深情。學生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讀中去感受語調的變化,去思考節奏的快慢,在反復的吟誦中品味作者對桂花雨的留戀,通過朗讀自然而然體會到蘊藏于語言文字中的濃濃鄉情。
二、咀嚼品位關鍵詞語,尋找語感
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細細品位佳詞妙句,感受文章所要傳遞的思想感情,理解感情所包含的作者觀念和認識。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徹,才能促進語感的發展。《桂花雨》一文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搖花樂”,可以抓住“‘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做文章。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出搖桂花是件“大事”,緊扣“大事”讓學生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大事,從而體會對于作者來說一年一度的搖桂花是非常重要的,指導學生抓住“大事”讀出“我”的高興勁;再抓住“老”字,通過換詞比較,讓學生體會出作者對于搖桂花的急切心理,讓學生比一比,誰更能表現出對于搖桂花的急不可耐。此刻,尋找朗讀文字的感覺成了他們自身的需要。
三、引入情景,聯想、體驗語感
學生已經有了朗讀的需求,把問題拋給學生,“那么‘我’究竟是怎樣纏著母親問的呢?”可以將學生的求知意識更濃烈的激發出來。此時,可以利用課件將學生帶入情景,教師可以通過有感情的過渡把握學生的注意力——清早,我看到桂花開了,香噴噴、金燦燦,于是,我趕緊跑回家,引讀:“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中午,一陣風吹過,桂花紛紛飄落下來,哎呀,桂花落在泥土里,那香氣味兒可就差多了,我趕緊跑回家,再次引讀“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天空陰云密布,云腳長毛,要下雨啦,我趕緊跑回家,再讀“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這樣的訓練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其本身就是一次絕妙的語言訓練。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小學生的情感是伴隨著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的,一次次入情入境的品讀已經把學生領入了那場紛紛揚揚的花雨中,此時,學生已經和作者一樣滿心期待搖桂花了。
四、推敲揣摩標點符號,感受語感
標點符號往往能反應作者的情感,在《桂花雨》一課中有這么一段文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教師可以抓住三個感嘆號設計朗讀教學——首先讓學生讀讀這段話,說說自己是帶著怎樣的心情來讀這段話的。在這個基礎上分角色去讀出歡天喜地的情感,讀出喜不自禁的難耐,學生當然會融情于境,讀出對標點符號的理解來,同時達到了理解文本的目的。
五、調動多種形式,提升語感
眼看腦想耳聽嘴說手動,多種感官參與到朗讀中來,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對于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處的處理,也可以先出示課件幫學生置身于紛紛揚揚的花雨之中,腦中形象的產生聯想,再讓學生在多讀中體會,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加上動作,又蹦又跳,欣喜若狂的去讀,此刻學生體會到的一定不再是簡單的一個“樂”字了!她們會自然而然的體會到搖桂花時的激動、溫馨與幸福,通過朗讀,學生的感受在一步步升華,理解也水到渠成!
篇8
最近,微盟官方確認,知名自媒體人、微商營銷資深人士、大熊會創始人宗寧(ID:萬能的大熊),已經入職微盟擔任副總裁,負責微盟旗下V店項目的品牌市場公關業務。而微盟此前在涉獵B2C的微商商鋪開發與運營管理之后,也在大力推動C端的V店模式,商業化的電商運作,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移動互聯網的參與,而在這其中,則是用戶行為習慣和商戶經營管理模式的根本改變。
微商為何會大放光彩?
首先,站在互聯網的角度而言,渠道為王,哪里有用戶,哪個渠道有最好的用戶流量和可能帶來的用戶沉淀,哪個渠道就會成為電商商家和平臺的目標。而微信這幾年從一個時髦的熟人社交軟件發展為風靡全國的一款主流的移動互聯網社交軟件,用戶數已經突破8億。
也就是說,和傳統電商立足于PC端的自營或者是平臺模式不同,流量已經開始出現了逐步分化的趨勢,在碎片化的閱讀和購物體驗時代,傳統的以PC網站為核心的購物、娛樂、搜索、游戲等各個細分互聯網產業都開始了往移動互聯網轉型的趨勢,而這個轉型首要的就是要改變運營的思維邏輯。微商應運而生,也就是在微信為主的移動端渠道開始發力之后,不論是電商平臺還是商家都將目光轉移到了微信這個巨大的流量庫上。
其次,以微信為基礎的微商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起來,另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微信經濟圈的熟人經濟模式,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信任度較高,而且圍繞著朋友圈展開的熟人推薦和營銷模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擴散作用,這也是一個絕佳的用戶購物場景。從微盟公布的數據來看,目前入駐微盟商戶數已突破100萬,年底有望突破200萬,市場需求日益旺盛,微信已成為移動互聯網最大入口。
最后,必須要提到一個場景化購物。微信可以搭建一個很好的購物場景,而且這種購物場景沒有其他復雜的前序鋪墊,用戶在特定的社交圈和粉絲、朋友圈的帶動下,可以找到或者自動匹配自己感興趣的人群和行為文化,而特定的這種有選擇性的微信圈子文化可以為微商帶來最好的精準化市場營銷效果。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商家開始轉移自己的營銷精力,逐步從線下轉移至線上,從轉化率不高的外鏈廣告轉移到微盟上的SDP分銷平臺以及V店的分銷模式,反而可以取得更好的市場效果。
微盟如何做到場景化嵌入營銷?
對于微商而言,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在微信的公眾號基礎上發展成比較全面的微商架構,也就是從簡單的微信公眾號服務模式轉變為結合了訂單管理,支付管理,商品上下架,發貨管理,客服管理,數據中心等多個維度的標準化的電商商鋪基礎框架,而后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微商的營銷和推廣手段,實現在微信這個熟人社交圈的擴散式推廣。這樣一來,就等于是在微信這個平臺上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微信商城,而且這個商城可沒有時間差地在用戶之間進行切換。
為什么像微盟這樣的基于微信進行場景化、碎片化時間購物的平臺這么重要也這么流行?從電商行業發展的趨勢而言,目前移動端的用戶和業務增長率已經遠遠超過了PC端,而在智能手機的基礎功能帶動下,各大電商都在圍繞著自己的無線端和APP渠道進行移動業務的推進,因為它們也清楚,未來用戶的遷徙一定是從PC端走向移動端。這個在此前淘寶和京東在雙十一大促期間無線端業務占比均超過40%就可略見一斑。
而對于微盟這樣的平臺而言,其主要優勢也就是全流程的基于微信端的電商化商鋪運營管理,以及在做好了B端的商戶微信商城基礎上又進一步開發了結合C端用戶分享和經濟模式的V店,這也進一步激活了以微信朋友圈和熟人人脈為核心的熟人經濟圈。
特別是對于一些線下的傳統企業而言,此前雖然趕上了大消費時代的浪潮,有些品牌和商家也在一些電商的PC端平臺上開設了商鋪和后臺管理平臺,但是由于第三方的平臺模式需要花費大量的廣告、櫥窗和流量成本,而同時隨著流量的移動端轉移以及PC端上轉化效率的降低,這種傳統的PC端廣告和營銷投入的效用也開始降低。相反,微盟這樣的平臺很好地承接了用戶端的移動消費行為趨勢,并且有助于傳統的線下企業通過二維碼等便捷的方式來實現用戶流量的移動化和線上化。
萬能的大熊加盟,意味著什么?
作為自媒體和微商營銷的專業人士,萬能的大熊這次加盟微盟將會帶來什么呢?對于微盟這樣的平臺又意味著什么?從其職業背景看,除了有非常深厚的自媒體和微商營銷能力,也曾在360負責包括手機助手、兒童手表、隨身Wi-Fi等多款產品的品牌營銷。可見,微盟這次要引入的是一位具有第三方專業分析與市場化營銷的加盟者。
篇9
【關鍵詞】電網;變電運維;風險;技術檢修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也影響著電力系統經濟效益的提高。變電運行中存在著安全隱患,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變電運行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降低變電運行中存在的隱患。
1 電網變電運維中存在的風險類型
電網變電運維中存在的風險是指在變電運行維護的過程中,存在的損害工作人員以及機械設備的工作環境,其原因包括以下兩種:非法違反安全規則、非標準操作等,因此需要對變電運行工作進行控制,依據變電運行的工作環境、機械設備、工作方法、工作人員以及工作內容等進行分析,找出潛在的風險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在現場操作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以避免人為因素造成事故的發生。通常情況下,電網變電運維中存在的風險如下:
(1)工作環境:變電所對變電運行的工作環境不重視,例如:對工作溫度、濕度以及音量等方面的管理不嚴格,導致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質量下降,容易導致工作人員出現職業病,嚴重危害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2)機械設備的維護:在變電運行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機械設備的操作與維護,且不重視注意事項,因此工作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極易出現操作危險,發生不必要的事故。
(3)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在變電運行的過程中,安全意識不強,沒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中的規定要求進行,無視操作條例,因此造成變電運維過程中存在著安全風險。
(4)機械設備的檢修不到位:在機械設備日常運行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并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檢修,及時的發現機械設備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整改。在機械設備的檢修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并明確責任,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與工作效率,重視危險點與注意事項,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
(5)違章操作:在電網變電運維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習慣性違章,因此需要提高工作人員對于習慣性違章操作的重視程度,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注意性,有效減少習慣性違章操作行為的發生,保障變電運維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2 電網變電運維中存在的風險
2.1 母線倒閘
在變電運行的過程中,極容易出現準備工作不足或者是沒有按照規定操作流程開展工作的現象,大大提高了母線倒閘的幾率,例如在自動裝置或者是繼電保護中出現操作失誤導致誤動現象的出現,從而造成母線倒閘。
2.2 直流回路
在變電運行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多采用直流回路的方式進行操作,導致變電運維的危險性增加,一旦出現操作不當的現象,變電站就會出現停運、自動裝置失效等現象,因此在變電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以提高變電運行的安全性。
2.3 變壓器
變壓器直接影響著變電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因此工作人員需要重視變壓器的操作,以降低變壓器操作中風險的存在。通常情況下,變壓器中絕緣損壞是由過電壓造成的,而空載電壓影響變壓器的正常運行,造成電壓不穩的現象,從而損壞絕緣。
2.4 倒閘操作票中存在錯誤
在變電運行的過程中,一旦需要改變運行狀態,就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倒閘操作票的填寫,而倒閘操作票的填寫質量嚴重影響著電網運行、機械設備以及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等。倒閘操作票嚴重影響著變電運行的后續操作,如果出現操作失誤的話,就會存在極大的危險,嚴重時,整個變電運行系統將出現癱瘓的現象。
3 電網變電運維風險的技術檢修
3.1 電壓調節所具備的無功補償
電力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存在無功負荷的現象,從而導致電壓出現偏差,損失電力系統的電壓,工作人員需要依據負荷發生的變化,對電容器的接入方式進行判斷,以降低電力系統中電壓造成的損失,將電壓偏差嚴格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調整無功功率后,工作人員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進行電壓損失的計算:
線路中的電壓損失計算:U1=QcX1/10U2k%
變壓器中電壓損失計算:UT=QcEk/ST%
其中:Qc―電容器容量的變化,單位為kvar;
X1―線路中存在的電抗;
Ek―線路中變壓器的電壓,單位為%;
Uk―線路電壓,單位為KV;
ST―變壓器容量,單位是KV•A。
3.2 變電運行檢修技術
變電設備主要是在現代化監測方法的基礎上開展的,對變電運行設備的信息進行監測與收集,并進行處理,以實時掌握變電運行設備的工作狀態,對于發生幾率高的故障要制定有效的措施預防;已經出現的故障則需要開展全面檢查,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變電設備的監測方法包括以下幾種:人工神經網絡法、模糊預測法、時間序列法等,通過對監測數據的分析,及時的掌握變電設備的運行狀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檢修技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的電力企業比較重視狀態檢修技術的應用,推動我國電力企業的發展。
3.3 物聯網技術
變電運行檢修技術中的物聯網技術是在激光掃描儀、紅外感應器以及地理位置定位系統等設備的基礎上,與互聯網技術相連接,對信息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對變電運行進行檢修。例如在含油設備中,對油溫與油質進行檢查,以及時的發現存在的問題,以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對于已經出現的故障,故障人員需要對收集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處理,以對故障的位置、程度進行定位,從而判斷變電設備的運行狀態,提高變電運行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3.4 智能電網技術
智能電網由兩部分組成:控制系統與自動化傳感,不僅提高了變電運行的安全性,而且保證電網實現了故障自愈功能。智能電網能夠對電網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施監控,及時的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保護動作,例如隔離電氣元件、隔離故障線路等,縮短停電的時間,降低停電造成的經濟損失。
在四川省鹽邊縣供電企業中,專門針對電網變電運維中存在的風險,制定了完善的解決措施,并要求工作人員在變電運維操作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的要求進行,禁止習慣性違章行為的出現。定期對變電設備進行檢修,以及時的發現變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對變電設備接地線的設備進行評估,從而保障變電運行的正常進行。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還引入了變電運行在線監測技術,不僅大大降低了變電運維中存在的風險,滿足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需要,而且還有效提高了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定期培訓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與知識,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樹立安全意識。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變電運維在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嚴重影響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變電運維中存在的風險。工作人員在變電運維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的要求進行,以降低人為因素造成事故的出現,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郭威.變電運維一體化實施方案及存在問題和解決辦法[J].信息與電腦,2013(02).
[2]王峰,馮延江.對變電運維技術管理中危險點與預控措施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3(36).
篇10
一、工作原理
風力抽水機一般由風輪機、立管、抽水泵等組件連接構成,是利用風力驅動風扇輪旋轉做圓周運動,通過傳動機構轉變為活塞的直線往復運動而推動水泵抽水工作的。風輪機由立管連接抽水泵,立管上端與風輪機座連接,下端與泵殼上端連接,機殼后端裝有調速尾翼;傳動機構安裝在風輪機的殼體內,傳動機構主軸的另一端裝有曲柄,通過連桿、滑桿及拉桿與水泵缸套空腔內活塞的上端連接。工作時,傳動機構在風機的帶動下,將活塞拉到上端,水由進水閥被腔體負壓吸入;當活塞被壓到下端時,水再由出水閥沿出水管道流入指定位置,周而復始,完成整個抽水循環過程。
二、安裝
1. 位置選擇
①風力抽水機應安裝在地勢高、風源條件好、接近水源的地方。
②風力抽水機安裝位置應避開高壓線路、通信線路、公路鐵路、人行路、水池等,遠離障礙物(如樹木、居民區、高大建筑物等)。
③風力抽水機安裝位置應選擇在適宜修建蓄水池的地方。
注意事項:為防止渦旋氣流對風力抽水機的破壞,嚴禁在陡峭懸崖上安裝風機;嚴禁在立墻面上方安裝風力抽水機。
2.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風力抽水機要以水泥底座固定,基本要求為: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基礎預埋緊固件、施工開挖預埋緊固件地基,預埋緊固件制作應選擇四周無障礙物的地點,兩臺風力抽水機間距應保持在15米以上。混凝土不能超過預埋件上平面。底座制作過程如下:將M16×50螺栓旋入預埋件螺孔中,用塑料薄膜將螺栓下頭保護好,防治銹蝕;將預埋緊固件底部四個螺紋鋼頭搭焊加長鋼筋,搭接部分要大于90毫米,加長部分長度根據預埋緊固件距離地面的高度而定,保持地面以下80~100厘米,鋼筋底部留彎筋加強,中間要加箍筋加固。澆筑混凝土基礎,尺寸要求長寬高不少于1米。將預埋緊固件校正水平后固定在混凝土基礎上,中心部位也用混凝土填實(混凝土不能埋沒預埋緊固件指定位置)。
注意事項:焊接預埋緊固件鋼筋時用質量好的焊條焊接,焊接必須達到焊接要求;為防止在雷雨季節發生雷擊現象,須延長一根搭焊鋼筋接地;如果風力抽水機位于斜坡上,混凝土基礎打好后須硬固7~10天方可安裝。
3. 風力抽水機管道鋪設
第一步:鋪設管道前,先檢查管道是否有漏氣、漏水或堵塞現象,再將管道兩頭進行包扎,以防管內進入沙粒等雜物,影響設備正常工作。
第二步:開挖一條管道溝,管道溝開挖深度應根據地質條件來確定,一般在田地開挖深60~80厘米的管道溝,用細土掩埋;堅硬地段深20~30厘米即可,管道溝須用水泥沙漿、磚保護。根據風力機安裝位置分開鋪設,如果蓄水池與風力機在同一方向,水管、導氣管可共用一個管道溝。
第三步:安裝完畢后,將導氣管的尾口用手堵住,用風力機所產生的氣壓將雜物排出,再與抽水泵連接匹配使用。
注意事項:如果管道溝的開挖深度不夠,農戶在田間耕作時容易損壞管道,從而造成設備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應認真做好管道溝的開挖工作。填埋后設立標志,防止農田耕作時損壞管道。在水下低于正常水面1米處建立蓄水裝置和過濾裝置,防止干旱時水面下降和堵塞抽水機。
4. 試運轉
安裝完畢后進行試運轉:風力抽水機風扇輪應轉動平穩,無振動和異常響聲;引上水來后,觀察抽水狀況,若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旋轉方向是否正確,安裝是否妥當。若出現異常,應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運行。
三、日常維護保養
風力抽水機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維修保養,維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抽水量的多少;風力抽水機本身性能也要通過維護檢修來保持,維護工作及時有效可以查處故障隱患,減少故障的發生,提高風機效率。為保障風力抽水機的正常可靠運行,延長使用壽命,減少在使用中發生事故,平時要加強對風力抽水機的維修維護,定期對抽水系統和風力系統進行全面的維護保養,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預防性檢修。
1. 定期檢查養護內容
風機在正常運行時,各連接部件的螺栓長期運行在各種振動的合力當中,極易松動,為了不使其在松動后導致局部螺栓受力不均被磨損,造成斷裂,破壞風機,必須定期對其進行螺栓力矩的檢查,包括風機連接件之間的螺栓力矩檢查,各傳動部件之間的和各項功能測試。
2. 全面檢查養護內容
風力抽水機一般每使用兩年就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養護,可通過機械運轉發出的聲音來初步檢查風力抽水機各部件是否正常。及時添加油,檢查風扇輪有無磨損或氣蝕、風扇軸是否變形或磨損、內外緊固螺絲有無松脫、抽水機口及周圍有無泥砂沉積或堵塞等。如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3. 密封情況的檢查
經常檢查風力抽水機潛水泵的機械密封情況,對各種密封件,如密封圈、加油螺釘、密封盒等都要進行檢查。對已磨損的部件和密封性能差的部件要及時維修或更換,如松動的要及時擰緊、密封不牢的要及時更換新件,以確保使用安全。
4. 銹蝕情況的檢查
防止發生風力抽水機銹蝕,如風力抽水機表面受損脫漆應及時清除銹跡,并涂抹防銹漆加以保護。
四、風力抽水機故障分析
1. 不能抽水或揚程嚴重不足
這時風力抽水機風扇輪出現時轉時不轉現象,且風扇輪在空轉時還有較大的噪聲,這種現象大多是風力抽水機的風扇輪軸承損壞或平衡翼失去平衡所致。
2. 密封不良或管道破裂
風力抽水機的風扇輪正常轉動,但是卻抽不上水或只有少量的水上來,這種情況大多是抽水管損壞所致,如接口密封不良、漏氣,管道有裂縫、老化滲漏等。
3. 風力抽水機被異物卡住
水質含砂量大容易造成過濾網罩損壞,從而抽上異物卡住。
4. 水位低